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毕业论文

家校合作毕业论文
家校合作毕业论文

家校合作毕业论文 Last updated at 10:00 am on 25th December 2020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教育学

年 级: 2010级

姓 名: 寇瑞玲 论文题目: 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研究

指导老师: 刘相娜 职称: 讲师

2014年 4月 28日

摘 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 (1)

一、绪论 (2)

(一)选题缘由 (2)

(二)研究意义 (2)

号:

(三)研究方法 (3)

(四)教育合力以及班级教育合力的内涵 (4)

二、当代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现状及原因分析 (5)

(一)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现状及原因 (5)

(二)学校内部教育力量整合的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 (7)

(三)社会教育力量的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 (8)

三、中学班级教育合力形成的途径 (8)

(一)形成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8)

(二)整合学校教育力量 (11)

(三)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11)

四、总结 (12)

(一)本研究的不足 (12)

(二)展望 (12)

参考文献: (12)

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研究

学生姓名:寇瑞玲学号:110

系别:社会科学系专业:教育学专业

指导老师:刘相娜职称:讲师

摘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就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探明当代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现状、影响其形成的原因以及中学班级教育合力形成的途径。通过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在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方面有:第一,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现状及原因;第二,学校内部教育力量整合的现状及原因;第三,学校与社会教育力量的融合现状。在形成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途径方面有:第一,形成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第二,整合学校教育力量;第三,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关键词:中学;班级教育合力;形成途径

Abstract: This research mainly USES literature method, observation method, case study method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is the form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class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study of relat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ims to find out the status quo of contemporary middle school class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influence its cause of formation and on the ways of the middle school class education together to form. Through research has achiev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in the middle school class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status quo of ways: firs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sons of the family and school education force; Second, the school internal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asons of power integration; Third, school and social education fusion status of power. In the way of formation of middle school class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are: first, the formation of school and family; Second, the integr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Third,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The middle school; Class education resultant force; Form the way

一、绪论

(一)选题缘由

当前教育问题是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和一个难题。说起教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学校,许多人会说教育那是学校的事,一方面有些家长和社会都把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了学校,从而造成孩子接受教育的单一化问题;另一方面,有的家长特别关注孩子的学习,但是教育方式和学校不能达成一致,反而出现了教育分歧,造成教育的矛盾化问题,导致孩子有了更大的困惑,到底应该接受谁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呢?这些问题都是我在中学实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于此我查找了相关书籍了解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形成很好的班级教育合力。所谓班级教育合力,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基础,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形成的整合一致的教育力量。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并非唯一的教育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在孩子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孩子受到的教育力量单一化和矛盾化这一问题所以笔者也加入了研究中学班级教育合力形成的研究之中。

(二)研究意义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班级教育合力,对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实现班级教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中学学生的生活环境大体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基本方面。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失控,都会导致学生的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断裂,都将使对青少年的各种教育无法很好的衔接起来,使青少年在一定的时空内放任自流,失去控制,从而使不健康东西趁机进入脑中。因此,搞好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衔接与协调,是孩子接受完整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第二,有利于保证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常出现这种情况,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思想教育,但是回家里以后家长告诉他这样的思想是不

正确的,又给学生灌输了与学校教授的思想完全相反的思想,这时孩子到底应该听谁的呢?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如果在基本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一致,那么它们各自的作用不仅会互相抵消,还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混乱。这时班主任必须时刻对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方向问题给予极大的关注,协调好三方面的教育方向,使之保持一致。

第三,有利于实现教育互补,加强教育的整体效应。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教育不仅在时空上有所不同,而且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也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家庭教育中常常伴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信任的气氛,而学校教育则具有严肃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特点,社会教育在内容上有多样性、实用性和补偿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三方面的教育各有特点和优势,他们之间很难相互替代,只有把这三方面的教育协调起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特长和多渠道共同影响的教育方式,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同时结合自己的实践,来探究中学班级教育合力形成的现状、影响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形成途径等。

