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

岳麓版历史必修一第14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了解或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李鸿章与清政府的避战求和;中日《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2.情感价值方面:

(1)通过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战败原因持分析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败,军事技术的落后,是近代中国挨打受辱的关键所在。

(2)通过爱国官兵英勇顽强抵抗外敌入侵的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3)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不忘国耻,反对台独,维护祖国统一,宏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3.学习能力方面

(1)引导学生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中日《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严重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比较《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的内容和危害,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教材有关历史材料,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关信息,并据此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

(1)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2)《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难点:

(1)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中国失败的原因

(2)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教学手段

1.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相关录像片断,并提供相关图片和地图,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真实性,使学生自然融入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历史。

2.通过中日战争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清军海战皆败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进行比较的教学,分析其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问题的能力。

4.通过讲授、分析和讨论探究的教学方法。由整体感知到细节感受,最后讨论探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文资料,运用电教媒体,运用看、说、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充分发挥能力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入新课

【视频】甲午祭

(内容:穿越甲午黄海的阴霾

硝烟迷失了泪眼

血洗全城的杀戮

染红了《马关条约》的笔尖

喉管哽咽泪水

愤怒成低沉的呜咽

黄海,我依然浮起不朽的灵魂

120年不停地涌起北洋水师的尊严

我的旌旗,插进中弹的胸膛

我的炮管,射出悲壮的呐喊

我的炮舰,承载不屈的水师

我的舵盘,剑指倭寇的旗舰

、、、、、、

黄海,潮起潮落的倾泻,倾泻120年不绝的哀怨

黑夜,海水携着风,祭奠北洋旗舰定远

黑暗中,浪涛簇拥着信旗

啊!谁能穿过大清的闪电,让海水沸腾,硝烟弥漫

黄海,黄海啊!我不忍触摸你溶血的海水

我不愿阅读甲午屈辱的条款

穿过血雨腥风

黄海,正在集聚民族复兴的夙愿

黄海,喷薄欲出的能量

必将托举一个民族走向复兴的明天)

如刚刚所提,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争作为近代中国的转折点,影响既深且远。中国有句古话:知耻而后勇,但我们首先要清楚中国到底败于何处。

历史的真相永远不会沉没,下面让我们一起重回120年前的壮阔诡谲的往事,共同思考:甲午,我们为什么战败?

●教学内容

一、背景、原因

甲午战争的爆发不是突发事件,它和当时中日两国国情及世界发展趋势与利益角逐都有着密切关联。

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

[板书]一、战争背景

1.日本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几则材料,并思考一下从这些材料可以透露出什么关于当时日本的信息。

【材料】材料一: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在国会发展的施政演讲中说:国家独立自卫之道,其途有二。第一,守卫主权线;第二,保卫利益

线。主权线,指国之疆域;利益线,指与主权线的安危密切相关的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都是日本的利益线,因此必须加以保护。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报道:“就弹药而论,它(指日本)所储存的数量,比在一次对华战争中可能消耗去的还要多。”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布林克莱又说:“(日本)比中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帝国主义侵华史》材料三: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佐田自茅《征韩论》

问:大家认为这些材料反映出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

答:侵略朝鲜、中国、台湾。

问:是什么决定了日本会有这样的意图呢?

答:日本自身局限和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

【地图】

好,从日本地图中可以看出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人多地少,资源贫乏。

另外在明治维新之后,它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强。但由于自身限制,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中仍存在危机: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缺乏;人民起义不断。为解决这些矛盾,日本制定实施了“大陆政策”。

【图片】

这一政策分为五步:一、侵占中国的台湾;二、征服朝鲜;三、侵占中国的东北和蒙古;四、征服全中国;五、侵占亚洲,称霸世界。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征韩侵华是早有预谋的既定国策。其实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确立了以“武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