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道

孔子之道
孔子之道

孔子的仁学

一、孔子的身世

孔子的祖先世系,相关典籍中记载最早的是微子启,他是商纣的兄长。当时商纣王凶暴无德,许多大臣纷纷进谏,纣王对此十分恼怒,将大臣比干的心挖了出来,把另一位大臣箕子贬为奴。微子启说:“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启离开商纣王之后,在周武王攻打商纣王的时候,带着自己封国中祭祀神灵和祖先的祭器,以及封国内物产,去周武王的军营乞降。由于其态度谦卑,周武王接受其降,并让他继续为诸侯国的国君。后来,周成王继承王位之后,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有篡位之心,协助武庚发动反叛。周公平定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为宋国国君,其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县以东、江苏徐州以西。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中国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

“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

孔子对微子启这位先祖很是推崇,《论语》中有记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微子启也做到了孔子所推崇的那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这是有仁德者的行径,所以,孔子曾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商的后人。“予,殷人也。”(《史记.孔子世家》)

微子启之后,作为孔子的先祖,有很大名声的还有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正考父曾经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是三朝元老,位极人臣,可是他作了一篇《鼎铭》,用来警示自己:“三命兹益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

莫余敢侮。”(《左传.昭公七年》)由此可见,正考父的为人、处世、行政,是如何的恭敬谨慎了。

正考父之后,孔氏家族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固定姓氏。其子孔父嘉是宋国政坛上的一位风云人物,为人正直,曾任宋国的大司马。宋穆公临终之时,召来孔父嘉,让他辅佐把其兄长的儿子与夷立为国君。孔父嘉本来不答应,后来因为穆公的一再坚持,于是拥立与夷为国君,是为宋殇公。宋殇公即位后,因为发动战争太多,太宰华父督鼓动臣僚,发动政变,先杀死了孔父嘉,接着杀死了宋殇公,并从郑国迎回了宋穆公的儿子冯做宋国国君,即宋庄公。

宋穆公疾,召大司馬孔父而屬殤公焉。曰:“先君舍與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靈,得保首領以沒,先君若問與夷,其將何辭以對,請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雖死,亦無悔焉。”對曰:“群臣願奉馮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賢,使主社稷,若棄德不讓,是廢先君之舉也,豈曰能賢?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使公子馮出居於鄭。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殤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謂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饗之,命以義夫。”(《左传.隐公三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孔父嘉为司马,督为大宰,故因民之不堪命,先宣言曰:“司马则然”已杀孔父而弑殇公,召庄公于郑而立之,以亲郑。(《左传.桓公二年》)孔父嘉死后,其后代逃到路过,才有了孔氏一脉。孔父嘉在

孔氏先祖中的重要地位,原因有二:一是从孔父嘉开始,孔氏才自成一宗,即“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孔子家语.本姓解》“圣师之所以为孔氏,实由孔父嘉始。孔父,字;嘉,名也;后世以字为氏。”(《文庙祀典考》卷七)二是从因为孔父嘉的原因,孔氏才亡命定居路过,成为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一名赳赳武夫。他在成年后,投奔到路过贵族孟献子的门下,成为孟献子的家臣武士。叔梁纥在当时以勇力闻名于诸侯,在两次战斗种有着突出表现。

鲁襄公十年(前562年)夏,以晋国为首的几个诸侯国联合攻打一个弱小的偪国,鲁国是其中参战国之一,叔梁纥随鲁国军队前往作战。偪国都城偪阳虽然小,却很坚固,诸侯国联军开始攻城不久,偪阳守军突然大开城门。诸侯国联军一拥而入,偪阳守军趁机放下悬吊起来的城门,试图把攻城部队拦腰截断,使之首尾不能相顾,然后各个击破。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叔梁纥奋力冲上前去,用双手托住下落的城门,使城里的诸侯联军得以安全撤出。诸侯联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叔梁纥因为特殊表现而被孟献子赞为“有力如虎者”(《左传.襄公十年》),“以勇力闻于诸侯”(《孔子编年》)。

鲁襄公十七年(前556年)秋天,齐国出兵侵略鲁国北部地区。其中,一路人马由齐侯率领包围了桃,另一路人马由高厚率领包围了防。其时,鲁国大夫藏纥、藏畴等人,以及叔梁纥都被围在里面。鲁国拍初军队前往结尾,但是,援军慑于齐军的威力,

行进到防地附近的旅松时,便不敢向前了。在这种情况下,叔梁纥和藏畴等,率领三百壮士,乘着夜色突围,保护着大夫藏纥到了鲁国援军的驻地旅松。然后重新杀回防,与援军一起内外夹击,打败了齐国军队。这一年,叔梁纥已经是六十三四岁的老人了。

叔梁纥的官职相当于一个低级的陬邑大夫,管辖的地区,相当于乡镇大小的地盘,生活比较富足和安乐。他在六十三岁左右,因为没有儿子,求婚于颜氏,与颜征在成婚,后来生了孔子。

虽有九女,而无子,其妾生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于是乃求婚于颜氏。(《孔子家语.本姓解》)

关于叔梁纥求婚于颜家的事,《孔子家语》对整个过程作了叙述,说颜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一个叫征在。当叔梁纥向颜家求婚时,颜父便向三个女儿介绍了叔梁纥的情况,说叔梁纥虽然只是士一级的贵族,但他的先祖是圣王的后裔,而叔梁纥本人身高体壮,虽然年龄大了些,为人也有点严厉,但是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介绍完情况之后,颜父问三个女儿谁愿意做叔梁纥的妻子。两个姐姐都没有吭声,颜征在却上前答道:“父亲又何必多问呢,女儿听从父亲的安排就是了。”等到举行婚礼拜庙的时候,颜征在发现自己嫁的竟是一个老头,所以十分惧怕。“征在既往,庙见,以夫之年大,惧。”(《孔子家语.本姓解》)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史记.孔子世家》)。依据当时的情形推测,叔梁纥为贵族,颜征在为贫寒人家的少女,两者社会地位悬殊。大概叔梁纥并没有把娶

颜征在看做十分重要的事情来操办,草草地把颜征在娶了过来。因为叔梁纥与颜征在的婚姻没有什么仪式礼节,所以,司马迁才称他们是“野合”的吧。

二、孔子的生平

叔梁纥与颜征在结婚后,自然很希望生一个儿子。夫妇二人依照当时的习俗,到家乡附近的尼山祈祷,希望尼山之神赐给他们一个儿子。大概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叔梁纥与颜征在再次去尼山祈祷。就在山上,颜征在便即将临盆。于是,夫妇俩便赶忙找到一个山洞,作为临时的产房,生下了孔子。后人推崇孔子,便把孔子出生的山洞命名为“坤灵洞”。

据后人的神化,孔子还未出生时,颜征在便梦见北方黑帝召见她,说不久的将来便生圣子,应选择一个叫空桑的地方作为生圣子的地方。黑帝还给颜征在一柄玉尺,上面刻着一行字,“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十个月后,便真的有麒麟来送子。据说空桑之地,就是尼山的坤灵洞。

