(仅供参考)可靠性参数及指标

(仅供参考)可靠性参数及指标
(仅供参考)可靠性参数及指标

华为 S9712 产品可靠性指标预计报告

S9712产品可靠性指标预计报告(V1.0)

目录 1可靠性预计方法论 (4) 1.1单元可靠性预计方法 (4) 1.2器件级失效率预计 (4) 1.3单板级失效率预计 (4) 1.4系统级可靠性指标预计 (4) 1.5其他相关参数选取 (5) 2S9712产品典型配置及其可靠性模型 (6) 2.1S9712产品典型配置 (6) 2.2S9712产品典型配置可靠性模型 (6) 3S9712产品系统可靠性指标 (6) 3.1单元可靠性指标预计 (6) 3.2S9712产品系统可靠性指标 (8)

S9712产品可靠性指标预计报告 关键词:S9712产品,典型配置、可靠性预计 摘要:本报告建立了S9712产品典型配置的任务可靠性模型,主要使用商业产品通用的国际标准TELCORDIA SR-332《Reliability Prediction Procedur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和公司企业标准《可靠性指标预计分配规范》,对系统任务可靠性指标进行计算。 缩略语: MTBF :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一般适用于可修系统; FITs : Failure in Time,失效率单位,1FITs=10-9/hr; MTTR : 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修复时间; Reference:

1 可靠性预计方法论 1.1 单元可靠性预计方法 本报告中单元可靠性采用“TELCORDIA SR-332, Reliability Prediction Procedure for Electronic Equipment ”中的Method I,计数法进行可靠性预计,该方法计算得到的是在工作温度40℃,50%的电应力下的失效率。 1.2 器件级失效率预计 元器件失效率计算公式为: Ti Si Qi Gi SSi πππλλ???= 其中: λGi ——第i 个器件的基本失效率; πQi ——第i 个器件的质量等级因子; πSi ——第i 个器件的电应力因子; πTi ——第i 个器件的温度应力因子; 对于情况1和情况2,由于在在40℃温度,50%的电应力下,πS =πT = 1.0。因此该公式可以简化为: Ssi = Gi Qi 1.3 单板级失效率预计 单板失效率是该单板上所有器件失效率的累加: ∑=?=n i SSi i E SS N 1 λπλ 其中: n ——不同器件类型的种类数目; Ni ——第i 种器件的个数; πE ——环境因子,对于地面固定的情况,πE =1.0。 1.4 系统级可靠性指标预计 冗余单元组成的系统,可采用Markov 状态图的方法进行可靠性指标建模。 串联单元组成的系统,直接将各单元的可用度相乘得到系统的可用度。 单元MTBF 是单元失效率的倒数: MTBF=1/λ。 A (Availability) = MTBF/(MTBF+MTTR) Downtime = 525600×(1-A) mins/yr

质量和可靠性报告

×密 产品名称(产品代号) 质量和可靠性报告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标审: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第 1 页共 15 页

目次 1 概述 (3) 1.1 产品概况 (3) 1.2 工作概述 (3) 2 质量要求 (3) 2.1 质量目标 (3) 2.2 质量保证原则 (3) 2.3 产品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3) 3 质量保证控制 (3) 3.1 质量管理体系控制 (4) 3.2 研制过程质量控制 (4) 4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情况 (9) 4.1 可靠性 (9) 4.2 维修性 (10) 4.3 测试性 (10) 4.4 保障性 (11) 4.5 安全性 (11) 5 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2) 5.1 重大和严重质量问题分析与处理 (12) 5.2 质量数据分析 (12) 5.3 遗留质量问题及解决情况 (13) 5.4 售后服务保证质量风险分析 (13) 6 质量改进措施及建议 (13) 7 结论意见 (13) 第 2 页共 15 页

产品名称(产品代号) 质量和可靠性报告 1 概述 1.1 产品概况 主要包括: a)产品用途; b)产品组成。 1.2 工作概述 主要包括: a) 研制过程(研制节点); b) 研制技术特点; c) 产品质量保证特点; d) 产品质量保证概况; e) 试验验证情况; f) 配套情况; g)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工作组织机构及运行管理情况; h) 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文件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i) 其它情况。 2 质量要求 2.1 质量目标 说明通过产品质量工作策划对实现顾客产品的要求,承制方需要满足期望的质量并能持续保持该质量的能力。 2.2 质量保证原则 简要通过产品质量工作策划对实现顾客产品的要求的原则。如:用户至上,持续改进,过程控制,激励创新,一次成功等。 2.3 产品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简要说明产品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及质量保证相关文件。 3 质量保证控制 第 3 页共 15 页

