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大全之护肤品好评评语

护肤品好评评语

【篇一:化妆品样品评价表】

一、化妆品样品评价表

序号

评价名称感观评价

评价内容

(1)外观(2)香气(3)色泽(4)涂展性(1)耐热(2)耐寒(3) ph值(4)黏度

(5)离心实验(6)微观结构照片

(1)热寒循环7周次实验(2)外观稳定性(外观、

色泽、香气)(3)理化指标稳定性(ph

值、离心实验、(4)活性成分的稳定增(5)微观结构的稳定性(1)防腐挑战实验

(2)汞、砷、铅含量测试(1)九类特殊用途产品

(包括:防晒、除臭、健美、染发、育发、脱毛及美乳)(2)美白、保湿、去皱、

抗衰老、祛痘(1)毒理学评价(2)人体斑贴实验(3)人体使用实验

评价方法

可参见化妆品标准中的方法可参见化妆品标准中的方法

图片比较 48~-15℃参见感观评价

参见理化指标评价

活性成分分析微观结构照片对比

参见卫生规范(2007版)

1

2

理化指标评

3

稳定性评价

4

卫生指标评

5

功效评价

参见卫生规范(2007版)

6

安全性评价

【篇二:化妆品功效评价】

功能性化妆品

——含有各种生物制品、天然萃取物、合成及半合成的化学药物,通过特定配方,对人体特定部位的结构或功能发生影响的专用化妆品。

核心:功能性原料

作用:功能性成分通过科学技术的处理,可以进入

皮肤的表皮和真皮,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

并在该部位积聚和发挥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前:

清洁、保养、美化和修饰外表

?增加容颜魅力、有朝气、有活力。

当今,人们对化妆品有着更高的期待,呼唤其功能性作用:

例如:祛除面部皱纹、色斑、粉刺、防晒、增白、乌发、生发、去屑;口腔护理方面除清洁牙齿外,要求预防龋齿、预防牙周病、美白牙齿、脱敏等。

内容简介:

第一篇护肤用功能化妆品

第一章皮肤与化妆品概述

1. 皮肤概述

2. 化妆品概述

第二章美白、祛斑功能化妆品

1.黑素功用、形成机理与美白、祛斑途径

2.美白剂

3. 化妆品美白功效评价

第三章抗衰老、抗皱化妆品

1. 皮肤衰老机理

2. 抗衰老对策及途径

3. 抗衰老原料及其性能

4. 抗衰老评价方法

第一篇护肤用功能化妆品

第四章保湿功效化妆品

1. 保湿原理

2. 保湿剂

3. 保湿功能评价

第五章抗粉刺化妆品

1. 粉刺形成机理及皮脂排泄影响因素

2. 抗粉刺外用药物

3. 抗粉刺化妆品配方

第六章防晒化妆品

1. 紫外线与皮肤

2. 防晒化妆品功效及评价

3. 防晒剂

4. 防晒霜配方举例

5. 评价方法

第二篇发用功能化妆品

第七章毛发概述

第八章防脱发用化妆品

1. 脱发原理

2. 功能原料

3. 配方及工艺

第九章乌发用化妆品

1. 毛发颜色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2. 乌发功能原料

第十章祛头屑、止痒功能发用化妆品

1. 头皮屑发生

2. 去屑止痒剂及其配方

第三篇功能口腔卫生用品

第十一章牙齿与牙周概述

1. 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结构

2. 常见牙齿及牙周病

第十二章防龋病牙膏

1. 含氟牙膏

2. 含厚朴酚牙膏

3. 防龋用酶制剂牙膏

4. 牙膏中氟化物含量检测

第十三章消炎止血类牙膏

1. 牙膏常用消炎药物

2. 消炎止血类牙膏配方

3. 药物牙膏对致病菌抑菌能力评价

第三篇功能口腔卫生用品

第十四章脱敏牙膏

1. 药物脱敏机理

2. 脱敏药物及其牙膏配方

第十五章美白洁齿类牙膏

1. 洁齿美白剂及其配方

2. 过氧化脲牙膏中活氧测定方法

第十六章生物型牙膏

1. 含酶制剂牙膏

2. 含抗体制剂牙膏

3. 含其生物活制剂牙膏

4. 牙膏中功能原料含量检测

第一章皮肤与化妆品概述

护肤用功能性化妆品是针对各种影响皮肤美观、皮肤疾病而设计的产品,无论研发者、生产者还是使用者,在阅读此篇章前,对皮肤的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组成它们的各类细胞进行较深入的了解和回顾是有益的。

一、皮肤概述

1、人体皮肤的解剖结构

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成年人皮肤:总面积:1.5~2.0m2

质量:占人体体重的16%

厚度:0.5~4.0mm(皮下组织除外)

皮肤的厚度依年龄、性别、部位的不同而各自不同。

一般讲,男人的皮肤比女人厚,但女人的脂肪层较厚;眼睑的皮肤

最薄,约为0.4mm;臀部、于掌和脚掌的皮肤较厚,约为3~4mm;儿童特别是婴儿的皮肤比成年人薄得多,平均只有1mm左右。

? 皮肤表而凹凸不平,凹者称为皮沟,凸者名日皮嵴。

皮沟是由于皮肤组织中纤维素的排列与相互牵引形成的。因排列力

向与牵引力的大小不同,皮沟深浅不。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部位

的沟纹逐渐加深。

真皮和皮下组织分布着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组织,此外,皮

肤还有毛发、指(趾)甲、皮脂腺、汉腺和顶泌腺等附属器官。

基底层亦称生发层,是表皮的最里层,由一列圆柱状细胞组成。其

长轴与基底膜垂直,细胞问相互平行,排列成栅栏状,整齐规则。

基底细胞从生成到经过角化脱落大约需要4个星期。

带黑素细胞,具有防止日光照射至皮肤深层的作用,产生定量的黑

色素,约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其数量决定皮肤的颜色;具有防止日光照射至皮肤深层的作用。基底细胞的分裂、生殖能力很强,是表皮各层细

胞的生成之源,每当表皮破损,这种细胞就会增生修复,不留遗痕。在表皮创伤修复中起主要作用。

棘细胞层亦称棘层,位于基底层外面,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由

4~10层不规则的多角形、有棘突的细胞组成。棘细胞自里向外多角形渐趋扁平,与颗粒细胞相连。

电镜下棘细胞内张力细丝聚集,并排列成束状,附着在桥粒的细胞

而上,细胞接近

颗粒层时变为扁平,此时张力细丝己不太清楚,但桥粒的结构仍可

保持。

最下层的棘细胞有分裂功能,参与创伤愈合。

颗粒层位于棘层之外,由2~4层比较扁平的梭形细胞组成,是进一

步向角质层细胞分化的细胞。

细胞的特点为:胞浆中有很多大小、形状不规则而较粗的角质透明

颗粒。

颗粒层细胞有较大的代谢变化,既可合成角蛋白,也是角质层细胞

向死亡转化的开始,因此它起着向角质层转化的所谓过渡层的作用。表皮细胞经过此层完全角化后,便失去细胞核,转化成无核的透明

层和角质层。

在颗粒层上部细胞间隙中,充满了酸性磷酸酶、疏水性磷脂及溶酶

体酶等,成为个防水屏障,使水分不易从体外渗入;同时也阻止表

皮水分向角质层渗透,致使角质层细胞的水分显著减少,成为角质

细胞死亡的原因之。

透明层位于角质层和颗粒层之间,仅见于手掌和足趾处。由2~3

层扁平、无核界线不清的透明细胞组成,内含角母蛋白。胞浆中有

较多疏水的蛋白结合磷脂并与张力细丝融合一在起,有防止水及电

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其厚度依身体部位的不同而定。在前臂内侧很薄,约0.02mm;在掌跖处最厚,可超过0.5mm。

