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徐伟课后答案[1-8章].khda.

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徐伟课后答案[1-8章].khda.
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徐伟课后答案[1-8章].khda.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88149

第八章 1.什么是非关税壁垒?其日趋增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它是与关税壁垒相对而言的。原因: 1. 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引起世界经济动荡不安,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非关税壁垒措施应运而兴。 2.关税作用的日益下降使非关税壁垒取而代之成为主要的贸易保护措施。 3.非关税壁垒自身所具备的灵活性,隐蔽性等特点亦是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2.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主要种类。 特点: 1.非关税壁垒的隐蔽性。 2.非关税壁垒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3.非关税壁垒的差别性和歧视性 4.非关税壁垒较关税壁垒更能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分类: 直接非关税壁垒措施和间接非关税壁垒 (前者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的限制,或迫使出口国自己限制自己商品的出口数量和金额。。。。。。。后者是指一国政府不直接限定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而是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的限制商品的进口 3.什么是进口配额制?其主要类型有哪些? 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以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规定一个数量上或金额上的限制。在规定的期限里,限额内的货物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禁止进口,或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后才允许进口。 类别: 绝对配额------分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国别配额------分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关税配额 绝对配额: 1.全球配额(又称总配额指的是对一种商品只笼统的跪地一定时期内的其进口的最高配额,但不作国别或区域分配(对邻近国家有利)) 2.国别配额(在一定时期的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进行分配,各国家和地区安配额使用,超过不准进入)又分为自主配额(又称单方面配额是由进口国家单方面强制规定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从某个国家或区域的进口配额。) 协定配额(又称双边配额它是由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谈判达成协议,规定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配额) 关税配额: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只是对面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免税,减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 (进口配额对国内产业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由于它可以直接限制进口数量,因此已由最初的防御手段变成一种进攻性的贸易措施,在贸易谈判中,配额给广泛使用作为适合他国让步的武器。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 ×25m ,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 ′=)。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多余土用容量为5m 3 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 (1) ()()()()()3 132303102400.52250.521066400.520.5 4.82250.520.5 4.821410.640.5 4.820.5 4.82400.52250.521232.562245925.50() 6 A m A m A m H V A A A m =+??+?==+?+???+?+??=????????=+?+?+?+= ? ? ???? =?++=自然方量 (2) 35925.504025 4.8 1071.91()1.05 V m -??= =自然方量 (3) 外运的土为虚方 36066.986066.98n==12145 V m =?=虚方(5925.50-1071.91)1.25车

填方区 挖方区 1 T 1 T 1 T 1 T 挖方量 (3 m ) 1 W 15 20 18 240 1000 2 W 70 14 110 170 4000 3 W 15 22 120 200 4000 4 W 10 13 80 160 10000 填方量(3 m ) 1000 7000 2000 9000 19000 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 解: 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x 31+x 41=1000 x 11+x 12+x 13=1000 ………………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 21 X 的 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 21min(1000,4000)1000 X ==。则 1131410 X X X ===,在 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 21 X 格内; 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4380L =,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同时使x 13=x 23=x 33=0。同样将(2000) 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x 31=300,x 32=x 33 =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 填方区 挖方区 1 T 2T 3T 4T 挖方量 (3 m ) 1W 150 200 180 240 1000 × × × (1000) 2 W 70 140 110 170 4000 (1000) × × (3000)

2020年土木工程材料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土木工程材料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1.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是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3.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5、钢材的冷弯性是指刚才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6、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是指在规定温度25℃条件下,以规定重量100g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5s贯入试样中的深度。 例1-2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P1[2S9O"w3q 答:该石材软化系 例4-2石灰不耐水,但为什么配制的石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D(]$S4A)\6F%s' V*a)p

答:原因1.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石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潮湿环境中使用。7e-`' p5Y q:j.e 原因2.由于石灰的可塑性好,与粘土等拌合后经压实或夯实,使其密实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孔隙率,水的侵入大为减少。因此,灰土或三合土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例5-5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混凝土拥落度为30~50mm,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mpa。可供应以下原材料: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log/cm3,水泥的富余系数为1.08;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 ρ0s=2.60g/cm3;石子: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0g=2.65g/cm3。 设计要求: (1)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若经试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解:(1)求混凝土计算配合比。;^*y)H;B(g

