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知识点汇总

薄膜知识点汇总
薄膜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真空的定义及其度量单位 概念:利用外力将一定密闭空间内的气体分子移走,使该空间内的气压小于 1 个大气压,则该空间内的气体的物理状态就被称为真空。 真空,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低压的、稀薄的气体状态。 目前标准大气压定义:0摄氏度时,水银密度13.59509g/cm 3, 重力加速度 980.665cm/s 2时,760 mm 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为1标准大气压。 1atm=1.01*105Pa=760Torr=1.0133*106 微巴 低真空 105-102 气态空间近似为大气状态,分子以热运动为主,分子之间碰撞频繁。低真空,可以获得压力差而不改变空间的性质。 中真空102-10-1 中真空,气体分子密度与大气状态有很大差别。气体分子的流动从黏滞流状态向分子状态过渡,气体对流现象消失。气体中带电离子在电场作用下, 产生气体导电现象。(离子镀、溅射镀膜等气体放电和低温等离子体相关镀膜技术) 高真空10-1-10-5 容器中分子数很少,分子平均自由程大于一般容器的线度,分子流动为分子流,分子与容器壁碰撞为主,在此真空下蒸发材料,粒子将按直线飞行。(拉制单晶、表面镀膜、电子管生产) 超高真空 10-5-10-9 气体分子数更少,几乎不存在分子间碰撞,此时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上是以吸附停留为主。入射固体表面的分子数达到单分子层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可以获得纯净表面。(薄膜沉积、表面分析…) 极高真空 《10-9 气体分子入射固体表面的频率已经很低,可以保持表面洁净。适合分子尺寸加工及纳米科学的研究。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最可几速率 讨论速度分布

T

n P k =T m PV R M

=

M RT M RT m kT v m 41.122===2. 平均速率 计算分子运动平均距离 M RT M RT m kT v a 59.188===ππ

2.每个气体分子在与其它气体分子连续2次碰撞之间运动经历的路程称为分子自由程。 入射频率:入射频率ν(入射通量或碰撞次数):单位时间,在单位面积的器壁上发生碰撞的气体分子数。

3.真空在薄膜制备中的作用

1)避免被蒸发分子或原子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

(2)避免被蒸发分子或原子与气体分子发生反应。

4.获得真空的设备:真空泵

机 械 泵:利用机械运动部件转动或滑动形成的输运作用获得真空的泵。 分 类:旋片式(最常见)、定片式、滑阀式

运转模式:吸气 排气 (不断循环) 优、缺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有油污染的

问题。 3. 均方根速率 计算分子平均动能 M RT M RT m kT v r 73.133===n

221πσλ=σ-分子直径;n -分子密度 1v 4a n ν=

油扩散泵

工作原理:

1)将真空油加热到高温蒸发状态(约200℃);

2)让油蒸汽分多级向下定向高速喷出;

3)大量油滴通过撞击将动能传递给气体分子;

4)气体分子向排气口方向运动,并在动压作用下排出泵体;

5)油气雾滴飞向低温介质冷却的泵体外壁,被冷却凝结成液态后返回泵底部的蒸发器。

优点:1)造价较低的高真空泵方案;2)没有机械运动部件。

缺点:油蒸汽回流有可能污染真空系统.

涡轮分子泵

工作原理:

1)泵内交错布置转向不同的多级转子和定子;

2)转子叶片以20k~60k r/min的高速旋转;

3)叶片通过碰撞将动能不断传递给气体分子;

4)气体分子被赋予动能后被逐级压缩排出。

低温吸附泵

工作原理:利用20K以下的超低温表面来凝聚气体分子以实现抽气。

优点:可实现目前最高的极限真空度:10-11 Pa。

缺点:1)属于捕获泵的一种,使用要求高,需要外加冷源.

