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12年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测

试题(含答案)

长白山一高高二政治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青山助人寿,碧水悦人情,好花不常在,怒放须争春。环保事虽小,功在千秋人。”这是在某省刚刚结束的“绿色环保你我他”环保文艺大赛中参赛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

A.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D.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2.漫画《恋》警示人类()

A.放弃从自然界索取物质的错误做法B.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C.要先保护自然,再发展经济D.要改造自然规律,为

人类造福

3.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

点得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

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物质是运动的

承担者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

4.“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

上一切现象都是意识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

质具有反作用

5.我国城市建筑中出现了一种“高度崇拜”现象。盲目攀比,你盖多高的楼,我就盖更高的楼,而不论人文、

自然要求,一时间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这一做法() A.没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B.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

C.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出预测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012年1至5月,云南省出现严重旱灾,已造成125个县790.1万人受灾。面对旱灾,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据此回答6~7题。

6.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作为救灾工作的出发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7.2012年5月29日,云南省抓住有利时机,在香格里拉县成功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旱情。这说明()

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8.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将于2013年在天津举行。本届运动会吉祥物的表现形式借鉴了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文化风格与特色。吉祥物的创作设计说明()

A.艺术创作来源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B.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约束

C.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D.只有否定旧事物才能实现创新

9.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是()

①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若何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0.“有理想才能有希望,”“西单女孩”任月丽说,“刚开始在西单唱歌,根本没有人理我,只有垃圾箱一直陪着我,那个时候真的很辛苦,也是那段日子,给了我很多磨炼,像一场修行。”她靠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地面对艰难的北漂蚁族生活。这启示我们()

A.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生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1.在日本,有一种乌鸦,能将坚果丢到公路的斑马线上,让汽车碾碎,然后在汽车遇红灯停车时去吃。据此,有人认为,有些动物也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A.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否认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是正确的,有些动物确实有意识D.否认了意识是人

脑特有的机能

12.近年来,“剩男、剩女”、“宅男、宅女”等男女新词在电视、网络等媒体用语中大肆蔓延开来。这一特殊词群的出现为汉语词汇系统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真实生动地再现了新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发展。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人类社会是物质的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

13.“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合理性在于()

A.承认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看到意识的能动作用C.承认物质决定意识D.看到意识的决定作用

14.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②日出东方③新陈代谢④水往低处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15.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许多过去从未听说过的新名词,如“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转基因水稻”、“纳米技术”等,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熟悉。这说明()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

C.改造世界是为了认识世界D.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6.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回答公众提出的“您觉得我们死后,意识上哪里去了?”问题时说,“我觉得大脑就像计算机,意识就像是软件程序。你关了电脑,程序也就终止运行了。”上述说法用唯物论的观点表述就是()

①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④意识的存在需要依赖于物质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万亿元。从哲

学角度分析,中国从贫穷到强大的原因在于()

①遵循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实事求是②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8.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成果。深圳特区建设的成功,证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性。这主要说明了()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9.法国巴黎地下的各方面设施仍然用的是一两百年前修建的,当时就统一考虑好了,现在都不落后。他们的市政部门非常骄傲:“我们一两百年前搞得怎么样?你们可以下去参观。”我们很多城市,一到下雨街道就积水,而且街道上经常开口子,今天埋个电缆,明天铺个天然气管道,城市的马路像拉链一样。为什么呢?就是没有一个前瞻性的规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客观条件不同,人们的意识必然不同

B.办事情应增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C.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20.“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蕴含的哲理是() A.认识来源于实践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2012年6月29日上午10时许,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三名航天员返回地面。在太空遨游的13天里,神舟九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了两次交会对接任务,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据此回答21~22题。21.“神九”的成功发射,主要体现了实践的()

A.可控性B.主观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客观物质

22.从“神五”到“神七”,再到“天宫一号”和“神九”,中国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奇迹。这充分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规律是客观的

23.“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4.下面漫画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主观认识没有是非标准D.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25.由于技术越来越发达,科学家已尽可能地让火山、格陵兰岛甚至从彗星尾巴采集来的样品说话。但是,尽管发现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仍然无法解答。地球很精彩,奥秘仍难解。这说明()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中包含谬误的成分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鉴赏古代诗词,感悟深刻哲理,传承中华文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白居易和陈与义的诗分别反映了什么哲学思想?

