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整理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版汇编

2019-2020年整理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版汇编
2019-2020年整理00320《领导科学》复习重点资料打印版汇编

《领导科学》考前串讲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简述现代领导发的基本趋势。P42

(1)决策工作的专门化;(2)领导主体集团化;(3)领导方式民主化;(4)领导方法科学化。

2.试述为什么应把领导活动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P44

(1)领导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重要实践活动,包含着其丰富的科学内容。

(2)领导活动有其他领域所不能代替的特殊规律和科学内容。(3)领导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科学。

3.简述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兴起。P46

(1)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2)领导科学的产生是总结党的丰富领导经验和领导理论的需要。

(3)领导科学的产生是借鉴古今中外领导思想和管理理论的结晶。

4.简述领导科学的特点:P50(1)综合性;(2)应用性;(3)社会历史性。

5.试述领导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P50

(1)领导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而且也必须指导领导科学,但是也不应该代替领导

科学这一具体学科。

(2)领导科学与政治学的关系:政治学研究领袖、权力等问题,是构成领导科学最深厚的理论基础之一。政治学

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进行研究的,领导科学主要研究的是现代的领导现象,研究对象更为专门。

(3)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领导是一种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的管理。领导比管理层次高,管理比领导门类多。(……)领导科学是从管理科学中派生出来的。

(4)领导科学与党的建设学说的关系:

领导科学和党的建设学说有不少内容是想通的,但党建学说研究内容更集中,而领导科学的研究范围更广阔。

6.简述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P51(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2)是深化全面改革的需要。(3)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4)是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7.(结合我国现阶段情况,)试述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领导科学。P52(1)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2)必须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3)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认真总结我党的领导实践经验。(4)必须有分析地借鉴国外和我国古代的领导思想。

8.学习领导科学的方法:P54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我党一贯倡导的根本学风,也是学习领导科学的根本方法。

(1)重视理论学习。

(2)加强理论的应用,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同时,还须注重:①实证方法;②历史方法;③比较方法;④案例方法;⑤系统方法;⑥借鉴方法。

第二章领导与领导者、被领导者

1.简述领导的特征:P58

(1)认识特征:①原则性;②超前性;③综合性;④创造性;⑤系统性。

(2)实践特征:①权威性;②依附性;③目标性;④组织性;⑤协调性;⑥超脱性;⑦服务性。

2.简述领导者的特征:P63(1)拥有职权;(2)负有责任;(3)提供服务;(4)富于创新;(5)多重角色。

3.简述被领导者的特征:P65(1)服从性;(2)受动性;(3)对象性;(4)源泉性;(5)不担任领导职务或担任较

低领导职务。

4.简述被领导者的地位与作用.P66被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1)被领导者是

领导者的对应面;(2)被领导者起着产生与选择领导者的根本作用;(3)被领者对领导效能起决定作用。

5.简述怎样做好被领导者。P66(1)要服从领导;(2)要支持领导;(3)要监督领导。

6.论述领导者和被领导的关系:P67从性质上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受到一定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条件额制约。其关系主要是:(1)相互信任;(2)相互促进;(3)相互支持;(4)相互转化;(5)相互监督。

第三章领导的职能和原则

1.简述领导职能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P70(1)领导职能是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2)领导职能是领导活动科学化的依据。(3)领导职能的实现情况是检验领导活动结果的依据。

2.简述领导的一般职能。P70(1)引导;(2)指挥;(3)组织;(4)协调;(5)监督;(6)教育。

3.简述当代领导的基本职能。P74(1)科学决策;(2)选才用人;(3)思想政治工作。

4.简述领导的总原则。P77(1)党的基本路线原则;(2)实事求是原则;(3)民主集中制原则;(4)群众路线原

则。

5.简述领导的基本原则。P78(1)统一领导原则;(2)分层领导原则;(3)系统整体原则;(4)权责一致原则;(5)民主公开原则;(6)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领导观念

1.简述现代领导观念的基本特征:P83

(1)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备坚定的、鲜明的政治立

场;(2)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既要摒弃或改变那些已经过时的、错误的、落后的、腐朽

的旧观念,又要树立符合时代需要的正确的、进步的新观念;(3)既要有中国的民族特色,立足本国与当前,又

要面向世界与未来,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务的需要。

2.简述领导观念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作用:P84

领导观念影响和制约着领导工作的方向和水平,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领导观念指导领导者的思维活动,制约领导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2)领导观念决定领导行为和领导方式,

影响领导活动的成败。

3.试述现代领导者应树立哪些新的领导观念。P84

(1)政治观念;(2)人本观念;(3)权力观念;(4)法治观念;(5)市场经济观念;(6)改革创新观念;(7)政绩观念。

4.简述领导者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的必要性 P85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治观念。(2)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需要正确的政治观念。

(3)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需要树立清醒的政治观念。(4)坚持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需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5)做好对外工作,有效抵制和平演变,需要坚定的政治观念。

5.简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的基本要求。P86

(1)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2)要

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地站在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甘当人民公仆,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真心

实意为人民谋利益。(3)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自觉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

自己的头脑,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统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全局。(4)坚持严肃的政治纪律,保持敏锐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

6.简述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必要性。P87

(1)坚持以人为本是由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决定的;(2)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社会对领导者的本质要求;

7.简述领导者树立人本观念的基本要求。P88

(1)强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2)坚定先人后事的立场;(3)坚持依靠关键人才的原则;

(4)树立人尽其才的观念;(5)鼓励人才竞争的意识;(6)倡导人文关怀。

8.简述领导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的基本要求 P90

(1)对权力内容的正确认识。(2)对权力来源和性质的正确认识。(3)对权力行使原则的正确认识。

(4)对权责关系的正确认识。(5)对用权监督的正确认识。

9.简述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 P91

(1)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贯彻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2)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切实依法行政的首要条件。

(3)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要条件。(4)树立并增强法治观念是保障人权的需要。

10.简述领导者树立法治观念的基本要求 P92

(1)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2)自觉抵制特权思想,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3)自觉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树立人权保障的观念。(4)自觉坚持依法领导,树立依法用权的观念。

11.简述领导者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的基本要求 P93

(1)认清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2)熟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了解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3)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性。(4)明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12.简述领导者树立改革创新观念的必要性 P95

(1)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应对时代变革的客观需要。

(3)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4)树立改革创新观念是保证领导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3.简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改革创新观念的基本要求 P96

(1)认识改革创新的性质和目的。(2)明确改革创新的价值和作用。(3)坚定改革创新的立场和方向。

(4)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5)善于选择合理的改革策略和方法。

14.简述领导者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的基本要求 P98

(1)明确什么是政绩。(2)明确为了谁创造政绩。(3)明确看待政绩的标准。(4)明确怎样创造政绩。

第五章领导决策

1.简述科学决策的基本标准P105(1)具有准确的决策目标;(2)决策的执行结果能够实现确定的目标;