产品可靠性试验标准

内部机密 产品可靠性测试标准 文件版本:V1.0 江苏中讯数码电子有限公司 企业标准 文档编号 撰写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创建时间 2010.01.01发布 2010.01.01 实施

文件修改履历

目录 一.目的 (4) 二.编制依据 (4) 三.适用范围 (4) 四.定义 (4) 五.主要职责 (4) 六.试验场所 (5) 七.可靠性测试内容 (5) 1.加速寿命测试 (5) 1.1跌落试验 (5) 1.2振动试验 (5) 1.3湿热试验 (6) 1.4静电试验 (6) 2.气候试应性测试 (7) 2.1低温试验 (7) 2.2高温试验 (7) 2.3盐雾试验 (7) 3.结构耐久测试 (8) 3.1按键/叉簧测试 (8) 3.2跌落测试 (8) 4.表面装饰测试 (8) 4.1丝印、喷油测试 (8) 5.特殊条件测试 (9) 5.1低温加电试验 (9) 5.1恒温湿热加电试验 (9) 八.最终检验 (9) 九.判断标准 (9) 十.试验程序 (10)

一 .目的 1.对产品硬件设计、制造进行验证确认符合相应国家标准; 2.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3.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评估产品的安全性; 4.统一并规范企业内产品硬件测试检验方法。 二.编制依据 1.GB/T2421-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一部分:总则 2.GB/T242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术语 3.GB/T4796-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4.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5.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6.GB/T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7.GB/T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8.GB/T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9.GB/T2423.17-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 10.GB/T17626.2-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三.适用范围 1.本文件使用于中讯数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 2.根据技术中心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提供相应的测试环境对一些部件进行可靠性测试四.定义 为了了解、考核、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五.主要职责 1.技术中心 1.1定义项目/产品可靠性测试计划 1.2完成、跟踪项目/产品可靠性测试结果 1.3参与产品可靠性测试问题的分析及改进 1.4提供制定/修改可靠性测试程序及标准建议 1.5参与测试设备/仪器的日常管理、维护 1.6参与可靠性测试设备/仪器的开发 2.质管部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指标 1.1 大电网可靠性的测度指标 1. (电力系统的)缺电概率 LOLP loss of load probability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概率,即 ∑∈=s i i P LOLP 式中:i P 为系统处于状态i 的概率;S 为给定时间区间内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系统状态全集。 2. 缺电时间期望 LOLE loss of load expectation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小时或天数的期望值。即 ∑∈=s i i T P LOLE 式中:i P 、S 含义同上; T 为给定的时间区间的小时数或天数。缺电时间期望LOLE 通常用h/a 或d/a 表示。 3. 缺电频率 LOLF loss of load frequency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次数,其近似计算公式为 ∑∈=S i i F LOLF 式中:i F 为系统处于状态i 的频率;S 含义同上。LOLF 通常用次/年表示。 4. 缺电持续时间 LOLD loss of load duration 给定时间区间内系统不能满足负荷需求的平均每次持续时间,即 LOLF LOLE LOLD = LOLD 通常用小时/次表示。 5. 期望缺供电力 EDNS expected demand not supplied 系统在给定时间区间内因发电容量短缺或电网约束造成负荷需求电力削减的期望数。即 ∑∈=S i i i P C EDNS 式中:i P 为系统处于状态i 的概率;i C 为状态i 条件下削减的负荷功率;S 含义同上。期望缺供电力EDNS 通常用MW 表示。

