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练习题

运动系统练习题
运动系统练习题

运动系统练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 有关解剖学姿势的描述,以下哪项不正确

A. 身体直立

B. 两眼平视前方

C. 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D. 双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E. 呈立正姿势

2.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胫骨在腓骨内侧

B. 舌在口腔内侧

C. 前臂内侧又叫尺侧

D. 小腿的外侧又叫腓侧

E. 距肢体根部近者为近端

3.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冠状面将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B. 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C. 水平面与地面平行

D. 与器官长轴平行的切面为横切面

E. 与器官长轴垂直的切面为横切面

4. 下列各骨中,不属于长骨的是

A.指骨B.桡骨

C.跖骨D.肋骨

E.股骨

5. 下列各骨中,属于短骨的是

A.跖骨B.跗骨

C.掌骨D.趾骨

E.骶骨

6. 椎骨的一般结构不包括

A. 椎体

B. 椎弓

C. 椎孔

D. 齿突

E. 棘突

7. 每块椎骨均具有的结构是

A. 齿突

B. 肋凹

C. 椎孔

D. 横突孔

E. 末端分叉的棘突

8. 颈椎特有的结构

A. 椎孔呈圆形

B. 关节突

C. 横突孔

D. 棘突长

E. 椎孔

9. 骶骨

A. 由4块骶椎融合而成

B. 呈三角形,盆面隆凸

C. 骶角是寻找骶管裂孔的体表标志

D. 岬是位于骶骨上缘中份后方的突起

E. 骶前、后孔与骶管不完全相通

10. A rib is a ___ bone.

A. long

B. short

C. flat

D. irregular

E. sesamoid

11. 属于肋骨的结构是:

A. 肋凹

B. 横突肋凹

C. 肋切迹

D. 锁切迹

E. 肋沟

12、胸骨

A.属于不规则骨B.分胸骨柄和胸骨体两部分

C.与胸骨直接连接的肋共有7对D.胸骨角平对第3肋

E.胸骨柄两侧有颈静脉切迹

13. 胸骨角平对

A. 锁骨内侧端

B. 第1肋

C. 第2肋

D. 第4肋

E. 第6肋

14. 属于面颅骨的是

A. 筛骨

B. 鼻骨

C. 颞骨

D. 枕骨

E. 蝶骨

15. 成对的脑颅骨有:

A. 筛骨

B. 蝶骨

C. 枕骨

D. 顶骨

E. 额骨

16. 不成对的面颅骨有

A. 鼻骨

B. 泪骨

C. 下颌骨

D. 腭骨

E. 颧骨

17. 下颌窝前方的隆起称为

A. 大结节

B. 小结节

C. 顶结节

D. 关节结节

E. 跟结节

18. 有下颌神经通过的是

A. 棘孔

B. 圆孔

C. 卵圆孔

D. 破裂孔

E. 筛孔

19. 经过棘孔的结构是

A. 眼神经

B.上颌神经

C. 下颌神经

D. 脑膜中动脉

E. 展神经

20. 参与构成骨性鼻中隔的骨是

A. 犁骨和腭骨

B. 下鼻甲和犁骨

C. 上颌骨和犁骨

D. 犁骨和鼻骨

E. 筛骨垂直板和犁骨

21. 在直立姿势下,最不易引流的鼻旁窦是

A.上颌窦B.额窦

C.蝶窦D.筛窦前、中群E.筛窦的后群

22. 前囟的闭合时间,正确的是

A. 生后不久闭合

B. 生后1-2岁

C. 出生前

D. 3-4岁

E. 生后半年

23. 不属于肩胛骨的结构有

A. 肩峰

B. 肩胛冈

C. 肩胛下窝

D. 盂下结节

E. 大结节

24. 肱骨内上髁后下方的浅沟是

A. 桡神经沟

B. 尺神经沟

C. 结节间沟

D. 半月切迹

E. 冠突窝

25. 桡神经沟位于

A. 肱骨上端

B. 肱骨体中部后面

C. 肱骨下端

D. 尺骨体

E. 桡骨体

26. 肱骨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

A. 解剖颈

B. 外科颈

C. 肱骨干

D. 肱骨下端

E. 尺神经沟

27. 属于下肢带骨的是

A. 股骨

B. 胫骨

C. 跗骨

D. 跖骨

E. 髋骨

28. 股骨

A.是人体最长最结实的长骨B.长度约占身高的1/3

C.大转子位于颈、体连接处的下方D.转子间嵴位于大、小转子间的前方E.收肌结节位于股骨外上髁的上方

29. 外踝位于:

A. 胫骨下端

B. 胫骨上端

C. 腓骨上端

D. 腓骨下端

E. 股骨下端

30. 骶骨和髋骨均有得结构是

A.粗线

B.月状面

C.耳状面

D.弓状线

E.髋臼

31. 下列何者属于单轴关节

A.椭圆关节B.鞍状关节

C.屈戌关节D.球窝关节

E.平面关节

32. 有关颞下颌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由下颌头与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

B. 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C. 易向前下方脱位

D. 属联合关节

E. 前进与后退运动发生于上关节腔

33. 能防止脊柱过度后伸的韧带是

A. 项韧带

B. 棘间韧带

C. 棘上韧带

D. 前纵韧带

E. 黄韧带

34. Which movement is possible at both the shoulder and elbow joint

A. abduction and adduction

B. circumduction

C. abduction and flexion

D. extension and flexion

E. medial and lateral rotation

35. 黄韧带

A. 位于棘突间

B. 位于横突间

C. 颈部后延形成项韧带

D. 位于椎弓板间

E. 有限制脊柱过度后伸之功能

36.不属于胸廓上口的结构是

A. 胸骨柄

B. 第1肋骨

C.第1胸椎体D.锁骨

E.第1肋软骨

37. 喙肩弓

A. 位于肩关节后方

B. 由喙突、肩峰、喙肩韧带共同构成

C. 防止肱骨头向后脱位

D. 由纤维软骨构成

E. 以上均不正确

38. 有关肩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球窝关节B.关节盂边缘有盂唇

C.肱骨头易向后下方脱位D.关节囊薄而松弛

E.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39. 肩关节脱位肱骨头移位多向:

A.关节上方B.关节外侧

C.关节内侧D.关节前下方

E.关节前方

40. 肘关节

A. 关节囊外侧最薄弱

B. 属于联合关节

C. 包括3个关节

D. 可单独完成前臂旋前

E.常见的脱位是桡、尺骨向前脱位

41. 有关肘关节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属复关节

B. 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

C. 小儿可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D. 鹰嘴易向前下方脱位

E. 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在屈肘90度时呈一倒置的等腰三角形

42. 腕关节的运动形式,不包括

A.屈B.伸

C.收D.展

E.旋转

43. 不参与腕关节构成的结构是

A.手舟骨B.月骨

C.三角骨D.豌豆骨

E.桡骨腕关节面

44. 可防止胫骨后移的主要韧带是

A. 前交叉韧带

B. 后交叉韧带

C. 胫侧副韧带

D. 腓侧副韧带

E. 膑韧带

45. 内侧半月板易损伤的主要原因是

A. 内侧半月板较大

B. 内侧半月板呈C形

C. 是透明软骨

D. 内侧半月板前部窄后宽

E. 内侧半月板与关节囊和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

46、踝关节

A. 关节囊前后壁紧张,两侧壁松弛

B. 由胫骨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

C. 腓骨不参与构成踝关节

D. 距骨滑车的内、外侧无关节面

E. 当背屈时,关节较稳定

47. 具有囊内韧带的关节是

A.肩关节B.肘关节

C.腕关节D.膝关节

E.踝关节

48. 骨骼肌按形态分类,不包括

A.长肌B.短肌

C.阔肌D.不规则肌

E.轮匝肌

49. 不属于肌的辅助装置的结构是

A.浅筋膜B.深筋膜

C.滑膜囊D.滑膜襞

E.腱鞘

50. 一侧胸锁乳突肌收缩

A. 使头偏向同侧,脸转向同侧B.使头偏向同侧,脸转向对侧

B. 使头偏向对侧,脸转向对侧D.使头偏向对侧,脸转向同侧

C. 使头后仰

51. 出现“翼状肩”是何肌肉受损所致

A.胸大肌B.胸小肌

C.前锯肌D.背阔肌

E.三角肌

52. 使肩关节外展的肌肉是

A.胸大肌B.胸小肌

C.三角肌D.冈下肌

E.小圆肌

53. 膈的主动脉裂孔平

A.第6胸椎水平B.第8胸椎水平

C.第9胸椎水平D.第10胸椎水平

E.第12胸椎水平

54. 海氏三角

A.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浅动脉围成

B. 由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

C. 腹腔内容物从海氏三角膨出称为斜疝

D. 由腹直肌内侧缘、腹股沟韧带与腹壁下动脉围成

E. 无上述情况

55. 有关腹股沟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在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B. 长约4-5cm

