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基础笔记

控制工程基础笔记
控制工程基础笔记

控制工程基础

第一章

一、自动控制:无人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控制装置或控制口),使机器、设备或装置(控制装置或控制口),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二、自动控制系统:将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组成一个有机总体。开环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便宜;无反馈;稳定性强;抗干扰能力弱。

闭环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昂贵;有反馈;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强。

自动控制的三种控制方式:

1、开环控制: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向联系的控制过程,系统中无反馈。

2、闭环控制:系统中有反馈。

3、复合控制:按偏差控制和扰动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给定元件、测量元件、比较元件、放大元件、执行元件、校正元件。

输入信号:r(t) 输出信号:c(t) 偏差信号:e(t)

误差信号:ε(t) 扰动信号:n(t)

前向通道:信号从输入端沿箭头方向到达输入端的传输通道

主通道:前向通道可以由多个,其中有一个是主通道。

主反馈:从输出端到输入端的反馈。

反馈通道:与前向通道信号传递方向相反的通道。

局部反馈:从中间环节到输入端或从输出端到中间环节的反馈。

恒指控制系统

一、按给定信号的特征分类随动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

二、按系统的数学描述分类:

1》线性系统:当系统各元件输入、输出特性是线性特性,系统的状态和性能可以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

2》线性定常系统:若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系数是不随时间而变化的常数。

3》线性时变系统:若微分方程的系数为时间的函数。

4》非线性系统:系统中只要存在一个非线性特性的元件,系统就由非线性方程来描述。

按系统传递信号的性质分类:1,连续系统2,离散系统

按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的数量分类:

a.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b.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按微分方程的性质分类:a,集中参数系统b,分布参数系统

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1-稳定性(首要条件)2-快速性3-准确性

第三章

传递函数定义: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其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传递函数性质:

(1)传递函数只取决于系统和元件的结构和参数,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2)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因为它是由拉氏变换而来的,而拉氏变换是一种线

性变换。

(3)一个传递函数只能表示一个输入对应一个输入的函数关系,至于信号传递通道中的中间变量,传递函数无法全面反映。

(4)由于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因而它不能直接反映在非零初始条件下系统或元件的运行情况。

(5)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它的分母多项式s的最高阶次n总是大于或等于其分子多项式s的最高阶次m,即n>=m.

(6)传递函数可以由量纲,也可以无量纲。

(7)物理性质不同的系统、环节或元件,可以具有相同类型的传递函数。

(8)传递函数与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一一对应,是拉氏变换与反变换的关系。

(9)一定的传递函数有一定的零、极点分布图与之对应,因此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也表征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1、比例环节:凡是输出量与输入量成正比,并且输出不失真也不延迟地反映输入的环节。传递函数:G(s)=C(s)/R(s)=K

2、惯性环节:输出量延缓地反映输入量的变化规律。一般包含一个储能元件和一个耗能元件。传递函数:G(s)=C(s)/R(s)=K/(Ts+1)

3、积分环节:输出量正比于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

传递函数:G(s)=C(s)/R(s)=1/Ts

4、微分环节:理想微分环节的输出量正比与输入量对时间的微分。

传递函数:G(s)=C(s)/R(s)=τs

5、振荡环节:二阶环节,有两个储能元件,在运动的过程中能量相互转换,使环节的输出带有振荡的特性。

传递函数:G(s)=C(s)/R(s)=1/

)1

2

(2

2+

+Ts

s

6、延时环节:输出量在时间上滞后输入量时间τ,但不失真地反映了输入量。传递函数:G(s)=C(s)/R(s)=s

eτ-

方框图的构成要素:方框单元、信号传递线、相加点、分支点。

方框图方框间的节本连接方式:串联、并联、反馈。

串联环节的等效传递函数等于所有相串联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

并联环节所构成的总传递函数等于各并联环节传递函数之和。

在方框图简化过程中,可用两条检验等效的正确性:

A.前向通道中传递函数的乘积保持不变。

B.各反馈回路中传递函数的乘积保持不变。

信号流图:一种表示一组联立线性代数方程的图,由结点和支路组成的信号传递网络。

梅逊公式:??

=∑

n

n

n

t

T

第四章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

时域响应:控制系统在外加作用(输入)激励下,其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任一稳定系统的时域响应都是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

瞬态响应: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应稳态响应:时间趋于无

穷大时,系统的输出状态。

1、延迟时间:

d

t

n

n

d t ωξ

ωξξ7.012.06.012

+≈

++=

响应曲线第一次到达其稳态值的50%所需的时间。

2、上升时间:r t

2

1ξωβπ--=

n r t

响应从其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

3、峰值时间:

p

t

2

1ξωπ-=

n p t 响应超过稳态值而到达地一个峰值所需要的时间。

4、调节时间:s t

n

s t ξω%)

2(4~%)5(3±±=

响应到达并不再超出稳态值的+-5%(+-2%)误差带所需要的时间。

s

t 越小表示系统动态调整的时间越短。

5、最大超调量:超出稳态值的最大偏差与稳态值之比。

%

100*)

()()(∞∞-=

c c t c M p p %

10012

?--=ξξπ

e

M p

6、稳态误差:对于单位反馈系统,当时间t 趋于无穷大时,系统相应的实际值(稳态值)与期望值(输入量)之差,定义为稳态误差。

线性定常系统:系统对输入信号积分的响应等于系统对这个信号的响应积分. 当输入信号r(t)=u(t)时,系统的响应c(t)称为:单位阶跃响应 单位阶跃函数的拉氏变换为R (s )=1/s ,则系统的输出为

()11)1(1+-=+=

Ts T s Ts s s C 输出响应为:T

e t c 1

1)(-

-=

当输入信号)()(t t r δ=时,系统的响应c(t)称为单位脉冲响应。

因为拉氏变换1)(=t δ,所以系统输出响应的拉氏变换为:

T s T t t C /1/1)()(+=

Φ=

对应的单位脉冲响应为:t

T

e T t c 1

1)(-=

常用的典型输入实验信号:单位脉冲函数、单位阶跃函数、单位斜坡函数、单位加速度函数、

正弦函数和某些随即函数。

一阶系统:凡以一阶微分方程作为运动方程的控制系统。 二阶系统: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闭环特征根多项式: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

记作:()2

22n

s s s D n ωξω++=

闭环特征方程:闭环特征多项式等于零的代数方程。 即:

222=++n s s n ωξω

二阶系统的两个特征根:

