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人体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一、产能营养素

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能量只有三种营养素,它们分别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它们每克在体内燃烧代谢产生的能量分别为4kcal、9 kcal、4kcal,由于体内存在吸收率等情况,所以它们在体外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比体内稍高。

二、产能营养素的单位

卡与国际能量单位焦耳之间的换算:1卡(cal)=4.184焦耳(J)。相对来说,焦耳比卡小。1 kcal为1千卡。

三、碳水化合物供能

碳水化合物占人体全天消耗的总能量为55%~65%,精制糖<10%(单糖如葡萄糖、双糖如蔗糖等)。谷类食物是人类最经济、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四、脂肪供能

脂类占总能量摄入量的20%~30%,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0%,胆固醇<300mg/d。各种脂肪酸的摄入比例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1:1:1,老年群众可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相应降低饱和脂肪酸比例。脂肪在适宜总能量摄入基础上应控制脂肪摄入。

五、蛋白质供能

蛋白质占全天消耗的总能量,在正氮平衡情况下成年人为10%~12%,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为10%~12%,其中蛋、奶、肉、鱼、大豆等优质蛋白质应大于三分之一。

三大产能营养素及能量

三大产能营养素及能量 1.宏量营养素又称为产能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 2.蛋白质 (1)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约产生16.7kJ(4.0kcal)的能量。 (2)机体通过粪、尿、皮肤等途径排出的氮量是不可避免的,称为必要氮损失。来源于机体每天由于皮肤和黏膜的脱落细胞、毛发指甲、妇女月经期的失血及肠道菌体死亡排出等。 (3)氮平衡指一定时间内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 (4)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 人体必需氨基酸有9种,即蛋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假设来写一两本书)和组氨酸(儿童必须)。 (5)条件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提供充足的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和50%。或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6)非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可以自身合成的氨基酸,并非合成机体蛋白质时不需要,而是不一定需要从食物中摄入。 (7)氨基酸模式是指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其计算方法是将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定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鸡蛋和人乳的氨基酸模式最接近人体需要的模式,通常将鸡蛋蛋白质或人乳蛋白质作为参考蛋白质。 (8)有些食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差异较大,其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故其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 如大米和面粉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相对最低,为第一限制氨基酸。为了提高植物性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这种通过不同食物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相互补充提高膳食蛋白质营养价值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9)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从蛋白质含量、消化吸收程度和被人体利用程度三方面来全面评价。

