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前言

(一)实习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矿物与岩石

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

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

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

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

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三)实习时间以及人员

时间:2011年元月4日——元月6日

人员:地下09级

(四)实习路线

1.南京燕子矶——门坡——三台洞元月4日

观察点1.观澜亭观察点2.御碑亭

观察点3.燕子矶头观察点4.遇难同胞纪念碑观察点5.门坡

观察点6.三台洞——碟子大天观察点7.三星石

2.石头城——绣球公园——老虎山元月5日

观察点1。南京清凉门城墙观察点 2.石层霁雪观察点3. 鬼脸城观察点4.马娘娘脚印观察点5.明盟石观察点6.小桃园

观察点7. 老虎山南坡

3.栖霞山元月6日

观察点1.明镜湖观察点2.千佛岩

观察点3.品外泉观察点4.天开岩

观察点5.凤翔峰

一.南京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概况

从南京向东到镇江再折向南东,东抵武进县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低山,称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100余公里,标高一般为100~200米,少数山峰超过了300~400米。如钟山,孔山,华仑山,栖霞山,宝华山等。这里的地层山露齐全,不仅对于下扬子,而且在华南均具有代表性;构造变形程度中等,构造形象清楚,典型;火成岩类多而且出露广泛;有各种内生及外生矿床,加之这里的地质研究程度高,交通方便,观察容易,其中许多的地点已经成为地质旅行和教学实习的良好场所,在国内享有盛誉。

二.地层及岩石组合

南京地区的地层单元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宁镇地区小区。本区地层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发育良好,研究程度高。其中,古生代和部分中,新生代地层,有达60年之久的研究历史,建有许多的标准剖面,为广大的地质工作者划分和对比地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现在就我们这次实习中所见到的地层,自老而新分别叙述如下:1.震旦系(Z)

本次的实习中主要看见的是属于震旦系上统的灯影组(Z2

2

地点:三台洞

本组的岩性主要是灰白,深灰色厚层微晶白云岩,白去石化微晶灰岩,上部为白云石化含核形石灰岩,顶部夹硅质页岩。总厚度达258米以上。南京实习地的与上述有所不同,主要的岩性是藻白云岩,条纹状

藻球粒(藻团块)白云岩,可见葡萄状结构。该地仅出露灯影组上部,未见底。总厚度大于227.7米。目前幕府山所采的白云岩运往上海宝山钢铁公司,作为炼钢的重要剂原料。

2.泥盆系(D)

实习中所见的是属于上统五通组(D3)

地点:栖霞山山顶

岩石坚硬,常构成高山之顶,露头良好。根据岩性可分为三部分,下部为含砾石英砂岩夹少量页岩,中部为石英砂夹少量页岩,上部则以粉砂岩页岩为主,夹薄层石英砂岩。

3.二叠系(P)

实习中所见到的是栖霞组(P)

地点:栖霞山明镜湖

栖霞组的命名点在南京栖霞山,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的石灰岩为主。存在珊瑚,腹足类化石

可分为四个岩性段:

臭灰岩段为深灰色及黑色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具沥青,击之有臭味。偶见燧石结核。底部见灰黑色叶片状泥质生物屑灰岩和青灰色中,薄层微晶生物屑灰岩互层。共厚65米。

下硅质岩段为深色薄层燧石岩及纹层状硅质生物屑微晶灰岩。见腕足类碎片。厚约10米。

栖霞灰岩段为灰黑色厚层至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燧石结核较多,成列排列。化石丰富,产蜓类。厚80米左

右。

上硅质岩段为黑色纹层状生物屑微晶灰岩及燧石岩

栖霞组总厚度约为150米。与下伏地层船山组成假整合接触。4.侏罗系(J)

实习中所见的是象山群(J1+2)

地点:栖霞寺千佛岩

在南京南象山-北象山剖面中可以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下段底部常有砾岩及石英砂岩或含砾粗粒石英砂岩,底部石英砂岩中含较多长石。中,上部为含砾石英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韵律有煤层,为灰白及灰黄色,有时为灰黑色,富产植物化石。厚度可达376米。

上段为灰白及灰黄色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石石英砂岩)与紫红,暗红,灰绿等色的粉砂岩及泥岩互层,未发现化石。厚611.5米。

南京钟山象山群发育良好,唯上段顶部不全。自上而下分为:紫霞侗组,陵园组,西山寺组。前两组与南,北象山的象山群下段相当,西山寺组可以与该地象山群上段一部分地层进行对比。

象山群下段煤层可采。

象山群与下伏黄马青群呈假整合接触,而实习地,南京栖霞山地区为不整合接触。

5.白垩系(K)

实习中所见的是白垩系上统的浦口组(K2

2

地点:燕子矶,绣球公园,石头城

浦口组常出露于山麓或低矮丘陵地带。可以分为两部分。

下部紫红色及紫灰色砾岩为主夹有紫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常因地而异。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厚达100米以上。

上部以紫红色为主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以及砂砾岩。厚度大于100米。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本组的下部以洪积和山麓堆积为主,中上部主要为河流及湖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6.第四系(Q)

实习中所见的是中上统的下蜀组(Q2+3)

地点:门坡,老虎山南坡

分布广泛,常形成阶地。下蜀镇出露的岩性为黄色带红的泥、细砂及粘土,其中常含灰质结核。产腹足类化石。本组在南京附近沿长江一带发育最好。厚达20米左右。南京燕子矶汽车站附近剖面可为代表,分二段岩性:

上段灰黄色黄土质粘土。结构颇紧,垂直节理良好,故常以大块柱状体崩解。钙质含量较高,常呈拳头状结核出现。透水性较好,古土镶痕迹较差,略具铁猛胶膜,孔隙发育。

下段棕红色粘土,结构紧密,粘性较大,常多具铁猛胶膜。崩塌后呈不规则的棱状块。透水性较差,古土壤痕迹甚为显著。与下伏雨花台组呈假整合接触。

三.构造

1、褶皱

南京地区是由若干背、向斜组成的线状褶皱束。

在南京城东郊褶皱束最宽,由北侧的幕府山算起,经钟山到大连山,南北宽达25公里。向东逐渐收缩,如从北面的龙潭算起向南到江宁县的汤山,褶皱束宽度变为15公里左右。更东到镇江西边的五洲山、十里长山地段宽仅8公里以内。

