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训练》学习指南

《工程训练》学习指南
《工程训练》学习指南

《工程训练》课程学习指南

一、教学内容

《工程训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其具有通识性基础工程实践教学特征,面向全校本科各专业学生,给大学生以工程实践的教育,工业制造的了解,工业文化的体验,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本科阶段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以学习工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为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熟悉常用机械制造技术和方法,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按照多层次、模块化和开放性的思路编排设计,包括七大模块:普通车削加工模块、铣刨磨削加工模块、钳工模块、数控加工模块、特种加工模块、钣焊冲压模块、材料成型及热处理模块。

七大工训模块的的课时分布情况为:

二、基本要求

(1)学习工艺知识:学习并掌握各项工程训练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术语,了解相关工艺知识;

(2)训练实践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创新意识:主动开发创新思维,结合工程实践进行应用,发挥思维的主观能动性;

(4)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设计、制造、管理、环保等综合素质。

三、学习方法

⑴善于向实践学习

不仅要听懂理论和方法,更需要注重观察和思考,融会贯通,勤思多问,直到掌握工程实践要领,达到能动手独立完成任务的目的。

⑵注重工艺知识

掌握工程训练中的工艺流程及相关的工艺术语,会用专业术语描述各项工程训练的工艺过程,只有积累了具体工艺知识,才能有效掌握知识,实现入门学习。

⑶预习和复习

工程训练注重的是现场讲解,现场演示,现场学习及现场动手实践的过程,学生需要提前预习相关工训内容,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及主要任务,进而在课堂上有重点的关注和观察细节知识,适当反馈交流,以掌握课程重点。课后认真完成工程训练实习报告的同时,认真回顾工训内容,理清工训思路,达到复习并强化记忆的目的。

四、纪律要求

(1)严格遵守中心各项规章制度。

(2)尊敬指导教师,虚心学习。

(3)按要求做好预习,按时认真完成工程训练实习报告。

(4)严格遵守每日考勤制度。

五、参考资料

(1)梁延德主编. 《工程训练教程-机械大类实训分册》(第2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年

(2)梁延德主编. 《工程训练教程-非机械类实训分册》(第2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年

(3)傅水根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陈隆德、赵福令主编.《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

(5)邓文英主编.《金属工艺学》(上、下册,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6)傅水根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课题申报参考:7117-湖北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湖北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当前,深化课程改革促进了教育综合改革,加强了教育与全社会的良性互动。综观近年来教育改革政策变化可以看出,基础教育改革围绕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更加注重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发展,注重减负增效。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2014年8月21日,国务院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要纳中学学生日常教育范畴。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研学旅行是中小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这一文件的出台在教育界内外引起了热烈响应,能够更好地发展素质教育。 在2017年9月教育部新修订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研学旅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考察探究”板块中的一部分。 研学旅行实践活动课程方兴未艾,成为课程改革的热点。崇阳县实验小学课题组提出研学旅行课程创新与实践育人机制研究,以科学的方式推进研学旅行,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注重研学旅行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等,将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衔接,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2)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 A、对课题的理论价值的论证: 通过科学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实践育人机制的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到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大批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在学习期间就必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能对社会做出贡献;平时要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全面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该课题从人本主义理论出发,以尊重学生主体为前提,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比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教师的态度、情感会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

B、对课题的实践价值的论证: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

人机工程学课程设计 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郑平平学号1115074008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工业设计2011级1101班 指导教师王小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北区 2013年 12 月 28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工业设计11 学生姓名李洋 一、课程设计题目键盘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与改进设计 二、课程设计工作自__ 2013 _年_ 12 月_ 16 日起至 2014_年 1 月 0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进行地点: 校内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 设计内容 1、对所研究的产品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包括该产品与人体尺寸的匹配,操纵或显示装置的感知、认知分析,操纵机构的宜人性分析,用户视觉感受与使用心理的分析; 2、在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该产品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3、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进行创新设计) 4、经过分析论证,进行方案的比较、筛选,优化设计方案,并最终确定设计方案; 5、建立三维模型,制作效果图六视图; 6、绘制标准CAD六视图工程图; 7、制作展板,进行效果展示。 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A4幅面,统一采用计算机打印; 2、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参考《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及计要求; 3、所有图纸打印幅面A4(工程图、设计草图、效果图6视图、展板),单独装订成册; 4、设计说明书、图册、所有源文件的刻录光盘一并装入资料带,并填写清单; 5、课程设计题目参见选题表及题目清单,每位同学可从中自行选择其中之一,或自拟题目,但必须经过指导教师同意,方可进行; 6、每位同学独立设计,完成所有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王小军系(教研室)工业设计教研室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

