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案及教学反思

主备人: 张爱文 刘翠丽

第 1 页 共 1 页

课题: 第四节 鱼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学习目标】 1、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2、观察与思考鱼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

1、了解动物分类。

2、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难点预测】

记住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

【学生预习·教师导学】

一、仔细阅读教材p19页第1、2段,明确动物的种类及主要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温馨提示:脊柱是由脊椎骨构成的.

1、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 多万种,根据体内有无 ,可分为脊椎动物(有脊柱)和 (无脊柱)。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

二、认真观察课本p20-21页图片,归纳一下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温馨提示:我国的四大家鱼是指(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1、能靠 来获取食物和 。

2、能在水中 。

【学生合作·教师参与】

小组内交流以上内容:要求1、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交流自学所得。

2、小组长对于小组成员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展示·教师激励】

请同学们大胆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提出自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认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探究·教师引领】

同学们要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分析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阅读教材p22----p23的观察与思考,简要归纳鲫鱼哪些特点是适于水中生活的? 温馨提示:(1)、鱼体的侧线:感知水流的大小、方向和速度。 (2)、鱼鳔:上浮下沉、减轻比重。

(3)体色:背深腹浅(有利于防御敌害)。 (4)鱼的鳃有鳃丝、鳃弓、鳃耙三部分。

1、体形:梭形,有利于克服鱼在游泳时对水的 。

2、鱼的游泳器官是鳍(鲫鱼的鳍有 种):

胸鳍(成对)—维持 ,辅助转变方向。腹鳍(成对)—维持平衡。 背鳍—掌握鱼体的平衡(关键)。 臀鳍—维持平衡,协调运动。 尾鳍—产生前进的 和改变运动方向。

3、鱼的鳃是 色,说明内含丰富的 。

4、鱼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 呼吸,通过 和 摆动以及 的协调作用游泳。

【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1、鲫鱼身体呈梭形,这有利于( )

A 、游泳

B 、漂浮

C 、捕食

D 、升降

2、与鱼的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是 ( ) A 、体表有鳞片 B 、用鳃呼吸 C 、有各种鳍 D 、以上三项都是

3、水由鱼口进入,经鱼鳃,鳃盖后缘流出时,溶解的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 、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B 、氧含量增高,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增高 D 、氧、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4、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是因为鱼在陆地上无法用 ( )来呼吸 A 、皮肤 B 、体表 C 、体壁 D 、鳃

5、活鲫鱼的鳃丝颜色鲜红的原因是鳃丝的 ( )

A 、毛细血管丰富

B 、静脉血管丰富

C 、大的血管丰富

D 、动脉血管丰富 【拓展提高】(考点链接—相信你能行!)

1、下列动物类群有口无肛门、有消化腔的是 ( ) A 、软体动物 B 、甲壳动物 C 、腔肠动物 D 、两栖动物

2、下列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 A 、螃蟹 B 、河蚌 C 、乌龟 D 、珊瑚虫

3、鲫鱼游泳时的动力来自 ( ) A 、胸鳍和尾鳍的摆动 B 、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C 、尾鳍的摆动 D 、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 )

A 、脊索

B 、脊柱

C 、脊椎

D 、脊髓 5、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 ) A 、海马 B 、鱿鱼 C 、章鱼 D 、鲸鱼

6、当人从潜水滩上走过时,水中的鱼会迅速游开,这是因为 ( ) A 、鱼能通过眼睛看见有人走过来 B 、鱼能通过侧线感知水流变化 C 、鱼耳能听到水声 D 、通过鼻孔鱼感知了水的波动

7、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 A 、呼吸 B 、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C 、呼吸和取食 D 、游泳时产生动力

8、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 )

