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练习题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练习题

第12课时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一、想一想,填一填。

800÷50=80÷ = 480÷30=48÷ =

3200÷200=32÷ = 5000÷500=50÷ =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650÷50= 670÷20= 5800÷300= 800÷300=

三、下列竖式计算正确吗?请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3900÷30=13 580÷60=9 (4)

答案:一、5 16 3 16 2 16 5 10

二、13 33......10 19......100 2 (200)

三、3900÷30=130 580÷60=9 (40)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B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在计算a×63时(a>0)时,小刚不慎将63错写成了36,那么计算结果比正解答案少()。 A . B . C . D . 2. (2分) (2017六上·哈尔滨月考) 下面各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 . 34+ B . 34÷ C . ÷34 D . ×34 3. (2分) 2500米=________千米(填分数)() A . 2 B .

C . D . 4. (2分)÷6=() A . B . C . D . 5. (2分)÷15=() A . B . C . D . 6. (2分) (2019六上·陇县期中) 下面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 . B . C .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把米长的绳子剪成等长的3段,每段是绳长的________,每段长________米.

8. (3分)直接写出得数.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9. (1分)列式计算. 被除数是,除数是3,商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 (5分)在一分钟踢毽子比赛中,豆豆踢了32个,琪琪踢了42个,依依踢了36个。依依踢的个数是豆豆的几倍?是琪琪的几分之几? 11. (5分) (2016六上·安定月考) 学校有男生540人,比女生人数的少60人,学校有女生多少人?(用方程解答)

分数除法讲义

课 题 倒数与分数除法 教 学 目 的 1、了解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计算方法 3、会运用在实际问题中 重 难 点 重点:计算方法及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难点: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 学 内 容 【知识点一】 :倒数 1、倒数的意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不能单独存在。单独一个数不能称为倒数。(必须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的唯一标准是:两数相乘的积是否为“1”。 例如:a×b=1则a 、b 互为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①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②求整数的倒数:整数分之一。 ③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求倒数。 ④求小数的倒数:先化成分数再求倒数。 3、1的倒数是它本身,因为1×1=1 0没有倒数,因为任何数乘0积都是0,且0不能作分母。 非零整数a 的倒数为a 1 ;分数 a b 的倒数是b a 。 1、 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也大于它本身。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2、 用倒数解决问题

(1)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倒数问题 例题1: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是5.2,这个自然数是多少? 小结:已知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和,可以把这个和分成整数和纯小数(或真分数)两部分。整数部分就是这个自然数,纯小数(或真分数)部分就是这个自然数的倒数。 1、用假设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例题2:如果a × 43 = b ×53 = c ×3 7,且a ,b ,c 均不为0,把a ,b ,c 这三个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3): 用假设的方法解决倒数问题 例题3: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倒数差是 121,求这两个自然数。 小结: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假设其中一个自然数是a ,另一个为a+1,再根据题意中的数量关系求解 【巩固练习二】 1、 8 3的倒数是( ),0.25和( )互为倒数。 2、21×( )=( )×7 18=1×( )=3×( )=1 3. 一个自然数与它的倒数的差是21 22 21,这个数是多少? 4.如果x ×74 = y ×92=z ×2 1,且x ,y ,z 均不为0 ,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三个数。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85、86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商不变规律的基础上,教学根据商不变规律简便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教材在例题中首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呈现一道除法算式“900÷50”,给出了用简便方法进行笔算的过程,再启发学生思考: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引导学生御用商不变的规律解释给出的简便算法。这里被除数之所以选择末尾有两个0的数,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培养学生有根有据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不变性质: 1、出示:根据360÷30=12,直接写出下面的商 720÷30= 180÷50= 60÷5= 设问:怎样想的?独立口算,个别交流口算方法 2、教师:想到了什么规律?小结商不变规律。 导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初步感知、读题。 指名口头列式:900÷50(板书算式)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能运用学过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吗? 观察、交流: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可以同时除以一个数。 2、运用规律计算,加深理解。 在本子上写竖式出示竖式: 提问:900和50同时除以几能使计算简便? 观察、交流:可以同时除以10。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在竖式上只要怎么办? 讨论、交流(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O,也有不知道的) 在各自的竖式上操作(划0)转化成了:90除以5。 独立完成计算并交流。 3、小结算法 提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 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页信息窗3后两幅图、第10-11页的绿点和红点、11-12页的自主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的问题中,学习掌握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探讨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简便计算,理解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3.继续加强估算意识培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辩证关系,学会处理特殊情况问题的捷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简便计算算理及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中间、末尾有0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算理并能熟练计算。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昨天我们采访了果汁厂,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果品生产车间去逛一逛,看看那里有没有大家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又会遇到哪些数学问 题。 (课件出示:信息窗3的部分情境图) 看了这些情景后,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平均每小时生产多少千克果脯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及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存入问题银行,并引导学生提出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一)出示问题,学生分组探究。 1.平均每小时生产果脯多少千克 2.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 (二)教师提出探讨要求: 1.怎样列式试着用竖式计算。 2.遇到疑难问题,小组内解决,若不能解决的,大家共同探讨。 (三)小组探究、交流,探讨完成问题。教师巡视,随机查看,个别交流。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交流质疑第一个问题(被除数中间有0) (1)交流学生自学探究:1.平均每小时生产果脯多少千克 师:怎样列式为什么 (204÷2= 因为是平均分) 试着估算一下 (204看作200,200除以2等于100;所以204除以2大约等于100) 【继续加强估算意识培养,学会用估算判断计算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试着用竖式算:

人教版数学2021版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A卷

人教版数学2021版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小明在计算分数除法时,把被除数和除数颠倒了,结果商是,正确的商是() A . 也是 B . 是 C . 无法确定 2. (2分)÷3=() A . B . C . D . 3. (2分) (2020五上·和平期末) 下面算式中,商比被除数大的是() A . ÷3 B . ÷ C . ÷

D . ÷1.1 4. (2分)÷6=() A . B . C . D . 5. (2分) 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 A . B . 1 C . D . 6. (2分)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因数是10,另一个因数是() A . 8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一辆小汽车每行驶6千米耗油千克,平均每行驶1千米要耗油________千克,平均每千克油

可供小汽车行驶________千米。 8. (3分)(2019·官渡) 有一根木头,要锯成8段,每锯开一段需要2分钟,全部锯完需要________分钟. 9. (1分) 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 (5分) (2019六上·景县期中) 一瓶饮料有升,平均倒在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装多少升? 11. (5分)王叔叔小时做了450个零件,他1小时能做多少个零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1-32页的例题7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2.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以及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为什么要落下来。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展示台、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位数。 (小黑板出示) 师:请同学们想想下面各题的商最高位在什么数位上,商是几位数。 2.笔算(选择你喜欢的一道题进行笔算,两题都算也行)。 505÷5 804÷4 指名演算,其余的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完成后,师问:为什么商中间有0?(学生回答)

师:这两题是我们昨天学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同学们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比昨天的还难,但只要大家用心思考、积极动脑,一样能学得很好。(板书出示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电脑出示例7:(1)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师:全班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学生读题) (1)找找这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 (2)根据条件和问题你想怎么计算。 师:为什么用除法,有没有别的想法? 生:没有用除法计算最正确。 师:他说的很好,陈老师也这么认为。接下来我们就试着独立笔算这道题。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笔算过程,并展示在黑板上。 (4)师: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最好,为什么?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5)评价:班级交流哪种算法最好,对学生的算法进行评价。适时进行表扬鼓励。 (6)归纳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它和804÷4这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8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8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

教案: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4页的例8和练一练,第26页的6~11题。 【教材简析】 本课内容是教学应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不变的规律。教材结合具体的购物情境,首先引导学生学习用简便方法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没有余数的除法,根据第1个问题列出除法竖式后,教材提供了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划去1个0再计算的竖式,并提出了“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1个0”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认识到可以这样算的依据是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接着教材改变例题中的条件,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呈现了简便计算的竖式,提出了“余数为什么是20而不是2”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交流,并让学生通过验算来说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能确定得数中的余数,并发现运用商不变规律变化被除数和除数时的余数变化情况。 2、体会商不变的规律对于计算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3、提高学生大胆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合作交流、善于质疑的能力,通过数学体验,提高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学

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理解这样算的原理。 【教学难点】 确定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简便计算时的余数。 【教学设想】 在新授时从扶到放,唤起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操作、交流,经历:尝试计算——产生知识冲突——检验说明——感悟算理——总结反思,从而理解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所得结果的原理,让学生的思考更深入,理解更透彻。 【教学过程】 一、激活思维,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240÷60 30÷5 300÷50 36÷12 360÷120 24÷6 请生思考: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左右两组算式的商哪些是相等的?你是怎样想的? ①应用了商不变的规律。②如:240÷60和24÷6。240里面有4个60,24里面也有4个6,个数相同,商相同(课件出示平均分的小棒图)。 2、谈话:应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把一些比较复杂的除法计算转

