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好

课程与教学论好
课程与教学论好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1.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里文于1967年提出的两种评价类型是( B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C博比特)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2.下列不属于

...“学术中心课程”之特征的是( B 实践性)

2.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什么是课程》)

2.1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

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D 学术中心课程 )

3.是哪位教育家较先确立了“自然教学法”:( A拉特克)

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

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A )

4.量的评价的认识论基础是( A 科学实证主义 )。

4.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 A 促进者)

4.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 D加涅)

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

作者是著名教育家( D 斯宾塞)

5 .根据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个基本取向,即( A忠实取向相

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 。

6.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因此他们非常强调的一种学

习方式是( A 个别学习)

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C《班级生活》)

7.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

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B 目标原则)

8.“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C表现性目标取向)

合)

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C 有意义学习)

8.导致布鲁纳倡导的课程改革运动最终失败的内在原因有很多,在下面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确切:( D 过分注重把对知识的“质”的追求转移到对“量”的概括上 )。

8.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教育目标中,哪一个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A “知识”)

9.下列哪种教学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B 按年龄分班教学 )。

9.“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奥苏贝尔所说的( B 认知驱力)

9.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

10.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

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 A. 普遍性目标取向)

10.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最典型的三个是( D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支架式教学 ) 。

10.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D 普遍主义)

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A )

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D 先行组织者 )

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13.“力图通过自然的调查,全面充分地揭示和描述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这类评价称为( D 质的评价)

13.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这里的“特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B.目标模式)

14.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相应的学习观是(C.有意义经验学习)

1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变成了( C 促进者 )

14.“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 B 权利关系问题)

15.当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许多教育热点问题,如“重点中学”存废问题、择校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经费筹措问题等都反映了人们已开始自觉追求( C 教育公平 )

15.最早实行选修制的国家是( C 德国)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A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17.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开发研究与( B 课程理解研究的整

18.以文化知识(科学、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这种课程类型称为( D 学科课程)

18.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课程”,经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的发展,后来又融入了德国的“有机整体观”,从而发展为“乡土教育论”,进而发展为( B “合科教学”)

18.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捷克著名教育家( D 夸美纽斯 )

定环境条件”指的是( C 八年研究)

1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B 环境教育课程)

19.将特定学科内容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呈现,同时利用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的成熟性,使学科内容不断拓展与加深。用这种方式组织起来的课程称为( B 螺旋式课程)

20.从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教学组织,将学生学习分为( C 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20.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 D 直线式课程)20.把整个班级分成许多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自主性的共同学习,学习形式称为( A 分组学习)21.即是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C 课程组织)

21.“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

22.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 B 卢梭)

23.从课程计划到课程实施之间有一个过渡环节,这个环节通常称为( D 课程采用 )

24.力图把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分析与比较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这种评价称为( D量的评价 )

24.在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教师的角色是( B 课程变革方案的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

26.教师与学生交往过程展开的主渠道是( B 课堂 )。

27.政府为保证国民的基础学力、基本素质而开发的课程,称为( C 国家课程)

28.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 C场合驱动评价)

29.“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融合”,在课程改革确立起(C 主体教育观 ) 30.“大众主义”时代的教育民主或教育公平意味着( C每一个适龄儿童都应当平等地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B 学生)

30.从研究内容看,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研究,趋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理解研究的整合;从研究方法看,正在超越量的研究,趋向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这是( C .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 )

1、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是:第一、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第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第三、学科专家的建议

2、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是:第一、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第二、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提供依据;第三、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第四、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4、三种典型的学科课程大涵义:科目本位课程、学术中心课程、综合学科课程

5、学区的特征包括:第一、学区从事课程变革的历史传统;第二、学区对课程计划的采用过程;第三、学区对课程变革的行政支持;第四、课程变革人员的发展水平与对变革的参与程度;第五、课程变革的时间表和评价体制;第六、学区教育委员会与社区的特征。

31.有意义学习必须符合的条件:有意义学习必须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意向,即表现出一种积极把新知识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关联起来的心理倾向;第二、嘘声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知识基础;第三、要学习的新知识本身具有逻辑意义,而不是随意编造的无意义材料。

