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1节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是两个必须加以讨论的基本问题。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主要门类,劳动经济学当然要讨论劳动力供给的问题。本章将从人口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弹性以及劳动供给时间选择等几个方面考察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说,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丛雇用个体到国家)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个体决策

无论是全球的、国家的、行业的还是企业的可以获得的劳动力供给,都取决于劳动力供给方在一定条件下的供给决策。

2、个体意愿

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包含两层意思:

(1)劳动力供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工资水平的高低、工作时间的长短、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这使得劳动力供给量可能不等于劳动力资源数量;(2)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可能有一部分劳动者因找不到工作而失业,这使得劳动力供给量不等于劳动力实际使用数量。因此,劳动力供给的量与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供给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好工作的标准分享

3、时间要素

劳动力供给是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的总和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但在实际的研究当中,如果把此因素考虑进去,就会让分析难以进行。因此,我们通常假设所有劳动力供给都是满足社会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要求的标准供给,即把劳动力供给等同于劳动力供给的数量。

二、劳动力供给假设

在分析劳动力供给时,一般需要做出以下几个假设:

1、劳动力供给主体目标的假设

通常假设劳动者在做出有关供给决策时,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其效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供给主体在劳动时间内获得的;二是劳动力供给主体从余暇时间中获得的。

2、市场环境的假设: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

3、劳动力同质的假设:劳动力同质

第2节人口与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的供给与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来讲,从总的趋势上来讲,劳动力人口与人口总量成正比关系,但是,人口总量与劳动力人口的变化速度、方向并不尽然相同。因为,从人口出生到成为劳动力之间需要十几年的成长周期,而且原有劳动力人口也会因为年龄原因以及死亡、伤残等原因退出市场性劳动而发生变化。(刘易斯拐点)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个反映一定范围内的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概念。一、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参与率

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总人口*100%

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100%

那需要说明的是,劳动力参与率只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指标,其本身并不是影响人口参与劳动的因素,而是社会的、家庭的经济因素影响劳动力参与的选择和决策。

如果我们去研究这样一个劳动力参与率概念时,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国家、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是不尽相同的。比如说,一般来讲,高龄者的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要低一些。

还有就是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其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也不同。

通常来讲,男性劳动力参与率呈倒U型周期变化,也就是说青年与老年劳动力参与率较低,而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形态比较复杂。多数国家和地区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周期呈M型,就是说在30岁左右,女性由于婚育退出劳动力市场而导致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当然了,一般来讲,男性劳动力参与率总体水平比女性劳动力参与率要高一些。二、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各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程度、影响方向也不

一样,即使是同样的因素,对不同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的影响也会不同。

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

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长短对劳动力参与率有直接的影响,从动态上来看,劳动者受教育时间的不断增加,会相应减少就业的时间,从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反之,则会提高劳动力参与率。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统计数字,2000年,16岁以上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为76.82%,比美国的要高出10几个百分点。这说明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民的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

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通常来讲,复杂劳动应比简单劳动获得更多的劳动收入,并以此形成较为合理的工资分配关系,而这种合理的工资分配关系是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动力。在这种条件下,青少年将会延长学习时间,从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初始年龄,从而使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下降或放缓增长速度。否则的话则会出现相反的效果。就像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工资收入脑体倒挂,原来常说“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并且工龄因素对工资影响过大,国有企业更是论资排辈。这就导致人们教育投入不足,普遍提前就业。

3、工资水平

工资水平是调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经济杠杆,从市场整体来看,工资水平越高,劳动力参与率越高。

4、个人非劳动收入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十六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所得等,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等。非劳动收入不等于非法收入。

通常来讲,劳动是分门谋生的基本手段,非劳动收入的增加,将会降低人们谋生对劳动的依赖程度,从而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居民家庭生产率是指居民从事家庭“生产”活动的效率,即居民在单位时间内从家庭生产活动中取得的效用。居民家庭生产率越高,从事家庭生产活动的时间的价值越高,愿意向市场提供劳动的数量就越少。因而在市场工资率一定的条件下,劳动力参与率越低。

6、社会保障制度

普及型社会保障制度会降低劳动力参与率,就业关联式社会保障制度会刺激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的是普及型社会保险,资金部分来自国家税收,另一部分来自雇主和领薪者缴纳的分摊金。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完备,覆盖面广。目前,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共包括四大类:普遍类(涵盖一般领薪者、学生和个人投保者)、农业类(面向从事农业的领薪者和非领薪者)、非领薪者类(实业家、企业家、商人、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和特殊类(公务员、国有企业的雇员)。共有近40种社会保险,涉及疾病、生育、工伤和职业病、残疾、养老、死亡、孤寡、失业及家庭补助和社会救助等各个方面。全国有99%的人口被纳入社会保障体制。可以说,除极少数人外,每一个法国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可享受某种基本社会救助。特别是在医疗保险方面,不仅领薪者本人可享受,其配偶、子女及其赡养的老人也都能享受,这种连带关系使医保覆盖了全体社会成员。7、宏观经济状况

经济周期波动、繁荣与衰退的交替等对劳动参与都会产生影响,比如说,当经济处于衰退时期,失业者长期找不到职业,就可能丧失寻找工作的意愿,从而退出劳动力市场,使劳动力参与率降低。

8、其他因素

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对劳动力参与率也会产生影响。

比如说阿拉伯国家,女性一般不参加社会劳动;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数据显示,岛内女性劳动参与率为48.7%,与亚洲各经济体相比,高于日本的48.5%,但较韩国的

50.3%、新加坡的54.3%都低。台湾女性的劳动参与空间因此仍有待大幅提升。

三、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

所谓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人们观察到,在经济总水平上升或下降时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也发生波动。但变动情可能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经济衰退时期。比如说在有些经济衰退时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上升,有些衰退时期,

总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研究者提出了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假说内容不同,但前提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灵敏的反应性。这个劳动力群体不管短期工资和劳动力市场条件如何发生变化,不管是处于就业状态和失业状态,总是停留在劳动力市场中。他们的流动表现为就业者和失业者之间的流动,而不表现为劳动力和非劳动力的流动。这个劳动力群体被称为一级劳动力。与此相对的劳动力群体被称为二级劳动力群体,主要由中年妇女构成。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运行周期存在着较灵敏的反应。

1、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在经济总体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2、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在就业下降、失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

统计研究证明,在经济衰退时期,附加性劳动力效应和悲观性劳动力效应同时存在,由于两种效应作用方向相反,所以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现为不同的波动状况。但总的来说,经济衰退时期,多数情况下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即悲观性劳动力效应更强一些。

第三节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曲线

企业在雇用劳动力时,市场工资率定义为劳动力的价格,将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供给之间的数量关系用表格的形式描述出来就可以得到劳动力供给表。进一步假设工资率与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无限可分,就可以描述出劳动力供给曲线。

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市场工资率上升,劳动力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劳动力供给下降。(其它条件不变)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概念、类型和劳动力需求弹性相似,大家自己看。

第四节最佳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我们第一节讲劳动力供给概念时,曾经有这样一个关于劳动供给个体目标的一个假设,就是假设其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那么,我们在研究有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时,就首先需要对效用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效用理论

1、效用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一种商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是否有效用,取决于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欲望以及这种商品或劳务是否有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

为了衡量效用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经济学家最初提出了基数效用的概念,以后,为了避免基数效用概念在具体量化效用水平时所遇到的困难,又提出了序数效用理论。

2、效用函数

基数效用论在展开研究的时候,有这样一系列的假设,首先:

1、每个人都是合乎理性的人,即“经济人;

2、每个人都具备完全的信息;

3、每一个消费者都具有一定的收入。

除了这三个基本的假设之外,还需要增加两个假设:

1、效用和重量、长度都一样,是可以衡量的;

2、边际效用递减。

基数效用认为,效用量随着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的变化而变化,消费者消费一种商品,其消费量和效用量之间可以用效用函数表示:

U=f(q)

U=f(q1,q2)

U=f(q1,q2,q3,…,qn)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得到的效用总量或满足总和。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增加效用量或增加的满足,也就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边际效用=总效用的改变量/商品消费量的改变量

假设消费者能够非常准确地说出他消费某一商品时所获得的效用单位数量,那么就可以用效用表列出该消费者在增加商品消费量时,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数值。见page73

根据表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画出相应的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见page73图2-12

从表和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规律,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或总效用的增量趋于递减。

3、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在决定消费行为时,通常要考虑如下的均衡条件:

假设消费者只考虑购买两种商品时,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

MU1/P1=MU2/P2=λ page74

这一均衡条件的经济学含义是:消费者用最后一个单位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商品2必须带来同等的边际效用,都等于一个单位货币的被假设为不变的边际效用。

怎么理解呢?若MU2/P2>λ,就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个货币单位所能够买到的第2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大于一个单位的被假设不变的货币的边际效用,因此,增加购买第二种商品会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从而以寻求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消费者必将继续购买第二种商品。反之,则会减少购买直到达到均衡条件。

如果出现MU1/P1〉MU2/P2,则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个货币单位所能够买到的第1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大于用最后一个货币单位所能够买到的第2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那么在货币收入的分配上必然倾向于增加商品1的购买,减少商品2的购买,直到二者效用相等为止。

假设消费者购买n种商品时,消费者的均衡条件是:

MU1/P1=MU2/P2=…...=MUn/Pn=λ page74

4、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产生于20世纪初,这个理论认为,基数效用论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实际上,不但效用难以量化,而且边际效用也未必递减(关于这一点,我们很难找到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实例)。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消费者无从知道效用的数值,而只能说出自己的偏好次序。因此,

不应该去假设消费者在享用商品或者劳务时能够准确说出自己获得了多少效用量。所以,不能用基数1、2、3表示效用数值的大小,而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消费者偏好次序和效用水平。

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偏好的性质作了三点假设:

1、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任意组合,能够明确表达出自己的偏好;

2、消费者的偏好有明确的单向性;

3、消费者对品种相同而数量不同的消费品组合,永远偏好数量多的组合。

正如我们以上所说的,传统效用理论是以基数效用论为基础的,但由于效用的计量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所以希克斯等人建立了序数效用论,企图用“无差异分析”来代替效用的计量。但这种代替是失败的,因为离开边际效用递减律就无法证明无差异曲线向右下倾斜并凸向原点的基本性质,而边际效用递减律则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上的。

二、时间效用

我们前面讲过,劳动的效用来自于两部分,劳动时间的效用和余暇时间的效用。如果说劳动者对劳动的付出所获得的效用不满意,人们就有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愿意有更多的余暇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以来,人们就面临着是牺牲劳动收入增加余暇时间,还是增加劳动时间以提高收入的选择。

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

劳动者一天拥有的时间总量是24小时,但由于吃饭、睡觉以及其他维持生命的时间是由自然规律决定的,所以只有剩下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如每天16个小时)方可由劳动者决定是用于工作还是用于闲暇。那么,劳动者个人是如何对这些可自由支配时间进行分配的呢?现代劳动经济学认为,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个人对闲暇和收入的偏好程度,二是因市场工资率的高低而形成的收入约束。

1、个人偏好与无差异曲线

这里首先假定能够使人们幸福或者能够给人们带来满足的东西有两大类,一是闲暇,二是货币收入(因为人们可以用收入去购买其他商品或服务用于消费)。劳动,即参加社会工作,在这里被视为一种牺牲。但是,不同的人对闲暇和货币收入这两种福利的喜好程度是不同的。有些人偏爱闲暇,有些人则宁愿少享受闲暇,而愿意多工作以挣取更多的收入,这便是个人的偏好。另外,由于闲暇与货币收入都能带来满足,即效用,所以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如对某一个人来说,如果他减少工作时间,放弃

一部分货币收入,那么增加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总效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此人因失去收入而损失掉的效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为了满足同一水平的效用,都有多种关于货币收入与闲暇时间之间不同组合的选择。如果我们在一个二维坐标系中把满足程度,即总效用相同的各种可能的货币收入与闲暇时间组合连结起来,那么,我们便可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无差异曲线或等效用曲线。

无差异曲线这一术语的含义是,同一条曲线上的每一点所显示的货币收入与闲暇时间组合所带来的总效用或满足程度都是相同的。它具有以下特征:

1.无差异曲线形状由劳动者的个人偏好决定,偏好不同的劳动者具有的个人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不同的。重视闲暇者的无差异曲线较为陡峭;而不太重视闲暇者的无差异曲线则较为扁平。这意味着,如果这两种劳动者在当前所享受的闲暇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被要求减少一个小时的闲暇时间而增加一个小时的工作,那么重视闲暇者会要求得到较大的收入补偿,而不太重视闲暇者则只要求得到较少的收入补偿。

2.同一个人可能获得的各种不同的效用水平可以用相互平行的若干条无差异曲线来表示,并且位于右上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要高于位于左下方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但是,代表同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同效用水平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且凸向原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的原因是,在同一条曲线上的所有点所表示的效用水平都是相同的,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个点所代表的收入与闲暇组合相比较,那么其结果必然是:如果一个点所代表的收入多一些的话,另一个点所代表的闲暇时间就会少一些,即收入和闲暇时间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表现为一种替代关系,一方增加,另一方必然减少。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左上方部分的曲线比右下方部分的曲线更为陡峭的原因是,当货币收入较多而闲暇时间较少时,根据物以稀为贵的原理,闲暇的价值较大,用货币收入对其进行替代的难度也较大。相反,当收入较低而闲暇时间较多时,收入的价值较高,用闲暇对其进行替代的难度较大,即需用较大的闲暇增量才能弥补较小的收入损失,或者说较少的收入增量便可弥补较多的闲暇减少。

对于无差异曲线来说,其斜率也就是与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相切的直线的斜率,而这个斜率也是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

MRS=收入的边际效用/余暇的边际效用 page 81

2、个人的收入、闲暇时间约束与预算约束线

毫无疑问,任何人可以支配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每个人只能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争取自己所期望的效用。假定一个人除了劳动收入之外再无其他收入来源,此时,市场上的小时工资为8元,此人可自由支配时间为16个小时,这样,他在一天中所能得到的资源总量就是一定的了,可选择的是由各种不同的收入与闲暇组合构成的不同的资源结构。如15小时闲暇与8元总收入(8元/时×1小时)的结构,或10小时闲暇与48元总收入(8×6)的结构,以及8小时闲暇与64元总收入(8×8)的结构,等等。将所有这些反映在同一资源总量下可能得到的不同资源配置状态的点连接起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条曲线,这条曲线便是此人所面对的预算约束线(如图所示),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等于工资率。而这个工资率也可以看成余暇的机会成本。

如上图,纵轴代表每日的货币收入,若此人将16小时可支配时间全部用于工作,则最多可得128元收入,处于纵轴上的M 点;横轴代表每日的闲暇时间(其反向表示的是工作时间),若此人将16小时时间全部用于闲暇,则其收入为零,处于横轴上的N 点。此人所可能做出的任何其他收入与闲暇组合选择均位于曲线MN 上,如上面举例的三种组合所形成的点1A 、2A 、3A 。