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许斌版

(判断选择题答案,有些是我自己做的,仅供参考。后面是书上老师划的一些简答和综合题,有几个发的文档上没答案。另外,老师好像提到了列昂惕夫悖论,有时间可以了解下) 第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C、D、D 第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C、A、B 第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D、C、A、D 第七章判断题×、×、×、√、×、×、√ 选择题D、C、C、C、C 第八章判断题×、×、×、×、√、×、× 选择题C、B、A、AD、D 第九章判断题√、×、×、×、√、×、√ 选择题D、B、D、C、D 第十章判断题√、×、×、×、×、√、× 选择题C、A、C、B、D 第十一章判断题√、√、√、×、√、×、× 选择题D、C、B、C、A 第十二章判断题×、×、×、×、√、× 选择题B、C、A、B、D 第十三章判断题×、×、×、×、√、×、× 选择题D、B、BD、B、D 绝对优势:指一国的劳动生产率绝对水平高于另一国。 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既可以出自绝对优势较大的生产领域,也可以出自绝对劣势较小的生产领域。 赫克歇尔-欧林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的自由贸易均衡中,一个国家出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在生产中密集使用其稀缺资源的

商品。 斯图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在2×2×2结构的HO模型中,贸易开放必定提高一个国家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同时必定降低一个国家稀缺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进口关税: 进口配额: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出口补贴:是鼓励出口的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刺激本国产品出口,对出口商品 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资助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以降低出口商品的出口价格,提高 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自愿出口限额(VER):是出口国“自愿”设置的对出口数量的限额。我们把它视 为进口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因为出口国一般是在进口国施加的压力下才采用出口 限额的。 倾销行为:倾销指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于其本国市场销售价格之下的行为。在某些国家的反倾销法规中,除了上述定义外,一个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在低 于他的生产成本之下的行为也被认为是倾销。 掠夺性倾销:出口国企业将出口价格定得很低,目的在于将进口国的竞争对手逐 出市场,或者是为了阻碍潜在竞争着进入这个市场,由此确立垄断地位然后在提 高价格获得垄断利润。这种行为被称为掠夺性倾销。 美国301条款 一般301条款:授予总统采取一切适当的行动来消除外国贸易壁垒的权力。可针对外国政府“不正当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给美国商品造成负担或限制的”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 答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第一章土方工程 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25m,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多余土用容量为5m3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 (1) (2) (3) 外运的土为虚方 2.某场地方格网及角点自然标高如图,方格网边长a=30m,设计要求场地泄水坡度沿长度方向为2‰,沿宽度方向为3‰,泄水方向视地形情况确定。试确定场地设计标高(不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如有余土,用以加宽边坡),并计算填、挖土方工程量(不考虑边坡土方量)。 3.试用“表上作业法”土方调配的最优调配方案。 土方调配运距表 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解: 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 +x 31 +x 41 =1000 x 11+x 12 +x 13 =1000 ………………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先确定 21 X 的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 21min(1000,4000)1000 X ==。则 1131410 X X X ===,在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21 X 格内; 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格,即 4380L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同时使x 13=x 23=x 33 =0。同样将(2000)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x 31=300,x 32= x 33=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 (2)最优方案的判别 用“位势法”求检验数。 表1-6 平均运距和位势数

土木工程施工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当梁跨度____时,应使梁底模略为起拱,以防止由于灌注混凝土后跨中 梁下垂。 A、大于等于2米 B、大于等于4米 C、大于等于6米 D、大于等于8米 2.当悬臂结构大于等于2米时,底模拆除时应达到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的____。 A、30% B、50% C、75% D、100% 3.饰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____。 A、8% B、12% C、18% D、20% 4.当屋面坡度在3%~15%时,铺贴方法为____。 A、平行屋脊铺贴 B、垂直屋脊铺贴 C、可平行可垂直屋脊铺贴 D、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屋脊铺贴 5.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小于____时,才允许继续在上面进行施工活动。 A、0.8MP B、1.2MP C、1.6MP D、2.0MP 6.基坑中的淤泥排水,常用____井点排水。 A、轻型井点 B、喷射井点 C、电渗井点 D、管井井点 7.用于砌体结构的砂浆最低强度等级为____。 A、M2.5 B、M5 C、M7.5 D、M10 8.当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8m时,则应采用____。 A、溜槽 B、成组串筒 C、振动串筒 D、料斗 9.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搅拌后____时内使用完毕。

