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杆接头技术规范

钻杆接头技术规范
钻杆接头技术规范

钻杆接头产品技术检验规范

(内控标准)

1、目的:

本标准中规定了钻杆对焊接头和钻柱转换接头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钢材材质、钢级,加工参数、方法,产品标识、检验方法及包装储存、运输的具体要求,是保证钻杆接头产品质量的纲领性文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512.2-2008 《石油天然气工业旋转钻井设备》

第2部分《旋转台肩式螺纹连接的加工与测量》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API Spec Q1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质量纲要规范》(第9版)

API Spec 5DP《钻杆规范》(第1版)

ASME第Ⅴ卷《无损检验》

3、钻杆接头毛坯的验收准则

3.1外观检测:

3.1.1工件毛坯外径不得有超过12.5%周长或深度超2.54mm(0.1in)的非线性缺陷存在;

3.1.2所有淬火裂纹均应被视为缺陷,不予接收。

3.2毛坯几何尺寸检测:

3.2.1几何图形(见图1)

a外螺纹钻杆接头毛坯图

b内螺纹钻杆接头毛坯图

图1

3.2.2尺寸检测:

根据图1中所示的几何形状,再依据毛坯图纸所标定数据逐一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量具:游标卡尺、钢板尺;

3.2.3检测频次:100%。

3.3、化学成分分析:

3.3.1相关标准:ASTM A751;

3.3.2钢材成分含量范围:4137H(37CrMnMoA) (见表2)

成分C(碳) Si(硅)Mn(锰)P(磷)S(硫)Cr(鉻)Mo(钼)范围0.35~0.38 0.17~0.35 0.90~1.00 ≤0.020 ≤0.015 0.90~1.20 0.28~0.33

3.3.3主要检测项目及指标:

P(磷)≤0.020%;S(硫)≤0.015%;

3.3.4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

3.4、拉伸试验

3.4.1相关标准:ASTM A370;

3.4.2 试验范围(见表3):

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

MPa

伸长率

%

冲击功

J

min max min min 试验温度试样尺寸冲击值828 1138 965 13 -20℃±3℃10*10(mm)54

3.4.3拉伸试样:试样尺寸应采取直径12.7mm(0.500in)的圆棒进行试验。如果外螺纹截面不足可采用直径8.9mm(0.350in)或6.4mm(0.250in)的试样。

3.4.4试样取样位置(见图2)

3.4.4 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

3.4.5复检:如果初次拉伸试验不合格,则在同一工件上再另取两个试件测试。如果这两个试件都符合要求,即可认定该批产品合格。反之,则可认定该批

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图2

3.5、夏比V型缺口冲击试验

3.5.1由取自一个钻杆接头的一组3个纵向试件组成。相关标准应按ASTM A370和ASTM E23在(-20℃±3℃)温度下进行;

3.5.2试样取样位置(见图2)

3.5.3试验温度(见表3)

3.5.4试样尺寸(见表3)

3.5.5试验范围(见表3)

3.5.6复检:在最初的试验中,如果有一个(不超过一个)试样的最低吸收能不合格,则可从同一试件上再取一组3个试验进行复检(如果试件上的剩余材料不够截取,则可从同一批次中的另一钻杆接头上截取),如果复检的试件仍然不合格,则可认为该批钻杆接头毛坯为不合格产品。

3.6、硬度试验:

3.6.1相关标准:ASTM E10;3.6.2试验范围:HB290~341;

3.6.3硬度试验位置:见图3;

a)公接头硬度试验位置

b) 母接头硬度试验位置

(图3)

3.6.4 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

3.7硬度试验

3.7.1试验标准:硬度试验应在热处理后的钻杆接头毛坯上截取,按照ASTM E10在室温下进行布氏硬度试验;

3.7.2试验方法:每200只为1炉/批次,任取其中一件做硬度试验,试验方法及位置(见图3)

3.7.3如果代表一批的钻杆接头试件硬度试验不合格,应进行复检。附件位置应在初始位置的每一侧约三倍压痕直径处做两组试验。如果该两组试验均能满足要求,则可认定该批产品合格。

若试验中有一个不符合要求,则可在同一批产品中另取三件产品进行试验,如果三件产品均符合要求,则可认为该批钻杆接头为合格产品。如果该批试件中有一个或多个试样不符合要求,则可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应重新进行热处理,作为新的一批进行试验。

4、钻杆接头产品验收

4.1外观检测

4.1.1在螺纹中,其相对面上(即内螺纹接头的外表面和外螺纹的内表面)或螺纹区域的端部,任何缺欠均应被视为缺陷;

4.1.2在产品的其它表面,任何线性缺欠均应被视为缺陷;超过12.5%周长或深度超2.54mm(0.1in)的非线性缺陷存在;

4.1.3产品表面的标识印记不应被视为缺陷;

4.1.4所有淬火裂纹均应被视为缺陷。

4.2几何尺寸检测

4.2.1钻杆接头外螺纹检测范围:(见附表1)

4.2.2钻杆接头内螺纹检测范围:(见附表2)

4.3无损检测

4.3.1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按ISO 11484或ASNT SNT-TC-1A(2005),取得磁粉(MT)无损检验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视力:左右眼裸眼视力大于1.0。色盲:能区分和辨明所用颜色间反衬能力。分辨率:至少一只眼睛的正常即合格的近距离分辨

力,应该能在一张标准Judge测试表上以不小于12英寸(30.5mm)的距离读出最小的Judge2或类似的类型和尺寸的字母。

4.3.2湿荧光磁粉检验

在螺纹加工后,应按照ISO 13665或ASTM E709标准规定,每个钻杆接头的内、外表面均应进行纵向缺欠和横向缺欠的磁粉探伤检测。按《磁粉探伤工艺规范》规定,每8小时或换班时应检查一次磁悬液浓度。检测表面上的最小亮度为1000Μw/cm2。

4.3.3缺陷处置

有缺陷应判定为废品,如果缺陷较小且在不重要的位置(如:大钳空间外表面或内表面等处)可以采用磨削或机加工的方法将其去除。但是所有磨削处均应平滑过渡。当使用磨削或机加工的方法将缺陷去除后,应重新对钻杆接头进行无损检测,从而验证缺陷被去除。

5、标识验证

5.1标识的分类:钻杆接头产品标识采用“生产标识”和“永久标识”两种标识方式,用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5.2生产标识:为了保证钻杆接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现连续性和可追溯性,需要在其半成品毛坯的外表面上打印标识,以便于识别;

5.2.1标识内容:生产厂家、旋转台肩式连接类型、认证号码、生产年月、钢级、产品流水号

5.2.2打印位置:供方提供的每一只钻杆接头毛坯均应有详细的标识,标识应采用气动标识机将内容打印在毛坯的外表面上,打印字高10mm;深度大于0.5mm;

