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模块6

船舶柴油机模块6
船舶柴油机模块6

模块6柴油机的调速和操纵

2121根据船舶主机的工作特点 ,按我国有关规定主机必须装设的调速器 是 ________ .

A. 全制式调速器

B.极限调速器

C.单制调速器

2122直连螺旋桨并装有极限调速器的船舶主机运转中,当油门一定时,若海面阻 力增加,主机的运转工况变化是 _________ .

A. 转速降低后稳定工作

B.增大油门后稳定工作

C.转速增加后稳定工作

D.视海面阻力变化大小而定

2123某船用发电柴油机组运转中油门一定稳定工作,若船舶耗电量增加,则该机 组的运转工况变化是_

A. 转速自动降低稳定工作 降稳定工作 C.增大循环供油量后转速稍有上升稳定工作

D.转速自动降低至停车 2124直连螺旋桨并装有极限调速器的船舶主机运转中油门一定,若海面阻力降 低,该主机的运转工况变化是 ___________ .

A.转速降低后稳定工作

B.减少油门后稳定工作

C.转速增加后稳定工作

D.增大油门后稳定工作

2125某船用发电柴油机组运转中,若船舶耗电量突然降低,则该机组的运转状态 变化是 __________ .

A.转速自动升高稳定工作 稳定工作 C.循环供油量降低转速稍有上增加稳定工作

D.转速自动升高至飞车 2126装有全制调速器的船用主机,当调速器故障而改为手动操纵时,其运转中出 现的最大危险是 _________ .

A.海面阻力增大,主机转速自动降低 C.运转中主机转速波动而不稳定 2127柴油机装设调速器的主要目的是 或限制柴油机规定转速.

A.喷油压力

B.喷油定时

C.循环供油量 2128关于液压调速器的下述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广阔的调速范围

B.稳定性好,调节精度与灵敏度高

C.它利用飞重离心力直接拉动油量调节机构

D.广泛用于大中型柴油机 2129船用发电柴油机必须装设的调速器是 __________ .

A.液压调速器

B.机械式调速器

C.定速调速器

D.极限调速器 2130船用发电柴油机使用的最佳调速器应该是 —

A.表盘液压式

B.极限式

C.液压杆式 2131发电柴油机使用的调速器可以是 __________ .

A.机械式

B.液压杆式

C.液压表盘式 2132调速器按转速调节范围分类有 ___________

A.双制式

B.液压式

C.机械式 2133 能保证 柴油机在全工 况范围内可在设定的

D.液压调速器 B.增大循环供油量后转速稍有下

B.循环供油量降低转速稍有降低

B.海面阻力减小主机转速自动升高

D.在恶劣气候,主机将发生超速危险 ,当外界负荷变化通过改变 _____ 来维持 D.喷油时间 D.机械式

D. A+C

D. A+C

转速稳定工作的调速器

是 ________ .

A.极限调速器

B.定速调速器

C.双制式调速器

D.全制式调速器 2134用于限制柴油机转速不超过某规定值,而在此定值之下不起调节作用的调 速器称为:

A.极限调速器

B.定速调速器

C.全制式调速器

D.双制式调速器 2135根据双制调速器的工作特点,它最适合作用的柴油机是 __________ .

A.船用中速柴油机

B.船用带离合器的中小型主机

C.船用低速机

D.带动变距桨柴油机

2136船用主机及发电柴油机均可使用的调速器是 _________ .

A.定速调速器

B.极限调速器

C.全制调速器

D. A+C

2137柴油机的负荷,转速及循环供油量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_________ .

A.当负荷不变循环供油量增加,转速下降 增加

C.当循环供油量不变负荷减少,转速降低 上升

2138船用发电柴油机采用的调速器通常有

①杆式液压调速器;②表盘式液压调速器;③极限调速器; ④定速调速器;⑤全制调速器:⑥双制式调速器.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2139船用柴油机主机采用的调速器常有 __________ .

①杆式液压调速器;②表盘式液压调速器:③极限式调速器; ④单制调速器;⑤全制调速器;⑥双制调速器.

A. 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⑤+⑥

2140按我国有关规定,必须装设超速保护装置的柴油机是 _________ .

A.标定功率大于220KW 的船用主机

B.标定功率大于220KW 的船用 发电柴油机

C.功率大于大于220KW 主机,功率大于110KW 发电柴油机

D. A+B 2141按我国有关规定,必须装设超速保护装置的柴油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标定功率大于220KW 的船用主机和船用发电柴油机

B. 标定功率大于220KW 的船用主机和标定功率大于110KW 的船用发电柴油机

C. 标定功率大于110KW 的船用主机和标定功率大于 220KW 的船用发电柴油机

D. 标定功率大于110KW 的船用主机和船用发电柴油机

2142下述关于超速保护装置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A.它是极限调速器的一种

B.它本身无调速特性

C.它是一种安全装置

D.它对柴油机的控制动作不受操纵机构限 制

2143超速保护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

A.维持发动机稳定运转

B.柴油机超速时使柴油机立即降速或停车

C. A+B

D. A 或 B

2144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舶主机所装极限调速器的限制转速是 _____________

A. 103%nb (标定转速)

B. 110%nb

C. 115%nb

D. 120%nb

2145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超速保护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

A.防止主机转速超过110% nb 标定转速),发电柴油机转速超过115% nb

B.当转速不变负荷增加,循环供油量 D.当负荷不变循环供油量减少,转速

B. 防止主机转速超过115% nb,发电柴油机转速超过110% nb

C. 防止主机转速超过120% nb,发电柴油机转速超过115% nb

D. 防止主机转速超过115% nb 发电柴油机转速超过120% nb

2146 柴油机超速保护装置中的转速鉴测器,按其对转速鉴测方式通常 有 . ①气压式:②液压式;③离心式;④电磁式;⑤弹簧式.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2147柴油机超速保护装置中伺服机构需人工复位的是 ___________ .

A.气压式

B.液压式

C.弹簧式

D.电磁式

2148柴油机超速保护装置的停车伺服机构可自动复位的是 ___________ .

A.气压式

B.液压式

C.弹簧式

D. A+B

2149柴油机超速保护装置的停车伺服机构有 __________ .

①机械弹簧式;②电磁感应式;③离心式;④气压式:⑤液压式;⑥电子式.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①+④+⑤ 2150在柴油机稳定运转中转速波动主要是由于下列因素引起的 ____________ .

A.调速器的不灵敏度

B.柴油机的回转力矩不均匀

C.外界负荷的变化

D.油量调节机构的间隙

2151表征柴油机在运转中转速变化量足够大时,调速器才能起作用的性能参数 是 .

A.稳定调速率

B.瞬时调速率

C.不灵敏度

D.转速波动率 2152表征柴油机在运转中转速变化量足够大时,调速器才能起作用的性能参数 是 .

A.稳定调速器

B.瞬时调速器

C.不灵敏度

D.转速波动率 2153在调速器的性能指标中稳定调速率越小,表明调速器的 _________ .

A.灵敏性越好

B.准确性越好

C.动态特性越好

D.稳定时间越短 2154在下述性能参数中,表明调速器稳定性的参数是 __________ .

A.瞬时调速率S 1

B.稳定调速率S 2

C.不灵敏度£

D.转速波动率① 2155下述评定调速器动态特性指标之一是 _________ .

A.稳定调速率S 2

B.不灵敏度£

C.转速变化率0

D.稳定时间Ts

2156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发电柴油机的稳定调速率应不超过 —」

A. 2% 2157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发电柴油机当突卸全负荷后瞬时调速率 过——

A. 5%

B.8%

C.10%

D.12%

2158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发电柴油机当突卸全负荷后稳定时间 过— A. 7s 2159 A.2% 2160 过—

A.3s

B.4s

C.5s

D.7s

2161表征调速器灵敏性的参数是 .

A.瞬时调速率61

B.稳定时间Ts

C.转速波动率

D. 不灵敏度

B.5%

C.10%

D.8%

右应不超 Ts 应不超

B.5s

C.3s

D.2s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主机的稳定调速率 62应不超过 ——

B.5%

C.10%

D.8% 柴油发电机组在负荷突变试验中,要求调速器的稳定时间不得超

2162指出下述调速器的性能指标中不属于静态性能指标的是 .

①瞬时调速率61;②稳定调速率52;③转速波动率;

④不灵敏度爲⑤稳定时间Ts;⑥转速变化率 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②+⑥

2163下述调速器性能指标中属于动态指标的有 ___________ .

①稳定调速率62;②转速波动率电③稳定时间Ts;

④转速变化率申;⑤瞬时调速率61;⑥不灵敏度客

A.③+⑤+

B.③+⑥

C.①+②

D.②+④

2164下述调速器性能指标中表征其静态性能的有 ___________ .

①稳定调速率62;②稳定时间Ts;③不灵敏度&

④转速变化率申;⑤瞬时调速率61;⑥转速波动率P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②+④+⑤+⑥ 21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

A. 评定调速器动态特性指标一致是稳定调速率 瑟

B.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发电柴油机的稳定调速率不超过 10%

C.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主机的稳定调速率不超过10%

D. 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船用发电柴油机当突卸全负荷后,瞬时调速率6不超过5% 2166关于机械调速器的工作特点不正确的是 .

A.结构简单

B. 灵敏准确 2167根据机械调速器的工作特点 比是 .

A.稍有降低

B. 稍有升咼 2168根据机械调速器的工作特点 比是 __ .

A.稍有降低

B. 稍有升高 2169为了降低柴油机设定转速, A.改变调速弹簧刚度 B.

C.调节螺钉顺时针方向旋进 I

2170当要增高柴油机转速时,对机械调速器应 .

