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

琵琶行

知识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描写音乐的方法,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步骤:

一、预习思考题

①琵琶女弹奏的是什么曲子?《霓裳》(霓裳羽衣曲)、《六幺》。

②弹奏技艺如何?你怎么知道的(请用诗中语句回答)?

③本文写了几次演奏?你是怎么知道的?

④你能说出本文比较有名的句子有哪些吗?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⑤问:哪位同学用简练的语言来讲述一下本文的故事?简练的语言。

二、文体介绍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三、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所生活的七十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唐朝走向衰微的时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较全面的反映。今存白居易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讽喻诗;一是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前者把当时社会病态的症结所在,几乎全部呈露在他的笔底。后者则有着曲折离奇、自首至尾的细致的情节描写,和完整而鲜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语言和音调上又显得特别得流畅匀称,优美和谐。这是一种新型的诗,当时号称“千字律诗”,流传极广,正如宣宗李忱所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诗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叙事长诗之一。这首诗的前半部露骨地讽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误国,后半部用充满同情的笔触写唐明皇的入骨相思。这样,诗的主题思想便由批判转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不过,歌颂和同情中仍暗含讽意。这是一首主题思想具有双重性的长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后半部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

大大增强了白诗的表现力。人物形象生动,语言和声调优美,抒情写景和叙事的水乳交融,也是《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琵琶行》是中国文化界人人皆知的名篇。诗中虽有较浓重的感伤意味,但比《长恨歌》更具现实意义。诗人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的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悒郁、愤懑之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流传千年的诗句,将琵琶女的命运和自己的身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首诗叙述的层次分明,描写的细致生动,比喻的新颖精妙(如对琵琶声的描写),被历代文人所称颂,表明白诗语言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生:被贬浔阳。

三、文题背景:

这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述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诗一问世,即广为传诵,远扬塞外,直至今天,虽历时千载,仍传不衰。

师: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四、翻译并疏理课文思路。

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降职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在盆浦口送客人,听到船中(有)在夜晚弹奏琵琶的人。听那乐声,铮铮的竟然有京城流行的乐调。询问那个人(是谁),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京师著名的琵琶师学习(弹奏)琵琶。(后来)年龄大了姿色衰退,托身做了商人的妻子。于是吩咐摆酒席,让(她)尽情弹奏几支曲子,曲子弹完(她)忧伤不语。自己叙说起自己年轻时的欢乐往事,如今漂泊沦落憔悴不堪,在各地辗转迁徙。我自京官外调(已经)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位歌女的话感动了,今晚才感觉到降职的失意(之情)。于是写了这首七言诗,作歌并且送给她,总共六百一十六字,题名叫《琵琶行》。

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

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思考:小序已较清楚地讲述了琵琶女和故事和自己的感受,为什么还要写成一首诗呢?

写诗合可以更好地抒情达意,给人以更深的感情共鸣,人物和故事更加形象感人。

诗: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夜晚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下马上船,(在船上)举起酒杯想要喝酒(却)没有音乐。喝醉了心情却并不愉快(我怀着)悲伤的心情将要与朋友分别,那时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中。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