5.2.3打印内容:xxC NC50 5DP-0161 514 G-XXXX

其中:xxC----xx机械厂;

NC50----产品规格;

5DP-0161----认证号码;

514----生产年月(2014年5月)

G----钢级;

XXXX---产品流水号

5.3永久标识:打印在钻杆接头产品上的永久标记,是识别钻杆接头产品唯一性的永久印记。

5.3.1打印设备:采用HR-YDP-75L型半导体激光标识机将标识内容打印在工件上。

5.3.2打印位置:(见图4)

钻杆外螺纹接头标识位置在外螺纹尾部与台肩面连接处;

钻杆内螺纹接头标识位置在内螺纹端面直口处;

5.3.3标识内容:生产厂家、5DP-认证号码、生产年月、旋转台肩式连接类型、钢级、生产序号

如:SJC 5DP-0161 914 NC50 G 01234

其中:xxC-----xx机械厂;5DP-0161-----认证号码

914-----生产年月;NC50-----规格扣型

G-----钢级;01234----生产序号;

6、磷化检验

6.1磷化膜外观色泽及均匀性用肉眼观察,零件经磷化后膜层的颜色为温蕴的灰黑色,膜层应均匀连续,结晶细致.无污染、无缺膜区、无划痕、无粉状和白色沉渣。

6.2磷化后的工件允许存在轻微的色调差异,但不允许出现褐色,具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均为允许缺陷:

①、轻微的水迹,重铬酸盐的痕迹,擦白及挂灰现象。

②、由于局部热处理及表面加工状态的不同而造成颜色和结晶不均匀。

③、除去锈蚀处与整体色泽不一样。

6.3油钻杆接头、转换接头磷化层厚度:0.001~0.003mm。测量位置在接箍的端面处,抽检比例1件/筐;(注:每一件测3~5个数值,取所测值的平均值);

5、磷化后的磷化膜厚度超差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均为不允许缺陷,应立即做返工处理,并做记录;

①、疏松的磷化膜层;

②、锈蚀未除尽,或重新出现水锈、绿斑;

③、局部无磷化膜;

④、表面严重挂灰。

7、设备配置要求

7.1能够进行拉伸、冲击等机械性能试验设备(委托具有CMA资质的部门),并出具实验报告;

7.2能够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的光谱分析设备(委托具有CMA资质的部门)并出具实验报告;

7.3拥有能够进行一次性处理200只及以上数量钻杆接头或转换接头毛坯的热处理设备。可以由外协厂家来完成此项工作,但是,该厂家必须提供《热处理的工艺规程》、《工艺评定记录》、《热处理炉的校准记录》、《炉上的热电偶、温控仪、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校检证书》;《无损检测工艺和评定报告》、《探伤人员资质》以及《探伤仪器的检定证书》等有效的技术文件;

7.4拥有能够满足生产标识的气动打标机和永久标识的激光标识机;

7.5拥有能够生产加工钻杆接头、转换接头螺纹数控车床,以及相关的螺纹检测塞、环规和螺纹单向参数检测仪等设备;

7.6拥有能够检测钻杆接头内、外表面纵向和横向缺欠的湿荧光磁粉探伤检测设备,以及相关的检测试片、黑光辐照计、白光照度计和检测磁悬液浓度的梨形瓶等配套仪器;

7.7拥有磷化覆膜设备,以及能够检测磷化膜厚度的覆膜测厚仪。

8、技术文件要求

8.1产品质量证明书(内包含内容)

8.1.1钻杆接头加工所依据的标准ISO11961《石油天然气工业-钢制钻杆》或API Spec 5DP《钻杆规范》第1版

8.1.2钻杆接头几何尺寸检验数据;

8.1.3钢材熔炼炉号、热处理批号、解剖试件号及供货数量;

8.1.4化学成分分析:产品中所含元素的质量百分数;

8.1.5机械性能试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并给出试样类型及尺寸;

8.1.6硬度试验结果:试验类型、标准和取样的位置及方向。

8.2要求保存的记录:

①钻杆接头毛坯进货检验报告;

②钻杆接头毛坯的《产品质量证明书》;

③钻杆接头毛坯的无损检测报告:《磁粉探伤报告》和《超声波探伤报告》;

④钻杆接头毛坯的《产品试验数据报告》;

⑤钻杆接头成品的化学成分分析报告:P(磷)、S(硫)元素的百分数含量;

⑥钻杆接头成品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夏比口冲击试验数值;

⑦硬度试验结果。

8.3要求保存期限:5年以上。

OPGW[1].ADSS光缆接头盒使用操作说明(新)

OPGW、ADSS光缆接头盒使用操作说明 1

目录 一、接头盒使用说明 1、各部件名称 2、结构特点 3、技术指标 4、操作程序 (1)OPGW光缆接续操作 4.1.1 OPGW接续缆端面处理 4.1.2 OPGW接头盒的处理(图二)(2)ADSS光缆接续操作 (3)接头盒的安装固定 4.3.1 接头盒铁塔安装固定(图一) 4.3.2 接头盒杆用安装固定(图三、四) (4)光纤保护管安装操作( 图五) 二、安全须知 2

3 OPG W 、ADSS 光缆接头盒 使用说明和安全须知 该产品适用于电力特种光缆的连接保护,产品有直通连接和分歧 连接之功能,最多可同时进五根光缆,适用于架空杆、塔。 1. 各部件名称 接头盒示意图(图一) 2. 结构特点 机械强度高,密封性能好,合金外壳采用电化处理,耐腐蚀,性能优良,采用密封圈及硅胶密封,可重复开启、扩容、维修、复接等,存纤盘容量达48芯;光缆固定采用与光缆直径相匹配的铝管夹紧,

