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

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
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实践

第三次实验

实验名称:单极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

院(系):自动化专业:自动化

姓名:学号:

实验室: 101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2年 4 月17 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 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程估算、安装和调试;

2、 了解三极管各项基本器件参数、工作点、偏置电路、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幅频

特性等的基本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3、 掌握基本的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深化示波器、稳压电源 、交流电压表、

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技能训练。

二、实验原理

1、 对于上图中的偏置电路,只有R 2支路中的电流I 1>>I BQ 时,才能保证V BQ 恒定实现自动

稳定工作点的作用,所以工程中一般取:1(5~10)BQ I I =(硅管)

1(10~20)BQ I I =(锗管)

2、 为了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一般要求V BQ >>V BE ,工程中一般取V BQ =(5~10)V BE ,即V BQ =(3~

5)V (硅管),V BQ =(1~3)V (锗管) 3、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流 B Q B E

C Q E

V V I R -≈

由于是小信号放大,所以I CQ 一般取0.5~2mA

4、 I CQ 确定后通过以下公式可计算R 1和R 2的值:

21

(5~10)(5~10)B Q

B Q

B Q

B Q

C Q

V V

V

R I I I β?=

=

=

2

11

()C C BQ

C C BQ BQ

V V V V R R I V --≈=

5、 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

'

26(1)300(1)

L

L

L

V be

b e

C Q

R R R A m V r r r I βββββ???=-

=-

=-

++++

6、 交流输入阻抗1226////(1)300(1)

i be be b e C Q

m V R r R R r r r I ββ=≈=++=++

7、 交流输出阻抗//O o C C R r R R =≈

三、预习思考 1、 器件资料:

上网查询本实验所用的三极管9013的数据手册,画出三极管封装示意图,标出每个管脚的名称,将相关参数值填入下表:

三极管:将其扁平的一面正对自己,管脚朝下,则从左至右三个管脚依次为e,b,c

2、 偏置电路:

教材图1-3中偏置电路的名称是什么,简单解释是如何自动调节BJT 的电流I C 以实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的,如果R 1 、R 2取得过大能否再起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为什么? 答:共发射极偏置电路。

此电路是分压偏置电路,Ub ≈R2/(R1+R2) ?Vcc,当环境温度改变时,此电路可自动调Ic 达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

如果R1,R2取得过大,则1I 减小,在温度变化时VBQ 无法保持不变,也就不能起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

3、 电压增益:

(I) 对于一个低频放大器,一般希望电压增益足够大,根据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有

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电压增益,分析这些方法各自优缺点,总结出最佳实现方案。 答:'

'

'

26(1)300(1)

L

L

L

V be

b e

C Q

R R R A m V r r r I βββββ???=-

=-

=-

++++

所以提高电压增益的方法有:

1)增大集电极电阻RC 和负载RL 。缺点:RC 太大,受VCC 的限制,会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

2)Q 点适当选高,即增大ICQ 。缺点:电路耗电大、噪声大

3)选用多级放大电路级联形式来获取足够大的电压增益。缺点:电路较复杂,输出信号易产生自激,需采取措施消除

(II)实验中测量电压增益的时候用到交流毫伏表,试问如果用万用表或示波器可不可以,有什么缺点。

答:在频率低于100KHZ时万用表的交流档和交流毫伏表都可以比较精确地测量交流电压,当频率大于100KHZ小于1MHZ时,万用表的测量精度下降,只能采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对于更高频率的信号,必须选择高频毫伏表测量。而示波器测量的电压精度一般比毫伏表低一个数量级,无法在需要精确测量电压值时的时候使用。

4、输入阻抗:

(I)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反映了放大器本身消耗输人信号源功率的大小,设信号源内阻

为R S,试画出图1-3中放大电路的输入等效电路图,回答下面的连线题,并做简单解释:

R i = R S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较大电压

R i << R S放大器从信号源吸取较大电流

R i >> R S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最大功率答:根据教材图1-4可得:

对Pi关于Ri求导,当Ri=Rs时,Pi=0,所以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最大功率。

(II)教材图1-4是实际工程中测量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原理图,试根据该图简单分析为什么串接电阻R S的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答:若Rs取得过大,不满足当iRR>>条件,较小,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较小电压,电压表测量小信号的时候由于噪声干扰等原因测量精度下降,测量误差增加。若RS取得过小,又不满足iUiRR<<条件,则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较小电流,值将很大,同样会引入较大误差。

(III)对于小信号放大器来说一般希望输入阻抗足够高,根据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教材图1-3中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答:

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方法:

A .适当增大R1,R2的电阻值

B .使用电流放大系数(β)大的三极管。

C .降低静态工作点,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

5、 输出阻抗:

(I) 放大器输出电阻R O 的大小反映了它带负载的能力,试分析教材图1-3中放大电路的

输入阻抗受那些参数的影响,设负载为R L ,画出输出等效电路图,回答下面的连线

题,并做简单解释。 R O

= R L 负载从放大器获取较大电压 R O << R L 负载从放大器吸取较大电流 R O >> R L

负载从放大器获取最大功率

答:根据教材图1-5可得:

当Ro=RL 时,负载从放大器获取最大功率。

(II) 教材图1-5是实际工程中测量放大器输出阻抗的原理图,试根据该图简单分析为什

么电阻R L 的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答:若RL 取值过大,电流源的电流只有一小部分流经RL ,输出电流过小。但若RL 过小,则通过RL 的电流即通过集电极端的电流过大,将会损坏三极管。

(III)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来说一般希望输出阻抗足够小,根据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有

哪些方法可以减小教材图1-3中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 答:适当减小Rc 的电阻值

6、 计算教材图1-3中各元件参数的理论值,其中

已知:V CC =12V ,V i =5mV ,R L =3K Ω,R S =50Ω, T 为9013

指标要求:A V >50,R i >1 K Ω,R O <3K Ω,f L <100Hz ,f H >100kHz (建议I C 取2mA ) 答:β=263

B Q B E

C Q E

V V I R -≈

取IC=2mA

I CQ 确定后通过以下公式可计算R 1和R 2的值: 21

(5~10)(5~10)B Q

B Q

B Q

B Q

C Q

V V

V

R I I I β?=

=

=

2

11

()C C BQ

C C BQ BQ

V V V V R R I V --≈

=

交流电压放大倍数'

'

'

26(1)300(1)

L

L

L

V be

b e

C Q

R R R A m V r r r I βββββ???=-

=-

=-

++++=-105.7

交流输入阻抗1226////(1)300(1)

i be be b e C Q

m V R r R R r r r I ββ=≈=++=++=3.73k

交流输出阻抗//O o C C R r R R =≈=3k

四、实验内容

1、 除1-(1)外的全部实验(所有波形必须定量记录,包括幅度、频率等,输入和输出波形必须记录在同一坐标内)。

2、 实验修改内容

(II)

图1 截止失真输入输出波形

图2 完全截止失真输入输出波形(实验提示:此时可以加大输入信号幅度)

图3 饱和失真输入输出波形

3、测量放大器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带负载时测量V EQ= 2.358V ,Vomax = 2.9V

4、选做实验

1、1-(1)全部内容。

测得三极管? = 263

五、思考题

1、如将实验电路中的NPN管换为PNP管,试问:

(1)这时电路要作哪些改动才能正常工作?

答:将+Vcc改为‐Vcc, C1,C2,CE反接

(2)经过正确改动后的电路其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波形是否和原来相同?为什么?

答:不同,这时底部失真为截止失真,顶部失真为饱和失真(与NPN管相反),输入输出波形仍为反相。对于PNP管来说出现底部失真时,表明集电极电压达到最小值,此时集电极电流很小,为截止失真;而出现顶部失真时,表明集电极电压达到最大值,此时集电极电流达到饱和,对应为饱和失真。

2、图1-3电路中上偏置串接R1’起什么作用?

答:防止调整RW为零电阻时,IB上升,发射结电流过大损坏PN结

3、在实验电路中,如果电容器C2漏电严重,试问当接上RL后,会对放大器性能产生哪些影响?

答:电路的静态工作点ICQ,VCEQ将受到影响,输出电压V0由于漏电电阻的分压作用而使

V0下降。

PNP型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PNP 型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 设计一个PNP 型共射放大器,使其放大倍数为80,工作电流为80mA 。 二、 实验仪器 1、 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稳压源 三、 实验原理 1、PNP 型单级共射放大器电路图如下: 2、 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 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 4 34 B C C R U V R R = + 5 B BE C E U U I I R -≈= 由以上式子可知,当管子确定后,改变CC V 、3R 、4R 中任意参数值,都会导致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当电路参数确定后,静态工作点主要通过P R 调整。工作点偏高,输出信号波形易产生饱和失真;工作点偏低,输出波形易产生

截止失真。但当输入信号过大时,管子将工作在非线性区,输出波形会产生双向失真。当输出波形不很大时,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应偏低,以减小电路的 静态损耗。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与计算 电压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变化电压)与输入端的信号电压之比, 即:o u i u A u = 电路中有12 (//) u be R R A r β =-、 26 '(1) be bb EQ mV r r I β =++ 其中,' bb r一般取300Ω。 当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设置合理后,在其输入端加适当的正弦信号,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分别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输出电压,再按定义式计算即可。 四、实验内容及结果 1、按图连接电源,确认电路无误后接通电源。 2、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频率f=1KHz,幅值约为10mV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同时,用示波器的另一端监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o的波形。调整Rp的阻值,使静态工作点处于合适位置,此时,输出波形最大而不失真。 3、测量电路工作电流Ic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