褶皱束的走向在西端为北东、南西方向,过汤山以东转为北东东向,在五洲山十里长山一带明显地呈近东西向。

幕府山复背斜带

山露在南京城北面的上元门到燕子矶一线——幕府山,这里是宁镇山脉北带构造的代表,因长江大断裂切割,复背斜只剩下其南边的半个,北边的半个已断陷在长江河谷之下。复背斜的南半个概略地看是由两个主要的向斜及其间的一个背斜组成,由北而南为劳头山向斜、嘉善寺背斜、煤炭山向斜。背斜核部出露了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地貌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十分清楚。

这一复背斜向东过燕子矶后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去向如何是不明确的,很可能是沿北东东向穿过长江河谷而去。其西端经上元门向西后何去也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而不清。

点位:品外泉

由于断层运动形成的伴生褶皱

2.断层

南京地区断裂构造是十分发育的,也有若干规律性的东西。

首先,纵向断层很多,与之相伴随的有横向断层,它们形成格子状相交。

纵向断层常表现为逆冲性质。断层面倾角一般是中到高角度。它的效应是造成地层的缺失或重复,而以构成缺失为主;也造成岩层的破碎,局部形成断层角砾岩。但角砾岩的规模不一定很大,常伴随着岩石发生硅化、赤铁矿化。近断层处地层产状明显变陡或紊乱。纵向逆冲断层在幕府山地区极为普遍,这里大部分地层的接触关系皆为这种断层性质。这种断层在南带的汤山地区也有发育。

纵向断层中少数也表现为正断层性质,造成断层陡崖。其发生时代一般较逆冲断层为晚,常常是在早先的逆冲断层位置上迭加着后期的正断层。

横向断层常常是平移断层性质(或兼有正、逆断层的性质)。断层面常很陡,甚至近于直立。相当层沿走向发生明显错开。地层产状在近断层处发生拖曳和弯曲。断层角砾岩不甚发育,有时可伴随着岩石的硅化。沿断层带常有地下水出露。

横向断层带通过之处在地貌上常是沟谷或垭口所在,山脉为之切断。由于纵向、横向断层发育,促进了纵向、横向沟谷的形成,加之沿着某些页岩为主的地层也极易侵蚀成为次成谷。

点位1:观澜亭

白垩纪晚期。这里岩层产状比较一致连续,但石壁上也存在一些擦痕和沟,可判断是断层,错位的位移不大。

点位2:鬼脸城

此区域的新老地层产状较一致,时代连续。某些部位存在褶皱,个别部位存在断层。

点位3:品外泉

这是一个断层。侏罗纪。判断依据:这里形成了一个沟,并且石壁上某些部位存在擦痕。“逢沟必断”。

3.节理

节理属于断裂构造,与断层不同,节理中,岩石破碎后,沿破裂面无明显的位移。节理较为断层来说更加的普遍。节理的规模大小不一,张开的程度不一,节理面的粗糙程度也不一样。岩石中节理的发育是不均匀的。影响节理发育的因素有很很多,主要取决于构造变形的强度,岩石形成时代,力学性质,岩层的厚度以及所处的构造部位。

节理按照力学性质,分成张节理和剪节理。

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其方向垂直于主张应力,而平行于主压应力。

张节理多数是张开的,节理面粗糙不平,面上不具有擦痕。发育在粗碎屑岩中的张节理往往绕砾石和粗砂粒而过,并不切穿颗粒。张节理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距大,沿走向延伸不远即消失,但是在附近的不远处又会断续出现,并有分支复合现象。

剪节理由剪应力作用而形成的,剪应力常成对出现,称为共轭

剪节理。两共轭剪节理面的交线与中间主应力平行一致,;两面锐交角等分线常为最大主应力作用方向。节理面两侧岩块有微小的位移,节理面上常可见擦痕。节理面平直光滑,并常紧闭。砾岩和砂岩中的剪节理往往平整地切割砾石和粗粒砾。剪节理沿走向和倾角延伸较远,产状稳定,一般的发育密集。节理间距小。

点位1:马娘娘脚印

此处的节理表面看似为张节理的特点,但是节理仍然存在“X”型。所以此处准确说是剪张节理。具有先剪后张的性质。

点位2:明誓石

此处的节理仍然是先剪后张的节理,图中砾石被切穿是属于剪节理的表现。而整体体现张节理的特点。

点位4:小桃园

属于剪节理,在节理中有硅质胶结

点位5:天开岩

张节理,裂谷属于地堑系

四.地下水

地下水的分类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类是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按照水层的空隙性质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

上层滞水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称为上层滞水。

潜水埋藏在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充满于两个稳定的隔水层间的重力水

在野外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就是泉。地层的错断,导致了地下水的外涌。

潜水形成的为下降泉,而承压水由于压力作用可能形成上升泉。

野外分辨地下水的方式主要通过分辨其颜色和气味,纯净的地下水一般是无色,无味和透明的,当含有某些的化学成分和悬浮物时其物理性质会发生变化。

点位:品外泉

五.地表地质作用

1.风化

岩石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为适应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环境,都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广泛而缓慢。岩石的这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称为风化。其中又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空隙中水的冻熔以及盐类的洁净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它使岩石从比较完整的形态变成破碎。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化学风化使岩

石中的裂隙加大,孔隙增多,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和成分,使岩石变成松散的土层。

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在其生长和分解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岩石矿物所起的物理和化学的风化作用。对岩石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范围非常之广,几乎所有暴露在外的岩石都受到过风化的作用。

南京气候湿润,降水多,多为化学和生物风化。

点位1:石头城

城墙的风化侵蚀,主要是化学和生物侵蚀

点位2:石层霁雪

容易存在凌空面,危岩的防护:

结构支撑:锚杆打入,是结构和地基结核

嵌补治理:用仿古的砖支撑,石头做成石砖形状

过梁:两地危岩链接

点位3:鬼脸城

鬼脸是差异风化的结果

点位4:千佛岩

长石英砂岩,抗风化的能力中等

点位5:天开岩

植物的根劈作用

工程上的防治

岩石受到风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轻重不同的变化,

如裂隙度、孔隙度、透水性等。岩石风化程度越深,工程建筑的地基承载力越低,岩石边缘越不稳定。对不同的风化程度应该制定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防止风化可以用挖除法,抹面法,胶结灌浆法,排水法等。