由5~20个有角蛋白和角质脂肪的无核角化细胞组,能够耐受一定

的外力侵害,阻止体内液体外渗和化学物质的内渗,是良好的天然

屏障。

电镜下,胞浆内充满由张力细丝和质状物质结合组成的角蛋白。下

方角质层细胞间尚可见桥粒,而上方角质层细胞间桥粒消失,易于

脱落。最外层的细胞干死之后,受到摩擦,呈鳞状或薄片状脱落。

角质形成细胞由基底层自下而上移行到颗粒层最上层,这一过程称

为角化,需要14天;这些细胞通过角质层最后脱落下来,还需要14天,共需28天,称为表皮更替时间。

黑素细胞起源于胚叶神经嵴,它有较多的树枝状突起伸向邻近的一

些基底细胞和棘细胞,它们合成和分泌黑素。黑素细胞的形态、大

小不一,呈圆形,不规则形或纺锤形。

黑素细胞的数目随身体不同部位而异,在日光暴露部位如面部,及

腋窝、外生殖器部位数目较多。黑素细胞的数目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毛基质中色素细胞失活,头发变白。真皮

——位于表皮和皮下组织之间,与后者无明显界限。可以保护下方

组织免受机械性伤害。维持内外环境的稳定,增强表皮的屏障功能。真皮约占皮肤的95%,体重的15%~20%,是一层致密、坚韧和具

有弹性的组织。由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基质和细胞等

组成,使皮肤既有弹性,又有韧性。真皮的厚度不同,手掌、足底

的真皮较厚,约3mm以上,眼睑等处最薄,约0.6mm。一般厚度

在1—2mm之间。

真皮组织的厚薄与其纤维组织和基质的多少关系密切,并与皮肤的

致密性,饱满度,松弛和起皱现象密切相关,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

的美容皮肤科学家的关注。

真皮的组成

真皮主要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和无定型基质等结缔组

织构成,其中还有神经和神经末梢,血管,淋巴管,肌肉以及皮肤

的附属器。

胶原纤维白色纤维细束,质坚韧,是真皮结缔组织中最为丰富的成

分(90%)。主要作用:抗拉,能够维持皮肤的张力。

——目前认为与皮肤老化关系最为密切的真皮有形成分。

弹力纤维

弹性纤维呈网状分布,常围绕着在胶原纤维,也围绕着毛囊、皮脂腺、汗腺和末梢

神经等。

较胶原纤维细得多,呈波浪状。其特点: 有弹性和伸缩性, 可使牵

拉后的胶原纤维恢复原状。

弹力纤维有两种不同成分组成:

一种是弹性蛋白(90%),一种是微纤丝蛋白。

弹性纤维主要与皮肤弹性关系密切。

衰老或长期过度日晒会使皮肤发生皱纹,弹性松弛,是胶原纤维及

弹力纤维变性或断裂的结果。

网状纤维

可以看作是新生的纤细的胶原纤维。

在正常成人皮肤中,网状纤维稀少,仅见于表皮下,汗腺,皮脂腺,毛囊和毛细血管周围。

基质

一种无定型物质,充满于各种纤维和细胞间,具有营养、新陈代谢

和保持水分的作用。

基质中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维生素c等在皮肤生理和皮肤健美

上具有重要意义,并已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添加于化妆品中,以期润肤、养肤,延缓皮肤衰老。

基质的生物学意义:

(1)保持细胞间的水分

保持水、盐平衡。皮肤内富有透明质酸-蛋白结合体、氨基葡聚糖,尤其透明质酸具有输送水溶性物质的能力。

(2)与二价阳离子有亲和性

氨基葡聚糖硫酸化后,其所荷强阴电荷与二价阳离子如钙、镁等具有亲和性。皮肤钙盐沉着是皮肤组织对炎症、异物入侵的一种继发性防御反应。

(3)细胞行为的导向

通过基质组分与细胞相互影响而促进细胞移动、成长和分化。(4)促进胶原纤维成熟。

(5)支撑和缓冲作用

氨基葡聚糖在溶液中具有高黏性,对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其他成分起支撑作用。

大分子物带有多数电荷,显示高渗透压,作为胶质,其分子具有可塑性,对压力有较大的耐受性(缓冲冲击),故与皮肤的弹性和柔软性有密切关系。

皮下组织

位于真皮下方,其下与肌膜等组织相连,由疏松结缔组织及大量脂肪组织构成,又称皮下脂肪层。

含有血管、淋巴管、神经、小汗腺和顶泌汗腺等。

每个成人体内,大约含有300亿个白色脂肪,功能是将能量以脂肪细胞的形式储存起来。每个脂肪细胞中,都含有三酸甘油脂,俗称脂肪球。脂肪球量变大,脂肪细胞体积就扩增,造成肥胖;反之燃烧三酸甘油脂,细胞萎缩身材就瘦下来了。

皮下脂肪的功能:

(1)对外来冲击起衬垫作用,缓冲机械性刺激对身体的伤害。(2)热的不良导体和绝缘带,可防寒和保温。

(3)高能物质(主为脂质)合成、贮存和供应的场所。

贮藏脂质主要由甘油三酸酯组成,需要时(如饥饿),可分解,以提供能量。其消耗、利用和贮备大体上保持平衡。

(4)特殊的网状内皮组织,参与机体防御反应。

(5)表现女性曲线美和青春丰满美。

皮肤附属器官

主要是指皮脂腺、汗腺、毛发和指(趾)甲等。

汗腺

根据分泌物的不同,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两种。

小汗腺除口唇和指甲外以外,几乎遍布全身。人体皮肤小汗腺分布

平均为130个/cm3,在不同的部位,其密度不同,以掌跖部位最大(约为620个/cm3 ),其次是面额部和躯干。一般四肢的伸侧比屈

侧少,下肢比上肢少。小汗腺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主要是受胆碱

能神经的支配。

小汗腺的分泌受神经系统支配。当气温升高、做剧烈运动、情绪变化,或服某些药物时,小汗腺分泌活动增加,身体出汗量增多。

一个人每小时可排汗数升,一日排汗约10l.

小汗腺可以分泌汗液,汗液的组成因人而异,还和时间、部位有一

定的关系,一般是无色、无味的。主要有钠、钾、氯、尿素、乳酸

盐及微量的丙酮酸盐和葡萄糖等代谢废物。小汗腺的活动可以由于

热刺激、情绪变化和味觉的影响而变化。

出汗的生物学意义

(1)蒸发散热

皮肤散热的机理有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

于皮温时,则以蒸发方式进行散热。皮肤蒸发散热主要在于出汗

(不显汗和显汗)。

(2)柔润角质

不显汗有助于维持角质层的水合状态,以柔润角质,防止角质层干燥。

(3)酸化角质

主要通过汗液维持皮肤表面呈酸性反应。

(4)构成皮脂膜的组分

在皮肤表面乳化性皮脂膜的形成上,汗液主要作为水相和皮脂乳化,生成薄膜。

(5)替代肾功能

人体皮肤内有汗腺200余万个,在排泄代谢产物和保持水和电解质

平衡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导管可再吸收钠和盐,以维持盐的平衡,

可视为特殊形式的肾脏。

小汗腺有排泄废物、湿润皮肤,参与体温调节和水盐代谢的作用。

在皮肤的表面汗液与皮脂混合,形成乳状脂膜,可使角质层柔软润泽,防止干裂,且使皮肤表面为酸性,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但大量