溅射离子泵

工作原理:依靠高压阴极发射出的高速电子与残余气体分子相互碰撞后引起气体电离放电,而电离后的气体分子在高速撞击阴极时又会溅射出大量的Ti原子。由于Ti原子的活性很高,因而它将以吸附或化学反应的形式捕获大量的气体分子并在泵体内沉积下来,实现超高真空的获得。

5.真空的测量

热偶真空计工作原理:气体的热导率随气体压力变化,通过热电偶测出热丝的温度,也就相应的测出了环境的气体压强。热偶规10-4-10-2Pa

热阻真空计工作原理:通过测量热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实现对真空度的测量。102-10-2Pa

第三章

1. CVD法制备薄膜过程描述(四个阶段)

(1)反应气体向基片表面扩散;

(2)反应气体吸附于基片表面;

(3)在基片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4)在基片表面产生的气相副产物脱离表面,向空间扩散或被抽气系统抽走;基片表面留下不挥发的固相反应产物----薄膜。

2.最常见的几种CVD反应类型有:热分解反应(吸热反应)、化学合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歧化反应(对具有多种气态化合物的气体,可在一定条件

下促使一种化合物转变为另一种更稳定的化合物,同时形成薄膜)。

3.CVD 法的主要特点

主要优势:1)能形成多种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薄膜;

2)组分易于控制,易获得理想化学计量比,薄膜纯度高;

3)成膜速度快、工效高(沉积速率 >>PVD 、单炉处理批量大);

4)沉积温度高、薄膜致密、结晶完整、表面平滑、内部残余应力低;

5)沉积绕射性好,可在复杂不规则表面(深孔、大台阶)沉积; 主要缺点:1)沉积温度高,热影响显著,有时甚至具有破坏性;

2)存在基片-气氛、设备-气氛间反应,影响基片及设备性能及寿命;

3)设备复杂,工艺控制难度较大。

4.CVD 沉积装置

所有反应体系需满足三个条件:

(1)在沉积温度下,反应物必须有足够高的蒸汽压,要保证能以适当速度被引入反应室;

(2)反应产物除了所需要的沉积物为固态薄膜之外,其他反应物必须是挥发性的;

(3)沉积薄膜本身必须有足够低的蒸汽压,以保证沉积的薄膜在整个沉积反应过程中都能保持在受热的基体上;基体材料在沉积温度下的蒸汽压也必须足够低。 基本系统构成:

5.薄膜的化学溶液制备技术

化学镀

概念:在无电流通过(无外界动力)时借助还原剂在金属盐溶液中使目标金属离子还原,并沉积在基片表面上形成金属/合金薄膜的方法。

主要优点:无需电源,镀层孔隙率较低,可直接在非导体上镀膜,可在盲孔等复杂表面均匀镀膜。

溶胶-凝胶技术

概念:将III 、V 、VI 族金属/半金属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和无机盐 (氯化物、硝酸盐、乙酸盐) 溶于有机溶剂 (乙酸、丙酮等) 中获得溶胶镀液,采用浸渍或离心甩胶等方法涂覆于基片表面,因溶胶水解而获得胶体膜,之后再进行干燥脱水处理获得氧化物等固体薄膜的方法。膜厚取决于溶液中金属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溶胶液的温度和黏度、基片的旋转速度、角度以及环境温度等。 对薄膜材料的要求:

1、有机极性溶质溶解度范围要宽,因此一般不用水溶液;

2、有少量水参与时应容易发生水解;

3、水解形成的薄膜应不溶解,生成的挥发物易于去除;

4、水解形成的氧化物应易于低温充分脱水;

5、薄膜与基片有良好的附着力。

?????真空系统反应气体的排出装置或加热和冷却系统和计量装置反应气体和载气的供给

优点:

1、薄膜组分均匀、成分易控制;

2、成膜平整、可制备较大面积的薄膜;

3、成本低、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阳极氧化

概念:在适当的电解液中,采用金属或合金基片作为阳极,阴极一般采用石墨电极,并赋予一定的直流电压,由于电化学反应在阳极表面形成金属氧化物薄膜的方法。

LB技术:是指把液体表面的有机单分子膜转移到固体衬底表面上的一种成膜技术。得到的有机薄膜称为LB薄膜。

原理:将有机分子分散在水面上,沿水平方向对水面施加压力,使分子在水面上紧密排列,形成一层排列有序的不溶性单分子层。再利用端基与固体基片表面的吸附作用,将单分子层沉积在基片上。