2.岩溶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做岩溶作用。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有4个。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

点位1:三台洞碟子大天

岩石主要是藻白云岩,可用稀盐酸鉴别。此处形成岩溶堆积物:石笋,石钟乳,石柱

点位2:马娘娘的脚印

灰岩居多,钙质胶结,脚印是溶蚀凹地

点位3:明镜湖

二叠系,岩溶作用形成

点位4:天开岩

此处是地表岩溶堆积物,钙华:水析出,压力下降出来的流石。

工程防治

在岩溶区,由于地表覆盖层下有石芽溶沟,岩体内部有暗河、溶洞,建筑物的地基通常是很不均匀的。上覆土层还常因下部岩溶水的溶蚀作用而塌陷,形成土洞。在土洞的塌陷作用往往是突然发生的。

土洞出现的地区往往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区域。因此,工程设计施工前应该对岩溶地貌的情况调查清楚,稳定性是否够好,是否会发生塌陷。若遇到比较脆弱的溶洞结构,可以考虑用溶洞地基、土洞地基、石芽地基等方法加固。

3.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沿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点位1:门坡

沉积土,黄土类,没有层理,竖向节理发育,受外力作用会崩塌。点位2:老虎山南坡

具有围椅状滑坡壁,在70,80年代发生过两次滑坡。

4.崩塌

陡峭的斜坡上,被列席切割的巨大岩块,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坠落后堆积于坡脚的物质称为岩堆。崩塌常发生在山区的陡峭地山坡上,也发生在露头的采场,路堑边坡,高陡的人工边坡上,规模极大的崩塌可称为山崩,个别巨石不定时的崩落称巨石。

点位1:三星石

崩塌作用形成的落石,滚石

点位2:天开岩

崩塌作用形成的倒石堆

工程防治

1.排水

对滑体以外的地表水,可采用拦截和旁引的方法;对于滑体中的地下水,可用水平排水廊道或竖直排水并的方法将水排出。

2.降低下滑力和增加抗滑力

降低下滑力主要通过刷方减重,此时应正确设计刷方断面。遵循“砍头压脚”的原则。

3.改变滑带土的性质

对于岩质斜坡,可采用水泥或化学灌浆等措施;对于土质斜坡,可采用电化学加固法、冻结法,还可用焙烧法。

5.河流作用

水流的侵蚀就是表面泥沙被水流带走的过程。是否发生侵蚀可以根据泥沙的起动条件来判断。

水流的搬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水使砂,砾等沿河底推移,另一种则是细小的物质在水中呈悬浮状态移动,简称悬移。

当河流的流速低于推移临界流速时,泥沙便沉积下来。沉积物质的数量取决于河流的含砂量与搬运能力的对比关系。

河流所形成的地貌有:河漫滩,河流阶地

点位1:观澜亭

砾石的磨圆度,形状大小反应了当时的水流水体情况

点位2:燕子矶矶头

矶,反应了河流侧蚀作用

工程防治

对于河流的侵蚀和淤积作用的治理

护岸工程:A。直接加固岸坡 B。砌筑护岸

约束水流:A。顺坝和丁坝 B。约束水流,防治淤积

六.工程岩土体

工程岩土的分级,可从定性,定量的分析。

从强度考证:用小锤敲击,声音清脆,震手属于坚硬岩。

从完整性考证:单位面积节理的条数,和是否有交接来判断。点位1:小桃园

此处掩体在Ⅱ~Ⅲ级,可以直接作为地基

点位2:门坡老虎山

属于下蜀土工程性质较好,承载力在200kpa。

后记

整个的工程地质实习历时了三天。这三天的实习可谓收获颇丰,尤其是对我这个喜欢旅游和摄影的人来说,几天的实习可谓是一种享受。同时工程地质的实习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在实地的接触中了解知识的学习方法,说实在的,自己更加的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比起那种

枯燥无聊的讲课,实习中,老师可以就着实物来讲解很多的地质作用,岩层形态等。这样的教授方式,让我们更有印象,更能够记住。,学以致用。

就我自身的观点,其实三天的实习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所讲到的地质构造等还很有局限性。我有一个外校的同学,他们的实习时间放在的是假期中,同时历时久。我们工程地质的实习也可以换一下实习的时间段,不要放在考试前,而是给予一个充足的时间,让我们见识到更多的地质构造。

同时,实习中,也希望老师能稍改变一点方式。不单单一味的讲解,可以问出一个问题,让我们自己寻找相应的实物。此外,给我们更多的自由自己去发现,而老师更多的是当一个答疑者,解决我们的疑惑。

总之,工程地质的实习是让我难忘的,它切实的符合了实践型学科的特点,而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也定会给今后的我带来帮助。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实习报告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 告 Civil Engineering Geology Practice report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 201*年11月12日至201*年11月24日 二、实习地点 长沙市:岳麓山、猴子石大桥、南郊公园 娄底市:洛湛铁路娄邵段 冷水江市:波月洞 三、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和工作能力 2、掌握运用罗盘仪测量岩石产状的能力 3、学会分辨常见的造岩矿物和岩石,以及常见的地质构造,理解水的地质作用和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 4、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优良品质,掌握总结和编写实验

报告的能力 四、实习内容 1、矿物和岩石的分辨与鉴定 (1)矿物 鉴定时:先观察颜色 最后观察解理、断口及其它特征(2)岩石 ①岩浆岩:有明显的刺鼻气味,主要造岩矿物有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等 ②沉积岩:多为层状,其结构有砾状结构、砂状结构、泥状结构和化学结构及生物化学结构 ③变质岩:构造有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和块状构造,常见矿物成分有粘土矿物、云母、石英、长石等等 2、地质罗盘仪的使用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0-12-30 中国南京

