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中的风险

电子支付中的风险
电子支付中的风险

电子支付中的风险

1.电子支付的主要风险

支付电子化的同时,既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为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相关主体提出了挑战。电子支付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及电子支付本身的技术风险,也包括交易风险、信用风险等。[4]金融系统中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在电子支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1 经济波动的风险

电子支付系统面临着与传统金融活动同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同时由于它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无形化的特点,电子支付所面临的风险扩散更快、危害性更大。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1.2 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

首先是软硬件系统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银行的网络支付系统在安全方面存在漏洞或不足,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网络支付的最大风险点,实际上,由于各家银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安全系统,所以,系统风险反而得到了最充分的保障。从整体看,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统完成。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中的缺陷或问题成为电子支付运行的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在与客户的信息传输中,如果该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就存在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此外,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形成系统风险。

其次是外部支持风险。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知识化和专业性,又出于对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考虑,金融机构往往要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这种做法适应了电子支付发展的要求,但也使自身暴露在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之中,外部的技术支持者可能并不具备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足够能力,也可能因为自身的财务困难而终止提供服务,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威胁。在所有的系统风险中,最具有技术性的系统风险是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的失误。当各种网上业务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不同的信息技术公司大力推举各自的方案,系统兼容性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选择错误将不利于系统与网络的有效连接。还会造成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

1.3 电子支付的操作风险

电子支付加大了风险,也使得其影响范围也扩大了,某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对整个机构,甚至金融系统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影响。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领域的进步所带来的潜在损失

已经远远超过了受害的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已经影响到经济安全,这种情况与技术有着直接的关系,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来源于“系统在可靠性和完整性方面的重大缺陷带来的潜在损失”电子支付机构操作风险包括电子货币犯罪带来的安全风险,内部雇员欺诈带来的风险,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带来的风险以及客户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电子货币的许多风险都可以归纳为操作风险,一些从事电子货币业务的犯罪分子伪造电子货币,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这些罪犯不仅来自银行外部,有时还来自银行内部,对银行造成的威胁更大。网上支付中银行存在的风险:

1.系统运行的风险,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硬件运行的可靠性、软件功能的完整性。

2.网络连接的风险,银行内部网与互联网接口的安全保护措施到位与否关系到数据系统的安全。

3.业务运行的风险,如银行不能预知客户的随机付款、对外转账和汇款等网上支付指令,付款频率、付款金额均不易掌控,易造成实际头寸不足而形成的风险。

4.运行中的操作和管理风险,如对人员权限的管理、系统权限的分配、配套制度的建设都会面临大量新的问题。[3]

1.4 电子支付的法律风险

金融在线业务是一种全新的金融活动方式,传统的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其发展需要,不尽快修改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体系,必然会引起在线支付的监管无法可依。电子支付业务常涉及银行法,证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财务披露制度,隐私保护法,知识产权法和货币银行制度等。目前,全球对于电子支付立法相对滞后,现行许多法律都是适用于传统金融业务形式的,在电子支付业务中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如发行电子货币的主体资格、电子货币发行量的控制、电子支付业务资格的确定、电子支付活动的监管、客户应负的义务与银行应承担的责任,等等,对这些问题各国都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缺乏法律规范调整的后果表现在两个方面,要么司法者或仲裁者必须用传统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工具来分析网上业务产生的争议;要么法官或仲裁者不得不放弃受理这类纠纷。由于网络纠纷的特殊性,用传统法律规则来解决是一个非常吃力的问题;但是,消极地拒绝受理有关争议同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法律规定的欠缺使得金融机构面临巨大的法律风险。目前在电子支付业务的许多方面,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可用于规范业务及各方关系,而在电子支付业务的有些方面,虽然已有一些传统的法律法规,但其是否适用,适用程度如何,当事人都不太清楚。有的时候,监管机构也未必明白。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一方面可能不愿意从事这样的活动,一方面也可能在出现争执以后,谁也说服不了谁,解决不了问题。类似的情况在电子支付的其他许多新业务中也同样存在。如有的银行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并作了许多链接点(Link),把自己的网址链接到其他机构的网址上。如果黑客利用这些链接点来欺诈银行的客户,客户有可能会提起诉讼,要求银行赔偿损失。又比如,一些银行可能会承担认证机构的职能,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一项新的业务,通过提供认证服务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那么,作为认证机构的银行和申请认证的机构或个人以及接受认证证书的机构之间就可

能存在潜在的争议,一旦出现争执,银行的权利义务如何,尤其是在没有相关立法调整数字签名和认证机构的国家,银行面临的风险更大。此外,电子支付还面临洗钱、客户隐私权、网络交易等其他方面的法律风险,这就要求银行在从事新的电子支付业务时必须对其面临的法律风险认真分析与研究。

2 电子支付的其它风险

除了以上风险以外,电子支付还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和结算风险等。【4】

2.1 市场风险

市场因素变动风险。主要包括银行费率、神州行结算率、汇率、利率、保证金比率变动造成的风险。电子支付机构的各个资产项目因市场价格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外汇汇率变动带来的汇率风险即是市场风险的一种。此外。国际市场主要商品价格的变动及主要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国家的经济状况等因素也会间接引发市场波动,构成电子支付的市场风险。

2.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方在到期日不能完全履行义务的风险。电子支付拓展金融服务业务的方式与传统金融不同,其虚拟化服务业务形成了突破地理国界限制的无边界金融服务特征,对金融交易的信用结构要求更高。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信用风险,从交易的主体来说, 主要有买方信用风险、卖方信用风险、银行信用风险、平台信用风险。

买方信用风险主要涉及资金来源是否合法、持卡人否认自己操作或授权他人操作的交易、外卡拒付、分期付款、利用虚假身分进行交易、洗钱、骗取积分、返现、信用卡套现、企业将资金结算给个人偷逃税款、虚假开户骗取佣金以及骗取平台信用等风险。

