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梳理_甲烷、乙烯、乙炔、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知识点梳理_甲烷、乙烯、乙炔、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知识点梳理_甲烷、乙烯、乙炔、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知识点梳理:甲烷、乙烯、乙炔、烷烃、烯烃、炔烃(记忆,回来检测)

一、甲烷

1、几种表达方式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最简式实验式

空间结构为键角为

2、物理性质

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3、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注明反应类型)

(1)CH4 + O2 →()甲烷燃烧现象:

甲烷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或不能)使之褪色,一般遇强酸强碱(能或不能)反应。

(2)CH4 + Cl2 →()

CH4 + Br2 (g) →()(写第一步)

注:一氯甲烷: 色体

二氯甲烷:溶于水、密度比水的无色体

三氯甲烷:又叫,色溶于水、密度比水的体,常用作有机溶剂

四氯甲烷:又叫,色溶于水、密度比水的体,常用作有机溶剂、

由氯仿制氟利昂的反应()(3)甲烷高温制炭黑反应

()

二、烷烃

1、通式

2、物理性质

(1)烷烃熔沸点随碳数增多而依次,通常常温下:C原子数目为是气体,C 原子数目为是液体; C原子数目16以上,是固体。(2)密度依次增大但都

1g/cm3,(3)均溶于水,(4)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3、化学性质

(1)均(能或不能)使KMnO4溶液、溴水褪色,均(能或不能)与强酸、强碱

反应。

(2)写出新戊烷燃烧反应

(3)写出新戊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反应

三、乙烯、乙炔

1、几种表达方式

注:

C=C的键能和键长(填等于或不等于)C-C的两倍,说明C=C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2、乙烯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色、味的气体,比空气,溶于水。

3、乙烯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注明反应类型)

⑴、燃烧反应:

()现象:

(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中,可以见到溴的红棕色

写出反应方程式()CH2=CH2 + H2 →

CH2=CH2 + HX →

CH2=CH2 + H2O →

(3)乙烯制聚乙烯的反应()单体:链节:聚合度:

4、乙烯的用途

(1)有机化工原料(2)植物生长

思考:1、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有

除去甲烷中乙烯的试剂为

2、要获得CH3CH2Cl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CH3CH3和Cl2取代,方法二:CH2=CH2和HCl加成,应选

5、乙炔的物理性质

色、味的气体,比空气,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

思考:根据乙炔物理性质如何收集乙炔气体?

6、乙炔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注明反应类型)

⑴、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反应

()现象

(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将乙炔气体通入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中,见到溴的红棕色

写出乙炔和溴水(足量、不足)、氢气(1:1、1:2)的加成反应方程式。

7、乙炔的用途

(1)乙炔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可以用来制备氯乙烯、聚氯乙烯和乙醛等。

写出由乙炔制备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2)乙炔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可用来切割或焊接金属

四、烯烃、炔烃

1、饱和烃定义:碳原子间全部以单键成键,其他价键全部与氢成键的为饱和烃,包括烷烃和环烷烃,不饱和烃定义: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烃叫做不饱和烃。链烃分子里含有的不饱和烃称为烯烃。是最简单的烯烃。链烃分子里含有的不饱和烃称为二烯烃,是最简单的二烯烃

2、烯烃的通式,二烯烃的通式,炔烃的通式

注:同碳数的烯烃与是同分异构体,同碳数的炔烃与是同分异构体3、化学性质:(类同于代表物)

(1)丙烯与溴水的反应()(2)丙烯与溴化氢反应,产物有种,以为主,符合规则,写出为主的反应

()(3)丙烯制聚丙烯的反应

()(4)丙烯和乙烯按1:1比例发生加聚的反应

()(5)1,3-丁二烯与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反应

1:1的反应()

1:2的反应

(6)1,3-丁二烯制聚1,3-丁二烯

()(7)异戊二烯制聚异戊二烯

()

五、石油的炼制、煤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概述:

(1)组成化合物:主要是由各种、和所组成的混合物。

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

(2)色、状态:是一种黄绿色至黑褐色的黏稠液体,不溶于水,有特殊气味,密度小于水,大部分是态烃,同时溶有少量的态烃、态烃,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3)组成元素:除C、H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O、N、S 等元素

2、石油炼制的方法:

(1)(又分为、)(2)(又分为、)(3)(又叫)

3、常压分馏的馏分按沸点由低到高分为(碳数1~)、(碳

数~)、(碳数~)、(碳数~)、、

减压分馏的原料,馏分有、、,减压分馏的目的:防止

4、石油的分馏为过程,馏分都为物

5、实验室模拟石油的分馏

(1)装置:清楚各仪器名称:

