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动物的卵》

教学设计《动物的卵》
教学设计《动物的卵》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本节课基于“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教学理论而设计。它在科学课中一般的理解是:“一英寸宽”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知识内容要尽量少一些、精一些。“一英里深”是指内容要展开,展开了才有可能“深”,才有可能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

教学内容

本节课基于这一理论,把教材中原有对“各种动物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的观察作为后续研究,不在课堂上铺开。至于“小鸡孵化过程的条件”这一课后探究借助小鸡孵化器变抽象为直观,提高可操作性。在课堂上,从鸡蛋这个常见物体入手,挖掘它被我们所忽视的科学内涵,研究它孕育生命中的一些科学知识。本节课在获析学生前概念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亲历一次“观察——分析——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教学方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用了“自助观察——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

学情分析

《动物的卵》一课是“新的生命”单元的最后一个研究课题。学生在此之前学习、研究了植物的繁殖的一些知识,由植物的繁衍联系到动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在探究植物新生命孕育的同时,探究动物新生命的孕育便开始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经历了三年级的种一棵凤仙花和养蚕的实践后,生命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对于动物卵的研究是第一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次对动物的卵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推测,并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阅读治疗寻找证据。

2、培养探究动物繁殖奥秘的兴趣。

3、认识一些动物的繁殖活动及产卵动物卵的特点,感受自然界生命的生生不息,动植物的多样性及动植物在繁殖上的相似性。

4、教育学生要养成求实的科学探究态度,以及学会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鸡蛋的结构及其对生命的意义

难点:观察发现蛋黄上的胚胎,并逐步形成胚胎能发育成小鸡的认识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托盘1个、受精生鸡蛋1个、对剖切开的熟鸡蛋1 个、透明小碗2 个、放大镜2 把、镊子1支、强光手电筒1 把、抹布1条、实验报告单1 张。

教师材料: 演示材料(鸡的卵细胞和鸡蛋、手电筒、镊子、透明小碗)、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堂导入:从动物的卵过渡到鸡蛋的研究1.课件播放各种动物卵的图片2.提问:你想说点

什么?生畅谈。

3.谈话:许多动物的生命都是由卵开始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 鸡蛋,一起来寻找鸡蛋中的这些生命奥秘吧。

二、观察鸡蛋的结构: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1.谈话:回忆鸡蛋由哪几部分组成,并画在记录表的第一部分。2.板书:张贴学生的记录表。

(二)观察鸡蛋的外形特点

1.活动一要求(课件出示):从鸡蛋外部观察它有什么特点,分析这些为新生命发育提供了什么条件?并指导用手电筒照蛋的方法。(4 人1 组,小组材料:1个受精生鸡蛋、2 个放大镜、1 把手电筒。时间:3 分钟。)

2.学生观察,师巡视并组织小组间交换鸡蛋进行观察。

3.整顿纪律,收拾材料。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其它同学也发现了吗?这些为新生命发育提供了什么条件?

(三)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过渡:刚才我们从鸡蛋外部找到了一些特征,这些都为生命的发育提供了可能,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鸡蛋结构。

(1)指导打开鸡蛋的方法。(在实物投影仪演示)(用镊子钝头)轻轻敲击(鸡蛋中部),小心掰开,注意使蛋黄保持完整。

(2)出示实验记录表的第二部分(课件):观察鸡蛋的结构,画图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特别注意:哪些东西是以前没关注的?

(3)实验提示

①不要忘记观察鸡蛋壳的内壁哦!

②要确保蛋黄的完整,并仔细观察蛋黄上有些什么东西,还可以用手轻轻感觉蛋黄表面。

③及时记录,注意卫生。

(4)学生开始实验探究(小组材料:1个受精生鸡蛋、1把镊子、2个透明小碗、1个托盘,时间:10 分钟。),师巡视并适时发放对剖切开的熟鸡蛋。

(5)汇报交流

①整顿纪律,收拾材料,板书:张贴学生记录表。

②提问:通过刚才的观察,大家发现鸡蛋的内部可以分几部分?哪些东西是以前没关注的?

