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

【目标导学】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学习重难点: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二、

【自主学习】

情景一:小红想测量一块红砖的密度是多少。请你帮她想一想,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实验步骤怎样、实验要注意些什么?阅读教材,作好标记,梳理知识点,完成以下题目:

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量筒怎样正确使用?

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

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

;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三、

【合作探究】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 、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

30、2g、(已填入下表中)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5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2中、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璃杯和盐水的质量玻

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盐水的密度1

30、2

四、

【展示质疑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五、

【能力检测】

1、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且不合理的是 (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油倒人量筒中,测出倒人量筒中的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在测量铁块的密度时,用了下面几个步骤,则测量步骤合理顺序是( )①计算铁块的体积;②记录铁块放入量筒后水面上升到的刻度;③观察量筒中水的体积;④用天平测出铁块质量;⑤调节好天平;⑥计算铁块密度。

A、⑤④②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①⑥

C、③②①⑤④⑥D⑤④③②①⑥

3、在“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实验中,为测定物体的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则应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 调节,将一矿石标本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内,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内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克,将矿石标本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量筒中水面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8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__厘米

3、这种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千克/米

3、4、5、为了测不沉于水的木块的密度,小明准备先用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再用量筒和水测出木块体积,请你跟随他的测量过程,回答问题:(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可以( )

A、将螺母向左旋

B、向左盘中加砝码

C、将螺母向右旋

D、向右盘中加砝码(2)在测木块体积时,由于木块不沉于水,小明便用较重的铁块与木块扎在一起,从而测出了体积,测量过程如图17三个量筒所示。(3)根据图17中的测量数据可知,木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kg/m3。六、

【课外拓展】

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在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做的金冠并非全金,但这顶金冠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工匠到底有没有私吞黄金呢?既想检验真假,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们面面相觑。经一大臣建议,国王请来阿基米德检验。最初,阿基米德也是冥思苦想而却无计可施。一天,他在家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上就跑了出去,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Eureka,意思是“我知道了”。Greek:ερηκα)七、

【星级评价】

自评☆☆☆ 他评☆☆☆ 师评☆☆☆ 及时订正△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19年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课时三角形的边 一、新课导入 1、三角形是我们早已熟悉的图形,你能列举出日常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三角形吗? 2、对于三角形,你了解了哪些方面的知识?你能画一个三角形吗? 二、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用三边关系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研读课本 认真阅读课本的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一)划出你认为重点的语句。 (二)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 研读一、认真阅读课本(P63至P64“探究”前,时间:5分钟) 要求:知道三角形的定义;会用符号表示三角形,了解按边角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一边阅读一边完成检测一。 研读二、认真阅读课本( P64“探究”,时间:3分钟) 要求:思考“探究”中的问题,理解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游戏:用棍子摆三角形。 检测练习二、6、在三角形ABC中, AB+BC AC AC+BC AB AB+AC BC 7、假设一只小虫从点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点C, 有路线。路线最近,根据是:,于是有: (得出的结论)。 8、下列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为什么? (1)3、4、8 (2)5、6、11 (3)5、6、10 研读三、认真阅读课本认真看课本( P64例题,时间:5分钟) 要求:(1)、注意例题的格式和步骤,思考(2)中为什么要分情况讨论。 (2)、对这例题的解法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一边阅读例题一边完成检测练习三。 检测练习三、 9、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 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要有完整的过程啊!) 解: (三)在研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归纳小结 (一)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二)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五、强化训练 【A】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按边分类课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 (4)三角形按角分类应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八年级物理上册 6.1《质量》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1《质量》导学案(新版) 新人教版 6、1《质量》课题 6、1《质量》班级小组姓名自然界没有一样东西能保持永久性的。伽利略学习目标 1、质量的单位及其性质。 2、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重点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导学过程学法指导 1、情境导入:一斤棉花和一斤铁谁重?一堆棉花一堆铁谁重?你有兴趣了解他们的比较方法吗?继续向下学习,你就全都知道了。约2-3min 二、明确目标约2min 三、学习导航我立本扎根基础约6-8min 自学课本108~112页内容,试试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什么是质量?质量在物理学中用什么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他们之间怎么换算? 3、档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他的质量是否改变? 4、举出几个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