1

22,1-±-=ξωξωn n s

(一)欠阻尼二阶系统

当10<<ξ时,d n n n j j s ωξωξωξω±-=-±-=122,1 ,

12

-=ξωωn d 称为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

(二)无阻尼二阶系统

当0=ξ时,n

j s ω±=2,1

(三)临界阻尼二阶系统

当1=ξ时,n s s ω-==21

(四)过阻尼二阶系统

当1>ξ时,122,1-±-=ξωξωn n s

求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步骤:

(1)求闭环传递函数

)()(1)

()()()(s H s G s G s R s C s +=

=

Φ

(2)写出二阶系统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2

2

22)()

()(n n n s s s R s C s ωξωω++==Φ

(3)求出

n ωξ,

(4)根据公式求出

s

p p r t M t t ,,,

(5)判断分析如果出现1>ξ的情况,则为过阻尼二阶系统,此时峰值时间和超调量均无意义,响应速度却慢得多,过渡过程过于缓慢,这是实际系统所不希望的。

当选择的参数值

707.021

==

ξ时,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较小,同时超调量和调节时间也

不太大,此时所对应的二阶系统常称为“最佳”系统,此时系统性能达到近似最佳状态。

系统的主导极点:如果系统中有一极点(或一对复数极点)距虚轴很近,且其附近没有闭环零点,而且其他的闭环极点与虚轴的距离都比该极点与虚轴距离大5倍以上,则此系统的响应可近似地视为由这个(或这对)极点所产生的。这是因为这种极点所决定的瞬态分量不仅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其初始幅值也打,充分体现了它在系统响应中的主导作用。

系统的稳定性:当扰动消失之后,系统能否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能恢复,稳定;否

则,不稳定。

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若系统在初始偏差作用下,其过渡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衰减并趋向于零,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则称该系统为稳定的;反之,系统不稳定。 由于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是扰动消失之后系统自身的一种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是系统的固有特性,所以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而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无关。

()n

n n n a s a s a s a s D ++++=--1110..... 劳斯表公式。

线性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特征方程的全部根都具有负实部。 又由于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就是系统的极点,所以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系统的全部极点都在[s]平面的左半平面。

劳斯判据指出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劳斯表中第一列元素全部大于零。若出现小于零的元素,系统不稳定,且第一列元素符号改变的次数等于系统特征方程具有正实部特征根的个数。 应用劳斯判据不仅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还可以检验系统稳定的程度。 控制系统的性能: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

系统的偏差信号()t ε是以系统的输入端+为基准来定义的。 系统的误差信号()t e 是以系统的输出端为基准来定义的。

对于单位反馈系统,误差和偏差是相等的。对于非单位反馈系统,误差不等于偏差。但由于二者之间存在着确定性的关系,故往往也把偏差作为误差的度量。 系统的稳态偏差定义:()

t t ss εε∞

→=lim

计算稳态偏差:

()()

t E s t s t ss 0

lim lim →∞

→==εε

系统的稳态误差定义:

()()

t E s t e s t ss 10

lim lim →∞

→==ε

()()()()()()

)

(1....111....11)()(2121m n s T s T s T s s s s K s H s G v n v m ≥++++++=-τττ

K 为系统的开环增益;v 为系统中含有的积分环节的个数,称为系统的型次。对应于V=0、1、2的系统分别称之为0型、Ⅰ型、Ⅱ型系统。Ⅱ型以上系统实际上很难稳定。+

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既取决于开环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结构,有取决于输入信号的形式。 (一)单位阶跃信号输入 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对于 0型系统

为有差系统p

ss s p K K s K K +===→11,lim

00

ε

Ⅰ型、Ⅱ型系统

为无差系统

,0,=∞=ss p K ε

(二) 单位斜坡信号输入

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对于

0型系统 ∞

==ss v K ε,0 Ⅰ型系统 K K K ss v 1,=

Ⅱ型系统

,=∞=ss v K ε

(三) 单位加速度信号输入

在单位加速度信号作用下,对于 0型和Ⅰ型系统 ∞

==ss a K ε,0

Ⅱ型系统

K K K ss a 1,=

若要是系统在匀加速度输入下不存在稳态误差,系统的类型不得低于Ⅲ型。 若系统输入信号是多种典型输入信号的代数组合,例如

2

00021

)(t a t v r t r ++=

则应用叠加原理可以得到系统的稳态偏差为

a

v p ss K a K v K r 0

001+++=

ε

静态误差系数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有关,即与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有关。

(1)系统的稳态误差不等于零,其大小随K1的增大而减小,但与K2无关。所以可通过增加K1来减小干扰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2)干扰的作用点改变后,由于干扰点到系统输出端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不同,稳态误差也将不同。所以稳态误差还与干扰作用点有关。

第五章 根轨迹设计方法

根轨迹:开环系统的某一个参数从∞→0变化时,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根轨迹是一种图解法,是表示特征方程的根与系统某一参数的全部数值关系的方法。根轨迹全图全面地描述了参数的变化对闭环特征根分布的影响,以及它们与系统性能的关系。

常规根轨迹: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可变参量绘制的根轨迹。 结论:

(1)闭环系统根轨迹增益,等于开环系统前向通道根轨迹增益。 (2)闭环系统的零点由前向通道的零点和反馈通道的几点构成。 (3)闭环系统的几点与开环零点、开环极点以及根轨迹增益均有关。

根轨迹发的基本任务在于:如何由已知的开环零、极点的分布以及开环根轨迹增益,通过图解的方法找出闭环极点。

相角条件:π1)(2k (s)H(s)+±=∠G 幅值条件:

1

(s)H(s)=G

因此,满足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的s 值,就是特征方程的根,也就是闭环极点。 满足相角条件的s 值,代入幅值条件方程中,总可以求得一个对应的K*值。 相角条件方程式决定闭环特征根的充要条件。

(1)根据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可以绘制出系统的根轨迹; (2)当K 值取定后,根轨迹图给出了一组闭环极点的分布; (3)根据系统闭环极点的情况,可大致知道系统的性能。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

规则一:根轨迹的分支数、连续性、对称性。

分支数:根轨迹的分支数即根轨迹的条数。根轨迹的分支数就等于系统特征方程的阶数。

系统的特征方程式:

)()(1

*

1

=-+-∏∏==m

i i

n

j j

z s K

p

s

阶次为max(m,n),故分支数为max(m,n).因为n>m,所以根轨迹分支数为n 。

连续性:系统开环根轨迹增益K*与复变量s 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根轨迹是连续的曲线。 对称性:由于系统的参数都是实数,因而其特征方程式的系数也均为实数,相应的特征根或实数,或共轭复数,或两者兼有之。根轨迹对称于[s]平面。 规则二:根轨迹的始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与开环零点。

