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雾霾是怎么形成的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雾霾是怎样形成的,你了解吗?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

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地区,其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

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和街道马路牙子的泥土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

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 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目前来看,在我国黄土平高原地区350多座城市中,雾霾构造三要素存量相当丰裕。

形成雾霾的主要来源第一: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车子是排放细颗粒物的“重犯”。使用汽油的小型车虽然排放的是气态污染物,比如氮氧化物等,但碰上雾天,也很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加重雾霾。

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雾霾颗粒中机动车尾气占22.2%,燃煤占16.7%,扬尘占16.3%,工业占15.7%。但随着汽车技术进步以及油品质量的上升,环境管理者发现机动车尾气对雾霾天气形成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作为一些汽车拥有量较大的城市,管理者依旧需要控制机动车排放标准,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

第二: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第三: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第四: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第五: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 ,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特别是油烟的颗

粒物上,微生物吸收油滴后转化成更多的微生物,使得雾霾中的生物有毒物质生长增多。

第六、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增添清洁负担,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诸多隐患。

除了气象条件,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的颗粒物(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浓度增加,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如今很多城市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已处于临界点,对气象条件非常敏感,空气质量在扩散条件较好时能达标,一旦遭遇不利天气条件,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就会立刻下滑。

形成雾霾的气候因素“&squo;雾’和&squo;霾’ 实际上是有区别的。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一、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

二、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

第三,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雾霾的危害1、雾或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对公路、铁路、航空、航运、供电系统、农作物生长等均产生重要影响。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给人体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2、雾、霾天气时,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

3、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加重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危害人体健康。

4、冬季遇雾、霾天气时,若遇空气污染严重可能形成烟尘

(雾)或黑色烟雾等毒雾,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

5、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污染物增加,我国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等部分地区雾、霾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

防雾霾的方法第一招:揉搓“迎香”

秋冬时节雾霾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揉搓迎香穴对感冒症状的消除以及预防皆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日常能坚持按揉迎香穴,也可以作为一种雾霾天预防感冒的方法。迎香穴的具体位置约距离我们的鼻翼两侧一厘米的皱纹中。

揉搓迎香穴的具体方法是:用两手的食指按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并且按照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搓摩36次,会有酸胀感向额面放射。中医认为迎香穴为体表的感风之处,也是停风之处,治风之穴,经

常按摩可以祛头面之风,散巅顶之寒,从而增强抵抗病菌的能力。经常揉搓迎香穴可以促进鼻周围的血液循环,使气血畅通,外邪不容易侵入体内,对抗病菌侵入。

第二招:饮食润肺

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对这类污染诱发的疾患,从保健的角度来说,食疗是值得提倡的辅助预防措施。

从中医的角度,百合、梨等食物有“润肺”的作用,中医的“肺” 与西医的“肺”所指还是有区别的。中医所指的肺不单单指一个器官,比如中医认为“肺主行水”,比较通俗地说是指肺气有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的功能。这里的“润”通俗理解为“滋润”,中医认为,肺乃娇脏,润肺有助肺部的保健,所以在雾霾天多吃一些如百合、梨、山药、白萝卜、荸荠等润肺的食物对身体的健康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招:居家锻炼

雾霾及灰霾天气由于空气污染较重,读者朋友们不适合外出锻炼,居家锻炼中医传统健身气功是比较好的健身方式。比如六字诀中的呬(音,si)字比较适合这个季节练习,因为它有润肺养肺、增补肺气的功效,对于各种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呬字发音的口形特点要注意是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合而有缝,舌尖顶其缝隙发音。随着发音的进行,还要配合肢体的动作,比如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

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翻掌同时开始读“呬”字,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整个过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注意不要有憋气感。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气吐尽则胸腹空。动作的频率要和自己的呼吸频率相吻合,要柔和、舒展、自然,切忌用力。