可靠性概念1

第一部分产品可靠性基本概念 编讲杨志飞 1 质量定义 为了某个目的而进行的单项具体工作叫“活动”。活动需要“资源”,资源包括人员、设施、设备、技术、资金和时间。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关联的资源和活动称“过程”。 产品:ISO 9000定义为“活动或过程的结果”。产品可包括:硬件、流程性材料、软件、服务或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是有形的(如组件或流程性材料),也可以是无形的(如知识或概念)或是它们的组合;产品可以是预期的(如提供给客户的)或非预期的(如污染物或不愿有的后果)。(国内曾经把产品定义为:是指任何元器件、零部件、组件、设备、分系统或系统,可以指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结合。) 硬件,是有形的、不连续的、具有特定形状的产品,通常由制造的、建造的和装配的零件、部件或(和)组件组成。 流程性材料,是由固体、气体、液体或由它们的组合所组成,经转换形成的产品(最终产品或中间产品),通常由管道、桶、袋、罐或以卷的形式交付。 软件,是通过支持媒体表达的信息所构成的一种智力创作。 服务,是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活动产生的结果。 整机:是指产品的部分内涵,即产品中设备以上的部分。 系统:能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设备、人员及技术的组合。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包括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系统的工作和保障可以达到自给所需的一切设备、有关的设施、器材、软件、服务和人员。 分系统:在系统中执行一种使用功能的组成部分。如数据处理分系统、制导分系统等。 请注意:组件多数可以看作整机,有时也当作元器件,在高度集成的器件中,往往包含了整机的模块,现代的部件往往也做成组件。因此很难划清它们的界线。 实体,是可以单独描述和考虑的事物,可以是某项活动和过程、某个产品、某个组织、体系或人或他们的任何组合。 特性,是帮助识别和区分各类实体的一种属性。属性包括物理、化学、外观功能或其它可识别的性质。其描述的量叫“特性参数”。 反映实体满足规定和潜在需要能力的特性之和叫“质量”。潜在需要是用户未在合同或定单中明确提出但实质上有的需要。质量是实体的一项最重要的特性,包括:性能、适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美学。 可信性,是描述可用性和它的影响因素包括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保障性的集合性术语。 2故障定义 产品终止最终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的事件称“失效”。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叫“故障”。丧失功能的准则叫故障判据。 相对于给定的规定功能,有故障的产品的一种状态叫“故障模式”。形成故障的物理、化学(可能还有生物)变化等内在原因称为“故障机理”。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使用,由于其本身固有的弱点而引起的失效,称为“本质故障”,不按规定条件使用产品而引起的失效称为“误用故障”。产品设计应包括减少误用故障的设计过程。 产品由于制造上的缺陷等原因而发生的故障称为“早期故障”;而由于偶然因素发生的故障称为“偶然故障”,一般在事前不能测试或监控,属于“突然故障”。产品由于老化、磨损、损耗或疲劳等原因引起的故障称为“耗损故障”。通过事前的测试或监控可以预测到的故障称为“渐变故障”。使产品不能完成规定任务或可能导致人或物重大损失的

质量与可靠性

填空: 1.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要求功能、成本、服务、环境、心理等方面均满足顾客 要求,要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上述多种要素的最佳组合。 2.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产品不能有缺陷、产品不能出 现早期故障、产品应具有稳健性。 3.产品质量的好坏,一般主要包括4个指标技术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安 全指标。 4.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质量的含义具有与时俱 进特性,质量的基础是质量特性,各种质量特性共同构成质量。 5.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组成,包括: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 质量计划。 6.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7.产品的质量指标一般可分定性和定量两种,定量又分为两种,分别是:计量型、计数型。 质量数据可通过适当的质量检测系统获得,质量数据具有两个重要特点波动性、规律性。 8.Benchmarking一种有效的组织学习方法,怎么开展Benchmarking,大致分五步:制定 Benchmarking计划、组建Benchmarking小组、信息收集、差距分析、采取改进行动。 9.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有很多,主要的有四个,分别为:可靠度R(t)、失效分布函数 (故障率)F(t)、故障密度函数f(t)、故障率λ(t)。 简答: 1.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质量控制: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改进: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2.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组成 质量手册:规划和实施一个质量体系的主要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产品实现的程序和管理程序。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 质量记录:企业已经进入过的质量活动所留下的记录。 质量计划: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3.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改进模式DMAIC的含义 D:定义(define) M:测量(measures) A:分析(analyze) I:改进(improve)C:控制(control) 4.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质量计划、质量数据采集与管理、质量评价与控制、质 量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总控。 5.质量管理中戴明环是指什么,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质量控制PDCA循环,即P表示计划plan、D表示执行do、C表示检查check、A表示处理action 6.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即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M1E 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ment)环境(Environment) 7.从设计质量控制的角度,产品质量的基础是什么? 标准化与定制化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定制化服务

可靠性指标

第五章 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可靠性主要指标依据《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选择了经常用于分析的六个关键指标分类,包括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平均停电用户数、停电持续时间。要掌握这些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第一节 可靠性主要指标 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小时数,是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停电时间的长短指标,记为AIHC-1, h /∑?=每次停电每次停电持续时间用户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户) 总用户数 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为AIHC-2, 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AIHC-3。 结合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示意图讲解 2、供电可靠率 供电可靠率指在统计期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是反映的供电系统对用户供电的可靠度的指标,记作RS 1, 1100%??=-? ???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供电可靠率统计期间时间 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作RS 2; 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RS 3。 结合可靠率指标计算中各类时间关系示意图讲解 3、用户平均停电次数

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次数,是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停电频率的指标, /∑=(每次停电用户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次户)总用户数 4、平均停电用户数 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停电的用户数,是反映平均停电范围大小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每次停电用户数)平均停电用户数(户次)停电次数 5、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 在统计期间内,预安排停电的每次平均停电小时数。本指标统计的是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预安排工作的持续停电时间,主要反映了总体预安排工作的合理性, h /∑=(预安排停电时间)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次)预安排停电次数 6、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 在统计期间内,故障停电的每次平均停电小时数。本指标统计的是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故障停电的持续停电时间,主要反映了平均每次对故障停电恢复能力的水平, h /∑=(故障停电时间)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次)故障停电次数