A、1~2h B、2~3h C、3~4h D、4~5h 10.当混凝土出现比较严重露筋现象时,应采取____修补。 A、细石混凝土环氧树脂 B、表面抹浆 C、环氧树脂 D、其他 答案:1~5 B D C C B 6~10 C B C C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施工排水可分为明排水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 2.成管灌注桩施工过程:就位、沉套管、开始灌注混凝土、下放钢筋骨架 继续浇筑混凝土、拔管成型。 3.砌筑的质量要求包括: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 4.钢筋代换方法包括:等强代换、等面积代换。 5.拆模顺序: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再承重部位、自上而下 的原则。 6.柱的吊升方法分为:旋转法、滑行法。 7.支撑杆是千斤顶向上爬升的轨道。 8.地下卷材防水的施工方法为:外防外贴法、外防内贴法。 9.一般抹灰按使用要求、质量标准和操作程序不同,可分为:普通抹灰和 高级抹灰。 10.钢筋的连接方法有:绑扎、焊接、机械连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土的可松性:在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加,以

国贸课后习题答案

Chapter 03 Why Everybody Trades: Comparative Advantage Overview This chapter extends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o consider trade in a multiple-product economy. An economy composed of two products is useful to bring out insights about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explicitly shows the effects of resource reallocations between industries. The chapter culminates in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for understanding why countries trade. The story begins with Adam Smith and absolute advantage. (A box on mercantilism summarizes the view that Smith opposed and shows how mercantilist thinking continues today.)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productivity of labor (output per hour) in producing each of two products (wheat and cloth) in two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Smith examined the case of absolute advantage, in which labor productivity in producing one product is higher in one country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producing the other product is higher in the other country. With no trade each country must produce both products to meet national demands. The discussion of the Smith case focuses on the increase in glob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chieved by shifting production in each country toward the product in which it has the higher labor productivity. National demands can be met by international trade—apparently excess supplies can be exported and apparently excess demands can be met by imports. The increase in total world production is the evidence of gains from international trade. Smith's approach does not indicate what would happen if the same country has absolute advantage in both products. Ricardo took up this case and demonstrated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a country will export products that it can produce at low opportunity cost and import products that it would otherwise produce at high opportunity cost. The Ricardian example is developed in more detail. The ratio of resource costs (or labor hour input-output coefficients, the inverse of labor productivities) indicates the opportunity costs or relative prices of the products in each country with no trade. The difference in prices with no trade sets up the opportunity for arbitrage, with each good being exported from the initially low-price country and imported by the initially high-price country. The shift to a free trade equilibrium results in an equilibrium international price. Without information on demand, we cannot say exactly what this price will be, but we do know that it is in the range bordered by the two no-trade price ratios.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习题答案

学习中心/函授站_ 姓名学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3学年上学期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试题 (综合大作业) 考试说明: 1、大作业于2013年6月13日下发,2013年6月29日交回; 2、考试必须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雷同均按零分计; 3、答案须手写完成,要求字迹工整、卷面干净。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共20分) 1、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2、总贸易与专门贸易:①总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国境为界,一定时期内,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凡输出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②专门贸易指对外贸易统计时,以关境为界,凡进入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称专门进口;凡输出关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称专门出口。 3、普惠税与特惠税: 普惠税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或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②特惠税是指对某个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特惠税有的是互惠的,有的是非互惠的,但不适用于从非优惠国家或地区进口的商品 4、班轮运输与租船运输:班轮运输是指,我们在贸易术语里讲过班轮条件。班轮,就是轮船公司的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固定航线,固定的港口往来行驶的,这样的船舶叫做班轮,这样