A 、水中缺少食物

B 、水中微生物过多

C 、水中缺氧

D 、水质容易变坏

【教学反思】

八年级生物上册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课题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学 科 生物年 级 备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 学 目 标1、 知识目标: 1、认识青蛙和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观看多媒体,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通过对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青蛙的观察实验 2、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活动一:学生讲演: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之最 活动二: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 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 【教学内容】 一、两栖动物 教师播放青蛙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结合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 的内容仔细观察,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2、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3、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4、他靠什么呼吸? 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与环境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 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方向。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提出 问题:青蛙冬眠时用什么呼吸? 3、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 物与鱼类的关系。 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视频,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通 过回答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爬行动物 多诶提延时蜥蜴的生活,学生观看视频,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 二次备课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 宁遐年 一、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为新人教版版8年级生物上册第5节内容,是脊椎动物中的古老动物,体现了动物进化的思想:先有的两栖动物,再有爬行动物。他们的关系既体现了动物进化的方向,又体现了动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关于两栖动物,教材主要以青蛙为代表动物进行学习;关于爬行动物,教材以蜥蜴为代表动物进行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重难点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对两栖动物学生往往存在一些前概念,从字面含义将两栖动物理解为“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因此,对两栖动物的比较和区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拟采用高效课堂的模式,并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采用“三环五步”的方法进行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要求学生课前进行预习填写导学案的部分内容,上课的过程为:1导入课题,展示目标。2、视频播放,激发兴趣。3、图片展示,拓展提升。4、当堂检测,清理过关。5、畅谈收获,对标小结。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习惯和要求,主要包括如下:1、对高效基本理解是首先要自主学习。2、高效课堂的

核心是要发挥学生的体作用。3、高效课堂的关键是要探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进行综合学习,开拓视野,可以讨论,可以自学,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互动学习。4、高效课堂不管飞的有多高,说的有多神,最终的落脚点还是练习,只有多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除了完成教学内容以外,还要明确地告诉学生:高效课堂好比是一个超市,老师只是负责把大家带进门,布置主要的任务,讲明规则、注意事项等等,而收获的多少全在同学们自己。高效课堂的落事全在于“练习”,练习、练习,再练习。练习是高效课堂的法门。导学案最重要的部分其实是“达标检测”,只有检测通过才是真的掌握、真的学会了、真的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教学效果: 我认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达到了一下目标: 1、激发了学生对生物课学习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充满激情和信心。 2、引导学生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辅导学生学会导学案的填写,使他们分清导学案各个部分的主次。 3、学生掌握了本接课的重点,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4、练习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5、练习了导学案的填写方法。 总之,本节课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有收获,体现了高效的过程与方法。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青蛙和蜥蜴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注意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图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两栖动物及爬行动物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习惯。 【教学重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青蛙的观察实验 2、为什么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教学流程】 一、导入 青蛙和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生活,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而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内容。 二、互动授课 (一)两栖动物 教师出示青蛙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25页“观察与思考”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经验,,回答以下问题: 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

提供不同体色的青蛙图片 2、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青蛙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4、前肢与后肢有何区别?这与它的运动方式有什么关系? 5、除此外,你还知道哪些两栖动物? 6、试归纳两栖动物的特征。 学生找出问题并回答,教师总结。 1、与环境保持一致,引导学生总结出这种现象是生物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是生物 进化的方向。 2、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青蛙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作用。提出问题:青蛙冬眠 时用什么呼吸? 3、引导学生观察青蛙幼体,幼体用什么呼吸?像什么?指出两栖动物与鱼类的关系。让学生找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默记。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通过回答培养学生的应 变能力。 (二)爬行动物 多诶提延时蜥蜴的生活,学生观看图片,自学教材第27~28页并思考以下问题:1.蜥蜴生活在哪里? 2.蜥蜴的身体分部有何喝点?有何好处? 3.蜥蜴的四肢有什么特点? 4.蜥蜴的皮肤是怎么适应陆地生活的? 5.蜥蜴用什么呼吸? 6.为什么说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学生观看图片讨论、分析题目。找出答案;教师检查自学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简 要赤矶课堂备课组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目标确定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五节的教学内容。是脊椎动物中的古老动物,体现了动物进化的思想:先有的两栖动物,再有的爬行动物,他们的关系体现了动物进化的方向。体现了生物进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的自然进化规律。 3、学情分析:新疆哈密的孩子们大多在本地长大,他们自小生活在农田和戈壁沙滩。因此,学生对于两栖动物的青蛙和爬行动物的蜥蜴有很多直接的感受和体会。另一方面,学生经过一年的生物学学科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观察、比较等基本科学方法。因此,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调动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鼓励孩子们从自己已知的知识出发,通过对两种动物进行观察、比较,自主归纳两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互动和归纳点拨,概述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展示图片及视频的方式,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评价任务:

完成环节三和四的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1的达成 完成环节三和四的学习任务三,检测目标2的达成 学习重点: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环节一:复习导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类,鱼类有哪些特征? 环节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5页~28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一、两栖动物 1. 描述两栖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常见的两栖动物有什么? 3、两栖动物的特征是什么? 二、爬行动物 1、描述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常见的爬行动物有什么? 3、爬行动物的特征是什么? 环节三:两栖动物: 【学习任务一】小组讨论——青蛙的特征 1、想一想,议一议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蛙属于两栖动物,而龟属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导学案及答案79758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 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例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例如水螅。 2.水螅的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体形呈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种刺激、捕食和进行防御。 4.水螅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成的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部位尤其多。 5.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涡虫(动物),属于扁形动物。 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咽,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因为它无肛门。 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除涡虫外还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和绦虫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行课案 【合作探究】 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学习目标: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

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动物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2011,46(6):134 140 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刘佳李忻怡张育辉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西安 710062 摘要:两栖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主要包括遗传性别决定(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GSD )和环境性别决定(environmental sex determination ,ESD )。近年来,在两栖动物性别决定和性腺分化机制的研究中,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性别决定相关基因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已获得新的成果。本文通过对DMRT 1、DAX 1、SF 1、SOX 3、SOX 9、FOXL 2、CYP 19、CYP 17在两栖动物性别决定中作用的分析,显示DAX 1、SF 1、FOXL 2、SOX 3均参与芳香化酶基因转录的调节,其中FOXL 2、SOX 3促进了CYP 19的表达,DAX 1、SF 1则与CYP 17的表达调节有关。这些结果提示,两栖动物性别决定相关基因通过作用于CYP 19、CYP 17的表达调控性别决定过程,基因和温度分别在GSD 和ESD 过程中通过影响雌、雄激素的水平而决定两栖动物性别。 关键词:两栖动物;性别决定;基因;温度中图分类号:Q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0-3263(2011)06-134-07 Sex Determination-related Genes in Amphibians LIU Jia LI Xin-Yi ZHANG Yu-Hui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China Abstract :The sexual phenotype of amphibians is determined either by chromosomal factors (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GSD ),or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environmental sex determination ,ESD ).Recently ,new findings on the sex determination-related gene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have obtained by utilizing molecular biology methods.Several genes such as DMRT 1,DAX 1,SF 1,SOX 3,SOX 9,FOXL 2,CYP 19and CYP 17have been found to play roles in determining the sexual phenotype of amphibians ,with DAX 1,SF 1,FOXL 2and SOX 3involved in 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of aromatase gene.FOXL 2and SOX 3promote CYP 19expression.DAX 1and SF 1can influence CYP 17expression.Sex-determination genes play their roles by acting on the expression of CYP 19and CYP 17.Both sex-determination related genes and temperature determine sex of amphibians by affecting estrogen and /or androgen levels.Key words :Amphibians ;Sex determination ;Gene ;Temperatur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130770243); *通讯作者,E-mail :yu-huizhang@163.com ;第一作者介绍刘佳,女,硕士研究生;E-mail :liujia1986jj @ sina.com 。 收稿日期:2011-07-03,修回日期:2011-09-22 动物性别决定一直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哺乳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Y 染色体性别决定区(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 ,SRY )在性别决定中起着主导作用, SOX 9、SF 1、WT 1和DAX 1等基因也参与了胚胎性别决定的过程 [1] 。鸟类的性别也是由基因决定的, EFT 1和DMRT 1分别为雌性和雄性的性别决定候选基因 [2] 。爬行动物的一些 物种是遗传依赖性性别决定,另一些则为温度依赖性性别决定,其中温度可能通过控制性别基因表达或调节雌激素水平来决定性别 [3] 。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初中生物 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青蛙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 2、理解蜥蜴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殖发育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适于水陆两栖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及爬行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时间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关于青蛙、蛇、蜥蜴的图片和资料,了解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人类对这两类动物的保护情况。 导入:视频导入(小蝌蚪找妈妈) 问:你们谁见过蝌蚪,在什么环境下看见的?蝌蚪最终变成了什么?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两栖动物 1、什么是两栖动物 由导入中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学生思考: (1)蝌蚪和青蛙有什么区别?(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青蛙无尾,具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可以在陆地上生活。)(2)这一类生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一类生物称为两栖动物,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了,主要用肺呼吸。)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 多媒体提供青蛙生活的视频,学生观察,观察时思考以下问题:(1)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的?这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有绿色条纹,腹面白色,与水边的环境颜色接近,可以躲避敌害,并有利于捕食。) (2)青蛙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 (3)它的前肢和后肢各有什么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青蛙的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提醒学生观察:眼睛后面的鼓膜和鼻孔。眼睛对运动的物质特别敏感,有利于捕食昆虫。鼓膜可感知声波,鼻孔是气体进出通道。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提问:除了青蛙外,还有哪些两栖动物?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展