第四招:药茶熏眼

有很多读者朋友都会有这种感受,一旦出现雾霾天,只要在室外

稍微待长一点时间,就会出现喉咙干痒,眼睛涩痛、发红的症状,而这恰恰就是雾霾对眼睛伤害的表现之一。有许多常见中药可以起到明目润眼的功效,如菊花能清肝明目枸杞子能补肾明目决明子能明目通便、绿茶能清热名目。这些中药加绿茶熏眼对雾霾天气时候的眼部保健是比较有好处的。

药茶熏眼的具体的做法和常规泡茶的方法基本一样,根据需要选

择好要冲泡的药材和茶叶之后,用开水泡上,趁热放置眼前,眼睛距离杯口约三指远,用药茶的热气熏眼睛,持续大约5分钟,以眼睛耐受无不适感为度。药茶热气熏眼,不但具有物理湿热敷作用,还有助于畅通眼部经络、调和眼部气血,促进眼睛局部血液循环,迅速提高眼部的新陈代谢和分泌功能,缓解不适症状,预防眼疾发生。

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雾霾成因调查报告

“霾”之殇 ——关于雾霾天气的调查报告 目录 一、调查背景 二、雾霾天气景象 三.调查问卷数据 四、雾霾天气的成因 五、雾霾天气危害 六、防护措施及建议 七、总结 一、调查背景 伴随着马年春节的来临,不断出现的雾霾天气,使很多人不能如期回家过年,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空气污染?怎样去治理这种污染呢?为此,我通过实地观察、上网查资料等方法,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雾霾天气景象 霾罩兰溪,不见天日 总之,2013学年的寒假,我们是在严重的雾霾天包围中艰难生存。那么,这可恶的雾霾天是怎么会形成的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 三.调查问卷数据 那么,什么是雾霾?雾霾是怎么形成的?雾霾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对于雾霾,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关于对雾霾天气的小调查(问卷及数据) 三.调查问卷数据 那么,什么是雾霾?雾霾是怎么形成的?雾霾对人体有什么样的危害?对于雾霾,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于是,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问卷及数据如下: 关于对雾霾天气的小调查(问卷及数据) 1、您对本次雾霾天气是否关心?( ) A.关心 79% B.不关心 6% C.没想过 15% 2、你是否知道雾霾对人体的危害?() A.非常清楚 15% B.有所了解 67% C.不太清楚 18% 3、PM2.5的标准中文名是( ) A..悬空细尘 14% B.微尘 21% C.超细悬空尘颗 65% 4、您是否对本次雾霾天气采取了防御措施?( ) A.未采取 55% B.已采取 21% C.打算采取 24% 5、雾霾天气对您有何影响?() A.出行 22% B.健康 32% C.心情 46% 6、在雾霾的天气下,您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出行?() A.步行 48% B.自行车 4% C.私家车 5%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危害 雾霾天气的危害 连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遭遇雾霾天气影响。1月13日,北京市气象台发布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北京已连续3天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中的“最高级”——六级污染。“阴霾天气比香烟更易致癌。”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曾在某论坛上指出,近30年来,我国公众吸烟率不断下降,但肺癌患病率却上升了4倍多。这可能与雾霾天增加有一定的关系。 钟南山强调,浓雾缠绕、能见度非常低的天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除了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 雾霾笼罩时气压较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这时易感到胸闷。潮湿寒冷的雾和霾,还会造成冷刺激,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雾霾 PM2.5全知道概况来源监测危害防护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年老体弱者,千万不要在雾霾天出门,以免发生意外。“重度污染的空气清洁度低,含有大量的尘埃、污染物、微生物等,可对人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内科专家林江涛教授介绍说。大雾有非常强的吸附力,能吸附大量有毒害的酸、碱、盐、胺、酚、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然后形成非常大的雾核,这种东西极易被人吸

