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板预制施工方案教学提纲

桥面板预制施工方案教学提纲
桥面板预制施工方案教学提纲

桥面板预制施工方案

宁波市城庄路姚江大桥

主桥桥面板预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4、《宁波市城庄路姚江大桥施工图》

5、有关的水文、地质资料

二、工程概况

宁波市城庄路姚江大桥位于宁波市姚江三江口附近,工程设计近期规划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本标段工程包括主桥、引桥和两岸引桥桥台各外延80m范围内的桥梁、道路、排水(不含钢结构制作、涂装及安装过程中的栓焊及维护检查车、防雷系统、照明工程、绿化工程及交通工程)。桥梁总长832.84m,其中主桥长度为276m,为(48+180+48)m下承式连续钢桁架拱桥,主梁为叠合梁,在钢梁上搁置预制桥面板,预制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桥面体系。

车行道混凝土桥面板布置在钢系梁内侧的系梁翼缘之间,并和钢系梁翼缘连接。全桥桥面板由纵横梁分隔成240块预制桥面板,标准桥面板每块尺寸为7.36m×4.03m/7.685m×4.03m,厚25cm,重约20t。预制板预制后放置时间应在5个月以上。

搁置在钢梁上的预制板间的横向、纵向现浇混凝土接缝宽分别为0.47m、0.44m,预制板和钢系梁之间纵向现浇混凝土宽度为

0.35m左右,下弦拱脚处箱形钢横梁顶现浇混凝土宽度为2.97m,端横梁上现浇混凝土宽度为4.685m。现浇混凝土接缝处的钢板上布置焊钉,形成共同受力的钢混凝土结构。

在主桥全桥范围内设置32束纵向预应力钢筋,每束预应力筋采用φ15-7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间距0.6m,在端横梁位置张拉,另设置纵桥向6束备用管道。

三、水文、地质

1、地形地貌

姚江大桥位于姚江湾头三江口附近,为海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1.6~2.7m。河岸自然稳定,桥区内无深大断裂和活动性断层通过,区域稳定性好。该段江面宽350m。

2、气候与气象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交替显著,春末夏初为梅雨季节;夏秋七、八月间,有台风侵袭,带来大风暴雨灾害天气。多年平均气温16.5℃,极端最高气温39.5℃,极端最低气温-8.8℃。多年平均降水量1411.5mm,年最多降水量1856.6mm,年最少降水量846.5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冰冻日35.8天,年最多冰冻日65天,年最少冰冻日11天。7~8月份受台风影响,台风每年2~3次,最大风速31.3m/s。

3、水文条件

大桥桥位处为姚江湾头河段,属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地,位置在姚江大闸上游,不受潮水影响。大闸上游控制水位台汛期为1.22~

1.32m,梅汛期为0.92~1.02m,正常水位0.92,警戒水位1.32m。大桥处姚江水深4~6m。

4、通航条件及标准

姚江河段现状通航标准为内河300t级,规划为预留内河500t 级,设计最高通航水位1.13m,通航净空7m,航道净宽60m,桥位处姚江河床底标高-1.0~-4.55m。航空限高为地面以上60m。

5、地质及地震危险性评价

拟建场地自上而下土层依次主要为杂填土、於粘土、粉粘土、粘土等地层,软弱土层厚度超过80m,地表下20m范围内淤泥和淤泥质土占很大部分。桥位处工程场地类别为Ⅳ类软弱场地土。桥址处地震基本烈度6度。

四、工期安排及劳动力组织等

1、工期安排

桥面板预制预计于2007年8月15日开始,5天为一个施工周期,每个周期施工预制板8块,于2008年1月15日结束。

2、劳动力等安排

桥面板施工预计投入钢筋工5人,普工5人,电焊工3人,模板工3人,混凝土工3人,装吊工4人,共计23人。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有:70t龙门吊机1台,PD-100履带吊机1台,20t龙门吊机1台,运输汽车2辆。

五、工艺流程

桥面板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预制台座的施工→钢筋安装→砼浇筑→砼养护→起吊桥面板并运至存放场地。

