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DCS系统规范

电力行业DCS系统规范

篇一:自备电厂DCS技术规范

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

分散控制(DCS)系统技术规范书

DOC. NO:

目录

1.工程概况

2.范围.

3.技术要求

4.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

5.设计联络会议(DLM)

6.工程服务

7.试验、验收和演示

8.包装、装运和仓储

9.数据和文件 10.培训

11.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12.附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方为中国天辰工程。本期为2×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20MW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和1×1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为提高整个电厂的过程控制水平及运行管理水平,考虑采用一套分散式控制系统(简称DCS)来实现全厂锅炉的集中控制。

1.1 主设备

主设备包括: 15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额定压力: 9.81Mpa,额定温度:540℃,生产厂家:华西能源工业股份);高压除氧器2台;电动给水泵3台。 1.2控制方式:

本期采用锅炉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室布置于主厂房8米层,集中控制室内布置锅炉监控系统的人机接口设备。运行人员在控制室内通过LCD及少量的常规仪表及硬操作设备对锅炉进行监控。

设置电子设备间与集中控制室设在同一层,工程师站设单独房间,以方便运行管理。DCS的机柜设在热控电子设备间。 1.3控制水平:

本期拟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控制系统(即DCS系统)。主控室内设装设汽包水位工业电视,控制台上设停炉及重要设备的紧急操作按钮,以保证锅炉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快速停炉。锅炉运行人员可在少量就地操作和巡回人员和配合下,在集控室内实现锅炉的启动,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操作、紧急情况事故处理及停炉。

2 范围

2.1 总则

2.1.1 本技术规范对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配套建设的热电站所采用的分散控制系统(以下简称DCS)就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功能要求,不能成为供货商降低配置及免责理由。本技术规范的内容,是按本工程2台锅炉、2台汽轮发电机及相关必要的公用系统要求编制的。 2.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一切有关的规范和标准。投标方(以下简称乙方)应提供符合本DCS规范书的规定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DCS,其系统必须具有当今实践证明是先进的应用技术,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乙方应具有在同类机组中承包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供货的成功经验。

2.1.3 如果乙方未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乙方提供的设备和DCS满足了本规范书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表明。

2.1.4 乙方提供报价书及合同规定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使用国际单位制(SI)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2.1.5 只有招标方(以下简称甲方)有权修改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协商,最终确定的规范书应作为DCS合同的一个附件,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2.1.6甲方拥有对本规范书的解释权,乙方如对此规范书内容有疑义的条款均有责任向甲方询问,由于理解的偏差所引起的责任由乙方无偿承担。

2.1.7协议书提出的DCS各项功能必须全部实现,双方同意涉及DCS功能的具体控制方案,在技术联络会上共同商议(在不增加I/O点数前提下,乙方完成所有具体功能,否则乙方将承担完成所有具体功能的全部费用)。乙方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DCS满足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所有要求.

2.1.8 DCS的供货范围,包括所有硬件、软件、服务和有关图纸资料,并提供所供卡件的详细说明文件资料。

2.1.9 乙方提供DCS的详细说明,包括系统说明、系统结构及配置、系统通讯、子系统功能、操作员接口、过程通道、系统性能、电源的提供与分配等。 2.2 乙方工作范围

2.2.1 乙方负责设计、制造、装配、检查、试验、运输、现场安装指导及调试,所提供的控制系统需保证发电厂的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并符合与此相关的所有标准和细则的规定。为

此,乙方应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SAMA图和逻辑框图的详细设计,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DCS系统的软件组态、编程和调试,负责系统的组态生成,定义I/O功能,配置完整的自动控制系统,并按照需方要求向需方提供最终的I/O清单。

2.2.2 乙方提供满足本技术规范要求所必须的硬件、软件和各项服务。其中包括下列内容:

2.2.2.1 提供构成DCS系统所必需的全部硬件和软件。

2.2.2.2 达到本技术规范规定的全部功能要求,进行DCS的软件组态编程及调试。 2.2.2.3 在制造厂内,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及训练有素的专职人员,使用仿真机和测试设备,接入DCS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闭环运行、测试和演示,确保DCS功能和性能符合本技术规范的要求。

2.2.2.4 乙方按照合同规定的进度要求,按时发运DCS。根据本技术规范的要求,提供必须的安装详图和全面的安装指导(包括现场安装调试及DCS接地等安装指导说明书)。

2.2.2.5 乙方全面负责自身盘柜、设备之间的预制电缆(包括电源线、信号线、网线)的敷设及接线工作。以及I/O柜与扩展柜的DP网线的敷设及连接工作。 2.2.2.6 乙方负责通电启动和调试服务,直到DCS满足机组运行需要,达到DCS的全部功能要求,并保证系统可利用率不低于99.9%。

2.2.2.7 乙方根据本技术规范的要求,向甲方提供DCS优化运行所必需的系统文件,使甲方能掌握组态、编程、维护、修改和调试DCS。负责培训甲方的运行和维护工程技术人员,使他们能熟练地操作、维护、修改和调试DCS。

2.2.2.8 乙方提供专用工具和备品备件、调试期间的消耗品及自然损坏的元件设备。

2.2.3为达到规范要求,应与其他提供控制系统的供货商相协调,并负责相关的接口工作。接口项目包括有:DCS与厂级MIS的通讯接口:DCS与调度自动化的通讯接口及软件:DCS 与远程设备的通讯:DCS与其它辅助设备PLC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

2.2.4乙方根据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DAS模拟画面图、MCS、FSSS、SCS控制SAMA逻辑图等,并由设计院审定后最终提供给甲方认可。该方案应保证机组联锁保护及自动投入率达到国内同类型机组较高水平,乙方提供的方案必须具有可行性,满足本期工程控制要求,并配合甲方共同完成自动的投入,实现自动投入率达100%。

2.2.5提供DAS、MCS、FSSS、SCS以及控制器间硬接线的I/O 清单和接线图,子系统间的I/O通讯点清单,及汇总后提交联络会确认的所有I/O清单。 2.3 甲方工作范围

2.3.1 甲方将提供下列设备和服务: 2.3.1.1 所有DCS机柜的现场就位和安装。 2.3.1.2 所有现场设备与DCS端子间的接线工作。 2.3.1.3 按乙方要求提供DCS接地和接地所需电缆。 2.3.1.4 PID图纸和初步的过程I/O清单。

2.3.1.5 DCS设备现场卸货和安装所需的劳动力及服务。

2.3.1.6 审核乙方提供的图纸及技术文件。

2.4 规范和标准

本技术规范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应为最新版本,即以本DCS合同生效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若发现本技术规范与参照的文献之间有不一致之处,乙方应向甲方指明。引用的规范和标准美国防火协会(NFPA) ANSI/NFPA 70 ANSI/NFPA 85C

国家电气规范

多燃烧器锅炉炉膛防内爆和外爆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篇二:DCS系统停电上电规范(第二版)