32.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涉及到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33.简述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课程变革的特征;学区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

33. 课程内容选择有的基本取向: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经验。

34. 科目本位课程的三个基本特点是:第一、强调不同学科的不同价值,并肯定科目固有的价值等级;第二、强调科目知识内部固有的逻辑体系,强调文化知识的独立性;第三、强调对不同科目设置的计划性,主张科目设置要与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阶段相适应。

35.富兰等人的分析框架中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第一、去顶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第二、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第三、去顶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间的关系;第四、确定课程内容。

三、论述题

38. 如何理解“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这句话?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应避免出现哪些问题?

答案要点:首先、教不同与学;其次、教与学相互依赖;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

由于教与学是统一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既避免“教师中心论”,又要避免“学生中心论”。

37.试论述认知弹性理论的基本主张,这一理论的代表们认为的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和这种教学导致的两种典型偏向。答案要点:

(1)斯皮罗是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认知弹性理论认为,人的认知随情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复杂性、差异性。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知识,同样的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意义。

(2)斯皮罗等人认为传统教学的根本缺陷在于混淆了高级学习与初级学习之间的界限,将初级学习阶段的一些教学策略,如把整体分解为部分、着眼于普遍原则的学习、建立单一标准的心理表征等等,应用于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中,由此导致教学的客观主义倾向和简单化倾向。

(3)这种教学具有如下两种典型偏向:第一、将事物从复杂的情境中隔离出来进行学习,认为对事物的孤立的认识可以推广到其他任何情境之中;第二、将整体分解为部分,将本来连续的认识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局部的环节,认为局部认识的组合即是整体认识。

37.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模式的含义是什么?衡量一个完整的评价模式,应当使用哪三项指标?你最倾向于哪种或哪几种评价模式?答案要点:

(1)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模式则是评价人员或研究工作者依据某种教育理念或特定的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几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

(2)衡量一个完整的评价模式,应当使用的三项指标是:第一、方法上的经验性;第二、价值上的可估性;第三、用途上的目的性。

(3)个人最倾向的评价模式,只要说明你所赞同的模式的基本理解并稍加个人观点。

36.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谁?其教学论的主要特点以及他对教学论的贡献是什么?

答案要点:

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他的教学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第二、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有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第三、确立了“自然教学法”;第四、如何教授语言可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拉特克的贡献:他是第一个倡导开拓教学论的教育家,他的关于教学方法技术要尊重学科知识的性质、要从课程中引出教学论观点是有独创性的、有生命力的。他的“自然教学法”直接影响了夸美纽斯,并对整个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材料分析题

40. 请阅读并分析以下两个教学实例体现的是何种课程体系,说明原因并谈谈这种课程类型的基本特征及优势。

(1)在完成《秤象》……(2)在《声音的传播》……同学们纷纷开动脑筋,……

答案要点:

这两个教学实例体现了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经验课程是以儿童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课程。儿童的兴趣、动机、经验是课程基本内容,把儿童感兴趣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儿童的经验。

这两个教学实例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时间和空间进行他们感觉有兴趣的、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动机实践活动;在有兴趣活动中认识事物、发展思维、提高能力。从中概括出经验课程有如下特征:第一、经验课程是以学习者当下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课程目标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经验及其生长需要。第二、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

第三、在经验课程中,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第四、经验课程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经验课程具有如下优势:

第一、经验课程强调学习者当下直接经验的价值,把学习者需要、动机、兴趣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点,以学习者人格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寻找到了课程意义之源,扭转了把课程视为学习者控制工具的局面。

第二、经验课程主张把人类文化遗产以儿童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使儿童在与学科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人格不断获得发展,这样才真正找到了文化遗产、学科知识的教育价值。

第三、经验课程主张将当代社会现实以儿童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既把儿童视为生活于社会现实之中的儿童,又不使儿童被动适应当前的社会现实,而是着眼于儿童的未来,对当前的社会现实进行改造,应当说这种观点摆正了儿童的人格发展与当前社会生活关系。