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程背景及设计思路 济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是首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市。济源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先为韩都,后为魏之重镇,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保留已确认不可移动文物有948余处,其中济渎庙、奉仙观、延庆寺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渎庙是历代帝王供奉祭祀济渎水神的场所,是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四渎古建筑群,庙内碑碣石刻,是研究济源历史文化、皇家祭祀、名人书法的珍贵实物资料;庙内的小北海是济水东源。延庆寺,济水西源龙潭旁边,“龙潭夜月”被誉为济源九景之一。寺院里的舍利塔承袭了我国早期佛塔风格,是楼阁式塔和密檐式塔过渡时期的典型代表,寺内环境优美,人文故事丰富。奉仙观主殿三清大殿大胆豪放的建筑手法,非常罕见。立于院内的太上老君石像碑,记述了五帝、三代、秦汉至南北朝君王的功勋,更是称颂大唐盛世的功业。 本课程通过设计听旨、拓片、搭建、观柏、看阁、寻源、学艺、访塔、探绝等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初学、实地观察验证、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成果展示评比等学习方式,探秘济水成因、济水水系,了解古建筑特色、碑刻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让学生感悟济水之美,了解济水在中国古

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线路 西关学校---济渎庙---珍珠泉---延庆寺---龙潭泉----奉仙观---西关学校 三、适用学段 小学四五六年级 四、课程主题 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 五、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研学旅行之安全课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外出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在班会课上,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观看《济源九景之济渎晨雾》《济源九景之龙潭月夜》,增加学生对济渎庙内景色和龙潭泉月夜景色的了解和喜爱。 3.通过查阅有关济水之源的资料、实地察看济水东源--济渎小北海、珍珠泉、济水西源—龙潭泉,听导游和学校教师讲述等形式了解济水水系及济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4.通过现场拓片制作,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拓片的制作过程,通过观察和听讲济渎庙、延庆寺和奉仙观内的碑刻内容,了解碑刻文化。

研学旅行需做好活动课程开发

研学旅行需做好活动课程开发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对国家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要实现文明、民主、富强的现代化目标,绝对离不开先进的、现代化的、面向未来的教育,绝对离不开一批具有文化基础、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实践教育分会常务理事长王先佳撰文《综合实践活动+互联网——新时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刊载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第95期),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综合实践活动+互联网”实施模式研究等方面阐述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难题应该何去何从。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必要性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学科知识背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接触中发现问题并转化为活动主题的课程。学习的方式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设置弥补了基础教育课程的不

足,改变了基础教育中一些传统的陈旧教学与学习方式,更新了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给基础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主要体现在: 1.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形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研究的主题来源于生活和自 然体验,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分析、归纳成为学生研究的课题。学习的评价是发展性的、过程性的,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注重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反对将直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强调学生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学习方式获得知识与技能。在主题设计中融入STEM教育元素,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解决主题探 究中的问题,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 3.强调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不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通过情境理解、过程体验、反思感悟的教学环节,在过程中融入观察、制作、表达与内化,通过体验式学习逐步获得实践与创新能力。 4.评价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人体工程学》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2.课程简介 《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人体工程学》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职业能力培养必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高技能人才所必需的人体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率能为主要目标,同时,要体现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为今后的功能性设计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人体工程学的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能力和认识的提

高,为其今后的专业发展奠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人体工程学基础知识; 2、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二)能力目标 1、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内设计; 2、能够结合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进行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3、掌握人体工程学基本知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养成严谨务实、勤奋刻苦的工作作风;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5、培养学生以“人为核心“的设计价值观。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研学旅行课题指导20份

