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胜-《我国风电并网技术问题及应对措施》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17年第四批物资类竞争性谈判采购(小额项目)成 交结果公告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第四批物资类竞争性谈判采购(小额项目)已于2017年6月8日、6月14日上午9:30首次应答,并于2017年6月8日、6月14日进行了谈判和评审。并于06月21日至06月23日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国家电网电子商务平台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外网上对以下成交候选人进行了公示,在公示期内未收到投标人的质疑。 经采购人确认,本批项目成交结果公布如下: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供应商名称 1 1705-00516球磨罐和研磨球采购重庆市吉特仪器设备技术有限 公司 2 1705-00517电池材料理化分析气体采购北京安泰隆实验室设备有限公 司 3 1705-00525低熔点金属采购北京中艺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4 1705-00527液态金属限流试验组件采购云南靖创液态金属热控技术研 发有限公司 5 1705-00528集热电与光电于一体的复合 式发电系统组件采购 武汉威尔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6 1705-00532气体压缩回收系统组件采购陕西迪凯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7 1705-00537热电材料力学试验用环境加 热控温组件采购 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8 1705-00545用于超导磁体绕制用绝缘和 结构材料采购 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9 1705-00551树脂配制用安全称量系统组 件采购 昆山依拉勃无管过滤系统有限 公司 10 1705-00615电池特性实验室储能电池测 试设备配电安全升级改造 北京锐克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11 1705-00624重构型电池串并联模块性能 测试系统采购 北京德顺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二OO八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全资科技型企业。 中国电科院主要研究领域和业务范围: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析、电力系统控制与保护、高电压技术、电网自动化、电力电子与节能、通信与信息、电厂与工业控制、发输变电设备、新能源、计算机软硬件等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和产品制造、销售及工程承包、电力设备及仪表质量检测、内外贸易等。 中国电科院科技队伍实力雄厚,试验设施和实验设备先进齐全。拥有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亚洲最大的电力系统仿真中心、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是高压开关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7个电力行业标委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等3个专业委员会、IEC-TC73短路电流专业委员会中国秘书处的挂靠单位;是纳入国际EI检索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的承办单位、《电网技术》的主办单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及其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现设有电工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电科院在电力系统关键技术的理论研究和推广应用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拥有一大批科研成果,共获科技成果奖1503项,包括国家级成果55项,省部级成果247项,国家电网公司成果19项;拥有国家专利36项,其中获中国专利金奖1项。 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各个标志性阶段,如我国第一个交流330kV、500kV输变电工程、第一个±500kV直流输电工程以及三峡工程等重大工程建设中,中国电科院均参与或承担系统研究和工程调试工作,为国家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培养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一大批国家级的电力行业专家、学科带头人、中青年科技骨干和经营管理人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生能结合重大或前沿性的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做论文。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是我院研究生培养的特色,充裕的师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导师的悉心指导。我院招收的研究生毕业后原则上要求留院工作。研究生在学期间除享受约五百元的助学金以外,在论文工作期间参加科研课题或工程项目,还将取得相应的勤工助学金。我院2008年招生18名,为国家计划内定向培养。详情可上我院主页查询。欢迎全国高校优秀应届和往届毕业生报考我院硕士研究生。 单位代码:82302 单位名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来函E-mail地址:huangy@https://www.360docs.net/doc/3410690485.html,院主页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410690485.html, 联系电话:(010)82812502 /2504 传真:(010)82710921 联系人:黄英、陈静 地址:北京清河小营东路15号邮编:100085