单级放大电路知识点

一、三种常见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分析见下表所示 上表是常见共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对于实际电路不一定完全跟表中电路相同。求解时遵循以下几点可以求出。 1.思路:①画出该电路的直流通路图。 ②从电源经过基极绕到地列出电压方程(有些电路需经过电工知识进行简化,像分压式可用戴维南定理对R b1、R b2部分等效)求出I BQ 。 ③根据电流放大作用求出I CQ 。 ④从电源经过集电极到发射极到地列电压方程求出U CEQ 。 2.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1)固定偏置电路 没有稳定静态工作点作用,只能用在要求不高的电路中。 (2)分压式偏置电路 ①静态工作点稳定过程 ②工作点稳定对电路元件参数要求 A .要稳定效果好:V BQ 要一定,就要求I 1≈I 2 I BQ 。这样才能保证V BQ ≈ R b2 R b1+R b2 V G 。一般情况下 ??? ??I 1≈I 2=(5~10)I BQ 硅管 I 1≈I 2=(10~20)I BQ 锗管 B .稳定静态工作点效果:V EQ =I EQ R E 的上升使U BEQ 下降。当R e 越大,U BEQ 下降越快,调整灵敏度

越高,这样就有V EQ U BEQ ,一般有?????V BQ =(3~5)U BEQ 或(3~5)V 硅管 V BQ =(5~10)U BEQ 或(1~3)V 锗管。 (3)集—基反馈式 静态工作点稳定过程:V CQ =V G -(I CQ +I BQ )R c 二、三种常见共射放大电路动态分析见下表所示

几点说明: 1.r be 是三极管的输入电阻,属动态电阻,即交流阻抗,但其大小跟晶体管的静态电流大小有关,一般的估算公式为r be =r ′bb +(1+β)26mV I E mA =r ′bb +26mV I BQ mA 单位为欧姆(Ω)。 (2)r′bb 为三极管基极的等效 电阻,小功率一般约为300Ω,近似计算时,按给出值代入,不给出值时取300Ω代替。 2.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的物理意义。 r i 表征放大器输入端,相对于信号源而言是信号源的等效负载电阻。r i 越大,则向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越小,信号源负担越轻。r o 表征放大器的输出端,相对于负载而言是负载的信号源,r o 即为信号源内阻,显然r o 越小,带负载的能力越强。 三、射极输出器 1、静态工作点 I BQ R b +I BQ (1+β)R e +U BEQ =V G , I CQ =βI BQ , U CEQ =V G -I EQ R e ≈V G -I CQ R e 2、动态分析 ①电压放大倍数:A u =(1+β)R L ′/[r be +(1+β)R L ′],其中R L ′=R e ∥R L ②输入电阻:r i =[r be +(1+β)R L ′]∥R b ③输出电阻:r o =∥R e ,其中R s ′=R b ∥R s 3、射极输出器的特性: 射极输出器是共集电极电路,又称射极跟随器(uo ≈ui ,且同相) 电压放大倍数略小于1,电压跟随特性好,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具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 射极输出器的反馈类型为电压串联负反馈,且反馈系数为1,属深度负反馈,Auf ≈1/F =1。 4、射极输出器的应用 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射极输出器可作为输入级,以减轻信号源的负担;也可用作输出级,提高带负载的能力;还可作为放大器的中间隔离级,减小后级对前级电路的影响;另外,还可以用作阻抗变换器。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5) 四、实验内容 (7) 1、搭接实验电路 (7)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9)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0)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1) 五、思考题 (11) 六、实验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

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二 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学会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及器材 双踪示波器、低频函数信号发生器、低频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模拟电路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 图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图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2和R B1 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在图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U CC 为供电电源,此为+12V 。 CC B B B B U R R R U 2 11 +≈ (2-1) C E BE B E I R U U I ≈-= (2-2) )(E C C CC CE R R I U U +-= (2-3) 电压放大倍数 be L C V r R R A β -= (2-4)

输入电阻 be B B i r R R R 21= (2-5) 输出电阻 C R R ≈0 (2-6)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试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E E E C R U I I = ≈算出I C (也可根据C C CC C R U U I -=, 由U C 确定I C ),同时也能算出E C CE E B BE U U U U U U -=-=,。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 C (或U CE )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2(a )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2(b )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u i ,检查输出电压u O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图2-2 静态工作点对U0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 CC ,R C ,R B (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电阻R 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 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最后还要说明的是,上面所说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的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幅度与静态工作点设置配合不当所致。如须满足较大信号的要求,静态工作点最好尽量靠近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线性电子线路》实验五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实验五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静态工作点和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原理简述 图2.2.1为电阻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器电路。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 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 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 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图2.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2、静态参数分析 在图2.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R B2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T 的 基极电流I B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 B1B1 B U R R R U +≈ (2-1) U CE =U CC -I C (R C +R E ) (2-3) 3、动态参数分析 电压放大倍数 be L C V r R R β A // ?= (2-4)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 (2-5) 输出电阻 R O ≈R C (2-6) 4、 测量与调试 B E BE B E I R U U I )1(β+≈?≈ (2-2)

