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

浅谈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
浅谈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

浅谈氮氧化物对环境的危害及污染控制技术

摘要:氮氧化物气体是危害最大、最难处理的大气污染物之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有效控制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气污染已刻不容缓。本文对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技术进行了概述,这对于“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的减排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关健词:氮氧化物来源危害低氮燃烧技术烟气脱硝技术

Abstract: NOX are one the most serious pollutant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be dealt with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caused by nitrogen oxides is important and impendent. In this paper, the oxides of nitrogen source, hazard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the”12th Five-Year Plan” on nit rogen oxide emission reduction has further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NOX;source ;harm ;low NOx combustion technology;flue gas De-NOxtechnology

我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消耗量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76 %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耗的增加,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而氮氧化物(NOx) 是其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来,由于机动车拥有量的迅速增长,尾气排放氮氧化物(NOX)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国家“十二五”期间把氮氧化物(NOX)做为减排指标考核,控制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已势在必行,。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

大气中氮氧化物有N2O、NO、NO2、N2O3、N2O4和N2O5,总起来用NOx 表示。其中污染大气的主要是NO和NO2。NO毒性不太大,但进入大气后可被缓慢地氧化成NO2,当大气中有O3等强氧化剂存在时,或在催化剂作用下,其氧化速度会加快。

大气中的NOx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自然界中的固氮菌、雷电等自然过程所产生,每年全球约产生5亿吨,另一方面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每年全球产生量超过5000万吨。在人类活动产生的NOx中,由各种炉窑、机动车和柴油机等燃料高温燃烧产生的约占90%以上,其次是硝酸生产、硝化过程、炸药生产及金属表面的硝酸处理等过程。从燃烧系统中排出的NOx95%以上是NO,其余主要为NO2。由于在环境中NO最终将转化为NO2,因此,估算的NOx排放量都按NO2计。

NO2的毒性约为NO的5倍。当NO2参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后,其毒性更强。大气中的NOx对人和动植物都有一定的危害。NO还

化学与社会-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doc

环境污染的危害 地理环境污染geographical environment,pollution of由于人为原因,向地理环境释放物质和能量,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与发展,或造成某些地理要素的使用价值下降等现象。地理环境污染的范围,小可以是一座城市、一条河流,大可扩展到全球。地理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危害生态平衡,破坏自然资源。 地理环境污染-污染状况 环境污染 由于人为原因造成地理环境污染的历史很久。早在城市发展初期,由于人口密集,各种手工业作坊排放出的烟气、污水、废渣等就污染周围的环境。13世纪,英国因烧煤致使伦敦烟雾弥漫,有碍居民生活,曾有对煤炭的“有害气味”提出抗议的记载。所以,地理环境污染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但早期地理环境污染仅限于历史久、人口多和手工作坊发达的城市,对整个地理环境影响不大。 产业革命后,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排向地理环境中的废弃物的量急剧增加,不断发生环境污染事件。例如,1850年英国由于排污造成了泰晤士河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事件;19世纪下半叶英国伦敦多次发生严重的有毒烟雾事件;19世纪后期日本足尾铜矿排出的废气毁坏了整片的山林和农作物,受害面积达400平方公里;1940年美国洛杉矶市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等。这个时期地理环境污染强度和范围增大,由一个点(城市)的污染大到一个地区的污染,从对人体产生影响大到对人体和生物造成危害,导致疾病和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世界的社会生产力进一步飞跃发展,排向地理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和种类都急剧增加,许多地区和国家发生了现代工业带来的、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日本发生了由于Hg、Cd污染水体,再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最后造成“水俣病”、“痛痛病”等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由于难以降解并能在生物体内和地理环境中累积的有机氯等农药的使用和滥用,造成某些地区生态平衡的失调和危机。这些农药和其他污染物在盛行风和海流的带动下,传播到地球上各个角落,造成全球污染。对整个地球而言,严重的污染使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高和臭氧层受到破坏。大气中CO2浓度增高产生温室效应,不

