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7)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7)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7)

《中医经典选读》心得体会

中医古籍,浩如烟海,总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还拿着手里当宝?但是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论》、《金贵要略》和“温病学”,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然是经得起考验,受到验证的,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刻苦钻研中医经典的内容并推崇之。这是因为其对中医重要价值,一直指导中医的临床,能够有效的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便开始学习。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依据,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经典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病学”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比如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它主要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按卫气营血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对于充实中医诊断辩证学的内容有很大的价值。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学习“中医经典解读”这门课程确实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提供了一个平台。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课程的个人体会 中医古籍,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总有让人不知从何看起的感觉。但是在这么多的医书中,也有我们必须学习的,那就是中医经典著作。可是现在很多人不重视经典的学习,认为经典学习已经过时,里面的文字意深难懂,千多年前的古书还拿在手里当作宝,但是实际上,以《黄帝内经》为首的四大经典,还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条辨》,历来被奉为经典,能够被称为经典,必然是经得起考验,受到验证得,大部分历代著名的医家,均刻苦钻研中医经典的内容并推崇之。这是因为其对中医的重要价值,一直指导中医的临床,能有效地帮助掌握中医理论,因此,中医本科课程中便开始学习。《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奠基之作,其丰富的理论至今还没有人能把它完全解析,更莫说有否其它的专著能超过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即《伤寒杂病论》,是奠定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著作,其中的理法方药,现代更是经常使用;《温病条辨》是清代的著作,是对温病学发展的重要著作。四大经典是中医由经验水平上升到科学理论层次的里程碑,如果我们直接学习他们,将有助直接通往成为辨证论治之医的水平,更能体现到理、法、方、药的统一。自古以来民间的师承教育,经典差不多也是中医学生的「必读」,且凡医术高超的中医师均无不有着深厚的经典功底,很多名老中医甚至每年把四大经典复习一遍。现在处于研究生阶段,仍然开设经典学习课程,把中医经典的学习放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也表示重视中医本身的理论体系,对中医本身的科学性的了解。在几位老师讲述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讲解中,本人又重新对经典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一重新树立了对中医作用的信心 众所周知,中医教育其实并未能培养出中医的人才,由于各种因素,如课程培养目标过于广阔,且培养模式又过于单一,未能培养扎实的辨证论治思维;课程设计没有按中医理论结构编排,按照西医的模式设计课程,忽略中医的综合性、非分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 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 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那么多人依靠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 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就成了障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的一则案例:"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大家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 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 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 我首先是相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 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 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 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思考中医骨 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该没有差别。于 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 分钟。出乎意料,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信受奉行"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 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 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会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学习接受中医经典著作,也是学习中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中医养生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养生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这学期对中医养生的学习,我收获不少,学到了许多以前不曾知道的养生知识,并从中受益匪浅,我相信这些对我今后提高身体素质,健康长寿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 我先讲一个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吧。我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妊娠反应,在此期间,她只能吃稀饭。当时由于家庭贫困,没有别的食物补充营养。因此,我出生以后经常感冒,并且经常感到头疼,在冬天(甚至夏天)的时候四肢发凉。有一次姑妈介绍了一个老中医,让我爸妈带我去看病。那位老中医给我看过以后说我的病是由先天阳气不足引起的,气不足则血气不通,所以才会四肢发凉。在天气转凉的时候,邪气就会乘虚而入,而阳气不足导致晚上睡觉时头部成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邪气从肩部和颈部进入,进一步到达头部,这才是我长期头痛的根本原因。找到病因之后,那位老中医为我开了多副中药。接着,拿出一些经过秘方制作的药粉,要求我每天晚上泡脚。最后是进行拔火罐、针灸和推拿,同时建议我泡枸杞和桂圆干日常饮用,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体质好了许多,到现在甚至连感冒也很少发生(因

