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练习题

童趣练习题
童趣练习题

《童趣》练习题一

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3分)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⑵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⑷以土砾凸者为丘。()()

⑸凹者为壑()()

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4分)

明察秋毫:

鹤唳云端: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4.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分)

有想象之趣,比如:

有细察之趣,比如:

有童稚之趣,比如:

5.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3分)

张()昂()素()

6.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③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7、文章开篇写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5分)

9.第一段中统领全文的一个词语是。(3分)

10.“我”能得到许多闲情之趣的原因是。(3分)11.点明时间的一个词语是。(3分)

12.第二段所记之趣源自于。(3分)

13.第二段中点明所写内容属想象的一个词语是。(3分)

14.文中“昂首观之”的内容有哪些?(4分)

15.说说“项为之强”的表达作用是什么?(4分)

16.文中的一个被动句是。(3分)17.与课文首句相呼应的一个句子是。(3分)18.第四段中具体表达“神游其中,怡然自得”的句子是。(3分)19.第二段中“又”的用法应该是()(3分)

A.表示重复或继续B.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C.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D.表示转折,有“可是”的意思

20.第一段与二、三、四段的关系是。(3分)

21.文章具体叙述了幼时的几件趣事,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情趣?(3分)22.“双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的意思是。(3分)

《童趣》练习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粗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

癞虾蟆: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粗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童趣》练习三

1.从基础做起,注音:

明察秋毫()壑()癞()鞭()

2.沈复,字______________,长洲(现在______________)人,清代____________。3.据原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_____________________,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果如鹤唳云端,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默写第三自然段: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个小翻译!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3)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4)见二虫斗草间。

6.让学生听录音,概括出文中描绘了几件趣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5)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8.弄清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又留蚊于素帐,徐喷以烟。()

(3)鞭数十,驱之别院。()

(4)以虫蚊为兽。()

9.弄清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1)必细察其纹理()(2)昂首观之()

(3)使其冲烟飞鸣()(4)常蹲其身()

(5)观之,兴正浓()(6)驱之别院()

10.运用下列词语造句:

(1)明察秋毫(2)藐小

(3)怡然自得(4)庞然大物

11.简答题:

(1)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指什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么产生的?(举例说明)

(2)你喜欢文中哪些句子,并说明原因。

12.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很多趣事,请你学着运用记叙、描写的语言发挥联想和想像,说出自己童年的一件或两件趣事。

《童趣》练习题四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字注音。

强()唳()怡()壑()

2.用加字法或换字法解释加粗的词。

①张目________ ②项为之强________

③素帐________ ④私拟作________

⑤土砾________ ⑥凹者为壑________

⑦果如鹤唳________ ⑧鞭数十________

3.指出“以”这个词在下列语境中的意思。

(1)以丛草为林()

(2)徐喷以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处之趣。

译文:

(2)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译文:

5.解释下列成语并造句。

(1)明察秋毫——

(2)怡然自得——

(3)庞然大物——

二、阅读理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6.这两段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7.在这两段中,作者写了哪些趣事,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8.作者为什么“怡然称快”,用原文回答。

9.作者为什么“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用自己的话回答。

10.仔细阅读上面第一段,将其分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

层义:

第二层:

层义:

《童趣》练习五

1.我能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项为之强②徐喷以烟

③鹤唳云端④鞭数十

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②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3.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作者这一举动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揣摩:

4.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们源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我的概括:

5.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通过本文的阅读,你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情趣丰富的人?

我的看法:

②童年是一段如诗如画的故事,在童年发生过许多趣味横生的故事,诗人胡令能《小儿垂钓》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你还知道哪些诗中写到了童年生活?写到相关的诗句即可。

我的积累:

练习六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miǎo()小②bá ()山倒树③童zhì()

④丘hè ()⑤qū()之别院

二、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②项为之强()

③鹤唳云端()④以土砾凸者为丘()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

①项为之强_______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_______

③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_______

④能张目对日_______

⑤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_______

⑥捉虾蟆,鞭数十_______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怡然自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写。

①夏蚊成雷,_____,心之所向,_____,_____。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_____,忽有_____,_____,盖一癞虾蟆,_____。

六、朗读课文,回答问题。

①“群鹤”指的是什么?“我”是怎样看到“鹤唳云端”的景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表现了怎样的童趣?通过哪些事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必细察其纹理”这句话中的“其”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生动叙述了作者从小善于________周围________的事物,并且富于____________而体味到的______________。

4、文章生动叙述了作者幼年生活中的那些趣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幼年“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趣》练习题一答案:

1.略2.注音略。通“僵”,僵硬;鸣叫;愉悦,高兴;碎石;山谷3.略4.“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定神细视,以丝草为林”等句;“神定,捉虾蟆……别院”5.略6.⑴因此常有超脱于尘世以外的乐趣。⑵便在其中安闲自在地神游着。⑶突然有一个大家伙掀倒“山”压倒“树”地走过来。7.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8、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想象的境界之中,眼前的癞蛤蟆与蚊虫相比,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如其来,形容为“拔山倒树”就不难理解了。9、物外之趣10.细察11.童稚时12.夏蚊成雷13.私拟作14.前句15.写出了“我”的专注,侧面烘托出想象世界的美好。16.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17.“余年幼”句18.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19.C20.总分关系21.两件事,表现了作者的童真童趣和富于热情幻想的性格。22.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蚊当作野兽。

