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YF-ED-J7528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水污染事故介绍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般指污染物排入水体,给工、农业生

产、人们生活以及环境带来紧急危害的事故。

国际水污染事件

一、痛痛病事件

1955—1972年,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

两岸出现了一种怪病,患者中妇女比男士多,

患上此病,则全身骨骼疼痛,不能行走,故取

名为“痛痛病”。经调查,这是一种镉中毒事

件,起因是附近的电镀厂、蓄电池制造厂及熔

接工厂或因采矿工业含镉之废水未经适当处理

而径行排水,污染了神通川水体,两岸居民利用河水灌溉农田,使稻米和饮用水含镉而中毒,1963年至1979年3月共有患者130人,其中死亡81人。

二、莱茵河污染事件

1986年瑞士巴塞尔赞得兹化学公司一座仓库爆炸起火,大量有毒化学品流入莱茵河,酿成西欧10年来最大污染事故。殃及法、德、荷、卢等国,一些地区河水、井水、自来水禁用。

三、密尔沃基市供水污染事件

1993年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供水受到寄生虫(隐担孢子Cryptosporidium parvum,可引起严重腹泻)的污染,造成100人死亡,40万人致病,4400

多人住院治疗。

四、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染事件

20xx年1月30日:马尼亚西北部连降了几场大雨,该地区的大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暴涨。西北部城市奥拉迪亚市附近,一座由罗马尼亚和澳大利亚联合经营的巴亚马雷金矿的污水处理池出现一个大裂口,1万多立方米含剧毒的氰化物及铅、汞等重金属污水流入附近的索莫什河,而后又冲入匈牙利境内多瑙河支流蒂萨河。污水进入匈牙利境内时,多瑙河支流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700-800倍,从索莫什河到蒂萨河,再到多瑙河。

污水流经之处,几乎所有水生生物迅速死亡,河流两岸的鸟类、野猪、狐狸等陆地动物纷纷死亡、植物渐渐枯萎,一些特有的生物物

种将灭绝。本次世故还导致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给多瑙河沿岸居民带来了沉重的心理打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蒂萨河沿岸世代靠打鱼为生的渔民丧失了生计。本次污染事故的发生,还导致了匈牙利与罗马尼亚两国之间的政治纠纷。

中国十大水污染事件

一、淮河水污染事件震惊中外

1994年7月,淮河上游因突降暴雨而采取开闸泄洪的方式,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下来。水经之处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下游一些地方的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在经过10年一共投入600亿人民币治污后,到20xx年,淮河水质竟又回到10年前的水平,这两年来,淮河水质又进一步加速恶化,整个淮河六成水体已经完全丧失水功能,有的河段取得连蚊蝇都绝迹了。

二、2004 沱江“3·02”特大水污染事故

四川省的名字来源于它境内的四条河流。它们丰沛的水源,造就了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可是20xx年2月到3月,这四条河流之一的沱江,却给天府之国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灾。当时,因为大量高浓度工业废水流进沱江,四川五个市区近百万老百姓顿时陷入了无水可用的困境,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9亿元。

这起事件,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最大的一起水污染事故。造成此次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原因,是川化股份公司在对其日产1000吨合成氨及氨加工装置进行增产技术改造时,违规在未报经省环保局试生产批复的情况下,擅自于20xx年2月11日至3月3日对该技改工程投料试生产。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生故障致使含大量氨氮的工艺冷凝液(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外排出厂流入沱江。此外,川化股份公司在日常生产中忽视环保安全,在同年2月至3月期间,一化尿素车间、三胺一车间、三胺二车间的环保设备未正常运转,导致高浓度氨氮废水(氨氮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外排出厂。而川化公司工业废水中氨氮的含量应执行的国家标准为每升60毫克以

内,其进入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水的进水指标中氨氮含量要小于每升75毫克。因此,川化股份公司排放水氨氮指标严重超过强制性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且持续时间长,造成沱江干流特大水污染事故的发生。

三、河南濮阳多年喝不上“放心水”