总之,经验课程重视儿童的心理经验,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其学习动机、兴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41.结合材料说明这是对第几种评价时代的评价、此评价时代的标志及此评价时代的基本特点。

教育评价专家克龙巴赫写到:“在1935年以前,对学生的考察基本上都是依据事实性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情况。是泰勒在这一时期的研究和论述,才使人们意识到:通过简单的事实测验不能引发高级心理过程;促进事实性知识的教学,并不可能促进——事实上可能干扰——其他重要的教育目标。”摘自钟启泉、张华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

答案要点:

这是对第二评价时代的评价。此评价时代的标志是“描述”。

此评价时代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评价过程是将教育结果与预定的教育目标相对照的过程,是根据预定教育目标对教育结果进行客观描述的过程;评价的关键是确定清晰的、可操作的行为目标;评价不等于“考试”和“测验”,尽管“考试”和“测验”可以成为评价的一部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方第一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大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目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而大教学论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 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力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 4.在理论上首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用集体教学的新形式; 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方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里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手段;2.该书依据观念心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生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和学生的注意力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方法;4.依据多方面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目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大教育哲学命题。提倡实用主义 三大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来进行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入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一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用模式,在教学目的方面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方面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方面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手段方面重视新技术工具的使用。 “人本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视为一种个性交往、情感交流、艺术创造的过程,以价值实现、情感满足、艺术感受、心灵沟通等为教学的基本追求,在课程方面突出人文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学方法上推崇即兴发挥、灵感直觉和主观感悟。(要知道两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代表了当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规划,一般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时间的整体规划等。 课程标准就是指学科课程标准。它具体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阅读参考书目 方法类 1、【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手册》(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 2、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思想类 1、【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 5、李亦园著:《文化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教育类 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德海著:《教育学院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 课程与教学论类 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吴康宁校:《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Thomas L.Good and Jere E,Brophy 著,陶志琼、王凤、邓晓芳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5、【日】佐藤学著,忠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前苏联】赞科夫著,俞翔辉、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8、【英】丹尼尔·劳顿著,张渭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9、【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美】埃金、考切克、哈德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长春出版社,2003年。 12、【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课程与教学论》读书心得体会(可编辑修改word版)

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读《课程与教学论》有感 陈金女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等多方面的全面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一方面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所以,利用这段时间我看了有关书籍。 《课程与教学论》由马云鹏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结合当今世界各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将课程与教学联合起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论述,旨在让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了解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开拓眼界、拓宽思路,提高自己的教育专业修养,充分发挥创造性。 思想、观念是无形的,我们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制约着我们的行动。为什么课程改革后,我们的教师普遍反映备课难了,上课更难了?我想教师难于真正全面领会教材的深层含义是症结所在,而解决方法是要从思想上与课改零距离。在阅读《课程与教学论》时我的最深体会是:对于一线教师课程改革意味着思想上的改革:要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 许多事实都表明,“观念一变天地宽”!一位西方学者说:“观念本身是有力量的,它可以或快或慢地改变社会现实。”思想、观念之于教育,就是灵魂,没有思想观念的教育,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很多一线教师对此尚无清醒、紧迫的认识,认为理论、观念的东西太

“虚”了,我们是做实际工作的,要来“实”的,要上课、补课,要升学率,什么理论、观念,那都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的事。其实非也!可以说,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效益观、发展观、评价观,将直接决定着他们的教育行为、课堂行为,从而也就决定了培养质量。课程改革在思想上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教育的人本化——由“目中无人”走向“以人为本” 中国人传统教学的视野很狭窄,60 年代有句口号甚为流行,即“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充分表明中国教育的“知识本位”,根本看不到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迹象,“目中无人”,显然更谈不上去理解、尊重、信任、关爱学生了。爱因斯坦认为:要通过激发学生学习“乐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社会价值”的认识,来促进他们自身的成长。他多次讲过:“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所以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英语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的第一条说:“义务教育阶段 的英语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英语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英语;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英语;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中的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的表述是贯穿于新课程标准的一条红线。教师要“目中有人”切实关怀每个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 二、教育的人性化——尊重人格,严慈相济 夸美纽斯说过:“要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人性中最宝贵的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

