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方案比选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方案比选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方案比选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第4期张彤炬,等: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方案比选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157

大者为最佳方案。

(b)效益与费用比

求出各种方案的效益现值与费用现值之比,值艿最大者为最优方案,计算公式如下:

PvDB+PVEB

九龙口湿地价值分析:将湿地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湿地的功能价值和用其比途价值;非使用价值指湿地的属性价值㈠。对其使用价值可采用直接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

法等估计;非使用价值采用cVM法估算。

尸阳+P忸c。

(1)湿地的功能价值

净现值法描述的是该方案可以获得的净效益现值

的大小,而效费化法描述的是获得效益现值为花费费用现值的倍数,当Pm曰>0时,艿>1;P啪=0时,艿=l;P啪<0时,艿<l。

综上所述,将费用效益分析用于方案比选能弥补

由于忽略资源环境价值以及外部成本而造成的缺陷,使方案比选能更为客观、完整、准确。

3实例分析

淮安至盐城高速公路(淮盐高速)位于江苏省中

北部地区,横贯淮安、盐城两市,起自淮江高速公路

马甸附近,经淮安市楚州区、建湖县、盐都县,止于连盐通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04.068km。

淮盐高速经过淮安楚州区与盐城建湖县交界处的

射阳湖(射阳湖段)。由于该段经过射阳湖湿地地区,

对湖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有一定影响,工可报告

提出了该路段的路线正线方案(北桥位方案)和射阳

湖比较线方案(南桥位方案)。

建湖县境内射阳湖荡是九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

是闻名遐迩的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水乡明珠,其地形地

貌和芦荡风光壮观绮丽,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湖荡水

质清澈透明,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九龙

口位于建湖县蒋营镇,为泻湖型的古射阳河的一部分,湖荡面积达7000hm2。

北桥位方案和南桥位方案比较,工程数量基本相

似,工程造价概算分别为97417和108906万元,南

桥位方案穿越九龙口自然湿地保护区边缘(图1)。

图1北桥位方案南桥位方案示意图

Fig.1M印ofthenorthemandsouthemb而dgesi{!ealtematives

九龙口湿地的功能价值主要有均化洪水、供给水源、降解污染物、提供动植物产品和重要物种栖息地。

均化洪水:按照孟宪明(1999)所计算的的1500k矗,可调蓄水量37亿m3计算,整个九龙口湿地可调蓄水量为l720万n13。采用影子j:程法计算,即从1988~1991年全国水库建设投资测算,每建设1m3库容需年投入成本o.67元,涵养水源总价值=1720×104m3×0.67元/m3=l152万元。

供给水源:据估计,九龙口湿地可供工农业水量为3500万t,采用直接市场价值法,按工业用水价格O.193元/t计算,供水价值为675.5万元。

物种栖息地:根据调查,区内约有37科43属75种野生植物;荡区主要野生兽、禽类60多种,荡区有哺乳动物3种,海狸鼠和水獭猫(国家2级保护动物)数量很少;荡区有水禽、涉禽15种,比较珍贵的白、灰天鹅,及国家1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近几年已基本绝迹;荡区的飞鸟有9种,最多的为湖燕和紫雀,集中于荡区的芦苇荡中;荡区的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有5种。由于难以准确估计整个湿地的物种数量,按许建民的研究结果估计,这一价值约在7500万元左右。

(2)湿地的用途价值

九龙口湿地的用途价值主要有动植物产品开发、旅游和休闲等。

旅游价值:九龙口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闻名遐迩的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水乡明珠,其地形地貌和芦荡风光壮观绮丽,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湖荡水质清澈透明,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胜地。据当地旅游部门估计,每年可接待中外游客20~30万人前来观光旅游。预计未来5年年递增将高于10%~15%,年均创造收益600万元。

动植物产品:九龙口荡区面积约30kn,2,可提供鱼类产品的价值估计在2000万元,植物产品包括水稻、芦苇和牧草,这部分价值估计在l000万元左右,则湿地提供的动植物产品总价值在3000万元。

(3)湿地的属性价值:湿地的属性价值包括景观

美学价值、存在价值、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和未来价值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论文导读: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以 1987 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我国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日以被重视并发展1996 年交通部颁发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使我国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化。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环境保护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的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关键词:公路环境影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措施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是: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按照环境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分类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

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决策和开发建设活动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以 1987 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我国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日以被重视并发展1996 年交通部颁发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使我国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规范化。 1.1 环境的影响环境是指人们的开发行动可能引起的物理、化学、生物、文化、社会环境系统的任何改变或新的环境条件的形成。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是指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公路建设必然影响环境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设其施工、营运期造成的环境问题会更严重。公路建设将造成如下环境问题: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运营期噪声源强计算方法使用的研究王英伟

