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情况登记表(参考)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情况登记表(参考)

附表8、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情况登记表(参考)

试验室名称:第页,共页

注:“核查方式”一栏填写“比对、验证、比较、测定、其他”。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模板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法 编号:LQJZ/QD-HC 版本:A 编制人: 编制日期: 批准人: 生效日期: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法 目录 批准页 (2) 1.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3) 2.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7) 3.水泥净浆搅拌机 (10) 4.瓷砖检测用标准板 (13) 5.非自动天平 (16) 6.电子拉力试验机 (21) 7.电热鼓风干燥箱 (25) 8.低温箱 (28) 9.水泥标准养护箱 (31) 10.导热系数测定仪 (34)

.1. 本检测站为了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对列入期间检查设备目录中的仪器设备制定了《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法》的依据,望各检测室参照执行。 本检测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法》自2008年02月1日颁布实施。

批准人: 年月日 一、总则 1.1、核查目的:为确保试验机在两次检定之间能够准确正常运转,制定期间核查办法。 1.2、核查次数:在每个检定期(即两次相邻检定之间)中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 二:运行检查的依据: 计量认证评审准则、《测量设备的期间核查程序》 三:检查环境条件 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应在室温10-35℃的条件下进行,在运行

检查过程中,室温波动不大于±2℃。 四.核查容 4.1 检查整个机器的油路系统是否漏油、缺油。 4.2 检查上下压板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自如。 4.3 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有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4.4 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围。误差应在1%以。 五、核查法 5.1 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5.2 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 .3. 否正常,以及有无漏油处。 5.3 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上下压板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破损,是否能正常夹 持试件。 5.4 试验机示值的核查。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本检测站主要仪器设备保持正常状态,确保提供给检测结果的质量,本站对所有主要仪器设备实行运行中检查(期间核查),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侧滑检验台、车速表检验台、轴(轮)重仪、制动检验台、滤纸式烟度计、HO/CO 气体测试仪、前照灯检测仪、摩托车轮偏检测仪和声级计等主要仪器设备的运行中检查。规定了每一台仪器核查的技术依据、项目及要求、标准仪器设备、方法、周期。当仪器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或修理、调整后,必须依照本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核查。 3 操作规定 3.1 侧滑检验台 (1) 技术依据: 页脚内容1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8-1996滑板式汽车侧滑检验台检定规程。 (2) 核查项目及要求: 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3) 核查用仪器设备: 百分表0~10mm,2级 (4)核查方法: 安装好百分表和挡板,用微动工具缓缓推动滑板,当侧滑台示值为3m/km、5m/km、7m/km时,分别读取百分表示值。向左、向右各重复3次,按下式计算示值误差: △i=x i-S i/L 式中:△i——第i测量点的示值误差(m/km); x i——第i测量点的侧滑台示值(m/km); S i——第i测量点百分表3次示值的平均值(mm); L——滑板沿机动车辆行进方向的纵向长度(m)。 页脚内容2

以上各测量点示值误差不超过±0.2m/km。 (5)核查周期 侧滑台的核查周期一般为3个月。 3.2车速表检验台 (1) 技术依据: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909-1996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检定规程。(2) 核查项目及要求: 车速台示值误差不超过±3%。 (3) 核查用仪器设备: 测(转)速仪60km/h以上±0.6%(2000r/min以上)。(电子计数)(4) 核查方法: 页脚内容3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一、摘要 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 三、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其判定原则 四、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及核查频次 五、期间核查的实施 一、摘要 1.1“期间核查”是I S0/I E 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5.5.10提出的一个概念,所谓期间核查是指核查仪器设备的系统漂移,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期间核查并不是校准,校准是为了满足法定要求,而期间核查是为了满足对校准状态的信心。 检测机构为完成大量的检验任务,往往要配置各种仪器设备。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仪器设备的可信度至关重要。检测机构除了通过控制采购、校准等环节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之外,期间核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同时它是标准中的一项规定,也是国家实验室认可和计量认证所要求的质量管理的一种方式,应纳入日常工作,并应有明确的规定 1.2不同实验室的测量设备期间核查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按照 I S O/I E C17025和J J F1069-2007的要求校准实验室和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必须对其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对其他测量设备以及检测实验室的一般测量设备,需要进行期间核查的有使用频次高的,使用环境恶劣的,对检测结果有重大影响的,移动使用的,漂移较大、稳定性较差的,用于现场检测的,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 二、期间核查的方法来源 期间核查并不是一次再校准,但校准的某些方法可用于期间核查,具体方法来源一般有以下几种: 2.1检测标准中规定了核查方法。许多标准方法已经详细规定了校准等方法和要求,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2.2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规程往往详细规定了整个检定过程,期间,核查可以采用其中的需要核查部分。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检定规程。 2.3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或供应商提供的方法。如测斜仪 一般,电器检测实验室可将仪器设备大致分类如下:时间类(如计数器)、温度记录类(如多点测温仪)、电参数类(如功率表、万用表)、电气安全类(如接地电阻仪、耐压仪)、力学检测类(如拉力计、扭力扳手)和称量类(如电子秤)每类设备由于功能相近,核查方法往往也相近,其作业指导书无异于给出了一个总体原则,具体到每一个仪器设备的核查方法可以据此细化。 三、期间核查的方法及其判定原则 期间核查的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实验室及其检定、校准、检测样品的特点,从测量设备的特性以及经济性、实用性、可靠性、可行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要有一个核查标准,用以对测量设备进行期间核查核查标准的性能必须稳定,它可以是上一等级、下一等级或同等级计量标准、标准物质,也可以是准确度等级更高或较低的同类测量设备、实物样品等。 3.1传递测量法 当对计量标准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内具备高一等级的计量标准,则可方便地用其对被核查计量标准的功能和范围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可认为核查通过。 当对其他测量设备进行核查时,如果实验室具备更高准确度等级的同类测量设备或可以测量同类参数的设备,当这类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不超过被核查设备不确定度的1/3时,则可以用其对被核查设备进行检查,当结果表明被核查的相关特性符合其技术指标时,认为核查通过。 当测量设备属于标准信号源时,也可以采用此方法。 例如:可以通过不确定度为0.1℃的温度计核查不确定度为0.2℃的温度计。 3.2多台套设备比对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操作规程 辽宁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2010年4月25日