③小结:课件出示鸡蛋的结构图。

三、推测并验证:鸡蛋各部分对新生命发育的作用

(1)小组推测:鸡蛋哪个部分发育成小鸡?推测的理由是什么?其它部分又可能起什么作用? 学生交流汇报。

(2)谈话: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我这里提供给大家一组图片,正确答案还需要你们在里面找。(课件出示鸡蛋胚胎发育的图片资料)

(3)提问:哪些是你没想到的?

(4)科学阅读:(发放“鸡蛋各部分对新生命发育的作用”的文本材料)把你们的观点与科学家进行比较。

四、课后探究:深化生命教育的价值

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青蛙卵,并在教室一角设立一个水箱,请同学们组成观察小组,全本同

学坚持观察,并将青蛙卵的孵化过程记录下来。

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

1、观察记录表的合理使用。

记录表的使用,不仅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已有的知识,并帮助

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整个探究过程。

2、生动形象画面,激活学生主动参与。

利用多媒体画面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趣味盎然,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卵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活”起来。进而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调动起来了。

3、生生互动,组织学生亲历过程。

本课主要通过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学生的互相交流、学习、合作、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达成学习目标,建立团队意识,感受成功的喜悦。教学中观察鸡蛋的内外部构造时,我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探究的过程,给学生充足时间和空间。

4、拓展生成,引发学生课后探究。

本课在拓展环节——观察蛙卵的变化,这样的结尾,有利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课外,也更有利于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再次走入课堂,学生就在这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科学无穷奥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

设计特色

1核心概念的厘定

本课教学紧紧围绕“繁殖”这个核心概念,引导学生从外至内进行探究实验,认识鸡蛋无论是形状还是结构都与繁殖密切相关,从而形成新的科学概念一一

鸡蛋的结构特点为新生命发育生长提供条件。

2?教学内容的调整

本节课基于科学课堂教学“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构想,把教材中原有对“各种动物的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观察作为后续研究,不在课堂上铺开。至于“小鸡孵化过程的条件”这一课后探究借助小鸡孵化器变抽象为直观,提高可操作性。

3 ?教学活动的设计

“致力于发展学生推测能力和证据意识的教学正是生命世界领域要发展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本课的教学环节整合为“观察一一分析一一推测一一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4?科学阅读的连接

在“观察鸡蛋的结构”的探究活动后,运用科学阅读作为连接点,通过图画与文字,帮助学生不断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

板书设计

动物的卵

学生记录单设计

四()班记录员:时间:

一、回忆鸡蛋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在下面表格中,并标注简单的文字说明。

、观察鸡蛋的结构,画在下面表格中,注意:哪些东西是你以前没关注的?

基于科学概念构建的反思

1 ?阶段性地进行科学阅读,有效解决认知冲突

鸡蛋哪部分发育成小鸡?学生是很模糊的。针对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出示鸡蛋胚胎发育的图片,学生获得新信息后,教师便提问:哪些是你没想到的?这个问题的设计,其有效性体现以下两方面:

(1)提示学生回忆已有想法和推测,符合儿童的认知。因为,很多四年级学生很容易忘记自己原来的想法而出现“从众心理”;

(2)帮助学生关注新证据,与前概念进行对照,进而产生联系,并找到科学概念形成的固着点,符合儿童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

随后运用文本材料进行科学阅读,较好地从学生单纯的过程性体验和教师一味的知识灌输转移到对可迁移的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上,有效解决了认知冲突。

2.运用比对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

学生通过观察鸡蛋的外部特点,已经初步建立了“鸡蛋的外形特点为新生命发育生长提供了一些条件”这一科学概念。但此时的概念认识是浅层的,如何深化呢?

在“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环节,先让学生画出印象中鸡蛋的结构—小组观察鸡蛋内部结构—汇报交流并与前概念进行对比一学生推测鸡蛋各部分对新生命发育的作用一出示图片资料寻找证据一科学阅读验证推测。

通过观察活动的组织、关键问题的提出、科学阅读的连接,不断地影响学生最终形成概念的科学性。特别是运用了比对思维,实现了科学概念的构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