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暮江吟》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暮江吟》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暮江吟》优秀教学设计教案一等奖

一、教学内容分析: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名篇,诗人构思巧妙,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图画。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教材选编这首古诗的目的正是让学生在读诗中体会古诗的美景、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受到审美的熏陶。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他们已积累了很多古诗,有描写春天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两个黄鹂鸣脆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等等;有写借明月而思乡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等等;这为以诗读诗、以诗学诗、以诗悟诗、创设诗韵课堂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二个生字,理解“铺、瑟瑟、可怜”等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3、通过引导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想像、体验,对诗中的字词讨论、探究,体验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美丽的画面。

4、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绘的景物。

五、教学方式方法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诗歌特点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在这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游戏导入法、想像体验法、品读赏析法、提问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想像、体验、讨论比较、共同探究、在情境中诵读的学习方法中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学前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资料。

学生:自读古诗,了解作者。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做个诗句接龙的游戏,就是老师说一句,你们说出下句,好吗?”

2、白居易!他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为后人留下了三千多首诗。他的诗内容充实,语言通俗,大从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疾苦。今天我们要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山水风景诗-------《暮江吟》

3、板书课题并解诗题,让学生齐读一遍课题。

二、互动展示,品味赏读

1、初读诗,整体感知诗句画面

(1)让学生自由朗读,按照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的读音,停顿。

(2)再让学生用笔圈画出描写景物的词,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

(3)提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从诗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2、听诗,想像画面,进一步感受诗句。

播放《暮江吟》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首诗。听完后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3、品读诗,体会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

(1)学习“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学生朗读诗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或者你还有什么疑惑的问题?”

用‘铺’”“瑟瑟是什么意思?”“‘铺’和‘照、洒、射’等字有什么不同?”等等在班上共同讨论比较探究,形成一定的共识,体会诗人遣词造句的精妙。小结:诗人的遣词造句非常精彩,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美景,以至于历经了九百多年,我们还能感受到它的美妙。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丽画面,美美地吟诵吧待学生美美地读完后!(2)拓展:“古诗中还有很多吟诵夕阳的诗句,有谁知道?”将自己积累到的诗句与学生分享,如:

----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之焕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3)学习“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诗人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分愉快,流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

读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理解。”(补充说明“可怜”“真珠”的古今异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夜晚的景物有哪些?这些景物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征?体会诗人的情感。

三、总结评价,拓展提升

1、假设诗中所描绘的静谧景色出现在你面前,而你恰巧又心情很郁闷,你觉得你会去欣赏这幅大自然的天然制作吗?那么诗人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欣赏这幅天然之作的呢,还能把眼中所见付诸于那么美妙的语言?

2、诗人的心情很是愉快,即使是今天,我们读到这首诗,内心也充满着跟诗人同样的情感。诗人触景生情,吟咏此诗。我们又怎样来表达我们的读诗心情呢?

3、唱唱、画画

诗如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画画(展示网上学生的画)

诗如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唱唱(出示录音歌谱)

诗为心声——朗诵好的同学可以有感情或者表演地朗诵

贺诗——大家可以贺一首诗,把自己心目中的夕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夕阳西下红如砖,可爱石榴云里钻,深蓝天空点约霞,夕阳美景似奇观。)板书设计

暮江吟

江水

傍晚:瑟瑟︱红

夜晚:露珠-----真珠月-----弓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暮江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理解古诗优美的语言,了解唐诗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铺、瑟瑟、可怜、似”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能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3、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加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情感、意境、潜词造句的体验,有感情的背诵古诗,默写《暮江吟》。 4、引导学生由书本走向生活,通过广阔的生活空间、网络空间去获取资料。培养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诗词。 学习重点: 学习古诗体会诗中的名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描绘诗句概括的景物,体会其中的诗味。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正确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指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合理想象,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画面,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的愉快心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搜集描写夕阳的诗词; 2、温习《夕照》; 3、准备水彩笔 教师准备:1、描写夕阳的一些诗词、文; 2、欣赏的《暮江吟》教学课件; 3、自谱的乐曲一首《暮江吟》(歌曲附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白居易) 2.大家学过白居易写的诗吗?哪位同学能起来给大家背诵一下。 3.背诵古诗。 二、新授 (一)走进《暮江吟》 1.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白居易写的古诗——《暮江吟》。 2.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时间:傍晚;地点:江边。吟:吟诵。 3.白居易在傍晚的江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 4.指导朗读。