卖方信用风险主要包括收款后不提供商品或服务、非法经营、物流环节、高风险行业、利用虚假身分进行交易等方面的风险。比如基金公司赎回及申购不及时撤单、不及时发出买入指令、结算延时等不按规则操作以及神州行卡支付时代理方不及时结算款项, 造成支付平台垫款的风险。

银行信用风险包括通常迟延结算和外卡交易发生拒付时迟延结算等,造成流动性风险。

支付中介的信用是用户考虑使用的重要因素。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客户提供基于网络的虚拟账户,消费者可以先把钱打入虚拟账户充值。第三方支付机构给客户对应的虚拟货币,消费者可凭该虚拟货币到网上商户处购买商品或服务。这种方式同样使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沉淀,一旦其无法提供有效的资金安全保证或者延迟付款,也将直接损害消费者权益。【1】

以网上银行为例,网上银行通过远程通信手段,借助信用确认程序对借款者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这样的评估有可能增加网上银行的信用风险。因为借款人很可能不履行对电子货币的借贷应承担的义务,或者由于借贷人网络上运行的金融信用评估系统不健全造成信用评

估失误。此外,从电子货币发行者处购买电子货币并用于转卖的国际银行,也会由于发行者不兑现电子货币而承担信用风险。有时,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将出售电子货币所获得的资金进行投资,如果被投资方不履行义务,就可能为发行人带来信用风险。

总之,只要同电子支付机构交易的另外一方不履行义务,都会给电子支付机构带来信用风险。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是信用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也是制约电子支付业务甚至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流动性风险

当电子支付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客户兑现电子货币或结算需求时,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一般情况下,电子支付机构常常会因为流动性风险而恶性循环地陷入声誉风险中。只要电子支付机构某一时刻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偿还债务,就存在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主要发生在电子货币的发行人身上,发行人将出售电子货币的资金进行投资,当客户要求赎回电子货币的时候,投资的资产可能无法迅速变现,或者会造成重大损失,从而使发行人遭受流动性风险,同时引发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与声誉风险往往联在一起,成为相互关联的风险共同体。电子货币的流动性风险同电子货币的发行规模和余额有关,发行规模越大,用于结算的余额越大,发行者不能等值赎回其发行的电子货币或缺乏足够的清算资金等流动性问题就越严重。由于电子货币的流动性强,电子支付机构面临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大的流动性风险。

2.4 声誉风险

与传统风险比较,电子支付机构面临的声誉风险显得更为严重。以网上银行为例,传统业务中,最常见的声誉风险表现为一家银行出了财务问题以后,导致大量的储户挤兑。网上银行产生声誉风险的原因与传统业务有时候一样,有时候也不一样。不一样的是,网上银行可能由于技术设备的故障,由于系统的缺陷,导致客户失去对该银行的信心。重大的安全事故等会引起电子支付机构产生声誉风险。如新闻媒体报道某家银行被黑客人侵,尽管可能没有造成任何损失,但是客户会立刻对该银行的安全性能产生怀疑。网上银行的业务处在发展初期,客户对安全存在潜在的不信任,声誉风险的出现对网上银行业务的影响尤其大。

2.5 结算风险

清算系统的国际化,大大增加了国际结算风险。主要是银行与支付平台之间的交易清算业务可能产生的风险,基于电子化交易的清算,处理大量资金转移业务,任何一个系统的问题都会给结算业务带来风险,而银行与平台操作人员的误操作、权限分配不合理、对账错误等也存在风险。

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

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电子支付系统作为电子货币与交易信息传输的系统,既涉及到国家金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又涉及交易秘密的安全;支付电子化还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扩散的危险。能否有效防范电子支付过程中的风险是电子支付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电子支付的主要风险 1、电子支付的基本风险 支付电子化的同时,既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为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相关主体提出了挑战。电子支付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及电子支付本身的技术风险,也包括交易风险、信用风险等。金融系统中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在电子支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经济波动的风险 电子支付系统面临着与传统金融活动同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同时由于它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无形化的特点,电子支付所面临的风险扩散更快、危害性更大。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2)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 首先是软硬件系统风险。从整体看,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统完成。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中的缺陷或问题成为电子支付运行的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在与客户的信息传输中,如果该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就存在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此外,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形成系统风险。根据对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电脑系统停机等因素对不同行业造成的损失各不相同。其中,对金融业的影响最大。发达国家零售和金融业的经营服务已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系统的平衡、可靠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子支付各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 其次是外部支持风险。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知识化和专业性,又出于对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金融机构往往要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如聘请金融机构之外的专家来支持或直接操作各种网上业务活动。这种做法适应了电子支付发展的要求,但也使自身暴露在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之中,外部的技术支持者可能并不具备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足够能力,也可能因为自身的财务困难而终止提供服务,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威胁。在所有的系统风险中,最具有技术性的系统风险是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的失误。当各种网上业务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不同的信息技术公司大力推举各自的方案,系统兼容性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选择错误将不利于系统与网络的有效连接,还会造成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蒙受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 (3)交易风险 电子支付主要是服务于电子商务的需要,而电子商务在网络上的交易由于交易制度设计的缺陷、技术路线设计的缺陷、技术安全缺陷等因素,可能导致交易中的风险。这种风险是电子商务活动及其相关电子支付独有的风险,它不仅可能局限于交易各方、支付的各方,而且可能导致整个支付系统的系统性风险。 2、电子支付的操作风险 银行的业务风险由来已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就曾经组织各国监管机构较系统地归纳出几种常见风险,如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在传统业务中,这些风险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操作风险中,可能是信贷员没有对借款人进行认真细致的资信调查,或者

