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液配置细则

消毒液配置细则
消毒液配置细则

消毒液配置细则

一在配制消毒液前,要仔细检查消毒剂,不合格的不能使用。消毒液的浓度有严格要求,在配制消毒液前,应仔细检查原装药液的浓度,认真计算并核对好使用量,确保准确无误。

二配制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刷洗干净,不能携带任何污物。

三采用戊二醛进行器械消毒,应随用随领,不可领取后贮存备用。配制之前应仔细阅读浓缩戊二醛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注意戊二醛的含量、生产日期及有效期。消毒液每2周更换1次。戊二醛对金属器械有一定腐蚀作用,可加0.5%亚硝酸钠作为防锈。

四清洗机酶洗液使用要求溶解温度必须达到40度。

五配置的84消毒液分别按以下要求执行:湿化瓶1000mg/L ,止血带1000 mg/L,普通器械1500 mg/L,特殊感染2000 mg/L,分箱使用,不可混用。每天使用前测试有效氯浓度,并及时更换,及时登记。六84消毒液细配方法如下:市场销售的84消毒液含有效氯5%左右。

需要84消毒液40毫升、1960毫升水能够配制完成2升的1000 mg/L含氯消毒液。

需要84消毒液60毫升、1940毫升水能够配制完成2升的1500 mg/L含氯消毒液。

需要84消毒液80毫升、1920毫升水能够配制完成2升的2000 mg/L含氯消毒液。

以此类推。

外来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一、查对制度

1 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核准进入后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械物品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及酶、碱性清洗剂的配置浓度及有效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与碱性清洗剂是否冲洗干净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干燥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重量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实验包外的灭菌标识、包内化学指示卡、有无潮包,植入器械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及时对发生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二、外来器械(包括植入物)灭菌物品召回追溯制度。

1 发现灭菌物品在处理、质量检测、记录等方面发生缺陷时,根据发生质量缺陷器物的名称,前往所以科室召回。

2 履行缺陷资料的收集—分类—原因分析—制度改进—落实措施纠正偏差—跟踪监控—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3 按下列进行担跟踪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按器械包外灭菌胶带上注明的灭菌锅号、锅次、品名、灭菌日期、无菌有效期、责任人、质检人等信息进行质量追踪。

(2)再次核对该次灭菌运行程序的运行参数。

(3)按记录此次灭菌的信息(查灭菌日期、灭菌器锅号、锅次、装载的主要物品、灭菌程序、数量、操作员签名或代号等)

(4)核对灭菌质量的检查结果。

三、持续质量改进制度

1 加强人员“三基”培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树立工作质量零缺陷观念。

2 加强各工作流程的管理及环节质量制度,记录各项工作质量检测结果并存档。

3 建立健全机械清洗、灭菌设备运行参数及效果记录并存档。

4 根据工作质量缺陷程度进行轻、中、重度的定性与处理。

5 履行质量监控程序及缺陷资料收集—分类—原因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学习标准、规范行为、执行标准、修改标准)—落实措施纠正偏差—跟踪监控—实施持续质量改进。

技术操作规程

脉动真空压力灭菌方法: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整个过程需29——-36分钟。

一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入灭菌柜内、关好柜门;

二将蒸汽通入夹层,使压力达107.8kpa,预热4分钟;

三启动真空泵、抽除柜内空气使压力达到8kpa;

四停止输气,向柜内输入饱和蒸气,当柜内压力达49 kpa,温度达到106-112度时,关闭蒸汽阀;

五抽气、再次输入蒸汽、再次抽气,如此反复3-4次;

六最后一次输入蒸汽,使压力达到205.8 kpa(2.1kg/cm),温度达到132度,维持灭菌时间10分钟;

七停止输气、进入干燥程序,维持八分钟;