(3)实现决策目标所付的代价要小;(4)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相对较小;

2.简述科学决策的基本原则P106

(1)客观原则;(2)信息原则;(3)预测原则;(4)程序原则;(5)可行原则;(6)选优原则;(7)“外脑”原则。

3.简述追踪决策的特征 P110(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

4.简述科学决策的程序 P107

(1)明确问题,确立目标。(2)集思广益,拟订方案。(3)分析评估,选择方案。(4)实施方案,反馈修正。

5.简述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P110(了解)

(1)组成专家小组;(2)向所有专家提出所要预测的问题及有关要求,并附上有关这个问题的所有背景材

料,同时询问专家的其他相关要求。然后,由专家做书面答复。(3)各个专家根据他们所收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预测意见,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并提出预测值的。(4)将各位专家第一次判断意见汇总,列成图表,进行对比,再分发给各位专家,让专家比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见,修改自己的意见和判断。(5)将所有专家的修改意见收集起来汇总,再次分发给各位专家,以便作第二次修改。(6)对专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处理。

6.头脑风暴法必须遵循的原则P111(1)自由畅言;(2)强调数量;(3)禁止评论;(4)相互借鉴。

7.简述德尔菲法的特点 P110(1)匿名性;(2)多轮反馈性;(3)最终结论的统一性。

8.简述决策树法的步骤 P112

(1)根据决策问题绘制决策树。(2)计算概率分支的概率值。(3)计算各概率点的收益期望值,确定最优

方案。

9.简述决策活动中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P114

(1)考虑决策目标的确立;(2)组织决策方案的制订;(3)负责决策方案的抉择;(4)领导决策方案的实施。

10.简述领导者抉择的基本要求P115(1)时效性;(2)系统性;(3)民主性;(4)合法性;(5)灵活性。

11.简述领导者应发挥智囊团的作用:P116

(1)对决策问题进行科学预测;(2)对决策方案进行具体的设计,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3)对决策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咨询;(4)对决策的实施情况进行反馈分析。

12.领导者危机决策的基本要求及决策方法 P117

(1 )危机决策的要求:①快速果断;②高效准确;③非程序性。

(2)领导者在危机决策中占主导地位,面对危机,进行适当的危机决策,必须做到:

①要主动积极,镇定自若。②要迅速果断,协调合作。③要富有创意,灵活应变。

第六章领导用人

1. 简述人才的基本特点:P119(1)创造性;(最基本)(2)历史进步性;(3)社会性;(4)专业性;(5)相

对性。

2.简述用人对于现代领导的重要意义 P123

(1)人才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带头者和推动者;

(2)人才是事业之本,是否正确地选才用人关系到社会进步、国家兴衰和事业的成败;

(3)人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正确地选才用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

3.简述人才选拔原则P124

(1)察言与观行相结合的原则;(2)考察历史与考察现实相结合的原则;(3)发现人才的长处与认识人才的短处相结合的原则;

(4)组织考察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原则

4.简述我国目前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有哪些:P126(1)选举制;(2)考选制;(3)荐选制;

5.简述人才使用原则P128

(1)量才用人、职能相称的原则;(2)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的原则;(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4)合理搭配、整体效能的原则;(5)五湖四海、宽以容人的原则;(6)合理流动、适才适所的原则;

(7)爱护人才、关心帮助的原则;(8)重视培养、用养结合的原则。

6.简述委任制的具体原则:P131

(1)先考察后任命的原则。(2)工作需要与个人专业特长相结合的原则。(3)集体讨论决定的原则。(4)严格审批程序的原则。

第七章领导的思想政治工作

1.简述思想政治工作对领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P137

(1)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者在领导者领导工作中用以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调动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一种

重要手段。

(2)思想政治工作是领导过程中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既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2.试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P138

(1)理论教育;领导者对被领导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居于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的首位。通过理论教育,来

改造被领导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2)政治教育;①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②形势和任务教育;③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3)公民素质教育:①理想教育;②道德教育;③法制教育。

3.简述法制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中应注意的有:P143

(1)树立民主和法制的观念;(2)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同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界限;

(3)明确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4)充分认识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

4.简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P145

(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结合业务工作一道做的原则;(3)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4)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原则;(5)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6)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原则;

(7)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原则;(8)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行政管理、严格组织纪律结合的原则。

5.简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P148

(1)说理教育法;(2)情感交流法;(3)个别引导法;(4)心理咨询法;(5)榜样示范法;(6)自我教育法。

第八章领导体制

1.简述领导体制的特征 P152(1)根本性;(2)系统性;(3)规范性;(4)稳定性。

2.简述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 P153

(1)领导组织的原则;(2)领导组织的机构;(3)领导的层次与幅度;(4)领导组织机构;(5)领导管理制度。

3.简述领导组织的原则 P153(1)目标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3)适应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

4.简述领导组织机构中较为常见的结构模式。P153

(1)直线式领导结构;(2)职能式领导结构;(3)复合式领导结构;(4)矩阵式领导结构;(5)事业部式领导结构;

5.简述影响领导层次与领导幅度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 P155

(1)工作任务的性质;(2)工作内容的难度程度与近似程度;(3)组织成员素质水平;(4)领导者能力状况;(5)组织文化的凝聚力;(6)领导信息系统和技术的先进程度。

6.简述领导组织机构的构成 P155(1)决策机构;(2)执行机构;(3)监督机构。

7.简述领导体制的作用 P156

(1)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有序开展的制度保障;(2)领导体制是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3)领导体制从根本

上制约着领导主体;(4)领导体制从根本上决定着领导绩效;(5)领导体制关系到领导的前途命运。

8.简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企业的领导体制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P158

(1)“家长制”式领导体制;(2)经理制式领导体制;(3)“软专家”式的领导体制;(4)专家集团式领导体制;(5)多级式领导体制。

9.简述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特征主要表现 P163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2)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3)中央集权式的统一领导与管理。

10.简述我国现行领导体制的主要问题 P164(1)领导权力过于集中;(2)组织机构的设置不尽合理;(3)领导体制建设滞后。

11.试述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 P165

(1)领导体制改革的原则:①法治原则;②公正原则;③系统性原则;④效率性原则;⑤民主性原则。

(2)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①领导权限划分的科学化;②党政关系的规范化;③领导组织机构设置的合理化;

④领导制度建设的法制化。

第九章领导者的素质

1.简述领导者素质的特点P169(1)综合性;(2)动态性;(3)层次性;(4)自致性;

2.简述领导者素质的重要性 P171(1)领导者素质是实施有效领导的基础。(2)领导者素质是领导力的基础。(3)