(10分)

27.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

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的心理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

人们对和谐文化的上述认识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12分)

28.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针对我国经济社会运行中出现的物价上涨,行业、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材料,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理论依据。(12分)

29.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

战略构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六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16分)

详解答案

1C[解析]A、B材料不体现;D本身说法不科学。

2B[解析]漫画《恋》中小鸟对树枝的思恋,警示人类要杜绝乱砍滥伐,要保护自然,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表述错误,发展经济、从自然界索取物质和保护自然是有机统一的;D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造。

3A[解析]“大脑越用越灵”体现了运动与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故选A。B、C与材料无关。D说法不正确,因为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脑不是人的思维。

4A[解析]“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意思是树想要静下来,风却不停地刮着。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A符合题意。B、C说法本身错误,D与题干无关。

5A[解析]B、C不合题意,D说法错误。

6A[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故说物

质和意识不可分割是不正确的,③排除,④说法明显也

不正确。

7D[解析]A、C表述本身错误;B与题干无关。

8C[解析]A项错误,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B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必须尊重规律。D项错误,创新并

不能全盘否定旧事物。

9D[解析]②③符合题意。

10B[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她靠自强不息的精神乐观地面对艰难的北漂蚁族生活。”体现了B。

11D[解析]动物没有意识只有本能,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所以,此观点是错误的,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

机能,故选D项。A、B两项与题干无关;C项错误。

12C[解析]A在材料中不体现;B、D说法本身不正确。

13B[解析]A、C与题干无关,D说法错误。

14C[解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②④是现象而非规律。

15D[解析]本题以现代生活中出现的新名词为题材,考查学生对意识的起源的理解。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既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而从

题干来看,“随着……”,说明新名词是社会、经济和

科技发展的产物,即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故D项符

合题意。A、B两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是错误的。

16D[解析]材料强调了人脑对意识的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与材料无关。

17C[解析]中国的巨变,得益于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①②③符合题意;

④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的,不合题意,故选C项。

18C[解析]通过改革,促进深圳发展,体现了①;②与材料无关;③符合材料中“深圳特区建设的成功,证明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性”这一信息;④符合“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现的实践成果”这一信息。

19B[解析]我们缺乏统一考虑,没有一个前瞻性的规划,要求我们必须增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0A[解析]“行”和“知”分别代表了“实践”和“认识”,由此可知,诗句表达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C、D

三项与题意无关。

21B[解析]“神九”的成功发射主要体现了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故选B。

22A[解析]B说法不科学;C、D与材料无关。

23A[解析]题旨说明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相对的,选①。真理应适应

实践的需要,不断追求和发展,故选②。③没有正确说明真理与实践的关系,④没有正确认识真理的基本属性。

24D[解析]通过漫画中的文字可以看到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限制,选D。A、B与漫画无关,C说法错误。

25D[解析]①②都是错误的理解,排除。

26(1)白居易的诗: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若回答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也可)(6分)

(2)陈与义的诗:大意是,“静”是运动中的“静”,并不是“不动”;“动”中存在相对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4分)

27(1)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分)

(2)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和

谐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说明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4分)

(3)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人自身的心理和谐,说明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4分)

28(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中央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4分)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央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是为了“稳经济、调结构、控物价”;(4分)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遵循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分) 29(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我国根据文化建设实际,解放思想,不断实现文化建设构想的发展。(4分)

(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我国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深入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规律,从而推动文化建设构想的发展。(4分) (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不同时期文化建设有不同特点,从而形成了相应的指导思想,推动了文化

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4分)

(4)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十六大到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是逐步积累发展的过程。(4分)