LB薄膜的特点:LB薄膜中分子有序定向排列;

LB膜有单分子层组成,它的厚度取决于分子大小和分子的层数;

通过严格控制条件,可以得到均匀、致密和缺陷密度很低的LB薄膜;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成膜效率低;LB薄膜均为有机薄膜,包含了有机材料的弱点;

LB薄膜厚度很薄,在薄膜表征手段方面难度较大。

单分子层的转移(沉积)

根据薄膜分子在基片上的相对取向,LB薄膜结构可分为X型、Y型、Z型三种

类型。只有基片进入水面时才有膜沉积,LB薄膜每层分子的亲油基指向基片表面。

基片每次进出水面时都有分子沉积。LB薄膜每层分子的亲水基与亲水基相连,亲油基与亲油基相连。

只有基片拉出水面时才有膜沉积,LB薄膜每层分子的亲水基指向基片表面。

第四章

1.膜厚的测量

石英晶体法:利用了石英晶体片的振荡频率随晶体表面薄膜沉积的厚度变化的原理。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在将源材料镀到基片的同时,也将其镀到与振荡电路相连的石英片上,根据石英体的谐振频率的变化,来计算膜的厚度。

第五章

1.晶核的形成与生长

2.成核理论主要有两种理论模型:

毛细理论:薄膜形成:气相→ 吸附相→固相的相变过程。毛细理论视原子团为微小的凝聚滴。

成核过程定性分析:原子团通过吸附原子而增大,表面能增大,体系自由能增加?G ;到临界核时,自由能增加到最大值?Gmax ;然后,原子团再增大,体系?G 下降,形成稳定核。(看书)

原子聚集理论:原子聚集理论将核(原子团)看作一个大分子,用其内部原子之间的结合能或与基片表面原子之间的结合能代替热力学理论中的自由能。结合能不是连续变化而是以原子对结合能为最小单位的不连续变化。

4.薄膜的生长模式

(1)岛状模式:这种形成模式在薄膜生长的初期阶段,润湿角不为零,在基片表面上形成许多三维的岛状晶核、核生长、合并进而形成薄膜,大多数膜生长属于此类型。

(2)单层生长模式:沉积原子在基片表面上均匀地覆盖,润湿角为零,在衬底上形成许多二维晶核,晶核长大后形成单原子层,铺满衬底,逐层生长。

(3)层岛复合模式:在基片表面上形成一层或更多层以后,随后的层状生长变得不利,而岛开始形成,从二维生长到三维生长转变,岛长大、结合,形成一定厚度的连续薄膜。

5.薄膜的形成过程分四个阶段(岛状生长为例)

6. 影响薄膜生长特性的因素

(1)沉积速率:一般来说,沉积速率影响膜层中晶粒的大小与晶粒分布的均 成核阶小岛阶网络阶连续膜阶

匀度以及缺陷等。

低速率:金属原子在基片上迁移时间长,容易到达吸附点位,或被吸附点位置上的小岛捕获而形成粗大的晶粒,使得薄膜的结构粗糙,膜不致密。后续原子不能及时达到,致使暴露时间长,易引入杂质,以及产生缺陷。因此,沉积速率高一些好。

高沉积速率:薄膜晶粒细小,结构致密,但由于同时凝结成的核很多,在能量上核处于能量比较高的状态,所以膜内部存在比较大的应力。

(2)基片表面状态:

粗糙度低、表面光洁,则膜层结构致密,容易结晶,否则相反,而且附着力差。

(3)基底温度:影响薄膜生长的粘附系数(多数降低)、高迁移速率、增加岛与岛之间扩散和成核临界尺寸、结晶和取向等. P161

(5)气相入射的角度:原子的入射角度对膜结构有很大影响,使薄膜产生各向异性。

随着结晶颗粒的增大,入射的沉积原子就逐渐沿着原子的入射方向长大,于是会产生所谓的自身影响效应,从而使薄膜表面不平整,出现各向异性。这种沿原子入射方向生长的倾向,在入射角越大时,表现得越明显。