领导者素质决定着领导绩效的高低。(4)领导者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

3.简述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内容 P172(1)政治素质;(2)法律素质;(3)能力素质;(4)道德素质;(5)知识素质;(6)身心素质。

4.简述领导者政治素质的基本内容 P172(1)具有崇高的政治理想;(2)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3)理性的民主

政治自觉。

5.简述领导者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 P173(1)熟练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2)具有强烈的法治意识(3)依法领导,

注重职务守法

6.简述领导者能力素质的基本内容 P174

(1)科学决策能力;(2)知人善任能力;(3)激励能力;(4)沟通能力;(5)创新能力;(6)危机管理能力;7.简述领导者的道德素质的基本内容 P176(1)忠诚于国家和人民;(2)公正廉洁;(3)勤政尽职;(4)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8.简述领导者知识素质的基本内容(1)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3)辅助知识。

9.简述领导者知识素质中的基础知识 P177基础知识是领导者知识结构的第一层级,它包括:

(1)科学文化知识;(2)社会科学理论知识;(3)政策法规知识;(4)现代科学知识;(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

10.简述领导者心理健康修炼的基本要求 P178

(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学会尊重和宽容他人;(2)正确看待财富和权力,保持从容、平和的情绪状态;

(3)正确对待工作和生活,远离奢华和浮躁,锤炼良好的意志品质。(4)要注意气质性格的修养,保持对外部环

境的适应性。

11.简述提高和培养领导者个体素质的基本途径 P179(1)重视学习,在读书学习中提高;(2)注重实践,在社会

实践中锻炼;

(3)不断自省,在总结反省中完善;(4)健全制度,在制度规范中进步;

12.简述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特征 P181(1)整体性;(2)相关性;(3)适应性;(4)稳定性;(5)目的性。

尚德学历教研中心

13.简述合理的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本内容 P182

(1)梯次的年龄结构;(2)合理的知识结构;(3)互补的能力结构;(4)协调的气质结构。

14.简述集体素质结构优化的原则 P184(1)主动性原则;(2)互补性原则;(3)精干性原则;(4)目的性原则。

15.简述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途径。P185

(1)转变观念是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前提;(2)搞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时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基础;(3)加强领导集体自身建设时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的根本;(4)改革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是优化领导集体素

质结构的保障。

第十章领导方法

1.简述领导方法的特征 P187(1)客观性;(2)动态性;(3)条件性;(4)目的性;(5)时效性。

2.简述领导方法的重要意义 P188(1)领导方法在领导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2)科学的领导方法是提高领导绩效的推进器;

(3)科学的领导方法是现代领导的必备条件。

3.简述领导方法的基本原则 P189(1)目的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具体性原则;(4)高效性原则。

4.简述领导的思维方法 P190(1)辩证逻辑思维方法;(2)系统性思维方法;(3)战略性思维方法;(4)创造性思维方法。

5.简述系统性思维方法 P192(1)整体性思维;(2)结构性思维;(3)动态性思维。

6.试述战略性思维方法 P193

(1)战略性思维方法的特征:①预见性;②长远性;③综合性;④全局性;

(2)改善战略性思维的途径:①要正确认识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本质联系;②要正确处理预见中“出乎预料”的情况,完善预见能力。

7.试述创造性思维方法(了解)P194

(1)创造性思维的特征:①独特性;②求异性;③灵活性;④敏捷性;⑤突发性;⑥跳跃性;⑦综合性;⑧联动性。(2)创造性思维方法举要:①发挥个人的直觉、灵活与想象力,进行创造性思维;②激发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思维;③信息交合法;

8.简述基本的领导方法 P198(1)从实际出发,调查研究的方法;(2)按辩证法全面性要求办事的方法;(3)群众路线的方法。

9.简述比较常用的调查方法 P199(1)典型调查;(2)抽样调查;(3)普遍调查。

10.简述坚持群众路线P202

(1)从群众中来:集群众意见为领导意见。(2)到群众中去:化领导意见为群众实践。

(3)一切为了群众:实现领导与群众相结合。(4)一切依靠群众:科学地组织群众。

11.简述现代科学领导方法P203(1)系统论方法;(2)信息论方法;(3)控制论方法。

第十一章领导艺术

1.简述领导艺术的特征 P207

(1)经验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2)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3)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4)规范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5)明晰性与模糊性的统一。

2..简述领导授权的类型 P209

(1)根据授权的具体内容划分:①刚性授权;②弹性授权;③惰性授权;④模糊授权。

(2)根据授权行为的形式划分:①口头授权与书面授权;②个人授权与集体授权;③长期授权与短期授权;

④逐级授权与越级授权。

3.简述领导授权艺术要点 P210(1)围绕目标,明确要求。(2)因事择人,视能授权。(3)把握尺度,适度授

权。

(4)尊重分工,逐级授权。(5)民主监督,公开授权。(6)强化责任,可控授权。

4.试述领导沟通艺术P211

(1)领导者的接待艺术:①明确接待的工作环节和礼仪要求;②掌握接待中的沟通技巧。

(2)领导者的谈判艺术(谈判前的准备、谈判过程、谈判的的结束)

(3)领导者的表扬与批评艺术:①表扬奖励的技巧。②批评惩处的技巧。

(4)领导者劝说与疏导的艺术:①劝说的技巧;②疏导的技巧。

(5)领导者电话与信函的艺术

5.简述领导者驾驭会议的艺术 P217(1)开会必须遵循的原则:①超前性原则;②有效性原则;③善后性原则。(2)严格控制会议规模。(3)主持会议的技巧:①严肃会议作风;②控制会议进程;③处理会议问题;④制

定会议守则。

6.简述突发性事件的特性:P218(1)突发性;(2)不确定性;(3)危害性;(4)扩散性;(5)聚焦性。

7.简述处理突发事件的艺术 P219

(1)敏锐洞察,迅速确认事件的性质;(2)以人为本,全力救治伤亡人员;(3)主动出击,迅速控制事态;(4)果断决策,把握全局;(5)打破常规,创造性地化解危机。(6)加强沟通,主导舆论。(7)整合资源,协力行动。(8)重视善后处理,力戒重蹈覆辙。

8.简述提高领导艺术水平的途径 P220(1)恪尽职守,保持领导艺术的先进性;(2)运用现代技术,提高领导

艺术的科学性;

(3)加强素质修养,增强领导艺术的创造性;(4)总结实践经验,把握领导艺术的规律性。

第十二章领导作风

1.简述领导作风的特点P223(1)从属性;(2)外在性;(3)时代性;(4)行业性;(5)稳定性;

2.简述领导作风的意义 P224(1)是实现领导性质的根本保证;(2)是领导影响力的重要体现;(3)是影响人民

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4)是优化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关键环节。

3.简述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 P226

(1)思想作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学习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3)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人民群众;