防止夹伤光缆;可安装在铁塔不同部位,安装牢固;(杆用安装采用不锈钢带固定,操作方便,能适用于不同杆径、不同位置的安装。)3.技术指标 光纤曲率半径:≥45mm 盘留光纤长度:≥2m 光纤盘留附加衰耗:≤0.01dB 光纤最大容量:≤144芯 适用温度范围:-40~+70℃抗侧压力:≥2000N 外型尺寸(mm):480(H)×200(φ) 重量:6.7Kg 4.操作程序 (1)OPGW光缆接续操作 4.1.1 OPGW接续缆端面处理 a)从对OPGW保护及方便固定的角度考虑,理顺预留OPGW光缆走径,并检查其长度,截去受牵引损伤的段长,保留满足在地面多次熔接操作及塔上盘固的长度。 b)将OPGW光缆从与光缆直径相匹配的铝套管中穿过,套到距端面1.5m 左右的地方,以防止扭动松股,用细齿钢锯条或边剪钳切去OPGW光缆铠装层,剪切铠装层时最好把光缆固定在一个夹具上,并精心操作,在切AA线、AS线时,不能损伤不锈钢光纤单元,包括切痕和扭结,所切线材端面应平齐 c)用十字捋直轮将钢管单元捋直,在伸出端面60~80mm处做好标记,用钢管切割刀切去钢管,首先使用切割刀夹持住钢管并保证不左右滑动,旋转一周松动后,拧紧刀刃,再旋转一周,如此反复4次左右,观察切口深度合适后,取下切割刀;双手握住钢管,大拇指捏住切口处,前后缓缓扳动2次,防止钢管变形及断裂后锐边擦伤光纤,待钢管完全脱落后,轻轻地将钢管移去。 d)用无水酒精棉球擦净光纤表面油膏,按常规方法将光纤熔接。 4.1.2接头盒的处理 4

线务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线务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1.职业概况 1.l职业名称:线务员 1.2职业定义:从事通信线路维护和工程施工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高级技师)。 1.4职业环境:室外。 1.5职业能力特征: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理解、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l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1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技师、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担任线务员理论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电信传输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讲师(或同等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担任培训初、中级人员技能操作的教师可以是持有本职业高级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或具有相应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担任培训高级人员技能操作的教师可以是持有本职业技师资格证书后,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或具有相应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技师、高级技师的培训一般应由省级以上通信教育培训机构负责。 1.7.3培训场地设备和工具: 1、应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教室和计算机设备、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具和教学软件,采光通风条件良好; 2、具有能进行线路学习、考核专业技能的场地; 3、具有线路通信器材和设备; 4、常用的线务测试仪表; 5、常用的线路施工、维护、检查、故障处理的工具。 1.8鉴定要求

光缆施工规范及要求

光缆施工规范及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光缆线路施工要求 光缆敷设方式 通信光缆的敷设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管道、直埋和架空敷设方式。 一、光缆线路工程实施要求 (一)基本要求 1、一般要求 (1)线路工程实施前应按设计图纸进行复测,重新丈量线路路由长度、人孔井位置。复测中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路由不通或存在危及线路安全隐患的地段,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并在下达设计变更通知单后再进行调整、实施。 (2)施工前应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况进行合理配盘,应尽量按盘号顺序敷设,以减少光纤参数差别所产生的接头本征损耗;光缆单盘标准长度:管道光缆以2km做为配盘基数,架空光缆按3公里配盘,直埋光缆按3公里配盘;靠近局站侧的单盘长度不宜小于500米,严禁使用短段光缆。(3)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指标表 波纹管和钢管管孔内应穿放子管道,其子管道总外径不应超过原管孔内径的85%,子管道内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5)光缆引上部分均采用Φ80mm钢管保护,钢管内穿放2根子管,子管规格为Φ28/32mm聚乙烯塑料管。钢管下部延伸至人(手)孔内或地下,钢管上方管口以及子管管口应作堵塞处理。 (6)光缆线路在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光缆必要的预留长度,主要包括光缆接头处的预留长度、光缆弯曲增加长度、局

站内预留长度等。光缆的预留长度要严格按照下表要求实施,对特殊地段可结合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光缆预留长度表 XX局为A端,XX中继站为B端。 (二)架空光缆线路安装要求 1、杆路建筑安装要求 (1)电杆的规格及选用 架空杆路全程采用油木电杆,电杆稍径φ14-20厘米。杆路建筑标准杆高为8米,标准杆距为50米,超过65米按长杆档处理。 光缆距地面的高度达不到要求时,可采取增加电杆高度的方式,当电杆高度为12米以下时(不含12米)采用单接杆方式,当电杆高度为12米以上时采用品接杆方式。接杆时电杆锯出断面及刨平面需用沥青作防腐处理,接杆下节杆稍径不得小于上节杆稍径,单接杆时下节杆稍径不小于上节杆根径的四分之三。具体规格程式按设计图纸规定标准实施。 单接杆在直线路上应装在顺线路方向,在经受定向风力的地区应装在背风的一侧,角杆应装在拉线的反侧,跨越杆应装在长杆档的一侧,坡度变更杆应装在下坡的一侧,分线杆应装在拉线的反侧。 (2)电杆埋深

钻机技术要求

二、技术要求 1.井型概述 寿阳作业区所部署井位主要为煤层气水平井组,根据已知部分井位的钻井设计,直井井深为700-800米左右,水平井井深在1500-1600米左右。QYN1-12井组的直井和水平井一开井眼尺寸预计为311.2mm,下244.5mm套管;二开井眼尺寸为215.9mm,下177.8mm套管;水平井三开井眼尺寸为130.2mm,PE管完井。 2、规范及行业标准

三. 技术要求 3.1总体技术要求 钻机要求ZJ30撬装钻机,具体设备参数要求如下: (1)设备要满足井场露天作业的要求,在防爆、防渗漏、防腐、防尘、耐高温方面严格要求,并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同时要求容易检查、保养和维修;(2)所有液、气、电线走向规范、安全可靠、布局合理,标识清晰、按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安装、固定; (3)危险区内所有电气设备满足防爆要求,并提供防爆证书; (4)钻机各报警、限位及互锁装置灵敏、可靠、准确。所有安全设备(压力容器)有合格证、检测报告; (5)整套钻机设备配齐标准的安全标识和警示牌; (6)钻机总体布局合理并考虑集约化。需要具有较强的丘陵地区运输能力,车载钻机设计包括轴荷、载重、刹车、照明、尺寸等满足公路运输要求(7)钻机设备需配备FZ18-14型防喷器装置; (8)钻机设备需配备配套顶驱装置 3.2适用条件 环境温度 -20℃~+45℃ 湿度 90﹪(+20℃时) 满足2500米井深钻深需要,山西等山区煤层气作业,高沙尘环境,低温。

3.3 钻机技术要求 3.3.1钻机底座系统 ◆台面面积 ◆立根盒容量整套钻机满足钻井深度为2500m(5″钻杆)的作业◆立根盒为硬方木,方木作防腐处理; ◆配套2个B型钳尾绳桩,1个液压大钳尾绳桩及2套液压猫头等; ◆钻台配两套扶梯,一个门形坡道,大小鼠洞和钻台围栏等。 3.3.2提升系统 3.3.2.1井架 ◆最大钩载≥180T ◆井架有效度满足至少两根单根立柱摆放且安全距离≥2m。 ◆二层台立根容量 5”钻杆,19m立根≥2500m 3-1/2”钻杆≥2000m 6-1/2"钻挺≥12柱 4-3/4"钻铤≥9柱 二层台安装高度(钻台面之上) 17.5m、19.5 m、 3.3.2.2 天车 ◆规格 TC250及以上 ◆天车架设缓冲防碰木,并加护网。 ◆配避雷针、标高灯。 3.3.2.3绞车 ◆规格 ◆主刹车机械带式刹车或者液压盘式刹车

