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喜洋洋与灰太狼》看中国文化

从《喜洋洋与灰太狼》看中国文化
从《喜洋洋与灰太狼》看中国文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4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142011

儿童动画电影(动画片)是一门融合了文学、美术、音乐、影像等多种多样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在儿童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动画电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画片是儿童个体性格、社会意识建构与塑造的重要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资源。

一、中国儿童动画的历史现状

回看中国儿童动画的发展史,中国的儿童动画有着辉煌的经历。在世界动画界颇负声望的“中国学派”的影响至今还留有回响。中国动画的开山者万氏兄弟于1941年创作的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获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是可以与《白雪公主》《小人国》《木偶奇遇记》相媲美的第四部动画长片。20世纪50、60年代中国老一代动画人创作了《猪八戒吃西瓜》《骄傲的将军》《牧笛》《神笔》《孔雀公主》等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这些都是动画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出色作品。70、80年代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动画片,如《三个和尚》《鹬蚌相争》《雪孩子》《黑猫警长》等,都蜚声中外、屡次获奖。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动画片《铁臂阿童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此为节点,国外动画的“潘多拉盒子”从此打开。日本的《机器猫》《名侦探柯南》《聪明的一休》《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等,美国的《狮子王》《玩具总动员》《小鸡快跑》《怪物史莱克》《冰河世纪》等动画片,迅速被中国观众接受和认可。这些外国动画成为了中国孩子亲密无间的伙伴,一代代的中国儿童在猫和老鼠的争斗中与奥特曼共同成长。在世界动画快速发展的境况下,中国动画却逐渐沉默和缺席了。

然而,《喜洋洋与灰太狼》的热播改变了中国动画失语和缺席的尴尬处境,令国人为之一振。据统计,《喜洋洋与灰太狼》在各地的收视率达10%以上,它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创造了国产动画前所未有的价值。这部动画片的成功,除了商业运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深层的中国文化价值。

儿童动画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只有很好地传递本土的文化理念才能取得成功。《喜洋洋与灰太狼》正是在中国的文化环境内合理定位,恰切地符合了中国的文化特质,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霍夫斯泰德的五种文化价值观可以分析中国的文化特征。

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认为,文化差异和一国的文化特质可以用四个文化维度来进行描述和比较,分别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权力差距维度,不确定性规避维度,阳性主义/阴性主义维度。10年后,霍夫斯泰德又归纳出了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维度:长期观/短期观,这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他的文化维度理论。

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维度审视

在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中,个人主义强调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的,张扬独立性,集体主义则非常强调集体概念,强调家族、整体、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这个理论维度中,中国属于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喜洋洋与灰太狼》对集体主义的阐释体现在狼族、羊族对家族伦理的重视和灰太狼身上体现出的集体无意识——

—阿Q精神这两个方面。

(一)家族本位的狼族和羊族

与国外强调个人主义、英雄主义的动漫作品的最大不同,是《喜洋洋与灰太狼》始终贯穿着家族的观念。开篇便说,狼族与羊族有着五百年的历史恩怨,灰太狼有着重振狼威的志向与责任。但是,他不是一个

从《喜洋洋与灰太狼》看中国文化

郭凌云

摘要:儿童动画电影是承载着一国文化的艺术,它对少年儿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和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儿童动画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年来一直被日美等外国动漫所殖民。《喜洋洋与灰太狼》却改这一境况,深深的打上了中国文化特质的烙印。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纬度理论分析《喜洋洋与灰太狼》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阴性主义特征。

关键词:《喜洋洋与灰太狼》;霍夫斯泰德;集体主义;阴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1)14-0155-02

作者简介:郭凌云(1987-),男,河南平顶山人,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1-04-26

人在战斗,除了与他并肩作战的爱妻红太狼,还有祖先留给他的大批秘籍经书和超强武器。灰太狼的一举一动不仅仅代表灰太狼自己,还代表整个狼族。无奈的是,狼族曾经的家世显赫和优良基因到灰太狼这里只剩下空无所依的野心、自大和贪婪。

反观羊村,很多人把羊村的同学们看作没有父母的“孤儿”,其实不然,羊村的祖辈同样有着兴衰史。到了慢羊羊村长这代,羊村有了一个非常智慧的无敌团队。羊村里的羊儿们就是一个大家庭,他们都以这个大家庭的利益为重。当面临险恶的生存挑战时,他们总能借助祖先一代代积累下来的经验与集体的努力逢凶化吉,在青青的草原上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二)阿Q精神——

—集体无意识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的人性。在当时的语境下,阿Q精神可以说是人性弱点。而在快节奏、高压力的当今社会,精神胜利法有了新的内涵:可以调节人们的情绪。可以说,阿Q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看《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无比亲切,因为它演绎的是我们自己的生活。人们在灰太狼的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我还会再回来的”——

—这是灰太狼每集都必然会说的经典语录;“老婆,就差一点点了,都怪喜洋洋”也是灰太狼的口头禅。这些语言刻画出了一个永不妥协、寻求心理平衡的灰太狼。这种心理在羊儿们那里也很流行。如:慢羊羊村长的“根据我多年的经验分析……我也不知道”,就是异常聪明的喜洋洋在遇到无计可施局面的时候,经常会说:“我想到了……办法就是——

—快逃!”

灰太狼平时英俊潇洒、机智多谋,一旦碰到喜洋洋就被击败的落花流水。在老婆面前尽力地报喜不报忧,尽力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在被数落的时候也经常说:“狼也是有尊严的!”