当系统的优先开环零点数和开环极点数不相等时,说明系统有无限远零点或无限远极点。 当m=n 时,即开环零点数与极点数相同时,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均有确定的值。

当m

当m>n 时,即开环零点数大于开环极点数,除有n 条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外,还有m-n 条根轨迹起始于无穷远点。K* 0 规则三:实轴上的根轨迹。

实轴上的根轨迹,其右边开环零点和极点的个数之和为奇数。 相角条件:

()()()`````

2,1,0121

1

±±=+=-∠--∠∑∑==k k p s z s n

j j

m i i

π

规则四:根轨迹的渐近线

当开环有限极点数n 大于有限零点数m 时,有n-m 条根轨迹的分支沿着与实轴交角为a σ,

交点为

a

σ的一组渐近线趋于无穷远处。

()()

m

n z

p m n k m

n k n

j m

i i j a a --=

--=-+±

=∑∑==1

1

1,....,1,0,12σπφ

规则五:根轨迹的分离点

两条或两条以上根轨迹分支在[s]平面上相遇又立即分开的点,称为根轨迹的分离点。

分离点d 的坐标满足:0

*

=ds dK

∑∑==-=-n j m

i j

i p d z d 111

1

以上两个公式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1)在实轴上,两个相邻极点间的根轨迹必有一分离点; (2)在实轴上,两个相邻零点间的根轨迹必有一汇合点;

(3)在实轴上,两个相邻的零极点间若存在根轨迹,则该段根轨迹上一般无会合点; (4)实轴上,分离点的分离角恒为± 规则六: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

起始角:根轨迹离开开环复数极点处的切线与正实轴的夹角成为起始角

1

p θ

终止角:根轨迹进入开环复数零点处的切线与正实轴的夹角称为终止角1z θ

规则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及临界增益值

当根轨迹与虚轴相交时,表示特征方程式有纯虚根存在,此时系统处于等幅震荡状态。 规则8:根之和。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在n>m 的一般情况下,可以有不同形式的表示。 规则9:根之积。n>m 时,

()()

1

11a a s a a s n

n

n

i i n

n

i i

-==-∏∏==

当n-m>2时,

∏∏===n

j i

n

i i p

s 1

1

())

()(1

1

1∏∏∏===-+-=-n

i i

n

i i

n

i i

z k p s 或

())

()1()(1

1

1

∏∏∏=-==-+=n

i i

m

n n

i i

n

i i

z k p s

规则10:放大倍数,根轨迹上任意一点L s 处的放大倍数为

∏∏∏∏====--=

=n

i i

L

m

i i L

L n i i

m

i i

n

L Z S

P S k P

Z

k k 1111

1

广义根轨迹包括:参数根轨迹、正反馈回路和零度根轨迹、多回路系统的根轨迹。 正反馈回路和零度根轨迹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是__稳定性_。 2.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___2s ?3S+5____ 。 3.响应曲线达到过调量的____最大值____所需的时间,称为峰值时间t p 。 4.对于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其主要动态性能指标是___T _____,T 越大,快速性越___差____。 5.惯性环节的奈氏图是一个什么形状______半圆弧 。 二、选择题 1.热处理加热炉的炉温控制系统属于:A A.恒值控制系统 B.程序控制系统 C.随动控制系统 D.以上都不是 2.适合应用传递函数描述的系统是( C )。 A 、单输入,单输出的定常系统; B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时变系统; C 、单输入,单输出的线性定常系统; D 、非线性系统。 3.脉冲响应函数是t e t g 532)(--=,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A A.)5(32+-s s B.) 5(32-+s s C.)5(32+- s D. )5(32++s s 4.实轴上两个开环极点之间如果存在根轨迹,那么必然存在( C ) A .闭环零点 B .开环零点 C .分离点 D .虚根 5. 在高阶系统中,动态响应起主导作用的闭环极点为主导极点,与其它非主导极点相比,主导极点与虚轴的距离比起非主导极点距离虚轴的距离(实部长度) 要( A ) A 、小 B 、大 C 、相等 D 、不确定 6.一阶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主要是( C ) A. 调节时间 B. 超调量 C. 上升时间 D. 峰值时间 7 . 控制系统的型别按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中的( B )个数对系统进行分类。

控制工程基础2006年期末试题

清华大学本科生考试试题专用纸 考试课程 控制工程基础 (卷) 年 月 日 . 设有一个系统如图所示,, , (),当系统受到输入信号t t x i sin 5)(= 的作用时,试求系统的稳态输出)(t x o 。(分 ) i x o x K K D 图 . 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1.0(100 )(+= s s s G 现有三种串联校正装置,均为最小相位的,它们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如图所示。 若要使系统的稳态误差不变,而减小超调量,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应选取哪种校正装置?系统的相角裕量约增加多少?(分) ) L (w ) (d B ) () ) L (w ) (d B ) ) L (w ) (d B ) () ()

图 . 对任意二阶环节进行校正,如图,如果使用控制器, , 均为实数,是否可以实现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试证明之。(分) 图 . 一个未知传递函数的被控系统,先未经校正,构成单位反馈闭环。经过测试,得知闭环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如图所示。 问:() 系统的开环低频增益是多少?(分) () 如果用主导极点的概念用低阶系统近似该系统,试写出其近似闭环传递函数;(分) ()如果采用形式的串联校正()I c 1 K G s s =+,在什么范围内时,对原开环系统 相位裕量的改变约在 5.7~0-??之间?(分) 17/8 图 .已知计算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采用数字比例控制()D z K =,其中>。设采样周期 (i X s ) z 图 ()试求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 ()() o c i X z G z X z =; (分) ()试判断系统稳定的值范围; (分) ()当系统干扰()1()n t t =时,试求系统由干扰引起的稳态误差。 (分)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及答案_81251553585744438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题 一、选择题 1、采用负反馈形式连接后,则 ( ) A 、一定能使闭环系统稳定; B 、系统动态性能一定会提高; C 、一定能使干扰引起的误差逐渐减小,最后完全消除; D 、需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参数,才能改善系统性能。 2、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 、增加开环极点; B 、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 C 、增加开环零点; D 、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 3、系统特征方程为 0632)(23=+++=s s s s D ,则系统 ( ) A 、稳定; B 、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为单调指数上升; C 、临界稳定; D 、右半平面闭环极点数2=Z 。 4、系统在2)(t t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ss e ,说明 ( ) A 、 型别2

