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 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 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 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

第一章绪论

1、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关系如何?

城市道路是随着城市形成而形成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四大子系统之一,城市道路网是城市结构的骨架,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道路交通体系中的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因素。

二.对城市规模影响

2. 对工业用地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

3.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由交通条件保证

4.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交通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划

三.对城市布局影响

5.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6. 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走向

7.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8. 城市干道系统是城市的景观,更影响到城市的主要景观。

2、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

交通一体化、交通区域差别化、交通集约化

第二章

1、何谓交通体系、交通流、交通量?

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

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活或人流的统称。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个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

2、交通量、车速及交通密度三者有何关系,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基本公式:K=Q/V,交通密度=交通量/车速

?当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也小,而车速很高(接近自由车速)

?随着密度逐渐增加,交通量亦逐渐增加,而车速逐渐降低

?当密度继续增大,交通开始拥挤,交通量和车速都降低

?最大流量、临界车速、和最佳密度是划分交通是否拥挤的特征值。

3、交通量有哪些变化规律?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发生的这种变化被称为交通量的分布特征

①随时间变化规律:一天内小时交通量的变化:又称时变,常用时变图表示;一周内日交通量变化称为日变,显示日变的曲线图称为交通量日变图;一年内月交通量的变化,可用月交通量变化系数表示;逐年交通量变化

②空间变化规律:指同一时间交通量在不同路段、不同车道、不同方向上的变化,可用路段分配、车道分配和方向分配表示

4、什么叫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行能力: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及行人的能力,与交通量的含义不尽相同。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安全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

5、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有何区别?

交通量是指某时间段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或行人数,一般交通量均小于道路的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与行人的能力,与交通量的含义不尽相同。

第三章

1、城市交通规划的目的、意义和任务是什么?

目的:在于协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系,并按系统工程的观点,对道路提出任务和要求,使之与其他运输方式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共同完成城市客货运输任务

意义:①是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的重要手段

②是获得交通运输工作最佳效益的有效方法

③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措施

④是实现城市现代化交通的基础

任务:①根据城市的性质、用地功能分区和布局,分析规划年限内城市的客运量与货运量的变化,居民出行和车辆出行的次数和流向,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布

②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城市建设投资、居民生活水平、城市规模及用地布局等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确定城市客货运输体系

③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提出城市客运与货运交通量、流向分布图,为城市道路网规划提供依据

2、为什么要进行OD调查?

?在于掌握人、车出行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利用OD调查结果计算转换交通量,结合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等经济指标预测未来交通需求,作为道路网规划的依据;

?OD调查就是收集规划区域内出行的类型和数据资料,亦即包括从起始小区到各个终迄小区的客货流量,从而推算出远景年的交通量,为交通运输规划的研究、新建或改建道路的设计以及公共交通与服务设施的确定提供依据。

3、出行具有什么特性?

出行: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分别称为个人出行、车辆出行和货物出行,即通常所说的客流调查、车流调查、货流调查

特征: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耗、出行时辰分布、出行空间分布、出行距离分布

4、如何考虑划分OD小区?

①应与城市规划和人口等调查的划区相协调,不应打破行政区划

②应便于把该区的交通分配到城市道路网、城市公交网、城市轨道网等网络上

③应充分考虑调查区域的大小和规划目的,城市交通规划中OD小区划分小,区域交通划分大,交通矛盾突出的地方划分小,反之则大些

5、远景交通量的预测步骤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阶段法

⑴、出行产生:预测远景年限各小区的出行量

⑵、出行分布:计算各小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

⑶、交通方式的选择:预估各小区之间将采用的交通方式及其所占比重

⑷、交通量分配:将区间交通量分配到相关道路上去,作为交通、道路网规划的依据

6、货运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进行货物生成的特征分析

②进行现状物流形态和品种的构成分析

③研究城市货运量和运输方式

④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按货运发生预测、货运分布预测、货运方式划分预测、货运交通量分配预测

7、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规划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①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车辆数的确定

②客运交通路线网的确定

8、、决定公交线路上的行驶车辆数的条件是什么?

①能完成客运任务

②能按t间在路线上周转

9、公交客运路线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⑴城市公交线网必须综合规划组成一个整体

⑵市区线路、郊区线路和对外交通线路,必须紧密衔接

⑶线路网的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区内的主要客流流向,并对城市用地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引导性

⑷各条公交线路的客运能力应与客流量相适应,且线路间的集散能力应相互协调,整条线路的客流量最好均匀

⑸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设置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枢纽,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⑹绝大多数乘客步行距离较短,乘车方便

10、城市道路网基本结构形式及主要优缺点有哪些?

城市基本的路网形式有方格网、环形放射、自由式、混合式四种。

⑴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适用于地势平坦地区的城市

优点:划分的街坊整齐,有利于建筑布置,交通分散,灵活性大,车流可均匀的分布在所有街道上。行车路线的选择相对自由,有利于分散交通流;

缺点: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若密度过高则交叉口过多

⑵放射环式——一般都是从旧城中心区逐渐发展起来的,适用于大城市及特大城市。

优点:有利于市中心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邻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缺点:在市中心区容易造成机动车交通集中,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好,可能形成许多不规则街坊,不利于建筑布置

⑶自由式——一般是由于城市地形起伏,道路结合地形选线,呈不规则状布置而形成的。

优点: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较少;节约道路工程造价

缺点:绕行距离较大,方向多变,非直线系数较大;不规则街坊多,建筑用地较分散,影响管线布置

⑷混合式(综合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1、城市道路网规划技术指标主要有哪些,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⑴交叉口距离

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可按下表的推荐值选用。

表:城市各级道路的交叉口间距:

道路类型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支路

设计车速(km/h) ≥80 40~60 40 ≤30

交叉口间距(m) 1500~2500 700~1200 350~500 150~250

⑵道路网密度

城市道路网密度:δ路为城市道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城市道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城市道路的长度,街坊内部道路通常不列入计算。一般δ路=5~8km/km2l列入计算。

城市道路网密度δ路:

δ路=城市道路总长度/城市用地总面积(km/km2)

城市干路网密度δ干为城市干路总长度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

城市干道网密度δ干

δ干=城市干道总长度/市用地总面积(km/km2)

⑶道路红线宽度

道路红线:即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总宽度的边界线。是道路用地和两侧建筑用地的分界线

道路红线内的用地包括车行道、步行道、绿化带、分隔带四部分

确定道路红线宽度时,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位置、道路与两侧建筑的关系、街景设计的要求等,考虑街道空间的尺度和比例。

⑷非直线系数:道路起、终点间的实际长度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值;

⑸道路面积密度: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用地总面积之比值

⑹居民拥有道路面积密度:道路用地总面积与城市居民总人口之比值

12、城市道路主要具有哪些功能?

