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娱乐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创新

一研究背景

2021年,卫视各频道经过修整全线出击,收视份额明显增长。尤其是排在第一阵营的强势娱乐媒体集中发力,大大加快发展步伐,收视份额占到卫视总体的半壁江山。在全天候收视排名前10位的省级卫视也在硝烟弥漫的收视战场中上演收视指数追逐大戏。领先的媒体不忘扩大优势,暂时落后者奋起直追,加速变革。

各卫视之间的较量,集中体现在娱乐节目的播出与收视上。表现突出的省级卫视,大量研发内容和形式上有创新突破的娱乐节目。在短时间内形成品牌效应,同时也将卫视形象与娱乐节目品牌捆绑起来。让独特的栏目品牌与内容作为卫视的名片,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新推出的综艺娱乐节目从节目的形式到内容都在经历史无前例的大蜕变,很难用传统综艺模式分类下定义。就连业内人士也不会马上看出节目操作上的门道,引领省级卫视娱乐节目的收视黑马层出不穷。电视娱乐节目想在激烈的省级卫视传播平台上赢得一席之地,还要用个性化的风格定位和内容吸引住观众群,成为给观众带来快乐和满足的节目对象,赢得观众的收视礼赞。媒体发展活力追本溯源,是电视娱乐节目品牌影响力和创新能力。

二期望取得的研究成果

对于娱乐节目而言,其中资源整合有效途径之一是电视台把传统的电视节目栏目制改为项目制。项目制或项目责任制,是指将获得立项批准的节目选题及其质、量等工作要求作为一个生产项目,有项目责任人根据合同约定,全权负责其策划、资金预算方案、宣传制作、质量、发行、分配及承担相关管理责任和风险的制片体制。实行项目制,把电视节目生产要素从固定栏目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改变栏目之间对收视时段资源的割据,节目创作人员题材定位、形态风格等方面创作更加灵活,有了更大的调配和利用空间。通过项目制的人力、物力、频道资源的科学整合,以项目为单元,内容为主导,集中优势投入到有价值的选题中。提高节目质量,打造精品,为节目品牌化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资源整合是中国电视当前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

三研究进度

第一周—第四周实习

第五周xxxxxxxxxxxxxxxx

第六周—第八周 xxxxxxxxxxxxxxxx

第九周—第十周 xxxxxxxxxxxxxxxx

第十一周—第十二周 xxxxxxxxxxxxxx

第十三周—第十四周 xxxxxxxxxxxx

第十五周 xxxxxxxxxxxx

第十六周 xxxxxxxxxxxx

第十七周 xxxxxxxxxxxx

四、参考文献

[1]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 [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p29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 [M]人民出版社年 1987 版,P56

[3]柏拉图,理想国 [M]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 P90

[4]路易?德吕克,上镜头性 [M],载于《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版, P102

[5]彭吉象,影视美学 [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P259

[6]雨果?闵斯特堡,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 [J]《当代电影》1984 年版第 3 期, P34

[7]鲁道夫?阿恩海论文代写价格姆,视觉思维 [M]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 年, P69

[8]颜纯钧,电影的读解 [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 P157

[9]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P183

[10]詹姆斯?莫纳科,怎样看电影 [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年版, P58

五、指导老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 年月日

题目: 广告语与流行语的互动关系研究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4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一、选题背景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流行语日益普及,流行语语言形式简洁凝练,语言幽默风趣,切合社会热点,使其不仅仅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使用,在广告中也常常能感觉到流行语的魅力所在。

流行语和广告产生了一种互动作用,提高关注度,满足受众求新、求变的心理,可以在情感、心理上与消费者形成共鸣,吸引受众注意,收获口碑,提高关注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流行语,而不同的流行语则作为社会一根敏感的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

国际上目前也越来越关注流行语,特别是在网络时代,网络的强大力量使网络流行语成为国内外一大热点,流行语真实的反映出一种社会状况。一些广告人也充分利用流行语来撰写广告文案,而广告语的特性使得一些广告语成功的转化为流行语并且经久不衰,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2021年,当“世界末日”在玛雅文化所在地之一墨西哥成为挂在人们嘴边的流行语时,整个世界似乎因此更多了一份低迷的气氛。在欧洲,“一团糟”的社会现实让“缩小贫富差距”等词语流行起来,法国人甚至鼓励人们“购买法国货”以振兴经济;在中东,政治乱局派生了多个有关人性特征的指代词,每个人都想知道“奥马尔?苏莱曼背后的人”到底是谁;在亚洲,新兴经济体代表之一印度似失去了笼罩自己的光环,“改革”一词从上到下,都那么让人头疼;一再拖延解散内阁的日本前首相野田,也让“近期”这个词有了新的解义;在拉美,一面是“忧伤”的阿根廷人为无法获得的美元发愁,另一方面巴西人以特有的奔放情怀,幻想着世界杯到来后一切都能有新改变;被总统选战轰炸了几个月的美国年轻人说:YOLO!你只活一次!那么,又何必斤斤计较呢?于是,《江南Style》随着“鸟叔”特有的骑马舞,风靡了整个世界;年末的中国人用特有的“走你”姿势,伴随“歼-15”一飞冲天。这些流行语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广告撰稿人也利用这些流行语来撰写广告语,例如“屌丝”、“江南style”、“舌尖上的**”等。广告语本身简洁凝练、明白易懂、富有情趣,因此,广告语演变成流行语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男人就应该对自己狠一点!---柒牌中华立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飞利浦等等。

在广告语发展到今天,一些日常化的语言也被广告人引用成为成功的广告语,例如:雀巢咖啡的“一天好开始”“味道好极了”都是极具生活化的语言,当被用于特定产品的广告语时却吸引了无数消费者,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还有一个典型的现象,一些广告语改变了原来汉语的语法和语义,广告语言在经营注意力方面固然有诸多可取之处,但是广告与语言一旦结合就具备其独有的特点,在意义的组合、词语的搭配等方面允许出现一些不同于共同语的表达方式。然而,我们发现生活中很多广告用语片面求新求异,违反了普通常识和大众情感,有些广告用语甚至有悖道德、触及到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