计算题[1] 2

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午餐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分别为126Kcal,210 Kcal,504 Kcal,根据三大营养素的产能系数,计算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给量分别为多少克?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供给量分别为 126/4= 31.5克,210/9 23.3克,504/4=126克, 已知某人能量消耗量为8700 kJ,其食谱中部分营养素的摄入量分别为蛋白质 72.6 g,脂肪 52.5 g,维生素A 360.5μg,钙650 mg,铁24 mg,同时来自动物性食物及豆类食物的蛋白质总计33.2 g。试问三种供能营养素供能比、优质蛋白质供应量是否适宜。(8分) 1)三大营养素每日提供的能量 蛋白质:72.6 ×16.7 ÷ 8700 = 13.9% ;脂肪:52.5 ×37.6 ÷ 8700 = 22.7% ;碳水化合物:1 - 13.9% - 22.7% = 63.5% 三种供能营养素供能比满足蛋白质 10 % -15 %,脂肪 20 % - 30 %,碳水化合物 55 % - 65 %,该例食谱中的三种供能营养素供能比比较合适。(1分) 2)优质蛋白质供应量 = 33.2/72.6 = 44% (1分) 优质蛋白质供应量占总蛋白质的比例超过1/3,接近一半,可认为优质蛋白质供应量比例适宜。(1分) 3.已知某人能量消耗量为2500 kcal,其早餐、中餐和晚餐的能量供给分别为 850 kcal、1050 kcal、600 kcal,试问每餐提供能量是否适宜。(6分) 早餐:850 ÷ 2500 = 34% ;中餐:1050 ÷ 2500 = 42% ;晚餐:600 ÷ 2500 = 24% 三餐能量分配接近比较适宜的 30%、40% 和30%。 4.某教师午餐应供给蛋白质36.05克,主食提供的蛋白质16.55克,副食中的蛋白质由动物性食物供给2/3,豆类食品供给1/3,如午餐选择鸡腿肉(含蛋白质17.2%)和北豆腐(含蛋白质11.1%),需供给多少克鸡腿肉,多少克北豆腐?(6分) 副食蛋白质:36.05-16.55=19.5 g; 鸡腿肉:2/3×19.5 ÷17.2% =75.6g; 北豆腐:1/3×19.5÷11.1%= 58.6g 5已知某人每日能量需要量为 2700 kcal,三大营养素热比分别为蛋白质15 %、脂肪25 %、碳水化合物60 %,小米粥提供碳水化合物8.4 g/100g,馒头提供碳水化合物44.2 g/100g,(若以小米粥和馒头为主食,其分别提供20% 和80% 的碳水化合物)请计算:①三大营养素每日提供的能量;②全天的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③若一日内的主食为馒头、小米粥,问主食的数量。(10分) 1)三大营养素每日提供的能量 蛋白质:2700×15 %=405 kcal ;碳水化合物:2700×60 %= 1620 kcal;脂肪:2700×25 %=675 kcal 2)全天的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 蛋白质: 405 /4 =101.25 g;碳水化合物: 1620/4 = 405g;脂肪: 675 /9= 75g 3)若一日内的主食为馒头、小米粥,问主食的数量 小米粥=405 × 20% ÷(8.4/100)= 964 g;馒头=405× 80% ÷(44.2/100)= 733 g 6. 已知某中等体力活动者,晚餐应提供碳水化合物108.2克,以烙饼、小米粥、馒头为主食,分别提供40%、10%、50%的碳水化合物,,烙饼含碳水化合物51%,小米粥含碳水化合物8.4%,馒头含碳水化合物43.2%,求所需这三种主食的量各是多少克? M小米粥× 8.4% = 108.2× 10% M小米粥=128.8 M馒头× 43.2% = 108.2× 50% M馒头=125.2 M烙饼× 51% = 108.2× 40% M烙饼=84.9 7.(1)碳水化合物供能比:1- 25% -80×4/2000 = 59% (2)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2000 ×59%/4 = 295 脂肪摄入量:2000 ×25%/9 = 55.5 (3)三餐能量:30%:40%:30%;则2000kcal可分为600、800、600kcal (4)供能营养素三餐摄入量: CHO早(或晚) 295×30% = 88.5 CHO午 295×40% = 118 FAT早(或晚) 55.5×30% = 16.65 FAT午 55.5×40% = 22.2 PRO早(或晚) 80×30% = 24 PRO午 80×40% = 32 8.女教师:162cm;66kg 肥胖度:【66-(162-105)】/(162-105) ×100% =15.8% >10% 为超重 日能量推荐值:(162-105)×25= 1425kcal 若CHO、FAT、PRO的供能比分别为60%、25%、15% 碳水化合物: 1425×60%/4 =213.75g 脂肪:1425×25%/9 =39.58g 蛋白质:1425×15%/4 =53.44g (2)M 瘦猪肉×20.3/100 =12.8×2/3 M 瘦猪肉=42g M 豆腐×8.1/100 =12.8×1/3 M 豆腐=52.7g 某食堂某天早、中、晚三餐的就餐人数及主食的消费量分别为130人26Kg,150人55Kg,140人42Kg,三餐能量分配比例为25%、40%、35%。 ⑴计算该天标准人日数; 130×25%+150×40%+140×35%=32.5+60+49= 141.5 ⑵计算该天每人主食的消费量;(26+55+42)/141.5 =0.869 2.某食品100g中含有碳水化合物50g、蛋白质15g、脂肪10g、铁10mg,求出450克该食品所提供的能量及各种营 养素的量。 