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有机化学{双语}

有机化学__习题答案___陈宏博

《有机化学》习 题 解 答 ——陈宏博主编.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第二版 第一章 1-1 有机化合物一般具有什么特点? 答:(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是以共价键相连; (2)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之间以及碳原子和其他非金属原子之间可形成不同类型共价键;两碳原子间可以单键、双键或叁键相连,碳原子间可以是链状,也可以是环状,且分子骨架中可以掺杂其他元素的原子; (3)大多数有机物不易溶于水,易燃烧;液体易挥发;固体熔点低; (4)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速率一般较小;有机反应常伴有副反应。 1-2 根据键能数据,判断乙烷分子CH 3CH 3在受热裂解时,哪种共价键易发生平均断裂? 答:在乙烷分子中,C –C 间键能为347.3 kJ /mol, 而C –H 间键能为414.2 kJ /mol. 由于C –C 间键能小于C –H 间键能,所以乙烷受热裂解时,C -C 键易发生平均断裂。 1-3根据电负性数据,以δ+或δ-标注形成下列极性共价键的原子上所带的部分正电荷或负电荷。 O -H , N -H , H 3C -Br , O ═C ═O ,C ─O , H 2C ═O 答: + - -δδH O + --δδH N - + -δδBr C H 3 - +-==δδδO C O - +=δδO C H 2 1-4 指出下列化合物的偶极矩大小次序。 CH 3CH 2Cl, CH 3CH 2Br, CH 3CH 2CH 3, CH 3C ≡N, CH 3CH ≡CH 2 答: CH 3 C ≡N > CH 3CH 2Cl > CH 3CH 2Br > CH 3CH=CH 2 > CH 3CH 2CH 3 1-5 解释下列术语。 键能,键的离解能, 共价键,σ键,π键,键长,键角,电负性,极性共价键,诱导效应,路易斯酸(碱), 共价键均裂,共价键异裂,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离子型反应,自由基型反应 答案略,见教材相关内容 1-6 下列各物种,哪个是路易斯酸?哪个是路易斯碱? (C 2H 5)2O ,NO 2 ,+CH 3CH 2 ,NH 3BF 3 ,,..CH 3CH 2 +AlCl 3 , I - ,H 2O .. .. : CH 3CH 2OH .. .. H 3+O , , NH 4+,, NC -HC C -Br + , Br - HO - , SO 3 ,CH 3SCH 3.... , C 6H 5NH 2 ,..(C 6H 5)3P . . 答: 路易斯酸: BF 3 ,NO 2 ,CH 3CH 2 ,AlCl 3 , H 3O , NH 4 , SO 3 , Br ++ + + +

有机化学双语课件Chpt_1

?W?hler’s Synthesis of Urea: ?Synthesis –Construct complex organic chemicals from simpler, more readily available ones (Chapter 8).

covalent bond is formed. Ionic Bonds are based on the transfer of one or more electrons from one atom to another. The resulting cation and anion are electrostatically attracted to each other. metal that of the preceding inert gas, the halogen that of valence electrons: Hydrogen can either lose an electron to form an H an electron to form a H-, or hydride, ion:

configuration. ?In certain cases, one atoms supplies both of the electrons in the bond: ?Often 4 electron (double) and 6 electron (triple) bonds are formed: ?As a rule of thumb, electronegativity differences less than 0.3 represent pure covalent bonds, from 0.3 to 2.0 polar covalent bonds, and greater than 2.0 ionic bonds. ?The separation of opposite charges in polar covalent molecule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dipoles: Correct Lewis Structure Incorrect Lewis Structures