C. 内口为腹股沟管腹环

D. 男性腹股沟管内有精索通过

E. 前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起始部

56. 下列何者不属于面肌

A.额肌B.咬肌

C.眼轮匝肌D.颊肌

E.鼻肌

57. 止于下颌角外侧面的肌肉是

A.咬肌B.颞肌

C.翼内肌D.翼外肌

E.颊肌

58. 既能屈髋关节又能屈膝关节的肌肉是

A.缝匠肌B.股直肌

C.股薄肌D.髂腰肌

E.长收肌

59. 既能屈髋关节又能伸膝关节的肌肉是

A.缝匠肌B.股四头肌

C.耻骨肌D.长收肌

E.短收肌

60. 最有力的伸髋关节的肌肉为

A.臀大肌B.股四头肌

C.半腱肌D.半膜肌

E.缝匠肌

61. 使足外翻的肌肉是

A.胫骨后肌B.胫骨前肌

C.腓肠肌D.腓骨长肌

E.比目鱼肌

62. 使足内翻的肌肉是

A.胫骨前肌B.腓骨长肌

C.腓骨短肌D.腓肠肌

E.比目鱼肌

63. 止于尺骨粗隆的肌肉是

A.喙肱肌B.肱肌

C.肱三头肌D.肱二头肌

E.尺侧腕屈肌

64. 止于桡骨粗隆的肌肉是

A.喙肱肌B.肱肌

C.肱三头肌D.肱二头肌

E.桡侧腕屈肌

65. 起于盂上结节的肌肉是

A. 肱二头肌长头

B. 肱二头肌短头

C. 肱三头肌长头

D. 肱三头肌内侧头

E. 肱三头肌外侧头

66. 三角肌的主要作用是

A.屈肩关节B.伸肩关节

C.使肩关节外展D.使肩关节旋内E.使肩关节旋外

67. 无屈膝作用的肌肉是

A.缝匠肌B.股二头肌

C.半腱、半膜肌D.比目鱼肌

E.腓肠肌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E

2. B

3. D

4. D

5. B

6. D

7. C

8. C 9. C 10. C

11. E 12. C 13. C 14. B 15. D 16. C 17. D 18. C 19. D 20. E 21. A 22. E 23. E 24. B 25. B 26. B 27. E 28. A 29. D 30. C 31. C 32. B 33. D 34. D 35. D 36. D 37. B 38. C 39. D 40. C 41. D 42. E 43. D 44. B 45. E 46. E 47. D 48. D 49. D 50. B 51. C 52. C 53. E 54. B 55. E 56. B 57. A 58. A 59. B 60. A 61. D 62. A 63. B 64. D 65. A 66. C 67. D

二. 多项选择题

1. 胸椎的主要特征是

A.棘突细长,斜向后下方B.有齿突凹

C.有椎体肋凹和横突肋凹D.椎体呈心形

E.有横突孔

2. 寰椎

A.棘突末端分叉B.有齿突凹

C.无椎体D.有齿突

E.两侧块下方有下关节面

3. 腰椎区别于其它椎骨的特征是

A. 棘突细长B.有横突孔

C. 有肋凹

D. 棘突呈板状,水平向后

E. 椎体较大,呈肾形

4. 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是

A. 额窦

B. 上颌窦

C. 筛窦前、中群

D. 筛窦后群

E. 蝶窦

5. 翼点:

A. 顶、枕、颞、蝶骨汇合处

B. 颅侧面最薄弱点

C. 呈“H”形

D. 额、顶、颞、蝶骨汇合处

E. 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6. 位于颅中窝的有

A. 颈静脉孔

B. 破裂孔

C. 圆孔

D. 棘孔

E. 筛孔

7. 位于颅后窝的管、孔有:

A. 颈静脉孔

B. 破裂孔

C. 筛孔

D. 枕骨大孔

E. 舌下神经管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palpated on the surface of body

A. angle of mandible

B. sternal angle

C. clavicle

D. ischial spine

E. tubercle of iliac crest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re characteristics of a synovial joint

A. synovial fold

B. articular surface

C. articular capsule

D. articular labrum

E. articular cavity

10. 髋关节的韧带有

A. 骶棘韧带

B. 骶结节韧带

C. 髂股韧带

D. 交叉韧带

E. 股骨头韧带

11. 参与构成桡腕关节的骨有:

A. 尺骨下端

B. 豌豆骨

C. 舟骨

D. 桡骨下端

E. 三角骨

12. 斜角肌间隙

A. 内有膈神经通过

B. 内有锁骨下动脉通过

C. 内有臂丛通过

D. 内有锁骨下静脉通过

E. 位于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之间

13. 通过膈的结构有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食管

D. 气管

E. 主动脉

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ACD

2. BCE

3. DE

4. ABC

5. BCDE

6. BCD

7. ADE

8. ABCE

9. BCE 10. CE 11. CDE 12. BCE 13. BCE

三. 填空题

1.运动系统由、和构成,分别起、

和作用。

2.骨按其形态可分为、、和四类。

3.骨主要由、和构成,其中_____具有造血功

能。

4.脊柱有四个生理性弯曲,即、、和,

其中、凹向前。

5.胸廓上口由、和构成,下口则由、

、、与构成。

6.在肱骨下端的后面,内上髁后下方的沟叫做,有通

过。

7.近侧列腕骨由桡侧向尺侧依次是、、、

,其中不参与桡腕关节的构成。

8.面颅骨中,成对的骨有、、、、

和;不成对的骨有、、。

9.颅中窝的重要孔裂除颈动脉管内口(破裂孔)外还有、

、和;颅后窝的重要孔裂有、、和。

10.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和;关节的辅助结

构包括、、。

11.颞下颌关节由与颞骨的和共同构成。

12.肩关节是由与肩胛骨的构成的。

13.肘关节是复关节,由、和关节构成,肘关节

的尺侧和桡侧分别有和。

14.骨盆的下口是由、、、、和

构成。

15.膝关节由_____、_____和_____构成的;其内、外侧和前方分别有_____、_____

和_____韧带加强。

16.斜角肌间隙是由、和共同围成的,有

和通过。

17.胸大肌起于、和,止于,主要作用是使

肱骨、和。

18.咀嚼肌包括、、和,其中止于下颌角

内、外侧面的分别为、。

19.三角肌起于、和,止于,收缩时主要使

肩关节。

20.股四头肌有四个头,它们分别起自、、和

,止于,主要作用是和。

21.小腿三头肌的三个头分别起自、和,三头相合

移行为止于,其主要作用为和。填空题参考答案

1. 骨、骨连结、骨骼肌、杠杆作用、枢纽作用、动力作用。

2. 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 骨膜、骨质、骨髓、骨髓

4. 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颈曲、腰曲。

5. 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第

12胸椎下缘的连线。

6. 尺神经沟、尺神经

7. 手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豌豆骨

8. 上颌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骨、腭骨、颧骨;犁骨、下颌骨、舌骨

9. 视神经管、圆孔、卵圆孔、棘孔;枕骨大也、舌下神经管内口、颈静脉孔、

内耳门

10.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韧带、关节唇、关节盘

11. 下颌头、下颌窝、关节结节

12. 肱骨头和关节盂

13. 肱桡关节、肱尺关节、桡尺近侧关节、桡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

14. 耻骨联合下缘、耻骨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骶结节韧带、尾骨尖

15. 股骨下端、胫骨上端、髌骨后面;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髌韧带

16. 前斜角肌、中斜角肌、第1肋、臂丛、锁骨下动脉

17. 锁骨内侧端、胸骨、第1-6肋前面、肱骨大结节嵴、内收、旋内、前屈

18. 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翼内肌、咬肌

19. 锁骨外侧段、肩峰、肩胛冈、三角肌粗隆、外展

20. 髂前下棘、股骨粗线内侧唇、股骨粗线外侧唇、股骨体前面、胫骨粗隆、屈髋关节、伸膝关节

21. 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比目鱼肌线、跟腱、跟结节、屈踝、屈膝

四. 名词解释

1.解剖学姿势 (Anatomical position)