八待柜内外压力平衡(恢复到10 kpa)以下、温度降至60度以下,即可开门取出物品。

注意事项

灭菌设备的检查:灭菌设备应每日检查一次。

一检查门框与橡胶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门的锁扣是否灵活,有效。

二检查压力表在蒸汽排尽时是否达到零位。

三由柜室排气口倒入500ml水,查有无阻塞。

四关好门、通蒸汽看是否泄露、泄露达0. 1kpa/分,即达不到灭菌效果。

五检查蒸汽调节阀是否灵活、准确,压力表与温度计所提示的状况是否吻合,排气口温度计是否完好。

六检查安全阀舒服在蒸汽压力达到规定的安全限度时被冲开。

七抽气形成的最低负压、在预真空压力蒸汽时不得高于98.66 kpa,在脉动真空蒸汽压力灭菌时不得高于90.66 kpa。

八每日进行一次BD实验,检测灭菌器空气排出效果。

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一、含氯消毒剂常用浓度 1、诊疗用品的消毒 (1)一般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用250~500mg/L有效氯浸泡。 (2) 肝炎和结核菌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的消毒,用1000~2000mg/L有效氯。 2、抹布、拖把的消毒 (1)擦床抹布:使用时用500mg/L有效氯,用后用250mg/L有效氯浸泡. (2)拖把:应用后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干净,晒干备用。 3、病区地面的消毒 (1)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每日用清水擦1~2次。 (2)地面被病原菌污染时,用20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 (3)地面被肝炎病毒污染,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后再清扫。 4、病房各类用品(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表面的消毒 病人出院或终末处理时,用含有效氯250~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抹。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 (消佳净原液为含有效氯5%以上) 1. 25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 5ml + 水 995ml. (稀释浓度 200倍) 2. 50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10ml + 水 990ml. (稀释浓度100倍) 3. 100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20ml + 水 980ml. (稀释浓度50倍) 4. 2000mg/L有效氯 配制:消佳净(原液)40ml + 水 960ml. (稀释浓度25倍)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V')/C; 2.X=V'-V; 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消毒液的配制及监测规定(特选参考)

消毒液的配制及监测规定 DL-GL (2006)-08 一、 消毒液使用方法: 消毒对象 使用浓度 消毒时间 使用方法 鞋靴的消毒 200-250ppm 次氯酸钠 5-10秒 站在脚消毒池中浸泡 5-10秒钟 250-500ppm 漂白粉 环境的消毒 3000ppm 二氧化氯 3-8小时 自然熏蒸消毒 70-140ppm 二氧化氯 ——— 空间喷洒消毒 瓶盖的消毒 有效氯5-10ppm 二氧化氯 溶液 5-10秒 冲洗5-10秒钟 瓶子的消毒 有效氯5-10ppm 二氧化氯 溶液 5-10秒 冲洗5-10秒钟 手的消毒 75%酒精 10-15秒 手部用洗手液洗净后,然后用酒精喷洒10-15 秒。 工作服等的消毒 50-70ppm 二氧化氯 5分钟 洗净后浸泡5分钟,然 后烘干或凉干 二、消毒液配制方法: 1.75%酒精配制方法:先测出酒精原液的浓度为C1( 用酒精计测定浓度),然后假定要配制体积为V2(单位为ml )的消毒液,则要加入酒精原液的体积1 2% 75C V ×,加水的体积为V2 — 1 2% 75C V ×。 2.200-250ppm 次氯酸钠溶液配制方法: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 ,然后加入次氯酸钠母液(含量为10%)150ml,搅拌均匀,即为有效氯200-250ppm 的次氯酸钠消毒液。 3.250-300ppm 漂白粉消毒液配制方法: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 ,然后缓慢添加50克次氯酸钙(含量为30%),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250-300ppm 的次氯酸钙消毒液。