时间较久,以上治疗方法不一定准确,全凭记忆)。自此以后,中医在我心目中变得神奇而又神秘。 这学期学习养生知识后,我终于初步了解了一些中医知识,并且我也为今后的养生制作了一份简单的安排。在今后,我会注重食疗,顺应四季、阴阳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的养生。说起起居,就牵扯到我们这不正确的作息了。现在的学生经常晚睡熬夜,这对胆、肝、肺是非常不好的,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应尽量顺应时辰,了解五脏六腑与各时辰的关系,才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在精神方面,我觉得只要看得开一点,尽量放松就行了。现代人要想养生,必须学会放松心情,而放松心情则必须学会放下烦恼的事,学会忍耐。最后我总结一下这学期学到的养生之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有益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中医养生要从小做起,时刻做到,只有这样,才能健康,才能延年益寿。因为只有当你身临其境去接触了中医养身学,你才会懂得养生其实是人一生之中很大的一门学问。 最后,非常感谢陈老师这学期的辛勤教学,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听你的课。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篇

中医跟师心得体会3篇 篇一:跟师心得体会 跟师心得通过一年的跟师学习,我崔荣副主任医师默默地为我铺垫了一条开悟中医之路,当时自已并未明白,只是在刻苦钻研中医学。跟师学习患者比较多,常常白天跟老师看病,晚上自己钻研,到家九点多钟,看着满街的夜灯闪烁,川流不息的车辆,匆匆行走的路人,想着家中焦急等着吃饭的爱人,心中不免感叹,但一想到这一天跟师学习中我又明白了一个中医的道理,见识了一个新的疾病,加深了以前浅薄的看法,纠正了过去错误的认识,心中的欢喜及对老师的由衷感谢无以言表。如今2年的跟师学习结束,自始至终,我认为跟师学习并不在于老师一字一句的教,而是在无形中潜移默化中徒弟感受老师的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思之又思再思,三思之后仍无法明白,我找其他同事探讨,仍无答案,找一合适机会请教于老师,此时老师字字是真言,无数次跟师学习中是病人的询问,老师的回答使我顿悟,回答病人的问题时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而非专业术语,病人明白了道理同时也学到了一些保健治病的常识,这一点使我受益终生。下面我把自己2年来跟师学医积累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1 供同道参考、借鉴。 一、在跟师前,首先要对老师有一个全面了解,做到“两要”,这是跟师学习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一要了解老师所在医院及所在学科的发展现状,其师从何人,是家传还是师承,对哪家医论有所精研,其医疗特色是什么,注重哪家理论等。掌握了这些情况,就能了解其学术源流及学术思想,其继承和发展了哪些理论与观点。这样,总结其经验时,就有所依据;二是要了解老师的学术特长和经验特色。并

围绕这方面问题,广泛收集资料,要积累和掌握详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这是我们将来进行学术经验整理的基本素材和依据。 为了做到上述“两要”,在日常跟师学习工作中,就要做到“六多”: 多发问:对于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要多向老师请教,深入提出问题,把问题尽量搞清楚。例如一个经验方,都有哪几位药组成,配伍特点是什么,用量变化如何,煎服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加减化裁,对什么情况适用,什么情况不适用,有何禁忌,根据什么制定的处方等。切忌想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多问是使问题深入的重要做法。老师虽有多年经验,但并不一定每次都将问题讲透。有些问题,老师自己认为是司空见惯的事,但对于其他人不一定知其中之妙。因此,我们要追根问底,深究其妙。在此过程中,学 2 习者还要经常向自己发问:掌握了老师哪些经验,临床上是否会用,要勤于向患者发问:患者服用药物后症状是否改善、有何变化、有无不适反应,这样才能细致地体会到老师治疗经验的精妙之处。 多聆听:在跟随老师临证或听其讲述时,要多听听老师对每个问题的看法和想法。从中掌握其思维方法、治学思想和学术观点,摸清辨证、用药规律,这是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多阅读:对老师临证诊病,处方以及其论文、著述等,要多看,反复体会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要根据其学术渊源,翻 阅对其影响较大的前贤的医论、医著,以溯本求源,掌握理论依据;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的现代医学书籍,熟练掌握中西医理论,将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阅读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各种文献材料,了解医学源流。 多记录:要将听到、看到的内容随时记录下来,这是搜集资料的重要手段,一种是即时记录,即随听、随看、随记录;另一种是追记,即将听到、看到的内容,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中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陈明松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由标(症状)到本(病因)的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的。 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科技之于中医的入侵,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追逐中药的高额利润。中医传统治未病(未雨绸缪)、重辨证(标本兼顾)、讲配伍(适应变化),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种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目录 第一篇:中医学习心得体会_匡 第二篇: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第三篇: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第四篇:学习《易经里的中医与智慧》的心得体会 第五篇:参加XX年全区中医护理理论与实践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正文 第一篇:中医学习心得体会_匡 这学期有幸选到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一方面更体会到中医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发现原来中医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医食疗更是让中医更加通俗、实用、真实、独特地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膳食当中。由于生长在南方地区,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中医药膳,对于“药补不如食补”、食药结合等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 喜欢中医,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健康的治疗之道。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除概括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外,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怎样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贯穿中医食疗之道,有时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有如此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的家乡特产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庆老师说的,一学期的课远远不够了解到具体全面的知识,我们的课堂就是希望能够与对中医有兴趣的同学有所教导与交