优质公开课暮江吟教案

优质公开课暮江吟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暮江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温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离离原上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 二、解题,知作者: (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吟:吟诗) 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 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 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 3、教师范读。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9.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暮江吟》,能正确流利的阅读全诗。 2.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能力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2.能通过细致观察和发挥想象,把诗中的景色简单的描写出来,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观察与联想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并且能简单的拓写出诗中的美景。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了解诗人、了解写作的背景 教师准备:课件 [教法] 1.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 2.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3.观察联想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 4.写作法——加深理解,锻炼写作。 [学法]自主、观察、联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感受诗,进入学诗的环境 1.解题。 诗题交代了些什么? 时间:(暮——傍晚) 地点:(江边) 体裁:吟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 ①指名读。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②读对,并读出节奏。 二.走进诗,赏析诗中美丽的画面 (一)整体感知。读一读,找一找,这首诗作者写了哪两个时间段的美丽景色? 傍晚夜晚 (二)读古诗前两句思考:作者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残阳和江水 (三)思考: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为什么?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的面积广大而均匀。如果换成“照”或“射”则不能体现照的面积大这一特点。 (四)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并能按语句的意思有声调起伏的阅读两句诗。 (五)读古诗后两句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明月和露珠 (六)寻找诗中蕴藏的修辞手法,并说说好处。

《暮江吟》教案设计

暮江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诗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诗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二、知诗人,初赏诗 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 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优质公开课《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中所描写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情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从关键词语“一道、铺、瑟瑟、可怜”入手,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展开丰富的想象,复现诗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温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下面我来考考大家,我念一句,你们背整首古诗。“离离原上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吟”是前鼻音) 二、解题,知作者: (接上)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暮”字,上面是一个…草字头,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日”,这个“日”表示的就是…太阳。太阳落到草丛下了,这个“暮”表示什么意思。(傍晚)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时间。你还能知道什么?(地点:江边。吟:吟诗) 那么是谁傍晚的时候在江边吟诗呢?(白居易) 既然大家都曾认识这位伟大的诗人,你能说说他的“字”和“号”吗?(PPT示简介) 三、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色吸引了白居易在此吟诗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看——齐读。 大部分同学都读得很好,但还有部分同学读得不通顺,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诵。 2、学生自由大声练读。(可站、可坐、可配合手势,可以摇头晃脑,可以大声读,也可以小声读等,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但是要读准诗中的生字,读通顺诗句。)(个别汇报读,师生评:字音读准了,证明你已有收获;读得真流畅,学习力强;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你真是个小诗人……) 3、教师范读。师:你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4、学生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齐读。 四、明确背景,体会情感: (同学们读得真好,短短几分钟就能读得通顺、流畅、有节奏了,可我们似乎还缺少了点东西,缺少什么呢?对了,缺少点情感。俗话说:诗言志。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他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缘由)PPT示背景(指名读):当时朝廷政治昏暗,斗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滋味,自求外任。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心情。让我们带着诗人那种轻松畅快的心情,随同诗人一起赏景抒情——齐读 五、品读探究,深入理解: 1、画景物:听着同学们的朗朗读书声,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唐代,与诗人一起欣赏江边美景。下面我们再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这江边的美景图一一描绘出来。 诗人在不同的时间里, 各写了哪些景物? 找出来, 用笔画出来。(画景物——汇报)( 板书:残阳、江、露、月) 2、品诗句:这些常见的景物,为什么能让诗人流连忘返呢?让我们跟随诗人的笔墨,一起走近江边。齐读一二句。PPT 你觉得诗人笔下的太阳是怎样的?(火红的、摇摇欲坠的、疲惫的、金光闪闪的) 同学们口中的夕阳真美啊,你们真是白居易的知己啊! 在这两句中有一个动词,你能找出来吗?“铺”。 平日我们描写阳光用什么动词?(照、射、洒)换上这些词好不好?换词读一读。换好不好? “铺”字多用在何处?(引导“铺”字组词:铺床、铺路) “铺”——(简图)(夜晚妈妈帮你铺床,盖被子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引导得出:温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是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

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一首风景诗(板书《暮江吟》。)2、看到这个诗题,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吟”又是什么意思呢?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体。 3、白居易在傍晚的江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 二、读诗,了解诗意。 1、自由朗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的读音,停顿。 2、检测读。字正腔圆、停顿正确。谁愿意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3、(再抽生读)读完整首诗,你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所描绘的景象,边板书:残阳铺水中、江瑟瑟红、露似真珠、月似弓。边讲解诗句,指导朗读。 三、品诗,体会意境。 1、默读诗文,体会诗意。 (1)齐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通过抓关键词“铺”、“瑟瑟”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古诗的意境。) 引导:漫步江边,面对着醉人的美景,心情十公愉快,诗人留连忘返。不知不觉天暗下了,夕阳也带着它的美丽隐去。这时新月当空,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呢?