DCS系统停电上电规范

在因大修或者其他原因需要对DCS进行断电维护时,我们往往对DCS进行直接断电,但有时这种不规范的操作却会带来严重后果,比如组态丢失,PID参数丢失等。所以需要在停电和重新上电前后对重要参数严格检查,小心仔细、规范操作。

第一步:进行断电前的各项检查

1、打开控制站柜门,观察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故障显示(ERROR灯亮);

2、从每个操作站实时监控的故障诊断中观察是否存在故障,并进行记录;

3、检查电源箱是否工作正常,电源风扇是否工作,5V、24V 指示灯是否正常,测量记录各电压值;

4、备份组态、PID参数、驱动以及其他需要的重要数据;

5、检查供电冗余,供电冗余包括交流供电冗余和直流供电冗余。交流供电冗余:通过分别断开冗余交流~220VAC进线的一路,系统有一半的交流供电回路失电,但系统应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直流供电冗余测试方法如下:

(1)先断1、3、5电源箱电源,测量每一机笼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的电压;

(2)先通上1、3、5电源箱电源,再断2、4、6电源箱电源,再测量每一机笼母板电源端子上5V、24V的电压。电源箱

5V输出电压应在5.10V~5.25V之间,电源箱24V输出电压应在23.00V~25.00V之间。如果电压偏差较大需要及时检查处理,否则会影响卡件的正常工作。

6、网线及布置检查,检查网络线缆通断情况,确认连接处是否接触良好,并及时更换故障线缆;

7、UPS测试:通过断开UPS交流进线,测试UPS电池供电能力。UPS电池应定期放电,一般建议每月一次,放电方法:断开UPS交流供电采用电池供电,至电池即将释放完为止。

以上检查主要事先了解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有不正常的现象可以在停车时及时解决。

第二步:按顺序切断电源

1、每个操作站依次退出实时监控及操作系统后,关操作站工控机及显示器电源;

2、逐个关控制站电源箱电源;

3、关闭各个支路电源开关;

4、关闭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开关;

5、关闭总电源开关。

第三步:进行DCS停电维护

1、操作站、控制站停电吹扫检修。包括工控机内部,控制站机笼、电源箱等部件的灰尘清理;

2、针对停电前检查出的故障进行维护;

3、系统供电线路检修。包括分电箱、端子排、继电器、安全栅等。确保各

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

4、接地系统检修。包括端子检查、各操作站(工控机、显示器)接地检查、各控制站(电源、机笼)接地检查、对地电阻测试;

5、通信线路连接线、连接点检查,确保各部件工作正常、线路可靠连接。做好双重网络线的标记。

第四步:现场以及DCS的各项维护工作完成后,检查确认重新上电条件是否满足。系统维护负责人确认条件具备后方可上电,系统总体上电按如下步骤进行:

1、首先合上配电箱的总断路器,检查输出电压是否符合

220V±10%;

2、合上配电箱内的各支路断路器,分别检查输出电压;

3、若配有UPS或稳压电源,请检查UPS或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是否正常,不正常则查找原因,恢复后才能继续以下的控制站上电与操作站步骤。

第五步:DCS系统上电步骤

1)现场控制站上电。依次合上现场控制站总电源开关、系统电源开关及现场电源开关启动现场控制站,自动进入系统运行状态,并可通过自诊断沉痛许观察运行状态。

2)各功能服务站上电。

a. 合上总电源,接通各工程师站和历史数据站的主电源,启动各个工程师站和历史数据站,CRT上出现显示,并进入操作系统,启动应用程序,系统按顺序自启正常。

b. 合上各操作员站主电源开关,启动各操作员站,自动进入应用程序。

3)按照上述步骤,逐台启动所有计算机;直至整个DCS启动完毕。

4)检查通风设备应工作正常。整个系统的通信连接、CRT画面显示、各设备的运行状态等指示,应正常并与实际状况相符,否则应予以处理。必要时可通过专用检查工具和专用软件等进一步进行检查。

第六步:进行DCS重新投运检查

1、打开控制站柜门,观察卡件是否工作正常,有无故障显示(Error灯亮);

2、从每个操作站实时监控的故障诊断中观察是否存在故障,主要包括卡件故障及通讯故障提示等;

3、电源箱是否工作正常,电源风扇是否工作,5V、24V指示灯是否正常,测量供电电压是否正常;

4、检查各层网络通讯情况,组态运行情况,PID参数等。

DCS的停电维护是DCS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系统的故障隐患发现、增加系统寿命等有重要作用,但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维护过程中严格、仔细、规范操作,以达到更好的维护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更好地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2014/7/24

苏冠凯

篇三:DCS系统接地规范

DCS系统接地规范

为保证控制系统的现场接地实施水平,保证控制系统在现场的安全可靠使用,特制定本规程。

一、接地分类

接地主要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本安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

1、保护接地

1)保护接地(也称为安全接地)是为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凡控制系统的机柜、操作台、仪表柜、配电柜、继电器柜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控制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如绝缘破坏等)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作保护接地。

2)低于36V 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36V 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

3)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已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

2、工作接地

1)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包括:仪表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

2)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这里的“隔离”是指每一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与其它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其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3)非隔离信号通常是以直流电源负极为参考点,并接地。信号分配均以此为参考点。

4)仪表工作接地的原则为单点接地,信号回路中应避免产生接地回路,如果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源和接收仪表都不可避免接地,则应采用隔离器将两点接地隔离开。

3、本安系统接地

1)采用隔离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不需要专门接地。

2)采用齐纳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则应设置接地连接系统。

3)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接地与仪表信号回路接地不应分开。

4、防静电接地

1)安装DCS、PLC、SIS 等设备的控制室,应考虑防静电接地。这些室内的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等都应进行防静电接地。

2)已经做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仪表和设备,不必再另做防静电接地。

5、防雷接地

1)当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信号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后,需要设置防雷接地连接的场合,应实施防雷接地连接。

2)仪表及控制系统防雷接地应与电气专业防雷接地系统共用,但不得与独立避雷装置共用接地装置。

二、接地形式和接地原则

系统接地形式主要分为等电位接地和单独接地。接地原则为单点接地,即通过唯一的接地基准点ERP 组合到接地系统中去。

1、系统推荐采用等电位单点接地方式进行接地。这要求工艺装置(或厂区)周围存在等电位接地网。

2、在无法满足等电位接地的情况下,允许系统工作接地进行一点单独接地,同时将系统保护接地接到电气地。在系统地和保护地无法分离的情况下,可以将系统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进行一点单独接地。

三、接地连接方法

1、当采用等电位接地时,要求将建筑物(或装置)的金属结构、基础钢筋、金属设备、管道、进线配电箱的PE(保护接地线)母排、接闪器引下线形成等电位联结,控制系统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应分类汇总到该总接地板,实现等电位联结,与电气装置合用接地装置并与大地连接。但控制系统在接地网上的接入点应和防雷地、大电流或高电压设备的接入点保持不小于5 米的距离。

