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阅读参考答案

智慧阅读参考答案
智慧阅读参考答案

《树篱后面的父亲》

1.贫苦的出身养成了父亲极度节俭的习惯(1分);童年时,父亲让我和两个哥哥自己打零工挣零花钱(1分);乘长途车回家,车站离家远,可父亲从没接过我们(1分);父亲其实总是站在树篱后面注视“我”平安回家(1分)。

2.父亲始终关心“我”,他的爱陪伴着“我”,(1分)如果有天堂,他会像生前一样,在山坡上种上树篱(1分),站在树篱后(1分),引领着“我”注视着“我”(1分)。

3.(1)“似乎”是好像的意思,表明这是“我”的感觉,也许并非事实。(2分)(2)“掠”是轻轻擦过的意思,速度很快,动作很轻,表现了父亲不想让女儿察觉自己关心的心理。(2分)

4.动作描写(1分)、语言描写(1分)、神态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当时是故意摆出来给女儿看的,表现了父亲不想让女儿知道自己在树篱后面守候女儿平安回家的心理。(1分)

5.父亲(节俭)严厉(1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1分),爱孩子(1分),但总是默默关心孩子不让孩子察觉(1分)。

二、《韭菜饺子》

1.为了儿子随口说出想吃韭菜馅饺子的一句话,父母包饺子一夜未眠。(2分)

2.①线索②暗示文章中心,表现父母对儿子无私的爱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1分,共3分)

3.细心,体贴,为孩子着想,不辞辛劳,甘心付出,关爱孩子。(答出

3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4.①因父母默默付出、无私的关爱而感动②为自己不能长时间陪在父母身边而感到愧疚③因父母整夜未眠为自己包饺子付出的辛劳而感到心疼(答出2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

5.答题要点:能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经历(1分)能围绕父母(亲人)关爱孩子或孩子理解父母(亲人)来谈感受(2分)。(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三、《第一条红领巾》

1、.第一条红领巾(2分)。

2、.“我”第一次没有得到红领巾——回忆“我”渴望得到红领巾——回忆“我”因没有红领巾而不愿去照相——回忆奶奶为我做的第一条红领巾——回忆“我”戴上奶奶做的红领巾照相——回忆“我”戴上真正的第一条红领巾。(满分4分,答对其中4条即可得满分)

3、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3分)

4、.“我”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1分);成绩好(1分)、为人诚实(1分)、自尊心强(1分)、荣誉感强(1分)。

5、(开放题。既可肯定,亦可否定,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1.示例: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有美感富有诗意,意近即可)②有意蕴,

暗示(揭示)文章的中心。③以“树”为线索行文,思路清晰。(共2分,答对一点得1分).

2.线索一:→被雷击的槐树轰然倒下(槐树被雷电也拦腰截断)

线索二:→受伤后的弟弟一蹶不振→醒悟的弟弟开始新生活。(每空1分,意近即可)

3.示例: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盛开时的美丽。“团团簇簇”写出了槐花开得繁多;“像迎风舞动的风铃”写出了槐花的动态美,充满灵性,表达了对槐花的喜爱之情。“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用拟人手法,表现了弟弟少年时代的快乐生活。(指出其中一处的修辞,并能结合内容或情感作答即可。修辞1分,内容或情感1分)

②“期待”是期望、等待的意思。这里体现了我盼望弟弟早日从伤痛中走出来的心情;“忐忑”是心神不定的意思,体现了我不知道回故乡是否会给弟弟带来好影响的不安心情。(每词1分,意近即可)4.①对槐树经受磨难重获生机的敬佩(或感动)之情;②对自己因伤痛一蹶不振的羞愧(或自责)之情;③受槐树的启迪幡然醒悟的振奋(或喜悦)之情。(答出两点即可,每点1分)

5.人应该像树一样,在遭受灾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默默承受,做一个智者;同时,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乐观,做一个强者。(意近即可,3分)

五、《克隆快乐》

1(2分。每框1分,字数不超15字意思对即可)

孩子们的作文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在作文课上表达不凡的心声2.(3分,意思对即可)

杰作是指我非常满意的学生作文(1分,意思对即可),要表现凡卡盼望亲人的急切心情、遭受毒打的痛苦表情和悲惨死去的场面(2分,意思对即可)。

3.(4分)

(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我”看到学生作文时产生了很多自己难以解释的疑惑,又渴望找到答案(1分,意思对即可)

(2)使用“凝固”一词,语含比拟(1分),表明孩子们美丽的心灵十分可贵,劝诫人们要珍惜,不要扼杀、伤害。(1分,意思对即可)4. (3分)孩子们希望和苦难中的凡卡共享自己的快乐,使他不再痛苦。

5. (3分)开放性题。符合原文大意,不超过60字即可,有创意给满分

示例:同学们,你们的解读富有创意,作文和发言表明你们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们温暖了凡卡,更感动了老师,我为你们骄傲和自豪!

六、《摘棉花》

1.(4分)回忆上初中时,跟表姐摘棉花;梦里摘棉花;表姐和庄稼把式们嘲笑我摘棉花的丑态;带学生欣赏画作,赞棉花。

2.(4分)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1分),如“左右开弓、轻轻一抠”等(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姐摘棉花动作的娴熟、轻巧、利

落(2分)。

3(4分)“饱饱”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棉花以人的情态(1分),形象地写出了棉桃的饱满(1分),传达出作者对棉花的喜爱(1分);运用了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

4. (3分) 这句话写出了棉花的朴实和对人类的贡献,这是对棉花的赞美。(大意对即可)

七、《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1.(3分)田在文中比喻为心灵空间,文题指每个人心里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2.(3分)示例:“细细地打量,踟蹰不前”,人们对花何其喜爱,父亲的花不仅浪漫了自己的心田,也灿烂了他人的心田。

3.(3分)反衬父亲对花的珍惜,表现父亲种花是为了收获快乐、幸福,也表现了父亲的善良、宽容、热爱生活。

4.(4分)种什么(1分,内容要求积极向上),理由表述。(3分,理由充分,表达清楚。)