的汗液可使角质层吸水膨胀,汗孔变窄而使排汗困难,易生痱子。

寄生于皮肤的座疮棒状杆菌和糠秕孢子菌可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酸

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若游离脂肪酸排除不畅,刺激毛囊周围组织,

引起炎症,便产生座疮。

大汗腺,青春期时开始发育,分布在腋窝、乳晕、肛门及外阴、外

耳道等处,其数量、大小和形态因部位、个体和种族不同而有明显

的差异。

与小汗腺不同,腺体比较大,导管开口于毛囊的皮脂腺开口之上部,少数直接开口于表皮,不参与体温调节。通常情况下,黑种人较白

种人多,女性较男性多。腋窝处大汗腺大约有300~600个。

大汗腺分泌弱碱性物质和脂质类以及分泌浓稠液含铁多,且含有蛋

白质成分(氨)。这种分泌物很容易被皮肤表面的细菌分解(→脂

肪酸和氨),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篇三:化妆品的感官评价】

化妆品的感官评价与流变学性质的关系

化妆品的感官质量是决定化妆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的重要方面。如

何确定可测定的某些物理性质和一般消费者感官反应之间的相关性,是化妆品质量评价的重要问题。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感官评价与流变

性质的关系。感官评价包括取样、涂抹和用后感觉几个阶段。

流变性质包括黏度、屈服值、流变曲线类型、弹性、黏弹性、触变

性等。其方法是在与使用过程相近的切速率条件下,测定相关的流

变性质,通过感官分析的评价与测定得到的流变参数比较,确定感

官判断鉴别的阈值和分级,最后确立其相关性。

化妆品感官评价的三个阶段如下:

(1)取样将产品从容器内取出,包括从瓶中倒出或挤出、用手指

将产品从容器中挑出等。在这一阶段需要评价的感官特性为稠度,

它是产品感官结构的描述,产品抵抗永久形变的性质和产品从容器

中取出的难易程度。可将稠度分为三级:低稠度、中稠度和高稠度。文献上也有黏稠性的感官性质,它是产品致密程度的量度,以在拇

指和食指间将产品挤出所需要的力来评估,也分为低、中、高三级。稠度与样品的黏度、硬度、黏结性、黏弹性、黏着性和屈服值有关。例如,屈服值较高的膏霜,其表观稠度也较大;触变性适中,从软

管和塑料瓶中挤出时,会产生剪切变稀,可挤出性较好。这有利于

产品的灌装和处理。

(2)涂抹根据产品的性质和功能,用手指尖把产品分散到皮肤上,以每秒两圈的速度轻轻地作圆周运动,再摩擦皮肤一段时间,然后

评价其效果。主要包括可分散性和吸收性。

①可分散性主要是指产品容易从涂抹处分散到面部的其它部位。可

根据涂抹时感知的阻力来评估产品的可分散性:非常容易分散的为“柔滑”;较易分散的为“滑”;难于分散的为

“滞”。可分散性与产品的流型、黏度、黏结性、黏弹性、胶黏性和

胶着性等有关。剪切变稀程度较大的产品,可分散性较好。

②吸收性指产品被皮肤吸收的速度。可根据皮肤感觉变化、产品在

皮肤上的残留量(触感到的和可见的)和皮肤表面的变化进行评价,分为快、中、慢三级。吸收性主要与油分的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支链和特定的亲合基团等)和组分(如油—水比例、渗透剂的