《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史

《课程与教学论》发展历史 一、教学论发展的历史 通过查阅资料和我的理解,我将教学论的发展分为“教学 论的萌芽期”、“教学论的形成期”、“教学论的发展期”、“教学论 的繁荣期”四个时期,下面我将详细阐述各个时期教学论的发展 ! 状况。 (一) 教学论的萌芽期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自从产生教育活动以来,就开始形成 了各种教学思想。 孔子主张以培养“修己安人”的“君子”、“成 , 人”为目的,明确提出教学任务在于养成“君 子”、“成人”的理想人格和各种才能; 孔子提出了“六经”(即《诗》、《书》、《礼》孔子的教育思想 《乐》、《易》、《春秋》六种典籍)和“六艺” 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上,孔子提出了启发教学、 。 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等等。孔子的这些思想对后来我国课程与教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些思想(如启发教学、因材施教等)在今天还在沿用 《学记》出自《礼记》,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 学著作,虽然篇幅不长,但涉及到一系列的课程与教《学记》

(2000多年前) 学问题。在教学目的上,《学记》明确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提出“教学相长”; …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预防、及时、循序、观摩。 苏格拉底提出“知识产婆术”,成为西方启发式教学 的渊源。他主张,在教学中,教师就像产婆帮助产 妇生产婴儿一样,重在引导和旁敲侧击,帮助学生 获得问题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 ~ 苏格拉底、昆体良 昆体良在实践的基础上写出了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 著《雄辩术原理》,系统地总结了培养演说家的教学 原则和方法。提出通过实践、演练、观察的方法进 行教学。 … (二)教学论的形成期 教学论的形成期德国教育家拉特克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 教学论的人,他1612年向法兰克福诸侯呈交的 学校改革的奏书《教学论或教授术》,提出研究 如何教的问题——重点在于探讨如何使所有的拉特克(德国,1612) 》 人最容易、最有效地获得知识和教养这一方法上 的问题。 夸麦纽斯(J. A. Comenius, 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