4.有效氯5-10ppm二氧化氯溶液:加水至瓶盖消毒液储存槽标识刻度(体积为320L),然后加入固体二氧化氯30g,搅拌均匀,即可。 5. 50-70ppm二氧化氯溶液: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然后缓慢添加45克固体二氧化氯,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50-7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 6.70-140ppm二氧化氯溶液:取一不锈钢桶,加水60 L,然后缓慢添加60克固体二氧化氯,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70-14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 7.3000ppm二氧化氯溶液:取一5L量杯,加入187克固体二氧化氯,边添加边搅拌,至完全溶解,即为有效氯3000ppm二氧化氯消毒液。 备注:固体二氧化氯的含量为8%。 三、监测规定 1.卫生监控员按用途根据上述配制方法配制消毒液,配制后填写《消毒液配制及监 测记录表》相关栏目中。 2.卫生监控员负责对洗手、鞋靴消毒液进行更换,每2小时更换一次,并填制《消 毒液配制及监测记录表》; 3.卫生监控员负责对进出车间人员洗手消毒的监督,做好相关洗手消毒情况记录。 4、注意事项: 4.1消毒剂为外用品,请勿内服; 4.2现用现配,避免吸入逸出气体; 4.3使用时必须先加水后加消毒剂,切勿颠倒次序; 4.4高浓度浓缩液(浓度﹥100ppm)具有漂白性,应避免接触有色衣物; 4.5对瓶子消毒时,消毒液中的二氧化氯会逸出而损失,需要适时添加消毒剂浓缩液进行补充;

各种消毒液配制方法 【精准】

各种消毒液配制方法 (1)84消毒液原液浓度5%(每100ml水加5g消毒液),换算后50000mg /L(一升水加5万毫克的84消毒液),不能用开水泡制。 公式:1L=1公斤=1000ML 案例1: 按原液1mL加200ml清水(1:200)的比例进行配制,相当于1塑料桶清水(约10公斤)加84消毒液ml 计算: 1公斤=1L=1000ml 10公斤=10000ml 1:200=X:10000,x=50ml 若20公斤水需配备原液多少ml? 1:200=X:20000,x=100ml 案例2: 如何用84原液浓度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置18 公斤浓度为250mg/L、500mg/L、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 计算: 5%:5g每100ml(即50000mg/L) 公式:1L=1公斤=1kg=1000g 50000mg/250mg=200,即比例为:1:200 18公斤=18000ml

1:200=X:18000ml,X=90 1、含氯消毒片分两种:500mg/L(消毒50-60平方米)、1000mg/L。 比例: 250mg/L,即1:2(1片兑2公斤水);500mg/L,即1:1;1000mg/L,即1:0.5; 注意事项: 1、消毒后必须在没有消毒液味道的时候幼儿才可进入教室 2、现用现配,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3、过氧乙酸,10-20ml/立方米 4、消毒溶液100ml-300ml每平方米,不少于30分钟; 100/1平方米=x/60平方米,x=6000ml=6L=6公斤消毒溶液,一喷雾器18L(公斤),根据实际情况用多少写多少,保证地面湿润为主就行,不少于30分钟。

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配比

84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及配比 一、使用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1:500和1:200,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5、84消毒液应该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避免误服。 6、84消毒液的有效期一般为1年,我们在购买与使用时要注意生产日期,放置太久其有效氯含量下降而影响消毒效果。 7、84消毒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8、84消毒液宜用凉水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需在25°以下避光保存。 9、消毒清洗后的物品要直接晾晒,不可再次接触其它容器。 二、配制比例: 1:500的84消毒液配制

1:200的84消毒液配制 三、配制方法: 1、按照配制比例,根据消毒物品数量,在消毒桶上做好消毒用水到达的标志。 2、将准备消毒的物品清洗干净备用。 3、配戴手套。 4、用消毒桶接凉水到指定的标记,并将量好的84消毒液倒入桶中,用手轻轻搅动,消毒液配制完成。 5、将清洗干净的物品放置于配好的消毒液中,加盖,净泡30分钟。 6、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逐一取出,并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晾晒。 7、剩余的含84消毒液的溶液,可用于浸泡抹布,清洗地面及卫生间等。 8、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9、做好消毒记录。