八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导学案

C.尾鳍的摆动 D.所有鱼鳍的协调运动 4.目前已知的动物种类150多万种,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 A.脊索 B.脊柱 C.脊椎 D.脊髓 5.鲫鱼不停地用口吞水,水从口进入再从鳃孔排出,完成的生理过程是( ) A.呼吸 B.排泄体内代谢废物 C.呼吸和取食 D.游泳时产生动力 6.养鱼的鱼缸如果不经常换水,鱼会出现"浮头"现象,甚至死亡,其主要原因是() A.水中缺少食物 B.水中微生物过多 C.水中缺氧 D.水质容易变坏 7.观察鲫鱼外型图,并回答问题: 1)请你填写鱼鳍名称: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主要为游泳提供动力的是_______、控制鱼前进方 向的是_________、保持鱼体平衡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8.连线题: 虾腔肠动物 乌贼甲壳动物 海蜇鱼类 章鱼软体动物 鲤鱼爬行动物 海马哺乳动物 鲸鱼 乌龟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 备课人:钟锦章备课组长:钟锦章教研组长:贾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导学案

备课人:钟锦章备课组长:钟锦章教研组长:贾磊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导学案

2.生活在海洋中的灰鲸以胎生的方式生育小灰鲸,用乳汁哺育小灰鲸,灰鲸属于() A.变温动物 B.特殊的鱼 C.陆生动物 D.哺乳动物 3.下列动物中,体温均不恒定的一组是() ①南极磷虾②野骆驼③褐马鸡④墨斑蛙⑤华南虎 ⑥孔雀雉鸟⑦壁虎⑧长臂猿⑨扬子鳄⑩蝾螈 A.①③⑥⑧ B.②⑦⑩④ C.③⑤⑦⑨ D.①④⑦⑨⑩ 4.在马牛羊的口腔里找不到下列哪种结构() A.犬齿 B.舌头 C.臼齿 D.门齿 5.据报道,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B.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食物不足 D.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6.兔能迅速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反应,主要原因是() A.具有发达的大脑、神经及四肢 B.视觉敏感 C.具有较大的耳朵 D.嗅觉灵敏 7.蝙蝠与家鸽都适于飞行,但蝙蝠是哺乳类而不是鸟类,它特有的特征是() A.双重呼吸 B.体温恒定 C.心脏四腔 D.胎生哺乳 8.下面是兔和狼的牙齿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 (1)填写图中各标号的名称:①; ②;③。 (2)图表示的是肉食性动物的牙齿。简要 说明你判断的依据。 (3)_____是兔的牙齿,_____是狼的牙齿. 人类的牙齿有几种齿型?。 (4)兔和狼的牙齿分化不完全相同,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学习评价 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评价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优良及差 备课人:钟锦章备课组长:钟锦章教研组长:贾磊 A B

爬虫教案

爬虫教案 姓名:柯--年级:三年级单元:时间:日期班级: 主题:爬虫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偏心轮及其作用。 2能力目标: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情感目标:会运用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原理。 教学 重点 偏心轮的概念 教学 难点 领会偏心轮在实际实验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备注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齿轮的作用是传动作用,改变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物体运动 方向和四驱带动和二驱带动。 一情境导入: 1、轮子是大家都熟悉的物品,简单说就是一根轴穿过一个圆盘的圆心。 但是你听说过偏心轮吗?这是一种结构简单却很有用的结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偏心轮是指转轴不在圆心上的轮子,就是说转轴的轴线和轮子圆心的轴线是平行的,而不是在同一条线上这就是偏心轮。 偏心轮的作用主要把圆周运动改变成往复运动,在工业上主要用在机床(比如偏心式压力机、牛头刨床等),这些都是主动力为圆周运动,而实际需要的是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在日常生活中,偏心轮也被广泛应用着。例如手机都拥有的振动提示功能是通过一个叫“振子”里面的主要构成是偏心轮。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当物体A对B有力的作用时,物体B也一定同时对物体A有力的作用,这一对力互相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人推墙壁时,这个力是作用力,墙壁也给你一个相同大小的力,就是反作用力。用手拍桌子能感觉到手痛,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等现象,均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的原理。因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是牛顿发现并总结出来的,所以又被世人称为牛顿第三定律,牛顿(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复习上节课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不忘旧知,并且培养学生勤动脑多动手的好习惯。