(4)组织作风:坚持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5)生活作风:廉洁奉公,艰苦奋斗。

4.简述不良领导作风的主要表现 P231

(1)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风;(2)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3)宗派主义作风;(4)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作风。

5.简述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途径 P233

(1)加强理论学习;(2)注重教育培训;(3)完善规章制度;(4)强化考核监督;(5)优化环境氛围;

第十三章领导绩效

1.简述领导绩效的特点 P237

(1)客观性;(2)综合性;(3)动态性;(4)具体性;(5)公共性;(6)继承性;(7)基础性。

效。

2.简述领导绩效的基本内容 P237(1)用人绩效;(2)决策绩效;(3)办事绩效;(4)时间绩效;(5)整体贡献绩

3.简述领导绩效的作用 P239(1)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2)是衡量领导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3)是评价、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主要依据;(4)是领导发展的驱动力;

4.简述领导绩效考评的意义 P241

(1)有助于明确领导活动的正确导向;(2)有利于强化对领导者及其领导活动的监督;(3)有助于推动领导制度

的创新;(4)有助于改善领导作风;(5)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素质;(6)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5.简述领导绩效考评的内容 P242

(1)领导者个体绩效的考评内容(德、能、勤、绩、廉)

(2)领导集体绩效考评的内容:①决策绩效考评;②用人绩效考评;③办事绩效考评;④组织的整体贡献绩效考

评。

6.简述领导绩效考评的基本原则 P244

(1)客观公正原则;(2)民主公开原则;(3)全面系统原则;(4)注重实绩原则;(5)科学规范原则。

7.简述领导绩效考评的程序 P246(1)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结束阶段。

8.试述领导绩效的方法 P247

A.领导绩效考评的基本方法:(1)领导考评与群众评议相结合;(2)平时考评与定期考评相结合;(3)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

B.领导绩效考评的具体方法:(1)调查研究法;(2)民意测验法;(3)目标对照法;(4)比较考评法;(5)专家考评法;(6)统计分析法;(7)自我述职法;(8)模拟考评法。

汇编语言-DOS功能调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程序设计类课程)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 姓名: 系:计算机系 专业:计算机专业 年级:09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2011年12 月30 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系: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2009 姓名:学号:实验室号田507 计算机号 79 实验时间:11.11.22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四 DOS功能调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会DOS中关于显示功能调用指令的用法; (2)领会修改显存方法显示字符。 二、实验内容 1)输入一个字符,显示出来。 2)输入一个字符串,显示出来。 3)BUF开始的3个16位二进制数用十六进制数的形式显示出来。 (1)理解程序 (2)输入程序,汇编,运行(在DOS状态下输入:文件名.EXE),观察结果。 (3)如果要分行显示,程序要如何修改? DATA SEGMENT BUF DW 4F59H, 56A8H, 0FF90H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 CODE, DS: DA TA START: MOV AX, DA TA MOV DS, AX MOV SI, 0 P: MOV BX, BUF[SI] MOV CH, 4 L: MOV CL, 4 ROL BX, CL MOV DL, BL AND DL, 0FH

CMP DL, 10 JB NEXT ADD DL, 7 NEXT: ADD DL, 30H MOV AH, 2 INT 21H DEC CH JNZ L INC SI INC SI CMP SI, 4 JNA P MOV AH, 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4)直接改变显存内容显示。 (1)显存空间分配: 内存地址空间中,B8000H-BFFFFH共32KB的空间,为80×25彩色字符模式显示缓冲区。向这个地址空间写入数据,写入的内容将立即出现在显示器上。 80×25=2000个字符,每个字符在缓冲区中占2个字节,一个字节存放ASCII码,一个字节存放字符属性(字符颜色、字符背景颜色、闪烁、高亮度) (2)偏移地址计算: 如第2行,第40列:(2-1)×160+40×2 这个偏移地址中存放字符的ASCII码, (2-1)×160+40×2+1这个偏移地址中存放字符的属性。 第M行,第N列的一般计算公式为: (M-1)×160+N*2 存放ASCII码 (M-1)×160+N*2+1 存放属性 (3)运行下列程序,在屏幕的第1行,会显示一个字符X。根据上面(1)、(2)点理解程序段。 STACK SEGMENT DB 128 DUP (0) STACK ENDS CSEG SEGMENT

汇编语言 第二版 王爽 完整答案

第1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1.1 (1)1个CPU的寻址能力为8KB,那么它的地址总线的宽度为13。 (2)1KB的存储器有1024个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的编号从0到1023。 (3)1KB的存储器可以存储1024*8个bit,1024个Byte。 (4)1GB、1MB、1KB分别是2^30、2^20、2^10 Byte。(n^m的意思是n的m次幂) (5)8080、8088、80286、80386的地址总线宽度分别是16根、20根、24根、32根,则它们的寻址能力分别为:64(KB)、1(MB)、16(MB)、4(GB)。 (6)8080、8088、8086、80286、80386的数据总线宽度分别为8根、8根、16根、16根、32根。则它们一次可以传送的数据为:1(B)、1(B)、2(B)、2(B)、4(B)。 (7)从内存中读取1024字节的数据,8086至少要读512次、80386至少要读256次。 (8)在存储器中,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形式存放。 第2章寄存器答案 检测点2.1 (1) 写出每条汇编指令执行后相关寄存器中的值。 mov ax,62627 AX=F4A3H mov ah,31H AX=31A3H mov al,23H AX=3123H add ax,ax AX=6246H mov bx,826CH BX=826CH mov cx,ax CX=6246H mov ax,bx AX=826CH add ax,bx AX=04D8H mov al,bh AX=0482H mov ah,bl AX=6C82H add ah,ah AX=D882H add al,6 AX=D888H add al,al AX=D810H mov ax,cx AX=6246H (2) 只能使用目前学过的汇编指令,最多使用4条指令,编程计算2的4次方。 解: mov ax,2 add ax,ax add ax,ax add ax,ax 检测点2.2 (1) 给定段地址为0001H,仅通过变化偏移地址寻址,CPU的寻址范围为00010H到1000FH。 (2) 有一数据存放在内存 20000H 单元中,先给定段地址为SA,若想用偏移地址寻到此单元。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第二,全面发展观。 第三,协调发展观。 第四,可持续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民本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发展的根本要求。 2、全面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是发展的多元内容。一方面,全面发展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也就是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本身也应该是全面的。仅就经济发展而言,就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改善、经济福利的增进、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完善。 3、协调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发展的不同领域、不同方面、不同要素、不同要求的相互适应、有机配合、优势互补与彼此促进,这是发展的基本原则。 4、可持续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生态、环境与资源相互适应,这是发展的重要体现。 5、统筹发展,就是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必须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是发展的战略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内涵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要坚持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锦涛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汇编语言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汇编语言》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PU要访问的某一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称() A.段地址B.偏移地址 C.物理地址D.逻辑地址 2.某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是12345H,可以作为它的段地址有()A.2345H B.12345H C.12340H D.1234H 3.执行后使BX=0的同时也使CF=0,OF=0的指令是()A.XORBX,BX B.ORBX,BX C.ANDBX,BX D.CMPBX,BX 4.循环控制指令LoopNZ/LoopNE控制循环继续执行的条件是()A.CX≠0且ZF=1B.CX≠0且ZF=0 C.CX≠0或ZF=1D.CX≠0或ZF=0 5.在执行DAA指令,当高四位BCD码校正时产生进位,如要把此进位值送入AH中,对这进位值的操作应是() A.DAA校正指令的功能已自动加在AH中 B.进位值在AF中,校正后根据AF内容再加在AH中 C.进位值在CF中,校正后根据CF内容再加在AH中