答:该食品100g能提供的能量为:碳水化合物×4+蛋白质×4+脂肪×9=50×4+15×4+10×9=350Kcal 450克食品提供的能量:450×350/100=1575 Kcal 450克食品提供蛋白质的量:450×15/100=67.5g; 450克食品提供的脂肪的量:450×10/100=45g 450克食品提供的碳水化合物的量:450×50/100=225g; 450克食品提供的铁的量:450×10/100=45g 3.患者42岁,男性,出租汽车司机。身高170cm,体重75kg,患糖尿病4年,未发现并发症。请计算该患者的BMI,每日需要总能量及三大营养素适宜摄入总量。并判断其体重是否标准?属于肥胖吗?其标准体重应该是多少?BMI=体重(Kg)/身高2(m) =75/1.72=25.95。或者粗算标准体重=身高-105=170-105=65公斤。 (75-65)÷75×100%=13%,属于超体重。表糖尿病患者热量计算(千卡/公斤体重/日) 患者全天所需要的热能为:标准体重×相应的千卡/公斤体重/日。该患者需要的总热量为65×30=1950千卡/日。三大营养素提供的能量;蛋白质:1950kcal×15%=292.5kcal;脂肪:1950kcal×25%=487.5kcal;碳水化合物:1950kcal×60%=1170kcal;全天的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蛋白质:292.5kcal÷4kcal/g=73.12g;脂肪:487.5kcal÷9kcal/g=54.16g;碳水化合物:1170kcal÷4kcal/g=292.5g 烙饼: 108.2×40%/51% =84.9克;小米粥:108.2×10%/8.4%=128.8克;馒头: 108.2×50%/43.2%=125.2克6.高中生早餐脂肪摄入量= 2800×25%×30%/9 =23.3 g 注意:脂肪的供能比选25%(低值);高中生脂肪建议摄入量为25-30%。 8. (1)实际就餐情况: 男士:20×30%+20×40%+15×30%=6+8+4.5=18.5 女士:10×30%+50×40%+25×30%=3+20+7.5=30.5 实际就餐总人日数= 18.5+30.5= 49人日 (2)折合系数 男生折合标准人系数: 2700/2400 =1.13 女生折合标准人系数: 2300/2400 =0.96 (3)标准人就餐情况 标准人就餐总人日数= 18.5×1.13 +30.5×0.96 = 50.185人日 (4)混合系数=50.185/49 =1.024 男生折合女生系数: 2700/2300 =1.17 (5)食堂肉类总消费量 =50.185×75 =3.76kg 9.冠心病患者 肥胖度=[75-(180-105)]/(180-105)×100% =0 属正常体重范围 因其从事轻体力活动,且体重正常:选30kcal/kg.d 男性教师,40岁,身高170cm,体重75kg,请计算该男教师的BMI,全天需要总能量和三大营养素适宜摄入总量。(能量供给标准按30kcal/kg.d) 标准体重=身高-105=65公斤 BMI=75kg/1.72=25.95 ,属超重,劳动强度属轻体力劳动,应减轻体重,能量供给标准按30kcal/kg.d 全天能量供给量=30×65=1950kcal ;全天蛋白质供给量=1950×15%÷4=73g 全天脂肪供给量=1950×25%÷9=54g ;全天碳水化合物供给量=1950×60%÷4=293g 某男,45岁,178cm,体重88Kg,从事中等体力活动 ⑴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178-105=73(Kg) ⑵BMI公式为:体质指数(Kg/m2)=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体质指数=88/(1.78*1.78)=27.8,属超重 超重中等体力活动者单位标准体重能量供给量为30 Kcal/kg标准体重公式全日能量供给量(Kcal)=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Kcal/kg标准体重)因此其能量供给量:总能量=73*30=2190(Kcal) 4.蛋白质的含N量是16%,如果人7~10天吃不含蛋白质的食物,每天从尿排出的N恒定,每公斤体重53mg, 60公斤体重的人,从尿排出的N相当于蛋白质多少克?请写出计算公式。 1克N相当于蛋白质的克数=100/16=6.25; 6.25×0.053×60=19.875(大约20克) 请用公式计算8个月婴儿的体重。(出生时体重3.2Kg): 3.2+3.6+(8-6)×0.5 =6.8+1 =7.8 Kg 婴儿出生时体重3.3kg; 11个月体重应是多少. 3.3+3.6+(11-6)×0.5 =6.9+2.5 =9.4Kg 6岁孩子的体重和身高各是多少. 体重:6×2+7=19kg 身高6×7+70= 142cm 集体食堂 血糖生成指数(混合膳食)= (GI1*CHO1 +…+ GI3*CHO3)/( CHO1 +…+ CHO3) 血糖负荷(混合膳食)= GI1%×CHO1 +…+ GI3%×CHO3 例如: CHO1馒头:100* 47.0/100 =47 g CHO2大豆:150* 18.7/100 =28.05 g CHO3苹果:120* 12.3/100 =14.76 g CHO总 = CHO1 +…+ CHO3 = 47 +28.05 +14.76= 89.81 g 血糖生成指数(混合膳食)= (GI1*CHO1 +…+ GI3*CHO3)/( CHO1 +…+ CHO3) = (88*47+ 28*28.05+ 38*14.76)/89.81 =(4136+785.4+560.88 )/89.81 =61.04 血糖负荷(混合膳食)= GI1%×CHO1 +…+ GI3%×CHO3 = 88%*47+ 28%*28.05+ 38%*14.76 =54.8g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的关系