接头盒分装技术规范

光缆接头盒高低温循环试验中的密封问题分析 电信技术 作者: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廖运发戴真2007-12-10 10:48 光缆接头盒高低温密封问题 随着我国光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光纤光缆及其附件种类越来越多。根据光缆种类的不同,目前的光缆接头盒分为室外光缆接头盒、OPGW光缆接头盒、浅海光缆接头盒及微型光缆接头盒等。随着光缆种类的增加,还将出现更多与新型光缆相适应的接头盒,如微吹布放光缆接头盒、排水管道光缆接头盒、路槽光缆接头盒等。 1循环试验的基本情况 表1 接头盒高低温循环试验条件 表1是YD/T814.1-2004中规定的接头盒高低温循环试验条件。 在室温下,将试样置入温控箱,以1℃/min的速率升温至高温,在高温下恒温2h,接着降温至室温,在室温下恒温2h,然后降至低温,在低温下恒温2 h,再升温至室温,在室温下恒温2 h,如此构成一个循环,共做10个循环。图1是高低温循环试验温度变化曲线。

图1 高低温循环试验温度变化曲线(1个循环) 一般来说,接头盒内温度变化与温控箱温度变化相比有一些滞后,但这对分析接头盒内压力大小没有影响,可以不考虑。 假设接头盒内空气为理想气体,当温度变化时,在不漏气的情况下,接头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根据查理定律,即一定质量(M)的气体,在体积(V)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其压强(P)与温度(T)成正比,即P/T=常数。其中T为绝对温度。 根据标准要求,初始状态室温为20℃、压强为160kPa(60kPa+100 kPa),应用查理定律求得的高低温循环试验接头盒内压力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高低温循环试验接头盒内压力变化曲线(1个循环)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修改)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 () 深圳科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目录 1.光缆终端盒范围和技术要求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1) 环境要求 (1) 外观要求 (1) 机械性能要求 (2) 5.箱体要求 (3) .箱体材料 (3) 箱体尺寸 (4) 工艺要求 (7) 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7) 6. 试验方法 (8) 试验环境条件 (8) 外观结构检查 (8) 功能检查 (8) 光组件性能试验 (8)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试验 (10) 机械物理性能检查 (10) 燃烧性能试验 (10) 环境条件试验 (10)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 (11) 7 检验 (11) 检验规则 (11) 出厂检验 (11) 抽样方案 (12)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 标志14 包装15 运输贮存 (15) 9. 质量保证体系 (15)

10. 技术文件 (15)

1.光缆终端盒范围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应用范围为光传输网络、光接入网等需要实现光缆、光纤的连接与调度的场景,实现端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功能。本规范对光缆终端盒中的分光、熔纤、配线各种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规范YD/T 925-2009 通信光缆终端盒等相关规范.和泰尔认证中心《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而成,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其规定。随着规范的修订,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最新规范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YD/T 925-2009 光缆终端盒 YD/T 光纤活动连接器SC型 YD/T 光纤活动连接器FC型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光缆终端盒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固定,光缆与尾纤的熔接及余纤的收容和保护;用于室内光缆的直通力接和分支接续,起到尾纤盘储和保护接头的作用,采用冷轧钢板静电喷塑制成,设计结构合理,美观大方可将光缆加强芯固定在终端。 4. 基本要求 环境要求 4.1.1工作温度:-5?C~+40?C。 4.1.2相对湿度:≤85%(+30?C时) 4.1.3 大气压力:-45℃~+70℃ 外观要求 4.2.1 涂层颜色 箱体表面涂层颜色推荐使用灰白色或浅灰色,涂层应符合GB/T 3181-1995中表2的要求。

GPJ142光缆接头盒技术说明

GPX142光缆接头盒技术说明 一、概述 1、产品用途: 在光通信网络中,由于光缆长度有限以及光缆在传输线路上需要分支,因此而产生光缆接头,光缆接头盒为光缆接续、分支提供条件并对接头进行保护。 2、产品分类: ●按外形结构可分为帽式光缆接头盒和卧式光缆接头盒两种; ●根据光缆敷设方式可分为架空、管道(隧道)和直埋等类型; ●按光缆连接方式分为直通接续和分歧接续两种; ●按密封方式分为热收缩密封型和机柜密封型; 3、产品特点: a;帽式光缆接头盒 GPJ142-M系列帽式光缆接头盒采用套筒式结构,盒体利用杠杆及自锁原理通过抱箍和密封件固定密封,进缆采用热缩式、套管式或机械式密封。 ●盒体采用抱箍锁紧固定,安装方便; ●熔接盘可大于90度翻转,储纤空间大,操作简单、扩容方便; ●适合带状光缆和集成束状光缆; ●进缆孔使用螺母旋转密封或热缩套管密封,满足不同条件的要求; ●采用优质工程材料模压成形,强度高、抗老化; ●适用于架空、管道、直埋等各种场合,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 b;卧式光缆接头盒 GPJ142-W系列卧式光缆接头盒采用翻盖式结构设计,利用斜面自锁原理通过燕尾槽插闩、整体式密封件及螺钉密封固定。 ●联体密封件,可弹性变形,密封可靠; ●熔接盘储纤空间大,扩容方便; ●进缆孔密封操作简单有效;

●适合带状光缆和集成束状光缆; ●采用优质工程材料模压成形,强度高、抗老化; ●适用于架空、管道、直埋等各种场合,满足不同环境的使用要求; 二、技术规格 1、依据标准 产品严格遵循以下行业标准: YD/T 814.1-2004 YD/T778-2006 《光纤配线架》 2、技术指标: 工作温度:-40℃~+65℃。 大气压力:70Kpa~106Kpa。 密封性能:盒内气压100±5 kpa,水浸没15min,无气泡。 再封装性:盒内气压100±5 kpa,水浸没15min,无气泡,重复三次。 抗拉强度:≥800N 抗压强度:架空1000N/100mm;直埋2000N/100mm。 抗冲击力:16N2m,冲击三次。 抗弯强度:接头盒与光缆接合处能承受弯曲张力负荷为150N、弯曲角度为±45°的10个循环的弯曲。 抗扭强度:承受扭矩50N2m,扭转角度±90°的10个循环。 轴向抗压:≥100N 温度循环:-40℃~+65℃,循环次数10次。 抗高温性:65±2℃,持续100h。 抗振性能:106次,频率10HZ,振幅±3mm。 抗腐蚀性:能够在5﹪盐酸、5﹪氢氧化钠、5﹪氯化钠溶液中持续浸泡24h,无明显腐蚀。 光纤存放:盒内的预留光纤盘绕在收容盘内,可存放长度≥1.6m,弯曲 半径﹥30mm,光纤接头无明显附加衰减。 电气连接:光缆接头盒装有电气连接装置,能使光缆中金属构件的电气