《喜洋洋与灰太狼》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身上闪现着中国人的人性特点,故其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三、阳性/阴性主义维度审视

阳性主义/阴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分析,可以理解为这个社会的文化是与男性/女性气质相似或者有某种联系。在阳性主义文化中,男性气质是社会的文化主导,诸如理性、外向、暴力、个人英雄主义等。而在阴性主义文化中,女性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中就弥漫着感性、母性、安静、内敛、平和等文化特质。在很大意义上,中国属于阴性主义文化的国家。

(一)和谐的青青草原

《喜洋洋与灰太狼》讲述的是一个个发生在草原上的狼和羊斗智斗勇的故事。每个故事的结果,都是狼的阴谋不会得逞,而各方相安无事。表面上充满斗争的动画剧,充满诙谐和幽默,和谐的主题贯穿始终。

在草原的动物世界里,有很多的形象,可以说是一个社会大观园。老虎“泰哥”虽然威猛又强悍,但他更多的是以道德的原则维护着草原的安宁。大象“包包大人”是力量的代表,但他也是依据《草原法典》来维护草原的公平和正义。蟑螂和老鼠虽然渺小,但是集体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势不可挡的。故事的主角狼和羊之间也并不是水火不容,蕉太狼和暖羊羊却是患难之交,灰太狼的儿子小灰狼在羊村里受到了羊儿们的呵护。灰太狼继承了祖先的本性,与羊村有着世仇,虽然经常侵犯羊村,但是最终屡屡被喜洋洋打败。这正好是中国人心中的夙愿——

—世界和谐共处,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界观取向。

弱者有了智慧和勇气,强者有了责任和道义,羊儿们遇到危险和困难也终能化解和克服。青青的草原保持了平静祥和,这正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和而不同,贵和尚中”的思想,更反映了中国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中国式的婚姻

在《喜洋洋与灰太狼》里,灰太狼与红太狼的婚姻也是重要看点。“平底锅”可以说是孩子们印象最深的道具。在两人的婚姻中,红太狼是主导的、掌握着主动权。灰太狼对红太狼是任劳任怨、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百般谄媚。表面上,红太狼野蛮刁钻、脾气暴躁,但是从心底里却对灰太狼忠心耿耿、恩爱有加。身为狼,自从嫁给灰太狼,她就再也没有尝到羊的味道,即使这样,也是偶尔发泄一下情绪,在关键的时刻还是对灰太狼不离不弃。灰太狼在外人面前非常强悍,而在红太狼面前却非常包容、心胸宽广。红太狼在外人面前温柔体贴,而在灰太郎面前却心高气傲、飞扬跋扈。在吵吵闹闹的居家生活中,灰太狼与红太狼的婚姻也越来越稳固,这是中国式婚姻的普遍特点。

四、结语

《喜洋洋与灰太狼》立足当前的社会生活,巧妙地运用中国文化的智慧,制造出了富有中国式思维的动漫形象,也因此同国人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伯吹.儿童文学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9.

[2]胡经之.文艺学美学批评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向[M].严忠志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5]张咏华.大众传播社会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饮食文化礼仪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餐因种类丰富、色香味俱全而闻名世界,很多外国朋友一听到中餐就树起大拇指表示赞同。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很多国人在餐桌上的礼仪却是让人不堪入目的。有的人吃了几十年的中餐,依旧拿不稳筷子,夹菜时滑掉食物;有的人吃东西的时候发出巨大的声音,却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古话说得好“席不正不做”,因为弯腰驼背会压迫肠胃,导致消化不良,而且仪态也不雅观。在用餐的时候要考虑一下自己会不会影响到别人?会不会让人家侧目以对?在吃饭的时候时刻保持警醒,保持应有的礼仪。 宴会前的准备工作 1.邀请函的制作 宴会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尤其是重大宴会的准备更是需要细心、耐心和恒心,其中,邀请函的制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正式的邀请函中应该注明以下内容: 宴会的目的 首先要让宾客通过阅读邀请函明确宴会是为了什么而举办的,比如为了庆祝元旦、迎接新年的到来,或者为了给某人祝寿,或者为了纪念公司成立等等,这样来客才会心中有数,知道应该做什么准备。 宴会的种类 因为现在宴会的种类很多,有自助餐、西餐、中餐、鸡尾酒会等等,所以需要事先让宾客知道宴会的种类。 时间 选择宴会时间,一般要尽量避开法定假日,如国庆、春节等,因为在法定假日有的人家人团聚,有的人出门旅游,很难把人凑齐。 【举例】 一对年轻的恋人准备举行婚礼,她们把婚礼的时间定在十月二号,结果当天有的朋友因为出门旅行没能出席婚礼,有的人却拖家带口的全家都来了,使得整个婚宴很混乱。 地点 在确定宴会地点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交通是否方便?有没有停车场?不能为了吃一顿饭,使得大家舟车劳顿。 服装要求 对于一般的休闲聚餐性质的宴会,客人们可以着便服,但是对于比较正式的或者重大的宴会,则需要出席者穿着礼服,所以要在邀请函上注明:“男士请着西装打领带,女士请着套装或小礼服”,否则客人很可能会依照自己的想法穿着,到时举办方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回帖要求 回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举办方确认能够出席宴会的人数,统计人数之后,举办方才能根据人数确定宴会的规模、食物的数量等。 2.座次的安排 我国在正式场合一般都用圆桌,最少一桌,多则几十桌,每种情况都有具体的礼节要求。 一桌 如果只有一桌,这一桌一般设在房间的中央,正对着门口,这时主人应该坐在离门口比较近的位置,主宾坐在面向门口、离门口比较远的位置,这样既可以便于主人招呼迟到的客人,又不会让主宾受上菜动作的影响。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浅谈中国古代避讳字 我国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人们对皇帝、官长以及尊亲长辈的名字,不能直接说出来或写出来,而要用别的字代替,或以其他方式表示(如空字或缺笔),以示尊敬,这就是所谓的避讳。避讳,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一种习俗,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有学者对中国避讳历史进行了专门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避讳史》等著作。 据说,避讳之习起源于周朝。避讳起源于周朝。“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凡到他人家中,要先问其家人名讳。以免在交谈中,因犯讳而失礼。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相沿上千年的避讳习俗,对于了解现代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来历,很有帮助,还可以知道古代为了避讳是怎么样把本来很清楚的语言搞得乱七八糟的。 讳,又称名讳,即古代帝王或尊长者之名。“讳,忌也。”(《说文解字》)封建时代等级森严,为了体现下对上、卑对尊的恭敬,严格划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区别,避讳便应运而生,并在统治者的提倡、推动下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经上千年有增无减,成为封建时代体现等级名分、维系礼教秩序的重要手段。 (一)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在位的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要避讳,称之为“国讳”或“公讳”。如在刘秀时期,秀才被改成茂才;乾隆曾下诏门联中不许有五福临门四字,为的是避讳顺治帝福临之名。有时甚至还要避讳皇后之名,如吕后名雉,臣子们遇到雉要改称野鸡。 二是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甚至一些骄横的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称“官讳”,亦称“宪讳”。“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的成语所反映的,就是避官讳。 三是圣贤,称“圣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比如孔夫子,名“孔丘”,北宋朝廷下命令,凡是读书读到“丘”字的时候,都应读成“某”字,同时还得用红笔在“丘”字上圈一个圈。清朝尤甚:凡是天下姓“丘”的,从此以后,都要加个耳字旁,改姓“邱”字,并且不许发音为“邱”,要读成“七”字。于是,天下姓“丘”的,从此改姓“邱”了。到了今天,有姓“丘”的,又有姓“邱”的,原因就是有的改了,有的又改回原来的“丘”字了。 四是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称“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唐代诗人李贺之父名晋,“晋”与“进”同音,故李贺一生不能举进士。又如唐朝的诗人杜甫,父亲的名字叫“杜闲”,为了避“闲”字的讳,杜甫写了一辈子的诗,却没在诗中用过“闲”字。杜甫母名海棠,《杜集》中无海棠诗,避母名也。 (二)避讳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用餐礼仪从历代餐具看中国饮食文化