练习二答案:

一、1.yí chēnɡpánɡlài há ma jiānɡ

2.《闲情记趣》沈复

3.略(见原课文)

4.抬头愉快未染色的帐子正用鞭子打赶走

5.(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把草丛当作树林。

6.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略

9.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练习三答案:

1.háo hélài biān

2.三白江苏苏州文学家

3.夏蚊成雷心之所向昂首观之徐喷以烟青云白鹤观怡然称快

4.略

5.(1)用心地想像,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鹤。

(2)常蹲下身子,使身子与花台平齐。

(3)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想像之中,心情愉悦,自觉是一种满足。

(4)看见两只虫子在草间争斗。

6.帐中嬉蚊神游丘壑鞭驱虾蟆

7.(1)见/……必/……故/……

(2)……则/……/果然……

(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4)使之/……作/……

(5)见/……庞然大物/……,盖/……

8.(1)自己(2)慢慢地(3)用鞭子打(4)把……当作……

9.(1)代藐小微物(2)代夏蚊(3)代蚊子(4)代自己(5)代二虫

(6)代虾蟆

10.略

11.(1)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本身特性的新事物,从中得到的乐趣。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举例略)

(2)略(言之成理即可)

12.略

练习四答案:

一、1.ji1ng l@y0h82.①睁开②僵硬③白色④比⑤碎石⑥山谷⑦鸣叫⑧用鞭打3.(1)把,拿(2)用4.(1)所以经常有超脱于世外的乐趣。(2)把草丛当做森林,把虫蚁当做野兽,把土块碎石凸起者当做山丘,凹陷者当做山谷。5.(1)比喻观察极细致入微。秋毫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2)自己感到和悦愉快。(3)十分巨大的样子。(造句略)

二、6.《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清文学家沈复7.观察惩治蚊子;受到虾蟆惊吓反过来驱打它。8.“又留蚊于素帐中……果如鹤唳云端。”9.因它惊吓“我”,又破坏了“我”观虫斗的兴致。10.第一句。通过想像观察蚊子。第二句。用烟在素帐中戏弄蚊子。

练习五答案:

1.①通“僵”,僵硬;②慢慢;③鸟鸣;④用鞭子打。

2. ①我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②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3. 因为它破坏了作者正浓的兴趣,打断了作者丰富的想像。

4. 物外之趣:①鹤唳云端②游山林丘壑③鞭庞然大物;源于生活中:①夏蚊成雷②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③癞虾蟆捕虫。

5. ①以一颗爱心和一双慧眼去感受观察人生,从平凡的生活中见出不平凡的情趣(合理即可);

②(清)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练习六答案:

1、指代“藐小之物”

2、夏天蚊子聚在一起像打雷一样,我私下把它们比作一群在空中飞舞的鹤,心里这样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真变成鹤了。我昂起头看着,脖子因此看得发僵了。

3、观察细小幻想物外之趣

4、文章生动叙述了作者幼年将夏蚊看成白鹤、草丛拟作树林、观察两虫斗于草间三件趣事。

5、目力过人,善于观察周围细小的事物,并且富于幻想。

四季童趣优质课教案

四季童趣优质课教案 【篇一:四季童趣教案】 《四季童趣》教学设计 昆阳二小宋琼妮 教学内容:《四季童趣》 教材分析: 这是三年级音乐课的第八课《四季的歌》其中的一首。这个单元是 描写四季的歌曲。歌曲《四季童趣》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充满童 趣的歌曲。4/4拍,五声徵调式。歌中出现了一幅幅生动而饶有情趣 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一年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 抒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心情。歌曲中的第1-4小节与第5-8小节旋 律的变化重复,使得曲调富于跳跃感,把孩子们在春风中放飞风筝 和秋天打枣、摘苹果的情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第9-12小节音调 上下三度音区移动进行,旋律呈现起伏,抒情而又欢乐。第20-21 小节的节奏突然紧缩,小节内曲调重复,形成了相互的呼应,更增 添了玩耍、逗乐、滑雪的欢乐情绪。紧接着旋律起伏舒展,句尾结 束在主音上。那欢乐的笑声,在空中久久回荡,歌声时时在人们耳 边回响。学情分析: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音乐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四季童趣》感受自然之美,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2、能用天真、活泼的情绪演唱出歌曲中的“趣”。

3、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感受歌曲中出现的一幅幅生动而饶有情趣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在一年四季中天真烂漫的欢乐情景。 教学重点: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 教学难点:认识连音线,并掌握它的用法与作用;能准确地唱出歌曲中的休止符;注意力度记号的演唱。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相问好 (二)激趣导入 …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生:……) (点击课件师唱:我们第一组就是 5 5 0 5 5 1 2︱2 - - ) 美丽的春天 b. 夏季,可以游泳,打水仗,漂流,放暑假旅游。 (点击课件唱:我们第二组是 02 ︱ 3 1 2 6 5︱ 5 - - 0 ︱) 最快乐的夏天 c. 秋季,这可是丰收的季节,各种蔬菜、水果大丰收,金色的秋天真美。 (点击课件唱:5 5 0 5 5 12︱366 - - ︱) ;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d. 冬季,是雪花的世界,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别提有多美了。(点击课件唱:22 0 2 3 2 0 1︱ 5 - - -︱) 冬天是寒冷冬天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 癞虾蟆: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参考答案: 一、1.yíchēnɡpánɡlài háma jiānɡ 2.《闲情记趣》沈复 3.略(见原课文) 4.抬头愉快未染色的帐子正用鞭子打赶走 5.(1)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把草丛当作树林。 6.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略