课程与教学论名词解释

课程:课程是专指学校课程,学校课程实质就是学校组织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制度化的学生的学习生命存在及其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习者获得一定水平的知识经验,达到特定的预期教育结果,并被授予社会承认的专门的资格证书。 教学: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专门环境特定文化为对象,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结构-定向教学理论:结构—定向教学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的简称。结构化教学和定向化教学是结构—定向教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观点。中心思想就是指导人们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构建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学习双机制理论:是在综合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它避免这两种理论各执一词、单方面解析人学习机能的观点,从更科学、更深刻的角度揭示人的学习本质 课程决策层次:一般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形式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时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这种目标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表意目标:源于美国学者艾斯纳(Eisner, E. W.)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是从事某种活动后所得的结果,而不是在活动之初预先规定的目标。 课程研制:是一种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文化选择、传递和创新活动过程。 课程变迁:变迁是指情况或阶段的变化迁移,实质上就是情况或阶段的变换。课程变迁可以定义为课程在教育哲学、价值观、目标、组织结构、材料、教授策略、学生经验、评估和学习结果等方面的任何变换。 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课程方案或课程计划:分为实际课程与虚拟课程,实际课程就是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虚拟课程就是把将要做的任务安排记在头脑里,不一定要立即实行。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的框架:是指同一套课程标准的具体格式,这主要是规范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各个领域或各门课程在学生学习结果方面的陈述方式。 课程实施: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的课程目的,实现预期教育结果的手段 忠实取向: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方案的过程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专业简介 学科、专业简介(导师、研究方向及其特色、学术地位、研究成果、在研项目、课程设置、就业去向等方面): 我校“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点在全校90多个硕士点专业中,目前是最大的一个硕士专业点,其突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是专业的培养方向数量最多,到目前为止有文理科等16个培养方向(教学论原理、课程原理、学科课程论、中小学教材比较研究、政治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历史教育、地理教育、生物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在招生,覆盖了学校各个师范教育专业。 二是专业研究生数量最多,目前本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规模基本保持在150—160名左右(不包括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每年专业的招生数量在50—60名左右。 三是专业导师数量在各个专业硕士点中也是最多的,目前16个培养方向的硕士导师有40位左右,其中教授13人。 四是本专业学校明确为“跨学院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采取集中与分学科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等三门专业公共学位课程统一在教育学院学习,其他课程由各个培养方向设计、组织和实施。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本专业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至今已经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当时独立的“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负责学校这一专业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工作,并进行了“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工作和研究生培养效果,本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实验与实践工作经验和研究论文,正式发表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核心期刊上。十多年来培养有一大批质量很好的研究生,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高校或中学学科教育和研究领域的骨干,他们当中已有二十多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英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的博士研究生。同时,硕士点的建设与发展也为本专业的博士点建设与博士点授予权的获得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近年来,围绕专业建设与发展、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国和上海市新课程改革等工作,专业导师承担并主持进行了数十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各级横向研究课题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本专业的研究生导师组织带领研究生积极参与了全国和上海市的基础教育改革、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有多位导师承担了中小学新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主编工作;近五年来本专业教师出版研究专著、高校教材近20部,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有多项成果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成果奖,学科教育研究所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现任学术带头人蔡宝来教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全国中小幼教师资格证书考试命题专家、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课程与教学论、初等教育、比较教育、优秀教师专业发展-卓越型教师培养。研究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MOOC、翻转课堂与微课的开发与设计研究;课堂有效教学行为与有效学习指导策略;SDP课程课堂有效教学模式实验研究;混合学习与深度学习研究。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比较教育研究》等全国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教材)20余部。获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教育部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图书奖第八届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一等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两次“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三等奖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得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心得《课程与教学论》学习体会 学了《课程与教学论》一书中有关“新课程下的教学策略”一节,使我获益匪浅。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策略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新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探讨新教材的教学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提出新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新的课程,新的教学观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建构一个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在上个世纪,课程与教学从分离走向了整合,而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也被定义为变革。在我国,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这次改革不同与以往的改革,它是在新的课程与教学观下的改革。因此它不仅本身就说明了变革的存在,而且在其改革的各个方面和教学实践中也处处体现着变革。在本学期的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中,我对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教育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 1、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2、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3、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4、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从改革的理念中可以看出,这次课改的理论基础为新的课程教学观。那么什么是新的课程教学观呢,它与旧的课程教学观又有什么区别呢,在讨论新的课程教学观之前,先来看看什么是旧的课程教学观。 1、旧课程教学观

受到“科技理性”观念和“唯科学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课程与教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相互分离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教学是学校教育的过程或手段,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教学的方向或目标,是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规定好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过程,而不应当对课程作出任何变革。这样,课程与教学就被割裂开来。当把课程看作是有计划的学习目标或结果,把教学看作是实现目标或达到结果的手段时,就把原本统一在人的内在的完整的活动割裂开啦。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成了;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一种特定的手段也可以被泛化并被滥用于不同的目标。 2、新课程教学观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为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做出了第一次的贡献,他在其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消解了传统教育中课程与教学的僵硬对立。他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决定的。在教育经验中,“个人所做的事”对应于方法或教学,“环境所做的事”相对于课程教材。方法与教材之间、教学与课程之间是在相互作用中融为一体的。 20世纪末,课程与教学的整合是以“解放兴趣”为核心的。这时,教师和学生就不再只是既定课程的计划的实施者,而是课程开发者与教学的设计者。课程的概念从原来静止的书面文件转变为师生在教育情境中共同创生的一系列动态的事件;教学成为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效应的社会情境。当课程与教学的研究重心在转向活生生的教学情境时,课程与教学再次融合在一起。如果说,旧的课程与教 学观强调的是一种“控制”的话,即教育机构对教师的控制,教师对学生的控制。那么,新的课程与教学观则体现了一种“民主”和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学生不可能以原封不动的形式学习课程内容,否则就是一种注入式教学,是单纯观念的灌输;科学概念与法则唯有通过具体的事实与现象才能掌握。