1.文献法

主要通过中国教育导刊和中国教育知网,查询得到的与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有关的文献资料、相关书籍,结合平时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课题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支撑。如郑金洲的《教育通论》葛明荣主编的《班主任工作艺术》罗伟娟的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等。

2.观察法

总结实习期间和工作时的经历,对所工作过的中学的教师的具体教育方法、学生在学校课堂上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情况和家长是否可以和学校教育很好的配合,还有学校周围的环境能否对于孩子的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等情况进行观察。

3.个案研究法

在工作过程中对于两个有各自教育特点的学生进行特别的关注研究,从他们接受的不同的教育力量的对比中找出不同的教育力量所存在的问题与优势,从而找出更适合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合力的形成途径。

(四)教育合力以及班级教育合力的内涵

1.教育合力的内涵

教育合力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力量。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来说,教育合力要求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三者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和环境等方面都能协调一致,互为补充,共同作用,形成教育的网络,以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在和谐、文明、向上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1]家庭、社区、学校教育三者共同构成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基本教育影响。三者之间的一致性越高,教育的效果就越有保证;反之,三者之间相互脱离甚至各行其是,就会使受教育者的发展蒙受损失。

2.班级教育合力的内涵

所谓班级教育合力,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基础,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形成互补,协调一致,形成的整合一致的教育力量。[2]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并非唯一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班级管理组织目标才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实现。作为班主任,要注意协调好校内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使之有利于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发展。

二、当代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现状及原因分析

班级教育合力可以定义为是一个“家庭和教育者和社会的积极合作,共同支持所有的孩子学习向上、心理健康,朝共同的教育目标努力的过程”。[3]尽管人们对教育合力已形成共识,但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的现状及原因

1.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意识

“‘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一特殊性就在于他是一个双重的生命体。‘人’的生命是由身心两个方面构成的。‘身’,即身体,是‘人’的生命的物质载体;‘心’,即意识,是‘人’的生命的精神载体。”[4]从深层次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充当着学生个体品德、心智和人格等方面的教育角色。但从现状来看,许多家长认为:家庭主要是为了给孩子提供经济的生活保障,而教育孩子则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品德的形成应该教师管,自己只管孩子的吃、穿和住。“我们以前经常管教孩子,但是孩子现在大了,不听话了,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还请老师多费心。”这些话都是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听到的,家长们顺理成章的认为教育孩子老师负一切责任。由此可以看出,许多家长缺乏参与教育孩子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教育孩子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家长一般不太热心参与孩子的教育,即使参与也只是将焦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对于思想和心理等方面缺乏关注。[5]这样的思想不但不利于孩子精神和心理的健康成长,而且由于家长的不配合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育许多工作上的困难。

2.教师以高姿态权威和家长交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形成班级教育合力必须要建立在教师与家长的良好沟通的基础上,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单方面的“沟通”只能挫伤家长或教师的积极性。目前“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现实是,教师往往以教育权威的姿态出现,把自身的“主导作用”转

换为一种“领导地位”,有些教师认为,家长一般文化程度比较低,文化素养差,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他们不仅没有能力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有时还会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困扰,所以对家长进行教育“训导”和“恩赐”,而非教育对话和协商。这种情况在办公室中就看到过,当时是因为一名学生上课经常捣乱,做小动作,不止一次的扰乱课堂秩序,班主任一气之下就把孩子的家长叫过来了,在办公室中班主任带着一肚子气是这样给学生的家长说的:“你看你家孩子整天在学校不学习,还跟周围的同学捣乱,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你作为家长的在家里面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这样的话你就把你家孩子领走吧我们老师交不了他”而当时那位家长则是听不进去反之问老师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没有把孩子教育好反而怪起家长来了,我们拿钱把孩子送到这里读书你老师是怎么教育的?就这样喋喋不休的两人吵了半天,结果可想而知.肖川认为,目前在家长和教师的沟通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的一贯作风再次实施于家长身上,家长成了被动的接受者,成为教师的‘学生’。缺乏民主氛围的沟通造成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的反感和参与的消极,在沟通中家长的声音的消失和教师声嘶力竭的呼喊只能让双方僵持于合作的边缘”。[6]家庭在教育合作中处在十分被动的地位,失去了在合作中的发言权,也就失去了主动进行合作的动机。

