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邮局的缺陷和风险

自建邮局的缺陷和风险
自建邮局的缺陷和风险

邮件系统的组成:

需要采购一台硬件服务器

购买邮件系统软件安装在服务器

接入Internet

还需要其他设备:反病毒软件,反垃圾网关,硬件防火墙

自建邮局的缺陷和风险

1.邮件系统稳定性差

服务器硬件稳定性一般、安全性低

存在单点故障风险

没有备份机制

没有负载处理机制

2.数据存储读写能力弱

单纯的硬盘存储,随着用户邮件数量的增长,每次读写邮件的速度会越来越慢多用户同时读写邮件,单一硬盘承载能力有限

稳定性差,数据安全性无保障

3.网络带宽单一

自建邮局网络一般是宽带接入或IDC托管

单一线路,存在南北互联问题

无法调整路由策略

4.无法解决海外邮件问题

自建邮局目前没有解决海外邮件问题的方法

海外邮件丢信、延迟、拒收问题频繁

出国后邮箱无法使用

5.管理员专业性。管理人员一般为1-2人,无法胜任多项管理工作

网络设备、网络带宽维护

服务器硬件设备维护

邮件系统管理

日常邮件使用问题处理

反垃圾管理。黑白名单管理

安全管理

6.入侵风险

密码泄露:收发邮件时密码明文传输,无加密

OS入侵:多为Windows系统,操作系统安全漏洞较多

网络监听:密码探测,暴力破解,DDOS攻击

邮件病毒:病毒通过邮件传递

7.数据安全风险

存储协议:明文保存邮件,管理员可以查看邮件内容

邮件备份:操作失误和软硬件故障数据恢复困难

缓存外泄:邮件内容被搜索引擎爬出爬取

数据后门:没有日常安全检测

8.通信权利

对外互通:被其他公司、组织的邮件系统加黑名单

海外互通:被海外邮件服务商加黑名单

垃圾邮件:内部人员中木马、病毒发送垃圾邮件

而且还特别的费钱,在购买各类软件,人员配备,服务器维护等等方面都会花掉很多的钱,相对于来说外包企业邮箱会比较划算

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编号:SM-ZD-96483 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 检测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的服务器,具有合法权限的用户才能进行相应权限范围内的操作,任何其他非法操作都属于入侵行为。 二、所有用户,不准扫描端口,不准猜测和扫描其他用户的密码,不准猜测和扫描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的服务器和交换设备的口令。 三、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检查服务器的系统日志,如发现有入侵情况,应用时采取措施,保留原始数据,以便进行调查取证,并向委领导汇报,做好入侵情况登记。 四、服务器如果发现漏洞要及时修补漏洞或进行系统升级。 五、要定期对网站进行网络(内部信息平台)数据包的监控,及时发现和网络(内部信息平台)运行情况,全面监视对公开服务器的访问,及时发现和拒绝不安全的操作和黑客攻击行为,阻止网络(内部信息平台)内外的入侵。

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土石方工程安全控制 1)挖掘时土方应从下而上施工,禁止用挖空地脚的操作方法。 当采用机械挖土时候,机械旋转半径内不得有人。当采用 人工挖土时,人与人之间的操作间距不得小于2米,并应 设人观察边坡有无坍塌危险。 2)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应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开挖深度超过2米,必须在边沿处设两道护身栏杆或 加可靠维护,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3)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填料、停置机具。 4)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底桩得施工安全防护。5)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6)施工现场应设围挡与外界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下坑(洞)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且保证地 面上有监护人。人员上下必须从专业爬梯上下,严禁沿坑 (洞)壁或乘运土具上下。 7)人工提土需用垫板应宽出空口每侧不小于1米,板宽不小于30厘米,板厚部小于5厘米,孔口大小1米时孔上作业 人员应系安全带。 8)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1米,且