光缆接续操作规范

第一节 光缆接续 一、光缆接续流程 光缆接续流程图: 二、技术要求: 1、接续前,将光缆的扭劲放掉,以防损坏光缆。 2、接续剪除缆头3—5m 如缆有死弯的地方,应尽可能剪去。 3、光缆接续、装盒时,均要设监视人员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 4、接头盒内固定光缆时,应尽可能多地将光缆置入盒中,以防日后缆皮后缩,造成密封不良。 5、接续以后盘缆时,光缆的曲率半径应大于缆径的20倍,安装盘钎盘时,注意防止压缆,增大接续损耗。 6、按光缆接头盒说明书组装、放置、密封接头盒,防止进水。 7、接续完毕后,注意清点工具。 8、光缆接续人员应配备帐篷或接续专用车辆,尽量避免露天作业。 O T D R 远 端 监 测

9、光缆终端盒必需接地可靠。 第二节全程测试: 一、中继段衰减测试 1、测试波段: 测试1310nm和1550nm两个波段 2、测试要求: a、观察全程曲线,应无异常――除始端和尾部外应无反射峰;除接头部位外, 应无高损耗“台阶”;应可以看到曲线尾部的反射峰。 b、中继段光纤线路总衰减测量应以双向测量地平均值为准。 c、测量后存储测量曲线和记录。 OTDR折射率测试范围:1.4675/1.4681 二、光纤通信优点:1. 通信容量大 2. 中继距离长 3. 保密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 4. 便于施工和维护 光纤的构造: 1. 纤芯2. 包层3. 涂层 光纤的工作波长:850nm 1310nm 1550nm 850nm(多模传输) 1310nm 1550nm(单模传输) 1310n m≤0.4dB/KM 0.3~0.4dB/KM 1550n m≤0.25dB/KM 0.15~0.25dB/KM 活动连接器(尾纤)衰耗:一般每个为0.5dB 三、现在常用的光缆分为几类? 架空光缆、直埋式光缆、铠装光缆、海底光缆、阻燃光缆等等。 四、CCITT规范了哪几种单模光纤?有何特点? 四种:G.652光纤、G.653光纤,G.654光纤和G.655光纤; G.652光纤,即色散未移位单模光纤,又称1310nm性能最佳光纤; G.653光纤,称为色散移位光纤或1550nm性能最佳光纤,零色散点移位到1550nm; G.654光纤,称为截至波长移位的单模光纤,零色散点在1310nm附近,必须 配备单纵模激光器才能消除色散影响,应用于需要很长再生段距离的海底光纤通信; G.655光纤,非零色散移位单模光纤,与G.653相近,但零色散点不在1550nm 附近,而是移位到1570nm或1510~1520nm附近,从而使1550nm附近保持了一 定的色散值,避免了发生多波长传输时的四波混合现象,适用于DWDM系统应用;

API钻杆接头螺纹检验

API钻杆接头螺纹检验 1、总则 本文适用于API Sspec7-2、API Spec 5DP标准,并依据本厂制定的内控标准,或以订货合同规定的标准与技术条件协议作为生产的钻杆接头螺纹的检验,包括螺纹尺寸要求及质量要求。 2、工作程序 检验人员应严格按照图纸规定检验产品。 3、检验项目 外观检查、锥度、螺距、齿高、紧密距、内外螺纹长度、台肩面倒角直径、螺纹轴线与台肩面垂直度、台肩面平整度、内螺纹镗孔直径、大钳吊卡长度、外径、内径。 4、检验前的准备 4.1量具准备 检验前根据所检产品规格,准备相应的量具、量规和单向仪,并对量具和单向仪进行有效性的检查及校对。 4.2待检产品准备 检查前螺纹表面的乳液、铁屑等异物用压缩空气吹干净,螺纹起始端的翻边必须去除。 5、检验频度与质量要求 5.1 外观检验 5.1.1采用视觉、手感等方法进行检验 5.1.2检验频度:每件

5.1.3质量要求 从管端起,螺纹应无明显的撕裂、刀伤、划痕、铁屑镏、台肩、波纹或破坏螺纹连续性的任何缺欠,外螺纹起始点应位于管端倒角面大于1mm,螺纹加工应具有一定的牙形和尺寸精度及粗糙度,同时台肩面不允许存在肉眼可见的任何缺欠。 5.2锥度检验 锥度是单位长度内螺纹节圆直径的变化量。 5.2.1质量要求 锥度偏差及范围见下表: 5.2.2测量频度 每班首检三件外,检验频度不得低于10%,当设备发生故障重新加工时,应按首件进行检验,当抽检中发现锥度不合格,必须往前逐根检验,直至合格。 5.3螺距检验 螺距是螺纹上某一点到下一螺纹对应点之间平行于螺纹轴线的距离。 5.3.1质量要求

螺距偏差与范围见下表: 5.3.2测量频度 每班首检三件外,检验频度不得低于10%,当设备发生故障重新加工时,应按首件进行检验,当抽检中发现锥度不合格,必须往前逐根检验,直至合格。 5.4齿高检验 齿高是螺纹顶部与螺纹根部之间垂直于螺纹轴线的距离。 5.4.1质量要求 齿高偏差与范围见下表: 5.4.2测量频度 每班首检三件外,检验频度不得低于10%,当设备发生故障重新