用餐礼仪:从历代餐具看中国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美味的食物享用得多,有没有考究过中国人何时开始脱离茹毛饮血的生活?何时开始用炉灶煮食?常吃的水饺、云吞何时出现?又怎样由分餐制度演化为围桌而食?……在正在香港举办的“美食配 美器――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展”中,不仅得到答案,更可深入浅出地认识中国饮食喜好与 器具的转变关系。 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提供100多件珍贵文物,该馆展览部副研究员胡晓建介绍说, 该馆专门为这个专题展览而筹备、组织,展品大都是首次来港展出,其中10多件是国家 一级文物,如新石器时代《灰陶釜、灶》、隋《金足金杯》、北魏《青瓷莲花尊》及汉代《铺首衔环铜》等。 现场展出的《灰陶釜、灶》,是已知发现较早、且完整的炊具,胡晓建说,新石器时 代的《附加堆纹灰陶鼎》是三足锅,《黑陶甑》是最早期的蒸屉,下半部盛水,称鬲,中 间有孔隔,上面放食物。在旧石器时期,人类以烧烤为主,到了新石器时期,则开始用水煮、气蒸的手法,北方吃粟,南方吃稻。现场一件新石器时代《双耳小口尖底瓶》,两边 的耳孔吊着绳子,放进河里入了水,陶瓶便会立起来,可见当时的先人打水也很有智慧。 到了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讲究饮食礼仪,闻名遐迩的青铜器工艺达到全盛期,由甑与鬲结合而成的?[,已发展至青铜器制。在春秋后期,已有饺子出现,而当时祖 先开始懂得吃面食、云吞及粉食了。由于这段时期注重礼祭,出现了许多酒器,如现场展 出的《戍马铜觚》是饮酒器,铜?F用以盛酒,而《窃曲纹龙首三足铜?B》是当时的调酒器,最特别的是《铜冰鉴》,冰酒器具,内置方形罐,用以盛酒。现场也展出了同时期常用的 漆器餐具仿制品。 汉代的展品较特别的有《铺首衔环铜》,是当时的铜烤炉,另外汉代陪葬品《陶灶》,反映出当时人们已有完整的炉灶设备,这座船型的陶灶是南方流行的款式,而北方只用简 单的长方型炉灶。 隋唐是中国文化与国势强盛时期,各民族在饮食文化上进一步交流融合,菜肴品种大增,建立不同饮食流派,当时已普及高足桌、椅,加上宴会菜式丰富,因此由分餐制的一 人一套餐具形式演变为多人围桌合食的形式。当时着重华丽的生活,金银及玻璃器皿相继 出现,并且造工精巧。现场展出的隋唐食器有入口自东罗马的《金足金杯》。另外在新疆 出土的唐代《饺子、点心》,胡晓建说,点心是一些饼食,用面以花模印成漂亮的形状及 花样,而饺子内则有肉,反映新疆地区也受中原饮食影响。 至于其它朝代的展品,较特别的有东汉《宴饮杂技画像砖》、北魏《青瓷莲花尊》、 辽《莲瓣形柄金杯》、南宋《影青瓷注及温碗》及清道光《粉彩锦荔枝盖碗》等。