5、实验室常用的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他的使用方法你会吗?我成长达标应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他们的换算关系是:1t =_____Kg1Kg =_____g1g =_____mg 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他的质量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他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4、根据课本插图从上到下认识天平的结构:分度盘、 _______、横梁、托盘(两个)、平衡螺母、标尺、_______、底座、砝码、镊子。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 ________处。 (2)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使________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测: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___盘,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依次添加砝码(左物右码),若不能平衡,则调节________在标尺上的位置,最终使天平横梁平衡。

九年级物理11.4《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学案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生活中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学会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设计 一、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1.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 1; 2. 用细线悬吊着固体慢慢没入水中,记下总体积V 2;4.固体的密度12V V m -= ρ 二、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在玻璃杯中盛液体,称出总质量m; 2.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3.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 1; 4.盐水密度V m m 1-= ρ 典型例题 例1.在测定液体和石子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如下操作步骤: A 用天平测得石子的质量为m 1 B 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m 2 C 用天平测得盛放适量液体的烧杯的质量为m 3 D 用量筒测得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V 1 E 将石子放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面达到的刻度V 2 (1)测定液体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液体的密度ρ液=_________ (2)测定石子密度所需的上述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_,测定石子的密度ρ石=_________ 例2.下面是“测量油的密度”的实验步骤: A.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油的体积v 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 0,再把筒中的油倒入玻璃杯中,称出它们的质量m 1; C.在玻璃杯中盛油,用天平称出它们的质量m D.利用密度公式,求出油的密度ρ E.称出玻璃杯和杯中剩下油的质量m 2 F.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零刻线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红线 G.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及横梁标尺上的分度值.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第一节“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课后反思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序号:02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5、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6、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7、一位同学想要测物理书一面纸的厚度,采取以下的步骤: A 、量出100页的厚度L B 、选用三角板,检查零刻度线是否完整 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100 D 、取物理书读出100页压紧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 版 【学习目标】 1.认识量筒,会用量筒测液体体积和测小块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2.进一步熟悉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能较熟练地用天平、量筒测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3.在探究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体会占据空间等量替代的方法。 【合作研讨】: 2.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 _____ 3.思考:如何测出一块长方体木块的密度? 所用器材: 实验方法:(1)用测出它的长a、宽b、高c,据算出它 体积。 (2)用测出它的质量。 (3)据公式算了其密度 【自主学习】: 一、读教材P117“想想做做”,了解量筒的使用方法: 1.教材中量筒以什么单位标度的?,1mL= cm3 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 3.量筒的分度值是 4.图6.3-1中甲、乙、丙哪种读数方法是正确的?为什么? 5.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 (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 (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 6.体积的单位,常用单位有、、。 二、如何测出盐水的密度?现有两种方案供你选择,请你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方案一: A.用天平称出烧杯的质量m1 B.用烧杯取适量的盐水称出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液体的体积V D.用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

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分层练习合集(含答案)

11.1 与三角形有关线段 11.1.1 三角形边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三角形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2.学会三角形表示及根据“是否有边相等”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 阅读教材P2~4,完成预习内容. 知识探究 (一)三角形 1.定义:由不在____________三条线段首尾________所组成图形叫做三角形. 2.有关概念 如图,线段AB,BC,CA是三角形________,点A,B,C是三角形________,∠A,∠B,∠C是相邻两边组成角,叫做三角形________,简称三角形角. 3.表示方法:顶点是A,B,C三角形,记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 (1)三角形表示方法中“△”代表“三角形”,后边字母为三角形三个顶点,字母顺序可以自由安排,即△ABC,△ACB,△BAC,△BCA,△CAB,△CBA为同一个三角形. (二)三角形分类 1.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________三角形,其中相等两条边叫做___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___,两腰夹角叫做________,腰和底边夹角叫做________. 3.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________三角形. 4.三角形按边相等关系分类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等腰三角形,即底边和腰相等等腰三 角形 . (三)三角形三边关系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________第三边. 2.推论:由于a +b>c ,根据不等式性质,得c -b