被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五步导学案 设计人:王长霞审核人:王钰娜目标导航: 1、理解和掌握商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口算或直接写出算式答案。 一、诱思导学 1、直接写出得数 80÷20 = 320÷80 = 450÷90= 140÷70 = 540÷60 = 400÷50= 二.质疑研学 1、例8:队鼓50元一个,队号40元一个,兰兰带了900元。 (1)如果买队鼓,可以买多少个? 列式计算:() 列竖式计算出结果: 答:。 同桌说一说:比较两种竖式的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被除数的末尾为什么只划去一个0? (2)如果买队号,可以买多少把,还剩多少元? 列式计算:() 用简便的方法列竖式: 想一想:余数应该是20还是 2?为什么? 答:。 观察以上两个竖式,你能总结出这类计算题的简便计算方法吗?

小结: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了几个0,余数的末尾就要()几个0,这样才能保证算式的成立。 三、达标评学 1、用简便方法列竖式计算: 960÷60 850÷30 800÷70 900÷200 800÷50= 700÷30= 9000÷300 = 7700÷700= 2、想一想,填一填。 (1)720÷30 = 72÷()=() (2)5600÷400 = 56÷()=() (3)900÷60 = ()÷6 =() (4)6300÷700=()÷()=() 四、得知博学 先列竖式计算,再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74÷3= 740÷30= 7400÷300= 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时,()不变,但 ()发生了()的变化。 五、反思促学: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

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 【教材分析】 《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分数除法》第二课时的内容。它包括了分数除法的各种情况,学生理解了这个计算法则,就能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具有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概念及之前学习的分数乘法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解决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学习过程中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基本算理及其计算方法,并能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 2.经历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基本算理的探究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之美,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了什么吗? 预设:除数是整除的分数除法。 提问:那谁能来说一下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应该怎么算呢? 预设:一个数除以整数等于这个数乘以他的倒数。 提问:那谁能来说说这个结论我们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预设: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就是4/5的1/2,也就是4/5×1/2,也就

等于4/5乘以2的倒数,所以一个数除以整数就等于一个数乘以它的倒数。 提问:说的非常好,谁能再来重复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对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的复习,使学生回忆起分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理及其计算方法,为接下来学习的分数除以分数做铺垫} 提问:好的,我们既然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那如果把除数变成分数,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计算方法放到这里还会不会成立呢?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板书:除数是分数的分数除法) 提问: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大屏幕:小明2/3小时走了2km,小红5/12小时走了5/6km。谁走的快些?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谁走的快些呢? 预设:分别计算小明和小红行走的速度? 提问:那行走的速度又该怎么算呢? 预设:用路程除以时间 提问:好的,所以小明的速度是?小红的速度是?谁来列个算式? 预设:小明的速度是2÷2/3、小红的速度是5/6÷5/12(板书) 提问:这个地方还有疑问吗?好,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草稿纸试着动笔算一算小明的速度究竟是多少?算完之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利用线段图 {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慢慢引导使学生回忆起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好,时间差不多了,哪个小组向分享一下你们是怎么想的? 预设1:我们小组是这么想的,因为一个数除以整数等于乘以他的倒数,所以我们猜测一个数除以分数也等于它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所以小明的速度就等2×2/3=3km/h。 提问:哦,原来你们是根据我们昨天的知识猜测了一下,很会活学活用哦!那谁能帮他们验证一下,看看他们的猜测究竟是对是错? 预设:我们小组是画了一个线段图。 提问:那你能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画的吗? 预设: 2km 2/3小时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案例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案例分析 (一)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二)教材分析: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我通过阅读教材、教参和新课标,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所以,在教学时我准备采取以下策略: 1、创设现实情境,重视有意义的计算 [片断1] 师:我们学校快开运动会了,为了选拔出参加跳绳比赛的人员,我昨天测试了几个学生跳绳的情况(出示课件:两个学生跳绳的情境):蔡芳3分钟跳绳309下,屈代乔4分钟跳了520下。小朋友们,如果让你来选参加跳绳的人员,你会选谁?为什么? 思考片刻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能有的说选蔡芳,有的说选屈代乔,并且各有各的理由。此时,我装做一种很无助的样子说:“到底选谁比较合适呢?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1:我可以根据他们跳绳的总个数来看。 生2:不行,因为他们用的时间不一样。我们可以算出屈代乔3分钟跳了多少,然后再比较。生3:你的方法太麻烦了。我认为可以算出谁1分钟跳的多,我们就可以选谁,这样比较公平。 师:你们同意他的方法吗?下面请你们自己列式计算。 [反思]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更注重的是让学生体验计算在生活中的意义,并能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二)巧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知道不学不行 [片段2] 在学生试算的过程中,当算到十位上的0除以3时,很多学生遇到了困难。这时,我问学生:“0除以3究竟等于多少呢为什么?” 生1:0除以3等于0,因为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算除法想乘法,只有0乘3等于0,所以0 除以3。 生2:等于0,因为把0个东西平均分给3个人,什么都分不到。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说到这儿,老师想到了一个故事(师边出示课件,边讲述课本28页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I)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9=() A . B . C . D . 2. (2分)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因数是10,另一个因数是() A . 6 B . C . D . 3. (2分)把9块糖平均分给7个人,每个人分得() A . 块 B . 块

