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主减速器的设计

单级主减速器的设计
单级主减速器的设计

1 主减速器的设计

1.1 汽车的主要参数

给定的参数如下: 驱动型式:4 2;

装载质量/t:6;总质量/t :11;

发动机最大功率/KW 及转速/r/min:114-2600; 发动机最大转矩/N m 及转速/r/min :539-1600; 主减速比i 0:4.44; 轮胎型号:8.25R20;

变速器传动比抵挡/高档:6.3/1; 最高车速km/h :105。

满载轴荷分配:由于本设计采用的是4 2驱动、长头载货车,所以选定轴荷分配为前轴25%,后轴为75%[2]。

轮胎半径:型号为8.25R20,轮胎胎体直径为8.25英尺,轮辋直径为20英尺,所以半径为 =

r r ()m 6.402

4.522022

5.8≈?+?

1.2 主减速器结构形式的确定

主减速器可以根据其齿轮类型、减速形式以及主、从动齿轮的支承形式的不同而分类。 1.2.1 主减速器的轮齿类型的选择

主减速器的齿轮主要有螺旋锥齿轮、双曲面齿轮、圆柱齿轮和蜗轮蜗杆等形式。单级主减速器通常采用螺旋锥齿轮或者双曲面齿轮传动。

a 螺旋锥齿轮

b 双曲面齿轮

c 圆柱齿轮传动

d 蜗杆传动

图2.1 主减速器的几种齿轮类型

(1)螺旋锥齿轮

螺旋锥齿轮传动的主、从动齿轮轴线垂直相交于一点。齿轮并不同时在全长上面啮合,而是逐渐从一端连续的转向另一端。由于轮齿端面重叠的影响,至少有两对以上的轮齿同时在啮合,所以工作平稳、能够承受较大的符合、制造也简单。但是在工作中噪声大,对啮合精度非常敏感,齿轮副锥顶稍有不吻合便会使工作条件急剧的变坏,并伴随着磨损增大和噪声的增大。为了保证齿轮副的正确啮合,必须将支撑轴承预紧,提高其支撑刚度,增大壳体的刚度。 (2)双曲面齿轮

双曲面齿轮传动的主、从动齿轮的轴线相互垂直而不相交。主动齿轮轴相对于从动齿轮轴有向上或向下的偏移,称这个偏移量称为双曲面齿轮的偏移距。所以主动齿轮的螺旋角比从动齿轮较大一些。当螺旋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两种传动形式主从动齿轮外径、齿面宽以及主动齿轮齿数都相同时,双曲面齿轮由于主动齿轮的螺旋角的增大,使主动齿轮的节圆直径大约比螺旋锥齿轮大20%左右。这样使得主动齿轮轴的轴颈相应的增大,从而大大提高了齿轮啮合的刚度,提高了主动齿轮的使用寿命。双曲面齿轮传动由于齿轮轴线和从动齿轮的轴线偏移了一段距离,而引起齿面之间的纵向滑移,并且齿面间压力很大,所以对于润滑油有特殊的要求。双曲面齿轮的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相对都比较高。当要求传动比大而轮廓尺寸又有限时,采用双曲面齿轮更为合理。因为如果保持两种传动的主动齿轮直径一样,则双曲面从动齿轮的直径

i≥4.5的传动更加有其优越性。当传动比小于2时,双曲面比螺旋锥齿轮的要小的多,这对于主减速比

主动齿轮相对于螺旋锥齿轮主动齿轮就显得过大,这时选用螺旋锥齿轮更合理,因为螺旋锥齿轮具有较大的差速器可利用空间。由于双曲面主动齿轮螺旋角的增大,还导致其进入啮合的平均齿数要比螺旋锥齿轮相应的齿数多,因而双曲面齿轮传动比螺旋锥齿轮传动工作得更加平稳、无噪声,强度也高[3]。

(3)圆柱齿轮传动

圆柱齿轮传动广泛的应用于发动机横置的前置前驱的乘用车驱动桥和双极主减速器驱动桥以及轮边差速器。

(4)蜗杆传动

与其他的齿轮传动形式相比,蜗杆传动有如下的优点: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并且可得到较大的传动比;工作的非常平稳且无噪声;便于汽车的总布置及贯通式多桥驱动的布置;能传递大的载荷,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并且拆装方便,容易调整。它的主要的缺点是要求用高质量的锡青铜制作,故成本较高;另外,传动效率较低。

综上所述,考虑到制作成本及其本设计的传动比<4.5,所以本设计采用螺旋锥齿轮。

1.2.2主减速器减速形式的选择

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可以分为单级减速、双级减速、单级贯通、双级贯通、单级或者双级减速配以轮边减速等。减速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有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等整车性能所要求的主减速比的大小及其驱动桥下的离地间隙;驱动桥的数目及其布置的形式等。如果只是就主减速比的大小选择减速形式的影响,i<7.6时应该采用单级主减速器。这只是推荐的范围,在确定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

通常情况下当主减速比

时会有不同的选择。

由于本设计载货汽车的主减速比不是很大,所以本设计采用单级主减速器。

1.2.3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的选择

主减速器必须要保证主从动齿轮有良好的啮合状况,才能够使它们很好的工作。齿轮的正确啮合,除了与齿轮的加工质量、齿轮的装配调整以及轴承、主减速器壳体的刚度有关以外,还与齿轮的支承刚度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汽车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有以下两种:

(1)悬臂式

图2.2 悬臂式支承

如图2.2所示,悬臂式支承的结构特点是锥齿轮大端一侧有较长的轴,并且在它的上面安装一对圆锥滚子轴承。为了尽可能的增加支承的刚度,支承距离b应大于2.5倍的悬臂长度a,且应比齿轮节圆直径的70%还大,另外靠近齿轮的轴径应不小于尺寸a。支承刚度除了与轴承开式、轴径大小、支承间距离和悬臂长度有关以外,还与轴承与轴及轴承与座孔之间的配合紧度有关。当采用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时,为了减小悬臂长度和增大支承间的距离,应使两轴承圆锥滚子的小端相向朝内,而大端朝外,以缩短跨距,从而增强支承刚度。悬臂式支承结构简单,支承刚度较差,用于传递转矩较小的主减速器上。

(2)跨置式

图 2.3 跨置式支承

如图2.3所示,跨置式支承的结构特点是在锥齿轮前、后两端的轴颈均以轴承支承,故又称两端支承式。跨置式支承使支承刚度大为增加,又使轴承的负荷减小,齿轮的啮合条件改善,因此齿轮的承载能力高于悬臂式。但是跨置式支承增加了导向轴承支座,使主减速器结构复杂,成本提高。乘用车和装载质量小的商用车,常采用结构简单、质量较小、成本较低的悬臂式结构。

本设计采用结构较为简单的悬臂式支承,以降低其成本。

1.3主减速器基本参数的选择与设计计算

1.3.1主减速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除了主减速比及其驱动桥的离地间隙以外,另一个原始参数是主减速器的齿轮的计算载荷。这里采用“格里森”制锥齿轮计算载荷的三种确定方法。

T

(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低挡传动比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ce

η

=?????