而更为广泛的传说是,在孔母颜征在未怀孔子之前,便有一只麒麟来到孔家,口中吐出天降玉书,上面的文字也是“水精之子,继衰周而素王”。孔子之母颜征在感到很怪异,结果麒麟在孔家流连了两天两夜才离去。

还有一种传说,说孔子出生前,有两条苍龙从天而降,在孔家盘旋绕护;又有五位神仙,也来到孔家,护翼即将出生的孔子。

在山东曲阜当地,有一个“凤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说的是颜征在在坤灵洞生下孔子以后,婴儿的相貌极为丑陋,头顶如反扣的盂,中间低而四边高,面有七露,即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轮、嘴露齿。叔梁纥夫妇以为是个怪物,便把婴儿丢在山洞逃走了。结果,老虎却跑来哺乳,老鹰飞来用翅膀扇扇。远近的人们,见有老鹰来呵护这个孩子,便一位是凤凰之子。后来,孔子被母亲抱回家,人们才知道孔子是叔梁纥的儿子。

孔子三岁时,其父亲叔梁纥去世了,颜征在带着三岁的孔子离开叔梁纥家,到鲁国当时的国都曲阜的一条叫阙里的小街上定居。

当时的鲁国,常常举行一系列的政治、祭祀和外事活动,为作为孩童的孔子提供了目睹这些规模浩大、礼仪规范的活动的机会。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因此在周朝开国之初,就享有用周天子的礼乐的特权。周公去世后,周成王念及周公的功勋劳苦,便命鲁国世世代代用周天子的仪礼来祭祀周公。在这种背景下,尽管当时各个诸侯国均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而鲁国却仍然保存了比较完整的礼乐形态。在孔子的时代,这种礼乐仍可以由鲁国宫廷乐舞人员完整地演奏出来。

由于耳濡目染的原因,孔子从很小的时候,就模仿担任祭祀庆典的程序,演戏礼仪。“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孔母颜征在为了让孔子演习礼仪,还专门买来礼器来供孔子做游戏时用。“圣母豫市礼器,以供嬉戏。”(《孔子世家考》)

孔子除了学习礼仪外,在孩提时代,还通过一定的途径,学会了识字,读到了当时的一些典籍,而且还学会了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为贵族服务的技能。

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孔子时年十七岁。母亲去世后,孔子一开始主要是靠做一些粗活来维持生计。孔子后来说:“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论语.子罕》)不久以后,孔子的境遇有所改变,做了管理仓库、计算物事的委吏,后来,由于成绩突出,又改做了管理牲畜饲养的乘田。孔子做这些事,干得非常认真,取得了引起世人注意的成绩。

公元前533年,孔子十九岁时,娶宋国后裔亓官氏为妻。次年生下一个儿子。当时鲁昭公闻讯后,派人送来一条鲤鱼,表示庆贺。孔子非常兴奋,便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鲁昭公的这一举动,对孔子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方面在客观上提高了孔子在朝野上下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同时,也使孔子产生了强公室、抑私家、参与贵族政治的决心和信心。

当时,鲁国的政治形势是鲁昭公虽然名为国君,而政权实际上掌握在三桓的手中,鲁昭公只是三桓的傀儡。孔子很清楚当时的形势,所以希望更多地寄托在提高自身修养,靠自身的才德而见用于当世。

孔子在这之后的一段时期里,更加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

首先,这一段时间里,孔子很可能比较广泛地阅读了鲁国所藏的大量典籍,因为他曾做过鲁国实权掌握者之一的季氏的私家史官,有机会阅读藏书。

孔子还注意从其他途径学习古代礼仪、典章等文史知识。鲁昭公十七年,熟悉古代典章制度的郯国国君郯子来到鲁国拜会鲁君,对当时鲁国的大夫叔昭子详细地讲述了古代以鸟名命名官职的情形。孔子听说了以后,特地去拜见郯子,向他请益,所获甚多,并对当时的学问的流传很有感慨。“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孔子在学习古代典章文物制度时,还十分注意进行实地考察,其足迹遍及当时的鲁、卫、杞、宋等国,将夏、商两朝的礼仪与杞、宋两国的礼仪做了比较从而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度。“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证明)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论语.八佾》)

此外,孔子还下了很大的苦功学习演奏乐曲,对于音乐的修养,达到了十分高深的地步。“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道理)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

‘丘未得其志(心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年轻时,还学习过歌吟,很会唱歌。而且,孔子的“武功”很高强,射箭、驾车的本领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礼记.射义》)“子闻之,谓门人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总之,在三十岁之前,孔子除了从事某些地位低下的职务以养家糊口之外,主要是不放弃任何机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这一阶段,孔子在掌握了基本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础上,对古代的礼乐典章文物制度作了更深层次的探讨、考察,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并通晓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经典著作。对当时的社会政治有了深切的了解,目睹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政权为大夫执掌,甚至陪臣掌握国命的社会危局,孔子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处世态度和政治理想,即基本上确立了以周礼为典范的“忠君尊王”的思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的自律信条,以“仁”为核心的民本政治理想等。而孔子完整的、全面的、成体系的思想的形成,还是在他经历了从政失败、周游碰壁、顾问政治之后,对社会世情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对人生有了更细致深广的体味之后才

形成的。

孔子三十四岁的时候在鲁昭公的支持下,前往周朝的都城见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习音乐,参观周朝的都城。孔子拜见老子不止一次,所谈话题也很广泛,谈“道”,谈“仁义”,谈《诗》、《书》、《礼》、《乐》、《易》、《春秋》。老子对孔子的恢复周礼、匡救时弊的理想,基本是反对的,所以一再告诫孔子。孔子向老子告别之时,老子又再次劝诫孔子:“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在向苌弘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苌弘就《韶》、《武》等乐舞,给孔子做了讲解。

孔子师弟考察了周朝都城的文物制度和相关场所,参观了明堂,并对其中的铜人发了一番感慨。

“孔子观乎明堂,睹四门墉有尧舜之容,桀纣之象,而各有善恶之状,兴废之诫焉.又有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扆,南面以朝诸侯之图焉,世之博学者谓周公便履天子之位,失之远矣也。孔子徘徊而望之,谓从者曰:“此周之所以盛也.夫明镜所以察形,古者所以知今,人主不務襲跡於其所以安存,而忽怠所以危亡,是猶未有以異於卻走而欲求及前人也,岂不惑哉.”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

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虽处安乐必警戒也,无所行悔.言当详而后行,所悔之事不可复行,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绵绵微细若不绝,则有成罗网者也。毫末不札,将寻斧柯.如毫之末,言至微也。札拔也,寻用者也,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踰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或之,我独不徙.或之东西转移之貌,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水阴长右,江海虽在于其左,而能为百川长,以其能下。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也,顾谓弟子曰:‘小人识之,音志此言实而中,情而信.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也;兢兢,戒也;恐坠也,恐陷也。行身如此,岂以口过患哉?’”(《孔子家语.观周》)孔子35岁时,鲁国内乱,鲁昭公被三桓逼迫而逃到齐国,后来又投奔到晋国,最后死在晋国。鲁昭公的逃亡,使得孔子在鲁国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所以鲁昭公逃亡不久之后,孔子也就带着他的弟子们去了齐国。为了接近齐景公,孔子做了齐国贵族、不肖之徒高昭子的家臣。至于孔子到了齐国,没有去投奔曾和自己有一面之缘的、人品高尚、政治能力强威望高的晏子,其原因