[工科,双语,院校]简谈工科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简谈工科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工科院校本科专业不仅需要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开展双语教学符合社会的长远发展以及化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我校前身是武汉化工学院,是一所化工特色的学校,学生中重实验技能轻语言学习的思想比较严重,为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水平,从03年开始学校试点在有机化学理论及实验课程中使用双语进行教学。笔者自08年进校以来,即承担了部分班级的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对怎样开展好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1明确教学目的 双语教学是指利用外语和中文相结合的形式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述,目的是在学生掌握某门课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及应用能力。双语教学课不是外语课,其核心任务是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为培养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理解了此点,笔者认为双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没有全国通用的模式,需要依据一个学校自身的教师结构、学生专业基础及英语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2精心准备教学 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中教师至少需要精心准备以下几点:(1)适宜的教材。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教材,而目前国内还没有正式的英语实验教材出版,完全国外原版实验教材价格昂贵,且不一定适宜本校的实际情况。为此,本教研室在多年双语教学经验基础上编写了有机化学及实验(双语版)教材作为本校双语教学教材,这为顺利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 (2)全新的讲义。双语教学与单一的母语教学特点不同,教师不能简单将以前母语的讲义翻译成英文。教师的英文讲义中要对实验中涉及到的专业英语单词及语法进行归纳总结。(3)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双语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强度,部分学生有畏难情绪。在开课前,教师一定要花时间跟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认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强调有机化学实验英语教学是一个难得的系统学习运用专业词汇的机会,对以后工作、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非常重要,让学生及时树立有机化学双语学习的信心。 3加强预习力度 在实施有机双语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板书为英文部分内容采用英文讲授。而教学不是一个单方面的过程,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班上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背景也不一样,教学中部分学生在知识理解上可能会出现困难,为使教学顺利进行,学生实验前的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预习力度,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点措施:(1)预习报告全评全改,成绩占到总成绩的20%,让学生真正重视实验预习。(2)采用中英文结合预习方式。预习报告中实验目的、要求、原理等用英文书写,但得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同时针对实验内容教师提出若干个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只需在报告中用中文回答。这样,学生通过预习报告的书写熟悉了专业词汇,提高了应用英语的能力。教师给出的问题涵盖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回答这些问题,不但让他们对实验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他们文献查阅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实验预习非常重视,预习效果明显,教师在后续的实验教学中轻松很多。

有机化学系统命名中英差异

系统命名中英差异有机化学 一、普通命名法 1、适用于1~12碳的烃类命名。 2、前十个碳中文词手分别对应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英文 对应meth、eth、prop、but、pent、hex、hept、oct、non、 dec、undec、dodec。 3、中文烷、烯、炔对应英文ane、ene、yne 4、从丁烷起,烃类有同分异构体,简单易构烷烃中文用正、 异、新表示,对应英文词头n(normal)、i(iso)、neo 二、系统命名法 1、先选取主链为母体,中英主链选取原则相同。 2、对主链编号,中英相同。 3、名称的排列顺序,中英模板大致相同: 编号(1,2,3)—取代基(4,5,6)—编号—取代基………— 取代基(7)—编号母体 分子中有多种取代基时,中文按优先级,较优先的基团排列在后面。英文按基团首字母在字母表的先后顺序排列。与无机物质的英文命名相比较[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显得更为复杂。它不仅要考虑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组成及数目,而且要反映出其中所含的官能团种类。为了促进大学化学化工学科双语教学的实施,帮助学生阅读化学化工的英文文献,笔者在此对有机化合 物的英文命名方法作一简要归纳和介绍。

1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分类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而且新的有机物质还在不断地合成和发现出来。为了系统地进行研究,化学家对有机化合物作了严格、科学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结构密切相关。体现有机化合物主要结构特征的是其分子中的官能团(functional group)。官能团决定着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所以按照官能团来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是有机化学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主要可分为:烃(hydrocarbon)、醇(alcohol)、醚(ether)、醛(aldehyde)、酮(ketone)、羧酸(carboxylic acid)、酯(ester)、胺(amine)、酰胺(amide)、氨基酸(amino acid)和氰(nitrile)等。 现在国际上通常用(当然也是英文书籍、期刊中经常使用)的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系统命名法,简称IUPAC系统命名法。同时,出于历史、习惯或简便原因,也使用一些普通名(common name)或俗名(trivial name),甚至缩略名(abbreviated name,如TNT和DDT等)。除特别说明外,本文讲的命名法为IUPAC 系统命名法。 2烃的命名