我看中国的龙文化

我看中国的龙文化 从古到今,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按习俗来说“龙”是中国最神圣的动物神,这是我们祖先臆造的一种神奇的动物形象,它构成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思想意识、典章制度、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如今,它作为中国形象的一个标志而为人们所普遍熟知和认同。同样,在中国文化中,龙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龙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古以来,对于“龙”的概念,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尔雅翼?释龙》中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从对龙的这种“九似”描述来看,虽然龙的各个局部部位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其相应的原型,但这诸多的原型所组成的整个龙体在自然界中却是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动物,这说明龙是一种经地人为后天加工的、人们臆想出来的动物形象。那么,中国先人为什么臆造出这么一种非自然演化而来的动物形象呢?以至于,龙崇拜是怎样形成的? 《说文》中指出:“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风而潜渊。”查阅资料中知道,从正史到民间神话,三皇、五帝、圣哲、天子、神祖皆为“感龙而生”,这个“龙”其实意指男根,对“龙”的崇拜其实就是对生殖的崇拜。闻一多先生认为: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龙”,其形象以蛇为主干部分,再加上鹿角、鱼鳞等物,而蛇就是对男根的形象刻画,“龙”总是吞云吐雾,喷淋降雨,这是对男根在生殖过程中的射精原形的表现。在原始社会,保证本民族的生存繁衍无疑是每个民族的最大任务,生殖崇拜的意义不言而喻。龙崇拜,或者说生殖崇拜的形成,这无疑与我国历来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有关。我国国土的大部分适合于农耕生产,而农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保证人口的繁衍成了每个宗族的首要任务。“龙”成为了人心目中的神,而对“龙”的崇拜外在表现为崇拜祖先的祭祀活动、龙舟、龙船等各种崇龙的活动。其中崇祖的祭祀活动占主导地 位,“祖”字的原型就是男根,祖先崇拜的实质也是生殖崇拜。生殖崇拜一直是我国历代王朝倡导的意识形态,“这种祭神、敬祖的崇拜制度,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虽有所增删,但总的框架变化不大,它形成了上层以天子为中心的祭天地、敬祖宗、祀百神的献祭崇拜活动,一直延续到清王朝的覆灭。”(石衍丰《试析中国传统神学的三大宗教意识》) 中国龙文化,上下数千年,源远流长。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文化的象征;龙的影响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龙的文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和积累过程中,中国人从饮食结构、食物制作、食物器具、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世界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有数千年的文化积存,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各地不同的食风、风格迥异的特色饮食及由来已久的我国岁时食俗和饮食礼仪等共同交织成多姿多彩的中华饮食文化。历代积存下来的有关饮食文化的文献资料极其丰富,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在随之转变,进而对饮食提出新的、 更高的时代要求,使得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更新和发展的趋势。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艺术,涉及“饮”与“食”两个方面。“饮”主要指分别代表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的酒和茶;“食”则是我国长期形成的以五谷为主食,蔬菜、肉类为副食的传统饮食结构,包括饮食观念、民情风俗、物产原料、烹调技术、饮食器具、饮食礼仪、食疗养生及有关的人物轶闻、文献典籍、历史掌故等诸多方面的知识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从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出发,最基本的定义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另一种是狭义的,指人类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中国饮食文化广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狭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分为:饮食制作、饮食产品、产品消费三部分文化。三者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 中国人善于把人生的喜怒哀乐、婚丧喜庆、应酬交际导向饮食活动,用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饮食活动的伦理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烹饪事业的繁荣。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中国人的饮食思想与中国文化共生同长,历经数千年盛行不衰,成为中华文明中一朵璀灿的奇芭。中国餐馆开遍五大洋、七大洲,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中国烹调在世界上赢得“烹饪王国”的崇高美誉,追根溯源,是由于在中国思想史上,自古以来的诸子百家和各种教派都密切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对饮食思想多有建树,形成高度成熟而又发展完备的饮食理论体系。一、以食为天,儒家的饮食思想;二、养生为尚,道家的饮食思想;三、茹素修行,佛家的饮食思想;四、清净为本,伊斯兰教的饮食思想;五、伦理化,四教合一的认同。四教合一的饮食工艺,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饮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思想的源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二、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杨正刚:中国精神与中国的龙文化