C . 块 D . 块 4. (2分)=() A . B . 0 C . 1 D . 5. (2分) (2020五上·和平期末) 下面算式中,商比被除数大的是() A . ÷3 B . ÷ C . ÷ D . ÷1.1 6. (2分) (2020二上·苏州开学考) 竹笋从发芽到长成,每天长高一倍。10天长到40分米,问竹笋长到 分米需要()天。 A . 3 B . 5 C . 6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 (2019六上·通榆期中) 在横线上填上“>”、“<”或“=” ÷ ________ ÷3 ________ ÷1 ________ 12÷ ________12

8. (3分)直接写得数 ×10=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2﹣ =________1÷4× =________ 0÷ =________ ÷ =________ 1.5÷0.05=________ 2.5×0.4=________ + =________ 9. (1分)三个空都填分数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 (5分)“和谐号“列车10秒行驶 km,平均每秒行驶多少千米? 11. (5分)一个正方形的喷水池的周长是20米,它的边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这一课时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我通过阅读教材之后,认为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去教学这一内容,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会计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至于”商中间为什么要写0“这一点学生根本不知道,很有可能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师所讲述的分东西的例子模仿着进行计算,更不用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数学的活动中了。其实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应该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所以在教学时我适当的改变教学、努力创设现实的问题情境,把计算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31-32页的例题5、例题6及相应练习。教材分析:《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先通过创设“猪八戒吃西瓜”的情境为素材教学例5,使学生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接着运用此规律教学例6,也就是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看,他们已经学会了口算除法、估算除法,掌握了基本的笔算除法,并会进行除法的验算。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他们对于“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规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解得不够深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商中间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零的除法; 2.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同学们,喜欢看西游记吗?那么孙悟空的三个徒弟都有谁呢?看,(出示主题图)他们都叫什么啊?他们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发生了许多 有趣的故事,谁能结合图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大家听。(生讲故事) (反思: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了,自然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其中。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本节课课始,围绕《西游记》中的四个人物设计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情境,使学生积极的去寻求问题的答案,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情境之中。)

商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题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题 1、填一填、 (1) 、650÷5 的商就是( )位数,最高位就是( ) 位。 (2)、563÷4的商就是( ),余数就是( )。 (3)、480就是4的( )倍。 (4)、( )的5倍就是950、 (5)、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就是( )位数,最少就是( )位数。 2、竖式计算、 320÷2= 560÷4= 754÷5= 846÷7= 870÷3= 805÷5= 630÷3= 480÷3= 3、投篮比赛、 3312228044123720 4408336088325520 商中间有0 商末尾有0

4、生活中的数学 (1)、 小兰 花花 她们谁打字快? (2)、小明家离学校约960米,她从家到学校要走8分钟,小明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3)、同学们将175千克苹果分装在8个箱子里,平均每箱装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我5分钟打 了650个字。 我4分钟打了480个字。