大学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辅助材料 —单词对照

Learning Supplements in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双语教学辅助材料(常见中英文专业单词对照)

有机化学常见概念中英对照 中文名称 英文名 β-酮酸酯 β-ketone ester DL规则 DL convention D-异构体 D-isomer E-异构体 E isomer L-异构体 L-isomer n+1规则 n+1 rule π键 pi bond R/S构型命名法 Cahn–Ingold–Prelog (CIP) R/S convention R基 R group s-反式构象

s-trans conformation α,β-不饱和酮 α,β-unsaturated ketone σ键 sigma bond 氨、氨水 ammonia(NH3) 氨基 amino group 氨基酸 amino acid 氨络物 ammine 铵根离子 ammonium ion(NH4+) ammonium. 胺 amine 螯合物 chelate 八隅规则 octet rule 半缩醛

半缩酮 hemiketal 饱和脂肪族烃 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 苯 benzene 苯环 phenyl ring 苯基 phenyl group 苯炔; 脱氢苯 benzyne 苄基;苯甲基 benzyl group 变性 denaturation 变旋 Mutarotation 氢离子活度的pH值 pH 丙二烯

丙烷 propane 薄层色谱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不饱和烃 unsaturated hydrocarbon 不规则的 Atactic 不完全八隅体 incomplete octet 布朗斯特碱 Br.sted base 布朗斯特酸 Br.sted acid 部分消旋的 Scalemic 差向异构化作用Epimerization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题

有机化学试题 (B卷) 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0分)

1.OH CH 3 COOH CH 3 NO 2 NO 2 2H 5 N(C 2H 5)2 S CH 3 2. 3. 5. 6.7. 48.H OH CH 3 C 2H 5 (标明R/S) CH 2=CHCH 2CCH 3 O (CH 3)3NCH 2CH 2CH 3Cl + - 9.10.烯丙基苄基醚乙酸酐 二、完成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每问1分,共22分)

1.+ ? CH 3CH=CH 2 HBr 22 Mg ? (1)CO 23 ? 2.CH 3CHCH 3 OH ? HCN OH -? 干乙醚 3. + OH CH 3COCl ? 4. + ? ? OCH 3 HI + 5. + ? ? CHO + HCHO 40%NaOH + 6.? 7. 稀碱 CH CH H 2O H 2SO 4 HgSO +? ? 8.+ +? ? 9. (CH 3CO)2O AlCl 3 Zn-Hg +?? 10. (CH 3)3N CH 2CH 2Cl + ? ? 11.CH 3CH 2CH 2COOH NaOH ? ? CH 3COOCH 3n-C 4H 9 OH + 湿的Ag 2O CH 3CH 2COOH Br 2 P (1)NaOH/H O 3? 三、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正确,正确者画“√”,错误者画“×”(4分)

(CH 3)3C-Br (CH 3)3C-CN NaCN 1.2.CH 3COCH 2CH 2COOCH 34(2)H 3 O + CH 3CHCH 2CH 2COOCH 3 OH 3.CH 3CH 2CHN(CH 3)3CH 3 []OH - + CH 3CH 2CH=CH 2 +(CH 3)3N 4.+NaBr +H 2O Br Br O 2N Na 2CO 3, H O 130℃ OH Br O 2N ( ) () () () 四、有机物理化性质比较(17分) 1、下列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b c d e CH 3 Cl NO 2 OH 2、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b c d OH CH 3 OH NO 2OH NO 2 NO 2NO 2OH 3、下列化合物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b c d (C 2H 5)4NOH C 2H 5NH 2NH 2 N 4、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b c d e HCHO CHO CH 3COCH 3CH 3CHO COCH 3 5、下列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CH 3COOH CH 3CONH 2CH 3CH 2OH CH 3CHO a. b. c. d. 五、选择题(12分) 1、常温下能使稀KMnO 4溶液褪色的化合物是( )