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综合练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道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单位向量的数量积为1 B.若a··c且a≠0,则 C. D.若b⊥c,则()··b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A中两向量的夹角不确定中若a⊥⊥与c反方向则不成立中应为中b⊥·0,所以()····b. 答案:D 主要考察知识点:向量、向量的运算 2、设e是单位向量222,则四边形是( ) A.梯形 B.菱形 C.矩形 D.正方形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所以,且∥,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2,所以四边形是菱形. 答案:B 主要考察知识点:向量、向量的运算 3、已知1,a与b的夹角为90°,且2a3b,4b,若c⊥d,则实数k的值为( ) A.6 6 C.3 3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c⊥d,∴c·(23b)·(4b)=0,即212=0,∴6. 答案:A 主要考察知识点:向量、向量的运算 4、设0≤θ<2π,已知两个向量=(θ,θ)(2θ,2θ),则向量长度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2θθ,2θθ), 所以≤=. 答案:C 主要考察知识点:向量与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5、设向量(13),(-2,4),(-12),若表示向量4a、4b-2c、2()、d的有向线段首尾相接能构成四边形,则向量d为( ) A.(2,6) B.(-2,6) C.(26) D.(-26)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依题意,4422()0,所以644(-2,-6). 答案:D 主要考察知识点:向量与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6、已知向量(3,4),(-3,1),a与b的夹角为θ,则θ等于( ) A. C.3 3 参考答案与解析:解析:由已知得a·3×(-3)+4×15,5,, 所以θ=. 由于θ∈[0,π], 所以θ=. 所以θ 3. 答案:D 主要考察知识点:向量与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高中英语必修四期末测试题(新人教版必修4)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满分:15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分,满分30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20小题;每小题分,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面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does one child ticket cost A. $2. B. $3. C. $6. 2. What will the man and his family do on Saturday evening A. Remain at home. B. Pay a visit to his friend. C. Have supper at the woman’s. 3. Why is the man’s cell phone currently not working A. He did not pay the bill. B. The battery is too low. C. Something goes wrong. 4.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A. Go to a bakery. B. See the price of a house. C. Buy something at a supermarket. 5. What kind of movie does the woman find boring A. Murder stories. B. Detective stories. C. Romantic storie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Before a Christmas party. B. During a Christmas party. C. After a Christmas party. 7. What has the man brought with him to the party A. Christmas presents. B. A Christmas tree. C. Christmas cards. 8. What did the woman do yesterday evening

人教版高二政治必修四教学案:第一单元_第二课_百舸争流的思想有答案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 ?? 目题(一)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及各自地位分别是什么? (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辨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前者是一般哲学都会遇到的问题,后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问题。 2.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辨析:对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绝大多数哲学家肯定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图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特别提醒] 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

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也就是说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即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 [典例应用] (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解析] 本题考查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科学家的新发现,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故A当选。B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且与题意不符;C在材料中未体现;D说法错误,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 A 目题(二)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从生活实践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认识和改造世界,归根到底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从哲学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①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并明确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思维纠偏](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必然结果。(×) 辨析: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决定各种哲学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 2.不管何种学派用何种观点去研究哲学,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辨析: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题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5·成都考前热身)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今天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多个领域。倘若将来能应用于医疗,那么器官移植将会变得非常简单,因为只要在患者身上取一些干细胞培养成为打印原料,就可打印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器官进行移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 A。自然物的存在及其属性是改造活动的基础 B.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造世界 C。认识对实践活动具有促进作用 D.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就能正确改造客观世界 2.(2015·东城期末)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 B。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3.放眼周围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是高山、河流、森林、原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经验层次,探究这些事物的属性和本质,这些事物() A。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B。不存在共同的属性和特征 C。都具有主动创造性 D。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4。(2015·淮安5月信息卷)即使蒙住了眼睛,也不等于世界漆黑一团。这是因为( ) A.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B.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C。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5。(2015·郑州三模)近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②事物的性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必修四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 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 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 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 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 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 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社会前进。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但这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 富产生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 条件;劳动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 ②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③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原创,难度适中)