2016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整理

2016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 物》知识点整理 2016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整理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数字博览馆是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介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普及网络虚拟博物馆。项目通过媒体语言将严谨、复杂、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察过程和科学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以讲故事、实际观察和诱导启发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的青少年和中小学生。馆内包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动物影院、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保护等五个一级导航栏目,在动物家族、功能形态与生理生态等页面采用动物实际生态环境作为背景,表现出浓厚的科技色彩,使公众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在馆藏标本展示、物种欣赏和相关页面中,采取对图片无级放大、缩小的方式观察标本,使本来死的动物似乎有活的感觉,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观察物种特征,更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在讲述科学知识的同时,附上相关的图片,不仅有小图,还有大图相伴,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揭示两栖动物无尾类生活史的页面中,以无指盘臭蛙的生活史为模式,伴以相关视频和对图片,采用无级放大与缩小的方

式展示了两栖动物无尾目生活史的各阶段的生活状态,并与两栖动物有尾类生活史相对比,使公众更深刻的理解“两栖动物”和两栖动物不同类群之间“变态”的异同,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与精细。 博览馆中许多图片和视频片段极其珍贵,均为实际场景摄制,生动地展示了两栖爬行动物的特性和知识,并首次公开发表,为社会公众、生物学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种生物学素材。同时享受了自然的美。博览馆还介绍了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方面的知识,以告诫人们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八年级生物教案)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和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 2滩点 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部形态上的不同点

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T观察思考T分析讨论T归纳总结T得出结论。 本节以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 从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蛙的鸣叫意味着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可以通过图片、标本或录像片来展示蛙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在学生观看录像片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以下问题: 1?从提高体外受精率,适于蛙个体发育的角度,来认识蛙生殖和发育的环境特点,蛙的繁殖行为一却鸣叫、雌雄蛙抱对对种群繁衍的意义。 2?通过观察,能够描述蛙卵受精的方式和环境条件,蝌蚪与幼蛙在形态结构上的特点,分析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意义,从而理解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 3.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和脊椎动物演变过程,来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

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与环境的关系,可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或调查活动等来获得结论。也可以让学生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如蛙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培养保护环境、关注环境变化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青蛙发育的过程录像片或标本,其他两栖动物的图片或录像带。 课后实践与调查:任选其中一个。 1?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2?收集资料,分析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参考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分析。 1、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水中受精,水中发育: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的差异,为变态发育。

两栖动物前景堪忧

两栖动物前景堪忧 ? 在全球已知的大约8000种两栖动物中,至少有1/4被认为受到威胁,濒临灭绝。但是由于缺乏两栖动物物种的数据,人们只对大约44%的两栖动物的灭绝风险有最新 评估,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这一比例都接近100%。 现在,研究人员在近日出版的《当代生物学》上报告称,他们利用这些缺乏数据的物 种已知的生态、地理和进化属性,模拟了其灭绝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至少还有1000个 物种受到了威胁。 美国耶鲁大学PamelaGonzález-del-Pliego表示:“我们发现,1000多种缺乏数据的两栖动物正面临灭绝威胁,近500种濒临灭绝或极度濒危,主要分布在南美和东南亚。我 们需要采取紧急的保护行动,避免这些物种的灭绝。”目前,共有2200种两栖动物被认 为缺乏数据。它们灭绝的危险状况根本不为人知。 为了预测这些缺乏数据的物种状态,González-del-Pliego和同事运用了基于特征的 空间—系统发育统计框架。换句话说,他们利用这些物种已知的生态、地理和进化属性, 以及这些属性与灭绝风险的已知关系,预测这些鲜为人知的物种是否可能受到灭绝的威胁。 总的来说,他们的计算表明,在2200个缺乏数据的物种中,有一半面临灭绝威胁, 主要分布在新热带和东南亚。其中,大约有500种物种可能濒临灭绝或极度濒危。其中3 种可能已经灭绝。而且,一些最脆弱的物种可能也是最鲜为人知的。 新的预测证据有助于对目标物种和地区做出适当保护。研究人员表示,在新热带地区,受威胁物种与预测受到威胁的缺乏数据的物种有着非常相似的地理分布。因此,如果人们 试图保护现有濒危物种所在的地区,也将能保护缺乏数据的物种。 González-del-Pliego说:“我们需要迅速行动起来,把两栖动物作为一个高度优先 保护物种,并把缺乏数据的物种纳入保护策略。”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奇妙的爬行 一年级美术教案教学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