A.增大调速弹簧预紧力

B. 降低调速弹簧预紧力

C.增加调速弹簧刚度

D. 增加调速弹簧直径

2171 机械式调速器调速弹簧长期使用后弹性变差对调速器性能的影响 是 ■

A.稳定调速率52变小

B.稳定性提高

C. 准确性下降

D. 灵敏度变 差

2172在机械式和液压调速器中其转速感应元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 . A.力平衡原理 B. 力矩平衡原理 原理

2173使用机械或液压调速器的柴油机 内部的平衡状态是—一

A.调速弹簧预紧力与飞重离心力的平衡 衡 C.飞重离心力与调速弹簧硬度的平衡 衡 C. 维护方便 D. 是直接作用式 ,当外负荷增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 C. 恒定不变 D. 随机型而异 ,当外负荷降低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 C. 恒定不变 D. 随机型而异 ,对机械调速器应作如下调节 .

改变调速弹簧的硬度

D. 调节螺钉逆时针方向旋出 C. 能量平衡原理 D. 动量平衡 ,当在设定转速稳定运转时,在其调速器 B.飞重离心力与调速弹簧刚度的平

D. 飞重离心力与调速弹簧材质的平

2174影响机械调速器稳定调速率的主要因

素是

A.调速弹簧的直径

B. C ?调速弹簧的刚度 D. 2175通常机械式调速器的稳定调速率 A.不可调整 B. 可任意调整

C.

2176机械调速器有下列特点_.

①灵敏度高;②结构简单;③可实现恒速调节;

④精度差;⑤维修方便;⑥利用飞重离心力直接拉动油门.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②+④+⑤+⑥ 2177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 .

A. 机械调速器的工作特点是灵敏准确

B. 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最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稍有降 低

C. 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最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稍有升 高

D. 根据机械调速器工作特点,当外负荷最大时,其稳定后转速与原转速相比恒定 不变

2178机械式调速器,调速弹簧的刚度主要是影响 _____

A.瞬时调速率

B.转速波动率

C.稳定调速率 2179液压调速器中设置恒速反馈机构的目的是 _______

A.为了具有一定的稳定调速率 C.使调速过曾稳定并恒速调节 2180通常液压调速器中均有反馈机构 A.保证一定的瞬时调速率 61

B.

C.保证灵敏度要求

D. 2181 在液压调速器中刚性反馈与弹性反馈机构相比,其主要作用在 于 ■

A.保证调节过程稳定性

B.

C.保证有差调节

D. 2182目前多使用双反馈液压调速器 A.保证调节稳定性并恒速调节 率 C.保证调节稳定性及可调的稳定调速

率 D.保证调节稳定性及恒定的速度降 2183在液压调速器中,其主要的组成部分有 .

A.转速感应机构与伺服放大机构

B. 反馈机构与调节机构

C.飞重与调速弹簧机构

D. A+B

2184当柴油发电机的负荷减小而使转速升高时,该调速器的飞重与滑套的动作 是:

A.飞重张开滑套下移

B.飞重收拢滑套上移

C.飞重收拢滑套下移

D.飞重张开滑套上移

2185影响液压调速器稳定性的因素之一是 __________

A.负荷大小

B.油压大小

C.补偿针阀开度

D.柴油机转速 2186液压调速器的补偿针阀开度过大对喷油量调节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

A.油量调节过分

B.油量调节不足

调速弹簧的长度 调速弹簧的材料

62是 .

随机型而异 D.A 或B

D.不灵敏度 B.使调速过程稳定

D. A+B

,其主要作用是 ___ 保证稳定时间 保证调节稳定性 保证恒速调节

保证稳定时间符合规定

,其工作中的主要特点是 . B. 保证调节稳定性及恒定的稳定调速

C.随机型而异

D.对回油孔喷油泵无影响

2187液压调速器加装速度降机构是为了 __________ .

A.提高调速灵敏度

B.提高调速准确度

C.提高调节过程的稳定性

D. A+B

2188 Woodward UG 型液压调速器是一种具有双反馈的液压调速器 ,其特点是:

①静速差机构是刚性反馈;②恒速反馈机构是弹性反馈;

③ 静速差机构是弹性反馈:④ 恒速反馈机构是刚性反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2189液压调速器的补偿针阀开度过大 A.油量调节过度,油量调节不足 C.油量调节都不足 2190如果液压调速器反馈指针指向最上

位置对柴油机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调油过度转速波动大

B.调油不足转速稳定时间长

C.调油过度转速稳定时间长

D.调油不足转速波动大

2191下述液压调速器中设置恒速反馈机构的目的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

A.保证调速过程稳定

B.满足柴油机并车,负荷合理分配的要求

C.实现负反馈

D.防止油量调节过量

2192在液压调速器中设置的恒速反馈机构,按其反馈类型及其影响来讲是: A.正反馈,滑阀提前复位 B.负反馈,滑阀提前复位

C.正反馈,滑阀滞后复位

D.负反馈,滑阀滞后复位

2193若液压调速器的补偿针阀开度过小对柴油机的工作影响是 ____________ .

A.调油不足转速波动大

B.调油过分转速波动大

C.调油不足转速外稳定时间长

D.调油过分转速稳定时间长

2194在液压调速器中补偿针阀开度过大 ,补偿指针在过大刻度,对反馈的影响 是:

A.均使反馈增强

B.前者使反馈减弱,后者使反馈增强

C.前者使反馈增强,后者使反馈减弱

D.使反馈减弱

2195在液压调速器中静速差机构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

①保证调速过程稳定;②调节瞬时调速率61;③调节稳定调速率61;

④ 调节调速器不灵敏度名;⑤保证并联运行中各机负荷合理分配:⑥调节转速波动 率*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④+⑥

2196在液压调速器中如将反馈指针调至最大位置,则产生的影响是 ___________ ①转速波动幅度大;②供油量调节过度;③供油量调节不足;

④反馈作用增强;⑤反馈作用减弱;⑥稳定性变差.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②+④+⑤+⑥ 2197在液压调速器中补偿针阀开度过小,则产生的影响是 __________ .

①反馈作用减弱;②供油量调节不足;③供油量调节过度; ④转速恢复时间长:⑤调速过程稳定性变差;⑥反馈作用增强.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②+④+⑤+⑥ 2198液压调速器有下列特点 ___________

①稳定性好:②调节精度与灵敏度高;③通用性好;

④利用飞重直接操纵油量调节机构;⑤转速调节范围广;⑥可实现恒速调节.

D.②+③

_____ 针阀开度过小 _______ . B.油量调节不足,油量调节过度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⑥

2199在UG型液压调速器的稳定性调节中,可进行调节的部件是____________ .

①刚性反馈机构;②调速机构;③补偿针阀开度;

④负荷限制机构:⑤低速限止螺栓:⑥反馈指针位置.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2200液压调速器为了保证调速过程中转速稳定,设有__________ .

①感应机构;②调节机构:③恒速反馈机构;④静速差机构;⑤液压机构;⑥驱动机构

A.①+③

B.③+④

C.②+⑥

D.④+⑤

2201液压调速器为了保证调速过程中稳定性调节,应设有的机构是__________ .

①感应机构;②调节机构:③恒速反馈机构;④静速差机构;⑤液压机构;⑥驱动机构

A.①+⑤

B.②+⑥

C.①+②+⑥

D.③+④

220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液压调速器的补偿针阀开度过大,会使油量调节过度

B.液压调速器的补偿针阀开度过小,会使油量调节过度

C.如果液压调速器反馈指针指向最大位置,则使调油不足,转速波动大

D.A+C

2203在UG-8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表盘上有四个旋钮,如果需改变调速器的稳定调速率,应该调节的旋钮是______________ .

A.右上方手动旋钮

B.右下方调速指示旋钮

C.左上方手动旋钮

D.左下方手动旋钮

2204在UG-8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表盘上有四个旋钮,如果需限制柴油机的供油量,应该调节的旋钮是________ .

A.右上方手动旋钮

B.右下方调速指示旋钮

C.左上方手动旋钮

D.左下方手动旋钮

2205在UG-8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表盘上有四个旋钮,如果需改变柴油机的转速,应该调节的旋钮是____________ .

A.右上方手动旋钮

B.右下方调速指示旋钮

C.左上方手动旋钮

D.左下方手动旋钮

2206为了满足并车运转的工作要求,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速度降旋钮应置于. A.0~30 之间 B.30~50 之间 C.50~80之间 D.80~100 之间

2207按Woodward UG-8调速器稳定性调节要求,其补偿指针的最大允许位置所处刻度是:

A. 5 格

B.7 格

C.9 格

D.10 格

2208在UG-8液压调速器的稳定性调节中其补偿针阀的最大开度不得超过.

A.1/4 圈

B.1/2 圈

C.3/4 圈

D.1 圈

2209按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正确使用要求其负荷限制旋钮在柴油机起动时的正确调整位置是______________ .

A. 0 格

B.5 格

C.7~8 格

D.10 格

2210使用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两台发电柴油机并联运行负荷始终不能均匀分配,应该调整的部件是______________

A.调速旋钮

B.补偿针阀开度

C.伺服马达

D.速度降旋钮

2211 UG-8型液压调速器是一种具有双反馈的液压调速器,其双反馈的作用是________ .

①用刚性反馈控制§1;②用刚性反馈控制32;③用弹性反馈控制61;

④用弹性反馈控制应;⑤用刚性反馈提高调速器灵敏性:⑥用弹性反馈控制稳定时间Ts.

A.②+③+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2212 UG-8表盘式液压调速器的恒速反馈机构主要由下列_________ 组成.

①大反馈活塞;②小反馈活塞;③伺服活塞;④补偿针阀;⑤反馈指针;⑥控制滑阀.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2213两发电柴油机并联工作时,一般应将调速器的速度降旋钮调为__________ .