2、当采用单独接地时,此时应保证接地电阻小于4 欧姆,且单独接地体与其他电气专业接地体应相距5m 以上,和独立和防直击雷接地体须相距20 米以上。具体的一点接地的形式根据可现场条件,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选择。(以下所列情况为工作接地的连接,正常情况下保护接地应接到电气地,若无法将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可以将保护接地与工作接地连接到同一单独接地体)

在一般的条件下,推荐采用4 根2m

长的50*50 的角钢,呈边长为5m

的正方形打入地下70cm

以上,再用镀锌扁铁焊接(建议用堆焊)起来,用≥16mm2 的导线(一般控制导线长度≤20m)引到控制室接地铜排的方式,基本上都能满足接地电阻小于4 欧姆的要求,特殊的地理情况下,需采用降阻剂来降低接地电阻。

对于没有条件单独打地桩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电气地作为系统的接地,此时工作接到和保护接地都连接到电气地,但要注意选取接入点时应尽可能远离大电机的接入点,同时与避雷地的接入点间的距离也应大于20m。

系统的操作台、外配柜等低压电气柜应视为保护接地,接地线统一连到一保护接地接地铜条。若外配柜中

安装有安全栅,安全栅接地应视为工作接地,接地线连接到工作接地接地铜条。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连接到接地体。

对于两个控制站之间或控制站与操作台之间的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一般以是否在同一幢内或者两者之间距离超过30m

为基准),可以采取分别接地的原则进行接地。

若远程机笼与主控机笼之间采用了电气隔离装置或光电隔离装置,则远程机笼可以就地进行接地。⑥ UPS 的接地一般应选择厂方的电气地。

四、接地系统接线和接地电阻

1、接地系统的导线应采用多股绞合铜芯绝缘或电缆。

2、接地系统的各接地汇流排可采用截面为25mm×6mm 的铜条制作。

3、接地系统的各接地汇总板应采用铜板制作,厚度不小于

6mm,长、宽尺寸按需要确定。

4、机柜内的保护接地汇流排应与机柜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5、工作接地汇流排、工作接地汇总板应采用绝缘支架固定。

6、接地系统的各种连接应牢固、可靠,并应保证良好的导电性。接地线、接地干线、接地总干线与接地汇流排、接地汇总板的连接应采用铜接线片和镀锌钢质螺栓,并应用防松件,或采用焊接。

7、各类接地连线中,严禁接入开关或熔断器。

8、接地线的截面可根据连接仪表的数量和接地线的长度按下列数值选用:

a)接地线:1mm2 ~2.5mm2;

b)接地干线:4mm2 ~16mm2;

c)接地总接线板的接地干线:10mm2 ~25mm2;

d)接地总干线:16mm2 ~50mm2;

e)雷电浪涌保护器接地线:2.5mm2 ~4mm2;

9、电浪涌保护器接地线应尽可能短,并且避免弯曲敷设;

10、地系统的标识颜色为绿色或绿、黄两色;

11、仪表或设备的接地端子到接地极之间的导线与连接点的电阻总和,称为接地连接电阻。

12、接地极对地电阻与接地连接电阻之和称为接地电阻。

13、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接地电阻为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欧姆。

14、仪表及控制系统的接地连接电阻不应大于1 欧姆。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当现场雷暴日较多,控制系统的信号、通信和电源等线路在室外敷设或从室外进入室内的,应考虑实施防雷接地措施。

2、计算机在出厂前已将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连在一起,系统操作台插座上的接地端子在系统出厂时已经连接到接地排上,计算机是通过电源线的接地线连接到接地端子上的。

3、接地干线长度若超过10 米或周围有强磁场设备,应采取屏蔽措施,将接地干线穿钢管保护,钢管间连为一体;或采用屏蔽电缆,钢管或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单端接地。若接地干线在室外走线并距离超过10 米,应采用双层屏蔽,内层单点接地,外层两端接地,以防止电磁脉冲的干扰。

4、仪表电缆槽、电缆保护金属管应做保护接地,可直接焊接或用接地线连接在附近已接地的金属管道上,并应保证接地的连续和可靠,但不得接至输送可燃物质的金属管道。仪表电缆槽、电缆保护金属管的连接处,应进行可靠的导电连接。

5、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地应为单点接地,应根据信号源和接收仪表的不通情况采用不同接法。当信号源接地时,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在信号源端接地,否则,信号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在信号接收仪表一侧接地。

DCS系统接地要求、方式、原则、电阻率、材料以及注意事项和规范要求

DCS系统接地要求、方式、原则、 电阻率、材料以及注意事项和规范要求集散控制系统简称DCS,也可直译为“分散控制系统”或“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采用控制功能分散、显示操作集中、兼顾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的设计原则的新一代仪表控制系统。它采用控制分散、操作和管理集中的基本设计思想,采用多层分级、合作自治的结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它的集中管理和分散控制。 一、DCS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接地是为了保证当进入DCS系统的信号、供电电源或DCS系统设备本身出现问题时,有效的接地系统能承受过载电流并可以迅速将过载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系统能够为DCS提供屏蔽层,消除电子噪声干扰,并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公共信号参考点(即参考零电位)。 当接地系统发生问题时(接地电阻过大,多点接地,接地线断线或接地线与高电压、大电流设备相接触等),会造成人员的触电伤害及设备的损坏,据了解,有些DCS系统经常“死机” (或不明原因的“死机”),大多是因为接地系统不良或存在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完善、可靠、正确的接地,是DCS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二、DCS接地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DCS控制系统需要两种接地:保护地和工作地(逻辑地、屏蔽地等)。对于装有安全栅防爆措施的系统如化工行业所用的系统,还要求有本安地。 2.1保护地(CG,Cabinet Grounding) 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的静电荷积累、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DCS系统所有的操作员机柜、现场控制站机柜、打印机、端子柜等均应接保护地。保护地应接至厂区电气专业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2.2逻辑地 也叫机器逻辑地、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的电源输出地。如CPU的正负5伏、正负12伏的负端。需要接入公共接地极。 2.3屏蔽地(AG,Analog Grounding) 也叫模拟地,它可以把现场信号传输时所受到的干扰屏蔽掉,以提高信号精度。DCS系统中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应做屏蔽接地。线缆屏蔽层必须一端接地,防止形成闭合回路干扰。铠装电缆的金属铠不应作为屏蔽保护接地,必须是铜丝网或镀铝屏蔽层接地。接入公共接地极。 2.4本安地 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本安地的接地系统应保持独立,与厂区电气地网或其它仪表系统接地网的距离应在5m以上。

电力行业DCS系统规范

电力行业DCS系统规范 篇一:自备电厂DCS技术规范 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 分散控制(DCS)系统技术规范书 DOC. NO: 目录 1.工程概况 2.范围. 3.技术要求 4.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 5.设计联络会议(DLM) 6.工程服务 7.试验、验收和演示 8.包装、装运和仓储 9.数据和文件 10.培训 11.投标人应提供的技术资料 12.附件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方为中国天辰工程。本期为2×150t/h循环流化床锅炉1×20MW抽背式汽轮发电机组和1×1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为提高整个电厂的过程控制水平及运行管理水平,考虑采用一套分散式控制系统(简称DCS)来实现全厂锅炉的集中控制。 1.1 主设备 主设备包括: 15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2台(额定压力: 9.81Mpa,额定温度:540℃,生产厂家:华西能源工业股份);高压除氧器2台;电动给水泵3台。 1.2控制方式:

本期采用锅炉集中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室布置于主厂房8米层,集中控制室内布置锅炉监控系统的人机接口设备。运行人员在控制室内通过LCD及少量的常规仪表及硬操作设备对锅炉进行监控。 设置电子设备间与集中控制室设在同一层,工程师站设单独房间,以方便运行管理。DCS的机柜设在热控电子设备间。 1.3控制水平: 本期拟采用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分散控制系统(即DCS系统)。主控室内设装设汽包水位工业电视,控制台上设停炉及重要设备的紧急操作按钮,以保证锅炉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快速停炉。锅炉运行人员可在少量就地操作和巡回人员和配合下,在集控室内实现锅炉的启动,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操作、紧急情况事故处理及停炉。 2 范围 2.1 总则 2.1.1 本技术规范对兰花科创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一期工程配套建设的热电站所采用的分散控制系统(以下简称DCS)就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它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功能要求,不能成为供货商降低配置及免责理由。本技术规范的内容,是按本工程2台锅炉、2台汽轮发电机及相关必要的公用系统要求编制的。 2.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一切有关的规范和标准。投标方(以下简称乙方)应提供符合本DCS规范书的规定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DCS,其系统必须具有当今实践证明是先进的应用技术,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乙方应具有在同类机组中承包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供货的成功经验。

DCS系统电缆布线规范

DCS系统电缆布线规范 一、信号分类 电缆的合理布设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DCS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信号分类如下: 1、Ⅰ类信号:热电阻信号、热电偶信号、毫伏信号、应变信号等低电平信号。 2、Ⅱ类信号:0~5V、1~5V、4~20mA、0~10mA模拟量输入信号;4~20mA、0~10mA模拟量输出信号;电平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触点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脉冲量输入信号;24VDC小于50mA的阻性负载开关量输出信号。 3、Ⅲ类信号:24V~48VDC感性负载或者电流大于50mA的阻性负载的开关量输出信号。 4、Ⅳ类信号:110VAC或220VAC开关量输出信号,此类信号的馈线可视作电源线处理布线的问题。 其中,Ⅰ类信号很容易被干扰,Ⅱ类信号容易被干扰,而Ⅲ和Ⅳ类信号在开关动作瞬间会成为强烈的干扰源,通过空间环境干扰附近的信号线。 二、信号电缆布设总体原则 1、对于Ⅰ类信号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屏蔽双绞电缆。 2、对于Ⅱ类信号,尽可能采用屏蔽电缆,其中Ⅱ类信号中用于控制、联锁的模入模出信号、开入信号,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屏蔽双绞电缆。 3、对于Ⅳ类信号严禁与Ⅰ、Ⅱ类信号捆在一起走线,应作为220V电源线处理,与电源电缆一起走线,有条件时建议采用屏蔽双绞电缆。 4、对于Ⅲ类信号,允许与220V电源线一起走线(即与Ⅳ类信号相同),也可以与Ⅰ、Ⅱ类信号一起走线。但在后者情况下Ⅲ类信号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最好为屏蔽双绞电缆,且与Ⅰ、Ⅱ类信号电缆相距15cm以上。 为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与DCS系统相连的信号电缆还必须保证: 1、Ⅰ类信号中的毫伏信号、应变信号应采用屏蔽双绞电缆,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 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Ⅰ~Ⅳ类信号尽可能采用屏蔽电缆(或屏蔽双绞电缆),还应保证屏蔽层只有一点接地,且要接地良好。 3、绝对禁止大功率的开关量输出信号线、电源线、动力线等电缆与直接进入DCS系统的Ⅰ、Ⅱ类信号电缆并行捆绑。 4、绝对禁止采用一根多芯电缆中的部份芯线用于传输Ⅰ类或Ⅱ类的信号,另外部分芯线用于传输Ⅲ类或Ⅳ类信号。 5、严禁同一信号的几芯线分布在不同的几条电缆中(如三线制的热电阻)。

DCS技术规范书

XX热电工程 余热锅炉+ 1x15MW汽轮机 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规范书

目录 1. 总则 (1) 1.1 总的要求 (1) 1.2 工程概况 (2) 1.3 投标方的工作范围 (3) 1.4 招标方的工作范围 (4) 2. 规范和标准 (4) 2.1 引用的规范和标准 (5) 3. 技术要求 (5) 3.1 总的要求 (5) 3.2 控制室 (6) 3.3 电子设备室 (7) 3.4 工程师室 (7) 3.5 DCS硬件要求 (7) 3.6 软件要求 (14) 3.7 人机接口 (15) 3.8 数据通讯系统 (17) 3.9 数据采集系统(DAS) (18) 3.10模拟量控制系统(MCS) (18) 3.11 顺序控制系统(SCS) (21) 3.12 炉膛安全保护监视系统(FSSS) (22) 3.13汽机紧急跳闸系统(ETS) (25) 4 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 (27) 4.1 备品备件 (27) 4.2 专用工具 (27) 5 设计联络会议(DLM) (27) 6 工程服务 (29) 6.1 项目管理 (29) 6.2 工程设计 (29) 6.3 现场服务 (30) 7 试验、验收和演示 (30) 7.1 总则 (30) 7.2 工厂验收试验和要求 (30) 7.3 现场试验 (32) 7.4 保证期 (33) 8 包装、发货和仓储 (33) 9 数据和文件 (34) 9.1 总则 (34) 9.2 硬件资料 (35) 9.3 软件资料 (35) 9.4 用户手册 (36)

9.5 控制逻辑文件 (36) 9.6 I/O清单 (36) 9.7 对图纸交付的要求和说明 (36) 9.8 投标时需提供的图纸和资料 (36) 10 培训 (37) 10.1 总则 (37) 10.2 投标方培训 (37) 10.3 现场培训 (37) 附表一:DCS技术数据表(投标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完整) (38) 附表二:分项报价表: (48)