高中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sin300?= A . B C .1 2 D 2.角α的终边过点P (4,-3),则αcos 的值为 A .4 B .-3 C . 5 4 D .5 3- 3.cos 25cos35sin 25sin 35-的值等于 A .0 B . 12 C .2 D .1 2 - 4. 对于非零向量AB ,BC ,AC ,下列等式中一定不成立... 的是 A .+AB BC AC = B .AB A C BC -= C .AB BC AC += D .AB BC BC -= 5.下列区间中,使函数sin y x =为增函数的是 A .[0,]π B .3[, ]22ππ C .[,2]ππ D . [,]22 ππ - 6.已知1 tan()44π α- = , 则tan α的值为 A .35 B .35- C .53 D .53 - 7.将函数y=sinx 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平移 3 π 个单位长度,再将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A .)(32sin π+=x y B .)(6 2sin π +=x y C .)(32sin π+=x y D .)(3 2sin π -=x y 8. 在函数x y sin =、x y sin =、)322sin(π+ =x y 、)3 22cos(π +=x y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函数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高中数学必修一必修四综合测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5分,共8小题) 1. M={|ln(1)}x y x =-,N=()2|}21{x x x -<,令A={|,}x x N x M ∈?,那么A 是 ( ) A. {|1}x x ≥ B. {|12}x x ≤< C. {|01}x x <≤ D. {|1}x x ≤ 2. 设函数sin(2),2y x x R π =-∈,那么y 是( ) A.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3. 已知25a b M ==,且111a b +=,则M=( ) A.10 B.5 C.2 D.1 4. 要得到cos(2)6 y x π=-的图像,只需将sin 2y x =图像( ) A.向左平移6π个单位 B.向右平移6π个单位 C.向左平移3π个单位 D.向右平移3π个单位 5. 函数31(01)x y a a a -+>≠=且过定点( ) A.(0,1) B.(0,2) C.(3,1) D.(3,2) 6. 若221-cos +1-sin sin cos ,[0,2]θθθθθπ=-∈,那么θ的范围是( ) A.[0,] B.[,π] C.[ 7. 2tan()5θ?+= 1tan 44π???-= ??? 则tan +4πθ?? ??? =( ) A.16 B.2213 C.322 D.1318 8. 奇函数()f x 在(-∞,0 )上单调递增,f (1)0-= ,则不等式()0f x <的解集 是( ) A.()(),10,1-∞-? B.()(),11,-∞-?+∞ C.()()1,00,1-? D.()()1,01,-?+∞

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题(含答案)59928

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C ) A .第一象限角必是锐角 B .终边相同的角相等 C .相等的角终边必相同 D .不相等的角其终边必不相同 2.将分针拨慢5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 C ) A . 3 π B .- 3 π C . 6 π D .- 6 π 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m m P 34, -,()0≠m ,则ααcos sin 2+的值是( B ) A .1或-1 B . 52或52- C .1或5 2- D .-1或52 4、若点(sin cos ,tan )P ααα-在第一象限,则在[0,2)π内α的取值范围是( B ) A.35( , )(, )244 ππ π πU B.5(,)(,)424ππππU C.353(,)(,)2442ππππU D.33(,)(,)244 ππππU 5. 若|2|=a ,2||=b 且(b a -)⊥a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 (A )6π (B )4π (C )3π (D )π125 6.已知函数B x A y ++=)sin(??的一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如果 2 ||,0,0π ??< >>A ,则( ) A.4=A B.1=? C.6 π ?= D.4=B 7. 设集合{}x y y x A 2sin 2|)(==,,集合{}x y y x B ==|)(,,则( ) A .B A I 中有3个元素 B .B A I 中有1个元素 C .B A I 中有2个元素 D .B A Y R = 8.已知== -∈x x x 2tan ,5 4 cos ),0,2 (则π ( ) A .24 7 B .24 7- C .7 24 D .7 24-

试题高中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但真相往往不是漂在水上的浮萍,也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深一点,才能真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一点”是价值观,“深一点”是方法论;“真一点”是新闻追求,“深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道理的哲学依据是【】①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阅读材料,回答3~4题。 3.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称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是因为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5.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中唱到:“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歌词体现的观点【】A.属于不可知论 B.否认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 D.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