参考答案 1、填一填、 (1)、3 百 (2)、140 3 (3)、120 (4)、190 (5)、3 2 2、竖式计算、 160 140 150......4 120 (6) 290 161 210 160 3、投篮比赛、 3312441244088832 2280372055203360 4、生活中的数学. (1)、小兰 :650÷5= 130(个) 花花:480÷4= 120(个) 答:小兰打字快. (2)、960÷8= 120(米) 答:小明每分钟大约走120米、 (3)、175÷8=21……7(个) 答:平均每箱装21千克,还剩7千克、

人教版数学2021年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I)卷

人教版数学2021年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9五下·龙岗期末)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个分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分数的商 B . 任何数都有倒数 C . 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D . 、、选项都错 2. (2分)把千克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千克的()。 A . B . C . 3. (2分) (2020六上·达川期末) a为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的得数最大。 A . a× B . a- C . ÷a D . a÷

4. (2分) (2016五下·寿县月考) 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 2+ B . ×2 C . ÷2 D . 2÷ 5. (2分)÷1=() A . B . C . D . 6. (2分)÷1=()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直接写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分) (2019六上·东莞期中) 把一张 m2的铁皮平均剪成6块小铁皮,每块小铁皮的面积占这张铁皮的 ________,每块小铁皮的面积是 ________m2。 9. (1分)把米的绳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________米?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 (5分) (2020六上·天津期末) 用阴影表示 kg。 11. (5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A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如果a是一个大于零的自然数,那么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A . a× B . ÷a C . a÷ 2. (2分) (2020五上·肥城期末) 下列各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A . 12× B . 12÷ C . ÷12 3. (2分)两个因数的积是,一个因数是10,另一个因数是() A . 8 B . C . D .

4. (2分)÷20=() A . B . C . D . 5. (2分)下面的算式结果最大的是()。 A . ÷6 B . 6÷ C . 6× 6. (2分)(2020·綦江) 下面算式中,如果a表示同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得数最大的是()。 A . a× B . ×a C . a÷ D . ÷a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一个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3厘米,长是宽的________,宽是长的________。 8. (3分) (2019五上·黄埔期末) 在一条全长 3km 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 50 米安装一盏。一共需要安装________盏路灯。 9. (1分)从三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中,你能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吗?

(1)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 (5分) (2019五下·安溪期末) 小朋友们开展“爱护环境”小行动,“蜜蜂”小组7人,共收集了5千克废纸;“啄木鸟”小组5人,共收集了3千克废纸。哪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的废纸多? 11. (5分)一个正方形的喷水池的周长是20米,它的边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三年级下册商末尾有0的除法

《商末尾有0的除法》 时间:2016年3月15日班级:三(3)班 主讲人:易美云课型:新课 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内容:商末尾有0的除法。参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例7。教学目标: 1、掌握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算理,会正确地计算末尾有0 的除法。 2、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笔算技能。 3、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末尾有0除法的两种情况。 教学难点:末尾有0的除法算理。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口算下列各题。 0÷4=0÷7=0÷1= 思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商有什么共同特点? 商都是0。 2. 笔算下列各题。 808÷4=405÷3= 思考: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会有0,这话准确吗? 不准确,这要看,首位商在哪位上,还得看首位有没有余数。

二、探究新知。 出示课本第25页例7的情境图。 1. 学习例7中的第(1)题。 (1)每根短跳绳5元,650元可以买多少根? 师:求650元能买多少根短跳绳,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650里有多少个5。 650÷5=(板书) 师:估计商会是几位数? 生:三位数。 (2)现在根据我们已经学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自己在草稿纸上列竖式计算。 (3)板演算式。 末尾用5除0的那一步可以省略吗? (4)教师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 2. 学习例7 (1)245 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 师:求245元可以买多少根,就是求245里有多少个8,应该用除法解答。 245÷8=(根)………(元)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C卷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2除数是整数的分数除法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一个最简分数,分子扩大3倍,分母缩小3倍后等于.这个分数原来是() A . B . C . D . 2. (2分) 15分钟是1小时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 A . B . 1 C . D . 3. (2分)修路队8天修完全路的,平均每天修完全路的几分之几?正确的是() A . 10 B . 1

C . D . 4. (2分)÷3=() A . 6 B . 1 C . D . 5. (2分)÷6=() A . B . C . D . 6. (2分) (2017六上·湘潭期末) 要计算÷3,下面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A . ×3 B . ×8÷(3×8) C . × D . 二、填空题 (共3题;共6分)