第七章

1.附着现象:从宏观角度看,附着就是薄膜和基体表面相互作用将薄膜粘附在基体上的一种现象。

薄膜的附着可分为四种类型:(a)简单附着(b)扩散附着(c)通过中间层附着,d)宏观效应附着等。

简单附着:是在薄膜和基体之间存在一个很清楚的分界面。由两个接触面相互吸引形成的。当两个不相似或不相容的表面相互接触时就易形成这种附着。

扩散附着:是由于在薄膜和基体之间互相扩散或溶解形成一个渐变的界面。

通过中间层的附着:在薄膜与基片之间形成一个化合物而附着,该化合物多为薄膜材料与基片材料之间的化合物。由于薄膜和基体之间有这样一个中间层,所以两者之间形成的附着就没有单纯的界面。

通过宏观效应的附着:包括机械锁合和双电层吸引。机械锁合是一种宏观的机械作用。当基体表面比较粗糙,有各种微孔或微裂缝时,在薄膜形成过程中,入射到基体表面上的气相原子便进入到粗糙表面的各种缺陷、微孔或裂缝中形成这种宏观机械锁合。双电层吸引(静电力)是由薄膜与基体间界面处形成双电层而产生吸引。因薄膜和基体两种材料的功函数不同,两者间发生电子转移在界面两边积累起电荷。

2.薄膜的附着力

三种附着力:范德华力、静电力(物理吸附)、化学键力(化学吸附)。

3.增加附着力的方法

①清洗基片;污染物导致薄膜与基片不能直接接触→范德华力大大减弱→扩散

更不可能→吸附性极差②提高基片温度;提高温度,有利于薄膜和基片之间原子的相互扩散→扩散附着有利于加速化学反应形成中间层→中间层附着;③引入中间过渡层;某种材料与一些物质间附着力大,与另一些物质的附着力却可能很小;④溅射法增加附着力。

4. 薄膜的内应力

看书

《西游记》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西游记 一、填空 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有《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浪漫主义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4.全书共分三大部分:第1至7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是全书的精华部分;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10.“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海中有一名山,山上有一仙石,受日月精华,遂有灵通之意。内遇仙胎,一日迸裂,……”这段名著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书中你最喜欢的一具情节是:大闹天宫。 1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1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沙悟净 1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4.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15.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⒗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二.列举简述。 1.唐僧分别在哪些地方收了徒弟和马?分别给他们取了什么名?观音所赐的名分别是什么?(五行山救悟空、高老庄收悟能、鹰愁涧收白龙马、流沙河收沙悟净) 2.列举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①黑松林遇黄袍老怪;②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③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④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B、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紧缩型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扩张型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发行量)。 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2020年高一上学期各学科预习知识点总结

高一上学期数学预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集合的含义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 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洋} (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1)列举法:{a,b,c……} 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x 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4)Venn图: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注意:B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 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 B A) ③如果A?B, B?C ,那么A?C 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运算 交集并集补集 类型 定由所有属于A且属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设S是一个集合,A是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 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 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 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 宁。”说的是秦可卿。 7.她是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会, 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

林黛玉,此诗的名 字是《葬花吟》,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 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 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2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2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红 楼梦》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 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 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27.《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 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 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

小升初必考知识点汇总

小升初必考知识点汇总 一、必须会背会写的拼音字母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Kk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拼音(音节)的构成: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 1、声母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韵母 1、单韵母: a o e i u ü(6个) 2、复韵母: 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 (前鼻音)an、en、in、un 、ün (后鼻音)ang、eng、ing、ong 整体认读音节 zhi 、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标调规则 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拼写需要注意的事项 1、j、q、x遇到ü,两个小点要拿去 2、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 例如:Beijing SHanghai;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二、关联词 1、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既...又... 又...又... 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 一...就首先...然后...又... ...就... ... 接着... 3、递进关系: 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故... 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初中各科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几何公式大全 初中几何公式包括:线、角、圆、正方形、矩形等数学学几何的公式 初中几何公式:线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初中几何公式:角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几何公式:等腰三角形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初中几何公式:四边形 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初中英语知识点总结重点要看的