2012年12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December2012 第24期总第274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24T o tal N o.274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中运营期噪声源强计算方法使用的研究 王英伟,王 钊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摘 要:通过介绍我国交通部发布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包括1996年和2006年规范)及环保部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声环境》中噪声源强的计算方法,并对双城市堡旭大道的噪声源强进行预测分析,认为2006年《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的噪声源强计算比较合理、科学。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到的各型车车速及车辆噪声源强符合实际情况,且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建议在公路运营期声环境影响评价中运用2006年规范中的车辆噪声源强计算公式。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运营期;噪声源强; 中图分类号:X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24—0031—05 1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公路环境影响是指公路建设项目完成后,对公路周边可能影响到的范围内的居民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指居民的日常生活、健康状况和生存空间等方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公路项目完成后所产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如噪音、振动和废气等。对道路交通环境影响分析的目的在于利用物理或数学经验模型,对公路环境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鉴定具体的影响因子进而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确定污染需要进行处理的程度,以研究能避免、减少并弥补不良影响的措施,为公路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指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估计,目前我国所做的工作并不完全,只对建设项目及区域开发计划实施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1]。对于公路建设项目来说,公路是一种人工的、特殊的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带状建筑物。由于其具有区域广、影响的范围大等特点,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及项目完成后对周围区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深刻的,且难于预测和弥补。要根据公路具体的工程概况,如车流量、车型比及车速等分析拟建道路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策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根据公路特点及环评的定义可抽象概括出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通过对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运营期中可能造成的对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减缓或避免负面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 由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本身路线长、影响范围广泛的特点,公路环评一般采用敏感点与全线路结合,并突出环境敏感点的评价方法,利用调查分析法对水体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对声环境,大气环境则利用以往经验采用类比分析法和数学模式计算法[2]。 国内现有的公路环评方法主要由我国环境保护部和交通部两个部门制定,其中环境保护部制定的称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T echnical Guidelines f or No ise Im pact Assessment),交通部制定的称为环境影响评价规范(Specif icat io ns f 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 ent of Hig hway s)。交通部曾在1996年7月发布环评规范,并于1997年1月1日起开始试行,为环评工作提供了规范化的模式。但是随着公路环评工作的普遍开展,有关技术、资料的积累使得环评技术也不断提高,为促进公路建设项目的环保工作的实施和环评工作的质量,提高其有效性,交通部于2006年2月8日发布了新的规范,其中对公路工程项目环评的内容、标准及方法进行了详尽的说明。 2 噪声源强确定的意义 公路交通环境噪声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声源强度大小的影响,例如车辆类型、行车速度、各型车辆的交通量、路面本身的特质以及道路的纵坡坡度、宽度等; 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如声源和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地形状况和周边的植被条件等; 噪声预测点的空间位置,如预测点与公交站点和路口之间的距离、预测点对声源视角的角度等[3]。其中,噪声源强大小的确定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会影响到环境敏感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常用的噪声预测模型中车辆辐射源强的计算大都是早些时候通过测试研究并经过数据统计回归得到的,已不符合我国现阶段车辆的现实情况。最近几年,我国公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公路等级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车辆的类型、性能和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程度的改变,这势必会改变车辆行驶过程中噪声源强强度的大小。因此,有必要对噪声源强的经验公式进行分析归纳,进而预测和计算公路交通环境噪声,并依据结果进行适当防护,以减少环境噪声对人们健康的不良 ? 31 ? 收稿日期:2012-09-18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绩效审计中的应用 (1)(一)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在环境绩效审计中的应用(1)(一) 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是典型的常规审计分析方法与环境经济学方法相融合在环境绩效审计中的一种应用方法。其目的是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最少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收益,其基本原则是效益必须大于费用。环境效益一般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方面分析,经济效益包括由于由企业发生环境成本支出而改善环保措施而带来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社会效益则包括企业形象的提高、绿色产品的开发与销售、环境风险的降低、减少职工和附近居民的发病率等间接效益。环境费用是指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被要求或主动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费用),目前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规所强制实施的环境标准而发生的费用,如环保设备的投入成本及营运费用;二是国家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如超标准的排污费、环保基金等;三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环境要求而主动付出的环境成本费用,如为了使自己的产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环保声誉,开发绿色产品等。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环境费用效益分析中的价值评估法对环保项目及各种污染方案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计量,再结合财务管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环境绩效审计以确定该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一、环境费用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环境费用效益的价值评估是绩效审计的重点和难点,但这也是环境费用效益的评价基础。环境费用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又称环境经济评价技术,它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资产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进行定量评估,并且通常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直接市场价值评价法。直接市场评价法是将环境质量视为一个生产要素,其变化会引起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变化,从而导致产品价格和产出水平的变化,通过对这种变化的观察和量度并用货币价格测算可评估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包括生产效应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二是揭示偏好价值评估法(替代市场法)。揭示偏好法通过对人们表现出来的环境偏好(人们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所获利益)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该方法主要有内涵资产定价法、防护支出法、旅行费用法等。三是意愿调查法(陈述偏好法)。意愿调查法是通过对人们表达出来的环境偏好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法。意愿调查评估法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想变化的评价。当缺乏真实的市场数据,甚至也无法通过间接的观察市场行为来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时,只好建立一个假想的市场来解决。意愿调查评估法试图通过直接向有关人群提问来发现人们是如何给一定的环境变化定价的,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是意愿调查法的特点。如投标博弈法、比较博弈法、无费用选择法、专家调查法等就是几种常用的意愿调查法。二、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的审计程序与方法第一,识别环保项目的费用与效益,并进行货币计量。首先应确定分析目标及分析范围,识别主要的环境影响,在这一阶段,应充分利用环境经济专家的工作及意见,尽可能全面地考虑环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然后通过价值评估技术对上述物理效果进行货币计量。进行正确的货币计量是费用效益分析的重点和关键。借用环境经济学的价值评估方法对环境绩效审计项目所造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计量,也是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关键所在。第二,用财务管理学知识把发生在未来的费用与效益贴现为现值。由于项目的实施及运行通常要到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费用和效益也会随时间而积累。因此必须把时间因素考虑进来,从而有可能把发生在不同时间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对比。第三,通过财务指标将贴现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对比。把环境影响的费用和效益的现值与其他方面的费用和效益的现值相加,求出总的费用现值和效益现值。然后利用财务管理学的投资决策的指标,如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等作出决策。第四,确定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价。由于审计项目的复杂性,环境绩效审计采用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项目进行分析。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规定。第五,提出审计结论和建议。以下通过实例,运用环境费用效益分析法进行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