中国电科院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中国电科院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中国电科院先进集体汇报材料 201X年,院长办公室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院各单位、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围绕“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创新型电力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参谋助手、桥梁纽带的作用,在服务领导、服务基层等方面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工作效能,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取得显著成绩。经过全体同志民主评议一致通过,决定申报201X年度院先进集体,汇报材料如下: 一、着眼全局、把握重点,着力做好院重大决策的督查和督办一年来,院长办公室紧紧围绕我院全年工作任务目标,密切关注和把握全院工作重点和工作动态。迅速反应,第一时间组织国家电网公司各个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圆满完成院五届一次职代会暨201X 年工作会议、院201X年第一季度经济活动分析会议、职能部门员工会议、年中工作会议及第四季度工作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协调。认真完成院201X年第1-11次月度工作例会的组织、协调,以及相关会议材料、纪要的起草和下发,并结合月度工作例会的组织,跟踪、监督院201X年职能部门139项重点工作的落实。切实做好院重要会议确定的各个事项的协调、检查、督办工作,密切与各单位、各部门的联系,收集、整理、汇总、传递有关信息,做到信息畅通,更好地为领导提供决策服务,较好地发挥参谋助手的作用。 二、全力以赴、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各项接待任务随着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对中国电科院的关心和支持力度不断增

强,院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机遇,201X年以来院 0fe8 级以上重要接待任务空前繁重。院长办公室克服人员少、压力大的重重困难,尽心尽力、加班加点,与各相关单位密切配合,成功组织完成了包括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电监会、国务院派驻国家电网公司监事会、国家电网公司各级领导在内的来院视察、参观的接待活动53次,共计1587人次。积极协调、主动联络,树好“窗口”形象,圆满策划、组织了院与国网直流运行有限公司、Areva公司、清华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三、注重学习、深入研究,全力加强思想建设和业务能力做好办公室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站在全局的高度上,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认真组织学习十七大精神和新党章,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对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企业的认识;工业滤布积极学习贯彻国家电网公司以及院各重要会议的精神,深入领会院领导的新思路、新举措,统一思想和行动。圆满完成了中国电科院年度工作报告、年中工作报告,院领导向公司工作汇报及重要讲话40余篇,宣传报导100余篇,201X年《年鉴》等编撰工作。四、立足本职、求真务实,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贯彻职能部门员工会议精神,坚持“热情服务、精细管理、廉洁公正、合作高效”的十六字方针,加强部门自身建设,严格落实岗位职责。一方面认真做好公文收发、内部流转处理工作和重要信息的上传下达。全年共收、发公文1767件,根据领导批示意见和公文时效,做好公文办理情况的检查督促提醒;做好重要信息的上传下达以及相关重要事项的督办,重要传真文件的收发、登记及送达,重要电话的记录及传达。按照涉密文件管理办法,

(完整版)中国著名科研院所名单

北方交通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学矿业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辐射中心 北京市计量科学研究所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自动化系统工程研究设计院 大庆石油天然气地质研究所 大庆石油学院石油天然气钻采工程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地质矿产部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 电力工业部武汉高压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蚌埠接插件继电器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长沙半导体设备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电视电声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东北微电子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杭州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华东微电子技术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南京电子技术工程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平凉半导体专用设备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上海微电机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天津电子材料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中国西南电子设备研究所 电子工业部中原电子技术研究所 东北工学院干燥技术研究所 东北工学院金属塑性加工与型钢生产技术研究所东北工学院设备诊断技术研究所 东北工学院自动化所 东北工学院自动化仪表与过程控制研究所 东南大学电子学研究所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东南大学无线电研究所

东南大学运输工程研究所 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所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 公安部上海消防科学研究所 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 广播电影电视部广播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 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广西大学自动化研究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研究所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黔东南州农科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北京玻璃钢研究设计院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人工晶体研究所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咸阳非金属矿研究所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苏州研究设计所 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昆明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 国家医药管理局天津药物研究院 国家重点化学工程联合实验室 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 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 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无锡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 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郑州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 国内贸易部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能源研究所 合肥工业大学预测与发展研究所 河北省廊坊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河北省水产研究所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中国电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代大师——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介绍