A.两台机器相等,且都调为零

B. 一般两机速度降相等,且都调节在30~50刻度

C.额定负荷大的机器应选择较大的速度降

D.额定负荷大的机器应选择较小的速度降

2214PGA调速器的速度设定可采用------ 。

A.气压设定B .液压设定C.手动设定D . A+C 2215按照Woodward PGA调速器的工作特点它最适用的主机操纵系统是:

A .机旁操纵系统B电动式主机遥控系统C气动式主机遥控系统D液力式主机遥控系统

2216.Woodward PGA调速器的弹性反馈机构的组成是:

①大反馈活塞;②小反馈活塞;③补偿针阀;④反馈指针;⑤阻尼活塞;⑥组尼弹簧.

A.①+②+③+④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2217.Woodward PGA调速器当外负荷大幅度增减时,其弹性反馈机构暂时失效的主要目的是——。

A .减少稳定调速率S 2 B.减少瞬时调速率S 1 C减少转速波动率? D减少不灵敏度£2218.指出下述Woodward PGA调速关于设定机构的错误叙述----。

A .手动转速设定机构是在使用气动转速设定机构时对设定转速的微调节

B.气动转速设定机构使用压力范围为0.049—0.50Mpa的控制空气

C.气动转速设定机构的转速设定值与控制空气压力成正比

D.当使用气动转速设定机构时应把手动转速设定机构置于最低设定转速位置2219.指出下述关于Woodward PGA调速器结构特点中错误的是A .采用刚性反馈机构保证具有一定的稳定调速率

B.稳定调速率的调节范围为0—12%,可打开端盖进行调节

C.在稳定调速率的调节中决不允许出现负稳定调速率的调节

D.稳定性调节机构是补偿针阀开度与反馈指针刻度

2220.目前船用增压柴油机主机在使用的PGA调速器上多具有扫气压力燃油限

制器,其主要作用是-----0

A .增压压力过高时切断燃油供应的安全作用

B.增压压力过低时自动切断燃油供应

C.运转中按增压压力高低自动调节燃油供油量

D.船舶加速时防止供油量增加过快而冒黑烟2221 .在对Woodward PGA调速器稳定性调节中其补偿针阀的推荐开度是

A. 1/8-1/4 圈

B. 1/4-1/2 圈

C. 1/2-3/4 圈

D. 1/16-2 圈

2222按PGA液压调速器结构特点构,其工作中的主要特点是:

①遥控气动速度设定②遥控气动速度降设定;③刚性反馈机构实现对62的调节;

④反馈指针调节反馈行程大小;⑤阻尼补偿系统保证调节过程稳定且恒速;⑥补偿

针阀开度调节补偿速度大小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2223.PGA液压调速器的弹性反馈机构主要由下列一一部件组成:

①大反馈活塞;②小反馈活塞;③阻尼活塞;④补偿针阀;⑤反馈指针;⑥阻尼活塞弹簧.

A.①+②+③

B.③+④+⑥

C.①+②+⑥

D.④+⑤+⑥

2224.PG液压调速器的波纹管式转速设定机构的输入气压信号增加时,转速设定伺服活塞和设定转速的变化是:

A ?上移、升高

B ?下移、升高C.上移、降低D ?下移、降低

2225.PG液压调速器的波纹管式转速设定机构的输入信号是:

A.电压信号B .电流信号C.气压信号D .脉冲信号

2226.PG液压调速器与UG型液压调速器的区别在于:

A.转速感应机构不同B .反馈机构不同C.调速机构不同D . B+C

2227.PG液压调速器与UG型液压调速器的区别主要在于:

A?转速感应机构不同B.功率放大机构不同C.调速机构不同D ?油量调节机构不同2228欲使并联工作的柴油机负荷按标定功率比例自动分配,则其两机的稳定调速率62应满足:

A. 62A=^B=0

B. 62A >62B> 0

C. 62A <62B< 0

D. 62A=62B > 0 2229并联工作的标定功率相等的A,B两台柴油机,若62A>62B >0,两机负荷分配为:

A. PA> PB

B.PAVPB

C.PA=PB

D.任意

2230标定功率不等的A,B两台柴油机并车运行若62A=62B=0,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两机负荷均匀分配

B.两机按标定功率比例分配

C.两机负荷任意分配

D. A或B

2231为了柴油机并联工作的要求应使葩>0,此时对调速器性能要求可以不必

过分追求:

A.灵敏性

B.准确性

C.稳定性

D.均匀性

2232两台标定功率不等的发电柴油机并车运行时,下述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 .

A.若两机也相同且不为零则两机负荷均匀分配

B.若两机盪相同且不为零则负荷按标定功率比例分配

C.标定功率大者取较大的62则负荷按标定功率比例分配

D.标定功率大者取较小的62则负荷按标定功率比例分配

2233欲使两台并联运行的柴油机具有自动合理分配负荷的能力,其先决条件是使二台柴油机调速器的下述性能指标具有以下特点__________ .

A.瞬时调速率必须相同

B.稳定调速率必须相等且不为零

C.瞬时调速率必须等于零

D.稳定调速率必须均为零

2234两台使用液压调速器的柴油机并车运行,当负荷降低又重新稳定运转后,其

稳定转速的变化(与负荷变化前比较)是 _______ .

C.恒定不变

D.随机型而异 A,B 柴油发电机,若A 机组始终多承担负荷, A.略有升高 B.略有降低 2235两台标定功率相等并车运行的 正确的调整措施是 _________ .

A.减小A 机组的龙 C.增大A 机组的频率 2236两台标定

功率相等并车运行的 则目前两机62

的状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程A=^B=0 B.吃A >52B> 0 B.增大A 机组的程 D.减小A 机组的频率 A,B 柴油发电机,若A 机组始终多承担负荷, C. 0V62A <5 2B D. 62A=62B > 0 ,其负荷分配始终不合理的 2237两台使用液压调速器的发电柴油机并联运行时 主要原因是: A.反馈指针调节不妥 B.补偿针阀开度过大

C.速度降旋钮调节不妥

D.调速旋钮调节不妥 2238两台额定负荷相同的发电机并联工作时 ,其中一台所承担的负荷较小

________ . A.使另一台稳定调速率为零 B.适当增加其稳定调速率

C.使其稳定调速率为零

D.适当减小其稳定调速率 2254液压调速器的滑油在正常情况下的换油周期一般是 ___________ . A. 一个月 B.六个月 C. 一年 D.二年

2255调速器连续工作时推荐的使用滑油温度范围是 ___________ . A.40~50C B.50~60C C.< 62 E D.60~90C 2256指出下述液压调速器内部油道驱气的错误操作是 ___________ . A.柴油机起动后怠速运转

B.补偿指针置于最小刻度

C.补偿针阀旋出几圈

D.人为使柴油机转速波动约2min 2257调速器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 A.调节不当 B.滑油污染 C.零件损坏 2258由于滑油污染造成的故障占调速器故障的 A. 25% B. 30% C.40% 2259调速器清洗时应当用 _________

A.清洁的轻柴油

B.清洁的滑油 2260液压调速器内部油道驱气应当

D.轴承磨损 D. 50% C.清洁的水 D.化学清洗剂 A.将补偿针阀旋出几圈 B.打开加油孔

C.将反馈指针置于最小刻度

D.在试验台上进行 2261调速器油道内有空气会导致 ___________ .

A.柴油机无法起动

B.柴油机转速不稳

C.柴油机加不上负荷

D.柴油机飞车 2262调速器滑油因泄漏而减少会导致 ___________ .

A.柴油机无法起动

B.柴油机转速不稳

C.柴油机加不上负荷

D.柴油机飞车 2263调速器中使用的润滑油在使用温度范围内应满足下述 _________ ①有适当的粘度;②不腐蚀密封材料;③不发生污染; ④不发生氧化变质:⑤有适当的碱性;⑥有适当的浮游性.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⑥ 2264关于柴油机起动时高压油泵齿条不能及时拉开,错误的原因是

要求.

A.某种断油机构未复位

B.升压伺服器动作不佳

C.调速器中油压低

D.调速器滑油脏污

2265调速器不能使柴油机达到全速运转,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 .

A.喷油泵在“零位”调整时负值过大

B.燃油调节杆系间隙过大出现空动现象

C.调速器弹簧调节预紧度不够

D.调速器飞重的离心力小于弹簧预紧力,限制了柴油机的喷油量

2266在液压调速器运行中,所发生的故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

A.滑油脏污

B.动力活塞咬死

C.调速器补偿针阀堵塞

D.滑阀与滑阀套磨损

2267液压调速器输出轴高频振动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

A.调速器稳定性不好

B.调速器驱动轴花键磨损

C.飞重弹性驱动轴故障

D.调速器在支座上没有均匀固紧

2268下述关于柴油机发生游车的各种现象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

A.柴油机转速有节奏的变化

B.手动停住调速器作用可消除转速波动

C.松手后不会立即波动但负荷变化时仍会波动

D.松手后仍恢复原转速波动2269下述关于柴油机发生游车的各种原因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

A.调速器反馈系统故障

B.油位太低

C.调速器输出轴和油泵齿条连接不当

D.调油杆空动

2270调速器发生柴油机转速振荡与游车现象不同的是_________ .

A.柴油机转速有节奏波动

B.手动停住调速器作用可消除转速波动

C.松手后仍恢复原有节奏转速波动

D.松手后波动不会立即波动但负荷变化后仍发生波动

2271当调速器输出轴与喷油泵油门匹配不当时,引起柴油机的主要故障是________ .

A.柴油机游车

B.柴油机转速振荡

C.增加负荷时稳定时间过长

D.无法达到全负荷

2272当调速器输出轴与喷油泵油门拉杆连接不当时,引起柴油机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 .

A.柴油机游车

B.柴油机起动超速

C.调速器无法停车

D. B+C

2273若发电柴油机的稳定性不好,可能与下面__________ 因素有关.

①补偿针阀开度不当;②反馈指针位置不当;③速度降设定值;

④负荷限制设定:⑤调速旋钮设定:⑥油门拉杆间隙.