目录 一.TAS-990型、SP-3520型、SP-35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二.SYG-1型、SYG-2型智能冷原子荧光测汞仪三.721分光光度计 四.2000型分光光度计 五.酸度计 六.手提式电压力蒸汽消毒器 七.电子天平 八.电导率仪 九.红外测油仪 十.紫外分光光度计 十一.原子荧光光度计

核查的目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主要检查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间隔时间内,对仪器设备进行等精度的核查,它是解决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稳定不稳定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降低风险。 核查的方法 使用稳定性较好的核查器件(如:砝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仪器设备的功能进行核查,或使用两台精度相同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或用一台精度相对高的仪器核查相对精度低的仪器设备。上述三种方法都可以。但实验室应预先识别,根据识别(如:检测主要参数、稳定性差、使用频率高),制定计划,实施核查,记录核查结果。 电子天平配置标准砝码,可进行外校。721分光光度计有镨钕滤光片对波长校正,原子吸收这类大型仪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用标准物质(盲样)进行测定。最好是对仪器性能进行测试,如静态指标可分为波长准确度,分辨率,稳定性。波长准确度用汞灯,分辨率用锰灯,稳定性用铜灯。 核查的依据 1)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2)JJG548-2004测汞仪检定规程 3)JJG119-2005酸度计检定规程 4)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5)JJG376-2007 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6)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7)JJG950-2000红外测油仪 8)JJG537-2006荧光光计检定规程 一.TAS-990型、SP-3520型、SP-35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计 1.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 1.1试验工具 空心阴极灯:汞灯 1.2试验方法 对仪器首先采用汞灯进行校正,仪器选取光谱带宽0.2nm,分别对汞Hg253.7nm,546.1nm,871.6nm谱线分别进行三次寻峰,从谱图上读取并记录最高峰点的波长值,分别计算Hg253.7nm,546.1nm,871.6nm谱线三次平均值。每条谱线的平均值与标准值之差,为波长准确度;三次测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波长重复性。 国家检定规程波长准确度合格技术指标为±0.5nm,波长重复性合格技术指标为小于或等于0.3nm。 2.基线稳定性:静态(不点火)、动态(点火、吸喷去离子水) 2.1试验工具 空心阴极灯:铜灯 2.2试验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JCC12-2012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作业指导书 发行版本: C/1 2012-10-10发布2012-10-15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颁布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JCC12-2012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作业指导书 发行版本:C/1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持有者: 2012-10-10发布2012-10-15实施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颁布

一、总 则 1.1 核查目的:为确保试验机在两次检定之间能够准确正常运转,制定 期间核查办法。 1.2 核查次数:在每个检定周期(即两次相邻检定之间)中间进行一次期 间核查。 二、核查内容 2.1 检查整个机器的油路系统是否漏油、缺油。 2.2 检查上、下压板及上、下钳口是否正常,运行是否自如。 2.3 检查电路是否正常,有无短路、断路等现象。 2.4检查试验机的示值是否正确或在误差范围以内,误差在±1%以内。 三、核查用器具:WE-300A 液压万能材料试验机、(同一根、同规格、同牌号) 钢筋 四、核查方法 4.1油路、电路等的核查采用目测法。 4.2启动电源,关闭回油阀,打开送油阀,慢慢加压,观察电路是否正常, 以及有无漏油处。 4.3采用一模拟试件,启动上、下压板观察运行是否灵活,以及钳口有无 破损,是否能正常夹持试件。 4.4 试验机示值的核查(比对法) 4.4.1在同一根、同牌号、同规格钢筋上,截取六根试样备用,试样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编号: JCC1201-2012 共2页 第1页 第C 版 第1次修改 设备名称:WE-100万能材料试验机 实施日期:2012年10月15日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 查操作规程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实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操作规程 辽宁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2010年4月25日 目录 一.TAS-990型、SP-3520型、SP-35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二.SYG-1型、 SYG-2型智能冷原子荧光测汞仪 三.721分光光度计 四.2000型分光光度计 五.酸度计 六.手提式电压力蒸汽消毒器 七.电子天平 八.电导率仪 九.红外测油仪 十.紫外分光光度计 十一.原子荧光光度计 核查的目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主要检查仪器设备在两次校准间隔时间内,对仪器设备进行等精度的核查,它是解决仪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稳定不稳定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降低风险。 核查的方法