是孔子认为晏子不是一位信守执一的君子。《晏子春秋》中记载:“仲尼游齐,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仲尼对曰:‘臣闻晏子事三君而得顺焉,是有三心,所以不见也。’仲尼出,景公以其言告晏子,晏子对曰:‘不然!婴为三心,三君为一心故,三君皆欲其国之安,是以婴得顺也。婴闻之,是而非之,非而是之,犹非也。孔丘必据处此一心矣。’”

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齐相晏婴认为孔子太拘泥于周朝的礼仪制度,对于政治来说只是一个门外汉,而且其所崇尚的道德礼仪,对于治理国家来说害大于利。齐景公于是作罢。孔子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晏子春秋》记载说:“仲尼之齐,见景公,景公说之,欲封之以尔稽,以告晏子。晏子对曰:“不可。彼浩裾自顺,不可以教下;好乐缓于民,不可使亲治;立命而建事,不可守职;厚葬破民贫国,久丧道哀费日,不可使子民;行之难者在内,而传者无其外,故异于服,勉于容,不可以道众而驯百姓。自大贤之灭,周室之卑也,威仪加多,而民行滋薄;声乐繁充,而世德滋衰。今孔丘盛声乐以侈世,饰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以仪世,劳思不可以补民,兼寿不能殚其教,当年不能究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其民。其道也,不可以示世;其教也,不可以导民。今欲封之,以移齐国之俗,非所以导众存民也?。”公曰:“善。”于是厚其礼而留

其封,敬见不问其道,仲尼乃行。”

鲁昭公二十七年,孔子37岁时,由齐国返回鲁国。47岁时,当时把持了朝政的阳虎前来拉拢孔子,希望他出仕,孔子采取的是不合作的态度,而在埋头于教育学生、整理古籍的工作。《论语》中记载说:“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鲁定公八年,孔子50岁时,阳虎叛乱失败,参与此次叛乱的公山不狃盘踞费地以对抗公室和季氏,派人来请孔子前往辅助。孔子有意前往,但因弟子子路的反对,最后没有成行。“公山弗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事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

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史记.孔子世家》)。

次年,孔子52岁,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孔子在任期间,其主要的功绩在于使当时的社会风气有了较大的改观。《荀子》记载说:“仲尼将为司寇,沈犹氏不敢朝饮(灌水杀羊)其羊,公慎氏出其妻,慎溃氏(奢侈浪费)逾境而徙,鲁之

粥牛马者不豫贾(哄抬物价),必蚤正(预先改正)以待之也。”《吕氏春秋.先识览》说:“孔子始用于鲁……用三年,男子行乎途右,女子行乎途左,财物之遗者,民莫之举,大智之用,固难逾也。”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行前对定公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建议带上专管军事的左右司马以做护卫。会盟期间,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左传》的原文是:“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齐人来归郓、欢、龟阴之田。”

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

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拆除季孙氏的费、叔孙氏的郈、孟孙氏的成这三个城堡的城墙)、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

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

72岁时,突然得知子路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

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三、孔子的思想

孔子一生最为崇拜的人是周公,念念不忘的是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和王道德治。

周公,即周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其采邑在周地,曾为太傅,因此,人们尊他为周公。由于周武王去世时,即位的周成王年幼,周公害怕天下周后得到武王驾崩的消息,欺负成王年幼而举行叛乱,便代替成王摄政当国。当国期间,周公励精图治,传说他为接待各方人物,常常是“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由于周公勤勉于政事,周朝的社会得以稳定,经济得以发展。周公还亲自制礼作乐以教化人民。由于周公在周朝社会发展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受到成王和朝野臣民的尊崇。周公死后,成王为了褒扬周公的丰功伟绩,特许鲁国以天子之礼祭祀周公,并在鲁国为周公建立了太庙,让鲁国岁时计息。春秋时期以及整个封建社会,周公一直被人们视为“圣人”,成为贤相的典型。

周公是孔子最崇拜的偶像,在孔子看来,周公的文治武功是无人可比的,周公所具有的才能和美德是无人可比的。孔子对周公的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梦种常常梦见周公。他对周公制礼作乐,尤其是倍加赞赏。这与孔子自身的社会地位、生活

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从宗法制度看,孔子一生能达到的发展高峰,最多只能是做一个像周公那样的贤相。从现实的环境看,像周公那样的文治武功,对孔子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因此,比较现实的办法便是继承周公的某一个方面而加以发扬光大,那就是对周朝的典章礼乐进行继承和维新,并加以宣扬。而继承和宣扬这些典章礼乐的最理想的途径便是办学。

当时,鲁国的环境为孔子办学提供了各方面的便利途径。一是鲁国有丰富的古代典籍和完整、系统的礼乐制度,为孔子从事教学,提供了最基本的“教材”。二是鲁国的教育事业,浓厚的重视教育和求学的传统,尤其是私人办学的出现,为孔子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孔子办学的具体时间大概在其三十岁之前,其地点大抵是在其所住的阙里,讲学基本上是以其居住地为主,取流动讲学为辅的方式。其招收学生的标准,是极为灵活而宽泛的。他曾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

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课程。这六门课程,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如礼、乐,可以为诸侯、大夫的各种活动相礼;射、御则用于为诸侯效命疆场;书则用于为诸侯纪事典史;数则用于为诸侯、贵族会计赋税。

六门课程之中,最为孔子所关注的是用以培养政治才能的《诗经》、礼、乐三者。在孔子的时代,许多外交场合都是用《诗经》中的句子来做大的,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表达了自己的意图,

又不会使对方收到唐突或者是伤害。从《左传》的记述中可以看出,一部《左传》,记载各国君臣引用《诗经》的,就有二百五十来次。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二年(孔子二十三岁),宋元公即位后,派其大夫华定出使鲁国。宴席上,鲁国人为之赋《诗经》中的《蓼萧》一诗,华定却茫然不知,而且不能用《诗经》中的诗句做大,结果受到鲁国人的嘲笑,使华定和宋国大丢面子。

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不学好《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两首诗,就无法自立于社会,就像要与墙面垂直站在墙壁上一样无法站住。《论语.阳货》记载说:“子谓伯鱼:‘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此外,《诗经》的功能不仅仅是寄托情感,还能用于为国君、父兄服务,甚至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兽,都与《诗经》有关。《论语.阳货》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当然,孔子教学生以《诗经》,主要的目的还是培养弟子们的政治才能。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以“礼”为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培养学生从政才能所讲授的课目。孔子认为礼在规范人的行为中有着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作用。在他看来,人“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

则民不偷(苟且)”。(《论语.泰伯》)

在孔子看来,《诗经》、礼之外,乐也是极为重要的,他认为,《诗经》可以使人振奋志向,礼使人自立,乐则熏陶人的性情,使人有所成就,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季氏》)。

此外,孔子的教学还涉及到做人、挣钱、丧葬、祭祀、种植等哥哥方面。但是在这所有的教学内容中,最为重要,或者说教学内容中的核心精神,那就是孔子的“仁”的思想。

《论语》一共20篇、492章,共有59章提到“仁”字,一共用了109个“仁”字,由此可见“仁”的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仁”的思想。