放大器的静态参数是指输入信号为零时的I B 、I C 、U BE 和U CE 。动态参数为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最大不失真电压和通频带等。 (1)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u i =0的情况下进行,即将放大器输入端与地端短接,然后选用量程合适的直流毫安表和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晶体管的集电极电流I C 以及各电极对地的电位U B 、U C 和U E 。一般实验中,为了避免断开集电极,所以采用测量电压U E 或U C ,然后算出I C 的方法,例如,只要测出U E ,即可用 E E E C R U I I = ≈算出I C (也可根据C C CC C R U U I ?=,由U C 确定I C ), 同时也能算出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 为了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应选用内阻较高的直流电压表。 (2) 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是指对管子集电极电流I C (或U CE )的调整与测试。 静态工作点是否合适,对放大器的性能和输出波形都有很大影响。如工作点偏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以后易产生饱和失真,此时u O 的负半周将被削底,如图2.2.2(a)所示;如工作点偏低则易产生截止失真,即u O 的正半周被缩顶(一般截止失真不如饱和失真明显),如图2.2.2(b)所示。这些情况都不符合不失真放大的要求。所以在选定工作点以后还必须进行动态调试,即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一定的输入电压u i ,检查输出电压u O 的大小和波形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调节静态工作点的位置。 (a) (b) 图2.2.2 静态工作点对u O 波形失真的影响 改变电路参数U CC 、R C 、R B (R B1、R B2)都会引起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如图2.2.3所示。但通常多采用调节偏置电阻R B2的方法来改变静态工作点,如减小R B2,则可使静态工作点提高等。 图2.2.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所谓的工作点“偏高”或“偏低”不是绝对的,应该是相对信号的幅度而言,如输入信号幅度很小,即使工作点较高或较低也不一定会出现失真。所以确切地说,产生波形失真是信号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4单级放大电路

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放大电路 系别: 班号: 实验者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 ?

目录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 (3) 三、实验原理 (3) (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3) (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5) 四、实验内容 (7) 1、搭接实验电路 (7) 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 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9) 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0) 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1) 五、思考题 (11) 六、实验总结 (11)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 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和通频带测量方法; 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射级输出器的基本性能; 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电路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1台 2.函数信号发生器1台 3. 直流稳压电源1台 4.数字万用表1台 5.多功能电路实验箱1台 6.交流毫伏表1台 三、实验原理 (一)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 1. 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 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科分为基本放

大器和负反馈放大器。 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或电流)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 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并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负反馈是改变房卡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实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 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 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级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 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 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单级低频放大电路

实验三单级低频放大电路 1.实验目的 (1)研究单管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方法。 (3)掌握放大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实验涉及的理论知识和实验知识 本实验体现了三极管的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调试方法以及放大器性能指标的基本测试方法。 3.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表 4.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3.1.1所示。图中电位器R W是为调节晶体管静态工作点而设置的。 O 图3.1.1单级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5. 实验原理 在电子系统中,放大电路是信号处理的基本电路。其作用是将微弱信号增强到所需要的数值,单级低频放大电路是放大电路中最基本的结构形式,是组成各种复杂电路的单元和基础。因此它的分析方法、电路调整技术以及参数的测量方法等具有普遍意义。 实验电路采用由NPN型硅材料三极管以及若干电阻、电容组成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以图3.1.1所示电路为例进行研究。 (1)电路组成原则 放大是最基本的模拟信号处理功能,它是通过放大电路实现的,电子技术里的“放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能将微弱的电信号增强到所需要的数值,即放大电信号,以便于测量和使用。二是要求放大后的信号波形与放大前的波形的形状相同,即信号不能失真,否则就会丢失要传送的信息,失去了放大的意义。 因此,电路组成原则是首先要给电路中的晶体管施加合适的直流偏置,即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使其工作在放大状态,而且还要有一个合适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即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其次要保证信号发生器、放大电路和负载之间信号能够正常传输,即有u i时,应该有输出响应u o。