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配比

84消毒液的使用方法及配比 一、性质: 84消毒液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是一种有效氯含量5.5~6.5%的高效消毒剂。被广泛用于宾馆、旅游、医院、食品加工行业、家庭、幼儿园等的卫生消毒,消毒方法:擦拭、喷洒、托洗消毒。 二、使用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1:500和1:200,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被消毒物品应该全部浸没在水中,消毒以后应该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5、84消毒液应该放在小孩够不着的地方,避免误服。 6、84消毒液的有效期一般为一年,我们在购买与使用时要注意生产日期,放置太久其有效氯含量下降而影响消毒效果。 7、84消毒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应戴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8、84消毒液宜使用凉水现用现配,一次性使用,勿用50度以上的热水稀释,需在25度以下避光保存。 9、消毒清洗后的物品要直接晾晒,不可再次接触其它容器。 三、配制比例 1、按照配置比例,根据消毒物品的数量,在消毒桶上做好消毒用水到达的标志。 2、将准备消毒的物品清洗干净备用。 3、配戴手套。 4、用消毒桶接凉水到达指定的标记,并将量好的84消毒液倒入桶中,用手轻轻搅动, 消毒液配制完成。 5、将清洗干净的物品放置于配好的消毒液中,加盖,浸泡30分钟。 6、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逐一取出,并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晾晒。 7、剩余的含84消毒液的溶液,可用于浸泡抹布,清洗地面及卫生间等。 8、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消毒液配制使用和记录

消毒液配制使用说明 (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 一、消毒液母液的配制要求: 1、先将专用瓶装满1000毫升水; 2、将两一包连体袋两种组分同时倒入专用瓶中; 3、立刻盖上专用瓶摇匀溶解; 4、静止15分钟后使用,此时消毒液的浓度约为10000PPM,此浓缩液即为母液。 二、消毒液的使用要求: 1、各车间员工洗手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00PPM,浸泡时间为1分钟,浸泡后自然 晾干; 2、各车间脚踏池消毒水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200PPM,浸泡时间为15秒; 3、各车间地面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50PPM,采用清洗干净的拖帕拖地,拖地后自 然晾干; 4、各车间工作服、工作帽、毛巾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50PPM,清洗干净后自然晾 干; 5、各车间生产环境空气的消毒防霉除臭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50PPM左右,消毒时间为 30分钟,采用喷雾器喷洒,用量为每10立方米空间喷洒1公斤浓度要求为150PPM的消毒水(可在交接班之间进行)。 6、各车间空气的自然熏蒸消毒使用的消毒水浓度要求约为1000PPM,使用方法为:将消毒水 用塑料盆装好后放置于车间内的四周,让其自然挥发,消毒时间为8小时,用量为每100立方米空间放置0.1公斤浓度要求为1000PPM的消毒水(可在转班之间进行,需空间密闭)。 三、其它注意事项: 1、消毒液配制浓度举例:母液浓度为10000PPM,现要配5kg洗手消毒液。洗手消毒液浓度要 求为100PPM,所需母液体积为:100×5000÷10000=50毫升。 2、每天各车间消毒负责人员到品控部按需领取配制好的消毒母液,领取后签字确认。 3、消毒液的配制量由各车间消毒负责人员根据车间用量按需配制。 4、各车间消毒负责人员必须根据各自车间情况,为本班次或下班次准备好洗手消毒液。 5、各车间班组长和现场品控负责监督消毒液的配制和使用。

消毒液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消毒液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消毒液配置方法 (一)含氯消毒剂的配置(仅供参考) 1. 以浓度为5%的84消毒液为例: 2.以有效氯含量为50%的消毒片(1g/片)为例: 3.以有效氯含量为20%的含氯消毒粉为例: (二)75%乙醇配置

