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报告

签发日期:

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试验报告

哈尔滨工程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超声波法检测混凝土实验 班级:212 学号:05 姓名:纪强 合作者:黄昊、张艳慧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梁晓羽 实验室名称: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实验室

目录 一.试验目的 二.试验仪器和设备 三.原理及试验装置 四.试验步骤 五.试验数据记录表格 六.注意事项 七.试验结果分析 八.问题讨论

一.试验目的 检测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裂缝尺寸从而确定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对混凝土裂缝超声检测进行实验研究,对预先设置在混凝土试件中的裂缝进行超声检测,将得到的检测数据与相应的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讨论裂缝超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对裂缝的检测方法提出建议。 二.试验仪器和设备 GTJ—F800 混凝土裂缝综合检测仪器,8500~11000RMB。 三.原理及试验装置 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试验原理:通过摄像头拍摄裂缝图像并放大显示在显示屏上,然后对裂缝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识别,执行特定的算法程序自动判读出裂缝宽度,仪器采用新型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光电转换器件进行图像采集,利用DSP 系统实现图像分析与处理,通过特征提取与优化算法自动判读裂缝宽度,同时在液晶屏上实时显示裂缝图像和裂缝宽度的测试结果。

裂缝深度检测试验原理: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将发生反射、折射、绕射和衰减等现象,表现为接收换能器上接收的超声波信号的声时、振幅、波形和频率发生相应变化,对这些变化分析处理就可以判定结构内部裂缝的深度。图中, H为试件高度;h为构造裂缝度 ;L1为射换能器距构造裂缝的水平距离;L2 为接收换能器距构造裂缝的水平距离。 四.试验步骤 制作带裂缝混凝土试件:该试件长0·6m,宽0·5m,高0·4m,混凝土强度C25,采用石子粒径30mm左右,裂缝深度90~100mm,缝宽 0~10mm。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一,技术标准 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25 试验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配制强度:Rp =R+σ =25+σ = σ值 二,原材料 水泥:葛洲坝三峡牌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报告附后) 粗集料:郧县贯通石场5-16mm:。比例按65%:35% 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 外加剂:江苏特密斯,掺量为% 三,试验室配合比试验 设计坍落度为160-180mm,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当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时,水胶比及水泥用量满足规范要求。 根据配合比进行试验,测定28d抗压强度。 四,结果 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 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C2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说明书

一,技术要求 水泥混凝土设计等级:C25 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设计标准:Rp =R+σ =25+σ = 二,原材料 (1)水泥:中国葛洲坝水泥有限公司,三峡(2)粗骨料:贯通石场,5-16掺65%.掺35%,级配碎石。细集料:金沙公司河沙,细砂。 (3)水:饮用水 (4)外加剂:江苏特密斯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 三,施工范围:白鹤观大桥桩系梁 四,设计计算 (1)配制强度:=+*σ=25+*5= (2) 计算水胶比:W/B=αa*f ce /(+αa*αb*f ce )=*** (+***)Kg/m3= (3) 选用单位用水量:拌合物坍落度160-180mm,掺入%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后的单位用水量为W=150kg/m3 (4) 计算胶凝材料用量m co =m wo /W/B=150/=294㎏,粉煤灰掺量22%,粉煤灰 用量=294*=65Kg/m,水泥用量m co=m B o- m F o= 294-65=229Kg/m (5) 假定砼容重:2400kg,选择砂率:38%,计算砂石用量:m so+m go=2400-m co-m wo=2400-294-150=1956kg/m3 计算砂用量:(m co+m go)*=743kg/m3 计算碎石用量:1956-743=1213kg/m3 基准配合比为:m co:m wo:m so:m go:减水剂=229:65:743:1213:150: (6) 按质量法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A组m co:m wo:m so:m go=229:65:743:1213:150: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经过试验室结果确定水胶比和和 B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60:73:150:728:1189: C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49:70:150:734:1197: D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39:67:150:739:1205: 故选定B组水胶比的配合比作为试验7天,28天抗压强度,配合比B组m co:m wo:m so:m go:外加剂=260:73:150:728:1189: 四川川桥试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南水北调环湖南路HH01工地试验室 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水泥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报告