5、每个人对待人生,都应心怀希望,心中有爱,宽容、善良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快乐、幸福,这才是有价值的人。

八《没有发芽的种子》

1、①没有种完遗忘在抽屉里的喇叭花种子。(2分)②幼时的夙愿,淡忘了多年的理想。(2分)(说明:每点2分,第①点只答“没有种完”或“遗忘”给1分)

2、散步时的心情是松弛和愉快的,一些不起眼的事物都可以触动自己,引发自己的感慨;(2分)为下面写喇叭花做了铺垫。(2分)(说明:只答“铺垫”,没有具体说明只给1分)

3、⑴“呆”字是神态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喇叭花的惊讶和痴迷。(2分)

⑵“揪”字是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儿丢弃喇叭花种子的心痛之情。(2分)

4、①我被喇叭花吸引,②回忆儿时见到喇叭花开放时的情景,③捡拾喇叭花种子,④在阳台上栽种喇叭花,⑤女儿丢弃我遗忘的喇叭花种子。(说明: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四点给满分)

5、深深地自责(内疚),淡淡的忧伤。(2分)不要忘记自己的理想(梦想)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2分)

九、《一双皮鞋的秘密?

1.(3分)想要皮鞋——(卖葱得鞋)——(发现鞋假)——(揭秘假鞋)(跟小说情节后三个部分对应,意对即可。每空1分,意思错或超字数不给分。)

2.(3分)B

3.(2分)①爸爸的心理:对于“我”帮助拉车,担心“我”半途而废,期待“我”坚持到底;②“我”的心理:克服困难的坚定决心,买鞋的强烈渴望(意对即可,每人的心理1分。)

4、.(3分)共有三个秘密:①“我”的秘密:知道了皮鞋是革的而没有告诉爸妈。②妈妈的秘密:从爸爸那儿知道皮鞋是革的,却替爸

爸掩饰而没有告诉“我”。③爸爸的秘密:捐钱救助病危老人,然后买了假皮鞋。(每一点1分,语言简洁,意对即可。)

5、.(2分)①那双鞋见证了“我”和爸爸卖葱买鞋的辛苦过程。②那双鞋让“我”懂得了做人的艰难:要想获得,就要付出艰辛的努力。③对父爱有了更深层的理解:爸爸虽然尽力满足了“我”少时虚荣的愿望,但不忘对“我”进行做人的教育。(每点1分,答出两条即可;结合原文分析,意对即可。)

6、(3分)①爸爸是一个吃苦耐劳、寓教于行、淳朴善良、无私助人的普通的农民。②刨葱卖葱,可见爸爸的吃苦耐劳精神;带“我”一起去卖葱买鞋,体现了对“我”的爱,同时,用具体的事情对“我”进行教育;伸援手帮助路遇的垂危病人,体现了爸爸无私助人的高贵品质。(概述品质1分,答出两点即可;对应分析2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 十《榕树下的瘦女人》

1.答案: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结尾的景物描写照应开头,衬托了人物悲戚的心情。

评分:开头和结尾各2分,共4分。

2答案:①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

②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

③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

④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

⑤那枯井似的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能指出她分不清“我”和骗子不是一个人也可)

评分:答出一处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处即可得满分。

3答案:瘦弱、贫困,而又单纯、善良。

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

4.答案:对瘦女人生活的处境深表同情,也为社会风气的败坏感到悲哀和愤懑。

十一、《竹篾》

1. 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甩脱竹篾的情形,突出了竹篾对小男孩子伤害,同时表现了“我”当时的恐惧心情。(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满分3分)

2. 要点:①老婆婆不知道我是故意的;②老婆婆怕“我”受到孩子父母的责备而难堪;③老婆婆是个宽厚善良的人。(每点1分,满分3分)

3. 性格特点:天真(顽皮或单纯)、善良、怯懦。描写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性格特点2分,描写人物的方法1分,满分3分)

4. 不好。因为最后两段:①在结构上照应前文;②在内容上表现“我”的反思与自责,突出中心;

在表达效果上,耐人寻味,引人深思。(每点1分,满分3分)

5. 要点:①增强文章的真实性;②便于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每点1分,满分2分)

十二、《雪一化就有路了》

1.(3分)胆怯怀疑怀疑动摇平静释然

2.(3分)这里是指搬弄是非、给|“我”造成心灵伤害的人,但也

是可以原谅的人。

3.(3分)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情景,烘托了“我”内心的纷乱与烦躁之情,同时也为下文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4.示例一:夜深了,大雪慢慢地停了下来。地上一片洁白,在路灯的映照下,发出柔和的光。夜是那样的宁静,空气也变得温润而清新了。

示例二:雪慢慢地小了,雪片儿像春天的落花,飘落在我的脸上,我似乎闻到了一丝淡淡的花香。

5.世上常有误解和诽谤,充满阳光的心灵能够宽恕和融化它。

十三、《罗圈腿的小狗》

1.小猎狗在被别人瞧不起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别人的尊重。(3分,意思对即可)

2.“挤”这一动作表现出小猎狗希望猎人关注自己的迫切心理。“还是”则强调了猎人对小猎狗的忽视。凸显了小猎狗被忽视后的伤心失落。(3分)

3.“公狼的出现”使小猎狗有了展示自已的机会,使故事情节发生逆转,达到高潮。(3分,内容2分,写法1分)

4.【示例】小猎狗角度:①面对自己的缺陷,面对他人的嘲笑,内心必须强大。②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自己的追求。③不要怕挫折,要坚持不懈地努力。④要敢于在关键时刻亮出自己。⑤相信只要努力,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猎人(人们)角度:①不可以貌取人,不要随

意轻视一个人。②要看到别人的努力。③要客观地评价一个人。十条猎狗角度:①不要嘲笑别人。②不要去轻视一个看似比你弱小的人。

③不要盲从。(4分,两个角度回答4分,同一个角度回答3点及以上3分,同一个角度回答两点2分,回答一点1分)