1. 75%乙醇:直接使用 2. 95%乙醇:①100mL95%乙醇,加水26.67ml水,得到75%乙醇; ②500mL95%乙醇,加水133.3ml水,得到75%乙醇。 (三)过氧乙酸的配制 1、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所知,过氧乙酸消毒液的配置如下:对二元包装的过氧乙酸,使用前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将 A液、B液混合并放置所需时间。根据有效成分含量按容量稀释公式 c1×V1;=c2×V2,c1和V1; 为过氧乙酸原液的浓度和毫升数,c2和V2 为配制过氧乙酸使用液的浓度和体积,用蒸馏水将过氧乙酸稀释成所需浓度。计算方法及配制步骤为∶①计算所需过氧乙酸原液的体积(V1)∶V1= (c2×V2)/c1;②计算所需蒸馏水的体积(V3)∶V3=V2-V1; ③取过氧乙酸原液 V1(mL),加入蒸馏水V3(mL),混匀。 2、0.5%过氧乙酸,即浓度为5000mg/L的过氧乙酸。 消毒液配置注意事项 1.乙醇:醇类易燃,不应有明火;用后应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 2.含氯消毒剂:①粉剂应置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封保存。②使用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24h。 ③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 2. 过氧乙酸:①过氧乙酸不稳定,应贮存于通风阴凉处,远离可燃物质。用前应测定有效含量,原液浓度低于12%时不应使用;②稀释

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及配制方法

含氯消毒剂的使用及配制方法 一、含氯消毒剂 1、定义: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者为含氯消毒剂。 2、有效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其含量用mg/L或(g/100ml)浓度表示。 3、适用范围:适用与环境、物体表面、物品、分泌物、排泄物等消毒。 二、使用方法:消毒液配制应根据产品有效氯含量,按稀释定律,用蒸馏水稀释所需要浓度。 消毒方法:浸泡法、擦拭法、喷洒法、干粉消毒法四种。 1、浸泡法:将洗净待消毒的物品浸没于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 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浸泡10分钟以上,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细菌芽孢:2000mg/L--5000mg/L,浸泡30分钟以上。 2、擦拭法:大件物品或其它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消毒,消毒所用溶度和作用时间同浸泡法。 3、喷洒法: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400mg/L--700mg/L,作用时间为10分--30分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芽孢等污染表面:2000mg/L以上,作用60分钟以上。 喷洒后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人员应立即离开。 4、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泄物中,

使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mg/L,搅拌后作用2小时以上;对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排放。 “84”消毒液:为中效消毒剂,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能消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细菌芽孢等,并有快速去污和强力漂白作用。 使用方法: 1、浸泡法:医疗器械及用品:500mg/L,30分钟。 便器、痰盂痰杯:500mg/L--1000mg/L,30分钟--60分钟。 2、喷洒及擦拭法: 家具地面物表:500mg/L,30分钟 病人血液及排泄物污染严重者:1000mg/L--2000mg/L,30分钟分枝杆菌和致病性芽孢污染者:2000mg/L--5000mg/L,30分钟三、含氯消毒剂注意事项: 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封保存。使用溶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24小时。配置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手套。 四、消毒剂有效成分的计算: 计算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ml)数:V=(C'×V')/C 计算所需自来水的体积X=V'-V 上式中符号说明: V: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ml)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消毒剂有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 XV )/C; 2. X二V—V; 式中:C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V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 例1,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 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V=( C XV )/C; =(1000mg/L X 10000ml /50000mg/L =200ml X=10000- 200=9800ml=# 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 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 加水多少升有效氯含量为%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500mg)有效氯,每升

(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 V = ( C XV )/C; =(1000mg/L X 10000mi /5000mg/L =2000ml X =10000- 2000 = 8000 ml =8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 水多少升 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 (1000mg)有效氯,每升 (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V = ( C XV )/C; =(200mg/L X 10000ml /5000mg/L =400ml X =10000- 400 =9600 ml =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消毒剂原液400ml,加水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和配制方法: 1、具体浓度标准:(用的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每批也不一样,大约 范围9-11%) 手部消毒液:50-100ppm或用75%的酒精 鞋靴消毒液:200- 0ppm 工器具、设备的消毒液:100~200ppm