(2)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在位置,加碎瓷片作用

6、石油的裂化目的,

石油的裂解目的,其中是衡量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7、煤的综合利用

苯乙烯理化性质表

国标编号33541 CAS号100-42-5 中文名称苯乙烯 英文名称phenylethylene;styrene 别名乙烯基苯 分子式C 8H 8 ;C 6 H 5 CHCH 2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分子量104.14 蒸汽压 1.33kPa/30.8℃闪点:34.4℃ 熔点-30.6℃沸点:146℃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91; 相对密度(空气=1)3.6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毒性危害属低毒类;LD 50 5000mg/kg(大鼠经口);LC 50 24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3500mg/m3×4小时,明显刺激症状,意识模糊、精神萎靡、乏力;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遇酸性催化剂如路易斯催化剂、齐格勒催剂、硫酸、氯化铁、氯化铝等都能产生猛烈聚合,放出大量热量。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应急及毒性消除措 施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配戴好面具、手套收集漏液,并用砂土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残液,转移到安全场所。切断被污染水体,用围栏等物限制洒在水面上的苯乙烯扩散。中毒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安全地带,脱去污染外衣,冲洗污染皮肤,用大量水冲洗眼睛,淋洗全身,漱口。大量饮水,不能催吐,即送医院。加强现场通风,加快残存苯乙烯的挥发并驱赶蒸气。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冷却容器,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遇大火,消防人员须在有防护掩蔽处操作。

沪教版烷烃,烯烃,炔烃,苯,醇,醛,羧酸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二化学下册 第十一章 11.1碳氢化合物的宝库——石油 知识点1 石油 1、石油的物理性质 石油呈黑色或深棕色,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稍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2、石油的组成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碳元素占83%—87%,氢元素占10%—14%),还含有少量的氮、氧、硫及微量的磷、钾、硅、铁、镁等元素。石油主要是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也溶有气态烃和固态烃。 3、石油的分馏(物理变化) (1)原理:经过脱水、脱盐等处理的石油主要是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含碳原子数少的沸点低,含碳原子数多的沸点高。因此,将石油加热至沸腾,通过分馏塔,可以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围的蒸馏产物。 (2)石油分馏产物(即馏分)的特点:每一种馏分仍然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3)石油分馏的产品及用途

例1下列有关石油及石油加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石油是各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B、常压分馏的原料是重油 C、由分馏塔分馏出来的各种馏分均是混合物 D、减压分馏的主要产品有汽油、润滑油、煤油、和沥青 知识点2 甲烷 1、甲烷的物理性质 通常甲烷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熔点-182.5℃,沸点为-164℃。天然气、沼气、坑道气、瓦斯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2、甲烷的结构 (注: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构型,碳原子位于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顶点,四个C—H键完全相同)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CH4正四面体形 3、甲烷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一一→CO2 + H2O (2)高温分解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一一一一一一→C + 2H2 炭黑用于橡胶工业,H2用于合成氨、合成汽油等工业。 (3)取代反应 ①概念: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②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 实验现象: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水面上升。量筒气体颜色变浅。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4 + Cl 2 一一→HCl + CH 3 Cl CH 3Cl + Cl 2 一一→HCl + CH 2 Cl 2 CH 2Cl 2 + Cl 2 一一→HCl + CHCl 3 CHCl 3 + Cl 2 一一→HCl + CCl 4

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专题复习16--甲烷乙烯苯知识点总结 核心知识图 1.烃的分类、通式和主要化学性质 氧化:燃烧 饱和烃:烷烃C n H2n+2(n≥1) 甲烷取代结构:链状、碳碳单键裂解 链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脂肪烃) 烯烃C n H2n(n≥2) 乙烯加成:H2、X2、HX 、H2O等 结构:链状、碳碳双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炔烃C n H2n-2(n≥2) 乙炔加成 不饱和烃结构:链状、碳碳叁键加聚 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烃二烯烃C n H2n-2 (n≥3) 1,3—丁二烯加成:1,2加成、1,4加成 结构:链状、两个碳碳双键加聚 饱和环烃:环烷烃C n H2n (n≥3) 结构:环状、碳碳单键氧化:燃烧、不能使KMnO4(H+)褪色,不能因反应使反应使溴水褪色 苯加成 环烃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苯及其同系物C n H2n-6 (n≥6) 结构:环状、大 键 不饱和环烃:芳香烃氧化:燃烧、使KMnO4(H+)褪色 稠环芳烃:萘、蒽甲苯取代 加成 甲烷的化学性质 通常情况较稳定,与强酸、强碱、KMnO4等均不反应。 (1)氧化反应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取代反应 ①定义: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被其他 所替代的反应。 ②甲烷与Cl2反应 乙烯烯烃知识点总结 一、乙烯的组成和结构 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CH2〓 CH2 乙烯分子的结构: 键角约120°,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属平面四边形分子。 二、乙烯的制法 工业上所用的大量乙烯主要是从石油炼制厂和石油化工厂所生产的气体中分离出来的。