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研究

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方法 发放调查问卷105份,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收回102份,回收率97.14%,收回问卷均有效.为了很好的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有机课组采取了以下步骤. 1.1.1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 双语教学首先要有合适的教材,但是目前国内还几乎没有正式的英语实验教材出版,可供参考的国外原版实验教材也不多.根据学时数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多年来从事实验教学的经验,在确定教学任务后,有机课组将经过多年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的7个经典的有机中文实验讲义译成英文.查阅了许多外文资料,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整理,力求在格式上统一、在语法上以及专业用法上规范,教材已经编写好.这为顺利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材料.7个双语教学实验分别为:微量法测定无水乙醇的沸点和减压蒸馏装置的安装(Micro-scaledeterminationofboilingpointandinstallationandofvacuumdist illationequipmen)t、薄层层析(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青蒿素的分离提取系列实验(extractionandisolationofartemisininfromleavesofwildartemisiaannuaL.,分为3个子实验)、乙酰水杨酸的制备(Synthesisofaspirin)和分子模型(Molecularmodels).

1.1.2双语教学教师的准备工作 在开展医学《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工作中,笔者从专业词汇入手,对常用的试剂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归类整理.参考了许多的外文文献和学习资料,力求读音准确.教研室历来注重集体备课,对双语教学的备课更加重视,还特地安排英语基础好的教师率先开展双语教学,为大家提供实践经验,同时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到四川外国语学院、澳大利亚和泰国学习,有效地促进了教师英语水平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可靠的人才储备. 1.1.3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准备工作 在医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明确实验目的(Purposes),掌握实验原理(Principles)、实验仪器(Apparatus)、实验试剂(Reagents)、操作步骤(Procedures)及注意事项,用英文写好预习报告. 1.1.4双语教学中以专业词汇为学生学习的突破口 在双语教学中,首先从专业词汇出发,将实验过程中用到的专业词汇进行分类,化学试剂:乙醇(Ethano)l、甲醇(Methano)l、丙酮(Acetone)、乙酸(Aceticacid)、乙酐(Aceticanhydride)、乙酸乙酯(Ethylacetate)、青蒿素(Artemisinin)、水杨酸(salicylicacid)、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acid-aspirin)等;实验仪器:提勒管(Thieletube)、毛细管(Capillarymelting-pointtube)、圆底烧瓶(Roundbottomflask)、冷凝管(Condense)r、层析槽(Chromatographyja)r等;基本操作:结晶

