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计划书

小组名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小组

一、理念阐述:

从高中到大学,是人生角色扮演的一个重要转变时期。有很多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在兴趣认知、自我认知等方面产生许多问题。当大学生产生这样得困惑或问题时,一般表现为对自我的认识产生疑惑。对周围环境产生失望、迷惑等。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本次小组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增进成员对自我和彼此的了解,帮助组员全面客观地了解自我,引导组员完成自己计划目标的制定。并让其感觉组员们的信任和支持,帮助其顺利成长和发展,明确自己的目标,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凡是有意愿提高和发展自己的学生,都可以加入这次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理论依据:

1、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概念”,这个概念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个部分。自我认识,是了解及认识自己各方面的一个过程。这包括个人对自己行为上、心理上及身体外貌上的认识和了解,以期建立一个正面的个人形象,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

2、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隔绝的生活。除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还要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正常的成长与发展。

3、目标一般是一个具有远见的一个鼓舞人达到需求的的概念。所有人类的推动力可归纳为三种:建立目标、影响别人和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小组成员不断体验从需求、人及问题中周旋,小组要给予领导一定的权力,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小组成员依此也可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

4、“社会学习理论”

相信人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新行为。在小组中,工作人员会较多地使用正面增强和模仿。在小组活动时,工作人员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对组员的积极行为和态度给予正面的称赞和评价,使该行为或态度得到满足,加强日后继续出现的可能性。此外,工作人员也要让组员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如提供沟通的黄金定律——想要怎样被对待,就要怎样对待别人。

5 、认知行为理论

“认知行为理论”相信人是理智的和自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信念。伊利斯指出,个人对外界事物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不是直接的,而是受制于过程中的思想信念。信念合理积极,则反映也合理积极。信念有偏差谬误,则反映也会有问题。通过找出谬误信念,重建合理思想,情绪及行为问题亦可获得解决。我们希望通过练习设计、游戏及小组讨论,让组员明白个人思想往往会影响情绪的反应及行为表现,从而协助组员开放思想,以及减少因一些非理性观念带来的情绪不安和困扰。

二、小组目标:

1、协助小组成员进行彼此交流和了解,增强其对自我的一个具体化认知。

2、协助小组成员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为自己做安排和设计。

3、本次小组每一个阶段的目标稍有不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三小组组员:

四、小组特征:

1、志愿小组,小组组员依自己的意愿参加。

2、小组组员由小组开始到结束均是固定的,是一个封闭式小组。

3、小组组员均有共同的统一目标,并且希望在组内达到自己的目标,是一个成长小组。

五、小组目的:

1、协助小组成员进行彼此交流和了解,增强其对自我的一个具体化认知。

2、协助小组成员调整现在的一个不甚满意的大学生活状态,学会为自己做安排和设计。

3、最终达到帮助小组组员走出困境和迷茫,有一个清楚的目标和一个清晰的人生规划。

六、活动时间及安排:

小组活动的具体计划:

第一次活动营造小组氛围促进组员了解

第二次活动自己眼中的自己

第三次活动别人眼中的自己

第四次:职业向往

第五次:明确目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