实验室制备原理及装置 三、乙烯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2.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a.燃烧 CH 2=CH 2+3O 2??→?点燃 2CO 2+2H 2O (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b.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红棕色褪去) 乙烯除了与溴之外还可以与H 2O 、H 2、卤化氢、Cl 2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如工业制酒精的原理就是利用乙烯与H 2O 的加成反应而生成乙醇. 3)聚合反应 n CH 2==CH 2???→?催化剂[— CH 2—CH 2 ]— n ( 聚乙烯) 其中 CH 2=CH 2 为单体 —CH 2—CH 2— 为链节 n 为聚合度 四、乙烯的用途 作植物生长的调节剂,还可以作催熟剂;可用于制酒精、塑料、合成纤维、有机溶剂等, 五、烯烃 1.烯烃的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一类链烃 2.烯烃的通式:C n H 2n (n ≥2) 最简式:CH 2 可见,烯烃中碳和氢的质量分数别为85.7%和14.3%,恒定不变 环烷烃的通式与烯烃的通式相同,故通式为C n H 2n 的烃不一定是烯烃,如右图中其分子符合C n H 2n ,但不是烯烃而是环烷烃。 (环丁烷) 一般,我们所说的烯烃都是指分子中只含一个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所以也叫单烯烃,也还有二烯烃:CH 2=CH - CH=CH 2 苯及其同系物知识点 苯 分子结构 分子式:C 6H 6 最简式:CH 结构式: 结构简式:或 比例模型: 球棍模型: 空间构型: 1、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共平面 2、键角都是120°。 3、不存在单双键交替排列,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化学键。

苯乙烯生产工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苯乙烯又名乙烯基苯,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CH=CH 2 CH=CH 2

2.生产方法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主、副反应 主反应: +H 2 △H Φ 298=117.6KJ/mol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 +CH 4 +C 2H 4 +H 2 +C 2H 6 在水蒸气存在下,还可发生水蒸气的转化反应 +2H +2CO 2+3H 2 CH 2—CH 3 2 CH 2— 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汇总

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一节 脂肪烃 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 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如:CH 3CH 3 + Cl 2 →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 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 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 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 (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 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烯烃的加成反应:(要求学生练习) ;1,2 一二溴丙烷 ;丙烷 2——卤丙烷 (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则) (2) (3)加聚反应: 光照 3n 点燃

烷烃烯烃炔烃

2.下列化学性质中,烷烃不具备的是( ) A.不能是溴水退色B.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与Cl2发生取代反应D.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 3.下列烷烃中,常温下呈气态的是( ) A.戊烷B.丁烷C.庚烷D.十二烷 6.下列关于甲烷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具有正四面体结构B具有平面正方形结构 C.所有的C—H键都完全相同 D 所有的氢原子都相同 1.下列烷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的是 A.CH3CH2CH2CH3B.CH3-CH3 C.2—甲基丁烷D.CH3-CH2-CH3 22.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43的某烷烃,其链烃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7.下列关于烷烃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烷烃同系物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B.烷烃充分燃烧生成CO2和H2O C.烷烃跟氯气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反应 D.烷烃同系物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其褪色 13.下列四种烃的名称所表示的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 A.2-甲基-2-丁炔B.2-乙基丙烷C.3-甲基-2-丁烯D.2-甲基-2-丁烯 14.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2,4,4-三甲基戊烷B.4-甲基-2-乙基辛烷 C.2-甲基-1,3-丁二烯D.2-甲基-1-丙炔 1.C5H10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A.4种B.5种C.8种D.10种 2.下列物质中与丁烯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H3-CH2-CH2-CH3B.CH2 = CH-CH3 C.C5H10D.C2H4 3.与丁烯中所含C、H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但与丁烯既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是同系物的是() A、丁烷 B、环丙烷 C、乙烯 D、2-甲基丙烯 5.关于实验室制备乙烯的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乙醇和过量的3mol / L的硫酸的混合溶液B.温度计插入反应溶液液面以下, 以便控制温度在140℃C.反应容器(烧瓶)中应加入少许瓷片D.反应完毕先停止加热、再从水中取出导管 6.将15克甲烷与乙烯的混合气通入盛有溴水(足量)的洗气瓶, 反应后测得溴水增重7克, 则混合气中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为( ) A.2∶1 B.1∶2 C.3∶2 D.2∶3 7.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由乙烯制乙醇B.由甲烷制四氯化碳 C.由异戊二烯合成天然橡胶D.由乙醇制乙烯 8.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9.下列烷烃中,不可能是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是 A.甲烷 B.乙烷 C. 异丁烷 D.新戊烷 10.1体积某气态烃A最多和2体积氯化氢加成生成氯代烷烃,1mol此氯代烃能和6molCl2