6.1〈质量〉—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自学参考提纲§6.1《质量》 学习目标:①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②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③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学习重点:质量的概念、单位、换算及其测量, 学习过程: 一、阅读P108-109页第3段,P111页第4段,完成下面的知识疏理:(每小格2分,共32分)

【随堂练习】

一、填空题(每小格2分,共16分) 1. 物体所含的多少叫质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符号:_____。 2. 天平是测量的工具.使用托盘天平时:①应把天平放在的桌面上. ②把调到标尺的0刻线上,③调节使横粱平衡, 3.某同学在调节天平时,忘了把游码调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只看到指针指到分度盘中线 处即开始测量,这样对物体质量测量的结果比真实值 (“偏大”或“偏小”)。 二、选择题(每小格2分,共8分) 4. 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了 B.1kg的棉花比1kg的铁块质量小 C.将铁块压成铁饼,质量减小了 D.物理书在北京和上海的质量是一样的 5. 小明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 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6. 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C B.人正常步行速度越5m/s 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D.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2kg 7. 航天员将地球上质量为50kg 的物体带到月球上,此物体的质量将( )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 三、综合能力题(每小格2分,共6分) 8. 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 ①; ②。 他纠正错误后,当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有50g、20g、10g, 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g。 我的问题反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复习导学案(已审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7-12章 复习导学案 目录如下: 第七章复习导学案 第八章复习导学案 第九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一章复习导学案 第十二章复习导学案

第七章《力》复习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讨论形成知识框架; 2、看书讨论基本概念及规律; 3、会探究实验或作图; 4、会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1:请同学们看书讨论形成力相关基本概念知识框架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相互接触的物体间________有力,相互有力的作用的物体间并不一定________。 2.力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力的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二是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 4.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就是力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被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将_______。 5.力的示意图:是从力的作用点开始,沿着力的方向画的一条带_______的线段。 6. ________仪器叫做测力计。常用的是测力计是_____________。它的原理是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在测量前要了解其________和的大小,使用时,并较正_________。实际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________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线________。 7.物体发生________时产生的力叫做弹力。拉力、压力都属于弹力。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________,弹力越大。 8.由于______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总是__ ___;作用点在物体的______,大小为G=_______,其中g=________N/kg,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 ___。 9、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它的成正比。 展示评价1:学生回答,集体矫正。 学习活动2:请同学们看书复习整理力、弹力和重力概念相关内容,根据解题引导课堂讲练互动,讨论总结本章基本概念、规律 1、理解力的概念,认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体积的改变;(2)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通过活动探究,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并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解释有关现象 【问题讨论】跳板跳水运动员跳水前为什么总是站在跳板的最前端蹬跳板? 3、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1)判断物体是否发生了力的作用,如本题中墙壁对球是否有支持力,只要假设把墙壁移开,看球是否会移动,怎样移动.由图可知,球会向左移动,由此可以判断墙壁对球有

八年级物理上册 密度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密度导学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 二、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按教材P14面的步骤测量铝块的质量、体积并将实验数据填入P14面的表格,并做图、1、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成________。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________。 2、作出的图像是怎样的?如果是一条直线,说明了什么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测量铁块体积和质量并和铝块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自学教材P15—P16 面回答下列问题 1、密度的定义是: 2、密度的公式是:________;变形公式是:________ 、 ________。 3、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两个单位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什么可以用来表示物质的特性之一(密度)? 2、试一试推出两个密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3、讨论:P16面的“想想议议 4、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说明: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或: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5、教材上的例题除了告诉我们了解题方法外,还告诉了我们“密度”的应用之一是: 。 (三)展示反馈:利用上所学的有关密度的知识,做好下面两个题目 1、一个铜球体积为10㎝3,质量为 62、3g,通过计算说明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若把此球的空心部分灌满水此球的总质量是多少g? 2、烧杯中盛满水称得质量为250克,再放入一个石子后称得质量是300克,然后把石子小心取出称得烧杯和水的质量为200克,求:(1)石子的体积是多大? (2)石子的密度是多大?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全套精编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导学案