使用稳定性较好的核查器件(如:砝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仪器设备的功能进行核查,或使用两台精度相同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或用一台精度相对高的仪器核查相对精度低的仪器设备。上述三种方法都可以。但实验室应预先识别,根据识别(如:检测主要参数、稳定性差、使用频率高),制定计划,实施核查,记录核查结果。 电子天平配置标准砝码,可进行外校。721分光光度计有镨钕滤光片对波长校正,原子吸收这类大型仪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是用标准物质(盲样)进行测定。最好是对仪器性能进行测试,如静态指标可分为波长准确度,分辨率,稳定性。波长准确度用汞灯,分辨率用锰灯,稳定性用铜灯。 核查的依据 1)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2)JJG548-2004测汞仪检定规程 3)JJG119-2005酸度计检定规程 4)JJG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5)JJG376-2007 电导率仪检定规程 6)JJG178-2007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 7)JJG950-2000红外测油仪 8)JJG537-2006荧光光计检定规程 一.TAS-990型、SP-3520型、SP-353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波长准确度与重复性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 指导书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有限公司 工地试验室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作业指导书 批准: 审核: 编制: 2016年月日实施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目录

总则 一、目的 为了有效了解仪器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使用状态,确保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内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三、核查内容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进行期间核查: 1.稳定性不高,漂移较大的; 2.使用频繁,时间较长的; 3.电子类设备较长时间未启用的; 4.参考标准、标准物质的保管环境及使用有效期。 四、核查方式 A.表示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进行期间核查; B.表示以留样的再检测对比进行期间核查; C.表示以同样功能的设备比对来进行期间核查; D.表示实验室间比对进行期间核查; E.表示用具自校功能设备的自校程序进行期间核查; F.表示其他有效的期间核查方式。 五、核查周期

1.对使用频率较低,使用时间较短,稳定性较高的设备、参考 标准及标准物质可一年进行1-2次。 2.对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核查次数,但不得少于6个月一次。 六、期间核查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 见核查方法目录 七、期间核查方法 具体的期间核查方法见各设备、参考标准及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对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 2.引用标准GB/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原理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后的初期和检定有效期中期,对取自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按GB/规定的方法进行拉伸试验,对两次的试验所测得的抗拉强度值进行对比,从而判断所核查的万能材料试验机的计量性能是否正常。 4.操作方法 4.1 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六个试件,按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 4.2 在万能材料试验机检定合格的几天内,对同一根钢筋的两组试件中的一组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范文.doc

序核查设号备名称 1温控仪 水泥胶 砂流动2 度测定 仪 混凝土3试验用 搅拌机 电热鼓4风恒温 干燥箱 数控水 泥砼标5 准养护 箱 混凝土6 振动台7沸煮箱 水泥稠8度凝结 测定仪 震击式9标准振 筛机10标养室 雷氏夹11 测定仪 混凝土12贯入阻 力仪 温度控13 制仪 快速养14 护箱 海南慧江混凝土检测有限公司 年测量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文件编号: HJJC/BG05-2015 型号检查检查核查最近检计划核 实施人 结果规格方法项目方法定日期查时间评价 TDW-200 自检 温度控 比对2015.陈德珍 符合规 1 制定 振动 25 符合规NLD-3 自检次的时校准. 6 2015.陈德珍 定 间 HJW60 自检 搅拌时 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间定101-2A 自检温度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定SHBY-40B 自检温度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定1*1 自检 振动时 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间定FZ-31A 自检 沸点温 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度定70mm 自检标尺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定ZBSX92A 自检 震击次 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数定HBY-II 自检温度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定LD-50 自检 砝码质 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量定HG-80 自检负荷比对.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定 TDW-200 自检温度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1 定 84 自检温度校准. 6 2015.陈德珍 符合规 定

常规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规程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规程 1、目的 保证电子天平在两次检定周期之间检定或校准状态的可信度,保持原有状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核查时间 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与检定/校准周期一致,安排在两次检定/校准中间进行,一般为上次检定/校准后六个月,或测量数据异常时。 3、核查依据 JJG 1036-2008《电子天平》。 4、核查器具 标准砝码:5kg、2kg、1kg、500g、300g、200g、100g、50g、20g、10g、5g、2g、1g、500mg、200mg、100mg等。 5、环境条件 温度20±2℃,相对湿度≦50%,无振动环境。 6、核查步骤 6.1将电子天平置于工作台上,调节水平,接通电源,按仪器设备说明书开机,进行预热。 6.2使天平稳定的显示零位。 6.3依据被核查天平最大量程,选择不同标准载荷砝码从零开始,逐渐递增,共布设5个测量点,每测量点平行测试3次,取平均值。 7、结果评价 7.1测量平均值与标准砝码标准值之差应符合下表最大允许误差要求。