D.进位值在AL最高位上,校正后根据AL最高位内容再加在AH中6.AND,OR,XOR,NOT为四条逻辑运算指令,下面的解释正确的是()A.指令XORAX,AX执行后,AX内容不变,但设置了标志位 B.指令ORDX,1000H执行后,将DX最高位置1,其余各位置0 C.指令ANDAX,OFH执行后,分离出AL低四位 D.NOTAX,执行后,将AX清0 7.在执行下列指令时,需要使用段寄存器DS的指令是()A.STOSW B.ADDAL,CL C.NEGBX D.INCDA[BX] 8.无论BH中原有的数是奇数或偶数,若要使BH中的数一定为奇数,应执行的指令是() A.ADDBH,01H B.ORBH,01H C.XORBH,01H D.TESTBH,01H 9.完成对CL寄存器的内容乘以4的正确操作是() A.ROLCL,1B.MUL4 ROLCL,1 C.SHLCL,1D.MOVCL,2 SHLCL,1SHLCL,CL 10.下面各传送指令中,正确的是() A.MOV[DI],[SI]B.MOV[DX+DI],AL C.MOVWORDPTR[BX],0100H D.MOV AL,BX 11.汇编语言语句格式中对名字项的规定如下,请找出其中错误的说法()

汇编语言王爽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第8页) ---------------------- (1) 13 (2) 1024,0,1023 (3) 8192,1024 (4) 2^30,2^20,2^10 (5) 64,1,16,4 (6) 1,1,2,2,4 (7) 512,256 (8) 二进制 注意: 1.第4题中的符号'^'指求幂运算(如: 2^30指2的30次方) 第二章寄存器(CPU工作原理) 检测点(第18页) ---------------------- (1)写出每条汇编指令执行后相关寄存器中的值。第一空:F4A3H 第二空:31A3H 第三空:3123H 第四空:6246H 第五空:826CH 第六空:6246H 第七空:826CH 第八空:04D8H 第九空:0482H 第十空:6C82H 第十一空:D882H 第十二空:D888H 第十三空:D810H 第十四空:6246H (2)只能使用目前学过的汇编指令,最多使用4条指令,编程计算2的4次方。 解答如下: mov ax,2 add ax,ax add ax,ax add ax,ax 检测点(第23页) ---------------------- (1)00010H,1000FH (2)1001H,2000H 第2题说明: 因为段的起始地址要为16的倍数。所以当段地址小于1001H或大于2000H时CPU都无法寻到。 检测点(第33页) ----------------------答:CPU修改了4次IP的值。 情况如下: 第1次:执行完mov ax,bx后 第2次:执行完sub ax,ax后 第3次:读入jmp ax后 第4次:执行完jmp ax后 最后IP的值为0 实验1 查看CPU和内存,用机器指令和汇编指令编程(第33页) ----------------------------------------------------- 1.预备知识:Debug的使用 <此部分略> 2.实验任务(第43页) (1) <此部分略> (2) <此部分略> (3) 通过DEBUG中的D命令查看到主板的生产日期[以月、日、年,分隔符为'/'的格式]存储在内存ffff:0005~ffff:000C(共8个字节单元中)处。此生产日期不能被改变,因为其具有‘只读’属性。 (4) 通过向内存中的显存写入数据,使计算机根据写入的数据进行ASCII转换,并将转换后且可打印的字符输出到屏幕上。<注:关于显存的详细讨论不在此题范围> 第三章寄存器(内存访问) 检测点(第52页) ---------------------- (1)(题目:略) 第一空:2662H 第二空:E626H 第三空:E626H 第四空:2662H 第五空:D6E6H 第六空:FD48H 第七空:2C14H 第八空:0000H 第九空:00E6H 第十空:0000H 第十一空:0026H 第十二空:000CH 提示:此题可在DEBUG中利用E命令在本机上按照题目中所给出的内存单元及其数据进行相应地修改,然后再用A命令进行写入(题目中所给出的)相应的汇编指令,最后再进行T命令进行逐步执行,以查看相应结果。

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

生产统计报表的编制 统计员的工作汇报就是及时、准确、完善的向相关部门呈递《生产统计报表》。尽量让我们高层管理人员对所管辖的下属部门的工作情况了如指掌,及时地发现问题作出决策,并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我们详细的汇报中了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了解生产进度、材料供应、计划执行状况,机器设备的运转状况等,可以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和异常情况,可以了解人员的思想变化等。可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生产中不可避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工作汇报,可以及时了解这些困难或问题,并及时加以研究和解决,并把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统计一般是交叉统计为最佳,例如生产的数据,由仓库监督统计;报表上的统计,审核必须是对口的人员。即生产上的数据是由仓库进行监督统计的,就是反应了交叉统计。 没有统计软件的情况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输入与输出平行,例如总输入的用料单与总产成的进仓单,进仓不单是产品的数量进仓,还要重量进仓(因为重量是要和你的输入材料做对比的),还有废品进仓(也是数量与重量登记)。有入必有出。 统计的人员首先要明白数据怎么来的,要学会利用数据,而不是为数据打工。 二、工作汇报的内容,工作汇报的内容很多 ,现只就生产、质量、物料方面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生产方面的汇报 (1)各类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 (2)各项工作的落实与执行情况 (3)生产进度状况与工时投入,生产跟踪情况。 (4)现场作业状况 (5)各类生产异动情况:包括进度异动、工艺异动、其它异动。 (6)生产人员工作情况 (7)各订单完成情况 (8)产品交货状况 2、质量方面的汇报 (1)各道工序、各车间(班组)的产品质量情况 (2)质量问题及质量异动 (3)各种产品的不合格率机造成因素 (4)内部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质量问题的追溯 (5)质量问题的处理汇报 (6)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7潜在的质量隐患 3、物料方面的汇报 (1)物料供应计划的完成情况