音乐培训学校工作计划

音乐培训学校工作计划(精选多篇) 炫浪音乐培训学校2014年工作计划 三月份:1、布置美化教室,打扫卫生 2、更新制度:积分制度、收费制度、教室管理制度 3、上交各专业教师学科年度工作计划,展开研讨 4、制定6.1户外展演方案 四月份:1、愚人节微信互动活动 2、准备6.1户外展演节目 3、制作学校夏季t恤 4、课程优化提升把优质课视频制作集锦播出五月份:1、组织母亲节晚宴活动,邀请全体教师母亲参加,制定教师

2、排练展演节目 3、策划执行展演方案 4、准备鼓手大赛曲目、人员 六月份:1、6.1户外演出 2、给有孩子的教师派送儿童节礼物 3、制定假期短训班方案 七月份:1、参加鼓手大赛 2、参加综合类比赛 3、组织各学科期末考试 八月份:1、参加全国艺术社会水平考级李海涛 2、鼓手大赛 九月份:1、制定少儿春晚曲目方案 2、教师节活动 3、邀请专家组织一次学员家长亲情体验课 十月份:1、参加上海国际乐展 2、优秀学生个人作品音乐会 十一月份:1、邀请打击乐专家进行大师班演示 十二月份:1、布置迎接圣诞 2、组织学生开展“乌龟慢递”明信片

绘画活动,让学生自己设定内容、设计收信人、设计收信时间来把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传递。 一月份:1、组织各专业期末考试 2、参加少儿类春晚演出 3、寒假选修课短训班工作安排。 4、积分清零兑换礼物 5、学校各专业年底总结、报表、评估、绩效考核二月份:1、制定2014年全年工作计划 2、打击乐年度考级、比赛、演出曲目方案制定 3、校本教材初级、中级完结 5、更换积分兑换奖品 2014-2-7 16:59:00 2014-2-7 16:59:00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音乐教研组将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大力加强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提高全组教师群体专业化水平为目标,努力在创新教学,创新学习、创新

学前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下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下) 一、填空题 1.童话是以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存在的、符合儿童思维方式、有着独特幻想逻辑的,在现实、超现实和人类心灵间自由徜徉的奇妙故事。 2.叶圣陶是我国现代童话的创始人,他于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创作的第一部童话集。 3.夏尔·贝洛是17世纪法国国的作家,他的着名作品是童话集《鹅妈妈的故事》。 4.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丰富多彩的幻想。这种基本特征主要是通过夸张、象征和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 5.我国"童话"这一名称出现于清代末年,其标志是1909年由孙毓修主编的《童话》丛书。 6.从人物形象看,童话可以分成超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_。 7.伊索是古希腊着名寓言家,《伊索寓言》开创了西方寓言的先河。 8.寓言文学在世界上的三大发祥地是印度、希腊和中国。 9.最早的童话是由_神话_、_传说_演变而来的,始于民间的口头创作和传播。 年,_丹麦_安徒生的童话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出版,标志着童话进入了作家创作阶段。 11.寓言是一种寄托着哲理和教训的简短故事,一般寓言主要由故事、寓示、寓意等三个要素组成。 12.幼儿戏剧通过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动作表演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 13.婴幼儿图画书是一种以婴幼儿为主要接受对象的文艺读物,是图画_和_文字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或全部用图画表现故事内容。 14.婴幼儿散文是指那些适于婴幼儿阅读的,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字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或写景的作品。 15.“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冰心为《晨报副镌》写的《寄小读者》系列散文开婴幼儿散文之先河。 二、选择题 1.在幼儿文学的各种文体中,最具幻想性的文体是 A.儿歌B.童话C.幼儿散文D.幼儿戏剧 2.第一个明确为儿童创作童话的作家是 A.格林兄弟 B.安徒生 C.叶圣陶 D.拉伯雷 3.童话的幻想根植于() A.神话B.传说C.理想D.现实 4.童话起源于() A.科学幻想故事B.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培育童趣--幼儿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小班)