数学必修四测试题

高一数学必修四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sin330?=( ) A 、12 - B 、3- C 、1 2 D 、3 2、设α是第四象限角,12 cos 13 α=,则sin α=( ) A 、 513 B 、513- C 、512 D 、 512 - 3、函数)2 x 2sin(2y π +=是( ) A 、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 、周期为2 π 的偶函数C 、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周期为π的奇函数 4、为了得到函数R x x y ∈+ =),3 2cos(π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x y 2cos =的图象( ) A 、向左平行移动3π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行移动3π 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行移动6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行移动6 π 个单位长度。 5、sin 43cos13cos 43sin13-=o o o o ( ) A 、12 - B 、1 2 C 、32- D 、32 6、已知1cos 24 α=,则2 sin α=( ) A 、12 B 、3 4 C 、 58 D 、38 7、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OA O B A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B 、0AB BA +=u u u r u u u r C 、00AB ?=r u u u r r D 、AB BC CD AD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8、已知向量(12)a → =,,(4)b x → =,,若向量a b → → ∥,则x =( ) A 、2 1 - B 、 2 1 C 、2 D 、2- 9、已知向量a → ,b → 满足1,4,a b → → ==且2a b →→?=,则a →与b → 的夹角为( ) A 、 3π B 、4π C 、6π D 、2 π 10、函数)sin(?ω+=x A y 在一个周期内的 图象如下,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3 2sin(2π +=x y B 、)3 22sin(2π + =x y C 、)32sin( 2π-=x y D 、)3 2sin(2π-=x y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若扇形的弧长是4cm ,圆心角是2弧度,则扇形的面积是 cm 2 。 12、已知,a b →→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0 60,那么a b →→ +=_______。 13、求值:0 tan 20tan 403tan 20tan 40++=_____________。 14、设,αβ都是锐角,且45 sin ,cos()513 ααβ= +=,则sin β=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 (1)已知2tan =x ,求x cos x sin x cos x sin -+的值;(2)化简) 2 3cos()sin()25sin()2cos()tan()2cos(α-π?α+π?α+πα-π?α-π?α+π 。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sin 3cos f x x x =+∈x (R )。(1)求函数)(x f 的最小正周期(2)求函数)(x f 的最大值,并指出此时x 的值。 17.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向量)4,3(a =→ ,)x ,9(b =→ ,)y ,4(c =→ ,且→→b //a ,→ →⊥c a 。 (1)求→ b 和→ c ; (2)求→→-b a 2与→ →+c a 的夹角θ的余弦值。 18.(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sin(),(0)f x x ω?ω=+>,()f x 图像相邻最高点和最低点的横坐标相差2π,初相为6 π 。 (1)求()f x 的表达式; (2)求函数()f x 在[0,]π的单调递减区间。

高中数学必修4期末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高中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在下面给出的函数中,哪一个函数既是区间 上的增函数又是以π A .tan 5 13tan 4 13ππ< B .sin )7 cos(5 π π-> C .sin(π-1)cos B B. sin A

8.设()f x 是定义域为R ,最小正周期为32π的函数,若cos (0)()2sin (0) x x f x x x ππ?-≤

高中数学必修4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4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象限角必是锐角 B.终边相同的角相等 C.相等的角终边必相同 D .不相等的角其终边必不相同 2.将分针拨慢5分钟,则分钟转过的弧度数是 ( ) ?A. 3π?B.-3 π C. 6 π D .- 6 π 3.已知角α的终边过点()m m P 34, -,()0≠m ,则ααcos sin 2+的值是( ) A .1或-1 B. 52或52- C.1或52- D .-1或5 2 4、若点(sin cos ,tan )P ααα-在第一象限,则在[0,2)π内α的取值范围是( ) A.35(,)(,)244 πππ π B .5(,)(,)424ππππ C.353(,)(,)2442ππππ D.33(,)(,)244πππ π 5. 若|2|=a ,2||=b 且(b a -)⊥a ,则a 与b 的夹角是 ( ) (A) 6π (B)4π (C)3π (D )π12 5 6.已知函数B x A y ++=)sin(??的一部分图象如右图所示,如果2 ||,0,0π ??< >>A ,则( ) A.4=A B.1=? C.6 π ?= D .4=B 7. 设集合{}x y y x A 2sin 2|)(==,,集合{}x y y x B ==|)(,,则( ) A .B A ?中有3个元素 B .B A ?中有1个元素 C.B A ?中有2个元素 D.B A ?R = 8.已知== -∈x x x 2tan ,5 4 cos ),0,2 (则π ( ) A. 24 7?B.24 7- ?C.7 24 D.7 24- 9. 同时具有以下性质:“①最小正周期实π;②图象关于直线x =错误!对称;③在[-错误!]上是增函数”的一个函数是 ( ) A. y=sin (错误!) B . y =c os(2x+错误!) ?C. y=sin (2x-错误!)? D. y =cos(2x-错误!) 10. 设i =(1,0),j=(0,1),a=2i +3j,b=k i-4j,若a ⊥b ,则实数k 的值为( )