消毒液的配制和操作规程

消毒液的配制及的操作规程 核心提示:1.1 0.1%(0.3%)新洁尔灭消毒液1.1.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9,80 0ml(3100 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 1.1 0.1%(0.3%)新洁尔灭消毒液 1.1.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9,800ml(3100 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新洁尔灭200ml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1.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具有地漏液封、清洁、消毒的作用。 1.2 3%(5%)来苏儿(甲酚皂)消毒液 1.2.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10,0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50%来苏儿640ml(1100 ml)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2.2 用途:用于地漏的液封。 1.3 75%乙醇溶液 1.3.1 配制:用量筒量取药用乙醇(95%)7890ml倒入配液桶中,加水温在30℃以下的注射用水2110ml,搅拌均匀后,用酒精比重计测溶液酒精度,再用95%乙醇或注射用水补足使酒精度达75%,用0.22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3.2 用途:用于皮肤、工具、设备、容器、房间的消毒。 1.4 2%(0.4%)NaOH溶液配制: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80克(16克)于5000ml烧杯中,加纯化水至4000ml,搅拌使其完全溶解后,移至配液桶中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一周内更换。 1.4.1 用途:用于玻璃、不锈钢、橡胶类器具的消毒。 1.5 3%双氧水溶液 1.5.1 配制:用量筒量取注射用水9000ml倒入配液桶中,放冷至30℃以下,再用量筒量取30%双氧水1000ml倒入注射用水中,搅拌混匀后备用,在容器上贴标签,注明品名、浓度、配制时间、配制人,24小时更换。 1.5.2 用途:用于工具、设备、容器的消毒,此浓度可以除热原。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2018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1.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钙消毒粉配制方法: . (1)先将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消毒粉配制成母液,即把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溶于水,充分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一般配制成10万ppm浓度的溶液。 (2)利用公式100000*取母液量=配制好的溶液量*所配制溶液浓度 (3)取母液量0.5公斤,配制100公斤的溶液,浓度即为:500ppm浓度 一般情况下洗手消毒需要200ppm的浓度,工作台需要100-200ppm,地面消毒需要500ppm的浓度,没有油污的小器具也可以用50-100ppm的消毒液进行消毒。 2.二氧化氯消毒剂的配制方法:二氧化氯是高效消毒剂,它只需要次氯酸钠消毒浓度的百分之一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 二氧化氯一般都是以粉末状进行销售的,一大袋中有十小袋,每次配制就取一小袋即可。 (1)取一小袋二氧化氯粉末,溶于1千克水中,配制成母液,一小袋一般情况下30-50克,(2)取母液再按照公式:母液浓度*取母液量=配制好的溶液量*所配制溶液浓度 (3)手和器具可以按照1:(30-40)进行配制,地面和过脚池可以按照1:15进行配制。 3.过氧乙酸的气味很刺激,所以一定不能用原液进行消毒,其消毒浓度也是很低的,一般情况下只需要0.3-0.5%进行配制,原液的浓度一般为15-20%。 过氧乙酸的配制方法: . (1)取原液30ml倒入15公斤的水中,立即加盖,摇匀。这样就配制成了0.3-0.4%的过氧乙酸消毒液。 (2)将配制好的消毒液放在喷雾器内进行喷洒消毒,可以对空间或器具表面消毒。喷洒过要关门关窗30-60分钟,然后开门开窗通风即可。 (3)也可以将过氧乙放在一个容器中加热对空间进行熏蒸,这样效果更好。一般按照每立方米1克进行熏蒸。 4. 84消毒液的配制方法: . 一般84消毒液的浓度为5.5-6.5%的有效氯浓度, (1)母液浓度*取母液量=配制好的溶液量*所配制溶液浓度 例如:配制1L,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 所需要母液量=0.05*1000/5.5=10ml, (2)配制好的消毒液可以用毛巾擦或喷洒均可。 (3)一般洗手台面只需要0.02%,地面或较脏的表面用0.1%即可。 5. 酒精的配制方法:一般市场上卖的酒精的浓度为95%, (1)95%*浓酒精的量=配制好酒精量*所配制酒精浓度 举例:要配制95ml75%的酒精,需要95%的酒精多少,计算如下: 95%*浓酒精的量=95*75%,这样:浓酒精的量=95*75%/95%=75ml (2)75%的酒精消毒效果是最好的,一般只配制75%的酒精进行消毒。