附件7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 第二条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符合相关公路网规划、规划环评及审查意见要求。 第三条项目选址选线及施工布置不得占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等依法划定禁止开发建设的环境敏感区。 第四条项目经过声环境敏感目标路段,优化线位,分情况采取降噪措施,有效控制噪声影响。 施工期应合理安排施工时段,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以及隔声降噪措施,避免噪声扰民。 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合理工程形式,采取低噪声路面技术、设置减速禁鸣标志等措施降低噪声源强。对预测超标的声环境敏感目标采取设置声屏障、安装隔声窗、搬迁或功能置换等措施。

声环境质量达标的,项目实施后声环境质量原则上仍须达标;声环境质量不达标的,须强化噪声防治措施,确保项目实施后声环境质量不恶化。 项目经过规划的居民住宅、教育科研、医疗卫生等噪声敏感建筑物用地路段,预留声屏障等噪声治理措施实施条件。结合噪声预测结果,对后续规划控制提出建议。 第五条项目经过耕地、林地集中路段,结合工程技术经济条件采取增大桥隧比、降低路基、收缩边坡等措施。合理控制取弃土场数量。对取弃土场、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采取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恢复措施,有效减缓生态影响。 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的,应优化线位、工程形式和施工方案,结合生态敏感区的类型、保护对象及保护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减缓不利环境影响。 对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要生境、迁徙行为造成影响的,采取优化工程形式和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设置野生动物通道、运营期灯光及噪声控制以及栖息地恢复、生态补偿等措施;对古树名木、重点保护及珍稀濒危植物造成影响的,采取避让、工

JTJ005-9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 (JTJ005-96) 1总则 1.0.1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 1.0.2本规范适用于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1.0.3为了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统一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0.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见附表1。 1.0.5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宜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方法,见附表2。 1.0.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录A1、A2。环境要素筛选认为必要时,应增设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1.0.7对于公路建设规模较小,沿线环境状况比较简单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可只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表A3。 1.0.8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7年和第15年。 1.0.9本规范按现行国家标准编制,当新的国家标准颁布后,自动替换。 2社会环境影响评述 2.1社区发展的影响 2.1.1 评述范围:应是建设项目沿线的实际影响范围。当实际影响范围难以确定时,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域作为实际范围。 2.1.2 评述内容: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 2.1.3 社区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IT项目效益分析实例