注:e=10d,d为测量精度。 7.2当结果符合要求时,证明该天平在两次检定周期之间保持了良好可信度状态。当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出现较大偏离,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电子天平期间核查记录表 管理编号:QC/LZ-02-010-02-01 编号: 核查人:部室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期间核查规程 1、目的 保证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在两次检定周期之间检定状态的可信度,保持原有状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核查时间 期间核查的时间间隔与检定/校准周期一致,安排在两次检定/校准中间进行,一般为上次检定/校准后六个月,或测量数据异常时。 3、核查标准 同一根HRB400\Φ20mm钢筋上截取的6根500mm钢筋。 4、环境条件 温度10~35℃。 5、核查步骤 5.1两台试验机开机预热。 5.2同一核查人员分别在两台试验机上进行2根钢筋拉伸试验,保持相近拉伸速率,记录2次测量最大力值,计算测量平均值,分别为Y1、Y2。 6、结果评价 当满足,认为核查结果满意,试验机检定状态得到维持。 U 1、U 2 分别为两台试验机扩展不确定度,一可使用校准证书提供的设备扩展不确定度, 二可使用测量可能值区间的半宽度(仪器的最大允许误差),即U=ɑ=Δ。 k为包含因子,一般取2。 当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出现较大偏离,执行《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

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docx

管电压(KV)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方法 一、射线检测 1、曝光曲线的核查方法 1.1核查周期 射线设备均应制作曝光曲线,曝光曲线每年至少核查一次;射线设备更换重要部件或经较大修理后,应及时对曝光曲线进行核查。 1.2准备 准备一块阶梯试块(图1)和2块补充试块,材料与被透照工件相同或相近。其中补充试块尺寸长*宽*高为210*100*10(mm)。 胶片、增感屏等材料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 图1 制作曝光曲线的阶梯试块 1.3 透照 各机型按表一选择低、中、高三个管电压进行曝光三次,曝光时其他参数(曝光时间、焦距)与制作曝光曲线时一致。得到一组胶片。 机型 低中高 1605 60 100 140 2005 80 130 180 2505 120 180 230 3005 140 210 280 1.4 暗室处理:按照制作曝光曲线时的暗室处理条件进行冲洗胶片。 1.5 测定:分别测定底片黑度为3.0(该黑度值与曝光曲线一致)时,对应的阶梯试块厚度。 1.6 核查结果判定:当上述测定的三个厚度值,与低、中、高管电压查原曝光曲线的厚度值之差在±2mm范围内,曝光曲线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应重新制作。 1.7 曝光曲线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0”的表格进行记录。 2、黑度计(光学密度计)的核查方法 2.1. 适用范围 本规程用于对射线照相底片的黑度测量的黑度计的校验,使黑度计能够对射线底片黑度作出可靠的测定。黑度计应每6个月校验一次,标准黑度片应每2年送计量单位检定一次。 2.2. 校验需用标准器具 检定合格的标准黑度片一个。

2.3 操作步骤 2.3.1 接通黑度计电源和测量开关,预热10min 左右。 2.3.2 用标准黑度片的零黑度点校准黑度计零点。校准后顺序测量黑度片上不同黑度的各点的黑度,记录测量值。 2.3.3 按3.2的规定反复测量三次。 2.3.3 计算出各点测量值的平均值,以平均值与黑度片该点的黑度值之差作为黑度计的测量误差。 2.3.4 对黑度不大于4.5的各点的测量误差均应不超过±0.05,否则黑度计应校准、修理或报废。 2.4 记录及标识 校验完毕后在仪器上进行标识,校验人员应按黑度计校验报告内容对测试数据认真记录并评价结论。 2.5 黑度计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1”的表格进行记录。 3、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的核查方法 3.1核查周期 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应每年进行核查。 3.2 技术要求 3.2.1亮度 观片灯应具有按照照相底片的黑度进行亮度选择的装置。观片灯亮度要求的最小值见表二。 时,应不小于10 cd/m2。 3.2.2均匀系数 观察屏各部分应有均匀照明,均匀系数应大于0.5。 3.3 核查方法 3.3.1一般要求 所有的光度测定均在暗室进行,照明光度计必须放在测定范围的中心,而且即使当观察屏完全被遮住后,从观片灯漏出的光不影响测定。 3.3.2核查设备 试验时所用设备须持有国家计量单位签发的有效证书,测量光学参数时所用的亮度计应符合JJG 221的要求。 3.3.3 亮度测定 观片灯亮度测定用亮度计进行。 3.3.4均匀系数测定 照明均匀系数测定用亮度计进行。把观察屏分成若干正方形,正方形每边长3.5cm,分别测定每个正方形的亮度。找出四个最大亮度值和四个最小亮度值,并计算出Lmax和Lmin 亮度的算术平均值,均匀系数g=Lmin/Lmax。 3.4 观片灯的亮度和均匀度核查记录按“文件编号:YTHNDT/QM04–C-JL122”的表格进行记录。 二、超声检测