A.①+②+③+⑥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②+④+⑤+⑥

船舶柴油机的分类

基础知识No Responses ? 二122011 柴油机自1897年问世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并更趋完善,在动力机械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船舶动力中也占统治地位。目前,在所有的内河及沿海中、小型船舶中,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机和辅机;在远洋民用船舶中,在2000t以上的船舶中,以柴油机作为主机的船舶占总艘数的98%以上,占总功率的96%以上。 一、柴油机的优点 柴油机能在动力机械以及船舶动力装置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与其它热机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热效率高。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有效效率已达到50%~53%,远远高于其他热机;而且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的热效率都较其它热机高。热效率高,也就是燃料消耗量小;柴油机又能燃用重油,甚至劣质重油;而且柴油机在停车状态时不需要消耗燃料。故燃料费用低,船舶的续航力大。 (2)功率范围大。柴油机的单机功率自1至80080kW,因此其适应的领域宽广。 (3)机动性好。正常起动只需3~5s,并能很快达到全负荷。有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能适应船舶航行的各种要求,而且操作简便。 (4)尺寸小,重量轻。柴油机不需要锅炉等大型附属设备,使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尺寸小、重量轻,特别适合于在交通运输等动力装置中应用。 (5)可直接反转。柴油机可设计成直接反转的换向柴油机,而且倒车性能好,使装置结构简单。 二、柴油机的类型 由于柴油机的应用广泛,因此,为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柴油机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根据柴油机的各种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分类方法,船舶柴油机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1)按工作循环分类。有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 (2)按进气方式分类。有增压柴油机和非增压柴油机。 (3)按曲轴转速分类。有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 高速柴油机:n>1000r/min;中速柴油机:n=300~1000r/min;低速柴油机:n<300r/min。

船舶柴油机知识点梳理

上止点(T.D.C)是活塞在气缸中运动的最上端位置。 下止点(B.D.C)同上理。 行程(S)指活塞上止点到下止点的直线距离,是曲轴曲柄半径的两倍。 缸径(D)气缸内径。 气缸余隙容积(Vc)、气缸工作容积(Vs),气缸总容积(Va)、余隙高度(顶隙)。 柴油机理论循环(混合加热循环):绝热压缩、定容加热、定压加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混合加热循环理论热效率的相关因素:压缩比ε、压力升高比λ、绝热指数k(正相关)、初期膨胀比ρ(负相关)。 实际循环的差异:工质的影响(成分、比热、分子数变化,高温分解)、汽缸壁的传热损失、换气损失(膨胀损失功、泵气功)、燃烧损失(后燃和不完全燃烧)、泄漏损失(0.2%,气阀处可以防止,活塞环处无法避免)、其他损失。 活塞的四个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和排气行程。 柴油机工作过程:进气、压缩、混合气形成、着火、燃烧与放热、膨胀做功和排气等。 四冲程柴油机的进、排气阀的启闭都不正好在上下止点,开启持续角均大于180°CA(曲轴转角)。气阀定时:进、排气阀在上下止点前后启闭的时刻。 进气提前角、进气滞后角、排气提前角、排气滞后角。 气阀重叠角:同一气缸的进、排气阀在上止点前后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四冲程一定有,增压大于非增压) 机械增压:压气泵由柴油机带动。 废气涡轮增压:废气送入涡轮机中,使涡轮机带动离心式压气机工作。 二冲程柴油机的换气形式:弯流(下到上,再上到下)、直流(直线下而上)。 弯流可分:横流、回流、半回流。直流:排气阀、排气口。 横流:进排气口两侧分布。回流:进排气口同侧,排气口在进气口上面。 半回流:进排气的分布没变,排气管中装有回转控制阀。 排气阀——直流扫气:排气阀的启闭不受活塞运动限制,扫气效果较好。 弯流扫气的气流在缸内的流动路线长(通常大于2S),新废气掺混且存在死角和气流短路现象,因而换气质量较差。横流扫气中,进排气口两侧受热不同,容易变形。但弯流扫气结构简单,方便维修。直流扫气质量好,但是结构复杂,维修较困难。 柴油机类型: 低速柴油机n≤300r/min Vm<6m/s 中速柴油机3001000r/min Vm>9m/s 按活塞和连杆的连接方式:筒形活塞式(无十字头式)柴油机,十字头式柴油机。 两者间的区别:筒式活塞承受侧推力,活塞导向作用由活塞下部筒式裙部来承担。活塞与连杆连接:活塞销。十字头活塞侧推力由导板承担,导向由十字头承担。活塞与连杆连接:活塞杆(垂直方向做直线运动)。 两者的优缺点:十字头式柴油机的活塞与缸套不易擦伤和卡死,气缸下部设隔板,能避免曲轴箱的滑油污染,利于燃烧劣质燃料。活塞下方密闭,可作为辅助压气泵。但重量和高度大,结构复杂。筒式柴油机的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 多缸机气缸排列可以分为直列式、V型(夹角90°、60°、45°)、W型(较高的单机功率与标定功率的比值) 从柴油机功率输出端向自由端看,正车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柴油机称为右旋柴油机,反之,左旋。双机双桨上,由船艉向船艏看,机舱右舷的为右旋柴油机,左舷的为左旋柴油机,右机操纵侧在左侧,排气在右侧,左机相反。(单台布置的船舶主柴油机为右旋柴油机)。

船舶柴油机重点复习资料分析

模块三燃油喷射与燃烧 重点:喷油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检查调整、主要故障及管理。 难点:供油规律、喷油规律及影响因素,回油阀调节式喷油泵的检查与调整,燃烧过程、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对柴油机燃烧的要求可概括为及时(在上止点前后发火并燃烧完毕)、完全、平稳(燃烧过程柔和无敲缸现象)和空气利用率高。影响燃烧的因素有:燃油品质及喷射、空气(数量与涡动)和压缩温度。 单元一燃油 一、燃油的成分及组成 碳 燃油大量来自石油产品。石油故称为烃类化合物 氢 提炼燃油工艺:蒸馏、裂化、催化裂化、加氢裂化。 常压蒸馏:(360-370°)可分离汽油、煤油、轻柴油、重柴油。 蒸馏 减压蒸馏:(410°)分离出重柴油和润滑油。 脂肪烃自燃温度低,自燃性能好,易燃烧。 烃环烷烃自燃温度较脂肪烃高,自燃性能也比脂肪烃差。 芳香烃自燃温度最高,自燃性能差,易结碳,不宜作为燃料。 二、燃油的理化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燃油燃烧性能指标(十六烷值、柴油指数、馏程、发热值、密度和粘度); 燃油的质量指标影响燃烧产物构成指标(硫分、灰分、沥青分、残炭值、钒和钠的含量); 影响燃油管理工作指标(粘度、密度、闪点、凝点、浊点、倾点、水分、机械杂质)。 1.十六烷值 表示自燃性能的指标。十六烷值越高,其自燃性能越好,但应适当。 十六烷值过低,会使燃烧过程粗暴,甚至在起动或低速运转时难以发火; 十六烷值过高,易产生高温分解而生成游离碳,致使柴油机的排气冒黑烟。 通常高速柴油机使用的燃油十六烷值在40~60之间,中速机在35~50之间,低速机十六烷值应不低于25。 2.柴油指数 3.馏程 馏程就是在某一温度下燃油所能蒸发掉的百分数,它表明了燃油的蒸发性,也表明燃油轻重馏分的组成。轻馏分的蒸发速度比重馏分快,能与空气较快混合,滞燃时间短,燃烧较快。 4.粘度 粘度表示流体的内摩擦,即燃油流动时分子间阻力的大小。燃油的粘度通常以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等表示。 接绝对粘度:动力粘度和运动粘度 粘度 恩氏粘度 相对粘度雷氏粘度 塞氏粘度 燃油的粘度对于燃油的输送、过滤、雾化和燃烧有很大影响。粘度过高,不但输送困难、而且不利燃油雾化,使燃烧不良;粘度过低,则会造成喷油泵柱塞偶件、喷油器针阀偶件润滑不良而加快磨损。压力和温度对燃油的

船舶柴油机发展趋势

【摘要】从船用柴油机的市场、产品、技术等方面介绍了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动向。论述当前国外气缸直径160 mm以上,单机功率大于1000 kW的大功率低速、中速、高速柴油机的总体技术水平、技术发展概况,特别是在提高可靠性、改善其低工况特性、降低其排放和智能柴油机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 0 引言 柴油机因其功率范围大、效率高、能耗低、使用维修方便而优于蒸汽机、燃气轮机等,在民用船舶和中小型舰艇推进装置中确立了主导地位。船用柴油机的整体结构及其零部件结构不断改进,特别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使其各项技术指标不断创新,市场上已有一批性能好、油耗低、功率范围大、废气排放符合法定标准、可靠性高的产品。 柴油机相对汽油机的最大优点在于高压缩比。这使最大功率、热效率提高,油耗降低;发动机坚固、耐用,寿命变长。但柴油机缺点在于比功率低于汽油机,对空气利用率低,摩擦损失大。 1 低速柴油机 低速柴油机由于性能优良、可靠性好、使用维护方便、能燃用劣质燃油等优点,已成为大型油船、大型干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的主要动力。最新型低速柴油机在许多方面趋于一致。即结构方面,采用非冷却式喷油器、可变喷油定时油泵、长尺寸连杆、液压驱动式排气门、单气门直流扫气、定压增压、高效涡轮增压器;性能方面,平均有效压力不断提高,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改进零部件结构,增加强度,保