十四、《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

1.(3分)说明了人类“脸红”的原因和社会作用。(语言简洁1分,“原因”和“作用”各1分。)

2(3分)D

3.(3分)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牛、羊、马、狗、猫等”动物,具体说明了“其他哺乳动物都是色盲”,更有说服力。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灵长类动物和其它哺乳动物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只有灵长类才能捕捉到脸红信息的特质。(答出其中一种即可;说明方法1分,分析作用2分。)

4.(3分)示例一:甲同学在校园散步时随意丢弃垃圾,在众人面前并没有脸红。这是因为没有环保意识,他认为小节不是错误,没有形成类似害羞类的有效的刺激,没产生少量肾上腺素,不引起面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所以,他不脸红。示例二:某司机开车时不小心撞倒行人,下车后脸色惨白。这是因为他严重违反交通法规并造成恶果,内心极度害怕和恐惧,大脑刺激肾上腺产生大量的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血流减少,脸色煞白。示例三:一同学多次不交作业,被老师请到办公室,并不脸红。这是因为他屡次犯错而不悔改,外界刺激信

号难以形成刺激大脑、肾上腺的条件反射,没产生少量肾上腺素。(举例1分,结合第②段原理进行分析2分。答出一例且言之成理即可。)

十五、《感冒吃药有讲究》

1.逻辑顺序(2分)

2.同:都是由病毒感染呼吸道引起的。(1分)

异:普通感冒30%—50%由鼻病毒引起,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易引起流行;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流行性,多发于春冬季节,大面积群体出现。(2分)(意思接近即可)

3不能去掉。(1分)“最”表程度,用上“最”表明用药消灭感冒病毒是错误做法,多休息、多喝水才是对付感冒病毒的主要方法。去掉“最”,就不能表达上述意思,不能突出喝水、休息对治疗感冒的重要性。加上“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4.⑤段对普通感冒的病因、特征和症状作了具体解释,给读者一个清晰的认识,使说明通俗易懂。(3分)

5①注意保暖;②多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③尽量远离感冒患者;

④居室要注意通风,定期消毒;⑤多了解与感冒有关的常识。(2分,言之成理、答出两点即可)

十六、《灯光也是一种毒品》

1(1)影响许多动物的生物节律,对它们造成伤害(2)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3)引发人体严重的激素失调,危害健康。

2、(1)突出了强光源对鸟类的危害程度之深。

3、(1)降低大多数照明灯的功率和亮度(2)不要滥用装饰灯(3)减少夜间工作学习的时间。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从利与弊两方面回答。例(1)利:可以美化城市形象,方便人们夜间出行,凸显城市品位。(2)弊:造成城市光污染,危害人类健康,造成资源浪费。

5、作比较,列数字。用数字进行比较,强调了人工光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

十七、《眼球追踪让你有“特异功能”》

1.①眼球追踪技术的原理②现阶段所采用的主要设备③眼球追踪技术的载体(或应用) ④眼球追踪技术的发展目前存在的困难及应用前景(每点1分,共4分)

2.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眼球追踪技术最热门的载体是手机(2分)。共3分。

3“可能”表示估计,起限制作用,说明除了电脑和手机,汽车是你最早接触到眼球追踪技术的地方,这只是一种推测,如果去掉,语言过于绝对,与原意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分) 十八、《手机确定你的位置》

1.【答案】逻辑顺序,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或如何用手机来定位)。【解析】此题考察了说明顺序和说明中心。说明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判断说明顺序除了可以从说明对象的特点进行辨析之外,还有一个有效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是:逐段概括内容要点→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归纳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再加分析,很容易就知文章的说明顺序了。本文主要说明了手机定位技术,属于事理说明文,所以自然是逻辑顺序。说明中心其实就是说明对象加上说明对象的特征(特征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根据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在这里要介绍的是手机的无线定位技术”可知,本文的说明中心是手机无线定位技术。2. 【答案】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无线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解析】此题考察说明方法极其作用。从划线句子中的关键词“例如”可以看出,划线句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作用是举例说明可以画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因此这句话具体地说明了无线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3.【答案】计算时间差定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解析】此题考察了提取概括有用信息的能力,这种题目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意义,明确在文中搜索信息的范围;有的要求筛选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几句话,也有的可能涉及到一段甚或几段乃至全篇。有些信息,直接在筛选范围中摘录即可获取,但有的信息不是直接传递的,而需对该确定范围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后才能获得。将提取的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最后以简洁、恰当的语言加以归纳。对这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不难得出这三种手机定位技术是计算时间差定

位、根据信号场强定位、测量入射角度定位。

4. 【答案】不能,“至少”表明“不少于”,在句中说明必须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此题考察了关键词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的思路是,既然问是否能删除,我们就从这个词具有什么不可替代的作用的角度回答,另外还要注意依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作用。“至少要测量两个基站得到两条方向线才行”中“至少”一词是一个限制词,说明必须要测量两个基站才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是品味说明文语言常见的一句话)。

十九、《免费的救命药》

1:答案示例:减少心脏病的风险、疏通血管保持血管干净、抑制癌症、提升智力和记忆力。(各1分)

2:示例:不能删。“有可能”是表推测、估计之意,在范围上起限制作用(1分),表明不运动的隐窝细胞爬到隐窝内壁高处发展成癌前息肉是有可能的,但不一定如此,(1分)如果删去后就变成“在那里发展成癌前息肉”,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1分)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3:答案示例: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1分),举人类从1935年到2010年人口增加3倍而患Ⅱ型糖尿病的人数增加至2.2亿人(近15倍)(1分),真实具体且有力地(1分)说明了人类为不运动付出了惨痛代价。(1分)【或作比较.(1分)列举人类从1935年到2010年人口增加3倍而患Ⅱ型糖尿病的人数增加至2.2亿人(近15倍)的数据作比较