3.家长和学校的沟通的方式单一和活动低效。

班级教育合力应该是以学校为主导,家长和社会积极热心参与其中的有计划的活动。目前许多学校缺乏家长和学校合作的整体计划,“我国的教育合力还处在即时的阶段上,属于‘救火’而非‘防火’式,合作往往是为解决某一具体的问题即兴而定,很少有学校把家长与学校的合作纳入学校制度、写入学校的工作计划。这种很强的随意性,极易导致考虑不周、准备不足、组织不力的状况”。[7]在合作方式上,也仅局限于每学期召开一次的“家长会”以及针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违纪问题进行的临时探讨,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或者成绩下降时,双方才会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寻求合作,被俗称为“叫家长”。而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经常表现为班主任的“单枪匹马”和“单兵作战”。虽然现在许多学校也有“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或“学校开放日”,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学校的关注不够或认识上的偏差,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成为学校宣传自己、显示自身“实力”的窗口。[8]学校搞学校开放日,教师讲授的课是提前准备了一周的公开课,

校领导与家长的听课以及评课的目的则是要几张照片。而平时只有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这样的表面的教育合力方式很难引起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使合作徒具形式化。

(二)学校内部教育力量整合的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

1.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缺乏沟通

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集体的统一是最有决定性的一件事情。就是最年轻、最没经验的教师,如果在统一的、精诚团结的集体里,有很好的、有才能的领导者来领导,那么,跟任何一个与教师集体分道扬镳的有经验的、有才能的教师比起来,要做出更多的事情来。”这充分说明教师群体的协调一致在班级工作中的重大作用,这是任何力量不能取代的。[9]现在中学中我们一般有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社会、科学、生物、化学、物理等科目。一个班里至少有五六个教师给学生上课,办公室的分配是以学科为基础的,所有的相同科目的教师在同一办公室,这样同一个班里的教师很少有交流的机会,由于不同教师的气质、性格、爱好及所讲授科目各不相同,往往使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任课教师产生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使一些学生喜欢这一部分教师,不喜欢另一部分教师。而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喜欢哪一位教师,哪一门功课就学的比较好很容易出现偏科现象。另外不同的教师管理同一个班级的管理办法也不尽相同,班主任如果可以吧任课教师集合到一起,共同探讨班级思想、学生共性以及各自发现的特点那么整个班级不管是纪律还是成绩,又或是学生的思想都会有很大的改善。

2.班主任难以与学校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学校内部的教育力量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学校领导、后勤部、其他班级。这些教育力量如果能够很好地运用的话就是很大的教育力量。现在大部分学校的学校领导与教师属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每次开例会就是校领导给教师下达要怎么做的命令,而班里边实际情况校领导不太了解。学校的后勤工作者如门卫、生活老师、公寓管理员、其他工人等对学生的成长都有影响。生活老师了解学生的食宿情况,而这些基本的情况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保障学生上课睡觉了,教师采取的做法是什么都不问批评一顿,实际情况是昨晚由于楼道比较热闹孩子没有休

息好,学生收到了批评而又感觉委屈,自然对老师有了怨恨。如果老师可以及时的跟生活老师沟通我想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另一方面是其他班级,表面上看其他班级与班里边的教育没有什么关联,教师往往不会去关心其他班级里的事情,但是这样确是丢了作用很大的教育力量。如果可以进行班级之间学习比赛、纪律比赛、朗诵等比赛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三)社会教育力量的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