有机化学双语词汇表

第一章 derivatives 衍生物synthesize 合成isolate 分离isomerism 同分异构现象stability 稳定性polarity 极性solubility 溶解性side-reaction 副反应bond 键 tetravalent 四价态valence 价态formula 表达式 orbital 轨道heterolysis 异裂homolysis 均裂cation 正离子anion 负离子free radical 自由基 acid 酸base 碱conjugate 共轭orbital 轨道functional group官能团 第二章 Hydrocarbon(烃) Saturated Hydrocarbon(饱和烃) molecule (分子) alkane (烷烃) cycloalkane (环烷烃) Isomer (同分异构体) Constitutional isomers (构造同分异构体) carbon skeleton (碳骨架) Cis-Trans isomerism (顺反异构) Alkyl Group (烷基) Primary (伯) Secondary (仲) Tertiary (叔) Quaternary (季) substituent(取代基) parent chain (主链) hybridization (杂化)conformation (构象异构)conformer(构象异构体)stagger (交叉)eclipse (重叠)boiling point(沸点)melting point(熔点)density(密度) chemical reagent(化学试剂)reactivity(反应活性)halogen (卤素)substitution (取代反应) oxidation (氧化反应)reduction (还原反应) isomeration (异构化反应)addition (加成反应)mixture (混合物)irradiate (照射) mechanism (反应机理)synthesis (合成) alkyl halide (烷基卤化物)aqueous acid (酸的水溶液) catalyst (催化剂)lithium dialkylcuprate (二烷基铜锂) 第三章 Unsaturated Hydrocarbons(不饱和烃)Alkene(烯烃)Alkyne(炔烃)Nomenclature (命名)Physical Properties (物理性质)Chemical Properties (化学性质)Synthesis(合成)hydrocarbons(烃)double bond (双键) general formula (通用分子式)integer(整数)ethylene(烯烃)tetravalent (四价)share (共用) planar(flat) (平面)approximately (大约)hybridized(杂化)equivalent (等价)orbital (轨道)perpendicular (垂直)approach (靠近)overlap (折叠) valence bond theory (价键理论)geometry(构型)pararrel (平行) Acetylene (乙炔)angle (角度) hybrid orbitals (杂化轨道)axis (轴)

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大纲 附件五 《有机化学实验》双语教学大纲 SYLLABUS FOR THE BILINGUAL COURSE 一、课程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课程中文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课程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课程编号:06125021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Subject Basic Course) 总学时:80 学分:4 适用专业:应用化学 (Applied Chemistry)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开课院系:化工与制药学院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纯化及鉴定方法等实 验技术。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 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基本能力~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 训练。 “Organic Chemistry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that provides an int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techniques of experimental chemistry, such as the synthesis of organic compounds, methods of chemical purification, and procedures for compound identification. 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not just to prove and consolidate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obtained from class, but also develop well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ability to analyse and solve problems that are encountered in the research lab. Moreover, the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develop students’ ability to design experiments independently,help them to make a good experimental habit and a scientific attitude to the fact, and train them initially in scientific method. 三、实验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Basic Teaching Purposes and Requirements) 熟练掌握加热、冷却、回流、搅拌、过滤、萃取、结晶、干燥、常用玻璃仪器 的清洗、实验装 置的装配、拆卸等操作,熟练掌握蒸馏、分馏、减压蒸馏、水蒸气蒸馏、分 水、沸点和熔点测定的 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和典型制备方法。 Skilfully grasp basic operations, such as heating, cooling, reflux, stirring, filtration, extraction, crystallization, drying, cleaning equip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device assembly operation; master the

浅谈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doc

浅谈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 思考- 双语教学是改革开放以来,促进我国教育与国际接轨进程的热点课题之一。高等院校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素质,探讨人才培养新模式,以及在更深层次向国际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此方面极为重视,无论是在政策和经费上都给予了积极支持。笔者开展了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教改项目,通过近两年在教学第一线的探索与实践,对医学专业有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有了一些粗浅的经验和体会。 一、依据有机化学学科特点开展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从语言学习上代替英语课,而是补充英语教学中词汇含盖量的不足,并且为专业信息的索取奠定必要的词汇基础。化学专业的专有词汇量大,尤其是物质名称千变万化,以有机物为例,化合物名称是在命名规则之上,其他特有的词汇也必须单独掌握组词规律。有机化学中有机化合物结构式、反应式较多,且都是英文书写。有机化合物命名、有机人名反应等内容,英文表述规律性强,更是训练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良好载体。 鉴于以上学科特点,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构词法的规律。如前缀nitro-硝基,bromo-溴,chloro-氯,carbonyl-羰基,aquo-含水的oxy-氧,hydro-氢;再如后缀-amine胺,-ol醇(酚),-al醛,-ester酯,-ane烷,-ene烯等;再有与数量有关的专有词,譬如:me-甲、eth-乙等;mono-表示单、一di-或bis-表示二、双tri-表示