精品文档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的关系 在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转化 三者的关系如下图: (1)糖类代谢与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 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氨基转换作用产生相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而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 ②蛋白质可以转化成糖类。 蛋白质卍占丿二「八」「二二花4戈 几乎所有组成蛋白质的天然氨基酸都可以转变成糖类。 (2)糖类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糖类转变成脂肪。 严甘曲一I 糖类[七谢的中间产物一宀脂肪 U脂肪酸」 ②脂肪转变成糖类。 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能够转变成糖类。 (3)蛋白质代谢与脂肪代谢的关系 ①一般来说,动物体内不容易利用脂肪合成氨基酸。植物和微生物可由脂肪酸和氮源生成氨基酸。 ②某些氨基酸通过不同途径可转变成甘油和脂肪酸。 2.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转化的条件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肪。各种代谢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 3.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转化外,还相互制约 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氧化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弓I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 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4. 我们从糖类、氨基酸能够转化成脂肪,脂肪、氨基酸也能够转化成糖类,可以看出各种物质代谢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说明人体内的物质代谢是一个完整的统一过程,它使体内的成分不断地进行

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

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 注意:需要记住的基础数字: ?人体基础能量需要(BEE) ?Harris-Benedict公式 ?男性BEE(kcal/24h)=66.4730+13.751W+5.0033H-6.7550A ?女性BEE(kcal/24h)=655.0955+9.463W+1.8496H-4.6756A ?(W表体重,H表身高,A表年龄) 1、产热效能:1g糖=1g蛋白质=4kcal,1g脂肪=9kcal 2、所需能量:1kcal=4.18KJ, 一般病人=20~30kcal/kg/d,危重病人=30~40kcal/kg/d,一般情况下推荐的非蛋白热卡和氮之比为150∶1 3、蛋白需要量=1g/kg/d,体内蛋白质约含氮16%,1g氮=6.25g蛋白质 4、糖脂肪混合性能源中:糖/脂=1~1.5/1,非蛋白热/氮=150/1 例:患者1,男,51岁,体重为70kg。危重病人(记) 第一项:以较高热卡补充:40kcal/kg/d 1、每日需要的热量:40×70=2800kcal/d 2、每日蛋白需要量:1×70=70g/d 3、蛋白产生的热量:4.1×70=287kcal/d 蛋白外补充的热量:2800-287=2513kcal/d 此热量分别由糖和脂肪供给,其比例遵照1.5:1比例分配: 糖供热:1507.8kcal/d 脂肪供热:1005.2cal/d 4、补充葡萄糖:1507.8÷4.1=367.8g 补充脂肪:1005.2÷9.3=108.g 5、选择补充液体: 蛋白质可用18-复方氨基酸(由18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10.36% 。L-丙氨酸6.20,L -精氨酸7.90,L-天门冬氨酸3.80,L-半胱氨酸1.00,L-谷氨酸6.50,甘氨酸10.70,L-组氨酸6.0,L-异亮氨酸5.60,L-亮氨酸12.50,赖氨酸8.80,L-蛋氨酸3.50,L-苯丙氨酸9.35,L-脯氨酸3.3,L-丝氨酸2.20,L-苏氨酸6.50,L-色氨酸1.30,L-酪氨酸0.35,L-缬氨酸4.50)补入:70÷10.36%=675ml(肝肾功能不好改用支链氨基酸) 糖用25%GS补入:367.8÷25%=1471ml 脂肪用25%脂肪乳补入:108÷25%=540ml(肝肾功能不好改用中长链脂肪乳)

运动生理学(糖、脂肪、蛋白质供能比较)

机体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三磷酸腺苷(ATP)为直接供能物质,ATP被消耗后,必须尽快得到再生补充才能维持运动能力。糖、脂肪、蛋白质三大食物成分能在体内代谢分解产生ATP,因此被称为能源物质或生物燃料,其中糖是运动人体的第一供能营养素,这是因为⑴糖在氧供应充足或不足时都可以分解供能,即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供能,而脂肪和蛋白质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运动条件下才能分解供能;⑵糖在体内代谢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很容易通过呼吸和排汗不断排出体外,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小,而脂肪和蛋白质有氧代谢供能时,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分别产生酮体和氨而影响体液的内稳态;⑶糖在运动时动员利用速率快,提供能量迅速,运动肌肉中的能量从糖释放比从脂肪获得要快三倍以上;⑷糖是运动时消耗最多同时也是最好的能源物质,是细胞的优质燃料,糖氧化供能时耗氧少,相同供氧量条件下,糖的能量产生效率比脂肪高。人体内的糖主要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和储存在肌肉、肝脏中的糖原。血糖是运动时各组织摄取利用的主要能源,肝糖原分解是补充血糖的主要途径,肌糖原则可供肌肉直接利用。当肌糖原含量降低时,肌肉依赖血糖供能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在长时间运动的后期,随着肌糖原的大量消耗,运动肌肉以很高的速率摄取血糖来补偿肌糖原供能的下降,但此时骨骼肌已不能维持肌糖原充足时所能达到的那种运动强度了,运动肢体会产生沉重感,即出现了外周性疲劳。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肝糖原储存耗竭而使血糖来源减少,在没有外源性糖摄入的情况下则会使血糖水平下降。运动中出现的低血糖首先影响的是大脑,因为血糖几乎是大脑能够利用的唯一能源,血糖水平下降使大脑供能不足就会发生中枢性疲劳。此外,由于免疫细胞也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物质,运动所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低血糖水平有关。所以,通过增加肌糖原、肝糖原储量可以延缓血糖水平的下降,从而提高运动能力。但单一的高糖膳食不会增加肌糖原含量,只有在肌糖原经运动消耗后的再合成期补糖才可以达到糖原超代偿的效果,因此,将运动和膳食结合起来是提高肌糖原储备的有效方法。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可通过对膳食和运动负荷的控制,采用糖原填充法使赛前一天的肌糖原储量增加20~40%,也可在连续比赛或大负荷量训练期摄入高糖膳食来加速运动后的糖原恢复。另方面,运动时肌肉不断吸取血糖可以减缓肌糖原的消耗,利用这一特点,采取运动前和运动中补糖的办法,可以维持运动中的血糖水平,节约体内糖原储备,使运动耐力得以保持和提高。糖摄入虽然不能防止疲劳的发生,但可以使疲劳发生时间延迟30-60分钟。除耐力性运动外,短时间、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也会受肌糖原储量或补糖的影响,如肌糖原储量低于40毫摩尔/千克湿肌时(正常范围为80~120毫摩尔/千克湿肌),则会降低糖酵解供能能力而影响诸如400米、800米、1500米跑的成绩。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糖饮料,则可提高短时间、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的运动能力,因为补糖增加了外源性的能量供给和促进了运动间歇时的糖原合成。 常规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应该怎样通过饮食糖的摄入来提高运动能力呢?首先,要注重日常膳食中糖的摄入,使糖所提供的能量占每日膳食摄入总能量的55~60%,耐力运动员则要求达到65%或更高。近几年的营养调查发现,我国运动员较普遍地存在糖摄入不足的问题,膳食糖常只占总能量的35~40%。由于含糖为主的食物主要是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例如米、面、点心等主食中糖占70%以上。植物性食物中的糖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等,其中淀粉、蔗糖用于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好。依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运动员有条件摄入更多的动物性食物,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营养学知识或合理膳食的指导,造成运动员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糖摄入不足的营养失衡状况。对此,应该要求运动员摄入足够的主食,每日主食摄入量不低于400~500克。增加主食供应品种和训练中加餐也是增加膳食糖摄入的重要手段。 在尽量保证足够量的主食和其它植物源性糖类摄入的同时,仍然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运动前、中、后饮用含糖饮料来补充,这是基于运动员对饮料的实际需要,使补糖和补水同时