奇妙的爬行 教学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24-25页内容 教学目标1.观察分析生活中爬行动物的特点并体会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作能力。 2.了解爬行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爬行动物的习性,并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作表现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动物。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爬行动物的特点大胆表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知道哪些动物是爬行的吗?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下屏幕,谁能来为我们指出哪些动物是爬的呢?又有谁知道它们的名字呢?课件展示:各种动物,其中穿插蜗牛,乌龟等爬行动物。 2、揭示课题:这么多可爱的爬行动物,相信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也见到过很多了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奇妙的爬行动物。 二、认识各种爬行动物 1.了解部分爬行动物。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屏幕上的这些小动物是怎么爬的,等会我请同学起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课件展示:播放个别动物的爬行特写。蜗牛:小朋友们来看看小蜗牛有什么特点吗?它是怎么爬行的呢?(小结:没错,它的背上有一个螺旋形壳,是靠着它壳下的身体慢慢的向前挪动的。)展示蜗牛的结构板书。 七星瓢虫:大家看看这又是谁?它又有什么特点呢?它又是怎么爬行的呢?(小结:是的,这就是七星瓢虫,它之所以叫七星瓢虫就是因为它的背上有七个黑点。)那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还是害虫吗?(小结:恩,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 (一)教学内容 1、两栖动物的种类和主要特征。 2、爬行动物的种类和主要特征。 3、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二)内容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指的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 种类和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其核心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 主要特征,理解它的关键是通过观看两类动物的图片来识别哪些是两栖动物哪 些是爬行动物,再通过对这两类动物典型代表青蛙和蜥蜴的形态结构、生活环 境等的学习,引导学生总结出它们的主要特征,最后结合生活实际来简述它们 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学生前面已经学习过鱼,通过学习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的过渡,因此在学科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重点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 主要特征,解决重点的关键是根据课本中青蛙和蜥蜴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学习 和归纳,最后总结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及其分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 2、知道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3、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目标分析 1、了解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就是要知道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爬行动物有蜥蜴、龟、鳖、蛇、鳄等。 2、知道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就是要知道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对人类有什么利与弊。

3、掌握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要知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里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 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主要特征 的总结,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容易混淆,在平常的知识体系中不明白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我们 就要用典型代表动物进行分析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其中关 键就是再由典型动物身上的特点延伸到同一类动物中,然后总结归纳它们共同 有的也就是其主要特征。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教学中,准备使用PPT教学,因为使用PPT教学,能够展示多种 多样的图片和动画,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 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复习检测: 1、鱼的种类有哪些? 2、鱼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预习检测: 1、两栖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爬行动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问题与例题 新课导入:播放或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并问为什么小蝌蚪一开始找不到 妈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 点: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主要是对各个版本中各个单元知识要点的梳理,方便大家的识记,这是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供大家参考学习! 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数字博览馆是集科学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介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普及网络虚拟博物馆。项目通过媒体语言将严谨、复杂、系统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察过程和科学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以讲故事、实际观察和诱导启发等方式深入浅出地、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的青少年和中小学生。馆内包含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动物影院、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两栖爬行动物保护等五个一级导航栏目,在动物家族、功能形态与生理生态等页面采用动物实际生态环境作为背景,表现出浓厚的科技色彩,使公众仿佛身临其境,给人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在馆藏标本展示、物种欣赏和相关页面中,采取对图片无级放大、缩小的方式观察标本,使本来死的动物似乎有活的感觉,使人们能够详细地观察物种特征,更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在讲述科学知识的同时,附上相关的图片,不仅有小图,还有大图相伴,使公众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揭示两栖动物无尾类生活史的页面中,以无指盘臭蛙的生活史为模式,伴以相关视频和对图片,采用无级放大与缩小的方式展