社会教育的力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社会教育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学到很多在学校里老师无法涉及到的知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也要看到,社会上一些消极腐败的东西也会时时侵蚀着中小学生,各种低级庸俗的读物、录像和网络视频中的各种凶杀或下流的镜头、网络中的黄色图片等等,经常会吸引学生,使他们学习精力不集中,甚至思想堕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时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三、中学班级教育合力形成的途径

(一)形成学校与家庭联系的纽带

1.提升家长对教育合力的认识

近年来,教育合力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合力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能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使家长能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的指导。充分认识家长和学校合作的重要性是教育合力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

2.建立家长与教师的搭档关系

有效的教育合力的形成,需要家庭与学校之间有效互动,互动的基础是家庭对教育子女的重视,学校和教师高度的责任感,在这种爱与责任的双重交织中,促使家长教师共同谋求孩子更好的发展。乔伊斯·爱泼斯坦提出了“分开责任”和“共同责任”两个概念。“分开责任”是指家长与学校不相往来,各自努力,双方不重视沟通、缺少讨论,更谈不上制定共同目标和配合工作;“共同责任”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向对方利益的承诺,为了认真承担责任,家长与教师愿意保持紧密联系和互相支援。“共同责任”确认了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成长的责任,家长和教师互相协助以履行教育儿童的责任。[10]海克·威廉斯在《教师角色》一书中提出教师和家长应该建立一种“搭档关系”,他认为虽然遗传可能会影响智力的高低,但家庭与学校关系所建立的环境,却影响每位学生潜能的发展范围。当这种“搭档关系”形成时,学生便能得到最好的机会,以发展他们的潜能。当家长与教师共同承担了学生的特殊需求、兴趣和目标时,家庭及学校经验便可以被强化以及被扩充。当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中扮演搭档关系时,他们便提供了互惠的支持,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尊敬与倾听,家长和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利于帮助孩子成长的信息。由于学生是家长与教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教师和家长便有了一个理想架构,并在其中共享引导孩子发展自我意识过程中所经历的欢乐、沮丧以及视界”。[11]这种“搭档关系”不是为了共同“对付”学生,而是为了“会诊”他们在成长悸动中的问题,提出健康良方。

3.与家长要真诚沟通,不要高高在上

在工作的过程中与我搭档的班主任老师碰到学生不听话,就有点迁怒于家长,“子不教父之过”,你的孩子在学校不听话,屡教不改,那就是你做家长的失职,你这个家长就有“罪”。于是,很多时候,他把家长叫到学校来,进行严厉的批评。家长们为了孩子着想,在他面前只有唯唯诺诺,看到年纪比他大得多,身材威武强壮的家长在他面前小心翼翼,他课下还有几分得意。而这样做却收效甚微,学生的情况没有好的转变,说不定家长还在背后骂他呢。还有一次在办公室看到学校最有威望的黄老师在办公室接待一位十足的“差生”家长,又倒茶又让座,谈话过程中没有一句话不中听。那位家长走后我问:“黄老师,他的

孩子那么差,您怎么还对这个家长这么好啊?要是我早就训起他来了!”黄老师说:“做家长的哪有不希望孩子听话又长进的,只不过他们有些教育方法不太对罢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犯了错呀。更何况孩子嘛,犯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可不能把孩子犯的错记到家长头上。” 我幡然醒悟,回过头来想想,黄老师的学生家长对黄老师言听计从,而那位班主任每次对家长的训斥却不见成效。孩子出问题了,批评家长只能使家长走向对立,与其让家长和学生同时“对付”,不如联合家长共同教育学生,与家长真诚沟通,共同出谋划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4.扩展家长与学校交流沟通的途径