古诗诵读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

古诗诵读: 暮江吟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 歌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3. 教学用具 课件 4. 标签 鄂教版 教学过程 一、释题激趣,创设语境。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 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 岁,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 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 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1. 读题、解题: (1)师强调“吟”的读音。“吟”是怎么意思?吟,古代一种诗体。 (2)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 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这里交代的是(时间)(3)“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地点) 二、初读古诗, 感受画面。 1.自由读古诗, 读正确, 读流利. 想一想: 这首古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2.(点读——齐读)读完古诗你有什么感受?(景色美丽、喜爱,, ) 3.读诗初步感觉很重要, 老师读这首诗也有自己的感受, 我想通过我的读表达出来。

三、品析古诗,体会情感。 1. 思考、讨论: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 的哪些特点来写的?(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2. 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3. 重点理解词语。 (1)“残阳”是什么意思?(落山的太阳光) (2)“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 “射”可不可以? (“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4. 质疑: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景象吗?(因为 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 5.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 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 6. 学习后两句诗。 ① 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 的?(诗人描写了夜晚的明月和露珠) ②“可怜”是什么意思?(可爱)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季节是深秋。③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深秋的夜景?为什么这样打比方? 珍珠晶莹闪亮,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用珍珠来比喻露珠就照应了“可怜”,诗人 写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为初四是娥眉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弯弓。 ④ 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 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暮江吟教学指导设计完整版

暮江吟教学指导设计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 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的绮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古典诗中,写景的诗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积累了哪些写景的诗,能不能给大家背几首? 生:背积累的写景的诗。 2.师:同学们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 二、知诗人,破诗题,解诗题 1、师板书课题后提问:同学们来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太阳落山)从诗题中我们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地点)“吟”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注意它的读音是前鼻音,书写是左边是“今”可别写成“令”,“吟”是什么意思呀(大声吟诵),谁傍晚在江边吟诗呀

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1)谁来介绍一下白居易?三、初读古诗,三、整体感知、 1、那么《暮江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打开书自己把书读三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的字正腔圆;第三遍,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2、大家刚才画出了节奏,谁来说说这首诗应用什么读法? 3、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诗,采用各种形式读。 4、课件范读。 四、品读句子,理解诗意 1、默读古诗,对照课本上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一句理解一句,理解那个说那句,不懂的现在组内解决。 3、课件讲解诗意。 4、全班汇报交流。 (1)“一道残阳铺水中”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先说词语,再说整句话。 残阳:夕阳。铺:阳关斜照在水面上,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铺”说明阳光几乎是帖着地射过来的,写出来“残阳”的特点)试着把“铺”换成“照”或“射”来体会一下。 指导朗读。这句要读得轻柔,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地铺在江面上,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 (2)出示“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是什么意思?一半是红色;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版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 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组成。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会认本单元4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种基本笔画。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 2.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 1.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 2.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 五、课时分配 我上学了 2——3课时 天地人 1——2课时 金木水火土 2课时 口耳目 2课时 日月水火 2课时 对韵歌 2课时 口语交际:你说我做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 快乐读书吧 1课时 我上学了

暮江吟教学设计

暮江吟教学设计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 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的绮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视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古典诗中,写景的诗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积累了哪些写景的诗,能不能给大家背几首? 生:背积累的写景的诗。 2.师:同学们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景诗。 二、知诗人,破诗题,解诗题

1、师板书课题后提问:同学们来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太阳落山)从诗题中我们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地点)“吟”是本课的一个生字,大家注意它的读音是前鼻音,书写是左边是“今”可别写成“令”,“吟”是什么意思呀(大声吟诵),谁傍晚在江边吟诗呀 2、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1)谁来介绍一下白居易?三、初读古诗,三、整体感知、1、那么《暮江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一幅景象呢?打开书自己把书读三遍,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流利,读的字正腔圆;第三遍,画出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2、大家刚才画出了节奏,谁来说说这首诗应用什么读法? 3、课件出示画了节奏的诗,采用各种形式读。 4、课件范读。 四、品读句子,理解诗意 1、默读古诗,对照课本上的注释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要求:读一句理解一句,理解那个说那句,不懂的现在组内解决。 3、课件讲解诗意。 4、全班汇报交流。 (1)“一道残阳铺水中”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先说词语,再说整句话。