示了两栖动物无尾目生活史的各阶段的生活状态,并与两栖动物有尾类生活史相对比,使公众更深刻的理解“两栖动物”和两栖动物不同类群之间“变态”的异同,体会到大自然的奥妙与精细。 博览馆中许多图片和视频片段极其珍贵,均为实际场景摄制,生动地展示了两栖爬行动物的特性和知识,并首次公开发表,为社会公众、生物学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物种生物学素材。同时享受了自然的美。博览馆还介绍了人与两栖爬行动物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方面的知识,以告诫人们合理利用动物资源和保护动物、保护动物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生物上册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初中生物《两栖动物》试讲稿

初中生物《两栖动物》试讲稿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归纳总结出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比较、阅读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两栖动物生存的现状,认同保护两栖动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归纳总结两栖动物主要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师:同学们,看看桌子上的瓶子里装的是什么动物? 生:青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青蛙 (二)新授环节 活动一:初步感受 师:大家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待会儿大家研究它的时候请不要伤害它。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你还可以把手放进瓶中去摸一摸它,看看它是什么样的动物。请总结的出的同学把自己的发现分享给其他同学,你举手最快请你说 生:青蛙的背上是绿色的,很光滑、很软,还有花纹,腹部是白色的。 师:那你知道这些对于青蛙有什么好处? 生:可以使它隐藏在草丛中,捉害虫就容易些,也可以保护自己。 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请你说 生:青蛙它会叫,叫的时候嘴下面会一鼓一鼓的。观察的很仔细,请坐。那是它的气囊,只有雄蛙有。 活动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青蛙的录像,同学们观看后,思考青蛙成长过程中“变态”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大家讲讲吗? 生:就是它小时候的样子和长大后的样子不一样,小时候是蝌蚪的样子,长大后才变成

青蛙的样子。 师:那还有其他同学们补充吗? 生:青蛙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既可以在水中活动,又可以在陆地上活动。 师:大家结合自己的理解都谈了对于变态发育的理解,那老师详情同学们描述一下青蛙的生长过程?哪位同学可以,请你 生:青蛙是卵生的,卵孵化成蝌蚪,最后才变成青蛙。同学们都很不错能结合生活经验来学习知识。 师:同学们,假设我从未见过青蛙,你们能不能把青蛙这四个方面的情况用比较简练的语言归纳后给老师介绍介绍?咱们还是各组先讨论讨论后再发言。(各组讨论,师到各组倾听) 师:谁能简要地向大家介绍青蛙的特点? 生:青蛙的身体分头、躯干、四肢三部分,皮肤光滑。运动捕食方面就是:游、跳、用舌捕食。繁殖发育方面是:卵生、发育变态。它的生活环境是: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 师:我们经过了这样的总结概括就将知识体系化,现在我把大家的发言做个记录。(师依照学生的发言做记录)。 三、巩固练习 师:大家想想,我们周围还有什么动物与青蛙的这些情况很相似? 生:癞蛤蟆。 师:其实我们又把它叫蟾蜍。(板书:蟾蜍)。蟾蜍和青蛙是不是同一类呢?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习的来比较,是同一类请说明理由 生:它们在身体形态、运动、捕食、繁殖发育方面都差不多,确实可以归为同一类。 四、小结 师:学习到这里我们这节课接近尾声啦,请大家总结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最后排的男生你说,两栖动物的特征还有补充的吗? 生:这节课我们还学习到了判断一种动物类型的方法。 师:两位同学对于课程内容理解的很到位。 五、布置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下围绕两栖动物进行总结整理为科技小论文。 板书设计:

最新整理幼儿园中班《爬行动物》教案范文3篇

最新整理幼儿园中班《爬行动物》教案范文3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准备了《幼儿园中班《爬行动物》教案》,供参考!! 范文一:爬行动物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爬行动物,初步了解爬行动物的各种爬行方式。 2、通过观察图片和倾听介绍,了解爬行类动物的基本类型,感知他们的外形特征和上火习性。 3、喜欢模仿动物爬行,注意不与同伴发生碰撞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电动爬行玩具,例如:长长的毛毛虫。 3、师生共同收集各种会爬的动物或图片 4、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引导参观爬行动物馆,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各种爬行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并启动毛毛虫玩具,提问:“这是什么?看看他是怎么行走的? ——教师:除了毛毛虫会爬,你知道还有谁也会爬行。 2、引导幼儿观察阅读《幼儿用书》,感知几种常见的认识的爬行动物。 ——教师:画面上有哪些动物?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是怎样行走的? ——教师:他们用什么来爬行?怎样爬行? 3、引导幼儿看图感知四类爬行动物,丰富幼儿对爬行类动物的认识。 ——用实物展示仪放大《幼儿用书》上的画面,观察认识蜥蜴。 ①