自20xx年10月以来,河南省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发生持续4个多月的水污染事件,城区40多万居民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濮阳市被迫启用备用地下水源。据了解,自1997年以来,濮阳市黄河取水口已连续多年遭受污染,城市饮用水源每年约有4-5个月受污染影响。

四、2005 北江镉污染事故

北江是珠江三大支流之一,也是广东各市的重要饮用水源。20xx年12月15日北江韶关

段出现严重镉污染,高桥断面检测到镉浓度超标12倍多。韶关地处北江上游,一旦发生污染将直接影响下游城市数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经调查发现,此次北江韶关段镉污染事故,是由韶关冶炼厂在设备检修期间超标排放含镉废水所致,是一次由企业违法超标排污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事故。

五、2005 重庆綦(qí)河水污染

因取水点被污染导致水厂停止供水,重庆綦江古南街道桥河片区近3万居民,从20xx年1月3日起连续两天没有自来水喝,綦江齿轮厂也因此暂停生产。经卫生和环保部门勘测,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庆华强化肥有限公司排除的废水所污染。綦江县有关部门立即在綦河水域的桥河段上游和下游开闸放水,加速稀释受污

染水体,并责成华强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厂停止生产并整改。

六、2005 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

20xx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事故产生的约100吨苯、苯胺和硝基苯等有机污染物流入松花江。由于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有机物,因而导致松花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政府随即决定,于11月23日零时起关闭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停止向市区供水,哈尔滨市的各大超市无一例外地出现了抢购饮用水的场面。

七、2006 白洋淀死鱼事件

20xx年2月和3月份,素有“华北明珠”美誉的华北地区最大淡水湖泊白洋淀,相继发

安全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安全事故分析追查制度 事故调查分析的目的是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拟定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 一、事故调查共分六个程序: 1、现场处理。是指事故发生后,保持原始状态的地点,包括事故涉及的范围与事故有关场所。事故发生后,安全部门人员迅速赶赴现场,救护受伤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同时,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以便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从中发现和提取确定事故原因的痕迹和物证,以便为进一步开展调查工作提供线索。 2、物证搜查。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致害物的位置等,所有物证应保持原样。 3、事故事实材料搜集,记录与事故有关的材料,如发生事故的单位、地点、时间、受害人自然情况,实际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如向有关部门索取生产、工艺、设备和资料;了解医疗部门对受伤情况诊断报告,组织生产、技术、计划、物资供应和财务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事故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的分析报告。

4、证人材料搜集。搜集证人的口述材料时应注意考证其真实程度。 5、现场摄影。对事故现场全貌,可能被消毁或被践踏的痕迹等进行摄影或录像,以提供较完善的事故内容。 6、事故图。报告中的事故图,应包括了解事故情况所必须的信息,如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受害者位置图等。 二、事故追查: 1、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写出书面报告。 2、按“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能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受不到处理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写出事故通报,通报上级部门及全矿职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三、处罚:

1、对发生事故后隐瞒不报者处以不低于500元的罚款,并开除或免除职务。 2、对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不服从矿上安排不积极配合处理的单位和个人,单位停产处理,个人(代表矿长行使职权人员或现场工作人员)罚款不低于100元,并开除。 3、对事故处理不及时,职能部门负责人给以不低于100元罚款,酿成重大事故者,交由上级部门追究刑事或行政责任。 ?

水体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水体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加强处置能力,控制和减轻水体污染事件危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无锡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无锡市突发生产性水体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各钻井队在生产过程中因突发性事件导致水体污染的预警、处置及善后等工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事故:生产过程中因使用、贮存不当等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2)易燃易爆物品泄漏污染事故: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氯气、氨气、苯、甲苯等气体和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的泄漏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3)油污染事故:原油、燃料油等各种油品在贮存、使用等过程中由于意外造成泄漏所引发的水体污染事故。 (4)其它生产活动引起的突发性事故而造成水体污染的。 2事故分级 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执行统一预警标准。按照事故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一般(Ⅲ级)、重大(Ⅱ级)、特大(Ⅰ级)三级预警,预警颜色分别为黄色、橙色和红色。 2.1Ⅰ级(特大事故) 发生事故,造成周边水体大面积污染,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2.2Ⅱ级(重大事故) 发生事故,造成周围地区水体污染,且有一定的扩大趋势,经自救或一般救援不能立即予以控制,在12个小时内可以控制或消除的。 2.3Ⅲ级(一般事故)