直埋光缆线路接头盒密封与防水新技术

直埋光缆线路接头盒密封与防水新技术 郝爱萍 (黑龙江省联合网络通信公司哈尔滨分公司哈尔滨 15001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直埋光缆线路施工和维护工作中,光缆接头盒进水的原因、预防和接头盒密封新技术,重而解决光纤通信不畅的问题,以便提高光纤通信质量。 关键词:绝缘电阻、接头盒、玻璃胶 前言 直埋光缆预防接头盒进水与密封处理是光缆线路施工和维护工作的重点。由于直埋光缆采用了直埋敷设,故受外界因素破坏较少,其传输质量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也较小。但直埋敷设方式下,接头盒的受潮、进水问题却相当普遍,且接头盒一旦进水,其维护监测、故障处理都较其它敷设方式更为复杂。如处理不 当,会严重影响整个光缆网络的运行安全。 1 直埋光缆接头盒进水的原因 1.1 接头盒进水导致光缆对地绝缘不良。 某县局对所维护的210 km直埋光缆线路进行大修,大修中共测试了74个接头盒的对地绝缘电阻。其中52%的绝缘电阻值为零,48%的接头盒内明显存有积水。查阅同期相关技术资料,结果表明,一般直埋敷设光缆接头盒67%会出现进水故障。整修中发现的接头盒进水情况,四种光缆接头盒防水效果分别为:帽式接头盒防水率是83%,箱式接头盒防水率达75%,开启式防水率为45%,半开启式接头盒的防水率 为44%,可见,使用帽式接头盒预防直埋光缆接头盒进水最好。 1.2 接头盒结构设计不适合直埋光缆。 帽式接头盒主要是为架空与隧道敷设光缆而设计的,在直埋线路中使用不符合规程的防水要求,但在线路中的防潮效果却较好。而按照规定,开启式等其它三种常用结构的接头盒都是直埋敷设中使用的,但 防潮效果却较差。虽然这四种光缆接头盒的结构、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但从密封工艺来讲,需做防水处理 的部位都只有两处:接头盒上下盖两部分的合拢处;线路光缆进入接头盒的引入部位。帽式接头盒在光缆 进入接头盒的引入部位利用了热缩性套管密封,将线路光缆与接头盒连成一体,在上下盖合拢处靠上下盖

智能通道及停车场管理系统

1.1 停车场管理系统 1.1.1 系统概述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不断地向各种收费领域渗透,当今的停车场收费系统已经向智能型的方向转变。先进可靠的停车场收费系统在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IC感应卡停车场管理系统是一种高效快捷、公正准确、科学经济的停车场管理手段,是停车场对于车辆实行动态和静态管理的综合。从用户的角度看,其服务高效、收费透明度高、准确无误;从管理者的角度看,其易于操作维护、自动化程度高、大大减轻管理者的劳动强度;从投资者角度看,彻底杜绝失误及任何形式的作弊,防止停车费用流失,使会展中心的投资回报有了可靠的保证。 系统以感应卡为信息载体,通过感应卡记录车辆进出信息,利用计算机管理手段确定停车计费金额,结合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控制机电一体化外围设备,从而控制进出停车场的各种车辆。 甘肃电投房地产会展配套1#地块小区的地下一层在平常作为停车场使用, 小区住户车位160个,办公楼车位330个,会有大量的车辆驶入停车,如何管理 好这些车辆的出入,合理计费,同时尽最大可能地防止车辆被盗情况的发生,是 车辆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建设一套高质量、行之有效的停车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1.1.2 功能描述 IC卡智能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是现代化停车场车辆收费及设备自动化管理 的统称,该系统将计算机技术、自控技术及智能IC卡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 过对车辆IC卡的管理,实现对车辆出入、停放和收费的自动化管理。该系统具 有图像对比,自动收费、自动存储数据等多种功能,可实现脱机运行,在电脑出 现故障的情况下仍可保证车辆的正常进出。与传统的停车场人工管理方式相比, 该系统高效、安全、科学,杜绝了工作人员贪污、不法分子进入车场偷车、损车 等事件,是现代化停车管理的理想设施,非常适用于展览中心的地下停车库。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网络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光缆及器材检验 (2) 第三章路由复测 (3) 第四章光缆配盘 (6) 第五章安装工艺 (7) 第六章中继段测试 (21) 第七章竣工验收 (22) 第八章附则 (24)

第一章总则 1.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适用于省内干线、城域传送网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光缆线路工程。 1.2光缆线路工程的验收应按信息产业部部颁的《邮电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办法》、集团公司相关文件、省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通信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安移动网〔2007〕142号) 、本规范以及设计文件规定进行,验收项目、内容和标准按本规范的要求办理。 1.3工程验收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各级建设单位必须加强工程质量检查工作,通过监理单位或随工代表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检查,做好随工检验和隐蔽工程的签证工作。 1.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部颁有关施工质量检查的规定和设计规范要求。 1.5本规范主要包括安徽移动使用较多的管道、架空光缆和硅管管道的敷设。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 1.6 本规范未尽事项应执行YD5121-2005《长途通信光缆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T5138-2005《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YD5043-2005《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验收规范》和GB50374-2006《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

光缆接头盒技术规范书

江苏汇珏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三阶文件 QCT-07-013-2014 A版 0次修改 光缆接头盒技术规范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分发号 受控状态

1 目的 为了完善光缆接头盒技术规范要求,提高检验力度对光缆接头盒进行严格规范的质量检验和管控。故特制定此规范。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上海汇珏网络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接头盒(又称接续盒)。 3 职责 3.1 销售负责下生产任务单到计划科,并在生产任务单上注明是公司常规包装或为特殊要求的包装。 3.2 计划科根据生产任务单要求,安排排产日期。并在生产流程单注明包装方式。 3.3 物控科根据生产计划表提前做好备料。 3.4 生产科根据生产计划表要求投产并严格按照本文件要求包装。 3.5 品质科负责根据本文件要求严格进行成品发货检验。 4 工作程序 4.1接头盒类型 4.1.1数分为:芯、12芯、24芯、48芯、72芯、96芯、144芯、288芯; 4.1.2接头盒按类型分为:哈扶式、卡接式、帽式; 4.2引用标准 本技术规格书指定产品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主要包括但不仅仅限于以下所列范围: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实验方法

GB/T 1037-1988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汽性试验方法 GB/T 1120-1992 不锈钢棒 GB/T 1410-1989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GB/T 1634-1979 塑料弯曲负载热变形温度实验方法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 GB/T 2423.14-1997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太阳辐射试验导则 GB/T 2423.24-1995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试验 GB/T 2951.38-1996 电线电缆白蚁试验方法 GB 3281-1982 不锈耐酸及耐热钢厚钢板技术条件 GB/T 7424.2-2002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光缆基本实验方法 GB/T 13993.2-2002 通信光缆系列第2部分:核心网用室外光缆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 5577-85 合成橡胶牌号规定 YD/T 590.1-1992 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YD/T 590.2-1992 通信电缆塑料护套接续套管第2部分:热缩套管 YD/T 1024-1999 光纤固定接头保护组件 YD/T 629.1-93 光纤传输衰减变化的监测方法和传输功率检测法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V1.0) 深圳科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目录 1.概述 2 2.型号和标记 2 3. 使用环境要求 2 4.结构与功能 2 4.1 结构2 4.1.1结构要求2 4.2 功能3