城市道路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命脉,具有各种功能

◇交通功能——通(通行)达(达到)

◇城市骨架功能——划分地块;建筑和用地的依托

◇管线设置功能——为城市管线提供埋设空间

◇景观环境功能——改善城市通风、日照;布置街道绿化、形成城市景观;展示城市风貌

◇公共空间功能——开展贸易文化活动

◇防火功能——避难道路,保证消防活动,救援活动,防火带

13、城市道路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①车行道——供各种车辆行驶的道路部分,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有轨车道三种

②路侧带——车行道外侧缘石至道路红线之间的部分,包括人行道、设施带、路侧绿化带三部分

③分隔带——在多幅道路的横断面上,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带状部分,其作用是分割交通,安设交通标志及公共设施等

④交叉口和广场

⑤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牌

⑥道路雨水排水系统,如街沟、雨水口、窖井

⑦其他设施,如渠化交通岛、安全防护栏、照明设备信号灯

14、城市道路具有什么特点?

◇功能多样,组成复杂

◇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

◇道路交叉口多

◇沿路两侧建筑密集

◇景观艺术要求高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

◇政策性强

15、为什么要对城市道路进行分类分级?

明确交通功能,划分道路等级,提高路网效率,主路注重通行功能,支路注重出入功能,保障交通安全和交通流的顺利。

第四章

1、在统计交通量时,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方法有哪些?

城市道路交通类型较多,大小不一,其占地面积、性能、车速各不相同,故要进行车种换算,以增加各道路交通量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两种方法:⑴用具有代表性的平均车头时距之比值作为交通量的换算依据

⑵根据车辆占道面积和行车速度的比值进行换算

2、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得四种基本形式是什么?其适应性如何?

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

横断面适应条件:

单幅路:适用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行驶,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均不太大的城市道路,对于用地紧张与拆迁较困难的旧城市道路采用较多。单幅路适用于城市次干路与支路、单幅路机动车车行道条数不应采用奇数

双幅路:适用于有辅路供机动车行驶的大城市主干路或快速路,道路所处地形横向高差较大或城市近郊区

非机动车较少时,也可采用双幅路。中等城市主干路亦可采用双幅路,为保证交通安全及通畅,双幅路的单向车行道的车道数不得少于两条

三幅路:适用于路幅较宽、交通量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多,混合行驶已不能满足交通需要的主要干线道路,在两侧的机、非分隔带上可适当绿化以美化道路环境。道路红线宽度小于40m时,不宜修建三幅路四幅路:适用于快速路与郊区道路,其特点是机动车能以较高的车速行驶,交通量大,交通亦最安全。其缺点是占地更大,行人过街相对困难一些

3、试述道路机动车道路面宽度的确定方法?

①初定车道数。

②设计交通组织方案。根据该道路的交通资料(交通量、交通密度、车速、车辆类型、车辆组成、公交线路等)、行车的实际需要和道路性质等因素,拟定出几种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再设计方案中要全面考虑行车的各种不同需要和和可能,分析各交通因素对道路整体通行能力影响,是否增设专用车道,如公交专用车道等

③拟定横断面布置比较方案,按照所拟定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横断面的排列组合布置,得到几个横断面布置比较方案,然后进行方案比选,确定最合理方案

④验算选定道路方案的设计通行能力

⑤确定各条车道的宽度。对于不同功能车道,所需宽度不完全相同,设计时可适当考虑车道之间相互调剂使用,酌情搭配。机械地用某一车道宽度的倍数的计算方法不一定经济合理

⑥确定路缘带和中央双黄线和临时分隔物的宽度

⑦计算机动车道路面总宽度

4、一般情况下,路侧带和分车带各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宽度如何确定?

路侧带:是指车行道最外侧缘石至道路红线间的范围。包括人行道、设施带、绿化带三部分。人行道宽度为高峰小时行人流量与1m宽人行带的设计行人通行能力的比值;设施带宽度根据规范为0.25~0.5m;绿化带若用作植树最小宽度为1.5m;植草皮、花丛或灌木为0.8~1.5m,分车带:由分隔带和两侧路缘带组成,中间分隔带宜大于4m,路缘带0.3~0.5m。

5、确立车行道路拱曲线的原则是什么?

路拱:对于双向行驶的车行道,路面常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称为路拱。其形式有抛物线形、直线接抛物线形、折线形

抛物线形路拱中间部分拱坡度小,近缘石部分拱坡度大,适用于路面宽度小于20m的柔性路面;直接接抛物线形路拱中间部分为抛物线段,两侧接直线段,适用于宽度大于20m的柔性路面;折线形路拱可以由单折线或多折线组成,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水泥混凝土路面。

6、标准横断面图和施工横断面图各自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标准横断面图:是指道路各路段的代表性横断面图,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其内容包括道路总宽度(即建筑道路红线宽度)、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缘石、绿化等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地上地下管线位置、间距等。

施工横断面图:是指由标准横断面图的顶面轮廓图与实地横断面图地面线按纵断面设计的高程关系组合在一起得到的横断面图。每个施工桩号都对应一个施工横断面。

第五章

1、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初步拟定平面线形②选用弯道平曲线半径③编制里程桩④确定道路红线⑤绘制平面图

2、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行车速度、道路横坡、道路是否设置超高以及当地地形和经济等条件的影响

3、缓和曲线的功能是什么?如何控制缓和曲线的性能?

①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车道行驶

②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

③超高横坡度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通过曲率的逐渐变化,适应车辆转向操作的行驶轨迹和路线的顺畅,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骤增,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并可作为缓和超高变化的过渡段,从而使汽车从直线段安全、迅速地驶入小半径弯道。

4、城市快速路的行车视距应尽可能比停车视距用的长一些,为什么?

5、超高缓和段道路横断面过渡形式有哪些?纵向立面设计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⑴绕内边缘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道路中线旋转,当达到与内侧车道同样的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值。

⑵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中线旋转,当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时,整个断面一同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达到超高横坡值,一般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

6、加宽缓和段平面过渡形式有哪些?适应性如何?

7、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⑴规划红线⑵坡口、坡线脚⑶车道线⑷人行道、人行道横线、交通岛⑸地上、地下管线和排水设施⑹交叉口

第六章

1、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有哪些?平纵线形如何组合才能保证线形的顺畅?

道路纵断面设计在于确定道路的纵坡、变坡点位置、竖曲线和高程设计,并以平顺线形衔接,保证排水通畅、路基稳定。土石方填挖基本平衡,从而达到适应各级道路的交通要求,并体现工程的经济可行和技术合理。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的协调

①平面直线和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⑴有利于超车和城市道路管线的敷设

⑵力求避免两种直线均长

②平面直线和竖曲线的组合

⑴直线与凹曲线组合,视觉效果较好

⑵但是凹曲线的长度不宜过短

⑶长直线末端要避免插入凹曲线

直线与凸曲线组合,往往造成视觉条件差,当凸形竖曲线设在“s”形反向弯道的拐点附近或夹直线很短的直线段上时,被遮挡的平面线形与可见部分相反,应尽量避免

2、锯齿形街沟的功能及其设计要点如何?