堆放高坡不得超过1米,坑(洞)口边不得对方任何物料。预防机械事故的控制 1)加强机械安全管理 A.各级领导要重视机械管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安全生产意识和 法制观念,坚决克服短期行为,坚决纠正违章指挥,认真加强机械管理。 B.为了加强日常机械管理,公司、工程处或项目经理部应配备 专职机械管理技术人员,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管理与技术水平。 C.项目经理部应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和车辆的操作、使用、保 养规程和管理制度。要严格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责任制。多班作业时,必须认真执行交接班记录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 D.施工生产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运 转正常,各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凡失灵、失保或“带病” 的机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E.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 者发给操作证,持证才能上岗,凡无机械操作者,一律不得上机操作或进行维修工作。 F.新购入的机械及经过大修、改造的机械,在投入使用前,应 按技术标准和HSE管理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G.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本机安全操作规程对违章指挥或 工作条件危及机械或人身安全时,机械人员有权拒绝操作,现场指挥人员和机械管理人员有权制止使用。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1)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及其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状况、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某种认定出发,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证据,从各个角度逐步地验证该项认定,最终以合理地保证某项认定是否正确,形成审计意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助于重要性水平的合理确定。由审计风险模型可知,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期望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则重要性与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求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评估的审计风险以确保审计质量,也要考虑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效率。此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十分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二、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风险量化理论在运用中存在固有缺陷一是风险量化的数理模型对历史数据过度依赖,这种数据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风险评估技术的

有效性。二是数理模型量化可靠性差。作为基本风险分析工具的数理模型,以正态分布和小概率事件为假设,然而,正态分布假设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小概率事件的现实发生概率也偏大。这些缺陷严重降低了通过数理模型进行风险量化的可靠性。三是难以评估系统性风险。风险量化模型对系统性风险考虑不充分,当市场状况迅速恶化,严重的系统风险发生时,以市场基本运行为前提的风险量化模型难以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实践中不能降低审计成本理论上风险导向审计能够降低审计成本,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的分析确定固有风险;关注被审计单位已设置的内控制度,识别影响财务报表的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的更好评估,认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水平,确定审计人员收集何种证据及其数量,并把审计力量在审计业务之间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但实践中风险导向审计并没有有效的降低审计成本,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进行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量化需要耗费审计人员大量的时间,会增加审计项目的时间成本;其次,风险导向审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并对其提供培训,从而导致人力成本与审计总成本的增加;此外,为了提高信息搜集、传输的效率,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还需利用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一定的通信与硬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资金成本。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系统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需要大量运用分析性复核、抽样审计等传统的审计手段。由此可见,风险导

安全漏洞管理制度

XXXX 安全漏洞管理制度

文件修订履历

目录 1引言 (4) 1.1目的 (4) 1.2对象 (4) 1.3范围 (4) 2漏洞获知 (4) 3级别定义和处理时间要求 (4) 3.1级别定义 (4) 3.1.1高风险漏洞定义 (4) 3.1.2中风险漏洞定义 (4) 3.1.3漏洞处理原则 (5) 4职责分工 (5) 4.1信息安全部 (5) 4.2 IT中心 (5) 4.3各产品开发部门 (5) 5漏洞处理流程 (6) 6罚则 (7)

1引言 1.1目的 本制度规范了XXXX(以下简称:XXXX)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的发现、评估及处理过程。保障尽早发现安全漏洞,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加快安全处理响应时间,加强信息资产安全。 1.2对象 本制度阅读对象为单位所有的运维人员、产品开发人员、测试和质量保障人员等。各产品开发、运营、系统运维、质量测试等部门负责人应通读并认真执行本制度中与其职责相关的要求。 1.3范围 本制度中的信息系统描述适用于XXXX信息系统: 应用系统:所有业务相关应用系统,包括自主开发和外购产品。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 和UNIX 等。 数据库:Oracle、MySQL、Sql Server 等。 中间件:Tomcat,Apache,Nginx 等。 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 安全设备:安全管理、审计、防护设备等。 2漏洞获知 漏洞获知通常有如下方式: ?来自软、硬件厂商和国际、国内知名安全组织的安全通告。 ?单位信息安全部门工作人员的渗透测试结果及安全评审意见。 ?使用安全漏洞评估工具扫描。 ?来自单位合作的安全厂商或友好的外部安全组织给出的漏洞通知。 3级别定义和处理时间要求 3.1级别定义 对于没有CVE评级的安全漏洞统一参考附录一标准进行漏洞评级。 3.1.1高风险漏洞定义 1.操作系统层面:依据CVE标准。 2.网络层面:依据CVE标准。 3.数据库层面:依据CVE标准。 4.中间件(包括应用组件包):依据CVE标准。 5.单位自主开发的业务应用:详见附录一。 3.1.2中风险漏洞定义 1操作系统层面:依据CVE标准。