消毒液配制与使用制度

消毒液配制与与使用制度(暂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规范消毒剂的配置及消毒剂的储存、保管和使用,防止对食品造成污染,确保使用安全;特订定此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消毒剂配置及消毒剂储存、保管、发放、使用。 2.职责 品控部负责文件的制定及推行和实施,并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和跟踪 生产相关的部门按照本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 3.程序 更衣室应依据各种消毒剂的特性设专柜管理,应存放于阴凉、干燥处,严禁接触热源、火源,放置时应开口向上,以免洒漏或挥发失效。保证安全存量不少于一个月的使用量,不得出现中断现象。 消毒剂配制注意事项: 3.2.1配制时应使用专用器具、量具,并加以标识区别。 3.2.2因含氯消毒剂对人体呼吸道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配制时须戴口罩(防毒面具)和橡胶手套,或在通风区域配制。 3.2.3配制消毒剂时应查看消毒剂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及消毒剂是否变质现象。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75%酒精,将211ml蒸馏水(室温)放置于量筒中,加入95%的酒精至1000ml,或直接购买75%酒精使用。 3.3.2 Clo 2消毒液,取Clo 2 A剂3包及B剂3包,加入盛有3.9kg(根据采购市售Clo 2 有效氯 浓度及时调整加水量)水的塑料容器中充分溶解成为母液。配制好的母液必须在24小时内用完,若用不完须放入避光干净容器中密闭待用。 3.3.3消毒剂配制及使用控制表 3.4.1消毒频率:看横送架每隔5分钟消毒一次;装箱、封箱人员每隔30分钟对手消毒一次;

入库人员每隔1小时对手消毒一次,其他人员每隔10分钟对手消毒一次。每次浸泡不低于30秒。 3.4.2消毒液更换频率:3小时更换一次,若消毒液有效氯低于标准值应随时补充。(暂定)3.4.3消毒液控制浓度值(暂定)。 生产车间使用的消毒剂,只限本车间内使用,不得跨车间使用。 车间更衣室管理员应按照消毒液规定的浓度要求,配制消毒液,消毒液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间长,应补充消毒液,以保持一定浓度。有的消毒液应按规定要求定时更换,配制人员首先应对各消毒点所使用的容器体积进行计算并记录在册,先计算水的重量,然后根据浓度要求和药液有效浓度,确定加入液的量,以达到配制浓度的准确,对配制好的消毒液用余氯试纸测定其实际浓度,若不符合规定要求应及时调整。 车间操作人员对配制好的消毒液,要及时使用,使用方法采用喷、洒、浸泡等规定的方法,使消毒液与设备、设施、工器具等充分接触,接触时间不低于规定要求(30秒),然后用饮用水进行冲洗,冲剩残留消毒液方可使用。消毒完毕后所使用的消毒工具均应清洗干净,妥善保管,以便下次使用。地面消毒池不使用时均应放掉残液,冲洗干净。操作消毒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检测:质检人员用余氯试纸定时(每半个班次不低于一次)对各处的消毒液的有效氯进行检测并做到记录。

消毒液的使用方法、配比及注意事项(标准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消毒液的使用方法、配比及注意 事项(标准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消毒液的使用方法、配比及注意事项(标准 版) (一)84消毒液简介: 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直接接触可灼伤皮肤,严禁入口,使用过程中要配戴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家庭内使用主要用于擦拭玩具、物品、桌面,喷洒房间,拖洗地面,掺合粪便等。 (二)简易配制比例: 1、1:500的84消毒液配制 清水 1斤 5斤 10斤 20斤

84消毒液 1ml 5ml 10ml 20ml 2、1:200的84消毒液配制清水 1斤 5斤 10斤 20斤 84消毒液 2.5ml 12.5ml 25ml 50ml