(1分),真实、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人类为不运动付出了惨痛代价。(2分)】

4:答案示例:运动能增强青少年的智力,青春期加强运动益体又益智。(2分)答出劳逸结合之意即可。如学习之余的课间、放学后、周末、假期抽空锻炼,保证锻炼时间,享受锻炼带给身心的快乐从而使学习更投入,效率更高。若只答锻炼,不答与学习的关系不得分。(2分)5、与文章标题和开头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完美;用反问强调对运动的重视;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十、《雾霾引起的城市肺病》

答案:

1.城肺病是指因为环境重度污染导致空气中PM

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超标所引起的城市空气污染。

2.不能删去,“大部分”表示范围,起限制作用。文中是指绝大部分“二氧化硫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并不是全部,如果去掉就变成了所有的的二氧化硫都来源于此,与实际不符,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A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以北京、石家庄、保定等地区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为例,具体说明京津冀地区受污染影响最为严重。B句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通过具体数字准确说明“二氧化硫年排放量控制在1200万吨以内”,才能满足适合户外活动的“三级天”要求。

4.示例:爱草护绿,增加绿色植被的覆盖面积;少开车多步行或骑自

行车出行。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反复诵读,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论证方法。 3、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1、明确学问和智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弄清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了解课文采用的多种论证方法,体会其作用。分析:1、本文的中心意思: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把“学问”比作“滋养人生的原料”;“铁”――突出“学问”的基础性,主体性;把“智慧”比作“陶冶原料的熔炉;”炼钢的电火“――突出”智慧“的外显性,应变性。“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突出形成“学问”的方式是积累;“智慧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突出“智慧”来自人的灵感,是人的思想的发现与创造。),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第1节:用比喻揭示两者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智慧是能力。第2节:有学问不代表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第3节:a、有学问而无智慧可能导致的结果。(反面论证)b、以科学研究的实例正面阐述: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达尔文发现进化论、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第4节:对比论证说明读书著书都要讲智慧。第5节采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1)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是瞬起瞬灭。(2)把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3)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第6节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这一段以建筑为喻,论述生动形象。结尾归纳全文,申明“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这就在充分论述的基础上展示了正确的观点。教学难点: 1、品味作者智慧典雅、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会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拓展阅读-20肥皂泡含答案

类文阅读-20肥皂泡 种一片树叶 冰心 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这便是儿时最美的梦。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一个奇怪的想法: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一部分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可以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虔诚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到了土里。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马上可以实现。 我天天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树吐芽…… 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却已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我生命中的一根支柱,替我们遮挡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 孩童时那种天真无邪、可笑的一举一动,那双清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不正被我们当作“幼稚”而随手抛弃吗?人每走一步会从身上遗落一些东西,而往往被人随意丢掉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也是最珍贵的。 种一片树叶吧,你定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从画线句子中你感受到了“我”()的心理。 A.忐忑不安 B.认真严肃 C.紧张慌乱 2.“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中的“那件事”指的是。 3.种树叶后,“我”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用自己的话概括。 4.这篇短文的中心是()。 A.说明儿童内心的幼稚 B.表现童心的珍贵 C.展示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1.B 2.“我”种下一片树叶,坚信它能长成参天大树 3.“我”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结果是等到春天来临,树叶也没有发芽。 4.B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答案汇总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一:基础辨识能力 参考答案 (一) 1海底“黑烟囱”2.逻辑顺序 3记叙、描写、说明 4比喻 5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作比较等 (二) 1.老太太 2.明线是杉田卖菜,暗线是老太太生活日益穷困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 4.“她清瘦……女人”,老太太年老体衰,变得贫穷、孤独,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 5.好,因为“纽扣”既是文章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小说人物命运的写照.以“纽扣”为题简要、含蓄。 (三) 1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2.事实论据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论证生动形象 5.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具体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总结论点。 (四) 1.指心灵与他人隔膜而变得冷漠、世故。(答案不惟一,意思相近即可) 2.①——⑨⑩;第一层:叙述家人教育孩子的两件事,第二层:发表自己的感慨 3.记叙、议论;对比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别,为后文作铺垫 4.在竞争中既要争做强者、力争胜利,又要对失败者、弱小者充满同情,可以举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5.“父亲”:轻视体力劳动者,看不起下层人民;“妻子”:认为天真、善良是要吃亏的;“我”:愿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意思对即可) 6.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二:基本分析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一) 1.导语部分,标题和导语都是对消息核心事实的概括,只不过导语比标题更具体详细。 2.主体部分为第②段;分两层:①②③④⑤ 3.③、④ 4.介绍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是消息的结语部分。 (二) 1.冰雹的形成,冰雹的分类,冰雹的预报 2.分两层;第①段为一层。总说降水的两种形态;第②③④为一层,具体解说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如何预报。 3.不能颠倒,这三段依次说明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预报,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顺序合理。 4.表格略 5.只要所写句子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可例如:冰雹的危害很大,预报冰雹就很重要 (三) 1.①②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兄弟俩偷羊受到村民的惩罚;③④⑤段是故事的发展,写其中一个兄弟尽心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⑥⑦⑧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老人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2.高潮在文章的最后,老人弥补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3.所有的村民经过老人的身旁,都会停下脚步与老人说上几句话,表达他们的敬意;小孩子也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4.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他人而活 5.老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6.人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改正错误,弥补过失。(意思对即可) (四)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且每一层都用“我现在就付诸行动”开头,构成排比 3.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4.文段以议论为主,其中不乏哲理深刻的句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来回答 5.这是一个自由表述题,可从语言优美、哲理深刻、结构清晰等角度选一个进行赏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各部门要心无páng wù抓生产,合理tǒng chóu做工作,努力开创新局面。 2.... A.我生平最受用的有两句话:一是“责任心”,二是“趣味”。 B.面对姹紫嫣红的花朵,你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 C.溱潼会船节开幕式上,龙船呀、篙子船呀、划子船呀……每条船驶过观礼台前,都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D.《厉害了,我的国》这部大型纪录片,全面展现了过去五年中国在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军事现代化等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3.下列各句中分析有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近日,我区举行学生弹性作业统筹服务工作新闻发布会。(分析:这句话的主语是“我区”。) B.2018年冬奥会上,经过中国选手武大靖奋力拼搏,终于获得男子500米短道速滑金牌。(分析:此句应该把“中国选手武大靖”移到“经过”前面。) C.某些小报专爱断章取义,歪曲别人谈话的内容,以制造假新闻。(分析:句中成语“断章取义”的使用是正确的。) D.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分析:此句是个反问句,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⑥每题1分,第⑦题2分。) ①▲ ,十日寒之。②非澹泊无以明志,▲ 。 ③▲ ,功亏一篑。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⑤斯是陋室,▲ 。 ⑥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⑦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的句子是