初中复习资料 目录英语词组总结for 和1.比较since 的四种用法2.since 延续动词与瞬间动词3. 重点部分提要词汇一. 单词⑴ 2冠词a / an / the: 3.some和any 4.family 5. little的用法 三. 语法 1. 名词所有格 2. 祈使句 1.英语构词法汇 2.英语语法汇总及练习 第1讲:名词 第2讲:代词 第3讲:形容词

第4讲:副词 第5讲:动词 第6讲:不定式 第7讲介词 第8讲:连词 第9讲:时态一 第10讲:时态(二) 第11讲:动词语态 第12讲:句子种类(一) 第13讲:句子的种类(二) 讲:宾语从句14第 第15讲:状语从句There be句型与中考试题第17讲ABC 被动语态复习第18讲 【初中英语词组总结】1 (see 、hear 、notice 、find 、feel 、listen to 、look at (感官动词)+do eg:I like watching monkeys jump 2 (比较级and 比较级)表示越来越怎么样 3 a piece of cake =easy 小菜一碟(容易)

4 agree with sb 赞成某人 5 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 a kind of 一样 6 all over the world = the whole world 整个世界 7 along with同……一道,伴随……eg : I will go along with you我将和你一起去 the students planted trees along with their teachers 学生同老师们一起种树 8 As soon as 一怎么样就怎么样 9 as you can see 你是知道的 10 ask for ……求助向…要…(直接接想要的东西) 11 ask sb for sth 向某人什么 12 ask sb to do sth 询问某人某事ask sb not to do 叫某人不要做某事 13 at the age of 在……岁时 14 at the beginning of …………的起初;……的开始 15 at the end of +地点/+时间最后;尽头;末尾 16 at this time of year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17 be /feel confident of sth /that clause +从句感觉/对什么有信心,自信 18 be + doing 表:1 现在进行时2 将来时 19 be able to (+ v 原) = can (+ v 原)能够…… 21 be afraid to do (of sth 恐惧,害怕……

初中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名著常考知识点 1、他在生活底层长大,后来和战友们一道策马扬刀,南征北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与恶劣的自然条件顽强斗争,表现了极大的智慧和积极性,当他病魔缠身躺在病床上时则克服困难,开始创作,继续为党和人民工作。这个著名的文学形象就是__________,作品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 保尔·柯察金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等情节说的是这部名著中另一位英雄人物_______的故事。 武松 3、古代的"岁寒三友"指什么? 松、竹、梅。 4、著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请你写出这位清代名家的姓名 蒲松龄。他的一部著作《聊斋志异》。

5、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 大意失荆州。 6、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农民起义英雄形象,请列举有关人物(不少于5人)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黑旋风"李逵、"青面兽"杨志、"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 7、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大闹天宫。 8、他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星期五"。在岛上生活28年后,因帮助一个船长制服叛变的水手,得以乘船返回自己的祖国,他在成为巨富后派人到岛上继续垦荒。 他的名字叫鲁宾逊,这部作品叫《鲁宾逊漂流记》。 9、《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必考知识点汇总【注意】 1、科目二是150分的满分;教育基础一般占30分; 2、学科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占比比较大,因为有主观题; 3、教师资格证的考试单科是150分,但是最后会换算成120分,经过统计学的换算方式,一般达到70分以上就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 4、一定要下载教学大纲,了解教学大纲。 【知识点】 1 教育基础 1、了解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2、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4、了解小学组织与运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 5、了解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6、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7、掌握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8、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知识。 9、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例题: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相关规定,小学实行()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书记负责制 D、教职工代表大会制【解析】这类型题目就是记忆性的内容。【选A】 2 学生指导 1、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2、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方法。 3、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4、了解小学生医疗、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 5、掌握指导小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6、掌握小学生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7、能够根据小学生学习规律和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 8、能够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美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促进小学生全面、协调发展。 3 班级管理 1、了解小学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 2、了解小学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3、了解小学班队活动的基本类型。 4、了解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知识。