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3)观察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输出波形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 1mV 5KHz 正弦电压源,15mV 5KHz 正弦电压源,12V直流电压源,2N2222A三极管,10uF电容(3个),10KΩ电阻(2个),3.0KΩ电阻,1.5KΩ电阻,5.1KΩ电阻,250KΩ电位器,万用表,示波器等。 三、实验原理与要求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具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有给放大电路中的三极管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才能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如果静态工作点不合适,输出波形则会产生非线性失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而不能正常放大。静态工作点合适时,三极管有电流放大特性,通过适当的外接电路,可实现电压放大。表征放大电路放大特性的交流参数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对于不同频率的输入交流信号,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不同,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关系定义为频率特性,频率特性包括:幅频特性——即电压放大倍数的幅度与频率的关系;相频特性——即电压放大倍数的相位与频率的关系。 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幅度1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加入信号源频率5kHz(幅度1mV) ,调节电路使输出不失真,测试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值。测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测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L、fH值。 设计图如下: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饱和失真 为了使得到的饱和、截止失真的波形图更加明显,用15mV的交流电压源代替了原先的1mV 的电源。调节电位器的百分比至0%,观察波形。 测试饱和失真下的静态工作点 可知I B=227.374uA,I C=2.576mA, U CE=69.657mV。

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实验报告模板

东南大学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第次实验 实验名称: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 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年月日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实验三单级低频电压放大电路(基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程估算、安装和调试; 2、了解三极管各项基本器件参数、工作点、偏置电路、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增益、幅频 特性等的基本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3、掌握基本的模拟电路的故障检查和排除方法,深化示波器、稳压电源、交流电压表、 函数发生器的使用技能训练。 二、实验原理 三、预习思考 1、器件资料: 上网查询本实验所用的三极管9013的数据手册,画出三极管封装示意图,标出每个管脚的名称,将相关参数值填入下表: 2 教材图1-3中偏置电路的名称是什么,简单解释是如何自动调节BJT的电流I C以实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的,如果R1、R2取得过大能否再起到稳定直流工作点的作用,为什么? 答: 3、电压增益: (I)对于一个低频放大器,一般希望电压增益足够大,根据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有 哪些方法可以提高电压增益,分析这些方法各自优缺点,总结出最佳实现方案。 答: (II)实验中测量电压增益的时候用到交流毫伏表,试问如果用万用表或示波器可不可以,有什么缺点。 答:

4、输入阻抗: (I)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 i反映了放大器本身消耗输人信号源功率的大小,设信号源内阻 为R S,试画出图1-3中放大电路的输入等效电路图,回答下面的连线题,并做简单解释: R i = R S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较大电压 R i << R S放大器从信号源吸取较大电流 R i >> R S放大器从信号源获取最大功率答: (II)教材图1-4是实际工程中测量放大器输入阻抗的原理图,试根据该图简单分析为什么串接电阻R S的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答: (III)对于小信号放大器来说一般希望输入阻抗足够高,根据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教材图1-3中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 答: 5、输出阻抗: (I)放大器输出电阻R O的大小反映了它带负载的能力,试分析教材图1-3中放大电路的 输入阻抗受那些参数的影响,设负载为R L,画出输出等效电路图,回答下面的连线题,并做简单解释。 R O = R L负载从放大器获取较大电压 R O << R L负载从放大器吸取较大电流 R O >> R L负载从放大器获取最大功率答: (II)教材图1-5是实际工程中测量放大器输出阻抗的原理图,试根据该图简单分析为什么电阻R L的取值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答: (III)对于小信号放大器来说一般希望输出阻抗足够小,根据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小教材图1-3中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 答: 6、计算教材图1-3中各元件参数的理论值,其中 已知:V CC=12V,V i=5mV,R L=3KΩ,R S=50Ω,T为9013 指标要求:A V>50,R i>1 KΩ,R O<3KΩ,f L<100Hz,f H>100kHz(建议I C取2mA) 答: 四、实验内容 1、除1-(1)外的全部实验(所有波形必须定量记录,包括幅度、频率等,输入和输出波形 必须记录在同一坐标内)。 2、实验修改内容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共7页word资料

实验二、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共射放大器电路的设计方法 2.掌握如何设置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其调试方法 3.学习放大电路性能指标 4.观察基本放大电路参数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最 大不失真电压、以及频率响应的测量方法 5.进一步熟悉函数发生器、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6.进一步熟悉晶体管参数的测试 7.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器件: 直流稳压电源、万用电表、双踪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直流毫安表、频率计、三极管、电阻器、电容器、电位器若干。 三、实验原理: 连接电路图如下图,并测量相关数据,了解单级共设放大电路 四、实验内容 1.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与测量: 将R L 开路;在接通电源钱,将R b2 调至最大,并使u i =0.调节R b2 测量相应数 据填入下表