童心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童心议论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①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 心者,我称之为慧心。 ②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③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点 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 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 到事物的真相。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颗童心,同时 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 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说的都 是这个意思。 ④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 而不会再失去。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 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 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⑤问:什么原因能使一个人显得年轻呢?譬如说,许多人都觉得你看起来很年轻。 ⑥答:我想最主要的也许是一个人的头脑不要太复杂。我在社会处世方面还是比较简 单的,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我相信,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一世故就会显老。 ⑦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 ⑧电视镜头:妈妈告诉小男孩怎么放刀叉,小男孩问:“可是吃的放哪里呢?” ⑨当大人们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的时候,孩子往往一下子进入了实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 A.作者反对为人世故,认为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 B.作者认为成熟不免麻木、僵化,但成熟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学问与智慧教案

学问与智慧 中心发言人陈兵庆 教学目标: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继续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教学难点阐述: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是人生的工具,智慧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学问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和知识,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有学问的人,不一定就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联系:关键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学问为什么不能离开智慧?没有知识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没有智慧的人,从事研究工作,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找到核心所在,研究的总是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二是知识为什么不能离开学问?智慧也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知识,才是有根底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作者在论证“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的中心论点时,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说理充分。如在论述“学问为什么不能离开智慧的”时,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在论述“智慧不能离开学问”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3、品评优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作者学识渊博,视野宽宏。文章论述学问和智慧,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例证典型,语言精炼,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品评优美的语言,是让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通过反复的诵读品评,让学生感受到其语言的优美魅力,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素养,可让学生通过仿写例句的形式来加强积累与运用。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新课导入;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理清学问与智慧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习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语言积累;总结归纳全文。 教学过程:

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同步阅读(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同步阅读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长大以后做什么(节选) [日本]察美千子 在春天的原野上,绿草油油。男孩和女孩正在草地上快乐地嬉戏、玩耍。女孩发现了一朵美丽的蒲公英,她突发奇想地问蒲公英:“蒲公英,蒲公英,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蒲公英说:“我,我要做一只大狮子! 有着又浓又密的金色的鬃毛,那种威武又善良的大狮子。” 女孩兴奋地说:“你要做一只大狮子啊,大狮子,太好了。”多么神奇的想法啊,蒲公英变成了大狮子!他的梦想真奇特。 男孩和女孩来到了小河边,他们惊喜地大叫着:“小鱼,小鱼。”男孩弯下腰问小鱼:“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小鱼说:“我呀,我要做一头大鲸鱼!畅游四大洋,一头游得飞快的大鲸鱼。” 男孩说:“你要做一头大鲸鱼啊,太棒了。”多美的梦想呀,小鱼变成了大鲸鱼正在海洋里飞快地游泳呢。 男孩和女孩坐在地上,他们拿出蜡笔,把美丽的蒲公英和欢乐的小鱼画在了图画本上,他们一起问蜡笔:“蜡笔,蜡笔,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蜡笔说:“我们呀,我们要做一片大森林!长满了蜡笔树,一片彩虹颜色的大森林。然后,用绿色涂原野。涂一片跑啊、跑啊,永远、永远也跑不到头儿的原野。接着,用蓝色涂大海。涂一片游啊、游啊,永远、永远也游不到头儿的大海。” 1.蒲公英、_____、蜡笔是柔弱的、细小、微不足道,_____、鲸鱼、森林是威武、巨大、辽阔无边的。小小的他们却有着大大的梦想。但是,梦想面前人人平等。 2.蒲公英、小鱼、蜡笔都有一个共同点是() A.不切实际B.梦想神奇C.坚持不懈D.脚踏实地 3.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蒲公英的梦想是长大后做一只大狮子。

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学问和智慧》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学问和智慧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分析论述过程。 3.体会文章形象说理,语言充满智慧,并注意积累。 二、学习重点: 1.弄清“学问”和“智慧”的区别与联系,理解作者所说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的学习观。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 三、学习难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 四、学法: 1.朗读法: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文本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2.设疑、合作探究法:对重点语句组织讨论分析,进而理解文章主旨。 五、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譬.如()犀.锐()陶冶.()晦塞.()要塞.( ) 瓶塞.() 探骊.得珠()矻矻.穷年()鞭辟.入里()无关宏.旨() 寸积铢.累()新陈.代谢()物竞.天择()字字珠玑.() 2.解释下列词语: 探骊得珠:。 无关宏旨:。 鞭辟入里:。 浮光掠影:。 融会贯通:。 读破五车:。 寸积铢累:。 3.了解作者。 罗家伦(1897-1969),1928年8月至1930年5月出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在校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主要著作有《新人生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等。 4.了解积累关于学问与智慧关系的一些名言: 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爱默生