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数学必修四模块综合测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必是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的角 B.角α的终边在x 轴上时,角α的正弦线、正切线分别变成一个点 C.终边相同的角必相等 D.终边在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 思路解析:由正弦线、正切线的定义可知B 正确,A 中漏了直角的情况,直角终边在y 轴上,不属于第一象限也不属于第二象限. 答案:B 2.若α、β的终边关于y 对称,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sinα=sinβ B.cosα=cosβ C.tanα=tanβ D.cotα=cotβ 思路解析:因为α、β的终边关于y 对称,所以β=2kπ+π-α,k ∈Z ,sinβ=sin(2kπ+π-α)=sinα.或者通过定义sinα=r y ,也可判断. 答案:A 3.函数y=2sin2xcos2x 是( ) A.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B.周期为2π 的偶函数 C.周期为4π的奇函数 D.周期为4 π 的偶函数 思路解析:y= 22sin4x,T=42π=2π,又f (-x )=22sin (-4x )=-2 2 sin4x=-f (x ),它是奇 函数. 答案:A 4.已知向量a =(3,2),b =(x,4),且a ∥b ,则x 的值为( ) A.6 B.-6 C.38- D.3 8 思路解析:因为a ∥b ,所以3×4-2x=0,解得x=6. 答案:A 5.下面给出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对于实数m 和向量a 、b ,恒有m(a-b)=ma-mb ;②对于实数m 、n 和向量a ,恒有(m-n)a=ma-na ;③若ma=mb(m ∈R),则a=b ;④若ma=na(a≠0),则m=n. A.1 B.2 C.3 D.4 思路解析:正确的命题有①②④,③当且仅当m≠0时成立. 答案:C 6.已知|a|=1,|b|=2,a 与b 的夹角为60°,c=2a+3b,d=k a -b (k ∈R ),且c ⊥d ,那么k 的值为( ) A.-6 B.6 C.5 14- D.514 思路解析:a·b=1×2×cos60°=1.∵c ⊥d,

最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一

最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一必修四 Unit 1《Women of achievement》单元测试1 笔试部分: I. 单项选择 21.At home, he keeps some pets,to which he ______ all his spare time. A. spends B. offers C. devotes D. provides 22. She's tired of acting, and she _______ changing for a new job, but she hasn't made up her mind yet. A. had considered B. has been considering C. considered D. is going to consider 23. Michael is ______ because he never takes any exercise. A. under conditions B. on no condition C. in condition D. out of condition 24. The flowers ______ my mother, but my sister thought they were for her and took them. A. were intended for B. intended for C. intended to give D. intended giving 25. She won a Nobel Prize for her scientific ______. A. interests B. achievements C. behavior D. observation 26. What he said at the meeting means _______ those who had cut down the forests. A. to argue against B. to argue for C. arguing for D. arguing against 27. Though we spent a lot, we think it _____ because we succeeded in the end. A. worth B. worth being spent C. worthy of D. worthwhile 28. Don't ______ a person because he has failed in an examination. A. look up B. look down C. look down on D. look up to 29. You've done much of the work, and please leave ______ to us. A. the rest B. the other C. another D. the others 30. I really ______ whether we win or lose. A. care about B. care for C. care D. care to 31. On the bus, all the people except the driver ______ to talk and laugh during the journey. A. encouraged B. were encouraging C. were encouraged D. was encouraged 32. Don't spoil the children. Can't you make your little boy ______ himself? A. behave B. believe C. perform D. conduct 33. Only ______ a human being. A. when is it hungry a lion will attack B. when it is hungry a lion will attack