中国电分析化学领域的一代大师——中国科学院陈洪渊院士介绍 中国色谱网 《色谱》第五届编辑委员会的“顾问编委”之一陈洪渊教授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56年考入南京大学就读放射化学专业起,及其后陈洪渊院士致力仪器分析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达40余年,在涉及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电分析化学基础与应用研究的多个前沿领域做出重要贡献,堪称我国电化学分析领域的一代大师。 陈洪渊院士先后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和三等奖(1982)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001,2006)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6)1项,中国侨联科技进步奖(2002)1项,以及其它多项省部级奖励。陈院士主持并完成了36项国家、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30余篇,合编著译书8册,专利7项,并指导和培养了110余名博后、博、硕士,他曾于1998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和2004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荣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章。 陈院士现任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化学化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曾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现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主任、科技委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另兼任:中国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和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中、英文)》、《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Chem. Res. in Chin. Univ.》四刊副主编;《化学进展》、《分析化学》、《色谱》等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等职。历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励委委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奖奖励委委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学部与学科评审组长等。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化学委员会国家代表。 此外,陈院士还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南开大学杨石先讲座教授以及中国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的顾问或名誉教授,并担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董事会理事,和多个国家或省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为学科建设与发展做出了贡献。https://www.360docs.net/doc/3410690485.html,/article/62122-1.shtml 陈洪渊院士于1937年12月出生于浙江三门县。1956年他考进南京大学,其后就读于放射化学专业。1961年,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陈洪渊以预备教师的身份进入分析化学教研室,留校任教,从此踏上了一条新的、后来使他奋斗一生的专业之路。那时候,南京大学分析化学专业主要的学术带头人是高鸿院士,在高院士的提挈下,陈院士始终不渝地从事着化学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即使在“文革”期间,中国的学术进入低谷,他仍然持之以恒、专心不辍地从事他的学术研究,并终于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1978年恢复职称后,陈洪渊即被评为讲师。1981-84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美茵兹(Mainz)大学深造,与国际著名电分析化学家R.Neeb教授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成果斐然。回国后,在80-90年代,他又分别得到德国DAAD、DFG 和“VW-Stiftung” 基金组织的国际合作科研基金,先后四次以访问教授重访联邦德国。在德国作访问学者期间,他的德国指导教授根据他对29个不同电化学体系在273-353K(0-80℃)范围内测量的实验

最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51年,2001年转制为国家电网公司全资科技型企业,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拥有11个研究所、10个专业公司、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一个部级质量检测中心(含9个质检站)和研究生部及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科研开发、承担重大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自建院以来,中国电科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6项(其中一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0项(其中一等奖35项)、国家专利168项、第八届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出版专著93部,发表学术论文2634篇,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各个标志性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成立于1951年,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技术、电网规划分析及安全控制技术、输变电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配用电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电子、信息与通信、能效测评及节能等技术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 建院六十余年来,中国电科院肩负着促进电力科技进步、为电力工业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强技术支撑的重要历史使命。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各个标志性阶段,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撑,做出了积极贡献。围绕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攻克了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显著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7项(其中一等奖8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3项,获得国家专利854项,出版专著196部,发表学术论文3684篇。其中2007-2010年连续四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特高压、大电网、智能电网等领域攻克了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显著优势的技术攻关实力。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工程建设取得了一批居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建成了世界上首套可模拟万节点级的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直流转换开关、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新能源并网技术、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微电网监控技术取得突破。 拥有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流试验基地、特高压直流试验基地、西藏高海拔试验基地、特高压杆塔试验基地,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国家电网计量中心,构建了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完整、试验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特高压、大电网试验研究体系,并在大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建成了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和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具备完善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试验检测能力。建成了功能最齐全、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国际一流的电力电子实验室,成为国际上少数同时具备高压大功率串联晶闸管阀和直流换流阀成套试验能力的单位之一。