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

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测 报告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1- 检测报告 Detection Report 报告编号 RYJK-JG-002(11)-2016 Serial Number 项目名称 中海·国际社区S04#楼楼板混凝土强度检测Sample Description 委托单位 广西瑞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Applicant 监测类别 委托检测 Monitoring Type 广西瑞宇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Guangxi Ruiyu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2016年11月30日 声明 1.本监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未经本监测单位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本报告,复印的报告未加盖检测专用章无 效; 3.监测报告无三级审核手写签字无效; 4.检测单位名称与检测专用章所示名称不符者无效; 5.如对本监测报告有异议,可在收到报告后15天内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6.指定样品的委托检测结果仅对样品负责。 地址:广西南宁市秀厢大道56号4号综合楼邮编:530004 电话: Fax:

目录

1 工程概况 中海国际社区S04#楼位于广西南宁市降桥路,由南宁中海宏洋房地产有限公司承建。该工程为一栋3层的框架结构建筑,基础采用CFG桩基础。该工程设计单位为南宁市建筑设计院。一层柱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一层梁(板)至屋面梁(板)的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一层墙体的设计砂浆强度等级为。一层柱受力钢筋的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分别为30mm。 我公司根据相关规范及业主要求,对该工程二层②-③×C-D轴楼板进行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测。我公司于2016年11月16日-2016年11月17日进场进行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汇报如下。 2检测依据及工具 检测依据 本次检测评定主要依据以下规范、规程: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2)《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2016; (3)本工程现有设计图纸及其它规范文件。 检测工具 本工程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见表2-1所示。 3检测内容 钻芯法混凝土强度检验。

裂缝原因分析和处理报告

xxxxxx工程 裂 缝 评 估 报 告 xxxx检验站二O一二年九月

xxx工程裂缝评估报告 报告编号:xxxx 报告编制: 审核: 主检: 批准: xxxxx检验站 二O一二年九月

第一章概述 1.2检测评定手段及目的 (1)外观检查:检测顶板裂缝宽度,评定顶板外观质量; (2)超声波法:检测裂缝深度。 1.3评估依据 本项目研究所依据的相关规范、规程以及相关文件主要有: (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 21:200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第二章外观检查、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 2.1概述 在现场检测期时,对xxxxx箱涵左顶板外观进行了详细的检测,检测内容包括裂缝宽度、桥墩外观质量、裂缝深度检测等。 现场检测发现桥墩墩身出现纵向裂缝。裂缝宽度检测测采用KON-KF(B)裂缝宽度监测仪(见附图)。裂缝深度检测采用KON-FSY裂缝深度测试仪。 xxxxx箱涵共分三块施工,左块于2012年9月16日16点左右施工,右块于9月16日2点左右施工,中块于9月17日施工。只有在顶板左块于浇筑第二天出现了20多起纵向裂缝,少量横向裂缝。裂缝最长1.2m,80%的裂缝长度30-50mm;裂缝间间距80%为20-30mm;裂缝宽度为0.35-2.44mm;裂缝深度为9-51mm,其中85%的裂缝深度为25-30mm,其中2条裂缝深度为51mm。 图1 裂缝分布示意图

2.2原因分析 顶板裂缝:顶板裂缝形成原因多样复杂,一般以下几方面原因较突出。 (1)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如爆晒、风吹),易形成干缩裂缝。 (2)模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3)混凝土浇捣后在初凝前后没有进行抹平压光和养护不当也易引起裂缝。 (4)顶板浇注后,上人上料过早,上料集中,也易造成裂缝。 (5)混凝土过量使用外加剂,或水灰比、坍落度过大 结合工程调查和检测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可能为①混凝土坍落度过大;②初凝前后没有进行抹平压光,造成表面水分蒸发后,表面砂浆层干缩大于下层混凝土,易形成干缩裂缝;③顶板左板混凝土浇筑后初凝在晚上8点左右,终凝在晚上2点左右,这时内外温差最大,且混凝土在刚失去塑性,强度很低,这也加大了表面收缩开裂。 第三章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xxxxx顶板出现的裂缝进行超声波分析和外观检测,综合分析各类测试结果,结论如下: (1)xxxxx工程k0+628箱涵左顶板的纵向裂缝宽度在0.35-2.44mm之间, 大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的裂缝宽度容许值]=0.3mm。此类裂缝属混凝土表面收缩引起的干缩裂缝。 [W lim (2)通过非金属超声波分析仪对检测点检测,结果表明:裂缝深度在85%在25mm-30mm之间,裂缝开展深度值大部分在混凝土保护层内。 综合分析该裂缝对结构无显明影响,但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3.2建议 (1)加强对顶板的裂缝观测:观察其宽度和长度是否有加深加长的趋势。 (2)对于顶板裂缝进行有效的封闭处理。(详见第四章) 总之,xxxx顶板裂缝按上述建议进行有效处理后,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报告