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12日烷烃烯烃炔烃的化学性质练习题 学校: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考号: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1. 下列五种烃 : ①2-甲基丁烷; ②2,2 -二甲基丙烷 ; ③正戊烷; ④丙烷; ⑤丁烷 ,按沸点由高到低的顺 序排列的是 (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⑤>④>① C. ③>①>②>⑤>④ D. ④>⑤>②>①>③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属于同系物 B. 完全燃烧某有机物 ,生成 CO 2和 H 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该有机物只可能是烯烃或环烷烃 C.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D. 符合通式 C n H 2n -2 的有机物一定是炔烃 3. 两分子乙炔反应得到乙烯基乙炔 (CH 2=CH-C ≡CH),该物质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 , 下列关于该物质 的判断错误的是 ( ) A. 该物质既是 CH 2=CH 2 的同系物 , 又是 HC ≡CH 的同系物 B. 该物质既能使酸性 KMnO 4溶液褪色 , 又能使溴水褪色 C. 该物质与足量的 H 2加成后 ,只能生成一种物质 D. 该物质经加成、加聚反应后的产物是氯丁橡胶 ( ) 的主要成分 4. 以乙炔为原料制取 CHClBr —CH 2Br, 下列方法中 ,最可行的是 ( ) A. 先与 HBr 加成后 ,再与 HCl 加成 B. 先 H 2与完全加成后 ,再与 Cl 2、Br 2取代 C. 先与 HCl 加成后 , 再与 Br 2加成 2、请将答案

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性质比较

物 质 分子式结构简式结构式结构特点物理性质主要化学性质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CH4 CH4 电子式: 正四面体 无色,无味,极 难溶于水的气 体。 ☆通常情况下, 不与高锰酸 钾、溴水等强 氧化剂反应。 与强酸强碱也 不反应。 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CH4+2O2CO2+2H2O CH4+Cl2CH3Cl+H Cl CH3Cl+Cl2CH2Cl2+H Cl CH2Cl2+Cl2CHCl3+H Cl CHCl3+Cl2CCl4+H Cl 乙烯C2H4 CH2=CH2 电子式: CH2=CH2 H2C=CH2 平面结构 无色,稍有气 味, 的气体。 ☆能使①酸性 高锰酸钾溶液 褪色,②溴的四 氯化碳(橙红) 难溶于水,比 空气略轻。利 用比鉴别甲烷 和乙稀 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火焰明亮,稍伴有黑烟, 不完全燃料,C单质的结果) 与溴加成: 与H2加成: 与HCl加成: 与H2O加成: 与Cl2加成: 加聚: C2H4+3O22CO2+2H2O CH2=CH2+ Br2CH2Br-CH2 Br CH2=CH2+ H2CH3-CH3 CH2=CH2+H Cl CH3- CH2Cl CH2=CH2+ H2O CH3-CH2OH CH2=CH2+ Cl2CH2 Cl -CH2 Cl n CH2=CH2

苯 易取代 ,难加成,能氧化 C6H6 或 CnH2n-6 苯的碱性反应:苯不具有像 稀烃一样的CC双键,但在 一定条件下仍能加成镍作 催化剂下,苯与H2合成, 方程式为: 含一个苯环结构的化合物, 如甲苯=甲苯等,都可发生 上述类似取代反应和加成 反应 平面正六边 形: ①所有原子 在同一平面。 ②6个碳原子 之间的键完 全相同,是一 种介于单双 键之间的独 特键,6个键 完全相同。 ③键角是 1200, 4.笨的一取代 物只有一种 结构 无色,带有特殊 气味的液体, 有毒,不溶于 水,密度比水 小,用冰冷却, 可凝成无色晶 体。 ☆不与高锰酸 钾、溴水反应。 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火焰明亮,伴有浓烟) 与溴取代: 2C6H6+15O212CO2+6H2O 也可直接加Fe FeBrs做催化剂 + Br2 纯溴,(不是溴水溶液是单质)溴苯 二、浓硫酸作用下,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 成硝基苯,方程式为: 三、①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 ②只发生单取代反应 ③溴苯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无色油状 液体,能溶解溴单质,呈褐色 4、除无溴苯中的溴用NOHW分液

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苯乙烯 1理化性质 无色至淡黄色折射率很高油状液体。有渗透性气味。分子式C 8H 8。 分子量104.16。相对密度0.9074(20/4℃)。熔点-31℃。沸点145.2℃。闪点31.11℃(闭杯)。自燃点490℃。蒸气密度3.6。蒸气压1.33kPa(10mmHg30.8℃)。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限1.1~ 6.1%。极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接触空气和光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和醛,并发生聚合。遇热、明火、氧化剂易燃。与氯磺酸、发烟硫酸、硫酸、氧发生剧烈反应,而有爆炸危险。分解放出辛辣烟。2侵入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液体苯乙烯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 3毒理学简介 人吸入LCLo:10000ppm/30M;TCLo:600ppm,20ug/m3。 大鼠经口LD 50:2650mg/kg;吸入LC 50 :12mg/m3/4H。小鼠经口 LD 50:316mg/kg;吸入LC 50 :9500mg/m3/4H。 经呼吸道吸入的苯乙烯蒸气,仅一小部分以原形呼出,大部分经 体内代谢成扁桃酸(85%)和苯酰甲酸(10%)从尿中排出。当接触浓度低于650mg/m3时,苯乙烯代谢产物在尿中浓度与接触量成线性关系。 苯乙烯的急性毒性主要为刺激作用和中等度的麻醉作用。小鼠吸入2770~5500mg/m3,12小时,可出现步态蹒跚、运动失调;吸入10000mg/m3,2小时,引起昏迷。 人吸入浓度为250mg/m3时,即闻到臭味及刺激感;3500mg/m3下4小时,可出现明显刺激症状、意识模糊、乏力、困倦等。 4临床表现 急性中毒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当接触较高浓度时,可很快引起粘膜刺激症状。患者先有眼部刺痛、流泪、结膜充血,并出现流涕、喷嚏、咽痛及咳嗽等,继之有头