8、若某最小相位系统的相角裕度0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不稳定; B 、只有当幅值裕度1g k >时才稳定; C 、稳定; D 、不能判用相角裕度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9、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1011001 s s ++,则该校正装置属于( )。 A 、超前校正 B 、滞后校正 C 、滞后-超前校正 D 、不能判断 10、下列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中,能在1c ω=处提供最大相位超前角的是: A 、 1011s s ++ B 、1010.11s s ++ C 、210.51s s ++ D 、0.11101 s s ++ 11、关于传递函数,错误的说法是 ( ) A 传递函数只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 B 传递函数不仅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给定输入和扰动对传递函数也有影响; C 传递函数一般是为复变量s 的真分式; D 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稳定性。 12、下列哪种措施对改善系统的精度没有效果 ( )。 A 、增加积分环节 B 、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K C 、增加微分环节 D 、引入扰动补偿 13、高阶系统的主导闭环极点越靠近虚轴,则系统的 ( ) 。 A 、准确度越高 B 、准确度越低 C 、响应速度越快 D 、响应速度越慢 1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50(21)(5) s s ++,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 50 B 、25 C 、10 D 、5 15、若某系统的根轨迹有两个起点位于原点,则说明该系统( ) 。 A 、含两个理想微分环节 B 、含两个积分环节 C 、位置误差系数为0 D 、速度误差系数为0 1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γ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 A 、超调%σ B 、稳态误差ss e C 、调整时间s t D 、峰值时间p t 17、已知某些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 (2)(1)K s s s -+ B 、(1)(5K s s s +-+) C 、2(1)K s s s +- D 、(1)(2) K s s s -- 18、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资料讲解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以测量反馈为基础,控制的本质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信号有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反馈信号、偏差信号等。 输入信号又称为输入量、给定量、控制量等。 自动控制按有无反馈作用分为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分为恒值调节系统、程序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线性特性分为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信号类型分为连续控制系统与离散控制系统。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求机械系统与电路的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反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解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将微分方程作拉普拉斯变换,进而运算而来,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等价的, 传递函数适合线性定常系统。 ) a s (F )t (f e at +→- ) s (F e )T t (f TS -→-

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比例环节K 惯性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振荡环节二阶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框图的化简 闭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又称偏差传递函数,是偏差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系统输出信号称为响应,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组成。 系统的特征方程是令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等于零而得。 特征方程的根就是系统的极点。 1S +τ 1S 2S 22+ζτ+τ

一阶惯性系统 特征方程为: 系统进入稳定状态指响应c(t)进入并永远保持在稳态值c(∞)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允许误差常取2%或5% 调整时间 特征方程为: 特征方程的根(即极点)为: ????? ±=?±=?=% 2,T 4%5, T 3t s n ω无阻尼自由振荡频率ζ 阻尼比0 S 2S 2n n 2=ω+ζω+一对虚极点 无阻尼,j S ),(0n 2,1ω±==ζ不能用 系统振荡会越来越大,,0<ζ0 1T S =+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 答案2

一. 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 1.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一般可以归纳为稳定性、 快速性 和 准确性 。 2. 按系统有无反馈,通常可将控制系统分为 开环系统 和 闭环系统 。 3. 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中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有 微分方程 、 传递函数 等。 4. 误差响应 反映出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它用来衡量系统 控制精度的程度。 5. 一阶系统 1 1 Ts 的单位阶跃响应的表达是 。 6. 有系统的性能指标按照其类型分为时域性能指标和 频域性能指标 。 7. 频率响应是线性定常系统对 谐波 输入的稳态响应。 8. 稳态误差不仅取决于系统自身的结构参数,而且与 的类型有关。 9. 脉冲信号可以用来反映系统的 。 10. 阶跃信号的拉氏变换是 。 二. 图1为利用加热器控制炉温的反馈系统(10分) 电压放大 功率放大 可逆电机 + -自偶调压器~220V U f +给定毫 伏信号 + -电炉热电偶加热器 U e U g 炉温控制系统 减速器 - 图1 炉温控制结构图 试求系统的输出量、输入量、被控对象和系统各部分的组成,且画出原理方框图,说明其工作原理。 三、如图2为电路。求输入电压i u 与输出电压0u 之间的微分方程, 并求该电路的传递函数(10分) 图2 R u 0 u i L C u 0 u i C u 0 u i R (a) (b) (c)

四、求拉氏变换与反变换(10分) 1.求[0.5]t te -(5分) 2.求1 3 [] (1)(2) s s s - ++ (5分) 五、化简图3所示的框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10分)

控制工程基础点题班复习资料(35页)

