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游戏论a卷答案

学前游戏论a卷答案
学前游戏论a卷答案

学前游戏论 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C )

A.席勒 B.格罗斯 C.霍尔 D.拉扎鲁斯

2.“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自己直接控制活动的过程与方式方法”,这说明儿童游戏动机是( B )A.内部动机 B.内部控制 C.直接动机 D.间接动机

3.将儿童的游戏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和规则游戏,这是( D ) A.儿童游戏的动机分类 B.儿童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

C.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分类 D.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

4.构成游戏的外壳是( C )

A.游戏主题 B.游戏情节 C.游戏形式 D.游戏材料

5.幼儿游戏的物质条件是( D )

A.玩具 B.场地 C.时间 D.生活

6.布置活动区时要考虑各个区域的性质,以免相互干扰,这是考虑( B )

A.各活动区之间的界限性 B.各活动区之间的相容性

C.各活动区之间的转换性 D.各活动区之间的渗透性

7.选择玩具的最基本标准是( C )

A.具有教育性 B.符合年龄特点

C.符合卫生、安全要求 D.具有多样化和新颖性

8.教师指导幼儿游戏首选的策略是( A )

A.平行游戏策略 B.合作游戏策略 C.领导游戏策略 D.指导游戏策略

9.有规则游戏的核心是游戏的( D )

A.任务 B.玩法 C. 结果 D.规则

10.在亲子游戏中,父亲倾向于和孩子玩( B )

A.教学性游戏 B.嬉戏性游戏 C.体育游戏 D.结构游戏

二、名词解释

1.游戏形式: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

2. 同化和顺应:所谓同化,是指在某个情景中,儿童使用他已经获得的图式或技能从事并完成活动。而顺应是儿童为了完成某种目标而尝试新的图式或技能。

3、练习性游戏:又称机能性游戏。是在感知运动水平上出现的一种最初形式的游戏。它由动作构成,婴幼儿在重复的动作中获得机能性的快乐。

4、智力游戏:以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自愿和愉快的情绪中,增进知识,发展智力的游戏。

三、简答题

1、答:亲子游戏可以丰富家庭生活,密切亲子关系,既有利于成人,也有利于儿童。近年来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调查研究都表明,家庭的影响与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与个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儿童年龄越小,这种影响越明显。其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等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我国倡导亲子游戏有其特殊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国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是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儿童的游戏与交往;

2、强调家长权威,教育方式成人化,家庭关系紧张。在我国家庭教育这种

现实背景下倡导亲子游戏的开展,改变幼儿家庭教育中成人化、课堂化的现象,把游戏引进家庭,改善家庭内的人际关系,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具有特殊的意义。

2、答:(1)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和发育。(2)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3)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适应能力和抵抗疾病能力。(4)使儿童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情绪状态,以促进儿童身体健康的成长。

3、答:意义:使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主题与人物的思想感情,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幼儿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指导:(1)教师为幼儿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文学作品。(2)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掌握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特点。(3)帮助和支持幼儿进行游戏。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答:认知学派游戏理论的主要内容:(1)游戏是个体把信息纳入原有认知图式,是同化的一种形式。(2)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决定幼儿在任何特定时期的游戏方式。如:感知运动阶段是练习性游戏,前运算阶段是象征性游戏。(3)游戏有两个作用:一是愉快;二是游戏提供的适当作用,能使行为适应真实世界的要求。

“意义“部分可供参考的答案:如:导引游戏研究的认知领域;扩大研究的视野;

酌情给分。

2、试论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单评价。

答:埃里克森关于儿童游戏发展价值的主要观点是:(1)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因为游戏创造了一种典型的情景,并从中能重现过去,表现和更新现在,并预期未来,即使原始的本能冲动和社会的规范要求都可实现对时空限制的跨越。所以,游戏作为自我积极主动的机能发挥的途径,以此实现身体的过程和社会性的过程的同步并达成人格健全发展的目标。(2)游戏调节了人格发展的阶段冲突,并掌握冲突中的情感危机。(3)由于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因素的影响,儿童游戏存在性别差异。

埃里克森的理论主要是关于儿童如何通过游戏实现正常的自我发展的。他从弗洛伊德关于创伤性事件的理论立场出发,既承认了游戏对本能欲望的宣泄作用能够,即对本我冲动的调节,又比传统精神分析理论更强调游戏对接纳社会要求,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冲突,推进自我发展的作用,因此,埃里克森从积极的方面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掌握的思想,他不仅强调游戏可以降低焦虑和达成愿望的补偿性满足,并且把游戏的这种作用与人格发展联系起来,突出了游戏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埃里克森不仅在理论上发展了弗洛伊德关于掌握的思想,他在肯定发展中生物本能作用的基础上,引进了社会文化因素或社会性因素,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所创新。他运用上世纪40年代较流行的“娃娃游戏”研究技术,既注重个案分析的方法运用,也试图从中揭示游戏发展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所以,他的研究方法已介于典型的精神分析方法与统计方法之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