2.正中矢状面 (median sagittal plane)

3.翼点(pterion)

4.翼腭窝 (pterygomaxillary fossa)

5.足弓 (arches of foot)

6.胸骨角 (sternal angle)

7.滑膜关节(synovial joint)

8.胸廓 (thoracic cage)

9.肋弓 (costal arch)

10.骨盆 (pelvis)

11.腹股沟韧带 (inguinal ligament)

12.斜角肌间隙

13.腹股沟管 (inguinal ligament)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 解剖学姿势:是解剖学和医学描述中规定的一种标准姿势,要求:身体直立,

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双足并立,足尖向前。

2. 正中矢状面:矢状面是通过一条矢状轴所作的与水平面垂直的切面,将人体

分为左右两部分。其中通过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的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称为正中矢状面,简称为正中面。

3. 翼点:是在颞窝底部额、顶、颞、蝶骨的汇合处形成的“H”形的结构。翼点

深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质比较薄弱,易发生骨折。骨折时容易损伤脑膜中动脉前支,引起硬膜外血肿。

4. 翼腭窝:位于上颌骨、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狭窄的间隙。其前壁为上颌骨体

的后面;后壁为蝶骨翼突根部的前面;内侧壁为腭骨垂直板的外侧面,恰好是鼻腔的侧壁;翼腭窝的交通关系如下:向外经翼上颌裂通颞下窝;向前经眶下裂通眶腔;向下经翼腭管通口腔;向后上经圆孔通颅中窝;向后下经翼管通颅外;向内侧经蝶腭孔通鼻腔。

5. 足弓:跗骨和跖骨借它们的骨连结连接形成的凸向上的弓形结构,可分为内

侧纵弓、外侧纵弓和横弓。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舟骨、三块楔骨以及内侧3个跖骨共同连接构成;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外侧两个跖骨连接构成;横弓由骰骨、3块楔骨和跖骨构成。足弓有利于人体直立、行走,并对足底的血管、神经起保护作用。

6. 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的向前的横行隆起,其两侧平对第2肋,

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

7. 滑膜关节:简称关节,是骨连结的最高分化形式。骨与骨之间靠纤维结缔组

织囊相连,其是有间隙,运动联合。

8. 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胸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的鸟

笼状结构。成人近似圆锥形,有上口、下口和前、后、左、右四壁。上口由

胸骨柄上缘、第一肋、第一胸椎构成;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前端、肋弓、剑突共同构成。

9. 肋弓:是第8~10肋前端通过软骨间关节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而形成的软骨

弓。通过两侧肋弓下缘的平面是腹上部与腹中部的分界平面。

10. 骨盆:是由左右髋骨、骶骨、尾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结连接而成的盆状结

构。其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与功能相适应,男女性骨盆存在着性别差异。

11. 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卷曲、增厚,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

形成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的内侧端有一小部分腱纤维又转而向后下方移行,转折部分叫做陷窝韧带或腔隙韧带;止于耻骨梳的部分叫做耻骨梳韧带。

12. 斜角肌间隙:由第一肋上面与前、中斜角肌共同围成的三角形间隙,有锁骨

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13. 腹股沟管:是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由外上斜向内下的肌肉筋膜裂隙,

长约 4.5cm。有两口、四壁,内口为腹股沟管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 1.5cm;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上方。腹股沟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的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五. 问答题

1.颈、胸、腰椎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2.试述翼点的位置、形态和临床意义。

3.请描述鼻旁窦名称、位置和开口部位。

4.椎骨之间的骨连结的形式有哪些

5.试述脊柱的组成、整体观和功能。

6.试述胸廓的组成、形态和功能。

7.试述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8.试述肩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

9.试述髋关节结构、特点和运动。

10.试述骨盆的组成、分部,男女骨盆的性别差异

问答题参考答案

1. 答:人体各部椎骨有不同的特点:颈椎椎体较小,横突根部有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多分叉;胸椎在椎体侧面和横突尖端的前面,都有和肋骨相关节的肋凹,棘突细长,斜向后下,互相掩盖,呈叠瓦状。腰椎:椎体高大,呈肾形,棘突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2. 答:翼点是位于颞窝底部,额、顶、颞、蝶四骨汇合处形成的“H”形的结构。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翼点是颅侧面最薄弱处,易骨折。此处骨折时常伴有脑膜中动脉破裂出血,形成硬膜外血肿。

3. 答:鼻旁窦共有4对,即:额窦、上颌窦、筛窦和蝶窦。额窦位于额骨内,眉弓深面,开口于中鼻道;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由于窦口高于窦底部,故在直立时不易引流;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由许多不规则的小腔组成,可分前、中、后群。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4. 答:连结椎体的结构有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连结椎弓的结构有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和横突间韧带;上下关节突之间有关节突关节。成年人的骶椎和尾椎之间还有骨性结合。

5. 答: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脊柱前面观从上到下可见椎体逐渐增大,至骶骨耳状面以下迅速缩小;后面观可见所有椎骨的棘突均位于一条直线(后正中线)上;脊柱侧面观有4

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脊柱具有运动、保护及支持体重等作用。

6. 答:胸廓由12个胸椎、12对肋、1块胸骨以及它们之间的骨连结组成。胸廓的形态近似鸟笼状,具有两口、四壁。胸廓上口由胸骨柄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构成,下口由剑突、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 肋与第12胸椎棘突的连线构成。胸廓具有支持、保护和参与呼吸运动的功能。吸气时肋的前端抬高,胸骨上升,胸廓的前后径及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有利于气体进入胸腔;呼气时肋的前端降低,胸骨下降,胸廓的前后径及左右径缩小,胸腔容积变小,有利于气体呼出。

7. 答:颞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颞骨的下颌窝和关节结节构成。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前后壁松驰,囊外侧有颞下颌韧带加强,囊内有一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颞下颌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有上下运动、前后运动、侧方运动,张口运动和闭口运动。上下运动:下颌骨上升或下降,发生在下关节腔。前后运动:下颌骨前进或后退,发生在上关节腔。侧方运动:是一侧下颌头在原位转动,另一侧的下颌头作前后运动。张口运动:是下颌头向前下方的运动。闭口运动:与张口运动相反。

8.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组成。关节囊薄而松驰,前、上、后方有韧带或肌腱加强,下壁最薄弱,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结构特点: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薄而松驰,所以肩关节的运动灵活。肩关节的运动形式包括: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9. 答:髋关节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关节囊厚而坚韧,向上附着于髋臼唇,向下前面达转子间线,后面仅包绕股骨颈内侧2/3。囊壁有韧带加强,后下壁薄弱。辅助结构有:髂股韧带、股骨头韧带、髋臼横韧带、髋臼唇等。结构特点:股骨头大,髋臼深包含了股骨头的大部分;关节囊厚而坚韧,包绕的范围广;关节囊周围有许多韧带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运动:髋关节可做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但运动幅度比肩关节小。