目录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1) 课题: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序号:02 (3) 课题:运动的描述序号:03 (5) 课题:运动的快慢序号:04 (7) 课题:测量平均速度序号:05 (9) 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序号:06 (12) 课题:声音的特性序号:07 (14) 课题:声的利用序号:08 (16) 课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序号09 (18) 课题:温度计(一) 序号:11 (20) 课题:温度计(二)序号:12 (21) 课题:熔化和凝固(一)序号:13 (23) 课题:熔化和凝固(二)序号:14 (25) 课题:汽化和液化(一)序号:15 (27) 课题:汽化和液化(二)序号:16 (29) 课题:升华和凝华序号:17 (31) 课题:光的传播序号:18 (33) 课题:光的反射(一)序号:19 (35) 课题:光的反射(二)序号:20 (37) 课题:平面镜成像(一) 序号:21 (39) 课题:平面镜成像(二) 序号:22 (41)

课题:光的折射序号:23 (43) 课题:光的色散序号:24 (45) 课题:看不见的光序号:25 (47) 课题:透镜序号:26 (49) 课题:生活中的透镜序号:27 (52) 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序号:28 (54) 课题:眼睛和眼镜序号:29 (56) 课题:显微镜和望远镜序号:30 (58)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一)序号:31 (60) 课题:透镜及其应用复习(二)序号:32 (62) 课题:质量(一) 序号:33 (64) 课题:质量(二) 序号:34 (66) 课题密度序号:35 (68)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6 (70) 课题:密度与社会生活序号:37 (74)

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教科版 1、通常所说的铁比棉花重是指。 2、通过阅读书117页实验探究,通过小组同学的对话,是你了解到:1cm3铁和铜的质量(填“相同”或“不相同”),1cm3的物体质量相同的都是由(填“同种”或“不同种”)组成的。 3、1cm3某种物质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在物理学中,叫做密度。 4、密度用字母表示,质量用字母表示,体积用字母表示。 5、密度公式是,可推出、。 6、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 7、水的密度是 kg/ m3,其物理意义是。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重要,每种物质都有的密度,物质不同,密度,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 1、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是,读作,物理意义是。 2、理解密度的公式:(1)同种材料、同种物质,密度不变,质量与体积成;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填“有关”或“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有关;密度随、知识升华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