前言 本次工程地质实习历时三天,分别是十二月的27 28 29 三天,三日天气均为晴天,在冬日的阳光照耀下还是能感觉到一丝暖意的,大家去实习不单单是能学到很多知识,而且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能领悟到大自然的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所创作出的各种各样的地质构造与奇异景色…..本次实习有工程地质任课老师隋老师带队,我们一班与兄弟班二班一起。三天的安排分别是这样的,27日乘车线路是燕子矶——门坡——三台洞,主要实习目的是研究地质构造以及岩石还有溶洞地貌;次日28乘车线路是老虎山——石头城——绣球公园,主要实习目的是研究斜坡以及斜坡稳定性,天然地基以及岩石的风化作用以及风华差异对岩石产生的作用;29日最后一天乘车路线栖霞山风景区;主要研究岩溶地貌对地基产生的影响地质构造中的断层,沉积岩的燧石结合现象。具体线路图: (一)南京燕子矶——三台洞路线 实习内容 地层:震旦是一寒武系奥陶系地层灯影组、幕府山组、仑山组、白垩系浦口组、第四系下蜀组 构造现象:沿江断裂及其他断层 岩溶现象:溶洞 风化作用及崩塌现象 长江流水地质作用:江岸冲刷河漫滩、江心州

观察点1 燕子矶车站南侧门坡 观察点2 燕子公园北侧——矶头 观察点3 燕子矶——三台洞沿江一带 观察点4 头台洞与观音阁 观察点5 三台洞 (二)老虎山——狮子山——绣球公园路线 实习内容 地层与岩石: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砾岩、细砂岩、粉砂岩、下蜀土构造现象:断层、节理、层面 斜坡块体运动现象:滑坡、崩塌 岩石风化作用现象: 长江流水作用:河漫滩 观察点1 上元门老虎山北坡 观察点2 老虎山南坡滑坡 观察点3 狮子山静海寺附过 观察点4 挹江门南小桃园城墙附近 观察点5 绣球公园绣球山 (三)栖霞山北长江边——栖霞寺——山顶 实习内容 地层:五通组、栖霞组、象山群 岩溶现象:石芽、溶沟、竖井落水洞 河流作用:长江河床、河漫滩

土木工程地质地质图题库网上整理

识读下图,写出此平面图中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并判断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四、读图题 (若同一构造类型有若干个,那么请在图上用①、②、③、④、⑤标出,然后分别描述) 号4~① 1 答:地质构造:T褶曲属于一个褶皱构造,形成于号褶曲属倾伏3之后,J之前,1 ~5号属倾伏直立褶曲;倾斜褶曲,4是直之前,号向斜形成于J之后,K逆断层,逆掩断层,立褶曲。②之前。K 接触关系:形成于J之后,平,P2~T 整合接触:S~D,D~C~角度不整合T行不整合C~P2 ~,SK,D~K~~J,P2J,C~J,C为侵入TC、P2、DK,J~K γ与、K与γ为沉积接触。接触;J、 答:从左向右轴面分别在内,轴、“C”地层“C”、“O”面近似为两翼交角平分线从左向右依的位置,褶皱向次为近直立背斜、斜歪、倒转背斜;斜下盘上移,

断层上盘下移、正断层为 解:三个图中的粗线是断层,字母是地层代号,箭头是断层的倾向,其数字和断层面的倾角。(1)图中是横切向斜的逆断层。地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的特征,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上盘),上盘核部地层出露宽度小,是由于该盘上升被剥蚀。 (2)图中是横切向斜的正断层。上盘核部地层出露宽度大,为下降盘。 (3)图中是背斜中的纵向逆断层。地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的特征,断层与地层界线同向为纵断层。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上盘),上盘上升覆盖住了下盘的部)。D分地层 (.

6. Z C,早于震旦纪向斜,4.背斜,斜歪褶皱5.石炭纪整合接触2.解:1角度不整合平行不整合 3. 逆断层,晚于。

)地层1:解:(中奥陶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中二叠世、晚二叠世、第四纪。 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 (2)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背斜(褶皱隆起成山); 向斜(褶皱弯曲成 谷)。.

土木工程地质常见考点归纳

第一章 工程地质学:地质学的分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矿物: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作用的能力。 解理:矿物在外力敲打下沿一定结晶平面破裂的固有性质。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平行定向排列。 岩层:由岩性差异形成的,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 层理: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 断口:不具有解理的矿物,在锤击后沿任意方向产生不规则断裂,断面为断口。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密度:矿物密度取决于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晶体结构的紧密程度。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主要成分硅酸盐,富含挥发性物质,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 侵入岩产状:岩基,岩株,岩盘和岩盆,岩床,岩墙,岩脉; 喷出岩产状:熔岩流,火山锥(岩锥),熔岩台地; 岩浆岩结构:1.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组成,岩浆冷凝速度慢,有充分时间形成结晶矿物,深成岩,如花岗岩;2.半晶质结构:同时存在结晶质和玻璃质的结构,喷出岩,如流纹岩;3.玻璃质结构:岩石全部由非结晶玻璃质组成,是喷出岩特有结构,如黑曜岩、浮岩; 岩浆岩构造:指岩石中矿物的空间排列和填充方式。1.块状构造(最多);2.流纹构造(多见酸性喷出岩);3.气孔状构造;4.杏仁状构造; 岩浆岩: 花岗岩: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酸性深成岩; 正长岩:正长石、黑云母、辉石,中性深成岩。 闪长岩:角闪石,斜长石,中性深成岩 辉长岩:辉石、斜长石,基性深成岩,中粒全晶结构; 橄榄岩:橄榄石、辉石,超级性深成岩; 闪长玢岩:同闪长岩,中性浅成侵入岩,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流纹岩:似花岗岩,具有明显流纹和气孔状构造,酸性喷出岩; 安山岩:同闪长岩,中性喷出岩; 玄武岩:同辉长岩,基性喷出岩。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总结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总结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湖南省长沙市,娄底市实习时间:— 一、实习目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土木工程地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土木工程地质》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认识土木工程地质现象,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同时充分认识到土木工程地质实践对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性,我们在肖武权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实习的主要目的为以下几方面: 1. 结合实践,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培养一定的野外学习实践能力,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并用地质罗盘测量 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 3.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 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4. 参观大型博物馆,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5. 在实习观测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土木工程地质等基本知识分析土木 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原因。 6. 掌握根据现场观察所得资料和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培养 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精神,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7. 切身理解工地施工的具体情况、步骤、施工难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实习安排: 三、实习内容: 1、实习动员大会: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动员大会于6月20号在南校电影院举行。学院非常重视本次实习,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会议主要由徐林荣老师主持,他向大家系统地介绍了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教学要求、实习内容、详情安排、注意事项等。徐老师特别强调了本次实习的安全问题,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同学们也很认真的听讲了有关需要注意的事项。 2、具体实习阶段学习使用地质罗盘仪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岩层各产状要素的具体数值。因此,本次实习中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学会地质罗盘仪