幼儿园各年龄班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小班幼儿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一)、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1、通过适宜有效的活动,使幼儿情绪稳定,逐步适应幼儿园生活,愿意来幼儿园。 2、以和蔼可亲的态度接纳幼儿,使幼儿感到温暖、安全,逐步建立起与教师的依恋关系。 3、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二)、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1、与家庭密切配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用餐方法,使用小勺独立进餐,喜 欢吃健康的食物,养成经常喝水的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如厕,养成定时大便,不憋尿的习惯。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逐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洗脸方法,做到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在 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水杯和清洁的手绢或纸巾。 (三)、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1、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状态,鼓励、教育幼儿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 接种。 2、随时关注并教育幼儿不用脏手揉擦眼睛,不将异物放进嘴、鼻、耳里。 3、教育幼儿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爱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4、教育幼儿不做危险的事情,知道不攀爬阳台,不玩火,不动电源、开水壶、煤气灶等。 5、引导幼儿有秩序地上下楼梯以及玩大型运动器械。 (四)、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1、充分利用多种自然物、运动游戏材料开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感 受运动游戏的愉快。、 2、引导幼儿做模仿操、培养幼儿做操的兴趣。 3、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在走、跑、跳、投、钻、爬、攀登的游戏中,能平稳地控制自己的身体。 4、鼓励幼儿玩球、包、小车等多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二、语言领域: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时自然、礼貌。 在生活中鼓励幼儿愿意用语言与别人交往,喜欢应答。 (二)、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和相应的语言理解能力。 1、引导幼儿能够注意倾听他人讲话。 2、帮助幼儿听懂日常用语,并能做出相应反应。 (三)、敢于当众讲话,能清楚地进行自我表达。 引导幼儿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如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的需要。 (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理解其中的内容,并有初步的前阅读和前书写能力。 1、用适当的方式吸引幼儿喜欢听故事、儿歌,理解其大意。引导愿意跟读儿歌,复述故事的一部分 或短小的故事。 2、吸引幼儿喜欢和成人一起看图书,并愿意自己看熟悉的、感兴趣的图画书。 3、引导幼儿一页一页地翻看图画书;鼓励幼儿发现、指认、讲述画面中感兴趣的人或物。 4、萌发幼儿爱护图书的意识,初步学习收放图书。 5、在日常生活和多种活动(绘画、涂色等)中,鼓励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 (五)、学习和运用普通话。 引导幼儿逐步学说普通话。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公开课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四季》教案 一、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的特点,全文共4小节,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使用叠词,富于童趣且朗朗上口,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是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尖、说、青、春、蛙、夏、弯、就、冬”等9个生字,认识“讠、虫、夂”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3.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三、【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讠、虫、夂”3个偏旁。 四、【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去认识一位漂亮的妈妈,她的名字叫大自然。大自然妈妈有四个美丽的女儿,她们呀各有各的本领,她们可以让草变绿、花变红;可以让太阳变成大火球;可以让稻谷弯下腰来;还可以让世界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雪白。你们知道这四位漂亮的女儿叫什么名字吗?(预设:春夏秋冬) 教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合起来叫做四季。 2.老师板书课题,(“四”写田字格里),齐读课题(提示 四的读音。借机指导书写“四”。) 3.教师:春夏秋冬四位姑娘等不及要和我们见面了。让我们 快来读一读《四季》这篇小诗歌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读课文。要是你们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字时,那该怎么办?(预设:问同桌,拼拼音) 师:小朋友们的办法可真多啊!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要是遇到

《童趣》《闺房记乐》比较阅读答案

《童趣》《闺房记乐》比较阅读答案 《童趣》《闺房记乐》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 【甲】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节选自沈复《童趣》 【乙】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①芸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②盍仿而效之?”余曰;“虫③踯躅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④作俑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选自沈复《闺房记乐》 〖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③踯躅(zhí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

倡导做不好的事情。 1、用“/”给下列句子表明朗读停顿(每句一处)。(2分) (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2)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2)以丛草为林() (3)鞭数十()(4)案头瓶花不绝() (5)觅螳螂蝉蝶之属()(6)不亦善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 (2)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3)盍仿而效之? (4)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4、用一句话概括甲文大意。 5、甲乙两段有人都用“闲情记趣”作为它们的标题,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中的“情趣”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甲文写的是: 乙文写的是: 参考答案: 1.(1)余/常于土墙凹凸处(2)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

《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童趣》课后练习答案 为同学们整理发布的是《童趣》课后练习答案,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庞然大物: 癞虾蟆: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二、提高部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3题。 成衣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甲]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乙]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科举中及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丙]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yōnɡ,消沉),背必伛(yǔ,曲背),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狭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丁]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j y ,这里指压缩尺寸,资取布料)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杜甫)诗所谓稳称身(指衣服贴身,不至被风掀起)者,实难其人焉。

儿童活动主题名称大全

儿童活动主题名称大全

儿童活动主题名称大全 【篇一:儿童活动主题名称大全】 关键词:童年梦想放飞六一 飘扬童趣快乐一刻 我们的六一美好童年 六一我们的童年梦想 童年无忌绽放花朵 快乐童趣趣味六一 我爱六一开放美丽的童年之花 让六一飞让快乐带我们远航 让六一陪伴我们童年 活动主题名称:阳光下成长快乐中飞翔 活动主题名称:放飞心愿拥抱快乐 活动主题名称:快乐成长放飞梦想 活动主题名称:六一儿童节奶嘴的诱惑 活动主题名称:六一欢乐童年,尽在勇丽餐饮 活动主题名称:欢乐童年精彩无限艺术儿童节 活动主题名称:庆端午迎六一双节同庆送好礼 活动主题名称:挑战自我展风采,快乐童年过六一 活动主题名称:欢乐童年精彩无限