扬州大学汇编语言课后习题

练习一 1.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语言是。 A.汇编语言 B。C++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2.在堆栈段中,存放栈顶地址的寄存器是。 A.IP B.SP C. BX D. BP 3.指令指针寄存器IP用来存放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它始终指向。A.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B.下一条指令的地址 C.当前指令的首地址D.当前指令的地址 4.编译程序的功能是。 A.检查源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 B.将源程序编译成目标程序 C.改正源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D.将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汇编语言源程序 5.用户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用汇编语言所编写的程序,称为。 A.目标程序B.源程序C.可执行程序D.汇编程序 6.计算机中用来存储程序、数据等信息的记忆装置是。 A.控制器 B.运算器 C.CPU D.存储器 7.在宏汇编中,源程序必须通过___________生成目标代码,然后用连接程序将其转化为可执行文件, 该文件可在系统中运行。 8 当 SS =3000H,SP =0100H 时,执行 PUSH AX 指令后,堆栈顶部的物理地址 是() A.30100H B.30098H C.30102H D.300FEH 9 设B分别以原码、补码及反码表示时,则对应的十进制数依次是() A.-82、-126、-2 B.-2、-125、126 C.-2、-126、-125 D.-82、-125、125 10 若寄存器AX、BX、CX、DX的内容分别为18,19,20,21时,依次执行PUSH AX,PUSH BX,POP CX,POP DX后,寄存器CX的内容为__________________。 11 若物理地址为2D8C0H,偏移量为B6A0H,则段地址为 _________。 练习二 1. 8086在基址变址的寻址方式中,基址、变址寄存器分别是()。 A.AX或CX、BX或CX B.BX或BP、SI或DI C.SI或BX、DX或DI D.CX或DI、CX或SI 2. 设(SS)=338AH,(SP)=0450H,执行PUSH BX和PUSHF两条指令后,堆栈顶部的物理地址是()。A.33CECH B.33CF2H C.33CF4H D.33CE8H 3.设(AX)=0C544H,在执行指令ADD AH,AL后,相应的状态为()。 A.CF=0、OF=0 B.CF=0、OF=1 C.CF=1、OF=0 D.CF=1、OF=1 4.设DS=2000H,SS=1500H,(ES)=3000H,(SI)=00B0H,(BX)=1000H,(BP)=0020H,指出下列指令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什么?若该操作数为存储器操作数,请计算其物理地址。 (1) MOV AX,DS:[0100H]

汇编语言(王爽)_第二版_课后题全_答案25

0000:0203 8ED8 MOV DS,AX 0000:0205 B82000 MOV AX,0020 0000:0208 8EC0 MOV ES,AX 0000:020A BB0000 MOV BX,0000 0000:020D B91800 MOV CX,0018 0000:0210 8A07 MOV AL,[BX] 0000:0212 26 ES: 0000:0213 8807 MOV [BX],AL 0000:0215 43 INC BX 0000:0216 E2F8 LOOP 0210 0000:0218 0000 ADD [BX+SI],AL 0000:021A 0000 ADD [BX+SI],AL 0000:021C 0000 ADD [BX+SI],AL 0000:021E 0000 ADD [BX+SI],AL -q 检测点6.1 (1) 下面的程序实现依次用内存0:0~0:15单元中的内容改写程序中的数据,完成程序: assume cs:codesg codesg segment dw 0123h,0456h,0789h,0abch,0defh,0fedh,0cbah,0987h start: mov ax,0 mov ds,ax mov bx,0 mov cx,8 s: mov ax,[bx]

mov cs:[bx],ax add bx,2 loop s mov ax,4c00h int 21h codesg ends end start (2) 下面的程序实现依次用内存0:0~0:15单元中的内容改写程序中的数据,数据的传送用栈来进行。栈空间设置在程序内。完成程序: assume cs:codesg codesg segment dw 0123h,0456h,0789h,0abch,0defh,0fedh,0cbah,0987h dw 0,0,0,0,0,0,0,0,0,0 ;10个字单元用栈空间 start: mov ax,cs mov ss,ax mov sp,36 mov ax,0 mov ds,ax mov bx,0 mov cx,8 s: push [bx]

汇编语言学习心得

汇编学习心得 08网工(一)班李锐 0804031002 在大三接触汇编语言之前,我们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就已经有所了解了,但也只是略微明白一些如jmp,mov这样的指令,极度缺乏系统性的学习。 在接触这门课程后,感到汇编语言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弄懂的。相比较以前学过的高级语言如C、C++等,电脑等于在迁就人的思维方式,但学汇编,人却必须要去迁就电脑的思维方式,要设身处地地用电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学习汇编语言时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另外,在C语言中不到10个语句构成的程序,用汇编语言却要好几十行甚至上百行。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汇编产生一种恐惧感。事实上,这是完全不必要的。一旦对它的原理掌握后,编写程序就容易多了。另外,学习汇编语言能让我们更加了解计算机内部的组织结构,对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汇编也是提升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 汇编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其语法,而更多的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的体系结构。其中遇到很多新的概念,名字。如寄存器、中断、寻址方式等。这些概念在刚接触汇编这门课的时候难以理解,但在之后的学习中通过老师的讲解,自己亲手编程的方式也就渐渐清晰明了。 我们在学习之前都需要明确什么是汇编语言。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数据是由二进制数0和1组成的代码。机器指令就是用二进制代码组成的指令,一条机器指令控制计算机完成一个基本操作。为了克服机器语言的缺点,人们采用助记符表示机器指令的操作码,用变量代替操作数的存放地址等,这样就形成了汇编语言。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也慢慢摸出了汇编学习的规律。 首先,学习这门语言时如果能联系上以前学过的其他高级语言的知识,则会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C语言程序的运行逻辑结构有顺序(按语句依次执行)、分支结构(IF...THEN...ELSE...),循环结构(FOR...NEXT)三种结构,也通过C 语言了解并掌握了什么是子程序,什么是调用。事实上,汇编语言中有关程序结构,子程序等等的知识都是跟C语言十分相似的,只是在编程时用到的语言不同:汇编语言完全面向机器,需要指明数据在寄存器、内存中的流向。 第二,学习汇编语言,首要问题是学习80X86指令系统。如果能将指令系统中的各个助记符、格式等都能完全掌握并灵活运用,大部分工作就已经完成了。指令系统确定了CPU所能完成的功能,是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最基本部分。如果不熟悉汇编指令的功能及其有关规定,那肯定不能灵活使用汇编语言。 指令的种类十分繁杂,但其格式却是统一的。 其中方括号中的内容为可选项。指令助记符决定了指令的功能,对应一条二进制编码的机器指令。指令的操作数个数由该指令确定,可以没有操作数,也可以有