10. 答:骨盆由两侧髋骨、骶骨、尾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连接而成。以骶岬、

机构运动仿真基本知识

机构仿真是PROE的功能模块之一。PROE能做的仿真内容还算比较好,不过用好的兄弟不多。当然真正专做仿真分析的兄弟,估计都用Ansys去了。但是,Ansys研究起来可比PROE麻烦多了。所以,学会PROE的仿真,在很多时候还是有用的。我再发一份学习笔记,并整理一下,当个基础教程吧。希望能对学习 仿真的兄弟有所帮助。 术语 创建机构前,应熟悉下列术语在PROE中的定义:主体(Body) - 一个元件或彼此无相对运动的一组元件,主体内DOF=0。 连接(Connections) - 定义并约束相对运动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自由度(Degrees of Freedom) - 允许的机械系统运动。连接的作用是约束主体之间的相对运动,减少系统可能的总自由度。 拖动(Dragging) - 在屏幕上用鼠标拾取并移动机构。 动态(Dynamics) - 研究机构在受力后的运动。 执行电动机(Force Motor) - 作用于旋转轴或平移轴上(引起运动)的力。 齿轮副连接(Gear Pair Connection) - 应用到两连接轴的速度约束。 基础(Ground) - 不移动的主体。其它主体相对于基础运动。 机构(Joints) - 特定的连接类型(例如销钉机构、滑块机构和球机构)。 运动(Kinematics) - 研究机构的运动,而不考虑移动机构所需的力。 环连接(Loop Connection) - 添加到运动环中的最后一个连接。 运动(Motion) - 主体受电动机或负荷作用时的移动方式。 放置约束(Placement Constraint) - 组件中放置元件并限制该元件在组件中运动 的图元。 回放(Playback) - 记录并重放分析运行的结果。 伺服电动机(Servo Motor) - 定义一个主体相对于另一个主体运动的方式。可在机构或几何图元上放置电动机,并可指定主体间的位置、速度或加速度运动。LCS - 与主体相关的局部坐标系。LCS 是与主体中定义的第一个零件相关的缺 省坐标系。 UCS - 用户坐标系。 WCS - 全局坐标系。组件的全局坐标系,它包括用于组件及该组件内所有主体 的全局坐标系。 运动分析的定义 在满足伺服电动机轮廓和机构连接、凸轮从动机构、槽从动机构或齿轮副连接的要求的情况下,模拟机构的运动。运动分析不考虑受力,它模拟除质量和力之外的运动的所有方面。因此,运动分析不能使用执行电动机,也不必为机构指定质量属性。运动分析忽略模型中的所有动态图元,如弹簧、阻尼器、重力、力/力矩以及执行电动机等,所有动态图元都不影响运动分析结果。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建模与仿真

电控学院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课程设计 院(系):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建模与仿真 摘要: MATLAB仿真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如何利用MATLAB仿真出理想的结果,关键在于如何准确的选择MATLAB的仿真。本文就简单的开环直流调速系统的MATLAB仿真这个例子,通过对MATLAB的仿真,得到不同的仿真结果。通过仿真结果的对比,对MATLAB的仿真进行研究。从而总结出如何在仿真过程中对MATLAB的仿真做到最优选择。 详细介绍了用MATLAB语言对《电机与拖动》中直流电动机调速仿真实验的仿真方法和模型建立。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仿真是可信的,可以替代部分实物实验。首先在分析直流调速系统原理的基础上, 介绍了基于数学模型的仿真, 在仿真中可灵活调节相关参数, 优化参数设计。其次完成了基于系统框图, 并分析了调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对开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设计,选择调节器结构,进行参数的计算和校验;给出系统动态结构图,建立起动、抗负载扰动的MATLAB 仿真模型。分析系统起动的转速和电流的仿真波形,并进行调试,使开环直流调速系统趋于合理与完善。

1.1课题背景 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晶闸管的出现,现代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计算机的结合促进了电力传动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繁荣。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为现代工业提供了高效、高性能的动力。尽管目前交流调速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技术越趋成熟,以及交流电动机的经济性和易维护性,使交流调速广泛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以其优良的调速性能仍有广阔的市场,并且建立在反馈控制理论基础上的直流调速原理也是交流调速控制的基础。现在的直流和交流调速装置都是数字化的,使用的芯片和软件各有特点,但基本控制原理有其共性。 长期以来,仿真领域的研究重点是仿真模型的建立这一环节上,即在系统模型建立以后要设计一种算法。以使系统模型等为计算机所接受,然后再编制成计算机程序,并在计算机上运行。因此产生了各种仿真算法和仿真软件。 由于对模型建立和仿真实验研究较少,因此建模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同时仿真结果的分析也必须依赖有关专家,而对决策者缺乏直接的指导,这样就大大阻碍了仿真技术的推广应用。 MATLAB提供动态系统仿真工具Simulink,则是众多仿真软件中最强大、最优秀、最容易使用的一种。它有效的解决了以上仿真技术中的问题。在Simulink 中,对系统进行建模将变的非常简单,而且仿真过程是交互的,因此可以很随意的改变仿真参数,并且立即可以得到修改后的结果。另外,使用MATLAB中的各种分析工具,还可以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可视化。 Simulink可以超越理想的线性模型去探索更为现实的非线性问题的模型,如现实世界中的摩擦、空气阻力、齿轮啮合等自然现象;它可以仿真到宏观的星体,至微观的分子原子,它可以建模和仿真的对象的类型广泛,可以是机械的、电子的等现实存在的实体,也可以是理想的系统,可仿真动态系统的复杂性可大可小,可以是连续的、离散的或混合型的。Simulink会使你的计算机成为一个实验室,用它可对各种现实中存在的、不存在的、甚至是相反的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传统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实验法与仿真实验,其中前两种方法在具有各自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局限性。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对电气传动在启制动、正反转以及调速精度、调速范围、静态特性、动态响应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运动控制系统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

第2章 2-1 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答:调压调速,弱磁调速,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变频调速。特点略。 2-2 简述直流 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答:直流 PWM 变换器基本结构如图,包括 IGBT 和续流二极管。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送往直流 PWM 变换器,通过改变直流 PWM 变换器中 IGBT 的控制脉冲占空比,来调节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大小,二极管起续流作用。 2-3 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 答:脉动直流电压。 2=4 为什么直流 PWM 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 V-M 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答:直流 PWM 变换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均可看作是一阶惯性环节。其中直流 PWM 变换器的时间常数 Ts 等于其 IGBT 控制脉冲周期(1/fc),而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时间常数 Ts 通常取其最大失控时间的一半(1/(2mf)。因 fc 通常为 kHz 级,而 f 通常为工频(50 或60Hz)为一周内),m 整流电压的脉波数,通常也不会超过 20,故直流 PWM 变换器时间常数通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时间常数更小,从而响应更快,动态性能更好。 2=5 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 答: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 PWM 变换器的输出。电枢回路中还有电流,因为电枢电压和电枢电阻的存在。 2-6 直流 PWM 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答:为电动机提供续流通道。若二极管断路则会使电动机在电枢电压瞬时值为零时产生过电压。 2-7 直流 PWM 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若开关频率非常高,当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有可能导致电枢电流还未上升至负载电流时,就已经开始下降了,从而导致平均电流总小于负载电流,电机无法运转。2-8 泵升电压是怎样产生的?对系统有何影响?如何抑制? 答:泵升电压是当电动机工作于回馈制动状态时,由于二极管整流器的单向导电性,使得电动机由动能转变为的电能不能通过整流装置反馈回交流电网,而只能向滤波电容充电,造成电容两端电压升高。泵升电压过大将导致电力电子开关器件被击穿。应合理选择滤波电容的容量,或采用泵升电压限制电路。 2-9 在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中,为什么转速随负载增加而降低?答:负载增加意味着负载转矩变大,电机减速,并且在减速过程中,反电动势减小,于是电枢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转矩增加,达到与负载转矩平衡,电机不再减速,保持稳定。故负载增加,稳态时,电机转速会较增加之前降低。 2-10 静差率和调速范围有何关系?静差率和机械特性硬度是一回事吗?举个例子。 答:D=(nN/△n)(s/(1-s)。静差率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稳定度的,)而机械特性硬度是用来衡量调速系统在负载变化下转速的降落的。 2-11 调速范围与静态速降和最小静差率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必须同时提才有意义? 答:D=(nN/△n)(s/(1-s)。因为若只考虑减小最小静差率,则在一定静态速降下,允许)的调速范围就小得不能满足要求;而若只考虑增大调速范围,则在一定静态速降下,允许的最小转差率又大得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同时提才有意义。 2-12 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有哪些特点?改变给定电压能否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为什么?如果给定电压不变,调节转速反馈系数是否能够改变转速?为什么?如果测速发电机的励磁