收。这些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敏感部位,容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一些过敏性病症。 雾霾天尽量减少户外锻炼“剧烈运动时,身体内吸进的有害气体比平常多。同时,雾霾天气污染较重,又不利于空气流通、灰霾扩散,户外体育运动的孩子本身就更加容易吸进灰霾。”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透露,有很多研究表明,暴露在雾霾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患上哮喘病的概率更高。 医生建议人们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如需外出可戴棉质口罩来预防。外出归来及时清洗脸部及裸露皮肤,也可用清水冲洗鼻腔。同时,人们在平时应多饮水、清淡饮食、多进食蔬菜水果,进食富含蛋白食物,增强免疫力;尽量减少去人多地方,例如超市、商场,这些地方空气流通差易造成呼吸系统疾病交叉感染;尽量减少开窗通风。开车时尽量减少开窗,空调应用内循环;尽量减少晨练。雾霾天气晨练除了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亦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尤其冬季,天气寒冷可造成血管痉挛,出现血压升高、心绞痛。(转载)

雾霾形成的原因及措施(整理版)

雾霾形成得原因及措施 一、雾 定义;雾就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得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得气溶胶系统,就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得产物。 物理本质:雾与云都就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得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 多发季节:深秋至来年初春,早晨。 雾形成得条件:一就是冷却,二就是加湿,三就是有凝结核,四就是逆温,五就是静风与微风。 雾消散得原因 一就是由于下垫面得增温,雾滴蒸发;二就是风速增大,将雾吹散或抬升成云;再有就就是湍流混合,水汽上传,热量下递,近地面雾滴蒸发。 雾得类型: 1、辐射雾:晴朗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失热多,气温低,水汽凝结形成得雾; 2、平流雾:暖而湿得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得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得雾; 3、混合雾:兼有上述两种原因形成得雾叫混合雾; 4、蒸发雾: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

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得冷空气便发生水汽凝结成雾。上层空气存在逆温现象。沿海,暖流经过得地区,多蒸发雾,寒流经过得地区,多平流雾;盆地多混合雾。地势低,雾日多。 二、霾(mái) 也称灰霾(烟霞) 指空气中得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这得非水物质得气溶胶系统造成得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 时间:秋冬季节,它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出现。 灰霾成因有三: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与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得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与近郊区周边积累;例如,冬季,影响我国得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 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得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得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得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与近地面。 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得增加。随着城市人口得增长与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与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形成在城市及其郊区。PM2、5就是形成雾霾天气得主要原凶,使用柴油得大型车就是排放PM2、5得“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得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使用汽油得小型车虽然排放得就是

雾霾从哪来——雾霾的产生机制和危害

雾霾从哪来——雾霾的产生机制和危害 我们知道,政府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单纯的GDP增长。以往一味强调经济发展导致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存环境。大气污染因其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更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雾霾天气让全体社会成员谈霾色变。 从2012年年底开始肆虐全国的雾霾天气,不仅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雾霾导致空气能见度低)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交通。更有甚者,近两年韩日两国开始抱怨中国大气污染导致本国雾霾发生,虽然不能将日韩等国雾霾的完全归咎于中国,但是我们的雾霾对周边国家确实会造成负面影响。 雾霾围城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其实雾和霾的区别非常大。雾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蒸气凝结生成雾。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由于雾和霾外在表象比较相似,而且常常同时存在,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所以统称“雾霾天气”。 雾霾下的北京 组成雾霾最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

等三种物质。其中核心物质是可吸入颗粒物。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等各类悬浮颗粒使大气混浊、视野恶化。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霾,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由于大气污染日渐加重、空气质量恶化,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乃至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将近30个省市不同程度受到雾霾侵扰,城市几乎无一幸免。雾霾究竟从何而来?它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