IT项目效益分析实例 通常,IT项目的投资相对都是巨大的,然而花出去的钱是不是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是企业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因而,作为IT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IT投资效益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下面将以X公司为例向大家介绍具体的分析模型。 在开始IT项目效益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选取指标体系、计算参数以及具体的数据。在这里,指标体系共包括4项: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然后,我们确定M公司预测信息化间接效益时需要的五项综合指标以及量值作为计算的参数,具体如表一。 表一:X公司预测信息化间接效益的五项综合指标以及量值 需要指出的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改善是个综合效应,企业的每个活动都处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业务流程中,某项指标的提升不可能是绝对单一的活动或者计算机操作就可以实现的,而是相关业务流程改善的结果。但某个具体的业务活动或计算机系统会有针对性的作用。 我们所需要的参考数据以2001年M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包括下列10项:销售收入、平均库存余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采购费用、产品销售成本、销售利税率以及资金成本。 下面,我们选取M公司最近一次大型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来分析。在该项目中,M公司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数字化企业的平台,实施协同制造系统、集团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系统、电子协同商务系统、集成化的产品研发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以及企业战略管理系统。 (1)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7800万元,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净值:10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500万元。 财务评价总投资=项目总投资+利用原有固定资产净值=7800+1000=8800万元。 (2)项目计算期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公路报告书4

第一章总论 1.1 评价目的 公路建设是一项对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开发性活动,其施工建设和通车运营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很大影响,必须妥善处理项目实施和保护环境的相互关系。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旨在: ⑴定性或定量地对沿线社会、经济、环境现状和未来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公路改造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⑵提出优化环境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和对策,反馈于工程设计和施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减缓工程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 ⑶对该项目施工期、营运期环境管理提出实施计划,并为沿线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和环境规划提供辅助信息和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29); 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27); ⑸《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12.29); 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 ⑼《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7.3); 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 ⑾《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90)交通部第17号部长令]; ⑿《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HJ/T2.4-1995,HJ/T19-1997,国家环保局]; 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的通知》〖国家环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doc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摘要:本文以大庆市让胡路至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扩建工程为例,对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噪声环境分阶段进行了影响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0 前言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部分评价内容。公路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是长时间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是评价的重点,应做详细的论述、分析和预测并作评价;应提出噪声污染治理的措施或建议。目前公路交通噪声影响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噪声影响评价是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两侧噪声影响的调查,采用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将交通噪声预测值与声环境背景值叠加,预测本项目公路沿线两侧代表性敏感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的噪声环境,对有可能产生声污染的路段应提出处理措施或建议。 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 根据交通部 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的规定,公路施工噪声影响评价范围是指拟建公路施工场外缘l00m,料场l00m以及公路两侧和混凝土搅拌机周围 50m处。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公路施工噪声限值标准,只能参照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进行评价,该标准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的限值详见表1-1。 表1-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单位: dB(A)