(整理)DCS系统电缆布线规范GB- 50217

GB 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附录 一、信号分类 电缆的合理布设可以有效地减少外部环境对信号的干扰以及各种电缆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DCS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信号分类如下: 1、Ⅰ类信号:热电阻信号、热电偶信号、毫伏信号、应变信号等低电平信号。 2、Ⅱ类信号:0~5V、1~5V、4~20mA、0~10mA模拟量输入信号;4~20mA、0~10mA模拟量输出信号;电平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触点型开关量输入信号;脉冲量输入信号;24VDC小于50mA的阻性负载开关量输出信号。 3、Ⅲ类信号:24V~48VDC感性负载或者电流大于50mA的阻性负载的开关量输出信号。 4、Ⅳ类信号:110VAC或220VAC开关量输出信号,此类信号的馈线可视作电源线处理布线的问题。 其中,Ⅰ类信号很容易被干扰,Ⅱ类信号容易被干扰,而Ⅲ和Ⅳ类信号在开关动作瞬间会成为强烈的干扰源,通过空间环境干扰附近的信号线。 二、信号电缆布设总体原则 1、对于Ⅰ类信号电缆,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屏蔽双绞电缆。 2、对于Ⅱ类信号,尽可能采用屏蔽电缆,其中Ⅱ类信号中用于控制、联锁的模入模出信号、开入信号,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有条件时最好采用屏蔽双绞电缆。 3、对于Ⅳ类信号严禁与Ⅰ、Ⅱ类信号捆在一起走线,应作为220V电源线处理,与电源电缆一起走线,有条件时建议采用屏蔽双绞电缆。 4、对于Ⅲ类信号,允许与220V电源线一起走线(即与Ⅳ类信号相同),也可以与Ⅰ、Ⅱ类信号一起走线。但在后者情况下Ⅲ类信号必须采用屏蔽电缆,最好为屏蔽双绞电缆,且与Ⅰ、Ⅱ类信号电缆相距15cm以上。 为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与DCS系统相连的信号电缆还必须保证: 1、Ⅰ类信号中的毫伏信号、应变信号应采用屏蔽双绞电缆,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电磁干扰和静电干扰。 2、条件允许的情况下,Ⅰ~Ⅳ类信号尽可能采用屏蔽电缆(或屏蔽双绞电缆),还应保证屏蔽层只有一点接地,且要接地良好。 3、绝对禁止大功率的开关量输出信号线、电源线、动力线等电缆与直接进入DCS系统的Ⅰ、Ⅱ类信号电缆并行捆绑。 4、绝对禁止采用一根多芯电缆中的部份芯线用于传输Ⅰ类或Ⅱ类的信号,另外部分芯线用于传输Ⅲ类或Ⅳ类信号。 5、严禁同一信号的几芯线分布在不同的几条电缆中(如三线制的热电阻)。 因此,在现场电缆敷设中,我们必须有效地分离Ⅲ、Ⅳ类信号电缆、电源线等易产生干扰的电缆,使其与现场布设的Ⅰ、Ⅱ类信号的电缆保持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如15cm)以上。 三、现场电缆布设的几项规定 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Ⅰ、Ⅱ类信号电缆统称为信号电缆,把Ⅲ、Ⅳ类信号电缆和现场电源电缆统称为电源电缆。在有条件的场合,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应采用不同走线槽走线,在进入DCS机房(或机柜)时,也应尽可能相互远离。当这二种电缆无法满足分开走线要

DCS系统管理规程

DCS系统管理规程DCS系统管理规程 ⒈引言 ⑴目的 ⑵适用范围 ⑶定义和缩写 ⒉ DCS系统概述 ⑴系统架构 ⑵常用设备和模块介绍 ⑶网络拓扑图 ⒊系统安全 ⑴用户权限管理 ⑵密码策略 ⑶访问控制列表 ⑷防火墙配置 ⑸安全漏洞管理

⒋系统备份与恢复 ⑴定期备份策略 ⑵备份存储管理 ⑶灾难恢复计划 ⑷系统恢复步骤 ⒌系统性能监测与优化 ⑴性能监控指标 ⑵数据采集与分析 ⑶性能优化建议 ⑷系统响应时间监测⒍故障排除与维护 ⑴常见故障排查方法 ⑵硬件故障处理流程 ⑶软件故障处理流程 ⑷巡检与维护计划⒎系统更新与升级 ⑴更新与升级策略

⑵补丁管理 ⑶版本控制 ⑷迁移与升级步骤 ⒏系统文档管理 ⑴文档编写规范 ⑵文档版本管理 ⑶文档存档与归档 ⒐培训与知识共享 ⑴系统培训计划 ⑵知识共享平台 ⑶常见问题解答 ⒑监督与评估 ⑴ DCS系统评估标准 ⑵监督与抽查 ⑶安全合规审计 附件: 附件1:DCS系统架构图

附件2:系统备份脚本 附件3:系统性能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信息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安全法,于20年月日 发布,为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社会运行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定了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和 管理措施。 ⒉数据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年 月日发布,旨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合法收集、使用、处理和保护,维 护个人信息主体的权益,促进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健康发展。 ⒊网络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年月日 发布,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保护公民、法 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规定了 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相关责任。

DCS控制系统操作规程

DCS控制系统操作规程 DCS(分散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和控制工业过程的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水处理、石油、制药等行业。为了确保DCS系统 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下面是一些DCS控制系统的操作规程: 1.操作人员应事先熟悉DCS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 能和知识。 2.在操作DCS系统之前,必须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所有设备 和传感器都正常工作,没有异常情况。 3.操作人员在使用DCS系统时应保持警觉,注意观察系统的运行状态,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或故障,应立即报告上级。 4.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先确认所要控制的对象,并了 解其特性和要求。操作时必须遵循相关的操作程序和标准。 5.操作人员应按照系统的控制策略和逻辑进行操作,确保控制过程的 稳定和可靠。 6.在进行重要的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双人操作,互相监督和确认,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7.操作人员应定期对DCS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要妥善保管系统的备份数据,以防丢失或损坏。 8.在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系统和设备,清理工作现场, 确保设备的正常停机和安全。 9.操作人员应随时关注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 故障和问题,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和稳定性。

10.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公司和行业的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防止事故发生。 总之,DCS控制系统的操作规程对于确保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至关重要。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保持高度的警觉和专注,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性。同时,操作人员还应持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

DCS系统及工程师站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DCS系统及工程师站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前言 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分布式控制系统)是指采用 分布式结构、实时集成控制、数据采集和过程优化于一体的工艺自动 化控制系统。DCS在化工、电力、冶金、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DCS系统对生产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可靠、稳定的DCS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生产效率,优化工艺控制,降低操作风险。 为保证DCS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工程师的操作安全意识,公司制定了《DCS系统及工程师站操作安全管理规定》。本规定的内容是DCS系统及工程师站操作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方法,以确保DCS系统 的良好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DCS系统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确保其安全稳定地工作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系统环境 DCS系统应建立在防火墙之后,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应使用合法的安全软件、硬件和操作系统。系统应具备自动备份功能,防止数据丢失。

2. 系统的监视和维护 DCS系统应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同时,为了确保DCS系统的稳定和延续性,应建立完善的备件库,提高故障排除速度。 3. 系统的信息安全 本公司DCS系统采用虚拟专网(VPN)保证系统通讯安全,而且所有人员必须在DCS工程师站登录使用DCS操作各项功能。对于不具备DCS操作权限的人员,应限制其通过网络对DCS系统进行任何操作。 4. 系统的安全测试 DCS系统应定期进行安全测试,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修补。 工程师站操作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需要工程师的操作,在此提醒所有工程师注意以下操作基本要求。 1. 登录系统 工程师只有在获得合法权限且经过验证后方可登录DCS系统,操作前必须仔细确认登录的ID是否为自己的ID,严禁私自与他人共用账号或以他人名义登录DCS系统。