雾霾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文献综述穆迪

1.雾霾污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 (1)雾霾的概念 雾霾中的雾是近地面的云,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硫酸、灰尘等组成的气溶胶。在一定光照,温度,湿度和动力因素雾和霾相结合就形成了雾霾。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直径不大于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称为。首先 PM 是“particulate matter”的英文缩写,是指可吸入颗粒物质,在环境领域被称为颗粒物,在大气科学领域被称为大气溶胶粒子。按气象学定义,雾是水汽凝结的产物,主要由水汽组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霾的观测和预报等级》的定义,霾则由包含 PM 在内的大量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形成。通常将相 对湿度大于 90%时的低能见度天气称之为雾,而湿度小于80%时称之为霾,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则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形成的,称之为雾霾。 (2)雾霾污染的形成机制 雾霾污染的形成机制非常复杂,既有人为原因,也有大气原因。人类活动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使得污染物大量排放,为雾霾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说“污染是元凶”;大气运动包含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在雾霾污染形成过程,空气运动扮演“帮凶”的角色。根据中国科学院最新调查发现,中国大陆雾霾污染源主要是燃煤、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生物质燃烧以及扬尘沙尘。其中是主要污染物,其污染源所占比重如图 1-1 所示。 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排放物形成的一次颗粒物通过地面的界面反应,形成二次无机颗粒;同时其他废气通过大气输送和化学反应,形成二次有机颗粒物,这样就形成雾霾的物质基础。气溶胶与湿润的空气在大气条件出现水平方向连续静风和垂直方向逆温时,就产生雾霾,而雾霾的水汽遇冷凝结成雾或轻雾。 图 1-1 主要来源占比图 (3)雾霾污染的危害 1-3-1雾霾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国民经济运行、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居民身心健康。雾霾天气发生时,空气湿度低于百分之六十,可吸入颗粒物质均匀浮游在于空中,颗粒物质对大气具有一定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空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通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可入肺颗粒物通过进入人体循环系统,造成呼吸道炎症、肺炎等病症,加重了人们对于雾霾污染的恐惧感,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雾霾天气发生后,严重的视程障碍威胁着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航空港、海港、航道的安全。2013年1月北京雾霾事件中,曾发生多起交通事故,1月31日雾霾天气加 冻雨双重影响,导致望京往太阳宫方向高架桥上发生100多辆车追尾事故。 (4)雾霾的分类及物理特征 根据能见度和含水量将雾霾过程划分为雾、轻雾、湿霾、霾 4 个不同阶段。雾、湿霾阶段的相对湿度平均为 95%、91%,轻雾和霾阶段平均相对湿度接近,均为 79%。4 个阶段的主要发生顺序为霾?轻雾→湿霾→雾→湿霾→轻雾?霾,雾前湿霾阶段持续时间长于雾后。尺度>2μm 以雾滴为主的粗粒子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在雾阶段均显著大于其他 3 个阶段,其中霾阶段浓度最低。雾滴表面积浓度和体积浓度谱在 5μm、13μm 及μm 处分别存在峰值,对雾水体积和液水含量的贡献最大的尺度范围为 10~30μm,而轻雾、湿霾和霾阶段粗粒子谱均为单峰型。尺度>μm 的细粒子表面积浓度谱形在雾和湿霾阶段、轻雾和霾阶段分别相似,雾和湿霾阶段数浓度占优势的尺度范围分别为 ~μm 和 ~μm,轻雾及霾阶段数浓度优势粒子尺度范围均为~μm。4 个阶段数浓度最大差异出现在 ~μm 范围,从高到低依次为轻雾、霾、湿霾、雾。<μm、~μm 和>μm 的气溶胶粒子最高数浓度分别出现在霾、轻雾和雾阶段。从霾、轻雾、湿霾到雾的转换过程中,以 ~μm 为界,小粒子减少,大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危害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及危害 雾霾天气形成原因 雾: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 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就其物理本质而言,雾与云都是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雾升高离开地面就成为云,而云降低到地面或云移动到高山时就称其为雾。一般雾的厚度比较小,常见的辐射雾的厚度大约从几十米到一至两百米左右。雾和云一样,与晴空区之间有明显的边界,雾滴浓度分布不均匀,而且雾滴的尺度比较大,从几微米到10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 10-20微米左右,肉眼可以看到空中飘浮的雾滴。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 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霾: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 (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雾霾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 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譬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阴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 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严重会致死。