发生事故,有污染水源的趋势,但对周围群众生活和周边水系不构成直接威胁。事故危害在一定范围内和短时间内可控,经合理自救或组织救援能予以消除的。 3组织体系 3.1设立突发生产性水体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指挥部的主要职责: (1)研究部署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指挥和协调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启动重、特大事故的应急预案; (2)指挥重、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置和事件责任认定; (3)负责组建事故调查组、专家咨询组等技术支持机构; (4)对各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 (5)统一对外发布事故所造成水体污染的信息,负责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6)负责危急情况下,联系上级部门、驻地部队的支援; (7)组织开展事故影响评估并提出有关生态环境恢复的意见等。 3.2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管理科,值班电话4685801。 办公室工作职责: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工伤事故的情况,研究事故发生的规律性,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制定本制度。 一、事故报告 1、发生轻伤事故后,应由负伤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等立即报告工地负责人(车间主任),并由工地负责人(车间主任)在当日下班前报告企业负责人和安全部门。 2、发生重任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并保护好现场。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亲自或责成有关人员组成调查组,对事故现场进行调查。 3、发生死亡事故后(即四级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并保护好现场。企业负责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及其有关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应在24小时内报企业主管部委和建设部。发生重死亡事故(即一、二、三级事故)也照此办理。 二、事故调查处理 1、发生事故的单位要各级组织抢救伤者,想方设法医疗,使之尽快恢复身体健康。 2、要保护好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必须做好围挡和标志,派专人看护,使被厂址的物件、碎片、残留物、致伤人的位置保护原样,不准移动和冲刷擦试。 3、事故发生后,企业要立即成立3-5人的事故调查小组,按“四不放过”原则,一是勘察事故现场,查清受害人或肇事者工作时间、工作内容、作业程序,操作时的动作或位置、致伤物体,并拍摄事故现场。二是对发生事故现场的有关人员调查了解,查清受害人或肇事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技术等级、本工种工龄、接受教育情况和发生事故原因,对证人的口述材料要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并责成写出书面材料,签字盖章。三是查清单位规章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及措施的实施情况。 在找出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的基础上要根据《只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第六条,职工因工伤亡事故按其性质分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和破坏性事故,及第九条、第十条之规定,结合企业内部制定的安全生产管理奖惩实施细则,按应负的责任大小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理,分别给予事故单位和个人予以罚款、行政警告、行政记过、记大过处分,触及刑律的上报人民检察院处理。 感谢您的阅读!

学校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学校饮用水污染事故报告制度 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管理的通知确保师生用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做好学校饮用水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水质送检制度、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饮用水污染事件责任... 学校卫生档案依据《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一、... 告知学生饮水安全须知,包括不宜饮用生水、提倡喝开水,一旦发现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 威信县卫计局二、整治对象全县所有学校及托幼机构。三、整治内容(一)学校生活饮用水水质是否符合卫生要求;(二)学校是否建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及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是... 昭通市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台账昭通市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台账学校名称:学校地址:学校卫生安全管理员:昭通市卫... 29 四、饮用水卫生管理1、饮水卫生安全管理制度...30 2、水质污染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 13 4、学生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 (14) 5、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制度…15 6、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题调研报告交流展示活动剪影... 7、关于水质污染事件引发的伦理思考;8、关于香港限购奶粉法令的调... 针对我们学校本科非毕业生做了调查问卷、采访视频。最后形成的报告思路也比较清晰,... 由于公民素质低、秩序观念淡薄;教育、法律等制度不健全;红绿灯设计不合理等原因,... 附件:重点开展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学校供水水质监测,及时报告和调查处理饮用水污染健全... 各地通过网络直报的监督监测数据资料要严格执行质量审核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审核,监督... 六、2007年生活饮用水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学校自备供水水质指标监测情况汇总表10.2007年供水单位水质监测情况汇总表11.2007... 卫生许可 2.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组织与管理3.卫生管理制度 4.水污染事件报告制度 5.专职... 表5 表5 学校卫生专项检查表(饮用水卫生检查表)学校供水形式及设施市政供水自建集中... 是否管水人员有卫生知识培训证及健康体检证明有无有建立防止水质污染的应急报告制度... 昭通市“绿色学校”(幼儿园)评估标准校园内的水塘、池沼水不劣于四类水质(2分)空气清新,无焚烧树叶和垃圾现象(1分... 有计划和运行措施(3分)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如:噪声、烟尘、固体废弃物)能得到... 平时有检查督促措施,期终有总结(实施报告)(2分)A2 环境教育培训和教研(3分... 昭通市教育局 1.学校是否有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10 2.学校是否制定饮用水污染事