T K T i i i n(式2.1)

ce max10

d e f T

式中:

i——变速器一挡传动6.3;

1

0i ——主减速器传动比在此取4.44;

max e T ——发动机的输出的最大转矩,在此取539m N ?;

d k ——由于猛结合离合器而产生冲击载荷时的超载系数,对于一般的载货汽车,矿用汽车和越野

汽车以及液力传动及自动变速器的各类汽车取d k =1.0,当性能系数p f >0时可取d k =2.0;

??

?

???????????<>??? ??=16T g m 0.195 016T g

m 0.195 T g m 0.195-161001emax a emax

a emax a 当当p f (式

2.2)

a m ——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在此取11000g K

p f <0 所以d k =1.0;

T η——传动系上传动部分的传动效率,在此取0.9;

f

i ——分动器传动比,取1。

根据以上参数可以由(2.1)得:

ce T =15391 6.31 4.440.91

N m ???????13569≈m N ?

(2)按驱动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cs T

m

r

cs i r m G T m '22η?=

(式2.3)

式中:

2G ——汽车满载时一个驱动桥给水平地面的最大负荷,

2G =11000 10 0.75N=82500N ;

'2m ——最大加速时后轴负荷转移系数,一般乘用车为1.2~1.4,

货车为1.1~1.2此取1.2;

?——轮胎对路面的附着系数,对于安装一般轮胎的公路用汽车,取? =0.85;对越野汽车取

?=1.0;对于安装专门的肪滑宽轮胎的高级轿车取?=1.25;在此取?=0.85;

r r ——车轮的滚动半径,为 0.46m ;

m η——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车轮间的传动效率,此取0.9;

m i ——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车轮间的传动比取1。 所以由公式(2.3)得:

m r cs i r m G T m '

22η?==1

.906.40.215.8082500????=43010m N ?

(3)按汽车日常行驶平均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cf T

)(m i H R m r

a Cf f f f n

i r G T ++=η (式2.4)

式中:

a G ——汽车满载时的总重量,在此取11000N ;

R

f ——道路滚动阻力系数,对于载货汽车可取0.015~0.020;在此取0.018;

H f ——汽车正常行驶时的平均爬坡能力系数,对于载货汽车可取

0.05

0.09在此取0.07;

i f ——汽车的性能系数在此取0。

所以由式(2.4)得:

)(m i H R m r

a Cf f f f n

i r G T ++=

η

=

()7.0018.001

.9016

.40110000+???=4948m N ?

c T =min[cs T ,ce T ]=13569N.m 作为计算载荷,主动锥齿轮:

z T =

G

c i T η0=3396N.m ;≈?1238zf

T N m 。

1.3.2 主减速器锥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 (1)主、从动锥齿轮齿数1z 和2z

选择主、从动锥齿轮齿数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①为了磨合均匀,1z ,2z 之间应避免有公约数;

②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重合度和高的轮齿弯曲强度,主、从动齿轮齿数和应不小于40; ③为了啮合平稳,噪声小和具有高的疲劳强度对于商用车1z 一般不小于6; ④主传动比0i 较大时,1z 尽量取得小一些,以便得到满意的离地间隙; ⑤对于不同的主传动比,1z 和2z 应有适宜的搭配[5]。 对于本设计,选定主动锥齿轮1z =9,从动锥齿轮2z =40。

(2)从动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2D 和端面模数m

对于单级主减速器,2D 对驱动桥尺寸有影响,增大尺寸2D 会影响驱动桥壳的离地间隙,减小2D 又会影响跨置式主动齿轮的前支承座的安装空间和差速器的安装。

2D 可根据经验公式初选,即

232D C

D K T = (式2.5)

式中:2D K ——直径系数,一般取13.0~16.0,取15;

C T ——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为13569m N ?;

由式(2.5)得:

2D =15 13569mm=357.78mm ,

取整为356,齿轮端面模数s m =2D /z =356/40=8.9mm 。 同时s m 满足 3c

m s T K m = (式2.6)

m K ——模数系数(m K 通常为0.3~0.4)。

3c

m s T K m ==9.54mm

取两个计算结果中的较小值并且取整为s m =10mm ,重新计算断面直径为

2D =400mm,

1D =90mm 。

(3)主,从动齿轮齿面宽1b 和2b

锥齿轮齿面过宽并不能增大齿轮的强度和寿命,反而会导致因锥齿轮轮齿小端齿沟变窄引起的切削刀头顶面过窄及刀尖圆角过小,这样不但会减小了齿根圆角半径,加大了集中应力,还降低了刀具的使用寿命。此外,安装时有位置偏差或由于制造、热处理变形等原因使齿轮工作时载荷集中于轮齿小端会引起轮齿小端过早损坏和疲劳损伤。另外,齿面过宽也会引起装配空间减小。但齿面过窄,轮齿表面的耐磨性和轮齿的强度会降低。

从动锥齿轮齿面宽推荐2b 不大于它的节锥距的0.3倍,但同时也应该满足小于10倍的端面模数。从动锥齿轮齿面宽2b 推荐值为:

2b =0.1552d =0.155?400mm=62mm ,对于螺旋锥齿轮齿轮1b 一般比2b 大10%。

齿面宽1b =1.12b =1.1?62=68mm 。

(4)螺旋角β的选择

螺旋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螺旋角沿齿宽是变化的,轮齿大端的螺旋角最大,轮齿小端的螺旋角最小。螺旋锥齿轮副的中点螺旋角是相等的。汽车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螺旋角或者双曲面齿轮的平均螺旋角一般

ε,使运转平稳,噪声小;货车选择较小的β以防止轴是35°~40°,轿车选择较大的β以保证较大的F

向力过大,通常取35°。

综上分析对于本设计范例选择螺旋角β=35°。

(5)螺旋方向的选择

图2.4 双曲面齿轮的螺旋方向及轴向推力

主、从动锥齿轮的螺旋方向是相反的。如图2.4所示,从锥齿轮锥顶上看,齿形从中心线上半部向左倾斜为左旋,向右倾斜为右旋。螺旋方向与锥齿轮的旋转方向影响它的轴向力的方向。当变速器挂前进挡时,应使主动锥齿轮的轴向力离开锥顶方向,这样可使主、从动齿轮有分离的趋势,防止轮齿因卡死而损坏。

所以当发动机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时,采用的主动锥齿轮为左旋使轴向力离开锥顶方向。

(6)法向压力角

加大压力角可以提高齿轮的强度,减少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小齿数,但是对于尺寸小的齿轮,大压力角易使齿顶变尖及刀尖宽度过小,并使齿轮的端面重叠系数下降。所以对于轻载荷工作的齿轮一般采用小压力角,可以使齿轮运转平稳,噪声低。对于弧齿锥齿轮,轿车一般选用14.5°或者16°;货车的压力角为20°;重型货车的压力角为22.5°。在此选用20°的平均压力角。