【开题报告】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开题报告 轮机工程 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2005年5月19日,MARPOL73/78附则VI正式生效之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播造成大气污染的现象,但是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57届会议通过了MARPOL73/78附则VI的修正案,对船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与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排放含量作了限制,禁止故意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这一举措给航运业各相关利益方面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由于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通过了新的MARPOL73/78附则VI修正案,对柴油机的废气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根据已生效的MARP0L73/78附则VI的规定,在NO x排放方面,对于2000年1月1日~2011年1月1日安装的柴油主机的NO x排放量不得超过17克/千瓦·时;2011年1月1日以后安装的柴油主机的NO x排放标准为14.4克/千瓦·时;2016年1月1日以后安装的柴油主机的NO x排放标准为:当船舶航行于指定的排放控制区域内时为3.4克/千瓦·时,在排放控制区外航行时仍为14.4 克/千瓦·时。对于现有主机,MEPC 规定1990年1月1日~2000年1月1日安装的输出功率在5000千瓦以上、汽缸工作容积在90升以上的柴油主机的NO x 排放标准为17克/千瓦·时。 从另一方面讲,MARP0L73/78附则Vl的修正案是世界各相关国家、航运业内的各相关利益方相互博弈的结果,是政治、经济利益的体现。按照市场理论,企业将根据技术实施能力的不通,通过技术占领甚至垄断市场,排斥不符合该技术标准的产品,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MARP0L73/78附则VI中规定的排放限制标准的具体数值,基本上反映了目前船用柴油机生产制造的最高水平。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经过技术引进和研发,都可以生产制造船舶柴油机,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制造工艺水平还不够高,无论从经济性方面,还是从环保性方面,都不能与先进的船舶柴油机生产国相比。正是如此,工业发达国家才要极力促进MARPOL73/78附则Vl的修订和实施。这也就促使着发展中国家要努力提升相关技术水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期早日达到公约的标准。 针对我国船用柴油机主要依赖许可证生产的现状.在船机减排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因此加快船机氮氧化物排放处理的研究步伐实有必要。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有降低柴油机氮氧化物的基本技术、IMO不同阶

(环境管理)有关环境和环境污染的基本知识

有关环境和环境污染的基本知识 提纲: 1. 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 2. 什么是环境污染? 3. 环境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4. 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怎样造成的? 5. 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6. 什么是水污染?水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7. 水污染会带来什么危害? 8. 什么是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 9. 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会带来哪些危害? 10. 什么是噪音?噪音污染对人有什么危害? 11. 分贝值表示的是什么? 12. 我国对环境噪音的容许分贝值规定是多少? 13. 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对环境和人有什么危害?有什么减少酸雨的办法? 14. 什么是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 15. 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我们能做什么? 16. 臭氧层在哪里?对生命有什么保护作用? 17. 臭氧层是怎样被破坏的?有什么补救措施? 18. 什么是生物圈和生态系统? 19. 什么是生态平衡?为什么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0.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为什么要保护它? 21. 什么是食物链?人与食物链有什么关系? 22. 森林有哪些环境价值?

23. 热带雨林为什么十分珍贵? 24. 什么是土地沙化,荒漠化?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荒漠化? 25. 海洋给予了人类什么?海洋污染是哪里来的?有什么危害?人类可以为保护海洋做什么? 26. 地球上有多少可供生命使用的淡水? 27. 什么是地球资源?哪些是不可再生的地球资源? 28. 为什么要节约化石燃料? 29. 为什么要珍惜粮食? 1. 什么是环境?为什么说我们依赖环境而生存? 人类的环境分为: 1〕自然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生物环境、地质和土壤环境和其他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和其他社会环境。 简单通俗地讲,所谓环境,即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面对的一切。我们面对的空间提供给我们呼吸所需要的空气,天上的雨下到地上,变成江河湖泊或地下水,成为可供我们饮用的淡水。我们吃的瓜菜果粮从土地中生长出来。 仔细想想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从起床、洗涑、早餐、上班、工作、下班、买菜、做饭、涮碗、洗衣,到看电视、看书、最后睡觉。我们消耗的有水、电、煤(或天然气,柴火〕、汽油(乘车的人〕、食物及洗涤用品等等;我们使用的有棉制品(如床单、衣服〕、木制品(如家具〕、金属制品(如菜刀〕、玻璃制品(如杯子〕、石油制品(如塑料〕、粘土制品(如住房用砖〕、甚至生物制品(如中草药)等等。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必需品都是用大自然中的原料比如棉花、森林、矿物等做成的。在它们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还需要耗用大量淡水、煤炭或石油等能源。就这样,我们靠环境提供给的一切而生活着。试想一下,一旦大自然停止了原料的供给,我们的生活就很可能变得十分困难,人类就有可能失去生存条件。有人说“破坏环境就是破坏人类自身的生存基础”,这句话是十分准确的。 2. 什么是环境污染? 一种状态由洁净变污浊的过程叫污染。环境污染即指环境变得不清洁、污浊、肮脏、或其他方面的不洁净的状态。 我们面临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返回)