安全事故报告、分析制度(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安全事故报告、分析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安全事故报告、分析制度(新版) 一、为规范安全事故报告和事故分析的程序,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避免事故重复发生,根据国家、集团公司、公司的法规、规定要求,结合项目部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1、安全施工的报告程序:发生事故,事故单位必须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和公司安全质量部。 2、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作业队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工龄、伤害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姓名、职务。

三、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1、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程序 (1)现场保护。事故发生后,首先应抢救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 (2)物证搜集。现场物证包括破损部件、碎片、残留物及致害物的位置等。 (3)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 (4)证人材料搜集。 (5)现场摄影 (6)事故图 2、事故调查的职责分工 (1)事故发生后,在抢救人员的同时,轻伤由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抽调专人,组成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明确性质(责任事故、自然事故、政治事故、刑事事故),分清责任,提出对责任者的处分意见和拟定防范措施,撰写事故调查报告书,上报公司主管部门。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水污染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制定本预案。 预案本着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一、1、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向征 副组长:谭元培冉振清 组员:蒲昌芹成良超杜余超何宏伟周静蒲峰陈献春骆静以及各班 班主 2、主要职责:建立校长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 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水污染事件的紧急应 对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的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上级报告 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1)综合协调组;由 组长程希印负责全面工作,由刘玉明组织,监督管理协调部门之间的工 作,安排检查现场、调查事件起因,负责安排善后工作。 2)应急处理组:由副组长林洪信负责,由罗福军、冯守成组织,应指 挥调集有关人员立即到达规定岗位,调集储备物资、交通工具等相关设 施、设备。以及维护治安,保证正常秩序。 3)后勤保障组:由副组长鲍国庆负责,由王晓东、冯世强、王化均组 织,解决善后问题,保证资金和物品及食品供应, 4)疫情监测报告组:由副组长鲍国庆、林洪信负责,由罗福军、雷凤 刚刘京军组织,牛国玲负责报告,班主任认真做好晨检日汇报。 5)健康教育组:由副组长鲍国庆负责,由罗福军、雷凤刚组织,迅速 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 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二、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及报告原则和内容 1、责任报告单位:朝阳市财经学校 2、报告人:牛国玲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统计和调查处理,严格事故管理,掌握事故发生情况,落实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AQ3013-2008 《工伤保险条例(修改)【2010】》国务院令第586号 3、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本制度;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本制度。 总则 第一条《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中第三条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将上述一般事故具体细分为五级:

1.一般事故A级(公司级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一般事故B级(公司级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一般事故C级(公司级较大事故),是指造成2人轻伤,或者10万元以下3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D级(公司级较小事故),是指造成1人轻伤,或者3万元以下5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一般事故E级(公司级一般事故),是指造成人员轻微伤,或者5000元以下1000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注:(1)、本条规定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2)、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因果关系造成设施的破坏、原材料的浪费、产量或质量下降所引起的损失,或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第二条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及企业特点,伤害程度的界定如下: 1、轻微伤:损失工作日等于或低于7日的失能伤害。 2、轻伤:损失工作日高于7日且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或者急性工业中毒不留任何后遗症的。 3、重伤: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或者急性工业中毒病留有后遗症的。 4、死亡 第三条事故分类及责任 1、生产事故: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因违反工艺规程、岗位操作规程或由于误操作或操作不当造成原辅料、半成品或成品损失或因非外力原因导致的停产称为生产事故;生产事故由车间内人员违章指挥或违章操作导致的,由违章指挥人员或违章操作人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篇一: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目的 为建立并保持有效的事故处理机制,对已发生的安全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调查、分析,落实防范设施,并按法规要求逐级报告,为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三.职责 1、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类事故的统计,并主管、协调或监督各类事故的调查报告处理工作,确保该制度的有效运行。 2、事故单位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故,要根据本制度要求尽可能迅速地进行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工作,以确保工作效率。 四.工作制度 1、事故报告 (1)事故报告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直接或逐级报告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当事人并需在3天内填