可靠性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名 称记号概率分布及其定义域、参数 条件 均值 E(X) 方差 D(X) 图形 二 项 分 布 np npq 二项分布:当进行一种试验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时,叫成败型试验。在可靠性工程中,二项分布可用来计算部件相同并行工 作冗余系统的成功概率,也适用于计算一次使用系统的成功概率。 返回 可靠性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名称记号概率分布及其定义域、参 数条件 均值 E(X) 方差 D(X) 图形 泊松 分布 P(λ) λλ 泊松分布:一个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负载超出了它所能允许的范围造成失效,在一段运行时间内失效发生的次数X是一 随机变量,当这随机变量有如下特点时,X服从泊松分布。特点1:当时间间隔取得极短时,智能有0个或1个失效发生;特点2:出 现一次失效的概率大小与时间间隔大小成正比,而与从哪个时刻开 始算起无关;特点3:各段时间出现失效与否,是相互独立的。例 如:飞机被击中的炮弹数,大量螺钉中不合格品出现的次数,数字 通讯中传输数字中发生的误码个数等随机变数,就相当近似地服从 泊松分布。

名称记号概率分布及其定义域、参数条件均值 E(X) 方差D(X)图形 超几何分 布 H(n,M,N) 返回 可靠性中常用的概率分布名 称记号概率分布及其定义域、参数条件 均值 E(X) 方差 D(X) 图形 指 数 分 布 e(λ) 指数分布:许多电子产品的寿命分布一般服从指数分布。 有的系统的寿命分布也可用指数分布来近似。它在可靠性研究中是最常用的一种分布形式。指数分布是伽玛分布和威布尔分布的特殊情况,产品的失效是偶然失效时,其寿命服从指数分布。 可靠性中常用的概率分布 名称记号概率分布及其定义域、 参数条件 均值E(X)方差D(X)图形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国家实用标准应用清单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国家标准清单 GB/T 15120.1-1994 识别卡记录技术第1部分: 凸印 GB/T 14598.2-1993 电气继电器有或无电气继电器 GB/T 3482-1983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方法 GB/T 3483-1983 电子设备雷击试验导则 GB/T 5839-1986 电子管和半导体器件额定值制 GB/T 7347-1987 汉语标准频谱 GB/T 7348-1987 耳语标准频谱 GB/T 9259-1988 发射光谱分析名词术语 GB/T 11279-1989 电子元器件环境试验使用导则 GB/T 12636-1990 微波介质基片复介电常数带状线测试方法 GB/T 2689.1-1981 恒定应力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总则 GB/T 2689.2-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图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2689.3-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简单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2689.4-1981 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的最好线性无偏估计法(用于威布尔分布) GB/T 5080.1-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T 5080.2-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试验周期设计导则 GB/T 5080.4-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可靠性测定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方法(指数分布)