浅论网上支付风险和防范措施

试论网上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我国网上支付快速发展,但由于一系列制约因素存在,在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认证中心、网民、网络黑客、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网上支付都面临许多风险,亟需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软硬件系统风险;操作风险;钓鱼网站;电子扒手;信息污染;社会征信体系 网上支付业务的频繁发生促使中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艾瑞咨询公司《2008―2009年中国网上支付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从2007年的976亿元飙升到2008年的2743亿元,同比增长181%,成为互联网发展最快的行业。然而,目前我国的法律环境、网络安全、用户权益等一系列制约网上支付的问题,还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网上支付存在如下风险。 一、银行等金融机构 目前,网上支付风险大,网上银行漏洞多。网上交易对金融机构的软硬件系统、技术支持、业务操作逻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网上支付无疑会加剧金融机构原有的风险。 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 统完成。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以及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都会信息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并形成软硬件系统风险。可见,信息系统的平衡、可靠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子支付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 另外,网上支付还面临传统支付的风险。首先,与传统业务中储户挤兑风险相比,电子支付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显得更为严重。其次,电子货币的较强的流动性使电子支付机构面临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大的流动性风险。再次,内部雇员

欺诈,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以及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事务引发的系统兼容性问题均属电子支付机构的操作风险。他们均会使金融机构蒙受巨大的商业损失。 二、第三方支付平台市场规范问题 近日,艾瑞咨询的调查数据表明,2008年,中国第三方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规模达718亿元,同比仍保持180%左右的高速增长。第三方支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欺诈的发生率,促使网上支付市场发展,但也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如非金融机构性质的支付服务第三方从事电子货币支付清算业务的资格,相关法律法规,监管机构等。 三、安全认证、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问题 安全认证机构通过发放数字证书为网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提供安全认证服务。但目前,我国认证机构没有统一的权威立法来规制和监督其市场准入机制、运作模式、相关权利义务等。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信用评级的失误造成的,因此国内信用评级的健全、规范及与国际接轨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网民、网民素质加剧了交易风险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随着全球数字信息化和金融电子化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货币”形式,在20世纪80年代悄然出现,缓慢但异常坚定地扩大其影响,人们对其兴趣也有了越来越浓厚。这种“货币”就是被媒介称为革命性未来支付手段的电子货币。在网络技术进步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两驾马车共同推动下,电子货币正在动摇着现实货币的支配性地位。 关键词:电子货币;风险防范 一.电子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1.电子货币是信息革命的产物 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交易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货币形式服从于货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化,“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替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货币所可能采取的形式就具有无限多样性。迄今为止,货币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实际上,从早期的朴素商品货币到贵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银行账户上的记录数据,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价值实体到价值符号的演变。同时,电子货币应运而生。 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信息革命的产物,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是新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问题。电子货币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流、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再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同时网络和电子货币还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并且由于电子货币的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过程中,不仅简化了以往使用传统货币的复杂程序,而且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的限制,人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内完成交易,无论所购商品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总之,网络和电于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市场全球化,加强了全球经济的联系,人们通过网络和电子货币可以更快、更省地处理经济事务。所有的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节余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和效率。因此,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货币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货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2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 金融电子化建设是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的“金卡工程”的重点。自实施“金卡工程”以来,电子货币正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截止2003年,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和IC卡等电子货币18.69亿张,其中各类银行卡5.69亿张,各类IC卡13亿张,全国人均持卡近1.5张。一个全国性的跨银行、跨地区的银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已经初步建立。然而与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和人们接受电子货币的热情相比,人们实际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则稍逊一筹,显得较为清淡。 造成这一强烈反差的原因是大多数人仍然在传统的支付结算习惯和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新型方式间徘徊,对电子货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对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采取较为保守的观望态度,一般只在小额交易中如:公交车费、家庭水电燃气费等方面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享受电子货币的好处——省却缴款等待、找零麻烦等;而大额交易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支付结算,以回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目前处于从属地位的电子货币,在我国也将会随着开展电子商务的客观需要,以及人们数字信息化观念的转变和持卡消费意识的提高而得到较大地发展。 二.电子货币存在的风险

电子货币的风险

摘要 目前我国发展电子货币存在着法律、安全、信用、洗钱及削弱货币政策效果等诸多风险。为保障电子货币安全、健康发展,我们应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安全控防范信用风险、洗钱风险等多方面加强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和规范。 关键词:电子货币;风险;监管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货币越来越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电子货币给人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一系列风险也悄然而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电子货币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问题的研究,以此来保证我国电子货币乃至金融体系安全、健康地运 作和发展。

目录 1电子货币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1) 2我国发展电子货币面临的风险 (2) 2.1法律风险 (2) 2.2安全风险 (2) 2.3信用风险 (3) 2.4洗钱风险 (3) 2.5削弱货币政策效果风险 (3) 3防范电子货币风险的对策 (4) 3.1建立健全电子货币法律法规体系 (5) 3.2加强电子货币的安全控制 (5) 3.3防范电子货币的信用风险 (5) 3.4加强对电子货币洗钱的防范 (6) 3.5加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8)