控制工程基础点题班复习资料 本复习资料以参考书为单位,按照章节、知识点,进行内容的安排。参考书目为杨振中和张和平主编的《控制工程基础》第七版或者王积伟,吴振顺主编的《控制工程基础》(以下以王积伟版为推荐参考教材)。重点章节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对这些章节课后的习题要重点做,以防止考到课后的习题 《控制工程基础》 本书总计包括8个章节,占考试总分的100%,其中重点章节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对于非重点章节,也要略作了解。 第一章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1本章知识点 本章节包括3个知识点,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控制系统的基本类型、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这3个知识点都是考研复习的重点。 1.2本章重难点总结 【知识点1】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自动控制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称为控制装置或控制器),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通称被控对象)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运行。 如:数控机床、室内温度控制、机车、船舶及飞机自动驾驶、导弹制导等。 工作原理 人工控制恒温箱调节过程: (1)观测恒温箱内的温度(被控制量) (2)与要求的温度(给定值)进行比较,得到温度偏差的大小和方向 (3)根据偏差大小和方向调节调压器,控制加热电阻丝的电流以调节温度回复到要求值。 人工控制过程的实质: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 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工作原理:(1)恒温箱实际温度由热电偶转换为对应的电压u2 (2)恒温箱期望温度由电压u1给定,并与实际温度u2比较得到温度偏差信号?u =u1- u2 (3) 温度偏差信号经电压、功率放大后,用以驱动执行电动机,并通过传动机构拖动调压器动触 头。当温度偏高时,动触头向减小电流的方向运动,反之加大电流,直到温度达到给定值为 止,此时,偏差?u =0,电机停止转动。 综上所述,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检测输出量(被控制量)的实际值 (2)将输出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值(输入量)进行比较得出偏差; (3)用偏差值产生控制调节作用去消除偏差,使得 输出量维持期望的输出。 由于存在输出量反馈,上述系统能在存在无法预计扰动的情况下,自动减少系统的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或者任意变化的希望的状态)之间的偏差,故称之为反馈控制。 显然:反馈控制建立在偏差基础上,其控制方式是“检测偏差再纠正偏差”。 【知识点2】控制系统的分类 实际的控制系统根据有无反馈作用可分为三类: (1) 开环控制系统 (2) 闭环控制系统 (3) 半闭环控制系统 实际 温度 人工控制恒温箱系统功能框图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基本含义 机械控制工程是研究控制论在机械工程中应用的科学。它是一门跨控制论和机械工程的边缘学科。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机械工程控制论这门新兴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原因是它不仅能满足今天自动化技术高度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与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辩证的系统分析方法,即不但从局部,而且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机械系统,改进和完善机械系统,以满足科技发展和工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机械工程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具体地讲,机械工程控制论是研究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也就是研究机械工程广义系统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作用下,从系统的一定初始条件出发,所经历由内部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整个动态历程。例如,在机床数控技术中,调整到一定状态的数控机床就是系统,数控指令就是输入,数控机床的加工运动就是输出。这里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部分构成且有一定运动规律的一个有机整体。输入是外界对系统的作用,输出是系统对外界的作用。通常机械工程控制论简称为机械控制工程,其所研究的系统可大可小、可繁可简,完全由研究的需要而定,因而称之为广义系统。由此可见,就系统及其输入、输出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而言,机械工程控制论的任务 主要研究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时,求出系统的输出(响应),并通过输出来研究系统本身的有关问题,称系统分析。2.当系统已定,系统的输出也已给定时,要确定系统的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系统的最优控制。3.当输入和输出均已知时,求系统的结构与参数,即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称系统辨识或系统识别。4.当系统已定输出已知时,要识别输入或输入中的有关信息,称滤波与预测反馈及反馈控制 反馈及反馈控制 控制论的核心内容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加工处理和反馈来进行控制。控制论把一切能表达一定含义的信号、符号、密码和消息等统称为信息。所谓信息传递,是指信息在系统及过程中以某种关系动态地传递,亦称转换。例如,对于机床加工工艺系统,要研究机床的加工精度问题,可将工件尺寸作为信息,通过工艺过程的转换,对加工前后工件尺寸的分布情况,运用信息处理的理论和方法来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复习重点总结

◎闭环控制系统主要由给定环节、比较环节、运算放大环节、执行环节、被控对象、检测环节(反馈环节)组成 ◎开环控制反馈及其类型:内反馈、外反馈、正反馈、负反馈。 ◎1、从数学角度来看,拉氏变换方法是求解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的工具。可以分别将“微分”与“积分”运算转换成“乘法”和“除法”运算,即把微分、积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对于指数函数、超越函数以及某些非周期性的具有不连续点的函数,用古典方法求解比较烦琐,经拉氏变换可转换为简单的初等函数,就很简便。 2、当求解控制系统输入输出微分方程时,求解的过程得到简化,可以同时获得控制系统的瞬态分量和稳态分量。 3、拉氏变换可把时域中的两个函数的卷积运算转换为复频域中两函数的乘法运算。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概念,这一重要概念的应用为研究控制系统的传输问题提供了许多方便。 ◎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系统内部各变量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称为系统的数学模型,各变量间的关系通常用微分方程等数学表达式来描述。 ◎建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方法主要有分析法(解析法)、实验法 ◎建立微分方程的基本步骤:1、确定系统或各元件的输入输出,找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按照信号在系统中的传递顺序,从系统输入端开始列出动态微分方程 3、按照系统的工作条件,忽略次要元素,对微分方程进行简化 4、消除中间变量 5整理微分方程,降幂排序,标准化。 ◎传递函数具有以下特点:1、传递函数分母的阶次与各项系数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固有特性,而与外界输入无关。 2、当系统在初始状态为0时,对于给定的输入,系统输出的拉氏逆变换完全取决于系统的传递函数。 x0(t)=L^-1[X0(s)]=L^-1[G(s)Xi(s)] 3、传递函数分母中s 的阶次n 不小于分子中s 的阶次m ,即n ≥m 。这是由于实际系统或元件总是具有惯性的 ◎方框图的结构要素:1、传递函数方框。2、相加点。3、分支点。 ◎时间响应及其组成:瞬态响应:系统在某一输入信号作用下,其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也称动态响应,反映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稳态响应:当某一信号输入时,系统在时间t 趋于无穷时的输出状态,也称静态响应,反映了系统的准确性。 ◎二阶系统的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 ◎系统稳态误差0lim (s)H(s)p s K G →=0 lim (s)H(s)v s K sG →=2 0lim (s)H(s)a s K s G →= ◎二阶系统响应的性能指标:1、上升时间r t ,响应曲线从原始工作状态出发,第一次达到稳态值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上升时间。对于过阻尼系统,上升时间定义为响应曲线从稳态值得10%上升到90%所需要的时间。2、峰值时间p t ,响应曲线达到第一个峰值所需要 的时间定义为峰值时间。3、最大超调量p M ,超调量是描述系统 相对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一般用下式定义系统的最大超调量。 4、调整时间 s t 。5、振荡次数N ,在调整时间s t 内,0(t)x 穿越其稳定值0()x ∞次数的一半定义为振荡次数。(振荡次数与n ω无关,ξ 越大N 越小) ◎由此可见,系续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全部具有负实部。系统的特征根就是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因此,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还可以表述为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极点全部位于[S ]平面的左半平面 线性定常系统对正弦输入的稳态响应被称为频率响应,该响应的频率与输入信号的频率相同,幅值和相位相对于输入信号随频率w 的变化而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特性的表达式0()i X X ω和-arctanTw 称系统的频率特性,它与系统传递函数的关系将G(S)中的S 用jw 歹取代,G(jw)即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如果系统中加入一个微分负反馈,将使系统的超调量σp(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运算放大器具有_____的优点。( ) A.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 B.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 C.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高 D.输入、输出阻抗都低 3.在伯德图中反映系统抗高频干扰能力的是( ) A.低频段 B.中频段 C.高频段 D.无法反映 4.设开环系统频率特性G(jω)= ,当ω=1rad/s时,其频率特性幅值M(1)=( ) A. B.4 C. D.2 5.设开环传递函数G(s)H(s)= ,α>0,K>0,随着K增大,闭环系统 ( ) A.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不变 B.相对稳定性变好,快速性不变 C.相对稳定性不变,快速性变好 D.相对稳定性变差,快速性变差 6.对于一阶、二阶系统来说,系统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数是系统稳定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以上都不是 7.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 A.〔-4,∞) B.〔-4,0〕 C.(-∞,-4) D. 〔0,∞〕 8.进行串联滞后校正后,校正前的穿越频率ωc与校正后的穿越频率的关系,通常是( ) A.ωc= B.ωc> C.ωc< D.ωc与无关 9.PID控制规律是____控制规律的英文缩写。( ) A.比例与微分 B.比例与积分 C.积分与微分 D.比例、积分与微分 10.比例环节的频率特性相位移θ(ω)=( ) A.90° B.-90° C.0° D.-18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空1分,共15分) 1.根轨迹全部在根平面的__________部分时,系统总是稳定的。 2.设系统的频率特性G(jω)=R(ω)+JI(ω),则相频特性∠G(jω)=__________。 3.随动系统中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超前校正装置的最大超前角处对应的频率ωm=__________。 5.根据系统给定值信号特点,控制系统可分为__________控制系统、__________控制系统和程序控制系统。