必修四 平面向量 综合测试题

平面向量 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已知ABC ?的边B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Q ,交AC 于P ,若1=AB ,2=AC ,则BC AP ?的值为( ) A. 3 B.23 C.3D.23 2.已知向量a =(1,0)与向量b =(-1,3),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是( ) A.π6 B.π3 C.2π3 D.5π6 3. 设P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BC →+BA →=2BP →,则( ) A.P A →+PB →=0 B.PC →+P A →=0 C.PB →+PC →=0 D.P A →+PB →+PC →=0 4.已知向量a =(2,3),b =(-1,2),若ma +nb 与a -2b 共线,则m n =( ) A .-2 B .2 C .-12D.12 5.在ABC ?中, 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BC ⊥,向量AB AC +与向量AD 共线,若10AC =, 2BC =, 0GA GB GC ++=,则 AB CG =( ) A. 3 B. 5 C. 2 D. 10 2 6.已知点A (-1,1),B (1,2),C (-2,-1),D (3,4),则向量AB →在CD →方向上的投影为( ) A.322 B.3152 C .-322D .-3152 7. 已知|a |=2|b |,|b |≠0,且关于x 的方程x 2+|a |x +a·b =0有实根,则a 与b 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A .[0,π6] B .[π3,π] C .[π3,2π3] D .[π6,π] 8. 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a +b )·(a -2b )=0,则|b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2,4]C.??????2141, D.?? ????121, 9. 已知在ABC ?中, O 是ABC ?的垂心,点P 满足: 113222 OP OA OB OC =++,则ABP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是( ) A. 23 B. 34 C. 35 D. 12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2单元word试题

《生活与哲学》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真理与追真理 一、选择题: 1.在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两行字:“以往的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 A.阶级性B.反思性C.实践性D.科学性 2.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 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目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厦周边省市的海桩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据此回答3-4题。 3.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 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 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4.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 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5.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 A.一概而论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D.三人成虎6.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 7.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 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8.“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个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9.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知是行之始

必修4第一章三角函数单元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三角函数数学试卷 一、 选择题1、 600sin 的值是( ) )(A ;21 )(B ;23 )(C ;23- )(D ; 21 - 2、),3(y P 为α终边上一点, 53 cos = α,则=αtan ( ) )(A 43- )(B 34 )(C 43± )(D 34 ± 3、已知cos θ=cos30°,则θ等于( ) A. 30° B. k ·360°+30°(k ∈Z) C. k ·360°±30°(k ∈Z) D. k ·180°+30°(k ∈Z) 4、若θθθ则角且,02sin ,0cos <>的终边所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 5、函数 的递增区间是( ) 6、函数) 62sin(5π +=x y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 (A ;12π - =x )(B ;0=x ) (C ;6π = x ) (D ; 3π = x 7、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 压缩为原来的,那么所得图象的函数表达式为( ) 8、函数|x tan |)x (f =的周期为( ) A. π2 B. π C. 2π D. 4π

9、锐角α,β满足 41sin sin - =-βα,43 cos cos = -βα,则=-)cos(βα( ) A.1611- B.85 C.85- D.1611 10、已知tan(α+β)=2 5,tan(α+4π)=322, 那么tan(β-4π)的值是( ) A .15 B .1 4 C .1318 D .1322 11.sin1,cos1,tan1的大小关系是( ) A.tan1>sin1>cos1 B.tan1>cos1>sin1 C.cos1>sin1>tan1 D.sin1>cos1>tan1 12.已知函数f (x )=f (π-x ),且当)2 ,2(ππ-∈x 时,f (x )=x +sin x ,设a =f (1),b =f (2),c =f (3),则( ) A.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