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识别与对策论文

分类号: F239 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风险导向审计下的审计风险识别与对策 作者姓名:xxxx 学号:xxxx 系(院)、专业: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 指导教师姓名:xxx 指导教师职称: xxxx 2015年5月27日

Classification Number:F239 2015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thesis Title: Risk oriented audit audit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Name:xxx Number:xxx Department、specialty:Economics &Management ,Accounting Tutor name:xxxx Tutor title:xxxx May27,2015

摘要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审计方法落后,弊端层出不穷,给注册会计师审计带来很大困扰,加大了审计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成为我国审计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它具有更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风险导向审计下出现的审计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发现风险导向审计的不足,进而找到控制审计风险的对策,有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推动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模型等相关概念;分析了审计江铃汽车公司过程中风险识别评估时出现的问题,剖析了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在风险导向审计下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改善对策,以期为行业风险评估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浅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研究

浅谈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研究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新的审计模式,是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拓展的新领域,必然要符合审计基本理论结构框架,本文将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特征开始讨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并尝试构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框架。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为“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进行,以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各业务循环及相关部门的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管理及处理等为基础的一系列审计活动,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业务进行评价进而提高业务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靳建堂(2005)在《风险导向审计初探》一文中指出,风险管理审计是建立在全面风险管理基础上的一种内部审计技术方法,这种方法作为成功的全面风险管理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加关注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层的风险承受度、关键风险衡量指标以及风险管理能力。高岩芳、魏哲妍(2005)等在《新COSO报告影响下的内部审计的新发展—风险导向审计内容与方法的构建》中指出风险导向审计的主体可以是国家审计机关,也可以是社会审计组织,还可以是内部审计机构,相比较而言,内部审计机构实施风险管理审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纵观上述学者对风险导向审计定义的研究,比较一致的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技术的革新,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但更多的是从审计技术、流程和内容来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定义。李璇(2007)指出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整合型内部审计模式是指在公司治理结构的框架内,企业各层级审计主体在优化配置基于全面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责、权、利,高效地实现审计目标的视角下,以全面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企业内部审计资源、能力合理配置为基础,以公司各职能机构的有机协调为路径,以内部审计的管理机制创新为手段,以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企业文化在公司内的传播为核心,以实现企业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一种内部审计模式,它是企业内部审计系统的资源、能力、战略、环境、公司治理结构相互作用、结构优化、目标协调的集成系统化的结果。简言之,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整合型内部审计模式是对企业全面风险的一种管理监控模式。它既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和核心内容,也是其在当代时代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系统发展方向的集成表征,更是企业公司治理效率的结果。它不仅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生成和运行机理,而且特征显著。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企业整体风险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它以管理层的风险承受水平为出发点,以优化企业关键风险管理、确保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承受水平之内为目标,通过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确保经营者履行受托风险责任。风险导向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风险责任全面有效履行的控制机制。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吸收了其他几种审计方法的优点,同时也考虑了关键经营目标、管理层风险承受水平以及关键风险计量和绩效指标。 1.系统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企业风险管理的关键部分,在企业核心能力的生成和运行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生成是企业内部审计资源、能力和环境有效整合的连续一体化过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本身有其组成要素、结构及目标,具有复杂系统的显著特征。跨职能合作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中主营营业收入审计存在问题及审计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3749297.html,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中主营营业收入审计存在问题及审计方法 作者:魏巍 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01期 摘要:在活跃的市场经济中,但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公司架构不合理、虚构财务信息等问题,加大了审计风险。传统的审计方法也逐渐转变为以风险为导向审的计方法,识别重大错报风险,提高审计效果与效率,合理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 关键词:风险导向;营业收入;审计问题;审计方法 一、风险导向审计中主营营业收入审计存在问题 (一)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 企业为了满足当期的营业收入、利润的需要,可能会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这种情况是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税法的规定的相关要求,常见的情况包括:提前或推后开具发票确认收入;篡改发货记录、发票信息提前或推后确认收入;商品所有权的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提前确认收入;成本无法可靠计计量提前确认收入;防止后期利润下滑延迟确认收入等。《企业所得税》从税法的角度上明确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条件,并不以开具发票作为收入的实现。 (二)未按照规定正确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 工程建设企业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在实际运用时该方法的可操纵性非常强。《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了完工百分比法的计算规则,但在具体操作中,也会存在低估成本、高估收入的情况,或是虚构成本的发生、或是人为调整完工百分比等问题。 (三)具有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 重大不确定性的销售包括:具有质保期的商品销售、附有售后回购、售后回租条件的商品销售、附有销售退回条件的商品销售、买方可能存在拒付货款的情况等,由于无法同时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对此种具有重大不确定性的销售不应该确认收入。但是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对上述交易进行确认收入的的情况,虚增收入,操纵利润。 (四)签订虚假合同,操纵营业收入 企业与第三方签订虚假合同,伪造生产记录、发货记录和发票,虚增收入。或是企业(包含母子公司)与第三方签订合同,产品销售后,确认收入,而第三方与子公司再次签订合同,