流。三十多个课时的课程中,优质、实用的中医膳食疗法令我感受颇深。 通过课堂上李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在课堂学习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药膳食疗应用”这一块。因为这些药膳食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记得当初刚刚来到珠海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这边的食物和气候,经常容易上火或者湿热。现在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较好地跟随气候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使得自己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也能够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议。中医药膳食保健是中医中的重要部分,在将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辅助治疗和调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会一代代的发展和流传下去。 第二篇: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 __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同时,学习中医基本的辩证方剂。 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我认识到了这四大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 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 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习中医内科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中医内科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内科学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中医辨证 论治的特点,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在这学期的中医 内科学课程中,我们又再一次深入系统研究和学习了临床各常见中医内科疾病,收获颇多,在此,将自己对于应该怎样学习这门学科的一些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多多诵读经典 中医学根植及生长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土壤,从神农尝百草谱《神农本草经》, 到黄帝岐伯问答出《黄帝内经》;从仲景演《伤寒论》、《金匮要略》,到孙思邈《千金方》;从金元各大家齐鸣,到明清温病各家学派学说,数千年来,古人们前仆后继,不断 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宝库。 中医学经典古籍浩如烟海,这都是前代医家留给后世学者的宝贵医学财富,值得我们 去深入学习和研究,其理论学说及临床诊治思维方法对于如今仍然有重大的临床价值。我 们作为研究生更要以严谨的态度去深入学习和诵读,通过多多诵读经典条文,不断充实自 身理论基础,从而能更加全面的以中医角度去认识疾病、疾病病因病机及发展转归,更能 博采众方,取各家之长,取前人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更好的指导当代的临床实践。 二、辨证论治乃重中之重 辨证论治是为中医学之精髓及独到之处,“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 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 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 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 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 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首先,对疾病的辩病及辩证是疾病诊治过程中的第一步,其尤为关键,其辩病及辩证 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续的.治则、治法,是取得临床疗效与否的先决条件,所以对于 疾病的诊断的知识和技能是学习的重点,更是学习的难点。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 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 疾病的本质。要想辩好证,我们必须全面分析病情,掌握病证病机特点,全面及灵活运用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如八纲辨证

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选读》的心得体会“中医经典选读”是我们这学期开设的一门课程,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悠久的中医历史和重要的中医经典著作的了解。同时,学习中医基本的辩证方剂。 学习它让我了解到了:目前国内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例》作为四大名著,它们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内容最完整,实践痕迹最清晰,对后世中医和现代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巨著;是将来医学探索与发展的根本内容;是喜爱中医人士必读的专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的必修课程。 学习本门课程我认识到了这四大名著在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内容和成就。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著,是中医理论和中医防治技术的理论渊源。《内经》所阐述的中医理论是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的重要武器,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内经》开藏象学说之先河,并且奠定了脏腑辨证的雏形。千百年来《内经》一直成为中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了各科的理论基础,被历代医家尊之为“医家之宗“,为中华民族身体健康﹑繁衍生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经典著作。它较为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规律,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的理论基础。《伤寒论》为《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继承了《黄帝内经》等古代医籍的基本理论,结合当时的丰富经验,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疾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辩证论治原则,使中医学的