检验报告Inspection Report 产品名称: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委托单位: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检测类型:委托检测 检测项目: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八月十六日

20140316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报告JL-JCBG-1701-C 共2 页第 1 页检测类型委托检测协议编号201401834 委托单位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报告编号C00631611000006 地址安阳市西郊样品编号砼排水管2010030002 产品名称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委托日期2014-8-16 施工单位/ 检测日期2014-8-17 建设单位/ 报告日期2014-8-18 见证单位/ 见证人/ 生产厂家安阳市兴达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样品名称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产品规格选用DN800和DN600Ⅲ级样品状态符合检测要求 检测项目外压荷载接口类型钢承口 代表数量500节检测规则出厂检验 检测结论依据(JC/T640-201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评定,所检混凝土排水管外压荷载符合RCPⅡ600×2000 GB 11836刚性接口平口管的技术要求。 检测依据(JC/T640-2010)《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6752-200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检测设备锚杆拉力计(JCSB129)、钢卷尺(CL YQ046)、裂缝宽度测定仪(CL YQ114)、秒表(CL YQ009) 检测环境/ 备注/ 签发:审核:检测:职务:职务:职务:证号:证号:证号:

2014031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检测报告JL-JCBG-3601-A 共 2页第2 页

裂缝检测报告范本

XXXX空心板外观检测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检测标准 (1) 三、检测方法 (2) 四、检测结果 (2) 4.1 裂缝测试结果 (2) 4.2 保护层厚度测试结果 (7) 4.3 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 (10)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10) 5.1 检测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I 桥梁检测照片.. (12)

XXXX空心板 外观检测报告 一、项目概况 桥中心桩号xxxx,上部结构为4跨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和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老桥修建于2007年,本次改建工程中在其两侧各增加两块空心板进行加宽,其中老空心板桥设计等级为公路II 级,加宽空心板设计等级为公路I级。 该桥施工完成后发现加宽空心板底板出现裂缝,受委托,我单位对该桥的裂缝情况进行现场检测。 二、检测标准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混凝土裂缝处理方法以及裂缝宽度分析报告

混凝土宽度分析以及裂缝处理方法 第一,启程前言 启程路桥和大家说说裂纹是固体材料中的一种不连续现象。在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裂缝出现的程度不同,形式也不同。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也是长期困扰土木工程师的一个技术问题。在工程鉴定和加固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形式的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裂缝的准确识别不仅是工程鉴定的主要内容,也是裂缝加固和修复的重要依据,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二、混凝土裂缝的主要类型 混凝土裂缝的基本原因可归纳为两类:一是由荷载变化引起的裂缝,包括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另一方面是变形、温度、湿度、不均匀引起的裂缝。沉降、冻胀、钢筋锈蚀、化学反应膨胀等(1)。 根据裂缝产生的机理,建筑物裂缝的基本类型有塑性收缩裂缝、沉降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碳化收缩裂缝、化学反应裂缝、沉降裂缝、冻胀裂缝、蠕变裂缝。冷凝裂纹等。 三、混凝土裂缝识别的主要内容 建筑物的破坏,尤其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从裂缝开始。但并非所有的裂缝都是建筑物的危险标志,只有影响接头的承载能力、稳定

性、刚度和连接可靠性的裂缝可能危及建筑物的安全。许多常见的裂缝,如温度和收缩裂缝,不会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因此,各种裂缝对建筑物的危害是不同的,因此对各种裂缝的处理应有所不同。因此,准确区分不同类型的裂纹是非常重要的。 从裂缝的现状、裂缝的发生时间和裂缝的发展三个方面对裂缝的识别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2)鉴定的主要内容如下: (1)裂缝现状调查 包括裂纹的产生、裂纹宽度、裂纹长度、是否穿透、裂纹中是否存在异物和裂纹宽度等。裂纹尖端位置是推断混凝土应力状态的重要参数。必须仔细观察它是看不见的。 1、裂缝宽度 裂缝宽度是确定裂缝对混凝土结构影响的一个重要参数。研究裂缝的成因,确定裂缝的修复和加固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问题。 2、裂缝的位置和分布特征 一般认为,裂缝位于建筑物的一层,出现在构件(梁、板、柱、墙等)上,以及构件的位置处的裂缝,如梁端或中跨、顶面或底部。板。3、裂纹的方向和形状