信息系统安全漏洞评估及管理制度V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虹微公司管理文件 信息系统安全漏洞评估及管理制度 ××××–××–××发布××××–××–××实施 四川长虹虹微公司发布

目录 1概况 (3) 1.1目的 (3) 1.2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2正文 . (3) 2.1. 术语定义 (3) 2.2. 职责分工 (4) 2.3. 安全漏洞生命周期 (4) 2.4. 信息安全漏洞管理 (4) 2.4.1原则 (4) 2.4.2风险等级 (5) 2.4.3评估范围 (6) 2.4.4整改时效性 (6) 2.4.5实施 (7) 3例外处理 (8) 4检查计划 (9) 5解释 (9) 6附录 (9)

1概况 1.1目的 1、规范集团内部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包括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的评估及管理,降低信息系统安全风险; 2、明确信息系统安全漏洞评估和整改各方职责。 1.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虹微公司管理的所有信息系统,非虹微公司管理的信息系统可参照执行。2正文 2.1. 术语定义 2.1.1.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保护、维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也可包括真实性、可核查性、抗抵赖性、可靠性等性质。 2.1.2.信息安全漏洞 Information security vulnerability 信息系统在需求、设计、实现、配置、运行等过程中,有意或无意产生的缺陷,这些缺陷以不同形式存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各个层次和环节之中,一旦被恶意主体利用,就会对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损害,影响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1. 3.资产 Asset 安全策略中,需要保护的对象,包括信息、数据和资源等等。 2.1.4.风险 Risk 资产的脆弱性利用给定的威胁,对信息系统造成损害的潜在可能。风险的危害可通过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影响进行度量。 2.1.5.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本制度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网络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等。