1电子货币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各类电子设备和公共网络(如Internet、移动电话等),以“储值”产品形式或预付机制进行支付的货币。 按照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不同,可以分为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和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是目前我国最为规范的电子货币。商业银行和信用卡公司是其主要的发行机构,例如具有透支信用功能的信用卡和一般存款支取转账功能的借记卡就是典型代表。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最大的特点是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参与,并将电子货币的发行和使用纳入金融监管体系。非金融机构类电子货币主要有磁卡、IC卡等,通常由电信公司、公交公司以及学校等机构发行。其主要特征是要求客户预先储值,即发行机构预先收取客户现金,然后发行等值的、可在客户消费结算时从中扣减金额的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与传统的货币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发行主体多元化。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电信公司、大型商户和各类俱乐部等均可成为发行主体,同时电子货币的总量不受中央银行控制,其数量规模基本由市场决定。 第二,形式多样性。电子货币是一种电子符号或电子指令,不再以实物、贵金属或纸币的形式出现,其存在形式随处理的媒体(磁盘、电磁波或光波、电脉冲)而不断变化。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借记卡、贷记卡、磁卡和智能卡等为媒体。 第三,技术先进性。电子货币采用先进的密码技术、生物统计识别装置、智能卡技术等,并且进行多层加密,提供支付过程的全部安全保障,克服了纸币易伪造、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会面临安全问题的缺陷。 第四,结算方式特殊性。电子货币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现金或货币无纸化、电子化和数字化后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不仅安全、快捷,而且避免了使用传统货币时缴款等待、找零等麻烦以及需要面对面交易等缺点。有的电子货币只允许一次换手,即只能使用一次就返回发行机构。

论电子货币的风险与防范

电子商务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论电子货币的风险与防范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504班 学生姓名: 学号:

论电子货币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近些年,随着网络与科技的发展,电子货币作为一种新型货币形式,不仅带来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商品交换和资金流动方式,也提高了货币流动速度、降低了货币流通费用,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繁荣。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家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也消失了,在2l世纪的数字化社会里,电子货币将成为人们日常支付的重要手段。电子货币业务的广泛应用必然引起对其的研究和规范,电子货币具有与传统货币不同的特点,因此会带来特有的风险,本文阐述了电子货币的风险、风险种类、风险应对建议以及电子货币风险防范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子货币;风险;监管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子货币越来越深入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电子货币给人们带来种种好处的同时,一系列风险也悄然而至。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电子货币发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问题的研究,以此来保证我国电子货币乃至金融体系安全、健康地运作和发展。 一、电子货币概述 (一)电子货币的概念 电子货币具有以电子形式存在的金融价值的,这种金融价值储存在某种电子设备中,持有者可以将电子货币作为传统货币的替代物进行使用,并且电子货币是能够被被其他个人或机构所接受的。 (二)电子货币的特点 (1)形态方面的特征 脱离了货币的传统形态,不再以实物、贵金属纸币等可视、可触的形式出现,电子货币成了一种电子符号,其存在形式随处理的介质不断变化。 (2)技术方面的特征 电子货币的发行、流通、回收等均采用电子化手段。(其流通以相关设备正常运行为前提,新的技术和设备也引发了电子货币新的业务形式的出现) (3)安全方面的特征 不是依靠普通的防伪技术,而是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加密、数字签名、数字时间戳、防火墙等)。 (4)结算方式方面的特征 电子货币的最后持有者要向电子货币发行者提出对等资金的兑换要求。(三)电子货币风险概述 电子货币风险是指电子货币因各种因素受到损失的可能性。随着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子货币的使用日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电子货币的出现扩大了金融服务领域,提高了效率,方便了用户,但也带来了与传统货币不同的风险。如果对电子货币疏于风险防范的话,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给银行和整个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甚至可能使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陷于瘫痪。操作与技术风险 当电子银行和与电子货币业务经营有关的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受 到损害时,则会带来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1)安全性风险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条信息途径的使用,系统的安全性越来越难以得到保证。计算机黑客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网络进入电子银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防范显得越来越重要。对于电子货币业务,如果安全系统被破坏,则可能导致欺骗业务发生。而对于其他形式的电子银行业务,未经授权的闯入则可能给银行带来直接损失,并产生其他问题。电子货币所依赖的金融电子化系统是一个开放式的庞大计算机网络系统,各类电子银行系统的数据传输,都伴随着资金的转移。电子货币是建立在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其中使用了大量的现代计算机技术,但是任何计算机系统都不是完美无缺的,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存在某些不安全因素。正是由于软件、硬

电子货币的风险与研究

电子货币的风险与研究 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学号:0008 姓名:范宇 摘要 伴随着科技进步,货币作为商品的交易媒介也相应发生形态上的改变,至今已实现了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再到纸币的演化。电子货币是信息文明条件下一种新的货币形式。现实中,我们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例如:QQ币,校内豆,以及各种网络游戏需要买道具都需要相应的电子货币。无一例外,我们要想获得这些虚拟的货币,必然要用真实的货币去购买,形式多种多样,淘宝支付、电话卡充值,用现金去指定的点去购买点卡等等。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及其特征: 1.电子(Electronic Money) ,是指用一定金额的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从字面上看就是采用电子形式的货币,它不具有实体性,而是电子载体所包含的信息,其价值以电子形式储存。 2.电子货币的特征:①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依托,进行储存,支付和流通;②可广泛应用于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领域;③融储蓄,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④电子货币具有使用简便、安全、迅速、可靠的特征;⑤现阶段电子货币的使用通常以银行卡(磁卡、智能卡)为媒体。 二、电子货币优缺点 通过和传统货币的对比,可发现电子货币具传统货币无可比拟的几个优点: 1.在面对大量货币的传送时,电子货币通过网络通讯即可实现,而传统货币要实现这一点则需大费周折,还需要保安人员押送,无形中增大了运行成本。 2.使用电子货币不需要面对面交易,所以你和商家即使离得很远,也没关系。 3.使用电子货币可透支,可以先向银行贷款,提前使用货币,这是传统货币所不具备的。 4.电子货币的使用将极大地提高资金运行的效率,降低结算成本,能利用网络迅速完成款项的收支及资金的调拨,显著地提高了资金运营的效率,而传统的货币结算主要依靠的是银行与客户面对面的进行人工操作,复杂费时。 5.电子货币的普及将加快金融全球化的进程。电子货币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将跨越时空的限制,使国际贸易变得非常简单。 但,同时也可以发现电子货币的风险: 1.发行风险。对一个国家的财政、金融体系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产生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它涉及到国家货币总量的控制及宏观经济调控等方面的问题。由于电子货币的发展前景比较好,存在很大的发行利润空间,并且对发行者的资格限制、技术限制较低,在鼓励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前提下,会有大量的竞争者进入该领域,如何控制电子货币发行者及其行为也会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2.运行风险。电子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网络产品,必须借助于有形的网络设备和无形的计算机运行程序才能实现流通。而开放网络的设备和程序极其复杂,任何一个环节的故障都可