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时)忽然听到水上传来琵琶声,我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我)探寻传来的乐声,轻声询问弹琵琶的人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琵琶女)想要说话却有些迟疑。划船过去邀请她见面,添上酒重新拨亮灯光再一次摆开宴席。千呼万唤琵琶女才走出船舱,还怀抱琵琶羞涩的遮住半边脸。(琵琶女)转动弦轴拨动弦线(调好弦声)试弹了三两声,还没有奏出曲调就先有了情意。(她)低着头连续不断地随手弹奏,(乐声)好像诉尽一生的不得意。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抹一会挑,先奏《霓裳》后奏《六幺》。大弦声音粗重犹如(下)急雨,小弦声音急切细碎犹如私下言语。大弦小弦交错弹奏,粗音细音交织在一起,(好像)大大小小的珠子落在玉盘上(发出的清脆圆润的声音)。(那声音一会儿)好像黄莺在花下啼鸣婉转流利,(一会儿)像泉水在冰下流动滞塞不通。像正在凝成冰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流畅一般,弦似乎凝结不动声音暂时停歇下来。(于无声中)另有一番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愁与恨萌生出来,这时虽是无声却胜过有声。突然间像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带甲的骑兵突然出击刀枪齐鸣一样。(爆发出激越雄壮的音乐)。乐曲终了,用拨子对着琵琶中心一划,四根弦同时发出像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东船西舫悄然无声,只见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琵琶女把拨子别放在弦中要说话又有些迟疑,整理一下衣服站立起来脸上显出矜持的神色。自己介绍说原来是京城女子,家住在虾蟆陵下。十三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弹奏琵琶的技艺,名字编在教坊第一部里。一曲奏罢曾让乐师们佩服,化妆后的美貌常受到同行歌妓的妒忌。京城富贵子弟争相赠送锦帛,弹完一支曲子得到的红绡不计其数。两头镶嵌了金银或珠宝的发蓖头饰(因随着乐曲)打拍子而被击碎,鲜红色的罗裙因泼翻了酒而被玷污。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随随便便地度过了。弟弟从军而去老鸨离开人世,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门前冷落下来,很少有车马光顾,年纪大了出嫁做了商人的妻子。商人看重钱财看轻别离。(丈夫)去浮梁以后我在江口独守空船,绕船伴我的只有明亮的月亮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我忽然梦见年轻时的往事,梦中哭得胭脂红粉和泪而下,纵横满面。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我听了弹奏的琵琶声已经深为叹息,又听了这一番话更加为之感叹不已。同样是沦落天涯遭遇不幸的人,相逢在一起为什么一定要曾经互相认识呢。我从去年离开京城长安,降职居住在这浔阳城又染上了疾病。浔阳地处偏僻没有音乐,终年听不到丝竹的声音。住地靠近湓江地势低洼潮湿,住宅周围长满黄芦苦竹。在这里从早到晚能听到些什么声音呢?只能听到杜鹃悲切的啼声和猿猴凄凉的哀叫。不管是春天江边鲜花盛开的早晨,还是秋天明月朗照的夜晚,常常拿出酒来独自斟饮。难道没有山歌和村笛?可那声音嘈杂零乱实在难听。今夜听到您弹奏的乐曲,好像听到仙界的音乐耳朵顿时清亮起来。请您不要推辞再坐下弹一支曲子,我替您谱写《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被我的这一番话感动琵琶女站了许久许久,退回坐下拧紧弦调定得更高。那凄惨的声音不像先前的声音,满座人再一次听到后都掩面哭泣起来。在座的哪个眼泪流的最多?我这个江州司马的青衫已被泪水湿透了。

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第四段:

同病相怜伤迁谪。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板书:江头送客闻琵琶

琵琶女的出场

江上聆听琵琶曲总写琵琶女的演奏

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

少年欢乐

琵琶行江中听诉身世苦晚年沦落

悲苦心境

同病相怜伤迁谪

重闻琵琶青衫湿

五、讲析课文:

一>分析琵琶女、白居易的共同命运。

师: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师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提示:从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中来寻找答案。)

师:乐妓:早年的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色艺双绝);现在的境况是“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诗人:早年的境况是“身居高位、名动京师”(高官厚禄);现在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沦落凄凉)。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境况凄凉)。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述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师:诗人被贬到此地后基本上做到了“恬然自安”,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情感波动。(提示:从小序中找——铮铮然有京都声。)

师: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忧郁之情?

明确:诗人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于现状,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越雄壮的曲子,正好能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也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激烈的情感。

师:请大家想一下,假如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否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感?

明确:江南小调是欢快的、流畅的感情,不能表达白居易的心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才激起了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感伤情感?

二>、欣赏这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

师:音乐并不象高耸入云的山峰,奔腾不息的河流,翁郁苍翠的林木那样形象可感,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的就更罕见。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实乃千古绝唱,

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它。

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是诗人描写音乐的开始,音乐的魅力在其能抒发感情,琵琶女是一个演奏的高手,她通过自己的演奏诉说自己悲惨的遭遇和内心的哀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第二部分是“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春风得意的青年时代。那时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形象生动。“大珠小珠落玉盘”更使人觉得在这里落下的哪里是珠子,分明是她往日的盈盈笑语,和欢快时滚烫的泪水,让人过耳不忘。接着用“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弦音像黄莺(在)花下唱着轻快婉转的歌曲,优美动听。这更进一步写出了琵琶女内心的欢快。

第三部分“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渐渐地,弦声缓慢,仿佛眼前的小溪被寒冰阻塞着,发出冷涩的低泣,诉说着琵琶女心中难以言表的苦楚。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在间歇中琵琶女心中深深的愁和怨在压抑着,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此时此刻真是无声胜有声呀。

是呀,琵琶女好景不长,“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她“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怎不肝肠寸断?