三hemi-或semi-表示半等。教学组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编制了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中英文名称,学生采用分析前后缀的方法,避免了机械记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反应式、化合物命名以及附表中有机化学专业术语和基团缩略语,提高学生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还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为此,教学组分别编制了常用有机化学术语和有机化学常用基团缩略语等讲义,印发给学生。常用有机化学术语涵盖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重要的基团、种类、结构理论、同分异构、光谱、酸碱性和有机反应的名称、机理等,内容全面,有利于提高学生有机化学外文原版教材的阅读能力。第三,在双语授课过程中,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分别进行专题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性强,集中讲解有利于系统地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英文命名规则,进一步了解专业英语词汇的构成,收到分散命名教学所达不到的、灵活多变、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在后续各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多次反复,潜移默化,95%的同学都能够对常见有机化合物进行英文命名。有机化学反应复杂,反应机理难以理解,在学期期末专题进行复习总结,按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重排反应六个章节讲解,而且汉英双语比例为3∶7左右;汉语重点在介绍反应规律,英语重点在反应机理的表达式,克服学生畏难的心理。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双语教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及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音响动画,来刺激学生和调动学生多种感觉,给枯燥的有机化学双语教学注入活力。教学组专门制作了一套分子模型PPT,将教材中涉及的有机小分子与球棒模型一一对应,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题

有机化学试题 1.OH CH 3 COOH CH 3 NO 2 NO 2 2H 5 N(C 2H 5)2 S CH 3 2. 3. 5. 6.7. 48.H OH CH 3 C 2H 5 (标明R/S) CH 2=CHCH 2CCH 3 O (CH 3)3NCH 2CH 2CH 3Cl + - 二、完成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每问1分,共22分)

1.+ ? CH 3CH=CH 2 HBr 22 Mg ? (1)CO 23 ? 2.CH 3CHCH 3 OH ? HCN OH -? 3. + OH CH 3COCl ? +6. ? 7.稀碱 CH CH H 2O 24 HgSO + ? ? 8.+ +? ? 9. (CH 3CO)2O AlCl 3 Zn-Hg +?? 10. (CH 3)3N CH 2CH 2Cl +? ? 11.CH 3CH 2CH 2COOH NaOH ? ? CH 3COOCH 3n-C 4H 9 OH + 湿的Ag 2O CH 3CH 2COOH Br 2 P (1)NaOH/H O 3 + ? 三、判断下列反应就是否正确,正确者画“√",错误者画“×”(4分)

(CH 3)3C-Br (CH 3)3C-CN NaCN 1.2.CH 3COCH 2CH 2COOCH 34(2)H 3O + CH 3CHCH 2CH 2COOCH 3 OH 3.CH 3CH 2CHN(CH 3)3CH 3 []OH - + CH 3CH 2CH=CH 2 +(CH 3)3N 4.+NaBr +H 2O Br Br O 2N Na 2CO 3, H O 130℃ OH Br O 2N ( ) () () () 四、有机物理化性质比较(17分) 1、下列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由快到慢得顺序为( ) a b c d e CH 3Cl NO 2OH 2、下列化合物酸性由强到弱得顺序为( ) 3、下列化合物碱性由强到弱得顺序为( ) 4、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由快到慢得顺序为( ) a b c d e HCHO CHO CH 3COCH 3CH 3CHO COCH 3 5、下列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得顺序为( ) CH 3COOH CH 3CONH 2CH 3CH 2OH CH 3CHO a. b. c. d. 五、选择题(12分) 1、常温下能使稀KMnO 4溶液褪色得化合物就是( ) a b c d CH 3CH 2CH 3CH 3CH=CH 2CH 3C CH 2、能溶于Na OH水溶液得化合物就是( ) a b c d CH 2NO 2 Cl COOH CH 2CH 2OH 3、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得化合物就是( )