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计算法

第一部分营养食谱的制定方法——计算法 一、确定用餐对象全日能量供给量 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能量不足,人体中血糖下降,就会感觉疲乏无力,进而影响工作、学习的效率;另一方面能量若摄入过多则会在体内贮存,使人体发胖,也会引起多种疾病。因此,编制食谱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保证能从食物中摄入适宜的能量。 1、查表法 用膳者一日三餐的能量供给量可参照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中能量的推荐摄入 量(RNI) ,根据用餐对象的劳动强度、年龄、性别等确定。例如办公室男性职员按轻体力劳 动计,其能量供给量为10.03MJ(2400kcal) 。集体就餐对象的能量供给量标准可以以就餐人 群的基本情况或平均数值为依据,包括人员的平均年龄、平均体重,以及80%以上就餐人员的活动强度。如就餐人员的80%以上为中等体力活动的男性,则每日所需能量供给量标 准为11.29MJ(2700kcal) 。 能量供给量标准只是提供了一个参考的目标,实际应用中还需参照用餐人员的具体情况 加以调整,如根据用餐对象的胖瘦情况制定不同的能量供给量。因此,在编制食谱前应对用餐对象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应当清楚就餐者的人数、性别、年龄、机体条件、劳 动强度、工作性质以及饮食习惯等。 练习1:查表10 岁儿童一日的能量需要量 2、计算法 根据身高体重确定肥胖程度(体质指数)及标准体重,再根据体力活动程度计算 全日能量供给量(kcal )=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kcal/kg ) 标准体重=身高-105 体质指数(kg/m 2 2 )=实际体重(kg)/身高的平方(m ) 小于18.5 为消瘦;18.5~23 为正常;大于23 为超重;25~30 肥胖;大于30 属极度肥胖。 成年人每日能量供给量(kcal/kg ) 体力活动 体型 极轻体力活动轻体力活动中体力活动重体力活动消瘦30 35 40 40~45 正常20~25 30 35 40

营养食谱的编制

营养食谱的编制 方法一:食物成分法 例题1、计算一人一餐蛋白质需要量 已知某初中学生的一天能量需要量为2400千卡,请你计算出午餐蛋白质需要量。(请保留一位小数)。 三餐能量安排:早:中:晚=30%:40%:30% 三大产热营养素供能比例: 碳水化合物:55%~65% 脂肪:20%~30% 蛋白质:10%~15% 产热营养素的产热系数: 碳水化合物:4kcal/d 脂肪:9kcal/d 蛋白质:4kcal/d (1)确定午餐能量: 2400×40%=960kcal (2)确定午餐蛋白质提供能量: 960×15%=144kcal (3)确定蛋白质摄入量: 144/4=36g 例题2、计算一人一餐碳水化合物需要量。 18岁的男性,身高175cm,体重63kg,每天需要能量2600千卡,蛋白质80克,脂肪产生的能量占总能量的25%,请计算晚餐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 (1)计算一日蛋白质产生的热量: 80×4=320kcal (2)计算一日脂肪所产生的热量: 2600×25%=650kcal (3)计算其全天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量: 2600-320-650=1630kcal (4)计算晚餐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假设其晚餐的餐次比例为30%,则: 1630×30%=489kcal (5)计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489/4= 内容比率产能系数三餐分配 碳水化合物55%~65%4早30% 脂肪20%~30%9中40% 蛋白质10%~15%4晚30% =标准体重(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量(kcal/ kg) 1 kcal= 标准体重=身高-105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米)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供能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2、三大供能物质的功能: 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同等重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最多。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3、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体重的60%-70%。 4、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 维生素:属于小分子有机物,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人无法消化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对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化和吸收: 1、消化: (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实验证明: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3、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①口腔:牙齿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②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③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蛋白质。 ④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可蠕动,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⑤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起始部位为盲肠)。 ⑥肛门:粪便排出体外的出口。 (2)消化腺: ①唾液腺:分泌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②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③肠腺:分泌肠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④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⑤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禁食后-TPN能量计算-绝对实用