活动主题名称:展示风采欢度六一 【篇二:儿童活动主题名称大全】 答:为了培养孩子与家长们的亲子感情,帮助孩子们养成环保意识,增强孩子们“废物利用”的动手能力,小班组将组织“我们一起diy”亲子手工制作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7日 【篇三:儿童活动主题名称大全】 六一儿童节,一个回忆的日子,一个轻松的日子,一个纯真的日子,一个快乐的日子,一个祝福的日子,准许你在今天重新做一回儿童,祝你儿童节愉快!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额儿童节活动主题名称及具体方案内容,欢迎阅读! 六一儿童节活动主题名称: 1、快乐伴我成长 2、五彩缤纷童年乐 3、我们都在阳光下 4、阳光.鲜花.我成长 5、永远的摇篮 六一儿童节活动主题方案一 一、活动意义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了让全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经学校研究决定,举行六一庆祝活动,各班要围绕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庆祝活动总体要求是简单而隆重,激励广大少年儿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二、活动安排

(完整版)《清平乐村居》优质课教案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词。 2.通过朗读、借助注释,了解词意,想象词中描绘的情景和农家人的生活情态。 3.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对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借助注释,感知词意。边读边想象词中描绘的情景和农家人的生活情态。 教学难点: 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对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全词,并课前搜集辛弃疾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两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古诗,一起背诵——(复习背诵《牧童》《舟过安仁》)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词——《清平乐·村居》。(板书:清平乐·村居) 2.题:清平乐·村居 词的标题一般分为两部分:“清平乐”是词牌名,(正音:清平乐“yuè”)。 “村居” 是这首词的题目,看到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引导学生说 出与村居相关的画面、诗句:矮小的房子、勤劳的人们、安静的氛围、高鼎《村居》奠定全词基调) 在宁静的村庄里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可真幸福呀!经历了宋金乱世的辛 弃疾,能描绘出怎样的“村居”呢?让我们走进《清平乐·村居》。 二、感知词韵 出示:《清平乐·村居》

1.字正腔圆,指名读。 (1)翁媪:强调读音。 (2)剥:表示把东西的皮去掉,念bāo。 (3)亡赖:同“无赖”,“亡”读作wú。(表扬学生关注注释。) 2.读出停顿,师生齐读。 词一般分上阙和下阙两部分,朗读时,上、下阙之间要停顿,我们来喘一口气作为停顿。(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3.读出节奏,学生齐读。 诗词是讲究平仄的。老师引读,用手势舞出节奏指挥学生朗读上阙。 4.踏歌而行,师生齐读。 多美的韵脚、多美的季节,我们为何不学古人趁着春光踏歌而行呢! 手拍节奏读下阙。(鼓励并宽容节奏不一致的学生,可进行个别指导:只要能读出宋词的音韵美、节奏美、对称美、参差美,谁又能说你读的不好呢?) 三、感悟词境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能从《清平乐·村居》中,看到怎样的画面?快去词中找找看!(学生范读,描绘画面,教师指导朗读。)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指导朗读:体会茅屋低小,读出低小,声音压低。感悟“青青草”,对比“草色遥看近却无”,引出“离离原上草”体会并读出草的生命力,声音适当拖长。)板书:画草屋、书写青青草。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指导朗读:吴音是什么意思?播放音频,感知吴音。含着醉意的吴音又是怎样?是谁在对谁说?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想像画面;借助插图,体会词意,体会“翁媪”之间的“相媚好”。)板书:相媚好。(指导书写“媚”:左形右声,读准字音,左窄右宽,注意间架结构,才能写得规范、美观。) 3.过渡:(出示翁媪图片。)你看,翁媪醉意微醺地向窗外望去,他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4.“大儿锄豆溪东”(出示词句)(指导朗读:大儿在做什么?挥汗如雨地给豆田除草?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背诵《悯农》,感受大儿的勤劳能干。劳动创造财富,累并幸福着,一起朗读,感受大儿子的勤劳和幸福。)板书:大儿 过渡:老两口透过窗口,还看见了? 5.“中儿正织鸡笼”(出示词句)(指导朗读:中儿在做什么?这可真是个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练习题及答案 童趣 一、基础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_______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__________________,心之所向,则或_________,________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为加点字注音。 怡然称快: 庞然大物: 癞虾蟆: 项为之强: 2.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3.为文章的空白处填上原文。 4.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昂首观之: 怡然自得: 素帐: 方出神: 鞭数十: 驱之别院: 5.翻译句子。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6.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 7.作者幼时为什么会“时有物外之趣”? 8.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富有情趣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9.请从文中找出几个成语。 参考答案: 一、1.y í ch ēn ɡ p án ɡ l ài h á ma ji ān ɡ 2.《闲情记趣》 沈复 3.略(见原课文) 4.抬头 愉快 未染色的帐子 正 用鞭子打 赶走 5.(1 )又把蚊子留在无色的蚊帐中。 (2 )把草丛当作树林。 6.①将夏蚊“私拟作群鹤舞”。②神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③观二虫斗草间,鞭虾蟆。 7.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8. 略 9. 庞然大物、怡然自得等。 二、(一) 10.D 11. 现在京城内外制作衣服的,都是宁波人。 12.B 13.A 《童趣》1、本文选自 清 (朝代)代文学家 沈复 写的 《浮生六记》一书。 2、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点字解释: 3、翻译文中标有序号和横线的句子: ①、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②、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③、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 ④、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4、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的 )昂首观之(它们,指“蚊子”)项为之强(代“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它们,指“蚊子”)观之,兴正浓(代“二虫斗草间”)驱之别院(它,指“癞虾蟆”) 为:项为之强(因为)以虫草为林(当作,作为)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徐喷以烟(用)以虫草为林(把) 其: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它的,它们的)蹲其身,使与台齐(自己)神游其中(指“想象中的境界) 5、写出文中的四个成语并解释其中任意两个的意思: ( 明察秋毫)(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体积极大的东西。(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夸张) 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 ) A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C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D 、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7、下面语句描写的内容不属于想象的一项是(D ) A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B 、果如鹤唳云端 C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D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8、“物外之趣”即因物而生成之意趣,“鹤立云端”中“鹤”和“云”分别指蚊子和烟 ; “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中“庞然大物”、“山”和“树”分别指癞虾蟆、土砾凸者和丛草。“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丛草、虫蚁、土砾凸者、土砾凹者。 9、文章结尾句属动作描写,想象一下将虾蟆捉在手,打几十鞭子,这是什么样的鞭子?虾蟆竟没死,这是为什么? 答: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枝小树枝。童年的作者并不是想真要打死癞虾蟆,说明他热爱动物,富有爱心。 10、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的“趣事”。 1、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 3、鞭驱虾蟆 11、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答: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要有爱心、好奇心,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富有想象力。 12、读了此文后,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并拟一条爱惜草坪或热爱动物的标语。 答:第一问同11题,如:小草也会疼,请勿踏之!小草正在生长,请勿打扰!劝君莫打报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 分享 2 顶《童趣》课后训练题与答案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0-22 15:08:31 [标签:答案 成语 阅读 竞赛答案 阅读材料] 《童趣》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3分) 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5分) ⑴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⑵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⑶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⑷以土砾凸者为丘。()() ⑸凹者为壑()() 3.解释下列成语的意思:(4分) 明察秋毫: 鹤唳云端: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4.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请填写:(3分) 有想象之趣,比如: 有细察之趣,比如: 有童稚之趣,比如: 5.各写一个含有下列词的成语:(3分) 张()昂()素()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2