当道路纵坡小于0.3%时,为利于路面雨水的排除,将位于街沟附近的路面横坡在一定宽度内变化,提高街沟的纵坡,使其大于0.3%~0.5%,从而形成锯齿形边沟

设计要点:首先要确定好街沟纵坡转折点间的距离,以便布置雨水口

3、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道路中线的地面标高线、纵坡设计线、竖曲线及其组成要素、线路的起、终点及其他各桩点的设计标高、

施工高度、土质剖面图、桥涵位置、孔径和结构类型以及相交道路交汇点、重要临街建筑物出入口的地坪标高、已有地下管线位置和地下水位线等。

第七章

1、平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⑴视距三角形的保证

⑵缘石半径设置(大小与道路等级有关)

⑶缘石边缘与交叉口中心的距离(过大,人行横道过长,或车辆停止线很远,交叉口内车流游荡)

⑷交叉口内各流向的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组织、交通岛的设置(保证流线的安全顺畅,提高交叉口车流的通行能力)

⑸交叉口地面雨水排除与竖向设计

⑹交叉口范围内管线综合及地面阴井盖的出路

⑺交叉口范围内交通信号、标志、绿化、公交站点及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的布置

2、环形平面交叉口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①车流量不大的城市主干路或次干路和支路上

②左转弯车辆较多的交叉口利用环道交织,可使车辆有序、顺畅的通过

③多条道路,尤其是奇数道路相交的交叉口,用信号灯管理难以配对,用环形交叉口有利于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

④有地形起伏的城市,为了避免车辆在交叉口前的坡道上制动和启动,利用环形交叉口可以连续不断地通行

3、何谓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其要点如何?

即合理地确定不同纵坡的相交道路在交叉口范围内的相交形状及其相应部分的设计标高,统一解决行车平顺、排水流畅和建筑景观三方面在立面上的关系。

平面交叉口竖向规划的处理原则:

①主要道路通过交叉口时,设计纵坡保持不变

②同等级道路相交时,两相交道路的纵坡保持不变,而改变它们的横坡,使横坡与相交道路的纵坡一致

③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保持不变,次要道路的纵坡应随主要道路的横坡而变。横坡应随主要道路的纵坡而变,次要道路的双向倾斜的横断面,应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的纵坡一致的单向倾斜的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行车方便

④为了保证交叉口排水,竖向规划时至少应将一条道路的纵坡离开交叉口。如遇特殊地形——交叉口处于盆地处,所有纵坡均向着交叉口时,必须考虑设置地下排水管道和进水井

4、平面交叉口拓宽设计要点有哪些?

当交叉口车行道的宽度不足时,为了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常采用向道路的一侧或两侧拓宽的办法,增辟左、右转专用车道。交叉口拓宽车道的设计主要解决拓宽车道的设置条件、设置形式和拓宽长度三个方面。

5、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类型有哪些?

⑴分离式立体交叉

⑵互通式立体交叉

①喇叭形立体交叉

②菱形立体交叉

③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④环形立体交叉

⑤定向式立体交叉

6、匝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的功能各是什么?

匝道:连接高架桥上下两条道路

变速车道是供车辆变速以安全通过互通式立体交叉与主线衔接的出入口。按平面线形形式分为直接式和平行式两种,车辆在互通式立交匝道出、入口处应设置变速车道,以满足车辆减速或加速行驶的需要。

集散车道:提高存在交织运行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7、立体交叉设计一般步骤如何?

设计步骤

1.初拟方案:根据交通量和地形条件,在地形图或其上覆盖的透明纸上勾结出各种可能的立交方案。

2确定比较方案:对初拟方案进行分析,应考虑线形是否顺适,半径能否满足,各层间可否跨越,拆迁是否合理,选2-4个比较方案。

3.确定推荐方案:在地形图上按比例绘出各比较方案,完成初步平纵设计、桥跨方案和概略工程量计算,做出各方案比较表。全面比较后确定推荐方案(一般1-2个)。应考虑交通是否流畅安全,各匝道的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是否合理,相互配合是否合适。立交桥的结构布置是否合理,设计和施工难易程度,整体工程的估价、养护营运条件以及立交的造型和绿化等。

4.确定采用方案:对推荐方案视需要做出模型或透视图,征求有关方面意见,最后定出采用方案。应权衡造价与方案、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也可采用分期修建方案。

5.详细测量:对采用方案实地放线并详细测量,进一步收集技术设计所需的全部资料。

6.技术设计:完成全部施工图和工程预算。

8、试述计算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停止线法原理和内容?171

9、环形平面交叉口通行能力界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195

第八章

名词

编组站:办理大量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的专业技术站。除办理通过列车外,主要办理大量改编车流,解体和编组各种直达、直通、区段、沿零摘挂以及小运转列车。

铁路枢纽:在几条铁路干线交叉或接轨的地方,往往是大城市和大工矿区,有着大量的客货运业务和列车编解工作。单一的车站不能满足运输的需要,而需设置几个专业车站或联合车站,除了办理列车运转和客货运业务外,还办理各干线车流的交换、货物的中转和旅客的换乘等作业。

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包括摩托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为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口的公路。

公路用地范围:以路堤两侧坡脚边缘以外1m或路堑坡顶边缘以外1m为界,若有护坡道、边沟、截水沟等,则从其外边以外1m为界,界内即为公路用地范围。

机场的净空障碍物限制面:根据飞机的使用特性和助航设备的性能,对机场及其附近一定范围,规定几种称为净空障碍物限制的平面、斜面,用以限制机场周围及其附近的山、高地、铁塔、架空线、建筑物等的高度

问答

㈠铁路线路的分类分级

铁路线路一般可分为干线铁路、支线铁路和专用铁路三类

铁路线路按其用途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特殊用途线等

根据线路在铁路网中的地位、性质和远期的客货运量,划分等级

线路等级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最高行车速度远期年客货运量(Mt)

Ⅰ骨干作用120 ≥15

Ⅱ骨干或联络、辅助作用100 <15,≥7.5

Ⅲ地区运输80 <7.5

㈡铁路设施布置原则

?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必须满足区域铁路运输的发展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根据城市铁路客货运量的要求,合理确定城市铁路交通工程设施的用地规模,并留有发展余地;

?为保证城市铁路列车的安全运行,在城市铁路线的两侧宜设置专用护栏或采用隔离措施;

?城市铁路车站的设置必须与城市交通相衔接,形成城市对外、对内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车站的建筑必须与城市景观和周边建筑相协调。

㈢公路的分类分级及其标准

分类:

按管理主体分,中国的公路有以下几种(行政等级)

国道、省道、县道、乡道、专用公路、细网公路

分级:

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功能性质,分为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两类;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㈣公路线路的布置原则

1)满足区域公路设施发展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郊区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2)与城市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城市道路等其他交通设施的布局相结合。

3)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查清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

4)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公路修筑以及汽车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等问题

㈤高速公路与城市的关系

高速公路与城市的连接:

(1)环形绕行式—该形式只适用于主枢纽的特大城市。当有多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