临床静脉营养三大营养素的计算方法 全网发布:2009-08-06 12:00 发表者:曲应伟(访问人次:3062) 注意:需要记住的基础数字: ?人体基础能量需要(BEE) ?Harris-Benedict公式 ? 男性BEE(kcal/24h)=++ ? 女性BEE(kcal/24h)=++ ?(W表体重,H表身高,A表年龄) ? ? ? 男?女 ? 维持需要量? ×BMR ? ×BMR ? 轻度劳动? ×BMR ? ×BMR ? 中度劳动? ×BMR×BMR ? 重度劳动? ×BMR ? ×BMR 1、产热效能:1g糖=1g蛋白质=4kcal,1g脂肪=9kcal 2、所需能量:1kcal=, 一般病人=20~30kcal/kg/d,危重病人=30~40kcal/kg/d,一般情况下推荐的非蛋白热卡和氮之比为150∶1 3、蛋白需要量=1g/kg/d,体内蛋白质约含氮16%,1g氮=蛋白质 4、糖脂肪混合性能源中:糖/脂 =1~1,非蛋白热/氮=150/1

例:患者1,男,51岁,体重为70kg。危重病人(记) 第一项:以较高热卡补充:40kcal/kg/d 1、 每日需要的热量:40×70=2800kcal/d 2、 每日蛋白需要量:1×70=70g/d 3、 蛋白产生的热量:×70=d 蛋白外补充的热量:=d 此热量分别由糖和脂肪供给,其比例遵照:1比例分配: 糖供热:d 脂肪供热:d 4、 补充葡萄糖:1662,78÷= 补充脂肪:÷= 5、 选择补充液体: 蛋白质可用18-复方氨基酸(由18种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含量% 。L-丙氨酸,L -精氨酸,L-天门冬氨酸,L-半胱氨酸,L-谷氨酸,甘氨酸,L-组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赖氨酸,L-蛋氨酸,L-苯丙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L-酪氨酸,L-缬氨酸)补入:70÷%=675ml 糖用25%GS补入:÷25%= 脂肪用25%脂肪乳补入:÷20%=596ml 第二项:以低热卡补充:30kcal/kg/d 1、 每日需要的热量:30×70=2100kcal/d 2、 每日蛋白需要量:1×70=70g/d 3、 蛋白产生的热量:×70=d 蛋白外需补充的热量:d 此热量分别由糖和脂肪供给,其比例遵照:1比例分配: 糖供热:d 脂肪供热:d 4、 补充葡萄糖:÷= 补充脂肪:÷= 5、

膳食营养计算

膳食营养计算 膳食营养计算 膳食营养计算 营养素的单位能量和营养素的计算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计算方法评价配餐营养素定量的常见单位 营养素膳食纤维、水分 单位g/100g 营养素单位 维生素C、维生素B1 mg/100g 维生素B2、维生素E 维生素B6、维生素B12μ维生素K、叶酸钙、镁、铁、锌mg/100g 蛋白质、g/100g 碳水化合物β-胡萝卜素 mg/100g或μg/100g 维生素A、维生μg/100g 或素D IU 碘、硒μ注:1IU 维生素A = 0.3μgRE,1IU 维生素D = 0.025μg胆钙化醇能量的单位为千卡(kcal)和千焦耳(kJ)。1 kcal = 4.184 kJ 2100 kcal = 2100×4.184 = 8790.6 kJ 千卡=大卡 千卡=1000卡(卡路里)食物能量不能用“卡”来表示!思考: 2400 kcal 相当于多少千卡?答案: 2400 kcal = 2400×4.184 = *****.6 kJ 膳食营养计算 1.营养素能量值的计算

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也包括果葡糖浆、麦芽糖浆、葡萄糖浆和淀粉糖浆脂肪物质包括各种酰基甘油,以及各种游离脂肪酸。无论饱和脂肪酸还是不饱和脂肪酸,无论它们对血脂有什么样的影响,被人体消化吸收之后,产能量相同1克脂肪/脂肪酸= 9 kcal 1克淀粉/糖= 4 kcal 1克蛋白质/氨基酸= 4 kcal 其它含能物质:1克酒精= 7 kcal 1克有机酸= 2.5 kcal 例题1:每天如果摄入80克脂肪、65克蛋白质和400克碳水化合物,共获得多少能量?答案:总能量为 80×9 + 65×4 + 400×4 = 2580 kcal = *****.24kJ 思考: 每天如果摄入60克脂肪、65克蛋白质和300克碳水化合物,共获得多少能量?答案:总能量为 60×9 + 65×4 + 300×4 = 2000 kcal = 8368.0kJ 2.有关食物能量值的计算 食部:直接入口的食物部分,去除了不可食部分市品:市场上买来的食物 废弃率= (皮、核、骨等不可食部分的重量)/ 市品重量可食部比例=100% × (食部重量-皮、核、骨等不可食部分重量)/ 市品重量可食部比例简称为食部% 实际摄入数量= 市品重量×可食部比例% 所有食物成分表上的数字均为换算成可食部后的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单位各有不同,但都是100克可食部当中的含量例题2: 如果吃了1只280克重的某品种苹果,食部比例为75%,那么这个苹果共能提供多少能量? 膳食营养计算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多少? 100克该苹果含碳水化合物8.5克,脂肪0.3克,蛋白质0.8克答案:

运动生理学 脂肪供能比例

运动生理学脂肪供能比例 脂肪供能比例是指人体在运动中,从脂肪中获取能量所占的比例。在运动生理学中,脂肪供能比例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体在不同强度和类型的运动中,能量来源的变化情况。本文将从脂肪供能比例的定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以及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脂肪供能比例的定义。脂肪供能比例是指人体在运动中,从脂肪中获取能量所占的比例。通常以脂肪氧化率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内氧化脂肪所产生的能量与总能量消耗的比值。脂肪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营养物质,其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比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更多,因此脂肪供能比例的增加可以帮助提高运动表现和延缓疲劳。 脂肪供能比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个体特征等。一般来说,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会使脂肪供能比例增加,而高强度短时间的无氧运动则会使脂肪供能比例减少。这是因为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可以充分利用氧气,促进脂肪的氧化,而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则主要依赖于无氧代谢途径,脂肪供能比例相对较低。 测量脂肪供能比例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直接测量是通过采集运动中产生的气体样本,利用呼吸氧气消耗和二氧化

碳产生的比值来计算脂肪供能比例。间接测量则是通过测量运动前后体重和体脂含量的变化来推断脂肪供能比例的变化。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测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在运动训练中,脂肪供能比例的提高可以带来一系列好处。首先,脂肪供能比例的增加可以帮助减少体内的脂肪储存,有助于减肥和体重管理。其次,脂肪供能比例的增加可以提高运动耐力,延缓疲劳的发生。此外,脂肪供能比例的增加还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提高脂肪供能比例,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低强度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是提高脂肪供能比例的最佳选择,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其次,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频率。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脂肪供能比例。此外,适当控制饮食,减少脂肪和糖分的摄入,也可以帮助提高脂肪供能比例。 脂肪供能比例是运动生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反映人体在运动中能量来源的变化情况。了解脂肪供能比例的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对于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和提高运动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的运动方式和饮食控制,我们可以提高脂肪供能比例,从而获得更好的运动效果和健康效益。

蛋白质供能比的计算公式

蛋白质供能比的计算公式 蛋白质作为身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体内有着广泛的作用。其中之一就是供能。很多人都问蛋白质供能比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接 下来我们将列举并介绍这个问题的答案。 蛋白质供能比是指每克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蛋 白质分解后可转化为氨基酸,氨基酸再经过各种代谢途径,最终转化 为能量。在蛋白质供能比的计算中,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不能直接 参与供能过程,必须经过多次转化才能释放出能量。因此,蛋白质供 能比相对于其他营养素可能会稍低一些。 蛋白质供能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每克蛋白质所含能量(千卡/克)÷总能量(千卡)×100% 在这个公式中,每克蛋白质所含能量需要通过计算蛋白质中每种 氨基酸所提供的能量得出。这个数值可以在蛋白质包装上的营养成分 表中找到。总能量则是指膳食中所有营养素所提供的能量之和,也可 以在营养成分表中找到。 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的摄入量应该因人而异,不同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和活动水平的人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也不同。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应该在每公斤体重0.8克到1.5克 之间。

除了蛋白质外,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也是供能的重要营养素。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为每克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总能量×100%;脂肪的供能比为每克脂肪所含能量÷总能量×100%。通过对各种营养素供能比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从而对健康饮食有所指导。 总之,蛋白质的供能比是指每克蛋白质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我们可以根据公式来计算,同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和其他营养素的比例,保障自己的健康。

营养复习要点(2)(2)