电子支付风险及防范措施

电子支付风险及防范措施 电子支付系统作为电子货币与交易信息传输的系统,既涉及到国家金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又涉及交易秘密的安全;支付电子化还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扩散的危险。能否有效防范电子支付过程中的风险是电子支付健康发展的关键。 电子支付系统作为电子货币与交易信息传输的系统,既涉及到国家金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又涉及交易秘密的安全;支付电子化还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扩散的危险。能否有效防范电子支付过程中的风险是电子支付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电子支付的主要风险 1、电子支付的基本风险 支付电子化的同时,既给消费者带来便利,也为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相关主体提出了挑战。电子支付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及电子支付本身的技术风险,也包括交易风险、信用风险等。金融系统中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在电子支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经济波动的风险 电子支付系统面临着与传统金融活动同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同时由于它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无形化的特点,电子支付所面临的风险扩散更快、危害性更大。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2)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 首先是软硬件系统风险。从整体看,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统完成。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中的缺陷或问题成为电子支付运行的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在与客户的信息传输中,如果该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就存在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此外,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形成系统风险。根据对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电脑系统停机等因素对不同行业造成的损失各不相同。其中,对金融业的影响最大。发达国家零售和金融业的经营服务已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系统的平衡、可靠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子支付各系统安全

电子支付及其风险防范

电子支付及其风险防范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中文名称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的定义是:使用电子现金或信用卡进行交易支付的方法。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电子化的一部分。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PC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支付费用仅相当于传统支付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一、电子支付的发展与优势 1、电子支付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银行利用计算机处理银行之间的业务,办理结算。 代发工资等业务。 ATM 机自助银行等等。 第四阶段是利用银行销售终端向客户提供自动的扣款服务。 第五阶段是最新阶段也就是基于Internet的电子支付,它将第四阶段的电子支付系统与Internet的整合,实现随时随地的通过Internet进行直接转账结算,形成电子商务交易支付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的工具越来越多。这些支付工具可以分为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三大类;电子信用卡类,包括智能卡、借记卡、电话卡等;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EFT)、电子划款等。电子支付与传统支付对照简表[图] 2、电子支付的特点与优势 与传统的支付方式相比,电子支付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无形化的特点,因而也就具备了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 2005年被称为中国电子支付元年,这一年中国电子支付市场高速增长,并且很多电子支付法规也得到完善,电子支付实现了飞跃式增长。很快,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形式加快了整个产业发展步伐。 二、电子支付的风险隐患 虽然说,电子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但是随之而来巨大风险隐患,必须引起我们重视。 电子支付系统作为电子货币与交易信息传输的系统,既涉及到国家金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又涉及交易秘密的安全;支付电子化还增

浅析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

浅析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 内容提要: 金融电子化是20世纪下半叶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金融行业的广泛渗透而兴盛起来的。它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面貌,而且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然而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广泛运用,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电子支付系统作为电子货币与交易信息传输的系统,既涉及到国家金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又涉及交易秘密的安全。支付电子化增加了国际金融风险传导、扩散的危险。能否有效防范电子支付过程中的风险,是电子支付健康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电子支付、风险、防范 一、电子支付相关概念 (一)电子支付的基本概念 所谓电子支付,是指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通过信息网络,使用安全的信息传输手段,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二)支付流程与支付工具 支付流程包括:支付的发起、支付指令的交换与清算、支付的结算等环节。一笔支付交易可以通过纸基或电子支付工具发起;交换与清算是指结算之前对支付指令进行发送、对帐、确认的处理;结算是指双方或多方对支付交易相关债务的清偿。严格意义上,清算与结算是不同的过程,清算的目的是结算。但在一些金融系统中清算与结算并不严格区分,或者清算与结算同时发生。 二、中国电子支付市场的现状 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必然都伴随着货币的转移和资金的流动。支付体系是指实现货币转移的制度安排和技术安排的有机组合,主要由支付工具、支付系统、支付服务组织、支付体系监督和相关的法规制度等要素组成。支付体系是一国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支付体系日趋完善,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对加快社会资金周转,提高支付清算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

