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1)

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1)
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1)

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教育心理学论文

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及其成因

李飞卢盛华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200234)

摘要: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1.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体验到情绪且体验更强烈;2.同一种情绪,男性与女性可能体验到不同的内容;3.男女在情绪反应上也存在差异。情绪性别差异的最初原因是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表现持不同的期待,因而也形成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按性别刻板印象对孩子进行区别对待和教育。

关键词:情绪体验性别差异刻板印象性别角色

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这似乎是公认的事实。那么,男女在情绪上究竟存在哪些主要的差异?这些差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试图就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1.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

1.1强度与频度上的差异

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体验到情绪且体验程度更强烈。

以抑郁为例——它是较早被发现的存在性别差异的一种情绪——很多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报告的抑郁感强度更高,体验更深刻。而这种性别差异似乎具有跨年龄的一致性,因为该现象不仅在成人中存在,在青少年中也同样存在。

此后,对其他情绪体验的研究也表明存在着同样的性别差异。Grossman、Wood(1993)曾经选取5种不同的情绪(包括恐惧、愉悦、

悲伤、愤怒和喜爱)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除愤怒外,在其余4种情绪上,女性均比男性体验到的次数更多,感受程度也更深刻。

在积极情绪上,他们还发现,除愉悦和喜爱外,女性整体上比男性更热情,更愿意表达情绪,也更关心他人。另外,女性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也比男性高。就消极情绪而言,女性比男性体验更深刻的情感除抑郁外,恐惧和悲伤也是较早被发现的且符合类似的性别差异的两种情感。

1.2 内容上的差异

女性与男性在情绪体验的内容上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嫉妒这一情绪上。所谓嫉妒(Jealousy)是指个体和另一个人(指伙伴)之间已有的某种重要关系面临丧失,而被第三者(通常是人)得到时,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种情绪(Mathes,1985)。关于嫉妒的性别差异,Buss分两个类别进行讨论。一是性事不忠(sexual infidelity),一是感情不忠(emotional infidelity)。实验中Buss 采用迫选回答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提问,结果显示,女性倾向于把感情不忠比性事不忠的存在看得更加让人悲伤;男性倾向于把性事不忠比感情不忠的存在看得更加让人悲伤。后续研究对于各种年龄和各种文化的人群的结果都显示出一致性[1]。因此就嫉妒而言,其体验的性别差异可能在于男性和女性对引起嫉妒的原因存在不同的敏感性。

1.3反应上的差异

评估面部肌肉运动的肌电图EMG不仅能看到那些可明显表现情绪反应的大肌肉的反应,也可看到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肌肉活动。

不少研究证实皱眉肌区域(above brows)似乎对消极情绪事件和不愉快的刺激更加敏感,而颧骨肌区域(lower cheek)则似乎对积极事件和愉快的刺激更敏

感(CacioppoPetty,Losch,Kim,1986;CacioppoPetty Tassinary,1989;Ekman,Levenson,Friesen,1983;Schwartz et al.,1979;Schwartz,Brown,Ahern,1980)。Dimberg 和Lunquist(1990)发现在高兴时,女性的颧骨肌的活动比男性更多。然而Lang,Greenwald,Bradley 和Hamm (1993)研究认为在观看一系列诱导情绪的幻灯片时,女性皱眉肌的活动比男性更多,而不是颧骨肌。

Grossman等人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无论在观看诱导情绪的影片期间还是在非观看期间,女性比男性显示出更大的面部肌肉运动。因此他们认为女性比男性有更强程度的身体肌电反应[2]。

2.情绪体验性别差异的成因分析

与性别角色的形成类同(实际上性别角色与情绪的性别差异,两者本身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情绪性别差异的最初原因是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表现持有不同的期待(这种期待体现在性别刻板印象里);具体到个体的成长过程,则又体现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的区别对待。

以下,我们将主要从基于社会分工的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父母的区别对待等几方面来分析情绪性别差异的成因。需要说明的是,这几方面并不构成并列关系,而更像是一种递进关系。

2.1基于社会分工的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即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所要求于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3]。很多研究者都认为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要求或期待是造成情绪体验性别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解释性别差异时,影响最大的也是社会文化模型的解释。该模型认