(完整版)机械控制工程基础习题及答案考试要点

1-3 题1-3图为工业炉温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分析 系统的工作原理,指出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方框图。 题1-3图 炉温自动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 加热炉采用电加热方式运行,加热器所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c u 的平方成正比, c u 增高,炉温就上升,c u 的高低由调压器滑动触点的位置所控制,该触点由可逆转的直流 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f u 。f u 作为系统的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r u 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电压e u ,经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成a u 后,作为控制电动机的电枢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f u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 r u 。此时,0=-=f r e u u u ,故01==a u u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 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使c u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的控制过程: 控制的结果是使炉膛温度回升,直至T °C 的实际值等于期望值为止。 ?→T C ?→↑→↑→↑→↑→↑→↓→↓T u u u u u c a e f θ1C ↑ 系统中,加热炉是被控对象,炉温是被控量,给定量是由给定电位器设定的电压r u (表征炉温的希望值)。系统方框图见图解1-3。

1-5采用离心调速器的蒸汽机转速控制系统如题1-5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当蒸汽机带动负载转动的同时,通过圆锥齿轮带动一对飞锤作水平旋转。飞锤通过铰链可带动套筒上下滑动,套筒内装有平衡弹簧,套筒上下滑动时可拨动杠杆,杠杆另一端通过连杆调节供汽阀门的开度。在蒸汽机正常运行时,飞锤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与弹簧的反弹力相平衡,套筒保持某个高度,使阀门处于一个平衡位置。如果由于负载增大使蒸汽机转速ω下降,则飞锤因离心力减小而使套筒向下滑动,并通过杠杆增大供汽阀门的开度,从而使蒸汽机的转速回升。同理,如果由于负载减小使蒸汽机的转速ω增加,则飞锤因离心力增加而使套筒上滑,并通过杠杆减小供汽阀门的开度,迫使蒸汽机转速回落。这样,离心调速器就能自动地抵制负载变化对转速的影响,使蒸汽机的转速ω保持在某个期望值附近。 指出系统中的被控对象、被控量和给定量,画出系统的方框图。 题1-5图蒸汽机转速自动控制系统 解在本系统中,蒸汽机是被控对象,蒸汽机的转速ω是被控量,给定量是设定的蒸汽机希望转速。离心调速器感受转速大小并转换成套筒的位移量,经杠杆传调节供汽阀门,控制蒸汽机的转速,从而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5所示。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1;试卷编号: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填空( 每小题4分,共20分) 得分 评卷人 复查人 1、某系统传递函数为2 1 s ,在输入t t r 3sin 2)( 作用下,输出稳态分量的幅值为 。 2、谐波输入下,系统的 响应称为频率响应。 3、已知某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零点都在左半S 平面,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如图1.5所示,则该系统位于右半S 平面的极点数有 个。 4、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主要有: , , 。 5、Nyquist 图上以原点为圆心的单位圆对应于Bode 图上 的 线。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0分 ) 1、关于反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馈实质上就是信号的并联 B .反馈都是人为加入的 C .正反馈就是输入信号与反馈相加 D .反馈就是输出以不同方式作用于系统 学院 专业班级 年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答题不得超过此线)

2、关于系统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个系统只有一种数据模型 B .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简化为静态模型 C .动态模型比静态模型好 D .静态模型比动态模型好 3、某环节的传递函数为s 1,则该环节为( ) A. 惯性环节 B. 积分环节 C .微分环节 D .比例环节 4、系统的传递函数( ) A .与外界无关 B .反映了系统、输出、输入三者之间的关系 C .完全反映了系统的动态特性 D. 与系统的初始状态有关 5、二阶欠阻尼系统的上升时间为( ) A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B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C .阶跃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稳定值的时间 D .阶跃响应曲线达到稳定值的98%的时间 6、关于线性系统时间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响应就是系统输出的稳态值 B .由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组成 C .由强迫响应和自由响应组成 D .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 7、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为t e t w 2.03)(-=,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 A .2.03)(+=S s G B. 32 .0)(+=S s G C .2.06.0)(+= S s G D .3 6 .0)(+=S s G 8、以下系统中,属于最小相位系统的是( ) A .s s G 01.011)(-= B .s s G 01.011 )(+= C .1 01.01 )(-= s s G D .)1.01(1)(s s s G -= 9、一个线性系统稳定与否取决于( ) A .系统的结构和参数 B .系统的输入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重点