持原有的低燃油消耗水平,使单缸功率不断增大,使用寿命延长。电子液压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机械式的凸轮驱动机构,简化柴油机设计,降低成本,优化运行控制。近年来,其爆发压力从8 MPa上升到16 MPa,燃油消耗率从208g/(kw·h)降至155g/(kw·h)左右。 目前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仍被MAN B&W、Wartsila-New Sulzer 和日本三菱重工三大公司垄断,以生产总功率来说,分别约占57%、33%和10%。 MAN B&W公司通过提高气缸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来提高单缸功率。为使MC系列柴油机的NOx排放量降低,采用提高压缩比和可导致平稳燃烧的喷射系统等措施。 为了在减少NOx排放时不影响燃油消耗率,在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增加喷射压力、压缩比、燃烧压力、增压器效率等措施。MAN B&W 6L60MC 型柴油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正式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主机,其燃油喷射和排气阀控制均通过电子计算机完成,达到了低油耗、NOx低排放的目标。 Wartsila-New Sulzer公司通过重组后,在开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骤然大增。RTA系列低速柴油机为该公司20世纪80年代开发,至今近20年来该公司通过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探索达到更大功率的可能性。 通过增大行程/缸径比,探索提高推进效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最大燃烧压力和可变燃油正时、排气正时,挖掘柴油机热效率潜力;采用新材料,改进零部件的设计,随负荷控制气缸冷却水和气缸润滑油,以

船舶柴油机的分类

船舶柴油机的分类 基础知识No Responses ? 二122011 柴油机自1897年问世以来,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其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并更趋完善,在动力机械中已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船舶动力中也占统治地位。目前,在所有的内河及沿海中、小型船舶中,都采用柴油机作为主机和辅机;在远洋民用船舶中,在2000t以上的船舶中,以柴油机作为主机的船舶占总艘数的98%以上,占总功率的96%以上。 一、柴油机的优点 柴油机能在动力机械以及船舶动力装置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与其它热机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热效率高。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有效效率已达到50%~53%,远远高于其他热机;而且柴油机在全工况范围内的热效率都较其它热机高。热效率高,也就是燃料消耗量小;柴油机又能燃用重油,甚至劣质重油;而且柴油机在停车状态时不需要消耗燃料。故燃料费用低,船舶的续航力大。 (2)功率范围大。柴油机的单机功率自1至80080kW,因此其适应的领域宽广。 (3)机动性好。正常起动只需3~5s,并能很快达到全负荷。有宽广的转速和负荷范围,能适应船舶航行的各种要求,而且操作简便。 (4)尺寸小,重量轻。柴油机不需要锅炉等大型附属设备,使柴油机动力装置的尺寸小、重量轻,特别适合于在交通运输等动力装置中应用。 (5)可直接反转。柴油机可设计成直接反转的换向柴油机,而且倒车性能好,使装置结构简单。 二、柴油机的类型 由于柴油机的应用广泛,因此,为满足各种不同的使用要求,柴油机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根据柴油机的各种不同特点以及不同的分类方法,船舶柴油机大体上有以下类型: (1)按工作循环分类。有四冲程柴油机和二冲程柴油机。 (2)按进气方式分类。有增压柴油机和非增压柴油机。 (3)按曲轴转速分类。有高速、中速和低速柴油机。 高速柴油机:n>1000r/min;中速柴油机:n=300~1000r/min;低速柴油机:n<300r/min。

船舶柴油机复习资料(全)

1.柴油机特性曲线:用曲线形式表现的柴油机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随运转工况变化的规律。2.扫气过量空气系数:每一循环中通过扫气口的全部扫气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容气量之比 3.封缸运行:航行时船舶柴油机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气缸发生了一时无法排除的故障,所采取的停止有故障气缸运转的措施。 4.12小时功率:柴油机允许连续运行12小时的最大有效功率。 5.有效燃油消耗率:每一千瓦有效功率每小时所消耗的燃油数量。 6.示功图:是气缸内工质压力随气缸容积或曲轴转角变化的图形。 7.燃烧过量空气系数:对于1kg燃料,实际供给的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 8.敲缸:柴油机在运行中产生有规律性的不正常异音或敲击声的现象。 9.1小时功率:柴油机允许连续运行1小时的最大有效功率。(是超负荷功率,为持续功率的110%。) 10.平均有效压力:柴油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每循环所作的有效功。 11.热机: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12.内燃机:两次能量转化(即第一次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第二次热能转化成机械能)过程在同一机械设备的内部完成的热机。 13.外燃机: 14.柴油机:以柴油或劣质燃料油为燃料,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机。 15.上止点:活塞在气缸中运动的最上端位置,也是活塞离曲轴中心线最远的位置。下止点 16.行程:活塞从上止点移动到丅止点间的位移,等于曲轴曲柄半径R的两倍。 17.气缸工作容积:活塞在气缸中从上止点移动到丅止点时扫过的容积。 18.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室容积之比值,也称几何压缩比。 19.气阀定时:进排气阀在上.丅止点前启闭的时刻称为气阀定时,通常气阀定时用距相应止点的曲轴转角表示。 20.气阀重叠角:同一气缸在上止点前后进气阀与排气阀同时开启的曲轴转角。(进排气阀相通,依靠废气流动惯性,利用新鲜空气将燃烧室内废气扫出气缸) 21.扫气:二冲程柴油机进气和排气几乎重叠在丅止点前后120-150曲轴转角内同时进行,用新气驱赶废气的过程。 22.直流扫气:气流在缸内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的直线运动。(空气从气缸下部扫气口,沿气缸中心线上行驱赶废气从气缸盖排气阀排出气缸) 23.弯流扫气:扫气空气由下而上,然后由上而下清扫废气。 24.横流扫气:进排气口位于气缸中心线两侧,空气从进气口一侧沿气缸中心线向上,然后再燃烧室部位回转到排气口的另一侧,再沿中心线向下,把废气从排气口清扫出气缸。 25.回流扫气:进排气口在气缸下部同一侧,排气口在进气口上方,进气流沿活塞顶面向对侧的缸壁流动并沿缸壁向上流动,到气缸盖转向下流动,把废气从排气口中清扫出气缸。 26.增压:提高气缸进气压力的方法,使进入气缸的空气密度增加,从而增加喷入气缸的燃油量,提高柴油机平均有效压力和功率。 27.指示指标:以气缸内工作循环示功图为基础确定的一些列指标。只考虑缸内燃烧不完全及传热等方面的热损失,不考虑各运动副件存在的摩擦损失,评定缸内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 28.有效指标:以柴油机输出轴得到的有效功为基础,考虑热损失,也考虑机械损失,是评定柴油机工作性能的最终指标。 29.平均指示压力:一个工作循环中每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指示功。 30.指示功率:柴油机气缸内的工质在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 31.有效功率:从柴油机曲轴飞轮端传出的功率。

船舶柴油机主推进动力装置832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22

第一章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考点1 柴油机的工作参数22题 1.最高爆发压力pz 燃烧过程中气缸内工质的最高压力称最高爆发压力pz。pz是柴油机周期性变化的机械负荷的主要外力,它引起各受力部件的应力和变形,造成疲劳破坏、磨损和振动。 2.排气温度tr 非增压柴油机的排气温度指排气管内废气的平均温度,增压柴油机的排气温度指气缸盖排气道出口处废气的平均温度。 在船舶上通常用排气温度衡量热负荷的大小。通常船用柴油机排气温度的最高值应低于550℃。 3.活塞平均速度Cm 在曲轴一转两个行程中活塞运动的平均值称为活塞平均速度Vm。如果柴油机的转速为n (r/min),活塞的行程为S(m),当曲轴转一转时活塞移动两个行程长度2S(m)。提高Cm 可以提高柴油机的功率,但零件的机械负荷、热负荷同时增加,机件的磨损也相应增加,因而靠提高Vm来提高功率是有限的。 4.行程缸径比S/D 行程缸径比是柴油机的主要结构参数之一。S/D在不同条件下影响不同,在活塞平均速度Cm 及缸径为D定值的条件下,S/D对柴油机的影响有: (1)影响柴油机的尺寸和重量。S/D增大,则柴油机的宽度、高度及重量均相应增加。(2)影响柴油机负荷。缸内气体压力不直接受S/D的影响,但最大往复惯性力将随S/D的增加而减小。 (3)影响热负荷。S/D增大,气缸散热面积增大,热负荷将减小,同时影响燃烧室各部件的传热量分配比例。 (4)影响混合气形成。S/D增大,燃烧室余隙高度增大,对混合气形成有利。 (5)影响扫气效果。S/D增大,因气流在缸内流动路线长将降低扫气效果,但此影响随扫气形式不同各异。如对直流扫气的影响较小,允许使用较大的S/D值,而对弯流扫气的影响较大,其使用的S/D通常不高于2.2。 (6)影响曲轴刚度。S/D增大使曲柄半径变大,曲轴轴径的重叠度降低,曲轴刚度下降。(7)影响轴系的振动性能。S/D增大,轴系的纵振及扭振固有频率降低,容易产生不允许的纵振和扭振。 5.强化系数pe.Cm 强化系数pe.Cm系用来表示柴油机所受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两方面的综合强烈程度。 6.压缩比ε 压缩比是一个对柴油机性能影响很大的结构参数,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性、燃烧与启动及机械负荷等方面。 B1. 柴油机运转中,检查活塞环漏气的最有效方法是()。 A.测最高爆发压力 B.测压缩压力 C.测排气温度 D.测缸套冷却水温度 D2. 在柴油机运转中测量气缸内压缩压力的主要用途是()。 A.判断气口堵塞