[双语,高职,课程]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索及思考

浅析高职《有机化学》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索及思考 《有机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涉及《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等一系列主干课。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基本都是国外引进,而当今教育对高职高专院校要求服从岗位需求来设计教学。为了能让学生将来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双语教学的引入和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着重探讨本院实施双语教学以来的教学效果和反思,以利于双语教学更好地开展,让我们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1调查 近年来有机化合物的开发进展迅速,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充实着产品库,每种新发现的化合物基本都采用英文名称命名,而我国处于制药产业链的低端,发展相对落后,很多新的化合物没有与之对应的中文名称,所以很多企业为了保证有机化合物名称的准确性,多采用英文名称和CASNo.,产品的品名也基本都采用英文标识,这就要求药学专业毕业生必须对其工作对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名称要有一定的英文辨识能力。为了培养适应现代行业人才,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双语教学引入《有机化学》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药物开发的先进成果基本都来自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我国现有的开发技术和工艺与之差距很大,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深入时需要多借鉴国际上的研究成果,而这些成果只有英文或德文版本,开展双语教学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尽早学会阅读英文文献,吸收先进经验。 2现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的教学目标对本科层次低一些,主要偏重于传授知识体系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我院2012级药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高职学生中推行双语教学离预期的教学目的尚有很大差距。 2.1学生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入学时层次偏低,英语基础较差,之前接受的都是中文教学,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口语习惯上都不能很好的适应双语教学。比如在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这一章节,部分引入英文介绍,学生一开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但持续时间不长,尤其是要求对有机化学专有名词进行记忆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表示很困难,完全记不住,同时也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2.2教材 从选用的教材方面看,无法满足双语教学需要。我院采用的是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的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有机化学》教材,整本教材中几乎没有出现有机化学专有名词,实验内容当中也没有基本的英文介绍,双语教学内容和教材无法匹配,使得学生仍然习惯于用中文的方式学习和记忆,无法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期末题

有机化学试题 (B 卷) 一、 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0分) 1.OH CH 3 COOH CH 3 NO 2 NO 2 2H 5 N(C 2H 5)2 S CH 3 2. 3. 5. 6.7. 48.H OH CH 3 C 2H 5 (标明R/S) CH 2=CHCH 2CCH 3 O (CH 3)3NCH 2CH 2CH 3Cl + -

9.10.烯丙基苄基醚乙酸酐 二、完成反应式(写出主要产物,每问1分,共22分) < 1.+ ? CH 3CH=CH 2 HBr 22 Mg ? 23 ? 2.CH 3CHCH 3 OH ? HCN OH -? 3. + OH CH 3COCl ? 4. + ? ? OC H 3 HI + 5. + ? ? CHO + HCHO

+6. ? 7.稀碱 CH CH H 2O 24 HgSO +? ? 8.+ +? ? 9. (CH 3CO)2O AlCl 3 Zn-Hg +?? 10. (CH 3)3N CH 2CH 2Cl +? ? 11.CH 3CH 2CH 2COOH NaOH ? ? CH 3COOCH 3n-C 4H 9 OH + 2O CH 3CH 2COOH Br 2 P (1)NaOH/H O 3 + ? 三、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正确,正确者画“√”,错误者画“×”(4分) (CH 3)3C-Br (CH 3)3C-CN NaCN 1.2.CH 3COCH 2CH 2COOCH 34(2)H 3O + CH 3CHCH 2CH 2COOCH 3 OH 3. CH 3CH 2CHN(CH 3)3CH 3 []OH -+CH 3CH 2CH=CH 2 +(CH 3)3N 4.+NaBr +H 2O Br Br O 2N Na 2CO 3, H O 130℃ OH Br O 2N ( ) () () () 四、有机物理化性质比较(17分) 1、下列化合物亲电取代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b c d e CH 3Cl NO 2OH 《