氮氧化物相关知识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 (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变为二氧化氮。 造成大气污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因此,环境学中的氮氧化物一般就指这两者的总称。氮氧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氮氧化物与空气中的水结合最终会转化成硝酸和硝酸盐,硝酸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它与其他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光化学烟雾污染。 大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增长,造成了氮沉降量的增加。根据酸雨监测数据,降水中NO3-与SO42-当量浓度比值1999年以来呈现上升趋势。NO3-与SO42-当量浓度比值增大,表明氮氧化物对酸性降水的贡献在增大,我国酸雨正在由硫酸型酸雨向硫酸/硝酸复合型过渡。同时,氮沉降产生更多的硝酸根和氮的氧化物,使土壤酸化,使水酸化和富营养化。1 U' P4 [& v. |! z. v7 c4 @ 氮氧化物的持续增加,还会加速细微颗粒物和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氮氧化物是光化学污染的前体物之一。在阳光照射下,NO2和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经由一连串的光化学反应生成O3和甲醛、乙醛等多种二次污染物,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并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大气环

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我国一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和机动车保有量大的城市,已经发现发生光化学污染的趋势,尤其是在北京、广州、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监测到了光化学污染的发生。 因此,减少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对于保护生态、保持人们身体健康起到重要作用。而减排氮氧化物就是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二氧化硫的硫主要来自燃料,而氮氧化物的氮来源是燃料和空气,既与燃烧温度有关,也与混合气体在高温区停留的时间有关。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变化范围较大,准确测算不容易。随着燃料使用量和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氮氧化物也会随之增加。据测算,全国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年增长率为5%~8%。如果不采取进一步的氮氧化物减排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继续发展、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中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将持续增长。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到2030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将达到3540万吨,势必造成严重的环境影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而减少氮氧化物最重要的政策措施就是总量控制。 测定尾气中NO、NO2、N2O、N2O4,用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分别怎样做?用色谱做有啥优点和不足? 如果是硝酸合成中的尾气,最好采用红外气体分析,并且将氮氧化物转化成红外可以检测的形式。另外可以用激光分析法,可能也需要对气体进行适当的转化才好测定。采用色谱法,可能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及分离条件是一个较为棘手的过程。如果是测定总氮氧化物,则可以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

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规则修正案

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规则修正案MEPC 58/23/Add.1 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规则修正案 (2008年氮氧化物技术规则) 引言 前言 1997年9月26日,《经1978年议定书修正的〈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 73/78)当事国大会以大会决议2通过了《船用柴油机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规则》(《氮氧化物技术规则》)。《防污公约》附则VI,《防止船舶造成空气污染规则》于2005年5月19日生效后,该附则第13条适用的所有船用柴油机都必须符合本规则的规定。2005年7月,环保会第53届会议同意修订《防污公约》附则VI和《氮氧化物技术规则》。2008年10月,环保会第58届会议完成了审议,本《氮氧化物技术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就是该过程取得的结果。 作为一般性的背景信息,在燃烧过程中形成氮氧化物的先决条件是氮和氧。这些成分一起构成柴油机吸入空气的99,。在燃烧过程中氧气将被消耗,多余氧气的数量是空气/燃料比的函数,柴油机在此情况下运转。氮在燃烧过程中大多未起反应;但有很小一部分将被氧化形成多种形式的氮氧化物。能够形成的氮氧化物(NO)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其总量主要是火焰或燃烧温X2 度的函数,以及存在于燃料中有机氮(如果存在)数量的函数,氮氧化物的形成还是氮和多余氧气在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暴露在高温下时间的函数。换句话说,燃烧温度愈高(如高峰值压力、高压缩比、高供油比率等),所形成的氮氧化物总量就越大。通常低速柴油机所形成的氮氧化物量比高速机要大。氮氧化物能引起酸化,形成对流层臭氧,营养富集等不良环境影响,对全球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摘要氮氧化物是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氮氧化物的来源以及治理氮氧化物的主要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处理氮氧化物的优点或缺点,并预测未来处理氮氧化物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氮氧化物产生危害治理 天然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人为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过程;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据80年代初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约5300万吨。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危害主要包括: 1.NOx对人体及动物的致毒作用。NO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非常强,是氧的数十万倍。一旦NO进入血液中,就从氧化血红蛋白中将氧驱赶出来,与血红蛋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长时间暴露在NO环境中较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变。这些毒害作用还会促使早衰、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是肺癌等症状的产生。 2.对植物的损害作用,氮氧化物对植物的毒性较其它大气污染物要弱,一般不会产生急性伤害,而慢性伤害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斑,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 3.NO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温燃烧生成的NO排人大气后大部分转化成NO,遇水生成HNO3、HNO2,并随雨水到达地面,形成酸雨或者酸雾。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危害。酸雨可使儿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发病率增加,同时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特别是小麦,在酸雨影响下可减产13% 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导致蛋白质含量和产量下降。酸雨对森林和其它植物危害较大,常使森林和其它植物叶子枯黄、病虫害加重,最终造成大面积死亡。 4.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NO排放到大气后有助于形成O3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光化学烟雾对生物有严重的危害,如1952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致使大批居民发生眼睛红肿、咳嗽、喉痛、皮肤潮红等症状,严重者心肺衰竭,有几百名老人因此死亡。该事件被列为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故之一。 5.氮氧化物亦参与臭氧层的破坏。N2O能转化为NO,破坏臭氧层,其过程可以用以下几个反应表示: N2O+O——N2+O2,N2+O2——2NO,NO+O3——NO2+O2 NO2+O——NO+O2,O3+O——2O2 上述反应不断循环,使O3分解,臭氧层遭到较大的破坏。 由于NOx对大气环境以及生物群体有着各种各样的危害,因此学者以及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寻找着科学高效的治理方法,其主要方法归纳如下: ()液体吸收法 此法是利用氮氧化物通过液体介质时被溶解吸收的原理,除去NOx废气。此方法设备简单、费用低、效果好,故被化工行业广泛采用,现在主要的方法有: (一)吸收法:

氮氧化物控制原理及技术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原理及新技术 李俊华,陈亮,常化振,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环境系,100084,Tel:62771093,email:lijunhua@https://www.360docs.net/doc/346654394.html,) 摘要:NOx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区域酸沉降趋势不断恶化,大气中二次颗粒物臭氧(O3)和微细可吸入颗粒物(PM2.5)居高难下,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介绍了我国NOx排放趋势,重点讨论了NOx控制原理及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烟气脱硝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脱硝催化剂原材料和制备工艺国产化、针对我国不同煤种研究催化剂适应性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燃煤烟气协同污染控制最新研究方向。 关键词:氮氧化物,燃煤烟气,稀燃汽车,排放,脱硝催化剂,协同控制 1我国NOx排放现状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确保实现SO2减排目标,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酸雨和SO2污染防治规划,重点控制高架源的SO2和NOx排放,综合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随着“十一五”期间对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效果明显,大气SO2浓度及硫沉降均有所下降。但NOx作为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在我国其排放量仍在增加,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也不仅会造成空气中NO2浓度的增加、区域酸沉降趋势不断恶化,还会使对流层O3浓度增加,并在空气中形成微细颗粒物(PM),影响大气环境质量[1,2]。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发电结构,使得燃煤成为NOx的最大来源,全国NOx排放量的67%来自煤炭燃烧,其中燃煤电厂是NOx排放的最大分担者。2007年全国NOx排放量为1643.4万吨,工业排放NOx1261.3万吨,其中火电厂排放811万吨,占全国NOx排放量的49.4%,占工业NOx排放的64.3%[3]。今年NOx排放量将达到1800万吨,未来若无控制措施,NOx排放在2020年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NOx排放国,污染将进一步加重,污染进一步加重。我国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将新建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控制在450mg/Nm3。对于氮氧化物污染严重和环境容量有限的经济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提出了更高的排放要求,如北京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将NOx排放标准严格到100mg/Nm3。因此针对重点源开展NOx排放控制原理及新技术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2固定源烟气NOx排放控制原理及技术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工业锅炉NOx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工业锅炉INDUSTRIAL BOILER (1) 3.2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 X (1) 3.3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 (1) 4 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 (1) 5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 (2) 5.1低氮燃烧技术 (2) 5.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3) 5.3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 (6) 5.4化学吸收技术 (9) 5.5组合技术 (10) 6 控制技术选用建议 (10) ii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以煤、油和气为燃料,单台出力10~65 t/h的蒸汽锅炉、各种容量的热水锅炉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各种容量的层燃炉、抛煤机炉。 使用型煤、水煤浆、煤矸石、石油焦、油页岩、生物质成型燃料等的锅炉,参照本指南。 本指南不适用于以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为燃料的锅炉。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南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南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HJ 462 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HJ 562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HJ 563 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 DB44/765 广东省地方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3.1 工业锅炉industrial boiler 指提供蒸汽或热水以满足生产工艺、动力以及采暖等需要的锅炉。 3.2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 NOx 指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工业锅炉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为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两种。 3.3 控制技术control technology 针对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整体上实现高水平环境保护所采用的与某一时期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要求相适应,在公共基础设施和工业部门得到应用的,适用于不同应用条件的一项或多项改进、可行的污染防治工艺和技术。 4 工业锅炉氮氧化物排放特性 工业锅炉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来自燃料燃烧过程,主要类型包括: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下被氧 1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综述 王洋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的新技术综述王洋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氮氧 化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对人们的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不便,加强氮氧化物 污染控制显得更加重要。