人体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 《人体生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2014年12月修订一.填空题 1.动作电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Na+的内流形成的。 2.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 天。 3.血液凝固包括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凝血酶原被激活生成凝血酶和___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三个过程。 4.肌肉收缩是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 5.细胞或生物体受到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反应,它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兴奋,另一种是抑制。 6.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高。7.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的中介物质是Ca2+。 8.自律性细胞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的基础是Ca2+内流__ 。 9.血液中的CO2可与血红蛋白的氨基_____ 结合而形成_____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H)。 10.生理无效腔包括肺泡无效腔和解剖无效腔。 11.在呼吸运动的调节中,外周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PCO2、PO2 和H+ 的改变;而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 变化敏感。12.室肌的前负荷是指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指_动脉压。13.在颈部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往往使呼吸变得_____深而慢_____,这主要是由于__肺牵张反射被破坏__的结果。 14.等容收缩期时,房室瓣关闭,半月瓣处于开放状态。 15.当心率超过180次呼时,心室充盈时间将明显缩短,每搏输出量减少。16.心室肌的前负荷是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或充盈压,后负荷是动脉压。17.胆盐在__回肠被重吸收后回到肝脏重新被分泌至小肠的过程称为胆盐的__肝肠循环。 18.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一定时间内______释放二氧化碳的体积与吸收二氧化碳体积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运动仿真

运动仿真 本章主要内容: ●运动仿真的工作界面 ●运动模型管理 ●连杆特性和运动副 ●机构载荷 ●运动分析 9.1 运动仿真的工作界面 本章主要介绍UG/CAE模块中运动仿真的功能。运动仿真是UG/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模块中的主要部分,它能对任何二维或三维机构进行复杂的运动学分析、动力分析和设计仿真。通过UG/Modeling的功能建立一个三维实体模型,利用UG/Motion的功能给三维实体模型的各个部件赋予一定的运动学特性,再在各个部件之间设立一定的连接关系既可建立一个运动仿真模型。UG/Motion的功能可以对运动机构进行大量的装配分析工作、运动合理性分析工作,诸如干涉检查、轨迹包络等,得到大量运动机构的运动参数。通过对这个运动仿真模型进行运动学或动力学运动分析就可以验证该运动机构设计的合理性,并且可以利用图形输出各个部件的位移、坐标、加速度、速度和力的变化情况,对运动机构进行优化。 运动仿真功能的实现步骤为: 1.建立一个运动分析场景; 2.进行运动模型的构建,包括设置每个零件的连杆特性,设置两个连杆间的运动副和添加机构载荷; 3.进行运动参数的设置,提交运动仿真模型数据,同时进行运动仿真动画的输出和运动过程的控制; 4.运动分析结果的数据输出和表格、变化曲线输出,人为的进行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 9.1.1 打开运动仿真主界面 在进行运动仿真之前,先要打开UG/Motion(运动仿真)的主界面。在UG的主界面中选择菜单命令【Application】→【Motion】,如图9-1所示。

图9-1 打开UG/Motion操作界面 选择该菜单命令后,系统将会自动打开UG/Motion的主界面,同时弹出运动仿真的工具栏。 9.1.2 运动仿真工作界面介绍 点击Application/Motion后UG界面将作一定的变化,系统将会自动的打开UG/Motion 的主界面。该界面分为三个部分:运动仿真工具栏部分、运动场景导航窗口和绘图区,如图9-2所示。 图9-2 UG/Motion 主界面 运动仿真工具栏部分主要是UG/Motion各项功能的快捷按钮,运动场景导航窗口部分主要是显示当前操作下处于工作状态的各个运动场景的信息。运动仿真工具栏区又分为四个模块:连杆特性和运动副模块、载荷模块、运动分析模块以及运动模型管理模块,如图9-3所示。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模板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 1

32 七、 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及结构分析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几种典型机械的传动方案、 各种零部件在机械中的应 用及各种机械的基本结构; 2. 经过对机械的传动方案及结构的分析, 掌握机械运动方案和 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培养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 结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 实验设备及工具 1. 实验设备 ①斗式上料机 ②带式运输机 ③螺旋传动装置 ④冲压机床 ⑤步进输送机 ⑥分度及冲压装置 ⑦转位及输送装置 2. 实验工具 扳手、 卡尺、 钢板尺。 (三) 实验内容与方 法 1. 每台设备的主要知识 点 (1) 斗式上料机 设备如图7-1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V 带传动; 带 传动的张紧装置; 套筒滚子链传动; 链传动的张紧装置; 蜗杆传动; 同步带传动;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正反转的实现装置; 滚动轴承; 图7-1 1. 链传动 2. 同步带传动 3. 蜗 1 2 3 4 5 6

33 图7-4 1. 带传动 2. 曲柄摇杆 3. 1 2 3 55 6 滑动轴承; 润滑装置; 钢丝绳锁紧装置; 扭 转弹簧等。 (2) 带式运输机 设备如图7-2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蜗 杆传动; 联轴器; 轴系部件;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各种支架; 润滑装置等。 (3) 螺旋传动装置 设备如图7-3所示, 主要知识点有: V 带传动; V 带轮结构; 带传动张紧装置; 螺旋传动; 轴承部件;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润滑装置等。 (4) 冲压机床 设备如图7-4所示, 主要知识点 有: V 带传动; 带轮结构; 带传动张紧装置; 曲柄滑块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棘轮机构; 螺栓联接的各种形式; 图7-2 1. 传送带 2. 滚筒 3. 蜗杆减速器 4. 联轴器 1 2 3 4 5 图7-3 1. 支架 2. 电动 1 2 3 4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作业

运动控制系统仿真作业 利用Matlab解运动控制系统习题 习题2-5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两个调节器均采用PI调节器。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是否为零?为什么? 解:(一)结合电流、转速调节器的设计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模型。设有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直流电动机:220V,136A,1460r/min,e C=0.132V2min/r,允 许过载倍数λ=1.5;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s K=40; 电枢回路总电阻R=0.5Ω; 时间常数l T=0.03s,m T=0.18s; 电流反馈系数β=0.05V/A(≈10V/1.5N I); 转速反馈系数α=0.007V2min/r(≈10V/N n)。 设计要求:设计电流调节器,要求电流超调量5%iσ=。设计转速调节器,要求转速无静差,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10%iσ=,并检验转速超调量的要求能否得到满足。 1.设计电流调节器 1)确定时间常数 ①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s T。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s

T=0.0017s。②电流滤波时间常数oi T。取oi T=0.002s。 ③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i T。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i s oi T T T=+=0.0037s。 2)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10%iσ=,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用PI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1)()i i ACR i K s W s s ττ+=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性能: £i l T T=0.030.0037s s=8.11,由表1可知,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i l Tτ==0.03s。 电流环开环增益:要求10%iσ=时,根据表2可知,£i I K T =0.5,因此 1£i0.50.5135.10.0037I K s T s -===于是,ACR的比例系数为 £i135.10.030.5 1.013400.05 I i i K R K Tτ??===?4)校验近似条件

运动控制系统思考题和课后习题答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阮毅陈伯时课后答案包括思考题和课后习题 第2章 2-1 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答调压调速弱磁调速转子回路串电阻调速变频调速。特点略。 2-2 简述直流 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答直流 PWM 变换器基本结构如图包括 IGBT 和续流二极管。三相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 后送往直流 PWM 变换器通过改变直流 PWM 变换器中 IGBT 的控制脉冲占空比来调节 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大小二极管起续流作用。 2-3 直流 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 答脉动直流电压。 2=4 为什么直流 PWM 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 V-M 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答直流 PWM 变换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均可看作是一阶惯性环节。其中直流 PWM 变换器的 时间常数 Ts 等于其 IGBT 控制脉冲周期1/fc而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时间常数 Ts 通 常取其最大失控时间的一半1/2mf。因 fc 通常为 kHz 级而 f 通常为工频50 或 60Hz为一周内m 整流电压的脉波数通常也不会超过 20故直流 PWM 变换器时 间常数通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时间常数更小从而响应更快动态性能更好。 2=5 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 还有电流为什么 答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 PWM 变换器的输出。电枢回路中还有电流因为电枢电压和电枢电阻的存在。 2-6 直流 PWM 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为电动机提供续流通道。若二极管断路则会使电动机在电枢电压瞬时值为零时产生过电压。 2-7 直流 PWM 变换器的开关频率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若开关频率非常高当给直流电动机供电时有可能导致电枢电流还未上 升至负载电流时就已经开始下降了从而导致平均电流总小于负载电流电机无法运转。