5 外观与装配5 5.1外观5 5.2 装配要求 5 6 材料5 6.1防腐蚀性能5 6.2 燃烧性能 5 7.集纤功能6 7.1 集纤功能要求6 8.机械性能6 8.1 拉伸6 8.2 弯曲6 8.3 跌落6 8.4 机械强度 6 9 环境性能6 9.1高温性能6 9.2低温性能6 9.3 恒定湿热要求6 10 试验方法6 10.1 试验条件7 10.2 结构与功能检查7 10.3 外观与装配要求检查7 10.4 材料检查7 10.5 集纤功能检查7 10.6 机械性能试验7 10.7 环境条件试验8 10.8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试验8 11、包装、运输、贮存8 11.1 包装 8 11.2 运输 9

11.3贮存9 1.光纤插座盒范畴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插座盒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XXXX-201X《光纤插座盒》编制而成,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其规定。随着标准的修订,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最新标准的要求。 2.型号和标记 产品型号和标记需符合“YD/TXXXX-201X光纤插座盒”标准要求。 本技术规范要求的光纤插座盒标记为: GCM-2-SC/LC YD/T××××-201×。 3. 使用环境要求 光纤插座盒可在室内使用,也可在楼道或单元等非露天环境使用; 工作温度:-25℃~+50℃。 贮存温度范畴:-25℃~+55℃。 相对湿度要求:不大于90%(+30℃)。 大气压力:62kpa~106kpa 4.结构与功能 4.1 结构 4.1.1结构要求 a) 光纤插座盒由面盖、底盒、适配器等组成。 b) 规格采纳86式,安装螺丝孔位间距60mm. 双口光纤插座盒外形尺寸为:86mm×86mm×24mm,三口光纤插座盒外形尺寸为:86mm×86m m×31mm.

管道光缆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光缆敷设、接续、测试)

一、通信管道路由和位置的确定: 1、通信管道建筑避免在规划不定、尚未定型、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的道路上(城市规划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应远离电腐蚀和化学腐蚀地带,尽量选择在地下或地上障碍物较少的街道上。 2、城区通信管道的位置,宜建筑在人行道下、高等级公路上的车道下,不宜建在快车道下。 3、通信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平行”和“垂直”净距应符合验收规范或设计标准(见附表1)。 4、城区内建筑通信管道的路由,必须经城管部门批准有红线图,否则严禁施工。 二、管道及人(手)孔建筑: (一)管道: 1、通信管道使用材料主要有水泥管块、高密度聚乙烯(HDPE)波纹管或硬质聚氯乙烯(PVC)硬塑管等。PVC硬塑管:应保证其直径在φ98/90mm以上;HDPE波纹管其直径在φ110/100mm以上。使用钢管、塑管时内径应一致。 2、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塑管:(1)腐蚀情况较严重的地段;(2)地下障碍复杂的地段;(3)施工期限要求迅速复原的地段;(4)塑管的接续宜采用承插法。采用承插法接续塑料管,其承插部分应涂粘合剂,应在距直管管口10mm处向管身涂抹,涂抹承插长度的2/3。(5)塑料管的组群管间缝隙为10-15mm,接续管头必须错开,每隔2-3米设垫物支撑,并保证管群的整体形状统一。进入人(手)孔窗口部分的堵抹(喇叭口)不应凸出墙面,应终止在墙体内30-50mm处。 3、在下列情况下宜采用钢管:(注:钢管壁厚 2.0mm以下时为薄壁钢管,2.0mm 以上时为厚壁钢管。)(1)钢管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有悬空跨度;(2)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重;(3)地基特别松软或有可能遭到强烈振动;(4)有强电危险或干扰影响需要防护;(5)在有腐蚀的地段采用钢管时,必须做钢管的防腐处理;(6)钢管接续宜采用管箍法,两根钢管应分别旋入管箍长度的1/3以上,两端管口应锉成坡边,使用有缝管时应将管缝置于上方。 4、管道应建筑在良好的地基上,地基分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种。天然地基:稳定性土质,不需人工加固的地基;人工地基:在不稳定的土质上必须经过人工加固的地基。加固方式有表面夯实、碎石加固、换土法和打桩加固法等。 5、管道的基础:基础是介于管道与地基中间的铆接结构,它支撑管道,把管道的荷重均匀传播到地基中,管道一般均应有基础,基础有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

打井技术要求

打井技术要求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打井技术要求:1)准确进行井位放线;2)钻井进入砂砾石层(含水层)时,应实测含水层厚度;3)管井施工完成后,通知监理人员验收;4)进管安装(含水层),应严格按照水利施工规范进行安装,确保漏水层厚度;5)洗井完成后,进行深度、出水量试验;6)每一眼井施工完毕后进行水泵和水泵管的安装; 机井的钻进 根据给定的永久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照钻井项目总平面图的要求,引至各施工现场,在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打井前应设50m×50m的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设控制桩并测出各控制桩处的自然地表、标高,作为计算挖、填方工程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建筑平面轴线定位的测量和校核,设置控制定位轴线桩和水平桩,放出基坑边线,边线、标高、轴线应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下步工作。安装钻井前,应将钻井的基础整好,夯实。按照选用的钻井,依次安装钻,泥浆机,搅拌机等各种机械设备必须安装的水平、周正、牢固。 设备安装完毕,要检查钻孔中心、转盘中心,在钻进过程中不得转移,钻塔应与高压电线保持安全距离,一般为塔高的2倍,必要时采取安全措施。安装护孔管,护孔管的内径一般比开孔钻头大50-100mm,下入浓度尽量减少岩层与护孔管的间隙用粘土或粘土球填好夯实。 管井施工所需管材,屡料、粘土(球)及其它物料按设计要求准备好,及时运到井场。

注意事项仔细检查绞车、钢丝绳、进管、手盘销钉、中心钢丝绳的质量,使之合乎要求,下管时要保持井管位于井孔中心,并缓缓降下,四根钢丝绳的下降速度必须一致,井管在井孔内应注意避免倾斜,每个接头必须接好,检查合格后始得下入,下入井孔的全部井管,必须经过敲击鉴定,将最好的井管放在下部,绝不允许井管的全部重量超过井管的抗压强度。操作绞车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听从指挥,在停止下降井管时,必须紧紧刹住车带,不得离开刹车把,否则容易发生事故,井管接口,必须严密、牢固,防止不符合取水要求的地下水流入井内污染井水。 砼井管钻杆托盘下管法 a.所需主要设备:钻杆、特制钻杆接头,托盘等必须满足施工安全要求。 b.操作方法 下管时,将第一根井管插入托盘,于钻杆的一端连接钻杆特制反扣接头,在托盘反扣接箍处涂以润滑油,将带有特制钻杆接头的钻杆与托盘连接。 慢慢下降钻杆,井管亦随之下入井孔。 停止下降钻杆,于安装第二根井管。 进管的接口,必须以竹、木条用铅丝绑牢,每隔20m安装一个找中器,直至将全部井管下入,将钻杆拧出。 c.注意事项 检查托盘及下入井管的一切设备,特点注意特制钻杆接头的丝扣,须松紧适度,下入井管,须使井管居于井孔正中,避免倾斜,每个接头必须