船舶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控制技术参考资料

目前,船舶主机缸套冷却水温度的自动控制大多使用的是模拟式调节仪表,由电子器件的逻辑运算输出控制信号来驱动继电器,从而对电动机进行转向控制,实现对温度的控制。从整体上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采用的元器件比较落后,导致电路较为复杂,使用的逻辑元器件也较多,增加了备件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难度;二是由于系统整体比较复杂和模拟仪表的实现功能的限制,这些温度控制器都采用了较简单的控制规律,不能提供很好的控制性能。综合这些不利因素,此类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控制性能需求,必须采用新的控制方式。 1.1 直接作用式控制方式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船舶柴油机冷却水温度控制是采用直接作用方式。这是一种早期的反馈式控制方式。其特点是,不需要外加能源,而是根据在冷却水管路中的测量元件内充注的工作介质的压力随温度成比例变化而产生的力来驱动三通调节阀,进而改变流经淡水冷却器的淡水流量和旁通淡水流量,从而实现温度调节。 这种控制方式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测量元件内充注的工作介质对密封性要求很高,如果测量元件内充注的工作介质泄漏,那么其本身的压力就不能随温度成比例进行变化,因而使得温度控制失去作用。同时,其控制精度不高,冷却水温度变化较大,对船舶柴油机的稳定运行也会不利。 整个船舶主机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主要是由单片机测控平台、温度传感器组、执行机构,以及控制软件等部分组成的。 其中,温度采集模块是由分布在柴油机冷却水系统各部分的温度传感器组成的,采用了具有良好性能的感温元件,用来测量冷却水的温度;单片机测控平台内置单片微处理器,由温度采集接口电路、键盘与显示电路、以及执行机构接口电路所组成,可以对柴油机冷却水的温度进行监控,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指令,实现温度的检测与控制[3]。 2.2 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说明 下面分别对单片机测控平台、温度传感器组、执行机构和控制软件等部分进行详细的说明: 1)单片机测控平台 单片机测控平台是整个温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获取温度传感器组的测量数据,并且与温度设定值进行比较,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到执行机构,实现温度的检测与控制。 系统控制过程是,当测量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单片机断续输出控制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和驱动放大后,输出给增大输出继电器,继电器控制三相伺服交流电动机断续运转,使得连接在电机上的三通调节阀转动,减少不经冷却器的旁通水量,增加经冷却器的淡水量;若是测量温度比设定温度低时,单片机断续输出控制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和驱动放大后,输出给减小输出继电器,继电器控制三相伺服交流电动机断续运转,使得连接在电机上的三通调节阀转动,增加不经冷却器的旁通水量,减少经冷却器的淡水量。经过此自动控制过程,使主机缸套冷却水温度稳定在设定数值,或是设定数值附近,从而达到自动控制温度的目的。 2)温度传感器组 本系统采用了具有良好性能的铂热电阻pt100,用来测量冷却水的温度。同时,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采用了多点测量的方法,即在主机缸套冷却水的进口和出口,及缸套壁处都安装了温度传感器,分别测量这几点的温度,然后单片机控制多路开关,分别采集这几点的温度数值。在某一时刻,单片机采集的是某个点的温度实际数值,然后与该点的设定数值相比较,再输出控制信号。 3)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是指进行温度调节的机械装置,即控制继电器、三相伺服交流电动机和三通调节阀。由于水是一种大惯性的传热介质,当控制系统对水温进行调节时,由于冷却水的热容量大,温度响应速度很慢,水温并不是立即调整到指定数值,而是一个缓慢、渐进的变化过程,因此,就需要执行机构进行断续地控制,以一定量的延迟时间来确定水温的变化。 本测控系统采用了AT89C51作为微处理器,采用铂电阻(pt100)作为温度传感器,与运算放大器相结合构成精密测温电路,采用了ADC0809芯片作为精密测温电路与单片机的转换通道。接触式编码器用来指示柴油机油门的位置。键盘矩阵采用2行3列非编码方式,显示部分为3位LED数码管显示。系统输出环节通过单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船用柴油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船用柴油机被誉为船舶的动力“心脏”,可分为低速、中速、高速柴油机。目前,MAN和W?rtsil?(瓦锡兰)是全球船用柴油机两大品牌,其中MAN是船用低速机龙头,瓦锡兰是船用中速机龙头。 1 低速柴油机 工作原理:通过活塞的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为二冲程柴油机,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只转一圈,与四冲程柴油机相比,它提高了作功能力,在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 低速柴油机由于性能优良、可靠性好、使用维护方便、能燃用劣质燃油等优点,已成为大型油船、大型干散货船、大型集装箱船的主要动力。最新型低速柴油机在许多方面趋于一致。即结构方面,采用非冷却式喷油器、可变喷油定时油泵、长尺寸连杆、液压驱动式排气门、单气门直流扫气、定压增压、高效涡轮增压器;性能方面,平均有效压力不断提高,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改进零部件结构,增加强度,保持原有的低燃油消耗水平,使单缸功率不断增大,使用寿命延长。电子液压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机械式的凸轮驱动机构,简化柴油机设计,降低成本,优化运行控制。近年来,其爆发压力从8 MPa上升到16 MPa,燃油消耗率从208g/(kw·h)降至155g/(kw·h)左右。 目前世界船用低速柴油机市场仍被MAN B&W、Wartsila-New Sulzer和日本三菱重工三大公司垄断,以生产总功率来说,分别约占57%、33%和10%。 MAN B&W公司通过提高气缸平均有效压力和活塞平均速度来提高单缸功率。为使MC系列柴油机的NOx排放量降低,采用提高压缩比和可导致平稳燃烧的喷射系统等措施。 为了在减少NOx排放时不影响燃油消耗率,在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增加喷射压力、压缩比、燃烧压力、增压器效率等措施。MAN B&W 6L60MC型柴油机是世界上第一台正式投入使用的“智能化”主机,其燃油喷射和排气阀控制均通过电子计算机完成,达到了低油耗、NOx低排放的目标。 Wartsila-New Sulzer公司通过重组后,在开发、设计和制造能力方面骤然大增。RTA系列低速柴油机为该公司20世纪80年代开发,至今近20年来该公司通过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增加活塞平均速度,探索达到更大功率的可能性。 通过增大行程/缸径比,探索提高推进效率的方法;通过提高最大燃烧压力和可变燃油正时、排气正时,挖掘柴油机热效率潜力;采用新材料,改进零部件的设计,随负荷控制气缸冷却水和气缸润滑油,以求提高零部件的工作可靠性,增加柴油机的使用寿命;通过电子控制技术,达到柴油机运行的智能化。该公司

船舶动力装置(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的热力发动机中,不属于内燃机的是()。(答案:C) A.柴油机B.燃气轮机C.汽轮机D.汽油机 2.在热力发动机中,柴油机最突出的优点是()。(答案:A) A.热效率最高B.功率最大C.转速最高D.结构最简单 3.()不是柴油机的优点。(答案:D) A.经济性好B.机动性好 C.功率范围广D.运转平稳柔和,噪声小 4.发电柴油机多用四冲程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主要是因为()。(答案:C) A.结构简单B.工作可靠 C.转速满足发电机要求D.单机功率大 5.四冲程柴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周。(答案:B) A.1 B.2 C.3 D.4 6.测量偏移和曲折的工具,在内河船舶中常采用()。(答案:B) A.百分表+塞尺B.直尺+塞尺C.百分表D.专用量具 7.中小型柴油机的机座结构形式大都采用()。(答案:B) A.分段铸造结构B.整体铸造结构C.钢板焊接结构D.铸造焊接结构8.会导致柴油机机座产生变形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答案:A) A.曲轴轴线绕曲B.船体变形 C.机座垫块安装不良D.贯穿螺栓上紧不均 9.下述四个柴油机部件中,不安装在机体上的部件是()。(答案:A) A.进、排气管B.气缸套C.凸轮轴D.气缸盖 10.柴油机贯穿螺栓上紧力矩不均匀度过大最易产生的不良后果是()。(答案:B) A.上紧力矩过大的螺栓会产生塑性伸长变形 B.会引起机座变形 C.会破坏机体上下平面的平行度 D.会造成机体变形缸线失中 11.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上安装的部件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答案:B)

A.喷油器B.喷油泵C.示功阀D.进、排气阀 12.柴油机在冷态时应留有合适的气阀间隙的目的是()。(答案:C) A.为了加强润滑B.为了加强冷却 C.为防止运转中气阀关闭不严D.为防止运转中气阀卡死 13.柴油机气缸盖安装后试车时发现密封圈处漏气,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答案:C) A.密封平面不洁夹有异物B.缸盖螺母上紧不足或上紧不均 C.最高爆发压力过高D.气缸盖发生了变形 14.柴油机主轴承的润滑介质是()。(答案:C) A.水B.柴油C.滑油D.重油 15.柴油机曲轴的每个单位曲柄是由()组合而成。(答案:D) A.曲柄销、曲柄臂B.曲柄销、主轴颈 C.曲柄臂、主轴颈、主轴承D.曲柄销、曲柄臂、主轴颈 16.柴油机飞轮制成轮缘很厚的圆盘状,目的是要在同样质量下获得最大的()。 (答案:C) A.刚性B.强度C.转动惯量D.回转动能 17.中、高速柴油机都采用浮动式活塞销的目的是()。(答案:D) A.提高结构的刚度B.增大承压面积,减小比压力 C.有利于减小配合间隙使运转更稳定D.活塞销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 18.测量柴油机新换活塞环搭口间隙时应将环平置于气缸套的()。(答案:C) A.内径磨损最大的部位B.内径磨损不大也不小的部位 C.内径磨损最小的部位D.首道气环上止点时与缸套的接触部位 19.倒顺车减速齿轮箱离合器主要用于哪种主机?()。(答案:A) A.高速柴油机B.低速柴油机C.四种程柴油机D.二冲程柴油机20.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在工作时的受力情况是()。(答案:C) A.只受拉力B.只受压力 C.承受拉压交变应力D.受力情况与二冲程连杆相同 21.当柴油机排气阀在长期关闭不严情况下工作,不会导致()。(答案:C) A.积炭更加严重B.燃烧恶化C.爆发压力上升D.阀面烧损 22.把柴油机回油孔式喷油泵下的微调螺钉旋入,使柱塞位置有所降低,会使()。(答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教育教学)