文章对氮氧化物污染现象进行概述,分析氮氧化物产生 的原因,并提出氮氧化物污染控制的新技术。 关键词: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新技术 前言 空气中分子化合物种类繁多,氮氧化物也是常见的一种,从种类上来看,氮 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当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达到一定含量时,就会 形成阴霾,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石油、煤炭等化工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都会产生 氮氧化物,其中工业燃烧成为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也是进行污染控制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发展时期,要加大氮氧化物污染的控制,为人们营造健康、和谐的生 态环境。从氮氧化物控制现状来看,我国在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方面仍存在较大 不足,传统的污染控制方法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在污染治理效果上不尽如 人意,基于此,研究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新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氮氧化物定义及现状 氮氧化物具有较强的毒性,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大气产生一定危害。煤炭燃 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主要包括NO、NO2、N2O 3、N2O 4、等,其 中NO占据比例最大。NO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在光化学反应下,NO2会生 成一氧化氮和臭氧,危害人们身心健康。从氮氧化物排放情况来看,超过60%来 源于煤炭燃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化发展阶段,工业企业面临结构转型和 产业升级,加大了氮氧化物的排放控制力度。在进行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时,主要 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研究氮氧化物新技术,我国关于氮氧化物排放技术研究起 步较晚,主要用于排放量较低的氮氧化物控制,比如尾端治理,在污染控制效果 上达不到预期要求。二是控制工业燃烧中氮氧化物的成本。随着节能减排理念的 不断推进,污染排放物处理消耗成本较大,很多中小企业无力承担高昂的污染处 理费用,因此,通过降低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成本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2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作为大气中常见的污染物,氮氧化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有较大 影响。煤炭燃烧不充分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在燃烧阶段,氮氧化物的来源分 为三种,即热力型、燃烧型和快速型。 从比例来看,热力型氮氧化物约占燃烧的百分之二十,在高温作用下,空气 中的氮气和氧气会形成氮氧化物。热力型氮氧化物受温度影响较大,从试验情况 来看,当温度超过1300℃时,热力型氮氧化物增加较为明显。在燃烧过程中,一些含有氮氧化物的燃料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相应的氮氧化物,燃烧型氮氧化物 生成机理相对复杂,占据的比例也较高,这个阶段氮氧化物生成时,燃料的结构 和种类对此影响不大,主要受到温度、浓度等方面的影响。 快速型氮氧化物主要是由于燃料中的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作用下生成相应的CH 原子团,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原子团和氮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相应的HCN 类化合物,在氧气的作用下会声场氮氧化物,从比例上来看,氮氧化物总量不多,在氧气浓度较低才会发生这种反应,在生成时对于温度敏感程度较低。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浅谈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的污染及其治理 摘 要 氮氧化物是只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氧化二氮,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五氧化二氮。氮氧化物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是治理大气污染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氮氧化物的来源以及治理氮氧 化物的主要方法,分析了这些方法处理氮氧化物的优点或缺点,并预测未来处理氮氧化物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氮氧化物 产生 危害 治理 天然排放的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土壤和海洋中有机物的分解,属于自然界的氮循环过程。人为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过程;也来自生产、使用硝酸的过程,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据80年代初估计,全世界每年由于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氮氧化物,约5300万吨。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它既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也是形成大气中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和消耗臭氧的一个重要因子。其危害主要包括: 1.NOx 对人体及动物的致毒作用。NO 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非常强,是氧的数十万倍。一旦NO 进入血液中,就从氧化血红蛋白中将氧驱赶出来,与血红蛋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长时间暴露在NO 环境中较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病变。这些毒害作用还会促使早衰、支气管上皮细胞发生淋巴组织增生,甚至是肺癌等症状的产生。 2.对植物的损害作用,氮氧化物对植物的毒性较其它大气污染物要弱,一般不会产生急性伤害,而慢性伤害能抑制植物的生长。危害症状表现为在叶脉间或叶缘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水渍斑,逐渐坏死,而后干燥变成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斑点,逐步扩展到整个叶片。 3.NOx 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温燃烧生成的NO 排人大气后大部分转化成NO ,遇水生成HNO 3、HNO 2,并随雨水到达地面,形成酸雨或者酸雾。