试验室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一、期间核查的概念及目的 期间核查是根据规定程序,为了确定计量标准、标准物质或其他测量仪器是否保持其原有状态而进行的操作。期间核查的概念可表述为:在测量设备相邻两次校准或检定期间,采用可信的方法对其使用功能及测量性能进行的一种核查,验证其是否得到有效维持,旨在确认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程度。 二、期间核查的对象 期间核查的重点测量设备有: 1、仪器设备性能不稳定,漂移率大的; 2、使用非常频繁的; 3、经常携带到现场检测的; 4、在恶劣条件下使用的仪器设备; 5、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 6、因设备使用频率较低,标准周期长于校准规范规定的时间。 三、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方法 1、仪器间的比对 ①传递测量法 ②多台(套)设备比对法 ③两台(套)设备比对法 2、标准物质法 3、留样再测法 4、实物样件检查法 5、自带标样核查法 6、直接测量法 ①试验室间比对法 ②方法比对法 四、期间核查结果处理及期间核查频次 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期间核查后,应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其判定原则如下:当通过期间核查发现测量设备性能草畜语气使用要求是,首先,应立即停止使用

并进行维修,在重新鉴定或校准表明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或措施,对上次核查后开展的检定、校准、检测工作进行追溯,以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由于设备失准而造成的风险。 检验检测机构应监理实施期间核查程序,详细描述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使用等规定,防止污染和损坏。同时从自身资源、技术能力、设备的重要程度,可能产生的风险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对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频次、方式、结果并新城记录,严格管理,以确保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五、期间核查与校准、检定的区别 期间核查与校准、检定的区别

(完整版)仪器期间核查

仪器如何做期间核查? 实验室一般对仪器进行定期检定或校准,以保证其量值的溯源性,并加以必要的维护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大多数实验室认为,只要对仪器进行了定期检定或校准,仪器就是可靠的,出具的数据就是有效的,使得仪器的期间核查成为实验室最易忽视也最不重视的环节。 期间核查如何定义? 期间核查(intermediate checks)是指为保持对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在两次检定之间进行的核查,包括设备的期间核查和参考标准器的期间核查,二者合起来本质上相当于ISO/IEC导则25(1990)中的运行检查。这种核查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通过期间核查可以增强实验室的信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为什么要进行期间核查 实际上,使用频率高、易损坏、性能不稳定的仪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操作方法,环境条件(电磁干扰、辐射、灰邕、温度、湿度、供电、声级),以及移动、震动、样品和试剂溶液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证检定或校准状态的持续可信度。因此,实验室应对这些仪器进行期间核查。 几个例子 1.比如分析天平是实验室称取物质质量的常用仪器,使用频率最高,容易受到被称量物质的污染,过载、使用不当还会造成刀口损坏,影响天平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2.又如,分光光度计对光波长的要求很高,在叶绿素的测定中波长偏差1-2nml~p可造成叶绿素b浓度测定结果10-20%左右的相对误差。此外,仪器的信噪比、单色光带宽、杂色光强度和样品室、比色皿的污染等都可能影响仪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除了在开机前和关机后检查仪器外,对重要的检测设备在两次周期检定(校准)之间需进行期间核查。最终使其满足监测工作要求,保证监测结果的质量。 了解仪器的精度、准确度和灵敏度是否有变化,也对从上次检定到本次核查期间所做的工作作一结论,如以后仪器再发生问题,无需核查本次核查前的结果。 核查原因 期间核查通常在下述情况下进行: (1)按照年核查次数进行; (2)仪器设备导出数据异常; (3)仪器设备故障维修或改装后; (4)常期脱离实验室控制的仪器设备在恢复使用前(如外界); (5)仪器设备经过运输和搬迁; (6)使用在中心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 核查内容 核查内容一般为: (1)仪器设备的基本漂移、本底水平、信噪比、零点稳定度检测; (2)光学仪器设备的波长重现性和灵敏度检测;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保持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始终处于合格有效的状态,维持认可的检测能力,保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用于检测、实验、校准的仪器、设备和测量系统(包含测量软件)。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应: 3.1.1制定出本实验室“期间核查”的政策; 3.1.2组织各检测部门确定出“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3.1.3组织各部门组织制定“期间核查”的方法; 3.1.4监督各部门“期间核查”的实施; 3.1.5解决“期间核查”所需要的资源。 3.2检测部门负责人应: 3.2.1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3.2.2组织研究“期间核查”的方法。 3.3仪器设备管理员应: 3.3.1制定“期间核查”计划表; 3.3.2督促期间核查的实施。 3.4检测人员应: 3.4.1按照计划时间和方法正确实施“期间核查”; 3.4.2建立“期间核查”的过程参数; 3.4.3及时对失效仪器设备提出事故报告。 3.5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期间核查的政策 4.1.1本实验室规定对以下用途的仪器设备实施期间核查,以证明其校准合格状态的可信度: (1)用于关键量测量的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 (2)使用频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 (3)经常搬运和流动使用的仪器设备; (4)历年校准/检定证明稳定性差的仪器设备; (5)检定/校准结果表明示值误差已经接近边界极限值; (6)停用了一段时间且没有超出校准/检定期的仪器设备; (7)外借的仪器设备。 4.2期间核查的方法