的运输就叫班轮运输。 租船运输中,有程租船、期租船、光船租船等三种。程租船又叫定程租船,是按里程来计算,程租船的费用计算问题,可由租船人和船东专业人员商量确定 5、共同海损与单独海损:共同海损是指载货船舶在海上运输中,遭遇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其他特殊情况时,为了使船舶、货物免遭共同危险,有意地采取合理措施而引起的特殊牺牲或支出的额外费用,应由各受益方共同分摊损失的一种法律制度。 单独海损是指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驾驶人员等的航海过失直接造成的船舶或货物的损失。这部分损失不能要求航海中的个利害关系人来分摊,只能由各受害方自行承担,或按运输合同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辨析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答:对

土木工程概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0土木工程概论考试试卷 ——2010级土木工程 学号: 一、单项选择(每一小题1分,共20小题,20分) 1、下列不属于土木工程的三大基础材料的是() A 水泥 B 混凝土 C 钢材 D 木材 2、多层建筑是指低于()米的建筑 A、28 B、16 C、20 D、24 3、属于建筑基本构件不包含() A、板 B、梁 C、柱 D、桩 4、下列各种形式的拱式桥中,能减轻地基承受的荷载,最适合在地质状况不良的条件下建造的是() A上承式拱B下承式拱C中承式拱D都可以 5、直立式码头岸边有较大水深,便于大船系泊和作业,适用于()的河港或海港。 A、水位差不大; B、水位变化较大; C、高水时间较长而低水时间较短; D、枯水时间较长而高水 时间较短。 6、()是控制、防御洪水以减免洪灾损失所修建的工程。 A、水利工程; B、排水工程; C、防洪工程; D、取水工程。 7、全部由钢筋混凝土墙体承重的房屋结构称为()结构。 A、混合 B、框架 C、连续墙 D、剪力墙 8、砖、瓦、砂、石、灰属于() A、地方材料 B、结构材料 C、功能材料 D、工程材料 9、工程地质勘探的主要方法不包含() A、坑探 B、槽探 C、钻探 D、地球物理勘探 10、工程中应用最广的水泥是() A、硅酸盐水泥 B、铝酸盐水泥 C、硫酸盐水泥 D、磷酸盐水泥 11、民用单层建筑一般采用的结构是() A、砖混结构 B、排架结构 C、刚架结构 D、框架结构 12、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属于公路等级划分的标准() A、使用年限 B、车道数 C、交通量、 D、所处地理位置 13、工程地质勘查的步骤不包括() A、可行性勘查 B、初步勘查 C、深入勘查 D、详细勘查 14、我国第一座采用网架结构的建筑是() A、上海体育馆 B、上海师范学院球类房 C、首都体育馆 D、广州天河体育馆 15、中国的北京故宫属于() A、钢结构 B、砖石结构 C、木结构 D、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多项选择(每个题目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多选、错选、漏选、不选均不得分。每一小题2分,共 10小题,20分) 1、下列属于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的有() A 框架结构 B 框架—剪力墙结构 C 框支剪力墙结构 D 剪力墙结构 2、码头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A、重力式; B、板桩式; C、高桩式; D、组合式。 3、防波堤的平面布置分为()。 A、单突堤式; B、双突堤式; C、岛堤式; D、组合堤式。 4、大跨度建筑结构包括()