华北地区雾霾成因分析

华北地区雾霾成因分析

华北地区雾霾成因分析 姚燕良 (华北科技学院,北京东燕郊101601) 摘要:2015年11月,我国华北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雾霾成因和治理雾霾迫在眉睫。关键词:雾霾;大气污染;静稳天气;大气气溶胶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雾霾是秋冬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雾和霾虽然同为视程障碍物,但是二者之间却有极大差别。雾—空气中的水汽凝结现象,是自然的天气现象,和人为污染不存在着必然联系;霾—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二者可从空气湿度上进行大致判断,一般情况下,相对湿度大于90%时称作雾,小于80%时称为霾,80%~90%之间则为雾霾混合物。雾和霾一天当中,角色可能发生交替,也可能在同一区域内有些地方是霾有些地方为雾。雾和霾同时存在,且区域性能见度低于10公里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被称为“雾霾”天气。由于能见度的降低不仅有“积极”参与的云雾滴的作用,还有气溶胶粒子的贡献,且其中的细粒子排放主要来自人类活动,因此雾霾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雾霾天气的出现是气象问题,更是环境问题。2015年11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遭遇多次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其影响范围、持续时间、雾霾强度历史少见。雾霾天气导致空气质量和能见度下降,造成呼吸系统和过敏等疾病的发病率增加,高速公路封闭,航班延误或取消,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1 雾霾天气成因分析

2015年11月,华北地区出现多次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是由于华北地区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和人类生产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1.1 大气环流异常导致静稳天气增多,有利于形成雾霾 静稳天气是指当大范围近地面大气层持续或超过24h出现气压场比较均匀、静风或风速较小的天气。在静稳天气条件下,湍流受到抑制,特别是当逆温层出现时,不利于低空中的水蒸汽和颗粒物的扩散,特别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静稳天气多发季节为秋冬两季。2015年11月大气环流于往年较异常而导致静稳天气偏多,为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11月份,由于西伯利亚地区冷高压异常偏弱,北半球西风指数较常年明显偏大,表明高空西风分量较强,环流比较平直,纬向型环流较弱,极不利于引导极地冷空气进入我国,特别是华北地区;再就是华北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值较常年偏小1~5hpa (百帕),处于弱气压梯度区,地面风速不大,垂直和水平方向扰动小,静风和小风天气多,故形成持续静稳天气。根据气象局资料分析,2015年1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的频率较常年明显偏多,其中华东地区为 56.5%、华南57.3%、西南63.7%,而华北地区高达64.5%,均为为近10年最高。另外,今年华北地区暖湿气流也较往年异常,导致近地面空气湿度大,因此出现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 1.2 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高有利于形成雾霾 华北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在全国范围来说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催生雾霾天气的形成。大气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的总称,主要包括沙尘、碳(有机碳和黑碳)、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海盐等六大类。冬季华北地区燃煤采暖、春秋季农村地区秸秆焚烧都会造成碳气溶胶的浓度明显增加。我国华北地区重工业相对比较发达,排放的二氧化硫较多,由于气温高可加速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所以夏季华北地区硫酸盐气溶胶浓度较其他季节和地区都高。因城市汽车使用量大大高于农村,所以城市中硝酸盐和硫酸盐气溶胶浓度大大高于农村。气溶胶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高考地理微专题4 雾霾