九年级“赏民居古城?访司马迁祠” 研学旅行课题指导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背着书包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2.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发关注人文、关心历史、进行文化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二、开展途径:研学旅行 三、环节设置: 1.教学准备:学生查找、熟悉与本次研学主题相关的资料: 1)开展与课本所学相联系的阅读。 2)利用课外书籍了解相关信息。 3)利用网络搜集等形式明确活动意义。 2.教学过程: 1)5月8日早上6:50学生统一身着校服,在指定地点(学校前广场)集合,领取队旗。7:20在带队老师的指挥下有秩序的乘车赴活动基地。在路途中,带队老师强调活动纪律,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活动,如知识问答、小导游讲解、节目表演等。 2)到达目的地后,在指定的停车点下车集合,各小组清点人数后,统一开始研学参观。

3)参观司马迁祠。通过参观,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欣赏司马迁祠宏伟的建筑特色,感受一代史学大师司马迁的伟大人格与万代名香。 4)约13:00——14:00,中餐用餐时间(学生用自带餐)。 5)参观党家村。通过对党家村塔、碑、楼、巷道、祠堂、宅院等建筑的参观,让学生欣赏精巧的木雕、砖雕、石雕及门额题词,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的体验,从而培养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历史文明的思想感情。 6)参观结束后,进行本次研学旅行活动小结,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收起队旗,稍事休息。带队老师集合清点人数后,约16:30上车,带队教师再次清点人数后,师生乘车返回校园,结束本次研学旅行活动! 3.总结提升(5月9日—16日): 1)各班级写出“研学旅行”活动总结,每位学生写一篇“赏民居古城?访司马迁祠”的研学日记或心得体会(或侧重于知识收获,或谈感受体会等)。 2)举办优秀文章及图片展,展示本次“研学旅行”收获。 旅行只是获得新始知的开始,而不是研学的结束。通过展示学生活动的过程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对每一个阶段的活动细化总结,便于今后继续提升和改进。 初级中学 2014年4月29日

(完整版)《基于研学旅行理念下红色文峰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研究》实施方案

《基于研学旅行理念下红色文峰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另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研学旅行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结合临沂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有关要求和学科教学需求,我校决定开展主题为“探究红色文峰文化、体验古文化经典、寻访曾国文明”的研学旅行活动,以此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 研学旅行校本开发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综合实践基地等,让广大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实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这是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为了将红色教育推向深入,更好地吸收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和点拨,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与人文资源,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经过学校课题组认真分析、论证和探讨,决定集中我校优秀教师力量,展开对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研究。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旅行,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参与研学旅行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体验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的乐趣。对家长而言,研学旅行对孩子具有更强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丰富教育的内涵,具有校内学习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研学旅行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认可。 研学旅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安全问题带来诸多困扰 2、活动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所以精心做好课程设计是关键,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做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提高研学旅行活动质量的根本保证。 1、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多样化,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根据旅行路线筛选出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2、活动方式的实践性和探究性,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要更加关注活动的实践性,避免只让学生简单地参观和听讲解,而是应该设计更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感性认识,

【推荐】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共3份

XXXXX学校 九年级学生“走进大学、憧憬梦想”研学旅行 活动方案 遵照市县两级关于学生研学旅行工作通知精神,严格按照《XXX 市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管理办法》要求,充分考虑结合我校实际,为鼓励九年级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开拓视野、坚定信念,特开展本次活动,现就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走进大学、憧憬梦想 二、活动对象 九年级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15年X月XX-XX日(预定时间) 四、目的地 XXXXX大学XXXXX大学 五、领导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X 九年级全体教师 XXX(XXXX大学学生XXXX中学08届毕业生) XXX(XXXX大学学生XXXXX10届毕业生)