(一)、“仁”的修养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恢复、实践)礼为人。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归向)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1、(非礼勿视)

(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

跟曹操学做事向孔子学做人

跟曹操学做事向孔子学做人 跟曹操学做事 一、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 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2. 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3. 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 4. 低头,是一种智慧 二、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才能成就事业 1. 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2. 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3. 敢想敢干,积极行动 4. 做人就要有激情 三、苦练内功,方能厚积薄发 1. 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 2. 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3.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四、借力使力,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1. 依靠团队支持,具备合作精神 2. 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3. 有容乃大,市井小人中有大才 4. 跳出小圈子,结识圈外人 5. 筑巢引凤,善待部下 五、揣摩大势,精于算计 1.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2. 高瞻远瞩,选好接班人 3.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4. 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六、权谋之术,领导是门大学问 1. 对影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决不手软 2. 赏罚一定要分明 3. 灵活多样的管理风格

4.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七、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1. 与狼共舞,要先变成狼 2. 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3. 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4. 笑对逆境,永不言败向孔子学做人 一、圣人的做人法则 1. 诚信:言而必有信 2. 孝道:百善孝为先 3. 悔过:知错要悔改 4. 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 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 宽容:是一种境界 二、圣人的处世之道

1. 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 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3. 道不同,不相为谋 4. 和为贵:善用和正能量来处理各种关系 5. 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三、圣人的言行之道 1. 流言止于智者 2. 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3. 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 行之以忠 5. 正人先正己 四、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 像水一样多情,像山一样无忧 2. 黄连为哨,苦中寻乐 3. 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 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忠恕之道

一、忠恕之道的内在意义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以后,学生们问曾子说:“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忠恕两个字罢了。”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不是“二”以贯之。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 儒家仁学的“一以贯之”的践行之道即是“忠恕”。“忠”与“恕”实只一道,即二者有着相互补充、相互规定、相互包含的意思,而“恕”更为基本。循此“一以贯之”之道,不仅可以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齐家、治国、平天下”亦可从中引申出来。 孔子这一生做人做事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忠恕二字。何为忠?何为恕?宋代朱熹先生解释这两个字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中心为忠,如心为恕。真正看见自己内心的标准,良知在哪里?是非在哪里?自己心里装着的判断是什么?这是忠。如心,就是将他人之心比如自己心,用自己的心跟他人换位思考,这样,你就变得宽容了。但这两个字,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知道,自己的心在哪里?如果我们没有了自己的心,那这个世界上我们可比的标准就太多了。 你看邻居家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广告上的生活,是一个可比的标准。报纸上写的某个家庭的报道,也是一个可比的标准。世界峥嵘万象,纷纷纭纭,但是,自己的心在哪里呢? 其实,每一个人,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要求自己的心灵,永远有定力,对自己保持一个正确的估价,你的忠诚度才能不减,这就是《论语》为什么一直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这个社会上,一天到晚求他人给一个机会,给个岗位,提携一下自己。对这么一个奔忙的人,不是说不对,但是一个根本的出发点,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二、忠恕之道教会了我们宽容,理解与感恩 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总会有怀才不遇的时候,中国历史上,多少文人的感慨,就是生不逢时,没有得遇明君贤主!这个时候,内心是会动摇的,觉得我对自己生命的这份忠诚有人了解吗?我的这份忠诚能够嫁接到社会上进入一个职业岗位吗?这个时候,心是惶惑的。 孔子是怎么做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自己通过学习,修炼,一切从自己的生命中寻找建立的依据,而不要动不动就抱怨,说这是老天爷不给我机会。动不动就去埋怨,这是别人挡了我的路。我们的心真做到不怨天,不尤人,那是不容易的。也就是说,不要到外在的客观标准上去寻找理由,而在内心建立起来自我估价,这就是一颗心的所在。只有这样的一颗心,真正建立起来了自我的判断,这种忠诚跟着就有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失误和不足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其实,儒家的经典,就是教给我们,这样一种由自省,认知,这样一个方式,找到生命建立,这样一条可行之路。有很多人知道自己不好,看见自己的过错,但是文过而饰非,所以孔子就感慨,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我们总是觉得看到一件事情自己错了,或者能力不及,追悔,然后就是为自己掩饰,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就说这是一个偶然事故,不自觉地把理由推到别人身上,我们缺少内心自讼的能力。 一个人内心温柔敦厚,有所涵养,保持一种反躬自省的能力,薄责于人。自己的心厚道了,对别人的责怪就少了。这样,就会远离别人的抱怨,自己也不抱怨了,这实际上就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用短短十六个字道出了“师范”二字的真谛。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但在我看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两者都是身为一个教师不可或缺的。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学高为师”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它不仅要求我们教师有专业的学科知识,过硬的教师技能,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有一颗向上的心。停滞就意味着退步,我们身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知,不断的扩大视野,才不至于被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抛在脚后。 但我觉得,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都有了更高要求的时代,对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新性有高挑战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但在学习中知识能力在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学习的自我提高。教会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学会自我提高的老师才足为人师。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自己才要做那个“领跑者”,为学生点一盏明灯。 教授知识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教书和育人总是密不可分的,教学生怎样做人,我们老师责无旁贷。 教师不是伟人,更不是圣人,不会从不犯错;教师不是英雄,不能树碑立传;教师不是明星,不能受万人追捧……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影响却是任何职业无法代替的。孔子曾这样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给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师者,应处处为学生这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论语子罕》里记载道:“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司马迁赞美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春秋时期,孔子的出现好像中国童年时代启蒙的一道曙光,多么美丽而让人向往。弟子三千,人人敬仰他,这是为人师者的无上荣耀。而孔子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代表人物,两千多年前,古老的东方巨人就已经告诉我们什么是“师范”。所以只有兼备过人的学识与一课育人的爱心,我们才不负头顶“教师”的名号。