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习题与答案

第二篇人体运动的执行结构习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人体运动是以骨为( ),关节为( ),肌肉为( )而完成的。 2.骨按形态分类可分为()、()、()和()。 3.骨的化学成分含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有机物主要是( )和(),使骨具有( );无机物主要是( ),使骨具有( )。 4.骨的基本结构可分为()、()、()。 5.骨的发育可分为()、()。 6.骨连结可分( )和( ) 两种,其中( )又称关节。 7.关节的基本结构有( )、( )和( )。 8.关节的辅助结构有( )、( )、 ( )、( )和( )等。 9.关节的屈伸运动是绕( )轴在( )面内进行的;收展运动是绕( )轴在( )面内进行的。 10.滑液在关节运动中具有( )作用,它是由( )分泌出来的。关节腔内为真空,呈( )状态,这有利于关节的稳固性。 11.肌肉的基本结构有( )和( )。 12.肌肉的辅助结构有( )、( )、( )和( )等。 13.肌肉的物理特性是( )和( )。 14.上肢骨包括()和()

15.上肢带骨包括()和()。 16.自由上肢骨包括()、()、() 和()。 17.手骨包括()、()和()。 18.下肢骨包括()和() 19.下肢带骨由()组成,其又由()、()和()组成。 20.自由下肢骨包括()、()、()()和()。 21.足骨包括()、()和()。 22.椎骨可分()、()、()()和()。 23.所有椎骨的椎孔连成( ),以容纳( )。椎骨的上、下切迹围成( )孔,有( )通过。 24.颅骨可分为()和()。 25.在人体体表上可以触摸到肩胛骨的( )、( )、( )、( )、( )等表面形态结构。肩宽是指( )与( )之间的距离。 26.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尺骨的( )、( )、( )等表面形态结构。在人体体表可触摸到桡骨的( )、( )、( )等表面形态结构。 27.上肢带骨借助于( )关节和( ) 关节连结而成为一个整体。 28.肩关节是由( )和( )构成。主要辅助结构有( )、( )。 29.肘关节是由( )、( )、( )3个关节组成,它们共同被包在一个( )内,加固肘关节的韧带有( )、( )、( )。 30.在肘关节处于屈位时,可触及的骨性结构在内侧是( )、外侧是( )、后

iNVENTOR 运动仿真分析

第1章运动仿真 本章重点 应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边界条件的创建 查看分析结果 报告的生成和分析 本章典型效果图 1.1机构模块简介 在进行机械设计时,建立模型后设计者往往需要通过虚拟的手段,在电脑上模拟所设计的机构,来达到在虚拟的环境中模拟现实机构运动的目的。对于提高设计效率降低成本有很大的作用。Pro/ engineer 中“机构”模块是专门用来进行运动仿真和动态分析的模块。 PROE的运动仿真与动态分析功能集成在“机构”模块中,包括Mechanism design(机械设计)和Mechanism dynamics(机械动态)两个方面的分析功能。 使用“机械设计”分析功能相当于进行机械运动仿真,使用“机械设计”分析功能来创建某种机构,定

可以测量诸如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特征,可以通过图形直观的显示这些测量量。也可创建轨迹曲线和运动包络,用物理方法描述运动。 使用“机械动态”分析功能可在机构上定义重力,力和力矩,弹簧,阻尼等等特征。可以设置机构的材料,密度等特征,使其更加接近现实中的结构,到达真实的模拟现实的目的。 如果单纯的研究机构的运动,而不涉及质量,重力等参数,只需要使用“机械设计”分析功能即可,即进行运动分析,如果还需要更进一步分析机构受重力,外界输入的力和力矩,阻尼等等的影响,则必须使用“机械设计”来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等。 1.2总体界面及使用环境 在装配环境下定义机构的连接方式后,单击菜单栏菜单“应用程序”→“机构”,如图1-1所示。系统进入机构模块环境,呈现图1-2所示的机构模块主界面:菜单栏增加如图1-3所示的“机构”下拉菜单,模型树增加了如图1-4所示“机构”一项内容,窗口右边出现如图1-5所示的工具栏图标。下拉菜单的每一个选项与工具栏每一个图标相对应。用户既可以通过菜单选择进行相关操作。也可以直接点击快捷工具栏图标进行操作。 图1-1 由装配环境进入机构环境图

基于MATLAB的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设计仿真

课程设计 题目汽车运动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班级2010级自动化班 姜木北:2010133*** 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吴 2013 年12 月13 日

汽车运动控制系统仿真设计 10级自动化2班姜鹏2010133234 目录 摘要 (3) 一、课设目的 (4) 二、控制对象分析 (4) 2.1、控制设计对象结构示意图 (4) 2.2、机构特征 (4) 三、课设设计要求 (4) 四、控制器设计过程和控制方案 (5) 4.1、系统建模 (5) 4.2、系统的开环阶跃响应 (5) 4.3、PID控制器的设计 (6) 4.3.1比例(P)控制器的设计 (7) 4.3.2比例积分(PI)控制器设计 (9) 4.3.3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设计 (10) 五、Simulink控制系统仿真设计及其PID参数整定 (11) 5.1利用Simulink对于传递函数的系统仿真 (11) 5.1.1 输入为600N时,KP=600、KI=100、KD=100 (12) 5.1.2输入为600N时,KP=700、KI=100、KD=100 (12) 5.2 PID参数整定的设计过程 (13) 5.2.1未加校正装置的系统阶跃响应: (13) 5.2.2 PID校正装置设计 (14) 六、收获和体会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 本课题以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为应用背景,利用MATLAB语言对其进行设计与仿真.首先对汽车的运动原理进行分析,建立控制系统模型,确定期望的静态指标稳态误差和动态指标搬调量和上升时间,最终应用MATLAB环境下的.m 文件来实现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其中.m文件用step函数语句来绘制阶跃响应曲线,根据曲线中指标的变化进行P、PI、PID校正;同时对其控制系统建立Simulink进行仿真且进行PID参数整定。仿真结果表明,参数PID控制能使系统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对进一步应用研究具有参考价值,是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的优秀手段之一。 关键词:运动控制系统 PID仿真稳态误差最大超调量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4版思考题答案

习题解答(供参考) 习题二 2.2 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000~100min r ,要求静差率s=2%,那么系统允许的静差转速降是多少? 解:10000.02(100.98) 2.04(1) n n s n rpm D s ?= =??=- 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为2.04rpm 。 2.3 某一调速系统,在额定负载下,最高转速特性为0max 1500min n r =,最低转速特性为 0min 150min n r =,带额定负载时的速度降落15min N n r ?=,且在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 不变,试问系统能够达到的调速范围有多大?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解:1)调速范围 max min D n n =(均指额定负载情况下) max 0max 1500151485N n n n =-?=-= min 0min 15015135N n n n =-?=-= max min 148513511D n n === 2) 静差率 01515010%N s n n =?== 2.4 直流电动机为P N =74kW,UN=220V ,I N =378A ,n N =1430r/min ,Ra=0.023Ω。相控整流器内阻Rrec=0.022Ω。采用降压调速。当生产机械要求s=20%时,求系统的调速范围。如果s=30%时,则系统的调速范围又为多少?? 解:()(2203780.023)14300.1478N N a N Ce U I R n V rpm =-=-?=