3、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决定

一个人的任何决策都是与其目标分不开的。劳动者关于工作的决策也是从劳动者所追求的目标出发的。经济学把所有参加经济活动的人的理想目标设定为效用最大化,即在付出的成本或代价一定的情况下,希望得到的效用越大越好;或者反过来,取得效用一定的话,希望付出的成本或代价越小越好。劳动经济学分析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时,也假设劳动者的理性目标实现是效用最大化。以下分析劳动者决策行为的模型就是根据这一假设作出的。

1.一般劳动力供给决策模型

由前可知,无差异曲线说明了个人的偏好,而预算约束线则说明了个人决策时所面对的资源限制,那么,把两者结合起来便可找到一个最佳点,这个点所确认的收入与闲暇的组合是资源总量允许范围内此人所得效用最大时的收入/闲暇组合。这个组合中所确认的工作时间,便是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时间决策点。 在下图中,1U 、2U 、3U 是某劳动者的三条效用水平不等的无差异曲线,MN 为其预算约束线,在效用最大化目标下,劳动者的最终决策点会定在A 点,即无差异曲线与

预算约束线的切点。在A 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同预算约束线的斜率相等。A 点所对应的工作时间,即劳动力供给时间是8个小时。

该劳动者的决策点只能是A 点的理由如下:首先,该劳动者可能获得的效用水平只能处在预算约束允许的范围内,所以位于预算约束线之外的1U 曲线所代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组合点,对劳动者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其决策点不可能在这些无差异曲线上。其次,从可行的角度来看,无差异曲线0U 与预算约束线的切点A 以及2U 与预算约束线的交点B 、C 两点所对应的收入与闲暇组合都满足资源约束条件,因而是可供选择的。但是很明显,B 、C 不是最优点,因为A 点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要高于B 、C 点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其余也没有任何一个点所代表的效用会大于A 点所代表的效用水平。因此,A 点是最优点,它所对应的组合是:每日享受8个小时的闲暇时间,同时工作8个小时,从而获得64元的货币收入。

既然切点处表示收入约束线的斜率与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斜率相等。那么对于个体劳动者在决定自己的劳动力供给时,均衡条件就是:工资率等于边际替代率,即W=MRS 。

四、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调整

上次课我们一起讨论了劳动力供给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弹性,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一些因素,以及利用收入约束线和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来分析最佳劳动力供给时间的选择。今天,我们首先一起来看一下在约束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个人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以取得最大的效用,如何实现新的均衡。 上次课我们讲的主体均衡是在约束条件下如何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也就是在受到资源限制的条件下,在余暇与劳动时间做最佳配置,以求获得最大效用,并得出了主体均衡的条件就是工资率等与边际替代率,即MRS=W 。

如果上述的约束条件发生变化,如何实现新的均衡呢。我们将先分成两种情况进行考虑。 收入效应

首先我们来考虑一种收入效应。所谓收入效应,就是个人获得与其本人劳动力供给时间无关的非劳动收入,比如说银行存款利息、股票红利等,那么,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使得收入约束线是不是就平行向右方移动,得到一条新的收入约束线,在这种情况下,收入约束线必将和更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从而使得余暇时间增加,劳动时间减少。(见教材p85图2-19)。

替代效应

除了收入效应之外,另一个可以改变的限制条件是工资率。通常情况下,当可支配的时间不变、工资率变化时,个人的劳动收入必然随之变化,由此引起个人收入约束线的相应改变。比如说工资率提高,那我们知道收入约束线的斜率等于工资率,工资率的提高就意味着收入约束线的斜率变大,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收入约束线与余暇—收入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是不是必将上移到b点(见教材p85图2-20),结果是导致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余暇减少。为什么会是这样子呢?其原因在于,工资率提高,意味着劳动时间的价值在提高,而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供给量,所以在工资率提高时,劳动力供给时间必然增加。同时,工资率提高,意味着余暇的机会成本提高了,消费余暇的代价就变得更昂贵了。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减少需求量,所以在工资率提高的情况下,余暇必定减少。

工资率提高带来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以上我们分别从工资率不变、非劳动收入增加,以及其他条件不变,工资率改变这两种情况对劳动时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但实际上我们应该可以理解,工资率的提高导致劳动者在不增加劳动时间的情况之下获得了更高的劳动收入,这实际上相当于获得了一种非劳动收入。所以工资率变化时往往会同时带来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而最终工资变化对劳动供给决策主体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互关系。(见教材p87图2-21)

怎么样理解呢?短期内,工资率的提高并无法改变人们的效应水平,由于替代效应的存在,劳动者往往倾向于通过增加劳动供给时间获取更多的收入。就像从a点到c点的移动。但是,随着时间的累计,人们获得的收入增加,从而会产生收入效应,而收入效应又往往会使得劳动者倾向减少劳动供给时间以获得更多的余暇。

由此可见,工资率的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使得均衡点由a点移动到了b点。就是说在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时,主体选择了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那么,由此,我们也可以推论,如果说是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时,随着工资率的提高,劳动力供给时间反而会减少。

五、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家庭劳动力供给

1、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揭示的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力供给意愿随工资率变动而变动的

W)规律。这一曲线的形状是向后弯曲的(见下图)。它表明,在某一工资率水平(图中为0

之下,工资率的上升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增加;而在此工资率水平之上,工资率的上升反而会导致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减少。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规律性呢?这是因为市场工资率的提高会同时给劳动者带来两种作用方向相反的影响——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替代效应。工资率的提高会促使劳动者减少闲暇时间的消费,转而增加市场劳动力供给时间,从而获得更高的收入。收入效应。所以工资率上升的收入效应会促使劳动者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多享受闲暇。

因此,在工资率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劳动者最终是增加劳动力供给时间还是减少劳动力供给时间,要取决于何种效应的力量更大。当工资率上升的时候,如果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减少;反之,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劳动者的个人劳动力供给时间增加。

通常的情况是,在工资率比较低的时候,劳动者的总收入水平较低,因而他们的需要层次相应地比较低,满足物品或服务需要的愿望比较强烈,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供给所产生的替代效应在作用力度上比收入效应要大一些,此时,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但是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随着劳动者总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需要层次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对闲暇的满足看得比较重,这时工资率上升对劳动力供给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就比替代效应的作用力度更大一些,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工资率的上升,劳动者个人将愿意增加闲暇的消费,而不是增加工作时间,这样,劳动力供给曲线就向左上方倾斜,斜率为负。基于这种原

W时的劳动力供给为转折,因,个人劳动力的供给曲线就成了下图中的那种以工资率0

向后弯曲的形状。

2、家庭劳动力供给

对于家庭劳动力供给的分析,因为牵涉到家庭生产理论和家庭生产函数,并和结婚、育

儿等一系列决策相关,所以,这些内容我们将放到第五章:生命周期与劳动参与决策讲。

第五节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

一般来说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如图Page91图2-24所示。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之所以不同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主要原因是总体上工资率变化

的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而导致这一事实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率变化的替代效应在任何人身上都会起作用,而收入效应可能在某些层次的人,例如人均收入低、家庭负担重的人身上不起作用。对于这些人来说,只要工资高,他们愿意增加劳动时间。