一般风险控制措施

一般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避免本项目各类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针对本工程项目的一般风险因素,制定以下控制措施。措施制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方针,从安全管理制度、具体施工措施两个方面严格加以控制,已达到最大下限度的降低风险和财产损失。 一、安全管理制度 1.1组织保证体系 建立安全保证体系,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管生产的施工负责人必须管安全;项目部设安质部,并设专职安全检查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1.2资金和信息保证体系 ①保证足够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和物资投入。 ②建有完整、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保证及时、准确地传递、处理和反馈各类有关安全生产的信息。 1.3制度保证体系: 安全生产必须制定齐全的安全保证制度,并严格执行。 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②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③安全生产验收制度; ④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⑤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⑥安全生产奖罚制度; ⑦工人职员因工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⑧重要劳动防护用品定点使用管理制度; ⑨特种作业及外协力量安全管理制度。 1.4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教育内容分别为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我单位的安全教育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每次生产会、调度会、协调会布置生产任务先强调安全生产,对本工程易发生事故的地方和行为尽量做到事先提醒,要求各级管理人员高度警觉,防止不安全因素滋长,做到警钟长鸣。二是对基层单位领导、工地施工负责人、安全员开展的安全业务培训。在安全专业技术培训方面,进一步学习《建筑法》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条例,使管理人员提高认识,转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观念,把“安全第一”变成依法办事的自觉行动,并不断介绍安全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经验,提高管理队伍整体业务水平和安全管理效能。三是对工地施工人员的入场教育,每一批工人进场,由项目部组织进行岗前安全培训,由安全部门统一命题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并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抓好岗位培训,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坚持持证上岗,以有效地提高职工和各级管理人员和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素质,加强防范各种隐患的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研究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研究 1 风险导向审存在的问题 1.1 审计实施主体存在的问题 1.1.1 会计师事务所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后,工作重心前移,在审计工作的前半部分,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和关注的程度都较其他模式有所加大,从收集审计证据、分析企业资料本文由收集整理到评估量化风险,都要消耗审计人员大量的时间,这就增加了审计工作的时间成本;另外工作量的加大,必然会导致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增加,这也会使审计成本大幅增加。 1.1.2 注册会计师的综合能力问题。注册会计师除了要精通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财税法规外,还需要掌握经济分析、行业分析、金融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注册会计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专业胜任能力不强,许多的注册会计师都不能熟练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并不具备开展风险导向审计所需要的这种复合型知识结构,不能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多知识多元化的需求。 1.2 审计实施客体方面的问题 从市场层面来看,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呈现的特点是规模小、数量多,小事务所偏多、大事务所偏小,无论从收费水平和利润方面来看都远远低于国际性的大事务所。这就导致众多的事务所陷入一个不注重审计质量,追求短期利益的怪圈。此外,从客户层面看来,我国很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缺失,使得风险评估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之上。

1.3 审计手段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审计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便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行业状况、监管环境等各方面进行分析,而受制于开发能力或建立数据库的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系统不能满足风险导向审计对风险评估的要求,导致审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数据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和行业风险的评估不够全面,评估结果不够准确。 1.4 制度层面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以2006年颁布的新审计准则对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要求为基础,重新制定了审计质量控制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些制度大多流于形式。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大部分注册会计师仍然习惯沿用传统的账项审计方法履行程序,风险评估程序基本只存在于形式,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底稿的填制,无法准确鉴别出风险点。相应的,各级复核对于风险评估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风险评估的质量控制缺乏必要的监控,使得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内部操作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变成一纸空文。 2 推进风险导向审计的措施 2.1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 2.1.1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质量的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应在新审计准则的指导下,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强化质量控制制度,从承接业务到出具审计报告都要制定行之有效的业务流程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同时,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监管也非常重要,在事务所内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问题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问题 浅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相关问题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1、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程序,它通过综合评估经营控制风险来确定检查风险,从企业的战略分析着手,通过战略系统分析-环节分析-剩余风险分析-具体审计目标分解-实质性测试时间、范围和性质的确定的思路,将被审计客户会计报表错报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全新模式要求独立审计师从更开阔的视角发现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行为,从而减少审计失败的风险。 2、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 (1)风险导向审计在审计程序上主要以风险评估为中心,将风险的识别和评估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加强了风险评估程序,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真正理念。 (2)风险导向审计采取以分析程序为中心,辅助使用询问、检查、观察、穿行测试等其他手段的方法。风险评估的分析对象也由财务信息扩展到了非财务信息,且分析方法工具多样化,如战略分析、绩效分析。 (3)风险导向审计的重点侧重于管理层的舞弊风险,审计人员