1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答:优点:开环控制系统无反馈回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缺点:控制精度低,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输出一旦出现误差无法补偿。 2 说明负反馈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答:测量元件检测被控物理量,并将其反馈回来,通过给比较元件与给定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再通过放大元件将偏差信号进行放大,以足够的功率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从而调节和控制系统,使被控量以一定的精度符合或等于期望值。 3 控制系统有哪些基本组成元件?这些元件的功能是什么? 答:反馈控制系统是由各种结构不同的元件组成的。一个系统必然包含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两大部分,而控制装置是由具有一定职能的各种基本元件组成的。在不同系统中,结构完全不同的元件却可以具有相同的职能,因此,将组成系统的职能元件按职能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给定元件:用于给出输入信号的环节以确定被控对象的目标值(或称给定值)。 测量元件:用于检测被控量,通常出现在反馈回路中。 比较元件:用于把测量元件检测到的实际输出值经过变换与给定元件给出的输入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放大元件:用于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以足够的功率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执行元件:用于直接驱动被控对象,使被控量发生变化。 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在系统基本结构基础上附加的元部件,参数可灵活调整,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5对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的性能要求是什么?最首要的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性能要求:稳、快、准。最首要的要求是稳。 1什么是时间响应?时间响应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定义是什么? 答:系统在外加作用(输入) 激励下,其输出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称之为系统的时间响应,通过对时间响应的分析可揭示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 任一系统的时间响应都是由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两部分组成。 瞬态响应:系统受到外加作用激励后,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应过程称为瞬态响应。稳态响应: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系统的输出状态称为稳态响应。 瞬态响应反映了系统动态性能,而稳态响应偏离系统希望值的程度可用来衡量系统的精确程度。 2 统稳定性的定义是什么? 答:一个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当受到扰动作用时,就要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产生初始偏差。所谓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就是指当扰动消失之后,系统从初始偏差恢复到原平衡状态3 一个系统稳定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系统特征方程的全部根都具有实部。或者说,闭环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均在s 平面的左半部。 4 什么是系统的频率特性? 答:当不断改变输入的正弦波频率(由0 变化到无穷大)时,该幅值比和相位差随频率的变化情况称为系统的频率特性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期末试卷答案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模拟卷一、选择题1. 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是()A、系统已定,输入不确定,求系统的输出B、系统已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C、系统已定,规定系统的输入D、系统不定,输入已知,求系统的输出(响应)42. 已知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 s 则系统的阻尼比、增益和放大系数是()。s s4 2 A. 0.25 1 1 B. 0.541 C. 0.2544 D. 0.5143. 弹簧-质量-阻尼系统的传递函 数为1/(ms2csk)则系统的无阻固有频率ωn 为()A k m B m k C c m D m c4. 对于定常控制系统来说()A、表达系统的微分方程各项系数不随时间改变B、微分方程的各阶微分项的幂为 1 C、不能用微分方程表示D、系统总是稳定的5.微分环节反映了输入的变化趋势,可以应用于。A. 增加系统阻尼 B. 减小系统阻尼C. 减弱噪声的作用D. 减小稳态误差6. 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GkS 是()A5S/3S1 B 3S1/5SC 1/5S3S1 D 5/S3S17.系统的输出误差为et,其稳态误差为:()A lim sE1 s B lim E s s0 s0 C lim E s D lim sE1 s s s8. 比例环节的对数幅频特 性曲线是一条()。A.水平线B.垂直线 C.斜率为-20db/dec 的直线 D.斜率为-10db/dec 的直线9. 所谓校正(又称补偿)是指()A、加入PID 校正器B、在系统中增加新的环节或改变某些参数C、使系统稳定D、使用劳斯判据10. PI 校正属于下面哪种校正方法:)( A 相位超前校正B 相

控制工程基础期末复习重点

控制工程基础复习提纲 【附上老师的一段原话】 《控制工程基础》考试时间:15年1月21日(周三)上午。请同学们按照复习提纲认真复习,把相关作业和例题搞懂。一定要认真对待考试,务必带上带学生证和必要的文具(包括铅笔、橡皮、直尺等),计算不会很复杂,手算即可,不可以用手机。最好不要带手机。本周三(14日)我会在八教三楼实验室311,需要答疑的同学可以来找我,平时QQ联系亦可。祝同学们考试顺利!万一有同学没有考过的,假期务必认真复习,把不会做的搞懂,补考也是差不多的题型。请一定要认真对待考试,这门课不做题目,想随便混过去是不可能的啊! 必须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步骤,并且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不搞懂光记例题没用的。 1. 求机械、电气系统的微分方程,并求传递函数。 如:p72 2-1。 2. 记住几种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形式,p35。 3. 方框图的简化。 如:p75 2-11。 4. 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如:p75 2-14。 5. 记住一阶惯性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与参数T的关系。 记住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图,与参数ξ的关系。 6. 稳态误差系数、稳态误差的计算。 如:p124 3-11, 3-12。 7. 根据劳斯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说明特征根在复平面上的分布。 如:p125 3-15。 8. 尼奎斯特图的定义和作图方法,典型环节的尼奎斯特图,稳定性判据等。 如: p183 4-10,4-14。 1) 请写出系统的幅、相频率特性和实频、虚频特性; 2) 画出系统的尼奎斯特图; 3) 试用尼奎斯特判据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9. 博德图的定义和作图方法,典型环节的博德图(一阶惯性环节、一阶微分环节、二阶振荡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渐近线在转折频率处斜率发生改变;相频特性关于转折频率斜对称),稳定性判据,幅、相穿越频率,幅、相裕量等。 如p160例4.11。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总结

一:填空题 1.什么叫反馈,反馈控制? 将系统的输出全部或部分地返送回系统的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共同作用于系统的过程,称为反馈或信息反馈。 所谓的反馈控制就是利用反馈信号对系统进行控制。 2.经典控制系统需要做什么? 本书需要是以经典控制理由来研究问题1,即通过已知系统与输入求输出,来进行系统分析方面的问题研究。 3.控制系统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 目标:所谓控制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能按照要求的参考输入或控制输入进行调节的系统。反馈控制是实现自动控制最基本的方法。 基本要求: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4. 在闭环反馈系统中什么是偏差和误差?发生在什么部位?

偏差:系统的输入量与反馈量之差,即比较环节的输入。 误差信号:它是指输出量的实际差与希望值之差,通常希望值是系统的输入量,这里需要注意,误差和偏差是不相同的 概念,只有在单位反馈系统,即反馈信号等于输出信号 的情况下,误差才等于偏差。 发生在什么部位? 5.什么是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是线性定常系统在零初始条件下,输出量的拉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式变换之比。 如何将微分方程转化成传递函数。(P27 例2-1)

6.什么是开环传递函数? 描述的是开环系统(没有反馈的系统)的动态特性。它是开环系统中系统输出的拉氏变换与系统输入的拉氏变换之比。 开环传递函数与闭环传递函数关系是什么样的? Gk(s)=G(s)·H(s) 开环传递函数 Gb(s)=G(s)/1+G(s)·H(s) 闭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函是闭环传函的一部分。 针对开环传递函数什么叫O型系统,I型系统,II型系统,特征是什么?P80,81

什么叫稳定性?(见图) 稳定因素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 影响系统稳定因素是什么? 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而与初始条件、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均无关)。 非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系统的结构和参数、初始条件、输入量的形式和大小。 7. 稳定性与开环增益关系是什么? 开环增益:即未接入负反馈电路时的放大倍数 衡量指标是什么?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考核知识点.