毛概复习题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第七章科学发展观 一、单选题 1.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A.江泽民 B.毛泽东 C.胡锦涛 D.邓小平 2.科学发展观在()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A.抗击非典疫情 B. 举办世博会 C.汶川地震 D.举办奥运会 3.2004年5月,胡锦涛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指出:“科学发展观总 结了二十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揭示了经 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的新认识。” A. 政治问题 B.社会问题 C.外交问题 D.发展问题 4.2004年9 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5.以党的()为标志,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A. 十七大 B. 十六大 C. 十四大 D. 十八大 6.党的十七大后,来自国际国内经济政治以及自然界的严重困难和挑战接连不断,其中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冲击最猛烈、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恐怖主义 B. 国际金融危机 C.经济全球化 D.政治多极化 7.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A. 经济升级 B.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改善投资 D.发展金融 8.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A. 科技进步和创新 B.加大投入 C. 科技人才 D.经济环境 9.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经济增长 B. 综合国力增强 C. 文化繁荣 D.保障和改善民生 10.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A. 经济增长型 B.文化繁荣型 C. 政治昌明型 D.环境友好型 11.坚持把()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A. 改革开放 B.社会建设 C. 文化建设 D. 政治建设 12.()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A.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推动文化繁荣C建设和谐社会 D 建设美丽中国 13.()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A 以物为本 B 以人为本 C 以自然界文本 D 以经济为本 14.()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A 经济全面增长 B 统筹兼顾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党的领导 15.()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A 良好生态环境 B 良好文化氛围 C 坚实经济基础 D 人口素质

华中科技大学 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试卷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学院模拟试卷一2004.4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 一、改错题(10分,每题1分,在错误处划线,线下写上正确答案) 1. SHR BH, 8 2. ADD [BX], –15 3. LEA POINT, BUF 4. IN DX, 200 5. PUSH DH 6. MUL 25 7. XLAT BX, TAB 8. REPNZ MOVSW 9. MOV AX, 2[SI][DI] 10. MOV [BX], [SI] 二、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MOV指令的特点是________。 A.影响DF B.影响SF C.影响CF D.不影响标志位2.使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访问堆栈中某变量时,要选用________寄存器。 A.BX B.BP C.SI D.SP 3.8086标志寄存器中的三个控制标志是________。 A. IF、PF、SF B.DF、OF、CF C.DF、IF、TF D.TF、AF、IF 4.若有符号数运算的结果溢出,则置________为1。 A.OF B.CF C.SF D.IF 5.若某存贮器操作数的偏移地址在SI中,访问该操作数应采用________寻址方式。 A.立即B.寄存器C.寄存器问址D.直接 6.串操作指令中,目的串的逻辑地址应为________。 A.DS:[SI] B.DS:[DI] C.ES:[DI] D.ES:[SI] 7.不在本模块定义而在本模块中引用的符号称________符号。 A.公共B.局部C.自定义D.外部 8.若(CL)= 4,(AX)=0FF0FH,执行语句“ROR AX,CL”后,(AX)=________。 A.0FFFFH B.0FFF0H C.0F0FFH D.0FFFH 9.已知AL中存放着一个压缩BCD码,为实现AL减1操作,应选用________指令序列。 A.DEC AL B.SBB AL,0 C.SUB AL,1 D.SUB AL,1 AAS DAS AAS DAS 10.要将BL中的8位数据送到1234H端口号的外部设备中去,应选用________指令序列。 A.OUT 1234H,BL B.MOV DX,1234H OUT DX,BL C.MOV AL,BL D.MOV DX,1234H MOV DX,1234H MOV AL,BL OUT DX,AL OUT AL,DX 11.已知AX,BX中均为有符号 ...数据,当进行字.除法时,应采用________指令序列。 A.XOR DX,DX B.CBW C.IDIV BX D.CWD DIV BX IDIV BX IDIV BX

用汇编语言实现21点游戏基本功能

【实验名称】 用汇编语言实现21点游戏基本功能 【实验目的】 熟悉汇编语言的基本用法 【实验内容】 准确判断任意牌型的大小,辨认玩家与庄家的输赢情况;累计玩家各牌局的输赢比和详细记录。 【实验步骤】 提要: a)每次发牌时随机单张产生A~K b)A记1点 c)在给游戏者发牌前,游戏者可增加奖励或扣除的积分 d)用屏幕显示当前牌点情况和操作信息,然后用键盘输入游戏者的操作 流程: 1.给参加游戏的人基本积分为100 2.首先电脑自身产生一张底牌(显示) 3.给参加游戏的人发一张牌 4.询问游戏者是否要牌,若不要牌,则跳转到第9步 5.重复第3个步骤 6.计算牌点的和(J、Q、K记为10点,2~10分别记2~10点) 7.若牌点和最小值大于21点,跳转第14步骤 8.重复步骤4~7 9.判断电脑自身的牌点最大是否大于游戏者,若大于,则跳转第14步骤 10.电脑自身再发一张牌(显示) 11.重复第6步骤 12.若牌点和最小大于21点,跳转第15步骤 13.重复步骤9~12 14.提示电脑赢的信息,扣除游戏者积分10分,跳转第16步骤 15.提示游戏者赢的信息,奖励游戏者积分10分 16.显示电脑底牌和当前游戏者剩余积分 17.询问是否继续玩下一盘,若要重复2~17 18.结束 子程序调用: 流程图: 【实验程序】 DATA SEGMENT BUFF1DB'****************************************' DB'' DB'Welcome you to run this game!' DB''

DB'****************************************','$' N DB? JIFEN DB? DIPAI DB? PAIDIAN DB? QH1DB? QH2DB? SH DB'10','$' JK DB'PEI LV(10OR5)?','$' MESSAGE0DB'DOU YOU WANT TO MORE?','$' MESSAGE1DB'************YOU WIN!************','$' MESSAGE2DB'************YOU LOST!************','$' MESSAGE3DB'Go on or not?','$' MESSAGE4DB'This is dipai:','$' MESSAGE5DB'This is JIFEN:','$' MESSAGE6DB'******THE GAME IS OVER!******','$' MESSAGE7DB0AH,0DH,'This is your PAIDIAN:','$'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DW256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PUSH DS MOV AX,0 PUSH AX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AX,STACK MOV SS,AX BEGIN:CALL XX0 A1:MOV JIFEN,50 A2:CALL RAND MOV DIPAI,BL CALL CHULI MOV QH1,BL JB1:CALL XX MOV AH,0 INT16H CMP AL,59H JE JI CALL XX21 MOV N,5 JMP A3 JI:MOV N,10 CALL XX20