孔子的交友之道

《孔子的交友之道》 一、朋友间的交往——“缘” 说到朋友,每个人都会觉得很温暖,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罗马一位作家西塞罗说过,朋友就像阳光一样,从生活中取消阳光,不堪设想,它有温暖也有光明。人和人相处的缘,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一方面,缘有长短,有的人缘很长,一辈子的朋友,有些人可能说不定就是一时之间;第二个是缘有深浅,有的缘很深,有的缘很浅;第三个是缘有好坏,叫善缘和恶缘。我们谈到交友从缘来看,是因为命中注定的事通常是在家庭范围内,父母和子女,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关系;在社会上,朋友往往是自己的选择,这种选择通常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缘就是指条件而言,后面的发展就可以从缘有长短,缘有深浅,缘有好坏来看。 二、孔子的交友之道 从《论语·季氏》的几段材料可以看出来:首先孔子的朋友很多,但是他和朋友来往的时候价值观好像有点特别,有这么一句话:“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论语·乡党》)朋友送给我礼物,虽然是车马,古代车马很贵重,只要不是祭祀祖先的肉,我是不会作揖拜谢的,作揖拜谢代表内心和外表是一样的,非常诚恳,送车跟马,我就不拜谢,但是你送我一块祭祀祖先的肉,虽然只有几块钱,但是祭拜过祖先之后,代表你把我当成你家族的朋友,祭拜祖先的时候还想到我这个朋友,就是情意深重,要拜谢。古人有一句话,朋友有通财之谊,从这个情况看孔子交朋友是一种很高贵的情操。另外一句话说,“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病”。(《论语·乡党》)朋友死了,没有人料理丧事,通常这种情况有两个理由,一是家道中落,另外一个是子孙不孝,朋友过世这没有人管,这是很难过的,孔子就说我来负责丧葬,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他不会说太麻烦了,让我来管,不是要花钱花时间力气吗?孔子听到后说,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一个自己的目标,你找到和你自己目标相近或相似的人和你相处,就会感到充实,充满无尽的能量,到任何地方去都不会觉得孤独,所以孔子对于朋友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孔子交朋友,不是每一个都有很深的交情,交朋友第一个要考虑道义,第二个考虑礼仪,要有规范。如果讲道义的话,交朋友还是要考虑志趣的,道义作为我们的目标,志同道合;那么礼仪的话就被规范出来了,比如孔子有一个好朋友,他到卫国就住在蘧伯玉家中,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所以有一次蘧伯玉派一个朋友到鲁国看望孔子,孔子和他见了面就问这位来宾,我那位老朋友如何?这位来宾就用了一句话来回答,蘧老先生想要改善自己的过错,没有办法,怎么办?这个使者走了之后,孔子说,真是一个好的使者,替别人传话的使者。所以他跟蘧伯玉做朋友,两个人通消息的时候说我想改善自己的过错,还没有做到。他的这个朋友每天都在进步,人们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个刮目相看是说感觉到,不断在成长,还有一句类似的话是,三日不读书,便觉得面目可憎,言语乏味。可以看出人只有在不断的求知,不断的修德这两方面改进才能不断的改进生命,而孔子和他的朋友也都可以说是志趣相近。 三、孔子的交友原则 1.志趣相近,理想相同 说到志趣,就是志向跟兴趣,孔子说:“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第一》),这个“如”不是比较的意思而是相似的意思,不要交和自己志趣不相似的人,你们的志趣不相似的话,根本不可能来往,比如今天放假我要爬山你要游泳,我要打球你要下棋,不能结合到一起,志趣如果差别远的话。我们都希望交到好朋友,但是老师希望交到好朋友,你自己不能成为好朋友这不是办法,所以我们这样解释是想把它的范围应用的更广一点,志趣相近。 2.真诚相待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浅谈孔子的“忠恕之道”及其在现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摘要】“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伦理原理中重要的道德内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行仁之方是重要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律,它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思维模式和待人方式,对于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现代社会道德教育 “忠恕”是儒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孔子仁学的方方面面,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丰富的内容。“忠恕之道”作为一种道德原则、道德实践方法,在创造良好社会气氛、协调各阶层关系等方面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忠恕之道”仍是建构共同价值规范的基础,它对充实个体道德精神、提高社会成员道德责任感及对现代道德教育均有积极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记载,孔子对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为了正确理解孔子的“忠恕”思想,有必要对作为儒家道德学说重要命题之一的”忠恕之道”的内涵进行考究。 1.“忠”的本体意义 《说文解字》认为“忠,敬也。从心中声”[1];“忠”是形声字,心是形旁,中是声旁。有学者认为“忠是会意字,从中,从心,心在中为忠”[2]。“忠”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8次,分布在15篇中。“对孔子思想里的‘忠’不能就其只言断语,作片面理解和阐释,而要全面加以领会,分析其实质。”[3] 孔子所说的“忠”首先指的是“忠人”。例如《论语》中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要使“人忠”必须从自己做起。其次是“忠事”。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论语·公冶长》)孔子赞令尹子“忠于职守”。忠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忠君”。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君主对臣下以礼,实行礼仪道德,那么臣子对君主自然就“忠”了。 “忠”的本意是对人尽心竭力、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例如,对待朋友要“忠告而善导之”(《论语·颜渊》),待人接物要“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自己的言行应当“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做人要“必有忠信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

孔子拜七岁神童项橐为师的故事 项橐(tuó),是中国古代的神童。年仅7岁就当了孔子的老师。《孔子项橐相问书》叙述的就是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有趣故事。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车赶路,发现有三个小孩正在玩,其中一个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这个小孩就是项橐。车被城挡住了,走不了了。可是这个小孩仍然在玩着,兴致勃勃,就象没有看见一样。孔子下车,微笑着说“你怎么不知道车来了要让路呢”项橐这才抬起头来拿起大人的口气说:“从古至今,只听说车要绕城而过,那有城要避开车的道理?”孔子听了非常诧异,小孩如此能言善辩,而且象成年人一样镇定自若。孔子对这个孩子产生了兴趣,决定要考考他,就问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没有石头?什么水中没有鱼?什么门关不上?什么牛没法生牛犊?什么马不能生马驹?什么 刀上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样的男人没有妻子?什么样的女 人没有丈夫?什么时候白天短?什么时候白天长?什么树不长杈? 什么样的城没有使者?什么人没有孩子?。。。。。。”孔子一口气提了40多个问题。项橐认真听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门,泥牛,木马,砍刀,萤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树,空城,小孩。。。”这些问题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现象,家庭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项橐都能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连说六个“善哉”! 项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人们所尊敬的孔子,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

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又说:“我车中有棋,咱们赌一盘吧。”谁知项橐一本正经地拒绝,振振有辞地说:“我不赌博,天子好赌,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诸侯好赌,就无心思治理国家;官吏好赌,就会耽误处理文案;农民好赌,就会错过耕种庄稼的好时机,做学问的好赌,就会忘了诗书礼仪,小孩子好赌博,该挨揍。赌博原来是无聊、无用的事,学它做什么?”孔子听了这些话,由赞赏变成了敬佩,他拜项橐为师。七岁的孩子从此名声远扬,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耻以孩童为师,其举动也为天下人称赞。

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之道》 一、中庸的起源 “中庸”的看法起源于上古的时代。我们看《尚书》的《周书》里面,周武王向殷代的遗臣箕子请教国事,箕子提出九条大法,“洪范九畴”,其中就有所谓的“中道”的思想。“皇极”它是讲正直为主要,有刚有柔,相互调剂的中正的思想,“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尚书·洪范》)讲这样一个中平的、中正的中庸之道,正直的政治哲学。所谓的“极”,它就是一个大房子中间的一个大梁,房屋中间的最高、最中、最重、最正的东西,它引申为一个中正平直的一个标准。春秋末期,孔老夫子对“中庸”的思想大大地加以推进。 乡下上梁的时候要举行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梁就是房屋的最正、最中、最重、最大、最主要的物件,它也是一个标准,老百姓家都非常看重这一点。你如果坐在直升飞机上看北京的古城,你看从天坛到紫禁城到皇陵,它是在一条中轴线上,古城是一个中庸、平和的、是对称的,这是一个建筑美学,是城市规划的美学,实际上很多有名的城市都是这样。大家可能也看到一些考古资料,辽阳的辽河流域,有一个古代四千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遗址,那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祭祀上天,他有一个遗存,他有祭坛,相当于北京的天坛。可见我们这个民族,它的审美,它对世界、宇宙的看法,它认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非常对称、非常中正。有一条主轴,有对称性的这样一个结构,这可能是最稳定的结构,也是最美的一个结构。这就是所谓的中庸。 二、孔子对中庸的解释 孔子主张中庸,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一个“其至矣乎”,是一个非常高的道德修养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也是可及的。中庸的第二意思,它是一个方法。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智慧和方法,处理各种事务的一个方法,或者叫方法学。中庸的“中”就是中正的“中”。 中庸的“庸”字有三个意思: 第一个意思:平凡,很平常; 第二个意思:庸者不易也,庸是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变化的一个原则;