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考研2010-2014年真题

大连理工 2010 年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1.胺的重氮化反应 (1)怎么样保持反应温度在5度以下 (2)怎么样检测重氮化反应结束 (3)为什么溶液要保持为酸性条件,怎么样检测。 2.乙醇与NaBr反应(1)计算理论产量(2)计算产率(3)为什么要加水 3关于U型压力计的  4.减压蒸馏装置 5.水蒸气蒸馏的计算题 计算水的质量 以前的真题有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 (885) 一、命名(共9分,6个小题,每个结构1.5分。很简单) 基本知识点会的话,有一个NBS让你写,烯炔的命名,RS有关命名二、完成反应:(共31分,31个空,每空1分。考得很细) 反正考了很多重要的,有些也蛮细的,弗里斯重排,坎尼扎罗什么的,书上重点的一定要看。 三、填空排序题(共32分,共16小题,每个小题2分错一点可就没分了) 四、推断题(共18分,4个小题,每个小题分值不等。很简单,有一个好像是03真题) 考的主要还是特征反应之类的,有一道推断的一部分是红外加核磁,还有一道是物质用碘甲烷之后再氧化银,好像是含氮有机物那章的重点反应。 五、有机合成(共24分,共6个小题,每个4分)千真万确的 1

2 3 4 5 合成 6 六、写出反应机理(共12分,共四道小题,每个3分) 1

2 3 4 七、实验题(共24分,5个小题,每个小题分值不等。本题几乎都是基础化学实验上的内容) 1关于合成乙酰苯胺的实验 好像需要作图。 2甲苯中含有苯酚、苯甲酸、苯甲醛、苯甲醚的提纯。 3关于合成乙酸异戊酯的实验

怎么提高产率,粗产物怎么提纯, 4关于合成乙酰乙酸乙酯(即3-丁酮酸乙酯)的实验 制备的原理,需要作图。 5环己烯的制备 环己烯的制备怎么提高产率,能不能用浓硫酸代替脱水剂 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生入学考试 一、命名及或写结构式(1.5*10=15) 1234 8D—葡 萄糖 9双酚A10阿司匹林 二、选择(2*12=24) 三、完成反应式(1*30=30) 四、推断结构(3+56+5+5=19)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考研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有机化学及有机化学实验》考研大纲 一、有机化学概论、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命名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包括有机化合物构造式表示方法、共价键的基本属性、诱导效应等基本内容), 2有机反应类型和试剂的分类方法、有机反应中共价键断裂方式与反应类型的关系、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的概念, 3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方法; 二、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1有机化合物的碳链、官能团(取代基)位置、官能团异构和互变异构等构造异构现象; 2含双键和碳环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异构体的结构标记法、 3.含有手性中心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现象,掌握构型异构体的类型、结构表示方法、构型标记法、构型异构体的理化性质等内容; 4.含手性轴、手性面的光学异构体 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征 应用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 四、饱和烃 1.链烷烃的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烷烃的构象异构Newman投影式,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及其机理; 2.能正确使用Newman投影式表达链烷烃的典型构象、正确书写取代环己烷的优势构象。 3环烷烃的结构及环张力,环已烷及取代衍生物的优势构象。 4环丙烷的开环加成反应。 五、不饱和烃 1烯烃,二烯烃,炔烃的的结构特性与物性、它们重要化学性质及其反应规律,(亲电加成反应及相关的反应试剂,反应机理,反应产物的立体化学性质;有机化学反应中的热力学控制与动力学控制产物,环加成反应,不饱和烃的聚合反应) 2共轭体系、共轭效应、共振论。 六、芳烃 1芳烃的结构、芳香性(非苯芳烃及其芳香性的判别方法)与物性, 2芳烃的化学性质,(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反应试剂及反应机理、定位规律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3萘等多环芳烃的结构、芳香性与化学反应性质。 七、卤烃 1卤烃的结构、分类和物性; 2卤代烷的取代(SN)反应和消除(E)反应及其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和立体化学; 3卤代芳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苯炔中间体机理。 4金属(Mg)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