时,采用环线可拦截、疏解过境交通,如上海、广州。

(2)切线绕行式——当有两、三条高速公路进入城市时,采用切线绕行式可减轻过境交通对城市

的干扰,如无锡。

(3)分离式——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多数车流如果与城市无关,则最好远离城市布线,用联络线

接入城市,如昆山、镇江。

(4)穿越式——高速公路从城市组团间穿过,高速公路全封闭,或高架或地下或高填土穿过城市,

过境交通与城市交通基本无干扰。

公路线路与城市规划布局:

(1)以城市为起止点的出入城交通,这类交通要求线路直捷,能深入市区,但应避免穿越干扰。

(2)与城市关系不大的过境交通,这类交通要求从城市边缘通过,但应安排短暂停留的交通、

生活设施,以免干扰城市。

(3)城郊各区之间的交通。根据郊区土地利用和城镇发展布局规划布置公路系统,一般可利用环形公路联系主要城镇。

道路交通信号灯图解

道路交通信号灯使用说明书 第一节概述 道路交通信号灯是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 减少交通事故 , 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 从而改善交通状况的一种重要工具. 道路交通LED信号灯具有以下特点: ● 符合中华人民国GB14887标准中的技术指标; ● 拥有多项国家专利; ?高亮度 : 采用 LED 组装的灯芯色彩亮丽 ; ?低功耗 : 只有白炽灯的四分之一,仅 25VA ; ?长寿命 : 可达 50000 小时以上 ; ?调光控制 : 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亮度 ; ?限流控制 : 自动校正负载电流 ; ?亮度均衡 : 设有平衡电流电路加上专门设计的光学部件,发光特别均匀;?严格老化 : 产品经长时间通电老化 , 性能更加稳定。 ● 防护等级大于 IP53 。 第二节性能指标 1 .光学性能 1.1 光强分布 符合 GB14887 的要求 1.2 色度坐标 符合 GB14887 的相关要求,包括颜色视觉功能有缺陷的观察者所要达到的关规定 2 .电气性能 2.1 工作电压AC220 ± 15% V 50 ± 2Hz 2.2 额定功率单灯 <15 W 2.3 绝缘电阻 >10M? 2.4 介电强度耐压 144 VAC 2.5 燃点寿命正常条件使用下可达 50000h

3. 物理、机械性能 3.1 抗风压符合 GB14887 的相关要求 3.2 抗振动符合 GB14887 的相关要求 3.3 防护等级大于 IP53 4. 适应环境 4.1 信号灯工作环境温度为 -40oС~50oС, 可耐 -40oС 和+80oС 的高低温测试 4.2 温度为25oС 时 ,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 95% 第三节结构尺寸 1 .道路交通信号灯总装图示: L 型支架安装 组合种类 a b c d e f h w ф 300 二灯600 1270 70 985 70 195 370* 130 三灯600 1620 70 1335 70 195 370 130 四灯600 1970 70 1685 70 195 370 130 五灯600 2320 70 2035 70 195 370 130 ф 300 二灯600 1445 70 1160 70 195 370 130

交通系统仿真

交通系统仿真在城市规划交通影响中的应用【摘要】基于城市规划交通影响评价,对目前国内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道路交通系统问题进行分析,剖析了目前城市规划中实施交通评价的意义。对交通系统仿真技术的概念和发展现状作了简单介绍,并就交通系统仿真技术在交通影响中的实际应用,以及交通评价和交通系统仿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交通仿真数学模型交通评价城市规划 Abstract:Based on analyz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ffic evaluation in current urban planning,Author did the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oftranspod impact system and made a bdef introduction on the concept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status.Furthermore, this paper analgz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raffic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traffic impact,and mad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evaluation and traffic simulation.Key words:Traftic Simulation,MathematicaI Model,Traffic Evaluation, Urban Planning 1、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交通系统的问题:交通拥堵逐年加剧,交通污染日趋严重,交通效率不断下降。 近几年来,虽然全国各地的城市交通系统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和建设速度,但交通问题依然没有明显好转,甚至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传统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措施制定时较少考虑交通影响和交通设施的承受能力,在土地的开发和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前没有对未来的交通需求和交通量进行认真科学合理的分析,即没有形成对城市土地开发、新建、改建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运行机制。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在我国,交通影响评价机制的重要性还没有受到像环境影响评价那样该有的重视,其执行标准和规范性也亟待改进。 交通影响评价的全过程,从拟开发项目地点的基本条件、交通产生、交通分布、交通分配到局部土地开发对区域交通服务水平下降的评估,乃至提出交通设施改善,恢复到原先交通服务水平的改进建议,其具体步骤都应有章可循,方可成为一个完整的、精细的交通预测。而交通预测的成败,主要取决于预测结果与真实交通状况的接近程度。尤其对微观交通状况的预测,由于涉及到交通流的随机因素,传统的数学分析方法往往不能准确地描述实际交通状况,而且由于道路交通通常具有不可再现性和不可实验性,或即使可以再现或实验,却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承担巨大的风险。而现代交通仿真技术则可有效地体现交通流的随机因素,可按设想要求预现或复现交通状况,从而大大降低了现场试验要求。因此,交通仿真技术现已成为交通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工具。 2、交通影响评价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Analysis。简称TIA)是研究新建项目或城市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响,如建成区内实施大型项目建设开发时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占应进行交通影响分析项目的比率。交通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交通影响分析是保证大型项目开发建设不导致开发对象周边交通服务水平下降的重要措施,是避免土地超强开发的规划控制措施。分为规划交通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内容(1)交通影响分析的主要内容至少包括:分析范围确定;现状交通分析;交通量预测;交通影响评价;改进措施;结论与建议。(2)分析范围确定:分析范围应包括拟建项目对道路交通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拟建项目所在的由城市主干道围合的区域。对于需在立项阶段进行初步交通影响分析的项目和对交通影响较大的项目,分析范围应适当扩大。一般来说,交通影响评价的侧重点应放在制定切合实际的改善措施以使建设项目对外部交通所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地减小和明确界定开发商对此影响所应承担的市政设施建设义务两个方面。为使城市建设与交通协调发展,一方面应考虑新建或改建项目在路网交通流量自然增长的情况下对交通设施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应具体分析这种影响在未来路网交通流量中所占的比例,使项目的控制在合理的规模内,做到既能使交通设施承受这种影响,又不妨碍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所以交通影响评价是把交通功能目标和资源利用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两者互动的有效手段,既能从微观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 你懂得多少道路交通安全法呢?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试题你会做多少?下面就让告诉你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一)1.下列关于交通事故的处理的阐述,正确的是( ) A.在道路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损失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B.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C.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赔偿 D.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答案】B。解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A项说法错误。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