知识点梳理_甲烷、乙烯、乙炔、苯、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知识点梳理:甲烷、乙烯、乙炔、烷烃、烯烃、炔烃(记忆,回来检测) 一、甲烷 1、几种表达方式 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结构简式最简式实验式 空间结构为键角为 2、物理性质 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 3、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注明反应类型) (1)CH4 + O2 →()甲烷燃烧现象: 甲烷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能或不能)使之褪色,一般遇强酸强碱(能或不能)反应。 (2)CH4 + Cl2 →() CH4 + Br2 (g) →()(写第一步) 注:一氯甲烷: 色体 二氯甲烷:溶于水、密度比水的无色体 三氯甲烷:又叫,色溶于水、密度比水的体,常用作有机溶剂 四氯甲烷:又叫,色溶于水、密度比水的体,常用作有机溶剂、 由氯仿制氟利昂的反应()(3)甲烷高温制炭黑反应 () 二、烷烃 1、通式 2、物理性质 (1)烷烃熔沸点随碳数增多而依次,通常常温下:C原子数目为是气体,C 原子数目为是液体; C原子数目16以上,是固体。(2)密度依次增大但都 1g/cm3,(3)均溶于水,(4)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 3、化学性质 (1)均(能或不能)使KMnO4溶液、溴水褪色,均(能或不能)与强酸、强碱 反应。 (2)写出新戊烷燃烧反应 (3)写出新戊烷与氯气反应生成一氯代物的反应

三、乙烯、乙炔 1、几种表达方式 注: C=C的键能和键长(填等于或不等于)C-C的两倍,说明C=C双键中有一个键容易2、乙烯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色、味的气体,比空气,溶于水。 3、乙烯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在括号注明反应类型) ⑴、燃烧反应: ()现象: (能或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将乙烯气体通入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中,可以见到溴的红棕色 写出反应方程式()CH2=CH2 + H2 → CH2=CH2 + HX → CH2=CH2 + H2O → (3)乙烯制聚乙烯的反应()单体:链节:聚合度: 4、乙烯的用途 (1)有机化工原料(2)植物生长 思考:1、鉴别甲烷和乙烯的试剂有 除去甲烷中乙烯的试剂为 2、要获得CH3CH2Cl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CH3CH3和Cl2取代,方法二:CH2=CH2和HCl加成,应选

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知识点汇总情况

甲烷 、烷烃知识点 烃: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又叫烃,在烃中最简单的是甲烷 一、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比空气轻的,能燃烧的气体,天然气、坑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均为甲烷。 收集甲烷时可以用排水法 二、甲烷的分子结构 甲烷的分子式:CH 4 电子式: 结构式: (用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的图式叫结构式) [模型展示]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得出结论: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甲烷是非极性分子,所以甲烷极难溶于水,这体现了相似相溶原理。 CH 4:正四面体 NH 3:三角锥形 三、甲烷的化学性质 1.甲烷的氧化反应 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a.方程式的中间用的是“ ”(箭头)而不是“====”(等号), 主要是因为有机物参加的反应往往比较复杂,常有副反应发生。 b.火焰呈淡蓝色:CH 4、H 2、CO 、H 2S 在通常条件下,甲烷气体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而且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所以可以说甲烷的化学性质是比较稳定的。但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一些物质如Cl 2发生某些反应。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现象:①量筒Cl 2的黄绿色逐渐变浅,最后消失。 ②量筒壁出现了油状液滴。 ③量筒水面上升。 ④量筒产生白雾 [说明]在反应中CH 4分子里的1个H 原子被Cl 2分子里的1个Cl 原子所代替..,但是反应并没有停止,生成的一氯甲烷仍继续跟氯气作用,依次生成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

甲烷,反应如下: a.注意CH 4和Cl 2的反应不能用日光或其他强光直射,否则会因为发生如下剧烈的反应:CH 4+2Cl 2??→?强光 C+4HCl 而爆炸。 b.在常温下,一氯甲烷为气体,其他三种都是液体,三氯甲烷(氯仿)和四氯甲烷(四氯化碳)是工业重要的溶剂,四氯化碳还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溶剂、灭火剂,氯仿与四 氯化碳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均大于1 g ·cm - 3,即比水重。 c.分析甲烷的四种氯代物的分子极性。但它们均不溶于水。 取代反应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二、烷烃的结构和性质 1.烷烃的概念 a.分子里碳原子都以单键结合成链状; b.碳原子剩余的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 2. 烷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结 构 式: 结构简式:CH 4 CH 3CH 3 CH 3CH 2CH 3 CH 3CH 2CH 2CH 3 /CH 3(CH 2)2CH 3 3.烷烃的物理性质 (a )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b )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 )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 )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2)烷烃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故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4.烷烃的化学性质 (1)通常状况下,它们很稳定,跟酸、碱及氧化物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他物质化合;