最后一部分是“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这时她的幽愁怨恨一下子如破瓶而出的水浆滚滚而出,宣泄了她的幽愁暗恨。为何?

明确: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四弦一声如裂帛”,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哀号。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正如诗人所云:“我闻琵琶已叹息。”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这一段,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忧怨,一个弦上弹忧怨,他们都有一样的愁怨,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何作用?

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琵琶女的演奏停息了,东船西舫悄然无声,这是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的结果;在茫茫的江水上,江面微波荡漾,落花慢慢漂流,只看到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它盛满忧愁,弥漫着凉意,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它渲染了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余音绕梁的感觉。

师:读了这一段,你能想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尘世太污浊、黑暗,诗人(包括如诗人一样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请缨无路,他只能在诗歌世界成为士大夫。凭他的才华,他本来应该是这个尘世王国中的一个宠儿,结果却成了尘世的遗弃儿。他满怀的愁怨,就算是甘醇的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诗人的命运是苦楚的,即使醉了也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醒来后又只能继续走他飘泊的人生路。

师:此段关于音乐的描写,是不是直接描写?

生:是。

师:白居易对琵琶曲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生:如听仙乐耳暂明(这是对琵琶女的高度赞扬)。这么美妙的音乐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三>总结本课描写无形的音乐所运用的方法:

明确:第一就是运用比喻(修辞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第二就是用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嘈嘈切切”,“幽咽”,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表现出来。

第三就是运用的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的方法:在小学的作文中,曾经常写到“我们教室里非常的静,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以这种手法来写,就能突出教室的静,这种写法,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应借鉴一下。

第四就是运用心情来表现音乐:如“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表现了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

第五就是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有了画面感:比如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诗人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了出来,并能区别音调音色的变化,真是妙不可言。

五、小结: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琵琶行》的原文及注释译文

《琵琶行》的原文及注释译文 (诗前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 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 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 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 琵琶行。郑重作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又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1/9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注释 〔1〕左迁:贬官,降职。 〔2〕明年:第二年,指下一年。 (3)铮铮:形容金属、玉器等相击声。 〔4〕京都声:指唐代京城流行的乐曲声调。 〔5〕倡女:歌女。倡,古时歌舞艺人。 〔6〕善才:当时对琵琶师或曲师的通称。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这里指嫁的意思。 〔8〕为:做。 〔9〕贾(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摆酒。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2/9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基础知识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基础知识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篇一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 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 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 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有关琵琶行并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有关琵琶行并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篇一:《琵琶行》知识 【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 9、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名作状语,在夜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予/吾/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 2、介后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 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这次运动的口号)。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写作艺术】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的翻译及赏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的翻译及赏析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 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 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 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琵琶行知识点图文稿

琵琶行知识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琵琶行》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2)命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 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 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 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 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 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 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 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 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 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 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 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 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 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 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琵琶行文言知识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二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于是;为,写。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明年秋 古义:第二年。今义:泛指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在某方面出众。 4、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5、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刚才,副词。今义:朝前,向前方。 6、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脸色,容貌。今义:色彩;颜料。(故:老) 7、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上了年纪。今义:排行第一的人;很,非常。 三、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 2、其间旦暮闻何物 名作状,从早到晚 3、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名作动,摆酒席 4、命曰《琵琶行》 名作动,命名,取名 5、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以……为轻,轻视。 四、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2、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五、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 ·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5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信用,名词 7使: 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驱使,役使,动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始: ·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六、文常 1、“歌行”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的古体。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2、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派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琵琶行知识点回顾及常考题_0

琵琶行知识点回顾及常考题 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作为高考语文常考古文,考生必须要对琵琶行有深刻记忆。为此,今儿本栏目小编就为考生整理出了琵琶行知识点以及琵琶行常考题,有些这些备考资料考生就可以开始轻松复习啦! 原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琵琶行重点字词及翻译