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B项说法正确。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CD项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B。 2.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 )周岁。 A.10 B.14 C.12 D.18 【答案】C。解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必须年满16周岁第七十三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驭畜力车应当年满16周岁。故本题答案为C。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除按照规定罚款外,还可以并处( )。 A.15日以下拘留 B.吊销驾驶证 C.扣留车辆 D.5年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答案】A。解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不同信号控制方式的适用基本原则、多相位控制方式设计原则以及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的设计和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T 509-2004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 3术语和定义 GA/T 509-2004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基本原则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单点感应控制方式、线协调控制方式、区域协调控制方式均应根据交通需求和道路条件选定,并需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在选用某种控制方式时,宜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分析比较和配时方案的优化。 4.1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单点多时段定时控制方式是最基本、最经济的控制方式。 当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 4.2单点感应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4.2.1当单点控制的交叉口交通状况变化比较频繁且没有规律时,宜采用单点感应控制。 4.2.2单点感应控制一般在交叉口进口车道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线前设置行人按钮,信号配时参数可随检测到的信息而改变。 4.2.3单点感应控制分为半感应控制和全感应控制。 在支路流量比较小的信号控制交叉口或路段的人行横道处,可采用半感应控制。在支路上设置检测器或在人行横道处设置行人按钮,根据是否有交通需求而确定是否运行该相位,并根据交通需求情况确定相应相位时间。 在各进口流量相近,且变化较为频繁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宜采用全感应控制方式。若单个路口信号机有能力根据检测的实时交通状况进行配时优化,也可实现单点优化控制。 4.3线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4.3.1当需要在单点控制的基础上扩大控制范围,对若干连续交叉口形成的线路上进行协调控制以提高整体通行效率时,可采用线协调控制方式。 4.3.2采用此种控制方式时,针对若干连续交叉口设计一种相互协调的配时方案,通过时钟同步,各交叉口的信号机按预设方案协调运行。 4.3.3线协调控制方式应考虑相邻交叉口的距离。通常若路口间距离大于800 m以上时,会降低路口间的协调效果。 4.3.4线协调控制通常采用无电缆线协调控制方式。 交通状况符合总体流量稳定、变化比较规律的条件时,可选用此种控制方式,但不能适应随机性较强的交通。 采用此种控制方式,宜进行事前交通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设定控制参数,并应根据交通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控制参数,以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无电缆线协调控制方式若适当设置检测器,应用感应控制,可根据交通需求调整绿信比,提高控制效果。 4.4区域协调控制方式适用原则

交通运输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一、系统描述 1.1.系统背景 本系统将基于下面的卫星屏幕快照创建一个模型。当前道路网区域的两条道路均为双向,每个运动方向包含一条车道。Tapiolavagen路边有一个巴士站,Menninkaisentie路边有一个带五个停车位的小型停车场。 1.2.系统描述 (1)仿真十字路口以及三个方向的道路,巴士站,停车点;添加小汽车、公交车的三维动画,添加红绿灯以及道路网络描述符; (2)创建仿真模型的汽车流程图,三个方向产生小汽车,仿真十字路口交通运行情况。添加滑条对仿真系统中的红绿灯时间进行实时调节。添加分析函数,统计系统内汽车滞留时间,用直方图进行实时展示。 二、仿真目标 1、timeInSystem值:在流程图的结尾模块用函数统计每辆汽车从产生到丢弃的,在系统中留存的时间。 2、p_SN为十字路口SN方向道路的绿灯时间,p_EW为十字路口EW方向道路的绿灯时间。 3、Arrival rate:各方向道路出现车辆的速率(peer hour)。

三、系统仿真概念分析 此交通仿真系统为低抽象层级的物理层模型,采用离散事件建模方法进行建模,利用过程流图构建离散事件模型。 此十字路口交通仿真系统中,实体为小汽车和公交车,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资源为道路网络、红绿灯时间、停车点停车位和巴士站,需要实施分配。系统中小汽车(car)与公共汽车(bus)均为智能体,可设置其产生频率参数,行驶速度,停车点停留时间等。 四、建立系统流程 4.1.绘制道路 使用Road Traffic Library中的Road模块在卫星云图上勾画出所有的道路,绘制交叉口,并在交叉口处确保道路连通。 4.2.建立智能体对象 使用Road Traffic Library中的Car type模快建立小汽车(car)以及公共汽车(bus)的智能体对象。 4.3.建立逻辑 使用Road Traffic Library中的Car source、Car Move To、Car Dispose、

(完整word)道路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学习总结,推荐文档

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学习总结 《道路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是面向交通工程、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专业高年级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它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道路交通问题打下了基础。其目的是通过对系统仿真的一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学习,了解应用系统仿真技术对各种道路交通问题进行仿真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开发型试验,培养该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交通工程、交通运输研究、应用的基本技能。 这门课对数学以及计算机程序编写都有较高的要求,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通过老师的讲解、多媒体教案的演示以及小组讨论完成作业,我对道路交通系统建模与仿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和粗浅的理解,下面我把学习的心得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系统建模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ITS)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交通仿真正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传统的交通仿真系统存在对道路、交通环境信息的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一种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技术,具有很强的信息管理能力和信息可视化能力。 系统建模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传统的科学方法与建模、系统建模以及建模的一些方法。 系统建模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开发一些软件通过程序语言实现对一些实体系统进行模拟来达到研究学习的目的。系统的建模有很多种软件和语言,其中一种为UML(统一建模语言)。 公认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出现于70年代中期。从1989年到1994年,其数量从不到十种增加到了五十多种。在众多的建模语言中,语言的创造者努力推崇自己的产品,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但是,OO方法的用户并不了解不同建模语言的优缺点及相互之间的差异,因而很难根据应用特点选择合适的建模语言,于是爆发了一场“方法大战”。90年代中,一批新方法出现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ooch 1993、OOSE和OMT-2等。此外,还有Coad/Yourdon方法,即著名的OOA/OOD,它是最早的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之一。该方法简单、易学,适合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初学者使用,但由于该方法在处理能力方面的局限,目前已很少使用。概括起来,首先,面对众多的建模语言,用户由于没有能力区别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别,因此很难找到一种比较适合其应用特点的语言;其次,众多的建模语言实际上各有千秋;第三,虽然不同的建模语言大多类同,但仍存在某些细微的差别,极大地妨碍了用户之间的交流。因此在客观上,极有必要在精心比较不同的建模语言优缺点及总结面向对象技术应用实践的基础上,组织联合设计小组,根据应用需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求同存异,统一建模语言。 二、关于仿真技术 所谓系统仿真(system simulation),就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目的,在分析系统各要素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或行为过程的、且具有一定逻辑关系或数量关系的仿真模型,据此进行试验或定量分析,以获得正确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 系统仿真的实质是一种对系统问题求数值解的计算技术。尤其当系统无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时,仿真技术能有效地来处理。仿真是一种人为的试验手段。它和现实系统实验的差别在于,仿真实验不是依据实际环境,而是作为实际系统映象的系统模型以及相应的“人造”环境下进行的。这是仿真的主要功能。仿真可以比较真实地描述系统的运行、演变及其发展过程。 仿真的过程也是实验的过程,而且还是系统地收集和积累信息的过程。尤其是对一些复杂的随机问题,应用仿真技术是提供所需信息的唯一令人满意的方法。对一些难以建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对象系统,可通过仿真模型来顺利地解决预测、分析和评价等系统问题。通过系统仿真,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降阶成若干子系统以便于分析。通过系统仿真,能启发新的思想或产生新的策略,还能暴露出原系统中隐藏着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仿真软件包括为仿真服务的仿真程序、仿真程序包、仿真语言和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仿真软件系统。仿真软件的种类很多,在工程领域,用于系统性能评估,如机构动力学分析、控制力学分析、结构分析、热分析、加工仿真等的仿真软件系统MSC Software在航空航天