六、过程及要求 1、做好联络工作。由我校原毕业学生XXXX、XXXX为联络人,联系XXXX大学及XXXX大学学生会,提前安排整个研学旅行参观过程的讲解及汇报工作,学校向学生会参与同学提供社会实践证明表。 2、做好宣传工作。活动前,召开九年级学生会、九年级学生家长会,向学生及家长介绍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明确活动目的,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并做好学生研学旅行任务安排,坚持“我知晓、我参与、我收获”的原则,确保研学旅行效果。 3、做好预案,确保研学旅行安全工作。 4、细化参观过程,确保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安排参观大学校园、走进大学活动场馆、听取报告,回校后组织交流参观见闻、撰写心得体会五个步骤,当日中午在理工大学学生餐厅就餐,感受大学生活,下午活动结束后走进西北工业大学报告厅听取报告。 5、本次活动学生需承担路费与餐费,采取实报实销制度,产生多少,收取多少。 6、本次活动乡县局申请通过后,予以具体实施。 7、未尽事宜有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XXXXXX学校 2015年3月6日

[推荐]1学校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计划3篇汇总

康桥小学 全体师生“走进秦岭、憧憬梦想” 研学旅行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拓宽农村孩子的视野,充分让农村孩子领略美好陕西的自然风光,结合我校实际,为鼓励全体学生进一步增强学习动力、开拓视野、坚定信念,通过与陕西青之旅旅行社联系,我校拟开展全体学生“走进秦岭、憧憬梦想”研学旅行活动,现就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走进秦岭、憧憬梦想 二、活动对象 康桥小学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15年4月10日(预定时间) 四、目的地 陕西省秦岭野生动物园 五、领导机构 组长:王金红 副组长:王斌冯建仓 成员:赵建涛各班班主任 六、过程及要求 1.做好宣传工作。活动前,召开全体师生会,向学生及家长

介绍研学旅行相关政策及注意事项,明确活动目的,采取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并做好学生研学旅行任务安排,坚持“我知晓、我参与、我收获”的原则,确保研学旅行效果。 3.做好预案,确保研学旅行安全工作。 4.细化参观过程,确保活动效果。本次活动安排动物园、观看动物表演活动,回校后组织交流参观见闻、撰写心得体会四个步骤。 5.本次活动学生需承担路费与餐费,采取实报实销制度,产生多少,收取多少。 6.本次活动中心校、局申请通过后,予以具体实施。 7.未尽事宜由活动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康桥小学 2015年3月25日

宽城第一小学研学旅行 红色、科教之旅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寻访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圣火。 二、活动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的教育活动通知》,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举行“红色之旅”活动。 三、活动目的、意义 1、通过“红色之旅”这项活动,让同学们回顾历史,深化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成为我国合格的继承人和接班人。 2、进一步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进社团之间的感情构筑和谐的校园生活,促进社团间的友好与团结。 3、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领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无穷魅力,激发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发展、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 四、活动时间: 2019年月日 活动地点 八一起义纪念馆、科技馆、神奇4D影院 活动对象与条件 1、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 2、坚持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的同学,须填写《申请表》,经所在班级班主任推荐,家长同意签名后,由学校审核通过方能获得参加资格。 3、学生身体健康,无病史及其他疾病。(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病史的学生、体质虚弱的学生,严禁报名参加。) 活动内容:

课题申报模板:3347-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实践途径研究

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实践途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1、政策背景 2013年2月2日发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明确提出了“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要求 "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健全学校旅游责任保险制度"。 2014年8月21日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了“研学旅行” 要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将研学旅行、夏令营、冬令营等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日常德育、美育、体育教育范畴,增进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2014年12月16日,在全国研学旅行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教育部基教一司司长王定华作了《我国基础教育新形势与蒲公英行动计划》主题演讲,首次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 2016年11月30日发布了《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8号。《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 2、宜昌现状 2017年5月18日,宜昌作为湖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8个试点区单位之一参加了在荆门召开的省研学旅行启动工作会。截至2017年6月,宜昌市青少年综合实践学校已基本建成,中国三峡国际青年营六月准备试运行。宜昌市教育局已在宜昌市遴选了一批具备条件的综合实践基地和资质合规的旅行社。而且调查了解到,宜昌市金东方初中、点军天问初中、桃花岭小学等少数学校已做过研学旅行的前期尝试;而多数中小学校仅有过春游与秋游的经历,高中学校则主要是做过远足德育活动。这些都为宜昌市开展研学旅行试点创造积极、有利条件。 宜昌市教育局为推动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生社会责任、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在中小学校评价及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维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考查都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集体的研学旅行活动正好可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与真实评价。 《中小学课程建设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研究》省重点课题在市教科院院长范俊明带领下已开展了三年着实有效研究,在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和实践学校;出版使用的宜昌市地方课程教材《长在宜昌》中涉及到宜昌各县市区历史文化、地理经济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配套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包,为县情市情内的研学旅行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总的来说,研学旅行是一项国家推进的意义重大的校外教育实践活动,宜昌虽然起步较晚,公私立学校发展很不平衡,基地与学校缺少项目课程化设计与实施的具体途径,安全教育与应急等保障机制缺乏亟待建立,但市局和教科院高度重视,而且我市课程资源丰富,研究团队专业,我们相信借本次研学旅行省级试点工作的东风,必将通过本课题实践研究整体提升宜昌素质教育水平。 二、课题界定 研学旅行是以中小学生为主体对象,以集体旅行、集中食宿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