1 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考纲要求: 2.1.2 柴油机的性能指标 2.1.2.1柴油机的指示指标(指示指标的定义、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功率、指示效率和指示耗油率) 2.1.2.2柴油机的有效指标(有效指标定义、机械损失功率和机械效率、有效功率和平均有效压力、有效效率和有效耗油率) 2.1.2.3柴油机的工作参数:爆压、排温、活塞平均速度、行程缸径比(应该还包括压缩比和强化系数) 2.1.3 现代船用柴油机提高有效功率和经济性的主要途径 一、关于柴油机的指标

1、柴油机的指示指标:以示功图为基础,考虑缸内不完全燃烧及传热等方面的热损失,不考虑摩擦及轴带损失,用于评定缸内工作循环的完善程度。 2、柴油机的有效指标:以输出轴功为基础,考虑机械损失,评定工作性能的最终指标。 3、指示及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容积的做功能力,代表循环的完善程度,体现动力性。 4、效率:注意效率的基本定义及效率与油耗率的关系。 典型题目: 1.能够有效提高柴油机平均指示压力的措施是 A.增大供油量 B.提高进气压力 C.提高喷油压力 D.增大过量空气系数b 2.目前,船用柴油机的机械效率为----% A.50~70 B.60~80 C.70~87 D.70~92d 3.平均指示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转速的高低 B.负荷的大小 C.燃烧的早晚 D.燃烧压力的高低b

二、柴油机的工作参数 1、工作参数包括:爆压、排温、活塞平均速度、行程缸径比(应该还包括压缩比和强化系数),对这些参数的一般性范围要了解。 2、增压机与自然吸气发动机排温测点不同。 3、强化系数代表机械和热负荷两方面。 4、压缩比影响经济性、燃烧、启动和机械负荷。 典型题目: 1.通常,船用柴油机的排气温度最高值应为 A.小于550 B.600~700 C.800~900 D.大于1000a 2.各种柴油机中强化系数最高的是 A.低速机 B.二冲程中速机 C.四冲程中速机 D.高速机d 三、现代船用柴油机提高功率和经济性的主要途径 提高功率的途径:60000i n V p Ne s e τ= 1、主机采用定压涡轮增压系统和高压比高效率 废气涡轮增压器:当代增压器综合效率已达68~76%,显著降低油耗率。

船舶柴油机模块7讲解

模块7 柴油机起动、换向和操纵系统 2274 小型高速柴油机的最低起动转速范围,一般为. A.n<50r/min B.n=60~70r/min C.n=80~150r/min D.n>150r/min 2275 中速柴油机的最低起动转速范围,一般为. A.n=25~30r/min B.n=30~50r/min C.n=60~70r/min D.n=80~150r/min 2276 大型低速柴油机的最低起动转速范围,一般为. A.n=25~30r/min B.n=30~50r/min C.n=60~70r/min D.n=80~150r/min 2277 影响柴油机起动转速大小的因素是. A.压缩空气压力 B.气缸起动阀的构造类型 C.柴油机的技术状态 D.起动装置能量的大小 2278 大型低速柴油机起动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是. A.气缸散热少 B.可燃混合气质量好 C.燃油雾化质量好 D.使用压缩空气启动 2279 指出下列与最低起动转速无关的因素是. A.柴油机类型 B.环境温度 C.燃油品质 D.进气方式 2280 根据我国海船建造规范规定,起动空气瓶的总容量在不补充充气情况下,对可换向柴油机正倒车交替进行起动. A.至少连续起动12次 B.至少冷机连续起动12次 C.至少热态连续起动8次 D.至少冷机连续起动8次 2281 根据我国海船建造规范规定,起动空气瓶的总容量在不补充充气情况下,对每台不能换向主机起动. A.至少连续起动12次 B.至少冷机连续起动12次 C.至少热态连续起动6次 D.至少冷机连续起动6次 2282 根据我国海船建造规范规定,起动空气瓶应保证至少. A.有2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1.5~2.5MPa B.有3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2.5~3.0MPa C.有2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2.5~3.0MPa D.有3个空气瓶,瓶内压力为3.0~3.5MPa 2283 大型低速二冲程柴油机,起动定时和起动延续角为. A.上止点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20?曲轴转角关闭 B.上止点前5?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20?曲轴转角关闭 C.上止点后5?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20?曲轴转角关闭 D.上止点后5?开启,在上止点后100~140?曲轴转角关闭 2284 中,高速四冲程柴油机,起动定时和起动延续角为. A.上止点开启,上止点后120~240?关闭 B.上止点前5~10?开启,上止点后120~240?关闭 C.上止点前5~10?开启,上止点后120~140?关闭 D.上止点前5~10?开启,上止点后145?关闭 2285 为了保证船用四冲程柴油机曲轴停住在任何位置均能可靠地用压缩空气起动,则最少气缸数应不少于.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九个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教学大纲20192019

《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船舶动力装置原理与设计 The Principle and Design of Marine Power Engineering 二、课程编号:0802011 三、学时与学分:48h/3+3w/3 四、先修课程:船舶柴油机、船舶原理、轮机工程导论 五、课程教学目标: 1. 掌握船舶动力装置原理、特点及选型方法,学会为给定船舶选择动力装置型式。 2. 掌握船舶柴油机推进装置总体设计步骤,重点学会主要设备选型与设计的方法。 3. 熟悉船舶柴油机动力装置性能,基本具备分析动力装置的工况特性的能力。 4. 掌握船舶管路系统的原理与计算方法,学会为给定船舶配置必须的管路系统。 六、适用学科专业 轮机工程 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船舶动力装置总论(4学时) 船舶动力装置的含义及组成 船舶动力装置的类型及特点 船舶动力装置的基本特性指标 对船舶动力装置的要求 ●推进装置设计(10学时) 推进装置设计的内容 推进装置型式的确定与选型分析 轴系的任务,组成与设计要求 轴系的布置设计 传动轴的组成与设计 支承轴承与轴系附件 轴系零部件的材料 轴系合理校中设计 ●船舶后传动设备(8学时) 概述 船用摩擦离合器 船用减速齿轮箱 船用液力偶合器 船用弹性联轴器

可调螺距螺旋桨装置 ●船舶管路系统(12学时) 燃油管路 滑油管路 冷却管路 压缩空气管路 排气管路 舱底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 消防系统 供水系统 机舱通风管路 船舶空调系统 管路附件,管路计算和布置 ●船舶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10学时) 概述 船、机、桨的基本特性 机桨匹配 典型推进装置的特性与配合 船、机、桨在变工况时的配合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4学时)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的观点、内容与程序 船舶动力装置设计发展概况 总体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机舱中机械设备的布置与规划 ●课程设计(3周) (一)题目:船舶艉轴艉管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二)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熟悉船舶艉轴艉管装置的结构型式;掌握艉轴艉管装置设计与计算的方法;了解艉轴艉管装置与船舶总布置、型线和船体结构的相互关糸;学习主要零部件材料选取及相关标准应用的方法;学习推进装置主要配套设备的. 选型步骤。 (三)要求: 1、独立完成课程设计的各项任务。

船舶柴油机的基本知识讲解

课题一船舶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1.了解船舶柴油机的基本概念及优缺点。 2.掌握柴油机基本结构和主要系统。 3.掌握柴油机主要结构参数。 4.掌握四、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5.比较四、二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与结构上的差别。 6.了解船舶柴油机的基本分类和型号。 重点难点: 1.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 2.进排气重叠角、定时图。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 课外思考题: 1.柴油机与汽油机有哪些区别? 2.柴油机主要结构组成和作用。 3.压缩比ε意义及对柴油机工作性能有什么影响? 4.四冲程柴油机各工作过程特征及特点。 5.二、四冲程换气在工作上原理及结构上有什么差别? 6.四冲程柴油机进、排气为什么都要提前和滞后?气阀重叠角有何作用?

课题一船舶柴油机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柴油机的概述及发展趋势 一、柴油机的概述 1.热机 热机是指把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动力机械。蒸汽机、蒸汽轮机以及柴油机、汽油机等是热机中较典型的机型。 蒸汽机与蒸汽轮机同属外燃机。在该类机械中,燃烧(燃料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发生在汽缸外部(锅炉),热能转变成机械能发生在汽缸内部。此种机械由于热能需经某中间工质(水蒸气)传递,必然存在热损失,所以它的热效率不高,况且整个动力装置十分笨重。在能源问题十分突出的当前,它无法与内燃机竞争,因而已经在船舶动力装置中消失。 2.内燃机 汽油机、柴油机以及燃气轮机同属内燃机。虽然它们的机械运动形式(往复、回转)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工作特点──都是燃料在发动机的气缸内燃烧并直接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在气缸中膨胀作功。从能量转换观点,此类机械能量损失小,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另外,在尺寸和重量等方面也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在与外燃机竞争中已经取得明显的领先地位。 在内燃机中根据所用燃料不同,可大致分为汽油机、煤气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它们都具有内燃机的共同特点,但又都具有各自的工作特点。由于这些各自不同的特点使它们在工作原理、工作经济性以及使用范围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如汽油机使用挥发性好的汽油做燃料,采用外部混合法(汽油与空气在气缸外部进气管中的汽化器进行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缸内燃烧为电点火式(电火花塞点火)。这种工作特点使汽油机不能采用高压缩比,因而限制了汽油机的经济性不能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不允许作为船用发动机使用(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大)。但它广泛应用于运输车辆。 3.柴油机 柴油机是一种压缩发火的往复式内燃机。它使用挥发性较差的柴油或劣质燃料油做燃料。采用内部混合法(燃油与空气的混合发生在气缸内部)形成可燃混合气;缸内燃烧采用压缩式(靠缸内空气压缩形成的高温自行发火)。这种工作特点使柴油机在热机领域内具有最高的热效率(已达到55%左右),而且允许作为船用发动机使用。因而,柴油机在工程界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船用发动机中,柴油机已经取得了绝对领先地位。 根据英国劳氏船级社统计,1985年全世界制造的船舶中(2000t以上)以柴油机作为推进装置者占99.89%,而到1987年100%为柴油机船。船用主机经济性、可靠性、寿命是第一位,尺寸、重量是第二位,低速机适用作船用主机,大功率四冲程中速机适用作滚装船和集装箱船,中、高速机适用作发电机组。柴油机通常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经济性好。有效热效率可达50%以上,可使用廉价的重油,燃油费用低。 (2)功率范围宽广,单机功率从0.6kW~45600kW,适用的领域广。