2.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找到最大不失真输入电压,然后观察u O 输出波形,判断失真情况以及管子工作状态填入下表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将频率为1kHz 、u i =300mV (参考)的正弦信号作为输入信号,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 i 和U o 有效值,用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电压的波形,把测量结果记入下表 U i =248mV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将R L 开路,R C =2k欧姆,输入适当u i 。改变R b2 ,将数据填入下表 U i =106.06mV 注意:测量U CE 时它是静态参数。 5.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测量 输入端开关打开,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 i 和U s ,计算输入电阻 R i =U i /I i =R s *U i /(U s -U i ) 闭合输入端开关,打开和闭合输出端开关,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 L 和U O ,计 算输出电阻 R O =(U O /U L -1)*R L 6.最大不是真输出电压V opp 的测量 同时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和电位器R b2 ,用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测量填表 7.幅频特性的测量 采用主点法进行测量,填表。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模拟电路 实验项目名称: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三、预习要求 1.复习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进行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和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装接电路与简单测量 图1.l 基本放大电路 如三极管为3DG6,放大倍数β一般是25—45;如为9013,一般在150以上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V的极性和好坏,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 U BE=0.7V、U BC=0.7V,反向导通电压无穷大。 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 、 (2)按图1.2接线,调整R P使V E=2.2V,计算并填表1.1。 图1.2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为稳定工作点,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电阻R e,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保持静态集电极电流I CQ和管压降U CEQ基本不变。依靠于下列反馈关系: T↑—β↑—I CQ↑—U E↑—U BE↓—I BQ↓—I CQ↓,反过程也一样,其中R b2的引入是为了稳定U b。但此类工作电路的放大倍数由于引入负反馈而减小了,而输入电阻r i变大了,输出电阻r o不变。

e be L c u R r R R A )1()(ββ++-= ,))1((21e be b b i R r R R r β++=,c o R r = 由以上公式可知,当β很大时,放大倍数u A 约等于 e L c R R R ,不受β值变化的影响。 输出波形时要调节R b1,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时开始测量。输入输出波形两者反相,相差180度。 (3) 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信号源幅度,观察V O 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表1.2。 分析图1.3的交流等效电路模型,由下述几个公式进行计算: E be I mV r 26) 1(200β++≈,be ce c L V r r R R A β-=,c ce o be b b i R r r r R R r ==,2

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和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的测试方法。 3、观察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输出波形及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要求 1、设计一个分压偏置的单管电压放大电路,要求信号源频率5kHz(幅度1mV) ,负载电阻5.1kΩ,电压增益大于50。 2、调节电路静态工作点(调节电位计),观察电路出现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的输出信号波形,并测试对应的静态工作点值。 3、加入信号源频率5kHz(幅度1mV) ,调节电路使输出不失真,测试此时的静态工作点值。测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增益; 4、测电路的频率响应曲线和f L、f H值。 三、设计原理图 Rb1=160kΩ,Rb2=80.6kΩ,Rc=2.2kΩ,Re=1.65kΩ,C1=C2=10uF,Ce=100uF,RL=3,9kΩ,R1=10Ω 四、实验过程 1、观测饱和失真、截止失真与不失真 <1饱和失真的观测 使Rb1=51kΩ,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并做直流工作点分析。此时的静态工作点,ICQ=3.05334mA,IBQ=49.41790uA,VCEQ=130.534mV

静态工作点 <2截止失真的观测 使Rb2=20.0k ,信号源电压峰值40mv,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并做直流工作点分析。此时的静态工作点,ICQ=418.088uA,IBQ=1.88563uA,VCEQ=10.382913V 不失真

静态工作点 <2不截止失真的观测 用示波器观测波形,并做直流工作点分析。此时的静态工作点,ICQ=1.78125mA,IBQ=8.28494uA,VCEQ=5.18389V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一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单管电压放大电路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和负载电阻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器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的特性。 4、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二、实验仪器 1、模拟电路实验箱及附件板 2、示波器 3、万用表 4、直流毫伏表 5、交流毫伏表 6、函数发生器 7、+12V电源 三、实验原理 实验采用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如图1.1所示。

1、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当流过基极分压电阻的电流远远大于三极管的基极电流时,可以忽略BQ I , 则有:CC 2b 1b 1 b BQ V R R R V += ,e BEQ BQ EQ CQ R U V I I -=≈ )(e c CQ CC e EQ c CQ CC CEQ R R I V R I R I V U +-≈--= β CQ BQ I I = 2、动态指标的估算与测试 放大电路的动态指标主要有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通频带等。 理论上,电压放大倍数be L u r R A '-=β ,输入电阻be be 2b 1b i ////r r R R R ≈=,输出电阻c o R R ≈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时,首先将电路调整到的合适静态工作点,给定输入电压i u ,在输出电压不失真的情况下,用毫伏表测出输出电压o u 与输入电压i u 的 有效值,则i o u U U A =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模拟电路实验箱上插上附件板,按图1.1电路,用插接线连接实验电

路,接线完毕,检查无误后,接上+12V直流电源。 2、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调至最大,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旋钮旋至零。接通+12V电源、调节R W,使I C=2.0mA(即U E=2.0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 B、U E、U C及用万用电表测量R B2值。记入表1-1。 表1-1 I C=2mA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 S,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旋钮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 i 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 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两种情况下的U 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 O和u 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1-2。 表1-1 I C=2mA 表2.1