1.3.3主减速器锥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

表 2.1 主减速器锥齿轮的几何尺寸参数表

序号计算公式数值注释

z9 小齿轮齿数

1

1

z40 大齿轮齿数

2

2

3

m

10mm 模数

4

2b

62mm 大齿轮齿面宽

5

α

20° 压力角

6 =1g h H m

16.5mm

齿工作高g h ,1H 查表2.2取1.65 7

=2h H m 18.32mm

齿全高h ,2H 查表2.2取1.832 8 ∑

90°

轴交角∑

9

=11d mz

90mm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0

112arctan /z z γ=

12.68° 小齿轮节锥角

11

γγ=-2190 77.32° 大齿轮节锥角

12 011/2sin A d γ=

205mm 节锥距

13 =3.1416t m

31.416 周节

14

m K h a ='

2

3.8mm

大齿轮齿顶高'

2h ,a K 查表2.2取0.38 15 =-12g h h h

12.7mm

小齿轮齿顶高'1h 16

'11h h h -=''

5.62mm

小齿轮齿根高

续表 2.1

序号

计算公式

数值

注 释

17

'22

h h h -='' 14.52mm 大齿轮齿根高

18 g h h c -=

1.82mm 径向间隙

19 ''110arctan /h A δ=

1.57o

小齿轮齿根角

20 ''220arctan /h A δ=

4.05° 大齿轮齿根角

21

2101δγγ+=

16.73° 小齿轮面锥角

22

1202δγγ+= 78.89° 大齿轮面锥角

23 111δγγ-=R

11.11° 小齿轮根锥角

24

222δγγ-=R

73.27° 大齿轮根锥角

25 11101cos 2γh d d '+= 114.78mm 小齿轮外缘直径

26 22

202cos 2γh d d '+= 401.67mm 大齿轮外缘直径

27 χγ=-'

20111sin 2

d h 197.21mm 小齿轮节锥顶点至齿轮外缘距离

28 χγ=

-'

10222sin 2

d h 41.29mm 大齿轮节锥顶点至齿轮外缘距离

29

=2k s S m 8.6mm

大齿轮理论弧齿厚2s ,k S 查表2.3取0.86 30 =-12s t s 22.82mm

小齿轮理论弧齿厚

31 β

35° 螺旋角

`表2.2 载货、公共、牵引汽车或压力角为20o的其他汽车螺旋锥齿轮的1H 、2H 和a K 主动齿轮齿数1z 5 6 7 8 9 10 11 从动齿轮最小齿数

2min z

34

33

32

31

30

29

26

法向压力角α 20o

螺旋角β 35°40° 35° 齿工作高系数1H 1.430 1.500 1.560 1.610 1.650 1.680 1.956 1.700 齿全高系数2H 1.588 1.666 1.733 1.788 1.832 1.865 1.882 1.888 大齿轮齿顶高系数

a K

0.160

0.215

0.270

0.325

0.380

0.435

0.490

0.46+

()

2

12

9

.30z z

表2.3 螺旋锥齿轮的大齿轮理论弧齿厚k S

z 2 6 7 8 9 10 11 30 0.911 0.957 0.975 0.997 1.023 1.053 40 0.803 0.818 0.837 0.860 0.888 0.948 50 0.748 0.757 0.777 0.828 0.884 0.946 60 0.715

0.729

0.777

0.828

0.883

0.945

1.3.4 “格里森”制主减速器锥齿轮强度计算

在选好主减速器锥齿轮的主要参数后,可以根据所选择的齿形计算锥齿轮的几何尺寸,之后根据所确定的计算载荷经行强度验算,来保证锥齿轮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齿轮损坏形式主要有弯曲疲劳折断、过载折断、齿面点蚀及其剥落、齿面胶合、齿面磨损等。 主减速器双曲面齿轮的强度计算

(1) 单位齿长上的圆周力

在汽车主减速器齿轮的表面耐磨性,常常用其在轮齿上的假定单位压力即单位齿长圆周力来估算,即

2

P

p b =

(式2.7) 式中:

P ——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按发动机最大转矩max e T 和最大附着力矩2r G r φ 两种载荷工况进

行计算,N ;

2b ——从动齿轮的齿面宽。

按发动机最大转矩计算时

3emax 1

2102

g T i p d b ?=

N /mm (式2.8)

式中:

max e T ——发动机输出的最大转矩,在此取539m N ?;

g i ——变速器的传动比在此取6.3;

1d ——主动齿轮节圆直径,在此取90mm ;

按式(2.8)得:2539 6.31000

12179062

p N

mm ???=

=?

在现代汽车的设计中,由于材质及加工工艺等制造质量的提高,单位齿长上的圆周力有时提高许用数据的20%~25%。经验算以上数据在许用范围内。

(2)轮齿的弯曲强度计算 汽车主减速器锥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为

30210c s m

v T K K K K b D m J

σ?????=

???? N/2mm (式2.9)

式中:

T ——该齿轮的计算转矩,ce T =13569 N ·m,=cf T 4948 N ·m ;

0K ——超载系数;在此取1.0;

s K ——尺寸系数,反映材料的不均匀性,与齿轮尺寸和热处理有关,

当m6.1≥时,4

4

.25m

K s =,在此为0.79; m K ——载荷分配系数,当两个齿轮均用骑马式支承型式时,m K =1.00~1.10跨置式支承时取

1.10~1.25。支承刚度大时取最小值;

v K ——质量系数,对于汽车驱动桥齿轮,当齿轮接触良好,周节及径向跳动精度高时,可取1.0;

b ——计算齿轮的齿面宽62mm ;

D ——大齿轮直径为400mm ;

m ——端面模10mm ;

J

——计算弯曲应力的综合系数(或几何系数),它综合考虑了齿形系数、载荷作用点的位置、载

荷在齿间的分布、有效齿面宽、应力集中系数及惯性系数等对弯曲应力计算的影响。参照图2.8, 取

J

=0.25。

图2.5 计算用弯曲综合系数

J

按=cf

T 4948 N ·m 计算疲劳弯曲应力

5

.2010400621.119.70149482000????????=

σ=138.7 N/2mm < 210 N/2

mm

按ce

T =13569N ·m 计算疲劳弯曲应力

5

.2010400621.1

19.701135692000????????=

σ=380.37 N/2mm < 700 N/2mm

所以主减速器齿轮满足弯曲强度要求。 (3) 轮齿的表面接触强度计算 锥齿轮的齿面接触应力为

301

210p s m f j v C TK K K K d K bJ

σ?=

(式2.10)

式中:T ——主动齿轮的计算转矩; p C ——材料的弹性系数,对于钢制齿轮副取232.62

1N

/mm ;

0K ,v K ,m K ——见式(2.9)下的说明;

s K ——尺寸系数,它考虑了齿轮的尺寸对其淬透性的影响,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可取1.0;

f K ——表面质量系数,决定于齿面最后加工的性质(如铣齿,磨齿等)

,即表面粗糙度及表面覆盖层的性质(如镀铜,磷化处理等)。一般情况下,对于制造精确的齿轮可取1.0;