《儿童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儿童文学艺术样式上的独特性,根源于读者对象的年龄特征,而决定这个特征的因素是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化程度 2、寓言是一种隐含着明显讽喻意义的简短故事,一般可分为两部分:“身体”,即故事,“灵魂”,即教育(教训) 3、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大特征是韵文性、直观性幻想性和叙事性。 4、童年期文学主要的样式有儿童诗童话寓言英雄故事小说 科幻作品等。 5、童话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夸张拟人假定 6、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是爱的母题顽童母题自然母题 二、选择题 1.童年期文学常用的艺术手法有(d )。 A.拟人写实夸张 B.象征拟人幽默 C.夸张反复写实 D.夸张写实幽默 2.少年前期儿童最喜欢的体裁是( b )。 A.诗歌 B.小说 C.童话 D.散文 3.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其(c )。 A.主题集中而鲜明 B.叙述明快而有童趣 C.情节曲折而单纯 D.语言质朴而活泼 4.《雨来没有死的作者》是(A )。 A.管桦 B.王统照 C.任大星 D.马丁 5.《金色的海螺》、《神笔马良》、《寒号鸟》分别是( B )。 A.民间童话创作童话文学童话 B.童话诗童话故事童话剧 C.拟人体童话常人体童话超人体童话 D.传统童话民间童话知识童话 6.将生活故事作为儿童故事的一个门类,其划分的依据是( C )。

A.作者 B.表现形式 C.内容 D.读者对象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下了160多篇童话作品,其代表作有 C 。 A.《快乐王子》 B.《七色花》 C.《豌豆上的公主》 8.通过描写小白狼与猎人爷爷的交往,赞美了天真无邪的纯真童心的童话作品是 C 。 A.《诺言》 B.《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不好》 C.《小儿郎,小儿狼》 三、判断题 1.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幻想性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主要区别。(╳)2.儿童文学批评是指以儿童文学为基础,在一定的文学理论指导下,对儿童文学作家作品及有关文学现象进行判断的实践活动。(∨) 3.儿童诗是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4.童话分类的角度很多,从作者看,由劳动人民创作的称为民间童话,由作家整理、加工、创作的称为创作童话。(╳) 5.儿童处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因此,儿童文学对语言的要求首先要做到规范、优美。(╳) 6.马丁的儿童小说《六年级大逃亡》通过李小乔这个形象提出了一个严肃的社会现实问题。(╳) 7.童话大师安徒生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故事,《七色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8.儿童故事的最大特征在于它的情节曲折而单纯。(∨))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 答题要点:儿童故事的艺术特征:(1)主题集中而明朗。有很强的针对性,寓有相当明显的教育目的。(2)情节曲折而单纯。紧张曲折的情节容易抓住儿童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情节发展又要单纯而脉络清晰。(3)叙述明快而有童趣,描写和叙述是主要表现手段。(4)语言质朴而活泼。语体色彩明朗朴实,浅近、平白、口语化。 2、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是什么 答题要点:儿童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用以衡量儿童文学作品的尺度。其标准是:(1)看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2)看作品是否有利于儿童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3)看作品是