教师:你认识这些蜥蜴吗?他们身上有什么?他是怎样爬行的?你还知道他们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② 教师小结:壁虎、变色龙都是蜥蜴。壁虎有两只大大的眼睛,但是没有眼皮,所以他的眼睛一直睁着的。壁虎有四条腿,脚趾上长着洗盘,能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壁虎受了惊吓,尾巴会掉下来。不过,她还会再长出一条尾巴来。壁虎捉蚊子、苍蝇吃,他是有益的。 ——观察认识蛇。 ① 教师:蛇是怎样爬行的?蛇有脚吗?他是怎样爬行的?请你学一学蛇爬行,你还知道关于蛇的其他事情吗? ② 教师小结:蛇的种类很多,蛇没有脚,但他能依靠圣体向前爬行游动。蛇分有毒和无毒的两种类型。大多数无毒蛇的头是椭圆形的,绝大多数有毒蛇的头是三角形的。毒蛇有毒囊和毒牙。蛇肉可以吃,毒蛇可以做药。 ——观察认识鳄鱼。 ① 教师:鳄鱼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鳄鱼是怎么爬的?请你学一学。 ② 教师:鳄鱼有扁扁的脑袋和扁扁的身体,鳄鱼背朝天,肚皮贴着地,粗壮的尾巴像钢鞭。他的皮肤很厚,皮肤里还埋着一块块排列整齐的骨块。如果他张开血红的大嘴巴,会露出74颗牙齿,看了真叫人害怕。 ——观察认识乌龟 ① 教师:乌龟是什么样子的?在水里和陆地上他是怎样行走的?你还知道乌龟有哪些奇特的本领? ② 教师小结:乌龟有一个坚硬的壳,当其他动物伤害他的时候,乌龟的头和四肢马上会缩进壳里去。乌龟四肢的脚趾间都有蹼,所以,乌龟也能在水里游动。乌龟的行动很慢,小花也比较慢,很长时间不吃不喝也能活下去。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初中生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教学目标】 1.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4.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新课导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鱼 类,鱼类有哪些特征? 鱼类的特征与它生活环境 密切相关,最主要的特征围绕着 在水中的生活:可以在水中呼吸 和游泳。可见动物的特征与它们 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复习,回答: 生活在水中,体表 有鳞片覆盖,用鳃呼 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 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 游泳。 温故知新, 引导对动物的特 征与其生活环境 的关系的思考。 那么,青蛙和龟既可以在水 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然而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龟却属 于爬行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可引导进一步讨论,或进行 追问鳄属于什么类群? 思考问题,进行回 答: 通常,会有一部分 学生对此表示迷惑,并 认为鳄也是两栖动物。 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已 经具备区分两栖动物 和爬行动物的基本知 识。 引出两栖动 物、爬行动物, 充分了解学生的 前概念。引导对 “特征”的关注, 引出新课,明确 学习目标。

新课教学一、两栖动物 1.蝌蚪和青蛙的区别 (1)自主学习 模式A 阅读教材、观察图 片; 模式B 阅读教材结合观察 牛蛙、触摸牛蛙;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表达: ①蝌蚪和青蛙的区别。(提 示:外部形态、呼吸器官、运动 方式) ②青蛙身体的颜色,这与它 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③触摸蛙有什么感觉。(如 果有牛蛙作为观察材料) ④除蛙外,还有哪些两栖动 物,能简单介绍吗? (1)自主学习, 尝试自己找出问题的 答案。 (2)小组讨论交 流: ①蝌蚪:外形、游 泳姿态、呼吸方式都与 鱼类相似。 青蛙:外形与蝌蚪 区别很大,在陆地上善 于跳跃,也可在水中划 水,用肺呼吸,皮肤辅 助呼吸。 ②青蛙皮肤裸露, 体色与环境相近。 ③蛙的皮肤湿润、 黏滑。 ④其他的两栖动 物:蟾蜍、蝾螈、大鲵。 此部分可以根据 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简 要介绍,也可以布置网 络查询检索任务,进行 交流。 在观察中尝 试解决问题,通 过分次出示的资 料不断纠正学生 对青蛙和蝌蚪的 结构特征的认 识,锻炼学生的 观察能力、利用 资料的能力、合 作探究能力、表 达交流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