国际贸易课后答案66308

第一章导言 1.对外贸易产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1)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 (2)存在各自为政社会实体间的交换行为 2.为什么说地理大发现后贸易才具有“世界”的概念? 地理大发现将各洲独立发展的国家联系起来。 3.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 (2)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 (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 (6)各种类型国家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存度都在提高。 4.什么是对外贸易量?它与对外贸易额是什么关系? (1)对外贸易额在进行年度对比时存在缺陷,它在反映规模的同时,也涵盖了价格因素的影响。 (2)对外贸易量是以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它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单纯反映规模因素对贸易额变动的影响。 5.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区别是什么? 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 6.什么是对外贸易依存度?它要说明什么问题? (1)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GNP或GDP比率来表示。 (2)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第二章国际分工 1.为什么说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是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与资本输出使得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家与初级产品(农产品、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得以强化,导致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具体表现为: (1)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两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2)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德国、法国等。他们之间也形成了以经济部门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关系。 (3)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国际分工的依赖。 总之,在这一时期,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建立,参加国际分工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许多部门首先是为世界市场而生产的,而每一个国家消费的许多产品都源自世界市场,直接或间接凝结着许多国家劳动者的劳动。 2.为什么说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生产力的发展对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产品内容。 (5)技术在国际分工中的作用日渐显著。 3. 为什么说比较成本论是对绝对成本论的继承和发展?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1- 1 土的工程性质有:可松性、含水量、透水性 含水量影响:含水量越大,土就越湿,对施工越不利。含水量对挖土的难易、施工时的放坡、回填土的夯实等均有影响。 地下水的流动以及土中渗透速度都与土的透水性有关。 1- 2 土的可松性: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组织被破坏,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以后虽经回 填压实,也不能恢复为原来状态时的体积。土的可松性程度,一般用最初可松性系数和最后 可松性系数来表示。 1- 3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满足设计时考虑的最高洪水位的影响;充分利用地形,尽量使 挖填平衡(如土的可松性的影响),以减少土运输量。 1-4试述按填、挖平衡时,确定场地平整设计标高的步骤与法? 1、初步确定场地设计标高(H o)(1)将场地划分为区隔(正形),确定各格角点标高(平坦,则地形图+插入法;起伏,则现场木桩格网,测量)。(2)挖填平衡,算体积列程, 2、计算设计标高的调整值:考虑土的可松性影响,考虑泄水坡度。 1-5在什么情况下对场地设计标高要进行调整?如调整? 1、土的可松性的影响:由于土具有可松性,回填压实回复不了原来状态,要相应提高设计标高。 2、考虑泄水坡度对设计标高的影响。 1-8流砂的主要成因是什么?防治流砂的途径是什么?有哪些有效措施? 由于地下水的水力坡度大,即动水压力大,而且动水压力的向(与水流向一致)与土的重力 向相反,土不仅受到水的浮力,而且受到动水压力的作用,有向上举的趋势。当动水压力等 于或大于土的浸水密度时,土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并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基坑,即发生流砂现象。 防治途径:减小或平衡动水压力;设法使动水压力的向向下;截断地下水流。 有效措施:①在枯水期施工,减少动水压力;②抛大块,以平衡动水压力;③打板桩, 增加水流途径,减少动水压力;④水下挖土,平衡或减少动水压力;⑤井点降低地下水位,使动水压力向下;⑥搅拌桩或地下连续墙,截水,支承土水压力。 1-9基坑降水有哪几种法?各自的适用围? 降低地下水位的法主要有:集水井降水法、井点降水法等。 集水井降水也称基坑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基坑底设置集水井,并在基坑底四或中央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的一种施工法。主要适应于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不很旺的情况。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开挖前和开挖过程中不断地抽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直至基础工程施工完毕。 1-10如进行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与高程布置? 平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6m,降水深度不大于5m,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双排线状井点,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基础面积较大,环形井点,并在四角加密;井点管距井壁边缘保持在0.7?1m,间距一般为0.8?1.6m。 高程布置:轻型井点的降水深度,在井点管底部(不包括滤管)处,一般不超过6m。对井点系统进行高程布置时,应考虑井点管的标准长度,井点管露出地面的长度(约0.2?0.3m), 以及滤管必须在透水层。 1-11水井的类型是怎样划分的?涌水量的计算步骤? 水井根据其井底是否到达不透水层,分为完整井与非完整井。井底到达不透水层的称为完整 井;否则为非完整井。根据地下水有无压力,分为承压井与无压井。凡水井布置在两层不透