烷烃烯烃炔烃练习题(答案)

烷烃、烯烃、炔烃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答案) 1、关于烷烃、烯烃和炔烃的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A.烷烃的通式是C n H2n+2, 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为烷烃 B.炔烃的通式是C n H2n-2, 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一定是炔烃 C.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鉴别己炔、己烯和己烷 D.烯烃和二烯烃是同系物 2、下列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丁烷B.2,2,4,4—四甲基辛烷 C.1,1,3—三甲基戊烷D.4—丁烯 . 3、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 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 A、1:2 B、2:1 C、3:2 D、2:3 4、对于CH3—C≡C—CH3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B.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C.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内D.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为6 5、有关饱和链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 ③相邻两个饱和链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 A、①和③ B、②和③ C、只有① D、①和② 6、下列物质中与丁烯互为同系物的是( ) A.CH3-CH2-CH2-CH3B.CH2 = CH-CH3C.C5H10D.C2H4 7、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 KMnO4酸性溶液、浓硫 ; C.溴水、浓硫酸 D. 浓硫酸、KMnO4酸性溶液 8、某气体是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的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乙炔B.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C.混合气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D.混合气体一定是由乙炔和乙烯组成 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保 持不变,若气体体积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CH4 B、C2H6 C、C2H4 D、C3H6 10、把2-丁烯跟溴水作用,其产物主要是( ) A 、1,2-二溴丁烷 B 、2-溴丁烷 C、2,3-二溴丁烷 D、1,1-二溴丁烷 11、某液态烃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则该烃是() A、3-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 C、2-甲基-1-丁烯 D、1-甲基-2-丁烯 、 12、下列物质中与1—丁烯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 A.CH3-CH2-CH2-CH3B.CH2 = CH-CH3 C .D.CH2 = CH-CH = CH2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 A、丙烷和丙烯 B、乙烯和环丙烷 C、乙烯和丁烯 D、甲烷和乙烷 14、下列物质中,可能属于同系物的是() A、C2H4C3H6 B、C2H6C3H8 C、CH4、H2 D、C2H2、C3H4 15、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16、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分别是() — A、2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B、3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C、3个甲基,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 D、4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17、若1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mol氧气,则() A、X=2,Y=2 B、X=2,Y=4 C、X=3,Y=6 D、X=3,Y=8 18、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19、与丁烯中所含C、H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但与丁烯既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是同系物() A、丁烷 B、环丙烷 C、乙烯 D、2-甲基丙烯 20、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2H3 B、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烷烃烯烃(重点)炔烃 通式C n H 2n+2 全部单键C n H 2n 只有一个双键C n H 2n-2 只有一个三键 代表物CH 4CH 2 =CH 2 CH≡CH 电子式 熔沸点变化规律与烯炔烃类似。 常温下C1~C4为气态, C5~C16为液态。C17以上 为固态。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 高;相同碳原子数,支链越 多,熔沸点越低。 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 高;相同碳原子数,支链 越多,熔沸点越低。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 剂 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 但始终小于水的密度。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 但始终小于水的密度。 碳原子数越多,密度越大, 但始终小于水的密度。 化学性质概述较稳定,不与高锰酸钾或 者溴水发生反应,也不和 酸碱发生反应。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钾 氧化并使其褪色;也可以和 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 色。 较活泼,易被酸性高锰酸 钾氧化并使其褪色;也可 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 其褪色。 氧化反应C n H 2n+2 +(3n+1/2)O 2 →nCO 2 + (n+1)H 2 O C n H 2n +(3n/2)O 2 →nCO 2 +nH 2 O C n H 2n-2 +(3n-1/2)O 2 →nCO 2 +( n-1)H 2 O 燃烧现 象 火焰呈淡蓝色,安静燃烧。有黑烟产生,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火焰明亮。 取代反应或加成反 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 CCl 4 溶液 常温下与溴水或者溴的 CCl 4 溶液 反应条件是光照,且要求CH≡CH+H 2 O

应卤族元素都必须是气态纯净物。这与烯烃炔烃的加 成反应条件不同。CH 2 =CH 2 OH(不稳定)→ CH 3 CHO (最后生成乙醛) 加聚反 应 无 实验室制法CaC 2 +2H 2 O→C 2 H 2 ↑+ Ca(OH) 2 特殊性质 或 用途CH 4? ?→ ? 高温C+2H2 C 16 H 34? ?→ ? 高温C8H18+ C8H16 一个大烷烃分子裂解成一 个小烷烃分子和一个烯烃 分子。 顺反异构,同侧为顺,异侧 为反。 乙炔俗名电石气,用于焊 接金属;乙烯用作催熟剂 和有机化工基本原料,甲 烷俗名天然气,用于燃料。 相同的物质发生有机反应,反应条件不同,生成的产物也不相同。以为例,铁的催化下,与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或;在光照条件下,与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在有Ni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与溴蒸气反应生成。