杨正刚:中国精神与中国的龙文化 发表时间:2012-06-06T15:55:08.450Z 来源:《赤子》2012年第3期供稿作者: [导读] 在民族的定义中,能象征和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应该是中国龙的文化。 杨正刚先生在创作中国画龙画作品 在当下,中国的概念已不同历史所读,如站在几千年或上万年的概念里,我们必然将中国的概念理解为华夏,因为华夏之称更让人有宏大久远的意味,有更加包含着悠久文明的分量。这更多的体会在对中国及民族文明的厚重与久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别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国概念,华夏更能显示出中国疆土和生活在这个疆土上的各族人民以及世代生息的历史与文明。 今天的中国不过是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她只能代表我们民族当下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含民生、教育、科技及意识的社会现象。而众多的时代现象叠加起来才会组合构成中华文明。我强调这个理念其目的是让我们意识到,对历史与现代的解释与观注。提示我们感怀文明与继承文明的重要性。今天的中国在各方面各领域都不同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也是在现实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时期,不论在人们的生态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出现了更大的变化,如果说历史中尽多的是本土各民族的融合,而今天更呈现着中华民族与世界的融合。所以说,在今天东西方文明极度交融的状态下,强调历史,自我反思就显得极其重要。特别是在民族的意识形态上怎样确定自身,怎样融入世界?是民族本身必然面对的时代问题。 中国精神,是现在人们常说的词汇,可是人们往往在说“中国精神”时能有多少人真正是在理解中国精神这词句后面的准确含意呢?现代人过多的趋于表面化和形式化,通常以口号的样式出现,就象把一些需要的脂粉厚厚地涂在脸上只是给别人看而已。全社会人都学着做下去,并习惯成自然,这种事己经传染入每个领域,具体体现在社会的所有角落及做事的细节中,因此让人失去了原则和责任心,在表面上给人无限风光可内在确让人拥有无限的失落和无奈。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无非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反映社会的浮夸,求真精神的遗失和责任心的损害。其二说明中华优良传统的消亡,也就是本民族的根性消失。每个人都以一已私利为处世之道,并且随时扮演着公德而光彩的面孔,尽管他是身居公共影响的身份。中国精神是人心和民族的内力,如果没了这个内力,一切将是表面虚幻的景象,最终会给中华民族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因此在当下强调人文的真实性和推崇真善美的理念与品德,是极其重要的。精神不是说出来的,更不是喊出来的,而是用点点滴滴的真实行为和民族责任塑造出来的。 在当下强调倡导中国精神是至关重要的,特别在近三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世界各领域的交流如洪水般的涌入,在我们积极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有大量的低俗文化相辅而入,这样现象不仅扰乱人们的文化认知,更重要的是严重而不断的侵蚀着中华民族本身的优良传统和尚美的观念,中华民族是具有近万年的文明和自身传承的社会观、文化观、道德观及本民族的精神内函。通过一二十年的社会展现足以证明了这样状态,特别是我国在相对封闭的历史条件下迅速敞开国门,面对大量外来文化及观念人们大多数处于盲从状态,主观文化审视度正处于弱势阶段,文化的主观审慎能力贫乏,所以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及张扬中国精神更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中国改革进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现阶段必须调整的基本任务,刻不容缓。不仅国家要重视全民也要重视。这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历史责任与社会责任。以科学发展的观念进行开拓进取,同时也要科学而客观的态度守护中华民族自身的文明与民族精神。在保护好民族文化和传承优秀传统的前题下,思考中国的发展与强大。 在民族的定义中,能象征和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应该是中国龙的文化。龙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在自身诞生和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固有文化。龙文化本身就是华夏文明的精神之脉,是我们祖先在劳动和生活中,在崇拜意识中所共生的文化,它是包含着生活在华夏土地上所有人的精神所在,尽管从汉朝初始被皇权私有,被封建政治所利用,但龙文化仍然是华夏先民们所共享的精神文明之源。这种享用龙文化的权力归宿于中国历代先民和现代生活在全球的每一位华人及他们的子孙。因此,龙文化是华夏的根性文化,龙的精神是中国精神。 在当代,我们怎样面对龙与龙文化,怎么解读龙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是当下中国与中国人的文化取向与文化传承的课题,民族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作为华夏精神之核的龙文化也同样面对思变和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与民间仍然停留在封建意识和神话传说的陈旧概念上,这是很大的错误,也是对龙文化的扭曲。龙代表着古今所有对民族有贡献的人及他们的伟大精神,我们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和龙的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餐具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饮食文化】中国餐具的发展与演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久远,在国际上是非常富有盛名的礼仪之邦,而我国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那么在餐桌上的礼仪就更是非常讲究了,其中餐具的文化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餐具文化的发展喝演变你知道多少呢?留学在本期中国饮食文化为你解析。 中国以农立国,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已开始懂得使用碗来进食,而中国人所使用的碗,以骨瓷为多,其中红色及蓝白米通花纹瓷碗更是家传户晓、你我皆可能拥有一只的传统款式。日本人以前把碗称为球,可能与碗的外形像球一般呈圆形有关。碗的口径,男性用的是10厘米,女性是厘米,这些数字是以姆指及中指构成的圆环平均大小作标准,配合容易使用的程度及手形不同,故日本人会把男性和女性所用的碗,设计成不同大小。 筷子就如手指,一切挑、扒、拨、撕技能,一双筷子均能办到。竹筷更是中国人一向喜欢使用的,这双黑色红点筷子,让你吃饭吃得更得心应手。 韩国人很喜欢使用不锈钢的筷子,这可能与其国家法律有关,皆因韩国一律严禁餐厅、食品生产工厂及百货公司等供应或使用一次性的即弃餐具,而韩国人一般使用的金属筷子皆为扁形,与中国的方头筷子略有不同。

古人称筷子为(箸),据说是因为以前中国南方的水上人家众多,他们对一切妨碍行船的字眼亦特别显得忌讳,因(箸)音同(住),水上人为免因一日三餐(箸)不离口,又怕船因此而停(住),便把住称为(快),而古代的筷子又多为竹或木制,故(筷子)因此而名。 现今的筷子种类五花八门,除竹筷及木筷,还有象牙筷、胶筷或以金属所做成的金筷、铜筷、银筷,要数中国当今最矜贵兼具历史价值的筷子,便是慈禧太后曾使用过的御箸——翡翠镶金箸、金镶汉玉箸。现在不少外国人更为品尝中国菜而专门学习用筷子,可见这件具三千年历史、由人手概念伸延出来的餐具,在国际舞台所占的地位。 东方国家的人较常使用筷子进餐,中国人喜欢使用方头圆身的筷子,寓意天圆地方、天长地久;而日本筷子则是尖头方尾,使用时更轻巧灵活,亦方便刺食,日本人更会以(一咫半)作为筷子的长度标准,一咫是指姆指与食指张开时,两指之间的长度,恰巧这个长度正是人体身高的十分之一,计算起来,相当有趣,日本人亦因此把易用筷子的长度定为一咫半。 推荐阅读: 面食不可少的道具——蒸笼,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中国的主食有哪些?大米、白面 中国饮食特性:南北饮食有什么不同?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之餐桌礼仪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之餐桌礼仪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之餐桌礼仪 圆形餐桌一直是中国人用餐时的首选。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需要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要等到所有人到齐后方可开始进餐--即使有人迟到也是需要等的。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米饭一般不会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骨盘中。堆放的盘子如果骨头过多,必须及时用干净的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也有可能会提供刀叉,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上。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为此,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先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设宴的原因可以是庆贺,也可以是哀痛。每逢农历新年、结婚、中国节日如中秋节等,中国人便会一家老少聚首饭桌前共贺佳节;但另方面,若有人离世,丧家会在葬礼完成后设“解慰酒”,宴请出席葬礼的亲戚朋友,向他们表示谢意,可见中国人十分重视聚首饭桌前分享喜乐与悲哀。 中国饮食文化礼仪之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作业(全国卷用)

2019届二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要点作业(全国卷用) 典例1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参考答案】 B 典例2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时候,用“令尊”“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中的生肖,按照顺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可知小明既然比小华小一岁,那他因该是属“鸡”的,而不是属“羊”。所以C项是应选答案。其他各项均没有错误。