J

——计算接触应力的综合系数(或称几何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啮合齿面的相对曲率半径、载荷作用的位置、轮齿间的载荷分配系数、有效尺宽及惯性系数的因素的影响,按图 2.9选取

J

=0.13。

图2.6 接触计算用综合系数

按ce T 计算:

13

.0621000

79.01.1133962906.232j ??????=

σ=22112mm <2800N/2

mm

按cf T 计算:

13

.062100079.01.1112382906.232j ??????=

σ=13352mm <1750N/2

mm

所以所设计的主减速器齿轮满足接触强度要求。

1.3.5 主减速器锥齿轮轴承的计算

轴承的计算主要是计算轴承的寿命,通常是先根据主减速器的结构尺寸初步选定轴承的型号之后验算轴承的寿命。影响主减速器寿命的主要外因是它的工作载荷和工作的条件,因此在验算轴承的寿命之前,首先应该先求出作用在齿轮上的轴向力、径向力,然后再求出轴承的反力以确定轴承载荷。

i.

作用在主减速器齿轮齿宽中点的圆周力

为计算作用在齿轮上的圆周力,首先要确定计算转矩。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变速器档位的改变,并且发动机不完全处于最大转矩的状态。所以主减速器齿轮的工作转矩处于变化之中。实践表明,轴承的主要损坏的形式为疲劳损坏,所以应该按照输入的当量转矩d T 经行计算,d T 可按照下式求得:

13

3

3

3

3

123max 1122331100100100100100T T T TR e i g i g i g iR gR f f f f T T f i f i f i f i ????????????

??

=+++

+???? ? ? ? ?

????????

???????

?

(式

2.11)

式中:max e T ——发动机最大转矩,为539N ·m ; 1i f ,2i f …iR f ——变速器在各挡的使用率,分别取0.5、2、5、15、77.5;

1g i ,2g i …iR f ——变速器各挡的传动比,分别为6.3、5.1、3.7、2.2、1;

1T f ,2T f …TR f ——变速器在各挡时的发动机的利用率50、60、70、70、60。

经计算得

T =486N m

F =

12m

T

d (式2.12)

式中:

T ——作用在该齿轮上的转矩,作用在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上的当量转矩;

1m d ——该齿轮的齿面宽中点处的分度圆直径, 1111sin 75m d d b mm γ=-=。

按(2.12)计算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齿宽中点处的圆周力

F =KN 75

4862?=12.96KN

ii. 主减速器轴承的选择和载荷的计算

当计算出齿轮上所受的圆周力、轴向力和径向力后,就可以由主减速器齿轮轴承的布置尺寸求出轴承所受的载荷。

图2.7 主减速器轴承的布置尺寸

(1)主动齿轮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初选 a=90,b=50

轴承A ,B 的径向载荷分别为

()()22

12++????

=+-????

????

rz az m Ar F a b F a b F d F a a a (式2.13)

2

212??

??=+- ? ?

????az m rz Br F d F b Fb F a a

a (式2.14) 由于

主动齿轮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分别为

()γβγαβ

cos sin sin tan cos +=F

F az =10.34KN,

()γβγαβ

sin sin -cos tan cos rz F

F =

=2.90KN ,

所以由式(2.18)和(2.19)得: 轴承A 的径向力Ar F =20.16KN,

轴承B 的径向力Br F =7.69KN 。

轴承A ,B 的轴向载荷分别为

10.34Aa az F F KN

==

=Ba F

按照当量转矩求出轴承的径向载荷R F 及轴向载荷A F 以后,可以按照下式求轴承的当量动载荷Q F

Q F =X R F +Y A F

式中:X 为径向系数;Y 为轴向系数。 对于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来说,当A F /R

F ≤e 时,X=1,Y=0;反之X=0,Y 值见轴承手册或者产品样本。

对于轴承A ,

10.340.5120.16

==?A R F e F ,取X=0.4,Y=1.7。 所以Q F =X

R F +Y A F =0.4 20.16+1.7 10.34=25.64。

轴承的额定寿命L 计算公式为

610ε

??

=? ? ???

t p f C L f Q (式2.15)

式中:C ——为额定动载荷,N ;

t f ——为温度系数,在此取1.0; p f ——为载荷系数,在此取1.2;

对于无轮边减速的驱动桥来说,主减速器的主动锥齿轮轴承的计算转速n 为

2.66=

am

r

v n r (式2.16) 式中:r r ——轮胎的滚动半径为0.46m ;

am v ——汽车的平均行驶速度,对于载货汽车和公共汽车可取

30~35 km/h ,在此取30km/h 。

所以有上式可得n =173.47 r/min 所以轴承能工作的额定轴承寿命: 60a L nL = (式2.17)

式中:

n ——轴承的计算转速,r/min ;

a L ——a am

s L v =

假设汽车行驶十万公里大修。

由上式可得轴承A 的使用寿命710000060173.47

3.471030

??==?L r

代入公式(2.15)得

103

76

1.03.4710101.225.64????=? ????

C

C=88.99KN

选定A 轴承为30310 GB/T 297-94。

对于轴承B ,由于A F /R F ≤e 所以 Q F =7.69KN 。

根据公式(2.15)得

103

76

1.03.4710101.27.69????=? ?

???

C C=26.69KN

选定B 轴承为 30210 GB/T 297-94。 (2)从动齿轮轴承的选择与计算 初选c=160mm,d=160mm 。 轴承C ,D 的径向载荷分别为

()2

2

22????=++?

? ?+++????

rc ac m Cr F d

F D Fd F c d c d c d (式2.18)

()2

2

22????=+-?

? ?+++????

rc ac m Dr F c

F D Fc F c d c d c d

(式2.19)

由于从动齿轮的轴向力和径向力分别为

()tan sin sin cos cos ac F F αγβγβ=-=2.90KN ,

()tan cos sin sin cos Rc F

F αγβγβ

=

+=10.35KN ,

从动轮齿宽中点处分度圆直径为

2222sin m D d b γ=-=400—62sin77.32°=339.51mm

所以由式(2.18)和(2.19)可得

轴承C 的径向力Cr F =9.33KN 轴承D 的径向力Dr F =7.43KN

轴承C ,D 的轴向载荷分别为Ca F =ac F =2.9KN Da F =0

对于轴承C ,

2.90.319.33

==

103

76

1.03.4710101.29.33????=? ????

C

C=32.44KN ,选取30212 GB/T 297-94圆锥滚子轴承。

对于轴承D ,0=

R

F e F ,X=1,Y=0, 所以 Q F =X R F +Y A F =7.43KN 根据公式(2-15)得:

10

3

76

1.03.4710101.27.43????=? ????