采取更为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对于错报风险和员工舞弊风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很可能得到企业管理者的配合,因为这同时也是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审计人员和管理层之间没有必然的利益冲突。而对管理舞弊风险,由于审计人员和管理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管理者不可能真正配合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 (4)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师的知识结构达到一个复合型人才的标准。审计师不但需要精通审计知识,而且要熟练各个层面的风险评估和分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析方法,先进的管理学工具,同时要关注行业和管制环境的动态、市场经济的规律、国家的财政、贸易、货币政策及法律的变动等领域的知识信息,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职业判断能力。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审计 1、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缺陷 (1)传统模式因为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必须从内部控制入手,使得固有风险概念内涵与外延不一致,逻辑上不能一贯,这使风险模型的科学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2)如果注册会计师能把控制风险评估得比较低就可以大大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于是注册会计师只要通过控制测试得到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高的可接受检查风险水平。因为控制测试得到的是内部证据,因为其证明力比较差,并且内部控制在防止无意的错报以及员工舞弊方面虽然有着积极意义,但在防止管理当局舞弊方面,内部控制无能为力。因此,

网站安全漏洞整改方案_0

网站安全漏洞整改方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通过政府网站安全漏洞专项整治行动,堵塞安全漏洞,消除安全隐患,落实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专项整治行动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本部门的政府网站及下属网站自查并接受市、区检查。二、组织领导及分工为保障本次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行,成立政府网站安全漏洞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区长谷云彪同志担任,成员由区科技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安分局、区保密局分管领导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和信息化委员会。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人员,按照全区部

署做好专项整治。具体分工:专项整治行动由区科信委牵头,公安分局、区保密局、区政府各部门共同承担。(一)区科信委:负责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总体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检查网站信息安全管理情况,组织检查网站的软硬件环境及风险漏洞等。(二)公安分局:负责检查网站中被敌对势力攻击的情况,包括被敌对势力攻击、窃取信息等,并进行相应处理。(三)区保密局:负责检查网站信息内容的安全保密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置。(四)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检查本单位所属门户网站、业务网站及下属单位网站的安全情况,并接受市、区检查。三、检查范围及重点本次检查范围主要是接入互联网的政府网站,包括区政府门户网站、业务网站及各单位门户网站。检查的重点内容:(一)网站安全漏洞排查重点进行网页脚本检测、网站挂马情况检测、网站架构安全检测、服务器主机检测、网络边界设备检测。(二)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信息安全员是否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41797

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股权投资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项目运作风险,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等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股权投资业务是指使用自有资金对境内企业进行的股权投资类业务。 第三条风险控制原则 公司的风险控制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覆盖股权投资业务的各项工作和各级人员,并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2)审慎性原则:内部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部门组织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独立性原则:风险控制工作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并贯彻到业务的各具体环节; (4)有效性原则:风险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规章,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成为所有员工严格遵守的行动指南;执行风险管理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任何员工不得拥有超越制度或违反规章的权力;