C30P8F100常态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1、本标段工程情况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陶岔渠首至沙河南(中线建管局代建项目)叶县段施工3标(合同编号:ZXJ/SG/YXD-003)位于河南省叶县境内,渠段起点桩号201+500,终点桩号209+270,包括长7.77km的渠道及沿线布置的各类建筑物18座,包括:1座河渠交叉建筑物,5座左岸排水建筑物,3座渠渠交叉建筑物,6座公路桥,2座生产桥,1座下穿通道。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合同范围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安装、通信管道采购及敷设、水土保持工程及施工期环境保护工程,以及为完成上述工作所必须的临时工程或设施等。 主要工程量包括:土石方开挖约569万m3,土石方填筑约248万m3,混凝土约17万m3,钢筋约1.09万t,金结安装约578.50t,复合土工膜约63万m2。 2、气候条件 叶县段属温和地区,多年平均温度14.6℃。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发生在7月,其值为27.3℃;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发生在1月,其值为1.0℃。全年1月份温度最低,多年平均最低温度-5.1℃。7月份温度最高,平均最高温度31.8℃。 3、主要仪器设备及环境 4、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混凝土技术要求见表1

表1 混凝土技术要求 5、引用标准 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3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4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5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 146-1990 6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 7《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 8《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9《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 10《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223-2007 11 招标文件(合同编号:ZXJ/SG/YXD-003) 6、原材料试验结果 6.1水泥 水泥采用天瑞集团南召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水泥,水泥物理力学及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见下表2。

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检测报告模块

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 检测报告 报告编号:/ 工程名称: / 委托单位: / XXXX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年/月/日

XXXX)-011-B07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检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委托单位:/ 二、现场检测 1、检测目的: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 2、检测依据:《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2000)。 3、检测设备:ZBL—U520非金属超声检测仪:设备编号:2272-726;裂缝宽度观测仪:设 备编号:2010-1102。 4、检测时间:/。 5、检测部位及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三、检测结果的处理和判断 根据//的实际情况及钢筋分布情况,在构件的两相对测试面上布置水平测线和竖直测线,对其进行混凝土表观及内部缺陷检测。水平测线和竖直测线的交点即为测点,每一对测试面取30个测点,总共60个测点。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1

SDJC/CX(X)-011-B073 图1 测点布置平面图 3.1、检测结果 // 图2 表面裂缝观测图一 // 图3 表面裂缝观测图二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混凝土表面平整,无可观测到的裂缝。 原始记录文件:JC-05-0007\D:\检测部正式报告\表观及内部缺陷\12公-HNTQX-10001表1测点1~30的检测结果汇总表

表2测点31~60的检测结果汇总表 表3 检测数据处理结果表

参数名称平均值标准差临界值声速(km/s) 波幅(dB) 3.2、测点缺陷示意图见图4、图5。 由表1、表2和表3可见,测点//和//为可疑测点,在图4和图5,其中小圆圈表示测点,带有椭圆的测点为可疑测点。 图4 //测点布置图

混凝土裂缝的愈合

普通强度混凝土裂缝的愈合程度 摘要 这里研究的目的是检测混凝土裂缝愈合的程度。用劈裂拉伸试验在混凝土样本内生成一定宽度的裂缝。低压水渗透试验(WPT)在此用来测试混凝土样本的水渗透性。使混凝土裂化和重复100天WPT试验后立即进行弹性波信号传输试验,随着初始裂缝宽度减小,水的渗透性显著增加,而信号传输性能则随时间降低。值得注意的是,原本已经裂化的样本的水渗透性会降低,但是信号传输会随时间而加强。无论是水渗透性试验还是信号传输试验,最好在样本裂缝的自发愈合情况下进行。然而,随着裂缝愈合,信号传输的恢复却不如渗透性恢复的好,因此推断这只是样本裂缝发生了一部分机械愈合的原因。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自愈合 引言 1925,艾布拉姆斯第一次提出,有文献表明:水通过混凝土裂缝的流动性随时间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混凝土裂缝的自发性愈合,赫恩(1992)和莫理(1997)提出的自封无裂缝的材料也说明了这一观点。可能的愈合原因是化学沉淀的氢氧化钙、碳酸钙、机械阻塞以及极其细微的材料在细小裂缝内的阻塞和产生裂缝的混凝土表层的膨胀和再水化。 裂缝愈合率取决于初始有效裂缝宽度。例如,初始裂缝有效宽度小于50微米时,裂缝宽度能在24小时内降低至20微米,而初始裂纹有效宽度在50到100微米时裂缝宽度会在7天内降低到20微米(1985)。其他研究表明,初始有效宽度在200微米左右的裂缝经长时间在水体外暴露后能在7周完全愈合(Ed-vardsen 1996)。 各种各样的方法已被用来研究裂缝的愈合。大部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过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或通过对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来观察沉积在裂纹之间的水化产物。除了机械测试,基于超声波脉冲速度的无损评价测量技术(UPV)也被用来评估裂纹的愈合程度(Munday et al。1974;·阿卜杜勒·贾瓦德和哈达德1992)。虽然利用UPV试验可以探测到裂纹愈合的发生,但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能准确地确定裂纹愈合的程度。 反馈控制拉伸试验,用于诱导混凝土标本的细微裂缝的产生。之后用低压水渗透试验来评价裂缝样本的水渗透性。它是一个无损评价技术,利用应力波传输测量技术,来量化水泥块裂缝的愈合程度。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到开裂范围,水通过裂缝样本的程度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包工头队(10级土木9班) 邬文锋、陈天楚、曹祖军、张雄