1.2 施工期噪声类比监测 公路施工期噪声虽然是暂时的、线型流动的,但也将持续几年的时间。因此公路施工期是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时期,公路施工可分为清理理线路、修筑路面几个时期,每个阶段使用的机械不同,产生的噪声也不一样。由于本项目尚未开始施工建设,所以施工期噪声只能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吉林省环保所在洮白公路环评时在洮白公路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具体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值祥见表1-2。 表1-2公路建设中各种常用施工机械噪声值一览表 表1-3 拌合场噪声监测结果单位: dB(A) 表1-4施工场地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的修正 彭国良 福建省武夷山市环保局 ( 354300 ) E-mail (pengguoliang513@https://www.360docs.net/doc/3413057891.html, ) 摘要: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同一种环境影响的行为所产生的货币化价值,在未来基本上大于现在的价值,这是环境影响的特殊属性所造成。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就是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在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要注意到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忽略这一点将导致环境影响价值的严重低估,不利于判断这些环境影响对一些项目、规划或政策所引起环境影响的可行性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可能产生错误的决策。 关键词:环境价值;环境价值递增速率;经济损益分析;费用与效益;与日俱增. 中图分类号:X751 文献标识:A 1.引言 [1]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以及美国等较早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国家,都要求在其环境评价中要进行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如世界银行在其政策指令OP4.01和OP10.04中,明确要求在环境评价中“尽可能地以货币化价值量化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并将环境影响价值纳入项目的经济分析中去。"亚洲开发银行(1996)为此还发行了<<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工作手册>>,指导对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境影响评价法>>第三章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要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经济分析。 1997年世界银行在其中国环境报告<<碧水蓝天>>中,估算出中国环境污染损失每年至少540亿美元,占1995年GDP的8%,这一评估以及中国研究者所做的相关环境污染损失评估,对中国在第十个五年计划大幅提高环境投资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国政府开始实行绿色GDP,将环境损益计入国民经济计量体系中,标志着一种新的发展战略的贯彻实施。 环境影响的价值(环境成本或环境效益)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体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传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却以现在的环境评估价值一成不变作为将来的环境价值进行套用,造成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偏差,得出错误的结论。本文根据环境影响的价值是与日俱增的这一规律对统的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方法进行修正,以得出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分析方法和结论。 2.环境价值的特殊性 [1]环境的总价值包括环境的使用价值(use value)和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 环境的使用价值,是指环境被生产者或消费者使用时所表现出的价值。环境的使用价值通常包含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如森林的旅游价值就是森林的直接使用价值,森林防风固沙的价值是森林的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option value)是人们虽然现在不使用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前言 拟建*高速公路辅道工程为原国道***线***段改道工程,国道***线是贯穿东西的国家交通大动脉,是山西、***等省重要出省路线,也是晋煤外运的重要通道,对加强***与兄弟省市联系及经贸往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原***线***段全长56km,途经***、***两市县,由汽车专用公路和慢车道组成,其中汽车专用路宽9m,慢车道宽6m,分隔带宽1m。1997年平均日交通量为8833辆/日(折合中型载货汽车,下同),汽车交通量为7141辆/日。近年来由于交通量的日益增长,***线***辖段日益拥挤,交通状况恶化,交通阻塞时有发生,已直接影响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1996年底,省交通厅通过论证决定修建*高速公路,对***市辖段,利用原***线作为高速路基,同时新的国道***线作为高速的辅道和营运期的有利补充需改线建设。1998年1月,***市交通局上报建设新***线的文件,省交通厅1998年7月给予批复。现该工程已全部完成并正式通车。 1999年11月,受***市交通局公路处的委托,我们承担了*高速公路辅道***段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建设单位的配合下,对路线的全程情况及沿线主要村镇等环境敏感点进行了实地踏勘和调查、广泛收集资料,并征求了沿线有关部门和群众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该工程的评价大纲,并通过了省环保局主持的专家审查,省环保局以冀环管建函[2000]11号文对评价大纲进行了批复。根据评价大纲的要求和省环保局的批复意见,我们编制了本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建设单位以及省、市环保局和***市环境监测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环境效益费用分析

环境效益费用分析 第一节效益费用分析概述 一、效益费用分析 (一)效益费用分析的概念 效益费用分析(BenefitCostAnalysis)简称效费分析(Bc分析),它是一项活动所投入的资金(费用)与其所产生的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在建设项目经济分析评价中,效费分析主要是对公共工程项目建成后,社会所得到的效益与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评价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 效益费用分析主要运用经济学、数学和系统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按照一定的程序、准则分析工程项目、建设规划、社会计划等将会给社会带来的效益与费用,为决策的作出或进一步地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在经济学中,效益费用分析是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一种应用,其目的在于改善资源分配的经济效率。 (二)效益费用分析的产生和发展 效益费用分析方法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1844年,法国工程师迪皮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其中一些主要思想后来发展成为效益费用分析的基础。但效费分析的思想雏形和一些做法在17世纪就反映出来。早在1667年,英国的威廉·佩蒂爵士(Sir WilliamPetty)在伦敦发现,用于防治瘟疫的公共卫生费用,用今天的话来说,取得了84比1的效益一费用率。