C

C=25.84KN ,同样选取30212 GB/T 297-94圆锥滚子轴承。 1.3.6 锥齿轮的材料的选择

驱动桥锥齿轮的工作条件是相当恶劣的,与传动系的其它齿轮相比,具有载荷大,作用时间长,载荷变化多,带冲击等特点。其损坏形式主要有齿轮根部弯曲折断、齿面疲劳点蚀(剥落)、磨损和擦伤等。根据这些情况,对于驱动桥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应有以下要求:

1.具有较高的疲劳弯曲强度和表面接触疲劳强度,以及较好的齿面耐磨性,故齿表面应有高的硬度。

2.轮齿心部应有适当的韧性以适应冲击载荷,避免在冲击载荷下轮齿根部折断。

3.锻造性能、可加工性及其热处理性能良好,热处理后变形小或者变形规律容易控制。

4.选择合金的材料时,尽量少用含镍、铬元素的材料,而是选用含有锰、钒等元素的合金钢。 汽车主减速器锥齿轮目前常用的渗碳合金钢制造,主要有20CrMnTi 、20MnVB 、20MnTiB 、22CrNiMo 和16SiMn2WMoV 。在此,齿轮所采用的钢为20CrMnTi 。

为了改善新齿轮的磨合,防止它在运行初期出校磨损、擦伤、胶合和咬死,锥齿轮在热处理及其精加工后,作厚度为0.005到0.020的磷化处理或者镀铜、镀锡处理。对齿面经行应力喷丸处理,可以提高其寿命的25%。对于滑动速度高的齿轮可以进行渗硫处理来提高耐磨性。 1.3.7 主动锥齿轮花键的设计计算

主动锥齿轮和传动轴用花键连接,本设计选用矩形花键来连接,选定的花键为小径42mm 中系列(GB/T1144-2001),所以本设计选定的花键的基本尺寸规格为842488N d D B ???=???[8]。

对花键应该进行挤压应力和键齿切应力的验算。挤压应力不应大于200MPa,切应力不大于73MPa 。 半轴花键的剪切应力为 ()3

410s

p

T D d zL b j t

j

′=

+ (式2.20)

半轴花键的挤压应力为

()3

2

2

810c p

T D d zL j s j

′=

- (式2.21)

式中:T j ——主动锥齿轮计算转矩,为3396N ×m ;

D ——花键的外径,取48mm ;

d ——与之相配的花键孔内径,42mm ;

z ——花键的齿数,取8;

p L ——花键的工作长度取60mm ;

b ——花键的宽度为8mm ;

j

——载荷分配不均匀系数在此取为0.8。

代入公式2.20和2.21得

()()3

410433961000

58.96424885080.8s p

T D d zL b j t j

′创=

=

=++创

(

)

(

)

3

2222

810833961000

157.2248428500.8

c p T D

d zL j s j

′创=

=

=--创?

所以以上数据和计算均满足要求。

机械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范本(doc 40页)

机械设计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系别: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目录 第一部分拟定传动方案 (4) 第二部分电机动机的选择传动比的分配 (5) 2.1 电动机的选择 (5) 2.2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6) 第三部运动和动力分析........................... 第四部分齿轮设计计算.. (13) 4.1 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3) 4.2 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第五部分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25) 5.1 输入轴的设计 (25) 5.2 中间轴的设计 (30) 5.3 输出轴的设计 (35) 第六部分齿轮的结构设计及键的计算 (41) 6.1输入轴齿轮的结构设计及键选择与校核 (41) 6.2 中间轴齿轮的结构设计及键选择与校核 (41) 6.3 输出轴齿轮的结构设计及键选择与校核 (41) 第七部分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42)

7.3 输出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43) 设计小结 (49) 参考文献 (50) 第一部分拟定传动方案 1.1.初始数据 1.工作要求;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上的传动装置,工作中有轻微振动,经常满载工作,空载启动,单向运转,单班制工作(每天8小时)运输带运输带容许误差为5%。减速器为小批量生产,使用年限为5年。 2.工况数据:F=2000N D=300mm V=1m/s 1.2. 传动方案特点

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一定的刚度。 3.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较高采用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备选方案 方案一: 对场地空间有较大要求,操作较为便捷 方案二: 对场地要求较小,操作不便 1.3方案分析

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初始数据 (1) 设计步骤 (2)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 传动方案特点 (2) 计算传动装置总效率 (3) 三、电动机的选择 (3) 电动机的选择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四、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五、V带的设计 (5) 六、齿轮传动的设计 (8) : 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8) 低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2) 七、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15) 高速轴的设计 (15) 中速轴的设计 (20) 低速轴的设计 (26) 八、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 高速轴键选择与校核 (31) ~ 低速轴键选择与校核 (31) 九、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31) 高速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31) 中速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32) 低速轴的轴承计算与校核 (33) 十、联轴器的选择 (33)

十一、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 (34) 减速器的润滑 (34) | 减速器的密封 (35) 十二、减速器附件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5) 附件的设计 (35) 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37) 设计小结 (38) 参考文献 (38) … 一、设计任务书 初始数据 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连续单向运转,工作中有轻微震动,空载启动,运输带允许误差为5%。工作年限:8年,每天工作班制:1班制,每年工作天数:300天,每天工作小时数:8小时。三相交流电源,电压380/220V。 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电动机的选择 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V带的设计 5、齿轮传动的设计 | 6、传动轴和传动轴承及联轴器的设计 7、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8、轴承的选择及校核计算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一级闭式圆柱齿轮减速器2010年7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2) 第二章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3) 2.1 课题题目 2.2传动方案分析及原始数据 第三章传动方案拟定和电动机选择 (7) 第四章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 (9) 3.1 减速器结构 3.2动力运动参数计算 第五章齿轮的设计计算(包括小齿轮和大齿轮)………………………………………………………11. 4.1闭式齿轮传动设计 4.1.1单级齿轮选材 4.1.2单级齿轮的设计计算与强度校核 4.1.3单级齿轮的结构设计数据: 第六章轴的设计计算(从动轴) (18) 5.1Ⅰ轴(电动机轴)的尺寸设计 5.1.1Ⅰ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5.1.2Ⅰ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5.2Ⅱ轴(输出轴)的尺寸设计和强度校核 5.2.1Ⅱ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5.2.2Ⅱ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5.2.3Ⅱ轴的强度校核 第七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32) 6.1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6.2 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 6.3 联轴器的选择 第八章减速器润滑、密封及附件的选择确定以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38) 7.1 润滑的选择确定 7.2 密封的选择确定 7.3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7.4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 第九章总结 (33) 参考文献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一级闭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第一章前言 本论文主要内容是进行带式运输机的单级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在设计计算中运用到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与互换性》等多门课程知识,并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实践训练。通过这次训练,使我们在众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了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另外培养了我们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 (4)加强了我们对Office软件中Word功能的认识和运用。 - 2 -

一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设计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一、传动方案简图 二、已知条件: 1、有关原始数据: 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 KN 运输带速度:V=S 鼓轮直径:D=310mm 2、工作情况:使用期限8年,2班制(每年按300天计算),单向运转,转速误差不得超过±5%,载荷平稳; 3、工作环境:灰尘; 4、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 5、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220V。 三、设计任务: 1、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2、设计计算内容 1) 运动参数的计算,电动机的选择; 3) 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 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4) 轴的设计与强度计算; 5) 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6) 键的选择与强度校核; 7) 联轴器的选择。 3、设计绘图: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2)减速器零件图二张;