378(0.0230.022)0.1478115N n I R rpm ?==?+= (1)]14300.2[115(10.2)] 3.1N D n S n s =?-=??-= [(1)]14300.3[115(10.3)] 5.33N D n S n s =?-=??-= 2.5 某龙门刨床工作台采用 V-M 调速系统。已知直流电动机 ?min/r,求: (1)当电流连续时,在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为多少? (2)开环系统机械特性连续段在额定转速时的静差率N S 多少? (3)若要满足D=20,s ≤5%的要求,额定负载下的转速降落N n ?又为多少? 2.6 有一晶闸管稳压电源,其稳态结构图如图所示,已知给定电压* 8.8u U V =、比例调节器 放大系数2P K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15S K =、反馈系数γ=0.7。求:(1)输出电压d U ;(2)若把反馈线断开,d U 为何值?开环时的输出电压是闭环是的多少倍?(3)若把反馈 系数减至γ=0.35,当保持同样的输出电压时,给定电压*u U 应为多少? 解:(1)* (1)2158.82150.7)12d p s u p s U K K U K K V γ=+=??+??= (2) 8.8215264d U V =??=,开环输出电压是闭环的22倍 (3) * (1)12(12150.35)15) 4.6u d p s p s U U K K K K V γ=+=?+???= 2.7 某闭环调速系统的调速范围是1500r/min~150r/min ,要求系统的静差率5%s ≤,那么系统允许的静态速降是多少?如果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是100r/min ,则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倍数应有多大? 解: 1)()s n s n D N N -?=1/

人体运动学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正常人体运动学第一部 分 单项选择 题1、关于椎骨的描述不正确的时(E) A 由椎体、椎弓、突起三部分组成 B 椎体和椎弓围成椎间 孔C椎间孔内容纳脊髓 D 椎体和 椎弓发出 7 个突起E所有椎骨相连,椎孔形成椎管 2、上肢骨的体表标志不包括 ( B) A 肱骨内上髁和外上髁 B 喙突C 桡骨和尺骨茎 突 D 鹰嘴E 肩胛骨上角和下 角 3、关于肘关节描述正确的是 ( B) A 包括肱尺、肱桡、桡 尺远端3 个关节 B 3 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 内 C 关节囊的两侧最薄 弱 D 可沿矢状轴做屈 伸运动 E 伸肘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点连成等腰三角形4、提肋的肌不包括( B) A 胸大肌 B 肋间内肌 C 肋间外肌 D 前斜角肌 E 中斜角肌 5、下列属于长骨的是 ( D) A 肋骨 B 胸骨 C 跟骨 D 趾骨 E 鼻骨6、胸骨角平对 ( C) A 第一肋软骨 B 第三肋软骨 C 第二肋软骨 D 第 四肋软骨E 第五肋软 骨 7、下列各项中协助围成椎管的韧带 是(C) A 棘上韧带 B 前纵韧带 C 黄韧带 D 棘间韧带 E 后纵韧带8、血中氧分压降低导致呼 吸加强的原因是直接兴奋 (C)A 延髓呼吸中 枢 B 呼吸调整中枢 C 外 周化学感应器 D 中枢化学感应器E 肺牵张感应 器 9、关于端脑内部结构的描述, 正 确的是( B)A 大脑半球表面有白质覆 盖 . B 大脑纵裂的底为连接两半球宽厚的骈 底体 C 基底神经核位于底丘脑 D 端脑内腔为第三脑室 E 以上都不是10、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 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D) A 收缩活动B 分泌活 动 C 静息电位 D 动作电位 E 局部电位 11、支配肱二头肌的是神经是(B) A 腋神经B 肌皮神 经 C 桡神经 D 尺神经 E 正中神 经 12、支配咀嚼肌的神经是 (C) A 面神经 B 上 颌神经C 下颌神 经 D 舌下神经 E 舌咽神经13、臀大肌可使髋关节(B) A 前屈 B 旋 外 C 旋 内 D 外展 E 内收14、既能跖屈又能 使足内翻的肌 是( B)A 胫骨前 肌 B 胫骨后肌 C 姆长屈肌 D 趾长 屈肌E腓骨长 肌15、以下哪项不是骨组织的组成成分(D) A 骨细胞 B 胶原纤维 C 水 D 弹性纤维E 黏蛋 白16、以下关节软骨的特性 不正确的是( C) A 减小关节面摩 擦 B 吸收机械震荡 C 有神经支 配 D 适量运动可增加关节软骨的厚度E 反复的损伤可增加软骨的分解代 谢17、 成人骨折后,骨的修复主要依靠 (D) A 骺软骨 B 骨密质 C 骨髓 D 骨膜 E 骨松质18、神经 ---肌肉接头传递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D) A 磷酸二酯 酶BATP酶C腺苷酸环化酶 D 胆碱酯酶E脂肪酶 19、脊髓中央管前交叉纤维损伤将引起(B) A 断面以下同侧的浅感觉丧 失 B 断面以下对侧的浅感觉丧 失 C 断面以下对侧的深感觉丧失 D 断面以下双侧的浅感觉丧 失 E 断面以下双侧的深感觉丧失20、在骨骼肌终板膜上,Ach 通过下列何种通道实现其跨膜信号转 导( A) A 化学门控通 B 电压门控通道 C 机械

proe运动仿真

proe5.0装配体运动仿真 基础与重定义主体 基础是在运动分析中被设定为不参与运动的主体。 创建新组件时,装配(或创建)的第一个元件自动成为基础。 元件使用约束连接(“元件放置”窗口中“放置”页面)与基础发生关系,则此元件也成为基础的一部份。 如果机构不能以预期的方式移动,或者因两个零件在同一主体中而不能创建连接,就可以使用“重定义主体”来确认主体之间的约束关系及删除某些约束。 进入“机构”模块后,“编辑”—>“重定义主体”进入主体重定义窗口,选定一个主体,将在窗口里显示这个主体所受到的约束(仅约束连接及“刚体”接头所用的约束)。可以选定一个约束,将其删除。如果删除所有约束,元件将被封装。、、 特殊连接:凸轮连接 凸轮连接,就是用凸轮的轮廓去控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PROE里的凸轮连接,使用的是平面凸轮。但为了形象,创建凸轮后,都会让凸轮显示出一定的厚度(深度)。 凸轮连接只需要指定两个主体上的各一个(或一组)曲面或曲线就可以了。定义窗口里的“凸轮1”“凸轮2”分别是两个主体中任何一个,并非从动件就是“凸轮2”。 如果选择曲面,可将“自动选取”复选框勾上,这样,系统将自动把与所选曲面的邻接曲面选中,如果不用“自动选取”,需要选多个相邻面时要按住Ctrl。 如果选择曲线/边,“自动选取”是无效的。如果所选边是直边或基准曲线,则还要指定工作平面(即所定义的二维平面凸轮在哪一个平面上)。 凸轮一般是从动件沿凸轮件的表面运动,在PROE里定义凸轮时,还要确定运动的实际接触面。选取了曲面或曲线后,将会出线一个箭头,这个箭头指示出所选曲面或曲线的法向,箭头指向哪侧,也就是运动时接触点将在哪侧。如果系统指示出的方向与想定义的方向不同,可反向。 关于“启用升离”,打开这个选项,凸轮运转时,从动件可离开主动件,不使用此选项时,从动件始终与主动件接触。启用升离后才能定义“恢复系数”,即“启用升离”复选框下方的那个“e”。 因为是二维凸轮,只要确定了凸轮轮廓和工作平面,这个凸轮的形状与位置也就算定义完整了。为了形象,系统会给这个二维凸轮显示出一个厚度(即深度)。通常我们可不必去修改它,使用“自动”就可以了。也可自已定义这个显示深度,但对分析结果没有影响。 需要注意: A.所选曲面只能是单向弯曲曲面(如拉伸曲面),不能是多向弯曲曲面(如旋转出来的鼓形曲面)。 B.所选曲面或曲线中,可以有平面和直边,但应避免在两个主体上同时出现。 C.系统不会自动处理曲面(曲线)中的尖角/拐点/不连续,如果存在这样的问题,应在定义凸轮前适当处理。