DCS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DCS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DCS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1.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规定旨在规范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管理,以确保该系统的顺利运行和安全性。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使用DCS控制系统的单位。 1.2 定义和缩略语 1.2.1 DCS控制系统: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简称,是一种通过网络连接多个控制节点的系统,用于实时监控和控制各种工业过程。 1.2.2 单元:指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独立操作单元,例如工业生产线、设备、机械等。 1.2.3 授权人员:被授权对DCS控制系统进行管理和操作的人员。 1.2.4 系统管理员:负责DCS控制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的人员。 第二章 DCS控制系统管理 2.1 系统安全

2.1.1 授权管理 2.1.1.1 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和操作DCS控制系统。 2.1.1.2 建立用户账户和密码策略,定期更新密码,并限制对 敏感操作权限的授权。 2.1.1.3 对授权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系统安全的意识和能力。 2.1.2 网络安全 2.1.2.1 建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防止未经授权的网络访问。 2.1.2.2 定期进行网络安全测试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系统漏洞。 2.1.2.3 控制网络设备的物理访问权限,限制外部设备的连接。 2.2 系统维护 2.2.1 定期维护 2.2.1.1 制定系统维护计划,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检查、更新和维护。

2.2.1.2 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2.2 故障处理 2.2.2.1 设立故障处理流程,规定故障报告和处理的步骤。 2.2.2.2 提供故障处理的紧急联系方式,确保故障得到及时解决。 2.3 监控和报警 2.3.1 系统监控 2.3.1.1 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对DCS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 监测。 2.3.1.2 设立告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系统异常和故障。 2.3.2 告警管理 2.3.2.1 设定告警级别和颜色,以便及时辨识告警的紧急程度。 2.3.2.2 建立告警处理流程,明确告警的接收、确认和处理责任。 2.3.2.3 定期对告警系统进行测试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附件 本文档涉及附件:

DCS接地技术规范

1、DCS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接地是为了保证当进入DCS系统的信号、供电电源或DCS系统设备本身出现问题时,有效的接地系统能承受过载电流并可以迅速将过载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系统能够为DCS提供屏蔽层,消除电子噪声干扰,并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公共信号参考点(即参考零电位)。当接地系统发生问题时(接地电阻过大,多点接地,接地线断线或接地线与高电压、大电流设备相接触等),会造成人员的触电伤害及设备的损坏,据了解,有些电厂DCS系统经常“死机” (或不明原因的“死机”),大多是因为接地系统不良或存在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完善、可靠、正确的接地,是DCS 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1.1DCS接地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DCS控制系统需要两种接地:保护地和工作地(逻辑地、屏蔽地等)。对于装有安全栅防爆措施的系统如化工行业所用的系统,还要求有本安地。保护地(CG,Cabinet Grounding)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的静电荷积累、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DCS系统所有的操作员机柜、现场控制站机柜、打印机、端子柜等均应接保护地。保护地应接至厂区电气专业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逻辑地:也叫机器逻辑地、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的电源输出地。如CPU的正负5伏、正负12伏的负端。需要接入公共接地极。屏蔽地(AG,Analog Grounding)也叫模拟地,它可以把现场信号传输时所受到的干扰屏蔽掉,以提高信号精度。DCS系统中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应做屏蔽接地。线缆屏蔽层必须一端接地,防止形成闭合回路干扰。铠装电缆的金属铠不应作为屏蔽保护接地,必须是铜丝网或镀铝屏蔽层接地。接入公共接地极。本安地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本安地的接地系统应保持独立,与厂区电气地网或其它仪表系统接地网的距离应在5m以上。 1.2DCS系统接地方式DCS系统一般接地方式利用电气接地网作为DCS接地网,即与电气接地网共地;设DCS系统专用独立的接地网;设DCS专用接地网,经接地线、再接至电气接地网; 由于第三种接地方式与第二种接地方式有较多相同处,过去,计算机或DCS系统曾经较多的采用过专用的接地网。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太大,投资高,电缆及接地网钢材耗量大,距厂房有相当的距离(因不易在厂房内找到合适的位置),管理、维护、测量及查找接地极和接地线不方便,且效果不甚良好。根据实际运行表明,设置专用的DCS接地网是既困难又不安全的。如某电厂曾因接地问题,造成机组跳闸数十次。根据调查,不少电厂DCS后来改用电气接地网接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3对公共接地极(网)的要求当厂区电气接地网对地分布电阻≤4Ω时,可将厂区电气接地网当着DCS 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当厂区电气接地网接地电阻较大或杂乱时,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即为DCS 系统的公共接地极(网)。没有本安地接入的公共接地极(网)的对地分布电阻小于4欧姆;有本安地的小于1欧姆。接地总干线的线路阻抗小于0.1欧姆。接地极周围15米内无避雷地的接入点,8米内无30KW 以上的高低压用电设备外壳的接入点。当现场无法满足该条件时,防雷保护地通过避雷器/冲击波抑制器与公共接地极的主干线相连。电焊地切勿与公共接地极及其接地网搭接在一起,二者应距离10米以上。 2、DCS系统的接地原则 2.1DCS系统设置的接地装置操作台、打印台、服务器柜:设有保护地螺钉。继电器柜、UPS柜、配电柜:设有保护地螺钉。的I/O机柜:设有屏蔽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系统地(+24V地)悬浮。仪表柜、手操盘台: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安全栅柜:设有屏蔽地接地汇流排,本安地接地汇流排,保护地螺钉。 2.2信号屏蔽及其接地根据有关技术规定要求,计算机或DCS系统信号电缆的屏蔽层不得浮空,必须接地,其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当信号源浮空时,屏蔽层应在计算机侧接地;当信号源接地时,屏蔽层应在信号源侧接地;当放大器浮空时,屏蔽层的一端与屏蔽罩相连,另一端宜接共模地(当信号源接地时,接信号地。当信号源浮空时接现场地)。当屏蔽电缆途经接线盒分断或合并时,应在接线盒内将其两端电缆的屏蔽层连接。 2.2.2 DCS系统信号电缆的选择与敷设,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应按以上要求进行接地。为了提高DCS 系统的抗干扰能力,DCS系统开关量输入/输出信号,选用阻燃型对绞铜网屏蔽计算

dcs控制系统安全要求

DCS控制系统安全要求 背景 在化工、能源、电力、交通等行业中,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已成为生产过 程中最重要的控制系统之一。因此,对DCS控制系统的安全要求愈发严苛,需要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其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DCS控制系统安全要求 系统访问安全 1.用户访问控制:对于系统的每个用户,应明确其访问权限并进行授权。 建立多层次的用户访问控制体系,确保各级用户在系统中仅能执行其访问权限内的操作。 2.密码安全管理:用户密码应使用强度较高的算法进行加密,定期更新 密码并设置密码有效期。不得将密码明文储存或传输,也不能设立简单的口令或公共密码。 网络安全 1.网络拓扑安全:网络应采用分层管理的拓扑结构,分层次进行数据交 换和通信,避免直接将控制系统暴露在外部网络中。建立多层次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外部网络无法直接访问控制系统。 2.外网访问管理:对于外部远程访问,应设立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 确保具备合法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远程访问控制系统。同时,也应定期监控外部访问情况,排查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风险。 数据存储安全 1.数据备份策略:为确保数据可用性和完整性,应定期对DCS控制系 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于可靠的离线媒介中,做到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数据加密保护:对重要的数据和敏感信息,应采用数据加密技术进行 保护。加密的密钥应妥善保管,保证密钥不泄露或丢失。 应用安全 1.应用程序安全:应用程序开发应遵循安全设计和编码原则,确保应用 程序具备合规性并强制安全控制。在实施应用程序调试和更新时,也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安全漏洞管理:全面建立安全漏洞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信息库和漏洞 报告平台,及时处理和跟踪漏洞信息,对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时进行整改和排查。