为性别差异是直接由社会和文化因素引起的。这类模型中的一个例子是期待模型,即社会和文化因素最终会形成性别成见,人们会顺从于社会对个体的期待,把社会的期待内化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4]。另外,社会文化因素如性别成见会使男性和女性对不同的社会行为持不同的价值取向[5]。

而性别角色的最初起因又可追溯到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

在原始社会,男性从事狩猎和战斗,女性进行采集和养育子女;在农业社会,生活模式变成了男耕女织。而进入封建社会,这种社会角色的差异更加明显,女性最重要的职责变成了“相夫教子”。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已然根深蒂固,且内化为自我概念。典型的女性被认为应该是善于表达情绪的,关心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的以及情绪易变的(Broverman,Vogel,Broverman, Clarkson,Rosenkrantz,1972;Ruble,1983)。而典型的男性则相反,被认为应该是情绪稳定的、坦然的、沉稳的。有人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充当家庭的看护者的角色(例如妻子和母亲)或者是有薪资的看护者(例如老师和护士),所以说,情绪体验中的强度的性别差异来源于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充当的角色的不同(Eagly,1987;Eagly Wood,1991;Wood Rhodes,1992)。

即使是在强调男女社会平等的今天,虽然女性在大部分工作领域都能代替男性,但是“看护者”的最佳人选依然为女性。这又与女性的生理构造相关。怀胎的十月给了女性一个绝佳的塑造典型女性性别角色的机会——这是男性永远无法得到的。这时候女性为了肚子里婴儿的顺利降生,会变得更加温柔、细腻。婴儿出生后,一般都是由母亲来哺乳、照顾。在这几个月里,女性必须变得更加敏感并满足婴儿的不同需要。在婴儿长大后,母亲又是与婴儿沟通的一个重要角色。尤其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中,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下,作为父亲的男性是

家里的中流体柱,支撑着家里大部分的经济支出,而作为女性的母亲则成了家里的沟通者,她需要了解家中各成员的情绪状况,并及时传达和沟通,这就需要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和更高的情绪敏感性。由于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应充当的社会角色有不同的信念,女性就比男性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练习与情绪相关的技能并发展关于情绪敏感性和情绪表达的信念和价值观念。

2.2性别刻板印象

简单地说,基于社会分工的性别角色,在人们心理上固化的结果即是性别刻板印象。

关于情绪的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The gender stereotype of emotions)最早可追溯至1976年Condry和Condry的一个经典实验。在该实验中,204名男性和女性被试要求对同一个婴儿的4种不同的唤醒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做等级评定。实验假设是:被试存在情绪的性别刻板印象,且它会影响被试对婴儿情绪表达的解释。

在实验前,一半的被试被告知婴儿是女性,另一半被试则被告知婴儿是男性。研究结果证实了他们的研究假设,两组被试描述的婴儿显示出来的情绪类型以及婴儿的情绪唤起水平只因其性别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6]。这就表明人们认为不同的性别就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和情绪反应水平,或者说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情绪反应有不同的期待。

几十年来,女性比男性更情绪化的观点是认同度最高的性别刻板印象之一(Rosenkrantz,Vogel,Bee,Broverman,Broverman,1968;Ruble,1983;Williams Best,1990)。调查表明,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比男性更易情绪化。这种认识模式既表现在成人中,也表现在3-5岁的儿童中[7]。有人认为

女性更多地体验到内疚感、羞耻感、尴尬。而男性则更多地体验到自豪感。也有许多研究证实(Fabes Martin, 1991; J. T. Johnson Schulman,1988),人们认为男性与女性相比,男性表达的愤怒感和自豪感会更多,而女性则不仅会表达更多的快乐、恐惧、喜爱、悲伤和同情,她们在这些方面确实也比男性体验得更深刻。