7. (2分) (2020六上·巴南期末) 一个长方形面积是30dm2 ,其中长8dm,宽是________dm。 8. (3分)两栋楼相距360米,计划在这两栋楼之间栽9棵小树,每两棵树之间间隔相等,每两棵树之间相距________米。 9. (1分)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2题;共10分) 10. (5分)把一块木板的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块木板的几分之几?(画一画,算一算) 11. (5分)一个正方形的喷水池的周长是20米,它的边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2、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3、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O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1、出示题目: 根据450÷30=15,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5÷3= 900÷60= 150÷10= 学生各自写商,然后指名回答。 提问:做这三道题时你各是怎样想的?你这样想的根据是什么?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15=(30÷3)÷(15÷□) 45÷9=(45×□)÷(15×6) 600÷120=60÷□=300÷□=□÷40 核对之后总结:看来,同学们对商不变规律掌握得非常好了。今天我们要来利用商不变规律来进行简便计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题:篮球的单价是50元,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也就是告诉了我们篮球的单价和篮球的总价,要我们求什么?这也就是要求篮球的数量。你会列式吗?教师列式的同时说:数量等于总价除以单价。 提问:观察算式900÷50,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列怎样的竖式进行计算呢?汇报:两种情况: 一种是900除以50,一种是90除以5,一种可能是9除以5。你对这些同学列的竖式有什么想法?先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哪位同学列的竖式看上去简便些? 看来同学们都觉得这位同学的算式列的非常简便,但是,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首先应该是抄对题目,所以我们把这两个竖式合并起来,请同学们把书本打开,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可以怎样算? 学生看书后:看懂了吗?书上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列竖式? 那我们可以怎样算呢?这里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一个0表示什么意思? 2、谈话:现在老师要买对号,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你会算吗? 学生独立列式,并尝试自己用简便疗法计算,指名板演。共同看板演的算式,指着式中余下的“2”。提问:想一想,余数应该是几?为什么?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里的2对准了900的哪个数位?所以这个2表示的是2个10,就是20。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案

第5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教学内容】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教材第25例7和“做一做”,第27页练习五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除法计算中,当不够商1时写0占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商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解决笔算除法的难点。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能熟练地进行商中间有零或末尾有零的除法计算。 【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 306÷3= 816÷4= 组织学生独立算一算,并用乘法进行验算,小组中相互交流计算方法和过程。 师: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是0时,怎么办?为什么? 2.教师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新课讲授】 教学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 (1)情景画面和应用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板书:650÷5= ②组织学生试算,遇到什么问题,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让学生提出在试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谈一谈解决的办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分别把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③用计数器帮助理解算理。 请一名同学在计数器上把650平均分成5份,并说一说分的过程。 学生试拨,在百位上拨一颗珠,还余1,与十位上的5一起组成15个一,所以十位上拨了就正好除尽,个位上的0怎么办? 学生讨论商个位不写0行不行? ④对照刚才的拨珠子的过程想一想,黑板上的几种算法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方法简便些? ⑤教师边板书计算过程,边讲计算方法。 当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时,就在它个位上占位。 (2)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前两小题。 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检查,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第(2)题。 ①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解答计算,共同讨论计算过程中的问题。 ②教师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245÷8=(根)……(元) 个位还余5,为什么商的个位上写0? 生: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就商0。 ③完成教材第25页“做一做”后两小题。 做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中互相检查,交流计算过程和方法。然后师生共同订正。 【课堂作业】 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5~6题。先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学生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笔算的算理并记牢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0的道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引导和迁移类推。 学法: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课件出示: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9 =402 ÷2 =306 ÷3 = 318 ÷3=3600 ÷4 = 2、(1)650里面有()个十。 (2)360里面有()个百和()个十。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 教师回顾并情调: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占位。 上节课我们学过商中间有0的除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 (板书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25页例7第(1)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例7的情境图,通过情境图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根据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吗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650÷5=()根 板演:650÷5= 的竖式过程。 教师提问:被除数个位上的0除以5的几(0)写在什么数位上(个位)商末尾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教师强调:与商中间有0的除法一样,在这里,商末尾的0也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仍然起到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3,结果是不正确的。 学生根据回家预习情况,找出简便算法:教师板书简便算法。教师讲解:百位上6除以5,在百位上商1;被除数百位上余下的1和十位上的5合起来是15个十,15个十除以5,在十位上商3,这时正好除尽;个位上是0÷5=0,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这一步不必再写竖式的计算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