GB/T 5080.5-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成功率的验证试验方案 GB/T 5080.6-1985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的有效性检验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5081-1985 电子产品现场工作可靠性有效性和维修性数据收集指南 GB/T 6990-1986 电子设备用元器件(或部件)规中可靠性条款的编写指南 GB/T 6991-1986 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数据表示方法 GB/T 6993-1986 系统和设备研制生产中的可靠性程序 GB/T 7288.1-1987 设备可靠性试验推荐的试验条件室便携设备粗模拟 GB/T 7288.2-1987 设备可靠性试验推荐的试验条件固定使用在有气候防护场所设备精模拟 GB/T 7289-1987 可靠性维修性与有效性预计报告编写指南 GB/T 9414.1-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一部分: 维修性导言 GB/T 9414.2-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二部分: 规与合同中的维修性要求 GB/T 9414.3-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三部分: 维修性大纲 GB/T 9414.4-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五部分: 设计阶段的维修性研究 GB/T 9414.5-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六部分: 维修性检验 GB/T 9414.6-1988 设备维修性导则第七部分: 维修性数据的收集分析与表示 GB/T 12992-1991 电子设备强迫风冷热特性测试方法 GB/T 12993-1991 电子设备热性能评定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研究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2T01:20:04.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刘亮[导读]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贵州乌江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天然气作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设当中,其需求量迅猛增长。天然气管网作为连接上游气源和下游市场的生命线,在国民经济和能源安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确保供气管网系统安全可靠至关重要。本文就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展开探讨。 关键词: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指标;供气可靠性 1可靠性指标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指标是开展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的前提,也是后期实行可靠性管理的基础。可靠性指标体系的应用对象分为系统和单元两方面,其中系统包括管网、管道、站场3个层级,单元则包括管段、压缩机组、阀门、工艺管道、储气库、LNG接收站、资源及市场等各级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结合天然气管道生产实际,管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应至少包含以下3类:狭义的可靠性类,反映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健壮性类,反映系统抗干扰能力;维修性类,反映系统发生故障后通过修复,从而恢复正常工作能力。可靠性指标体系的不同应用对象由于各自不同特点,可能适用上述3类指标中的2种或3种,如管网系统只涉及可靠性及健壮性两类指标,管道、站场系统以及一般设备单元泽可适用全部类别指标。(图1) 图1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指标分类示意图对每个对象的广义各类可靠性指标而言,考虑到其多项指标间的逻辑计算关系及管理的需要,需将每类指标划分为基本指标、中间指标、综合指标3个层次(图2)。其中,基本指标为可在现场直接测量或能够利用基本参数简单计算而获得的指标;中间指标是能够反映对象某项特定性能,并能利用若干基本指标计算而获得的指标;综合指标则是狭义的可靠性类/维修性类/健壮性类的综合性能指标。一般而言,基本指标和中间指标数量不限,而综合指标数量较少,一般为1。此外,根据天然气管道管理需要,某些对象还可设置附属指标,其虽然不参与基本指标、中间指标及综合指标的计算,但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对象可靠性(狭义)、维修性及健壮性方面的能力,属于常用管理指标。在确立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具体指标时,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能够准确反映出对象的性能,指标具体含义精准、无异议;②尽量不使用需要现场打分或专家咨询等主观手段获取分值的指标;③确保指标计算所需基础数据能够通过统计或现场检测的方法获取,否则该指标不能有效使用。 图2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广义)指标分层示意图 2管网系统水力可靠性评价指标天然气管网水力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规定的供气任务的能力,用于对系统的供气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输出可用度AT、载流可用度Ao以及时刻t水平c的可用度Ac(t)等指标对油气生产运输系统的水力可靠性进行评价。 3供气可靠度供气可靠度指管网系统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供气任务的概率。系统平均供气不足时间SAIDI指在给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管网系统因各类原因导致的不能满足供气任务的时间均值。系统平均供气不足频率SAIFI指在给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管网系统因各类原因造成下游用户缺气的平均次数。具体表达式为: 4天然气管道行业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天然气管道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按照规定运行条件完成规定输送任务的能力。考虑到天然气管道的任务输量及最大承压等因素,相对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冗余度较小,且用户需求多样,管道的局部失效就可能引发大面积连锁事故的发生。限于此,天然气管道系统对管体结构安全性和供气保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率先提出了天然气管道系统可靠性的概念,并对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对于单条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重点在于管体结构可靠,在统计学方法的基础上明确各管道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奠定基础。而对于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可靠性管理,需综合系统工程理论和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方法,统筹规划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历史结果,运用统计和概率的方法反映管网系统的可靠程度。天然气管道系统可靠的基本要求为保障运行安全,因而对于可靠性的研究也应以满足需求侧的供应要求作为评价标准,在保障管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功能。目前,可将天然气管道可靠性评价方法分为结构可靠性和供气可靠性两类,以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保障管道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结语

质量可靠性报告

质量可靠性报告 摘要:威尔分布(韦布尔分布,又称韦伯分布或威布尔分布),是可靠性分析和寿命检验的理论基础。我们要进行对产品的可靠性分析就必须掌握其理论基础 质量可靠性课程不知不觉到了结束的时候,有一些无法用言语描述的感触。想想现在已经大三快结束大四即将到来,学习过许多许多不同的课程,在许多许多不同的老师教导下都有不同的感受。学到的书本知识是一部分,更是从老师的教导过程中领悟到一些关于学习、关于做人的道理。这是我们在大学得到的一份宝藏。感触不多说,还是说说自己在课程中到底学到哪些。 老师在课程的开始就强调了excel表格处理数据及其分析的重要性,这是很实用而且真的很重要的。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例子,也在课堂上进行了操作,呃,说实话,有很多难以理解,但坚持看完是必须的,在课后也对其进行了操作。首先要说的是威尔分布(韦布尔分布,又称韦伯分布或威布尔分布),是可靠性分析和寿命检验的理论基础。我们要进行对产品的可靠性分析就必须掌握其理论基础,所以我们要先学习威布尔分布,威布尔分布在可靠性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机电类产品的磨损累计失效的分布形式。由于它可以利用概率值很容易地推断出它的分布参数,所以被广泛应用与各种寿命试验的数据处理。威布尔分布是根据最弱环节模型或串联模型得到的,能充分反映材料缺陷和应力集中源对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而且具有递增的失效率,所以,将它作为材料或零件的寿命分布模型或给定寿命下的疲劳强度模型是合适的。二参数的威布尔分布主要用于滚动轴承的寿命试验以及高应力水平下的材料疲劳试验,三参数的威布尔分布用于低应力水平的材料及某些零件的寿命试验,一般而言,它具有比对数正态分