琵琶行重点字词及翻译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琵琶行》重点字词及翻译 1.翻译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天,我送客人到湓浦口,正值夜晚,听到船中有人弹奏琵琶。听那乐音,铮铮的竟有京城流行的乐曲声韵。询问那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着名乐师学弹琵琶,后来年岁增长,容貌衰老,就嫁给一个商人做妻子。我于是叫人摆上酒席,让她畅快地弹几支曲子。曲子弹完后,她显得十分忧郁,自己诉说起年轻时欢乐的往事,可如今漂泊沦落,面容憔悴,在各地辗转迁徙。我被贬官离京出任江州司马已有两年了,觉得淡泊宁静,安于现状,却被这个歌女的话触动了,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官外放的失意之情。因此写了这首七言古诗,吟咏并赠送给她,一共六百一十六字,取名叫《琵琶行》。 夜晚来临,我来到浔阳江边为客人送行,枫叶和荻花在秋风中瑟瑟作响。我和客人一同下了马来到船上,举起酒杯想畅饮却没有音乐相伴助兴。虽然喝醉了,心情却并不愉快,因为将与朋友分别心里悲伤,这时江面茫茫一轮明月沉浸在江水之中。这时,忽然听到水面上传来琵琶声,我顿时忘记了回家,客人也忘记了开船出发。 我追寻着声音悄悄问弹奏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了下来,琵琶女想要答话却又有些迟疑。我移近船只请她过来见面,添上酒把灯光拨亮些,再一次摆开酒宴。千呼万唤琵琶女才走出船舱来,还怀抱着琵琶羞涩地遮住半边脸庞。她转动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三两声,还没有奏出曲调就已先有了情意。声声弦音低沉抑郁,充满愁思,好像在诉说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她低着眉头随手连续地弹,说尽了心中无限伤心的往事。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先奏《霓裳》,接着弹《绿腰》。粗弦声音沉重抑扬犹如暴雨,细弦声音轻细细碎好似窃窃私语。沉重轻细的声音交错弹奏,如同大大小小的珠子散落在玉盘上发出清脆圆润的声音。(那声音)一会儿像黄莺在花下啼叫一样婉转流利,一会儿如同泉水在冰下艰难地流动时发出的声音时断时续。像冰下的泉水又冷又涩不能畅流,弦似乎凝结不动了,弦凝结不动声音暂时停歇了下来。停歇中另有一种幽愁暗恨在产生,这时虽是无声却胜过有声。突然间如同银瓶破裂水浆溅射,又像铁甲骑兵突然冲出,刀枪碰撞轰鸣作响。乐曲终了,琵琶女用拨子对着琵琶 中心划了一下,四根弦同时发出如同撕裂丝绸一样的声音。东西两条船上悄然无声,只见那倒映在江心的秋月又白又亮。 琵琶女深思片刻,放下拨子插入弦中,然后整理好衣裳,起身站立,显出庄重的神色。她诉说自己本来是京城的女子,家住在虾蟆陵下。十三岁时就学会了弹奏琵琶的技艺,名字编在教坊第一队里。一曲弹罢曾让琵琶大师佩服,梳妆后的貌美常常被同行歌伎嫉妒。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争相赠送锦帛,弹完了一支曲子,得到的红绡不计其数。镶着金花的银钗因随着乐曲打拍子而被敲碎,猩红的罗裙被泼翻的酒玷污。欢乐的日子一年又一年,美好的岁月就这样白白地虚度了。弟弟从军去了,鸨母也死了,随着时光的流逝容貌衰老了。门前冷清下来,很少有车马光顾,年纪大了,只好嫁给商人作妻子。商人只看重钱财而不在乎别离,上个月去浮梁县买茶做生意去了。他走了以后,我在江口独守空船,围绕着船儿陪伴我的只有这明亮的月亮和寒冷的江水。深夜里我忽然梦见我年轻时候的往事,梦中哭得搽了胭脂粉的脸上红色泪痕纵横交错。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今义:泛指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在某方面出众。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今义:朝前,向前方。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今义:色彩;颜料。(故:老)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上了年纪。今义:排行第一的人;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的首领;很,非常。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

名作状,从早到晚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名作动,摆酒席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予/吾/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 2、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琵琶行》知识点整理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整理归纳 1、叙事诗: 叙事诗是通过比较完整的故事 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进行抒情的诗歌 。它融虚实与抒情为一体,诗人的思想感情不是直接抒发,而是通过具体事 件、任务、环境的描述,融化在其中得以抒发的。叙事诗的诗人应具有对生活高 度概括的能力,以简洁、精炼的手法显示生活的本质,具有典型性。叙事诗可分 史诗、故事诗、寓言 诗、英雄颂歌、诗剧等。 2、新乐府: 乐府诗类名。始创于初唐。初唐诗 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如长孙无忌、刘希 夷等,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被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作品至李白 、杜甫 而大有发展。杜甫所作如《兵车行》、《丽人行》等,用乐府诗体制描写时 事,做到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后来,白居易 、元稹等发扬了这种写作方法,同时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白居易所作五十 首,颇多反映社会矛盾之作。在当时较有现实意义。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多 以三、七言错杂运。 3、序: 放在著作正文之前,说明写作宗旨、经过、内容、体例或对著作发表评论的 文字。 又称绪、 前言。 序一般由作者自己写, 也有请别人写的。 序要求言简意赅, 讲真话,避免应酬客套之语。 4、歌行体:
1/5