《雪狼王》阅读附答案

《雪狼王》阅读附答案 1 雪狼王 杨亮 “簌簌”的,一大坨雪从松枝上落下,打破了黎明时林海间的宁静。 引起这声响的,是一只名叫罗尔的狼。它健硕的体格、机警的神情时刻显示出一种王者之气。而它浑身和积雪别无二致的颜色,又表明它是一只不折不扣的雪狼。 在它的身后,渐渐闪出二十余只大大小小的雪狼。它们都谨慎地尾随着罗尔,尽量不让自己的脚爪发出任何声音,同时,用锐利的眼睛和灵敏的耳朵寻找着什么。 罗尔是这由三个家庭组成的族群的头狼,最近的大雪和严寒使惯于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它们也断绝了食物来源,难耐的饥饿促使罗尔决定带领整个族群出山觅食。 很久没有外出了,几只小狼兴奋地跑起来,跑在了罗尔的前面。 罗尔并没有表示不满,它知道它们是族群未来的希望,应该多一些锻炼的机会,但眼下,它还有必要担心它们的能力。 突然间,狼群不远的前方蹿出了两个灰影,一前一后,闪电般地奔逃着。 罗尔猛然低吼了一声,跑在最前面的两只小狼愣了一下,立刻意识到了什么,扭转身朝着目标飞奔而去。 那是两只野兔,在这种严寒的天气和整个世界都在冬眠的时候,能看见野兔实在是不可多得的机会一两只小狼都使出全力追赶。眼看拉近了一些距离,野兔忽地三蹿两蹿,消失了。 机会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消失的。 罗尔不动声色地踱到两只小狼面前,猛地抬起前爪,将两只小狼掀翻在地。 一只公狼从斜刺里猛冲出来,拦在罗尔的面前。 它叫鲁,是其中一只狼的父亲,目光犀利的眼里,透射出来的不仅仅是愤怒,还有罗尔从来没有见过的杀气。 罗尔没有料到自己对失败者的小小惩罚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但罗尔毕竟是狼王,它没有惧怕过任何场面。正如它所料,在它刚刚摆好应敌架势的一刹那,鲁便闪电般冲了过来,张开的满口獠牙之间散发出的腥气也随风而至。罗尔将头一扭,便轻松地躲开了鲁的攻击。两只狼刚一接触便各自散开。孰优孰劣已显而易见。可惜鲁是个顽固的家伙,稍喘了一口气便又挺身而上,两只狼再次扭在了一起。群狼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围在一旁,静观其变。 鲁挂彩了,雪白的地面洒下几滴殷红的血,但这反而进一步迸发了它的斗志。就在它试图再次反击的时候,罗尔张口咬住了它的脖子。鲁猛然间感到了死亡的恐惧,但狼特有的高傲驱使它继续挣扎。没想到的是,罗尔将那锋利的牙齿慢慢地松开,退到了一旁,用凛然的眼神盯着鲁,发出了一声震慑山川的嚎叫。 群狼也纷纷应和,充满野性的声音充斥着这个冰冷的世界。 忽然间,“砰”的一声,整个山谷都为之震动。与此同时,一只母狼发出一声惨嚎,痛苦地倒在地上。 群狼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那声音再次响起,又一只狼惨遭厄运,和刚才一

童心 阅读答案

童心 周国平 ①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此二心者,我称之为慧心。 ②童心和成熟并不相互排斥。一个人在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单纯,对世界依然怀着儿童般的兴致,这完全是可能的。我不认为麻木、僵化、世故是成熟,真正的成熟应该具有生长能力,因而毋宁说在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③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看不到事物的真相。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不过,一个人如果能保持住一颗童心,同时善于思考,就能避免这种可悲的结局,在成长过程中把单纯的慧心转变为一种成熟的智慧。由此可见,智慧与童心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圣经》里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④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我甚至要说,灵魂无非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因为成熟而不会再失去。圣埃克絮佩里创作的童话中的小王子说得好:“使沙漠显得美丽的,是它在什么地方藏着一口水井。”始终携带着童年走人生之路的人是幸福的,由于心中藏着永不枯竭的爱的源泉,最荒凉的沙漠也化作了美丽的风景。 ⑤问:什么原因能使一个人显得年轻呢?譬如说,许多人都觉得你看起来很年轻。 ⑥答:我想最主要的也许是一个人的头脑不要太复杂。我在社会处世方面还是比较简单的,弄不懂的事情就不去弄它。我相信,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一世故就会显老。 ⑦在孩子眼中,世界是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孩子一眨眼就老了。 ⑧电视镜头:妈妈告诉小男孩怎么放刀叉,小男孩问:“可是吃的放哪里呢?” ⑨当大人们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清的时候,孩子往往一下子进入了实质问题。 (选自《周国平散文选集·童心》) 1. 依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反对为人世故,认为一个人简单就会显得年轻。 B.作者认为成熟不免麻木、僵化,但成熟本质上始终是包含着童心的。 C.最后一段的“电视镜头”运用了例证法,用以说明童心的可贵,需要我们倍加呵护。 D.作者认为智慧是一种达于成熟因而不会轻易失去的童心,如果我们要具有智慧,必须具有真正的童心。 2.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第③段引用《圣经》、帕斯卡尔、孟子的话,有什么好处?(3分) (2)简要概括“童心”对人生的重要作用。(4分)

学问与智慧第一二课时

课题《学问与智慧》主备人高莹丽辅备人 教学目标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文章的论点 2、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3、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难点: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文章的论点 课时划分共两课时 教具准备 PPT 第一课时 环节 师生活动 调整修改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语:同学们,上一堂课我们学过了《创造学思想录》,懂得创造性思维就是 “从你的箱子里走出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造就你自己的规则”,其实, 创造性思维就是我们常说的“智慧”,这种智慧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 里固有的,而是以丰富的“知识”“学问”为基础的。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学 问与智慧》 板书或出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请看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学生读,强化,做到每个学生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1 、弄清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明确文章的论点。了解作者所阐述的学习观,理解作者所说的“我们不 但需要学问,更需要智慧”的观点。 2 、给文章划分结构,并概括段意。 过渡语:相信通过大家紧张而又努力的学习,一定能够顺利达标的!首先来 简单了解一下作者:(幻灯出示) 罗家伦 现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曾先后担任清华大学和中央 大学校长等职。著有《新人生观》、《新民族观》等著作。 下面我们就展开自学竞赛! 三、板块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请看自学指导! 幻灯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 1、读文本,认准字形,读准字音; 2、一读的正确、流利,读出感情。 3、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预时3分钟) 合作探究 两人小对子:解决本课生字词障碍。 (预时1分钟) 展示提升 为本组字音把握有障碍的同学正音。 (二)学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自学效果检查 (个人回答,生点评。意见不够统一的可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再引导纠错) 检测内容: 1、你能准确地读出下列加线字吗? 陶冶()寸积铢累() 大窾()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犀锐() 2、你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吗?(抢答) 1、比喻做文章能抓住关键。(探骊得珠) 2、不涉主旨。指意义不大或关系不大。(无关宏旨) 3、深入剖析,进入最里层。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切中要害(鞭辟入 里) 4、比喻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 5、参合多方面的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透彻的领悟。(融会贯通) 6、一点一滴地积累。(寸积铢累) 7、读破五车:形容读书很多。(读破五车) 四、板块二:理清结构,把握内容 过渡语:刚才我们已经很好地处理了字词障碍,下面我们就接着自学。请看自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小编整理了关于《学问与智慧》原文及《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练习及自我检测,希望对于同学们的学习提高有所帮助!关于《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石乞石乞(ku)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但映射的范围却往往很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豌豆的杂交,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 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就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样,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是靠得住,最为精深,最可宝贵。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学问与智慧阅读题: 1.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2分) 2.仔细阅读第二段,说说该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2分) 3.第三段中划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 1.(2分)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意思对即可) 2.(2分) 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讲道理和摆事实) 3. (4分)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 《学问与智慧》阅读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母狼的智慧》阅读附答案