2018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表格式)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新教材(部编版) 语文配套教案表格式 各单元内容如下: 识字一:1.春夏秋冬 2.姓氏歌 3.小青蛙 4.猜字谜语文园地一 课文一:1.吃水不忘挖井人 2.我多想去看看 3.一个接一个 4.四个太阳语文园地二 5.小公鸡和小鸭子 6.树和喜鹊 7.怎么都快乐语文园地三 8.静夜思 9.夜色 10.端午粽 11.彩虹语文园地四 识字二:5.动物儿歌 6.古对今 7.操场上 8.人之初语文园地五 课文二:12.古诗二首 13.荷叶圆圆 14.要下雨了语文园地六15.《文具的家》 16.《一分钟》 17.《动物王国开大会》 18.《小猴子下山》语文园地七 19.《棉花姑娘》 20.《咕咚》 21.《小壁虎借尾巴》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3)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第2 / 5页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示范指导,书写生字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 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暮江吟》教案

《暮江吟》教案 导读: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读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师强调吟的读音。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生:他在江边。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白居易)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他的诗容易读懂,因为他写诗的时候,总是要把写好的诗读给老百姓听。师: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生:他有个师傅叫顾况。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我是看书的。师:你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1083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两位同学跑到评委席读给评委听,说自己的理解)师:谁来读?(指名读诗)(齐读)师:究竟是何种景物,吸引我们的大诗人白居易。找要好的伙伴,借助注释,理解品味,在讨论中来领悟一番诗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里?(生自由学习讨论

师:请各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生:一道夕阳照在水中,一半变成红色,一半变成绿色,草地上的露珠晶莹美丽,月亮就像一张弓一样。生:我补充,一道残阳并不是一道,照在河水中有很多的。师:瞧,这两位同学多能干啊!还有什么问题吗?生:太阳都是照射的,这里为什么用铺呢?师引导大家做照、洒、铺的手势。从这个手势中你感受到什么?生:很柔美。师:你能读出来吗?(生读)师:那刚才讨论中认为最美的是什么?生:半江瑟瑟半江红,最美。因为这种景色像湖面吗?我认为不像。师:看一看(出示图片)用上仿佛、好像说一说这是怎样的红?怎样的绿啊?生:像小孩子脸一样的红,像绿宝石一样的绿。生:一半是红玛瑙铺成的,一半是碧玉铺成的。师:还有哪儿很美?生:我觉得露珠是很美的,就像珍珠一样,珍珠是价值连城的,很美的。师:当白居易沉浸在这夕照图中,不觉天色渐渐暗下来,低头一看,他看到了什么?生:露珠。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生:能看到这样的美景真幸福啊!生:看到这些,我的疲劳都不见了。生:我心情舒畅。生:很想去。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就表示这个意思,是什么?对,可怜就是可爱的意思。能把刚才理解到的读出来吗?(生读诗)师:教师从你们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现在你们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生:好,我给大家示范一下。(生读)(学生争着,比着读)师: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吟一吟,好吗?师吟诗(同学们鼓掌)师:我们现在一齐来吟一吟。你们现在就站在江边(生吟诗,音乐起)读了这首诗,你们都有所感悟,

2018年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套

入学教育 教材解读: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 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重点:儿歌《上学歌》 教学难点:儿歌《上学歌》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你是哪个国家的人?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一年级部编版语文上册学期备课

潍坊高新双语集团学期课程纲要 时间:2018年9月校区:东风校区年级:一学科工作室:语文主备教师:一年级语文教研组 一、课标目标分析 (一)课程总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二)学期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5.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爱护图书。

人教部编版《暮江吟》优秀教案1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暮江吟》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色并能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习,能归纳出学习古诗的方法。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看到奇丽景色时的愉悦心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积累写景的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中描写的景色。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暮江吟》。(出示课题,齐读。) 2、理解题意。