(三)配制方法: 1.配戴防腐蚀的橡胶手套。 2.按照配制比例,根据消毒物品数量,在消毒桶上做好消毒用水到达的标志。 3.将准备消毒的物品清洗干净备用。 4.用消毒桶接凉水到指定的标记,并将量好的84消毒液倒入桶中,用手轻轻搅动,消毒液配制完成。 5.将清洗干净的物品放置于配好的消毒液中,加盖,净泡30分钟。 6.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逐一取出,并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地方进行晾晒。 7.剩余的含84消毒液的溶液,可用于浸泡抹布,清洗地面及卫生间等。 8.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9.做好消毒记录。 (四)使用注意事项:

消毒液配制方法

消毒液配制方法 一、应配备量筒、量杯、玻璃棒、消毒桶等消毒液配制工具,消毒液应现配现用。不同浓度消毒液配制方法如下: 1、 250mg/L含氯消毒液的配制: (1)有效氯含量为3%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19份水。 (2)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 2、 500mg/L含氯消毒液的配制: (1)有效氯含量为3%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59份水。 (2)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 (3)有效氯含量为50%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片取1片(每片为1克),加入1升水。 3、 1000mg/L含氯消毒液的配制: (1)有效氯含量为3%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29份水。 (2)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 (3)有效氯含量为50%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片取2片(每片为1克),加入1升水。 4、2000mg/L含氯消毒液的配制: (1)有效氯含量为3%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4份水。 (2)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24份水。 (3)有效氯含量为50%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片取4片(每片为1克),加入1升水。 5、3000mg/L含氯消毒液的配制: (1)有效氯含量为3%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份水。 (2)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5份水,配制好的浓度为3125mg/L。 (3)有效氯含量为50%的三氯异氰尿酸泡腾消毒片取6片(每片为1克),加入1升水。 二、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对金属有腐蚀性,配置和使用时建议佩戴口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第五节无菌操作 五、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1、过氧乙酸 该消毒剂为甲、乙两组的二元包装消毒剂,使用前需将甲2份、乙1份混合,经12~24小时混合反应后成为浓度≥18%原液,将此原液按照实际应用的需要(如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可配制成不同使用浓度的应用液。 (一)空气消毒 (1)熏蒸消毒法:使用浓度为7ml/M3,作用时间为1小时(密闭环境)。举例:若面积为25平方米、高为3米的房间。其容积为75立方米,应取过氧乙酸原液525ml、等量加水置于搪瓷碗(或耐热、耐腐蚀的容器)中,用酒精或煤油炉进行加热熏蒸。 (2)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将过氧乙酸原液浓度当成20%,按1:10的比例稀释成为2%的溶液,再将此液按8ml/立方米的量应用,并盛装于超低容量喷雾器中进行喷雾,作用时间为30~60分钟(密闭环境)。举例:若面积为25平方米、高为3米的房间,其容积为75立方米,应取2%的过氧乙酸稀释液600ml,采用超低容量喷雾器直接喷雾,直至药液全部喷完。(二)物体表面消毒可采取浸泡、喷雾、擦拭方法进行消毒。一般使用浓度为~%,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举例:将过氧乙酸原液浓度当成20%,若需配制使用浓度为%的消毒溶液,应取25ml原液加水至1000ml即得;或大半脸盆水约4000ml,加原液40ml即为%的消毒溶液。 2、84消毒液 该消毒剂可采取浸泡、喷雾、擦拭的方法,用于物体表面消毒,有一定的除污作用。一般使用浓度为~%,作用时间30分钟以上。举例:84消毒液原液有效氯含量≥5%,相当于50000mg/L,若需配制使用浓度为%的消毒溶液,应取100ml原液加水至1000ml即得;或大半脸盆水约4000ml,加原液160ml即为%消毒溶液。 3、有机含氯消毒粉剂 首先辩明要使用的消毒剂有效氯含量,然后按下述公式计算:稀释倍数=产品的有效氯含量/预配的消毒浓度-1如用的效氯含量为%的消毒粉对餐具进行消毒,需药液浓度为500毫克/升,即有效氯含量应是5/万。稀释倍数=-1=49即1份药加49份水,将餐具浸泡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