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

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2013年2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纲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设想。此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尝试把研学旅行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开展。另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我校研学旅行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结合临沂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有关要求和学科教学需求,我校决定开展主题为“探究红色文峰文化、体验古文化经典、寻访曾国文明”的研学旅行活动,以此为依托开发校本课程。 研学旅行校本开发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综合实践基地等,让广大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实地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这是加强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为了将红色教育推向深入,更好地吸收专家高屋建瓴的指导和点拨,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与人文资源,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经过学校课题组认真分析、论证和探讨,决定集中我校优秀教师力量,展开对研学旅行的课程开发研究。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研学旅行活动是教育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学生集体旅行,将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而言,参与研学旅行不仅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还能让他们体验与同龄伙伴集体出游的乐趣。对家长而言,研学旅行对孩子具有更强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对学校而言,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加深学生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丰富教育的内涵,具有校内学习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研学旅行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广泛认可。 研学旅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安全问题带来诸多困扰 2、活动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所以精心做好课程设计是关键,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促进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有机融合,要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避免“只旅不学”或“只学不旅”现象。 做好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提高研学旅行活动质量的根本保证。 1、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多样化,学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根据旅行路线筛选出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2、活动方式的实践性和探究性,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要更加关注活动的实践性,避免只让学生简单地参观和听讲解,而是应该设计更多实践性和体验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和体验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丰富感性认识,提升理性思考。此外,研学旅行还包括“研”,也就是学生要在

「精选」1学校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共3份

学校研学旅行二日半课程实施方案 注:除下列基本研学课程外,各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特点,对实施方案提出要求,我们可定向设计研学课程方案。 第一天 ◆“青春起航” 中午12:00在指定地点集合,愉快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始了,下午16:00到达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 ◆我的营地我做主——整理自己的舒心小窝(时间:16:10—16:50) 熟悉住宿环境,按照已经安排好的床铺入住非遗园学生营地,按照辅导员的要求,自己动手整理被褥,打扫床铺。按照部队的军被要求折叠成规定的样子,并给与打分。锻炼孩子的动手实践和自理自立能力。 ◆雏燕展翅,入营仪式(时间:17:00—17:20) 开营典礼,辅导员分组对接营队队员,大家一起为营队起个响亮的名字,升营旗,选旗手,选班长,安全培训等,宣读成长励志誓言。 ◆多彩研学(中华巨型砖雕长廊)(时间:17:30—17:50) 世界之最,高3米、长400米巨型砖雕《西游记》,让学生感受徽州砖雕的无穷魅力。 ◆晚餐(时间:17:50—18:30) 在欢声笑语中,营员之间加强了解与沟通,与辅导老师沟通策划第二天晚上篝火晚会的节目。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 ◆徽梦水舞——文化与科学的完美融合(时间:18:30—19:00) 观赏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视觉完美体验式大型演出—徽梦水舞,通过声、光、电、火、音乐、喷泉、多媒体艺术为一体的具有震撼力地展现盛世花篮、世纪跑泉、海鸥飞翔、孔雀开屏、喷火、气泡泉、和冷雾等表演,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现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和震撼,让学生感受到现代科技的力量,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科技的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科研课题申报立项:6061-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综合研究