要使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做到目标一致,观念一致。然而,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仍有少数家长只盯着学生的分数。为此,教师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应试图改变家长的分数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建立桥梁,。[12]这种桥梁的搭建有:一是教师报告会。这种搭建方式先由班主任向家长报告本班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育学生的意见和要求,然后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最后班主任根据家长动员好家长协助学校搞好学生教育工作。二是经验交流会。这种搭建方式由家长先交流教育子女的经验和自己如何协同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心得体会,然后由班主任进行小结,最后达到协同教育共识。三是教师、家长、学生恳谈会。这种搭建方式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面的沟通。老师先创设学生与其父母交流环境,然后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三方协调讨论,统一认识,使学生理解老师与父母的苦心,增进学生与老师、家长的感情。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各种机会的谈话等,把学校培养目标、办学思想、教育观念等灌输给家长,提高他们的认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二)整合学校教育力量

首先,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结成联盟。任课教师是班级教育中的重要力量,优秀班集体的建设离不开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马卡连柯说:“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

任课教师往往容易成为班级工作的“旁观者”,而一位优秀的班主任是不会让他们“袖手旁观”的,他会千方百计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工作,体谅他们的困难,及时化解矛盾,以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与他们结成亲密的教育联盟,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班级教育工作的积极性。[13]有的班主任为了加强与任课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实行班级教导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有全体任课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议,分析班级的情况,明确教育思路,研究工作方案,探讨管理策略,使全体教师形成共识,达成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成为步调一致的教师集体。

此外,班主任还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协调一致,并与全班同学融为一体,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力量。

(三)合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1.班主任要主动加强与社会各有关力量的联系

班主任可以通过学校的力量,与当地的宣传、文化、教育管理部门,与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派出所,与当地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加强联系,经常与他们交流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生活情况,共同研讨如何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还可以与少年宫、文化宫、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新华书店等文化教育机构建立固定联系,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提高校外教育效果。[14]

2.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在社会大环境中明辨是非

班主任要与学校领导一起,取得当地公安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整治好学校的周边环境,不允许在学校周围搞营业性的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和网吧,不允许社会上的闲杂人员,特别是一些流氓、地痞、黑势力团伙侵入学校和班级,破坏学校的治安和安定从而是青少年踏上了犯罪的道路。[15]要教育学生不要进入那些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场所,不要看低级庸俗的读物,要引导学生读好书,开展书评活动。对于犯了这样那样错误的学生,更要热情关怀,找出他们犯错误的原因,教育他们自觉抵制各种腐朽堕落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在社会大环境中分清是非,提高认识。

四、总结

(一)本研究的不足

首先,在对班级教育合力的形成研究过程中研究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参考文献和自己在工作中的观察以及个案研究进行的总结,理论方面的研究不足。其次,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教育合力的社会教育力量的运用方面研究的不够深入,没有做相应的社会调查。

(二)展望

本研究的展望: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能够采用更多的研究方法,通过多种渠道全面、深入的了解班级教育合力现状,多方位的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最终寻找到更有效的实现中学班级教育合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通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7.

[2]葛明荣,王晓静.《班主任工作艺术》. [M].科学出版社,2010年,196.

[3]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着提要》.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31-32.

[4]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 [M].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93-94.

[5]李霍甫.《教育成功的保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苏联中小学教育专题

评介之六》. [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年,第2期,24.

[6] 罗伟娟.《关于家校沟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第3期,23.

[7]刘小红.《如何与家长沟通》. [J].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21期,42.

[8]刘蕾.《中小学校运用家长资源之研究》. [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第5期,15.

[9]丁建勇;.《班主任工作中的关系学》. [J].天津教育,1996年,Z1期,15.

[10]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 [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33-134.

[11]海克,威廉斯.《教师角色》. [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85.

[12]谭秀平.《浅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J].成才之路,2010年,第24期,21.

[13] 李宣斋.《熔铸教育合力,营造教育环境》. [J];教育艺术,2011年,第6期,18.

[14] 成有信.《教育学原理》.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22-323. [15] 黄云龙.《社区教育基础》. [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