DCS系统接地规范

DCS系统接地规范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DCS 系统接地 为保证控制系统的现场接地实施水平,保证控制系统在现场的安全可靠使用,特制定本规程。 一、接地分类 接地主要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本安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雷接地。 1、保护接地 1)保护接地(也称为安全接地)是为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而设置的接地。凡控制系统的机柜、操作台、仪表柜、配电柜、继电器柜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控制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各种原因 (如绝缘破坏等)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作保护接地。2)低于36V 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36V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 3)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己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2、工作接地1)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包括•:仪表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 2)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这里的“隔离”是指每一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与其它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地是绝缘的,其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3)非隔离信号通常是以直流电源负极为参考点,并接地。信号分配均以此为参考点。

4)仪表工作接地的原则为单点接地,信号回路中应避免产生接地回路,如果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源和接收仪表都不可避免接地,则应采用隔离器将两点接地隔离开。 3、本安系统接地 1)采用隔离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不需要专门接地。 2)采用齐纳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则应设置接地连接系统。 3)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接地与仪表信号回路接地不应分开。 4、防静电接地 1)安装DCS、PLC、SIS等设备的控制室,应考虑防静电接地。这些室内的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等都应进行防静电接地。2)己做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仪表和设备不必再另做防静电接地。 5、防雷接地 1)当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信号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后,需要设置防雷接地连接的场合,应实施防雷接地连接。 2)仪表及控制系统防雷接地应与电气专业防雷接地系统共用,但不得与独立避雷装置共用接地装置。 二、接地形式和接地原则 系统接地形式主要分为等电位接地和单独接地。接地原则为单点接地,即通过唯一的接地基准点ERP组合到接地系统中去。 1、系统推荐采用等电位单点接地方式进行接地。这要求装置(或厂区)周围存在等电位接地网。

DCS系统接地规范

DCS 系统接地 为保证控制系统的现场接地实施水平,保证控制系统在现场的安 全可靠使用,特制定本规程。 一、接地分类 接地主要可分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本安系统接地、防静电接地和 防雷接地。 0 c- Y( v# d7 T0 M: v% W B! ` 1、保护接地 " D9 I2 |*}$ ~6 z: D 1)保护接地(也称为安全接地)是为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安全而设置 的接地。凡控制系统的机柜、操作台、仪表柜、配电柜、继电器柜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及控制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各种原 因(如绝缘破坏等)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者,均应作保护接地。9 Z, 2)低于 36V 供电的现场仪表,可不做保护接地,但有可能与高于 36V 电压设备接触的除外。( d2 ~3 M' z' p% \8 T 3)当安装在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上的仪表,与已接地的金属仪表盘、箱、柜、框架电气接触良好时,可不做保护接地。 ( i& K- B! Y8 S2、工作接地 1)仪表及控制系统工作接地包括:仪表信号回路接地和屏蔽接地。 2 s 2)隔离信号可以不接地。这里的“隔离”是指每一输入信号(或输 出信号)的电路与其它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的电路是绝缘的、对 地是绝缘的,其电源是独立的、相互隔离的。 3)非隔离信号通常是以直流电源负极为参考点,并接地。信号分配均 以此为参考点。

4)仪表工作接地的原则为单点接地,信号回路中应避免产生接地回 路,如果一条线路上的信号源和接收仪表都不可避免接地,则应采用隔离器将两点接地隔离开。 1 n3 h4 k$ e6 E 3、本安系统接地 1 Y1 q- L) m5 x9 l* [8 v4 ^' K 1)采用隔离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不需要专门接地。 2)采用齐纳式安全栅的本质安全系统则应设置接地连接系统。 3)齐纳式安全栅的本安系统接地与仪表信号回路接地不应分开。 4、防静电接地9 z6 c & v9 I1 X3 N 1)安装 DCS、PLC、SIS 等设备的控制室,应考虑防静电接地。这些 室内的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等都应进行防静电接地。& g" 2)已做了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的仪表和设备不必再另做防静电接地。5、防雷接地 1)当仪表及控制系统的信号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后,需要设置防雷接地连接的场合,应实施防雷接地连接。 2)仪表及控制系统防雷接地应与电气专业防雷接地系统共用,但不得与独立避雷装置共用接地装置。 ) ?( f# D) f- q3 r' z' l) d 二、接地形式和接地原则 2 L' u: m& @; ?4 Z# }* Z 系统接地形式主要分为等电位接地和单独接地。接地原则为单点接 地,即通过唯一的接地基准点ERP 组合到接地系统中去。 ' `9 ?" L. 1、系统推荐采用等电位单点接地方式进行接地。这要求工艺装置(或厂区)周围存在等电位接地网。s4 N4 @: M' y6 J* _9 _, ] J 2、在无法满足等电位接地的情况下,允许系统工作接地进行一点单

国电智深-DCS系统成套产品设计规范

DCS系统成套产品设计规范 1.机柜类 机柜类成套产品包括:电源柜、网络柜、控制/扩展柜、继电器柜、跳闸柜等。 1.1DCS系统标准机柜 ➢尺寸:高×宽×深=2100×800×600(mm),其中柜体高度为2000mm,底座为100mm,尺寸根据业主要求可适当调 整。 ➢颜色:卵石灰RAL7032、浅灰RAL7035、冰灰GSB G51001-94 GY09。 ➢形式:德国威图PS柜样式,后附《DCS系统标准机柜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图》。 1.2电源柜 ➢定义:电源柜是接受外部提供的电源进行分配并给DCS系统所有的受电设备进行供电的成套设备。内部主要有入口电源 电压指示表、进线断路器(梅兰日兰系列)、微型断路器(梅 兰日兰C65N系列)、母线铜排等。 ➢种类:工程上一般根据系统特点分为“单元机组电源柜”和“公用系统电源柜”,“单元机组电源柜”实现单元机组DCS 设备的供电分配,“公用系统电源柜”是实现公用系统DCS 设备的供电分配。