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综合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我听见了,我就忘了;我看见了,我就记得了;我做过了,我就理解了。” “看”和“做”在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观察体验、实践思考,是当前中学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提出“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综合研究”。我们是基于以下的考虑: (一)研学旅行在当前基础教育中的现状 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目标,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把研学旅行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将研学旅行推到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崭新的高度,受到了众多教育机构、旅游企业、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各中小学校开始积极践行这一新的课程形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保证研学活动的质量以及达到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的上效果不佳。很大一部分学校组织的活动流于形式,“重旅轻学”甚至“只游不学”的现象严重,更有甚者,让研学旅行这一课程形式演变成了单纯的针对学生娱乐的商业行为。 (二)研学旅行在现代教育中的价值 研学旅行是学生走出校园进行探究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2014年3月4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对“研学旅行”解释为:“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由学校组织安排,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学旅行具有集体为主、德育为先、体验为本的显著特点,是促进学生“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研学旅行是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开展本课题研究,可以从理论上分析开展研学旅行和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的作用,从实践上分析梳理中学生在研学旅行项目中的可能会出现的关键问题,并总结出对应的指导策略,最终提出研学旅行科学可操作的课程设计,为中学生研学旅行提供可操作性指导,以达到通过课题研究促进学校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 另一方面,我校自1999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弘扬“民主、和谐、创新”的办学思路。校长黄新柳同志十分注重教科研工作,亲自领导教研处全面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进行本次的课题研究,不仅可以推进我校实现“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战略目标,更有助于营造浓厚的科研环境,提高教师教研水平,深化对学生的德育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研学旅行是推进德育工作的需要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研学旅行遵循了教育规律,满足了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能够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人机工程学》复习资料全

人机工程学复习内容 说明:《人机工程学》考试分为A.B试卷,时间为2个小时,题型有辨析题、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设计题。以下为复习内容,请大家好好准备,只有认真复习,才会取得好成绩,反之亦反。 友情提醒:考试为开卷考试,考试请带好铅笔、橡皮、草稿纸、尺、快速手绘表现工具——马克笔或彩铅等习惯用的手绘工具(因试卷纸张太薄,马克笔可能不适用)。 注意:虽然为开卷考试,但不可掉以轻心,考题均出自课堂内容,务必温习课本相关内容,重点在于理解知识点,知道如何应用,并在课本上做好笔记。 PS:学校要求只允许带本课程规定教材,不允许带其他教材、参考书、笔记本、打印资料、复印资料等其他任何资料,不然以作弊论处,请各位同学注意,自觉遵守考场规则。(没有教材的同学请注意,请及时购买。当然,对于有信心全部掌握在脑子里的学霸例外。) 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人机工学一般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产品、人与环境以及产品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人:是指操作者,或使用者。 机:泛指人可操作与可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或生活用品、设施、计算机软件等各种与人发生关系的一切事物。 环境:环境是人与机共处的环境,如作业场所和作业空间,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研究的基本途径就是系统的将人的能力、极限、特点、行为和动机等相关信息应用到人们使用的事物和过程的设计和环境中。 研究对象是人-机-环境系统,研究产品设计中与人有关的问题,将人的需求和能力置于设计技术体系的核心位置。 研究目的是使系统高效运行且系统中的人获得安全、健康和舒适,为产品、系统和环境的设计提供与人相关的科学数据。追求实现人类和技术完美和谐融合的目标。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实现高效、舒适、健康、安全等目标。

(推荐)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共3篇

襄阳市田家炳中学研学旅行活动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学生能在旅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体验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特长的合格公民为目标,树立让每一位学生生命都绽放精彩的宗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成为自己成长的力量,从而为他们的终生发展奠基。 二、发展目标: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亲近自然、热爱自然,走进社会、走访社区,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社会变迁;通过在游中学,学中研,研中思,思中行,研学并举,知行合一,在此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强公德意识、安全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环保意识;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亲身体验、资料搜集、专家点评、集体活动、同伴互助、文字总结等为一体研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组织领导及职责。 组长:王平杰副组长:布中保(分管德育工作),秦选锋(分管教学工作),王宏宇(分管教研、宣传工作),龙光武(分管后勤工作)。 研学旅行办公室主任:布中保(兼),办公室副主任:王俊修王