智能化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智能化系统施工技术方案 1 弱电机柜及其内部设备安装 1.1、机柜安装要求 1.1.1、机柜安装前必须检查机柜排风设备是否完好,设备托板数量是否齐全以及滑轮、支撑柱是否完好等。 1.1.2、机柜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1.3、机柜安装垂直偏差度应不大于3mm,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几个机柜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得大于3mm;两个机柜中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对于相互有一定间隔而排成一列的设备,其面板前后偏差不得大于5mm。 1.1.4、机柜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预以补漆,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1.1.5、机柜安装应牢固,有抗震要求时,按施工图的抗震设计进行加固。 1.1.6、机柜不宜直接安装在活动地板上,宜按设备的底平面尺寸制作底座,底座直接与地面固定,机柜固定在底座上,然后铺设活动地板。 1.1.7、安装机柜面板,架前应预留有800mm空间,机柜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600m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1.1.8、壁挂式机柜距地面宜为1800mm。 1.1.9、机柜内的设备、部件的安装,应在机柜定位完毕并固定后进行,安装在机柜内的设备应牢固。 1.1.10、机柜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按要求紧固不得遗漏。 1.1.11、悬挂式壁挂安装应安装在平整坚固的墙面上,距离地面至少300mm,保持与墙面水平、垂直,垂直偏差应小于3mm。 1.1.12、墙体上开孔应避免破坏墙体内管线,开孔深度不得低于70mm,固定机柜所用膨胀螺丝钉不得少于4个(悬挂式C型机柜为6个)。必要时须在机柜下放置支撑物,以保证机柜的安全稳固。 .1.13、落地式柜体安装,安装基座时要综合考虑机柜的开门方向和操作便利性,优先考虑配线舱的开门方向。设备舱门和配线舱门必须能完全开启。

光缆线路设计技术标准

光缆线路设计技术标准 1、中继段光纤衰减指标 型二氧化硅系单模、长波长光纤,油膏采用抗低温(-50℃)纤膏缆膏;护套材料宜选用上海石化、北欧化工或美国陶氏的PE护套料。 光缆结构选用金属加强构件,松套层绞填充式的GYTS 型光缆。 其光缆线路中继段传输衰减指标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设计取定标称盘长为3km时,平均盘长取定为 3km,单个光纤熔接接头衰耗,光纤接头平均衰耗=3公里=Km;设计取定标称盘长为2km时,平均盘长取定为,单个光纤熔接接头衰耗,光纤接头平均衰耗=公里=Km;】根据公式计算,中继段光纤线路衰减符合传输系统要求。 2、光纤技术参数指标 型光纤主要技术性能参数指标如下表:

(1)光缆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表: 表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的机械性能指标表

为便于识别光纤,其光纤和松套管必须由色谱标志,松套管采用全色谱标志,面向光缆A端看,在顺时针方向上松套管序号增大,松套管序号及其对应的颜色应符合下表要求: 每盘光缆两端应分别有端别识别标志,面向光缆看,在顺时针方向松套管序号增大时为A端,反之为B端;A端标志为红色,B端标志为绿色。 4、光缆接头盒技术指标 光缆接头盒容量为48-144芯。 其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环境性能 ①环境温度:工作时为-40-----+65℃ 储存及运输为-25----+60℃ ②大气压力:70kPa~106 kPa。 (2)机械性能 ①光缆接头盒封装完毕后,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100kPa±5kPa,浸入常温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分钟应无气泡溢出,或稳定观察24小时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 ②光缆接头盒应能承受1000N轴向拉伸力,时间不小于1分钟。光缆接头盒与光缆接合处应能承受100N轴向压力,时间不小于1分钟。 (3)接头盒结构与功能

钻杆接头技术规范

钻杆接头产品技术检验规范 (内控标准) 1、目的: 本标准中规定了钻杆对焊接头和钻柱转换接头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钢材材质、钢级,加工参数、方法,产品标识、检验方法及包装储存、运输的具体要求,是保证钻杆接头产品质量的纲领性文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512.2-2008 《石油天然气工业旋转钻井设备》 第2部分《旋转台肩式螺纹连接的加工与测量》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API Spec Q1 《石油、石化和天然气工业质量纲要规范》(第9版) API Spec 5DP《钻杆规范》(第1版) ASME第Ⅴ卷《无损检验》 3、钻杆接头毛坯的验收准则 3.1外观检测: 3.1.1工件毛坯外径不得有超过12.5%周长或深度超2.54mm(0.1in)的非线性缺陷存在; 3.1.2所有淬火裂纹均应被视为缺陷,不予接收。 3.2毛坯几何尺寸检测: 3.2.1几何图形(见图1) a外螺纹钻杆接头毛坯图

b内螺纹钻杆接头毛坯图 图1 3.2.2尺寸检测: 根据图1中所示的几何形状,再依据毛坯图纸所标定数据逐一进行检测;主要检测量具:游标卡尺、钢板尺; 3.2.3检测频次:100%。 3.3、化学成分分析: 3.3.1相关标准:ASTM A751; 3.3.2钢材成分含量范围:4137H(37CrMnMoA) (见表2) 成分C(碳) Si(硅)Mn(锰)P(磷)S(硫)Cr(鉻)Mo(钼)范围0.35~0.38 0.17~0.35 0.90~1.00 ≤0.020 ≤0.015 0.90~1.20 0.28~0.33 3.3.3主要检测项目及指标: P(磷)≤0.020%;S(硫)≤0.015%; 3.3.4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 3.4、拉伸试验 3.4.1相关标准:ASTM A370; 3.4.2 试验范围(见表3): 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 MPa 伸长率 % 冲击功 J min max min min 试验温度试样尺寸冲击值828 1138 965 13 -20℃±3℃10*10(mm)54 3.4.3拉伸试样:试样尺寸应采取直径12.7mm(0.500in)的圆棒进行试验。如果外螺纹截面不足可采用直径8.9mm(0.350in)或6.4mm(0.250in)的试样。 3.4.4试样取样位置(见图2) 3.4.4 检测频次:每200只为1炉/批次,做一组样件; 3.4.5复检:如果初次拉伸试验不合格,则在同一工件上再另取两个试件测试。如果这两个试件都符合要求,即可认定该批产品合格。反之,则可认定该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