做人学孔子,做事学曹操

做人学孔子,做事学曹操●做人学孔子 一、圣人的做人法则 1.诚信:言而必有信 2.孝道:百善孝为先 3.悔过:知错要悔改 4.志向:匹夫不可夺志也 5.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宽容:是一种境界 二、圣人的处事之道 1.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善其变,不唯我独尊 3.道不同,不相为谋 4.和为贵:善用和字来处理各种关系 5.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三、圣人的言行之道 1.流言止于智者 2.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得做到 3.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行之一忠 5.正人先正己 四、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像水一样多情,像山一样无忧 2.黄连为哨,苦中寻乐 3.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五、修身养性,夯实做人的根基 1.非礼勿动,给人留下好印象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要做所在领域内的专家 六、德才兼备,才能赢得人心 1.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善于学习,等于选择了成功 5.活到老,学到老 七、宁静致远,立大志,低调做人 1.少说多做,低调做人 2.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3.要懂得灵活通变 八、懂得内省感恩,才能无往不胜 1.吾日三省吾身

2.谦虚是一种美德 3.小不忍则乱大谋 4.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5.学会感恩 ●跟曹操学做事 一、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2.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3.掌握进退妥协尺度 4.低头,是一种智慧 二、胆大心细,敢想敢做方可成就大业 1.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2.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3.敢想敢做,积极行动 4.做人就要有激情 三、苦练内功,方可厚积薄发 1.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 2.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3.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4.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四、借力使力,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1.依靠团队的支持,具备合作精神

孔子的为师之道

《孔子的为师之道》 一、孔子的求学事迹 孔子本身就是最好的学生,一个人只有先做好的学生,将来才有可能做好的老师。孔子15岁的时候就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她就自己找老师,很多地方都有些学者,比如最有名的就就是她问礼于老子。老子在周朝担任守藏室之史,也就就是说,国家档案图书馆的负责人,这样的工作使老子对古代的学问与古代历史的发展非常了解。了解的时候就瞧得很透彻,所以她才提出道家的想法。 孔子还学音乐。她学音乐的故事可以说就是我们津津乐道的,她找到师襄学习音乐。师襄就是古代的乐师,她就是一个瞎子,古代人说,瞎子瞧不到,所以她会注意去听,所以她的音感就比较好,但就是也未必如此。但就是不管怎么样,孔子向师襄学习演奏音乐,她演奏一首曲子,演奏得很好了,老师都主动给她说您弹得不错了,您可以换一首曲子了,孔子说不行,我只会弹这首曲子的旋律,还没有掌握到她的技巧。老师一听,也有道理,就让她弹。她又弹了好几天,技巧实在就是太成熟了,可以表演了,老师说您换一首曲子吧,我教您别的。孔子说不行,我只知道它的技巧还不知道它的心意,老师只好让她继续练习了。到后来,孔子主动说了,我现在知道她的心意了,但就是还不够,我还不知道这首曲子所描写的人长什么样子。因为老师就是瞎子,也没见过人长什么样子,就有点惊讶了,最后孔子说,我终于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子了,这个人长得瘦瘦的,高高的,黑黑的,眼睛望得很远,好像在牧羊一样,除了就是周文王,还会就是谁呢?老师说这首曲子叫《文王操》,《文王操》就就是用曲子来歌颂周文王。老师就避开她的座位,古代的老师坐在东首,东面,学生面向老师,师襄就避开自己的座位向孔子鞠躬,老师立刻发现这个学生就是后生可畏。孔子学什么像什么,学到后来,连老师们都认为她可以提早毕业了,她很短的时间就把古代的知识与技能全部学会,并且能够温故而知新,自己担任老师。 二、孔子收徒典故 孔子自己开始了平民教育,希望多教些好学生,有天她走到曲阜附近的街头,瞧到一个年轻人,一瞧就有点像不良少年,头上插着公鸡毛,身上披着野猪皮,带把剑,随时都可以与别人决斗,那就就是子路。孔子就主动跟她说,您瞧起来还蛮直爽的,怎么不来跟我学习呢?子路说,何必学习呢?南山有竹,资质非常好,砍下来当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子路认为自己就就是南山的竹子,天生资质很好。我不用学习,就就是一个人才,孔子并未放弃,就对她说,那么您

读论语,学做人

读《论语》,学做人 第1-2讲:先圣孔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本人的一些基本的知识。 2,知道儒家的基本知识。 3,孔子及儒家对当今社会的价值 教学内容: 一,孔子的标准像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二,孔子的成就: 1,文化方面:他曾修《诗》、《书》,《礼》、《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著《春秋》。 2,政治思想: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为政以德,也叫“德治”或“礼治”。 3,经济思想: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4,教育思想:提倡“有教无类”,主张“学而优则仕”,

“因材施教”,重视道德的教育。 5,美学思想: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 三,家世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后裔。父亲为(叔梁为字,纥为名,音hé),母亲为颜徵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他人品出众,曾建立过两次战功。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 四,孔子名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学礼,无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不忍则乱大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 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号:2013011004 姓名:崔灵灵

忠恕之道,一以贯之 ——浅谈《论语》里的忠恕思想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此有极其精微的阐释,并引曾子与门人论说(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以资博辨。从而推论出“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的观点。这是后来学者大多认同的一个说法。而在《论语集注》关于该条的下面又引了程子的一段话。这里程子首先对“仁恕”、“忠恕”观念进行了区分——“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忠也。忠者天道。忠者无妄。忠者体。干道变化,各正性命,恕也。恕者人道。恕者行忠。恕者用。大本达道也。” 在这里“仁恕”的区别差异很小,难以理解,必须结合程子在论说“子贡”条时的论说才可以理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程子对此进行了解释:“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仁也;施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恕也。无者自然而然,勿者禁止之谓,此所以为仁恕之别。” 从这两条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仁,是自然而然,发乎天理天性的行为;而恕可能是后天教育,伦理节制所要求的行为。这样一来,仁与恕的境界高下立判。因而程子才说:“恕则子贡或能免之,仁则非所己矣。” 我们再来看“忠恕”之别,这里程子截然的将二者划分开来,而以“道”来绾合。“忠”是天道,且是体,或许我们可以理解为它是“内心本然