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伤寒论》还提出了较严谨的方剂组方原则;创制了多种方剂的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对方剂学有着重要的贡献。它不仅为诊疗外感病提出了辩证的纲领和论治的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辩证和治疗的一般示范。它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金匮要略》是中医学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之杂病部分,为方书之祖,而治杂病之宗也。,它有完整的中医理、法、方、药体系,并长期有效的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奠定了中医杂病辨证论治的基础。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作出过重大的贡献,为历代中医学者推崇和必读之书。此书具有多病合篇和病症结合﹑突显脉学运用的特点,运用了严谨的防治学理念,对后世诊治疾病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温热论》由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叶天士创立的卫气管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对后世的温病学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至今仍是临床辨治外感温热病最为常用的临证辨治方法。它主要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卫气营血理论,奠定了温病学辩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并按卫气营血确立了温病各阶段的治疗原则;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对于充实中医诊断辩证学的内容有很大的价值。 中医学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块瑰宝,它有着几千年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甚至现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学习中医四大名著能较好地了解到我国的中医发展﹑成就和中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基本方剂﹑成效。也可以说,学习中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学习“中医经典解读”这门课程确实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医提供了一个平台。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陈明松 一、中医就是世界观,中医就是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就是让我们先瞧瞧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得《黄帝内经》就是怎样说得。《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得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得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得核心就就是站在“天人合一”得角度,把人瞧作与自然界相联系得、本身既对立、又统一得整体,阴阳平衡就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得朴素得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得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就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就是丝毫不过分得。?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得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得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得朴素得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得目得,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由标(症状)到本(病因)得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就是个不争得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我觉得中医本身得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得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得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得不适应等等都可能就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得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就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一就是中医治未病。这就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二就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得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瞧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她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得,而就是系统地、整体地瞧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得关系. 三就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与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得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就是讲究药物得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就是随意而为,而就是非常严谨得.?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得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就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与发扬传统得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得问题.科技之于中医得入侵,其中一个重要得动因就是追逐中药得高额利润。中医传统治未病(未雨绸缪)、重辨证(标本兼顾)、讲配伍(适应变化),就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得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得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种平衡得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实质上就是重在“调理”而非“治病",就是把“养生”作为追求得最高目标。