电子支付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其应对措施

我国电子支付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金融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金融意识、投资方式、融资行为,而且改变着金融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和经营行为。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加入WTO各项承诺的逐步落实,发展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是我国银行业在激烈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电子支付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支付是指单位、个人通过电子终端,直接或间接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电子支付的业务类型按电子支付指令发起方式分为网上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销售点终端交易、自动柜员机交易和其他电子支付。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商业银行办理了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业务种类有企业网银、个人网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支付等,基本是传统业务电子化。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商业银行支付结算业务中,使用电子支付工具办理的占10%,有力推动了支付结算电子化、网络化水平的提高。 网上支付等电子支付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支付业务流程的再造,优化了经营过程,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我国开展此项业务起步比较晚,发展还不充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网上支付硬件设施落后 用于开展电子支付业务的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网络通讯及银行前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显落后。近年来我国网络发展速度增快,但发展不均衡,与国际先进水平以及国内网络应用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县以下的银行机构,由于受资金、设备的影响,普及银行电子化还存在相当大的难度。此外,普遍存在的网络带宽较窄、速度缓慢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运行效率和支付质量。 (二)电子支付业务的支撑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信息泄漏。电子支付业务是主要应用互联网进行交易、清算和信息发布的系统。网络存在安全漏洞,无法保证网络中信息的隐秘性。例如:电信从业人员可能利用工作之便,很容易地获取网络中传输的信息;网络攻击者也可以通过搭线等方法,从传输信道窃取信息;二是假冒通信。互联网提供了灵活的数据交换机制,但同时也给假冒通信以可乘之机。网络外的用户,只要将他的设备配置成与网络内的设备相同,就可能欺骗总部,与其进行通信;如果网络外的用户将他的设备配置得与总部的设备相同,并采取一些措施将总部的设备阻塞,他就可以假冒总部,欺骗网络内的所有网点;三是假冒信息。攻击者窃取了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后,采用一些并不复杂的技术,尤其是在内部人员的配合下,就能进行信息的假冒。例如,重复进行一些本已完成的业务等。 (三)信用风险的恶性循环会危及银行业 开展电子支付业务的整个过程几乎全部在网上完成,这种支付方式的“虚拟性",一方面推动银行业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使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交易过程更加不透明。电子支付指令未被广泛接受使得电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具有更大的信用风险。强大的负面公众舆论将导致银行资金或客户的严重流失。由于银行本身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它们往往会依靠第三方的服务供应商(即提供高科技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来承担银行的外包业务。这一领域仅由少数

电子支付的风险与防控-精选文档

电子支付的风险与防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规模、产业链式的企业越来越多。 企业涉及的交易范围和交易量日益变大,传统的票据支付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企业货币交易量的需求。尤其是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迫使新的支付手段出现。电子支付就是众多新的支付形式之一,而且在如今的世界商务活动中逐渐占据着愈加重要的位置。但是,电子支付固然有着方便、高效、快捷的优点,但毕竟是一种新兴的货币支付手段,而且及其依赖互联网技术。这样来,电子支付必然受到互联网本质特性的影响,高度的开放性,自由化使得电子支付出现一些与传统票据支付不同的风险。如:网络技术漏洞、病毒攻击、信息泄露等。给商家们带来了极大的不安感。所以,在大力发展电子支付的同时,如何防范风险的发生,已经成为了相关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 、电子支付的概念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前提下,电子商务活动日益完善。传统的货币支付手段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企业之间的货币交易。于是新的支付手段应运而生,电子支付便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代表。 电子支付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1989 年美国法律协会批准的《统一商业法规》就对电子支付做出了具体的定义:电子支付是指支付命令发送方把存放于商业银行的资金,通过一条线路划入受益方开户银行,以支付给收益方的一系列转移过程。 中国的电子支付发展相对于欧美国家起步较晚。从90 年代初开始,发展至今。经历了20 多年的时间,电子商务才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概念: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通过信息网络,使用安全的信息传输手段,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 与传统的货币交易模式相比,电子支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进行存储、支付和流通。 2.集存储、信贷和非现金结算等于一体。

浅析我国目前银行网上支付风险与防范措施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3 金融视线 Financial View 一、背景 随着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业务活动的日益发达和快速发展,传统的银行金融服务已经不是局限在固定的营业场所,随着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的迅速发展,它已经扩展到了互联网,网上银行支付已经成为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广大企业用户普及使用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个人网上银行普遍使用使用也在快速发展,在用户体验网上银行带来的交易成本降低和便捷服务的同时也隐含着潜在的支付风险。 1、我国电子商务现状 根据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热点调查报告》中显示:通过网上购物用户达到2000万人,在全体互联网网民中,有过购物经历的网民占近20%的比例。随着年轻一代互联网用户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用户将成为网上支付用户。 因此,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金融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经营模式, 根据媒体近期对网络支付安全的相关报道显示,目前网路支付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两类问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2)商务交易安全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商务交易安全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技术特征作为业务处理后台支持利用IT技术来传输和处理商业信息。没有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为基础,商务交易安全就犹如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没有商务交易安全保障,即使计算机网络本身再安全,仍然无法达到电子商务所特有的安全要求。只有对以上问题做 出完善的解决方案,网上支付才能保证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网络安全常见问题及对策 1、支付安全 互联网从发明到现在的使用,网络的不安全风险始终存在,即使是完善的系统软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也会给犯罪分子留下破解的破绽,特别是其网上支付领域,更是存在各种各样的交易风险。但无论是何种风险,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登录密码或支付密码泄露造成的。 1.1密码管理问题。大部分公司和个人受到网络攻击的主要原因是密码政策管理不善。大多数用户使用的密码都是字典中可查到的普通单词姓名或者其他简单的密码。有86%的用户在所有网站上使用的都是同一个密码或者有限的几个密码。许多攻击者还会直接使用软件强力破解一些安全性弱的密码。 因此,因此建议用户使用复杂的密码,降低被病毒破译密码的可能性,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需要注意在设置密码的时候,采用字母与数字组合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密码被破解的概率,另外还要注意密码不要设置为姓名、普通单词、电话号码、生日等简单密码;多采用字母、数字、大小写共组密码;三是密码位数应尽量大于9位。目前各个银行的支付系统在设置密码的时候通常来说会把支付密码与用户手机绑定,在支付之前首先把临时支付密码发送到手机,在支付网页输入后支付。 1.2网络病毒、木马横行。现今流行的很多木马病毒都是专门用于窃取网上银行密码而编制的。木马会监视lE浏览器正在访问的网页,如果发现用户正在