道路交通安全法试题

道路交通安全法试题(精选80题+试题分析)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______,提高通行效率。 A、保证车辆高速行驶 B、圆满完成运输任务 C、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D、减少交通事故 答案: C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写到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行效率,制定本法。因此答案为C。 2、机动车经____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 A、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B、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C、工商部门 D、税务部门 答案:B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因此答案为B。 3、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应当______。 A、取得临时通行牌证 B、到公安机关备案 C、直接上路行驶 D、在车窗上张贴合格证 答案:A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明确规定国家对机动车实行登记制度。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尚未登记的机动车,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临时通行牌证,因此答案为A。 4、申请机动车登记,机动车所有人不需要提交的证明或凭证是______。 A、驾驶证 B、身份证明和机动车来历证明 C、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机动车进口凭证 D、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 答案:A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以下证明、凭证:(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来历证明;(三)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明或者进口机动车进口凭证;(四)车辆购置税的完税证明或者免税凭证;(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在机动车登记时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本条规定中没有涉及到驾驶证;因此答案为A。 5、机动车在以下哪种情形不需要办理相应的登记______。 A、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B、用作抵押的 C、进行大修的 D、报废的 答案:C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 (一)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 (二)机动车登记内容变更的; (三)机动车用作抵押的; (四)机动车报废的。本规定中没有涉及到进行大修的,因此答案为C。 6、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______上道路行驶。 A、允许临时 B、不得 C、经维修后可以 D、缴管理费后可以 答案:B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不得上道路行驶。报废的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因此答案为B。 7、允许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的机构是______。 A、道路运输管理部门 B、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C、工商部门 D、税务部门 答案:B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外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收缴、扣留机动车驾驶证,因此答案为B 。 8、驾驶人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时,______。 A、可以不携带驾驶证 B、可以不携带行驶证 C、必须携带驾驶证、行驶证和强制保险标志 D、应携带出厂合格证明或进口凭证 答案:C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驾驶机动车时,应当随身携带机动车驾驶证,因此答案为C。 9、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______进行认真检查。 A、安全技术状况 B、整体结构 C、所有部件 D、齿轮油 答案:A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驾驶人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前,应当对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进行认真检查;不得驾驶安全设施不全或者机件不符合技术标准等具有安全隐患的机动车,因此答案为A 。 10、机动车驾驶人______车辆。 A、在没有交通信号时可以任意驾驶 B、应当依法、安全和文明驾驶 C、在没有交通警察时可随意驾驶 D、可按照自己的习惯驾驶 答案:B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因此答案为B 。 11、驾驶人在______可以驾驶机动车。 A、饮酒后 B、患有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 C、过度疲劳时 D、饮茶后 答案:D 试题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本条规定中没有涉及到饮茶后,因此答案为D 。 1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扣留驾驶证,对其______。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第六章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经过调查统计发现,将城市道路相互连接起来构成道路交通网的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造成车流中断、事故增多、延误严重的问题所在,是城市交通运输的瓶颈。一般而言,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要低于路段的通行能力,因此如何利用交通信号控制保障交叉口的交通安全和充分发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交通信号控制是指利用交通信号灯,对道路上运行的车辆和行人进行指挥。交通信号控制也可以描述为:以交通信号控制模型为基础,通过合理控制路口信号灯的灯色变化,以达到减少交通拥挤与堵塞、保证城市道路通畅和避免发生交通事故等目的。其中,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是描述交通性能指标(延误时间、停车次数等)随交通信号控制参数(信号周期、绿信比和信号相位差),交通环境(车道饱和流量等),交通流状况(交通流量、车队离散性等)等因素变化的数学关系式,它是交通信号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也是交通工程学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本章主要针对建立交通信号控制模型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对交通信号控制的理论基础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阐述。 6.1交通信号控制的基本概念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是道路的集结点、交通流的疏散点,是实施交通信号控制的主要场所。根据交叉口的分岔数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三岔交叉口、四岔交叉口与多岔交叉口;根据交叉口的形状平面交叉口可以分为T型交叉口、Y型交叉口、十字型交叉口、X型交叉口、错位交叉口、以及环形交叉口等。 6.1.1交通信号与交通信号灯 交通信号是指在道路上向车辆和行人发出通行或停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灯色信息,主要分为指挥灯信号、车道灯信号和人行横道灯信号。交通信号灯则是指由红色、黄色、绿色的灯色按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显示交通信号的装置。世界各国对交通信号灯各种灯色的含义都有明确规定,其规定基本相同。我国对交通信号灯的具体规定简述如下:对于指挥灯信号: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道路交通安全法题库及答案

道路交通安全法试题题 一、单选题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目的是为了( C ) A、使车辆按规定的速度行驶 B、圆满完成运输任务 C、保障道路交通的有序、安全和畅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道路”是指( B ) A、高速公路、普通公路 B、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C、沥青公路、水泥公路、沙石公路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车辆”是指( B ) A、机动车 B、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C、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称的“机动车”是指( C ) A、各种客车、货车、三轮车 B、各种货运汽车、客运汽车、公共汽车 C、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5、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 A )

A、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B、有时可以不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C、只有车辆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6、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和行人( B ) A、具有优先通行权 B、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 C、不管在其本道行驶的车辆或行人 7、下列( A )属于非机动车 A、自行车、人力车、畜力车、残疾人专用车 B、三轮车 C、轻便摩托车 8、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 B ) A、交通管理人员都可以进行处罚 B、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应当及时纠正 C、都应该被从重处罚 9、驾驶车辆,必须遵守( A ) A、右侧通行原则 B、左侧通行原则 C、中间通行原则 10、道路交通工作,应当遵守的原则是( B ) A、严厉处罚的原则 B、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 C、处罚与教育想结合的原则 11、交通信号包括( A ) A、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B、绿灯、红灯和黄灯信号 C、直行信号、左转弯信号、停止信号

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志和标线.