写好《安全生产事故调查表》,交于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单位负责人接到重伤以上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用电话、电报、电传等快速方法报主管部门(行政主管部门)、当地安监部门和公安等部门。。 (3)在报告事故的同时,应按《应急准备制度》要求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及事故损失扩大。 (4)发生火灾事故后,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发生生产、设备、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向公司职能部门报告,并尽快通知公司有关领导和其他相关部门。 2、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事故性质和责任,坚持?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受不到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措施不放过、职工不受教育不放过。 (1)一般性事故由保安部调查。 (2)遇有与机械设备技术有关的轻伤事故或一次重伤1-2人事故,由经理、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事故报告、调查与处理。 保安部及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3)一次重伤3人以上事故的,按照隶属关系由安监局视情况进行调查、处理、结案。

污水处理厂水污染应急预案

编号:AQ-BH-01983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污水处理厂水污染应急预案Emergency plan for water pollution of sewage treatment plant

污水处理厂水污染应急预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引言、概况 污水处理厂在经营管理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安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坚持安全第一,加强风险预控,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条件。安全促进生产,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使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管理方针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为确保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污染事故,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本厂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在平时根据预案的内容进行演练,遇有突发事故发生后,按本预案的内容执行,将事故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 2、预防事故的措施: a、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B、每小时对设备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对进出水水质进行跟踪化验。 3、.编制内容: a、基本情况 污水处理厂厂区的基本概况:山东省东阿县污水处理厂建于2002年,主要对全县的生活及工业废水进行集中处理,日处理能力4万吨。厂区占地面积74亩。 厂区地处鲁西平原,东阿县城北外环路。东邻105国道及茌平路,西邻官路沟。南接县城市区,北为乡村及农田。周边纵向、横向距离;厂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其气象特征: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北风;年平均风速2.2m/s。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0.2℃,年平均气温14℃,多年平均降水量:462.6mm。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秋季适宜,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厂区地形平坦,海拔高度49—50米。 全厂有污水提升泵房、鼓风机房、南北污泥回流泵房、脱水机房、供电车间等6个生产车间,曝气沉砂池、厌氧池、综合生化池、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 制度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程序,落实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2范围 公司及公司属各基层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适用于本制度。 3引用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3.3《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1号); 3.4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4管理规定 4.1 公司安全部负责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管理;其他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生产安全事故相关事项的管理;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的综合管理。 公司各级工会组织依法参与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

处理意见。 4.2 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4.3 事故调查处理应当按照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坚持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的原则。 4.4 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公司、集团和政府有关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依法调查处理。 4.4 事故报告 4.4.1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公司安质部及主管安全经理报告,主管安全经理应立即向总经理报告,并在事故发生30分钟内报告至集团安全安委办。 特别是发生较大人员伤亡或被困、危险化学品泄漏、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除按规定向公司报告外,必须在10分钟内向集团安委办和市安监局(电话)口头报告,在拨打110、119报警时,应同时拨打12350或82595958向市安监局应急中心报告。 发生交通、火灾等事故,事故发生单位除按相关规定向公安部门报告外,还应按照以上规定报告公司安质部。 4.4.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单位全称、隶属关系、行业类型、经济类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802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安全事故报告和统计分析制度通用 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安监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有关规定以书面形式(安全事故调度汇报卡)准确、完整地向镇安监站、镇人民政府上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可越级上报事故情况,紧急情况下可直接电话报告,在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事故续报。 二、报告事故的主要内容为: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已经采取的措施和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三、在做好报告工作的同时,及时赶赴事故现场,协助事故救援,配合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四、事故报表执行零报告制度,每月月底向镇安监站上报《伤亡事故情况报表》。 五、对本辖区内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每半年全面分析一次,做到事实叙述清楚,原因分析准确,防范措施得当。