(一) 砂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试样重(g) 筛余累计重(g) 试验重量误差(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二) 石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筛余累计重 (g) 试验重量误差 (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班级:10工程管理2班 组别:第七组 组员:

一.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强 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并通过实验检验其强度。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过程: 1.确定配制的强度(o cu f ,) o cu f ,= k cu f ,+1.645σ ; o cu f ,=30+1.645×5.0=38.225 Mpa 其中:o 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 ; k cu f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单位: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Mpa 2.初步确定水灰比(C W ) C W =ce b a o cu ce a f a a f f a +,=0.48 其中: 07.0;46.0==b a a a —回归系数(碎石); ce f =γc ce f ;g :γc —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g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3.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wo m =185Kg 4.初步选取砂率(s β) 计算出水灰比后,查表取砂率(碎石,粒径40mm)。s β=30% 5.计算水泥用量(co m ) co m =C W m wo /=48 .0185=385Kg 6.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 co m +go m +so m +wo m =cp m ; s β= go so so m m m +×100% c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s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w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 cp m --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 ),取2400Kg 计算后的结果为:so m =549Kg go m =1281Kg

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砼最大裂缝宽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使测试人员在进行最大裂缝宽度检测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用到最大裂缝宽度该指标的相关检验。 3.检测依据 3.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3.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 3.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3.4《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1999(2004年版)); 4.主要仪器设备 4.1裂缝测宽仪; 4.2 电锤、钢直尺、钢卷尺等辅助工具。 5.测试原理 采用DJCK-2型裂缝测宽仪对混凝土结构最大裂缝宽度进行检测,该仪器在0.02-2mm范围内的估读精度为0.01mm。用电缆连接显示屏和测量探头,将测量探头的两支脚放置在裂缝上,使裂缝图像与刻度尺垂直,根据裂缝图像所占刻度线长度,读取裂缝宽度值。 6.规范相关条款 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第8.1.2条规定,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应由各方根据其对结构性能和使用功能影响的严重程度,按表8.1.2确定。表8.1.2中明确了裂缝缺陷的分级,检查数量为全数检查。附录B(受弯预制构件结构性能检验)中提及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的检验内容中提及了最大裂缝宽度的检验。第B.1.5、B.1.6条的规定中也提及了最大裂缝宽度的检测。 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1999(2004年版))中第4.5条共规定了16种现象为危险点的判定依据,其中关于裂缝的有10种,提到具体裂缝宽度限值的有6种,裂缝宽度限值有0.4mm、0.5mm和1mm三种。大于相关限值,则判定为危险点。 7.操作步骤 7.1首先对仪器进行校验:校验标准刻度板上分别有宽度为0.02、0.10、0.20和1.00mm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