苯乙烯生产工艺

课题: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第二节 乙苯脱氢生产苯乙烯 一、概述 1.苯乙烯的性质和用途 苯乙烯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或者 系无色至黄色的油状液体。具有高折射性和特殊芳香气味。沸点为145 ℃, 凝固点 -30.4℃,难溶于水,能溶于甲醇、乙酸及乙醚等溶剂。 苯乙烯在高温下容易裂解和燃烧,生成苯、甲苯、甲烷、乙烷、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等。苯乙烯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其爆炸范围为1.1 %~6.01%。 苯乙烯具有乙烯基烯烃的性质,反应性能极强,如氧化、还原、氯化等反应均可进行,并能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苯乙烯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化成醛、酮类。苯乙烯易自聚生成聚苯乙烯(PS )树脂。也易与其他含双键的不饱和化合物共聚。 苯乙烯最大用途是生产聚苯乙烯,另外苯乙烯与丁二烯、 丙烯腈共聚,其共聚物可用以生产 ABS 工程塑料;与丙烯腈共聚可得AS 树脂;与丁二烯共聚可生成丁苯乳胶或合成丁苯橡胶。此外,苯乙烯还广泛被用于制药、涂料、纺织等工业。 工业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除传统乙苯脱氢的方法外, 出现了乙苯和丙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乙苯气相脱氢工艺等新的工业生产路线, 同时积极探索以甲苯和裂解汽油等新的原料路线。迄今工业上乙苯直接脱氢法生产的苯乙烯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 90%,仍然是目前生产苯乙烯的主要方法,其次为乙苯和丙烯的共氧化法。本节主要介绍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 二、反应原理 1. 主、副反应 主反应: 催化剂 +H 2 △H Φ 在主反应发生的同时,还伴随发生一些副反应,如裂解反应和加氢裂解反应: +H 2 +C H 4 4 +H 2 H 6 +2H 2O +2CO 2+3H 2 高温下生碳 8C+5H 2 此外,产物苯乙烯还可能发生聚合,生成聚苯乙烯和二苯乙烯衍生物等。 CH 3 CH=CH 2 CH=CH 2 CH 2—CH 3 CH=CH 2 CH 2—CH 3 CH 4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甲烷乙烯苯剖析

第三章《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学案 一、有机物 1、有机物的定义:。 2、有机物的特点: (1)种类繁多碳元素是形成物质最多的元素 (2)结构复杂(3)难溶于水( 4)易分解、易燃烧、不易导电 3、烃是指的有机物,也称为。其中是最简单的有 机物。 二、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甲烷的存在:。 2、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 对应的CH2Cl2有几种结构? 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 3、甲烷的物理性质:色,味的气体,溶,燃烧,密度空气。 4、甲烷的化学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与不反应,与也不反应。 注意:因为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在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用箭头而不用等号。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2)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与氯气反应的现象为: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常如何验证HCl的生成呢? ②常温下,除了CH3Cl是气体外,其他三种都是无色液体,为什么我们看到黄色油珠呢? 。 其实,在该反应中,生成的有机产物除一氯甲烷外,还有 。 请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取代反应的定义: 那么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不是相同的呢?它们之间的差别为: 三、烷烃 1、烷烃,也称为,分子中 2、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物理性质会呈现变化。 状态:;熔沸点,密度。 3、化学性质:。 4、同系物的定义:。 烷烃的分子式可以用通式来表示: 5、烷烃的命名 (1)碳数在十个以内时,依次为:。 (2)碳数超过十时,以为代表。

6、同分异构体的定义: 同分异构现象的定义: 一般情况下,分子相同时,支链越多,溶沸点越,密度越。 7、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式与结构简式。 甲烷: 乙烷: 丙烷: 正丁烷: 异丁烷: 正戊烷: 异戊烷: 新戊烷: 1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采煤矿井中的甲烷气体是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发酵而来的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四氯甲烷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灭火剂 2.下列关于甲烷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烷是一种非极性分子 B.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烷烃烯烃炔烃练习题(答案)知识讲解

烷烃烯烃炔烃练习题 (答案)