存在等)有关。一般黏度较低的组分易于吸收。

(3)用后感觉是指产品涂抹于皮肤上后,利用指尖评估皮肤表面

的触感变化和皮肤外表的观察。这种评价包括在皮肤上产品残留物

的类型和密集度、皮肤感觉的描述等。

①产品残留物类型膜(油性或油腻)、覆盖层(蜡状或干的)、片

状或粉末粒子等。残留物的量评估分少、中等、多三级。

②皮肤感觉的描述包括干(绷紧、拉紧、收紧)、润湿(柔软)、

油性(油腻)。

③用后感觉主要与产品油分性质和组成、粉末的颗粒度等有关系。

1 评价方法

润肤剂的皮肤感觉性能的评价分成3个阶段。

(1) 原始评价, 为了更进一步详细评估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润肤剂的

皮肤感觉性能, 用一些已被研究证明有不同的皮肤感觉性能的润肤剂

来确定一些关键的皮肤感觉性能。

(2) 对比评价, 图中为每一类材料的皮肤感觉性能, 并研究在同一类原料中皮肤感觉性能方面的变化趋势。

(3) 总结评价, 在被报道有明确皮肤感觉性能的不同物质的原始评价

的基础上, 两种皮肤感觉性能—轻柔感和油亮感被列为研究依据。对

不同化学结构物质的该两种性能的详细评估被列出。对轻柔感或光

滑感, 润肤剂可分重滞或轻柔光滑; 就光亮感而言, 润肤剂可分为油亮

或无油亮或无光泽; 基于对润肤剂在皮肤的外观及相对湿度的研究,

评估通常与矿物油p1 作比较,p1 被作为参照产品。

每个产品是按以下组成配成溶液进行皮肤感觉评估: 润肤剂

(1010 %) , 聚山梨醇酸酯

60(115 %) ,硬脂酸失水山梨醇酯(015 %) , 水(88 %) 。溶液按不同润肤剂和组成配成。然而为了减少稳定剂对皮肤感觉的影响(如鲸蜡醇/ 单硬脂酸甘油酯) , 这些稳定剂组分不加入溶液中。评估是以图表的

形式进行。同等量的溶液(经同等均匀搅拌后) 薄薄一层涂在掌心上,

然后同等分散, 在水分蒸发后与参照润肤剂比较可得该润肤剂的皮肤

感觉性能。

产品稳定性的预测

| [] []

乳液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其寿命是有限的。预示乳液的稳定性

是化妆品配方师重要的问题。市售化妆品必须有2—3年的货架寿命。乳液货架寿命可定义为乳液变坏至消费者不可接受的程度所经历的

时间长短。市售化妆品由于分销、储存至消费者全部用完,需经历

较长一段时间,一般化妆品货架寿命为2~3年,一些国家要求含防

晒剂非处方药(otc)的乳液,稳定性长于5年。由于实时货架寿命测

定费时,一般化妆品公司较少进行实时货架寿命的研究,所以设计

准确预示乳液货架寿命的试验是重要的。尽管目前这类方案也不少,但还是与实际有一定距离,预示乳液的稳定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乳液不稳定性的机理

当乳液陈化时,经历物理变化使乳液不稳定。其中包括重力作用分层、絮结和歧化作用。重力作用分离可能的结果是絮凝,絮凝是一

种沉降或分层现象,絮凝时仍然是被乳化,但富被分散相层浓集在

上层(在o/w乳液中),或在下层(在w/o乳液中)。这两种重力引起变

化是可逆的,摇动可使聚集的物料重新分散。这些情况服从stokes

定律,即分离速度与油相和水相之间的密度差,连续相的黏度和被

分散相粒子大小成比例。因而,增加连续相的黏度,或使用胶体磨

或均质作用降低粒子大小可增加乳液的稳定性。

当被分散相液滴聚到一起,结合形成较大的液滴,发生聚结作用。

最终会产生相分离。如果当乳化剂的用量不足以使液滴保持较小的

尺小,但足以防止絮凝,或进一步聚结成有较大粒子分布的乳液时,这样情况称为有限聚结作用。

歧化作用是由于液滴内部压力较液滴外部压力大引起的结果。这样

推动力将引起化学组分由小液滴扩散至较大的液滴,或可能扩散至

连续相。由于表面活性剂体系不同组分可能由以不同的速率由小液

滴扩散至大液滴,结果小液滴变小,大液滴变大。

(二)乳液稳定性试验

文献上曾报道过不少预示乳液稳定性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加速试验、实时试验和流变学测量。