诗体名。 是在汉魏六朝乐府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 正式形成于唐 代。这类诗歌的基本特点是:篇幅一般较大,内容较为充实,保留了汉魏乐府诗 的叙事特点,用韵自由、音节、格律不限、平仄不拘;句式灵活,富于变化,一 般以七言为主、杂以三、五、九言。人们称这种从古诗 演化出来的, 以长歌浩叹为主要牲征的诗叫做歌行体。 标志着这种诗体正式 确立的代表作是骆宾王的《帝京篇》、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 手白头吟》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 [《琵琶行 》知识点整理归纳 ]相关文章:
2/5

语文必修二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推荐】

一、通假字 家在虾蟆陵下住:“虾”通“蛤”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用拔子划。 【实词】 二、古今异义 1.明年 ..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2.老大 ..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3.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 4.因为 ..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5.暮去朝来颜色 ..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6.凄凄不似向前 ..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7.铁骑突出 ..刀枪鸣。古:突然,发出;今:1.鼓出来。2.超过一般的显露出来。3.使超过一般。 8.整顿 ..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今: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动词,命名、题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委身为贾人妇。(作,动词。) —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v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n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悄悄)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8)数 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数词。) 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 (9)是 》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这,此,指示代词。) (10)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n做状:在夜里) 2.遂命酒。(n作v,摆酒席。) 3.商人重利轻别离。(adj词“重”“轻”的v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 4.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5. 血色罗裙翻酒污。(污,被动,被玷污)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4、其他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最新-《琵琶行》知识整理

《琵琶行》文言精选知识点汇总 【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 9、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以……为轻,轻视。【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予/吾/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 2、介后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 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作者简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这次运动的口号)。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写作艺术】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4、描写音乐的手法:(1)以声喻声(听觉角度)、以形摹声(视觉角度),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2)大量运用拟声词、叠音词,既描摹了美妙的琵琶音乐,又使语言具有音乐美。(3)用景物描写、人物的反应等侧面描写,烘托气氛。(4)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作者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与他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联系?目的是通过描写音乐的美妙,表现琵琶女过人的音乐造诣,反衬出她的沦落与孤独,从而寄寓诗人自己遭遇贬谪、不得施展抱负的悲伤与憾恨。 【琵琶女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 【理解性默写】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基础知识归纳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基础知识归纳《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篇一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琵琶引》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不得志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暂歇一作: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银篦一作:云篦)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裂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衫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叫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首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期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声,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译文: 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六百一十二字(实际上全诗是六百一十六字),叫做《琵琶行》。 晚间在浔阳江边送别友人,枫叶荻花,在秋风里沙沙抖动。主人下了马,走进友人的船中,拿起酒想喝,却没有音乐助兴。 闷闷地喝醉了,凄凄惨惨地将要分别,将分别的时候,茫茫的江水里沉浸着

《琵琶行》知识整理复习过程

《琵琶行》知识整理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 9、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 ·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 ·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以……为轻,轻视。【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予/吾/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 2、介后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 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这次运动的口号)。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写作艺术】 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 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 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 4、描写音乐的手法:(1)以声喻声(听觉角度)、以形摹声(视觉角度),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2)大量运用拟声词、叠音词,既描摹了美妙的琵琶音乐,又使语言具有音乐美。(3)用景物描写、人物的反应等侧面描写,烘托气氛。(4)听者与弹者情感交织。 ★作者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与他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联系?目的是通过描写音乐的美妙,表现琵琶女过人的音乐造诣,反衬出她的沦落与孤独,从而寄寓诗人自己遭遇贬谪、不得施展抱负的悲伤与憾恨。 【琵琶女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

(完整word版)《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一、通假字
《琵琶行》的知识点归纳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 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 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 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 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 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 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 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
](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1/5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2/5

《琵琶行》(诗词翻译赏析)

《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