烷烃、烯烃、炔烃练习题 7.28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答案) 1、关于烷烃、烯烃和炔烃的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烷烃的通式是C n H2n+2, 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为烷烃 B.炔烃的通式是C n H2n-2, 符合这个通式的烃一定是炔烃 C.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来鉴别己炔、己烯和己烷 D.烯烃和二烯烃是同系物 2、下列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丁烷B.2,2,4,4—四甲基辛烷 C.1,1,3—三甲基戊烷 D.4—丁烯 3、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 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 A、1:2 B、2:1 C、3:2 D、2:3 4、对于CH3—C≡C—CH3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碳原子不可能在一条直线上B.四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 C.所有原子在一个平面内 D.在同一直线上的原子最多为6 5、有关饱和链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都是易燃物②特征反应是取代反应 ③相邻两个饱和链烃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甲基 A、①和③ B、②和③ C、只有① D、①和② 6、下列物质中与丁烯互为同系物的是 ( ) A.CH3-CH2-CH2-CH3B.CH2 = CH-CH3 C.C5H10D.C2H4 7、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还可以用来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操作方法是() A. 澄清石灰水、浓硫酸 B. KMnO4酸性溶液、浓硫 C.溴水、浓硫酸 D. 浓硫酸、KMnO4酸性溶液 8、某气体是由烯烃和炔烃混合而成,经测定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的13.5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含有乙炔 B.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乙烯 C.混合气可能由乙炔和丙烯组成 D.混合气体一定是由乙炔和乙烯组成 9、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种气体烃和足量的氧气,用电火花点燃完全燃烧后,容器内气体体积 保持不变,若气体体积均在120℃和相同的压强下测定的,这种气态烃是() A、CH4 B、C2H6 C、C2H4 D、C3H610、把2-丁烯跟溴水作用,其产物主要是 ( ) A 、1,2-二溴丁烷 B 、2-溴丁烷 C、2,3-二溴丁烷 D、1,1-二溴丁烷 11、某液态烃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2-甲基丁烷,则该烃是() A、3-甲基-1-丁烯 B、2-甲基-2-丁烯 C、2-甲基-1-丁烯 D、1-甲基-2-丁烯 12、下列物质中与1—丁烯互为同分异构的是 ( ) A.CH3-CH2-CH2-CH3 B.CH2 = CH-CH3 C. D.CH2 = CH-CH = CH2 13、下列各组物质中,只要总质量一定,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也总是定值的() A、丙烷和丙烯 B、乙烯和环丙烷 C、乙烯和丁烯 D、甲烷和乙烷 14、下列物质中,可能属于同系物的是() A、C2H4 C3H6 B、C2H6 C3H8 C、CH4、H2 D、C2H2、C3H4 15、不可能是乙烯加成产物的是() A、CH3CH3 B、CH3CHCl2 C、CH3CH2OH D、CH3CH2Br 16、C6H14的各种同分异构体中所含甲基数和它的一氯取代物的数目分别是() A、2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B、3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C、3个甲基,能生成5种一氯代物 D、4个甲基,能生成4种一氯代物 17、若1mol某气态烃C X H Y完全燃烧,需用3mol氧气,则() A、X=2,Y=2 B、X=2,Y=4 C、X=3,Y=6 D、X=3,Y=8 18、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CH4 B、C2H6 C、C3H6 D、C6H6 19、与丁烯中所含C、H元素的百分含量相等,但与丁烯既不是同分异构体,又不是同系物() A、丁烷 B、环丙烷 C、乙烯 D、2-甲基丙烯 20、完全燃烧一定量的某有机物,生成88g CO2和27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C2H3 B、该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C、该有机物不可能是乙烯 D、该有机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21、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气体, 欲除去乙烯可选用的试剂是 (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烷烃烯烃炔烃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脂肪烃 什么样的烃是烷烃呢?请大家回忆一下。 一、烷烃 1、结构特点和通式:仅含C —C 键和C —H 键的饱和链烃,又叫烷烃。(若C —C 连成环状,称为环烷烃。) 烷烃的通式:C n H 2n+2 (n ≥1) 接下来大家通过下表中给出的数据,仔细观察、思考、总结,看自己能得到什么信息? 表2—1 部分烷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甲烷 CH 4 -164 0.466 乙烷 CH 3CH 3 -88.6 0.572 丁烷 CH 3(CH 2) 2CH 3 -0.5 0.578 (根据上表总结出烷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 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规律性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n ≤4)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还有,烷烃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 我们知道同系物的结构相似,相似的结构决定了其他烷烃具有与甲烷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 (1)取代反应 如:CH 3CH 3 + Cl 2 → CH 3CH 2Cl + HCl (2)氧化反应 C n H 2n+2 + — O 2 → nCO 2 +(n+1)H 2O 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接下来大家回忆一下乙烯的结构和性质,便于进一步学习烯烃。 二、烯烃 1、概念: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链烃叫做烯烃。 通式:C n H 2n (n ≥2) 例: 乙烯 丙烯 1-丁烯 2-丁烯 师:请大家根据下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表2—1 部分烯烃的沸点和相对密度 名称 结构简式 沸点/oC 相对密度 乙烯 CH 2=CH 2 -103.7 0.566 丙烯 CH 2=CHCH 3 -47.4 0.519 (根据上表总结出烯烃的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 2、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与烷烃相似) 烯烃结构上的相似性决定了它们具有与乙烯相似的化学性质。 3、化学性质(与乙烯相似) (1)烯烃的加成反应:(要求学生练习) ;1,2 一二溴丙烷 ;丙烷 2——卤丙烷 (简单介绍不对称加称规则) (2) (3)加聚反应: 聚丙烯 光照 3n+1 2 点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