文化常识是中学阶段都非常重视的试题类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古典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中考试卷中,多以单道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目也比较简单。而在高考试卷中,则作为文言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考查的,比如2018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所考查的“坟籍”“阙”“践祚”“逊位”。 考文化知识,关键是懂文化知识。学生要注意平时的学习积累,可采取分门别类的识记法记忆,在答题时运用课内知识回顾法来判断对错。 高考中的古代文化知识主要分为如下几大类:一、姓名称谓,二、古代官职,三、科举制度,四、风俗礼仪,五、文史典籍,六、饮食器用,七、音乐文娱,八、天文历法,九、古代地理,十、古代服饰,十一、古代刑罚,十二,目录辞书。 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 A.“斋戒”,古代祭祀之前,一定要沐浴更衣,节制饮食,表示虔诚。 B.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接洽,多使用敬辞,其中陛下、殿下、膝下、足下、在下,都是敬称用语。 C.“进谏”,是对君主、尊长或朋友进言规劝,同样指下级对上级、臣子对君主、年幼者对长者进行的劝告建议的方式。 D.“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黛玉因母亲名字有“敏”字,所以写“敏”字时常用它字代替或曲笔,即为“避讳”之举。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的学校有“庠”、“序”之称。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B.“六经”即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经过孔子整理的,有《诗经》《尚书》《礼经》《论语》《周易》《春秋》。 C.在古代,擢,一般表示升官。黜:指罢免官职。“左迁”是降职,而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中的“迁客”是指被贬在外的官员。 D.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后来以“社稷代表国家。3.下面四首诗,各自描写了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按节令的顺序,四首诗依次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②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③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摘要:记录古代饮食器具的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演进中,记载和传承这中国的饮食理念和饮食文化,研究这些汉字,可以看到古代饮食制作的方法和食器的形与意,体味饮食文化的深远隽永。 关键字:汉字;饮食;食器;文化 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不吃不喝人类将无法生存下去。《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然而饮食又是人与禽兽所共有的习性。人类的饮食不同于禽兽,在于它有社会属性,具有文化内涵。这个社会属性和文化内涵性唯一标志就是人类主动对饮物进行加工烹饪。所以,对食物是否进行烹饪加工是人类与禽兽在饮食上区别点,所以烹饪的出现,标示了饮食文化的产生。恩格斯曾说,用火对食物加工是“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开”。远在2000多年前,《周礼·含文嘉》中就记载了人类烹饪方法:“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古史考》曰:“燧人氏钻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燔即是烤。燔是我国烹饪的起源的先导。记录下了饮食文化最早的对食物加工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丰富,人类对物质饮食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烹饪的技术逐渐多样化了。《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后圣有作,然后脩火之利……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为醴酪。”这里说的炮、燔、烹、炙等都是烹饪的技艺。 而随着烹饪方式的变化,也相继产生了各种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有关饮食的器具。下面,通过对古代饮食器具的简要分析来了解古代的饮食文化。 一、炊具。《说文》中对炊字的解释是这样的:炊,爨也。从火,吹省聲。昌垂切。欠,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吹”的省略,表示吐气。它的本义是撮口吹气,鼓风烧火,烹煮饭菜。 早在新时期时代,古代先民就已会用土垒砌形成最简易的灶。灶,在金文里的字形是由上面的洞穴加上下面像多足的蟋蟀组成的,造字本义是有开口、有烟洞、可以架锅烧煮的台子。因为一日三餐烧火煮饭,台子内部保持一定的温度,秋冬季节的蟋蟀等昆虫喜欢寄居其中。篆文将秋虫形象写成“黾”。俗体楷书另造会义字,灶=火(火,烧煮)+土(土,有洞窟的土台),明确了“烧火煮饭的土台”含义。 鼎,在《说文》中被称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相传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是鼎卦。像剖开木头用以烧火煮饭。籀文中的“鼎”字借用的是“贞”字。所有与鼎相关的字,都采用“鼎”作边旁。鼎也是一种煮具,盛行于商周时期,最早用于皇宫祭祀时熬制美食。 釜,形声。从金省,父声。它的本义是指古代的一种锅,敛口圜底,或有二耳。其用于鬲,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曹植《七步诗》中说:“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又如:釜中生鱼(釜鱼甑尘,釜中已生出鱼来。谓生活清贫,断炊已久);釜鱼假息(比喻不能久存);釜底游魂(比喻行将灭亡、苟延残喘的人)。 二、进食具。说的便是在饮食活动中,将烹饪好的食物从炊具中取出放入盛食器,再从盛食器中取出放入口腔,其间的中介工具就是进食器。

【初二作文】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初二作文】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中华龙文化如一条纵横千秋的丝绸,连续古今。它教会了我们感恩似缎光华的明月, 如霜一般美丽;教会了我们感恩执手共话,契阔谈燕的同学;感恩那愿把爱永远洒在我们 身上的亲人。那更是我们对龙图腾寄托对文化的思念和谢意,它温暖我心。 姥爷在我儿时的眼里是一个精通古今的“历史家”。小时候,老爷便开始对我讲起龙 的故事,还因此特意买了一幅龙图腾,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直到现在,我的脑海里还 不时浮现出那让我做出改变的图腾。 儿时,我最喜欢盯着家里的“龙”看。那日清晨,我到了姥爷家,暖阳透过窗户温柔 地洒在那幅画上,映出祥和的光泽。姥爷见了我,指着这幅画惊喜地对我说:“怎么样, 看出什么门道儿了?”我激动地跑到图腾下面,踮着脚、脖子够着够着地向上伸着,用好 奇的眼光打量着那可以穿梭于千百年间的“神物”:它那粗壮的前爪、强劲有力的尾巴, 让人望而却步,细细的胡须似在风中飘动。那条巨龙在阳光的映衬下骄傲地望着我,这时 我再把目光投向姥爷,只见姥爷眼底流出一股暖流,说:“龙嘛,我们中国人独特的一种 文化的凝聚与积淀,这尊重也是老祖宗辈辈传下来的!”我永远都忘不了,忘不了这一幕,这让我终身感恩的画面。 随着学习渐渐忙碌起来,去姥爷家的闲功夫也就越来越少。但姥爷永远把它放在最显 眼的位置,就像把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地方一样。但那么大的画,还是条龙!放在这里怪?}人的,可姥爷偏不把它拆下来。还总急着说,龙是育人之本,这尊重的传承,就是它 最好的见证。这是姥爷坚信不疑的。 洒满阳光的那幅画,使我心中荡漾着一股暖洁的热流。这热流感恩的不仅是姥爷的那 片良苦用心,更是龙文化激起了我心田间角落里的那片尊重。 时光流转,风霜了姥爷那本就不光滑的皮肤,变得更粗糙了,褪去了往日的色彩,记 忆里色彩斑斓的世界渐渐离我远去了。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文章能帮助到您。 转眼期末考试已悄然在我身旁等候,每天的卷纸像一座座小山丘一样拔地而起,压力 不言而喻。看着手中历史书上的龙历史,恰好让我想到姥爷那次教给我的龙精神,心中淌 出的又是一股热流,这股热流像是重绽的花朵,让我心中的那股奋劲儿彻底地爆发出来。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我同样地面临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看着满桌难啃的知识点,心情就像外面的天气一般。正窝火着,姥爷突然打来电话,邀请我去他那里散散心, 正好换换脑子。我爽快地答应了。心中的兴奋难以抑制,便即刻启程。随着这心情的愉悦,似乎觉着这天都变得晴朗了。昔日的的图腾在一抹夕阳下格外耀眼地盼望着我的到来。我 温暖地将头靠在墙上,再捧起书本复习难啃的龙历史。看向图腾,又一束夕阳洒来,正好 射在龙眼上,金光闪闪。姥爷走了过来,看我紧皱眉头思索的样子,极认真地说:“看龙