南京华为研究所参观生产实习报告

南京华为研究所参观生产实习报告 南京华为研究所参观生产实习报告 企业生产实习报告姓名参观时间20xx.8.25-20xx.8.28学号企业名称华为南研所、东软集团首先,我要感谢计算机学院为我们准备的这次生产实习活动,这几天我们先后参观了华为、东软等著名公司,在这过程中,公司的工作人员(确切的说我应该称呼他们为老师)不但热情地介绍了他们公司的工作、生活等情况,还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求职和工作的经验,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对我现在的学习乃至今后的人生都很有启示。时光飞逝,现在的我们已不再是懵懂少年,作为大四的学生,我们必须要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没有了学校的庇护,我们该何去何从!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大学的四年,正如别人所说,如果荒废了,那么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是一个尴尬的问题,但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在这大四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好好把握,走正确的道路。在我看来,无论是读研还是出国,我们的学生生活终究会结束的,迟早要进入社会,去追求自己的工作,问题是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去挑战更广阔的社会舞台?所以学院这次的生产实习活动真的很及时、很关键,它帮助我们去认知、去解决眼前的困扰。在参观华为南研所的时候,我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华为员工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充实、有条不紊,我喜欢这样的工作,之前,网上经常流传说华为员工工作压力太大,员工工作都很累很苦,但在亲身参观华为公司之后,我才认识到,压力大是因为员工对自己的要求高,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适当的加压能很好的提高工作的效率,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据华为公司的主管介绍,公司职位主要分生产研发和销售服务两大类,他分别介绍了这两大部门员工所需具备的条件、待遇等情况。相对于生产研发,我更喜欢

土木工程地质习题部分答案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 一、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 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何体。 层理层理是指岩层中物质的成分、颗粒大小、形状和颜色在垂直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纹理,每一个单元层理构造代表一个沉积动态的改变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定向平行排列的构造称为片理构造 岩层岩层是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是物质成分、结构、内部构造和颜色等特征上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称为岩层 岩石结构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 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岩层产状要素。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 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元。 节理节理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断层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

时的断裂构造。 地层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地质图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 图上的一种图件 三-河流(谷)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阶地或台地。隔水层隔水层是不能透过并给出水,或透过和给出水的数量微不足道的岩层。含水层能透水且含有重力水的岩土层 残基层经淋滤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质称残积层。 水的硬度地下水的硬度是指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数量。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渗流水不仅能把地表附近细小破碎物质带走,还能把周围岩石中易溶成分溶解带走。经过渗流水的 这些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 性,残留在原地的则为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这个 过程称淋滤作用 四、岩石吸水率是指在常压下岩石的吸水能力,以岩石所吸水分的重力与干燥岩 石重力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弹性模量是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热胀冷缩作用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阳光强烈照射,岩石表层首先受热膨胀,内部未变热,体积不变;晚上,由于气温下降,岩石表层开始收缩,这时岩石内部可能还在升温膨胀。这种表里不一致的膨胀、收缩长期反复作用,岩石就会逐渐开裂,导致完全破坏。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答案

《土木工程地质》课程复习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地质学 2、工程地质条件 答: 1.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人类工程建筑等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的学科。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工程地质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建设地区或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预测和评价可能存在和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对建筑物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提出防治不良地质现象的措施,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合理规划以及建筑物的正确设计、顺利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科学依据。 2.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二、简答题 1、工程地质条件的要素是什么? 答:地质因素包括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第一章地质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河流阶地; 2、风化壳; 3、风化作用; 4、变质作用; 5、地质作用; 6、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 8、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10、地壳运动。 答:1.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称为阶地或台地。 2.地壳表层岩石风化的结果,除一部分溶解物质流失以外,其碎屑残余物质和新生成的化学残余物质大都残留在原来岩石的表层。这个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 3.地表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是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4. 地球内力引起岩石产生结构、构造以及矿物成分改变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5.地质作用是由自然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6.当岩浆产生后,在通过地幔和/或地壳上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途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复杂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7.地震作用是指地震引起的作用于建筑物上的动荷载。水工建筑物的地震作用主要包括地震惯性力和地震动水压力,其次为地震动土压力。 8.内力地质作用指以地球内能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能促使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9.外力地质作用指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引起的地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杨柳桥—石经寺公路工程地质勘查实习报告 一、概况 本次实习线路沿着模拟公路杨柳桥—石经寺公路。线路起点杨柳桥,终点石经村的石经寺,全长12.665公里。途经:大雄殿、杨柳桥、飞龙桥、狮子山、张家院、陈家梨儿园、张家湾、山泉乡、打儿堰、柳沟铺、垭级口、大田村等。经过的桥梁隧道有:杨柳桥大桥、山泉隧道、大田村1号大桥、大田村2号大桥、石经寺大桥。 二、自然地理情况 测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区内主要山脉为龙泉山,龙泉山山脉系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的地理界线,是岷江与沱江的分水岭。在四川盆地内部,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龙泉山呈一条形山脉,高程480~981.3m,由北东-南西纵贯境内,为本区最高地形。丘陵与平原分别依伏于两侧,地形起伏大,相对高差50~150m,自然坡度30°~50°,山势险峻,多处悬崖峭壁,冲沟多呈“V”字型,纵向沟谷与山脉走向近于平行,形如梳状,坡面植被发育.有乡间小道相通,交通方便。 龙泉山是成都市的花木、水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三大水蜜桃生产基地之一,因此有“花果山”的美名,现为成都市级风景名胜区。龙泉山景区南北长18千米,东西宽13千米,面积230多平方千米,成渝高速公路隧道横穿中部而过。龙泉山林木面积约有50平方千米,水果有水蜜桃、梨、苹果、枇杷、葡萄等400多个品种,其中水蜜桃以个大皮薄、色鲜汁多闻名于世。新引进的巨峰葡萄、洞庭枇杷、大田李子等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每年春天桃花和梨花盛开时,整个龙泉山一片锦绣,是成都人踏青旅游的好去处。景区内