如图2-24所示,市场整体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发散,如果工资能够随着市场自动调整劳动力的供求而变化,则可以在供需曲线相交之处形成均衡工资、均衡劳动力数量,从而可以达到没有失业的状况。假如市场工资高于均衡工资,会产生过度供给,劳动者们为免于失业会竞相降低工资,从而最终能够达到均衡工资,相反亦然。

当然,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相对不稳定的状况,见page92图2-25。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我们看一下,在这种状况下,当市场工资高于均衡工资率时,会产生过度需求,企业之间要进行争夺劳动力的竞争,从而导致市场工资继续上升;相反,因为某种原因市场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时,因为劳动者之间的竞争就可能导致市场工资的继续下降。就是说,在这种状况下,依靠市场的力量通常是没有办法寻求一种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的。那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一些政策,比如说最低工资制度。

第六节不同时期的劳动力分配

对于劳动者而言,在进行劳动力供给决策时,不仅仅是一个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中如何进行选择的问题。比如说:如果预测未来工资会下降,人们可能选择现在工作,从而增加储蓄,如果预测未来的雇用条件会有所改善,则可能选择暂时等待,不急于就业。

一般来说,对人们的就业行为产生影响的是雇用条件和实际利息率:

公式page92

当然从长期的角度来讲,经济周期也会对人们的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关于这一点,我们前面也讲过,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效应:特别是对于二级劳动力来说:悲观劳动力效应、附加型劳动力效应。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第二节)——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劳动经济学学习要点(二) ——从看懂劳动力市场数据图标说起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先看下面3张图标。

若要了解我国2019年劳动力市场状况,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就要具备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扎实的理论功底。这3张图是2019年中国劳动力(人口、失业率、工资)数据统计表,从中反映出了劳动力参与率以及劳动力供给、需求弹性指标。 二、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1、劳动力和劳动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劳动力。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劳动参

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以总人口计算的劳动参与率(简称劳参率),即总人口劳参率;以某年龄组计算的劳参率称为年龄劳参率;以某以性别计算的劳参率称为性别劳参率。 总人口劳参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性别)劳参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2、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是指在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变量变动时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ES=(△S/S)/(△W/W)[ (△S/S)表示供给变动百分比,(△W/W)表示工资变动百分比] ——劳动供给弹性分类: 供给无弹性ES=0: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ES:趋向正无穷,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对值大于0。 单位供给弹性ES=1: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劳动力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ES >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供给缺乏弹性ES <1:劳动力变动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百分比。——劳动参与率的生命周期。劳动力参与由一定的生命周期,表现为一定的劳动参与率的变动趋势:

补充案例_第二章_劳动力供给_《劳动经济学》_胡学勤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案例 案例1:巨额遗产会导致一个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吗? 非劳动收入性质的巨额遗产会削弱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吗? 一项研究首先讲在1982年-1983年间继承过遗产的人分为两个群体,即接受了小额遗产的群体(平均价值为7700美元)和接受了大额遗产的群体(平均价值为346200美元)。然后这项研究分析了这两个群体在1982年-1985年检的劳动参与率变化情况。 毫不奇怪,那些继承遗产较多的群体更有可能退出劳动力队伍。更为具体地说,接受小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在此期间从76%上升到了81%,而接受了大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却从70%下降到了65%,更令人惊奇的一个事实也许是,由于能够预见到自己将来会获得大额遗产,这些后来实际得到大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参与率从一开始就比较低。 案例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当工资提高时,个人劳动力供给先随着工资的上涨而增加,当工资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劳动供给开始减少。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曲线。 问题: 张三是个大学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编写程序。工作初期,涨工资会使张三增加工作量。当他成为一个软件高手之后,工资已经足够高了,张三的收入也相当高了,这个时候,张三面对涨工资的反应,不是选择加班,而是更多的来休闲和体育运动。 在工资较低的时候,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哪个更大? 当工资上涨的足够高的时候,如果接着上涨,又是如何呢? 案例3:男性和女性的时间使用情况(每周小时数)

案例4:丈夫、妻子、邻居和凯洛格食品公司6小时工作制的终结 经济理论指出,工作小时数量的供给部分地取决于人们对家务劳动时间,包括闲暇时间的价值认可程度。这一点可以非常清楚地在凯洛格食品公司的工人们身上反映出来。在大萧条时期,凯洛格食品公司因放弃了标准的8小时工作制,改行6小时工作制,从而引起了举国关注,工人们愿意通过接受更少的工资性报酬和更多闲暇的方式,来与那些失业者“分享工作”。 在二战期间,该公司转而实行每周48小时工作制,但是承诺在紧急状态结束后,重新恢复6小时工作制。1946年,员工们重申了自己希望每天工作更短时间的愿望,公司中87%的女性员工和71%的男性员工赞成每天工作6个小时。然而,到1957年时,大多数部门都选择重新回到8小时工作制——结果只有25%的员工,其中大多是女性员工,仍然保持在每天工作6小时的工作制。 到底二战后到50年代末期,哪些因素导致工人,尤其是男性工人,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决策呢?对其进行访谈之后发现,影响他们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 他们的配偶对于应当如何使用家庭时间的观念与男人产生了冲突。许多男性抱怨说,由于自己在家待的时间太长而导致了很多摩擦:“这些女人不愿意看着自己的男人整天待在家里碍手碍脚的”,以及“如果我在家里闲待着,老婆总是会找点什么事儿让我干”。这些都是男性工人的典型回答。 此外,这些男人还非常关心自己的邻居在干什么以及怎么想。在没有了与失业者和从战场上回来的退伍士兵分享工作这一正当理由之后,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时间比其他男人的工作时间少而感到尴尬。在家里待的时间过长会被人家认为不正常或者不像是个男人,即使他们的收入是在上升的。这些男人感到,自己要想购买到与邻居相同的那些物质财富,可能需要等待更长时间。所以家庭时间的效用不仅会受到个人偏好的影响,而且会受到家庭之间的互动以及社会压力的影响。 有85%以上的家庭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日常家务劳动主要由妻子承担。女性承担了81%的洗衣服,74%的整理房间和照料孩子,66%的购物、买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劳动力供给的文献综述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出现矛盾,社会劳动就业也出现一些新特点。一方面,由于持续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开始显现。因此,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趋于结束。而如何处理好劳动力供求,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严重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增长、社会安定都多个方面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本文选取1990-2009年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数据,通过建立模型来进行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分析与预测来完成文献综述。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预测 正文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国外文献综述 在西方,马克思是较早注重劳动力供求问题的经济学家,在《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都有论述,内容涉及到劳动力商品、工资、劳动分工、相对过剩人口等等,其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核心。马克思不是单单分析劳动力供求问题,而是将劳动力供求问题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把它与剩余价值生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以及经济危机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样,就能从深层次把握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供求问题的实质,并对其长期变动和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凯恩斯的劳动力供求理论是一种总量的就业理论,较少分