的认知”,永远存在。而“恕”不同,“恕”是人道,是用,是用以践行“忠”的,立足于“恕道”的所作所为,呈现出来,那就达到了“忠”的标准,是“忠”的意识的外化。因而“忠”更多的体现出客观性,有“忠”心,则可能衍出“恕”行为,而无“忠”心,则根本不可能去践行,也就没有“恕道”。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此条之下注解有一句是:“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然后推其所欲以及於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胜其人欲之私,而全其天理之公矣。”从这条论述,可以看出由仁及道的思想。即,仁者之心,可见天理之周流无间。而之后朱熹又有这么一句“恕之事而仁之术”,意即践行恕道是达到仁的方法通途。这样一来,“恕”与“仁”又发生了联系。三者结合起来,我们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的关系,即,践行恕道就是彰显内心本然存在的“忠”,通过这种践行可以达到“仁”的境界。 也就是说“仁”是一种发乎天性、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崇高心理;“忠”是意识对“仁”的体味、认知,而“恕”则是在这一体认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行为。因而,践行“恕道”、行“恕之事”,也就是彰显内心对“仁”的认同,从而复归“仁”。这是有关“仁”与“忠”、“恕”关系的界定,而孔子之学说大抵是以“仁”为支柱的“修己之学”和以“礼”为卫持的“治人之学”,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忠恕与仁礼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不只在思想上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民族,同样,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及其创作心理、创作范式,甚至在文艺批评、文本接受、审美观念方面同样有不容轻忽的作用。

孔子为师之道

孔子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因而具备作为优秀教师的品质和条件。他对教师素质和师生关系的论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一 [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构成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孔子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联系起来,把“学而不厌”作为“诲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勘称“万事师表”,后世楷模,即便在今天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值得大力赞扬。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二 [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孔子看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在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的必然,他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敢于并最终能够超过自己的老师。孔子正是由于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豁达胸襟培养了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些人在春秋战国之际遍布中原南北各地,就象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百家争鸣的把把火炬,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三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要求教师以身教胜言教,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孔子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并具体指导学生如何做人。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更是万万不可少的。因为言教在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身教在示范,旨在指导学生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养成某种行为定势。孔子认为教师身教的示范作用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更大,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他主张教师应以自己的高尚品质行为去影响和塑造学生,用这种无声的语言去渍染熏陶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首先自己不做。孔子多次论述教师以身作则的意义,比如:“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等,孔子所提出的这种从业理论一直是所有优秀教师的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 孔子是举世瞩目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人才,被尊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已成为中国教师的典范。孔子在教育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很多,但不能不提的是,他与弟子之间建立了一种如朋友般默契、如父子般情笃、符合教育规律的师生关系:孔子深爱着弟子,也深得弟子的敬仰和爱戴。孔子与弟子形成的师生关系,颇具研究价值。 一、真诚欣赏学生的优点,全面具体,明察秋毫 对弟子的优点,孔子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而且经常表扬、激励。 1.孔子最欣赏弟子的优良品行。孔子学说,以“仁”为主,最推崇道德修养。因而也就最欣赏弟子的优良品行,这方面最得意的弟子是颜回和闵子骞。颜回,又称颜渊,出身贫寒,但勤勉好学,品德甚佳,屡受孔子赞誉:如“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2.孔子经常称赞弟子的才干。孔子善于表扬弟子的品行,也经常称赞弟子的才干。与孔子交往甚密的弟子子路、子贡等,都因为其才能突出而多次受孔子夸奖。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其才干也颇受孔子器重:“子贡问曰:‘赐何人也?’孔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论语?公冶长》)。在当时,祭祀乃国家大事,“瑚琏”属于祭器,当为神圣之物,讲究礼仪的孔子用其比喻子贡,可以说明孔子多么欣赏子贡的才华,并且在适当场合给予褒扬。对弟子才干,孔子的表扬客观、准确。 3.孔子善于发现弟子细微的进步,及时肯定。认为子贡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子夏也是孔子弟子,当他能和孔子探讨《诗》的内容并互相启发时,孔子称赞:“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孔子4孔子教学思想的启示

孔子教学思想的启示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积累的丰富教学经验,形成的博大精深,独具风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宝贵遗产,他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现今的教育实践(特别是素质教育)有着行之有效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发展了几千年的教育界的东西,有着不可否定的进步意义,本文现谨就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的启发谈几点认识。 启示一:教育培养怎样的人才 胡锦涛说过:教育就是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一书中,“从政”是孔教的任务,即“学而优则仕”。因此在孔子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教育体制均以培养安邦 治国之人材为目的。用现代术语来说,专业是一致的,不存在专业对口的问题。孔子认为“政者,正也”。提倡的是“仁政”,故把“仁”看作从政的最高准则,“优”实际上是“仁”的高低之分。孔子对仁的看法,意义广泛、复杂,但究其根本是爱人,即从爱人的思想出发,谦虚谨慎、勤勤恳恳地为他人服务,这就是仁人所具有的品德。按照孔子“为仁”就是“为人”的标准,仁是人生的最高理想。孔子的观点就是教育首先要解决受教育者“做人”的问题,他十分强调“做人”即做“仁人”,把仁看作从政的最高准则,牵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治国的政治大事,把仁的范围推到更广阔的地步。孔子把仁和政治结合起来谈,说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样一句名言,为后世儒家所广泛传述。“克己复礼为仁”便是孔子对如何才能达到“仁人”水准最有名的答复。“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事事都合乎行为规范,便是其具体要求。综合孔教思想,中国传统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以培养“仕”为目的,以“仁教”、“智教”为手段,以实现“克己复礼”,国泰民安的政治思想。这在当时应该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孔子反对学生学习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无关的知识,反对与成德无关的东西。《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教;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被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孔子培养上层社会的管理者,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的教育目的,显然与当前的经济

浅谈儒家的“忠恕之道”及其现实意义

浅谈儒家的“忠恕之道”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孔子的“忠恕之道”是其“仁学”思想的精髓,是践行“仁爱”的基本道德行为准则。“忠恕之道”所提倡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道德准则和思维模式,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忠恕之道仁爱当代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这其中,孔子的人学思想体系是其中的精髓所在。而这一体系中的“忠恕之道”又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被定位为“仁之方”【1】。“仁之方”即践行“仁道”的基本方法和行为原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对我们当今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忠恕之道”的含义 《论语》里记载,孔子告曾参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2】“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来讲是“忠恕”,概括讲就是“仁”。在曾子看来,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思想体系是以“忠恕之道”贯穿始终的。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所谓尽己,就是人的社会伦理意识符合“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推己及人,就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所以为人的内心之情,还要以己之情,及于别人之心,从而体别人之情。孔子所提倡的“忠恕之道”是同他的仁学学说紧密相联的。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冯友兰还认为忠、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3】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有学者将二者进行比较,将“忠”称为“金律”而将“恕”称为“银律”。概言之,“忠”是“恕”的前提,亦即朱熹所说的:“分言忠恕,有忠而后恕。独言恕,则忠在其中。若不能恕,则无忠可知。恕是忠之发出。若无忠便自作恕不出。” 对于“忠恕之道”,儒家又把它叫作“絜矩之道”,这里“絜矩之道”不仅是一种实现仁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还包含着主体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自身修养的思想。《大学》论述:“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这句话的意思为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也以同样的心情让别人得到,既要从自己想到他人,又要从他人来检讨自己。由此可见“絜矩之道”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尺(絜矩),随时都在使用它来衡量别人和自己。实践“仁”的方法就是这样简单。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二、“忠恕之道”的基本内容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强调要尊重人,即尊重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前,先想一想自己是否