可靠性定义及其度量指标

可靠性定义及其度量指标 【大纲考试内容要求】: 1、了解机械失效三个阶段和维修度、有效度、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2、熟悉可靠性、故障率、可靠性预计、人机界面设计要点。 【教材内容】: 第四节机械的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 一、可靠性定义及其度量指标 (一)可靠性定义 所谓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规定条件包括产品所处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冲击、尘埃、雨淋、日晒等)、使用条件(载荷大小和性质、操作者的技术水平等)、维修条件(维修方法、手段、设备和技术水平等)。在不同规定条件下,产品的可靠性是不同的。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时间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产品随着使用时间或储存时间的推移,性能逐渐劣化,可靠性降低。所以,可靠性是时间的函数。这里所规定的时间是广义的,可以是时间,也可以用距离或循环次数等表示。 (二)可靠性度量指标 1.可靠度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即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常用R(t)表示,称为可靠度函数。 产品出故障的概率是通过多次试验中该产品发生故障的频率来估计的。例如,取N个产品进行试验,若在规定时间t内共有Nf(t)个产品出故障,则该产品可靠度的观测值可用下式近似表示:R(t)≈[N—Nf(t)]/N (4—7) 与可靠度相反的一个参数叫不可靠度。它是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未完成规定功能

的概率,即发生故障的概率,所以也称累积故障概率。 不可靠度也是时间的函数,常用F(t)表示。同样对N个产品进行寿命试验,试验到瞬间的故障数为Nf(t),则当N足够大时,产品工作到t 瞬间的不可靠度的观测值(即累积故障概率)可近似表示为: F(t)≈Nf(t)/N (4—8) 可靠度数值应根据具体产品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原则是根据故障发生后导致事故的后果和经济损失而定。 2.故障率(或失效率) 故障率是指工作到t 时刻尚未发生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故障率也是时间的函数,记为γ(t),称为故障率函数。 产品的故障率是一个条件概率,它表示产品在工作到t 时刻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故障概率。它反映t 时刻产品发生故障的速率,称为产品在该时刻的瞬时故障率且γ(t),习惯称故障率。故障率的观测值等于N个产品在t时刻后单位时间内的故障产品数△Nf(t)/△t与在t时刻还能正常工作的产品数Ns(t)之比,即: γ(t)=△Nf(t)/[Ns(t)·△t] (4——9) 故障率(失效率)的常用单位为(1/106h)。 产品在其整个寿命期间内各个时期的故障率是不同的,其故障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寿命的曲线,也称浴盆曲线,如图4—6所示。 由图可见,产品的失效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库2012版

二、单项选择题 1、质量是一组()满足()的程度。( C ) A、固有特性,标准 B、特性,固有要求 C、固有特性,要求 D、特性,标准 2、组织的基本任务是( A ) A、向市场提供符合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产品 B、采取措施激励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C、配备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D、建立系统的管理模式 3、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会直接影响产品安全性或造成产品整机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是属于( A )A、关键质量特性 B、重要质量特性 C、一般质量特性 D、次要质量特性 4、现场管理中,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做好“三自”和“一控”,其中“一控”指( B )。 A 控制设备状态 B 控制自检合格率 C 控制工艺水平 D 控制原材料用量 5、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的质量管理三步曲是指(C) A、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B、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C、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D、质量策划、质量改进、质量保证 6、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的是(A) A、菲根堡姆 B、休哈特 C、朱兰 D、戴明 7、顾客的满意水平是(C) A、可感知效果和产品的质量之间的差异函数 B、产品的质量和可感知效果之间的差异函数 C、可感知效果和期望值间的差异函数 D、产品的质量和期望值间的差异函数 8、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费用属于(A)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B、损失成本D、非符合性成本 9、QC小组的成员一般控制在(A) A、10人以内 B、12人以内 C、8人以内 D、6人以内 10、PDCA循环当中的“D”指的是(C) A、策划 B、检查 C、实施 D、处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认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该规定(C)的范畴。 A、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对于产品质量规定必须满足的条件 B、明示采用的产品标准,作为认定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确定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 C、不合格产品对消费者的实质损害 D、产品缺陷 12、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不包括(A) A、打击假冒伪劣产品 B、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制度 C、保持产品原有质量 D、保证销售产品的标识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