中华饮食礼仪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华饮食礼仪 篇一: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的发展和继承 中国传统饮食礼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饮食礼仪文化,很多优良的、传统的饮食礼仪规范,直至今天仍然有很强大的生命力,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饮食礼仪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中国饮食礼仪是一种精神,贯穿在整个饮食活动中,已演变为包含在饮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它是中华饮食文化光辉的思想结晶。 关键词:饮食礼仪文化继承发展 1中国古代饮食礼仪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懂礼、习礼、守礼、重礼的历史,源远流长。饮食礼

仪自然成为饮食礼仪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以贯通的特点。在中国,根据文献记载可以得知,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些饮食礼仪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在古代社会发挥过重要作用,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行为规范的一部份。 饮食礼仪的涵盖面很广,不同朝代有不同的食礼。按阶层划分,有宫廷皇家食礼、官府缙绅食礼、军营将士食礼、学院士子食礼、市场商贾食礼、行帮工匠食礼、城镇居民食礼和乡村农夫食礼;按用途划分,有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贺年馈节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和民间应酬食礼种种,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与之发生广泛的联系,无不倚靠它进行社会交际。 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

古代避讳趣谈

古代避讳趣谈 与西方诸国以取先人之名表达缅怀纪念之情不同,儒家文化向来强调高低分明、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避讳便是这一制度的一个表现。为长者讳,为尊者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无从查询,但习惯认为避讳“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帝王作为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尊者,与其相关的讳词更是普通人不能提及的,否则就是对皇权神圣性的挑战,有下狱甚至丢脑袋的危险。 帝王避讳最严格的莫过于宋代,宋人避讳之例最严。《容斋三笔》里就说: “本朝尚文之习大盛,故礼官讨论,每欲其多,庙讳有五十字者。举场试卷,小涉疑似,士人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宋太祖赵匡胤,避讳字有匡、筐、涯、眶、惟、勖、眶、胤、靷、引、鈏、酳等,更甚者其远祖、始祖、高祖、曾祖、祖父、父亲等已故受追封之人的名讳都一概要避,避讳之字词多达40余。宋仁宗名赵祯,蒸包子蒸馒头的“蒸”字就得改为“炊”字。更有甚者,宋高宗名构,为避“构”字而牵及够、媾、购、遘,, 避讳的字达50 多个!实在无法避免的常用字,也需要增减笔划或者改变读音,以示区别。如宋真宗赵恒,“恒”字多见缺末笔者。物极必反,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宋代,进入元代时,草原民族蒙古入主中原,一改儒家世俗传统,以蒙古族的习惯,父子不避,尊卑无讳,因此避讳几乎终止。 照宋代周密《齐东野语》的说法,起码从周朝起,中国封建社会就有了避讳制度。 所谓避讳,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即是: “谓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例如,唐高祖的祖父名虎,凡写到或讲到“虎”,都得改为“猛兽”,或改为“武”。又如,唐太宗名世民,他死后,“世”字、“民”字都必须回避。于是,李世勣改名李勣, “为民作主”改为“为人作主”。 避讳制度影响甚广,连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据说五代时,吴越王钱鏐有子跛足,讨厌人说到“茄子”,因“茄子”与“瘸子”音相近。后改“茄子”为“落苏”。百姓只得跟着说。至今上海人仍称“茄子”为“落苏”。吴越王钱鏐不许用跟“鏐”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改石榴为金榴,改刘姓为金姓。宋仁宗名祯。宫中改正月为初月,蒸饼为炊饼。以此之故,《水浒》中武大郎要称蒸饼为炊饼。