水质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水质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水质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保不齐会遇到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为了将危害降到最低,通常需要预先编制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那么什么样的应急预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整理的水质污染事件应急预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质污染事件应急预案1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提高对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尽量杜绝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故的发生。对各类可能引起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测、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2、统一领导、分部负责。行政办负责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处置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各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完善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应急处置体系,对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和可能发生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 4、要重视开展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置的培训,组织员工广泛参与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指挥体系和职责 1、应急指挥组织及职责 重大、特别重大的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时,行政办牵头成立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指挥协调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根据职责做好相应的应急处置和行动保障工作。 2、日常管理机构 设立专职的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监测机构,该监测机构负责日常定期监测水质情况、二次供水设施的安全巡查,预防水质污染事件发生,若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则由该监测机构直接向行政办汇报,并配合行政办协调处理应急处置工作。 三、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采取的措施 1、立即停止一切供水,封存保护二次供水现场,以便相关部门检测; 2、二次供水监测机构立即向行政办、卫生行政部门等报告突发事件情况; 3、行政办牵头成立水质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组织各部门及时配合卫生医疗部门救治因水质污染受害的病人; 4、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检测等工作,待水质污染事件有效控制后,在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恢复供水。 四、总结报告,存档备查 1、突发二次供水水质污染事件结束后,各部门在行政办领导下,

安全事故汇报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汇报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处理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损失,吸取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事故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研究、报告、处理、统计和档案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为了使事故得到高效的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和《国务院关于重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等要求,报告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二、发生死亡事故实行一事一报制度。 1、班长是当班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跟班区长是当班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当班出现的安全或机电设备等方面的事故,必须及时向工区和矿调度汇报。凡是谎报、隐瞒不报的每次罚款200元,造成后果的由班长、跟班区长承担。 2、凡是人身伤害事故,不论轻重、不论内外伤、不论出血与否,只要影响工作的,班长或跟班区长必须向工区和矿调度及时汇报。伤害较重的,由矿调度安排救护和治疗;一般轻微伤,经班长同意,上井后必须到工区经值班人员初步观察,然后到井口保健站或医院诊断,最后由工区决定休息天数。凡是回家休息的,必须按规定时间返矿上班,超过规定天数不上班的,一律按旷工论处。 3、出现顶板事故的,除及时处理外,凡是影响生产时间超过1小时的,班长或跟班区长必须向工区和矿调度及时汇报。如出现大的冒顶事故,必须汇报清楚冒顶范围、高度和处理冒顶所需要的材料、人员、时间等。出现谎报、隐瞒不报的每次罚款200元,造成后果的

由班长、跟班区长承担。 4、出现机电设备方面的事故时,班长必须安排有经验的人员配合跟班维护员及时处理。凡影响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的,班长或跟班区长必须向工区和矿调度及时汇报。如当班处理不了或急需领用新设备下井的,必须汇报清楚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工区值班人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设备下井。凡是缓报、谎报、隐瞒不报的每次罚款200元,影响下一班生产造成的损失由班长、跟班区长承担。 三、发生一次死亡1-2人事故,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并且必须在4小时内按照事故汇报程序填表、登记台帐,上报至安监局。 1、发生一次死亡3人(含3人)以上重特大事故,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局领导汇报,同时必须在1小时内按照事故汇报程序将事故概况报安监局。同时,局领导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值班人员要继续跟踪了解事故抢救及处理情况,随时向局领导汇报。 2、凡是发生非伤亡重大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在30万元以上); 3、接到伤亡事故报告后,值班人员要详细了解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等。 3)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联系人。 6)接到举报事故的信息、重特大险情信息,应立即向局领导汇报,