数学丨小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

数学丨小学1-6年级13个重点模块知识点汇总1.数与代数 1、自然数包括正整数和0,所以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计数单位是指: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等。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5、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如2、3、5、7、11、13等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 6、8、9、10都是合数。 6、最小的自然数是0,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7、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如·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 亿。 8、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 亿。 9、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 10、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11、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12、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13、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2.运算法则(小数、分数和整数的运算法则一样) 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加和减是第一级运算,乘和除是第二级运算) 2、两级运算,乘除优先,加减在后。 3、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运算定律(总共5个,加法2个,乘法3个)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汇总

高考文综必考知识点汇总 关于核心的说法: 1.绿色消费的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3.“三个代表”思想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关于(产生)生存和发展的说法: 人类社会产生和存有(或说存有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多样性 关于关键的说法: 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 人们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属性的说法: 1.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商品的二因素或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可说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还能够说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共有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 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又叫二重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区别物质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关于特点的说法: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注重实际使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 关于前提、基础的说法: 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决策机关实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享有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我国政党制度的前提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也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 人们理解事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标志的说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内生产总值即GDP。 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也能够说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区别有与无政府的根本标志是——政府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文化遗产。 一个民族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小初高各科具体知识点总汇

小初高各科具体知识点总汇 10.1小学各年级各科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 一、小学语文各年级知识点 一年级:拼音、汉字、词组、简单句、古诗的背诵、看图说话。 汉语拼音: 1、掌握23个声母:bpmfdtnlg k hjq xzcszh ch sh ryw 2、掌握24个韵母:①单韵母(6个):a o e i u ü②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特殊韵母)③鼻韵母(9个):an en in un un ang eng ing ong ' 3、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 4、标调:a o e i u 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 q x y拼时去两点,如ju qu xu yu。 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和部首。看图说话:学会简单的词组和句子,能看图说话。 二年级:汉语拼音、字母表、轻声、358个汉字、查字典、造句、简单标点符号。 汉语拼音的韵母: 1、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 en in un ün 后鼻音为:ang eng ing ong 2、2、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 音。 3、3、隔音符号:以a o 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 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 4、淆,因此音节间要用隔音符号(’)隔开。海鸥hai'ou } 字 母表: 5、ABCDEFGHIJKLM NOPQRSTUVWXYZ 6、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查字典的方法: 7、1、音序查字法。如:鼎ding,先在“拼音音节索引” 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节ding)及所对应的页码。 8、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于), 再找 9、到部首所对应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 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和页码。 10、3、分不清部首的字,以起笔的笔形做为部首“起笔的笔 形”就是书写时的第一笔是什么。如“才”的第一笔是“一”(横),“长” 的第一笔是“丿”(撇)。这“一”、“丿”就是起笔的笔形。不易确定部首的字,有的就以这“第一笔”做部首。字典中把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乙,包括等笔形),做为5个单笔部首。

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数学知识点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2、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3、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余数)÷除数=商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a2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6a2 底面积=棱长×棱长=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3棱长和=棱长×12=12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表面积=(长×宽+宽×高+高×长)×2 S=2(ab+bh+ha) 体积=长×宽×高 V=abh 底面积=长×宽=ab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高=面积×2÷(上底+下底) 上底=面积×2÷高—下底下底=面积×2÷高—上底

8、圆形(S:面积 C:周长л:圆周率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лr2 环形:由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同心圆相减而成,有无数条对称轴。公式面积s=л(R2-r2)= лR2-лr2 9、圆柱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10、圆锥体(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V=Sh÷3=лr2h÷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完整版)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中小学语文课外知识: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汇总】 课外知识是中小学语文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小编为中小学学生们整理了语文课外知识复习资料: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常考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中小学生们有帮助。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西游记》 《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汇总: 1、《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七十二变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箍棒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组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取名孙行者。 2、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疾恶如仇的是孙悟空;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猪八戒,法名是猪悟能;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沙僧。 3、《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4、古典文学名着《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5、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6、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猪八戒,百变猴头孙悟空,憨厚老成沙和尚,阿弥陀佛是唐僧。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若问是谁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7、《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小升初语文复习资料:《红楼梦》 《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 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2020教资考试知识点总结(必考)