《母狼的智慧》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小题。(13分) 母狼的智慧(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的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②“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狼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③“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机时,会在草木旺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山坡,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④“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平生见过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支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⑤“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上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好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光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⑥“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做着离开妈妈后的第一个好梦。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⑦“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又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原文有改动) 小题1: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母狼的哪些行为细节中表现出了它的“智慧”?(3分) 小题2:第⑥段中划线句子“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中“居然”、“老”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小题3:结合梁实秋的《猫的故事》、蒲松龄的《狼》和你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说说你如何看狼这个动物?(4分) 小题4: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根据你对选文主题的理解,另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童心说 李贽阅读附答案

童心说李贽阅读附答案 童心说(明)李贽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皆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①,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合于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满场是假,矮人何辩也②。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③,文何必先秦。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医药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注释]①见:通“现”。②矮人何辩:这里以演戏为喻,矮人根本看不到,就无法分辨了。③《选》:指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选自《明清文选》,有删改) 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辞不能达&n bsp; 达:畅达 B.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过:批评 C.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卒:最终 D.诗何必古《选》古:推崇 1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因病发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D.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学问和智慧学案 苏教版

11 学问和智慧 学习目标: 1.能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找出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观点。 2.能理清文章的说理层次。 3、能说出主要论证方法的作用。 导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自主学习: 智慧胜于知识。——【法】帕斯卡 知识可以言传,但智慧则不然。人们可以去发现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强,凭借它去创造奇迹,但却无法把它交流和传授。——【德】海塞 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我国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文中为我们揭示了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希望大家仔细揣摩,并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所帮助。1.作者:罗家伦,男,汉族,字志希,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西进贤。1914年考入上海复旦公学,1917年进北京大学文科。1920年赴美留学。1922年起,又相继留学英、德、法等国。1928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清华学校,改称国立清华大学,直辖于教育部。9月,罗家伦受命任国立清华大学校长。他任校长期间,增聘名师,裁并学系,招收女生,添造宿舍,裁汰冗员,结束旧制留美预备部,停办国学研究院,创设与大学各系相关联的研究所,对清华大学的发展有所建树。但他作风专断,不尊重师生意见,引起师生的"驱罗"运动,被迫辞职。 2.学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陶冶.()寸积铢.累()大窾()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犀锐()晦塞 ..() (2)解释词语。 寸积铢累: 融会贯通: 通达:

豁然贯通: 浮光掠影: 3、积累关于学问与智慧关系的一些名言: 1)知识如树叶,它的命运总是从新生到枯黄,蝉联飘坠,再让位给来年春天新的叶芽,而智慧则宛如树干基部一圈圈的年轮。——赵金珊 2)知识能够诱发智慧,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但它不等于就是智慧。【池田大作】 3)知识越多越骄傲,智慧越高越谦虚。——【美】柯珀 4)多诈的人渺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英】培根4.摘抄文中对你有吸引力的词句,并能尽可能的理解其含义。 二、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连贯。 2.读完后思考课后第一题。 3.找出文中表明学问和智慧之间关系的语句,其中哪一句表明了作者的观点? (二)再读课文,理清结构。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6): 第一层(3-4): 第二层(5-6): 中心意思: 三、交流展示师生评讲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7单元试题3 (2)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六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3分为书写卷面 分,答卷时间为90分钟。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3分) cāng máng níng kòu xiē xī ()()重日()() 二、用“√”选择正确的字和音节。( 3 分) 1、正太郎(费废)力地睁开眼睛,看见一只大狐狸不停地(添舔)着他的脸,另 一只狐狸蹲在他的胸脯上。 2、他背(bēi bèi)已经驼了,穿一身旧衣服,背(bēi bèi)一只旧包。 3、叔叔在倒(dǎo dào )车,请你到别处玩,以免被撞倒(dǎo dào )。 三、把下面词语中的错字用“—”划出来并订正在后面的括号里,并选择两个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里。( 4分) 横糟不幸抑扬顿错长途拔涉震耳浴聋() 1、张老师讲课(),我们听得津津有味。 2、王小静说话轻言细语,郝大雷刚好相反,说话声音()。 五、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词()(2分) A、养成传统继承习惯发扬精神 B、改正方法改进错误改变结果 C、端正态度明确目的改进措施 D、增加水平增强体质增长见识 六、下面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2分) 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进步了。