南京工业大学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八 前言 (一)实习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容 1、矿物与岩石 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 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 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 、简单的工程问题 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 等。 (三)实习时间以及人员 时 间: 2011 年元月 4 日——元月 6 日 人员: 地下 09 级 (四)实习路线 1. 燕子矶——门坡——三台洞 观察点 1.观澜亭 观察点 3.燕子矶头 观察点 5.门 坡 观察点 6.三台洞——碟子大天 2. 石头城——绣球公园——老虎山 观察点 1。清凉门城墙 观察点 3. 鬼脸城 观察 点 5.明盟石 观察点 7. 老虎山南坡 3. 栖霞山 观察点 1.明镜湖 观察点 3.品外泉 观察点 5.凤翔峰 一.及周边地区的 地质概况 从向东到再折向南东,东抵武 进县孟河一带,绵延了一列丘陵, 低山,称 为宁镇山脉。它全长约 100 余公里,标高一般为 100~200 米,少数山峰超过了 300~400 米。如钟山,孔山,华仑元月 4 日 观察点 2.御碑亭 观察点 4.遇难同胞纪念碑 观察点 7.三星石 元月 5 日 观察点 2.石层霁雪 观察点 4.马娘娘脚印 观察点 6.小桃园 元月 6 日 观察点 2.千佛岩 观察点 4.天开岩

土木工程地质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指导书 中北大学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实习目的 土木工程地质野外实习属教学实习性质,是工程地质教学的三个环节:理论课、室内实验课和野外实习课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和土木工程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阔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以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 此外,走出校门在野外或土木工程现场进行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实习要求 为了保证野外土木工程地质实习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实习效果,对学生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排除干扰,专心听讲。当指导老师在实习现场(特别在工地上、途径城镇区或公路旁)讲解时,学生要克服外界干扰,集中精神,用心听讲,明确各地质点的主要观察内容和要求。 (2)做到“五勤”。即勤敲打、勤观察、勤测量、勤记录、勤追索。在各个实习点,应有重点地详细观察与描述,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场实际联系起来,做好文字记录与地质描述,并注意收集和积累第一手资料,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野外工作。 (3)熟练操作地质罗盘。了解地质罗盘的结构原理,掌握其使用方法,能运用地质罗盘测量地质界面的产状要素,在实习中反复操作和使用,达到运用自如,并把它作为技能要求,列入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4)勤于思考,积极参加现场讨论。 (5)每天结束实习后,要及时整理野外纪录。野外纪录是学生编写实习报告的重要依据,其完整程度和充实与否,直接影响实习报告的编写和报告质量的高低,学生实习纪录可随时让教师抽查,该项也是本实习考核的一项内容。 (6)实习结束时,每人应按时递交一份自编的实习报告(报告书编写要求见实习报告的要求),实习报告作为学生实习的业务总结,也是教师评定实习成绩的依据之一。

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习题(3)

工程地质试题库 (参考书目:李隽蓬等,《土木工程地质》(第二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Ⅰ.名词解释(37道)(红字为参考答案,除注明外,下同) 工程地质学p1 一、矿物和岩石 矿物p4 岩石p4 层理p14 片理p20 岩层p14 岩石结构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p52 岩层产状p59 褶曲p62 节理p65 断层p67 地层p54 地质图p74 三、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谷)阶地p88 隔水层含水层残积层p82 水的硬度p95 淋滤作用p82 隔水层:不能透水(或透水性很弱)且不能给重力水的岩土层。 含水层:能透水且含有重力水的岩土层。 四、岩石工程性质 岩石吸水率p23 弹性模量p28 热胀冷缩作用p29 风化程度黄土p36 软土p43 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五、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p134 结构面p134 结构体p135 天然应力p137 岩体结构p135 岩体稳定性 岩体稳定性:在天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保持不破坏、不变形的状态。六、不良地质 滑坡主裂缝p110 稀性泥石流岩堆p116 岩溶p122 落石p115 岩溶水p105 稀性泥石流:指密度小于1800kg/m3,流体粘度小于0.3Pa.s,体积浓度小于50%的泥石流。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 沉积岩 1.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平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我们还看到了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平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

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习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 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变,处在高温、高压及其他化学因素作用下,使原来岩石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一系列变化所形成的新的岩石。根据变质作用的地质成因和变质作用因素,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变质岩的结构可分为:变余结构(残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岩石经变质作用后常形成一些新的构造特征,这是区别于其他两类岩石的特有标志,是变质岩的作重要特征之一。原岩变质后仍残留有原岩的部分构造特征者叫变余构造。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新的构造叫变成构造:a)板状构造岩石具有平行、较密集而平坦的破裂面劈埋面,沿此面岩石易于分裂成板体,原岩基本未重结晶,仅有少量绢云母或绿泥石。b)千枚状结构岩石常呈薄板状,其中各组分基本已重结晶并呈定向排列,但结晶程度较低而使得肉眼尚不能分辨矿物,仅在岩石的自然破裂面上见有强烈的丝绢光泽,系由绢云母、绿泥石小鳞片造成。常具挠具和小皱纹。才c)片状构在定向盈利的长期作用下,岩石中所含大量的片状、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都呈平行定向排列,岩石中各组分全部重结晶,而且肉眼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工程实习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 毕业实习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专业:安全工程 实习时间: 实习形式:校内统一实习 实习成绩: 评阅教师: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第一章学术报告 (4) 1.1 消防知识安全讲座——南京消防大队,特勤大队 (4) 1.1.1南京消防大队基本介绍 (4) 1.1.2 火灾事故的分类 (4) 1.1.3 常见火灾及扑灭方法 (4) 1.1.4 国家标准事故伤害类型20类 (8) 1.1.4 国家标准事故伤害类型20类 (9) 1.1.5 消防基本知识 (10) 1.2 南京市消防培训中心——崔凤霞 (14) 1.2.1 案例分析 (14) 1.2.2 .这场大火为何造成如此多的人员伤亡? (18) 1.3 南京市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专家杨德俊学术报告 (20) 3.2 石油化工安全生产基本特点 (22) 3.3 石油化工一般安全基本知识 (23) 3.3.1 化工业如何报警以及报警要点 (23) 3.3.2 触电急救的原则 (23) 2.2 南京市安监局局长学术报告 (24) 第二章认识实习 (28) 2.1 企业简介 (28) 2.2 油品储运作业风险评价 (28) 2.2.1 油品知识 (28) 2.2.2 油品风险评价 (30) 2.2 十万吨/年二氧化碳工艺流程 (32) 2.2.1 二氧化碳的用途: (32) 2.2.3 生产过程体系 (33) 2.2.4 装置主要生产设备 (33) 2.3 戊醇和聚丙烯生产装置 (35) 2.3.1 聚丙烯生产过程的危险因素 (35)