SO2和NOx控制技术和策略

燃煤SO2、NOx污染控制技术现状和减排对策 一、燃煤SO2、NOx污染控制技术概况 在我国现有的火电机组中,燃煤机组约占93%,烧煤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量原有的和新建的燃煤发电站和大中型燃煤工业锅炉等还是主要采用烟气脱硫等技术及其革新方法,来解决燃煤污染防治问题。 对于我国,减少SO2污染的最经济的方法是:停止燃烧S≥3%的高硫劣质原煤,改用低硫优质煤以及采用燃烧前对原煤洗选,对原煤洗选可脱除原煤所含硫分中约占一半的黄铁矿硫中的40%。它能实用于S≥1%的中、高硫原煤,是投资和运行费用相对减少的技术措施。另外采用燃烧中的脱硫技术,即家庭和工业锅炉中采用掺有脱硫剂的型煤、循环流化床锅炉和煤粉炉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技术。目前在技术管理上有可能大幅度减排SO2的技术还是在燃煤量相对集中的大用户(发电厂等)采用燃烧中和燃烧后的烟气脱硫技术。其中,湿法烟气脱硫可除硫95%以上,但是投资费用约占发电厂总投资的12-15%,日常运行费用也较贵。 与NOx相比,SO2排放控制技术经济的可行性好,环境效益大。减小SO2排放的控制措施有洗煤、化学脱硫、煤的气化或液化等燃烧前脱硫,和采用型煤脱硫、流化床燃烧脱硫或炉内喷钙等燃烧中脱硫,以及燃烧后的烟气脱硫。国际上有多种脱硫技术已经工业化,我国业已开展脱硫技术研究多年,特别是电力行业已有一些成功的试点工程。减少NOx排放量可选用控制技术目前在工业上已成功运行的有二类,一类是改进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NOx的产生量,以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为宜;另一类是采用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净化燃烧尾气。削减单位NOx排放量所需费用高于SO2,其原材料的来源也较困难。 二、减排对策 减排对策包括清洁煤技术、节能、重点行业SO2排放技术以及SO2排放的经济技术政策。 清洁煤技术是指在煤炭从开发到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加工(型煤、水煤浆)、转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先进燃烧技术(常压循环流化床、加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高效低污染燃烧器)、烟气精华(除尘、脱氮)等方面的内容。 清洁煤技术可主要分为煤炭加工和煤炭的高效洁净燃烧技术,煤炭加工包括煤炭洗选、型煤和水煤浆;而煤炭的高效洁净燃烧技术主要指燃煤锅炉的和发电技术,包括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煤气化联合循环和煤炭气化。 循环流化床(CFBC) 是目前国外清洁煤技术中一项成熟的技术,且正在向大型化发展,其煤种适应性广,燃烧效率高,且与采用煤粉炉尾部烟气净化装置进行烟道气脱硫相比,它不仅能脱SO2,而且可减少NOx,投资成本和运行费用也比较低。国外目前运行、在建和计划建设的循环流化床技术发电锅炉已达250多台。我国目前循环流化床技术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在建设75吨/时及以下的小型循环流化床方面有一定的经验,但脱硫、除尘、防磨等配套技术还有待完善。 增压流化床发电技术(PFBC) 该技术由于实现了联合循环,发电技术高于CFBC发电技术。目前瑞典、日本、美国、

《2021年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2020年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参考资料一: 咱们周围环境与咱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为了咱们能够对咱们身边的环境进一步了解,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咱们周边受污染的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我特意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咱们周边的人进行了民意调查。本次调查是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和问卷是发电子版到受访者的邮箱并提醒她、他进行填写的方式进行的。本次发出问卷是35份,收回33份,最后有效的问卷有32份。调查的范围涉及了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调查。 透过调查发现咱们此刻的学生或者是市民对保护环境的意识还是不够的。调查显示真正知道世界环境日或者有意识去关注环境污染指数的受访者只有50%。主动去关注污染方面的文章也就更少了,只有47。5%。然而在他们身边环境的受污染程度是到达61%的。而这些污染的环境有45%是来自工业三废的影响的。而剩下的55%是由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主要是白色污染,由于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 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