2020教资考试知识点总结(必考)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的观点认为要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因此在题干中往往会出现“上帝”、“上天”、“神”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很显然,这样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论的观点认为社会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而我们的教育是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可以根据社会功能进行衡量,因此教育目的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我们培养的人应是社会公民和社会成员。涂尔干曾说:“教育在于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可以看出其教育目的就是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符合社会的需要。其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涂尔干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论的观点与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相对应的。个人本位论更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使人的本性、本能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个人的价值得以体现,促使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是杜威,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杜威所倡导的并不是教育没有目的,而是教育目的是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实现的,体现在具体的活动之中的,它也是具体测评实际教育活动的直接指标和依据。 五、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 该理论认为教育目的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两方面出发。一般来说,这个观点考查较少。 【练习题】 1.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高考各学科重点知识总结大全

语文答题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 - -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 - -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 - -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 -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 - -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 - -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

宏观经济学常考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而不被用作投入品以生产其他产品和服务,主要包括消费性产品和服务以及新的耐用产品。 2.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会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验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4.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以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和服务为样本,比较根据当年价格计算的商品总价值和根据基年价格得到的商品总价值,得到的比值 否由本国居民创造,都被计入GDP. 3、比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答:(1)名义GDP a名义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以当前市场价格来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b造成名义GDP变化的原因:物质产量的变化,市场价格的变化。 (2)实际GDP a为了解决名义GDP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方法是用不变的价格,即用过去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为标准,测算GDP数值。这个用不变价格测算的GDP就称为实际GDP。 b实际GDP可以用以衡量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 (3)实际GDP的变动剔除了名义GDP中的价格变动因素,它能准确的反映一国实际产量的变化。 4、解释GDP为什么不能成为总体福利或幸福感的良好衡量尺度? 答:1.GDP中只包括了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有时很难区分。 2.GDP是由本期所生产和服务的价值构成的,GDP应该排除过去生产的。 3.一国经济中有些经济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交易,因而没有市场价格。 地下经济与黑市,为了逃税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这些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府的记录,没有计入GDP中。

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2015 教育心理学必考知识点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2. 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标志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做了许多实验研究,积累了大量关于动物和人的学习材料,提出了一些学习心理的定律. 3.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4. 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是个体在成长期间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不断扩大、逐步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5. 心理发展的动力:① 心理发展的动力是已有的心理状态与外界环境和教育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推动了个体的心理发展② 在这一矛盾中,环境和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 6. 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其发展速度、各种心理机能的优势表现、情绪的稳定性、个性特征及其倾向性等都存在着相当大的个别差异。 7. 皮亚杰:是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8. 皮亚杰把智力的本质看作是一种适应:即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并通过主 体不断自我调节而建构,或再建心理结构的机制。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同化和适应。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①感觉运动阶段0~2岁(客体永久性记忆)②前运算阶段2~7 岁(自我中心性)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运算思维的基本特点就是守恒)④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0. 道德观:道德观是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道德活动、道德关系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在道德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发展较晚。 11. 皮亚杰把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 第一阶段(五六岁)是前道德判断时期② 第二阶段(七八岁)是他律道德发展时期③ 第三阶段(九岁以后)是自律道德发展时期。 12. 美国柯尔伯格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把道德观念的发展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种水平。 13. 准备状态:是指儿童身心发展达到适宜于学习某种事物的状态。 14. 学习的概念:① 广义,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过实践或训练而获得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② 狭义,学生的学习属于狭义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 15. 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其本身的特点:①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 活动主要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即间接的知识,它和科学家探索尚未发现的客观真理的认识活动是不同的。② 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是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为任务的。③ 学生的学习是在比较短的时间接 受前人的知识经验,用前人的知识经验武装自己,所以不可能事事从头实践,重复原有的研究路线去掌握前人积累的间接经验。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服从于学习目的的。④ 学生的学习 不仅同人类发展中历史经验的形成过程和科学家探索客观真理过程有区别,而且和一般条件下人们进行学习也是不同的。 16. 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理论:他的观点被称为“尝试错误说”,简称“试误说”。他认为学 习就是在情境与反应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联结。 17. 桑代克的情境与反应相联结的三大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练习律和效果律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