船舶柴油机(轮机)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零部件

& 船舶柴油机(轮机) --模块二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零部件-- 黄步松主讲 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船政学院

模块二柴油机的结构和主要零部件 重点:柴油机各主要部件的作用、工作条件、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各部件的常见故障及原因,管理注意事项。难点:燃烧室部件承受的机械负荷、热负荷及分析,缸套、活塞、连杆、十字头、曲轴、活塞杆填料涵及活塞冷却机构的结构,曲柄排列与发火顺序。 缸盖 燃烧室部件缸套 活塞组件 主要零部件连杆 曲柄连杆机构曲轴 主轴承 主要固定件:机架、机座、贯穿螺栓 单元一燃烧室部件 一、燃烧室部件承受的负荷 1.机械负荷 机械负荷指受力部件承受气体力、安装预紧力、惯性力等的强烈程度。主要以气体力和惯性力为主。柴油机的机械负荷有两个特点:一是周期交变;二是具有冲击性。 1)安装应力: 安装应力与预紧力成正比。因此,安装气缸盖时不应过分紧固,否则会使气缸套、气缸盖发生损伤。另外,将缸套凸肩加高,可使缸套安装应力大大减小。 2)气体力: 气体力是周期变化的,其最大值为最高爆炸压力,变化频率与转速有关,因而由气体力产生的机械应力也称高频应力。由气体力产生的机械应力具有以下特点: 气缸盖、活塞:触火面为压应力,冷却面为拉应力。 缸套:径向:触火面为压应力最大,冷却面为零。 切向:触火面为拉应力最大,冷却面为拉应力最小。 机械应力与部件壁厚成反比,即壁厚δ愈大,机械应力愈小。 3)惯性力: 活塞组件在缸内作往复变速运动,产生往复惯性力;曲轴作回转运动产生离心惯性力。其大小与部件质量和曲轴转速的平方成正比。由惯性力产生机械应力也是一种高频应力。 2.热负荷 1)热负荷是指柴油机的燃烧室部件承受温度、热流量及热应力的强烈程度。 2)热负荷的表示方法 (1)热流密度(2)温度场(3)热应力 3)热负荷过高对柴油机的危害: (1)使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承载能力下降; (2)使受热部件膨胀、变形,改变了原来正常工作间隙; (3)使润滑表面的滑油迅速变质、结焦、蒸发乃至被烧掉; (4)使受热部件(如活塞顶)受热面被烧蚀; (5)使受热部件承受的热应力过大,产生疲劳破坏等。 船舶上,轮机管理人员通常用排气温度来判断热负荷的高低。 4)热应力: 是指受热部件在内外表面温度不同并且有一定约束的条件下在金属内产生的一种内力。 气缸盖、活塞:触火面为热压应力,冷却面为热拉应力。 缸套:径向:为零。 切向:触火面为压热应力,冷却面为拉热应力。 热应力与部件壁厚成正比,即壁厚δ愈大,热应力愈大。

船舶柴油机 主推进动力装置 42834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2007年第1期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全国统考试题(总第42期) 科目:主推进动力装置试卷代号:834 适用对象:750-3000KW船舶二/三管轮 (本试卷卷面总分100分,及格分为7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答题说明:本试卷试题均为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将该答案按答题卡要求,在其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涂黑。每题1分,共100分。 1. 低速二冲程十字头式柴油机广泛用于船用主机,主要原因是______。 A. 重量和尺寸较小 B. 操纵简单,管理方便 C. 寿命长,经济而可靠 D. 结构简单,管理方便 2. 气缸进气阀开启瞬时,曲柄位置与上止点之间的曲轴转角称______。 A. 进气提前角 B. 进气定时角 C. 进气延时角 D. 进气持续角 3. 与二冲程柴油机比较,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四冲程柴油机______。 A. 回转不均匀,换气质量好 B. 换气质量差,作功能力差 C. 输出功率小,回转均匀 D. 输出功率大,回转不均匀 4. 柴油机采用增压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A. 降低油耗 B. 提高效率 C. 提高平均有效压力和有效功率 D. 提高最高爆发压力 5. 现代船用柴油机的结构特点有______。 Ⅰ、采用液压式气阀传动机构Ⅱ、采用钻孔冷却Ⅲ、焊接曲轴 Ⅳ、采用厚壁轴承Ⅴ、减小行程缸径比 A. Ⅰ+Ⅱ B. Ⅰ+Ⅱ+Ⅲ C. Ⅰ+Ⅱ+Ⅲ+Ⅳ D. Ⅰ+Ⅲ+Ⅳ+Ⅴ 6. 筒形柴油机的主要运动部件有______。 Ⅰ、活塞Ⅱ、活塞杆Ⅲ、连杆Ⅳ、十字头Ⅴ、曲轴Ⅵ、滑块 A. Ⅰ+Ⅱ+Ⅲ B. Ⅱ+Ⅳ+Ⅵ C. Ⅰ+Ⅲ+Ⅴ D. Ⅲ+Ⅳ+Ⅴ 7. 对于筒形活塞式柴油机为了减轻重量,其主要固定件可没有______。 A. 机体 B. 机架 C. 机座 D. 气缸体 8. 关于活塞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压缩气缸内的空气 B. 二冲程柴油机中启闭气口 C. 组成燃烧室 D. 二冲程柴油机中排出气缸内废气 9. 下述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特点中,错误的是______。 A. 缸套左右方向的磨损小 B. 活塞起导向作用 C. 使用连杆连接活塞与曲轴 D. 中、高速柴油机均使用筒形活塞 10. 筒形活塞式柴油机的活塞上通常装有______。 A. 压缩环与承磨环 B. 压缩环与刮油环 C. 刮油环与承磨环 D. 压缩环、刮油环与承磨环 11. 对于活塞环工作面与气缸套内表面材料匹配不合适的是______。 A. 镀铬活塞环与铸铁缸套 B. 镀铬活塞环与镀铬缸套 C. 喷铜活塞环与铸铁缸套 D. 喷钼活塞环与镀铬缸套12. 有关活塞环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______。 A. 整个活塞环圆周漏光弧度相加不得超过90° B. 活塞环搭口处两侧30°范围内不得漏光 C. 相邻活塞环搭口应相互错开180° D. 将活塞环置于缸套中部测量搭口间隙 13. 对活塞销的主要要求有______。 Ⅰ、强度高Ⅱ、刚性好Ⅲ、抗高温腐蚀 Ⅳ、耐磨损Ⅴ、表面光洁Ⅵ、抗低温腐蚀 A. Ⅱ+Ⅲ+Ⅳ+Ⅵ B. Ⅰ+Ⅱ+Ⅳ+Ⅴ C. Ⅲ+Ⅳ+Ⅴ+Ⅵ D. Ⅱ+Ⅲ+Ⅴ+Ⅵ 14. 关于十字头柴油机活塞杆填料函的错误说法是______。 A. 活塞杆填料函固定在活塞杆上起密封与刮油作用 B. 活塞杆填料函固定在横隔板上起密封与刮油作用 C. 通常,在填料函内有两组填料环分别为密封环与刮油环 D. 活塞杆填料函可以明显减缓曲轴箱滑油的变质速度 15. 气缸套正常磨损最严重的位置是______。 A. 第一环上止点 B. 十字头机行程中间活塞速度最大,磨损最大 C. 第一环上止点和下止点 D. 筒形活塞在行程中间侧推力最大,磨损最大 16. 通常通过气缸体观察孔的观察可以判断______。 Ⅰ、活塞环的磨损情况Ⅱ、活塞环的粘着状态Ⅲ、喷油量情况 Ⅳ、活塞环的弹力如何Ⅴ、气缸注油量是否适当Ⅵ、气缸套的磨损情况 A. Ⅰ+Ⅱ+Ⅲ+Ⅴ+Ⅵ B. Ⅱ+Ⅲ+Ⅳ+Ⅴ+Ⅵ C. Ⅰ+Ⅲ+Ⅳ+Ⅴ+Ⅵ D. Ⅰ+Ⅱ+Ⅳ+Ⅴ+Ⅵ 17. 四冲程柴油机气缸盖触火面的裂纹最容易发生的部位是______。 A. 阀孔间区域(俗称鼻梁处) B. 缸盖周边 C. 排气阀孔周围 D. 起动阀周边 18. 二冲程柴油机的气缸盖上没有______附件。 A. 进气阀 B. 气缸起动阀 C. 示功阀安全阀 D. 排气阀 19. 关于柴油机连杆受力,论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增压二冲程柴油机连杆受压应力作用 B. 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受拉压交变作用 C. 二冲程和四冲程柴油机连杆螺栓都受拉伸作用 D. 连杆不受弯矩作用 20. 中、高速强载筒形活塞式柴油机连杆的材料与杆身横断面通常是______。 A. 优质碳钢、工字型断面 B. 合金钢、工字型断面 C. 优质碳钢、圆形断面 D. 合金钢、圆形断面 21. 连杆大端轴承采用斜切口时在剖分面上使用锯齿形啮合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A. 便于下瓦及下轴承的安装 B. 便于上下瓦对中 C. 防止连接螺栓承受剪应力而损坏 D. 增加轴瓦的强度和刚度 22. 四冲程柴油机连杆大端螺栓为改善其工作可靠性,正确的要求是______。 A. 采用刚性结构 B. 采用柔性结构 C. 粗牙螺纹连接 D. 选用铸铁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