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超多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 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等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做成的包装材料。这种新型功能的塑料,其特点是在到达必须使用寿命废弃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化学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引起某些性能损失及外观变化而发生降解,对自然环境无害或少害。例如淀粉填充塑料,首先其所含淀粉在短时刻内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迅速分解而生成空洞,导致薄膜力学性能下降,同时配方中添加的自氧剂与土壤中的金属盐反应生成过氧化物,使聚乙烯的链断裂而降解成易被微生物吞噬的小碎片被自然环境所消纳,同时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咱们都知道在去年奥运年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实行塑料袋的禁用。但是在我的调查数据中显示35%的人群还没有真正地去执行。但是咱们知道这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对于政府社在环境保护方面做法和成效方面。55%的受访者的态度是政府的环保的监管力度还是有待提高和改善。 对于受访者反应的种种问题。他们也提出了自我的见解。首先咱们要多了解有关知识,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知识,协助政府做好工作。其次,咱们的生活中的废弃物要分类回收。尽量使用可循环再用的日用品。还有就是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要爱护植物,爱惜咱们周围的环境。不好吃野生动物也是为保护环境献力量的一种做法。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综述

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的综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大气的污染状况也越来越严重,近几年,由于生产和发展的需要,我国在石油化工、机动车辆的生产上突飞猛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对大气环境却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目前,国际上对大气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声音越来越强烈,我国也出台了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大气环境。由于氮氧化合物对大气污染影响特别严重并且来源广泛,因此,对大气污染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研究越发迫切。 关键字:氮氧化物、严重、迫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speed, the air pollution status also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production and the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the 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 motor vehicle production by leaps and bounds, although in a certain extent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ut to atmosphere but caused serious pollution. Now, the atmospher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voice is more and more intense, our country also introduced som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tect the air environment. Because of nitric oxide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source especially serious influence and widely, therefore, the air pollution in the process of nitrogen oxides more urgent research Keywords: nitrogen oxide 、serious、urgent. 1 大气污染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 经调查,大气的污染主要包括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微粒、醛类、粉尘、电辐射、噪声等。目前,在工农业生产、开发过程中,氮氧化物的无序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极大。 2 大气污染过程中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生成机理及危害 2.1 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过程中氮氧化合物主要来自三方面: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污染 ①工业污染主要是由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特别是在石油化工企业)燃烧化石燃料而产生的,它主要包括二部分:一是在工艺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泄漏的气体污染物,如化工厂及煤制气厂;二是在工业生产用的各种锅炉、窑炉排放的污染物;

氮氧化物控制原理及技术

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原理及新技术 中国环境学会 2011年03月31日 李俊华,陈亮,常化振,郝吉明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环境系,100084,Tel:62771093,email:lijunhua@https://www.360docs.net/doc/346654394.html,) 摘要:NOx排放量逐年增加,造成区域酸沉降趋势不断恶化,大气中二次颗粒物臭氧(O3)和微细可吸入颗粒物(PM2.5)居高难下,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本文介绍了我国NOx排放趋势,重点讨论了NOx控制原理及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基于目前烟气脱硝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脱硝催化剂原材料和制备工艺国产化、针对我国不同煤种研究催化剂适应性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燃煤烟气协同污染控制最新研究方向。 关键词:氮氧化物,燃煤烟气,稀燃汽车,排放,脱硝催化剂,协同控制 1 我国NOx排放现状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确保实现SO2减排目标,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酸雨和SO2污染防治规划,重点控制高架源的SO2和NOx排放,综合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随着“十一五”期间对电厂实施烟气脱硫效果明显,大气SO2浓度及硫沉降均有所下降。但NOx作为一类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在我国其排放量仍在增加,不仅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同时也不仅会造成空气中NO2浓度的增加、区域酸沉降趋势不断恶化,还会使对流层O3浓度增加,并在空气中形成微细颗粒物(PM),影响大气环境质量[1,2]。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发电结构,使得燃煤成为NOx的最大来源,全国NOx排放量的67%来自煤炭燃烧,其中燃煤电厂是NOx排放的最大分担者。2007年全国NOx排放量为1643.4万吨,工业排放NOx1261.3万吨,其中火电厂排放811万吨,占全国NOx排放量的49.4%,占工业NOx排放的64.3%[3]。今年NOx排放量将达到1800万吨,未来若无控制措施,NOx排放在2020年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NOx排放国,污染将进一步加重,污染进一步加重。我国于2004年1月1日起执行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将新建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控制在450mg/Nm3。对于氮氧化物污染严重和环境容量有限的经济发达地区,当地政府提出了更高的排放要求,如北京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将NOx排放标准严格到100mg/Nm3。因此针对重点源开展NOx排放控制原理及新技术的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我国大气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策