汽车常用的可靠性参数-B10寿命研究 ——(文中公式非正常显示) 1 背景 当我们评价一个产品的可靠性时,需要对这个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进行定量评价,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可靠性参数体系.产品的可靠性参数常常用可靠度(Reliability),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To Failure-MTBF),平均故障前工作时间(Mean Time To Failure-MTTF)等参数来描述,其中可靠度表达了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例如某产品在20,000小时内的可靠度为0.95,表示该产品能够在20,000小时内不发生功能性故障的可能性为95%,描述起来有一些复杂,而MTBF和MTTF表达起来就简单多了,例如某产品的MTBF为20,000小时,表示该产品评价每20,000小时出现一次故障. 对于系统级产品(对汽车来说就是整车级)来说,可靠度是一个合适的可靠性参数,对于设备级(对汽车来说就是总成或成件级)产品来说,MTBF和MTTF更容易表达,也更为常用.MTBF和MTTF描述了产品在规定任务时间内的故障强度,但是有以下的不足: 非常适合描述寿命分布形式为指数分布的产品的可靠性,例如电子类的产品,不太适合描述寿命分布形式为非指数分布的产品的可靠性,例如机械类产品和结构类产品; 参数表达了产品的故障强度,但是难以据这些参数判断产品的耗损寿命,难以确定大修期. 汽车各级产品(整车,总成,成件等)的寿命分布形式一般为Weibull分布形式,为非指数分布的产品,需要一种更合适的可靠性参数来描述,而B10寿命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可靠性参数. 2 B10寿命的解释 B10寿命最早用于描述轴承的可靠性和寿命.对于轴承产品,其可靠性是随其工作时间逐渐下降的,到了其耗损阶段,故障发生的频率会陡然增高,进入故障高发期.轴承的意外故障可能会带来较大的损失,为了减少意外故障的损失,需要在轴承进入耗损阶段之前就对其进行维修或更换,避免其进入故障高发期的耗损阶段.针对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一个非常朴素的做法:收集轴承的故障时间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得到10%的轴承发生故障的那个时间点,用B10表示这个时间点,如果轴承工作到这个时间点仍未失效(大概占90%左右),需要对其进行维修或更

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区别和计算公式

2.1 概述 2.1.1 安全性和可靠性概念 [10] 安全性是指不发生事故的能力,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系 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其中事故指的是使一项正常进行的活动中断,并造成人员伤亡、职业病、财产损失或损害环境的意外事件。 可靠性是指无故障工作的能力,也是判断、评价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 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系统或系统中的一部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称为故障或失效。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越小,完成规定功能的可能性越大。当系统很容易发生故障时,则系统很不可靠。2.1.2 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联系与区别 [10] 在许多情况下,系统不可靠会导致系统不安全。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不仅影响系统 功能的实现,而且有时会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例如,飞机的发动机发生故障时,不仅影响飞机正常飞行,而且可能使飞机失去动力而坠落,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故障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联结点,在防止故障发生这一点上,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一致的。因此,采取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既可以保证实现系统的功能,又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但是,可靠性还不完全等同于安全性。它们的着眼点不同:可靠性着眼于维持系统 功能的发挥,实现系统目标;安全性着眼于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靠性研究故障发生以前直到故障发生为止的系统状态;安全性则侧重于故障发生后故障对系统的影响。 由于系统可靠性与系统安全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所以在系统安全性研究中广泛 利用、借鉴了可靠性研究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系统安全性分析就是以系统可靠性分析

电阻可靠性相关参数

电阻可靠性相关参数 与电阻可靠性相关的特性有:温度系数、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固有噪声、寿命预估。 一、温度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sistance 简称TCR)表示电阻当温度改变1度时,电阻值的相对变化,单位为ppm/℃(即10E(-6)/℃)。 实际应用时,通常采用平均电阻温度系数,定义式:TCR(平均)=(R2-R1)/R1(T2-T1)有负温度系数、正温度系数及在某一特定温度下电阻只会发生突变的临界温度系数。 紫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1/234.5℃。 不同类型电阻温度稳定性从优到次,依次为:金属箔、线绕、金属膜、金属氧化膜、碳膜、有机实芯。 1。镀金并不是为了减小电阻,而是因为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氧化,接头上镀金是为了防止接触不良(不是因为金的导电能力比铜好)。 2。众所周知,银的电阻率最小,在所有金属中,它的导电能力是最好的。 3。不要以为镀金或镀银的板子就好,良好的电路设计和PCB的设计,比镀金或镀银对电路性能的影响更大。 4。导电能力银好于铜,铜好于金!现在贴上常见金属的电阻率及其温度系数: 物质温度t/℃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aR/℃-1 物质温度t/℃电阻率Ω.m电阻温度系数Ω/℃-1银201.5860.0038(20℃)铜201.6780.00393(20℃)金202.400.00324(20℃)铝202.65480.00429(20℃)钙03.910.00416(0℃)铍204.00.025(20℃)镁204.450.0165(20℃)钼05.2 铱205.30.003925(0℃~100℃)钨275.65 锌205.1960.00419(0℃~100℃)钴206.640.00604(0℃~100℃)镍206.840.0069(0℃~100℃)镉06.830.0042(0℃~100℃)铟208.37 铁209.710.00651(20℃)铂2010.60.00374(0℃~60℃)锡011.00.0047(0℃~100℃)铷2012.5 铬012.90.003(0℃~100℃)镓2017.4 铊018.0 铯2020 铅