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志和标线 一、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的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 定:“全车实行统一的道路交通信号”“交通信号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第二十九条“交通信号灯分为:机动车信号灯、非机动车信号灯、人行横道信号灯、车道信号灯、方向指示信号灯、闪光警告信号灯、道路与铁路平面交叉道口信号灯”。 第三十条“交通标志分为: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旅游区标志、道路施工安全标志和辅助标志。道路交通标线分为:指示标线、警告标线、禁止标线”。 第三十一条“交通警察的指挥分为:手势信号和使用器具的交通指挥信号”。 二、道路交通信号、标志、标线的意义: 在道路上约束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特定信号。

1、交通信号灯: (1)红灯亮表示禁止通行,停在停止线以外; (2)、绿灯亮表示允许通行; (3)黄灯代表警示,黄灯闪烁时确保安全可以通行; 黄灯亮时禁止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 继续通行(图中白色实线为停止线)。 (4)车道灯(箭头灯),绿色箭头朝上(左、右),允许直行(左转、右转),红色箭头灯或叉行灯亮时, 禁止本车道车辆通行。 另有人行横道信号灯,红灯亮禁止行人通行,绿灯亮准许行人通行,绿灯闪烁时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抓紧时

间通过,未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禁止通行。 2、交通标志:指示标志(蓝色)、指路标志(蓝、绿色)、警告标志(黄色)、禁令标志(红色)、旅游标志(褐色)、辅助标志(黑白色)、道路施工安全标志7种。 (1)蓝色:指示标志,指示方向、路线。(29种表现方式)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直行和向左转弯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此标志设在直行的路口以前适当位置。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左转 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须 向左转弯的路口以前适当 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右 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 必须向右转弯的路口以 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 和向左转弯。此标志设 在车辆必须直行和向左 转弯的路口以前适当位 置。 直行和向右转弯向左和向右转弯靠右侧道路行驶靠左侧道路行驶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直行和向右转弯。此标志设在车辆必须直行和向右转弯)的路口以前适当位置。表示只准一切车辆向左和 向右转弯。此标志设在车 辆必须向左和向右转弯的 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靠右 侧道路行驶。此标志设 在车辆必须靠右侧行驶 的路口以前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一切车辆靠左 侧)道路行驶。此标志 设在车辆必须靠左侧行 驶的路口以前适当位 置。 立交直行和左转弯行驶立交直行和右转弯行驶环岛行驶步行 表示车辆在立交处可以直行和按图示路线左转弯行驶。此标志设在立交左转弯出口处适当位置。表示车辆在立交处可以直 行和按图示路线右转弯行 驶。此标志设在立交右转 弯出口处适当位置。 表示只准车辆靠右环 行。此标志设在环岛面 向路口来车方向适当位 置。 表示该街道只供步行。 此标志设在步行街的两 端。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设计方案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设计方案 1.KITOZER_1.0简易信号机 1.1适用围: 适用畴为两相位控制的过街请求,广泛的使用于超市、学校、医院等人流较多的非十字路口。该产品具有成本低、产品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调试方便等特点。 1.2技术指标: 交流输入:220(±20%)VAC,50±2HZ。 输入交流功耗≤50W (不包括信号灯功耗)。 额定电流:20A。 工作环境温度:-20℃~70℃ 1.3功能特点: 两相位过街请求运行模式。 可运行黄闪、全红、全灭等降级模式。 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上位机界面控制。 兼容3.0以上的信号机组网协议。 2.KITOZER_1.1移动信号机 2.1适用围: 是路口停电或者其他紧急情况下信号机的替代产品,该产品使用太阳能提供电源,续航能力达到72小时。另外,该产品

具有两相位、四相位、黄闪等多种运行模式,完全满足目前十字路口信号灯车辆控制的需求。 2.2技术指标: 交流输入:220(±20%)VAC,50±2HZ。 输入交流功耗≤50W (不包括信号灯功耗)。 额定电流:20A。 工作环境温度:-20℃~70℃ 2.3功能特点: 太阳能信号灯是一种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的环保信号灯。 可设置两相位、四相位、黄闪等多种运行模式。 绿灯时间可按路况需求任意调配。 蓄电池充电装置,一次充电最少可用72小时。 信号灯的高度可适度调节。 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随时工作。 3.KITOZER_1.2行人过街触发信号机 3.1适用围: 该产品是专门为学校、医院、商场等门口车流量稳定,只有车道和人行道的小型交通路口,方便行人安全过街而设计的设备。该产品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在户外恶劣气候条件下运行稳定等诸多特点。 3.2技术指标:

精选范文道路交通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道路交通安全法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 1、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关系由、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2、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3、除外,禁止在高速公路内从事经营活动。 4、除外,禁止其他机动车拖拽、牵引事故车辆或者事故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5、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的,处或者五十元罚款,并责令其离开高速公路。 6、我国的机动车注册登记采取主义,以登记证书记载作为判断是否享有或者取得物权的唯一或者绝对凭证。 7、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应当向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登记。 8、机动车所有人将机动车作为抵押物抵押的,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抵押登记;抵押权消灭的,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 9、机动车因故不在我国境内使用时,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车辆管理所申请登记。 10、国家实行机动车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11、在道路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12、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 13、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4、因采取不正确的方法拖车造成机动车损坏的,应当依法承担补偿责任。这种补偿责任属于 责任。 15、公安交通行政处罚的执行可以分为自觉履行和两种。 16、当事人应当自收到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17、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非本辖区机动车驾驶人给予暂扣、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处罚的,应当在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将机动车驾驶证转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18、对非法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或者自行车、三轮车加装动力装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强制拆除,予以,并依法予以处罚。 19、约束主要是针对以及醉酒人所采取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 20、在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树木、其他植物或者设置广告牌、管线等,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妨碍安全视距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责令行为人。 二、判断 1、非机动车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转弯的非机动车让直行的车辆、行人优先通行。() 2、遇有大型群众活动、大范围施工等情况,需要采取限制交通的措施,或者作出与公众的道路交通活动直接有关的决定,应当提前向社会公告。() 3、洒水车、清扫车等机动车应当按照安全作业标准作业,在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的情况下,可以不受车辆分道行驶的限制,可以逆向行驶。() 4、自行车等非机动车横过机动车道时,应当下车推行。() 5、根据2014年生效的《山东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条例》规定,摩托车可以进入高速公路() 6、除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执行紧急公务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在高速公路上拦截检查行驶的车辆。() 7、悬挂试车号牌和教练车号牌的机动车可以进入高速公路。()

交通信号大全

交通信号 一交通标志 交通标志的定义:交通标志是交通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行人必须遵守交通标志的规定. 交通标志的分类:主标志和辅助标志 主标志分为6种包括:警告、禁令、指示、指路、旅游区标志和道路施工安全标志. 1)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形状为等边三角行,顶角朝上.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共42种 十字交叉T型交叉Y型交叉 两侧变窄窄桥右侧变窄

双向交通注意行人连续弯路 无人看守铁路道口有人看守铁路道口驼峰桥 过水路面易滑堤坝路 村庄渡口环行交叉 傍山险路注意落石施工 注意非机动车事故多发段距铁路道口150米