我看中国龙文化

我看中国龙文化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关于龙的传说,而在现实生活中与龙有关的事物更是比比皆是。中国人崇拜龙,敬仰龙,更是自称为龙的传人。可以说,龙,作为一种文化意象已经融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中国人如此的崇拜龙,而龙又是如何产生的,它在中国历史上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对于龙的产生,学术界中所纷纭,各执一词,而我比较认同闻一多先生提出的“图腾合并说”。“图腾合并说“认为龙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虽然到目前为止,考古界,史学界还没有证据表明历史上曾有一个强大的以蛇作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兼并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但是中国自古便有蛟蛇化龙和鱼跃龙门等传说,这从侧面说明龙与蛇和鱼等动物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 《诗经·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部族以玄鸟为图腾,就是源自这个传说。由此可看出,图腾在一个氏族部落中的地位,它不仅是人们崇拜的神物,更被认为是氏族部落的始祖。中国人崇拜龙(或称龙神,区别于后来由佛教传入的龙王),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龙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神物,更重要的是源自中国人潜意识里都认为自己是龙的子孙。说起这个,我认为与炎黄两帝有莫大关联。炎黄两帝作为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身上有许多与龙有关的传说。《潜夫论·五德志》云:”有神龙首出常羊,感任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农,代伏羲氏。"《帝王世纪》云:"神农氏母曰任姒,有蟜氏之女,名女登。为少典妃。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这些说法,将炎帝的出生与龙联系在一起,即认为炎帝是一个"龙种",或"准龙种"。而关于黄帝与龙的史籍记载就更多了。如《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论衡·骨相》云:"黄帝龙颜";《列仙传》云:"黄帝自以为云师,有龙形;《路史》云:黄帝"日角龙颜"。在这些典籍里,黄帝直接以龙的身份出现,即黄帝是龙的化身。也就是说,在这些典籍里炎黄两帝是龙的后裔或本身就是龙。而据载中国很多古老的姓氏追溯渊源,都可直接奉炎黄为始祖,例如陈姓出自姬姓,其后历经姚姓,妫姓,商氏,虞氏,最终因封地而得陈氏,是黄帝之孙颛顼裔孙虞舜的后代使用的姓氏。这就是很多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的原因,而炎黄是龙的后裔或本身就是龙,那么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也自然而然的就成了龙的传人了,这也就可以解释当今中国人何以如此崇拜龙了。敬天祭祖是华夏民族由来已久的传统,中国人敬天祭祖是因为人们认为上天和先祖能够给于我们庇佑,所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是要敬天祭祖的。而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始祖,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崇拜。 中国的龙崇拜最早可追至八千年以前,最初人们崇拜龙,是因为龙作为一种神物,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是一个农耕文明,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天时好,那么收成自然就好,如果遇到旱灾洪涝,那么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所以人们崇拜龙,是为了得到龙神的护佑,祈求能够年年风调雨顺,农作物才有好收成,这也是人们崇拜龙的另一个原因。 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需要神化自己的,以示自己本来就不是凡胎,统治万民是应天乘命。于是,他们找到了龙,因为种远古图腾,不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更重要的是,它享受着全体族民无条件的拥戴,支配着全体民众的信仰。人间帝王正是利用了民俗信仰这种强大的威慑里和惰性,偷天换日,把本来属于全体族员的“共同始祖”,说成是他一姓单传的祖先,从而成为了代天行命的龙子龙孙。正是由于这种信仰的存在,巩固了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在一定时间内维护了社会的安定。新中国成立以后,封建统治者被推翻了,龙重新成为了华夏民族全族民的图腾,成为了凝聚海内外华人的精神象征,海内赤子,无不以“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自居。可以说,龙不管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发挥着无以伦比的力量。 即使在民间,仍旧有许多传说与民俗,都与龙息息相关。比如说龙生九子传说,大水淹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的传说,这些都为中国文化增添了一丝传奇色彩。与龙息息相关的民间节日习俗也数不胜

古代避讳文化研究的价值

题目古代避讳文化研究的价值综述 姓名____________ 王志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 3110104528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窦怀永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材料科学与工程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大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避讳文化研究的价值综述 文化现象是十分复杂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避讳作为一种古老的制度和文化现象,在历史的每一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古代避讳文学有其独到的研究价值。 在研究了一些关于中国古代避讳文学的文献资料后,对中国古代避讳文学的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深入的了解,把这些文献中的价值和意义概括起来有以下的研究意义。 1.学术研究中的巨大价值 第一、古代避讳习俗可以用来为研究古代语音服务,这主要表现在用同音字代替避讳本字和避嫌名两种避讳方式上。第二、古代避讳之文化习俗可以帮助鉴别古代汉语中的同义词。这主要从用同义字代替避讳本字的改字避讳方法中表现出来。第三、我国古代各个不同的朝代有各自不同的进讳规定。这些不同的避讳规定反映、保留在古籍文献资料中,也就构成了不同朝代政治制度、文化意识、语言演变、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殊标志。因此,利用“改字、缺字、缺笔”这三种避讳表现形式,后人可以用来考求、印证某一古籍文献资料的写作或刻印年代,并运用这些知识对文献典籍的真伪加以区分。 2.了解封建社会的统治 归根到底,避讳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一种,可以说是统治手段。古代的避讳会让一些人名、地名、官名产生改变,甚至对国家政务和外交关系产生影响。透过历代避讳的不同特点,可以窥见历朝历代政治上皇权专制的轻重,民主气氛的大小,文化的开放和繁荣程度等。依据宋、辽、金、西夏互讳的历史事实,可知当时民族关系的大融合及相互依存有很大影响的状态。再比如清朝的避讳,这是对避讳发展到极点,可以看出清朝统治阶级的统治手段。 3.了解避讳文化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避讳对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有很大的影响,除开上面对政治的影响,避讳对文学创作和史书编撰以及语言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宋朝避孔子讳,由此可见儒学在宋朝的地位以及儒学对维持统治的巨大作用。清朝的避讳从无到有,从疏到密,以至达到极点,反映了避讳制度的发展,同时更可以看出满族是如何吸取汉族统治经验进行统治的。 避讳在中国古代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更深层次上的是在维护封建统治上面发挥作用。 避讳对封建统治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内,一是对外。避讳与封建专制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维护天子权威,臣民要严格遵守避讳制度。避讳是维持封建统治的政治手段,也是一种封建的道德规范。比如唐统治者十分重视孝道,将避讳作为体现孝的一个重要方面。认为能善事父母,就会对君主尽忠,对那些孝敬父母的官员予以表彰。不孝敬尊亲者,则被视为最大的恶。避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维护了国家社会中的君臣父子之礼和长幼尊卑之序,成为纲常伦理道德之一,起到了意识形态方面的统治作用。 综上所述,避讳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在以上几个方面取得进步。第一是学术研究和研究文献典籍,第二是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政治文化现象,第三是帮助我们了解古代封建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