4.2.1检测部门首先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清单,然后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各检测部门的需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部门实施。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期间核查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确认。 4.2.2各检测部门的核查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核查工具和手段,将化学性能稳定的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对于有可能或怀疑量值发生变化的测量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合格状态的技术核查。 4.2.3首次核查应当选择在仪器设备校准合格之时,并以此时的核查数据作为核查控制参照点,结合校准或检定证书给出的最大示值误差(选择正负误差最大的两个点),设定需要控制的上限和下限。核查人员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度和其自身的稳定性确定下次核查的时间。 4.2.4对于必须使用技术成本较高的核查方法和手段的仪器设备,也可以与当地计量检定部门签立技术核查的服务协议,请计量技术机构协助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对测量仪器设备必要的测量段或测量点的技术核查。 4.2.5 如标准物质的核查存在困难时,可以缩短采购周期,以确保使用有效的标准物质。 4.2.6核查的时间应视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而定,可以安排在仪器设备的使用前或使用后,或者安排在仪器设备的维护中进行。 4.2.7核查人员应当将每次核查的结果予以完整的记录,作为一组统计数据,并据此绘制出控制图或曲线,用以对所核查仪器设备校准状态及稳定性的考核。4.3核查结果的处置 4.3.1为有效的监督“期间核查”的结果的有效性,监督员应将检查的核查数组,图表或曲线张贴在实验室显著的位置,以实施监督核查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3.2当核查怀疑或发现校准/检定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核查人员应立即向监督员作出报告,必要时监督员应暂停检测工作,组织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追溯,分析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需要时应请计量技术部门对该台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再次进行校准或检定。 5.相关程序文件: 1. 《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2.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程序》 3.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4.期间核查仪器设备清单 5.期间核查计划和确认表 6.期间核查记录表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作者:来源:时间:2018-10-26 浏览:244人次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1、目的 对检测用设备在两次检定之间的技术指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中心主要或重要检测仪器设备、现场检测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年度期间核查计划。 3.2项目负责人具体实施期间核查,检测室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3.3质量监督员负责督促完成期间核查计划。 4、期间核查时机 仪器的期间核查时间间隔一般在仪器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内进行1~2次核查为宜,当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实施期间核查。 4.1因使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温度、湿度变化较大,有可能影响仪器的准确性; 4.2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可疑数据,对仪器设备提出怀疑时; 4.3遇到重要的检测,如发生重大水质污染事故或委托用户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 5、期间核查方法 5.1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标准物质包括各种标准样品,如pH计、电导率仪等采用定值溶液进行核查。使用标准物质核查时应注意所用的标准物质的量值能够溯源,并且有效。 5.2使用仪器附带设备核查,仪器带有的自动校准系统可以用来核查。如电子天平自带的标准工作砝码能够自动校准。 5.3仪器设备之间的比对,实验室中有多台相同或类似的仪器设备,可以同另一台相同或更高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5.4使用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如溶解氧仪采用碘量法进行比对。 5.5对保留样品量值重新测量,只要保留的样品性能稳定,可以用来作为期间核查的核查标准。如对无校准源的放射性检测仪器使用特定的样品。 5.6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定中有关要求和方法,可以直接作为期间核查的方法。 5.7期间核查可以参照仪器设备检定规程操作,采用其中需要核查的部分(常用仪器设备检定规程见表1)。如果没有该类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还可以参照类似仪器设备的检定规程。 表1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1.目的: 为保持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始终处于合格有效的状态,维持认可的检测能力,保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用于检测、实验、校准的仪器、设备和测量系统(包含测量软件)。 3.职责: 技术负责人应: 制定出本实验室“期间核查”的政策; 组织各检测部门确定出“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组织各部门组织制定“期间核查”的方法; 监督各部门“期间核查”的实施; 解决“期间核查”所需要的资源。 检测部门负责人应: 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组织研究“期间核查”的方法。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 制定“期间核查”计划表; 督促期间核查的实施。 检测人员应: 按照计划时间和方法正确实施“期间核查”; 建立“期间核查”的过程参数; 及时对失效仪器设备提出事故报告。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期间核查的政策 本实验室规定对以下用途的仪器设备实施期间核查,以证明其校准合格状态的可信度: (1)用于关键量测量的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