营养学复习要点 一、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填空、单项选择、简答 二、注意!注意!注意!必须完成章节任务才能进系统考试 三、复习要点 1.什么是营养?营养是指人体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的有益成分,以供给能量、构成和更新身体组织及调节生理功能的生物学过程。 2.七大营养素包括哪些?产能营养素是哪些?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产能营养素(宏量营养素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3.宏量营养素包括哪些?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4.微量营养素包括哪些?矿物质、维生素 5.中国最早的膳食指南是什么?《黄帝内经•素问》 6.合理营养的概念:合理营养即全面而均衡的营养,是指膳食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宜,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量,能使机体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 7.合理膳食的概念:合理膳食又称为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是指全面达到参考摄入量要求的膳食,即能保证摄食者的能量和各种营养成分达到人体的需要,又在各种营养成分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8.DRIS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七个指标?其中能满足97%-98%人群营养需要的指标哪两个?一般情况下用哪个?在没办法获得试验数据的时候用哪个?以产能营养素摄入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来表示,具有上限和下限的DRIs指标是哪个?DRIS是为了保证人体合理摄入营养素,避免缺乏和过量,在推荐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一组参考值。包括EAR:平均需要量、RNI:推荐摄入量、AI:适宜摄入量、U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AMDR: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PI-NCD:预防NCD的建议摄入量、SPL:特定建议值这七个指标。 9.针对膳食中传统营养素以外的某些膳食成分指定的DRIs指标是哪个?(SPL)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营养配餐与食谱编制 一、概述 (一)定义:营养配餐是按人们的身体需要,根据食物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食谱,使人体摄入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合适,即达到平衡膳食。 营养配餐是实现平衡膳食的一种措施。 个人营养配餐 营养配餐的分类 群体营养配餐 例如,为营养咨询的个体配餐,为幼儿园配餐、为中小学生配餐等——营养需要均匀的群体 (二)营养配餐的目的和意义 1、将营养素需要落实到膳食,使营养配餐的对象摄入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同时防止能量和营养素的过高摄入。 2、根据群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各类食物,达到平衡膳食。 3、通过编制营养食谱,可指导食堂膳食的管理和家庭膳食的管理。 (三)营养配餐的依据 1、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量的目标确定和评价)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 (食谱设计的原则) 3、食物成分表(食谱的计算) 4、营养平衡理论(食谱的评价) ——三大营养素比例、蛋白质来源比例等。 5、合理的饮食制度——把全天的食物按一定的数量、质量、次数、时间进行合理分配的一种制度。 6、食物的合理加工烹调。 二、个人食谱编制 (一)概述 1、定义:将每日各餐主、副食的品种、数量、烹调方法、用餐时间排列成表,称为食谱。 2、分类: 按时间分: 餐食谱、日食谱、周食谱、月食谱 按进餐对象分: 个人食谱、家庭食谱、单位食谱(食堂) 3、食谱编制的目的: (1)编制食谱是家庭和社区营养的重要工作内容。 (2)对正常人来说是保证其合理营养的具体措施; (3)对营养性疾病患者来说是一项基本的治疗措施。 (4)对食堂来说食谱是烹调人员配餐的依据。 (5)可提高其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 (二)食谱编制原则 总的原则是平衡膳食和合理营养的要求。 1、保证营养平衡: (1)满足每日膳食营养素及能量的供给; (2)各营养素之间比例适当;

2022营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章

2022营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章 2022营养师考试真题及详解9章第1章 ()中肠道菌群能利用简单物质,合成少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A.胃B.小肠C.大肠D.胰脏E.肝脏 答案:C解析: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对一般细菌的繁殖极为适宜,故细菌在此大量繁殖,大肠细菌能利用大肠的内容物合成少量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 某孕妇怀孕5个月,轻体力劳动,请根据(Chinese DRIs)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按食谱编写程序为其制订一日中餐的食谱,要求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蛋白质15%,脂肪30%,碳水化合物55%。 答案:解析:查表确定该孕中期妇女一日所需的总能量孕中期一日所需总能量为2300kcal1、查表并计算三大能量物质需要量:列表显示三大能量物质:蛋白质80g,脂肪63.9g,碳水化合物351.2g,食物用量符合中国膳食宝塔。2、分配三餐比例为30%、40%、30%,则中餐占全天的40%。则中餐需要碳水化合物需要量351.2*40%=140.5g脂肪需要量63.9*40%=25.6g蛋白质需要量80*40%=32g3、确定午餐主食为馒头。查食物成分表:馒头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8.3%,蛋白质含量为7.8%,则:馒头需要量为140.5÷48.3%=290.9g馒头的蛋白质含量为 290.9*7.8%=22.7g蛋白

质总需要量为32g,则副食还需提供蛋白质量为32-22.7=9.3g4、副食定为香菇炖鸡,鸡的蛋白质含量为19.3% 则需要:草鱼 9.3÷19.3%=48.2g5、另一副食定为清炒菜心根据膳食宝塔需要菜心量为150g,新鲜香菇50g左右。 6、确定食用油需要量。中餐总需要脂肪26g查表可知:馒头脂肪含量为1% 则共提供了290.9*1%=2.9g脂肪。鸡的脂肪含量为9.4% 则共提供了56*5.2%=4.5g所以还需要食用油26-2.9-4.5=18.6g 7、综合以上,午餐食谱初步确定为:馒头290.9g ;香菇炖鸡(鸡肉48.2g 新鲜香菇50g);青菜一盘 150g左右;苹果一个150g,食用油18.6g。 8、应用实物交换法制定一周的食谱。 9、食谱的复核计算:对食谱进行复核计算,与目标值在90%~110%之间。 对婴儿来讲,母乳有哪些突出的优点 答案:解析:(1)蛋白质及氨基酸.尽管人乳所含蛋白质比牛奶少,约1.1g/100ml。,但人乳中蛋白质以易于消化吸收的乳清蛋白为主。乳清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为70:30,而牛乳为18:82。在乳清蛋白中,人乳以α-乳清蛋白为主。乳清蛋白易于消化吸收,而α-乳清蛋白又可促进乳糖的合成。与牛乳不同,人乳在婴儿的胃中被胃酸作用后,能形成柔软絮状的凝块,以充分为胃酸及肠道蛋白酶所分解。(2)脂肪。人乳的脂肪数量和种类都比牛乳多,在能量上也高于牛乳,这适应了婴儿对能量的特别需要。人乳脂肪酸构成包括短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