性(2)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体积成,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与质量成。图象:如图所示:ρ甲ρ乙 3、测体积量筒(量杯):(1)用途:测量液体的体积(间接可测固体体积)(2)使用方法: “看”:单位、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 “读”:量筒里的水面是的,读数时,视线要与相平。 4、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小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1)分析下表中实验序号1与2 (2 与 3、1与3 )或4 与5 (5与6 、4 与6 )的体积与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实验序号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甲15 91、802101 81、803152 71、80乙45 40、80510 80、806151 20、80(2)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可归纳出的结论是: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不相同;(3)分析上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_(全册有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1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1、观察、感受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认识轴对称图形。 2、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3、理解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意义。 4、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5、理解并能应用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 1、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轴对称的有关性质。 难点: 1、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正确区分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五角星、脸谱、正方形、禁行标志、山水倒映等。 学生欣赏,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 1、生活中有许多奇妙的对称,如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像;把手掌盖在 镜子上,镜子里的手与自己的手完全重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对称,你还能举出例子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 2、动手做一做:用直尺和圆规在纸上作出一个梯形,并把纸上的梯 形剪下来,沿上底和下底的中点的连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完全重合吗? 学生活动:观察、小结特点。 3、教师给出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⑴“完全重合”是什么意思? ⑵这条直线可能不经过这个图形本身吗? ⑶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吗?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交流,选代表发言,教师点评。 ⑴指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⑵不能,因为这条直线必须把这个图形分成能充分重合的两部分,则必然经过这个图形的本身。 ⑶不是,因为圆的直径是线段,而不是直线,应说直径所在的直线或经过圆心的直线。 4、猜想归纳: 正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呢?正五边形呢?正六边形呢?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5、你还能举出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6、教科书第五页图1-6⑴⑵两个图,问题:想一想,每组图形中,左 边图形沿虚线对折后与右边的图形有着怎样的关系? 7、教师给出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定义。 8、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的例子吗? 思考: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有什么异同? 学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小结。 三、巩固反馈 1、26个英文大写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她灿烂的文化中,汉字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请写出几个是轴对称的汉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奥运会五环图案有下列各说法:①它不是轴对称图形;②它是轴对称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③它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 导学案稿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课题:科学之旅序号:01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 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 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 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 方法验证单摆的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2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6、3《测量物质的密度》统编课时:NO、上课时间: 月日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 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 2、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密度;(重点、难点) 3、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 4、熟悉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环节 一、独学: 阅读教材第117--118页的内容,独立完成以下问题: 1、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和。 2、测量质量的工具: ,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 3、怎样正确使用量筒?

。 二、互学: 1、测小石块和盐水密度所需的器材: 。 2、实验的步骤:(1)测小石块密度的步骤:(2)测盐水或酱油密度的步骤:小组交流自己的答案展示 三、质疑学生独立完成《新课程探索与实践丛书》118页的典型例题,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 四、点拨 1、小组内相互纠正错题,并提出共同存在的问题 2、教师根据全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反馈 五、小结: 1、实验原理: 2、测量小石头密度的表格 3、测量盐水或酱油密度的表格六、拓展 1、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油的密度时,合理的顺序 是。 A 、取适量的油倒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总质量 B、将烧杯中的油部分倒人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油的体积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2、下列是测量小矿石密度的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A 、调节天平平衡,称出小矿石的质量m石

B、用天平称出小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C、用细线系好小矿石,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有以上步骤可以得出: (1)小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石+m-M (2)小矿石的体积=(3)小矿石的密度是。板书设计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测量小石头密度的表格 3、测量盐水或酱油密度的表格教学反思链接资源关于测量物质密度的相关视频。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导学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 认识天平,学会调节天平,并会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课前先知】 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产品质量”中的质量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东西的好坏和产品的优劣; 【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本 P44-P45的内容,标注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完成自学反馈一. 【自学反馈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表示. 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化而改变 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常用单位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换算关系:1t =______kg 1kg=________g 1g=________mg 【练习】 1、(1)地球的质量约为6.0×1024 kg=__________t.(2)一粒药片的质量约为5× 10-4 kg=__________mg.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判断依据。 (1)把一铁块压成铁饼,其质量变小了;( ) (2)一块石头从山顶滚到山脚,其质量变大了;( ) (3)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没有改变。( ) 【自主学习二】 阅读课本 P46-P47的内容,标注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并完成自学反馈. 【自学反馈二】 1、我们常用的质量测量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的质量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 2、说说托盘天平各部件的名称。 3、调节天平的方法是: (1)把天平放在_______上 (2)用镊子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横梁平衡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指针摇摆时,左右偏离中线的幅度相同。 4、使用托盘天平时左盘放_______,右盘放_______.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导学案全册合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三环:自学展示反馈 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 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本章共有4节: 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 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 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 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 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 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 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 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 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 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 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 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 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 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 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 别.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 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 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 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 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 间、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 的理解和测量.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 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 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 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 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 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 时比较运动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人 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会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和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熟练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情感目标:全力投入,勤于思考,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 XXXXX:运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学习难点】 XXXXX: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预习案】 学法指导:1先通读教材,用红笔勾画出本节内容的基本知识,标记出疑点和盲点,结合教材助读设计的问题,再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2、完成时间15分钟。I 、知识准备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3求物体的密度时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4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专用仪器,可以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量筒上面的标