在美国,效益费用分析在1902年的《河流与港口法》以及1936年的《洪水治理法》通过后便取得了法定地位。这些法律的条文规定:各项工程必须通过效益(无论是谁受益)与费用的比较加以论证。较为完整的效益费用分析的应用则是在1965年由美国]:兵部队初步应用于水资源工程的前景评价上。在20世纪中期,效益费用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1950年,在美国联邦河流流域委员会发表的《河流域项目经济分析的实用方法》中,第一次把两个平行独立发展起来的学科,即实用项目分析与福利经济学联系起来,更鲜明地显示了效益费用分析服务于公共福利评价的特点。同时福利经济学充实、完善了效益费用分析理论,并成为现代效益费用分析理论的基础之一。 1970年,在英国伦敦第三机场的场地选择中,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效益费用分析,它几乎对所有的效益和费用都进行了量化,甚至包括旅客到机场的时间和噪声危害等。 美国的哈曼德是第一个把效益费用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用于污染控制的经济学家。自公害事件屡屡发生以后,20世纪70年代,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将效益费用分析应用于环境污染控制决策分析中来,对环境质量变化的危害和效益进行评价。美国卡特政府曾经规定所有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必须进行效益费用分析。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也广泛开展了环境领域效益费用分析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70年代以后,效益费用分析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被广泛采用。现在,效益费用分析已成为环境经济定量分析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答: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一般地说,成本—效益分析的过程由如下5个步所构成: 第一步:识别阶段,判断某一项目可以达到机构所希望的目标; 第二步:调查阶段,主要是了解能实现该目标的各项可能的投资方案; 第三步:收集信息阶段,主要是获取有关各备选投资方案效果的资料; 第四步:选择阶段,定量财务指标分析、定量非财务指标分析以及定性指标分析,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由于定性指标未包括在正式分析之中,管理人员必须用自己的判断决定在最终决策时定性因素占多大比重;以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 第五步:决策阶段。要以上述次序为依据,并要看限制条件情况而定。 成本—效益分析有许多种具体方法,可以分为如下两种情况来加以讨论: (1)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 贴现的分析评价方法,是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分析评价方法,亦被称为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项目的建设周期都不会限于一个年份,这样一来,任何一个项目的收益和成本不可以直接相加,必须将“货币时间价值考虑”在内,将不同时点的成本、收益按一定的贴现率换算成同一时点的成本、收益,进行计算。 1)净现值法(以NPV 代表)。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在该方法下,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都要按照预定的贴现率折算为他们的现值,然 后在计算它们的差额。其算式是: v n K k k v n n A i A A i A i A i A NPv -+=-++++++=∑=1221)1()1()1()1(ΛΛ 方案A 的净现值NPV (A ) =(25000*0.909+20000*0.826+25000*0.751+40000*0.683+45000*0.621)–100000=29055元 计算的结果如得到的净现值为正数,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反之,如得到的净现值为负值,说明该方案可实现的收益率小于所用的贴现率。从上述计算可知,方案A 的收益率大于所用的贴现率,该方案可取。其贴现率是个关键,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分析,例如较高的贴现率,对使用年限较短的支出项目有利。 2)净现值率法。净现值率和净现值的不同,在于它不是简单的计算投资方案未来的现金流入的现值同它的原投资额之间的差额,而是计算前者对后者之比。仍采用上例: NPVR (A )=129055/100000=1.29 若指数大于1,说明其收益超过成本,即报酬率大于预定贴现率。它可以看成是1元原始投资可望获得的现值净收益,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而净现值是绝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益。净现值和净现值率这两个指标之间有着如下关系: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净现值=0 净现值率=1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试行) JTJ005-961 总则、1.0.1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制定。1.0.2 本规范适用于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公路的新建、改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1.0.3 为了加强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管理,统一评价范围、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保证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特制定本规范。1.0.4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程序见附表 1。1.0.5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要素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宜用环境影响矩阵筛选方法,见附表 2。1.0.6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经过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保护区、经济林带、大中城市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以及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应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录 A1、A2。环境要素筛选认为必要时,应增设单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1.0.7 对于公路建设规模较小,沿线环境状况比较简单的二级汽车专用公路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公路,可只编制《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其格式和内容要求及印刷规格见附表 A3。1.0.8 评价分为现状评价和预测评价,预测年限取公路竣工投入营运后第 7 年和第 15 年。1.0.9 本规范按现行国家标准编制,当新的国家标准颁布后,自动

替换。2 社会环境影响评述2.1 社区发展的影响2.1.1 评述范围:应是建设项目沿线的实际影响范围。当实际影响范围难以确定时,宜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规定的直接影响区域作为实际范围。2.1.2 评述内容:社区概况、人口结构、经济发展、路线对两侧交往的阻隔等。2.1.3 社区现状调查及影响分析 2.1.3.1 调查建设项目沿线的社区划分(以县或地、市为单位)、隶属管辖、地理位置、社区面积,评述建设项目对其影响。 2.1.3.2 调查社区人口结构及影响分析 1. 调查社区内的人口分布、数量、劳力、文化结构及人口自然增长率。 2. 评述建设项目对文化结构及劳动者就业的影响。 2.1.3.3 调查社区经济发展及影响分析 1. 调查建设项目沿线工农业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年出口总额、粮食年产量等主要经济和产品指标,并计算其人均占有量,与该地区所在省(区)的人均占有量进行比较,评价其发展水平。 2. 评述建设项目对社区主要经济指标和产品产量的影响。 2.1.3.4 评价路线对两侧交往阻隔的影响 1.调查人口居住分布、土地隶属状况、交往道路状况。 2.评述路线两侧对交往阻隔的影响,提出交往通道设置建议。2.1.4 评价因路线布设对社会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应提出降低或消除不利影响的方法和措施。2.2 居民生活质量和房屋拆迁的影响2.2.1 评述范围:同本规范2.1.1 条。2.2.2 评述内容:居民生活收入、公共卫生、文