电子支付中的风险

电子支付中的风险 1.电子支付的主要风险 支付电子化的同时,既给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也为银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对相关主体提出了挑战。电子支付面临多种风险,主要包括经济波动及电子支付本身的技术风险,也包括交易风险、信用风险等。[4]金融系统中传统意义上的风险在电子支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1 经济波动的风险 电子支付系统面临着与传统金融活动同样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同时由于它具有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无形化的特点,电子支付所面临的风险扩散更快、危害性更大。一旦金融机构出现风险,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而导致经济秩序的混乱,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 1.2 电子支付系统的风险 首先是软硬件系统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银行的网络支付系统在安全方面存在漏洞或不足,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理论上来讲,这是网络支付的最大风险点,实际上,由于各家银行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完善安全系统,所以,系统风险反而得到了最充分的保障。从整体看,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大量的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统完成。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中的缺陷或问题成为电子支付运行的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在与客户的信息传输中,如果该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就存在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此外,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性因素,也会形成系统风险。 其次是外部支持风险。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知识化和专业性,又出于对降低运营成本方面的考虑,金融机构往往要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这种做法适应了电子支付发展的要求,但也使自身暴露在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之中,外部的技术支持者可能并不具备满足金融机构要求的足够能力,也可能因为自身的财务困难而终止提供服务,可能对金融机构造成威胁。在所有的系统风险中,最具有技术性的系统风险是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的失误。当各种网上业务的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不同的信息技术公司大力推举各自的方案,系统兼容性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选择错误将不利于系统与网络的有效连接。还会造成巨大的技术机会损失,甚至巨大的商业机会损失。 1.3 电子支付的操作风险 电子支付加大了风险,也使得其影响范围也扩大了,某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对整个机构,甚至金融系统都可能存在潜在的影响。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领域的进步所带来的潜在损失

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电子支付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篇一】我国网上支付快速发展,但由于一系列制约因素存在,在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认证中心、网民、网络黑客、宏观经济环境等诸多方面,网上支付都面临许多风险,亟需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银行等金融机构目前,网上支付风险大,网上银行漏洞多。网上交易对金融机构的软硬件系统、技术支持、业务操作逻辑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网上支付无疑会加剧金融机构原有的风险。另外,网上支付还面临传统支付的风险。首先,与传统业务中储户挤兑风险相比,电子支付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显得更为严重。其次,电子货币的较强的流动性使电子支付机构面临比传统金融机构更大的流动性风险。再次,内部雇员欺诈,系统设计、实施和维护,以及电子支付信息技术选择事务引发的系统兼容性问题均属电子支付机构的操作风险。他们均会使金融机构蒙受巨大的商业损失。电子支付的业务操作和风险控制工作均由电脑软件系统完成。系统与客户终端的软件互不兼容或出现故障,以及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都会信息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并形成软硬件系统风险。可见,信息系统的平衡、可靠和安全运行成为电子支付系统安全的重要保障。安全认证、信用评级机构的规范问题安全认证机构通过发放数字证书为网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提供安全认证服务。但目前,我国认证机构没有统一的权威立法来规制和监督其市场准入机制、运作模式、相关权利义务等。网民、网民素质加剧了交易风险艾瑞咨询分析师蒋李鑫表示,受骗消费者中,多数误在?“钓鱼网站”输入了网银信息;而支付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并无太大问题;通过安全意识的强化,这种不安全性可逐渐消除。另外,由于信用保障体系不健全,网上出现了虚假交易、恶性交易等现象,而信用度缺乏必将限制交易规模。网上支付系统具有无形化、网络化、国际化等特点,极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目前,世界各国电子支付立法相对滞后,现行法律对电子支付业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尚不能施加影响;网络上病毒,信息污染和信息爆炸等问题也很迫切,直接影响到电子支付系统发送、接收信息的效率;信用机制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发展,社会征信体系的健全迫在眉睫。基于上述各方存在的风险,笔者给出如下防范措施:加强对网络银行、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以及对第三方平台的市场规范。网上银行的准入条件、客户资料审查等,较之传统银行有其特定要求,认证机构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则、定期审查及信息控制制度,保证其合法性;第三方服务机构需确保资金安全和支付效率,另外支付中介的仲裁功能应受到监管。加大对网络系统的技术投入。无论是加强整合金融机构业务流程,遏制网上犯罪,还是要建立健全信用机制,都离不开技术支持;培养造就一批专业人才对解决当前问题至关重要。加紧建立一整套完整的社会信用机制。我国尚属于信用制度不健全非诚信国家,应尽快着手网上支付信用机制的建设,以使银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查询客户信用档案,确定对客户的授信额度,并将其不良行为记录纳入社会征信体系。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应对网络犯罪。我国并无专门的电子支付法,而传统支付法律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网上支付的要求;另外,网上支付为洗钱等新型犯罪活动提供了空间,现行法制约广度和深度还不够。我们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与国际相关法律接轨。关东企业信息网认为随着互联网产业链的不断发展和延伸,网络支付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尽管目前交易规模并不高,但其发展已成大势。我们期待网络支付在不断规范化的发展中,取得长足的进步。【篇二】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中文名称电子支付(electronic payment)的定义是:使用电子现金或信用卡进行交易支付的方法。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金融电子化的一部分。用户只要拥有一台上网的PC机,便可足不出户,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支付过程。支付费用仅相当于传统支付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一、电子支付的发展与优势1、电子支付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银行利用计算机处理银行之间的业务,办理结算。第二阶段是银行计算机与其他机构计算机之间资金的结算,比如代发工资等业务。第三阶段是利用网络终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 80世纪形式,在20摘要:随着全球数字信息化和金融电子化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货币” 年代悄然出现,缓慢但异常坚定地扩大其影响,人们对其兴趣也有了越来越浓厚。这种“货币”就是被媒介称为革命性未来支付手段的电子货币。在网络技术进步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两驾马车共同推动下,电子货币正在动摇着现实货币的支配性地位。 关键词:电子货币;风险防范 一.电子货币的起源与发展现状.电子货币是信息革命的产物1货币作为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作为交易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货币形式服从于货币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进化,“用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来代替另一种象征性的货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样,货币所可能采取的形式就具有无限多样性。迄今为止,货币形式经历了实物货币、代用货币和信用货币等阶段。实际上,从早期的朴素商品货币到贵金属货币再到纸币和银行账户上的记录数据,货币形式经历了从价值实体到价值符号的演变。同时,电子货币应运而生。电子货币的出现是信息革命的产物,电子货币的产生和流通使实体货币与观念货币发生分离,真实货币演变为虚拟货币,是新技术革命和网络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效地解决了市场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费用”的问题。电子货币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流、资金流在网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再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同时网络和电子货币还减少了巨额货币印钞、发行、现金流通、物理搬运和点钞等大量的社会劳动和费用支出,极大地降低了交换的时空成本。并且由于电子货币的方便性、通用性和高效性等特点,电子货币在使用和结算过程中,不仅简化了以往使用传统货币的复杂程序,而且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结算不受时间、地点、服务对象等的限制,人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内完成交易,无论所购商品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总之,网络和电于货币的出现加快了市场全球化,加强了全球经济的联系,人们通过网络和电子货币可以更快、更省地处理经济事务。所有的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信息搜寻成本,减少了交易费用,节余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和提高了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和效率。因此,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货币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货币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电子货币的发展现状2 年开始实施的“金卡工程”的重点。自实施“金卡工程”以来,电子货1993金融电子化建设是我国 亿张,其中18.69卡等电子货币2003年,我国累计发行银行卡和IC币正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截止 张。一个全国性的跨银行、跨地区的银亿张,全国人均持卡近1.513IC5.69亿张,各类卡各类银行卡行卡信息交换网络已经初步建立。然而与电子货币发行机构和人们接受电子货币的热情相比,人们实际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则稍逊一筹,显得较为清淡。造成这一强烈反差的原因是大多数人仍然在传统的支付结算习惯和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新型方式间徘徊,对电子货币的安全性心存疑虑,对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采取较为保守的观望态度,一般只在小额交易中如:公交车费、家庭水电燃气费等方面使用电子货币支付结算,享受电子货币的好处——省却缴款等待、找零麻烦等;而大额交易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支付结算,以回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但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和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今天,目前处于从属地位的电子货币,在我国也将会随着开展电子商务的客观需要,以及人们数字信息化观念的转变和持卡消费意识的提高而得到较大地发展。二.电子货币存在的风险. .面临安全风险1电子货币的安全性是指对于电子货币所有者所有权的保障程度。电子货币与传统通货相比,所具有的、高效率和灵活性等巨大优势,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假设:电成本低(保存成本、流通成本、使用成本)子货币是安全的。离开了这一基本假设,即电子货币的安全性若不能得到保证,那电子货币的所有优势不仅荡然无存,而且它还会成为金融动荡和社会不稳定的罪魁祸首。电子货币的安全性涉及到社会的公信心,特别是对国家金融体制的公信心。因而电子货币的安全 性自然也就成了推广应用电子货币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免临信誉风险。2卡电子货币,还是金融机构发行IC目