《控制工程基础》课程考核知识点: 第1章绪论 考核知识点: (一)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含义 1.控制论与机械工程控制的关系; 2.机械工程控制的研究对象。 (二)系统中信息、信息传递、反馈及反馈控制的概念 1.系统信息的传递、反馈及反馈控制的概念; 2.系统的含义及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考核点: (一)数学模型的概念 1.数学模型的含义; 2.线性系统含义及其最重要的特征——可以运用叠加原理; 3.线性定常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的定义; 4.非线性系统的定义及其线性化方法。 (二)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1.对于机械系统,运用达朗贝尔原理建立运动微分方程式; 2对于电气系统运用克希霍夫电流定律和克希霍夫电压定律,建立微分方程式; 3.简单液压系统微分方程式的建立。 (三)传递函数 1.传递函数的定义; 2.传递函数的主要特点: (1)传递函数反映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只与本身参数和结构有关,与输入无关; (2)对于物理可实现系统,传递函数分母中S的阶数必不少于分子中S的阶次; (3)传递函数不说明系统的物理结构,不同的物理系统只要它们的动态特性相同,其传递函数相同; 3.传递函数零点和极点的概念。 (四)方块图及系统的构成 1.方块图的表示方法及其构成; 2.系统的构成 (1)串联环节的构成及计算; (2)并联环节的构成及计算; (3)反馈环节的构成及计算; 3.方块图的简化法则

(1)前向通道的传递函数保持不变; (2)各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保持不变; 4.画系统方块图及求传递函数步骤。 (五)机、电系统的传递函数 1.各种典型机械网络传递函数的计算及表示方法; 2.各种典型电网络及电气系统传递函数的计算及表示方法; 3.加速度计传递函数计算; 4.直流伺服电机驱动进给系统传递函数计算。 . 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考核知识点: (一)时间响应 1.时间响应的概念; 2.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的定义。 (二)脉冲响应函数 1.脉冲响应函数的定义; 2.脉冲响应函数与传递函数的关系; 3.如何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求系统在任意输入下的响应。 (三)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1.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其增益和时间常数的计算; 2.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函数计算; 3.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函数计算; 4.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函数计算。 (四)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1.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及其无阻尼自然频率、阻尼自然频率和阻尼比的计算; 2.二阶系统特征方程及临界阻尼系数的含义; 3.二阶系统特征方程根的分布; 4.欠阻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5.临界阻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6.过阻尼下的单位阶跃响应; 7.阻尼比、无阻尼自然频率与响应位曲线的关系; 8.不同阻尼比下的单位脉冲响应。 (五)三阶和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 主导极点的概念及其对响应的关系。 (六)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 1.瞬态响应的性能指标定义; 2.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的计算; 3.二阶系统的阻尼比、无阻尼自然频率与各性能指标间的关系。 稳定性: (七)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1.稳定性的概念; 2.判别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准则,即系统稳定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工程基础应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控制以测量反馈为基础,控制的本质是检测偏差,纠正偏差。 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信号有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反馈信号、偏差信号等。 输入信号又称为输入量、给定量、控制量等。 自动控制按有无反馈作用分为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自动控制系统按给定量的运动规律分为恒值调节系统、程序控制系统与随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线性特性分为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按系统信号类型分为连续控制系统与离散控制系统。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是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 求机械系统与电路的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 拉普拉斯变换: 拉普拉斯反变换 拉普拉斯变换解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将微分方程作拉普拉斯变换,进而运算而来, 传递函数与微分方程是等价的, 传递函数适合线性定常系统。 ) a s (F )t (f e at +→-) S (F S )t (f ,n )n (→在零初始条件下 ) s (F e )T t (f TS -→-

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比例环节K 惯性环节 一阶微分环节 二阶微分环节 传递函数框图的化简 闭环传递函数 开环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 闭环传递函数是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误差传递函数又称偏差传递函数,是偏差信号与输入信号间的传递函数。 系统输出信号称为响应,时间响应由瞬态响应与稳态响应组成。 系统的特征方程是令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分母等于零而得。 特征方程的根就是系统的极点。 1S +τ 1S 2S 22+ζτ+τ

一阶惯性系统 特征方程为: 系统进入稳定状态指响应c(t)进入并永远保持在稳态值c(∞)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允许误差常取2%或5% 调整时间 特征方程为: 特征方程的根(即极点)为: ??? ??±=?±=?=% 2,T 4%5, T 3t s n ω无阻尼自由振荡频率ζ 阻尼比0 S 2S 2 n n 2=ω+ζω+一对虚极点 无阻尼,j S ),(0n 2,1ω±==ζ不能用 系统振荡会越来越大,,0<ζ0 1T S =+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作业参考答案汇编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1.1 指出下列系统中哪些属开环控制,哪些属闭环控制: (1) 家用电冰箱 (2) 家用空调 (3) 家用洗衣机 (4) 抽水马桶 (5) 普通车床 (6) 电饭煲 (7) 多速电风扇 (8) 调光台灯 解:(1)、(2)属闭环控制。(3)、(4)、(5)、(6)、(7)、(8)属开环控制。 1.2 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环节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起什么作用? 解:组成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环节如下: (1) 给定元件:由它调节给定信号,以调节输出量的大小。 (2) 检测元件:由它检测输出量的大小,并反馈到输入端。 (3) 比较环节:在此处,反馈信号与给定信号进行叠加,信号的极性以“+”或“-”表示。 (4) 放大元件:由于偏差信号一般很小,因此要经过电压放大及功率放大,以驱动执行元件。 (5) 执行元件:驱动被控制对象的环节。(6) 控制对象:亦称被调对象。 (7) 反馈环节:由它将输出量引出,再回送到控制部分。一般的闭环系统中,反馈环节包括检 测、分压、滤波等单元。 1.3 图1-1表示的是一角速度控制系统原理图。离心调速器的轴由内燃发动机通过减速齿轮获得角速度 为w的转动,旋转的飞锤产生的离心力被弹簧力抵消,所要求的速度w由弹簧预紧力调准。 (1)当w突然变化时,试说明控制系统的作用情况。(2)试画出其原理方框图。 图1-1 角速度控制系统原理图 解:(1)发动机无外来扰动时,离心调速器的旋转角速度基本为一定值,此时,离心调速器与减压比例控制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发动机受外来扰动,如负载的变化,使w上升,此时离 心调速器的滑套产生向上的位移e,杠杠a、b的作用使液压比例控制器的控制滑阀阀芯上 移,从而打开通道1,使高压油通过该通道流入动力活塞的上部,迫使动力活塞下移,并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