环境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环境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 土壤修复设备/尾矿处理设备/尾矿综合利用设备/固废利用/工业固废陶粒/工业固废处理技术/工业固废处理设备-郑州德森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政策(或环境决策)的费用效益分析是指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后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等方面所产生的费用及效益进行科学评判的一种研究行为。 在我国,在相当长时间里,虽然环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环境政策实施的效果也在不断提高中,但是一些重大环境政策或环境决策的费用效益分析还并未引起决策者的足够重视,往往是“蜻蜓点水”。普遍缺乏专门的环境政策评价组织,缺乏正确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和方法。政策的适用性受到影响,依据政策实施效果指导修订工作的机制尚不完善,忽视了环境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重要作用。 费用—效益分析方法是检验重大环境政策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与方法。加强环境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可科学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为政策的制定、修订提供科学依据。推行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全面掌握环境政策的费用效益信息。二是提高环境政策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三是促进环境政策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1、推行环境政策费用效益分析面临的挑战 环境政策一旦实施,除了对环境的影响外,必将带来经济社会的影响。许多决策者担心环境政策的费用效益分析,特别是人体健康、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的分析,会遇到许多难题,不愿意去花时间评估,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可以看出,国外对于环境政策、法规等方面的费用效益分析研究较为深入,费效分析模型方法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费效分析框架体系,应用领域较为广泛。 我国在环境政策、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费效分析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认识观念不强,制度安排空缺,技术方法不完善。大多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于末端治理成本和污染减排估算,较少涉及环境质量改善效益以及健康效益的估算,以及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价格变动等经济方面的影响。且大多集中在火电行业相关政策的费效研究,对于其他污染排放贡献较小的行业有关政策实施的费效研究明显不足。

费用效益分析法

费用-效益分析法也称为边际分析法,它是以福利经济理论为基础的,其基本原理为:社会通过生 产和消费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当消费者的总利益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 提高,不然的话,表面上需求满足了,而实际上社会福利反而降低。当总收益大于总费用,且两 者的差额最大时,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费用-效益分析法就是把每一经济行为与社会福利设施 的全部效果和影响折算成货币单位,按其净利润进行方案比较,择优舍取的方法。目前费用-效益 分析法被引入环境经济学中,已成为评价防治污染方案、评价环境影响、制定环境标准等经济效 果的重要工具。在污染防治规划中,要花多少治理费用,是根据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来确定的。 在环保设备应用技术经济分析过程中,用边际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来研究分析问题是具有技术经济 价值的。 (1)边际效用及其递减规律效用是一个人通过消费商品或劳动所得到的需求上的满足它说明了 商品或劳动对个人的使用价值,也代表着个人本身的收益。 (2)边际费用边际费用指的是由于增加产量而增加的费用。在环境经济学中,排放消减量的增 加所需增加的费用,即为边际费用。 (3)社会最大净收益社会通过生产和消费商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只有当消费者得到的总收益 大于生产所消耗的总量费用时,社会福利才能得到提高。当总收益和总费用之间差额最大时,社 会福利的提高也最大。总费用都大于总收益,这时社会得不到收益,经济效益降低。 在环境经济学的范畴内,污染被看做一种单纯的外部影响。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按市 场价格把它内部化,从而使环境质量成为一种商品,以恢复价格机制的作用。例如可通过污染税、污染权、补贴、赔偿等环境经济政策,使污染的外部性做到内部化。从环境经济学把环境质量看 做是一种商品的观点,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社会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源,如同生产其他任何产 品一样。如何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即经济上最佳的 污染水平,这就是人们在环境经济研究中所应用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对环保设备投资决策来说, 投多大污染防治费最合适,既不是以达到最低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也不是以达到 最高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的投资为最佳,而是应当把该环保设备投资活动引起的边际效益去和它 的边际费用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且以净收益最大为最佳。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DOC)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一、公路建设项目环评的特点 1 公路环评要求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保护部,2008年令第2号): (2)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三级以上等级公路;1000米以上的独立隧道;主桥长度1000 米以上的独立桥梁; (3)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三级以下等级公路,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4)需编制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其他。 2 工程建设内容多 环评应包括全部工程内容(主体工程、配套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连带工程)、工程的全过程活动(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全部工程活动方式(施工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并且主要工程(点、线)清楚。 公路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涵洞、隧道、交叉工程、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连接线、三