目录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二、电机的选择 ....................................................................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2、电动机容量................................................................. P.......................................................... 3、电动机额定功率 m 4、电动机的转速 ............................................................... 5、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1.各轴转速................................................................... 2.各轴输入功率为(kW) ........................................................ 3.各轴输入转矩(N m) ........................................................ 四、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1、设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2、齿轮传动设计............................................................... 五、轴的设计计算.................................................. 1、高速轴的设计............................................................... 2、低速轴的设计............................................................... 六、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1、高速轴的校核............................................................... 2、低速轴的校核............................................................... 七、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高速轴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2、低速轴的轴承选取及计算..................................................... 八、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 1、高速轴的键连接............................................................. 2、低速轴键的选取............................................................. 九、联轴器的选择.................................................. 十、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表及附件的选择...................... 1、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表............................................... 2、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2) 十一、润滑与密封.................................................. 1、润滑....................................................................... 2、密封.......................................................................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单级机圆柱齿轮减速器 机械电子工程系系 08一体化专业 2 班 设计者:曹刘备 学号:080522043 指导老师:马树焕 2010 年6 月19 日

目录 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二、V带设计 三、各齿轮的设计计算 四、轴的设计 五、校核 六、主要尺寸及数据 七、设计小结

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1已知条件:运输带工作拉力 F = 3200 N。 运输带工作速度v= 2 m/s 滚筒直径 D = 375 mm 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室 内,工作,水分和灰度正常状态,环境最高温 度35℃。要求齿轮使用寿命十年。 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一、传动方案 1)外传动用v带传动 2)减速器为单级圆柱齿轮齿轮减速器 3)方案如图所示 二、该方案的优缺点: 该工作机有轻微振动,由于V带有缓冲吸振能力,采用V带传动能减小振动带来的影响,并且该工作机属于小功率、载荷变化不大,可以采用V带这种简单的结构,并且价格便宜,标准化程度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速器部分单级渐开线圆柱齿轮减速器。轴承相对于齿轮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原动机部分为Y系列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计算与说明 (一)电机的选择 工作机所需要的功率 P w =F ×v=6400w =6.4 kw min .110134 .014.36.1?-=?==R D V n π 传动装置总效率: η总=η带轮×η齿轮×η轴承×η轴承×η联轴器 =0.95×0.97×0.99×0.99×0.99 =0.89 电机输出功率 P =P w/η总= 7.11 kw 所以取电机功率P =7.5kw 技术数据: 额定功率 7.5 kw 满载转速 970 R/min 额定转矩 2.0 n ?m 最大转矩 2.0 n ?m 选用Y160 M-6型 外形查表19-2(课程设计书P 174) A:254 B:210 C:108 D:42 E:110 F:12 G:37 H:160 K:15 AB:330 AC:32 AD:255 HD:385 BB:270 L:600 二、 V 带设计 总传动比 6.959.9101 970≈===n i n m 定 V 带传动比i 1=3.2 定 齿轮传动比i 2=3 外传动带选为V 带 由表12-3(P 216)查得K a =1.2 P ca =K a ×P = 1.1×7.5=9KW 所以 选用B 型V 带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最好有尺寸标注)和设计说明书

仅供参考一、传动方案拟定第二组第三个数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1)工作条件:使用年限10年,每年按300天计算,两班制工作,载荷平稳。(2)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F=1.7KN;带速V=1.4m/s;滚筒直径D=220mm。运动简图二、电动机的选择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的选择:按已知的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1)传动装置的总效率:η总=η带×η2轴承×η齿轮×η联轴器×η滚筒=0.96×0.992×0.97×0.99×0.95 =0.86 (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Pd=FV/1000η总=1700×1.4/1000×0.86 =2.76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滚筒轴的工作转速:Nw=60×1000V/πD =60×1000×1.4/π×220 =121.5r/min 根据【2】表2.2中推荐的合理传动比范围,取V带传动比Iv=2~4,单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Ic=3~5,则合理总传动比i的范围为i=6~20,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nd=i×nw=(6~20)×121.5=729~2430r/min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960 r/min 和1420r/min。由【2】表8.1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如下表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电动机转速(r/min)传动装置的传动比KW 同转满转总传动比带齿轮 1 Y132s-6 3 1000 960 7.9 3 2.63 2 Y100l2-4 3 1500 1420 11.68 3 3.89 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比较两种方案可知:方案1因电动机转速低,传动装置尺寸较大,价格较高。方案2适中。故选择电动机型号Y100l2-4。 4、确定电动机型号根据以上选用的电动机类型,所需的额定功率及同步转速,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00l2-4。其主要性能:额定功率:3KW,满载转速1420r/min,额定转矩2.2。 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1、总传动比:i总=n电动/n筒=1420/121.5=11.68 2、分配各级传动比(1)取i带=3 (2)∵i总=i齿×i 带π∴i 齿=i总/i带=11.68/3=3.89 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1、计算各轴转速(r/min)nI=nm/i带=1420/3=473.33(r/min) nII=nI/i齿=473.33/3.89=121.67(r/min) 滚筒nw=nII=473.33/3.89=121.67(r/min) 2、计算各轴的功率(KW)PI=Pd×η带=2.76×0.96=2.64KW PII=PI×η轴承×η齿轮=2.64×0.99×0.97=2.53KW 3、计算各轴转矩Td=9.55Pd/nm=9550×2.76/1420=18.56N?m TI=9.55p2入/n1

单级减速器的设计

单级齿轮减速箱设计 设计说明书 第一部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来源(原始资料)第二部分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第三部分电动机的选择 第四部分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第五部分三角带传动设计 第六部分齿轮的设计计算 第七部分轴的设计计算 第八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第九部分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第十部分箱体结构的设计 第十一部分润滑与密封 第十二部分设计与小结 第十三部分参考资料目录

第一部分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来源(原始资料) 1、题目:单级齿轮减速箱设计 2、工作情况: ⑴ 一般条件,通风良好,连续工作,中等冲击,双向旋转,一天1班,寿命8年, 减速器输出扭矩600N.m ,输出转速不大于500r/min ;(学号尾号为单号学生) ⑵一般条件,通风良好,连续工作,均匀,双向旋转,一天2班,工作时间10年,每年按300天计,减速器输出扭矩600N.m ,输出转速不大于500r/min 。(学号尾号为双号学生) 3、要求: ⑴、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2号图纸) ⑵、 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 (3号图纸) ⑶、设计说明书一份 (不少于5000字) 说明书内容: ⑴ 设计任务来源 (原始资料) ⑵ 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至少三种方案) ⑶ 电动机的选择 ⑷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⑸ 齿轮的设计计算 ⑹ 轴的设计计算 ⑺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⑻ 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⑼ 润滑与密封 ⑽ 设计小结 ⑾ 参考资料目录 4、考核: 小组内成员的内容不能一样;答辩 带式运输机传动示意图 带传动II 电机 单级齿轮减速器 链传动 联轴器滚筒 运输带I 轴 轴III 轴 F V D