析劳动力供求结构,而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新古典综合学着重从劳动力市场结构方面探讨增加就业的途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托宾与杜贝生的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分析理论、希克斯的劳工市场部门分析理论。 2.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劳动力供求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结论:葛培波[2](2000)认为劳动力供求非均衡在于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劳动力供给量不断扩大,劳动力需求增速减缓,劳动力供求结构失衡和体制转轨使潜在的供求矛盾显形化。因此要缓解这种劳动力供求矛盾,就必须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劳动力供求差距和改革户籍制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进入到21世纪后,劳动力供求发生了一个比较显著的变化,就是由以前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失衡过渡到结构性失衡,劳动力供给短缺在一些地区以及一些行业中表现的特别显著。针对这种短缺,朱忠文[3](2006)认为劳动力的短缺是新一代农民工价值观的转变,而由于企业工资增长缓慢以及部分的企业漠视农民工的利益等各方面的因素的共同作用,从而导致了农民工的流失。赵武、刘艳[4] (2005)从区位转移的角度分析了劳动力区域和行业短缺的原因。 简新华、张建伟[5] (2005) 从制度角度入手,分析了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非持久特殊性现象,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扫清制约劳动力均衡的制度障碍。蔡昉[6] (2005)通过实证分析,根据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理,认为劳动力短缺是由于提前完成人口转变所引致的,一旦生产率提高的增长源泉不能及时替代人口红利源泉的话,就会导致中国经济过早地失去比较优势。 王一飞、陶涛[8] (2009)从人口学与经济学的双重角度出发,定量的分析了我国未来几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他们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建模,分析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需求状况,然后运用人口学中的年龄推算法预测了2010-2014年的劳动力供求状况。从中得出结论: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着供大于求的情况、解决劳动力失业问题的任务仍然紧迫。 二、方法介绍 对于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的步骤一般分为单位根检验、建模、模型检验和预测。

劳动力需求理论

第二节劳动力需求理论一、短期劳动力需求 (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 表11—8 劳动力边际产出量/收益 劳动力边际产出量劳动力边际收益 概念1.称为劳动力的边际实物产出(MPL) 2.新增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出1.称为劳动力的边际产出收益(MRPL)2.每增加一个工人所带来的收益增量 联系1.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的价值量,即前者是后者的货币转化形式。 2.在竞争性产品市场中,劳动力的边际收益等于劳动力边际产出量乘以单位 产品价格,即MRPL=MPL×P 其他它是理解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核 心概念,同时也是最古老、最著名 的经济思想之一—边际收益递减规 律的主题 ------ 表11—9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根本思想如果把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视为可变要素)逐渐越来越多地增加到数量固定的另外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或土地视为不变要素)上去,那么不断增加的这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边际产出量最终将会下降,甚至会变为零。 规律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追求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它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出现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甚至为负的规律。 【例题11-2-1·单选题】在劳动力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中,通常把()视为可变要素。 A.劳动力 B.资本 C.土地 D.技术 [答案] A

【例题11-2-2·单选题】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只要其他生产要素(通常指资本)的数量不变,随着在生产中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每一单位追求的劳动力为总产量所带来的增加量即他们的边际产出量会出现()的规律。 A.一直上升 B.先上升,后水平 C.先下降,而后上升 D.先上升,而后逐渐下降,然后达到零甚至为负 [答案]D (二)竞争性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是劳动力边际收益曲线的下降部分。 二、长期劳动力需求 表11—10 工资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替代效应 概念又称产出效应,指工资率变动首先直接作 用于生产规模或产出规模,然后再进一步 影响劳动力需求量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图示: 工资率变动→生产规模→劳动力需求量 指工资率变动通过影响资本和劳动力之 间的相对投入比例而对劳动力需求量产 生影响的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图示: 工资率变动→资本和劳动力相对投入比 例→劳动力需求量 结论1.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即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减少,反之亦然。 2.工资率变动对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两种效应所引起的变化之和。 3. 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的走向是向右下倾斜,其斜率为负。 【例题11-2-3·单选题】在长期内,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都使劳动力需求()。 A.增加 B.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 D.先减少,后增加 [答案] B

第二章劳动力供给

第1节劳动力供给的含义 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是两个必须加以讨论的基本问题。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主要门类,劳动经济学当然要讨论劳动力供给的问题。本章将从人口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供给弹性以及劳动供给时间选择等几个方面考察劳动力供给。 一、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 从本质上说,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供给主体(劳动者个人)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丛雇用个体到国家)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个体决策 无论是全球的、国家的、行业的还是企业的可以获得的劳动力供给,都取决于劳动力供给方在一定条件下的供给决策。 2、个体意愿 劳动力供给的意愿性包含两层意思: (1)劳动力供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工资水平的高低、工作时间的长短、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等,这使得劳动力供给量可能不等于劳动力资源数量;(2)在现行工资水平下,可能有一部分劳动者因找不到工作而失业,这使得劳动力供给量不等于劳动力实际使用数量。因此,劳动力供给的量与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供给者主观意愿的影响。 好工作的标准分享 3、时间要素 劳动力供给是劳动者在一定条件下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的总和不仅包括劳动力的数量,还包括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和强度。但在实际的研究当中,如果把此因素考虑进去,就会让分析难以进行。因此,我们通常假设所有劳动力供给都是满足社会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要求的标准供给,即把劳动力供给等同于劳动力供给的数量。 二、劳动力供给假设 在分析劳动力供给时,一般需要做出以下几个假设:

劳动力成本和供给分析

人工成本: 人工成本是指在生产或施工过程中人工消耗或活劳动耗费的货币表现。人工成本是工业或建筑产品价值的直接构成部分,也是工业产品成本或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的一个重要项目。建筑安装工程的人工成本表现为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包括在现场直接为施工制作构件)的工人和在施工现场从事运输、配料的辅助工人的基本工资、附加工资、工资性津贴(如粮贴、冬煤津贴、副食补贴等)。施工企业的人工成本一般有:工程预算人工成本、工程计划人工成本及工程实际人工成本等形式。在实际工作中,有关工业产品或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成本的发生额可通过直接归集或适当比例分配计算而得,并对有关成本帐户进行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在全部成本制中,人工成本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生产或施工技术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高低。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labor cost;the cost of labor)是指企业(单位)因劳动力、劳动对象、劳动手段、雇佣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费用以及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构成劳动力成本是劳动核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成本是指企业(单位)因雇佣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费用。 国际规定: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规定,劳动力成本的范围大于工资,不仅包括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和薪金,还包括以物质或非物质形式表现的福利,如实物发放、社会保障、技术培训等。劳动力成本是劳

动者所有报酬之和。研究产业竞争力,除劳动力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劳动生产率。 作用: 通过计算单位劳动成本(ULC)可以反映一个产业或国家的成本优势。单位劳动成本的定义是平均劳动报酬对劳动生产率的比值。 概念定义: 分析劳动力成本变动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乃至于对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可为党和各级政府制定劳动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劳动力成本核算的中心指标是劳动力总成本.劳动力总成本是指各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为雇佣一定数量的社会劳动力而支付的全部费用, 基本内容: 劳动力总成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福利基金、职工保险金和公积金等等。

劳动经济学 重点知识 劳动力需求与劳动力供给 (吐血整理)

第一章导言 一、劳动经济问题的重要地位: 例:经济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显性就业? 首先,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对解决自然失业是无能为力的;其次,在反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调节的周期性失业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政策所引导的投资方向往往是就业密集度较低的行业,进而导致反周期措施拉动就业的能力大为降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燃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这个失业组成部分并不能通过宏观反周期政策予以消除。而在宏观经济政策可以有所作为的范围内,又由于政策导向不是就业最大化,以致当宏观经济政策刺激起经济增长时,就业增长效果并不显著。 三、现实中的劳动经济现象和问题: 2)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的相关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占该国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首先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劳动力供给将会逐步萎缩。 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下降可能导致劳动力短缺,劳动力的短缺将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把研究方向指向未来劳动力供求状况。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分为三个年龄段得到了未来40年的劳动力供给数据,经作图发现劳动力供给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其次在将未来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一同作图后我们发现我国在2020年之前劳动力供求状况一直都是供大于求,而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减少与需求的增加,在2020年后劳动力供给缺口将不断扩大。实际上,根据现在的社会报道,在我国劳动力供求市场上,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已日益突出,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将同时共存,部分沿海城市已出现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升高,我国的社会保障费用也在不断增加,年轻人赡养老人的负担也在加重,而在那时劳动力供求失衡现象的出现又在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这不可不说是对社会经济的双重打击。 ?影响养老制度的选择。 第二节劳动经济学的含义和特征 一、劳动经济学的含义: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需求行为、供给行为、价格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 2、理解时应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对于“劳动”概念的把握: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是指劳动力,劳动是一种“准商品”。 ?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动是一种过程或活动。 2、理解时应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2)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学的层次及其研究对象: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部门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劳动经济学的特点: 1、研究问题集中于劳动就业相关领域,可同时满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需求。 2、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这与一般商品作为最终产品需求不同。 四、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劳动力需求: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2、劳动力供给: (1)劳动力供给的量:

劳动经济学 第六章 劳动工资制度理论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工资制度理论第六章劳动工资制度理论 第一节工资的概念和形式 一、工资的概念 工资是雇佣劳动的报酬,指劳动者向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经济报酬。 薪水 Salary 薪酬Compensation 为区分工资的不同含义,对工资结构的理解和使用有以下4个层次: W1,基本工资 W2, W1 +奖金+津贴 W3, W2+福利(医疗、住房、培训等) W4, W3 +延期支付(养老金、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 广义工资( W4 ) ;狭义工资( W1或 W2 ) 二、工资的形式 14>>.基本工资 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劳动报酬。 工资率——单位劳动时间的劳动力价格。 对工资率的理解: (1)工资所得,Wt(单位雇用劳动时间所得) (2)工资率,小时工资率 (3)基本工资?全部劳动报酬

货币工资:以货币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 决定货币工资的主要因素: (1)货币工资率 (2)工作时间长度 (3)相关工资制度 实物工资:以实物形态获得的劳动报酬。 名义工资:未经过价格修正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经过价格修正过的货币工资,表明货币工资的实际购买力。用公货币工资/价格指数式表示为:实际工资= 2>.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 (1)计时工资的定义:依据雇员的单位时间劳动价格与工作时间长度支付 工资的形式。 (2)计时货币工资,工资标准×实际有效工作时间 (3)计时工资的基本特征: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 (4)计时工资制的优劣:适用性强;雇员收入比较稳定;企业控制管理劳 动过程的难度较大;效率风险主要由企业承担。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的定义:依据合格产品数量(作业量)和计件工资率计算劳动报酬 的工资支付形式。 计件货币工资=计件单价×合格产品数量 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的区别:在于计量劳动的方式不同。计件工资的特点:基本工资的高低取决于合格产品的数量。计件工资的优劣:提高生产率;企业控制的成本比较低;工人风险大,企业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

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宏观)

第六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名词解释 1、总需求; 2、总需求函数; 3、总供给; 4、总供给函数; 5、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6、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 7、利率效应; 8、总生产函数; 9、潜在就业量;10、潜在产出; 二、单项选择题 1、价格水平上升时,将()。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引起LM曲线左移。 2、下列哪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总需求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将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将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将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4、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B、支出乘数较小;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敏感; D、货币供给量较大。 5、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6、短期劳动力供给函数()。 A、由于不断增加的劳动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B、由于不断减少的劳动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C、由于不断减少的闲暇负效用而呈正斜率; D、由于不断增加的闲暇负效用而呈负斜率。 7、在既定的劳动需求函数中()。 A、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减少; B、产品价格上升时,劳动需求增加; C、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增加; D、价格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减少。 8、当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是 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A、20单位; B、399单位; C、800单位; D、80单位。

微观经济学第六章

第六章生产要素定价与收入分配 一、单选题 1、如果一个人每小时能挣10美元,那么他的收入和闲暇的预算约束线的斜率是( )。 A.0.110 B.0.01 C.1.0 D.以上都不对 2、工资率上升的替代效应会导致( )。 A. 劳动供给数量的下降 B. 劳动供给数量的上升 C. 闲暇时间的下降 D. 预算约束线的平行移动 E. B和C 3、厂商多雇佣一个工人的价值等于( )。 A. 边际成本 B.边际收益 C.劳动的边际产量 D.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 E.劳动的边际产量乘以工资 4、边际产量的价值等于()。 A.厂商在最后一单位产出上得到的收益 B.厂商进入市场的收益 C.边际产量与工资的乘积 D.边际产量与价格的乘积 E.以上都不对 5、劳动力的市场需求等于()。 A.产出的市场供给 B.所有厂商劳动力需求的总和 C.工资 D.劳动的边际产量 E.以上都不对 6、与卖方垄断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相比,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 。 A.更平缓 B.更陡峭 C.重合 D.无法确定 7、一种可变要素的价格为10美元。该要素的边际产出为5单位的某产品,则能使该完全竞争厂商在此时获得最大利润的产品价格是( )。 A.10美元 B.2美元 C.1美元 D.0.5美元 8、某卖方垄断厂商在生产中使用一种要素,该要素的价格为10美元,边际产量为5,所生产的产品为2美元。则( )。

A.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因为 B.实现了利润最大化,因为 C.未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厂商的产量过多 D.未实现利润最大化,厂商的产量过少 9、某买方垄断厂商实现了最大利润的均衡,此时其要素使用量为100,要素的边际产量为2,产品价格10美元,则其支付的要素价格很可能( )。 A.等于20美元 B.等于10美元 C.小于20美元 D.大于20美元 10、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提高工资不会使失业增加很多( )。 A.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 B.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 C.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D.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11、若厂商处于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下列何者给出( )。A.曲线 B.曲线 C.曲线 D.曲线 12、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0.5时获得了最大利润,那么,商品的价格一定是( )。 A.2.5元 B.10元 C.1元 D.0.1元 13、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以下何者给出?( ) 。 A.曲线 B.曲线 C.曲线 D.以上都不是 14、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

宏观部分第六章答案

本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古典总供给曲线 二、选择题 1.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在于() A.物价水平下降时消费支出的增加 B.物价水平下降时投资成本的下降 C.物价水平下降时赋税的减少 D.以上三个因数都正确 2.运用IS—LM模型进行总需求曲线推导过程中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价格下降,IS曲线右移 B.价格下降,IS曲线左移 C.价格下降。LM曲线右移 D.价格下降,LM曲线左移 3.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公斤条件下,财政扩张政策都会使得() A.利率上升 B.价格上升 C.总产量上升 D.都有可能 4.给定一个劳动需求函数,根据所画的劳动需求曲线,有() A.价格水平降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减少 B.价格水平降低,名义工资不变,则劳动需求量增加 C.价格水平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增加时,劳动需求量增加 D.价格水平与名义工资同比例减少时,劳动需求量减少 5.短期劳动供给曲线() A.斜率为正,名义工资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B.斜率为正,实际工资越高,劳动供给量越多 C.斜率为负,名义工资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D.斜率为负,实际工资越低,劳动供给量越少 6.古典供给曲线存在的条件是() A.产出水平由充分就业水平决定 B.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 C.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 D.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做出调整 三、判断题 1.支出乘数较小时,总需求曲线更加平坦。() 2.长期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函数的不同在于其假定的可变因素不同。() 3.生存者对劳动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劳动者给其带来的收入的大小。() 4.假如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在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的情况下减税会导致价格上升但不 影响实际产出。() 5.假定经济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是提高价格 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 6.劳动市场均衡由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共同决定。() 四、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2.用图形分析法导出一条总需求曲线,并分析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和斜率的因素。3.在什么条件下,AS曲线分别是水平的、垂直的和向右上方倾斜的? 4.在凯恩斯区域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水平、国民收入、利率和就业量的变化,并用图形分析加以说明。