第三章文献综述 (38) 3.1 防火涂料的概述 (38) 3.2 国内外防火材料的研究现状: (39) 3.3 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阻燃机理 (40) 3.4 防火涂料的组成 (40) 3.5 防火涂料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41) 3.6 实验技术 (43) 参考文献 (43)

土木工程地质地质图题库(网上整理)

四、读图题识读下图,写出此平面图中的地质构造类型及其形成时代,并判断各地层间的接触关系。 (若同一构造类型有若干个,那么 请在图上用①、②、③、④、⑤标 出,然后分别描述) 答:地质构造:①1~4号 褶曲属于一个褶皱构造,形成于T 之后,J之前,1 ~3号褶曲属倾伏倾斜褶曲,4号属倾伏直立褶曲;5号向斜形成于J之后,K之前,是直立褶曲。②逆断层,逆掩断层,形成于J之后,K之前。接触关系:整合接触:S~D,D~C,P2~T 平行不整合C~P2 角度不整合T~J,P2~J,C~J,C~K,D~K,S~K,J~K γ与D、C、P2、T为侵入接触;J、K与γ为沉积接触。 答:从左向右轴面分别在 “C”、“O”、“C”地层内,轴 面近似为两翼交角平分线 的位置,褶皱从左向右依 次为近直立背斜、斜歪向斜、倒转背斜; 断层上盘下移、下盘上移,为正断层 解:三个图中的粗线是断层,字母是地层 代号,箭头是断层的倾向,其数字和断层

面的倾角。 (1)图中是横切向斜的逆断层。地层中间新、两翼老是向斜的特征,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上盘),上盘核部地层出露宽度小,是由于该盘上升被剥蚀。 (2)图中是横切向斜的正断层。上盘核部地层出露宽度大,为下降盘。 (3)图中是背斜中的纵向逆断层。地层中间老、两翼新是背斜的特征,断层与地层界线同向为纵断层。箭头指向断层面倾向(上盘),上盘上升覆盖住了下盘的部分地层(D)。 解:1角度不整合2.平行不整合3.整合接触4.背斜,向斜,斜歪褶皱5.石炭纪C,早于震旦纪Z 6.逆断层,晚于。

解:(1)地层: 中奥陶世、晚石 炭世、早二叠世、 中二叠世、晚二 叠世、第四纪。 接触关系:角度 不整合。 (2)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背斜(褶皱隆起成山); 向斜(褶皱弯曲成谷)。

土木工程地质复习题附答案

?单项选择题(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 解理是指().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 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 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 方解石有() A.三组完全解理 B. 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 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 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岩浆岩 1. 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 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A.石英,长石 B.角闪石,斜长石 C.辉石,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 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 闪长岩是一种()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D.超基性岩 5. 玄武岩是属于()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 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 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三)沉积岩 1. 将松散沉积颗粒连结起来固结成岩的过程叫做() A.压固脱水作用 B.胶结作用 C.重结晶作用 D.成岩作用 2. 岩层厚度为0.1-0.5m时叫做() A.巨厚层 B.厚层 C.中厚层 D.薄层 3. 沉积岩分类的关键因素是() A.结构特征 B.构造特征 C.矿物成份 D.胶结物成份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土木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A、概况: 本次实习是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到校外的施工现场进行了见识实习,观察地质对土木工程及建筑物的影响,以及观察地质问题涉及的边坡,基坑,特殊土,桩基工程等,旨在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主要方式是认识实习,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完成了实习工作。作为一个土木工程的女生,我深深认识到自己同男生相比实践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加强学习。这次实习之后我的总结如下: B、实习目的与要求: 1. 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 养和实际工作能力。 2. 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 3. 了解三大岩石的形成过程,产生时代、结构、产状、形成原因及现象等。 4. 了解地质对土木工程的影响以及防治地质问题的重要性。 5. 熟悉边坡防护、基坑开挖、放坡,特殊土、基坑工程等的基本形式。6.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 集体观念,掌握施工现场及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编写实习报告的能力,总结 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C、实习内容: 根据教学安排,我们土木工程专业来到了校外到庐山进行地质实习,

此次实习通过校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里学过的理论知识, 培养出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具体内容如下: 一、岩石主要有三种类型: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 岩浆岩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也称火成岩。岩浆来源于地幔或地壳物质熔融部分。 沉积岩在地表环境下,由流水、风、冰川等介质,将风化作用 产物搬运到江河湖海中沉积,经过压实及一系列物理的或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沉积岩的基本特征是层状构造。常见的有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和褶皱岩层。 变质岩变质岩是原岩在基本保持固态情况下,通过变质作用完成的。变质作用产生的地质背景不同,不同类型的变质作用,形成不同类型的变质岩。 由于地域限制,我们只观察了上图所示的变质岩,我深深了解到地质作用对成岩作用的影响。 2、边坡护坡工程