作业——电子商务支付优缺点以及风险

中国工商银行网上支付优点: (1)网上银行服务安全措施完善,支持移动证书 用户首次登录可自定义网上银行密码和支付密码,可选择每月2元的“工行信使”重要提示服务,在有人连续输错网上银行密码时,它会发送短信息提醒用户。(2)服务项目非常多 网上银行的易用性强,除开通及使用步骤简单以外,操作界面和导航条还允许用户自己定制,在用户使用各项服务项目时,操作页面将显示其他相关功能的链接,还有相关的信息提示。 缺点: (1)个别操作提示信息不足 例如在进行汇款操作时,提示信息只涉及简单的操作方式,缺少手续费等相关资费的详情。 中国建设银行网上支付优点: (1)安全性方面表现突出 除了支持文件证书,允许用户在注册时自定义网上银行密码和支付密码,还为用户登录的密码输入框提供了更为安全的软键盘。 (2)易用性 首次登录网上银行将指引用户下载证书,从下载证书的向导到网上银行的各操作页面都相当友好,虽然帮助信息不多,只涉及操作方式的指南,但各服务项目的操作页面除了有可收缩的帮助信息窗口,错误处理和提示也比较优秀。 缺点: (1)操作烦要求用户先注册后使用,注册后用户需要使用注册的证件号码与网上银行密码登录。 (2)跨行取款费用高办卡费5元,年费10元/年,低于500元收小额账户管理费3元/季度,且这类账户不给利息,同城跨行取款4元/笔+取款额的1%(就是说比其他银行异地取款的费用还高,黑心到家了,明显逼着自己的客户不去别的银行取钱,这样别的银行客户来自己ATM取钱可以坐收佣金,所以大家即便拿着别的银行的卡跨行免费也不要去建行取钱) (3)单笔限制500,且一天不能超过1500,非常麻烦。(个人感觉这项规定可有可无,纯属鸡肋) 中国农业银行优点: (1)通用性 几乎所有网上支付的网站都支持农行卡 几乎可以办理在银行办理的所有业务(个人储畜业务),除了取钱。 缺点: (1)转账时,如果要扣手续费,每笔会比在银行柜台多扣0.5元的电子汇划手续费,还有就是下载证书比较麻烦。 (2)每天限额支付200元,超过200元就不能支付。(不说什么了)农行没有口令卡或k宝用户最高200元。农行对于口令卡客户,使用个人网上银行单笔交易限额为1000元,日累计限额为5000元,无总累计限额。 招商银行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