设备一:Sportstec运动行为表现分析软件系统

设备一:Sportstec运动行为表现分析软件系统 一、仪器用途: 本系统靠其强大软件及数字式视频技术来采集运动团队和选手个人表现或学校教师学生的课堂视频等各类信息---其中还包括有关的比赛信息、教学信息、学生反馈信息等。这些数据既可以为运动比赛现场(如现场的战术分析)、学校课堂分析所用,也可供赛后参照所用,即借助于深入透切的视频监测和统计信息,对目标个人或整个团队的表现进行跟踪分析。本系统依靠其先进的技术能力将记录分析结果实时呈现于用户面前。使他们可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编辑和存档等多种操作。凭借着强大的系统功能和出色的存储能力,用户可轻松地对比赛信息进行实时分析并及时获得回馈。依照不同分析项目及个人,团队使用者得特殊要求,可对系统进行相应改进以更好发挥其强大功能。 二、技术指标和参数: ?可以现场进行录像实时标注分析和后期标注分析; ?结合场地图,便于对球类项目进行精确标记; ?战术板灵活简便,便于现场及赛后进行操作; ?能够进行数据统计,数据完整可靠; ?可以方便地进行录像片段查询、检索、回放; ?录像回放可以精确进行控制,可以实现慢放、停帧、回放、步进等功能; ?可以方便地进行视频片段组合、切换、合成、转换格式、刻录DVD功能; ?多国语言操作菜单; ?能应用于同场竞技性集体性球类项目、隔网对抗性球类项目、对抗性项目等 ?分析对手比赛战术及表现---发现对手弱点和不足 ?设计比赛战略战术,协助执行既定方针 ?发现,强化特定运动技能 ?监测比赛对手状态,发现对方漏洞,衡量对方压力 ?检验团队配合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发展选手运动方式,合理安排时间计划 ?竞技速度比较及运动技术表现 ?运动视频设计制作 三.仪器配置: 3.1系统主机1台 3.2系统软件1套 3.3连接线 2 套 3.4转换线1套

实验七-对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实验七 对汽车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对一个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实际设计与仿真,掌握控制系统性能的分析和仿真处理过程,熟悉用Matlab 和Simulink 进行系统仿真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学时:4 个人计算机,Matlab 软件。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对一个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实际设计与仿真,其方法是先对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进行建摸,然后对其进行PID 控制器的设计,建立了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模型后,可采用Matlab 和Simulink 对控制系统进行仿真设计。 注意:设计系统的控制器之前要观察该系统的开环阶跃响应,采用阶跃响应函数step( )来实现,如果系统不能满足所要求达到的设计性能指标,需要加上合适的控制器。然后再按照仿真结果进行PID 控制器参数的调整,使控制器能够满足系统设计所要求达到的性能指标。 1. 问题的描述 如下图所示的汽车运动控制系统,设该系统中汽车车轮的转动惯量可以忽略不计,并且假定汽车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与汽车的运动速度成正比,摩擦阻力的方向与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这样,该汽车运动控制系统可简化为一个简单的质量阻尼系统。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质量阻尼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 ??==+v y u bv v m & 系统的参数设定为:汽车质量m =1000kg , 比例系数b =50 N ·s/m , 汽车的驱动力u =500 N 。 根据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当汽车的驱动力为500N 时,汽车将在5秒内达到10m/s 的最大速度。由于该系统为简单的运动控制系统,因此将系统设计成10%的最大超调量和2%的稳态误差。这样,该汽车运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可以设定为: 上升时间:t r <5s ; 最大超调量:σ%<10%; 稳态误差:e ssp <2%。 2、系统的模型表示

运动控制系统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思考题: 2-1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1.电枢回路串电阻调速 特点:电枢回路的电阻增加时,理想空载转速不变,机械特性的硬度变软。 反之机械特性的硬度变硬。 2.调节电源电压调速 特点:电动机的转速随着外加电源电压的降低而下降,从而达到降速的目的。 不同电源电压下的机械特性相互平行,在调速过程中机械特性的硬度不变,比电枢回路串电阻的降压调速具有更宽的调速围。 3.弱磁调速 特点:电动机的转速随着励磁电流的减小而升高,从而达到弱磁降速的目的。 调速是在功率较小的励磁回路进行,控制方便,能耗小,调速的平滑性也较高。 2-2简述直流PWM 变换器电路的基本结构。 IGBT,电容,续流二极管,电动机。 2-3直流PWM 变换器输出电压的特征是什么?

直流电压 2-4为什么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直流PWM变换器-电动机系统比V-M系统开关频率高,电流容易连续,谐波少,电动机损耗及发热都较小;低速性能好,稳速精度高,调速围宽;若与快速响应的电动机配合,则系统频带宽,动态响应快,动态抗扰能力强;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导通损耗小,当开关频率适中时,开关损耗也不大,因而装置效率较高;直流电源采用不控整流时,电网功率因数比相控整流器高。 2-5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么? 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 电路中无电流,因为电动机处已断开,构不成通路。 2-6直流PWM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 反并联二极管是续流作用。若没有反并联二极管,则IGBT的门极控制电压为负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题库(试题)

运动生物力学试题题库(试题) 一、选择题(共25题) 1、人体骨骼能承受的力比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受到的力大倍。 a.10倍 b.12倍 c.6倍 d.20倍 2、成年人体骨组织中大约是水份。 a.25%~30% b.15%~20% c.20%~25% d.30%~25% 3、成年人体骨组织中大约有是无机物和有机物。 a.80%~85% b.75%~80% c.65%~70% d.70%~75% 4、胶原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破坏变形的范围在之间。 a.6%~8% b.10%~12% c.4%~6% d.12%~15% 5、骨承受冲击能力的大小与骨的结构有密切关系,头颅骨耐冲击比长骨大约左右。 a.60% b.40% c.30% d.70% 6、人体股骨所能承受的最大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大约左右。 a.36% b.50% c.120% d.80% 7、当外力的作用时间是左右时,关节液是同时具有流动性和弹性的“粘弹液”,是柔软的弹性体,起着橡皮垫的作用,能够缓冲骨与骨之间的碰撞。 a.1/500s b.1/100s c.1/200s d.1/500s 8、当外力的时间达到左右时,关节液不在表现为“液体”,而表现为更坚硬的“固体”了,对于冲撞的冲力不能起缓冲作用。 a.1/500s b.1/100s c.1/1000s d.1/200s 9、以中立位为足与小腿呈90o角,则踝关节背屈和蹠屈的活动度是。 a.25o,35o b.35o,45o c.20o,30o d.30o,40o 10、中立位为膝关节伸直,膝关节可屈曲和过伸的活动度为。 a.165o,15o b.155o,10o c.145o,15o d.145o,10o 11、中立位为髋关节伸直,膑骨向上,膝关节伸直,髋关节屈和伸的活动度为。 a.165o,55o b.145o,50o c.145o,40o d.150o,40o 12、挺身站立中立位时,躯干背伸和侧屈的活动度分别为。 a.30o,20o b.40o,30o c.35o,25o d.40o,20o 13、中立位为头颈部而向前,眼平视,下额内收,颈部前后屈伸的活动度为。 a.35o b.45o c.35o,45o d.45o,35o 14、中立位为头颈部向前,眼平视,下额内收,颈部左右侧屈的活动度为。 a.45o b.35o c.40o d.40o,45o 15、人体站立时,正面投影面积约占身体体表面积的。 a.30%-36% b.35%-40% c.24%-30% d.38%-42% 16、高速骑行时,运动员身体投影面积约占其体表面积的。 a.24% b.31% c.21% d.27% 17、在游速为zm/s时,运动员所受形状阻力(压差阻力)占总力的。 a.50% b.70% c.60% d.40% 18、项韧带和黄韧带的主要成份是弹性纤维,对二者施加低载拉伸负荷时,其伸长变形程度为原长度的。 a.2倍 b.1.5倍 c.0.5倍 d.1倍 19、风洞实验证明,决定铁饼远度的因素排列是。 a.出手速度、出手角度、自转速度、器械倾角 b.出手角度、出手速度、器械倾角、自转速度 c.出手速度、器械倾角、出手速度、自转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