微专题训练4雾霾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探讨了对我们生活带来显而易见却隐忧不断的环境问题——雾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1)指出雾霾发生的主要季节,并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可行措施。(4分) 2.图甲为2013年11月2日雾霾分布图,图乙为2013年12月8日雾霾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甲中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特点。 (2)两次雾霾天气中,渤海西部地区都未能幸免,试分析该地霾日较多的 原因。 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污染浓度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使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霾又称灰霾,是指大量细微的干尘粒(灰尘、硫或氮氧化合物等粒子)悬浮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霾的形成条件出现后,会导致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凝结核存在,水滴容易凝结在上面而起雾,因此,雾和霾往往相伴出现。图为我国2013年1月7~13日雾霾日数实况图。 (1)根据文字信息,简要说明雾和霾的异同。 (2)概述此次我国连续5天以上发生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 (3)改善雾霾天气的关键是减少污染源。说明我国减少大气污染源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1月辽宁省出现大范围空气重度污染,11月8日, 全省14个城市中11个市空气严重污染。 材料二沈阳雾霾致店牌“消失”,网友戏侃:天空“飘”来五个字(见下图)。 (1)简述雾霾天气形成的气象条件和雾霾天气的主要危害。 (2)分析形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原因。 (3)请为防治雾霾天气提出合理化建议。 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雾霾分为“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柴油燃烧时尾气直接排放的颗粒就是“一次颗粒”,占雾霾总量的24%。“二次颗粒”是化石燃料燃烧尾气中的NOx、SOxVOC(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大气后,在一定水雾状态下与 空气中的氨及VOC等发生气溶胶反应形成的颗粒,占雾霾总量的50% 以上。散煤燃烧的污染是集中燃烧污染的10-20倍。 运城市已成为雾霾污染的重灾害区。请从发展的角度,针对雾霾的形成提出防治雾霾对策。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材料二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自北向南大范围爆发雾霾天气的原因。 (2)专家称,我国走出“霾”伏至少还需20年。请对治理雾霾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 7.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长沙的天空在进入2015年后的短短十几天内,再次被灰蒙蒙的雾霾所笼罩,大部分地区的能见度只有200米。1月13日雾霾袭城,城区进 入了“捉迷藏”模式。上午9点左右,雾霾持续升级,AQI(空气质量指数)一度以336“爆表”成为当天全国雾霾最严重的地区。 分析此次雾霾持续时间长且污染严重的原因。(10分)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教学内容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雾霾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摘要 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连续发生多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雾霾严重威胁了人们身体健康,雾霾天气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雾霾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雾霾;形成原因;危害;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2013年1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市有26天为雾霾天气,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雾霾天气的频繁发生对城市大气环境、群众健康、交通安全、农业生产等都带来了日益显著的影响。雾霾是空气污染和气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下降,大气中的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PM2.5)是导致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城市大气PM2.5污染影响空气质量,威胁人群健康,是具有区域性特征、危害严重的大气污染物。 1 雾霾形成的原因 雾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硫化物、NOx等使大气混浊、并在雾气存在下组成的气溶胶,从而导致能见度下降,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1]。李金岚[2]指出雾霾是污染物和特殊天气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主要污染物包括PM2.5、PM10、硫氧化物、NOx等,尤其是PM2.5。在2013年首次雾霾天气中,北京空气中硫氧化物、NOx等污染物质浓度增加了10~20倍。城市有毒颗粒物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比如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焚烧垃圾道路粉

尘工业污染森林火灾花粉细菌等。2011年,全国SO2排放总量为2218万吨,工业源排放占91%;NOx排放总量为2404万吨,工业源排放占71.9%,机动车排放占26.5%。 二是气候条件的影响。雾霾的产生,特别是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有赖于特定的气象条件,如温度湿度辐射强度等; 雾霾发展与消除也受风力降水降雪等因素影响[3].水雾不仅为气态污染物NOx、SO2迅速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粒子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而且为细颗粒物的吸湿、凝聚长大与累积提供了适宜条件。同时, 极端静稳天气形成了低空大气的“逆温层”,使空气在水平、垂直方向的交换流通能力变弱,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从而导致空气污染的累积效应,形成了霾。高湿静稳的天气条件又不利于污染物扩散,致使二次粒子迅速转化与积累,从而加重了雾霾的程度,造成本次雾霾天气出现了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4]。 2 雾霾的危害 形成雾霾天气的有毒、有害颗粒物散播在空气中,对人类和生态系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雾霾天气中的PM2.5比重较大,其颗粒物较小,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可吸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随PM2.5能轻易穿过鼻腔中的鼻纤毛,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进血液,而引发包括心脏病、动脉硬化、肺部硬化、肺癌、哮喘等各种疾病,影响身体健康; 雾霾中含有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细颗粒、有毒物质达 20 多种,包括了酸、碱、盐、胺、酚等,以及尘埃、花粉、螨虫、流感病毒、结核杆菌、肺炎球菌等,其含量是普通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气中可吸入性悬浮物颗粒可随呼吸而进入支气管、细支气管,最后沉降于肺泡,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