度单位是,1ml=1cm。使用说明要注意以下问题:(1)使用量筒前应先观察它的和;(2)使用时将量筒放在桌面上;(3)读书时,若页面是凹形的,视线要相平,如图6-3-1所示;(4)记录数据时要有数字和。II、教材助读 1、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2)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________。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也会增大到原来的______倍,即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_____比。 2、密度(1)什么是密度?密度用那个字母表示?(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什么?(3)密度的单位有哪些?(4)常温常压下纯水的密度是多少?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5)进行有关密度的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Ⅲ、预习自测一判断题: 1、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中,质量大的,体积一定大。 () 2、质量相等的两个物体,密度小的体积一定大。 () 3、密度相等、质量较大的物体,体积一定较小。 () 4、密度是物体的属性,不同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 () 5、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物质制成的物体一定有不同的密度。()二已知一物体的质量为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数学导学案八年级备课组

课题11.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 (1) 一、 学习目标 1、掌握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相关概念和全等三角形性质。 2、理解“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3、熟练 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二、 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P2-3页,完成下列要求: 1、理解并背诵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2、注意全等中对应点位置的书写。 3、理解并记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自学后完成展示的容,20分钟后,进行展示。 三、展示容: 1、________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____。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____。 2、能够_____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3、一个图形经过__、__、__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 4、______叫做对应顶点。_______叫做对应边。_____叫做对应角。 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_相等。 6、课本P4练习1、2 7、如图1,△ABC ≌△DEF ,对应顶点是__________,对应角是____________,对应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 8 7

8、如图2,△ABC≌△CDA,AB和CD,BC和DA是对应边,写出其他对应边及对应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图3,△ABN≌△ACM,∠B=∠C,AC=AB,则BN=____,∠BAN=______,_____=AN,_____= ∠AMC. 10 9 10、如图,△ABC≌△DEC,CA和CD,CB和CE是对应边,∠ACD 和∠BCE相等吗?为什么? 课后反思: 1.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2)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全册导学案 【课题】 Unit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Section A 1a-1c (1)(1课时)【学习目标】 1.识记周末活动的词汇和6个频度副词(always, usually, often , sometimes , hardly ever ,never)。 2.运用周末活动的词汇、频度副词及一般现在时简单谈论周末活动情况。【重点,难点】 1.对6个频度副词细微差异的理解及使用。 2.弄清一般现在时在不同人称下动词形式及提问的变化。【导学指导】知识链接:问:什么情况下使用一般现在时?答:简单讲,当动作经常、反复发生,表达习惯、爱好、客观规律和现在的状态时需使 用一般现在时。问:一般现在时的基本结构是什么?动词原形(当主语不是第三人称单数)答:主语+ 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当 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时)问:什么是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什么又 是主语的第三人称单数?答:变一个动词为其第三人称单数和变一 个名词为其复数形式的规则大致一致,具体情况如下表: 1.直接加“s”。 2.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去“y”变“i”加“es”。 3.以“s、x、sh、ch”结尾的加“es”。 4.特殊记。love―loves take―takes study―studies fly―flies try―tries fix―fixes teach―teaches wash―washes go―goes;do―does;have―has 而主语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是指除了“you(你)、I(我)”以外的所有单个的人或物或者不可数的事物。自主互助学习一、自学: 1.仔 细观察课本第一页图片,根据所给例子填写下列空格。例:Picture a(图a): shop What is the girl in Picture a doing? She is shopping. Picture b:_______ a book What is the girl in Picture b do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icture c: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icture d: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icture e: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汉语提示,完成下列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