1.加速试验

加速试验是以向体系施加负荷为基础的方法,如升高温度或离心作

用等。任何加速试验固有的危险是使乳液服从于远远地超过实际经

历的条件。因而,使用加速试验结果应小心,其结论应由正常储存

条件下的结果比较和证实。

以温度为基础的加速试验是利用恒高温, (例如40℃或48℃)或冷冻—熔化循环(一15~一

5℃至室温)。利用高温加速试验的理论根据是描述化学反应速度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arrhenius方程,即温度增加10℃,大多数化学

反应速度加倍。因而,在20℃经历3年,应相当于在50℃经历4.5

个月。然而,随着温度升高,乳液黏度下降,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平

衡变化。其他变化也会发生,如胶态固体和聚合物的水合作用,分

子在两相之间的分配和蜡类或其他物质的熔化等。作为使乳液稳定

的一些主要因素会在高温时突然消失,导致乳液不稳定。

加速试验有时会产生一些误导的信息。一些在高温时同样是分离的

乳液,在室温时的货架寿命可能不相同。非离子乳化剂是依靠它们

的聚氧乙烯基团的水合作用稳定乳液,它们的选择是根据在室温时

的界面特性。在高温时,乳化剂水合作用变小,它们的hlb值完全

不同,可把它们考虑为不同性质的分子。也有一些情况,乳液在高

温时较在低温时稳定,这样情况下,如果只根据高温加速试验做出

结论,不仅不正确,而且是误导的信息。

冷冻—熔化循环也是加大乳液的负荷,亦存在一些固有的问题。在

冷冻温度下,o/w乳液中冰结晶形成可能使油粒子拉长并变得扁平。此外乳化剂亲油部分丧失其流动性,亲水部分由于水冷冻析出而自

发“脱水”。如果在聚结发生前乳液能“治愈”,乳液就经受得住试验。如果组分重新溶解速度慢,乳液不稳定,这与室温下发生过程不同。离心作用是利用加速重力向乳液施加负载的另一方法。半径为

10cm,3750r/min转速经历5h相当于重力作用经历1年。因而,这方法可应用于速度对絮凝和分层有决定性的过程。亦有人利用超

离心法对乳液稳定性进行定量测定,所需时间较一般传统方法短,

但需做更大量工作研究其结果与实时试验的相关性,利用其相关性

预示乳液的稳定性。超离心作用转速达25000r/min,在这样高速

情况下,乳液稳定性与一般条件下稳定性之间有差别;在这样高速

离心作用情况下,只有聚结是速度决定性阶段,因而液滴或粒子很

快堆积在一起,导致水介质迅速分离。在一般储存条件下,可逆絮

凝和不可逆絮结作用发生,两者都可能是过程速度决定性阶段。此外,外加这样强的力会引起液滴之间水相液体的液膜的泄漏和引起

乳化剂膜的破坏。

只有更进一步研究加速试验结果与一般储存条件下的结果之间的相

关性,才可能正确地利用加速试验来预示乳液的稳定性。

2.实时试验

实时试验测定乳液初始状态,并假设比较好的初始状态相当于较长

的货架寿命,或测量一周,或一个月,或半年变化,然后外推至更

长的时间。这类测量包括粒子大小、电导、光反射、相变温度的测

定和流变参数测定等。

实时试验不对乳液施加负载,而是依靠初始特性,或在乳液早期具

体参数的变化。测定液滴或粒子增大速度比测定初始液滴或粒子大

小更重要。非破坏性试验包括粒子大小的频度分析,被分散相和连

续相之间电双层的电势差,表面张力等和时间关系,密度和黏度等。测定相转变温度或利用经过几天后粒度分布的测量来测定絮结作用。一般随着相转变温度升高,o/w和w/o乳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