杰刘俊锋李斌付吉科。工作职责:1、王俊修王杰刘俊锋:主题确定、策划、设计;时间阶段安排(课程、课时)、方案拟定;小组分配、分工,研究课题拟定、研究成果收集、评选、展示。2、李斌:安全教育,各类安全规则收集和宣传,各类研学旅行活动安全教育设计,安全隐患预设,安全防范和预案,各类伤害自护自救知识宣传和演练,签订出行文明公约。3、付吉科:医疗救护、保险;交通工具审核;旅行景点、线路、旅行社的选择。 四、活动原则 1、坚持教育性原则。精心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确保每次活动立意高、目的明,活动前提前做好具体活动方案,带着目标开展活动。 2、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组织研学旅行活动前,对目标地点进行考察,根据考察情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和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交通、饮食的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生数量,针对活动内容对学生进行必要安全教育。活动由信誉良好的旅行社承办,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志愿者参与全程管理。 3、坚持学生自愿的原则。学校公布研学旅行活动具体方案和收费标准,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并且由学校和家长签订自愿报名参加协议,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及费用收支公开、透明,接受家长监督。 4、坚持食、宿、学统一的原则。研学旅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接触社会和自然,在体验中学习和锻炼,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理自立、互勉互助、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和精神。活动中学校将统一安排就餐、住宿、学习等活动,保证卫生、安全、适用、节约,防止追求豪华、舒适,杜绝铺张浪费。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程《研学旅行的课题方案设计》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研学旅行的课题方案设计》教学设计 指导目标: 1. 了解研学旅行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明确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 3. 学会根据游览内容设计简单的课题方案 指导重点: 根据游览内容设计课题题目、课题目标、课题任务 指导难点: 课题任务的设计 指导方法: 讲授与练习相结合 指导过程: 壱、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升起对研学旅行的兴趣,明确研学旅行的重要意义弐、揭开研学旅行的神秘面纱 1、中国古代的研学 2、西方的营地教育 3、日本的修学旅行 4、研学旅行的定义 5、展示北京学生研学旅行的照片 6、研学旅行的六个要素 参、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和有效实施 1、研学旅行的组织流程 2、学校提供的研学旅行线路 3、研学旅行课程实施 四、研学旅行中我们做什么 1、安全提示 2、准备阶段 (1)研学旅行课题的选择 (2)研学旅行课题及活动方案的制定(师生共同制定) (3)研究方案的审核与确定

3、实施阶段 文献查询 过程记录 (1)我所见所闻(照片和录像) (2)我的感受和启发 (3)我的体验活动 交流讨论 资料整理、填写手册 4、成果汇报阶段 5、以游览颜庙为例,提出课题方案的设计 6、播放曲阜介绍视频资料 7、让学生阅读孔庙简介的文字资料 曲阜孔庙,位于曲阜市中心鼓楼西侧300 米处,是祭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 的祠庙。始建于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 年),历代增修扩建,与相邻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称“三孔”。它是一组具有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孔庙始建于公元前478 年,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现存的建筑群绝大部分是明、清两代完成的,占地327 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4 间。四周围以红墙,四角配以角楼,是仿北京故宫样式修建的。1961 年国务院把“三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曲阜孔庙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现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 级景区,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

「精选」1学校研学旅行课题研究方案计划3篇汇总

宽城第一小学研学旅行 红色、科教之旅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寻访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圣火。 二、活动背景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中小学开展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和古色文化的教育活动通知》,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举行“红色之旅”活动。 三、活动目的、意义 1、通过“红色之旅”这项活动,让同学们回顾历史,深化同学们的爱国情怀,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成为我国合格的继承人和接班人。 2、进一步丰富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增进社团之间的感情构筑和谐的校园生活,促进社团间的友好与团结。 3、让学生走出校园去认知社会,体验集体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同时领略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无穷魅力,激发关爱自然、关心社会发展、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社会的思想情感。 四、活动时间: 2019年月日 活动地点 八一起义纪念馆、科技馆、神奇4D影院 活动对象与条件 1、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 2、坚持自愿的原则。报名参加的同学,须填写《申请表》,经所在班级班主任推荐,家长同意签名后,由学校审核通过方能获得参加资格。 3、学生身体健康,无病史及其他疾病。(凡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病史的学生、体质虚弱的学生,严禁报名参加。) 活动内容:

1、早上6点40在学校门口集合,由领队老师人清点人数,并提醒检查自己的物品,依次有序的上车,七点准时出发 2、到达第一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由领队老师清点人数,确保安全。学生不能独自离开。接下来参观完用餐。用餐后赴江西省科技馆参观和神奇4D 影院参观,并拍照留念。下午15:00返程约17:30回到温馨校园。 经费预算 248元/人 九、旅行的主题教育与安全保障 研学旅行前,对学生要进行三个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旅游教育、文化教育。学生出发前利用班会课、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 (一)安全教育 一是人身安全。学校采取招标的形式对各旅行社的资质和出行方案进行审核。 要求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上下车要有序,不得推搡拥挤,车辆行驶中不得随便走动。在旅游区要注意道路,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在景区内不乱吃小吃,防止病从口入。 二是财产安全。在景区时注意脱下的衣服、放下的包等物品,装钱的包要背在前面。 (二)文明旅游教育 外出浏览要注意行为举止文明,参观景区时要自觉保护景区设施,不得大声喧哗,认真听讲解员的讲解。 (三)文化教育 出行前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在旅行过程中更为深入的体会、感悟旅行的意义,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中思考、寻找,能够让学生在此次旅行中有更大的收获。 另外在旅行前做好详细的安全预案,保障旅行的顺利进行。 九、注意事项:

09江西师大附中2017级高一研学旅行方案(二稿)

江西师大附中2017级高一研学旅行方案 一.地点:萍乡 二.时间:4月18、19、20三天 三.参加活动人员: 老师:朱斌、刘经贵、潘行斌、雷火军、吴翔、陈选明、高莹、刘鸿、赵世恩、杜中立、邹颖、刘燕、聂文庆、黄连娣、祝冲、方卫红、张欣、胡祝齐、卢华毓、周欣、Anika Chansen、Robert Best、Rory Collins Green、郑云桓(生物)、吴芳(英语)、李永强(历史)、罗春娜 学生:高一(15)、高一(16)、高一(17)、高一(18)、高一(19)、高一(20) 具体活动的分工: 带队:朱斌 联络:刘经贵、潘行斌 组织协调:潘行斌、雷火军、吴翔、陈选明、胡祝齐、卢华毓 研学指导:高一年级全体老师 宣传:邹颖 医护:罗春娜 四.分组 1.每班分三个研学小组(15人—19人),每组设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和传达工作;设一个安全监督员,负责研学过程中的安全、纪律、考勤等事宜; 2.每个研学小组设立一个研学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小课题研究,活动后一周内完成研学小论文(不少于2000字); 3.研学导师分配 高一(15): 聂文庆、高莹、祝冲、李永强 高一(16): 雷火军、方卫红、黄连娣、郑云桓 高一(17): 吴翔、赵世恩、刘燕、吴芳 高一(18): 陈选明、刘鸿、邹颖、张欣 高一(19): 胡祝齐、Robert Best、Rory Collins Green 高一(20): 卢华毓、周欣、Anika Chansen 五.研学导师前期指导 1.确定课题,课题责任到人 2.布置学生准备必需的工具 3.指导学生查找资料,提炼问题 4.让学生明确大致的研究过程 5.传授研究方法 6.指导如何完成研学论文 六.时间安排(总分总) 1.第一天:学校+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秋收起义广场 2.分散一天 (1)东阳古村,吴楚风民俗博物馆、山水美生态园——高一(15)班 (2)莲花:一支枪纪念馆、甘祖昌将军故居——高一(18)班 (3)上栗:“中国烟花爆竹之乡”、孽龙洞、傩文化——高一(17)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