单级圆柱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学生学部(系)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部 专业班级12机械1班 学号10138 学生许建强 指导教师黄惠麟

2014年12月26日

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论文)的容 1、传动装置及电动机的选择 2、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3、传动件的设计与计算、润滑和密封 二、课程设计(论文)的要求与数据 1、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变化不大,空载启动,工作机效率为0.95;工作时间为10年,每年按300天,两班制工作(每班8小时);运输带的速度允许误差为±5% 2、原始数据:运输带工作拉力F=3800 N;运输带速度v=1.6 m/s;滚筒直径D

=320mm 三、课程设计(论文)应完成的工作 1、设计带式运输机的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装配图1。 2、绘制输出轴、大齿轮的零件图各1。 3、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课程设计(论文)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高等教育.2004 [2] .德志,伟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冶金工业.1997 [3] .胡家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工业.2007 [4] .可桢,程光蕴,仲生.机械设计基础. 高等教育.2006 [5] .良玉、机械设计基础.:东北大学.2000 [6] .常新中.机械设计. 化学工业.2007 [7] .裘文言,继祖.机械制图. 高等教育.2006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4 年11月14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2014 年12月26 日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一级减速器设计使用说明

一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课题: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 班级:2015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一班)姓名:陈伟 学号:1558020120104 指导老师:童念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 二、电动机的选择———————————————————— — 三、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 四、V带的设计————————————————————— — 五、齿轮传动设计与校核————————————————— — 六、轴的设计与校核——————————————————— — 七、滚动轴承选择与校核计算——————————————— — 八、键连接选择与校核计算———————————————— — 九、联轴器选择与校核计算———————————————— — 十、润滑方式与密封件类型选择——————————————

— 十一、设计小结————————————————————— 十二、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说明书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主要零件工作图2张; 3、设计计算说明书 原始数据:(p10表1-4)1-A输送带的工作拉力;F=2000 输送带工作速度:V=1.3m/s 滚筒直径:D=180 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载,载荷平稳,空载起动,使用期限15年,每年300个工作日,每日工作16小时,两班制工作,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为5% 传动简图:

二、电动机的选择 工作现场有三相交流电源,因无特殊要求,一般选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最常用的电动机为Y 系列鼠笼式三相异步交流电动机,其效率高,工作可靠,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价格低,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场合。本装置的工作场合属一般情况,无特殊要求。故采用此系列电动机。 1.电动机功率选择 1选择电动机所需的功率: 工作机所需输出功率Pw=1000 FV 故Pw= 1000 8 .12000?= 3.60 kw 工作机实际需要的电动机输入功率Pd=η w p 其中54321ηηηηηη= 查表得:1η为联轴器的效率为0.98 2η 为直齿齿轮的传动效率为0.97 3η 为V 带轮的传动效率为0.96 54.ηη 为滚动轴承的效率为0.99 故输入功率Pd= 98 .099.099.096.097.098.0 3.60 ?????=4.09KW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一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 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学院: 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机械设计课程计算内容 一、传动方案拟定 (3) 二、电动机的选择 (4) 三、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 (5) 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 (5) 五、普通V带的设计 (6) 六、齿轮传动的设计 (7) 七、轴的设计 (9) 八、滚动轴承的选择 (13) 九、键连接的选择与校核 (14) 十、轴连接器选择 (15) 十一、减速器箱体和附件的选择 (15)

十二、润滑与密封 (16) 十三、设计小结 (16) 十四、参考书目 (17) 设计课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设计一个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已知带式输送机驱动卷筒的驱动功率,输送机在常温下连续单向工作,载荷平稳,环境有轻度粉尘,结构无特殊限制,工作现场有三相交流电源。 原始数据: 传送带卷筒转速n (r/min)= 78r/min w (kw)=3.2kw 减速器输出功率p w 使用年限Y(年)=6年 设计任务要求: 1,主要部件的总装配图纸一张 2,A1,典型零件的总做图纸2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20页左右)。 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 一,传动方案拟定。 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和一级带传动。 1,使用年限6年,工作为双班工作制,载荷平稳,环境有轻度粉尘。 (r/min)=78 r/min 2、原始数据:传送带卷筒转速n w 减速器输出功率p (kw)=3.2kw w 使用年限Y(年)=6年 方案拟定:1

采用V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 1.电动机 2.V 带传动 3.圆柱齿轮减速器 4.连轴器 5.滚筒 二、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计算 (1)电动机的选择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电动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 2. 、电动机容量选择: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 式(1):Pd =PW/ηa () 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η总 =η1×η22×η3 式中:η1、η2、η3、η4分别为带传动、轴承、齿轮传动。 η1=0.96 η2=0.99 η3=0.987η η总=0.91 所以: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 Pd =PW/ηa =3.2/0.91=3.52 kw 3.额定功率p ed =5.5 . 查表 二十章 20-1 4. 根据手册P7表1推荐的传动比合理范围,取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3~6。

一级减速器设计说明书(1)-一级减速器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 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设计题目: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一、传动方案简图 二、已知条件: 1、有关原始数据: 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1.47 KN 运输带速度:V=1.55m/S 鼓轮直径: D=310mm 2、工作情况:使用期限 8 年, 2 班制(每年按 300 天计算),单向运转,转速误差不得超过± 5%,载荷平稳; 3、工作环境:灰尘; 4、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 5、动力来源:电力,三相交流,电压380/ 220V 。 三、设计任务: 1、传动方案的分析和拟定 2、设计计算内容 1)运动参数的计算,电动机的选择;3)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4)轴的设计与强度计算; 5)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6)键的选择与强度校核; 7)联轴器的选择。 3、设计绘图: 1)减速器装配图一张; 2)减速器零件图二张;

目录 一、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电机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电动机容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电动机额定功率P m...........................................................................................................................................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电动机的转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1.各轴转速............................................................................................................................................................................错误!未定义书签。 2.各轴输入功率为( kW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各轴输入转矩(N m).......................................................................................................................................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传动件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计带传动的主要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齿轮传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轴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1、高速轴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低速轴的设计 (12) 六、轴的疲劳强度校核 (13) 1、高速轴的校核 (13) 2、低速轴的校核 (13) 七、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7) 1、高速轴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17) 2、低速轴的轴承选取及计算 (18) 八、键连接的选择及校核 (19) 1、高速轴的键连接 (19) 2、低速轴键的选取 (19) 九、联轴器的选择 (20) 十、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表及附件的选择 (20) 1、铸件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计算表 (20) 2、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2) 十一、润滑与密封 (21) 1、润滑 (21) 2、密封 (21) 十二、参考文献 (24)