理顺了,养好了,百病自然不生。?三、中医力求与谐之美,中医成就生活方式 中医就是很注重人与自然得关系得,同样也很注重人与人之间得关系。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悬乎,但事实得确如此。?《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这里强调得就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要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得自然规律相协调、相统一,说白了就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应了自然规律,人体各项功能才能正常运行,精神活动才能正常。人就是自然得产物,生命现象就是自然现象得一部分,受自然界得影响就是毫无疑问得。在现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培训学习心得体会陈明松 一、中医是世界观,中医是方法论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范畴,与中医有什么关系?还是让我们先看看作为中医经典之首、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是怎样说的。《内经》有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典籍《内经》引入了阴阳学说,从对自然界的认识出发,构建了一整套的中医理论,包括阴阳五行、整体观念、脏腑气血、经络针灸、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养生保健等等。这套理论的核心就是站在“天人合一”的角度,把人看作与自然界相联系的、本身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阴阳平衡就是健康,阴阳失调就会得病,阴离阳绝就会死人。可以说,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朴素的唯物观、矛盾观、系统观、演变观、整体观构成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中医首先表现为思辩之学,其次才是治病救人之学,说中医反映了一种世界观是丝毫不过分的。 同样,中医仍旧从朴素的唯物观出发,对人体生病这样的现象阐发出“有诸内必形于其外”、“治病必求于本”这样的朴素的认识。因此,中医临床必先望、闻、问、切,通过问寒热、察表里达到明虚实、辨阴阳的目的,这实际上是一个由症(外在表现)及证(病理)、由标(症状)到本(病因)的诊断过程。 二、中医探寻调理之法,中医追求养生之道+ m2 L1 |4 G$ C! C 中医目前走下坡路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痛心疾首之余也只能无可奈何。 4 b2 N/ e! E' J) m# p 我觉得中医本身的局限、现代中医学院教学方式的弊端、对中医理论不正确的阐发、片面强调“经典”或过于强调中西医结合、对现代“快”生活节奏的不适应等等都可能是造成中医目前面临困境的原因,但核心问题我认为是没有很好地秉承中医传统。K& l4 C- G: b 我觉得中医有以下三个重要传统。& k5 K& _& p7 一是中医治未病。这是指中医讲究把握病机。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二是中医重视辨证施治。中医的辨证包含了透过现象看本质、注重发展变化、抓主要矛盾、兼顾其他等几层意思。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考虑天时地理因素, 再运用三焦、六经、八纲、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立法用药。《内经》中记载:黄帝问“医之治 病 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歧伯回答说:“地势使然。”这说明中医自始就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而是系统地、整体地看待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三是中医用药讲究配伍,对证下药,临症加减,极具灵活性。中药在性能上有四气、 五味、升降沉浮和归经,因由各种草药构成,中药组方讲究君臣佐使,还要根据症状的改变随时作出变化,实际上就是讲究药物的有机结合、协同作用,这不是随意而为,而是非常严谨的。 至于现代科技与中医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仍然是一个如何更好地秉承传统和发扬传统的问题,而不应该成为为创新而创新的问题。科技之于中医的入侵,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因是追逐中药的高额利润。$ 中医传统治未病(未雨绸缪)、重辨证(标本兼顾)、讲配伍(适应变化),就是用外力——中药来主动、积极地干预人体的生理功能,使之自行向正常的方向转变,最终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实质上是重在“调理”而非“治病”,是把“养生”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理顺了,养好了,百病自然不生。 三、中医力求和谐之美,中医成就生活方式—B 中医是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同样也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到这里,似乎有点悬乎,但事实的确如此。 《内经》上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这里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息息相通,人要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相协调、相统一,说白了就是要尊重自然规律。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规律。只有适应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中医四大经典学习心得 学习中医四大经典是每一个中医人提高自己临床能力的有效途径,认真研读古人的医术对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促进作用,在本次学经典活动中,我认真的温习了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在运用临床方面有了新的领悟与提高。 首先我学习了四大经典的内容概括如下: 中医四大经典指的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关于四大经典的具体组成存在争议,目前国内的中医高等教育教材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作为四大名著。还有学者认为《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四大名著。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的内经,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内经可以用三个“第一”给它作一概括。第一,《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养生宝典。《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内经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第三,《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象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中医经典选读学习心得