――中 国 电 力 科 学 研 究 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二O一一年 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院简介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承担着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和推动我国电力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主要从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大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技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能源转换、信息与通信等技术研究,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具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科研单位之一。 截至2010年6月底,拥有员工619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3人,中央直接联系的专家9人。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为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30年来,中国电科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为我国电力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电力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电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我国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电力科研机构,中国电科院目前拥有11个研究所、12个产业公司、9个部级质量检验测试中心、1个研究生部、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和1个杂志社,建有主要实验室39个,其中: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北京)国家工程实验室、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室。中国电科院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 产业发展方面,在电力电子、电网和变电站自动化、直流工程、电厂与工业控制技术、电力系统稳控装置、高压电气设备、新能源及能源转换、信息集成与信息安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产品、施工设备、施工机具、电站辅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并已经培育出一定的产业规模。我院以其基础设施完善、实验设备精良、国家级重点课题多、经费充足及国际交流合作广泛等优势,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作为国家级电力科研单位,我院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水平、出成果数量等方面都有较强优势。自建院以来,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7项(其中一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94项(其中一等奖46项)、国家专利358项、中国专利奖金奖2项,出版专著135部,发表学术论文2634篇,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各个标志性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至今,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3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笔试题_答案

测验一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测验一 您好!欢迎您参加“测验一”。这项测验是用于考察应试者工作的基本能力特征及水平。本测验共有6个部分57道试题,总时限为60分钟。测验的各部分单独计时,即在规定的时限内,回答限定的题目,不能提前回答其它题目,也不能延时作答。 各部分试题数量与时限分配如下: 部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计 试题数量1010101010757 时限(分钟)101010101010 60 请仔细阅读下面注意事项,这对准确反映您的能力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1.这项测验的试题均为选择题,每一题目只有一个最为正确或合理的答案; 2.每部分时限到后,您应立即停止答这部分的试题; 3.在每一部分测验中,对您来说,可能有一些题目是很容易的,也有一些题目是很难的。 因此,您不必在特别难的题目上花很多时间。答错题目不倒扣分; 4.特别提醒:在答卷纸上涂写答案时一定要对准题号。 这项测验要求您必须严格按照指示去完成,否则会影响您的测试结果!

第1部分 (共10题限时10分钟) 试题示例: 请按照每道题目的要求,从所给定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 【例题】 只要方向正确,任何一点积极性都应当得到()和支持。 A.尊重B.肯定C.表彰D.重视 【解答】 用“肯定”填空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故应选B。 1.安全检查工作非常重要,要(C),不应麻痹大意,一旦出了事故,后悔也来不及。 A.防微杜渐 B.精益求精 C.防患未然 D.严格管理 2.大学城本就是一个学习风气十分(浓厚)的地方,近些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就更高了。用下面哪个词语替换括号中的词语可以使得句意不变。C A.浓烈 B.浓重 C.浓郁 D.馥郁 3.非法的传销组织有一个(庞大)的地下网络,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下列哪个词语可以替换括号中的词语:A A.巨大 B.硕大 C.强大 D.庞杂 4.表达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D A.我不是,他也不是,难道就你才是? B.他正在看病,没有空,请你稍等片刻。 C.他背了很重的包袱,你可得帮帮他呦。 D.没有财政拨款,这工程怎样继续进行? 5.下列各句所使用的成语无误的一项是:B A.我对装修房子实在没有什么兴趣,因为我认为那是人类为自己作茧自缚。 B.我更加不能解释的是:非洲人之间那种惨无人道的互相残杀、屠戮,始作俑者是当时尚为扎伊尔叛军领袖的现刚果总统卡比拉。 C.当然,不管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如何发展导弹与核武器,其数量与质量都不可能与美国的核武器同日而语。 D.与“不必要的失误”异曲同工,还有一句话叫做“不必要的损失”。当然,这话不是出在球场上,而是出现在官场上。 6.软件在长期运行和使用中没有磨损、老化、用旧等问题。任何机械、电子设备在运行和使用中,其失效率大都遵循U型曲线(即所谓“浴缸曲线”)。那是因为刚一投入使用时各部件尚未灵活运转,常常容易出问题,经一段时间运行,便可以稳定下来。而当设备已经历相当长时间的运转,便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会使失效率突然提高。这意味着已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