Plant等人(2000)启用了19种情绪来研究情绪的刻板印象。这19种情绪包括12种在面部表情中具高分辨率的情感:愤怒、敬畏、轻蔑、厌恶、尴尬、恐惧、内疚、高兴、兴趣、悲伤、惊讶和羞愧((Ekman, 1992; Keltner,1995),2种曾用来描述过婴儿情感的:悲痛和害羞,以及另外5种已被广泛研究的且在人际关系中突出的情感(e.g.,Alessandri Lewis,1993;Eisenberg,Fabes,Schaller,Miller,1989;Fitness Fletcher,1993):嫉妒、同情、乐趣、喜爱和自豪。结果显示,被试认为,在这19种情感中,绝大部分的情感(例如悲伤、恐惧和同情)女性比男性体验和表达得更加频繁,但不包括愤怒和自豪。研究还发现在描述成人的面部表情图片(模棱两可的愤怒或悲伤)时,与男性的面部表情图片相比,被试往往认为女性的表情显得更加悲伤或愤怒程度更低,即使是女性明确的愤怒表情也被认为是“又愤怒又悲伤”的[8]。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女性确实可能比男性体验到更多的内疚感、羞耻感甚至是尴尬,但认为男性体验到更多的自豪感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Nicole M.Else-Quset,2012)。

由此可见,虽然各种研究结果显示的具有情绪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具体情绪并非完全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情绪的性别刻板印象确实存在,而且影响着人们对不同情绪的内在认知。

有研究者认为情绪的刻板印象应当作为一个内隐的社会影响因素来解释相关

的内容(Banaji Greenwald,1995;Banaji,Hardin,Rothman,1993)。当人们对情绪体验存在性别的情绪刻板印象时,不仅说明人们认同了男性和女性应有其相应的情绪表现的观念,而且内化为自己的观念,同时又带有道德的倾向,时时提醒自己向着社会认同的性别角色应有的表现形式发展,并为自己或他人表现出违背刻板印象的行为倾向而感到羞耻、内疚,从而又强化了其对社会性别角色的认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情绪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形成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又作为一个区别于社会文化的因素影响着男性和女性的情绪体验与反应。

2.3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的区别对待

社会性别角色对男性与女性在情绪发展方面的不同要求,最初是在家庭中通过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的区别对待来实现的。

在婴儿时期,母亲就会因孩子性别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情感。有研究表明在婴儿0-1岁这一年间,相比儿子,母亲在面对女儿时,会展现出更丰富、更明显的面部表情。尽管最初婴儿情绪的面部表情并没有显示出性别差异,但是在婴儿近一岁时,女婴儿比男婴儿表现出更多的情绪,且情绪的程度更强烈。这些差异与母亲的情绪表现是相关的。纵向研究也表明,若母亲多与孩子谈论情绪,其孩子将比那些并不重视谈论情绪的母亲的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能更多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

由于性别角色的差异更多的是儿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而得来的[9],所以模仿学习自然也是儿童情绪体验的性别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Fivush等人(2000)研究了21个40-45个月大的中层社会的白人婴儿及他们的父母。要求他们分别讨论与高兴、愤怒、悲伤和恐惧相关的4个过去发生的事件。与父亲相比,母亲

讨论更多的是该事件的情感方面,且使用更多的情感性词汇。而就孩子的性别而言,父母在跟女儿讨论悲伤事件时比跟儿子讨论时使用更多的情感表达[10]。这与之前的分析是一致的,女性因为将要充当母亲的角色,所以需要更多的情绪表达技巧和更深的情绪体验。而在充当母亲这一角色时,这种本就比男性更多的情绪表达技巧和更深的情绪体验又被加强了。

参考文献:

[1]Desteno D, Bartllett MY, Braveman J, Salovey P. Sex differences in jealousy: evolutionary mechanism or artifact of measurement?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2, 83:103-1116.

[2]Michele Grossman, Wendy Wood. Sex differences in intensity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a social role interpretation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3, 65(5): 1010-1022.

[3]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469.

[4]朱莉琪,方富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理论研究[J].心理研究.2008,1(2):32—35.

[5] Feingold A.. Gender difference in personality: A meta-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4, (3): 429-456.

[6]Condry, J., Condry, S. Sex differences: A study of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Child- Development.1976, (47):812-819.

[7]乔建中,姬慧.文化和性别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108-113.

[8]E. Ashby Plant, Janet Shibley Hyde, Dacher Keltner, and Patricia G.

Devine. The gender stereotyping of emotions [J].Psychology of Woman Quarterly, 2000, (24):81-92.

[9]王恩国.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研究,2008,1(2):32—35.

[10]Robyn Fivush. Gender difference in parent-children emotion narratives [J].Sex Roles,2000, 42(3):233-25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