慢行左右绕行右侧绕行 注意儿童注意危险隧道 注意信号灯向右急弯路反向弯路 注意横风上陡坡下陡坡 路面不平注意牲畜

2)禁令标志 定义: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形状为圆形、八角行形,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行,颜色除个别标志外,为白底、红圈、红杆、黑图案.共43种如图所示. 停车检查禁止机动车驶入禁止驶入 禁止通行会车让行停车让行 禁止二轮摩托车驶入禁止大型客车驶入禁止汽车拖\挂驶入 禁止某两种 车进入 禁止车辆长 时停放 禁止车辆临 时/长时停放

禁止运输危险减速让行禁止直行 物品车辆驶入 禁止直行和向左转弯禁止直行和向右转弯禁止向左向右转弯 禁止向左转弯禁止鸣喇叭禁止掉头 限制高度限制宽度限制轴重 限制质量禁止超车解除禁止超车

限制速度解除限制速度禁止小型客车驶入 3)指示标志 指示标志是指车辆、行人进行的标志. 指示标志的形状为圆行,长方形和正方形.颜色为蓝底、白图案.共29种,如图所示. . 直行向左转弯向右转弯 直行和向左转弯直行和向右转弯向左转弯和向右转弯 靠道路右侧行驶靠道路左侧行驶立交直行和左转弯

普法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试题单位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3分) 1、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目的包括:() A、依法管理 B、方便群众 C、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 2、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依法管理,方便群众 B、创造经济效益 C、提高通行效率 3、申请机动车登记,应当提交的证明、凭证包括:() A、机动车来历证明 B、机动车驾驶证 C、车辆养路费凭证 4、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 A、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 B、携带机动车登记证书 C、携带车辆购置税证明 5、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办理相应的登记:() A、机动车暂借他人使用的 B、机动车被暂扣的 C、将机动车用作抵押的 6、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A、未经批准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活动 B、改变机动车型号、发动机号、车架号或者车辆识别代号 C、机动车用作抵押的 7、道路交通信号包括:()

A、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和交通警察的指挥 B、交通护栏 C、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口号 8、交通信号灯由()组成: A、红、黄、绿灯 B、白、绿、黄灯 C、红、蓝、黄灯 9、在没有划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中,自行车通行路面宽度从道路右侧边缘线算起不得超过:() A、1.5米 B、1.6米 C、2.2米 10、行人靠路边行走是指从道路边缘线算起,通行路面宽度一般不超过:() A、1米 B、1.5米 C、2米 11、1996年施行的交通手势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 A、8种 B、9种 C、10种 12、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遇能见度小于米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采取局部或全路段封闭高速公路的交通管制措施。() A、40 B、50 C、60 13、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遇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必须开启防眩目近光灯、示宽灯和前后位灯,时速不得超过公里,与同一车道行驶的前车必须保持米以上的行车间距。() A、60,150 B、80,100 C、80,150 14、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遇下列情况不得超车:() A、前车在左转弯、掉头、超车时 B、前车在右转弯时 C、前车为正在作业的道路养护车辆

GB14886-2016道路交通信号设置与安装规范最新解读

1 2 () GB14887 GB/T18226 GB/T31418 GB50647-2011 GA/T743-2007 JTG D20-2006 3 3 1 GB/T31418 311flash signal 312fight triangle 313reference axis [GB14887-201132] 314installation height or signal 315cantilever length of signal 316reversible lane 317tidal flow lane

[GB14887-201132] 318pedestrian refuge island 319two-stage crossing 3 2 BRT bus rapid transit LED light emitting diode PCU passenger car unit 4 4 1 41 1 () 41 2 41 3 LED 4 2 42 1 GB14887 42 2 42 3 70m60km/h 400mm 4 3 43 1 43 2 43 3 a) A A1 b) A A2 A A3 c) A A4 d) A A5 e) A A6 f) A A7

g) A A8 43 4 3s-5s 43 5 GA/T743-200757 1/s-2/s1:1 30/min1:1 43 6 a) b) 70/min-80/min700/min-800/min c) d) 5 5 1 51 1 511 1 a) b) c) GB50647-2011323A1A2 511 2 a) b) JTG D20-20061012 511 3 51 2 512 1 1

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中对交叉路口、行人过街,以及环路出入口采用信号控制的子系统,是运用了交通工程学、心理学、应用数学、自动控制与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系统工程学等多门学科理论的应用系统。 主要包括交通工程设计、车辆信息采集、数据传输与处理、控制模型算法与仿真分析、优化控制信号调整交通流等。国内外各大中城市已有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就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基于各自城市道路的规划和发展水平建立起来的。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973)项目“信息技术与高性能软件”中设立的二级课题“城市交通监控系统”,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特点,确定了建立实时自适应的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是主控中心、路口交通信号控制机以及数据传输设备。其中主控中心包括操作平台、交互式数据仓、效益指标优化模型、数据(图象)分析处理等。具体结构框架见下图。

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框架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核心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核心是控制模型算法软件,是贯穿规划设计在内的信号控制策略的管理平台,体现着交通管理者的控制思想,它包括信号控制系统将起到的作用和地位。 目前,国内外已应用的信号控制系统大多是以优化定周期方案、优化路口绿信号配比以及协调相关路口通行能力为基础的,是根据历史数据和自动检测到的车流量信息,通过设置的控制模型算法选取适当的信号配比控制方案,是被动的控制策略。 应用较多的核心软件即效益指标优化模型的是英国运输和道路研究所(TRRL)

研制的SCOOT系统(Split Cycle Offset Optimization Technique)和澳大利亚悉尼为应用背景开发的SCATS系统 (Sydney Coordinated Adaptive Traffic System),他们是动态的实时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早期代表,也是未来一个时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智能化发展的开发基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交互式控制策略使信号控制由感控到诱导实现了真正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检测到车流量等交通信息参数,调控路口绿信号配比,变化交通限行、禁行等指路标志,还可以根据系统联接的数据仓完成与交通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向交通参与者显示道路交通信息、停车场信息,提供给交通参与者合理的行驶线路,以达到均衡道路交通负荷的主动的控制策略。 尤其重要的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化使数据传输和信息利用得到了可靠保证。可以说,城市道路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随着信息产业技术迅猛发展的综合产物。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主要术语和参数 周期:是指信号灯色发生变化,显示一个循环所需的时间,也称周期长,即红、黄、绿灯时间之和。 相位:即信号相位,是指在周期时间内按需求人为设定的,同时取得通行权的一个或几个交通流的序列组。 相位差:具有相同周期长的相关路口,在同方向上的两个相关相位的启动时间差,称为相位差。 绿信比:是指在周期长内的各相位绿灯时间与周期长之比。 饱和流量:是衡量路口交通流施放能力的重要参数,通常是指一个绿灯时间内的连续通过路口的最大车流量。 流量系数:是实际流量与饱和流量的比值。既是计算信号配时的重要参数,又是衡量路口阻塞程度的一个尺度。 绿灯间隔时间:是指从失去通行权的相位的绿灯结束,到下一个得到通行权的相位绿灯开始所用的时间。 有效绿灯时间:是指被有效利用的实际车辆通行时间。它等于绿灯时间与黄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