浅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施工工艺 信阳市污水处理二期管网工程中使用钢筋混凝土承插管较多,设计图纸管径为DN600、DN1000、DN1200、DN1350、DN1500,设计接口形式均为柔性接口。结合设计图纸、施工监理过程控制来浅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工艺和质量控制。 1、先谈谈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的优势 钢筋混凝土承插管其接口的水密机理主要依靠接口之间的“O”型橡胶圈的弹性压缩,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的接口之间的止水材料是采用了目前较先进的拉密尔橡胶止水圈,具有良好的防渗漏性能。 由于钢筋混凝土承插管配用橡胶圈的接口形式均为柔性接口形式,允许在接口部位可发生微量的转角或微量的水平位移,能适应基底有不均匀沉降、接口之间有少量的变形的管道。 由于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广泛用于无压的雨污排水管道。 2、进场钢筋混凝土承插管管材、橡胶圈质量控制 首先管材进场前应到管材生产产家参观混凝土管制作过程,主要看使用的原材料(水泥、细骨料、粗骨料、钢筋)、钢筋骨架、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GBT11836规范要求。 当管材被运到现场时,首先要进行书面检查,即查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质量保证书等,再对管材外观质量进行检查:①管子内、外表面应平整,管子应无粘皮、麻面、蜂窝、露筋、空鼓,局部凹坑深度不应大于5mm。②钢筋混凝土管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缝,内表面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05mm(但除表面龟裂和砂浆层的干缩缝例外)。

③合缝处未有漏浆现象;④外观尺寸的检查,尺寸允许偏差严格按照GBT11836规范要求。 是不是所有的管材不符合上述规定就必须退回厂家呢?不是,规范上允许以下情况,对管材进行修补:①表面凹深不超过10mm,麻面深度不超过壁厚的1/5,其最大值不得超过10mm,且总面积不超过相应内或外表面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②内表面局部塌落,但塌落面积不超过管子内表面的1/20,每块面积不超过100cm2;③合缝漏浆不得超过壁厚的1/5,且最长长度不得超过管长的1/5;端面碰伤纵向长度不超过100mm,环向长度不得超过限值:DN600(45mm),DN1000/DN1200/DN1350/DN1500(105mm)。 对现场管材进行见证取样送检时一般做物理力学性能检测即内水压力、裂缝荷载、破坏荷载、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对现场橡胶圈进行见证取样时一般做公称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压缩变形、耐水性、热空气老化检测。 3、沟槽开挖、管道基础找平 沟槽开挖及砂石基础要求参照gb50268要求进行施工,这里就不说。 4、管道安装 重点探讨下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先说DN600的管道安装:铺管前应复核砂石基础表面绝对高程,测定管节中心线。排管顺序应自下游排向上游,承口向上游方向.插口向下游方向,

混凝土裂缝深度超声波检测方法(完整)

混凝土裂缝深度超声波检测方法 林维正 1 原来裂缝深度检测方法 对混凝土浅裂缝深度(50cm以下)超声法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如图1所示的t c-t0法,图2所示的英国标准BS-4408法等,“测缺规程”推荐使用t c-t0法[2,3]。 上述方法中,声通路测距BS-4408法以二换能器的边到边计算,而t c-t0法则以二换能器的中到中计算,实际上声通路既不是二换能器的边到边距离,也不是中到中距离,“测缺规程”中介绍了以平测“时距”坐标图中L轴的截矩,即直线议程回归系数的常数项作为修正值,修正后的测距提高了t c-t0法测试精度,但增加了检测工作量,实际操作较麻烦,且复测时,往往由于二换能器的耦合状态程度及其间距的变化,使检测结果重复性不良。 应用BS-4408法时,当二换能器跨缝间距为60cm,发射换能器声能在裂缝处产生很大衰减,绕过裂缝传播到接收换能器的超声信号已很微弱,因此日本国提出了“修改BS-4408法”方案,此方案将换能器到裂缝的距离改为a1<10cm,这样就使二换能器跨缝最大间距缩短在40cm以内。 “测缺规程”的条文说明部分(表4.2.1)中,当边-边平测距离为20.25cm时,按t c-t0法计算的误差较大,表4.2.1中检测精度较高的数据处理判定值为舍弃了该两组数据后的平均值。条文说明第4.3.1条仅作了关于舍弃Lˊ<d c数据的提示,实际上当二换能器测距小于裂缝深度时,超声波接收波形产生了严重畸变,导致声时测读困难,这就是造成较大误差的直接原因。表4.2.1中未知数t c-t0法在现场检测中对错误测读数值的取舍是一个不易处理的问题。 “测缺规程”的条文说明第4.1.3条指出:当钢管穿过裂缝而又靠近换能器时,钢管将使声信号“短路”,读取的声时不反映裂缝深度,因此换能器的连线应避开主钢管一定距离a,a 应使绕裂缝而过的信号先于经钢管“短路”的信号到达接收换能器,按一般的钢管混凝土及探测距离L计算,a应大于等于1.5倍的裂缝深度。 根据a≥1.5d c这一要求,如国科3表示,表1给出了相邻钢管的间距S值。 表1 检测不受钢筋影响的相邻钢筋最小间距S值