课程与教学论好(新)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1.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斯克里文于1967年提出的两种评价类型是( B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A.博比特《课程》的出版) 1.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C博比特)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圣经”的课程著作是(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2.下列不属于 ...“学术中心课程”之特征的是( B 实践性) 2.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什么是课程》) 2.1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 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 D 学术中心课程 ) 3.是哪位教育家较先确立了“自然教学法”:( A拉特克) 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 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A ) 4.量的评价的认识论基础是( A 科学实证主义 )。 4.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 A 促进者) 4.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布里格斯和( D加涅) 5.在西方英语世界中,最早提出“课程”一词是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其 作者是著名教育家( D 斯宾塞) 5 .根据美国课程学者辛德尔、波林和扎姆沃特的归纳,课程实施有三个基本取向,即( A忠实取向相 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 。 6.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因此他们非常强调的一种学 习方式是( A 个别学习) 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C《班级生活》) 7.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 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B 目标原则) 8.“考察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教学目标属于( C表现性目标取向) 合) 8.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C 有意义学习) 8.导致布鲁纳倡导的课程改革运动最终失败的内在原因有很多,在下面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确切:( D 过分注重把对知识的“质”的追求转移到对“量”的概括上 )。 8.在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教育目标中,哪一个目标最注重记忆的心理过程:( A “知识”) 9.下列哪种教学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B 按年龄分班教学 )。 9.“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奥苏贝尔所说的( B 认知驱力) 9.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是( A 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 10.柏拉图把“有德性的生活”视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昆体良 认为“受过教育的人”的理想是“大演说家”。这种目标定位方式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 A. 普遍性目标取向) 10.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理论背景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其中最典型的三个是( D情境教学、随机访问教学、支架式教学 ) 。 10.普遍性目标取向体现的价值取向是( D 普遍主义) 11.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 A.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A ) 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 D 先行组织者 ) 12.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C.操作性条件反应和强化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3、学习方式 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6)、交互性,(7)、生成性。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答: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主要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作为人民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1)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2)师生要平等相处; (3)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4)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 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 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计算机教学论以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探索计算机教育的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现代教育理论视野中的计算机课程与教育改革。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基本理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计算机教学与教育模式改革;多媒体教育技术;网络教育技术;人工智能等。 本学科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计算机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实践,深入研究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实验教学,完成具有可操作价值的计算机课程教学理论的构想和策略模型。 二、培养目标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师德优良,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教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能力;具有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做出判断和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独立研究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够完成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硕士学位论文,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具有能够比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文献的能力,毕业后成为适应社会要求、适应教育发展的计算机教育理论或实践工作者。 三、研究方向 本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基础和高等教育中计算机课程教材教法、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基础理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设计原理及实现技术、现代教育信息资源管理及开发研究、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CAI)的开发与设计以及网络多媒体技术与Web远程教育等。 四、学制年限及应修学分 学制年限一般为三年,至少应修满35学分。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实行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1 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新学习这种活动来实现的,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构建新知识的过程,通过学生积极努力的探索而产生“新的结果”。就是说,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探索中产生,并在学生主动探索中不断加以完善的。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确主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现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 这里,既不能忽视“导”的作用,也不能用老师的“导”来取代学生的“学”。 那么,如何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就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问题。首先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

时,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有人格的人、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有潜力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主动发展;其次要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激发作用是采用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激发作用可以采用外在的激励措施,如赞许、表扬和奖励来达到其目的;但是更多的是运用知识内在的激励因素,运用学习要求与学生发展现状之间的矛盾,并把这种矛盾转化为学生的自身需要来实现的。我们还重视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作用,重视学生的感知、讨论、分析、抽象、概括、归纳过程,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学习的主体作用。 应该注意的是,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定在“激趣、启思、导向”上,至于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它与原有知识有什么联系与区分,怎样运用原有知识来学习新知识,什么是新知识,新知识学来有什么用等等具体问题,就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去主动探索,通过自身的努力自己解答这些问题,老师决不能代替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教程中是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 课程与教学论心得体会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