雾霾成因与防治论文

雾霾的成因与防治 摘要: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今年春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对此,我决定对雾霾成因和其成分分析及防治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建立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 关键词:雾霾成因防治PM 2.5环保 正文: 历史数据表明,近50年来中国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霾过程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今春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尾气等,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那么,雾霾的成因是什么?对环境和人体有何影响?对于我们居民来说,应如何防治?政府及相关环保部门应如何应对?我们对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氮氧化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防治有什么深刻的认识? 1.雾霾的成因 由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较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风力较小;大气层结构稳定;一些地区受降水和地面水汽蒸发的影响,使得近地面空气的相对湿度越来越大,却极少降雨;在这种稳定的天气形势下,空气中的污染物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不容易向外扩散,使得污染物在大气的浅层积聚,从而导致污染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些是雾霾天气持续的自然因素,而人为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化石能源消费增多造成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雾霾天气形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 “…雾?和…霾?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成因有三: ——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中悬浮微粒的扩散稀释,容易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这种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中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 原因: 1. 大气空气气压低,空气不流动时主要因素。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2. 地面灰尘大,空气湿度低,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3.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天气的一个因素。 4. 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5.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危害: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及可入肺颗粒物(PM2.5)。在工业生产中,燃烧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煤炭都可以放出大量的颗粒物。这些颗粒物在排入空气中后能在空中停留很长的时间,而且容易被陆空生物的呼原因:1.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影响,来自西亚干燥地区的风沙进入北京2.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冬季干燥少雨3.大气污染严重,不利于空气的循环。 影响:引发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吸行为吸入肺部,当肺部堆积的颗粒物过多时会对生物体的健康造成影响。 如何应对雾霾天气? 1尽量少出门:由于雾霾天气中存在着大小颗粒物,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颗粒物进入身体后会粘附在呼吸道,造成支气管炎,咽炎。尤其是抵抗力相对比较弱的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更应该减少出行,或户外运动时应戴口罩防护身体。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探索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 绪论 (2) 2 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3) 2.1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污染物 (3) 2.2扩散条件不利也是重要原因 (3) 3 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 (3) 3.1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3) 3.2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秩序 (4) 4、雾霾天气有效防治措施 (4) 4.1个人防治措施 (4) 4.2政府及社会相关防治措施 (4) 4.2.1国外防治雾霾经验 (4) 4.2.2国内相关措施 (5) 5.结语 (5)

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探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问题之一。大气污染是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其严重的损害。雾霾天气是大气污染的表现形式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与汽车尾气排放、建筑粉尘等有很大关系。为了更好的研究雾霾天气带来的影响,本文专门对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雾霾天气形成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Abstract:Along with our country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s become restrict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people. Air pollution is the main performa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to people's physical health extremely serious damage. Ting fog weather is one of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the cause of its formation mainly with the vehicle exhaust emissions, construction dust, etc. have great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better study the fog Ting weather bring,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on Ting fog weather causes, harm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were more detailed analysis. Keywords:causes of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fog weather Ting 1 绪论 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的日益严重的大雾天气使雾霾这个气象术语被人们所熟悉。大雾天气来临时,直接会影响航班起飞时间的延误,人们在户外活动时候不得不戴上口罩来与雾霾中的有毒物质隔离开,有晨练习惯的人们选择了待在家里以防户外运动会更有害于身体健康。雾霾天气在我国的影响范围很广,南方的广州、苏州杭州,北至北京、宁夏等城市。 雾和霾都是指在视觉上的障碍物,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 100% 或接近 100% 。雾可以随着空气湿度的变化而出现减弱或加浓的现象,例如在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时能见度小1KM。雾的颗粒比霾大,一般地霾的主要成分是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等于2.5 微米,PM2.5 是导致雾霾天气的根本原因。 之所以说雾霾是有毒的,是因为 PM2. 5 本身已经吸附并带着很多有毒物质和有害物质,一旦被吸入就可以通过人的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进入肺泡,这样