单级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一、确定传动方案 (7) 二、选择电动机 (7) 一、选择电动机 (7) 二、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9) 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 (9) 三、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10) (1)普通V带传动 (10) (2)圆柱齿轮设计 (12) 四、低速轴的结构设计 (14) (1)轴的结构设计 (14) (2)确定各轴段的尺寸 (15) (3)确定联轴器的尺寸 (16) (4)按扭转和弯曲组合进行强度校核 (16) 五、高速轴的结构设计 (18) 六、键的选择及强度校核 (19) 七、选择校核联轴器及计算轴承的寿命……………………………………… 20 八、选择轴承润滑与密封方式 (22) 九、箱体及附件的设计 (22) (1)箱体的选择 (23) (2)选择轴承端盖 (24)

(3)确定检查孔与孔盖 (24) (4)通气孔 (24) (5)油标装置 (24) (6)螺塞 (24) (7)定位销 (24) (8)起吊装置 (25) (9)设计小结 (26) 十、参考文献 (27)

前言 设计目的: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目的是: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 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及掌握机械零件,以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 维护要求,之后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 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4)学习进行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定。 二、课程设计内容 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分析传动装置的总体方案;选择电动机;运动和

单级蜗杆减速器的设计

机械设计设计说明书 前言 设计是考察学生全面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根据学院的教学环节,在为期三周的机械设计设计。本次是设计一个蜗轮蜗杆减速器,减速器是用于电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本减速器属单级蜗杆减速器(电机——联轴器——减速器——联轴器——带式运输机),本人是在周知进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该设计内容包括:任务设计书,参数选择,传动装置总体设计,电动机的选择,运动参数计算,蜗轮蜗杆传动设计,蜗杆、蜗轮的基本尺寸设计,蜗轮轴的尺寸设计与校核,减速器箱体的结构设计,减速器其他零件的选择,减速器的润滑等和A0图纸一张、A3图纸三张。设计参数的确定和方案的选择通过查询有关资料所得。 该减速器的设计基本上符合生产设计要求,限于作者初学水平,错误及不妥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参数选择: 总传动比:I=35 Z1=1 Z2=35 卷筒直径:D=350mm 运输带有效拉力:F=6000N 运输带速度:V=0.5m/s 工作环境:三相交流电源 有粉尘 常温连续工作 一、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根据要求设计单级蜗杆减速器,传动路线为:电机——连轴器——减速器——连轴 器——带式运输机。(如图2.1所示) 根据生 产设计要求可知,该蜗杆的圆周速度V≤4— —5m/s,所以该蜗杆减速器采用蜗杆下置式 见(如图2.2所示),采用此布置结构,由于 蜗杆在蜗轮的下边,啮合处的冷却和润滑均 较好。蜗轮及蜗轮轴利用平键作轴向固定。 蜗杆及蜗轮轴均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承受径 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复合作用,为防止轴外 伸段箱内润滑油漏失以及外界灰尘,异物侵 入箱内,在轴承盖中装有密封元件。图 2.1 该减速器的结构包括电动机、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蜗轮轴、箱体、滚动轴承、检查孔与定位销等附件、以及其他标准件等。

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中的减速器机电系专业 级班 学生姓名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课题题目及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2.1 课题题目 2.2 主要技术参数说明 2.3 传动系统工作条件 2.4 传动系统方案的选择 第三章减速器结构选择及相关性能参数计算 3.1 减速器结构 3.2 电动机选择 3.3 传动比分配 3.4 动力运动参数计算 3.5带的选择 第四章齿轮的设计计算(包括小齿轮和大齿轮) 4.1 齿轮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4.2 齿轮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4.2.1 按照接触强度初步设计齿轮主要尺寸 4.2.2 齿轮弯曲强度校核 4.2.3 齿轮几何尺寸的确定 4.3 齿轮的结构设计 第五章轴的设计计算(从动轴)

5.1 轴的材料和热处理的选择 5.2 轴几何尺寸的设计计算 5.2.1 按照扭转强度初步设计轴的最小直径 5.2.2 轴的结构设计 5.2.3 轴的强度校核 第六章轴承、键和联轴器的选择 6.1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6.2 键的选择计算及校核 6.3 联轴器的选择 第七章减速器润滑、密封及附件的选择确定以及箱体主要结构尺寸的计算 7.1 润滑的选择确定 7.2 密封的选择确定 7.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确定 7.4箱体主要结构尺寸计算 第八章总结 参考文献

第一章绪论 本论文主要内容是进行一级圆柱直齿轮的设计计算,在设计计算中运用到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与互换性》等多门课程知识,并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绘图,因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一次全面的、规范的实践训练。通过这次训练,使我们在众多方面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了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和扩展了相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对通用机械零件、常用机械传动或简单机械的设计,使我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树立正确的工程设计思想,培养独立、全面、科学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另外培养了我们查阅和使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以及计算、绘图数据处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的能力。 (4)加强了我们对Office软件中Word功能的认识和运用。

proe一级减速器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 ——减速器结构的三维设计 学院:诚毅学院班级:机械1092班

姓名:李德隆学号:35 成绩:指导老师:荣星李波 2014年1月17日

集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专业机械设计方向—— 设计题目: 设计任务:根据减速箱的设计参数和二维图,用Pro/E软件设计减速箱的三维结构。完成的任务: 1.构建减速箱的各个零部件的三维模型; 2.构建减速箱的装配体; 3.对减速箱进行运动仿真; 4.减速箱的工程图设计以及重要零部件的工程图设计。 时间安排: 1. 准备相关的减速箱设计和Pro/指导手册;(天) 2.构建减速箱中的各零部件;(天) 3.构建减速箱的装配体;(3天) 4.减速箱的机构运动仿真;(1天) 5.创建减速箱的工程图;(2天) 6.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 7.提交课程设计和课程设计的答辩。(1天) 参考书目: [1] 完全精通Pro/Engineer野火综合教程,林清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2] Pro/Engineer野火工程图制作,林清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 Pro/Engineer野火动态机构设计与仿真,林清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指导教师:荣星李波2013年12月29日 机械工程10 级92 班 学生:李德隆学号:35 2014年 1 月17日

目录 1、引言----------------------------------------------------------------1 2、零件体的设计、造型--------------------------------------------------2 .减速器下箱体设计---------------------------------------------------2 .减速器上箱体设计---------------------------------------------------5 .大齿轮的设计-------------------------------------------------------7 .大齿轮轴的设计----------------------------------------------------17 .齿轮轴的设计------------------------------------------------------20 .减速器其它附件的设计----------------------------------------------24 3、装配体的设计-------------------------------------------------------33 .装配大齿轮--------------------------------------------------------33 .装配小齿轮--------------------------------------------------------34 .装配轴承端盖------------------------------------------------------35 .装配窥视孔--------------------------------------------------------35 .整机装配----------------------------------------------------------36 4、减速器仿真--------------------------------------------------------39 5、工程图的设计-------------------------------------------------------41 .整机工程图--------------------------------------------------------41 .小齿轮工程图------------------------------------------------------42 .大齿轮工程图------------------------------------------------------42结论---------------------------------------------------------------43 参考文献-----------------------------------------------------------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