收稿日期:2004-03-02 作者简介:高婕(1979-)女,江苏淮安人,博士研究生. ?大气污染防治? 我国大气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策 C ounte r m e a s ure of A t m os phe ric N itroge n O x ide P o llution in C hina 高 婕1 王 禹2 张 蓓3 (1.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3.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93) 摘要 综述了氮氧化物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中国的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现状,介绍了日本、瑞士和美国所采取的氮氧化物控制对策,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中国大气氮氧化物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 氮氧化物 污染控制 中国 Abs tra c t T h is paper summ arized the p roblem s caused by NO x and situati on of nitrogen oxide po lluti on in Ch ina .T he contro lling m easurem ents in Japan ,Sw itzerland and U SA fo r nitrogen oxide po lluti on w ere analyzed .T he paper also p re 2sented som e contro lling suggesti ons based on Ch ina’s p ractical situati on . Ke y w o rds N itroge n O xide Po llution C ontro l C hina 伴随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逐年增加,大气中NO x 的排放量也迅速增长。NO x 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给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大气NO x 的污染控制已迫在眉睫。 1 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来源 NO x 以燃料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数量最多,约 占30%以上,其中70%来自于煤炭直接燃烧。固定源是NO x 排放的主要来源,其余主要来自机动车辆,此外,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也有NO x 的排放〔1〕。在我国市场大气中,人为排放的氮氧化物大多数来自燃料的燃烧,如以原煤为燃料的火电厂、工业窑炉、民用锅炉等。据统计,2005年以后火电厂燃煤量将超过煤炭消费总量的一半,2020年将超过76%。 2 氮氧化物的危害 NO x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包括:①NO x 对人体的致毒作用,其中危害最大的是NO 2; ②NO x 对植物的损害;③NO x 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污染物;④NO x 与碳氢化合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⑤NO x 参与臭氧层的破坏。因此,控制和治理大气中的NO x 非常重要〔3〕。 3 我国大气氮氧化物污染状况 监测表明,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氮氧化物浓度超标,氮氧化物的环境容量已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一些地方甚至产生光化学烟雾现象。氮氧化物也是造成酸雨污染的主要致酸物质,我国一些地方的酸雨污染性质已开始由单一的硫酸型向硝酸根离子不断增加的复合型转化。 近年来,流动源增加造成的氮氧化物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氮氧化物已成为少数大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1997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200万辆,其中北京市127万辆,广州市90万辆,上海市80万辆〔3〕。截至2003年,全国汽车保有辆已超过2000万辆,北京市机动车总量突破200万辆,广州 市140万辆,上海市达170万辆,中心城区大气中氮氧化合物的分担率达到74%。机动车所造成的 — 1—我国大气氮氧化物污染控制对策 高 婕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

环境污染与保护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上个世纪,人类社会的文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科技飞速进步,人类用环境的代价换来了社会的进步。今天我们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被污染的环境也同时在向我们索要代价。环境遭到的破环,已经达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其中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 (一)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较高的温度可使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将升高6厘米,因而将使一些海岸地区被淹没。全球变暖也可能影响到降雨和大气环流的变化,使气候反常,易造成旱涝灾害,这些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将对人类生活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 (二)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臭氧层是一个很脆弱的大气层,如果进入一些破坏臭氧的气体,它们就会和臭氧发生化学作用,臭氧层就会遭到破坏。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线辐射能破坏生物蛋白质和基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造成细胞死亡;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高;伤害眼睛,导致白内障而使眼睛失明;抑制植物如大豆、瓜类、蔬菜等的生长,并穿透10米深的水层,杀死浮游生物和微生物,从而危及水中生物的食物链和自由氧的来源,影响生态平衡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它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所以说,生物多样性是在不断变化的。近百年来,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加之环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生物多样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害。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平均每天灭绝的物种达140个,估计到21世纪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损失可达其总数的15%~30%。在中国,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对生物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所遭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大约已有200个物种已经灭绝;估计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大约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四)酸雨蔓延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酸碱度(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脊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有关资料说明,近十几年来,酸雨地区的一些古迹特别是石刻、石雕或铜塑像的损坏超过以往百年以上,甚至千年以上。世界目前已有三大酸雨区。我国华南酸雨区是唯一尚未治理的。(五)森林锐减 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