实验1单级放大电路

实验1 单级放大电路 1.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电子仪器测量电路参数的方法。 2)学习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整方法。 3)研究共射放大电路动态特性与信号源内阻、负载阻抗、输入信号幅值大小的关系。2.实验仪器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 3.预习内容 1)三极管及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阅读实验内容。 4.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为共射极放大器,常用于放大电压。由于采用了自动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分压式偏置电路(引入了射极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所以温度稳定性较好。 1)联接电路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的三极管的极性和好坏。由于三极管已焊在实验电路板上,无法用万用表的h EF档测量。改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档测量。对NPN三极管,用正表笔接基极,用负表笔分别接射极和集电极,万用表应显示PN结导通;再用负表笔接基极,用正表笔分别接射极和集电极,万用表应显示PN结截止。这说明该三极管是好的。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电解电容的极性和好坏。对于10μF电解电容,可选择200kΩ电阻测量档,用万用表的负极接电解电容的负极,用万用表的正极接电解电容的正极,万用表的电阻示数将不断增加,直到超过示数的范围。这说明该电解电容是好的。 ⑵按图联接电路。 ⑶接通实验箱交流电源,用万用表测量直流12V电源电压是否正常。若正常,则将12V 电源接至图的Vcc。 图共射极放大电路

⑷ 测量电阻R C 的阻值。将V i 端接地。改变R P (有案可查2 2k Ω、100k Ω、680k Ω三个可变电阻可选择),测量集电极电压V C ,求 I C =(V CC -V C )/R C 分别为、1mA 、时三极管的β值。建议使用以下方法。 b B c c 2b B B R V V R V I -=+ p 1b b R R R += B C I I =β (1-1) 请注意,电路断电、电阻从电路中开路后才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本实验用测电阻值、电 压值来计算电流值,而不是直接测量电流,是因为本实验电路的电流较小,测量电流的测量误差较测量电压、电阻的误差大。同时还因为测量电流时万用表的内阻趋于零,使用不当很可能损坏万用表。 Vcc= V 图是示意图。它示意i C 并不严格等于βi B , 只是近似等于βi B ;或者说β并不是一个常数。通常, β随i B 增大而增大。 对于一个三极管,β随i B 的变化越小越好。用图 解法表示共发射极放大器放大小信号的原理可知,β 随i B 变化而变化是正弦波小信号经共发射极放大器放 大后产生非线性谐波失真的原因。若表中β的数 值较接近,则表中的非线性谐波失真应较小。使 用不同实验箱的同学之间可验证上述分析。由此可见, 在制作小信号放大器时,若要求其非线性谐波失真尽可能小,则应挑选β值随i B 变化而变化尽可能小的三极管。 2) 调整静态 电压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使失真尽可能小地放大电压信号。为了使输出电压失真尽可能小,一般地说,静态工作点Q 应选择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若工作点选得太高,放大器在加入交流信号后容易引起饱和失真;若选得太低,容易引起截止失真。对于小信号放大器而言,若输出交流信号幅度较小,电压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将不是主要问题,因此Q 点不一定要选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而可根据其他要求来选择。例如,希望放大器耗电省、噪声低,或输入阻抗高,Q 点可选得低一些。 将V i 端接地。调整R P ,使V C =6V ,测量计算并填写表,绘制直流负载线,估算静态工作点和放大电路的动态范围;分析发射极直流偏置对放大器动态范围的影响。

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报告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多级放大电路的设计 二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14 动力本 学号1401250029 学生姓名周俊 指导教师张云莉 教师职称讲师 报告时间:2015.12.28