国贸经济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世界贸易概览 1、引力模型的作用:引力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而且能够说明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仍然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障碍因素。 2、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之和。亦可等于对该国所生产产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之和。 3、引力模型产生的基础是:现实充分说明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其进出口总额息息相关。 4、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国间的贸易规模和两国的GDP 成正比,与两国间的距离成反比。其方程式为:T ij=A*Y i*(Y j/D ij) 其中,A是常量,T ij是i国与j国间的贸易额,Y i是i国的国内生产总值,Y j是j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ij是两国间的距离。 5、引力模型的内在逻辑,即其有效的原因:广义的讲,大的经济体由于收入高,因而大量进口产品。同时,由于大的经济体可以生产更多品种的系列产品,因而更能满足其他国家的需求,进而大量出口产品。(在两国贸易中,任一方的经济规模越大,则双方的贸易量就越大。) 6、引力模型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有助于明确国际贸易中的异常现象。文化的亲和性、地理位置、运输成本等都会影响贸易规模。 7、所有估计出来的引力模型都表明两国距离对贸易有负的效应。典型的估计是两国距离每增加1%,则两国的贸易量要降低0.7%~1%。下降幅度部分地体现为产品和服务运输成本增加的幅度。 8、在各国GDP和距离给定的情况下,有效贸易协定(trade agreement)比无效的贸易协定更能显著增加成员国的贸易量。贸易协定虽然可以消除成员方间的贸易壁垒,但是对各国国界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即便产品和服务可以免关税和无限制地进入疆界,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产生的贸易量也要比在同样条件下国家之间产生的贸易量大。 9、服务外包(service outsourcing),亦称为离岸服务,是指曾经必须在一国国内实现的服务现在可以在国外实现。 10、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工业制成品,如汽车、计算机、服装等;矿产品,包括从铜矿砂到煤炭各种产品,如石油;农产品,如小麦、大豆、棉花等;服务出口,包括传统的运费、保费和旅游收入(运费由航空公司和船舶公司收取,保费由国外客商支付,旅游收入由国外游客提供。);服务贸易、电子传输等。 本章重点习题(P23~24) 1、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英语国家,两国的人口规模也相差不太大(加拿大多60%),但是相对各自GDP而言,加拿大的贸易额是澳大利亚的两倍。为什么会如此? 根据引力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两国间贸易量的大小不仅与两国的GDP相关,同时两国间的距离也是关键因素。澳大利亚由于地处偏远而面临着成本相对较高的运输进出口贸易,从而减少贸易的吸引力。加拿大的边界有一个大型经济体——美国,而澳大利亚附近没有主要经济体,这使得加拿大的经济更加开放而澳大利亚的经济就相对独立。 2、墨西哥和巴西各自的贸易伙伴不同。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量大致相当。墨西哥的贸易量相对其GDP而言很大。用引力模型解释这种现象。 墨西哥在地理上相当接近美国,但却远离欧盟,这就导致了墨西哥主要与美国贸易。巴西在地理上与这两个经济体的距离相当,所以它与这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量是大致均分的。墨西哥的贸易量比巴西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墨西哥接近一个主要经济体——美国,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墨西哥是它是一个庞大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成员。巴西是远离任何大型经济体,并且它是一个与相对较小的国家组成的经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

土木工程施工习题集含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 一、单选题 1.砖墙每天可砌筑高度不应超过( )。 A.1.1mB、1.2mC、1.6mD、 1.8m 2.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A.C10 B.C20 C.C25 D.C30 3.当混凝土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时,其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 )。 A.7d B.14d C.15d D.28d 4.配置在同一截面的受力钢筋,其绑扎接头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为(). A、小于50% B、受拉区不超过25%,受压区不超过50% C、25-50% D、受拉区不超过50%,受压区不超过25% 5.若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0C,水泥砂浆应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 A.45分钟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6.缆风绳用的钢丝绳一般宜选用( )。 A.6 x 19+1 B.6 x 37+1 C.6 x 61+1 D.6 x 89+1 7.某场地平整工程,有4000m3的填方量需从附近取土回填,土质为密实砂土(已知K s=1.35,K/S=1.15),其填土挖方量为( ). A.2986m3 B.3478m3 C.4000 m3 D.4600 m3 8.吊装大跨度钢筋混凝土屋架时,屋架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