混凝土管道检测方法

混凝土管道检测方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内水压、保护层厚度、吸方率、混凝土强度等试验用的 试件、仪器设备和量具、试验方法、试验步骤、结果计算及试验报告。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1214—85 游标卡尺GB 1215—87 深度游标卡尺GB 1226—86 一般压力表GB 3719—88 工具显微镜GB 9056—88 钢直尺GB 9057—88 单杠式内径千分尺GB 10633—89 钢卷尺GB 11836—89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 11837—89 混凝土管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验方法GB/T 13283—91 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用检验仪表和显示仪表精确度等级 GB/T 13335—91 磁弹性测力称重传感器GBJ 107—8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露筋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裂缝混凝土表面存在的伸入混凝土内的缝隙。 合缝漏浆混凝土表面在管模合缝处因水泥浆流失露出砂、石。 麻面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较为密集的小孔。 蜂窝混凝土表面因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的石子外露和空洞。

粘皮混凝土表面因水泥砂浆被管模粘连而造成的粗糙不平。 塌落钢筋骨架内侧管壁混凝土坠落。 空鼓混凝土内部局部出现的空气夹层。 拐点承插式管的承口外斜坡与筒体平直段交界处。 4 仪器设备外观质量检查、尺寸、外压荷载和内水压试验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和量具见表1(略)。检验仪器和显示仪表必须满足被测值在仪表全量程的1/5~2/3范围内,检验仪表、显示仪表和量具精确度的选择应符合GB/T 13283的规定,并满足GB 11836等标准中各项技术要求对测量精确度的要求。尺寸的测量读至量具的最小分度值。 5 试验方法 试件各项试验用试件应满足混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的规定。外观质量 5.2.1 露筋 a) 目测管体表面有无露筋; b) 用钢卷尺测量露筋的长度。 5.2.2 裂缝 a) 检查管体表面有无可见裂缝; b) 用读数显微镜或混凝土裂缝检验规测量裂缝的最大宽度;c) 用钢卷尺或钢直尺测量裂缝长度。 5.2.3 合缝漏浆 a) 目测管体在管模合缝处有无漏浆;

毕业生工程检测加固改造实习报告

毕业生工程检测加固改造实习报告 我由于属于在校外做设计,所以我的实习工作要紧是同我所要从事的工作有关联。在实习期间我要紧是接触一些工程进行检测,以及加固改造工作。经过这些生活的实习,使我发觉在一些在设计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咨询题。经过向所在单位专家的请教,知道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发生的一系列建造通病的产生原理及相应的检测,处理措施。现将我所接触到的一些咨询题作义总结。 我的毕业设计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结构,所以关于混凝土机构的了解要更有针对性。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既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妨碍,所以在施工中我们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脚够的重视。混凝土质量的要紧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别难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所以,当水灰比别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温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妨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要紧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操纵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操纵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要紧环节。此外,妨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别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妨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并且,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强。所以我们普通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操纵在3.2cm左右,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妨碍程度比粗骨料小,因此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砂种柔效,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妨碍。所以,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各标号用砂石质量标准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砂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所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砂石的质量要求,并依照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别能把实验配比与施工配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惟独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干保证正常进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在养护、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进展有一定的妨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普通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假如是设计造成的缺陷,普通有设计承载力或设计工作条件与实际别符造成裂缝、变形、侵蚀等破坏;假如是使用造成的缺陷,普通有超载、侵蚀、火灾、冻融、风化破坏等。 近年来预应力混凝土应用范围逐渐推广到更多的结构领域,如大跨超长、超厚及超静定框架结构,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提高至c50。在采纳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幸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别闭合,裂缝操纵的难度更加困难。预应力结构裂缝允许宽度是严格的,预应力筋腐蚀属“应力腐蚀”并有可能脆性断裂,预兆性较小,裂缝扩展速度快。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 应当尽量幸免贯通性及纵深裂缝,如浮现该种裂缝应采取化学灌浆处理来保证强度,即贯缝抗拉强度必须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 在修补裂缝前应全面思考与之相关的各种妨碍因素,认真研究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是否差不多稳定,若仍处于进展过程,要恐怕该裂缝进展的最终状态。在日本混凝土协会“混凝土裂缝的调查和修补指南”中,对调查的原则、普查、详查办法均作了详细规定,要紧有:裂缝的现状调查(裂缝类型和宽度);有无病害(漏水、钢筋锈蚀);产生裂缝的经过(发生时刻和过程);设计书的检查;施工记录的检查;依照混凝土钻芯检查构件的强度、厚度;荷载调查;中性化试验;钢筋调查(钢筋位置、细筋数量及有无锈蚀);地基调查;混凝土分析;荷载试验;振动试验。 裂缝的处理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的技术参数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设备其操作简单、性能优良、试验可靠,得到广大新老客户的一致好评。 主要使用于混凝土抗渗性能和抗渗标号的测定。同时也可利用它做建筑材料透气性的测定和质量检查,在生产、施工、设计、教研等部门广泛使用。 执行标准 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力学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JG/T249-2009《混凝土抗渗仪》、 T0528-94《混凝土抗渗性能试验方法》等标准要求 技术参数 1、试验大压力:1.2Mpa(试验压力可调为1.3Mpa); 2、试验压力分辨率:0.01MPa; 3、试验压力示值相对误差:±1%; 4、试验压力示值重复性相对误差:±1%; 5、整机结构形式:立式结构,可同时做四组试件,每组均可自动升降,整机结构简单合理,高一组放试样高度1500mm;