目录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放电电路的性能指标 (1) 第二章.概述和任务分析 (5) 第三章.电路原理图和电路参数 (6) 第四章.主要的计算过程 (9) 第五章.电路调试运算结果 (11) 第六章.总结 (12) 制作调试步骤及结果 (12) 收获和体会 (13) 第七章.误差和分析 (14) 第八章.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基本要求和放电电路的性能指标 1. 基本要求: 用给定的三极管2SC1815(NPN),2SA1015(PNP)设计多级放大器,已知V CC=+12V, -V EE=-12V,要求设计差分放大器恒流源的射极电流I EQ3=1~1.5mA,第二级放大射极电流I EQ4=2~3mA;差分放大器的单端输入单端输出不是真电压增益至少大于10倍,主放大器的不失真电压增益不小于100倍;双端输入电阻大于10kΩ,输出电阻小于10Ω,并保证输入级和输出级的直流点位为零。设计并仿真实现。 2. 放电电路的性能指标: 第一种是对应于一个幅值已定、频率已定的信号输入时的性能,这是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第二种是对于幅值不变而频率改变的信号输出时的性能。第三种是对应于频率不变而幅值改变的信号输入时的性能。 1.1第一种类型的指标: 1.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衡量放大电路放大能力的指标。它定义为输出变化量的幅值与输入变化量的幅值之比,有时也称为增益。虽然放大电路能实现功率的放大,然而在很多场合,人们常常只关心某一单项指标的放大的倍数,比如电压或者电流的放大倍数。由于输出和输入信号都有电压和电流量,所以存在以下四中比值: (1-1) 1. (1-2) (1-3) (1-4)式中的、、、都是正弦信号的有效值。需要注意的是,若输出波形出现明显失真,则此值就失去意义了,因此在输出端要有监视失真的措施(如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其他指标也是如此。 2.输入电阻 作为一个放大电路,一定要有信号源来提供输入信号。例如扩大机就是利用话筒将声音转成电信号提供放大电路的。放大电路与信号源相连,就要从信号源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精编版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 2.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电路性能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动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4.进一步掌握单级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 3.数字万用表 4.交流毫伏表 5.直流稳压源 三、预习要求 1.复习基本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一步熟悉示波器的 正确使用方法。 2.根据实验电路图和元器件参数,估算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电路的 电压放大倍数。 3.估算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 4.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实验原理及测量方法 实验测试电路如下图所示:

1.电路参数变化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放大器的基本任务是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实现输入变化量对输出变化量的控制作用,要使放大器正常工作,除要保证放大电路正常工作的电压外,还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器输入端短路时,流过电路直流电流IBQ、ICQ及管子C、E极之间的直流电压UCEQ 和B、E极的直流电压UBEQ。图5-2-1中的射极电阻BE1、RE2是用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其工作原理如下。 ○1用RB和RB2的分压作用固定基极电压UB。 由图5-2-1可各,当RB、RB2选择适当,满足I2远大于IB时,则有 UB=RB2·VCC/(RB+RB2) 式中,RB、RB2和VCC都是固定不随温度变化的,所以基极电位基本上是一定值。 ○2通过IE的负反馈作用,限制IC的改变,使工作点保持稳定。具体稳定过程如下: T↑→IC↑→IE↑→UE↑→UBE↓→IB↓→IC↓ 2.静态工作点的理论计算: 图5-2-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可由以下几个关系式确定

实验四 单级低频电压放大器

实验四 单级低频电压放大器(扩展) 实验目的: 1、 掌握幅频特性等的基本概念以及测量方法。 2、 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特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 1、 电路频率特性的下限频率值主要受C 1,C 2和C E 影响,其关系分别为 11(3~10) 2()L S be f R r C π≥?+? 2 1(3~10)2()L C L f R R C π≥?+? 1(1~3) 2(//)1L S be E E f R r R C πβ ≥+??+ 2、 幅频特性曲线、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截止频率中心频率、带宽的测量方法 A V 10.707 f L f H f A V 10.707 f 0 f A V 10.707 f 0 f A V 10.707 f H f L f 0 (a)单级放大器放大特性 (b)低通特性 (c)高通特性 (d)带 通特性 幅频特性反应了电路增益和频率之间的关系,上图列出了常见的幅频特性类型。 (a)和(d)中的f L 表示下限频率,f H 表示上限频率,(d)中的f 0表示中心频率,带宽BW=f H -f L ; (b)和(c)中的 f 0表示截止频率。在实验中可采用“逐点法”测量不同频率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 V 来测量幅频特性。测量时,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每改变一次信号频率,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测量一个输出电压值,计算其增益,然后将测试数据列表、整理并在坐标纸上将其连接成曲线。由于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信号幅度在不同的频率会有变化,因此每改变一次频率都要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测量输入信号的幅度,一定要保证输入信号的幅度不改变。 为了更快更准确的测量幅频特性,必须根据不同幅频特性类型,选择不同的测量技巧。对于(a)可先测出中频区的输出电压值,然后调高或调低频率使输出电压降到中频电压值的0.707倍,从而找到f L 和f H ,然后在f L 和f H 之间和左右找3至5个点进行测量,即可较准确的绘制曲线。(b)和(c)也可参考这种方式来测量。对于(d)可从较低的频率值逐步增加频率,用交流毫伏表或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刚开始输出信号幅度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某一个频率时,输出信号幅度随着频率的增加开始减小,则该频率为中心频率,记下该频率对应的幅度,然后调高或调低频率使输出电压降到中心频率电压的0.707倍,从而找到f L 和f H 。 预习思考: 1、 对于小信号放大器来说一般希望上限频率足够大,下限频率足够小,根据您所学的理论 知识,分析有哪些方法可以增加教材图1-3中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那些方法可以降低其下限频率。 答:增加放大电路的上限频率可以选择极间电容较小的三极管。 降低下限频率可以增大耦合电容或者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