雾霾的成因及危害

雾霾的成因及危害 最近今年,雾霾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环境危害。那么,雾霾是如何形成的?对健康有哪些危害的? 一、雾霾的成因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它也能使大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2.5,也就是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霾粒子的分布比较均匀,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较小,从0.001微米到10微米,平均直径大约在1-2微米左右,肉眼看不到空中飘浮的颗粒物。由于灰尘、硫酸、硝酸等粒子组成的霾,其散射波长较长的光比较多,因而霾看起来呈黄色或橙灰色。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刀耕火种和火山喷发等人类活动或自然现象都可能导致雾霾天气。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能源迅猛消耗、人口高度聚集、生态环境破坏,都为雾霾天气的形成埋下伏笔。 雾霾的形成既有“源头”,也有“帮凶”,这就是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一旦污染物在长期处于静态的气象条件下积聚,就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雾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雾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早晚湿度大时,雾的成分多,白天湿度小时,霾占据主力,相对湿度在80%到90%之间,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空气中水汽氤氲,虽然以灰尘作为凝结核,但总体无毒无害;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物质,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雾霾的相关内容。 雾霾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雾霾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一、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如何预防雾霾 预防雾霾的方法主要有:1、戴口罩。医用口罩对0.3微米的颗粒能挡住95\%。戴口罩选择口罩要买正规合格的,同时要戴一下,买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型号,要最大程度地贴紧皮肤,让污染颗粒不能进入。口罩不能洗,取下后,要等里面干燥后再对折收起来,以免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因为其为专业抗病毒气溶胶口罩,密闭性好,戴上后容易呼吸困难,缺氧而感到头昏。2、外出尽量别骑车。雾霾可以暂时减少晨练,尽量选择在10—14时外出。同时要多喝水,少吸烟并远离“二手烟”,减轻肺、肝等器官的负担。习惯骑单车、电动车上班或出门办事的人,尽量避开早晚交通拥挤的高峰时段,尽量改换搭乘公交车。这是因为汽车尾气里有很多没有完全燃烧透的化学成分,会随着空气里面细小颗粒漂浮。当你骑单车或电动车时,身体需要供氧,肺就会吸入大量空气。 总之,大家一定要积极的做好预防雾霾的措施,另外在家开窗时应尽量避开早晚雾霾高峰时段,可以将窗户打开一条缝通风,不让风直接吹进来,通风时间每次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

中国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4, 4, 101-11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4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451812.html,/journal/aep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451812.html,/10.12677/aep.2014.44015 Cause, Hazard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Hazy Weather in China Danping Sun*, Guoqin Huang# Research Centre on Ecological Sciences,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Email: sdpganlin@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451812.html,, #hgqjxnc@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451812.html, Received: May 23rd, 2014; revised: Jun. 20th, 2014; accepted: Jul. 1st, 2014 Copyright ? 2014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45181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Recently, our country is shrouded by hazy weather. The air pollution index continues rising. Re-peatedly, moderate, severe and extremely severe hazy weather appeared in the central eastern part of China. Meanwhile, the data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show that: from the northeast to the northwest, from north China to central and Huanghuai, Jiangnan region, there was a wide range of heavy and serious pollution, leading to a fall in the quality of people's life gradually. So, hazy weather has become a serious and urgent problem causing impact on human’s surviv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concepts, classification, components, causes and hazard of hazy weather.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hazy weather are mention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value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the rules of the hazy weather and improving the air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Keywords Hazy weather, Pollution, Cause, Hazard, Control Measures 中国雾霾天气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孙丹平*,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南昌 Email: sdpganlin@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451812.html,, #hgqjxnc@https://www.360docs.net/doc/3318451812.html,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