六、桥面板的制作

桥面板共240块,所需要的堆放场地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先预制A1~6型板,再预制B1~6型板,最后预制DA1、DA2等桥面板。先施工的A1~6型板放置在堆放场地内,B1~6型板则直接运至桥上进行安放,待存放5个月以后再进行现浇接缝的施工。单块桥面板最大重量为20t。

主要施工工序为:钢筋加工→底模刷脱模剂→钢筋安装→安装钢侧模→混凝土浇筑→拆模养生→起吊、堆放。

1、预制场地的布置

桥面板的预制采用混凝土台座与钢模板相结合施工,其预制场地采用原主桥钢筋加工车间的场地,南北方向长70m,东西方向宽40m。起重机械为履带吊机及倒用的Pm15#墩位龙门吊机。在场地上设置两排台座,采用C25砼浇筑而成,每排台座长40m,宽

4.5m,厚0.2m,上铺16mm厚的钢板作为底模。两排台座间距

5m,为运输车辆的行驶通道。在台座外侧铺设走行钢轨,安装龙门吊机。龙门吊机安装2个16T电动葫芦。预制场地的具体布置见附图一。

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并设置必要的排水措施,防止场地沉陷。

钢筋砼结构的容重约为2.4t/m3,桥面板的高度为0.25m,因此地基承受的荷载为6Kpa,小于地基土的承载力,地基强度满足要求。

2、钢筋

桥面板钢筋直径有φ30、φ25、φ20、φ16、φ12、φ10六种,每块桥面板的钢筋重量为2035.19~3258.89Kg,其具体布置及尺寸详见施工图“BC202B-07-01-11~26”,钢筋的进场、加工、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1)、进场

a、钢筋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设立识别标志。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放在仓库内,露天堆放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b、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并在使用前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

(2)、加工

a、钢筋在使用前应调直和清除污锈,并符合以下要求: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I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2%,HRB335、HRB400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b、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凡施焊的各种钢筋、钢板均应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焊条、焊剂应有合格证,各种焊接材料的性能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的规定。各种焊接材料应分类存放和妥善管理,并应采取防止腐蚀、受潮变质的措施。

c、钢筋接头采用搭接或帮条电弧焊时,宜采用双面焊缝。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接头采用帮条电弧焊时,帮条应采用与主筋同级别的钢筋,其总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被焊钢筋的截面积。帮条长度,双面焊缝不小于5d,单面焊缝不小于10d。

钢筋接头采用绑扎时,其搭接长度不小于35d,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宜采用焊接。

d、受力钢筋焊接或绑扎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绑扎接头,两接头间距离不应小于1.3倍搭接长度。对于焊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指35d长度范围内,且不小于

500mm),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面积不超过钢筋总面积的50%。电弧焊接和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应小于10d,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加工钢筋的允许偏差

(3)、安装

钢筋加工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通过后,即可安装使用。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应顺直,无扭曲现象,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在钢筋和模板间设置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相互错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板顶面和底面的钢筋净保护层为35mm,箍筋净保护层为20mm。

3、预应力管道

在钢筋骨架基本成型后,即可安装预应力管道,根据施工图“BC202B-07-02-01、02”确定管道的位置,如与钢筋相碰应适当挪动钢筋位置。管道采用φ内70mm塑料波纹管,应满足真空压浆要求,技术要求应符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管》(JT/J 529-2004)。管道每端伸出预制板板端60mm,伸出部分的管道材料应耐锈蚀一年以上,并注意保护以防损坏或污染。管道不允许有漏浆现象,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使其在混凝土的重量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形状,且能按要求传递粘结应力。

现浇接缝处的管道采用套管连接,连接应密封,以防砂浆渗入。

4、模板

模板采用钢模板,底模为16mm钢板,与砼台座固定使用,侧模采用[28槽钢钻孔,钻孔处穿钢筋。侧模与底模间设置斜撑、横撑以固定侧模。模板在使用前,应先检查其平整度、尺寸、有无变形等,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清理模板表面的杂物,然后刷脱模剂,以利于拆模。

安装侧模时,应防止模板移位或变形。侧模间利用加劲板焊接固定,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