幼儿园儿童节主题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儿童节主题活动方案5篇 幼儿园儿童节主题活动方案1 一年一度的儿童节是幼儿最隆重的一个节日,今年我园的“六一”儿童节将以开展系列庆祝活动的形式来进行,为了使庆祝活动顺利进行,特制定此幼儿园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庆祝“六一”系列活动,积极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点,以点带面,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飞扬,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精神’,如:团结合作。进一步感悟幼儿教育的新观念,从而对如何教育孩子有所启发;通过向家长社会展示幼儿的“六一”活动,进一步塑造本园的良好形象;增强教师家长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打算 1布置富有欢庆气氛的班级环境及全园四面环境。 2以班为单位作好参加活动的打算 排练诗歌表演节目; 注重收集制作环保玩具的废旧物品 每班设计一个“亲子”游戏或其它游戏,并做好物品打算工作。 各班开展幼儿进行续编故事教育活动,使幼儿获得续编故事的经验。

各班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根据孩子的爱好和老师共同挖掘和培养孩子的某些“才艺”。 3各班做好班级内的”二幼之星”比赛时间安排,交一份计划到园长室。 4你就打算活动奖品和礼品。 5_做好主持工作打算。 6利用板报向教师家长发出倡议和向每个幼儿的家长发出倡议书,引起家长的重视,争取全体教师和家长对此次庆祝活动的配合与支持。 三活动时间及场地安排 5月26日:庆“六一”系列活动开幕式暨幼儿诗歌表演比赛,并向家长发放“环保”宣传资料。 5月27日:环保“有用的纸盒”制作比赛; 5月30日:“二幼之星”比赛; 5月31日:庆祝“六一”儿童节“结对子”游园暨颁奖大会。 四活动内容与要求 1幼儿诗歌表演赛 目的: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要求:每班打算一首幼儿诗歌;选材符合本班幼儿水平;幼儿人人参与;表演活泼大方;服装设计符合诗歌内容需要;有一定的背景表演道具;朗诵效果配乐良好。

《枫树上的喜鹊》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学实录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3.体会“鹊!鹊!鹊鹊鹊”和“鹊,鹊,鹊......”的含义,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以“喜欢”为切入点,抓住带有“喜欢”一词的句子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品读来体会文中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2.感受作者那颗晶莹美丽的童心以及呈现出来的美好的童心世界。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喜欢的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1.体会“鹊!鹊!鹊鹊鹊”和“鹊,鹊,鹊......”的含义,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2.感受作者那颗晶莹美丽的童心以及呈现出来的美好的童心世界。 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表演头饰等。五、教学过程:

(一)读书交流:“大阅读展示我最棒” 师:同学们,课前咱们继续读书交流活动。今天,哪位同学想到台前给大家展示交流?师:同学们都是爱读书的好孩子,个个举起了小手,都很积极踊跃、跃跃欲试。(一位同学为大家交流《树和喜鹊》的故事。) 师:从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树和喜鹊是朋友,它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小结】:是呀!我们班的同学也都是朋友,大家每天高高兴兴地在一起读书、学习、游戏,多开心呀!今天我们的学习旅程中,也有树和喜鹊的相伴,更有丰富多彩的故事、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在里面。同学们,你准备好了吗?生齐声回答:准备好了!师:上课!(二)图片导入,创设情境。 1、出示:喜鹊图片,说唱歌谣“小喜鹊,尾巴长,黑脑袋,白胸膛。尖尖嘴巴爱说话,常在枝头把歌唱。”听,喜鹊的叫声!喜鹊被人们称作吉祥鸟,民间有“喜鹊叫、客人到”的说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枫树上的喜鹊》 2、 3、2、板书齐读课题:9《枫树上的喜鹊》 4、 5、3、了解作者----郭风:郭风爷爷是福建莆田人,散文家、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童话集《木偶戏》,散文集《蒲公英和虹》,散文集《你是普通的花》等。

《童趣》导学案及答案

第5课童趣 课型新授执笔龙的故乡审核清潭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教师寄语: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 童稚鹤唳怡然称快土砾 丘壑癞虾蟆藐小项为之强 2、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鞭数十,驱之别院以虫蚊为兽项为之强 兴正浓果如鹤唳云端以丛草为林 方出神驱之别院则或千或百 3、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必细察其纹理②昂首观之 ③使之冲烟而飞鸣④蹲其身 ⑤观之,兴正浓⑥驱之别院 二、理解探究 1、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2、“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三、展示点评 3、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 ⑴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⑵课文第3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么? ⑶第4段中“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句中庞然大物指什么?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么?

伊索寓言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伊索寓言》阅读题 一、填空题(20分) 1.《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 (国家) 的伊索(作者)所写,他与莱辛、拉封丹、克雷洛夫并称为“世界四大寓言家”。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故事,少部分以受欺凌的下层平民或奴隶为主人公。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4.《朋友与熊》讲了不能共患难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 5.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寓言故事中会有不同的形象,比如:《机智的狐狸》中,狐狸是机智的;《乌鸦和狐狸》中,狐狸又是狡猾的。 6.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伊索寓言》中也有很多动物报恩的故事,比如:《蚂蚁报恩》、《狮子和老鼠》等。 & 7.《报恩的老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8.《龟兔赛跑》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9.《狼来了》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即使说了真话,也没有人会相信。 10.《猫和鼠》这个故事说明,聪明人吃一堑,长一智,不会再受伪装的欺骗了。 11.《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12.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刺或规劝性质的故事,在创作上常常运用拟人等表现手法。 13.《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 (国家) 的伊索(作者)所写。 13.《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客观的叙述一个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的揭示蕴含的意义。 … 14. 《伊索寓言》的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拟人手法,表现动物各自的习性。诸如豺狼的凶残,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威猛,山羊的怯懦,都刻画地栩栩如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5.《狐狸和葡萄》是说,有些人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 16.《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是说聪明的人应事先考虑清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做。 17. 《蝉和狐狸》告诉我们,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 18、《狼和小羊》《猫和鸡》就以绝妙的讽刺笔法,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