微信实习报告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个人生产实习报告 (现代大学生网购调查分析) 实习时间2014年12月22日至2014年12月26日专业: 班级: 个人实习报告 经过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给我收获最大的是我觉得很多工作需要我去摸索和探讨,因 为有过前一次的认识实习的经验,所以对这次的实习我充满了信心。通过实习我们可以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这样可以很好的磨练我们自己,尽管这只是一次认识实习,我们也要认真的 对待。作为学生,我们更多的是课本的知识的理解,理论的优势是我们的特色,但是怎样将 理论结合实际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所以认识实习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巨大的。下面具体 里来说说我在实习中所做的任务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由于我是本组的组长,所以这次的实习报告的内容我基本都参与了进来,对于我们的选 题“大学生网购情况的调查分析”,由于我们的实习都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所以所有的数据 来源都是通过对本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得来的,因为随着经济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 购物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要的购物方式。跟实体店购物相比,网络购物以其新颖,便捷,便宜, 多样性等等优势吸引着消费者。网络购物的购物群体主要是中青年群体,大学生作为青年群 体的一部分,网络购物正日益成为他们喜爱的购物方式。所以我们想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购 物情况,来调查网购在当今社会所占有的地位和网购所存在的一些问 题以及解决方案。 通过调查我们得到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从相关的大学生网购调查问卷现实 指出,很多的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网络购物的方式,其中一个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这种购物 的方式是非常方便的,相对而言会比普通的购物模式方便很多,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大学生 会选择网络购物。此外,还因为网上卖的东西相对而言会便宜一些,网络购物的大学生才会 如此之多。所以,一直以来,网络购物在学生中间都是非常富有人气的,毕竟大学生没有经 济来源,网络购物实惠。如图是我们总结得到的为什么喜欢选择网上购物的原因: 图1网购的原因 由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喜欢选择网购这一方式,所以我们小组就针对网购这一方面展开 了调查,调查发现网购还是存在很多隐患的,例如 1.诚信问题 诚信问题是网上购物中最突出的问题。 (1)虚假信息。如网上订贷并付了款,却收不到货品,查询又被 推搪或干脆找不到商家;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消费者;攒积分换取奖品,但其奖品 最终还需要钱买;使用和著名网站接近的域名来迷惑消费者等等。 (2)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网上的商品图片看起来都很漂亮,消费者实际得到的商品往往质 量低劣或者二手货或者根本就是假货。 (3)交货延迟。一周内应该到的货,一个月后才能收到。 (4)商家不兑现自己承诺过的商品售后服务。 (5)发票上做文章。如发票上不填品名而以一些字母或代码代替;在发票上加盖降价、打 折商品、售出一律不退等字样,试图混淆与处理商品的界限;发票上不注明退货日期等等。 2.网络安全问题 在网络购物中,网民对网络安全也有很大担忧,诸如用户的个人信息、交易过程中银行 账户密码、转账过程中资金的安全等问题。有些网站的建立不够完善,存在很多的漏洞,不 仅能看到会员详细资料、订单产品,甚至能轻松更改会员的密码和资料,获取账户余额。如

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地质试题库.

Ⅰ.名词解释(37道) 工程地质学 一、矿物和岩石 矿物岩石层理片理岩层岩石结构 片理:岩石中矿物呈平行定向排列。 岩层:由岩性差异形成的,与相邻层不同的沉积层。 岩石结构:岩石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二、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岩层产状褶曲节理断层地层地质图 三、水的地质作用 河流(谷)阶地隔水层含水层残积层水的硬度淋滤作用潜水承压水 淋滤作用:大气降水带走地表细粒物质和可溶成分,使地表岩石逐渐失去完整性,在原地残留下不易带走的难溶松散物质的作用。 残积层:淋滤作用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 四、岩石工程性质 岩石吸水率弹性模量热胀冷缩作用风化程度黄土软土风化作用 风化程度:岩石风化后工程性质改变的程度。 风化作用:在温度变化,气体,水及生物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促使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原地发生破碎,分解的一种破坏作用。 五、岩体稳定性分析 岩体稳定性岩体结构面结构体天然应力岩体结构 岩体稳定性:在天然或人类活动作用下,保持不破坏、不变形的状态。 六、不良地质 岩堆滑坡主裂缝稀性泥石流岩堆岩溶落石岩溶水 岩堆:陡坡上的松散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落在坡脚形成的堆积体。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35道) 一、矿物和岩石 (一) 矿物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二) 岩浆岩 1.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2.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3.辉长岩的常见结构是( ) A.辉绿结构 B.全晶质中粒结构 C.斑状结构 D.隐晶质结构 4.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5.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6.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7.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地质期末考试复习题

Ⅰ.名词解释 岩石结构,岩石构造,节理,断层,风化程度,黄土,软土,岩体结构,滑坡,滑坡主裂缝, Ⅱ.单项选择题 一、矿物和岩石 1.方解石的晶体形态是( ) A.短柱状 B.板状 C.立方体 D.菱面体 2.条痕是指矿物的( ) A.固有颜色 B.粉末的颜色 C. 杂质的颜色 D.表面氧化物的颜色 3.肉红色是( ) 的固有颜色. A.石英 B.滑石 C.方解石 D.正长石 4.解理是指( ). A.岩石受力后形成的平行破裂面 B.岩石中不规则的裂隙 C.矿物受力后沿不规则方向裂开的性质 D.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平行裂开的性质 5.方解石有( ) A.三组完全解理 B.二组中等解理 C.二组极完全解理 D.三组中等解理 6.断口是矿物受锤击后沿( )方向产生的断裂. A.不规则方向 B.平行所有晶面方向 C.平行某一晶面方向 D.锤击方向 7.在下列矿物中,硬度最高的是( ). A.石英 B.长石 C.滑石 D.方解石 8.流纹岩的常见构造是( ) A.致密块状 B.气孔状 C.流纹状 D.杏仁状 9.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长石 B.角闪石, 斜长石 C.辉石, 斜长石 D.黑云母,长石 10.闪长岩是一种( ) A.酸性岩 B.中性岩C .基性岩 D.超基性岩 11.玄武岩是属于( ) A.浅成岩 B.深成岩 C.喷出岩 D.火山碎屑岩 12.侵入地壳深处的酸性岩浆冷凝后形成( ) A.流纹岩 B.花岗岩 C.辉绿岩 D.闪长岩 13.喷出地表的中性岩浆冷却后形成( ). A.玄武岩 B.流纹岩 C.安山岩 D.闪长玢岩 14.泥岩与页岩的主要区别是( ). A.矿物成份 B.结构 C.构造 D.胶结物 15.在胶结物中,强度最大的是( ) A.铁质 B.硅质 C.泥质 D.碳质 16.钙质石英砂岩的结构是( ) A.砾状结构 B.泥质结构 C.化学结构 D.砂状结构 17.石灰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A.石英 B.长石 C .方解石 D.白云石 18.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是指( ). A.高温,高压和化学活泼性流体 B.上覆岩体重力下的压固脱水作用 C.高温下的矿物重结晶作用 D.构造应力将岩石挤压破碎的作用 18.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的共同特征是( ) A.有粒状矿物 B.矿物靠胶结物联结 C.有片理构造 D.颗粒排列各向均一 19.大理岩是由( )变质而成的岩石. A.石灰岩 B.石英砂岩 C.泥岩 D.花岗岩 20.条带状,眼球状构造是( )的构造特征. A.片岩 B.片麻岩 C.混合岩 D.层理砂岩 21.岩层产状是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