(5)适时性原则:应随着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变化,公司经营战略、经营方针、风险管理理念等内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公司业务的发展,及时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相应修改和完善; (6)防火墙原则:公司与关联公司之间在业务、人员、机构、办公场所、资金、账户、经营管理等方面严格分离、相互独立,严格防范因风险传递及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第二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四条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五个层次:董事会、董事会下设的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部、业务部。 第五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董事会职责:(1)审议批准风险控制委员会的基本制度,决定风险控制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听取风险控制委员会的报告;(2)审议单笔投资额超过公司资产总额30%,或者单一投资股权超过被投资公司总股本40%的股权投资项目;(3)决定公司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的设置;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1)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环境 (2)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2)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 (2)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审计思路 (3)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审计方法 (3)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特征 (3) (一)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成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 (3) (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4) (三)审计工作的重心前移,计划工作受到重视 (4) (四)充分应用分析性程序 (4) (五)合理预期的使用,有效地识别各种重大错报风险 (4) 四、我国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必要性 (4) (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要求新的审计方法 (5) (二)传统审计方法的局限性加快新的审计方法的发展 (5) (三)重大管理欺诈和舞弊案例的不断出现需要新的审计方法 (5)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摘要: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强调了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的社会环境以及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特点,并提出了现代风险导向 审计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内涵特点必要性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会计和审计界的普遍关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学者对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加以改进,弥补了其诸多缺陷,特别是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的改进。可以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是审计技术在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代表了现代审计方 法发展的最新趋势。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社会环境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急剧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类开始迈入较为成熟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与其所面临的多样的、急剧变化的内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的联系在急剧增强,内外部经营风险很快就会转化为会计报表错报的风险。这种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审计师逐渐认识到被审计单位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主体,它是整个社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如果将被审计单位隔离于其所处的广泛的经济网络,审计师就不可能有效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交易及其整体绩效和财务状况。因此,对于一套会计报表,只有研究其所反映的企业及其所处的整个“系统”,审计师才能够对其取得充分理解。而制度基础审计方法(包括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由于其固有的内向型特点,以分析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审计的基础,较少考虑内外部环境风险对企业及其会计报表的影响,因而当企业规模愈来愈大、经营愈来愈复杂、世界经济发展愈来愈快时,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就日渐明显。 当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与知识经济后,企业管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从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战略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并开始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在这种情况下,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所赖以存在的基础(内部控制)正在被战略管理及其蕴含的企业风险管理所取代。战略管理最根本的着眼点就是分析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找出化解风险的对策。会计报表的风险说到底实际上是企业战略风险及相关经营环节风险(统称经营风险)的副产品。所以要充分把握审计风险,审计师必须首先理解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内外部环境、基于这些环境而制定的发展战略及相关风险与控制,从而理解内外部战略风险对于会计报表认定的影响。只有这样,审计师才能对会计报表认定做出合理的专业判断。 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为新的审计方法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实践基础。 2006 年2 月以前,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基本是建立在传统风险审计模型上。为了给注册会计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与国际接轨,我国于2006 年2 月15 日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 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报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 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 号与治理层的沟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 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一系列新的审计风险准则,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开展逐步创造条 件。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虽然是制度基础审计方法上发展起来的,但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只是将审计风险模型运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和进行审计风险的控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则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为导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 新的审计方法。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观和战略观为指导思想 战略系统观认为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要有正确的经营战略。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正确有效与否,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的成果,还会对反映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一、风险导向审计概述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及其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状况、程度而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至最低水平。 (二)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某种认定出发,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证据,从各个角度逐步地验证该项认定,最终以合理地保证某项认定是否正确,形成审计意见。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助于重要性水平的合理确定。由审计风险模型可知,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检查风险和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期望的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成反向关系,则重要性与期望的审计风险成正向关系。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要求审计人员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要考虑评估的审计风险以确保审计质量,也要考虑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效率。此外,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十分注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二、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风险量化理论在运用中存在固有缺陷一是风险量化的数理模型对历史数据过度依赖,这种数据方面的因素制约了风险评估技术的有效性。二是数理模型量化可靠性差。作为基本风险分析工具的数

理模型,以正态分布和小概率事件为假设,然而,正态分布假设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实情况,小概率事件的现实发生概率也偏大。这些缺陷严重降低了通过数理模型进行风险量化的可靠性。三是难以评估系统性风险。风险量化模型对系统性风险考虑不充分,当市场状况迅速恶化,严重的系统风险发生时,以市场基本运行为前提的风险量化模型难以对风险进行准确评估。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实践中不能降低审计成本理论上风险导向审计能够降低审计成本,主要表现在通过对被审计单位所处经营环境及其内部经营管理的分析确定固有风险;关注被审计单位已设置的内控制度,识别影响财务报表的控制风险;通过对风险的更好评估,认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和水平,确定审计人员收集何种证据及其数量,并把审计力量在审计业务之间合理分配,有效利用审计资源。但实践中风险导向审计并没有有效的降低审计成本,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进行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量化需要耗费审计人员大量的时间,会增加审计项目的时间成本;其次,风险导向审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并对其提供培训,从而导致人力成本与审计总成本的增加;此外,为了提高信息搜集、传输的效率,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还需利用信息管理系统,配备一定的通信与硬件设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资金成本。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是在系统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仍然需要大量运用分析性复核、抽样审计等传统的审计手段。由此可见,风险导向审计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能更合理地分配审计资源,但并不能