幼儿园儿童节活动方案

幼儿园儿童节活动方案 快乐运动促健康,健康的体魄将成为孩子们一生受用的礼物。为了充分展示孩子们健康、活泼、自信的风采,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竞争意识。同时家长也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游戏,享受亲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进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感情,快来看看儿童节活动教案吧。 “集体舞” 幼儿集体舞是指幼儿群体共同参与的舞蹈活动,它是用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进行人际交流的舞蹈形式。动作简单、活泼轻松,便于幼儿之间进行感情交流,有助于培养幼儿集体主义意识。通过集体舞让每个幼儿体验“六一”欢快的气氛。 “亲子活动” 快乐运动促健康,健康的体魄将成为孩子们一生受用的礼物。为了充分展示孩子们健康、活泼、自信的风采,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竞争意识。同时家长也能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游戏,享受亲子活动带来的快乐!增进家长和孩子、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感情。 一、8:30-9:00 全体幼儿表演“集体舞” 二、9:00—10:30 亲子活动 三、分发礼物 亲子运动会项目: 一、游戏名称:《揪尾巴》 游戏准备:尾巴若干 参加人员:幼儿、家长(5个家庭为一组) 游戏玩法:五对家庭一组,把一条绳子系在幼儿身后做尾巴。家长把幼儿背起来,游戏开始,幼儿负责揪其他幼儿身后的尾巴,家长负责想办法让幼儿将对方的尾巴揪下并想办法躲闪,不让其他揪尾巴者把自己的尾巴揪下。 游戏规则:在规定的时间内,揪下尾巴条数多者为胜。 二、游戏名称:《投球》 游戏准备:纸球数个,小筐数个 参加人员:幼儿、家长(4个家庭为一组) 游戏玩法:幼儿站在起点处,家长站在终点处,当口哨响起时幼儿开始往家长手里的小框投球,以进筐的球数为准,限时2分钟,进球最多者为获胜者。 游戏规则:比赛结果以筐中的球数计算,多着为胜。 三、游戏名称:《找宝宝》 游戏准备:红领巾、乐器 参加人员:幼儿、家长(5个家庭为一组) 游戏玩法:家长蒙着眼睛,幼儿手持乐器敲出声音,家长根据自己孩子敲出的声音随着孩子从起点走到终点,找对自己的孩子并先到者为胜。 四、游戏名称:《抬花轿》或《两人三足》 参加人员:幼儿、爸爸、妈妈(两位家长、幼儿)(4个家庭为一组) 游戏玩法:爸爸妈妈先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腕,再用左手握住对方的右腕做成花轿并蹲下。当孩子坐上轿子后(两只脚分别伸进父母的两臂之间),爸爸妈妈站起来抬着孩子往前走或跑。从起点跑到终点。先到者为胜者。 五:游戏名称:《夹珠子》 游戏准备:玻璃珠若干、筷子、碗、脸盆 参加人员:幼儿、家长(4个家庭为一组) 活动玩法:家长用筷子夹起玻璃珠,并穿过障碍物走到前方1米处的幼儿前面,把玻璃珠放入幼儿手中的碗里,2分钟为限,以碗中玻璃珠多者为胜出者。(注:中途若珠子落地者,必须返回原处重新夹珠子。) 六:游戏名称:《运球过障碍》 游戏准备:球、体操棒、障碍物 参加人员:幼儿、家长(4个家庭为一组) 游戏玩法:幼儿与家长面对面手持体操棒站立,比赛开始时,用体操棒夹住球,经过障碍物,将球运到终点的筐里,(若中途球掉在地上应将球夹起继续前进)。球多者为胜。 七、游戏名称:《青蛙跳》 游戏准备:青蛙头饰、荷叶(9张)(每组3张荷叶)、小旗 参加人员:幼儿、家长(3个家庭为一组) 游戏玩法:幼儿带上头饰手持小旗站在起点,家长为孩子依次向前铺荷叶(每组3张荷叶),幼儿必须跳在荷叶上,先跳到终点并将小旗插上者为胜。 温馨提示: 爸爸妈妈的积极参与是孩子最开心的事,也是对老师工作的最大支持,更是孩子们最快乐的礼物。 1、准时:31号早上,请家长在8:30以前务必准时带孩子到活动地点。 2、服装:全体幼儿统一着装园服和运动鞋,请家长穿上适合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或平底鞋。 3、环保:活动期间,请妈妈不穿尖根皮鞋,爸爸不抽烟,孩子不带零食(可适当带矿泉水)。坚持环保,保持场地卫生。 4、文明:家长之间要团结、相互谦让,做一个文明的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