补充案例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经济学》胡学勤

补充案例第二章劳动力供给《劳动经济学》胡学勤第二章劳动力供给案例 案例1:巨额遗产会导致一个人退出劳动力市场吗, 非劳动收入性质的巨额遗产会削弱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吗, 一项研究首先讲在1982年-1983年间继承过遗产的人分为两个群体,即接受了小额遗产的群体(平均价值为7700美元)和接受了大额遗产的群体(平均价值为346200美元)。然后这项研究分析了这两个群体在1982年-1985年检的劳动参与率变化情况。 毫不奇怪,那些继承遗产较多的群体更有可能退出劳动力队伍。更为具体地说,接受小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在此期间从76%上升到了81%,而接受了大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却从70%下降到了65%,更令人惊奇的一个事实也许是,由于能够预见到自己将来会获得大额遗产,这些后来实际得到大额遗产的群体的劳动参与率从一开始就比较低。 案例2: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 , 当工资提高时,个人劳动力供给先随着工资的上涨而增加,当工资上涨到一定程度时,劳动供给开始减少。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曲线。 问题: 张三是个大学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编写程序。工作初期,涨工资会使张三增加工作量。当他成为一个软件高手之后,工资已经足够高了,张三的收入也相当高

了,这个时候,张三面对涨工资的反应,不是选择加班,而是更多的来休闲和体育运动。 在工资较低的时候,工资上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哪个更大, 当工资上涨的足够高的时候,如果接着上涨,又是如何呢, 案例3:男性和女性的时间使用情况(每周小时数) 案例4:丈夫、妻子、邻居和凯洛格食品公司6小时工作制的终结 经济理论指出,工作小时数量的供给部分地取决于人们对家务劳动时间,包括闲暇时间的价值认可程度。这一点可以非常清楚地在凯洛格食品公司的工人们身上反映出来。在大萧条时期,凯洛格食品公司因放弃了标准的8小时工作制,改行6小时工作制,从而引起了举国关注,工人们愿意通过接受更少的工资性报酬和更多闲暇的方式,来与那些失业者“分享工作”。 在二战期间,该公司转而实行每周48小时工作制,但是承诺在紧急状态结束后,重新恢复6小时工作制。1946年,员工们重申了自己希望每天工作更短时间的愿望,公司中87%的女性员工和71%的男性员工赞成每天工作6个小时。然而,

劳动经济学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0级(普本(1班《劳动经济学》 第六章劳动就业与失业习题 学号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 1. 就业 2. 失业率 3. 摩擦性失业 4.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5.非经济活动人口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劳动类型中,属于就业范畴的是( A.家务劳动 B.雇用劳动 C.救济性劳动 D.义务劳动 2.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以下哪个条件不是失业统计中对失业者的判定条件( A.有工作能力 B.没有工作

C.对寻找工作丧失信心 D.在前4周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找工作单没有找到 3.某地区劳动力总量为20万人,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共2.6万,每个失业者失业的平均长度为4周,则该年该地区的失业率为( 。 A.0.26% B.0.5% C.1% D.5% 4. 下列那类人群不属于经济活动人口劳动力需求曲线左移,劳动力供给( 。 A.学生 B.失业者 C.农村从业人员 D.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5.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A.决定就业量 B.决定物价 C.决定就业量和工资 D.决定工资和物价水平 6. 凯恩斯认为出现非自愿失业的原因是( 。

A.劳动力供给过多 B.人力资本投资少 C.有效需求不足 D.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畅通 7.关于配第—克拉克定理,以下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描述就业结构变化的 B.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在就业总人数的中的比例在上升 C.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D.生产力进步、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与人口自然增长是造成就业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8. 变形后的菲利普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有( 。 A.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低 B.失业率高,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低 C.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低,通货膨胀率高 D.失业率低,工资与价格水平较高,通货膨胀率高 9. 自然失业率是指( A.预期通货膨胀率高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B.预期通货膨胀率低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C.预期通货膨胀率等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时的失业率

第六章 价格变化和总供给

2010/11/14
第六章 价格变化和总供给
价格变动的因素被考虑进来之后,会像一只 看不见的手引导需求与供给双方协调,最后达 成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短期之内,总需求决定 经济的膨胀与衰退,时间加长可观察到价格的 变化,产出由总需求与总供给双方共同确定。
6.1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和提供服务的潜在能力, 它是由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决定的。总 需求曲线描述了在每个给定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 产品数量。总供给曲线是基于工资、价格、就业和 产量之间的联系而确定的。总供给曲线不仅反映产 品市场状况,也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 场的状况。总供给曲线描述了在每个价格水平上厂 商愿意供给产品的数量。
1

2010/11/14
总供给曲线
潜在生产力是指在给定的可利用率技术水平、管理技术、 劳动、资本和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能达到的最大产出。 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积累。技术水平 是指一个经济使用生产要素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效率。 人力资源是由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构成。劳动力的数量以 “人工——小时计算,劳动力质量则以平均技术水平来衡 量。劳动力是由家庭向生产部门提供的。
总供给曲线
W P LS1 W P W P LS
LS2
O
N
O
N
O
N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劳动力供给与 工资水平的关系
2

2010/11/14
总供给曲线
家庭向厂商提供劳动力服务所面临的选择是工作或不 工作。工作的报酬是工资收入,不工作就是在享受 “悠闲”。 综合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近 似垂直的曲线,即劳动力供给基本上与工资与价格水 平无关。决定就业总量的主要因素是一个国家的人口 数量和人口年龄构成。隐含一个经济的潜在就业量与 价格水平无关。
总供给曲线
确定人力资源的另一个方面是劳动力的技 术水平,影响技术水平的因素是劳动力的 生产技能和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可以认为一个经济的潜在就业量和劳动力 的技术水平与价格水平无关。
3

第六章经济的劳动力供给:工作决策

第六章经济的劳动力供给:工作决 策 §1 劳动力参与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 §2 工作决策理论 §3 政策运用

§1 劳动力参与和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 一、劳动参与率:有工作者和正在寻找工作者占 相应人口的百分比。 二、今日劳动力市场最明显的变化: 1.妇女(尤其是已婚妇女)参加社会工作的数 量剧增; 2.男性职业生涯的缩短。

§2 工作决策理论 一、基本概念 二、劳动与闲睱选择的分析 三、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经济结论

一、基本概念 1.工作决策:是一种时间利用方式的选择,即选择进 行愉快和闲睱活动还是工作。 2.商品需求是三个变量的函数:商品的机会成本(通 常等于市场价格)、某人的财富和某人的偏好。 3.闲睱的机会成本:将这一小时用于工作能够获得的 收入。 4.财富:一个家庭的银行储蓄、金融投资和物质资 产。 5.偏好:经济学家假定人的偏好不变。

6.收入效应:工资不变的情况下,则于收入变化导致的闲睱 时间需求的变化。如果收入增加,工资不变,愿意工作的时间将减少;相反,如果收入减少,工资不变,则愿意工作的时间增加。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收入效应=△H/△Y∣W<0 7.替代效应: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工资率增加导致的闲睱时 间需求的变化。如果收入不变,工资率增加,闲睱的价格提高,闲睱需求减少,从而提高工作动机;收入不变,工资率下降将减少闲睱的机会成本和工作动机。 8.“纯”收入效应:如获得遗产。增加了个人财富(收入), 而这种增加与工作时间无关。此时。收入效应诱使人们增加闲睱时间的消费,降低工作的愿望。 9.“纯”替代效应:工资虽然增加,但收入却无多少变化。此 时,替代效应诱使人们工作更多的时间。

