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主胡演奏技法与传承以越剧音乐唱腔伴奏为例谢青

越剧主胡演奏技法与传承以越剧音乐唱腔伴奏为例谢青
越剧主胡演奏技法与传承以越剧音乐唱腔伴奏为例谢青

>学术论坛?戏剧与影视

艺术教育106ART EDUCATION 2012 · 08在中国戏曲舞台综合艺术的结构中,音乐既是一个剧种的标

志,更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剧种的盛衰兴亡,都与其唱腔音乐能否

为当时社会的欣赏者所广泛接受和崇尚有关。历代戏曲艺术品类迭

现,此起彼伏,究其原因,无不因声腔的变革所致。而在中国戏曲

传延数百年的历史中,曾极度繁荣的新剧新作也正是借助于唱腔音

乐的“以腔聚众,以曲流传”,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变化创新,才

使戏曲艺术得以绵绵不断、传承鼎新。

作为有着广泛影响的越剧,它起源于浙江,约于20世纪初由

浙东的民间唱说“嵊县落地唱书”发展而来。在数十年衍化、变革

中,始以男班,继以女班,特别是随着以两乐句为段、二乐段为式

的“二段(四句)式”结构,即具有正、反调配置的基本调“尺字

调”“弦下调”的创立,使之成为我国民族戏曲中一个以女性为主

演唱,以宛转如歌和长于抒情的旋律,以及细腻、缠绵、多姿的润

腔为剧唱特色取胜的剧种。在越剧产生、成熟、发展百余年来,历

代越剧表演艺术家和音乐家、演奏家,创作了大量精美动听、脍炙

人口、广为传唱的越剧唱腔唱段,并以腔为标志,形成了众多的越

剧流派。而在音乐伴奏上,更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历史传承性和实

际运用性的演奏技法与伴奏形式,并与越剧的唱腔音乐有机融合,

成为越剧舞台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然而,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是在不断发展、探索和完善

中而最终趋于完美的。同样,对于越剧唱腔音乐以及唱腔音乐的

伴奏技法与形式而言,也不例外。如在越剧唱腔音乐的伴奏中,

长期以来,就如何根据不同的剧目、剧情和规定的唱腔音乐为演

员的演唱和表演进行伴奏,特别是越剧唱腔中低音腔型旋律的

伴奏,对于主胡伴奏者而言,一直是一个难点,也是人们不断探

讨、争论和思考的话题。作为长期从事越剧主胡教学、演奏的业

内人士,笔者就越剧唱腔中低音腔型旋律伴奏技法和实际演奏的问

题做一些新的探索、梳理和分析,以期对当今越剧音乐伴奏的传承

与研究有所增益。

众所周知,在越剧的传统音乐唱腔中,以“尺调”“弦下

调”“四工调” 构成的声腔系统,在较长的时间里,是采用对演

唱者的行腔、音域并经过长期丰富的舞台实践所积累下来的一整套

程式化的演唱和伴奏手法,经过乐师们的记录、整理形成曲谱,而

成为今天我们所听到、所演奏的音乐唱腔。而这种由“记录成曲

谱”的音乐唱腔,由于每个人的演唱风格、流派及音域的不同,因

此反映在唱腔中的旋律、过门、节奏也不尽相同。这样,就使得有

些民族乐器,尤其是拉弦乐器,无法演奏和完美表现唱腔中某些低音腔型和旋律。虽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音乐家开始逐步对传统唱腔进行整理、加工,实行定腔定谱,对伴奏进行配器,改变了历来的配乐由演奏家写、唱腔基本由演员按传统程式即兴演唱、由乐队跟唱托腔、演奏无固定曲谱的方式,实现了唱腔与情景音乐(配乐)的有机结合和风格的统一。但拉弦乐器与低音腔型在演奏上的难点和表现力上的不足,却依然无法解决。如越剧“尺调” 唱腔中的此段:谱例1:由于越剧主胡“尺调”的定弦是 5—2弦,肯定没有“2”和“3”这两个低音,怎么办?在实际的伴奏中,唯一的办法只有停奏或往上翻高一个八度演奏。而对于这种“低翻高”的伴奏形式,在现今越剧音乐的伴奏中,有人简单地认为这是民乐拉弦乐器构造本身的缺陷,并以一种调侃的语气说:“民乐,二胡,二根弦嘛。”显然,其另一层意思是:小提琴、四根弦,不存在以上的问题。而且这种对民乐拉弦乐器的“缺陷说”,似乎还影响了很多演奏员的认知,使演奏员在实际演奏中遇到类似的旋律时,在表现力不足、旋律不流畅的情况下,往往又会引发对演奏和旋律的不满足感,缺失了对伴奏的自信心。并由此认为,越剧唱腔虽然好听,但对伴奏者来说,音乐唱腔难以伴奏,旋律不流畅、不动听。更有初学者还认定,这是一套传统的戏曲音乐伴奏手法,在演奏上没有什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价值。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大大地减弱了演奏员的伴奏趣味和审美欣赏力。其实,这种认知和论说是带有一定片面性的。就我们在长期的戏曲音乐教学和舞台实践中的体会而言,首先,越剧音乐的传统伴奏,正是由于越剧主胡乐器本身构造的关系,在具体伴奏中将唱腔中的低音翻成高音(以下简称“低翻高”),这种伴奏手法恰恰也是我国民间音乐(包括戏曲音乐)程式化伴奏中乐队最为常用的一种手法;其次,由于我国各地戏曲音乐的主奏乐器常常是拉弦乐器类,如京剧的京胡,越剧主胡,秦腔、豫剧的板胡等,都是运用这种低翻高的演奏手法来为唱腔作伴奏的。因此,这种低音翻成高音的演奏,常指这类乐器的处理,同样它还包括不同类型乐器中的弹拨和吹管乐器。其三,这种伴奏手法不但可以在同类乐器之间,而且也可以在不同类乐器之间形成一种特定的、约定俗成的演奏表现形式,久而久越剧主胡演奏技法与传承

——以越剧音乐唱腔伴奏为例

【内容摘要】在越剧的音乐伴奏中,如何根据不同的剧目、剧情和规定的唱腔音乐,为演员的演唱和表演进行伴奏,特别是

越剧唱腔中低音腔型旋律的伴奏,对于主胡伴奏者而言,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考的课题。文章从主胡演奏的视角,结合舞台

实践与实例分析,论述了对“低翻高”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实际运用,以期对当今越剧音乐伴奏的传承与研究有所增益。

【关键词】戏曲音乐 越剧唱腔 主胡伴奏

◆ 谢青 张雯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