(2)使用频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 (3)经常搬运和流动使用的仪器设备; (4)历年校准/检定证明稳定性差的仪器设备; (5)检定/校准结果表明示值误差已经接近边界极限值; (6)停用了一段时间且没有超出校准/检定期的仪器设备; (7)外借的仪器设备。 期间核查的方法 检测部门首先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清单,然后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各检测部门的需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部门实施。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期间核查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确认。 各检测部门的核查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核查工具和手段,将化学性能稳定的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对于有可能或怀疑量值发生变化的测量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合格状态的技术核查。 首次核查应当选择在仪器设备校准合格之时,并以此时的核查数据作为核查控制参照点,结合校准或检定证书给出的最大示值误差(选择正负误差最大的两个点),设定需要控制的上限和下限。核查人员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度和其自身的稳定性确定下次核查的时间。 对于必须使用技术成本较高的核查方法和手段的仪器设备,也可以与当地计量检定部门签立技术核查的服务协议,请计量技术机构协助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对测量仪器设备必要的测量段或测量点的技术核查。 如标准物质的核查存在困难时,可以缩短采购周期,以确保使用有效的标准物质。 核查的时间应视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而定,可以安排在仪器设备的使用前或使用后,或者安排在仪器设备的维护中进行。 核查人员应当将每次核查的结果予以完整的记录,作为一组统计数据,并据此绘制出控制图或曲线,用以对所核查仪器设备校准状态及稳定性的考核。 核查结果的处置

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试验仪器设备期间核查 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一、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钢筋试件法)(一)适用范围 本核查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各种类型准确度等级为一级的万能材料试验机。 (二)环境条件 1.核查环境温度10℃~35℃。 2.相对湿度:≤80%RH。 (三)核查范围 1.核查参数:拉力; 2.核查量程:日常检测采用的量程范围。 (四)核查标准 普通热轧带肋钢筋试样。 (五)技术要求 1.核查限:溯源性变动允许范围±%; 2.钢筋试样要求:制样的钢筋应从同炉号同批号钢筋中选取,各项质量指标符合相应产品标准要求,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一般不应大于%,试样不得受潮锈蚀; 3.取样方法按照相关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执行; 4.试样的拉伸试验按现行钢筋拉伸试验方法执行。 (六)核查方法 1.从符合技术要求的钢筋中抽取三根钢筋,按试样截取要求制作试件,每根不少于12个试件作为一批;三根钢筋所制作试件分别为A、B、C三批;每一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A1、A2、B1、B2、C1、C2六组存放;

2.检测试件的基准平均值,在设备检定后一周内,抽取A1、B1、C1三组进行拉 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分别计算其拉力基准平均值F jb (计算到1N); 3.两次周期检定之间,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分次抽取A2、B2、C2组试件进 行多次核查拉伸试验,记录最大拉力,并计算拉力核查平均值F hc (计算到1N)。(七)核查结果计算 计算核查平均值与基准平均值之差P,P=(F hc -F jb ) 计算核查限绝对值Δ jb,Δ jb =F jb ×1% 计算E值 E=|P|÷Δ jb (八)核查结果评价 当E≤1时,核查结论合格 (九)说明 1.剩余试件B2、C2可用于继续核查; 2.根据确认的核查周期,可以增减钢筋试件的取样批次; 3.核查周期按设备的使用频繁程度、环境条件和核查结果综合分析确定。JCZX-TX-JL-39-1 万能材料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表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 1、期间核查的目的 检查被测仪器、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校准状态是否得到保持。 2、进行期间核查的仪器 (1)所有测量标准、标准物质都必须进行期间核查 (2)对于新购设备,选择使用频次高的和使用环境恶劣的检测设备(3)选择对关键参量的检测质量影响较大的检测设备 (4)分析历年校准证书,选择示值的校准状态变动较大的检测设备(5)曾经过载或怀疑有质量问题的设备 3、进行期间核查的参数和量值 (1)选择使用最频繁的参数和量值 (2)选择示值变动性最大的参数和量程 (3)新购设备,选择基本参数和基本量程 4、期间核查方法及结果评价方法 期间核查应尽可能理想的环境条件下和理想的测量系统中进行,重复测量次数应充分大(例如10次),以消除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取X1、X2的平均值给出测量结果。 (1)“核查标准”是“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的情况 如果采取“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的“核查标准”,因为已知测量标准复现的量值(即已知约定真值),则可不进行第一次测量,但要注意“有证标准物质”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的扩展不

确定度必须比被核查仪器设备最大允许误差△小3倍以上。 判据式为: H =|?-R X X 2| 【建议】优先采取“有证标准物质” 或已知校准/实际值X R 的“核查标准”。 (2)如果使用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 S ,则两次测量值X 2和X 1都必须使 用示值误差进行修正,因为固定的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此时示值误差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 判据式为: H =U X X | |12- 注意:上式分母是被核查仪器设备的校准值X S 的扩展不确定度U ,不 是被核查仪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接受准则:H ≤0.7,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得到保持; 拒绝准则:H >1,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没有得到保持,必须查找原因并迅速采取纠正措施或重新送校准。 临界预防准则:0.7<H ≤1,表明被核查的仪器设备的校准状态接近临界,这是必须查找原因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需要指出,推荐的临界预防准则的下限0.7需要根据不同实验室和不同设备的情况决定,也可以是0.8甚至0.9,其选择需要在资源投入和风险之间进行平衡。