现今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现今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我国劳动力供给概况的演变 当前,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从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演变为区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已经大幅下降。 改革之前的1978年,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76.3%,随着非农产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2009年这个比重下降到60.1%。难道经历了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比重仅仅减少了16.2%?事实上,这由于统计数据是依据劳动者的户籍所在地和城乡就业统计数作出的,并没有反映真实的劳动力城乡分布。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为4.69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2009年末农村外出就业人员超过1.49亿人,加上在本地企业的从业人员0.88亿人,在非农部门就业的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37亿人,也就是说农村劳动力的51%以上已经实现了就地或外出转移就业。按照目前的农业劳动生产水平,农业生产尚需要近1.8亿劳动力。因此,从2009年农村就业人员4.69亿人中,依次扣除转移就业的2.37亿人和农业生产所需要的1.8亿人,实际剩余劳动力仅为5200万人,40岁以下的只有4600万人左右,大大低于通常认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人口的1/3或者有1.5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的说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已经大幅下降,仅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1.1%,易于转移就业的40岁以下人员仅占10%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不再无限供给。 (二)区域性和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显现。 2003年末,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开始出现农民工短缺现象,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民工输入集中地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用工企业以过去长期支付的工资水平,无法完成预定的招工目标,民工缺口高达10%—20%,这一问题至今仍然存在。甚至在许多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地区,如四川、河南的一些城市劳动力市场也陆续发出劳动力短缺的信号。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共

劳动力供给理论

家庭联合劳动力供给理论 家庭生产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的周期理论 (一)家庭生产理论 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可以利用的时间总和可以被花费在三个方面,即市场工作、闲暇、家务劳动。并且,家庭生产理论将家务劳动也看成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家庭生产理论实际上是把劳动者放在家庭的背景下去分析他们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种方法。它倾向于将夫妻双方之间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看成是一种联合决策,而不是彼此独立的两种决策。 家庭生产理论认为,通过家务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家庭产品既可以采取时间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花费较多的时间而使用较少的半成品或利用较少的辅助设备)来生产出来,也可以用商品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大量使用半成品或利用辅助设备,而只投入较少的时间)生产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家庭中的全体成员就要做出这样一种决定,即如何在市场工作、家庭物品的生产以及闲暇之间进行分配。而分配的原则采取比较优势的原理,即每位家庭成员都应当选择他们个人的相对效率最高的那种时间利用方式。 (二)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与生命周期 1.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 在经济衰退时期,可能会对家庭的劳动力供给产生两种并行的效应,这就是附加的工人效应和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 所谓附加的工人效应,是指当家庭中的主要收入获取者(比如丈夫)失去工作以后,其他的家庭成员(比如妻子)将临时性地进入劳动力队伍,以力图通过找到工作而缓解家庭收入的下降。对于其他家庭成员来说,主要收入者的收入可以视为非劳动收入,而随着其他成员的失业,这一非劳动收入下降了,因此而产生的收入效应导致其他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所谓灰心丧气的工人效应,其作用与附加工人效应正相反,在衰退时期,一些失业工人对于在某一可行的工资率水平下找到工作变得非常悲观,因而停止寻找工作,从而临时成为非劳动力参与者。衰退时期工资率的下降导致闲暇的机会成本下降,结果导致对劳动力供给的替代效应发生较大的作用。 2.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一个基本原则是,当一个人得到工资报酬的能力高于家庭生产率时,倾向于从事更多的市场工作,相反,当获得工资报酬的能力比较低时,他们将从事家庭生产。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市场生产率(可以用其能够获得的工资率来表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比较低,但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上升,但是到了晚年时生产率又会出现停滞甚至下降的情况。因此,如果将生命周期的因素引入劳动力供给,我们就不难发现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时间密集型闲暇消费活动主要发生在早年和晚年,而在工资率较高的中年阶段,人们往往会把较多的时间用在有酬的工作上。在国外,从事国际旅游的人当中青少年和老年人居多的现象与这一理论是相一致的。显然,在这些年龄群体中,时间的机会成本较低或者说时间相对较为便宜。 家庭生产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的周期理论 (一)家庭生产理论 家庭生产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其可以利用的时间总和可以被花费在三个方面,即市场工作、闲暇、家务劳动。并且,家庭生产理论将家务劳动也看成是一种生产性劳动。家庭生产理论实际上是把劳动者放在家庭的背景下去分析他们的劳动力供给决策的—种方

劳动经济理论(不含选择题)

劳动经济理论 选择题20分略 三、名词解释 1、派生需求又称“引致需求”,是由阿弗里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经济概念,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意味着它是由对该要素参与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对一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派生自)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其中该生产要素对这一最终产品会作出贡献,如对轮胎的需求派生自对汽车运输的需求。在劳动经济学中,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即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一种最终产品的需求,它实际上是对产品生产需求所派生和所导引出来的一种需求。因此,在研究劳动经济学问题时,不可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劳动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即所谓不能就劳动来谈劳动,就劳动力来谈劳动力。(P43) 2、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收入效应=△H/△Y<0。收入效应试图描述收入变化所产生的净影响(收入可能来自各种可能的途径),排除因闲暇价格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也就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工资率的上升或者非劳动收入的增加而导致劳动者的实际收入的增加,会刺激劳动者增加对闲暇的需求并降低工作时数,这就是收入效应。(P108 & P118) 3、内部收益率法(IRR法)又称内部报酬率法或内含报酬率法,是用内部收益率来评价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方法。所谓内部收益率,就是使得项目流入资金的现值总额与流出资金的现值总额相等的利率,换言之就是使得净现值(NPV)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在实际中,计算这种内部收益率时,首先通过使收益的现 值与成本相等,即根据∑ =+ t i i i r B 1 ) 1( =∑ = + n j j n r C 1 ) 1( 求出内部收益率r,即是个人所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然后再 将这种内部收益率r与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加以比较。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内部收益率r超过了其他投资的报酬率s,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就是有利可图的。(P164) 4、工资歧视是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最明显的工资歧视就是男女同工不同酬,还有工资支付中的种族歧视现象。例如,雇主支付给女性雇员的工资比其支付给那些与这些女职员处于同一职业、具有相同工作经验、具有相同生产率的男性雇员的工资要低。(P314) 5、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工作类型与寻找工作的人的不匹配所产生的。这种不匹配可能与个人的技能、学历、地理位置或年龄相关。结构性失业表现在技能结构的失衡、文化结构的失衡、区域结构的失衡、年龄结构的失衡等多个方面。其特点有:1)倾向于集中在确定的群体,即那些受技术改变,所在企业衰退或在整个国家内的工作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群体。2)失业时间相对较长。3)在结构性失业情况下,市场上同时存在着工作空缺和失业者,甚至从长期看,也不会很容易匹配。(P378) 四、简答题 1、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哪些?(P341) 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归结起来,可从下述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1)经济增长和发展。①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明显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人口之间收入的差距上。②城镇经济中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大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而国民经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③地区工资差别与地区间在经济增长速度(可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衡量)、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与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平均教育水平)等有关。 (2)制度或体制性因素。主要集中表现在行业性垄断经营、制度外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三个方面对工资水平的影响。①行业垄断性经营的形成,既有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的原因,也有制度障碍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