中医经典学习后有感 经过这学期和王老师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和加上平时自己的学习,感受颇深。谨记这条人们反复研究历代中医成才规律后,一致认为“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医”。是创就中医临床大家的必要条件。 回想自己的成长,是经典伴随着一路成长,中医养生已成为现实社会的一种风气,《黄帝内经》成为人们的“掌上明珠”,固然,《黄帝内经》在养生方面有着详细而精辟的论述,其智慧大大超出这些。《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是历代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为医者之本在德、在术,《黄帝内经》在这两方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堪称为医者之本也。 为医者,德需仁,术必精。德,医德,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当今社会,医德重新成为人们的话题,作为医生,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坚守它。《黄帝内经》在两千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医生医德的基本要求:“是以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大方者,医家之大法也。坐起有常,则举动不苟而先正其身,身正于外,心必随之,故诊之大方必先乎此。)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行,德行也。医以活人为心,其于

出入之时,念念皆真,无一不敬,则德能动天,诚能格心,故可以转运周旋,而无往弗神矣。行,去声。)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必清必净,则心专志一而神明见,然后上观之以察其神色声音,下观之以察其形体逆顺。)”(《素问·方盛衰论》),要求医生诊病要态度端正;还认为医生要以病人为核心,务求医患关系的密切配合:“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素问·汤液醪醴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素问·汤液醪醴论》),诊病头脑亦须清净。 术,医术,《黄帝内经》认为为医者要熟练掌握医术,诊断要四诊合参,强调全面、系统诊察,这样才能把握疾病本质。如医生要“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灵枢·外揣》),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等等。为医者,本于德仁,本于术精,《黄帝内经》又为德、为术之本,故曰:《黄帝内经》,为医者之本也! 《黄帝内经》不但在健康上给我们提供了辩证的思想,在精神上也给了我们有益的指引,比如在现实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社会关系复杂,都会给我们的情绪带来影响,而这本书告诉我们,喜怒悲忧恐等精神情志活动,也是五脏功能的表现,也就是说,五脏出现疾病同样会给人带来情绪上的疾病,反之,情绪的失常也会影响五脏的健康。大喜伤心,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

尹华荣名老中医跟师体会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治疗骨质增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学医者必记中医经典语录

学医者必记中医经典语录 发表者:赵东奇1270人已访问 止咳常用麻黄(寒热皆可用炙麻黄,热证可配银花、前胡、黄芩、鱼腥草甚至石膏、栀子等) 缩尿益智桑蛸(个人感觉比金樱子芡实好用,水陆二仙胜在平和) 疏肝莫忘麦芽(治疗乳癖习用生麦芽、丝瓜络) 闭经还须归芍(行气活血当然重要,补血调血是治病求本) 崩漏海蛸茜草(二药皆有化瘀之功,可使离经之血归于常道)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无论内伤、外伤,只要涉及到器质性损伤病变,都可用三七,包括自身免疫造成的损伤。同时配合引经归经药使用。 久病必瘀 十年前,我院一名老中医给自己老慢支开中药方的时候,用了丹参和当归,我当时不解,问及老医生的时候,他就说了这四个字,很受用。 其实,现在在临床上遇到一些长时间的疑难病症的时候,我就会尝试去观察患者有无血瘀的征象,如果有,用活血的中药或放血疗法,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久病必虚 久病必瘀 久病及肾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久病入络 百病挟痰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见肝之病,知当传脾,当先实脾。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医家不用新荆芥,木贼从来不用鲜. 诸花皆升,唯旋复花独降。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 脾喜燥而恶湿 怪病多由痰作祟, 治痰无需只祛痰, 贵在治气以为要, 气顺则津液自行, 绝其源泉痰即消。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百病生于气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久病先针足三里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用药古人名言 1.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 --------清?程杏轩《医述?卷八》-------- 2.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 --------民国?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 --------清?高鼓峰-------- 4.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 --------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5.荆芥最散血中之风。 --------清?汪昂《医方集解》-------- 6.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 --------清?汪昂《医方集解》-------- 7.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8.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9.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10.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 --------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荣则不痛,不荣也痛。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中医学习心得体会 这学期有幸选到了李恩庆老师的《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一方面更体会到中医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发现原来中医无时不刻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中医食疗更是让中医更加通俗、实用、真实、独特地融入了寻常百姓家的膳食当中。由于生长在南方地区,从小就开始接触到中医药膳,对于“药补不如食补”、食药结合等药膳养生有一定的了解。 喜欢中医,因为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健康的治疗之道。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除概括了解中医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外,我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怎样在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贯穿中医食疗之道,有时候看上去“貌不惊人”的一些食材竟然对一个人的身体有如此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我的家乡特产大枣,可以健脾益气、和胃生津。但就像李恩庆老师说的,一学期的课远远不够了解到具体全面的知识,我们的课堂就是希望能够与对中医有兴趣的同学有所教导与交流。三十多个课时的课程中,优质、实用的中医膳食疗法令我感受颇深。 通过课堂上李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

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在课堂学习上,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药膳食疗应用”这一块。因为这些药膳食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能得到体现。记得当初刚刚来到珠海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这边的食物和气候,经常容易上火或者湿热。现在通过对《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常用的药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较好地跟随气候的变化来调节自己的饮食习惯,使得自己的身心都处于健康的状态,也能够为家人日常生活的健康饮食提供一些很有用的建议。中医药膳食保健是中医中的重要部分,在将来也必将为更多的人所了解,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辅助治疗和调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并且会一代代的发展和流传下去。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