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名诗。诗歌作于公元822年。这一年,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一路上,他为自己离开了腐败的朝廷,离开了京城感到十分的轻松愉快。游山玩水,走到一处,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便写下了这首广为流传的山水风景诗。那这首诗描写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景色呢?我们来看看能不能从诗题中找到答案。 看诗题,指名回答。 从诗题中我们知道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来到江边,看到美丽的景色就陶醉其中、诗兴大发,就脱口吟诵出这首古诗。 3、诗人在江边吟什么呢?(课件出示背景图片和全诗)——师配乐范读。 二.初读感诗意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正音、评价。 3、词义理解:翻开书,看看从书上的注释中你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还有哪些词你不理解?(学生自由发言,师相机指导)残阳——快落山的太阳,夕阳。 瑟瑟——本是绿宝石的名称,诗中指碧绿的颜色。用来形容没有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 (指导看图)而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是什么颜色?(红色)所以江水一半是——(生)绿色,一半是——(生)红色。 可怜——可爱,令人爱惜。今义:令人怜悯。用“可爱”代替“可怜”,即“可爱九月初三夜”,用现代的话怎么讲?

暮江吟-教学教案

暮江吟-教学教案 暮江吟 一、谈话导入、简介作者。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老师念第一句“篱篱原上草”,大家一起背好吗?你们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他写这首诗时只有15岁,课件下载他的诗通俗易懂,在广大群众中广为流传下来的诗有1914首,今天我们学习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题目是《暮江吟》。板书:暮江吟 二、揭题 ①《暮江吟》中的“暮”你是怎样理解的?在这儿起了什么作用? ②“江”在题目中交代了什么? ③“吟”是什么意思? ④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诗人吟唱的对象是什么呢? ⑤从诗的题目上你读懂了什么? 三、新授 1、自由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表示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2、范读 3、思考、讨论: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哪些景物?抓住了这些景物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齐声朗读前两句诗。 5、重点理解词语。 “残阳”是什么意思? “铺”是什么意思?这个“铺”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把“铺”换成“照”、“射”可不可以? (诗人描写了傍晚的残阳和江水,江水的特点是半江瑟瑟半江红) 6、出示灯片 提问:江水为什么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你看见过这种课件下载景象吗?(因为太阳接近地平线,江面有一半已经照不到阳光所以半江是绿色,半江是红色,“铺”既写出了夕阳的柔和,又写出了照得面积广大而均匀。) 7、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8、学习后两句诗。 ①指名朗读后两句诗。 思考:作者描写了夜晚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来写的? 理解 ②“可怜”是什么意思? 九月初三:是指农历已进入深秋季节这句点出了观赏江景的

暮江吟教案设计完整版

暮江吟教案设计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暮江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通过小练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背诵并默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诗 师:古典诗歌中写景的诗句很多,大家能背几首吗? 生背《望天门山》,背《山行》,背《绝句》…… 师:同学们每背一首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题目叫《暮江吟》 (师板书,一边音乐《春江花月夜》起) 师强调“吟”的读音。 师:同学们来看看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你能看出什么来吗? 生:有太阳落山的意思。 师: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看出了什么? 生:他在江边。 师:傍晚在江边吟诗,这是谁呀( 白居易) 师:谁来介绍介绍。(生介绍) 二、知诗人,初赏诗 师:老师这里也有关于白居易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示作者简介,学生指名读)师:要了解这首诗,还要回到822年,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边红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诗一首,就是这《暮江吟》(课件出示图片,并范读) 师:听了这首诗,你感到什么?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阳的余辉照耀着,一半绿,一半红。 师:你怎么那么会表达呀! 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阳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红,一半绿。 ……学生自由说感受。 三、初读古诗,知大概 师:多美啊!接下来,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来读诗,可以坐着读,可以站着读,可以离开座位读。 (同学们纷纷找伙伴读)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诗)(齐读) 思考:这是一首什么诗写什么时候的景在诗中画出表时间的词语,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四、再读古诗,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你读懂了哪里你哪个地方没读懂谁来帮帮他

《暮江吟》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最新资料推荐------------------------------------------------------ 《暮江吟》说课稿——获奖说课稿《暮江吟》说课稿一、说教材。 《暮江吟》语文 e 鄂版第 11 册第 4 单元的诗词诵读,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上任杭州刺史途中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佳作。 诗句语言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诗句的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单元的目标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 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 通过在读中想象意境,描绘意境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 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1 / 8

2. 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四、说教法与学法本课设计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为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解诗题、读诗、品诗、悟诗四个小环节,让学生在读中想,在想中绘,在绘中悟,层层递进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步步深入地去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 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奶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 (白居易)当学生说出白居易后,我紧接着追问,请问你们对白居易都有了解吗?当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介绍诗人。 白居易(公元 772公元 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