场(取土场、弃土场、采石场)、施工便道便桥等。 (1)路基: 路基标准横断面(路基类型、单幅路基宽度、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拱坡度(行车道和硬路肩横坡);边坡;路基排水(挖方路段路基两侧设矩形加盖板路堑边沟,填方路基坡脚设宽护坡道,护坡道外侧设梯形路堤边沟);路基防护(土质挖方路段边坡采用三维网植草、骨架护坡结合植被网种草防护;软质岩石边坡采用护面墙结合骨架植草护坡或护面墙结合锚杆框架梁植草防护;深挖路段以及可能引起边坡顺层滑移的路段采用桩板墙、锚索框架梁;硬质岩石区岩体完整采用光面爆破;堤边坡采用植草或铺草皮、三维网植草防护、拱形骨架防护)。 (2)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路面。 路面排水包括路面表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路面结构内部排水。路面表面水采用漫流形式和集中排水方式排入排水沟中;中央分隔带设置排水盲沟将中央分隔带的渗水排至路基范围之外;在路面边缘设置边缘排水系统,以排除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低填或挖方路段设置排水垫层和纵向渗沟,将路面结构内的自由水或底下渗水排出。 (3)桥梁涵洞: 桥梁总座数总长;大中小桥座数长度;涵洞总个数;大桥

最新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 影响评价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摘要:本文以大庆市让胡路至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扩建工程为例,对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噪声环境分阶段进行了影响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0 前言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部分评价内容。公路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是长时间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是评价的重点,应做详细的论述、分析和预测并作评价;应提出噪声污染治理的措施或建议。目前公路交通噪声影响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噪声影响评价是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两侧噪声影响的调查,采用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将交通噪声预测值与声环境背景值叠加,预测本项目公路沿线两侧代表性敏感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的噪声环境,对有可能产生声污染的路段应提出处理措施或建议。 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 根据交通部 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的规定,公路施工噪声影响评价范围是指拟建公路施工场外缘l00m,料场l00m以及公路两侧和混凝土搅拌机周围 50m处。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公路施工噪声限值标准,只能参照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进行评价,该标准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的限值详见表1-1。

表1-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单位: dB(A) 1.2 施工期噪声类比监测 公路施工期噪声虽然是暂时的、线型流动的,但也将持续几年的时间。因此公路施工期是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时期,公路施工可分为清理理线路、修筑路面几个时期,每个阶段使用的机械不同,产生的噪声也不一样。由于本项目尚未开始施工建设,所以施工期噪声只能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吉林省环保所在洮白公路环评时在洮白公路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具体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值祥见表1-2。 表1-2公路建设中各种常用施工机械噪声值一览表 表1-3 拌合场噪声监测结果单位: dB(A)

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效益分析; 六、项目效益分析 (一)相关参数 本次测算选用现金流量法进行财务分析,以投资人自有资金内部报酬率作为项目财务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 1、建设运营期 本项目属于综合管廊市政工程项目,项目的社会效益突出,经济效益难以在短期内实现。项目规划期限为2016-2030 年,其中近期:2016-2020 年,远期:2021-2030 年,项目计算期为27 年,其中建设期5 年,运营期25 年。由于项目建设需要与道路同步建设,且涉及到大量征地与拆迁工作,项目子工程建设时间根据政府配套工作完备情况来定,项目建设期最长不超过5年。项目建设内容主要为:干线综合管廊25155、9m,支线综合管廊16041、40m,缆线管廊27583、20m。近期总建设长度68780、50 m 2、项目投资 本项目投资为25348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05560万元;工程建设其她费15898 万元;预备费17717 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4305 万元。(暂按70%为贷款进行计算)。本项目拟设资本金76881 万元; 项目财务净现金流量投入29399 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47200 万元。(1)第一部分工程费205560 万元; 第一部分建筑工程费用包括: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与缆线管 廊的土石方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支护工程、廊体工程、防水、照明、消防、监控、支架、路面恢复等费用。

(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她费15898 万元;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她费包括:勘察费、设计费、建设单位管理费、 工程监理费、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费、施工图审查费、前期工作咨询费、造价咨询费、环境影响评价费、竣工验收相关费、场地准备及临时设施费、水保费、劳动卫生安全评审费、工程保险费等。 (3)第三部分预备费17717 万元; 第三部分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按照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的8% 计算。 (4)第四部分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4305 万元。(暂按70%为贷款进行计算) 3、项目融资成本及融资方案 项目融资成本取银行5年期贷款基准利率1、15倍,融资期限为30年,融资利率设定为6%,从运营年份第一年开始等额本息偿付外部融资贷款。 融资成本本项目总投资253480 万元。本项目拟设资本金76881 万元; 项目财务净现金流量投入29399 万元;需要提供具体的测算数据,申请银行贷款147200 万元 4、项目经营方式 本项目实行“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一体化+入廊单位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的经营方式。 5、项目税收 (1)增值税及附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