浅析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

浅析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 发表时间:2009-12-22T16:50:47.00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9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林怡丽 [导读] 随着经济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社会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风险导向审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 林怡丽(珠海华天会计师事务所) 摘要:随着经济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社会上注册会计师的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风险导向审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风险导向审计可以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是现代社会注册会计师针对审计问题卓有成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在我国推行的步骤也在不断加大。本文就是针对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的部分浅论。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风险导向审计运用推广 0 引言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受到了会计行业内外的重点关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的最新发展,在2005年正式发布了已修订的新审计风险准则,同时,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这一准则的联合推行,确定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作用和地位。风险导向审计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模式的必然选择,并且它适应审计环境变化、审计准则国际协调及审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1 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新兴的审计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做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的中心是由内控测试到风险评估的转变,从风险导向审计自身来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对内部控制运用全面。在制度基础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主要考虑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三个因素,同时也可扩展到五个因素:控制环境、管理部门的风险评价、会计信息与传递系统、控制行为和监督。由于内容的扩展,内部控制制度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演变为内部控制结构,这相对于原来的系统导向审计只考虑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进步了很多。 1.2 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在风险导向审计中,以风险为导向,可以影响经济业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以经济业务整体为重点,综合分析评价企业经营所处的内外环境,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审计水平,最终目的是要将审计风险控制在社会可接受的水平以下。 1.3 全面的考虑风险因素。风险导向审计在账户余额和财务报表两个层次分别评估,注册会计师在各个审计阶段分别评估账表项目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随着审计工作的深入,注册会计师在各个阶段针对不同风险要素做分别侧重的评价,这样审计人员所能够获得的与风险要素相关的信息就非常多,使对风险要素水平的评价也更加准确和客观。 1.4 在每个阶段都用风险审计模型做出对策。注册会计师在各个审计阶段,都分别以审计风险为模型,分析评价各自的期望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决策,全面的控制审计风险。 2 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及问题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注册会计师以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进行审计,在优化公司治理框架的前提下,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评价、改进四个环节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强调高级领导层的控制责任,关注对全部风险的评估。在现阶段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2.1 注册会计师的素质问题。风险导向审计是用分析性测试程序作为主要的获取审计证据手段,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很高的自身素质。在数理统计广泛运用的前提下,为了使运用分析性测试程序具有合理性和可验证性,要求根据数理统计估算出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达到相应规模的审计证据。而在我国,还有很多的注册会计师不具备这一能力。 2.2 政府监管及执法问题。各级政府的监管部门,在对会计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检查中,往往最关注的就是审计过程中是否执行了所要求的全部常规审计程序,而在审计失败事故的检查处理中,更是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重要方面。但是这种只重视审计程序的形式化的检查方法,必然会制约到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开展。 2.3 审计程序软件的开发。我国的大部分注册会计师都缺少大量的审计程序软件,数据电子化程度不够,导致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加工分析,并依据软件构建模型,从而经过电脑自行检查和核对,这就使审计工作的效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减缓,阻碍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 2.4 成本的增加。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注册会计师所关注的范围也将必然扩大,而程度的加深就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随之增加,然而在激烈化的行业竞争中,这些成本并不能增加到业务收费中,这就形成了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的实际性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是注册会计师避免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国外已经有了成熟的前例,而在我国这一理念还不是十分成熟,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出现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采用风险导向审计,这证明了我国风险导向审计还不全面,缺乏很多因素,实际推广中也不完善。 3 风险导向审计的推广 风险导向审计是适应审计环境变化、审计准则的有效方法,我国注册会计师按目前的职业水准和审计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推广运用: 3.1 加强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我国的审计准则是借鉴国际惯例,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制定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制度基础审计的发展,系统化的分析和评价,较之过去的制度基础审计有很大的进步。在风险导向审计的观念中,是客观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外环境、制度,并对发现的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风险进行账项审计,从而控制风险,节约审计成本,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值得大为推广,经济全球化也要求我们随之进行审计理念的进一步加强和学习。 3.2 健全法律制度。我国很多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中,因为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而产生的审计事故已经出现过不少。注册会计师是当前会计、审计制度执行的法律主体,现有的《公司法》、《证券法》、《注册会计师法》等大都是以行政责任为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辅助,这样就导致很多的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不断发生。健全法律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法律风险意识,从而可以减免由此发生的审计事故。 3.3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素质。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鉴证职能时,必须要了解顾客所在行业以及相关单位包括行业生产经营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