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点归纳00467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P3 2、截止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去里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时间,开启了“课程开发理论”。P4 3、博比特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的奠基者、开拓者。P4 4、教育的本质:1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2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3教育即生产。课程的本质:在博比特看来,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P5-6 5、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他的《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也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P9-10 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P11-12 7、学科结构运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叫学科结构运动。其中心内容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过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术中心课程”。学科结构运动是课程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P13 8、比较著名的新课程: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开发的PSSC物理课程,“生物科学课程研究会”,研究开发的BSCS生物课程,研究开发的SMSG数学课程,“化学键取向研究会,研究开发的CBA化学与CHEMS化学,”地球科学科学设计研究会,所开发的ESCP地学等等这些课程可统称为“学术中心课程”。P13

9、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议主席杰罗姆·布鲁纳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该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论战。P14 10、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学术中心课程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P14 11、学科结构两个基本含义: 1是一们学科特定的半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 2是一门学科特定的套就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骇异的统一。P15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 “实践性课程”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实践性课程”开发的方法:审议;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P17-20 13、“概念重建注意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解放兴趣:亦称“解放理性”,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利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P24 14、反思课程研究的整个进程,我们可以获得的基本结论是:课程研究的价值取向由对“技术兴趣”的追求逐渐转向“实践兴趣”,最终指向于“解放兴趣;课程研究的基本课题由”课程开发—探讨课程开发的规律、规则与程序,逐渐转向“课程开解”—把课程作为一种“文本”来解读其内涵的意义P24 15、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P25 16、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的国教育家拉特克。P25 17、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P26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

课程与教学论(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阅读书目(含高校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精读书目 Arnold, J. 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Brown, H. 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Cook, V. Linguistic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Ellis, R.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7.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Richards, J., et al.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陈琳, 王蔷, 程晓堂主编.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陈琳, 王蔷, 程晓堂主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泛读书目 Arthur, H.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Pergamon, 1981. Gibaldi, Joseph.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Larsen-Freeman, Diane, et al.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Johnson, K. An Introduction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龚亚夫, 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胡鉴明. 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罗先达, 尹世寅. 初中英语新课程学与教.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束定芳, 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总结

《课程与教学论》学习总结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构成和核心构成。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未来工作者,对"课程与教学"进行深刻的了解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作为一名"教育技术"领域的学习者与研究者,则是尤其重要!现代教育技术学是以"教学设计"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由此我们可见"教育技术学"与"课程与教学"关系之密切!总之,通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门学科对于我以后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性!并且现阶段的学习仅仅是把我们引入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初步认识,我们也只是对这门学科有了一个概括的、相对较模糊的了解,并且大体知道了该领域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我认为这一点对我们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现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在该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更全面的后续学习和研究!现对前一阶段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习中的收获 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我的主要收获有两方面的:对学科认识上的和学习方法上的。 (一)我们在学习中主要以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对该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及重要人物的课下个别化学习和课上讨论式共同学习,我主要掌握和了解了本学科的以下知识:1、了解了课程与教学的定义,知道了课程定义的演变过程,形成了对课程与教学定义的个人见解。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对课程的理解相当片面,认为课程就是一门学科的知识或一本教材;现在则认为课程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动态作用下不断生成的,是与特定的教学联系在一起的。2、知道了课程与教学的六个转变。并且这六个转变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这些转变使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变得更合理、更科学。由原来的"把教学看作对学生的控制过程"、"把学生看作掌握知识的工具"到现在的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把学生看作教学的出发点又把他作为教学的归宿,这就是所有转变的主要内涵。3、知道了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目标模式以泰勒为代表,它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实现与评价进行课程开发。过程模式以斯腾豪斯为代表,是在对目标模式的批判中产生的。他认为目标模式不合理性在于把教学过程和学生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