孔子之道

孔子的仁学 一、孔子的身世 孔子的祖先世系,相关典籍中记载最早的是微子启,他是商纣的兄长。当时商纣王凶暴无德,许多大臣纷纷进谏,纣王对此十分恼怒,将大臣比干的心挖了出来,把另一位大臣箕子贬为奴。微子启说:“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史记.宋微子世家》) 微子启离开商纣王之后,在周武王攻打商纣王的时候,带着自己封国中祭祀神灵和祖先的祭器,以及封国内物产,去周武王的军营乞降。由于其态度谦卑,周武王接受其降,并让他继续为诸侯国的国君。后来,周成王继承王位之后,管叔和蔡叔怀疑周公有篡位之心,协助武庚发动反叛。周公平定叛乱之后,封微子启为宋国国君,其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县以东、江苏徐州以西。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於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中国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

“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於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启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 ——《史记.宋微子世家》 孔子对微子启这位先祖很是推崇,《论语》中有记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论语.微子》)微子启也做到了孔子所推崇的那样,“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论语.公冶长》)“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在孔子看来,这是有仁德者的行径,所以,孔子曾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商的后人。“予,殷人也。”(《史记.孔子世家》) 微子启之后,作为孔子的先祖,有很大名声的还有孔子的七世祖正考父。正考父曾经辅佐过宋戴公、宋武公、宋宣公,是三朝元老,位极人臣,可是他作了一篇《鼎铭》,用来警示自己:“三命兹益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

向孔子学做人

向孔子学做人,跟曹操学做事 向孔子学做人 一,圣人的做人法则 1. 诚信:言而必有信 2. 孝道:百善孝为先 3. 悔过:知错要悔改 4. 志向:匹夫不可夺志 5. 朋友:把握好交友的度 6. 宽容:是一种境界 二,圣人的处世之道 1. 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2. 善变通,不唯我独尊 3. 道不同,不相为谋 4. 和为贵:善用和字来处理各种关系 5. 执中致和:中庸的做人态度 三,圣人的言行之道 1. 流言止于智者 2. 尽量不说大话,说了就要做到 3. 欲速则不达,不要贪图小利 4. 行之以忠 5. 正人先正己 四,快乐做人,快乐生活 1. 像水一样多情,像山一样无忧 2. 黄连为哨,苦中寻乐 3. 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4. 快乐在于自己的选择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五,修身养性,夯实做人的根基 1. 非礼勿动,给人留下好印象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 要做所在领域内的专家 六,德才兼备,才能赢得人心 1.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2.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3.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 善于学习,等于选择了成功 5. 活到老,学到老 七,宁静致远,立大志,低调做人 1. 少说多做,低调做人 2. 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为 3. 要懂得灵活变通 八,懂得内省感恩,才能无往不胜1. 吾日三省吾身

2. 谦虚是一种美德 3. 小不忍则乱大谋 4. 不患无位,患无所立 5. 学会感恩 跟曹操学做事 一,能屈能伸,不逞一时之能 1. 只为王不称帝,不在乎一时之名 2. 能屈能伸,善于适应 3. 掌握好进退妥协的尺度 4. 低头,是一种智慧 二,胆大心细,敢想敢干才能成就事业 1. 不循规蹈矩,才能有大成 2. 善于表现自己,就是竞争力 3. 敢想敢干,积极行动 4. 做人就要有激情 三,苦练内功,方能厚积薄发 1. 睥睨天下的气度与自信 2. 路还要靠自己去走 3. 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4.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 四,借力使力,让别人为自己做嫁衣 1. 依靠团队支持,具备合作精神 2. 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3. 有容乃大,市井小人中有大才 4. 跳出小圈子,结识圈外人 5. 筑巢引凤,善待部下 五,揣摩大势,精于算计 1.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 2. 高瞻远瞩,选好接班人 3.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4. 兵不厌诈,巧用手段 六,权谋之术,领导是门大学问 1. 对影响事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决不手软 2. 赏罚一定要分明 3. 灵活多样的管理风格 4.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 七,成竹在胸,永不言败 1. 与狼共舞,要先变成狼 2. 做事彻底,不留后患 3. 敢于拒绝,勇于说不 4. 笑对逆境,永不言败

孔子忠恕思想的内涵

孔子忠恕思想的内涵 卜师霞 摘要忠恕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 但对其内涵的界定有所分歧。本文从训诂文 献出发, 认为“忠”“恕”是在“克己”上统一起来的实现“仁”的心理换位原则。对于“忠” “恕”的关系, 本文认为“忠”“恕”并非是积极和消极的并列关系, 也并非是“因忠而恕”的因 果关系, 相反, “恕”在外延上涵盖“忠”, 应该是“忠”的心理前提。 关键词孔子忠恕心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B2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 -2627(2007)05 -0004 -05 作者:卜师霞, 女, 1974年生, 吉林梨树人,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讲师, 博 士, 研究方向为训诂文字学。北京100875 “仁”在孔子的思想中是一种终极的追求。《论语》中“仁”字共出现109次, 其中105 次都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用法①。涉及“仁”的定义13条, 均见于师徒之间的问答, 针对不 同的人不同的情况, 孔子对“仁”的阐述都是不同的。但《论语》中却指出了“仁之方”为“忠恕”。《论语·里仁》:“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 矣。”《论语·卫灵公》中进一步阐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足见“忠恕”是孔子道德思想中被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 准则。 一 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 怎样解释才更符合《论语》的精神, 接近“忠恕”的本质内涵? 历代学者对“忠恕”的阐释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将“忠恕”作为实现“仁”的两种方法, 但对于“忠”与“恕”之间并未作更多①杨伯峻:《论语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第221页。 分析。例如《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唐代孔颖达正义云:“忠者, 内尽于心。恕者, 外不欺物。”又云:“言身行忠恕, 则去道不远也”。 第二类是宋代学者提出的“体用”之说。《朱子语类》卷二十七对“忠恕”进行了详尽 阐释, 认为“忠恕只是一件事, 不可作两个看”。又云:“忠是本根, 恕是枝叶。非是别有枝叶, 乃是本根中发出枝叶, 枝叶即是本根。”又云:“忠只是一个忠, 做出百千万个恕来。”又 云:“方忠时, 未见得恕;及至恕时, 忠行乎其间。`施诸己而不愿, 亦勿施诸人' , 非忠不能也。故曰:`无忠, 做恕不出来'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陈子的话, 即“忠者, 天道; 恕者, 人道。忠者无妄, 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 恕者用, 大本达道也。”在这里, 朱熹认为“忠恕”是表示主从关系的一个概念, 由于有内心的“忠”, 才有行动上的“恕”。第三类为现代一些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 “忠”“恕”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仁” 的实践。但是“忠”是从积极的角度阐发的, 而“恕”则是从消极的角度阐释的。认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即所谓忠也。`因己之不欲, 推以知人之不欲' , 即`己 所不欲, 勿施于人' , 即所谓恕也。”①“孔子自己曾给`恕' 下了定义:`己所不欲, 勿施于 人' , 这是`仁' 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② 二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忠恕”思想的内涵, 本文试图从“忠恕”的词义发展入手, 通过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