A.70% B.80% C.90% D.100% 9.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面标高时,坚硬粘土可直立壁开挖不加支撑的最大深度不宜大于(). A.1.5m B.1.8m C.2.0m D.2.5 10.砌筑中每块支好的安全网应能承受不小于( )的冲击荷载。 A.1.0KN B.1.6 KN C.1.8KN D.2.0 KN 11.托线板的作用主要是( )。 A.靠吊墙面的平整度 B.靠吊墙面的垂直度 C.测量阴角的方正 D.测量阳角的方正 12.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及钢筋弯曲处的距离,小于( )。 A.10d B.500m C.30d D.35d 13.屋架的扶直应优先选用()。 A.反向扶直 B.正向扶直 C.正、反向均可 14.预应力后张法施工中,对孔道灌浆工序的施工不宜采用( )。 A.压力灌浆 B.先从最下层孔道开始逐层向上的灌浆顺序 C.从孔道的两端向中间灌压力法 D.每个孔道灌浆一次连续完成 15.为避免一般抹灰各抹灰层间产生开裂空鼓或脱落( )。 A.中层砂浆强度高于底层砂浆强度 B.底层砂浆强度应等于中层砂浆强度 C.底层砂浆强度应高于中层砂浆强度 D.底层砂浆强度应高于基层强度

土木工程测量期末考试试题

《工程测量》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10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 分)1. 设地面上有A、B 两点,A 为后视点,B 为前视点,测得后视读数为a,前视读数为b,若使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 AB大于零,则为(B )正确。 A. a v b B.a > b C. a = b D. a

择一般是(B )

A. 随仪器的精度而定C. 随测绘方法而定 B. 随比例尺和地形而定D. 随绘图技巧而定 6. 在进行土木工程测量角度时,用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可以忽略对角度的影响的测区面积应不大于(C )。 2 2 2 2 A. 50km B. 75km C. 100km D. 150km 7. 绝对高程是由(B )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A. 任意水准面 B. 大地水准面 C. 水准面 D. 竖直面 8. 导线测量外业工作不包括(D )。 A.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B. 量边 C. 测转折角 D. 测高差 9. 地形图基本应用内容是( C )。 A. 在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B. 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在 图上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在图上按限制坡度选线 C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图上某点的高程、确定图上某直线的坡度 D .在图上确定一点的坐标、在图上确定一直线的长度和方向、确定汇水面积、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估算 10. 我国1980 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椭球体几何参数为 (A )。 A. a=6378140m a =1: 298.257 B. a=6378140m a =1: 298.3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施工课后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 土方工程 1.某工程基础(地下室)外围尺寸40m ×25m ,埋深,为满足施工要求,基坑底面积尺寸在基础外每侧留宽的工作面;基坑长短边均按1:放坡(已知K S =,K S ′=)。试计算: (1)基坑开挖土方量; (2)现场留回填土用的土方量; (3)多余土用容量为5m 3 自卸汽车外运,应运多少车次 解: (1) ()()()()()3 132303102400.52250.521066400.520.5 4.82250.520.5 4.821410.640.5 4.820.5 4.82400.52250.521232.562245925.50() 6 A m A m A m H V A A A m =+??+?==+?+???+?+??=????????=+?+?+?+= ? ? ???? =?++=自然方量 (2) 35925.504025 4.8 1071.91()1.05 V m -??= =自然方量 (3) 外运的土为虚方 36066.986066.98n==12145 V m =?=虚方(5925.50-1071.91)1.25车

注:小格内单位运距为m 。 解: 表中可以看出:x 11+x 21+x 31+x 41=1000 x 11+x 12+x 13=1000 ……………… 利用“表上作业法”进行调配的步骤为: (1)用“最小元素法”编制初始调配方案 步骤1:即先在运距表(小方格)中找一个最小数值,即2170L =,于是 先确定 21 X 的值,使其尽可能地大,即取 21min(1000,4000)1000 X ==。则 1131410 X X X ===,在空格内画上“×”号,将(1000)填入21 X 格内; 步骤2:在没有填上数字和“×”号的方格内再选一个运距最小的方 格,即4380L =,让X 43值尽可能的大,即X 43=min(10000,2000)=2000。同时使x 13=x 23=x 33=0。同样将(2000)填入表1-5中X 43格内,并且在X 13、X 23 、X 33格内画上“×”。 步骤3:按同样的原理,可依次确定x 42=7000,x 12=x 22 =x 32 =0; x 31=300,x 32=x 33=100,并填入表1-5,其余方格画上“×”,该表即为初始调配方案。 表1-5 土方初始调配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