(医院) 水污染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水污染报告制度及应急预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二次供水卫生管理工作,根据《生活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之规定,结合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的要求,着力提高本单位处理应急事故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本单位饮水卫生安全,为本单位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创建和构筑平安和谐社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预防为主,坚持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从小处着眼,处理事故做到迅速、科学。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本单位一把手为领导的二次供水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 1.负责调度、协调应急处理事故 2.做好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的各项工作 3.负责上报有关事故调查情况 三、具体措施(及预防措施) 1.发现停水后,负责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弄清事故发生的原因以

及修复时间的长短,及时用通告和广播通知各用科室,采取临 时送水等措施。若断水时间超过2天以上,要争取消防部门的 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用水。 2.发现水体投毒或水污染现象,导致三人以上出现呕吐、头昏、 腹泻、昏倒或死亡的,应立即采用应急预案。 3.首先停止事发科室供水,通报有关部门到场,并配合保护好现 场,通过了解中毒者的情况来开展各项调查,分析原因,移交 相关部门处理。 4.在处理事故的同时,做好应急用水保障工作,若需断水两天以 上的,要争取消防部门的援助,用消防车拉水供应。 5.对事发水池、管网等进行反复冲洗,等到取水送检合格后,方 能供水。 6.传染病高发季度或传染病暴发时期,应加强检查工作,确保饮 水用水卫生的安全。 7.如遇洪水、山洪暴发,污染了水池、管网等,必须立即停水, 进行清理污泥、污沙,并反复冲洗游泳池、管网。同时,购买 大量纯净水、矿泉水供应各科室,等管网恢复使用后,取水样 送检合格后,方能供水。 四、应急处理程序 1.接到报告后要立即停止运行二次供水设施,核实情况后,经应急 小组领导同意,第一时间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救护、治疗病人。

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

编号:SM-ZD-28422 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 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事故报告及调查处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事故报告 1、轻伤事故及其它一般事故发生后,必须在24小时内;重伤事故发生后,必须在12小时内;多人伤亡或死亡事故及其他重大事故发生后,必须在1小时内;逐级报到中铁九局调度,项目部负责人应按规定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2 事故发生后在规定时间内用电话、电传等方式及时逐级报告相关管理权限单位,并将在3天内向中铁九局提交书面事故报告。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 a) 发生时间、地点、工程项目。 b) 发生的简要经过,人员伤亡及损失情况。 c) 发生原因的初步分析。 d) 采取的应急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e) 处理方案及工作计划。 f) 事故报告单位。 事故调查

1、项目部配合上级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取证工作,项目部有关人员参与人身事故的调查工作。 2、事故的调查要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 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2、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含急性职业中毒),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报告、调查和处理。 3、发生二人以下重伤事故及轻伤事故,由项目部组织调查处理,批复结案,同时抄报集团公司备案。 4、发生一至二人死亡事故,由集团公司组织调查处理,批复结案,同时抄报总公司备案。 5、发生一次死亡三人及以上重大伤亡事故时,按总公司规定办理。 6、发生责任死亡事故、重大责任死亡事故,根据国家和

水污染应急预案精选版

水污染应急预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提高应急反应和救援水平,将污染突发事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生态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科学施救 保障公共安全尤其是把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是制定本预案的主要目标。既要依靠科学,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水污染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又要加强保障措施,提高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处理,实行由公司水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调度,各相关部门配合的管理机制。根据污染事件类别、事态发展情况实行,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告、控制实施依法管理和处置。 3.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加强水资源监测和保护,以预防为主,杜绝人为诱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实行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处理有机结合,按照战时的要求,把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管理之中,提高危机防范水平。 4.系统联动,应急迅速 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实行统一指挥和调度,确保预警、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预案中涉及的各职能部门应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突发事件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应急处置工作快速有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青岛宏祥盛物业青岛疾控中心项目部内发生的各类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与救援工作。 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组织机构 1.领导机构 成立青岛宏祥盛物业青岛疾控中心项目部水污染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对事故的全过程负总责。 2.工作机构 发生重大、特大水污染事件,根据事故应急处理工作需要,按成员单位职责,组建4个工作组。即事故协调组、调查抢险组、警戒保卫组、善后处理组、 二、组织机构职责 在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具体安排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的组织和实施;相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危机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安抚工作。适时发布公告,将危机的原因、责任及处理决定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1.应急领导小组 (1)针对水污染事件的危害程度,发布预警。 (2)制订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方案。 (3)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动用应急队伍,做好事故处置、控制和善后工作,并及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2.指领导小组 (1)拟订和组织实施应急方案。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管理 制度 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安全生产法>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一条生产安全事故定义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故,一般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的事件。 第二条事故等级划分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 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安全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轻伤事故:构不成重伤、死亡的人身伤害事故。 第三条事故报告 1、报告程序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最先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到安全环保科和分管安全的经理,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必须报告到总经理、董事长。对一般及以上等级事故,公司总经理、董事长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能够直接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2、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第四条事故的救援 (1)接到事故报告的科室及公司领导,在进行事故逐级上报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或立即启动事故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救援,防止事故扩大和财产损失。