2014年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要点

宜宾市汽车运输也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 2014年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 1 目的 为了证明本站在用测量设备、检验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间隔内,保持其准确可靠,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在用测量设备、检验设备的期间核查; 3 职责 3.1检测组负责人负责期间核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3.2技术管理者负责审批期间核查方案,组织实施; 3.3办公室负责对期间核查实施监督管理。 4 程序 4.1需进行期间核查的对象; 4.1.1新购的仪器设备及首次使用的标准物质等; 4.1.2仪器设备稳定性考核结果证明其检定数据超出稳定性允差的; 4.1.3携带到现场检测的仪器设备和使用频繁的仪器设备; 4.1.4仪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可疑现象发生等。 4.2期间核查可选用的方法: 4.2.1采用高一精度等级的仪器设备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核查; 4.2.2采用同等精度的仪器设备进行比对; 4.2.3选用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样品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采用统计技术对每次测量结果进行评估; 4.2.4通过对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相关性进行验算。 4.3制定期间核查方案 4.3.1检测组负责人根据仪器设备稳定性考核记录确定

期间核查对象; 4.3.2技术负责人选择核查方法,确定核查间隔及结果评定要求,按照核查对象归类编制核查方案; 4.3.3技术管理者对核查方案审核批准后,组织实施。 4.4期间核查的实施 4.4.1检验人员按照期间核查方案的要求开展期间核查并记录; 4.4.2检测组负责人负责对核查结果进行确认; 4.4.3办公室负责对期间核查监督管理; 4.4.4经期间核查确认该仪器设备为失准的,按《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程序》办理。 4.4.5期间核查计划表 5、相关文件 《仪器期间核查程序》 CXWJ018 《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CXWJ017

仪器设备期间核查方法精编版

计量器具的期间核查要求 1.目的: 为保持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状态始终处于合格有效的状态,维持认可的检测能力,保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特制定本要求。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所有用于检测、实验、校准的仪器、设备和测量系统(包含测量软件)。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应: 3.1.1制定出本实验室“期间核查”的政策; 3.1.2组织各检测部门确定出“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3.1.3组织各部门组织制定“期间核查”的方法; 3.1.4监督各部门“期间核查”的实施; 3.1.5解决“期间核查”所需要的资源。 3.2检测部门负责人应: 3.2.1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 3.2.2组织研究“期间核查”的方法。 3.3仪器设备管理员应: 3.3.1制定“期间核查”计划表; 3.3.2督促期间核查的实施。 3.4检测人员应: 3.4.1按照计划时间和方法正确实施“期间核查”; 3.4.2建立“期间核查”的过程参数; 3.4.3及时对失效仪器设备提出事故报告。 3.5 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 4.1期间核查的政策 4.1.1本实验室规定对以下用途的仪器设备实施期间核查,以证明其校准合格状态的可信度: (1)用于关键量测量的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 (2)使用频度较高的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 (3)经常搬运和流动使用的仪器设备; (4)历年校准/检定证明稳定性差的仪器设备; (5)检定/校准结果表明示值误差已经接近边界极限值; (6)停用了一段时间且没有超出校准/检定期的仪器设备; (7)外借的仪器设备。 4.2期间核查的方法

4.2.1检测部门首先确定本部门需要“期间核查”的仪器设备清单,然后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各检测部门的需要制定期间核查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各检测部门实施。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对期间核查的实施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确认。 4.2.2各检测部门的核查人员应当选择适当的核查工具和手段,将化学性能稳定的标准物质作为“核查标准”,对于有可能或怀疑量值发生变化的测量仪器设备或测量系统进行校准合格状态的技术核查。 4.2.3首次核查应当选择在仪器设备校准合格之时,并以此时的核查数据作为核查控制参照点,结合校准或检定证书给出的最大示值误差(选择正负误差最大的两个点),设定需要控制的上限和下限。核查人员应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度和其自身的稳定性确定下次核查的时间。 4.2.4对于必须使用技术成本较高的核查方法和手段的仪器设备,也可以与当地计量检定部门签立技术核查的服务协议,请计量技术机构协助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对测量仪器设备必要的测量段或测量点的技术核查。 4.2.5 如标准物质的核查存在困难时,可以缩短采购周期,以确保使用有效的标准物质。 4.2.6核查的时间应视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而定,可以安排在仪器设备的使用前或使用后,或者安排在仪器设备的维护中进行。 4.2.7核查人员应当将每次核查的结果予以完整的记录,作为一组统计数据,并据此绘制出控制图或曲线,用以对所核查仪器设备校准状态及稳定性的考核。4.3核查结果的处置 4.3.1为有效的监督“期间核查”的结果的有效性,监督员应将检查的核查数组,图表或曲线张贴在实验室显著的位置,以实施监督核查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3.2当核查怀疑或发现校准/检定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核查人员应立即向监督员作出报告,必要时监督员应暂停检测工作,组织对以往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追溯,分析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方法,需要时应请计量技术部门对该台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再次进行校准或检定。 5.相关程序文件: 1. 《实现测量可溯源程序》 2. 《检测报告的编制和管理程序》 3. 《不符合检测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 4.期间核查仪器设备清单 5.期间核查计划和确认表 6.期间核查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