华南师范大学汇编语言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数-27的补码表示是__11100101____(8位),扩展到16位为__1111111111100101_。 2.一个字5678H存到地址[1234H]单元中,则56H存放在 1235H 单元,78H存放 在 1234H 单元。 3.堆栈的栈顶由堆栈指针寄存器指出,非栈顶字由基址指针寄存器指出。 4.编程用的操作数有立即数、寄存器操作数、内存操作数。 5.中断向量是中断子程序的入口,中断向量表是计算机中断服务程序中的一个向量表,它纪录着全部的中断向量 二、改错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不改变原题意的前提下,在试卷上画出每小题的错误之处,并在右边予以改正。) 1.MOV CX,SEG DATA MOV ES,CX MOV DS,ES MOV DS,CX 2.B DW 100 MOV AL,B MOV AX,B 3.MOV DI,30H MOV [DI],16H MOV WORD PTR [DI],16H 4.MOV AX,BX, IN AX,BX IN AX,DX 5.ADD SI,BX ADD AL,BL DAA

SUB [DX],CX SUB WORD PTR [DX],CX 7. PUSH AL PUSH AX 8. MOV BX,16 MOV AL,256 MOV AX,256 9. INC AX,1 INC AX 10. ADD 80H,AL ADD AL,80H IN 80H,AL IN AL,80H 三、阅读程序(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结果每小题6分,共30分)(可以给指令另加注释,也可以不加。) 1.下面程序的功能是什么? MOV AX,X CMP AX,Y JGE LAB XCHG AX,Y LAB:MOV X,AX 选择X,Y中的较大值存入X中 2. 执行下列指令后AX、BX寄存器的内容? MOV SI,10H

汇编语言小结

汇编语言复习小结 一、8088/8086的功能结构 1、总线接口单元(BIU)。由指令队列、指令指针(IP)、段寄存器、地址加法器和总线控制逻辑等构成。该单元管理着8088与系统总线的接口,负责CPU对存储器和外设进行访问。 2、执行单元(EU)。由ALU、通用寄存器、地址寄存器、标志寄存器和指令译码逻辑等构成,它负责指令的译码、执行和数据的运算。 3、指令预取(指令队列)。8088的BIU维护着长度为4字节的指令队列,该队列按照“先进先出(FIFO)”的方式进行工作。 二、8088/8086的寄存器结构 8088/8086的寄存器组有8个通用寄存器、4个段寄存器、1个标志寄存器和1个指令指针寄存器,均为16位。分类方法如下:

三、8088/8086的存储器结构 将存储器空间分成许多逻辑段(Segment)来管理。每个存储器单元可以用“段基地址:段内偏移地址”表达其准确的物理位置。 (十六进制)5位物理地址=4位段地址左移1位+偏移地址 小端方式:低字节对低地址、高字节对高地址。 四、为什么能并行执行? 答:执行单元(运算器)和总线接口-指令队列单元这两部分同时工作就是一种并行操作方式,执行单元从指令队列头部获取指令,只要队列不是空的,它就能一直执行无需等待。同一时间内,总线接口单元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填入队列尾部,尽量保证队列处于“满”的状态(8086满队列是六条指令)。也就是说,取指令和执行指令并行完成,基本上互不干扰。 五、8088/8086的数据寻址方式 1、立即数寻址方式 2、寄存器寻址方式 3、存储器寻址方式 (1)直接寻址方式 (2)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4)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5)相对基址变址寻址方式 六、五大类指令分类: 方法一(按指令功能分类): 1、数据传送类指令: MOV(传送指令) XCHG(交换指令) XLAT(换码指令) PUSH(进栈指令) POP(出栈指令) LEA(地址传送指令) 标志操作指令 2、算术运算类指令: 加法指令:ADD ADC INC 减法指令:SUB SBB DEC NEG CMP 符号扩展指令:CBW CWD

汇编语言王爽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基础知识 检测点1.1(第8页) ---------------------- (1) 13 (2) 1024,0,1023 (3) 8192,1024 (4) 2^30,2^20,2^10 (5) 64,1,16,4 (6) 1,1,2,2,4 (7) 512,256 (8) 二进制 注意: 1.第4题中的符号'^'指求幂运算(如: 2^30指2的30次方) 第二章寄存器(CPU工作原理) 检测点2.1(第18页) ---------------------- (1)写出每条汇编指令执行后相关寄存器中的值。第一空:F4A3H 第二空:31A3H 第三空:3123H 第四空:6246H 第五空:826CH 第六空:6246H 第七空:826CH 第八空:04D8H 第九空:0482H 第十空:6C82H 第十一空:D882H 第十二空:D888H 第十三空:D810H 第十四空:6246H (2)只能使用目前学过的汇编指令,最多使用4条指令,编程计算2的4次方。 解答如下: mov ax,2 add ax,ax add ax,ax add ax,ax 检测点2.2(第23页) ---------------------- (1)00010H,1000FH (2)1001H,2000H 第2题说明: 因为段的起始地址要为16的倍数。所以当段地址小于1001H或大于2000H时CPU都无法寻到。 检测点2.3(第33页) ----------------------答:CPU修改了4次IP的值。 情况如下: 第1次:执行完mov ax,bx后 第2次:执行完sub ax,ax后 第3次:读入jmp ax后 第4次:执行完jmp ax后 最后IP的值为0 实验1 查看CPU和内存,用机器指令和汇编指令编程(第33页) ----------------------------------------------------- 1.预备知识:Debug的使用 <此部分略> 2.实验任务(第43页) (1) <此部分略> (2) <此部分略> (3) 通过DEBUG中的D命令查看到主板的生产日期[以月、日、年,分隔符为'/'的格式]存储在内存ffff:0005~ffff:000C(共8个字节单元中)处。此生产日期不能被改变,因为其具有‘只读’属性。 (4) 通过向内存中的显存写入数据,使计算机根据写入的数据进行ASCII转换,并将转换后且可打印的字符输出到屏幕上。<注:关于显存的详细讨论不在此题范围> 第三章寄存器(内存访问) 检测点3.1(第52页) ---------------------- (1)(题目:略) 第一空:2662H 第二空:E626H 第三空:E626H 第四空:2662H 第五空:D6E6H 第六空:FD48H 第七空:2C14H 第八空:0000H 第九空:00E6H 第十空:0000H 第十一空:0026H 第十二空:000CH 提示:此题可在DEBUG中利用E命令在本机上按照题目中所给出的内存单元及其数据进行相应地修改,然后再用A命令进行写入(题目中所给出的)相应的汇编指令,最后再进行T命令进行逐步执行,以查看相应结果。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修订稿

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离不开发展。历史与现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中国的希望在于发展,中华民族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皆系于发展。正如温总理所指出的:“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要鼓励人们依法经营,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必然形成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3.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统一,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是指空间各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彼此要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可持续是指时间的延续,强调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

综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一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32)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p33) 第一,~是同马列毛邓三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第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三,~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3、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p3) 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42) 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46)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什么。(p62)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p83)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我们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采取了什么样的方针?(p86)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改造农业和手工业,把个体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的集体经济,开辟了中国特色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到1956年底,全国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6.3%,5亿多农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合作化,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