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各队组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实实在在针对本队组实际情况掌握现场安全重点环节,科学组织。为了进一步促进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使项目部能持续稳定发展,特制定安全事故分析制度。 一、安全事故分析组 组长:孟维波王文晋 副组长:张俊政 成员:石建恩朱伟正武飞张玉祥王来玉闫明以及相关队队长、书记、安全队长和事故班组人员 资料收集记录人员:王来玉 二、分析组工作内容 负责现场安全工作检查指导管理、召开发生安全事故专项分析会议,对安全工作进行考核等。 三、安全事故专项分析 安全事故分析是将某一时间段某一巷道发生的安全事故、安全违章、重大安全隐患问题等情况进行根源分析,制定下一时间段采取的有效措施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提出安全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使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保障项目部的整体安全生产。 1、组织专项分析例会。发生安全事故在当班班后必须立即召开专项分析会议,分析组成员和发生安全事故队组的有关人员参加,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专项分析,并在全项目部进行通报。 2、通过分析查找出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落实到责任队组、责任人,具体到岗位和个人,举一反三,教育全体员工认真汲取事故教训,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安全工作

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 3、安全事故专项分析会要对本次会议专项分析内容分析后,要制定出整改措施,并对责任队组和责任人进行考核,考核依照公司及项目部安全管理考核办法执行,认真考核,严格兑现,兑现额并入月末项目部大考核内容中。 4、会议组织形式:分析会议由领导组副组长牵头主持分析,如副组长因故不能主持会议的,由当日值班长或安监站的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 5、专项安全事故分析例会要有专门的会议记录本,记录内容包括:分析会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分析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方案、处罚结果。 6、安全事故专项分析会议结果由资料员负责汇总上报项目部办公室,每月在安全例会上公布。 四、汇报程序 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当班事故队组人员必须在30分钟之内汇报到本工地值班调度,值班调度员接到汇报后立即向当日正值班长和分析组领导汇报情况,并启动事故分析程序,确定分析会的开会时间和参加人员,组织安全事故分析组成员进行分析。 本规定自二0一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矿建第五项目部 2015年1月1日

突发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

突发饮用水污染应急预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张佳坊学校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突发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1.普及各类学校饮用水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具体措施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饮用水,做好每年两次水处理设备的检测和检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成立学校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防治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突发饮用水污染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三、组织管理及分工 组长:曾永为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

副组长:贺放文、张杰负责污染情况的指挥协调工作。 组员:杨七武陈佳胜张开宏、王全明、谢院萍、曾招刚、王大勇、王立光负责污染情况的报告和饮用水的切换工作。 1.报告制度。校区水源一旦受到污染,副组长向组长汇报。之后由组长向上级报告。 2.现场保护和水源处理。由张杰保护好水源现场,并请区疾病防控中心及时提取水样。将污染水源彻底放尽,停止饮用。 3.指挥协调。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成员要各施其职,各负其责,指挥校区师生员工协调作好校区水源污染的应急处理工作。 四、突发事件预防 1.高度重视,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饮用水卫生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3.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病传播。 4.加强饮用水卫生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饮用水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饮用水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保障。学校成立突发饮用水污染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负责突发饮用水污染公共卫生事件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