➢入口电源要求电压为220V AC(-15~+10%),电源频率为50 0.5 Hz,波形畸变为小于等于5% (有效值)。 ➢两路电源还要求是同相位的,每路电源只需接入火线和零线,地线不得引入与机柜地连接。尽管系统内电源是冗余并带有切换的,但出于安全和可靠的要求,不允许长时间外部电源单路供电。 ➢单元机组电源柜入口为两路220VAC电源,一路为UPS电源,另一路为保安电源。 ➢公用系统电源柜入口为四路220VAC电源,分别为两台机组的UPS电源和保安段电源,具体做法是:第一台机组UPS电源(主)和第二台机组保安电源(备)切换后作为第一路电源进入公用系统电源柜;第一台机组保安电源(备)和第二台机组UPS电源(主)切换后作为第二路电源进入公用系统电源柜。 ➢控制柜内部设备采用直流24/48V供电,外部电源在电源柜分配后直接进入控制柜的两个直流电源模块,转换成直流后并行给控制器、风扇和I/O模块供电,在每个分散设备中进行隔离,在电源柜内不进行交流电源切换。 ➢打印机、工控机、显示器及交换器基本都是单路220VAC供电,这类设备(打印机一般采用单路供电)的电源一般是在电源柜内采用2组接触器实现两路电源切换后提供,其中一半的上位机采用UPS为主的切换电源,另一半的上位机采用以保安段为主的切换电源。

DCS控制系统操作规程

DCS 控制系统维护检修操作规程 一、目的 DCS 自动控制系统是由自身的软、硬件以及操作台盘及现场仪表(变送器、测量仪表、电缆及执行机构等)组成的有机整体。避免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浮现问题导致系统部份功能失效或者引起控制系 统故障,甚至导致生产停车等事故,维护正常生产。 二、系统组成 DCS 控制系统由工程师站、操作站、控制站、过程网络组成。 1、工程师站是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设计的,内装有相应的组态平台和系统维护工具。通过系统组态平台生成适合于生产工艺要求的应用系统,具体功能包括:系统生成、数据库结构定义、组态操作、流程图画面组态、报表程序编制等。 2、操作站是由工业 PC 机、 CRT、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组成的人机系统,是操作人员完成过程控制监控管理任务的环境。 3、控制站是系统中直接与现场打交道的 I/O 处理单元,完成整个工业过程的实时监控功能,控制站可冗余配置。 4、过程控制网络实现工程师站、操作站、控制站的连接,完成信息、控制命令等传输,双重冗余设计。 三、系统日常维护 (一)、日常巡检内容: 每天必须进行两次以上的巡回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1、向当班工艺人员了解DCS 的运行情况;

2、查看“故障诊断”画面,检查有无故障现象; 4、检查控制室温度及空调运行情况; 5、检查控制站机柜及操作柜散热风扇运行情况。 (二)、控制站的定期维护管理及测试: 1、控制室与操作室的维护管理 (1)、保证控制室及操作室的照明符合要求; (2)、检查操作室与控制室的温度及湿度和空调的运行情况,并应特别注意控制机柜的卡件等电子设备有无浮现水珠或者凝露现象; (3)、检查有无腐蚀性气体腐蚀设备与过多的粉尘堆积的现象,操作台及控制机柜的风扇滤网应定期拆洗,建议每月更换、拆洗一次; (4)、检查操作室、控制室无电磁干扰情况和振动情况。 2、计算机的维护管理 (1)、文明操作,爱护设备,保持清洁,防灰防水; (2)、不可强制性关闭计算机电源; (3)、键盘与鼠标操作须用力恰当,轻拿轻放,避免尖锐物刮伤表面; (4)、显示器应远离热源,保证显示器通风不被他物挡住; (5)、在进行计算机信号电缆、通讯电缆连接或者拆除时,请确认计算机电源开关处于“关”状态。 (6)、严禁使用非正版的微软公司视窗操作系统软件。 (7)、系统维护人员应谨慎使用外来 U 盘或者光盘,防病毒侵入。 (8) 、系统维护人员应做好系统所需的各种驱动软件的硬盘备份。 (9)、系统维护人员应做好控制子目录文件(组态、流程图、SCX 语

DCS规范接线

DCS规范接线 篇一:DCS接地技术规范 1、DCS系统接地的基本要求 DCS系统接地是为了保证当进入DCS系统的信号、供电电源或DCS系统设备本身出现问题时,有效的接地系统能承受过载电流并可以迅速将过载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系统能够为DCS提供屏蔽层,消除电子噪声干扰,并为整个控制系统提供公共信号参考点(即参考零电位)。当接地系统发生问题时(接地电阻过大,多点接地,接地线断线或接地线与高电压、大电流设备相接触等),会造成人员的触电伤害及设备的损坏,据了解,有些电厂DCS系统经常“死机” (或不明原因的“死机”),大多是因为接地系统不良或存在问题所引起的。因此,完善、可靠、正确的接地,是DCS 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和良好运行的关键。 1.1DCS接地分类 在一般情况下,DCS控制系统需要两种接地:保护地和工作地(逻辑地、屏蔽地等)。对于装有安全栅防爆措施的系统如化工行业所用的系统,还要求有本安地。 1.1.1保护地(CG,Cabinet Grounding)是为了防止设备外壳的静电荷积累、避免造成人身伤害而采取的保护措施。DCS 系统所有的操作员机柜、现场控制站机柜、打印机、端子柜等均应接保护地。保护地应接至厂区电气专业接地网,接地电阻小于4Ω。

1.1.2逻辑地:也叫机器逻辑地、主机电源地,是计算机内部的逻辑电平负端公共地,也是+5V等的电源输出地。如CPU的正负5伏、正负12伏的负端。需要接入公共接地极。 1.1.3屏蔽地(AG,Analog Grounding)也叫模拟地,它可以把现场信号传输时所受到的干扰屏蔽掉,以提高信号精度。DCS系统中信号电缆的屏蔽层应做屏蔽接地。线缆屏蔽层必须一端接地,防止形成闭合回路干扰。铠装电缆的金属铠不应作为屏蔽保护接地,必须是铜丝网或镀铝屏蔽层接地。接入公共接地极。 1.1.4本安地应独立设置接地系统,接地电阻≤4Ω。本安地的接地系统应保持独立,与厂区电气地网或其它仪表系统接地网的距离应在5m以上。 1.2DCS系统接地方式 DCS系统一般接地方式 1.2.1利用电气接地网作为DCS接地网,即与电气接地网共地; 1.2.2设DCS系统专用独立的接地网; 1.2.3设DCS专用接地网,经接地线、再接至电气接地网; 由于第三种接地方式与第二种接地方式有较多相同处,过去,计算机或DCS系统曾经较多的采用过专用的接地网。但这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太大,投资高,电缆及接地网钢材耗量大,距厂房有相当的距离(因不易在厂房内找到合适的位置),管理、维护、测量及查找接地极和接地线不方便,且效果不甚良好。根据实际运行表明,设置专用的DCS接地网是既困难又不安全的。如某电厂曾因接地问题,造成机组跳闸数十次。根据调查,不少电厂DCS后来改用电气接地网接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