第五章 可靠性基础知识(1)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

第五章可靠性基础知识 第五章可靠性基础知识 【考试趋势】 单选3-4题,多选4-5题,综合分析1题。考查方式以理解题和计算题为主。 总分值25-35分。总分170分。 【大纲考点】 基本脉络:可靠性概念——测量——模型——分析——试验——管理。 一、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 1.掌握可靠性、维修性与故障(失效)的概念与定义(重点) 2.熟悉保障性、可用性与可信性的概念(难点) 3.掌握可靠性的主要度量参数(难点) 4.熟悉浴盆曲线(重点) 5.了解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二、基本的可靠性维修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1.了解可靠性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 2.熟悉可靠性模型及串并联模型的计算(重点) 3.熟悉可靠性预计和可靠性分配(难点) 4.熟悉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重点)(难点) 5.了解故障树分析(重点) 6.熟悉维修性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可靠性试验 三、可靠性试验 1.掌握环境应力筛选(重点) 2.了解可靠增长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重点)

3.手续可靠性测定试验(难点) 4.了解可靠性鉴定试验 四、可信性管理 1.掌握可信性管理基本原则与可信性管理方法(难点) 2.了解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重点) 3.了解可信性评审作用和方法 第一节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 【考点解读】 第一节可靠性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度量 学习目标要求: 1、掌握可靠性、维修性与故障的概念与定义 2、熟悉保障性、可用性及可信性的概念 3、掌握可靠性的主要度量参数 4、了解浴盆曲线 5、了解产品质量与可靠性关系 基本脉络是:可靠性——不可靠(故障)——可靠度——可靠度函数——常用指标——模型——地位意义(与质量的关系) 典型考题 典型考题: 单选题 22、下述设计方法中不属于可靠性设计的方法是()。 a、使用合格的部件 b、使用连续设计 c、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d、降额设计 23、产品使用寿命与()有关。 a、早期故障率 b、规定故障率 c、耗损故障率 d、产品保修率 一、故障(失效)及其分类 一、故障(失效)及其分类 1、故障 定义: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称为故障。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如电子元器件和弹药等也称失效。 简单地说,故障就是产品丧失了规定的功能。严格地说,故障是指产品不能执行规定功能的状态。

产品可靠性

产品可靠性 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等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目录 1简介2要素3定义4测试5重要性6主要特征7意义8实施9其他信息10集成电路的可靠性10.1可靠性设计10.2可靠性测试 1简介 根据国家标准GB-6583的规定,环境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产品在设计、应用过程中,不断经受自身及外界气候环境及机械环境的影响,而仍需要能够正常工作,这就需要用试验设备对其进行验证,这个验证基本分为研发试验、试产试验、量产抽检三个部分。 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我们说一个人是可靠的,就是说这个人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而一个不可靠的人是一个不一定能说得到做得到的人,是否能做到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意志、才能和机会。同样,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简单的说,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故障,就认为是可靠的;再如某些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再次使用的产品,日光灯管就是这类型的产品,一般损坏了只能更换新的。 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为了对产品可靠性做出具体和定量的判断,可将产品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元器件(产品)、设备或者系统稳定完成功能的程度或性质。例如,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当某个零件发生了故障,经过修理后仍然能够继续驾驶。 产品实际使用的可靠性叫做工作可靠性。工作可靠性又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产品设计制造者必须确立的可靠性,即按照可靠性规划,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选用,经过设计、制造、试验,直到产品出产的各个阶段所确立的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是指已生产的产品,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安装、使用、维修等因素影响的可靠性。 2要素 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维修性、设计可靠性三大要素。 耐久性:产品使用无故障性或使用寿命长就是耐久性。例如,当空间探测卫星发射后,人们希望它能无故障的长时间工作,否则,它的存在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但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任何产品不可能100%的不会发生故障。 可维修性:当产品发生故障后,能够很快很容易的通过维护或维修排除故障,就是可维修性。像自行车、电脑等都是容易维修的,而且维修成本也不高,很快的能够排除故障,这些都是事后维护或者维修。而像飞机、汽车都是价格很高而且非常注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这一般通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来大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这是预防维修。产品的可维修性与产品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即与设计可靠性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