B、只要你为大家做好事,才会得到大家的信任。 C、我们认真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加了友谊。 七、判断下面的句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 1、《最后一头战象》的作者是沈石溪,他被誉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 2、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观察了正月十五那天的天气变化的情况。() 八、按照要求改写句子。(3分) 1、李小明有一次在车上看见张小曼经常给老人让座。(修改病句) 2、晴天雨天。老人每天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对于明天的信念,人们总是相同的。(改为反问句) 七、默写《马诗》(作者也要默)(4分) 作者() 八、口语交际:小明的爸爸爱打鸟。今天,他又背上了猎枪准备出门,小明想劝阻爸爸。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说服爸爸?请你仔细想一想,把劝说的话写下来。(3分) 九、语文实践,请你为保护动物写一条有用的广告语(2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应用 一、阅读《老人与海鸥》,回答问题。(14分) 没想到十多天以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资)态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非常惊(导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kōng kòng )地。

《我看齐白石——永远的童心》阅读答案

我看齐白石——永远的童心 柔藤不借撑特力,卧地开花落不惊,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涵盖了齐白石老人一生的处事态度和人格魅力。他常以藤自喻,他画的藤也就如其人。他是天真可爱的,可爱得毫不掩饰。 他的画里总是充满了田园气息。他受吴昌硕影响很大,但是吴昌硕扬文人之风,过多地表达文人的清高人格。他虽然也学文人画,但是他的画中表达的是对具体情景的回忆与体验。如果说吴昌硕倡导的是一种绝世姿的姿态,那么齐白石就是一种蔬笋气的姿态。看惯了四王的画的人,觉得他的画俗气,不够山水画家来得大气有胸襟。但是,他的画的题跋没有八股文的限制,完全是自己心灵大胆的表现,题材上也就不限于牡丹杨柳四君子,画里透着农民的朴实和孩子的天真。 齐白石活跃在一个动荡的年代,整个中国都在一种西化的思潮中。然而齐白石却以另外一种姿态审视世界,他做的就是一个纯粹的自已。没有做作,没有虚伪,只有自我。他的山水画一直不受人喜欢,所以后来他很少画山水,特别是到40年代,他的山水可谓是绝笔了。他的山水也是自己心境的一种体验,不管是名山大川,都是他亲自去过的地方。山水简单,大方,甚至是信笔乱图。人们越是看不起他的山水,他就越坚特。率真的他就像一个小孩在和一个不听话的玩具叫劲,那么乐在其中。 一生做画无数的齐白石,大都是画花草,蔬菜,鱼虫。他画的题材之广,别说是大写意画家,就是工笔画家也很难相比。他做画的题材都来自农村大自然,从普通的白菜萝卜,到茨菰紫藤,从蜻蜓蝉蛾到鱼虾螃蟹,从牡丹芙蓉到不知名的野草,他都有很深的了解,他的《野草蜻蜒》题跋写到借山【注】馆后涤专井旁秋来常开此花野草也余不知为何名。齐白石老人对生活的观察是极入微的,他知道什么花在什么季节开放,什么季节挂果,他知道同一种植物生长在南北方的区别,他知道什么虫在什么季节鸣叫,产卵,蜕变。这与他早年在农村生活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就像一个初来世的婴儿,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他将他知道的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惯和画法写在了画的题跋中,两部蛙声当鼓吹晴雨可呼乎予尝问汝啼似是呼晴呼雨妇可逐乎篱兽之雄者只有汝也。正是这种好奇,才成就了这位旷世奇才。齐白石一生留下的山水人物不多,但是都是他再看过之后画的。看得出来,他早年的木雕经历给他后来的绘画道路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素材的积累、造型能力的培养都是他后来绘画的宝贵经验。 画风淳朴,甩笔简练,这是白石老人的风格,有时寥寥几笔却若有神。《秋梨细腰蜂》一画,齐老用极粗糙的草纸随便地几笔便是一个梨,一只蜂。《莲蓬葵扇》《花鸟》完全是一个小孩的简笔画,痛快简约,毫不掩饰,近乎粗率。这是一个孩童才有的不做作,没有过多的考虑,只有大胆的发挥。 他画虾无数。笔下的虾非常生动,不画水却感觉画面充满了水。他画的虾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所有的虾都是尾左上角,头右下角的动势。似乎很呆板,但是玄机也就在这里,他能在这种统一的方向中画出丰富的变化来,很不容易。我最喜欢的是他在1951年画的一幅《虾》。虾的身子全在一个方向,那么灵动,那么洒脱。辛卯九十一岁白石老人制于京华,就这么简单的题词,朴实而有趣。 齐白石一直保持着童心。他在1947年的一幅《枫叶秋蝉》里面题词道:霜叶丹红花不如八十

初三语文学问与智慧作业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学问与智慧作业题及答案 学问与智慧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晦塞譬如xī锐晶yíng 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作为互联网(Internet)最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为人们查找资料、搜寻素材提供了莫大方便。但是,“百度”信息庞杂,真伪混淆,用“百度”做学问必须谨慎。材料二:①目前,网络上有一种写作软件可助人写作。②你只需把想到的创作原材料输入,经过一定的积累和不断的排列组合,思路就会渐渐清晰,作品的框架就建成了。③它完全符合文艺创作。但是,它最根本的不足在于____________。材料三:④防不胜防的各种电脑病毒会使电脑系统瘫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伤心。一些黑客也在网络上搞破坏,甚至擅自进入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核心领域,非法窃取重要信息,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1)从上述几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2)请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文中横线处填写一句话,使文意贯通流畅。答:(3)对“Internet”的翻译有两种――“因特网”和“互联网”,你更倾向哪一种?答:(4)上述材料中标序的句子有两种语病,请指出序号并加以改正。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填空。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他拉着总不起劲,好像背着块石头那么不自然……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这段文字出自作家()的长篇小说《》。作品主人公是(),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最大的梦想是()。 二、阅读理解、分析。熬住就是一切张颐武①我们经常用竞技来比喻人生。在漫长的人生竞技中,什么都不是一眼看得到头的。一时的春风得意算不了什么,一时的失败其实也不能算数。林彪与越南的国防部长武元甲会见时。他告诉武元甲,与美国对抗只有一个字:熬。这一个字的确道出了人生的一种真谛,美国那么强大,和它对抗当然不容易,但因为“熬”住了,最后越南还是赢了美国。但真正熬得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