6、试件密封大压力:4.0MPa密封压力分辨率:0.01MPa; 7、试验压力方式:自下而上加压; 8、试件放置形式:小端面向上,大端面向下,完全符合国标JG/T249-2009《混凝土抗渗仪》中4.1.1的要求 9、工作方式:全过程由计算机全自动控制,一键操作,自动试验、无需任何密封材料(自动密封、自动加压、自动恒压、自动脱模),且自动判断渗漏、记录渗漏时间及压力; 10、试件密封方式:四组可同时进行试件密封,且试件总密封时间不超过5min; 11、一次可作试件数:24个; 12、试模几何尺寸(亦称主模):模腔上口直径:φ175±5mm模腔下口直径:φ185±5mm高度:150±5mm 13、试件桶材料:高强度板材一次压铸成型; 14、试件密封材料:特殊耐磨、耐高压进口材质; 15、电源:380V-50HZ; 16、功率:700W; 17、外形尺寸:950×2200mm; 18、质量:≈2000kg; 产品功能及特点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连接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钢筋混凝土管道接口连接施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GB 50268-2008

2主控项目的计数检验项先填写“检验批主控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1);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数据较多时,可先填写“检验批一般项目计数检验记录表”(G1-1-2),然后将计数检验结果填写在本表相应的检查结果栏内。将两表作为本表的附页。 3 上述钢筋混凝土管包括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土管接口连接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68-2008) 5.10.7 钢筋混凝土管、预(自)应力混凝土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接口连接应符合下列 规定: 主控项目 1 管及管件、橡胶圈的产品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5.6.1、5.6.2、5.6.5和5.7.1条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保证资料;检查成品管进场验收记录。 2 柔性接口的橡胶圈位置正确,无扭曲、外露现象;承口、插口无破损、开裂;双道橡胶圈 的单口水压试验合格; 检查方法:观察,用探尺检查;检查单口水压试验记录。 3 刚性接口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开裂、空鼓、脱落现象;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泥砂浆、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一般项目 4 柔性接口的安装位置正确,其纵向间隙应符合本规范第5.6.9、5.7.2条的相关规定;检查方法:逐个检查,用钢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 5 刚性接口的宽度、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其相邻管接口错口允许偏差:Di小于700mm时,应在施工中自检;Di大于700mm,小于或等于l000mm时,应不大于3mm;Di大于1000mm时,应不大于5mm; 检查方法:两井之间取3点,用钢尺、塞尺量测;检查施工记录。 6 管道沿曲线安装时,接口转角应符合本规范第5.6.9、5.7.5条的相关规定; 检查方法:用直尺量测曲线段接口。 7 管道接口的填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光洁、平整;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填缝材料质量保证资料、配合比记录。 5.6.1 管节的规格、性能、外观质量及尺寸公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6.2 管节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裂缝、保护层脱落、空鼓、接口掉角等缺陷,应修补并经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6.5柔性接口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橡胶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材质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2 应由管材厂配套供应; 3 外观应光滑平整,不得有裂缝、破损、气孔、重皮等缺陷; 4 每个橡胶圈的接头不得超过2个。 5.6.9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设计及产品标准要求,无明确要求时应符合表5.6.9—1的规定;预(自)应力混凝土管沿曲线安装时,管El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小于5mm,接口转角应符合表5.6.9—2的规定。 表5.6.9-1钢筋混凝土管管口间的纵向间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